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5 17:27:2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知识管理的问题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所谓知识管理,就是通过对企业拥有知识资源的有效管理,从而实现知识资本利润最大化。
关于知识管理,美国德尔福集团创始人之一卡尔・费拉保罗认为,知识管理就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的出发点是把知识视为企业发展的关键资源,并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识作为企业竞争和经营的重要策略。而运用集体智慧提高企业整体的创新能力,是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Delphi咨询公司作为最早进行知识管理研究的机构之一,他对知识管理下的定义得到了许多企业和研究机构的认同:知识管理是一项技术实践活动,它以提高决策质量为目的,协助在整个组织范围内提高知识创新和交流效率。也就是说,所谓知识管理,是通过对企业拥有知识资源的有效管理,从而实现知识资本利润最大化。
企业知识管理在不同背景环境下会表现出不同侧重的管理形式,企业在实施知识管理中会受到人员素质、组织规模、赢利状况及行业性质等因素的制约。在知识经济比较发达的美国,网络型知识管理被视为组织管理的最佳模式,有20%的高科技公司和大多数政府部门利用网络型知识管理来提高效率。IBM等一些著名公司还专门成立了知识管理的研究机构。在我国,知识经济还不发达,网络型知识管理所占的比重还很低。由于知识管理做的不好,大部分组织的创造力和竞争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因此,加强知识管理对我国很多组织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
由于人是知识的重要载体,所以人力资源管理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来讲,知识管理的实施在于建立激励雇员参与知识共享的机制,设立知识总监,培养企业创新和集体创造力。知识管理还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途径。显性知识易于整理和进行计算机储存,而隐性知识则难掌握,它集中存储在雇员的脑海里,是雇员取得经验的体现。知识管理的首要目标不是技术,但公司如果离开了知识管理就不可能具有竞争力。实施有效的知识管理所要求的远不止仅仅拥有合适的软件系统和充分培训。它要求公司的领导层把集体知识共享和创新视为赢得竞争优势的支柱。如果公司员工为了保住工作而隐瞒信息,如果公司里采取的安全措施常常是为了鼓励保密而非信息公开共享,那么这将对公司构成巨大挑战。相比之下,知识管理要求雇员共同分享他们所拥有的知识,并且要求管理层对那些做到这一点的人予以鼓励。我们认为企业知识管理的实质就是对企业中人的经验、知识、能力等因素的管理实现知识共享,并有效实现知识价值的转化,以促进企业知识化和企业的不断成熟和壮大。
二.实施企业知识管理需要把握的基本环节
企业要想在经济知识化的浪潮中取得竞争优势,必须进行知识管理的尝试。在发展知识战略、重塑企业知识文化、实现知识度量、设立知识主管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在进行知识管理的探索实践中,企业必须有一个以知识为中心的实体、目标和知识共享价值体系,围绕这一价值体系,企业能够进行自主组织和对知识以及企业知识化进行管理和整合。
企业知识管理需要知识管理者即知识主管。知识主管的任务就是要创造、使用、保存和转让知识。一般地,其地位应居于首席执行官和信息主管之间。基本功能就是开发企业知识创新能力和集体创造力的应用与发挥。
创建有利于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是有效实现知识共享的关键。知识共享的实现需要企业文化的引导,应该把员工学习、知识共享、提高员工作为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能和目标,构建学习型组织。通过开展经常性的培训、团队交流学习等活动将学习内化为组织的经常,并溶入到员工的意识与习惯中去,形成员工的共同愿景;通过宣传建立“尊重知识,共享知识”的组织文化,使员工相互信任,为知识共享和交流奠定基础;营造开放式交流环境,使每个人都能为组织的知识库做出贡献,并将学习内化成企业员工的终生任务和生活方式,为员工提供汲取更多更好知识的空间;使共享成为员工的义务,推进组织知识库的良好运行,使员工以传播、获取、创造和应用新知识为乐事,并不认为分享知识会危及自身利益,相反,让他们明白这是一个多赢的结局,使每一个人受益于这种共享行为。这样,企业、组织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知识、鼓励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由文化驱动知识的共享和创新,创立开放、灵活的共享环境,最终使知识共享成为组织成员的习惯行为,使组织成为真正的学习型组织,从而提高企业的智力或者说智商,在竞争中取胜。
企业知识管理需要建立递增收益网络。收益递减规律是对经济运行的传统解释,它说明用于提高资源效率的投资越多,获得的边际效益也就越低。但是在知识经济中经济运行的规律则是收益递增规律,它说明知识投入越多所获得的收益也就越多。因此在知识经济活动中企业的重要任务就是管理知识的投入和知识投入的收益,建立知识收益的递增网络是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
三.企业知识管理的基本特征及其应用
企业知识管理包括两部分内容,即内核性知识管理和连带性知识管理,前者只对知识本身进行管理,后者包括与知识有关的管理。在企业的知识管理中,无论是对知识生产、知识流通、知识应用等环节和条件的管理,还是对与知识有关的资本管理、资源管理等都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
企业知识管理具有以下特征:重视对企业员工的精神激励,赋予员工更大的权力和责任,充分发挥员工的自觉性、能动性和首创性;重视企业知识的流动、共享和创新,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重视企业知识和人才,促使企业成长为学习型组织;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在实现企业自我价值的同时,注重向传统产业的渗透,提高社会整体的知识化水平。
研究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知识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对一个企业来说,迎接知识经济必须首先促进本企业的知识化,包括生产过程的知识化、劳动者的知识化、管理的知识化和生产产品的知识化。促进企业知识化的重要举措就是要进行知识和技术创新、大力引进知识和技术、激发员工学习和利用知识技术与经验、加大科技投入、开展员工知识与技术培训等。对这些如果没有科学的管理是不可能取得成效的。
企业要应对未来的严峻挑战,在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牢牢抓住企业知识管理这条生命线。企业知识管理是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紧密结合的产物。与传统管理不同,它倡导民主管理、自主管理,强调全员参与管理。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价值导向型管理,企业知识管理要求企业以提升价值创造力为核心,通过持续不断的引导、教育、感化、沟通、激励,使组织成员的行为变被动为主动、变他律为自律,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通过培训、考核、评估、主题活动等一整套系统化操作规程,将企业经营理念融入到企业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当中,贯穿到企业运营管理的每个环节和细节之中,固化到每个岗位和管理流程,渗透到由设计、开发、生产、资源配置、市场营销、品牌推广构成的价值链体系之中,使企业知识管理成为为企业提升长期绩效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持久动力。
趋势1:更为注重知识管理的知识传布
知识管理在中国传布10年有余,但甚么是知识管理、特别是知识管理对于于不同业务以及岗位的影响是甚么、如何做,对于于大部份管理者尚无构成明确的预期。对于于自己不能掌控的事情,没有人愿意去做,所以从知识管理的长远来看,必需注重知识管理的知识传布。
这个阶段的知识管理传布已经经不单单是告知大家“知识管理好”的问题,而是知识管理对于于“我有甚么益处”,对于于咱们的工作、我的部门、我的岗位如何好,为了获得“好”的结果,我需要做甚么、如何做。
在知识管理的知识传布中应当防止两种偏向,第1是将知识管理“神圣化”,言必称隐性知识,将知识管理捧上“云端”;第2个就是将知识管理“泛化”,“KM是个筐,甚么都往里装”,让人弄不清楚知识管理到底应当干甚么。
