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中医理论的基本特点

中医理论的基本特点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5 17:27:2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中医理论的基本特点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医理论的基本特点

篇(1)

【关键词】 中医理论;医学研究;临床应用

中医中药在中国古老的大地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经过临床实践,证实了中国的中医中药无论是在治病上、在防病上,还是在养生上,都是确凿有效可行的。在西医未传入中国之前,我们的祖祖辈辈都用中医中药来治疗疾病,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中医理论的形成经历了春秋战国、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等朝代,追溯其渊源,相当遥远。中医理论是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上,研究人类的生活和健康及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全面的健康科学的活动。中药的现代化,因为传统医学的理论和思维去理解的偏差,中医中药的特点和优势的概念的局限性过程中不能完全实现。抛开或偏离中医理论,不仅猛烈地冲击中医的基础地位,也使得它很难得到适当的中医临床的发挥,对传统中药在国内医药市场竞争产生严重影响。

1 中医理论的研究现状

中医理论来源于对医疗经验的总结及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其内容包括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藏象、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治则、养生等。中医理论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中国传统医学相关的理论、诊断法、治疗方法等,均可在此书中找到根源;再到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论》,以及诸多学派、各家学说盛行于金元时期直至晚清,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从一个或多个简单、粗糙理论,发展成为一个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包括如:阴阳,气血,五行,八纲,六经等。在医学理论和技术的迅速发展,医学也进入了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对一些列中医理论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编辑,出版和翻译了大量的珍贵古典医书,如《中药药理学》、《中医方法学》、《中医时间医学》、《中医心理学》等,使中医理论研究获得较大进展。诸多学者在利用多种方法解释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传统医学理论,表现出当代中医理论新的风格。在诊断方法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成就,如脉诊和舌诊,脉诊仪或电脑绘图脉搏,研究脉冲机制等。

2 中西医学理论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是导致两种医学走向不同发展道路的基础和关键,二者无论在理论或实践各环节均存在显著差异。由于它们对疾病的认识角度和诊断治疗方法的不同,导致两种医学在临床实践中始终难于沟通与融洽。中医理论是从人对自身乃至宇宙万物的生命及其能量流动的深刻体验出发的,中医治病的原理就是调整人身的能量动态使之归于平衡的常态,中医的一切理论都是围绕这种能量状态的消长变化展开的,理法方药莫不如此。西医是随着解剖学与化学的发展产生并发展起来的,由于起点远离了直接的生命体验,导致了其认识论与方法论的机械主义倾向。中、西医是完全不同的学术体系。中、西医学在基本概念、理论等方面的差异是客观的、全面的、深刻的,二者不能混淆,也不能简单地判定其是非优劣。其根本分歧在于:它们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哲学基础上产生的医学,物质实体是西方哲学最核心的范畴;相反,中医不重物质实体,而重关联实在。

医学的发展以适应人们抵御疾病和保持健康的需求为前提,传统的中医理论创新,以解决中医临床的实际问题为目标。目前,中医药研究的基本理论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抛弃了传统的中药和综合知识、方法,人体机能和病理外观被机械化隔离。无论怎样,未来医学的发展应该是建立在结合中国和西方医学的真正意义上的,有中西医相互学习和有益互补,发挥各自的优势。

3 中医的现代临床应用

临床研究,传统中医对一些常见的疾病,甚至一些重大疾病,都有较为满意的效果。例如心血管疾病、病毒感染、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功能紊乱等,中医疗法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中医结合传统的方法,治疗多器官功能衰竭抢救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研究证明,中医疗法在治愈疾病的同时,使许多患者免除了手术的痛苦,并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此外,在治疗冠心病、肾功能不全、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脑血管意外等,发挥中医中药优势,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效果。

在药剂方面,近年来逐渐由片剂、水剂、糖浆、冲剂、注射剂、栓剂等取代了传统的“丸、丹、膏、散、汤”。特别是近年来各种抗感染中药静脉注射的使用和中药大型输液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中医、中药的治疗效果。

中医理论在经络和针麻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功效享誉海内外。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经络在中医学的重要性正如《扁鹊心书》所说:“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盖经络不明,无以识病证之根源,究阴阳之传变。”在国际上,针灸在引起医学界极大兴趣,世界卫生组织的观点认为,针灸已被证实在减轻手术后疼痛、怀孕期反胃、化疗所产生的反胃和呕吐、牙齿疼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非常低。

参考文献

[1]章增加,胡依平.试论晚清以来中医理论发展缓慢的原因[J].广西中医药,1996, 19(1):39-41.

篇(2)

关键词:贝叶斯网络;中医证候研究;抑郁症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7-1497-02

证候是中医辨证治疗的根本和基础,有关中医证候的现代研究也在不断展开,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探索中医证候的实质,并加以阐述;另一方面就是探索最适合归纳分析中医证候的方法学研究。在方法学方面,早期的证候流调研究,多运用简单的证型计数方法或单纯的线性分析方法,导致重要信息的丢失,从而无法准确的反映证候分布状况。而随着数据挖掘方法的不断发展和推广,贝叶斯网络模型在证候研究方面的应用不断深入。经研究证明,贝叶斯网络能够从整体出发,建立症状之间、证候要素之间的关系,为确立证型提供基本依据。现以笔者所进行的611例抑郁症患者的中医证候研究为例,对应用贝叶斯网络进行中医证候研究的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入选标准

①年龄:18-65岁;②根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诊断标准确诊为抑郁症的患者;④符合抑郁症首次发作患者;⑤符合抑郁症原发性的患者;⑥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具有一定表达能力;⑦2周内未服用抗抑郁中、西药物者。同时符合上述7项标准者,方可入选。

1.2 病例排除标准

①存在分裂性症状或精神分裂症后出现的抑郁;②有证据表明抑郁发作与躯体疾病有病因关系;③属于抑郁症复发的患者;④不符纳入标准,或资料不全等影响观察者。符合上述其中一项者,即予排除。

1.3 一般资料

在2005年1月-2006年1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东直门医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等6所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抑郁症患者共611例。其中,男女比约为1:1.9。年龄:18-65岁,平均(41.15±13.10)岁。

2 方法

2.1 建立抑郁症中医证候研究专家组

专家组由15位国内知名中医专家组成,在观察表制定,证候归纳,统计结果判定等方面进行指导。

2.2 证候观察

(1)制订《抑郁症中医证候观察表》,表格主要包括86项中医症状。观察表中的中医症状是在临床经验基础上,结合文献,扩充而成,涉及心、肝、脾、肾、气、血、阴、阳等多方面的代表症状。并且依据国家中医管理局1995年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对症状进行了标准化。

(2)采用Microsoft Access软件建立中医证候学数据库。

(3)对611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抑郁症患者进行观察研究,并将观察结果,由两人分别录入数据库。

