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大学生德育问题

大学生德育问题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5 17:27:2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大学生德育问题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大学生德育问题

篇(1)

关键词:医学院校;医学生;医德医风

作为培养未来医疗卫生行业专门人才的医学院而言,怎样培养出真正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医术精湛、医德优秀的人才,是医学院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一、医学院校大学生德育教育状况现状

目前国内医学院校德育教育形式主要分课堂形式与非课堂形式。

1.课堂形式

这种教育形势最为普遍,即教师在课堂以理论形式讲授道德规范。思想政治教师、辅导员与特邀授课教师是医学高等院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其传授内容偏重理论层面。思想政治课是我国高等教育阶段必修课程,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是形成和树立医学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价值取向的重要手段。辅导员作为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的日常德育引领与指导者,偏重于通过形势政策讲解和学生管理教育实现德育教育,可以多渠道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熟悉学生的心理需求,通过多种途径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在成长关键期起到重要良性作用。以某时间或某重要时间段节点为契机,邀请一些学科领域内的著名学者与专家作报告,谈经验,一方面可以对国家医疗制度新动向有所把握,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医学院校大学生掌握学科动态,结合就业实际,及早做好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优秀医务工作者的一切准备。

2.非课堂形式

该形式为非传统形式,但教育效果良好,旨在充分挖掘学生主体的创新性与自主性。这种形式寓教于乐,丰富多彩,抛开了课堂的约束,学生喜闻乐见,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青年志愿者活动:如在每年的雷锋月和志愿者服务月,由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利用各种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动员学生参与各类主题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扶残助残、义诊或关爱民工子女等,帮助医学生培养“医乃仁术,大医有德”的精神,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深刻理解并践行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学生讲堂:如定期举办道德讲堂,让学生自行选择活动内容,利用唱一首歌或看一部片等形式,结合专业,结合身边的事和人,在讲堂上谈认识,谈思想,带动同学共同思考,共同提高道德修养。重要活动:例如利用每年的重要节日,举办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沐浴在传统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的提高其人文素养。

二、当前医学院校大学生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以河西学院医学院2013级251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访谈,综合各班团学干部的访谈结果显示,学生认为自己“被活动”的情况更是高达80%,其主要表现在出早操、点名、团学活动会议繁多、议程繁冗复杂。在梁栋等相关问卷调查中显示,70%的学生认为关于医学人文素养相关课程过少或甚至没有。医学院校大学生德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医学院校德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够重视

目前,医学院校虽然都重视德育工作,提出“德育为首”的思想,但实际情况是因为德育效果是长期的、隐形的、无法做到立竿见影,所以从上至下并没有真正的将德育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结合起来,做到统一安排,统一实施。

2.德育团队结构不科学

国内医学院校的德育团队就团队结构方面而言,普遍没有形成科学专业的、梯队合理的学术团队。(1)辅导员普遍年轻,从事德育教育时间短、方法少、专业匹配性较差。相当多的医学院校辅导员没有医学知识背景,学科规律把握不够,临床经验欠缺,对医学生的学中、实习、就业一揽子的医德、医风教育培养能力与作用较弱。(2)医学专业教师参与到学校德育工作中的普遍性较低。有调查结果显示,93.6%的医学生认为导师的言传身教对医学生学业及品德养成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德育团队偏年轻。不管是辅导员还是思政课教师,普遍都较年轻,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原因找寻不深入,引导化解方法单一,爱心耐心欠缺,因此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亟待提高。

3.德育方法太过陈旧

医学院校德育方法仍旧是传统灌输式。思政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由于课时量很大,少有做到“师带徒”“手把手”的言传身教,导致医学生医德知识匮乏,医德信念不强等。新媒体德育方法尚未得到充分利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喜爱甚至依赖的日常交流手段,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理念影响很深。然而在这个领域中,关于医德医风等方面的知识还较为匮乏,医学院校德育主体尚未充分利用好这一领域。

4.德育内容未能做到与时俱进

德育内容滞后于其他学科。当前各医学院校德育教育工作者所教授的德育内容仍以沿用其他普通高校德育内容为主,针对性不强,创新力不够。以河西学院医学院2013级254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访谈结果显示,学生对于医德的认知存在严重的不足(详情见表1)。专业教材缺乏。目前尚无一本具有全国范围影响力的高等医学院校关于德育教育的系列教材或书籍。教材的专业性、系统性、权威性均有不足,从而导致医学院校医德教育理论的基础严重缺失,使之无法发挥指导作用。

三、对策

1.鼓励医学生参与到德育教育中发挥其主体作用

在德育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德育教育中来。医学生首先必须重视自身德育,尤其是在医患纠纷形式日趋严重的今天,医学院校大学生除具备精湛的医疗技术之外,更应有一颗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心。鼓励医学生积极参与到德育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学生宿舍活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以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引入德育教育内容。

2.用创新内容丰富德育形式

不断创新德育内容,用丰富的德育形式来吸引学生参加,消除医学生对德育的抵触情绪。把德育与实践有机的结合。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的学科技能要求较高,我们可以很好的利用这一优势,将专业实践、志愿服务和医德教育三者有机融合,让医学生能在学以致用的同时,更多的了解社会,发挥长处,培育爱心,积极参与社会、奉献社会,有效的培养其医学素养。以先进医疗典型为模范。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对先进医疗工作者感人事迹的宣传,树立起道德模范榜样,使医学生学有典范。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医学属生命科学领域,其理论研究需要多学科人才的共同合作,实践应用上也需要各部门的协调与配合。

3.有效利用新媒体进行德育教育

新媒体因其快速、有趣、普及广泛得到了广大学生的认同与喜爱。有效利用新媒体,让医学生运用多种新媒介获取最新有效的正向信息,提高德育教育的媒介多样性,挖掘和发挥其在医学德育教育中的内在潜力,进一步提高其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例如我们可以在医学院校网站开辟德育专栏,开展多样化的网络德育教育,让学生全程参与,营造舆论氛围,宣传并适时更新全国或各地方先进医疗事迹,弘扬医风医德,期望能有较好效果。此外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课教师、导师、辅导员和管理人员都要参与德育工作,组成德育工作的强有力团体,发挥全员育人的作用。

4.将德育与社会核心价值观相结合

针对医学生的德育特点,引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编著专属于医学院校的德育教材,开设医事法律、医德医风等相关课程,使医学院校德育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为提高医学生德育水平奠定理论基础。在德育实践中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岗敬业是社会核心价值观中对医生们的基本要求。综上所述,在当前社会形势下,医学院校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一方面要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要培养适应医学模式不断发展的高级卫生专门人才,因此,加强和完善医学院校大学生德育工作,是推进医学事业科学发展、促进社会文明和谐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EB/OL].[2013-08-19][2013-08-21].