知识管理的知识传布触及到社会层面、行业层面、组织层面以及教育层面,需要各个方面来共同推进。在筹备以及已经经开始知识管理施行的企业,为了知识管理目的的达成,对于于不同的受众要采用不同的传布策略以及内容。比如KMC就将组织内的知识传布受众分为高层、中层、知识员工以及知识管理从业者,分别对于应者沟通会议、管理层的KM、智慧的员工以及从知到行培训等内容。在教育层面,已经经有众多的高等院校开设了本科生的知识管理课程。
KM知识传布的目的是让受众认识知识管理、理解知识管理,进而知道如何介入以及推进自己所从事工作的知识管理内容。
趋势2:知识管理钻研以及KM实务界将更为紧密结合
知识管理是学术钻研的热门之1。在高校以及各类钻研机构里不同专业的专家们从各个角度钻研知识管理的问题。近年,关于知识管理的实践也如火如荼。但在钻研以及实务的中间有1条鸿沟:实务的不知道钻研者在做甚么,他们也没有去向钻研者那里获取知识的习气以及渠道;钻研者不知道实务界在头疼甚么问题,所以不免会闭门造车。
但这类状态在扭转,有愈来愈多的钻研机构以及团队正与实务界更紧密的合作,从客户的问题入手,用更为科学、先进的法子对于现状进行钻研,提出更相符中国企业现状的解决方案以及发展方向。由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发起的中国知识管理试验室在这方面做了有利的尝试,湖北京大学学企业档案与知识管理钻研中心等钻研机构也强调了与企业、实务界的互动与合作。
趋势3:吸收KM最好实践,知识管理施行开始注重知识管理计划
作为组织的1项基础管理职能,知识管理触及到组织的战略、文化、员工、流程、轨制、IT技术等多个方面的因素。所以,知识管理施行进程触及因素较多,胜利的知识管理施行必需有1个科学、客观的知识管理计划。
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知识管理的重要性。知识管理离不开书籍的支持,而得到书籍的方式除了书店购买就是图书馆借阅,因此对图书馆的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对知识管理和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相融合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知识管理;图书馆;咨询服务;融合
在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知识管理被很多企业和个人所关注,知识的积累需要知识的传播和共享来支持,而知识的传播和共享又是进行知识管理的先进方法。图书馆拥有大量的知识资源,在对知识管理进行讨论的过程中需要对图书馆加以分析,并且需要重新定位。
一、关于知识管理与图书馆的相关概述
(一)知识管理的含义
知识管理,就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知识管理是利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包括几个方面工作:建立知识库;促进员工的知识交流;建立尊重知识的内部环境;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在知识管理过程中,可以把知识分成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种,显性知识需要进行分享和创新,隐性知识也需要进行不断探索和开发,从而促进隐性知识的外化。知识管理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这其中需要选择一个先进的管理策略,这一策略的选择主要是帮助人们来分享所得知识,并且把这些知识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隐性知识主要是指经过长期积累存在人们头脑中的知识。知识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认清组织内部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并形成文件使之显性化以便于共享与管理,这是知识管理的基础,即知识识别;接着将显性知识共享给需求者,这是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即知识共享;然后经过人脑的创造性加工与应用,实现知识的价值并使知识增值,进而形成新的知识这是知识管理的目的,即知识创新;最后通过一整套的制度方案又把增值后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这是知识管理的关键,即知识循环。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把知识作为核心重点去管理,提升知识的传播速度,提高知识的分享概率,以此让知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提升企业文化和知识的蕴含能力。知识的运用和交流能够促进新知识的开发,更有利于将知识放在固有的价值体系中去评估。在知识管理中,人是作用力,技术是支持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知识、人、技术,三者缺一不可。没有人的作用,知识就不能进行有序的传播与分享;没有技术,知识管理的愿望也难以实现。
(二)图书馆在知识管理中的作用
图书馆是收藏文献资料并提供给公众利用的场所,也是文献信息交流中心,是为公众管理显性知识的机构。图书馆的本质就是公共知识中心与公共知识管理,其主要功能都是收集和管理文化遗产传播和共享科学知识,因此图书馆就是能够进行优良的资源配置,为社会工作和生活提供文献知识,以服务为本质的社会机构。目前无论是公共图书馆还是高校图书馆,多数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管理,同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为图书馆的服务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持,在代码查询、参考咨询和科技查新中有了解较为广泛的应用。知识管理概念的提出对图书馆是一个不小的冲击,知识管理主要是针对企业进行论述的,在工作实践过程中,企业可以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这一管理思路还可以提升企业内部各种知识的交流与分享,提升企业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进而有效的为知识创新提供可能,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知识管理在企业中已经开展多年,并且得到了成功的经验,也为知识管理与图书馆服务相结合提供了可能。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科学技术手段和图书馆的职能都离不开人的参与,图书馆的各项业务都需要在人、技术和知识中展开;人们在利用图书馆获取知识以后,可以将这种个人知识转化成公共知识,而图书馆和知识管理之间的作用就是信息和知识的转化。图书馆可以对知识进行保存和管理,使各种知识经过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依然存在[1]。
二、参考咨询服务在知识管理中重要意义
知识管理和图书馆服务相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知识库。知识管理离不开知识库,知识库是对知识进行分类和储存的地点,服务于知识管理。有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部,也需要较为丰富的知识库,为用户提供信息,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参考咨询服务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很多工作都对知识库的优化起到的积极的作用。例如,不同的读者如果提出了同样的问题,那么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对这些问题和知识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一些常见问题和性质相同的问题单独放在知识库中加以保存,如果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客户提出这种问题,那么直接在知识库中查找答案便可,这样的做法是一种工作高效率的表现,节省了双方的时间,也提升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2]。其次,知识地图。知识地图在知识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知识地图把知识进行分层次的连接,建立起相互之间的关系。读者使用知识地图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点。在企业的知识管理中,知识地图在企业知识的整合过程中,具有导向性作用,能够帮助企业员工清楚的找到自己所需要的问题。