2.3 数据分析

首先以WinMine软件包建立症状间的Bayes网络模型,以此模型为基础,由专家组结合中医理论,提取病机、病位等证候要素;然后,建立证候要素(病机、病位)间的Bayes网络模型,以此模型为基础,由专家组结合中医理论,提取证型。

3 结果

3.1 建立中医症状间的Bayes网络模型

为研究各症状之间的关联性,本研究采用WinMine软件包建立症状间的Bayes网络模型。本研究考察了86项指标,通过Bayes网络处理发现,其中的39个症状、舌象、脉象之间有较强的关联性。见图1。

3.2 提取证候要素

以图1症状之间的关联性及关联强度为基础,由专家组概括出病机(9个)、病位(4个)等证候要素。病机要素包括:精亏、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气郁(滞)、血瘀、痰湿、火热。病位要素包括:心、肾、肝、脾。

3.3 建立证候要素间的Baye8网络模型

根据各证候要素的症状组成,分析每个症状与各证候要素的符合程度。然后建立证候要素(病机、病位)间的Baye8网络模型。为抑郁症中医证型的确定提供依据。见图2。

3.4 建立抑郁症的证型

3.4.1 根据贝叶斯网络模型提取证型 根据图2中各证候要素间的关联性,结合中医理论,由专家组提取证型,共8个。分别为:肾虚肝郁证:肾-精亏-阳虚-气虚-肝-气郁(滞);肝郁脾虚证:气郁(滞)-肝-气虚-脾;脾肾两虚证:肾-精亏-阳虚-气虚-脾;心肾不交证:肾-精亏-阴虚-火热-心;气血两虚证:气虚-血虚;痰瘀互结证:血瘀-痰湿;气虚血瘀证:气虚-阳虚-血瘀;心肝火旺证:心-火热-肝。

3.4.2 证型的讨论和确定 经专家组讨论,运用贝叶斯网络模型归纳中医证候的过程,符合中医理论,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所提取的证型,结合前期研究结果和运用德尔菲法,最终制定了抑郁症证候诊断标准(具体内容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内科诊疗指南》)。

4 讨论

数据挖掘技术中的贝叶斯网络是用于不确定性推理的概率图模型,可直观地表达多个变量的联合概率分布,能表示变量时序关系、相关关系或因果关系等多种语义,其灵活的推理能力能够满足非单调推理和反向推理等多种合情推理模式,已成为数据挖掘领域的新兴技术。

本项研究利用贝叶斯(Baye8)网络的功能研究,从数据中发现症状间、证候要素间的关联性及关联强度,定性给出它们间的网络模型。从而确定抑郁症的证候要素(病机要素和病位要素)、证型及证型的症状组成。从研究结果看:以Bayes网络模型为基础,结合中医理论研究出证候要素,基本上涵盖了抑郁症病机的各个方面,再结合前期研究和中医理论,以及专家指导,得出了分型方案。这些证型的症状组成包含了抑郁症的核心症状和周边症状的不同组合方式,体现了抑郁症临床多变的证候特点;体现了“以象为素,以候为证,病证结合”及“证候要素,应证组合”的证候学研究思路;也体现了证候的“内实外虚、多维界面”的特征和中医辨证论治的圆机活法。因而得到了全国著名中医专家组成的专家组高度评价。

篇(3)

关键词:师承教育;传帮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b)-0000-00

中医学人才培养首先要注重临床实际、避免机械化、形而上学的对中医理论生搬硬套,并将这种良好的模式通过“传帮带”的方式传承下去,促进中医的人才培养的发展。

一、中医学师承教育模式与临床重要性

中医学是一门重视实践的学科,重要的是学生是否能将学习到的中医理论与临床结合,在教学中发现,中医学中很多理论、医理都是古代医家的多年以来的体验和感悟,学生没有感性认识,没有体验,没有观察,因此容易让学生将这种体验陷入一些玄学理论的纠结,而现在中医学专业的培养模式主要是课堂教育,将一个融合的体验过程分散成多门专门的课程,比较注重理论,缺乏对临床的体验,因此,如果可以在周末时间安排学生跟师临床学习,形成师承化学习模式,更有利于培养中医人才。

传统的课堂式教育,有利于从记忆和系统化了解疾病的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就是教学手段单一, 缺乏实际体会, 因而成材缓慢, 学习理论难以与实际融合,并且在课堂中往往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引导学生对实际问题产生思考,满堂灌的纯理论注入式教学容易让学生引起厌倦和懈怠。为了引起学生自我主导的启发式教学,通过实践,采用导师制,我们认为以临床诊病与患者实际接触可以引起同学积极思考,并进行诊疗实际体会、和导师进行交流,通过临床辨证分析,对培养学生早起建立临床思维有很重要的意义[1-2]。

因此,在“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指导思想下,就是引导我们理论结合实际,将“学习―临床―再学习―再临床”这样形成一个循环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要教学与临床思维相结合。不可一味生搬硬套、将实际情况脱离。对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根据中医专业方向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实效的提高医学生临床技能和辨证思维的教学模式十分必要。

二、中医学教学理论的临床共识性

中医理论始终要建立在临床基础之上,如果空有理论,临床不能应用,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中医的很多理论也只有通过临床才能进一步理解和学会应用,在教学中,例如:中医五行相克理论,就不可无限推导。如果进行形而上学推导,就会发现不符合临床规律,比如:木行过亢,引起木克土,土气衰则会制水不及而导致水气亢盛,又因为五行之中水克火,最终则会引起火气衰退…,但从推导的整体起始来看,就会有“木旺…最终导致火衰”,但将这一理论从临床脏腑角度来看,肝气偏旺导致心气虚衰的病例几乎难以见到,往往见到的是肝旺引起的心火亢盛较多,因此,要想正确理解“五行胜复”,就要结合临床。因此正确的理解应该为:“五行胜复”是指五行当中任何一行之气的亢盛,都会引起其所不胜的报复性制约,从而使五行之间避免过度亢盛而相互协调稳定。理论源于《素问・六微旨大论》:“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3-4]这就是目前陷入形而上学的机械化学习中医理论的典型实例,因此,在现在类似中医理论教学中的解释应该本于临床,避免使学生陷入理论纠结之中。

因此,通过对 “五行胜复”理论结合临床的认识,摒弃机械化五行循环论的解释,就可避免使学生陷入形而上学认识状态,真真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

三、“传帮带”的重要性与师承教育管理

“师承”模式是培养具有中医特色人才的途径和发展中医的可行措施。同样通过“师承”也将中医临床模式建立起来,通过有经验、有资历的教师带教年轻一辈。不仅使学生和青年教师在临床思维上快速成长,也为中医的伟大宝库的传承起到相当的作用。

现在“师承”教育中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进行进度管理、考核把关。因此就要求跟师学习过程按时到岗,达到一定的出勤率,从纪律上给“师承”教育进行管理,可以由倒导师把关,将临床病例诊断和遣方用药作为考核标准,进一步加大对中医人才质量的控制。还可以通过对患者的反馈进行考核评价,从而引导学生相关业务素质的培养,指导教师也会通过对带教学生的培养和任务的布置,对青年教师进行相关管理和评价,从而督促了师承教育培养模式下学生临床辨证论治水平快速提高,更加有利于培养中医合格人才。

