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大学劳动教育活动

大学劳动教育活动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5 17:27:3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大学劳动教育活动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大学劳动教育活动

篇(1)

【关键词】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专业特质

新时代背景下,要落实劳动教育,充分发挥其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键在于教师。劳动教育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专业特质,才能胜任劳动教育教学工作,真正实现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

一、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专业特质的内涵

从事不同行业的人,有着不同的专业特质。所谓特质是指一种可表现于许多环境的、相对持久的、一致而稳定的思想、情感和动作的特点,它反映了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倾向,具有抽象性、稳定性、相对性和结构层次性等特征[1]。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特质就是指劳动教育教师所具有的稳定、持久而独立于情境的心理特征[2]。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只有具备从事劳动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特有的品质,才能胜任劳动教育教学工作,在工作中有所作为。

二、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专业特质的主要表现

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特质是由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新时代对劳动教育的要求所决定的。根据劳动教育教师应具备的特点和符合的要求,笔者认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特质主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丰富的专业知识、过硬的专业能力和强烈的学习意识,以下展开具体论述。

(一)高尚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应遵循的基本规范。教育是塑造学生灵魂的事业,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更好地培育学生。劳动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主要表现如下。1爱岗敬业能够充分认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高度认同劳动教育教师职业,热爱劳动教育教学工作,对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2关爱学生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全身心关心爱护每一名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体差异,相信学生的潜能,努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3育人为本,因材施教牢记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学生形成劳动价值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努力为每一名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

(二)丰富的专业知识

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持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教育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不仅影响着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而且影响着学生的学习[3]。劳动教育教师要具备的专业知识主要有以下几点。

1扎实的教育知识

劳动教育教师的教育知识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具有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是开展劳动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教师要熟练掌握教育教学基本原理,特别是要把握好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劳动价值观形成规律,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开展教学活动,还要准确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做到因材施教。

2精深的学科知识

劳动教育学科知识主要指劳动教育教学的概念、原理、理论、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具体包括劳动教育的历史发展、劳动教育的性质和基本理念、劳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劳动教育的形式与方法、劳动教育的途径与评价、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以及劳动的相关知识等。它是教师进行正常教学、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教师要精准掌握劳动教育相关学科知识。

3丰富的学科教学知识

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运用学科知识进行教学活动的载体和基础,具有实践性、工作性、情境性、隐蔽性、综合性的特点,是教师专业知识最核心的表现。劳动教育教师要从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系统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本质要求,掌握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的方法和教学策略,充分了解学生劳动教育的认知特点,然后将这些学科知识、教育教学方法知识及学生知识加以内化,融合于自己的思考中,运用于教学中,不断优化教学。

(三)过硬的专业能力

1课程规划设计能力

劳动教育课程教学不像其他学科教学那样,有课程标准、教学用书、教学参考书等可以依据和参考。也就是说,劳动教育课程没有具体的体系化或校本化的目标和内容设计,它只有《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作为指导。那么如何确定校本化的劳动教育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实施模式和评价策略?这就需要劳动教育教师进行规划和设计。劳动教育课程规划能力就是教师在《纲要》指导下,基于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以及对学生学习需求和可以得到的校内外课程资源分析,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能力。其既包括对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规划设计,也包括对学年(学期)课程和具体劳动项目的规划设计。课程规划设计能力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能准确把握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二是能准确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劳动素养现状及需求,并能对校内外劳动教育课程资源进行价值分析,做到充分利用;三是能确立校本化的劳动教育目标,包括学校目标、学期目标、主题目标、活动目标等;四是能构建基于目标的课程内容体系,做到科学安排、有所侧重、因地制宜、凸显特色;五是能探索出适合学校实际、满足学生需求的课程实施和评价模式。

2课程实施能力

课程目标的达成关键在于课程的有效实施。课程实施能力是指教师在《纲要》指导下,将劳动教育的相关要求付诸行动,并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劳动教育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主要包括组织协调能力和活动指导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是劳动教育教师应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因为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精心组织活动和及时协调各种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能创设有效情境,调动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能及时发现学生劳动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学生有序有效开展劳动;三是能及时协调学科间、校内校外间,以及家庭、学校、社会间的关系,确保劳动教育顺利进行。活动指导能力是指教师在学生劳动中,能对学生的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习惯等及时给予指导,促进学生劳动素养的发展。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实现劳动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活动指导能力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能熟练掌握各种劳动技能,即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认真学习和熟练掌握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做劳动教育的行家里手;二是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是能及时发现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恰当地给予指导和帮助;四是能指导学生及时进行交流反思,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3劳动实践能力

劳动实践能力主要指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劳动教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劳动素养。从一定程度上讲,教师的劳动实践能力决定了学生劳动素养的高低。教师的劳动实践能力主要表现在:一是能清晰地讲解劳动的意义、价值,以及劳动的知识技能;二是能正确、规范地使用劳动工具;三是能熟练掌握劳动技能,即能熟练掌握所指导的劳动项目的流程和技能;四是示范操作要科学规范,即能按照技术规范和流程进行示范操作,做到科学规范。

4课程评价能力

课程评价能力是指劳动教育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师自身课程实施情况的诊断评价能力,包括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和自我评价与改进的能力。劳动教育教师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包括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学习与发展结果的诊断评价能力。教师要能利用多种方式、渠道收集评价信息,对评价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和反馈改进作用;能做到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有机结合。自我评价与改进的能力是指教师对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自我认识和反思,从而实现自我素质的提高和专业自主能力的发展。教师要能制订出具体明确的、可操作性强的自我评价指标体系;能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诊断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能充分利用自我评价结果不断改进教学,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5课程资源开发能力