[2]袁贵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EB/OL].[2014-01-15][2014-02-13].

[3]梁栋,李艳妮.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医患沟通知识的缺失及对策[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2):48-51.

篇(2)

关键词:大学德育;知行相悖;知行合一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177(2017)05-0048-04

Abstract:Thecontradictionbetweenknowledgeandpracticeinthecontemporaryuniversitystudents'moralidentityisbecomingmoreandmoreprominent,andinthethinking,thecontentandideaofmoraleducationareaccepted,buttheattitudeofpracticalandutilitariansupremacyinthepracticalactionisnotevenmoreseriousthanthephenomenonofmoraleducation.Basedontheanalysisoftheconcepts,characteristicsandfunctionsofuniversitymoraleducation,thispaperanalyzesthecontradictorymanifestationsandcausesofknowledgeandbehaviorinthecontemporarycollegestudents'moralidentity,andputsforwardsomethoughtsonhowtosolvethecontradictorytrendofknowledgeandbehaviorinuniversitymoraleducation.

Keywords:collegemoraleducation;Theknowledgeandthelinearecontradictory;Unityofknowledgeandwork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大学德育承担着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的重任,是大学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和基本保证。要深刻理解并践行大学德育的新内涵,破除大学德育中知行相悖的矛盾,我们的首要任務便是理清大学德育的内涵与外延,分析理念层面的大学德育与实践层面的大学德育的矛盾性原因,阐述实用、功利主义至上的危害,并提出适应时展的大学德育理念。

1大学德育的概念、特性及功能

1.1何谓大学德育?

“德”有智慧、正义、热情爱智之意;有诚实、谦和、有礼节之涵,有崇高远大的理想人格之本性,亦有从基础做起的细微道德之方。

“育”从甲骨文的字形来看,原意是指妇女生育孩子,本意是指孕育、养育,是一种由内向外的过程。

“德”与“育”同时而语,则我们可理解为智慧正义的个体,从细微做起发自内心的追求实现崇高理想远大人格的过程。

就概念而言,德育是道德教育的简称,是对个体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对其他各育起着灵魂导向的作用,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根本保证。

大学德育是在德育内涵基础上的细化,是德育的分支,故而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根本保证对大学德育同样适用,大学德育的首要功能依旧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是此时的“人”已然细化为“大学生”[1]。大学德育的本质内涵是“先进性”,即大学德育向大学生所传递的内容要适应当前社会需要,核心问题是“坚持什么方向”,即“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由此,我们可将大学德育理解为一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追求崇高理想实现远大人格的科学。对于大学德育,我们可作出如下定义:大学德育是高校依据社会有关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的要求,对大学生施加系统影响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本质上具有学科知识所没有的情感性、情景性和践行性。

1.2大学德育的特性

方向性、现代性、科学性、适应性、整体性是大学德育的五大特性。

大学德育的方向性是指大学德育要坚持社会主义这一根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从方向上为大学德育内容的现代性、科学性、适应性和整体性提供根本保证。

大学德育的现代性是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德育实践过程中对传统德育的思辨,是一种批判的进步。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倡导以人为本,因而人是实现大学德育现代性的核心。德育的现代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二是对外来文化的兼容并包。实践表明,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与融合,是各种文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永葆活力的力量源泉。在批判的基础上,大胆吸收异域文明的优秀成果为我所用,建立与时俱进的德育理念是现代德育的必然要求。大学德育现代性的根本问题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追求大学德育的现代性并不意味着对传统德育的彻底否定,他是基于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的一种“扬弃”的过程,不能也不会脱离我们当下的社会现实,否则将会走上道路。科学性是大学德育现代性的根本保证[2]。大学德育是一门科学,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诸多学科和相关领域,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拒绝盲目性和随意性,这是大学德育为社会所接受的前提,也是大学德育现代性的根本保证。大学德育的适应性分为社会适应性和个体适应性两个方面。社会适应性首先是指大学德育要适应社会意识形态、主流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发展变化的要求。其次是指大学德育要面向社会实际生活,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敏感性。第三是指大学德育要具备前瞻性发展眼光,能够准确的预测社会发展趋势,并以此为基础培养大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帮助大学生形成一些未来生活必备的新的观念和行为方式。个体适应性是指大学德育应该尊重大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动机,适应大学生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将大学德育内容以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大学生,达到在道德主体多元化背景下追求德育效果个性化的目标,实现大学德育的最终目的,使大学生由意识层面的道德认同向行为层面的道德实践转化。整体性是大学德育的另一大特性。从宏观上分析,德育包括社会德育、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等众多子系统,学校德育是德育系统的一部分,大学德育更是学校德育组成部分中的一个支点,单靠大学德育无法达到德育的终极目标,在大德育环境下,大学德育需要与社会德育、家庭德育有机衔接,形成合力,最终使大学德育达到最佳效果。大学德育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大学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手段等要素上。既要体现以大学生为本,着眼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又要体现提升大学生实际生活水平;大学德育方法和手段要以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前提,制定形式多样的大学德育活动,以科学的方式呈现于大学生的视野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的德育行为[3]。

大学德育的方向性、先进性、科学性、适应性、整体性这五大特性,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构成了大学德育现代性的科学内涵。

1.3大学德育的功能

德育之声,尤其是中国高校大学德育之声,从未在人们耳畔沉寂。大学德育的功能主要表现在:满足大学生的德育需求并启发大学生道德觉醒,规范大学生道德实践,引导大学生道德成长,培养其健全人格,提升其价值认识,完善其社会理念。