四、我校目前试行“师承”教育管理

目前我校正在试行师承管理教育,基本的管理包括以下一些内容:首先,让跟师学习的同学了解导师的学习经验和技术专长,基本能够跟上导师的临床诊疗思路。其次,在导师的指导下,做好三年的具体跟师计划,经导师审定,各系主任审定后,教科办备案。并且做好跟师学习的各项记录和心得小结。跟师学习不是只临床,还要在平时要积极钻研中医经典理论,在导师指导下制定学习中医经典著作和本学科经典古籍的个人学习计划。在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师承培养,并进行相应的考核,导师根据带教情况,每六个月出一份师承带教试卷,题型不限、形式不限,考核学生跟师情况。导师评阅后,报各系主任审阅。对学生师承情况进行全面把握。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中医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工程,通过“师承”教育模式,主要是加强对现代中医的临床思维培养,锻炼和提高现在中医专业的学生临床的技能。不仅促进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使之快速成长,而且使学生更好的对中医理论领悟、感受、认识、体会和掌握。

参考文献

[1]杨东方,王育林,马燕冬.浅谈中医教改实验班国学素质培养设计.中医教育,2009,28(2):76-78

[2]章程鹏,黄必胜,吕文亮.中医教改实验班开办特色浅析.中医教育,2007,26(5):46-47

篇(4)

哲学是人类对世界的思考和认识,因此分为主观和客观两种;而科学是可重复的客观规律,因此哲学包括科学。在主观哲学中,一种是站在特定角度,可验证的主观真理(如果论述所处角度,就成为科学);另一种是从未验证,却认为是对的,包括宗教和迷信。中医是一种哲学,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思维模式基础之上具有其独特的中医药理论思维方式的医学体系。中医学作为一种以中国古代哲学为基础的建构医学体系,其形式必然表现出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原理,即以阴阳、五行、精气学说为主旨,其核心是阴阳和五行,其中尤以阴阳为所有理论体系构建的基础。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精气学说

精气学说是一种古代哲学关于宇宙生成及发展变化的认知体系,其自身认为:宇宙的本源是精气,以精气为介导的宇宙是一个万物相通的有机整体;作为宇宙万物之一的人类,其构成亦离不开精气;精气是存在于宇宙之中而又运动不息的精微物质,其自身的运动形式是推动宇宙万物发生发展与变化的原动力。《周易·系辞上》说:“精气为物。”认为精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源。精,又称精气,在中国古代哲学认知体系中,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精微物质,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髓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源。现代唯物主义哲学中物质是世界的根本观点与精气学说的物质观颇为相似。中国古代哲学范畴中一个最重要、最基本的范畴是气,其普遍的范畴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两汉时期兴起的“元气一元论(又称“元气论”)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人认识世界的认识论。

古代哲学精气学说奠基于先秦、两汉时期,这一时期正值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因此古代哲学精气学说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尤其是中医学精气生命论和整体观的雏形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中医学的精气学说是阐释人体内精与气的本质、来源、分布、功能、相互关系,以及与脏腑经络关系的系统理论。古代哲学精气学说关于精或气是宇宙万物本源的认识,影响到中医学中便形成精是构成人体生命的本原,气是人体生命的动力,人体的脏腑形体官窍皆由精化成形,人体的各种机能皆由气机推动和调控产生运动变化的理论。中医学的精气学说融入了古代哲学精气学说的精髓,将其作为一种思维范式构建其中,与其固有的理论和实践相融洽,兴起了中医学独特的精气生命认知理论。但是古代哲学精气学说认为,精气的概念涵盖了自然、社会、人类的各个层面,自然、社会、人类及其道德精神获得统一的物质基础是精气;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精气,精气充塞宇宙中各个万物形体之间,具有信息交融的媒介作用,使天、地、人之间产生感应。这些深邃的哲学思想渗透到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拔升了中医学的同源性思维和相互联系的认知观,形成了阐述人体自身完整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

2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阐释阴阳的定义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以此阐述宇宙形体物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体系,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亦是古人探索宇宙本源和阐释宇宙变化的一种辨证观念,属于中国土生土长的唯物论和辨证法的范畴。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者,一分为二也”。阴阳学说认为世界的整体是物质性的,阴阳二气的对立统一、相互作用的结果推动了世界本身形体的产生,发展和变化。通过中医学的中国古代哲学基础的发展研宄及思维模式和方法论的初探,以此来解释宇宙自然和生命本体事物的发展和变化。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阴阳学说对中医理论的指导,促使中医学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思维范式,普遍用来解释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及病态生命的原因和变化过程,从而更好地诊断和防治疾病,使之成为了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阴阳学说在疾病防治的认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指导作用。“法于阴阳”,根据四时阴阳的变化情况养生防病;根据病症的阴阳偏盛、偏衰情况确定治疗原则:阴阳偏盛者,损其有余;阴阳偏衰者,补其不足。然后再根据药物的四气五味和升降浮沉的阴阳属性,立法方药,调整疾病过程中的阴阳失调,使之阴平阳秘,从而达到驱除病邪、恢复正气的目的。

3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系统论,和阴阳学说一样,注重于事物的矛盾作用和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形式,从事物的结构元素关系及其运动变化形式,探索和阐释宇宙物质形体间的运动及动态平衡。五行一词,首见于《尚书》。《尚书·周书·洪范》曰:“稣埂洪水。泪陈其五行。”文辞对五行的特质从哲学角度作了高度的抽象概括,指出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爱稼墙。”其中的五行,不单单只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具体物质元素,而是从中抽象上升为哲学的理性范畴。五行学说是探究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定义、特质、生克制化乘侮规律,以此来阐释宇宙界万物形体间的发生、发展、变化及相互作用关系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是属于中国古代所特有的唯物论和辨证法范畴。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构成了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推动了自然界万物形体现象的发展变化。

五行学说以五行的特性来阐释人体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和精神情志等诸多功能活动,形成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系统,达成与自然环境相联系,营造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凭借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来分析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运用五行的乘侮和母子相及来阐释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最终达到诊断和防治疾病的指导作用。因此,五行学说作为中医学主要的思维范式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对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中国古代哲学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基础上,中医学继承和创新的运用医学理论来阐明人类生命活动和外界环境的关系,解释了疾病发生、发展及其防治规律,从多方面措施增进健康、延年益寿和提高生产劳动能力等,形成了中医学独树一帜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中医学的中国古代哲学基础思想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等,都具有注重宏观观察、整体研究、擅长思维哲学、强调功能联系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点。

总之,中医学是兴起于中国古代的一门比较系统的医学学科,在探索人体生命运动规律时,把中国古代较为先进的哲学理论和医学理论有机地熔铸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并拔升至哲学形态。中医学以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作为自己的哲学基础,运用综合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医学理论和医疗实践,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学密切交融的特点。