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是指劳动教育教师在校本化的劳动教育目标指导下,在分析学生年龄特点和需求基础上,对校内外劳动教育课程资源进行分析、开发和利用的能力。劳动教育课程不同于其他学科课程,它没有现成的教学内容,它的课程资源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之中,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和开发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因此,教师要具有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及时发现课程资源,并能合理利用,使之成为促进学生劳动素养发展的重要条件。

6教育科研能力

教育科研能力是指劳动教育课程教师在劳动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深化课程实施和实现自身专业成长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是劳动教育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是教师实现自身专业成长的关键能力。教师要能善于发现课程实施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及时将问题转化为要研究的课题;能对研究课题进行规划,制订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案;能进行文献综述与分析,找到已有成果的优点与不足;能在劳动教育教学实践中利用科学研究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并整理分析信息得出研究结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从而达到改进教学、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目的。

(四)强烈的学习意识

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劳动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劳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劳动教育教师不愿从事劳动教育教学工作,对劳动教育教学工作思考得少、研究得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专业水平低。而新时代劳动教育对劳动教育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样就形成了劳动教育教师专业水平不高与新时代劳动教育对教师的高要求之间的矛盾。为了全面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劳动教育教师应具有强烈的学习意识,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把学习当作一种不懈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4]。劳动教育教师要认真学习关于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各种指导文件,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性质、理念、目标、内容、实施策略、评价方式等,积极探索全面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路径和方法;要紧跟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工具、劳动技术、劳动形态的新变化,创新劳动教育内容、途径、方式,增强劳动教育的时代性;要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等,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努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总的来说,劳动教育教师要肩负起新时代劳动教育赋予的使命,就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丰富的专业知识、过硬的专业能力和强烈的学习意识。这就是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特质。

参考文献:

[1]成有信.十国师范教育和教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3]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篇(2)

一、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

二、基本内容和要求:

班级德育工作主要是向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教育,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

基本内容有:热爱祖国的教育;热爱中国*的教育;热爱人民的教育;热爱集体的教育;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努力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的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良好的意志、品格教育;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三、实施途径:

班级实施德育必须充分发挥校内、校外各教育途径的作用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共同完成德育任务。主要途径如下:各科教育;校级、班级教育和各种教育活动;共青团教育活动;家庭教育和校外教育活动。

四、教育原则: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加强针对性;坚持正面教育;提高道德认识和行为训练相结合;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保持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五、具体措施:

1、进行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内容的规范教育,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以落实学生个人量化积分为主线,以德育系列化活动和“班级十最”等评比表彰机制为动力,扎扎实实地搞好德育工作。

3、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组织开展读书演讲比赛、歌咏比赛、知识比赛等,陶冶学生情操,激励广大学生奋发向上。

篇(3)

随着后勤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多年的积极探索,后勤在硬件设施、规章制度以及文化环境建设都得到了一定的效果。

1.1加强后勤物质环境建设高校后勤致力于为学生创建安全、文明、干净、和谐的物质环境。后勤部门在高校“标准化”建设的前提下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通过在食堂内安装实时监控系统,从源头上监控原料的采购、清洗、烹饪、售卖各个环节,保障学生拥有健康的饮食环境;在学生公寓硬件建设方面,通过安装门禁和监控系统保证学生人身和物品的安全。在宿舍楼的活动室安装电视机和DVD,创建大学生创业基地,丰富了学生的公寓文化生活;在校园内开辟桃李园、在公寓园区种植花草树木,创造了干净、优美、整齐的学习生活环境。硬件设施的完善为后勤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学生食堂和学生公寓成为大学生学习、娱乐,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重要阵地。

1.2加强后勤学生队伍建设加强后勤学生服务队伍的建设是发挥后勤环境育人的有益探索,通过开展后勤文化活动以及学生队伍成员在同学间宣传,将学生平日看不见的后勤服务工作提升到可以看见并亲自参与的层面上,切实感受后勤工作的艰辛。根据后勤维修、绿化、餐饮、宿舍、保卫的工作类别组建义务维修队、绿化小分队、伙食管理委员会、宿舍管理委员会、学生义务消防队等学生组织。经过量化的考核和筛选,这些学生委员会在信息传递、卫生检查、评比活动、校园美化、日常安保等方面发挥重大的作用,他们是广大同学和后勤服务部门沟通的纽带和桥梁,也在工作的过程中锻炼了协调能力、劳动能力。健全的组织环境较好的实现了后勤和学院师生的良性互动,达到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目标。

1.3加强后勤文化环境建设打造“文化后勤”是高校后勤改革的趋势,也是发挥后勤环境育人作用的关键。以宿舍文化节、美食节为载体,将与学生联系密切的生活文化优化组合,组成良好的后勤育人的文化环境。在食堂开展“我在后勤的一天”、“学生厨艺精英大赛”等活动让学生自行到市场采购食材、比对价格,穿上工作服到食堂工作间亲自操作,增加对食堂菜价的理解,了解校园周边无证摊点快餐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饮食安全意识,更让学生体会到后勤、食堂工作的艰辛,养成热爱劳动、珍惜别人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在学生公寓开展气排球比赛、手绘报比赛、走廊创意大赛,鼓励学生结合专业特色、发挥专业优势,重点开展宿舍文化内涵建设。创建品牌活动、精品活动,树立后勤文化旗帜是后勤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后勤开展优质服务品牌活动,内容涵盖维修、宿舍管理、医疗、保卫、食堂、员工礼仪多个方面,同时深入各个教学部门开展座谈会、下发问卷让师生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通过邀请专业的礼仪老师讲解工作礼仪,邀请领导、师生参与到岗位练兵等精品活动,让师生体会后勤基层服务人员工作的辛劳,学会互相理解、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这些文化活动使后勤成为融思想教育、行为指导、生活服务为一体的育人场所,培养了后勤员工、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也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参与后勤、培养劳动意识、参与劳动实践的积极性。