在人们道德价值观念日趋多样化的社会改革和转型的当代社会,社会道德标准的失范和无序使人们陷入了各种利益和道德的冲突中,面对各种社会思想潮流的冲击,大学德育既不能走一元社会强制灌输的老路,亦不能走放任自流的新路,否则将导致道德虚无主义。

2大学生德育认同中知行相悖矛盾性、原因及危害分析

2.1知行相悖的矛盾性——观念上认同,行为上实用功利至上

大学生在接受大学德育的时候,首先是从思想上对大学德育内容进行了理性分析,择其善者而从之。总体而言,当代大学生对大学德育的内容与理念是呈肯定态度的。且大学德育的主要功能在于满足大学生的德育需求,启发大学生道德觉醒,规范大学生道德实践,引导大学生道德成长,培养其健全人格,提升其价值认识,完善其社会理念,最终达到对大学德育内容的认同。尽管观念上的认同与行动上的实用至上是相悖的,但不少大学生依旧持有并践行这种本质上是实用主义和个人功利主义至上的矛盾的德育价值观[4]。

2.2大学生在德育认同中知行相悖的主要原因

常言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概而言之,大学德育当前所处的尴尬境地,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是大学德育内容的滞后性。大学德育内容教条化,导致了大学德育要求与社会实践相背离,大学内,教育观念潜移默化的从本质上影响学生如何做人,社会上种种现实又让大学生们以“各人自扫门前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而替代了潜意识中的大学德育理念,这便进一步使得大学德育效果大打折扣,引发了具备较高认知能力的大学生对大学德育理论正确性与合理性的质疑。

其次,有待商榷的大学德育方式更是造成大学生德育行为中知行相悖矛盾性的因素之一[5]。大学德育存在着专门化和知识化倾向,说教、灌输式的教学成为知识化德育课程最简便易行的方式和手段。大学德育过度依赖或注重于说教、灌输式的德育方式或手段,教师往往会把社会规范所要求的一套固定的品德用说教、灌输等方法传授给学生,造成大学德育方式与大学生的自我实践、自我教育严重脱节,在价值观念上极易使大学生产生功利化、庸俗化倾向。

然后,受到了大学生身心特点的影响。我国大学生多处于青年中期(18-24岁)这一年龄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的生理发展已接近完成,已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及种种生理机能,但其心理发展尚未成熟[6]。这一身心特点决定了大学生的“三观”并未真正定性,人格也处于形成中,面对社会冲突及生活事件,需要做出价值伦理判断时往往会摇摆不定,从而为他们在大学德育认同上的知行相悖提供了培养基。

再有,优秀传统文化的缺失是大学德育知行相悖的文化因素。大学德育思想追根溯源,是对中华传统儒家文化的继承与发扬,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深化[7],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优秀传统文化与外来侵入文化并存,文化市场上的良莠不齐,影响着大学生的德育观念与德育实践,尤其是实用功利主义文化的入侵,这无疑大大削弱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3如何解决大学德育知行相悖的矛盾性,走向知行合一

大学德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大学生成为真正的“人”,这个“人”不单是指一般的社会公民,更是指具备理性思维能力健全人格的优秀人才。对此,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优化大学德育效果。

3.1改进德育内容,创新德育形式

首先,大学德育内容要防止假大空,做到真善美。所谓真。就是要说实话,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普及,大学生信息渠道多样化,“唯师论”的时代已被“唯实论”所替代,与其照本宣科的谈大学德育,倒不如与大学生一起讨论当前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尤其是负面问题,使大学德育回归大学生实际生活,让学生学会运用理性的思维辩证的分析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所谓善,就是要以爱心来关注学生,关注学生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正确的处理[8]。所谓美,就是以高尚的情操影响学生,以“润物细无声”的理念从潜意识中教化学生。其次,要避免德育形式单一化,避免照本宣科的说教,让德育回归实践,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有目的的开展多样化的德育教育活动,优化大学德育效果。

3.2调动一切力量,着力解决大学生切身问题

如果大学德育游离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世界,其理念必将空洞无用,内容必将过于空泛,鉴于此大学德育应该以人为本。《史记·管晏列传》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空泛的大学德育必不为大学生们所认可,大学生是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若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调动一切可调动之力,着力解决大学生们所关注的问题,大学德育效果则会事半功倍[9]。

3.3弘扬传统文化,健全法制体系,优化社会环境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较为突出,大学德育卓有成效的运行需要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健全的法制体系是社会稳定的必要保证。追根溯源,德育的本质是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弘扬传统文化,在浑厚的中华文明根基的基础上及稳定的社会环境大背景下,為德育效果的最优化提供内在文化与外在环境支持。

《论语·卫灵公》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当今中国正处于从传统道德向现代道德的转型期,新旧道德交织在一起[10],德育中“知行相悖的矛盾性”现象较为突出,“不修德,不讲学,不徙义,不善不改”的现象较为普遍,对此,将大学德育内容与理念切实落实到完善大学生人格修养自我提升的基础上,是当代大学德育的目标之一。

参考文献 

[1]陈垠亭.大学德育现代性的科学内涵[J]中国高等教育,2014,(11):16-18. 

[2]梁彦超.以德主教:儒家德育思想之内涵与当代价值[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4):112-115. 

[3]高竟玉.大学德育的落差困境及理性反思[J].教育与职业,2015,(22):56-58. 

[4]邱艳萍.知行相悖:当代大学生德育认同中的矛盾性[J].继续教育研究,2015,(8):93-96. 

[5]廖芳玲,王学川.大学德育功利化的危害和根源[J].湘潭大学学报,2010,(11):72-73. 

[6]李许峰.大学生德育实效性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 

[7]何俊.中华文化认同视野下的高职大学生德育教育路径探索[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5,(06):71-74. 

[8]德育要基于大学生的认同与人际沟通[J].中国高等教育,2009,(20):63. 

[9]王宇航.基于大学生认同与人际沟通的德育工作[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04):113-115. 