4中医学古代哲学基础的几点反思

中医哲学基础以阴阳、五行、精气学说为核心,从《内经》时代以来没有大的变化。古代较为深邃的哲学思想指导使中医理论大放异彩,也使中医滞涩不前。如何在新时代里与时俱进,勤奋、严谨地继承和创新,进一步完善中医理论是一个刻不容缓的医学时代命题。

4.1中医五行学说要实事求是,不应吹毛求疵  为了反击废除五行论,近代学者对五行哲学思想进行了新的研究,如从数理思想、非线性动力学、控制论、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等方面论证五行思想的合理性。但是必须看到,五行学说在中医理论中更多的是起到方法论的意义,它在构建五脏关系的研究上功不可没,对指导临床用药亦有积极作用,但其毕竟只是一种研究五脏关系的方法模式,实际上五脏关系远比五行生克论复杂得多。按数学规律,五脏可发生的两两关系有10种,二脏相关关系有10种,四脏相关关系有5种,因此拘泥于五行生克理论不利于拓展脏腑病机学的理论发展。近人有提出“五脏系统相关”说者,值得参考。

4.2系统论之下亟待完善中医五行学说  系统论是当代最时髦的哲学话题,五行学说有系统论的雏形,但还不是完整的系统论,只能说是整体论。中医具有系统整体性思维特点,这一点对比西方还原论有很大的优势,但也有局限。中医有彻底的整体论,但在局部和细节问题上常陷入僵局,这是“司外揣内”思维的结果,也是过于偏重整体论的结果。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郎非认为:为了理解一个整体或系统,不仅需要了解其各个部分,而且同样要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生命是稳态的开放系统。不了解局部,就无法构建完整意义上的系统联系,因此中医理论还需在人体内部细节上多作完善,发现新的联系方式。

4.3中医学理论要在古代哲学基础上进行继承为前提、创新为契机的思想突破  首先,说到中医理论的突破,必须正视中医理论体系的传承误区。中医具有注重整体联系、模糊思维的特点,摒弃烦琐的求证过程,直接抓住主要矛盾,但是习医者感悟具体病机、治疗原理的解释造成了本真化的缺失。中医重功能不重实体,在认识人体内部细节上要借鉴解剖学的成果。在认识人体方面中医有必要进一步格物致知,完善中医理论体系。其次,中医取象比类的思维模式是一种亟待完善的象数思维体系。因此应适当借鉴实证研宄、实验研究,以阴阳、五行、精气学说为核心,建立以藏象为基础的象数医学模式,充分运用中医的意象思维来构建数理之上的直觉品质,使中医学在古代哲学高屋建瓴的指导下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日日为新。再次,拓宽五行思想的延展性,拓展更广泛的认识论、方法论,加以系统论为借鉴指导,适当借鉴西方还原论的某些方法。但是中医在以分析思维为模式的五脏整体论方向走的道路与西医以结构思维模式的还原论是南辕北辙,完全等价势必水火难容,最终也会殆尽中医的特色和优势。

总之,中医理论的产生、发展是与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的,其中儒、释、道三教的哲学理论对于中医理论的影响深远,并伴随着三家哲学思想内涵的不断发展而齐头并进。中医思维哲学和为医之道的知识中存在着大量的隐性知识,这些隐性知识如浩瀚星河,可能与人类认知的绝大部分不可割裂,它们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研究挖掘。运用现有的理论和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显性化,从多学科交叉的角度初步尝试表现医家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思维轨迹,相信随着后续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更新成熟,在中医学古代哲学基础的研宄领域会得到更丰硕的成果。

篇(5)

    引言

    西医院校开设《中医学》课程,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特色之一。文献显示,西医各科各级医师80%以上临床使用中医药,75%以上的医师使用中医药的原因是临床需要。因此,西医院校医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一定的中医学知识及技能。

中医临床思维的建立需要学生有深厚的中医基本理论基础及临床实践经验,以讲授法为主的传统多媒体授课方法,常常使学生在课堂上难以理解和消化,课下花很多工夫去反复思考,思考不得,便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渗透式”最早是由杨振宁于1982年提出的一种学习方法。他提到,美国提倡“渗透式”的教学方式,其特点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所学内容往往还不大清楚,然而就在这个过程中已经一点一滴学到很多知识,培养出来的学生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渗透式教学(strategy-based instruction简称SBI法),即在某一学科知识的教学中,渗透着与之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在培养某种能力的教学中渗透着与之相关的其他能力培养,并能达到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有利于学生综合实力的培养。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渗透式教学的优点是:①注重学科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形成立体性知识结构;②注重知识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造就创造型人才;③注重能力的相通性和内在联系,有助于学生的素质教育;④渗透式教学基本模式不仅包括知识渗透,还包含能力渗透。这种教学模式目前广泛应用于数学、英语、物理及医学教学中有学者指出,医学是一门整体性、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因此,教学中必须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明确提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渗透式教学法。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使用渗透式教学法有助于西医院校学生在较短学时中掌握中医临床思路和方法,同时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其利用中医药理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信心和能力。

一、实践渗透式教学法的界定与内容

所谓实践渗透式教学法(strategy-based practical instruction简称SBPI法)是指在中医学教学中采用临床实践渗透式教学方法进行授课,使临床情境、临床实践经验、临床实践技能渗透进课程之中,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于基础理论课学习中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从而真正达到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发展中医药的根本目的。该法主要包括四个交叉互动式教学模块和一个加强模块。四种交叉互动式模块是指授课过程中根据授课内容采取专题讲座、理论讲述、药味竞猜、模拟诊室四种模块授课,将临床实践情境和临床实用知识渗透进理论课程之中。临床技能加强模块是指根据学生需求安排学时,教授学生中医应用技能,包括刮痧、拔罐、按摩等。

二、实践渗透式教学法在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中的运用优势

    首先,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实践渗透式教学法的运用提供了前提和背景。西医院校的中医学内容繁多,学时较少,成为教学的主要矛盾之一;中医学理论的抽象性与临床应用目的形成矛 盾;学生思想上的不重视与中医学教学方法上的单一性共同作用,形成了恶性循环。实践渗透式教学法一改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注重把临床实践情境渗透进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口才、团队合作等多方面能力,同时也注重培养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强师生互动,有效解决中医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其次,中医学理论虽然抽象,但它的朴素辩证唯物理论与人们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密切相关,中药、针灸、刮痧、按摩等中医疗法遍布于美容、食疗、养生、健身等时下流行的各个领域,为实践渗透式教学法的实施提供了优势条件。临床实践情境、临床思维、临床实践技能渗透进教学中,能够更好地为教学目的服务,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

第三,实践渗透式教学法,因其融入了互动式教学、情景教学、以问题为导向等多种教学法,能够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避免传统教学方法的抽象性和枯燥性,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渗透式教学法对中医学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使枯燥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可认知化,如何既能够满足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要求,又能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将赋予它更深刻的内涵。