1.4加强后勤制度环境建设根据管理的需要,后勤部门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如《学生宿舍管理规定》、《食堂食品卫生管理规定》、《员工培训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为日常的工作制定了详细的准则和依据,奠定了以制度办事、以制度管理的工作基础。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引进物业有限公司,与这些物业公司制定《物业服务量化考评细则》,奖惩分明,划拨出专项奖励资金,根据员工的综合表现施行奖励提高后勤物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服务质量;学生公寓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检查制度,将学生在公寓的表现纳入个人综合素质考评体系。这些制度让后勤的工作人员、学生能够增强自律,达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要求。

2后勤环境育人在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取得的初步成效

2.1后勤文化环境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德育氛围通过开展活动、将社团引进公寓等形式学生接触后勤工作的机会逐渐增多,“优质服务”品牌活动的推广和宣传使学生能够零距离体验食堂、保洁和维修等工作,以文化建设为载体吸引学生参与后勤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其产生的效果往往大于被动的劳动教育课,营造了良好的德育氛围。

2.2服务队伍凝聚力和协作能力增强在员工队伍建设中注重专业技能的考核,以小组为单位对员工进行管理,奖惩制度分明,促进后勤员工相互督促、相互鼓励,形成良性的队伍发展模式,为学生服务队伍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学生队伍之间召开座谈会、素质拓展等活动,增强后勤学生服务团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后勤学生服务队伍的工作效率,培养大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学生服务队伍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2.3后勤制度环境趋向完善化和科学化高校后勤针对食堂、公寓管理、校园安全等方面制定了详细的规章制度,确保学生生活环境安定和谐。通过调查问卷、草案试行等方式施行某项规章制度,再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作出相应调整确保制度人性化、科学化,使学生充分享受后勤各项制度为生活带来的便利,激发学生感恩之情。

3充分发挥后勤环境育人作用的启示

3.1把实践性教育纳入必修课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古语有云:“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种轻视劳动的观念深深地影响着人们。这促使学校和家庭在对孩子的教育观念上一味地追求文化教育,理论成绩至上,不鼓励甚至不让孩子参与家庭或者学校的实践教育。部分高校已经在后勤劳动教育方面做了一些改革和尝试,但大都只是单纯的进行简单的劳作,没能发挥好劳动课的德育功能。高校应该重新审视后勤实践性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劳动意识的重要性,重视后勤实践性教育的育人功能,将劳动教育课纳入必修课程,把理论考核、实践性教育和大学生在学生公寓的表现纳入个人操行评价系统,把它作为考察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依据。

3.2挖掘后勤德育教育平台,加强教学部门与后勤的良性互动后勤在高校中秉承着为教学、科研、师生服务的宗旨。长期以来教学、科研和后勤的关系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高校应当改善后勤与教学、科研和师生三者的关系,挖掘德育教育的新平台,将部分全校性的后勤工作任务分派到各个教学部门或者院系,促使师生一起参与后勤服务和建设校园的活动中来。第一,组织毕业班学生种植“毕业树”将班级的格言制作成牌匾置于亲手栽种的树木前,美化环境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恩之情,将单纯的劳动提升到德育教育的高度;第二、在学生公寓施行“辅导员进公寓”制度、设立“学生党员宿舍先锋示范岗”、“社团进公寓”,加强后勤部门与各系部之间的良性互动,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发挥环境育人的最大功效。第三、全校学生签订《创建安全文明宿舍》协议书,承诺平时保持宿舍、走廊的干净整洁,毕业离校时将宿舍恢复原貌,文明离校,给学弟学妹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这些都是可以挖掘的且全校学生能共同参与的后勤德育平台,能较好的体现后勤工作的人文关怀,激发学生互相关心、感恩母校、感恩社会的正能量。

3.3培育优质服务队伍,找准后勤环境育人的关键点后勤服务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后勤服务质量的高低,要对后勤基层工作人员开展礼仪培训、入职培训,不定期检查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建立奖惩机制,激发员工竞争意识,强化后勤人员服务理念。从心理学角度剖析,无意识的教育是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后勤基层工作者良好的服务表现会在潜移默化中给大学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这些良好的表现会引起学生内在的需要和感情上的共鸣,从而达到了人文环境育人的目的。后勤社团的成员定期开展后勤宣传活动,发挥学生队伍的舆论力量,让更多的学生自主参与后勤工作、自觉遵守食堂、公寓各项细则,提升自我约束力。