知识地图对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而言,与企业知识管理存在一定的相通之处,这样图书馆的参考咨询系统需要拥有后台请求处理器。在客户提出问题以后,请求器会对用户的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然后在已有的数据库中选择出比较适合客户要求的图书馆对问题进行解答。知识地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知识资源的所在位置、所有权人、知识资源的使用范围、有效性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另外,用户根据参考咨询服务体系中的地图还可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材料行业问题答案[3]。最后,服务咨询团队的优化。要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就要对图书馆咨询服务团队进行优化。在这一方面,较为关键的点就会对图书馆参与服务的工作人员进行总体素质的提升,从直接面对客户的咨询员到提供技术维护的工作人员或者是后备储蓄人员,都要参与到整体的考核以及监督评价中。咨询团队的队伍建设,首先是工作人员的选拔,选择方向要针对有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的人员,且具有最好的行业经验[4]。其次端正咨询员的工作态度,提升其对工作的责任感和责任心,并且掌握一定的计算机信息能力,遇到新问题善于思考,总结经验,最终促成优秀文化队伍的形成。
三、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和知识管理的契合点分析
参考信息服务与知识管理的契合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具有极为相似的工作流程
知识管理的过程可以分为知识的获取、知识的组织、知识的传播和知识的应用与创新,这是一个过程。知识管理与图书馆的参考服务在工作流程上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和相似之处。参考咨询服务的工作流程是建构知识库、对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知识储备的培训、咨询员接到读者所提供的问题后可以快速的进行反应,然后从知识库中获取知识为读者进行细致的解答,从而满足客户对知识的需求。这个过程总体与知识管理中知识的传播与共享极为相似。用户在接收到咨询员的答案后,把有价值的信息反馈给图书馆知识库,这个过程与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创新和再造非常相像。
(二)管理目标的一致性
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主要目的是对客户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有用的信息进行获取、筛选,获得有利信息解决读者的实际问题。如今人们对信息的使用和需要程度越来越高,用户通过问询使其在与图书馆工作人员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到个,这一服务中就包含独特的信息获取。知识管理是现代化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它的目标是对知识进行整理融合,实现企业和个人资本的最大化增长,从而提升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知识管理在去除理念这一层面后还属于一种方法论,能够增加企业整体在知识方面的存量,提升企业知识的价值,促进这些知识在企业中的传播与共享,最终实现知识创新的目标[5]。
四、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和知识管理进行融合的必要性分析
(一)知识管理与图书馆之间有不可分离的紧密联系
知识管理的理论可以被图书馆借鉴,融合二者的共同利益,把知识信息和人融为一体,并且进行创新,实现知识的传递和转换。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知识管理和参考咨询服务的目的一个是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创新,另一个是帮助读者查找想要查询的知识。它们的基础也不同,知识管理的基础是内部和外部获取的知识,参考咨询服务的基础是参考咨询的原始问题。其次,从手段来看,知识管理的手段主要是通过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相互作用而得到的,而参考咨询服务主要是通过读者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交流沟通,然后利用存在的现实知识进行读者问题的回答。二者虽然有很多差异,但是也存在较多相同之处,参考咨询服务的有效开展需要更多具有服务意识的优秀咨询人员,更需要进行广泛途径的信息查找,在此基础上,工作人员可以借助科学技术的支持,以为读者服务为理念,坚持创新,以此来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知识管理和参考咨询服务结合在一起可以给图书馆和图书管理都带来新的发展模式[7]。图书馆的职能之一就是提供参考咨询服务,通过文献信息和人的结合,借助显性知识和隐性之间的互动与转换来为咨询者提供问题的答案。参考咨询服务和知识管理之间存在不可忽视的关系,并且有很多相通之处。
(二)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中融入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中融入知识管理的必要性具体表现在:首先,图书馆参考咨询所面临的环境要求融入知识管理。由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资源在工作和生活中日显重要,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图书馆处于这种环境中要得到进步就必须对知识的管理和运用进行重新的审视。目前网络已经对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图书馆服务需要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才能从服务上作出根本改变,提升用户在信息方面的高要求,若将知识管理和图书馆的服务理念融合在一起,建立起共享的工作机制将会把更多的隐性知识变为显性知识,提升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质量。其次,参考咨询服务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其对知识管理的需求。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在社会中参与改变了传统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已经不单单是读者,而是所有对信息有需求的人,服务方式也从以往的面对面服务转为虚拟网络服务,基于此,图书馆服务于客户的咨询员要根据客户的需求对信息进行挖掘、对比和分析,从而有效地找出解决客户问题的咨询方案,提高答案质量。在图书馆参考服务咨询中引入知识管理理念能够有效的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进行转换,最后实现知识的创新以及信息的增值服务。[6]
结语
综上所述,知识管理和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有着不可分离的联系。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要借鉴新时代的信息技术,通过网络搜索以及对知识资源的利用回答客户的问题,提升自己的服务能力和业务能力,为广大客户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作者:赵丹丹 杨豫生 单位:呼伦贝尔学院图书馆 三峡大学
参考文献:
[1]知识管理与图书馆参考服务[J].图书馆论坛,2010(05):244-246.
[2]张健兰,符敏慧.图书馆面对面参考服务的价值探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4(02):84-86.
[3]张欣毅.解读宁夏图书馆读者服务理念(14则)[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04):1-10.
[4]王哲.网络实时参考服务探讨[J].情报杂志,2014,23(07):98-99,102.
[5]张喜年,詹德优.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图书馆参考服务[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01):74-77.