三、实践渗透式教学法的模式构建

(一)模式构建基本原则

实践渗透式教学法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是,充分研究渗透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及发展,结合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的特点,建立实践渗透式教学法模式。

1.中医理论基础与中医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我们注重中医理论基础的讲解,忽视中医实践的渗透,因此,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达不到中医学教学师生互动的和谐状态。在模式构建过程中,如果过分强调中医临床实践而忽视中医理论的贯通,往往会背离中医学教学的初衷,因此,要本着中医理论基础与中医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实践渗透的同时,应以中医理论知识为根本,由浅人深,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应当掌握的知识点,并能逐渐了解、熟悉、深人临床情境。

2.采取多种教法相结合的原则

对学生,提倡“因材施教”,对不同的知识点,也应当采用多种教学法。例如,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阴阳五行精气学说主要以讲授法为主;中药部分的学习,采用开心辞典模式,给出药味的主要特点和形态,竞猜药味,其中主要运用了比较教学法;在方剂的学习中,采用模拟诊室的形式,让学生针对真实的临床病例模拟诊室情境,要求学生模仿医生和患者的角色。“患者”叙述病情,“医生”引导询问病史、分析病情、给出诊治方案,教师在一旁引导、提问,揭示应当掌握的知识点,整个过程同时运用了情景教学法、病例教学法、PBL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法。

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

    西医院校中医学的课程安排课时数较少,在有限的课时内要掌握大量中医学知识并不容易,在实践渗透式教学法中,课上诊室情境模拟以及药味竞猜都离不开课下的精心准备。在课外准备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掌握一定知识,体验团队合作的力量,他们的自主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也会得到相应锻炼和提高。

    4.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原则

    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信息,自由展示,充分讨论,自主分析。授之以鱼莫如授之以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才是教育的根本。

(二)教学模式的实施

采用专题讲座、理论讲述、药味竞猜、模拟诊室四种交叉互动模块,让学生参与其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中医临床实践意义。比如,对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阴阳五行精气学说,开辟“中医与哲学”,“中医与生活”,“中医与美容”,“中医与保健”,“神奇的经络”等专题讲座;对于中药部分的学习穿插“中药竞猜”‘采用开心词典模式,给出药物的特性,让学生分组竞猜,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巩固所学知识;对于辨证及方剂部分的学习可以采用模拟诊室的模块,给学生布置病例,学生可以自行查找资料,在课上模拟诊室情景,分组讨论,确定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渗透式实践教法加强模块,教授学生针灸、刮痧、拔罐、按摩等中医技能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使中医学教学产生相应的实用价值。

目前,在西医院校中医学教材和教学中,还没有运用实践渗透式教学法的先例。不同教师讲解时的技巧仍是理解和运用中医理论的关键。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对中医学知识理解的难点在于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精气学说、经络学说;热点在于辨证论治和方剂,笔者认为这些问题适合运用实践渗透式教学法进行讲解,其中专题讲座、模拟诊室模块是最典型的实践渗透式教学方式。

1.利用专题讲座模块,将中医实践融合于中医基础理论之中

    专题讲座模块,将中医学晦涩难懂的中医基本理论与中医实践相结合,从生活出发,从实践出发,从时下流行的事物出发,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出发,由简入繁,由浅入深。在该模块的设置过程中必须清楚一点,让学生感兴趣是教学的切入点,是一种手段,并不是教学的终极目的,在教学中一定要紧紧围绕教学大纲,把大纲要求掌握的理论内容、中医最基本的理论知识融入其中,并加以强调,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兴趣中掌握知识,减轻课下负担,达到大纲要求。

2.利用模拟诊室情境模块,再现诊室真实情境,培养学生临床思维

    中医的临床思维是最难建立的,髙等院校的中医专业学生往往要经过几年的学习和临床实践,才能逐步养成这种辨证论治的临床思维。利用模拟诊室情境模块,呈现诊室真实情境,可以使学生初步接触中医临床,通过反复强化、讨论、分析、总结、充实、提高,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与临床实践接轨。

四、实践渗透式教学法教学过程的实现及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多媒体在实践渗透式教学法中的运用

实践渗透式教学法可以结合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通过使用电脑设计的中药开心辞典程序及诊室情境模拟办动画多媒体教学可以完美呈现实践渗透式教学法的优势。在实施过程中可以使用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等多媒体课程制作软件。

(二)制作电脑程序和课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环节

其一,在中药开心辞典程序中,要建立题库,并使题目分组,可以随机抽取与组合,题目要灵活多变,从不同角度考查学生掌握的情况。如资金充裕,可以设立闯关题库,对获胜一组给予中医科普或经典读物以资鼓励。其二,在诊室情境模拟…也动画制作过程中,在关键环节,比如关键症状、体征或医生的处理上随时可控,使学生有思考的时间,也可在暂停时段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派代表发表见解,教师在一旁启发和引导,帮助学生分析。

五、结语

篇(6)

从中、西医理论及思维方式入手,比较了当前中西医结合最常见的几个方向:用西医的方法来发展中医理论,用西医的方法评价中医疗效,以中药西用作为中西医结合的目标,及以西医治疗作为中西医结合的基础等,认为中西医结合,应当是运用西医的手段明确诊断,了解患者预后评估乃至西医各种治疗方案的疗效,以便识别西医治疗疗效不确切或副作用较大的患者,并为之制定出恰当的中医治疗方案,使中西医结合达到最优疗效,从而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保健水平。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疗效

提高医疗保健水平和覆盖范围的同时降低医疗费用和成本是中国和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医药具有易于普及和“ 预防、治疗、康复、保健”一体化的医疗模式, 能够为民众提供“简、便、验、廉”的医疗保健服务, 充分发挥其特色优势将有可能为现代社会提供新的医疗保健模式。西医发展迅速,至今国内各级中医院均以中西医结合为主,实际上西医占较大比重,中医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1]。中西医结合是中医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拟从中、西医理论及思维方式的角度,比较当前中西医结合几个大方向,找到最适合保留中医特色优势的中西医结合方式,使中西医结合达到最优疗效,以期更好地解决我国广大民众“看病难, 看病贵”的问题。

1 用西医的方法来发展中医理论

近两百年来,现代科学的进展带来西医的飞速发展。西医一直致力于从微观角度探讨生理、病理,从而带动新的疗法及药物的发明。在后基因组学时代,生物医学界认识到基因并不能决定一切,因此又有了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帮助人们了解从基因到蛋白再到组织和器官,直至人体这一复杂系统的运作方式。其治疗手段的发展可归结为以基因或某些分子为目标的靶向治疗,代表药物如格列卫(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