篇(3)

关键词:心理教育 大学生 德育教育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进步,广大高校应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这是一项改革,是一项比较系统的工程,既要注重课程的实效性,又要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顺应时代的需求,将心理教育运用在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中,为社会培养出适合的人才。

1 心理教育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

1.1心理教育能够促进道德教育的内化

将心理教育运用到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中,能够使学生拥有良好的道德素质,能够实现书本上的知识和学生内在品质的转换,是一个内化的过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校德育教育的质量。这个内化的过程是学生形成自身素质的过程,能够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学生有了良好的内在影响,才能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进而反映在外部的行为上。因此,心理教育可以说是道德教育的基础之一。另一方面,这种内化过程本身可以看作一种修身的过程,而修身正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知,心理教育的内化作用不仅为道德教育奠定了实行的基础,而且本身也是道德教育的一个模块。

1.2心理教育应用在德育教育中是符合大学生特点的

现在的高校大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处于随时变化的时期,年轻人的思想和行为都比较活跃,好奇心强,没有社会经验和相应的阅历,不能够清楚全面地认识周围的事物。有一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的时候,大学生在思想上和心理上就会出现困惑和焦虑,严重的甚至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所以要培养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辨别能力,要遵循这一原则,用心理教育的理念来教育学生。除此之外,现代大学生面对的人际关系相对复杂,很容易变得情绪化,这就需要对其进行心理上的疏导,将心理学的原理运用在德育工作中,将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效解决。

1.3心理教育能够保障德育教育的改革

传统的高校德育教育都是比较注重学生成绩的,这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应试心理,对道德方面的知识一般都是死记硬背,这样德育课程就很难实现教学目标。将心理教育应用在德育教育中,能够有效地解决教学方面的难题,能够形成一股推动德育改革的力量。高校的德育工作应该将大学生人格健康的培养放在首位,将学生的辨识能力提高上来,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有正确的判断,达成德育教育的目标。

2 心理教育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2.1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现在的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过程中,是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在心理上产生剧烈的变化,目前在我国,这个问题还是比较严峻的,因为心理问题,阻碍了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有一小部分甚至不能够和人正常交往,对未来没有信心,更严重的甚至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危害到社会的安定。将心理教育应用在德育教育中,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

2.2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当代的大学生在高校中学习,不仅是在学习专业知识,更是在智力、体力双方面的发展,更加是健全人格的形成过程,这方面是现代大学生最应该具备,也是要适应社会的最基本的要求。但是当今的大学生心理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有道德沦陷的,有人格不协调的,有价值观不积极的,还有审美意识偏差的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应该经过思考进行解决的。在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将心理教育的原理融入进去,在进行正常德育教育的同时,也对学生人格进行积极的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3促进学生一系列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经过相关的研究,我们发现,相对于知识来说,一个良好的心理、道德品质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更加深远。事实上,人的身体的各项机能都是通过大脑和心理因素的配合作用形成的,学生有了坚定的意志和专注的态度,就一定能够将学到的知识进行强化,并且内化成为良好的道德品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高校的德育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进去,将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观念为主要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德育教育的不足,将德育的风采充分展现出来。

篇(4)

[关键词]大学生生活德育;途径;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大学生德育回归生活,单纯依靠具体层面的点上的推进是不够的。从知性德育到生活德育,不是简单修补就能解决问题,从这场改革的广度、深度、复杂性和艰巨性而言,它更像是一场革命,必须统筹考虑,整体部署。

一、确立科学的生活德育理念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德育起源于人的现实生活的需要,人的生活世界是德育的根基,“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德育与生活有着内在的本质联系:德育具有生活意义,生活具有德育价值。针对传统知性德育面临的困境,大学生德育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方向已经廓清,大学生德育回归生活大势所趋。但是对“生活德育”理念认知上的差异使得生活德育改革实践在实际运行中困难重重。只有理论上达成共识,才能有针对性地指导大学生德育改革的推进。

二、培育有作为的双主体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最应该以人为本的领域却最不自觉地忽略了德育过程中“大学生”的本体地位,使得本该由大学生亲自去体验的动态的道德情感、价值被抽空,德育流于形式。生活德育理念突破了传统的顺向思维,从反向、逆向提供了一个视角,突出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实现了二者的平等的“你-我”双主体关系。

在呼唤德育回归生活的时代,教育者一厢情愿的工作状态就不合时宜了,教育者要适当放权,有步骤、分层次地引导大学生参与到德育过程中来。只有思想上“放权”了才有行为上的转变。首先,教育者要把大学生当做有想法的“人”而不是“物”,去倾听、了解大学生的需要,形成朋友式的对话关系,进而才可能提供符合其需要的德育并被认同、接受、内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教育者对他们的一味迎合,对教育者引导、启发作用的放弃,朋友式的“我们一起走”的平行关系相比于家长式的“你到我这里来”的垂直关系更有助于发挥教育者的作用。其次,教育者与大学生的沟通交流应是互动双向的,即德育过程中,大学生是实际的参与者、体验者、经历者、实践者。通过生命与生命的沟通实现对生命发展的影响,即使沟通交流的内容双方是有异议的但也要维护彼此说话、表达的权利。

三、构建多方联动的全员德育格局

提高大学生生活德育实效性,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学校、家庭、社会生活构成了大学生生活领域的三大模块,无论哪一模块的生活都承载着不可替代的教育意义。由于大学生不同领域的生活具有不同的道德影响作用,这些作用可能是冲突的、矛盾的,如果没有自觉力量的干预很可能使各部分的影响力相互抵消,易造成其道德选择困惑、分裂。这需要各方尽量保持对大学生道德影响的空间一致性、时间连续性。一方面,三个模块之间探索建立常态沟通机制,遇到问题共同寻求对策。在这一过程中,学校拥有着毋庸置疑的优势,应主动发挥沟通、合作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家庭教育方法指导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开发社会教育资源,取得家庭、社会的配合,共同营造影响方向尽量一致的生活氛围。学校内部也多方联动,把大学生的学校生活作为一个整体,课堂、寝室、食堂、图书馆、运动场;德育教师、专业课教师、管理队伍、服务队伍、师生、生生都应该按照德育要求行事,从总体上保持德育影响的一致性。另一方面,注意大学生不同时期生活的衔接,即不违背大学生的生活顺序,按照个体成长阶段来组织、进行生活德育。德育目标、内容、方式不能超前也不能滞后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同时,在具有普适性的价值观念上应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和前后连贯。