3.4加强后勤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后勤环境育人氛围“文化后勤”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公寓文化和食堂活动为载体的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平台,开展具有后勤特色的德育教育活动。以“优质服务”活动为依托在学生间开展义务维修、宿舍安全知识竞赛、气排球比赛、厨艺大赛;在后勤员工间开展培训、“我能为学生做什么”演讲比赛、岗位技能大赛,营造良好的后勤文化氛围。后勤工作者在长期的实践中也积累了很多财富和经验,高校后勤工作者应积极主动将典型的后勤服务案例整理、汇编成册为以后的后勤改革提供借鉴经验。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了《后勤工作简报》内容涵盖了后勤新闻、工作动态、安全保卫、医疗保健等内容,学生参加后勤活动的心得也刊登在报,丰富了简报的内容也激发了学生参与后勤活动积极性,该形式让学生更能够从后勤工作者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

篇(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构成的一项综合性教育工作。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加强高校与家庭、社会共建和交流,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机制,使高校、家庭、社会教育三个方面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形成合力,这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2-0010-0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机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项工作是由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三个要素构成的系统,要以学校为主导,借助家庭和社会的资源和力量,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构建高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体系。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机制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1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机制的必要性

1.1 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的特点和优势是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机制的基础

1.1.1 学校教育的特点和优势。高校教育的规范作用在于它总是反映社会共同的期望和要求,用社会准则去规范年轻一代的思想和行动。提供什么、允许什么、限制什么、反对什么,都态度严肃,旗帜鲜明。代表的是占主导地位的政治、思想观念。没有学校德育一元规范的作用,就不可能消除多元思想文化的局面,也不可能在新的基础上形成新的道德、思想、政治一元的观念。

1.1.2 家庭教育的特点和优势。家庭教育表现为亲切感人,及时具体与持久面广。这主要是由于家庭的血缘继承性和社会细胞的小空间、小结构等特点所决定的。因为血缘,它可在亲切感人的情境气氛中进行。尤其是血缘的传宗接代,可使家教长时间,乃至跨时代地延续。由于小空间与小结构,家教又在思想、技术、生活、待人、游乐等方面随时、随地、随事、随人具体实施。

1.1.3 社会教育的特点和优势。社会教育的优势体现了空间广阔、形式多样、人际广涉与贴近实际的特点。其既可在家乡小社会接受教育,又可在全国乃至更广阔天地实施;既不受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的限制,又不受区域、行业、事件的约束;特别是它的“实践性”,更是学校,家庭所不备不及的。

1.2 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功能的劣势和不足是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机制的迫切需要

1.2.1 学校教育的劣势。从学校教育看,其劣势一是视野有限,易脱离社会实际(因其主要是在有限制的时间、空间、内容、形式内进行);二是由于过分强调统一性与集体性,导致了针对性差,不利于个别教育,使活动与效益淡化了具体性。

1.2.2 家庭教育的劣势。家庭教育的劣势有三点:其一是因家长的政治、文化、道德素质的差别和家庭经济状况、成员结构之不同,给家教的有效性造成了较大麻烦,这是近几年家教存在问题的主要方面;其二是家教方法的相对简单化、单一化,直接影响了家教效果。尤其在广大单亲家庭与农村留守青少年家庭,此问题更加突出;其三是家教目标的不集中与时、空的有限性,也是其劣势的一个显著特点。 3、社会教育的劣势。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并存,且消极影响的腐蚀力、诱惑力极大,则成为社会教育的主要劣势。在这种情况下,对那些认识水平低、明辨是非能力差的学生的管理,无疑会成为一个教育的难题。同时,教育责任不落实,教育的部门多,名目多,形式多,使社会教育沦落为表面上多方在管,事实上无人负责的社会弃儿。

1.3 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者的相互联系是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机制的关键

学校教育是主导,家庭教育是基础,社会教育是延伸,它们是一个紧密联系、各自独立的有机系统。从目前现状看,家庭与社会教育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保证。若其一偏废,学校教育的“主导”功能必会出现危机,所以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共同构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完整的系统,三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途径

2.1 加强高校与家庭共建交流机制

2.1.1 高校和家庭要不断加强对学生各个方面教育。一是要不断加强爱心教育。进行爱心教育,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之中,通过具体的人和事,培养他们的爱心。由近到远、由浅入深、逐步升华。引导学生爱家庭,爱父母,爱自己的家乡,爱祖国爱人民。二是要不断加强文明礼貌教育。文明礼貌是一个人有修养、有道德的反映,许多国家把文明礼貌看作是国民教育的头等大事。所以要不断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三是要不断加强劳动教育。加强劳动教育,让学生理解劳动的意义,懂得劳动的艰辛,知道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从中磨炼大学生的意志,培养大学生的责任心。

2.1.2 高校要不断加强与家庭家长的联系与沟通。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使家庭与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协调一致。高校要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和沟通,共同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进程。如致家长一封信,把学生每月的综合素质考评成绩发给家长,把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在校取得的成绩或存在的不足反馈给家长;平时通过电话或网络保持联系,互通信息,与家庭共同做好大学生教育工作,多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要让家长了解高校教育、管理的培养目标和要求。