机械制造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然而在实际工程制造领域中,尤其是知识密集型的机械制造过程中对于知识管理这一思想方式和管理模式的研究和应用比较少。在国内,南京理工大学的相关研究者首先提出了知识型制造企业的概念,知识型制造企业主要是通过在原技术密集型制造企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是以知识资本为战略资源,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一直是以创新来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从而实现资源共享。知识管理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在不断的发展,使得知识密集型企业越来越重视知识管理,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如何开展知识管理,在实际运行中缺少实践经验,对其中复杂的问题没有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在解决问题方面也没有深入到整个机械制造和知识管理中,使得知识管理仍停留在支持知识共享和重要的技术方面,无法满足机械制造过程中的需求。
2知识管理在机械制造过程中使得应用
2.1机械制造过程中的知识管理框架
机械制造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复杂性、未知性、动态性等特点,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知识进行共享,还需要在知识共享的基础上,不断的创造出新的知识来满足实际需求。知识管理主要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为过程、技术、企业文化。其中如何通过企业文化的改进来促进知识管理的开展,是企业管理层需要解决的问题。机械制造企业开展知识管理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通过知识管理过程充分利用、综合各项新技术和设备,以便促进对知识的管理。根据欧美等国家的研究建立了综合知识管理在实际开展中的框架,主要内容包括知识创新、知识管理组织、知识管理效果评估、知识管理策略、人与社会化的知识管理问题、知识管理过程、知识管理技术、知识管理案例分析和应用、知识共享等。
2.2机械制造过程中的现有技术和知识管理的融合
其一,融合知识管理中的ERP系统。企业资源计划(ERP)是在软件MRPI系统的基础上,以企业供需链管理为主,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辅,融合了SE、E-DI等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对企业每个环节的运作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对企业的整体资源进行组织、规划、指导、协调、控制等,使得企业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构成标准的通畅的动态反馈系统,使得企业管理向一体化、区域同步化发展。有效的提高了企业生产的灵活性和柔性,促进业务管理水平的提高,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质量,加强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其二,融合入知识管理中的SPC系统。统计过程控制(SPC)是一种借助数据统计方式进行过程控制的工具。在制造企业中,一般会采用SPC技术对产品的质量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区分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正常波动和异常波动,并对异常进行预警处理,提醒技术人员采取异常消除处理,确保制造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生产效率。SPC的操作过程需要确定被测量、描绘控制图、数据采集、过程分析等步骤进行,其中被测量的确定和过程分析需要建立在大量的知识基础上。
3结束语
[关键词] 电子商务; 知识管理; 业务流程再造; IBM; 惠普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01. 040
[中图分类号] F71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1- 0064- 04
1 引 言
电子商务中的网络在线交易已深入千家万户,然而从广义上说,电子商务并不仅仅只包括电子交易(E-Commerce),还包括企业内部的商务活动如市场调查分析、财务核算、生产计划安排,以及企业之间的商务活动如客户联系、物资调配等。本文讨论的电子商务是广义上的电子商务(E-Business),即指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从事的所有商务活动,包括从销售到市场运作以及生产运作整个过程。电子商务是传统商务在互联网上的延伸,涵盖的内容之深之广,还需要企业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知识管理起源于波士顿大学信息管理学教授达尔波特在1997年所著的《营运知识》一书,自此知识管理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在形形的知识管理定义中,有些专家倾向于把知识管理看作是一种商务概念[1],他们认为,知识管理可以使商务过程实现自动化,缩短供应链的循环周期,加快组织内部以及组织与外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同工作,其最终目的是提升组织在商业行为中的各方面能力。
2 电子商务实施中面临的知识管理问题
2.1 “流动性整合”是电子商务实施的瓶颈
电子商务改变了企业的价值链结构,企业的价值已不在于传统的资本和劳动力,而在于知识产权、客户的依赖程度、与商业伙伴合作的能力等“第三资源”——知识资源。传统商务流程的体系与电子商务时代知识体系之间的一个最大的差别,就是流动性不同,导致对市场的反应能力也不同。所谓“流动性整合”,即信息、知识与传统商业流程之间的充分协调。企业电子商务的瓶颈正是在于对“流动性整合”的忽视,真正电子商务的实现必须突破这个瓶颈,建立和共享企业与客户、供应商以及员工之间的知识链,完成知识链与商业流程的“流动性整合”,否则企业电子商务只能局限于浅层次的应用。知识管理系统采用信息技术和人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和管理联接于客户、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知识链,实现知识链与物流系统的融合,完成企业的“流动性整合”,用知识指导决策付诸行动,再将行动转化为利润[2]。
2.2 知识经济下电子商务企业面临的困境
知识经济浪潮正席卷全球,对电子商务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企业内部信息资源浩如烟海,不知如何下手;信息孤岛林立,员工各自为战;决策过程缓慢错失良机;不能在最短的时间找到适当的人响应客户需求;专家神龙见首不见尾难以寻找;员工离职造成关键业务巨大损失……传统的信息技术无法应对这些难题,知识管理才是解决之道。
3 电子商务中的知识管理策略
面对电子商务对知识管理的诉求,借鉴知名IT企业在知识管理实践中的经验得失,是探讨电子商务中知识管理策略的捷径。
3.1 IT巨人知识管理的密码
3.1.1 IBM:翩翩起舞的蓝色大象
IBM前任CEO郭士纳以“大象也能跳舞”作为其畅销回忆录的主题,郭士纳作为一个技术“门外汉”,受命于危难,却缔造了IT史上最大的神话,短期内让步履蹒跚的IBM重新翩翩起舞,并成功地将IBM从制造商改造为一家以电子商务和服务为主的技术集成商。IBM能翩然起舞的动力中,知识管理的作用不可或缺。
IBM的知识管理系统被称为E-Workplace(电子工作环境),在IBM的“协作”环境里,项目经理可随时掌握销售人员的最新动态以及项目进程;如果员工有什么问题,只需提交一个“需求”文档,系统就自动将需求发送到该流程中的应答人员,这就是“需求分析”模块。此外,员工还可以通过IBM的“专家网络”,直接向适当专家提问,把隐性知识挖掘出来整合到知识管理体系中去[3]。在日常培训方面,IBM设计了E-Learning,直接推动式知识整合,系统对员工的角色、职务以及经历进行评估后将相应的课程提交给员工,并能自动跟踪员工学习进度。