只有三者在教育、培养什么样的大学生,怎样教育、培养的问题上达成共识、步调一致、相互配合,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生活德育质量,真正担负起德育教育的重任。

四、重塑以生活为基础的德育介体

关注人的现实生活,关注人的完善、发展、幸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传统大学生德育多局限于抽象的文本世界,忽视大学生的生活世界。本文从德育目标、内容、方式方法几个方面勾画了以生活为基础的大学生生活德育介体,以期克服知性德育由于脱离生活而带来的不足。

在德育目标上,知性德育把大学生当做“容器”,教育活动局限于认知领域,忽视了对实际生活的关注,影响了他们完满精神世界的建构。生活德育不是为了摆脱知性德育危机而采取的权宜之计,也不是教育策略和方式的变化,是一种质的变化。大学生德育培养的德行应该直指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即德育为了生活,关注大学生的现实生活,改善大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大学生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通过德育使大学生过上道德、幸福的生活,并在生活中把握道德于己的意义。

在德育内容上,知性德育遗忘了人的生活价值,导致大学生德育失去了应有的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因为生活德育不仅是一个个体生命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尊重个体生命,建构完满精神世界的过程,只有德育内容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才会让他们产生深刻体验、情感推动,进而感受到德育价值和意义并接受教育的可能。注意在选择德育内容的过程中并不是把德育与生活等同,教育应有的引导、提升作用不容模糊。选择大学生实际生活中亲身经历或耳濡目染的各个领域中富有德育意义的事情作为德育素材来引发道德思考、践履道德生活。德育素材不仅包括大学生经历过、正在经历的事情,也要包括即将面临的新问题。如:可以在热爱生活、同学关系、学业适应、两往、集体观念、休闲生活、成才择业、家庭、职业道德、环境道德等一级专题下选择一些关键词(运动、结束生命、宽容、尊重、信任、规则、隐私与对话、说谎、欺骗、偷窃、作弊、剽窃、性与责任、友谊和共同体、酗酒、计算机使用、孝顺、担当、媒体道德、教师道德、公民道德……)展开德育,总之,生活德育就是要尽可能面对大学生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一切问题,真正实现德育为大学生生活服务的目的。

在德育方式上,知性德育只注重引导大学生以间接认识的方式去学习知识,忽视了理解、体验、感悟等直接认识方式,使得他们缺少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机会,影响了他们接受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陶行知认为: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德育。一个能实践道德生活的人也只能在生活中通过生活才能生成。比如在家庭生活中,家长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传达正能量;学校生活中,课堂、课外都要把学生推到舞台中央,参加主题演讲、小组探究、角色互换、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活动,这都助于他们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思考、感悟、体验、养成德行。除了教育育人方式之外,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都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德育介体;社会生活中,为了充分发挥社会环境在大学生道德养成和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应注意:完善法律法规,构筑社会完善发展的底线。加强媒体管理,传达积极信息。特别是正面人物的选择、宣传应本着可亲、可敬、可爱、可学的原则,接地气而不是遥不可及。

五、设计多维度的德育评价体系

篇(5)

在开展德育工作时注意分析德育工作体系内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全面、开放的工作思路,从根本上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坚持综合指导、全面发展的德育工作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重要指针,德育工作理念对德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把德育影响内化为大学生的素质,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这是高校德育工作的最终目的。要实现高校德育工作的最终目的,就要坚持从整体着眼的、全面指导的高校德育工作理念。实现综合指导。在开展德育工作过程中,减少对大学生进行单方面的政治理论灌输教育,兼顾大学生在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心理等方面的发展,根据大学生发展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具体特点采用不同的工作方法,避免一切问题简单化。指导全面发展。高校德育工作关注的是“全人”的发展,德育工作者“一定要抛弃职业意识,而以共同的人类之爱”[2]P266,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关爱,以便能真正实现指导每一个大学生全面发展。

(二)采用学科交叉、全面借鉴的德育工作方法

高校德育工作的方法是整个高校德育工作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实现高校德育工作目标的必要条件,也是发挥高校德育工作内容影响力的重要手段,要增强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就要借鉴其他学科或领域的先进工作方法。借鉴优秀方法。在传统德育工作方法基础上,诸如讲授法、活动法,再综合借鉴和利用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工作理论和工作方法,逐步总结出适应新环境、新对象、新问题的高校德育工作方法,从多学科交叉的角度提升德育工作方法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以便能更好地开展和发展高校德育工作。发挥网络优势。“网络德育”概念是随着计算机科学与高校德育工作的结合而提出来的,开辟教育的“第三课堂”,发挥网络的时效性、快捷性特点,加强博客等交互平台的建设,形成高校德育工作者与大学生的良好互动,创新德育工作模式,增强大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抓住重点

把握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矛盾,改变德育工作不能及时跟上大学生发展的需要、不能回答当前社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的现状,解决德育工作方式较为滞后、缺乏创新的问题,就要在开展德育工作时抓住重点。

(一)坚持明确主体、贴近学生的德育工作理念

高校德育工作要想取得良好的成效,就必须树立贴近学生实际和发展需要的德育工作理念。明确大学生地位。高校德育工作中存在两个主体,高校德育工作者和大学生,这是开展高校德育工作时必须明确的前提。高校德育工作者需弱化自身的权威意识,把大学生视为与自己具有同等地位的人,努力开启彼此之间的平等对话,实现彼此之间的良性互动,引导大学生通过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实现大学生的自我完善。指导大学生发展。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开展高校德育工作过程中,除了重点引导大学生树立主体意识,帮助其发展素质、健全人格、实现自我价值,也要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提供引导和支持,使高校德育工作走出传统模式,增强其实效性。