因此,多数学者认为中医应当向西医学习,打开黑箱,探求脏腑经络阴阳的本质,各相当于西医的何种系统、器官、功能乃至分子,方药治疗不仅能表现为临床疗效,还要从分子机理上进行实验验证,从而说明中医的某一理论是科学的,并且把这当作中西医结合的首要任务。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西医界一直在做上述努力,并取得不少的成果,如肾本质的研究、阴阳的物质基础、经络的实质等,这些成果让中医的某些概念在西医中找到了所谓的对应点,但并没有丰富西医的理论,也没有提高中医的疗效,所以成果的实际意义不大。

西医的发展模式有其缺陷。首先,针对某一具体环节的药物对整体的效果常不能预料,2006年英国就曾出现新药临床试验的健康受试者死亡的事件。从分子机理上找到的药物仅有极少数能成功地应用于临床,必定导致新药研发成本巨大,国家和个人医药开支暴涨。其次,任何生物都有多态性,这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结果。因此,任何针对某一具体环节的药物,迟早将被此多态性战胜。例如对抗生素耐药的细菌,及对化疗耐药的肿瘤,包括一些新开发出的分子靶向药物如格列卫等。现在西方已经制订了严格的规范指导抗生素的应用,试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耐药菌的问题。

中医理论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以《黄帝内经》为代表,中医理论建立东汉年代,其基本原理如“阳虚则寒,阴虚则热”,“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等,是非常朴素、直观、正确、实用的,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医理论,其核心是客观的,经得起临床考验的,而混杂其中的一些主观迷信的成分,必然随着临床疗效的验证而被淘汰。中医理论的发展要建立在临床的基础上,纵观从《内经》到《伤寒论》,再到金元四大家,至明清温病学说的发展历程,每一次理论的提高都是同当时的新的疾病流行、医疗实践随之创新密切相关,每一次发展都能在原有理论中找到源头,如果不以中医原有理论作为基础,很难发展出新的中医理论。

因此,用西医的方法来发展中医理论不是一个好的方向。

2 用西医的方法评价中医疗效

具体而言,就是用队列研究、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中医疗效,规范中医的辨证。例如冠心病全都归于数种乃至一种证型,并以固定的方药施治,再以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判断疗效。多数学者认为这种以病统证,及于方药的治疗及评价体系,有助于中医证的客观化及疗效的可重复性。

这种方法将中医辨“证”的特点纳入到了西医诊“病”的体系之中,简化了中医的思维,易于掌握,方便西医运用中成药,例如心衰用参麦针,发热用清开灵等,但同时也失去了中医个体化治疗的优势。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核心环节是证。通过患者的表现,归纳出属于何证,便可制定相应的法、方、药,如药证相符,即可收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即需进一步思考辨证、用药是否正确。成功治疗一例患者后,以后遇到类似的患者就会考虑以相同的理法方药略作调整加以应用,同一类证可以用同一类方,《伤寒论》即为代表,这就是中医疗效的可重复性。

笔者认为,西药因从实验中来,因此评价疗效需借助大样本的统计方法;而中药从临床中来,疗效的评价当超越西医的方法,不能限于一方一药治疗若干例某一疾病这种评价方法,可以随机抽选某一疾病若干例,因人而异,据辨证而施治,与西医治疗的对照组(两组患者基线有可比性)对比。此外,证的规范化、客观化、量化等只能在较小的程度上模拟及反映中医临床思维,且目前还停留在研究阶段,远不能指导临床。   3 以中药西用作为中西医结合的目标

青蒿素、亚砷酸等的成功,让很多中西医结合界的学者认为中医现代化的方向应该是从确有疗效的中药或复方中用现代方法提取出小分子药物,使之能在西医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运用,这已成为当前中药及方剂研究的主要方向。他们希望从研究专方专病着手,以中医中药作为治疗经验的数据库及药物原材料资源库,在中医疗效的提示下,完全用西医的方法提取单一成分,研究其作用机理,制成新药,推向世界。这样的研究成果完全符合西药的标准,最能为西医所认同,不需要辨证就可应用。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相当多的中医师使用中成药不辨证,处方用药时用西医的药理代替中医的理法方药。如认为感染就是热毒,见到发热就用清开灵,不论表证里证,后果是中成药不良反应增多,疗效减退。

不可否认,传统的中医方剂有小部分是可以不辨证的,所谓“一味偏方,气死名医”,但这样的成果实际上是发展西医,而不是发展中医,这样的研究不能作为中西医结合的主流,否则结果只能是废医存药,而且存的是由中药发展而来的西药。

4 以西医治疗作为中西医结合的基础

目前中西医结合有一种趋势,即在西医的最新治疗手段的基础上运用中药以提高疗效。例如:西医对心肌梗塞的最新内科治疗手段是冠脉造影、支架置入,但因为这并不能改变患者的体质,容易再狭窄,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就着眼于防止再狭窄。笔者认为,中医治疗的重心应放在不适宜放支架或行搭桥手术的病例上,这才是结合和补充,而不是依赖于西医的治疗。即使中药防止再狭窄的研究十分成功,那也要先用西医的方法去放支架,不放支架,就无从用中药去防止再狭窄了。

中西医结合,应当是运用西医的手段明确诊断,了解患者预后评估乃至西医各种治疗方案的优缺点,以便识别西医治疗疗效不确切或副作用较大的患者,并为之制定出恰当的中医治疗方案,而对于西医治疗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的病例,我们可以推荐他们使用西医的治疗。

5 小结

任何研究和理论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元哲学和价值观的基础之上的,都声称对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本承诺,中西医的差异根植于主体所从属的文化类型、信念、价值观和方法论的不同,它们之间并非只有是与非、正确与错误的关系,它们具有不同的解释力,为我们了解世界提供了不同的观察方式和视角[2],是两个不同理论体系,希望借鉴西医来发展中医理论、提高中医疗效的可能性不大。

当19世纪国人与西医接触以后,中医的生存就面临巨大挑战,但西医长于诊断,而弱于治疗,对人体的了解有限,还有很多疾病是用西医疗效不佳的,中医应该坚持自己的长处——整体观,沿用以临床疗效筛选先进理论的方法继续发展,以治疗西医疗效差的疾病。反之,在西医有优势的领域去坚持中医或附会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没有必要的。中西医结合应该是在临床上运用西医手段确诊,在适当的时机及病种给予中医治疗,以经济、安全、有效为原则,为患者选择最优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篇(7)

针对中医学是理论医学的观点,通过对经验、理论的涵义与划分,以及中医学理论特质的探讨,提出不能笼统地将中医学称为理论医学,与之相对将西医学称为经验医学。如果要说中医学是理论医学,也只能说是形而上学的理论医学,也就是通俗所说的哲学医。

【关键词】 中医学;经验医学;理论医学;科学理论;形而上学

Abstract: Pointing to the view of TCM being the theoretic medicine,by connotation pision of experience and theory,the discussion on TCM theoretic features as well,it puts forwards we can not generally call TCM as theoretic medicine,or western medicine(WM) as experience medicine.If you shall insist on above,TCM is only metaphysics theoretic medicine,i.e.the philosophical medicine in earthily speaking.