被美国《时代》周刊誉为“电子商务巨子”的郭士纳认为:电子商务的高级阶段就是“电子商务随需应变”。这意味着不可思议的响应速度,企业与供应商、合作伙伴之间天衣无缝的整合以及先于竞争对手建立灵活高效的运营模式,并能够伴随客户需求做出相应调整。为此,IBM的知识管理从改变员工的沟通方式开始,建立一些整合的个性化工作区,最终企业进入随需应变的高级阶段,基于Web的协作环境大功告成,可以连接任何应用程序以及外部环境。至此,知识管理已经上升到推动创新和组织转变的战略高度。
3.1.2 中国惠普: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
21世纪初,国内真正在实施知识管理的企业寥若晨星,中国惠普分公司是国内知识管理领域的先行者。2001年,惠普的高建华被任命为中国第一个首席知识官,开创了一条新模式的知识管理之路。
高建华认为知识管理的推动过程应先有文化,再有内容,后有系统[4]。“知识管理的本质是一个管理问题,IT只是工具。如果没有实质内容,系统不就是个摆设吗?”因此中国惠普选择的知识管理模式一开始并不涉及大笔预算,而是从IT以外的制度着手。中国惠普给每个员工配备了“科研记录本”;每种新产品最后都会形成一本产品定义,记录产品的来龙去脉;沿袭中国传统的“师傅带徒弟”进行隐性知识的传递;一切从理顺流程开始,举行流程规范大赛;成立70多个读书会;设立惠普商学院……。
不可否认,中国惠普的知识管理在高建华的领导下一度风生水起,开拓了知识管理的新思维,然而,就在中国惠普和康柏合并期间,惠普的知识管理没有等到信息系统的固化就被提前搁置了。深圳蓝凌的邓文彪博士表示:在知识管理的实践中,惠普总部和中国公司的最大差别,就在于是否将所有的知识管理都紧密结合在具体业务中。邓文彪认为中国惠普的知识管理过多地从愿望,而不是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凭热情和领导要求开展,而未成为员工自觉自愿的工作行为。邓文彪还对高建华的三段论提出了质疑,坦言没有及时导入IT系统使对已取得的知识管理成果的固化丧失了时机[5]。
高建华的箴言“知识管理只能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仍需留待后人去评说。
3.2 蓝凌知识管理整体解决方案
深圳蓝凌作为IBM、微软、Oracle、BEA等著名软件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提供“管理”加“IT”的整体解决方案,蓝凌产品有KMS、EKP、EIS等,其中主打产品EKP是蓝凌经过多年积累形成的知识化工作平台,能实现与ERP系统业务流、数据流、知识流的整合。EKP主要功能包括:知识库管理,支持各类知识文档的获取、存储、搜索;用来构建企业的人才信息库;业务蓝图库可以提炼许多有价值的业务蓝图,帮助企业快速构建自己的知识门户。
3.3 电子商务中知识管理的战略与实施途径
3.3.1 知识管理战略的两个核心
通过上述案例我们不难发现:电子商务中知识管理的对策可分为IT信息系统(技术支撑)和柔性化管理(人文氛围)两大方面,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知识管理的基本战略:系统与人文。
“系统战略”将企业看作是一个信息系统,知识管理活动主要以系统化、文字化的资料、档案为主导,企业只要将获得或创新的知识加以系统化的编码贮存在数据库中。一般而言,这种战略多出现于产品生命周期中的“成熟期”,企业需要依赖于大规模生产来创造最大的效益。
“人文战略”主要针对隐性知识的管理,强调企业知识的社会属性。人文战略认为人是知识管理持续改进的关键,在社会关系占主要地位的软环境中,IT往往被看作是管理工具而不是成功的本质因素。若企业内存在着大量难以言喻或只能通过个人心智模式认知的知识,就可采取人文战略。
3.3.2 电子商务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途径
3.3.2.1 在基本业务流程中加入知识流
中国惠普的知识管理虽已偃旗息鼓,但不可一概以成败论英雄,事实上中国惠普提出的“一切以理顺流程开始”作为知识管理实践的起点并没有错。知识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要为企业创造价值,而创造价值的过程是业务流程,这个价值包括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只有看到效益,大家才愿意去做。知识管理的实践无论是遵循系统战略抑或人文战略,都应与业务流程紧密结合。
一般电子商务企业的价值流动是由资金流、信息流、物流3部分组成,而知识流的价值是通过价值流为顾客提供服务的。先前提到知识与传统业务流程之间的“流动性整合”正是电子商务的瓶颈所在,这就要求树立基于知识流的企业流程再造(BPR)的理念[6]。
企业知识链分为两类,即业务知识链和技术知识链。业务知识链指的是企业与外部供应商和客户之间建立的以具体业务为核心的知识链,包括仓储、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等方面的知识;技术知识链指的是企业内部研究开发,技术文挡、经验总结等知识。企业资源经营是以“融合”为方向进行资源整合[7]。
应该指出,尽管中国惠普重视业务流程,甚至专门举办流程规范大赛,但并没有真正做到每一项知识管理举措都与业务紧密结合。反观惠普总部的CONNEX专家网络则满足了研发的实际需求,新的研发者在思考和设计中,大量地需要与专家(包括已退休的专家)进行请教和交流,以获取专家头脑中的隐性经验知识以帮助自己。所以CONNEX才得以重视,并成功发挥其应用。由此可见,知识管理就应该做到“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
3.3.2.2 “自下而上”地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与中国惠普不同的是,惠普总部并没有专设的CKO,惠普总部的知识管理最初由职能部门发起,如效果最为显著的“培训师交易站”,是由惠普教育组织的基层员工Bruce Karney建立,为的是解决教育者知识共享的途径问题。可见惠普总部的知识管理是“自下而上”推进,是基层员工出于具体业务需要及兴趣爱好,自发开创并且自觉推动的[8]。
“自下而上”相较于高层领导“向上而下”地推进知识管理,优越性毋庸多言,但自上而下的政治体制、管理模式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深深地印刻在国人思想意识之中。中国惠普采用的知识管理实施方式,适合中国国情。这就不可避免地要谈到企业文化的建设问题。几乎所有知识管理的理论家和实践家都认为:“知识管理为何如此难?难就难在文化。”“培育一个知识导向型文化是知识管理最重要的关键成功要素。”
3.3.2.3 打造与电子商务平台对接的知识管理平台
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时间的沉淀。从文化入手实施知识管理,看似投入少、风险小,实则是从最硬的骨头啃起;知识管理是个系统工程,它要求具备一种整体的、动态的搭配能力,文化和技术必须同时进行创新,知识管理才能顺利实施。打造与电子商务平台对接的知识管理平台(IT解决方案),是知识管理的技术支撑。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知识管理软件产品,如前文介绍的蓝凌就是国内KM市场的佼佼者,国外如IBM、微软等IT巨头不仅对知识管理身体力行,且都是KM解决方案供应商。如IBM的Lotus知识管理产品包括实时协作和网络会议Sametime、基于Web的项目知识管理Quickplace、分布式文档管理系统Domino.Doc、工作流管理Workflow、知识发现与专家定位系统Discovery Server、企业知识门户WebSphere Portal Server等,涵盖了知识管理框架的各个功能模块。在商业智能(BI)方面,IBM商业智能基本体系结构包括3部分:数据仓库用于抽取、整合、分布、存储有用信息;多维分析全方位了解现状;数据挖掘发现问题,找出规律,达到真正的智能效果:预测将来。
微软SharePoint Portal Server提供智能的知识管理门户解决方案,不但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建构企业知识门户,还可以同时整合储存在企业各处服务器上的文件、包括文件服务器、Web服务器、Exchange Server、Lotus Notes、决策支持系统等[9]。