(二)确立科学合理、重在可行的德育工作目标

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增强,其关键环节就是确立并贯彻科学可行的工作目标。提高目标的科学性。根据哲学方法论中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观点,高校德育工作应依据工作对象的不同而设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目标。不同的大学生,其发展需要和发展水平是不同的,从不同大学生的发展实际出发,提出符合其整体发展需要的、科学合理的德育工作目标,以便促进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和潜能的发挥。提高目标的可行性。可实现的目标才具有激发作用和引导价值,所以高校德育工作的目标必须具有较高的可行性。高校德育工作应依据当今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趋势发展的要求,确立可行、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的德育工作目标,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实践意义,防止德育工作流于形式,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发展德育工作,尽量减少德育工作目标实现的阻力。

三深入调研

实践的观点是哲学的基本和首要的观点,实践是高校德育工作开展、发展坚持的理论原则和衡量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依据。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大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发展需要,结合社会环境的变化、发展,并据此设定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的动态的德育工作目标和德育工作内容,并不断在实践中更新德育工作方法,以此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制定切合实际、动态发展的德育工作目标

在开展高校德育工作的时候要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水平,制定切合实际的德育工作目标,并且用动态发展的目标衡量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关注社会实际。高校德育工作目标的设定和实现最终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水平,不是单纯在理论层面的空洞探讨,也不是任凭主观想象进行制定。及时告知大学生社会的实际道德状况,运用相关的德育理论分析现实问题,诸如社会贫富差距较大等社会现象与德育教育不相适应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并鼓励大学生努力完善自身道德修养,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以此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设定动态目标。高校德育工作的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根据大学生素质发展水平和发展需要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调整时也要考虑社会实际情况和高等教育发展对高校德育工作的要求。停滞不变的目标不但不会促进大学生素质的提高,不能科学考察高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也不能促进的高校德育工作的长远发展,只有德育工作目标切实可行并能根据变化及时调整,才能真正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确立实践化、生活化的德育工作内容

现实生活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基础,只有深入研究生活,在生活中关注大学生的发展,研究大学生的发展需要,才能真正实现德育工作的功能和价值。提供生活化的德育资源。高校德育工作的内涵是丰富的,德育工作的内容不应该是简单抽象的,更不应该是把政治理论强行灌输到大学生的头脑当中,所以开展高校德育工作不能用理论灌输取代社会实践。实现德育内容生活化、实践化,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比如对新入校大学生进行入学适应性教育,培养他们在新环境中的适应能力,激发其学习的动机和兴趣,通过活动来增强大学生的集体意识,提高大学生学校生活的幸福度;再比如及时关注大学生的情感变化,并对大学生疑惑的问题给与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加强对大学生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教育,这就远比简单的政治说教更实际,更能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鼓励整合德育资源优势。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益加深,国外先进的德育工作理念和德育工作方法,也被我国高校德育工作者不断吸收和借鉴,转化为适合我国大学生实际发展需要和发展水平的德育工作经验,为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势资源、优良做法,也需大力提倡,为高校德育工作所用,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四促进发展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也是高校德育工作发展和完善、增强其实效性的根本途径。在开展高校德育工作的过程中,要不断吸取经验、总结经验,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方式、方法,最终提升大学生的素质,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创新德育工作评价方式

高校德育工作评价是高校德育工作体系中的必要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促使高校德育工作更加科学化,并不断提高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手段。坚持实践方法,克服评价的主观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校德育工作评价也应坚持实践的评价标准。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是否真正被大学生所接受,是否真正内化为大学生的素质,是否对社会文明水平的提升有价值等,必须通过高校德育工作在实践中把制定好的德育工作目标、德育工作内容、德育工作方法等同大学生对德育工作的接受程度、大学生自身的素质变化情况、德育工作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大小等方面加以比较,才能科学判定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坚持辨证方法,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哲学坚持用全面、发展的、历史的视角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住、研究清楚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3]P291。把全面的观念引入高校德育工作评价过程中,从高校德育工作理念、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队伍等方面全面考察和评价。把发展的观念引入高校德育工作评价过程中,紧跟时展,充分了解社会情况,及时观察大学生素质发展的动态,克服高校德育工作评价标准静态滞后性与时代、社会发展情况和大学生需要变化的动态发展性之间的矛盾。使用宏观的比较方法和微观的比较方法,使得高校德育工作的评价方式更科学、更全面。把历史的视角引入高校德育工作评价过程中,把高校德育工作放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特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评价,了解不同阶段,大学生素质发展的不同特点,从而提高评价的针对性和层次性,进而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发展德育工作体系

篇(6)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德育;机遇;挑战;新路径

一、问题提出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以新技术的应用、海量信息处理及充分互动为特征的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新媒体的出现,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是使用新媒体最主要的群体,也是受其影响最深刻的群体。2015年2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我国网民以10~39岁年龄段为主要群体,比例合计达到781%,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15%,在整体网民中占比最大。[1]而大学生显然是其中最大群体。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网络道德与网络心态却纷繁复杂。俗话说:“学习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思想不好出危险品”,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应用新媒体对大学生开展德育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目前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新媒体的含义及特点

对于新媒体的界定,学者们可谓众说纷纭,比较权威的说法是:所谓新媒体是指相对于书信、电话、报刊、广播、电影、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新媒体。[2]从技术维度上说,主要是“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从传播维度上说,主要是“双向传播、用户创造内容”。

新媒体具有超媒体性、超时空性、开放性、交互性和虚拟性等特点。新媒体利用互联网完全打破时空限制,只要有相应的信息接收设备,受众便可随时随地接受到新媒体传播的信息,并完全掌握信息的选择权和控制权。在新媒体环境中,传播者和受众的角色大多是虚拟的,这种虚拟角色也使得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趋于虚拟化,对传统的人际交往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三、新媒体环境给大学生德育工作带来的机遇