Key words: TCM;experience medicine;theoretic medicine;science theory;metaphysics

一般认为医学本身就是一种经验科学,经验对医学的发展、进步至关重要,中西医学概莫能外,只是相对而言,中医学更偏向于经验医学。但有学者则认为中医学不是对人体生命运动、疾病过程及治疗疾病等经验事实的描述和记录,而是对经验事实进行解释的理论知识体系,是经理论(逻辑)思维整理的具有辩证和类推特点的逻辑体系,是由一系列基本范畴组建的概念、范畴体系,故中医学是理论医学[1]。这一观点很有启发意义,它涉及到经验与理论的界定、理论的划分,以及中医学与经验、理论的关系等诸多问题,实有深入辨析之必要。

1 经验、理论的涵义与划分

1.1 经验的涵义与划分

从哲学的层面而言,所谓经验即感性经验,指人们在同客观事物直接接触的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关于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经验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认识的开端。但经验有待于深化,有待于上升到理论。F·培根认为一切知识来自个人的经验,并认为经验是由外物作用于感官而产生的。唯物主义的经验论者J·洛克也认为知识来源于经验,但他把经验分为外部经验(感觉)和内部经验(反省)两种。

从经验产生的方式的角度而言,可以划分出三种不同的经验概念:一是日常生活经验。它既不是系统的观察,也不是实验活动,而是一个人借助其亲身经验而发生的成长和教育。这种生活经验包括了某些无法传达给别人的东西,除非后者自己拥有类似的经验。因此,这里有一个“默会知识”的成分,它是无法仅仅用语词来传递的。我们通常与别人一起具有这种生活经验,别人常常帮助我们获得这种理解。这种亲身经验因此是可以为他人所了解的。二是以系统观察形式出现的经验。即在科学研究中根据特定概念对某些类型的事件进行观察和记录,如达尔文对动物的观察,天文学家对行星的观察等。在这些经验的基础上,我们能提出可以被新的观察所加强或弱化的假说;换句话说,我们可以借助于假说演绎的方法来从事研究。三是科学实验的经验。即人们根据一定的科学目的,运用特定的科研手段(科学仪器与设备)主动干预或控制被研究对象,在典型环境或特定条件下获取的科学事实。实验是发现新事实的主要来源,1901—2008年医学诺贝尔奖(除9年因战争而停颁之外),计有5项临床技术奖(全部集中在诺贝尔奖早期),3项工程技术奖,其余均属于科学实验奖。当然,并非所有的科学都依赖于实验,但所有的科学都进行系统的观察,就此而言所有的科学都运用经验,正是在此意义上,人们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也称为经验科学,因为它们提供的理论是有实质内容的,并且可通过对现实的经验观察来检验。在这里,经验就是指知识的现实性或实质性。

1.2 理论的涵义与划分

一般认为,理论与经验相对而言,是指概括地反映现实的概念和原理的体系。它是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的结果。人们在实践中获得关于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随后对它进行加工制作,上升到理性认识;再把这种理性认识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必要的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为一个严整的体系,从而形成理论。任何理论都是由概念和原理构成的,它既是一个有结构的命题系统,同时是一个演绎陈述的等级系统,它的各个命题或陈述之间有着某种特殊的演绎结构使之相关起来。

理论大致可划分为科学理论、数学与逻辑理论、形而上学理论三类[2],分别对应于经验科学、形式科学与形而上学。科学理论是系统化的科学知识,是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相对正确的认识,是经过逻辑论证和实践检验并由一系列概念、判断和推理表达出来的知识体系。科学理论(自然、社会)或科学命题是要对现实世界作出陈述,因而具有经验的内容。所以,科学理论或命题的真假,不能仅仅由逻辑分析来解决,而必须由经验来检验。一种科学理论,尽管可以建构为某种演绎陈述的等级系统,但是,科学中的任何命题并不能因为它与由之导出的公理(科学理论的基本定律)相一致而成为真的,相反,如果这个导出命题与经验不一致或相悖,就将不但危及这个导出命题本身,而且还将危及由之导出的那些前提。科学理论和科学命题的真假是要由经验来判决的。

数学和逻辑中的命题都是分析命题,分析命题并不对自然界作出预言,因而不具有经验内容,不能提供自然信息。分析命题虽然有真假可言,但分析命题的真假仅由语句间的意义分析来解决,而并不依据经验来检验,它的真命题都是一些重言式,而所有矛盾式都是永假命题。原则上,数学和逻辑学理论都是一些重言系统,数学定理和逻辑定理都是一些重言式。因此,一个数学定理或逻辑定理能否成立,只接受逻辑的分析,而不接受经验的检验。一个数学或逻辑命题之所以是真的,仅仅是表明它与由之导出的那个公理系统相一致或符合,而并不对我们的经验世界作出陈述。

形而上学理论虽然表面上也像是要对现实世界作出陈述,因而形而上学“命题”也像是具有经验内容的综合命题,但实际上它既不是像数学或逻辑命题那样的重言式,可以通过逻辑的分析而判定其真假,也不像科学命题(综合命题)那样可以接受经验的检验。原则上,形而上学命题都是一些无真假可言的(既不真亦不假的)“伪命题”。它仅仅在表面上像是对世界作出了陈述,实际上它不具有经验内容,不曾告诉我们任何自然信息。

2 中医学理论的特质

当我们说中医学是理论医学的时候,根据上述对理论的划分,自然必须搞清楚中医学是哪种类型的理论医学。

2.1 从中医理论的建构看中医理论的特质

中医理论的建构,一方面来自于临床实践经验以及日常生活经验的归纳总结,另一方面来自于对中国古代哲学概念与原理的引进。其中,经验体系是中医学中最核心的部分,是中医学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石。辨证论治作为中医学临床诊疗的基本实践模式,是以状态调整为导向、证-治-效紧密相关的一种整体、动态的个体化复杂干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医生对临床经验进行积累,通过归纳总结个体病人形成的病人群体的共性特征,形成自己独特的学术观点;而个体医生的学术观点被医生群体所采用,学术观点逐渐变成了学术思想;如果学术思想被传承、被流传就形成了学术流派;学术思想如果被进一步的提炼升华,就上升为中医理论。无论个人经验、个人学术观点、学术思想或中医理论都是在临床的实践中不断的得到检验和修正,不断的被凝练升华。《伤寒论》与《温病条辨》作为中医学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代表著作,即是通过对大量个案的归纳总结,把握了辨证论治的规律,发展了中医理论。但是,中医学术的发展由于缺乏科学理性的反思和科学实验方法对现象背后本质的进一步揭示,因此,中医理论从某种角度而言,就成了一个贮存和再现经验事实的工具系统,其对病、证的认识,由于搜集的材料局限于表象经验范围内,故病与证也只能以临床表现的排列组合或主症兼挟来构造,内在机制则靠推测来填充和弥补,这样构造的病与证的模型,无疑仍然是经验型的,辨证论治也是对众多经验的分类捆绑。作为工具的中医理论,只联络有关临实,并不表达真实机制,或此或彼无须考察是否符合客观实在。中医理论的这种工具性特征,表明中医学仍停留在经验水平,这种貌似理论的经验工具极大地妨碍了中医经验的理性化、客观化要求[3]。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在构建中医理论的过程中,借助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气一元论思想与阴阳、五行学说。气论作为一种自然观,着重探讨物质世界的本源,它以无形之气的聚、散等来阐释有形之物与无形“虚空”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事物的整体性、过程性和统一性。阴阳学说着重以一分为二的观点,运用阴阳的属性及对立互根、消长转化的理论来研究事物的性质及其对立统一的关系。五行学说则把自然界看作统一的整体系统,用木、火、土、金、水的属性及其生克乘侮规律来研究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以这些哲学思想为指导来构建中医理论,势必强调从整体、宏观、动态的角度去研究人体的生活活动及其与外环境的关系,从而形成中医学重视整体、功能、运动等特点。同时,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人观、形神观、中庸观、常变观等,都对中医理论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正由于中医学主要借助中国古代哲学形而上的思维方式认识人的生命活动,所以,有学者根据《易传·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论述,提出中医学的研究对象是形上之人,西医生物医学研究的是形下之人[4]。