2.2 加强高校与社会共建交流机制

2.2.1 要逐步建立高校与社区的共建交流。要注重发挥社区教育的传统优势,努力加强社区德育环境的建设和管理。一是要健全组织机构,形成教育网络。可与社会上有影响力的领导和高校的相关领导和大学生社团共同组建社区教育组织机构,负责研究、布置社区教育活动;聘请热情高、素质高的校外辅导员;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成立关心下一代协会和家长委员会,和校外辅导员队伍一起形成社区教育网络,促使社区教育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二是要建立社区活动基地。根据本地特征,开发建立社区教育阵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还要建立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并组织大学生进行劳动实践。三是把一些重大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社区的支持来运作,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大学生能够更多地了解社会,锻炼能力,有力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学生的爱心、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2.2 要逐步建立高校与社会企业的共建交流。要形成高校和社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不断加强高校和社会企业的共建和交流。一是可以引导学生到企业进行毕业设计。高校应尝试把部分学生放到企业进行毕业设计,培养、提高学生参与科研工作的综合能力和求实创新的精神。二是可以吸引学生到企业参加科研工作。鼓励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寒暑假参与科技型企业的科技开发工作,向企业技术人员请教,边学习,边工作,接受常规科技工作训练,使其专业、专长得到了发展,综合能力、科学精神、思想道德素质也得到提高。三是可为学生勤工俭学开方便之门。高校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特困生不少,许多大学生要靠勤工助学来维持生活。号召校内各企业招收特困生到企业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是解决部分特困生生活费不足的有效措施,可以缓解部分大学生来自经济、生活等方面的压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

2.2.3 要逐步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一是要经常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二是还可以把社会实践作为必修课。促使学生走近社会、了解国情、了解社会等等。懂得社会需要什么,自己缺少什么,进而激发学生自学学习的内在动力,明确学习目的和努力方向,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远胜于课堂教育。三要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创业。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心理品德、创业能力及创业知识结构。政府要在思想观念、资金投入、市场管理、权益保障等方面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条件。使大学生从被动就业的观念转向树立自主创业的思想,并努力去开创自己的事业。

参考文献

[1] 蓝江著.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篇(5)

【关键词】中小学生; 消费心理

一、问题的提出

心理学理论认为,目的和需要决定人的动机,有什么样的目的和需要,便会有什么样的行动。随着经济的深入发展,消费已经成为了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社会现象,而这种现象也直接或间接的通过各种途径影响到中小学生思想观念,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中也出现了许多不良现象和有待规范的不良行为。例如一场生日聚会,要选在高级酒店、手机、衣服、日用品等非名牌不用等等,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发展期,人生观、价值观都尚未建立,需要良好的引导。因此,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消费观和培养良好的消费观念,这对于学生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过程

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辽宁省营口市区所属中小学生共计230名。共发放问卷230份,回收219份,回收率为95.2%;其中有效问卷为209份,有效率为95.4%。

2.研究工具

采用自编《营口市中小学生消费问题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

3.研究结果

(1)中小学生消费现状的调查。通过对高档商品在中小学生中的人均占有率、中小学生每月的人均消费水平调查显示,在营口地区的中小学生中,对于名牌服装等商品的人均占有率达到68%,其中城市高于农村;而中小学生月人均消费水平的调查结果显示,每名学生的月支出金额达到了家庭平均收入的30%多。其中城市中小学生的人均消费水平及高档商品占有率要明显高于农村。

(2)中小学生消费心理的调查。通过对中小学生消费过程中的从众心理、攀比心理、虚荣心理进行调查,结果如下:大约有52.51%的学生会存在从众心理,大约34.73%的学生存在攀比心理;大约12.06%的学生认为高档商品会为自己带来优越感。

(3)中小学生消费教育的调查。针对中小学生消费过程中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各方面态度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76.5%的家庭认为,生活环境好了,给孩子多花点钱是应该的;80%以上的中小学校没有开设过针对消费观和理财观念的教育活动;而更有约72%以上的社会民众认为,“赚钱就是为了给孩子花的,什么时候花,怎么花完全是个人的事与别人无关”。

三、结论

1.目前营口地区中小学生中存在高消费现象

2.价值观教育、消费教育及理财教育缺失是形成高消费现象的主要原因

(1)不健康的消费心理是造成高消费行为的主要原因。

第一,从众心理。“流行”无处不在,在跟随“潮流”的过程中展示个性是支配他们消费的一种普遍心理。第二,攀比心理。在这种心态引导下,中小学生这种攀比消费的心理形成了不断膨胀的物质要求与尚未独立的经济地位之间的矛盾,从而造成了心理发展过程中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第三,虚荣心理。有相当一部分中小学生怀有自我价值显示消费心理,希望通过对高档商品的拥有来显示其生活的优越感,获得别人的尊重,甚至妄想获得友情。

(2)大众传媒机构的误导和侵蚀。在现代社会里,各种媒体信息以无孔不入的方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蜂拥而至的资讯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是新奇的,是乐于被他们所接纳的,但正是这铺天盖地而来的各类信息让他们应接不暇,从而难分良莠。

(3)家庭消费教育观念的误导。中小学生大多是家中的独子,是家长的希望和未来很多家长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忆苦思甜”,不想让孩子“吃苦”,他们总是认为“既然给得起,那为什么不给孩子最好的?”因此,无法理性的对待孩子的消费要求。

(4)学校消费教育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对学生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学校教育,因此,虽然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社会风气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但中小学生学校教育中的消费教育也应是极其重要的因素。但很多学校往往把目光放在了升学率的提高上,进而忽略了对大多数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力的培养,而对学生消费能力的培养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四、意见与建议

中小学生的高消费行为不仅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影响了亲人之间的感情,给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带来负面效应,甚至扭曲了校园人际关系,增加了学校教育的难度,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而对中小学生个人来说,这一时期的消费观念是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密切相关的,因此,高消费行为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所以,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1. 弘扬传统美德,将节俭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建立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