电子商务企业除了和专业知识管理厂商合作,也可自主开发本企业的知识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可采用B/S体系结构,选择SQL Server数据库,Java开发平台,开发工具可选Eclipse平台,IBM向开放源码社区捐赠的开发框架[10]。知识管理平台用于连接电子商务平台和知识共享中心、知识获取和检索机制、实时决策支持等模块。图1和图2给出了知识管理平台的体系结构和功能结构图[11]。
4 结束语
本文讨论的广义上的电子商务包括狭义电子商务在内的一切利用IT手段开展的商务活动,广义电子商务也称电子商务高级阶段,即业务流程和知识流程高度整合,达到“随需应变”。知识管理,本质上是一种企业管理思路或者说是工作方式,其实从管理学的萌芽时期,20世纪初工程师Taylor研究最合适的煤铲开始,公司治理就包含了知识管理的精神,但是知识管理直到今天才真正引人注目,得益于信息技术和商业环境的发展。因此,电子商务中知识管理的实施不仅仅要从方法论出发,还要利用IT信息技术及时将知识管理的成果予以固化。反之,也不要一味以为知识管理就是购买相关软件产品或开发知识管理信息系统,应从具体业务出发,切忌削足适履、为了知识管理而知识管理。电子商务实质上是知识管理的价值体现,两者之间存在着协同作用,这两套看似不同的系统可以通过IT平台进行对接,实现“知识商务”。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历三种境界”。电子商务中知识管理的实践也正会有这种路漫漫其修远兮、上下求索、豁然开朗的过程。
主要参考文献
[1] 盖印. 电子商务中的知识管理研究综述[J]. 科技与管理,2007(6):139.
[2] 苏新宁,邓三鸿. 企业知识管理系统[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59.
[3] 黄国辉. 解读IT巨人知识管理的成功密码[J]. IT时代周刊,2003(9):46-47.
[4] 高建华. 惠普的知识管理文化[J]. 企业实践,2010(3):29.
[5] 高巍. 中国惠普的知识管理失败了吗[J]. IT时代周刊,2004(1):62-63.[6] 张奕. 基于知识流的业务流程再造基本理念[J]. 华章,2011(15):50.
[7] 丁蔚,倪波. 知识管理系统与企业电子商务[J]. 图书情报知识,2001(3):7.
[8] 徐拥军,等. 对中国惠普知识管理的思考[J]. 情报杂志,2006(2):67-69.
[9] 刘建伟. 微软知识管理[J]. 现代制造,2003(13):35.
论文摘要:本文从 企业 知识管理的目的出发,分析用户参与程度和知识内容质量时于知识管理实施效果的重要意义。得出知识管理实施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综合评价体系中尚存在的问题,为相关企业实施知识管理提供结合实际应用,借鉴。
一、引言
随着知识 经济 的到来,市场环境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企业不再是以单纯的 金融 资本作为战略资源,知识正成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 发展 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主要资源。企业知识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思想和模式,将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
二、知识管理的实施
企业知识管理是企业为了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要求,在传统的企业管理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企业管理模式,其运作环境涉及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组织结构、企业文化、合作 网络 等方面。为使企业知识管理有效运作,需要企业的组织结构与知识管理活动相互适应。
美国生产力与质量研究中心提出了实施企业知识管理的6种方法:(1)构建支持知识管理的组织体系;(2)加大对知识管理的资金投人;(3)创造有利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4)制定鼓励知识创造和转移的激励措施;(5)开发支持知识管理的信息系统;(6)建立知识管理评价体系。
知识管理综合评价体系,是知识管理实施效果的评价指标集,结合在知识库系统中,能够准确评价知识管理的实施效果,便于企业了解知识管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靠的解决办法,促进企业知识管理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知识管理的评价模型
从知识管理实施的目的出发,企业知识管理实施效果最好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企业用户经常使用知识库系统进行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
(2)企业用户经常贡献知识,知识库内容是持续增长的;
(3)知识内容是有价值的。
从这个角度分析,对企业知识管理实施的评价可以分为对以下两方面内容的评价。
1.用户的参与程度评价
是否有人参与知识库的维护和使用,参与者在企业整体中所占的百分比是多少,这直接关系着知识库的发展。如果有人参与但仅仅是几个人参与,这样的知识管理是不成功的,因为并未挖掘出”群体”的知识。知识库的维护和使用是集体行为,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参与,因此需要提高参与者的比率。另外,评价用户的参与程度除了要统计用户参与的广度之外,还要评估用户参与的深度。假定目标用户都参与了知识库的维护,而知识内容却增长缓慢,这只能说明用户参与的深度不够,贡献的知识条目数量太少。在知识管理的实施过程中,有这样一种常见的情况:初期用户的参与程度比较高,后期用户参与的广度不断下降,而深度不断提高。这说明到了后期,仅少量的人还在参与知识库的维护,他们贡献了大部分的知识内容,而其他人不是摒弃了知识库就是没有积极参与知识库的维护。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以下两个基本指标来衡量:(1)参与者百分比;(2)贡献知识条目的平均数量。
参与者百分比用来评价用户参与的广度。在知识库系统中,用户参与的百分比可以通过知识库系统用户登录率、共享率等指标来体现。登录率为一段时间内登人知识库系统用户的数量与目标用户数量的比值,目标用户为知识库系统在册的所有用户,该指标反映了目标用户中参与知识库维护和使用的用户的比例。共享率为一段时间内贡献过知识条目的用户数量与目标用户数量的比值,该指标反映了目标用户中维护过知识库的用户的比例。
贡献知识条目的平均数量用来评价用户参与知识库建设的深度。在知识库系统中,用户参与的百分比可以通过平均在线时间、平均贡献率等指标来体现。平均在线时间为一段时间内所有用户在线时间与登人系统用户数的比值,反映了用户维护和利用知识库的平均时间。平均贡献率为新增的知识条目数与贡献过知识条目的用户数的比值,反映了参与维护知识库的用户贡献知识条目的平均数量。
2.知识内容的质量评价
知识库和垃圾信息库的区别在于,前者的大部分内容是有价值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如果将其他系统中的信息拿来存放在本 企业 知识库中,这样的知识库的价值不大。知识库里的知识内容应该具备可读性、可扩展性,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要保证知识库中的知识内容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就需要对知识内容的质量进行评测。我们用知识普及度的概念来对知识的质量进行度量。无疑,位于技术领域前沿的知识都是最不普及的知识,也即质量最高的知识;反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就是质量最低的知识一常识。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质量高低不等于质量优劣,它反映的是知识的层次高低和浓度高低,越是位于金字塔上方的知识质量越高,因为,它的建立所需占有的基础性知识越雄厚,或者说它所包含的基础性知识越丰富。知识本身并不存在质量优劣的问题。