1新媒体为大学生德育工作拓展网络平台,有利于挖掘德育资源

一般而言,传统德育是以德育课程理论讲授和直接灌输的形式,将德育内容直接呈现给教育对象,直接、单向而又具有一定的强制色彩,时间和地域受限明显。而新媒体具有信息量大、超时空、开放和互动性强等优势,深受大学生群体的欢迎。因此,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一新载体,开辟网上德育阵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等主旋律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目的地系统地传输先进的思想道德理论,并通过网络及时掌握信息动态,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另一方面,可以挖掘大量丰富的德育资源,使大学生通过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获取所需信息,以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从而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

2新媒体使大学生德育主客体平等互动,有利于提高德育针对性

现实中,出于对老师的畏惧心理,学生一般不愿向老师讲真话,甚至对老师居高临下的教育方式有抵触情绪,这成为阻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新媒体可以掩盖交往过程中个人的一些社会身份,从根本上改变人们认识和交往的方式,从而带来了教育双方的平等双向交流,增加彼此的亲近感,大学生能够比较真实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通过新媒体,教育者能够直接有效地了解大学生真实的情感和想法,及时发现他们在思想、学习、生活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对于大学生暴露出的问题,应用新媒体有针对性地进行互动讨论,能够收到传统德育工作无法比拟的效果,在互动中使学生受到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3新媒体使大学生德育方式多元个性化,有利于提高德育实效性

传统的高校德育手段单一,常采用“谈心”“讨论”等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说教味极浓,不能适应现代大学生德育工作的要求。而在新媒体时代,网络、手机等以其灵活、便捷的特点,图文音并茂的优势,个性化的操作界面,已成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如BBS、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能即时便捷地把德育内容传给大学生,大大增强了德育实效性。BBS其实质是互联网上的一种电子信息服务系统。德育主客体都可以根据需要,以匿名的方式自由地在特定的版面上信息或提出看法,供他人阅读和评论。博客,是一种个人管理、不定期张贴新文章的网站,是每个人的“私人出版社”和信息平台。根据博客个性化和交互性强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者可建立自己的教育博客,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创建一个亲近、平等、深度的交流空间。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作为移动互联网社交应用工具,微信将社交圈扩展到陌生人层面,同时打通QQ邮箱、微博好友等通道,最终形成一个立体社交网络,使得德育主客体接收和传播的信息呈现出多维态势。学生可通过微信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转发或发表自己的态度和想法,同时,微信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以教师为中心“一对多”的单向信息传播模式,微信关注、评论等功能使学生从单纯的信息获取转向互动参与。

4新媒体使大学生德育内容分层而生动,有利于提高德育自主性

大学生不是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自主的自我教育者,新媒体环境下,海量的信息、自由的网络接入使大学生有了更多信息选择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并与德育工作者进行充分交流。一方面,新媒体上不同层次的德育内容使不同层次、个性不一的大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内容;另一方面,大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轻松、自由地阅读图文音并茂的生动的教育内容,有充分的选择权和自主性,在主动探索和寻找过程中使德育的效果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新媒体这种信息传播双向互动性使大学生消极被动的接受转化为积极主动的参与,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在德育中的自主性。

四、新媒体给大学生德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不断冲击着大学校园,大学生获取信息、社会交流、娱乐生活、日常学习等发生了很大改变,新媒体在为大学生德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大学生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1)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社会交往空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满足。但由于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差,自我意识增强但发展不成熟,网络小说、网络游戏等极大地吸引了部分大学生,并成为他们的主要精神寄托,其结果是,这些大学生成为“网虫”,沉迷于虚拟世界而不能自拔,与现实社会脱离,性格孤僻,畏惧正常人际交往,严重影响其正常的学习、生活,也易使他们的心理情绪产生较大波动,给德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2)新媒体容纳的信息内容丰富,而且传播速度极快。我们知道,新媒体所承载的海量信息良莠不齐、难辨真伪,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和科技上的各种优势,加大文化扩张,极易影响和侵蚀大学生尚未完全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此外,新媒体环境下,网络传播速度之快也对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等的负面舆情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果不能及时引导正面舆情,剖析负面舆情,掌握舆论主动权,势必带来不可设想的结果。

(3)高校德育工作者对新媒体的认知、运用和掌握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新媒体在大学生德育过程中的使用和发展。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由于对新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认同感,通常最先接触到新媒体,并成为新媒体的使用者和推动者,而高校德育工作者往往满足于传统的德育方式,缺乏接受新事物的敏感性,加上运用新媒体意识淡薄,新媒体技术应用水平较低等问题,使高校德育工作者常常处于信息技术的劣势地位。

五、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德育工作新路径

在一定程度上,新媒体已成为意识形态的最新“角斗场”。[3]传统的高校德育模式和内容受到新媒体的极大冲击。面对新形势,教师应积极拓展新媒体环境下德育内涵和外延,探索网络德育新路径。

1转变德育理念,积极创设以人为本的网络德育情境

创造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关键是改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积极创设网络德育情境,调动大学生的自主性。新媒体为大学生打开了一扇大门,让他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使他们不再轻信书本和权威,拥有了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和获取信息的渠道,因此对待大学生德育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采用教条和权威式的教育,靠强制手段来实现,应该营造一种以人为本的氛围来进行感染、熏陶和渗透,如在网络载体上积极创设网络化人文关怀的教育情境,开设各种交互式平台。对于学生学习、生活或感情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典型案例,及时进行疏导和解疑,帮助其渡过难关,从而构筑网络德育情境的良好人文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他们健康成长和发展。

2开展网络知识培训和理论研究,加强大学生德育队伍建设

高校应对大学生德育队伍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新媒体的应用及网络知识培训,提高他们对新媒体的驾驭和应用能力;强化职业道德操守意识,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在面临一些价值判断或选择时,能自主、自觉、自愿地及时做出道德选择,并能根据发展所需,充实与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意识。同时,高校应设立相应的项目和课题,鼓励德育工作者加强新媒体环境下德育工作的理论研究,积极探索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德育的内涵和外延,建立适应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德育的新体系,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同时注重实践,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载体,主动快速地传播正能量。开设微博,建立微信公众平台,针对当下大学生德育问题,实时互动交流,进行正确的德育思想引导,并撰写研究报告。