有调查表明,在当代中小学生中,对传统美德的信奉下降最大的是“勤俭节约”,对中小学生加强节俭教育既是对传统美德的弘扬,也是消费教育的继续。但是消费教育不应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合理便用零用钱,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懂得珍惜。学校更应当在广泛开展节俭教育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让学生通过体验劳动的艰辛,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习惯。利用节俭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开拓出行为训练的主线贯穿于整个消费教育之中。

2.推行理财教育

中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成人教条式的道德说教对他们来说过于空洞和抽象,而在信息高度发达的当代社会里,他们获得知识的来源越来越多,这使得其个体性、主体性和自主选择性明显得高,进而对约束性道德教育表现出强烈的抵触情绪。以真实有效的理财教育和理财活动的开展,帮助他们建立起良好的消费和理财观念就更能为中小学生所接受。

3.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三方合力,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

要培养中小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绝不能单单只靠某一方的力量,这是需要学校、家庭和会的相互支持、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来共同完成。因此,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才能达到对学生进行消费教育,培养学生正确消费观念的教育效果。

4. 干预作用由政府职能部门执行

面对无孔不入的现代传媒形式和信息来源,无论是学校、家长还是社会都无法时时刻刻为中小学生建立起“保护屏”。这就要求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担负起“过滤及净化”的职责,还孩子们一方晴空,切实给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吴增强:学校心理辅导通论:原理@方法@实务 2004

[2]尹世杰:关于消费教育的几个问题 [期刊论文] -消费经济2004(01)

篇(6)

关键词:初等教育学;养育;逻辑起点

1998年,小学教育专业呱呱坠地。从此,我国小学教师培养正式纳入本科教育范畴。然而,小学教育专业就像一个先天缺陷与后天营养不良的“婴儿”,在学科建设层面几乎处于“失语”和“空场”状态。为了改变这种尴尬的境地,争取应有的“话语权”,小学教育专业踏上了艰辛而漫长的学科诉求之旅。经过18年的探索与研究,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在教育学一级学科目录下构建初等教育学二级学科,并将其作为小学教育专业的支撑学科。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搭建初等教育学这栋“学科大厦”,首先必须厘清其逻辑起点,这是构建学科大厦的基石,也是初等教育学必须回答的理论问题。

一、肇始:从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发轫

初等教育学作为教育学学科目录下的二级学科,它的逻辑起点应该从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发轫。然而,自从1986年瞿葆奎先生首次提出关于探讨教育学逻辑起点的命题之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教育学界已持续讨论了30年。梳理30年间关于教育学逻辑起点的探寻历程,其中有分歧,也有共识。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中,呈现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曙光。当前,教育学界基本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即教育学逻辑起点蕴含在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之中,并且必须遵循逻辑起点的质性规定。当然,要探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首先必须明确两个前提性问题:一是逻辑起点的质性规定的标准有哪些?二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关于逻辑起点的质性规定,一般以黑格尔提出的三条质的规定性和瞿葆奎先生提出的两条补充规定为标准。黑格尔提出的三条质的规定性具体内容是:第一,逻辑起点应是一门学科中最简单、最抽象的范畴;第二,逻辑起点应揭示对象的最本质规定,以此作为整个学科体系赖以建立的基础,而理论体系的全部发展都包含在这个胚芽中;第三,逻辑起点应与它所反映的研究对象在历史上的起点相符合(即逻辑起点应与历史起点相同)[1]。而瞿葆奎先生补充的两条规定则是:第一,逻辑起点应与研究对象保持一致性(即逻辑起点的抽象性应受它所反映的研究对象的限制——既不可抽象不足,也不应抽象过度);第二,逻辑起点应当以“直接存在”形态承担一定的社会关系[2]。因此,有关教育学的逻辑起点问题的探讨和研究,都应该以这五个方面的质性规定作为考量的依据。

关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目前学术界主要有教育活动、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三种代表性观点。其中,“教育活动观”认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重要范畴就是“教育”活动[3]。这种观点主要以苏联教育学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为标志,认为“教育学的对象是青年一代的教育”[4]。巴班斯基则认为,“教育学是关于教育的科学”[5]。王道俊、郭文安主编的《教育学》也认为,“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为研究对象的学科”[6]。在这里,他们所说的“教育”其实指的都是教育活动,教育活动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而“教育现象观”将教育学界定为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7]。教育现象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教育现象即教育形态的存在问题[8];二是教育现象是“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9];三是教育现象是“包括在教育学问题中的教育现象”[10]。“教育问题观”则认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这种观点主要以日本大河内一男等学者为代表,他们提出,“我们没有把教育学的对象称作现象,而是特地采用‘教育问题’一词来表示,并把教育学称作是以‘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科学”[11]。这种观点对我国教育理论界的影响颇深,以至于有学者直接断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这已成为我国和日本、英国等教育学界的共识。”[12]

我们认为,无论是教育现象,还是教育问题,其本质都是教育活动。首先,从“教育现象观”来看,在教育现象的三种类型中,无论教育现象即教育形态的存在问题[8],抑或教育现象是“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9],还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包括在教育学问题中的教育现象”[10],究其实质,它们都是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其次,从“教育问题观”来看,教育问题的本质就是在教育活动中产生的问题,亦即教育活动问题。由此可见,教育活动才是教育学真正的研究对象。

既然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活动,那么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就应该从“教育活动”范畴之中寻求。“教育活动”是教育学逻辑起点研究的基石。在中外教育史上,尽管对于教育活动的解说各不相同,但却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基本点,即都把教育看作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根本特征,是教育活动的质的规定性[13]。由此可见,教育活动的本质属性就是“培养人”。鉴于逻辑起点应该是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中的关键概念,因此,我们可以从教育活动的本质属性“培养人”中抽象出关键概念——“培养”作为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徐东[14]对“培养”是教育学逻辑起点进行了分析与论证,颇具说服力。