由于知识的无形性和作用效果的间接性,我们对知识质量直接进行评测是很困难的,但可以通过一种间接方式一用户评价的方式来反映知识的质量。其主要指标包括知识条目的平均阅读数、评价分数、引用次数等。平均阅读数是指每个知识条目平均被阅读的数量。评价分数是指每个知识条目被用户评分的平均值,表明用户对知识条目质量的综合评价。单纯追求知识条目的平均阅读数的提高,会深陷于人们都乐于制造耸人听闻的标题的状况,所以需要结合评价分数、引用次数来进行综合性的衡量,根据不同情况,确定各自的权重,从而设计出一个合理的计分系统。
两组指标,一个关注的是使用知识的人,一个关注的是被使用的知识内容,两者结合基本上可以评价知识管理的实施效果。通过逐月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知识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找到持续推动知识管理实施的方法。知识管理实施常用的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
四、实际应用与存在的问题
随着知识管理在国内的盛行,很多大型企业都构建了企业知识库和知识管理系统,进行企业知识管理的实践。国内很多研究机构和软件企业也对企业知识管理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在企业知识管理的基本理论问题、企业知识管理与核心竞争力、企业知识管理系统”、”企业知识管理的战略、创新、实施、评价、风险和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国内知识管理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很少有企业把知识管理真正做得很成功。
2007年,中软公司迈开了企业知识管理的脚步。在建设 中国 工商行业信息化知识库的过程中,中软公司将知识管理综合评价体系集成到了知识库系统中,经过半年多的运行,产生了大量具有实用价值的分析数据,为中软公司实施知识管理进一步决策提供了基础。
在知识库系统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对于综合评价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质量综合评分指标统计还缺乏完善的统计模型,需要进一步研究。
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KM)是伴随着知识经济而产生的一个名词,短短的几年时间,却开始从概念走向应用,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许多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已经认识到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将传统意义上的信息管理系统向知识管理方面去发展。
要了解什么是知识管理,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知识。按照知识管理的理论,在信息的增值链上,分布着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四个层次:
每一个层次代表着信息加工的不同阶段。要使数据提升为信息,需要对其进行采集与选择、组织与整序、压缩与提炼、归类与导航;而将信息提升为知识,还需要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对信息内容进行提炼、比较、挖掘、分析、概括、判断和推论,对于这个过程的管理就是知识管理,理清信息与知识的概念对学习知识管理非常重要(事实上在许多应用场合又很难区分)。
关于知识管理的定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从社会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角度提出:知识管理是研究人类获取、传播、共享、利用和创新知识的活动规律,管理有关知识的各种连续过程,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各种不同的见解都反映出知识管理具有以下特征:
1、强调信息向知识价值增值过程。
2、既重视知识增值的技术实现手段,又关注人的信息习惯与素养。
3、承认知识管理不同于信息管理,也不同于人力资源管理,三者之间又互相联系。
4、知识管理必须建立在信息技术条件基础上。 二、学校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基础教育教育信息化要不要进行知识管理,这是一个很好的命题,需要我们很好地理解什么是教育信息化,反思教育媒体应用的习惯性思路,关注当前基础教育中的热点问题,既要从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中借鉴些思路和方法,又要深刻认识到学校知识管理的重要性、特殊性、艰巨性。
正如知识管理没有明确的定义一样,教育信息化的概念也是众说纷纭,综合一些国内的专家认为: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的各个方面,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深入开发、 广泛利用信息资源为重点,以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为目的,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既然教育信息化的整个过程必须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倒底哪些是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呢?依笔者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一个,它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知识的建构过程,近几年已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另一个先进的教育思想就是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所提出的信息--知识增值链过程是今后教育信息化的关注焦点,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是对人类知识认识的深化,所提出的隐性知识的编码、共享及内化对于研究性学习、协作学习、体验教学等教改模式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知识管理所倡导的"积累-交流-共享-创新"思想,是学校的信息环境建设,文化氛围形成和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基石,知识管理的思想内涵值得好好地思考和挖掘。
过去,学校开展教育信息化主要思路还是从运用现代教育媒体传送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的这一角度来进行,今天,面对信息时代,我们还是局限于从教育媒体或教育技术的范畴来探讨教育信息化的问题,认为先进的信息技术一定会带来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其实在没有实施知识管理之前,技术还是技术,信息还是信息,教育信息化便成了设备现代化、技术高档化,资源数字化的代名词,其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作用远远没有体现出来。其实,媒体只是教育系统中的一个技术要素,传递教育信息只是知识运动链条中的一环,网络时代的教育教育信息需要从更基本的要素来研究新时代教育和社会的规律,以便有效地和科学地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知识管理正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为我们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与深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迪。当然,知识管理不能包含所有教育信息化的内涵,但没有知识管理的教育信息化是缺乏深度与前景的教育信息化。