2.2 从科学理论的功能看中医理论的特质

科学理论具有解释和预见两大功能。科学解释和科学预见都是根据科学理论所揭示的规律性和本质联系,按照同样的逻辑机制从理论前提和先行条件演绎出来的推论。科学解释是从已知的事实概括、抽象出理论,再从这个理论逻辑地推导出内容上与这些事实耦合的判断。科学预见则是从该理论逻辑地推导出未知事实的结论,这些事实或者已经存在但不为人们所知,或者暂未存在,但应当和能够在将来产生。如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不仅解释了已知水星轨道的摄动现象,而且也预见了光线在引力场中的弯曲效应,这都是后来为天文观测证实了的预见。

反观中医学理论,一方面其从经验归纳总结所形成的理论,或者是对经验的约定性说明,如疟疾的病理是风、寒、暑、湿、痰浊之邪,伏于少阳半表半里,用小柴胡汤加常山、草果等治疗是和解少阳,祛邪截疟,它并没有反映疾病现象和医疗事实的本质原因和内在机制;或者理论只是经验的替代工具,是对一组经验现象的捆绑,并不表达真实机制,如“风寒袭表”只是“发热恶寒,头身疼痛,无汗,苔薄白,脉浮紧”的代称,辛温解表是对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等药物组合的说明。因此,当我们提起“风寒袭表”时,一系列临床表现组合便不言而喻,说到“辛温解表”,一系列相关的方药组合随即而现。另一方面,从中国古代哲学移植、引进的理论,则具有上述形而上学理论的所有特征。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犹如有学者对质量互变规律分析所说:科学是允许套公式的,通过套公式而演绎出具体结论,尽管其结论是可错的,但却可由此来检验理论。辩证法却不然,它不可能导出任何可检验的蕴涵,任何可检验的具体结论都不可能是真正从它导出的。因此,那些具体结论的错误也不可能危及任何那些作为前提的所谓“辩证法规律”。所以,像以辩证法那样的用“质、量、度”来解释水的结冰和沸腾,虽然它所“解释”的是一种物理现象,但这种对物理现象的“解释”方式,不可能被写入物理学教科书,因为它完全是一种伪解释[5]。当然,阴阳、五行学说与中医学之关系,并不完全等同于质量互变规律与物理学之关系,它与中医实践长期磨合,已成为中医学重要的理论框架。但是,这种理论往往也只有解释功能,甚或是事后的,是在经验的基础上为了解释经验而存在的,并无严格意义上的预测价值。如根据五行相生规律所确立的治法,常用的有培土生金、金水相生、滋水涵木、益火补土,而没有养木生火之类的提法,况且益火补土之“火”,也根据临床实践经验修正为肾阳,而并非五行学说本义之心火。再如在五行预测中人们常举“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为例,其实这种表述也是建立在临床经验基础上的,人们发现在情绪受到刺激之后,大多伴有消化系统功能异常的情况,中医学称之为“肝胃不和”、“肝郁脾虚”等。我们并不能根据五行理论预测其他的传变关系,如“见心之病,知心传肺,当先实肺”等,尽管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说“余脏准此”,但缺乏实践经验支持的形而上学思辨演绎,是很难达到预测的目的的。

中医学产生于自然哲学的自然科学时期,从科学发展的历史看,一门科学理论愈是不成熟,其中所包含的形而上学成分就会愈多。中医临床经验犹如一粒粒珍珠,正是借助于哲学体系编织成理论之网的。因此,并不能因为中医学有一系列基本的概念、范畴按一定的逻辑结构组织成体系,就笼统地将中医学称为理论医学,与之相对将西医学称为经验医学。如果要说中医学是理论医学,也只能说是形而上学的理论医学,也就是通俗所说的哲学医。虽然科学家在创造和建立科学理论的过程中,形而上学理论或某些“命题”甚至还能起到某些启发作用,正如古希腊的原子论的形而上学曾经对道尔顿建立近代化学中的科学原子论和对以牛顿为代表的几代科学家建立近代物理学理论都曾经起到过巨大的启发作用一样。甚至即使像黑格尔式的辩证法的形而上学,实际上对科学的发展也可以有某种启发的作用。但科学家发展科学理论的任务之一,就是要不断地区分并剔除科学理论中的形而上学成分,因为不断地区分并剔除科学理论中的形而上学成分正是科学理论取得进步的重要的甚至主要的途径。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1925年在《我的世界观》中对形而上学与科学理论的关系有着精辟地论述:“形象地说,当我们在知识的道路上迈进的时候,我们必须让形而上学的无形之手从迷雾之中伸出来引导我们,但同时也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以防止形而上学温柔的诱惑把我们引离正路坠入深渊。或者换种说法,在探求知识的道路上迈进的大军中,形而上学是一支先遣队,它深入到情况不明的敌方境内布下前哨。我们不能没有前哨,但我们也知道这些前哨最容易遭到狙击。再打个比方,形而上学并非知识大厦的一部分,而只是建造大厦不可缺少的脚手架。或许我们甚至可以说形而上学在其发展中可以转变为物理学(形而下学)。”很明显,中医学正是因为其形而上学的思辨限制了人们更深入地研究现象本身的规律性,阻碍了中医实证科学的发展;哲学思辨理论没有办法加工科学研究所提供的新的经验材料,没有办法使经验向概括运动,抑制了中医科学理论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中医学是什么样的理论医学做出明确的说明,搞清形而上学理论与科学理论的区别及其关系;否则,很容易给缺乏科学哲学知识的学者造成误导,反而不利于中医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任秀玲.论中医学的理论医学特征[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6):323325.

[2]林定夷.问题与科学研究——问题学之探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108111.

[3]聂广.中医感悟录[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