很显然,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应该从“培养”中去探寻。

二、辨析:初等教育学逻辑起点的厘定

关于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问题,目前只有刘慧教授对其作过简单的描述和分析。她提出,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初等教育,小学儿童是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15]。虽然她同时也指出逻辑起点必须具备四个要件:有一个最基本、最简单的质的规定;此逻辑起点是构成该理论的研究对象的基本单位;其内涵贯穿于理论发展全过程;其范畴有助于形成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16]。但她并未对该观点进行详细和具体的论证。我们认为,刘慧教授将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初等教育,继而将小学儿童作为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是值得商榷的。

首先,从研究对象层面看,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其母学科研究对象系统中的某个要素或者特定的部分。按教育层次维度划分,教育一般可分为幼儿教育(或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或初等教育)、中学教育(或中等教育)和大学教育(或高等教育),与之相对应的教育活动分别为幼儿教育活动(或学前教育活动)、小学教育活动(或初等教育活动)、中学教育活动(或中等教育活动)和大学教育活动(或高等教育活动)。我们认为,初等教育学作为教育学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其研究对象应该肇始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但又有其特殊性。由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活动,因此,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不能界定为初等教育,而应该确定为小学教育活动(或初等教育活动)。

其次,从逻辑起点层面看,将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界定为“小学儿童”,我们姑且不论其是否合适,单就“小学儿童”本身而言,也既存在“抽象过度”又存在“抽象不足”的问题。这是因为,初等教育学不仅要研究小学儿童,也要研究小学教师,更为重要的是,它应该研究如何培养小学儿童,这种观点明显存在“抽象过度”的问题。同时,小学儿童不仅是初等教育学的研究范畴,也是儿童学、生理学、卫生学、心理学、社会学、营养学等学科的研究范畴。因此,将小学儿童作为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又明显存在“抽象不足”的问题。此外,这种观点也有将研究对象与逻辑起点等同的倾向,混淆了研究对象与逻辑起点的区别。我们认为,分支学科的逻辑起点肇始于母学科,但又区别于母学科,是母学科逻辑起点的个性化和特殊性。它既有母学科的共性,也有子学科的个性,是共性与个性的“合金”。学前教育学、初等教育学、中等教育学和高等教育学的共同逻辑起点是“培养”,但具体到各个二级学科,它们的逻辑起点又各有侧重。初等教育学作为教育学一级学科目录下的二级学科,其逻辑起点应该从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发轫,源于教育学但又有其特殊性。

最后,从本质属性层面看,教育活动的本质属性是培养人,小学教育活动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呢?小学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起始阶段,它既有一切教育活动所共有的属性,也有其自身所独有的特点与规律。具体来说,小学教育活动不仅具有“培养”小学儿童知识和能力的属性,还具有“抚育”小学儿童生命成长的属性。前者是所有教育活动的固有属性,后者则是小学教育活动的独特属性。两者的整合,即构成了“养育小学儿童生命”的本质属性。因此,我们可以从“养育小学儿童生命”这个本质属性中抽象出关键概念——“养育”作为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

三、论证:养育是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

“养育”是否可以担当起初等教育学逻辑起点的“重任”呢?下面就以黑格尔提出的逻辑起点的三条质的规定性及瞿葆奎先生补充的两条规定加以考量。

首先,从黑格尔第一条规定“逻辑起点应是一门学科中最简单、最抽象的范畴”[1]来看,“养育”是“培养”和“抚育”,是养成教育。具体来说,“养育”就是培养小学儿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抚育小学儿童身心发展、形成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小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全面丰富,包括德、智、体、美、劳诸方面,但其都是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为宗旨的养成教育。“养育”是小学教育的主线。“养育”可以说明“小学生”——小学生是接受养育的儿童;可以说明“小学教师”——小学教师是实施养育的教师;可以说明“小学校”——小学校是实施养育的场所;可以说明“课程”——课程是实施养育的内容和载体;可以说明“教学”——教学是小学教师和小学儿童共同参与的养育活动;可以说明“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养育的预期结果,等等。“养育”本身是不需要说明的,如果要对它进行解释,就必须引入比“养育”更繁琐的概念。可见,“养育”符合黑格尔提出的关于逻辑起点的第一条质的规定性。

其次,从黑格尔第二条规定“逻辑起点应揭示对象的最本质规定,以此作为整个学科体系赖以建立的基础,而理论体系的全部发展都包含在这个胚芽中”[1]来看,“养育”是初等教育学学科体系的“细胞”,是初等教育学赖以生存的前提和基础,初等教育学的学科发展全部蕴含在“养育”这个胚芽中。我们可由“养育”推演出初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与课程,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大模块:第一大模块是养育原理,包括小学生生理学、小学生营养学、小学生卫生学、小学生心理学、小学生社会学、小学教师学等课程;第二大模块是养育内容,包括小学生德育、小学生智育、小学生体育、小学生美育、小学生劳动教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第三大模块是养育方法,包括小学生学习论、小学生教授论、小学各科教学论等;第四大模块是养育评价,包括小学生学业评价、小学生品行评价、小学教师评价、小学课程评价等;第五大模块是养育管理,包括小学生管理、小学生班级管理、小学生活动管理、小学课程管理、小学教师管理等。可见,“养育”符合黑格尔提出的关于逻辑起点的第二条质的规定性。