知识管理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这是因为在实现"校校通"以后。我们每一个学校都面临着网络时代全新的情况:一方面是互联网上已累积了五亿以上的网页,数以兆兆计的文字数,可以说是人类有始以来最大的,开放的资料仓库。这些数据、资料、信息如何才能加工、转化为易于存取、可用的知识呢?另一方面是我们各级学校和各级教育部门都在准备建设网络资源库、网络课程、远程学习平台等,如何设计、组织、运行、管理这些网络上的教育资源才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其三,在一些已经开通网络应用的学习,一线教师们提出了许多迫切的应用,如文件分类问题、资源共享问题,知识版权和产权问题、网络学习中如何提高学生知识转换及知识创新的问题,有需求才会有应用,有应用才会的发展,国外或企业中的关于知识管理的经验与方法为我们解决上述网络时代教育面临的新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三、学校知识管理的内容
学校是一个典型的知识管理应用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典型的知识传播、应用和创新的过程,学校办学的最终目的培养学生全面的、科学的文化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人。早在信息技术出现之前,就有知识管理思想的萌芽,广大教育工作者就在研究如何促进教材内容向学生头脑中知识的转化问题,提出了许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今天,随着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我们对这种知识转化认识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迫切!这些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对我们研究知识管理仍然具有着重要的作用。
学校知识管理的内容不同于企业中所讲的知识管理,因为学校的知识管理不仅包括组织知识管理,还包括个人知识管理,因为学校的工作重在育人,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素养,培养他们团队精神和信息共享意识,没有个人知识管理不行,不但学生的知识行为需要规范,教师也需要加强其自身的信息素养,养成良好的知识管理行为,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应用活动。当然,针对整个学校的总体情况,提出知识管理的方案,开发知识管理平台,建立知识库,提供良好的搜索引擎和门户入口,编制全校性的知识分类方案,促进全校知识的流动、共享和创新,这是组织知识管理的内容,只有把个人知识管理与组织知识管理结合起来,整个学校的知识管理局面才会真正形成。
下面列举了一些学校知识管理的内容,由于基础教育的信息化工作才刚刚起步,还很难区别什么是信息管理,什么是真正的知识管理:
1、知识的分类
知识分类是知识管理的基础,没有分类的信息常常一盘散沙,谈不上知识运用,分类不合理,标准不统一,常会限制信息的流通,容易形成知识孤岛。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分类方法,将知识分为:
(1)知道是什么--关于事实的知识;
(2)知识为什么的知识--关于自然原理和科学的知识;
(3)知道怎么做--关于如何去做的知识;
(4)知道谁有知识--知道谁拥有自己所需要的知识。
这种分类对于揭示隐性知识的规律有一定的好处,但在学校具体操作上不易实现,建议学校在考虑知识分类时采用"多重动态分类"观点,按工作性质与工作流程分为学校通知、公告、教案、习题、试卷、课件、论文等,在设计知识分类时要考虑到与上一级管理系统的兼容性。最近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今后基础教育信息资源组织以主题方式,分为十八个核心心元素对信息进行描述。其中九个是必需元素,这些规范和标准对于目前比较混乱的教育资源建设状况来说是场及时雨,各学校和教育部门在考虑知识分类时一定要加以研究和吸收。
2、知识的检索
面对海量的信息资源,我们不得不借助于各种搜索引擎进行检索,包括关键字检索、全文检索,现在还在研究智能化的搜索引擎,检索的范围也由关系型数据库扩大到一些非关系型的结构,如共享文件夹,邮件、网站、目录等,目的只有一个,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他所需要的知识。
3、门户站点与个性化服务
门户站点建设是当前及今后学校知识管理的一个热点。学校内部的门户站点应该是一个知识的入口,里面应包括一些公用信息和私有信息,如学校的通知、公告、新闻、最近知识库和更新情况都应放在明显的位置,除此外,还应包括邮件、日历、任务、订阅等个性化服务信息。每个用户登录后都有一些个性化的界面,一些订阅的个性化服务内容推到用户面前。此外门户站点还能提供一系列的模版,方便个人或团队创立个人网站,进行沟通与交流。
4、创建知识库,关注知识流
知识库不是资源库,资源库是所有信息的集成,而知识库是学校中最具有价值的一部分知识或信息的集成,只有经过消息吸收后的知识再创新,具有收集整理的价值,以便为后来者提供利用。传统的资源库有一个静态的、相对固化的结构,主要是完成信息的不断堆砌,很少考虑使用者的角色,使用行为和习惯,而知识库则是从工作流的角度来认识,他具有动态的、不断深化的结构,关注知识的应用与创新,
5、创建学习型组织,形成知识共享环境
技术手段只是实现知识管理的一个方面,知识管理更重要地是营造一具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的信息氛围,促进组织内部信息的交流,形成动态的知识流,由个体的知识转化为集体的,由隐性的知识转化成显性知识,创建学校内部的知识地图,避免出现知识孤岛或知识垄断现象。分享和利用知识往往是不自然的行为,知识共享需要知识管理者的推动,要建立一种信息化氛围,明确知识产权,将知识行为纳入到考核机制中去,打破边界森严的组织结构,这样,一种健康向上,充满信息化氛围的局面才会形成。
6、兼容个性化策略,促进隐性知识的交流
学校教育中的大部分知识都是以隐性知识的方式存在着,由此而成一个学校内在的文化底蕴,隐性知识的转化和利用的程度,是衡量知识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如何促进隐性知识的转化和利用,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策略,一是编码化策略,即把隐性知识通过编码,转化成显性知识,然后进行共享利用。另一种是个性化策略,即充分认识到知识的形成与个体的亲身经历,当时的环境情境密不可分,所以通过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促进隐性知识的共享利用。应该承认,编码化策略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特别是对教育这个特殊的行业来讲,所以我们在实施知识管理过程中,要十分重视人与人的语言沟通,通过网上实时通讯进行音像交流,定期举办知识讲座、学术沙龙,开展头脑风暴等形式促进隐性知识的交流。 四、知识管理实施的步骤
知识管理在教育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它的实施决不仅仅是某个流程的规划管理,而要涉及到方方面面,大到整个基础教育的改革,学校办学目标的确立,小到某一节课都会涉及到知识管理的内容,所以做知识管理决策时必需慎这又慎,决不能轻言知识管理。另外,知识管理也是一个渐进式的变化过程,知识管理没有终点,只有不断的推广和支持,并加以制度化规范化。一般学校知识管理的流程大致是这样的: 五、知识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知识管理目标要与学校总的办学目标相关联。
要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高度重新审视自己的办学目标,要从提高教育质量、发展学生能力、改进教学模式等方面考察知识管理的价值。
2、应将知识管理作为技术和组织的基础构件。
学校进行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要体现出知识管理的思路和目标,在硬件配置、软件开发、资源建设和组织建设中要符合知识管理的规范与要求。
3、要建立标准的、灵活的知识结构。
学校在可参照有关文件,构建适合学校本身的知识结构,确定好知识传替通道与流程,建立针对不同目标的多重知识传递通道,进行相关的检索技术研究,确保知识库建设好,运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