第三,从黑格尔第三条规定“逻辑起点应与它所反映的研究对象在历史上的起点相同”[1]来看,“养育”与小学教育活动的历史起点相同。从小学教育萌芽伊始,就出现了“养育”活动。当时的养育活动是在儿童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儿童的生活时间就是养育时间,儿童的生活空间就是养育空间。养育成为人类最早认识的小学教育现象。可见,“养育”符合黑格尔提出的关于逻辑起点的第三条质的规定性。

第四,从瞿葆奎先生补充的第一条规定“逻辑起点应与研究对象保持一致性”[2]来看,“养育”本身就是从初等教育学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养育小学儿童生命”中抽象出来的关键概念。在这里,逻辑起点与研究对象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因此,“养育”符合瞿葆奎先生补充的第一条规定。

篇(7)

关键词: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全面和谐发展;职业学校

苏霍姆林斯基(B·A·Сухомлинский,1918~1970),是世界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享有“教育思想的泰斗”的美誉。苏联政府曾授予他两枚列宁勋章、一枚红星勋章、多枚苏维埃联盟勋章和苏联教育科学院通信院士的称号。他长期从事教育活动,给人们留下了41部著作、600多篇论文和近1200篇文艺作品。其中,《帕夫雷什中学》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本书,是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教33年、担任校长26年的工作总结,是他一生心血与智慧的结晶,集中体现了他一生所追求的教育理想。

该书除前言外,共有7章,分别从德、智、体、美、劳几个方面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他的全部教育思想,尤其是其核心教育思想——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这也正是我们现在的教育所倡导的。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所采用的很多教育方法和所坚持的教育理念,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就已经探索和实践了。例如,他把学生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与培养学生的个性结合起来,使学生得到整体的和谐的发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等。甚至有些在今天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眼中只是理想的事情,在当时的帕夫雷什中学却已经办到了。可以说,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在当时就是一种创新。

苏霍姆林斯基的这种符合社会和教育发展趋势的、反映了教育本身规律的教育思想和做法,对于我们现在探究的教育理论而言,仍然具有很强的借鉴和指导作用。就职业教育而言,该书中所提及的先进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也同样能够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以下笔者从书中所介绍的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环境对于职业学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影响

苏霍姆林斯基曾在该书的第二章中强调环境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他说:“学校的物质基础和自然环境都是教育、启发、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书中他把环境分为了“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同时他又指出二者相互协调配合,才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从物质环境上看,目前职业学校的教学设备条件只是基本具备,但面对日新月异的教育发展形势,我们的职业学校硬件设施还有很多不足,客观上限制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因此,职业学校应该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一个完善的物质学习环境。

从精神环境上看,职业学校的学生缺乏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的现象也一定程度地存在着。如学生活动小组流于形式,学生课余时间无所事事,缺乏集体观念和团结协作精神,只知道死记书本理论,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缺乏远大理想,没有刻苦发奋的动力。笔者认为,这是我们教育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做法主要有:经常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生活,参与各种劳动,提倡大量阅读和课外实践。而我国很多职业学校甚至现在都没有做到这些。

美育对于职业学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在该书中强调美育的部分是笔者感触较深的。他把美育称作“情感教育”,美育“是教会孩子能从周围世界(大自然、艺术、人们关系)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他认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力的源泉”。笔者非常认同这句话,而且觉得美育对于教育系统而言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也是一个经常被人忽视和遗忘的部分,在职业学校尤为如此。现在,我们几乎很难在职业教育教学中找到有关美育的内容。根据该书中第七章“美育”的内容,我们可知,美育通过各种特有的手段和途径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教会学生认识美,在此基础上培养美的情操、美的修养,塑造美的心灵。一个学生只有在拥有了美好的心灵和优良人格的基础上,才能够真正地实现“全面和谐发展”。因此,美育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如果缺少了它,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无从谈起。因为它对于学生拥有美好的精神世界,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学习和面对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美育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也是同样重要和不可缺少的。我们可以把“美育”和“劳动教育”有效的结合起来,通过劳动来陶冶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同时培养学生感知和领会美的能力,进而促使学生积极地创造美,为全面发展做好应有的准备。转贴于

教师素质对职业学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该书中,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到:“一个好教师要精通某项劳动技能,并且是这项工作的能手。十分重要的是,学校里要有出色的园艺家,有醉心于机器的人,有电工技术专家,有细木工,有喜欢教学实验园地作业的植物栽培家。一所好学校里,每个教师都应当有从事某项劳动的热情。”在当前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水平明显下滑的情况下,这句话对于我们职业学校教师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是最好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职业学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技能,同样也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教师不仅应该具有扎实的技能,更要有育人的责任感,这样才能给学生提供更有用的信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笔者还认为,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好教师”的标准和我们现在对“双师型”教师所提出的要求是非常相似的。

从现实情况看,我国职业学校的有些教师或多或少地还存在着“动口不动手”、“会说不会做”、“熟悉书本不熟悉市场”、“懂得专业而不懂得行业”的现象,教师的责任感普遍不高,就很难保证“上机能操作(操作工型),上岗能运作(师傅型),上台能动作(部门领导型)”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质量的高低有着密切的联系,职业学校教师一定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特别是自身能力和道德水平的提高,努力成为合格的“双师型”教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职业教育更加健康快速地发展。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