3完善育人机制,提高大学生新媒体媒介素养和道德自律意识

道德文明和进步的最终意义在于人的道德自觉性,这也是高校德育的发展不断地从他律走向自律的必然过程。高校应该组织学生开展新媒体知识讲座和开设新媒体媒介素养的课程,以引导学生培养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自觉构筑抵制不良冲击的“防火墙”。所谓媒介素养,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熟练应用各种新旧媒体的能力和媒体受众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批判以及应用的能力,其核心是媒体批判能力。一方面,大学生是青少年网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对周围的新生事物极度敏感,能很快地接受、适应并融入新媒体环境,能够熟练地使用、操作各种新媒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作或技术处理。另一方面,新媒体增加了大学生获取信息、表达信息的渠道。大学生身心尚未发展成熟,处于过渡期,对于批判性地筛选信息和表达信息难免片面,因此,提高大学生对新媒体信息的辨别能力,建立新媒体道德规范和对新媒体信息的批判精神,强化新媒体道德自律意识和观念,变得更加紧迫和重要。

4以网络为载体开展隐性德育,使大学生德育工作“润物无声”

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曾经说过,我们必须“依靠环境的作用,引起某些反应。所需要的信仰不能硬灌进去,所需要的态度不能粘贴上去。它是个人生存的特定的生活条件,引导他认知与感知到一件东西,而不是另一件东西;它引导他制订一定的计划以便和别人成功地共同行动;它强化某些信仰而弱化另一些信仰作为赢得他人赞同的一个条件。所以,生活条件在他身上逐渐产生某种行为的系统,某种行为的倾向”。[4]

面对多元化构成、多样化发展的日益庞大的高校学生队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更加隐蔽的教育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充分体现理性、贴近人性的教育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高校应将新媒体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丰富拓展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内涵,如创办反映校园特色的学习生活和课余文化生活的电子刊物,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另一方面,通过微博、微信等构筑师生双向互动的交往活动和对话模式,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一个表达真实想法的平台。

六、结语

利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德育,是时展的需要。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了整个世界。”新媒体时代高校德育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新形势和新变化,主动迎接新媒体的挑战,改变德育观念,更好地满足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切实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5.

[2]宫承波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篇(7)

【摘 要】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也促进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高校教育工作者要针对目前的工作状况,对德育工作的观念进行转变,对德育工作的方法和内容要进行科学创新,利用互联网对主流文化进行宣传,要努力使德育工作打开新局面。

关键词 网络环境;高校德育工作;对策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师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已经成为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化给学生的生活、学习带来了乐趣、便利,但是随着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也给学生带来各种各样的伦理问题和心理问题。上述问题会对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还不成熟的大学生,在心理上、道德上、政治上、思想上造成负面影响。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对德育工作进行研究,必须引起重视,加深对德育工作的认识。

一、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

网络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是很大的,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引起重视。

(一)网络对校园氛围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目前,网络的快速发展为大学生的论文造假、网络侵权、网络作弊等提供了渠道,这类问题造成了高校学术信任缺失,对高校教育质量造成不良影响,高校的学术氛围受到了破坏。另外,很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也是很多高校都比较头痛的问题。通过调查表明,每年有80%左右的大学生被退学或者受到处分,主要是由于这些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造成了学业的荒废。由于对网络缺乏科学的认识,造成了有些学生的学习生活受到了影响,整天沉迷于网络世界,抄袭、造假、缺勤、挂科等现象造成校园学术氛围不断淡化。

(二)网络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道德行为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随着网络的快速普及,网络的无约束性和隐蔽性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由而又虚拟的网络环境,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可以消除等级、身份等差异,心理上比较容易得到满足,但是网络的不良信息也会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一定的影响。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其心理发展还处于过渡时期,如果沉湎于网络就会脱离正常的学习活动和人际交往,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长期下去就会对人格的塑造、心理定位造成不良影响,造成责任感缺失、人际交流障碍。

学生在大学阶段正是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能力形成的非常重要的时期。网络交流主要是以计算机为中介进行人际交往,面对面的交往较为缺乏,容易造成脱离现实生活、以个人为中心,沉湎于个人的倾向和偏好,长期下去就会造成学生冷漠、孤立、自私的性格。大学生在网络中很难形成较好的人际关系,一旦受骗,就会对现实产生敌意和怀疑,甚至还会产生厌世心理。网络文化还会对大学生造成道德淡化的不良影响,学生在网络上往往是隐去真实姓名,这种隐蔽性就会造成不道德的行为增多,有的人发送不良信息、查看黄色信息、截取他人邮件等等。学生长期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就会缺乏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玩世不恭、双重人格。

(三)网络所具有的开放性对德育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方式造成不良影响

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在网络环境中有利于不同文化的激烈碰撞。近年来,我国的计算机网络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上网人数得到了快速增加,其中大学生占有较大的比重。大学生由于心理和生理等因素,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还处于发展时期,很容易受到外界思想的影响,可塑性较大。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如果网络环境中没有先进的思想文化的引导,就会受到网上不良思想的侵害和西方文化影响,就会误入歧途,就会丧失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目前,网络已经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已经涉及到校园生活的很多方面。对于网络的使用要坚持“加强管理、积极建设、充分利用”的原则,应当用健康、积极、正确的信息、文化、思想占领网络阵地,同时还应当对网络的不良信息进行控制,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和党建工作重要的课题。

二、针对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一些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很多困难,要主动、积极地去面对,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借助网络技术开展高校德育工作。

(一)认真做好德育工作队伍建设

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德育工作是很有挑战性的,德育工作者要能够掌握德育工作规律,拥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还要了解网络特点,熟悉网络技术,要能够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德育工作。高校德育工作者要能够准确宣传理论,应当具有的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要能够自觉维护这种道德观和价值观的责任感。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者对于德育工作出现的问题要能够利用的观点进行分析,使德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得到解决。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处理问题时要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更新,要快速适应网络环境,在知识和技术上要快速介入网络时代,要把自己成为一个既熟悉网络技术又能够掌握思想政治规律的新型德育工作者,只有掌握互联网技术,才能了解大学生的想法,才能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

高校德育工作者在网络环境下要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要能够对各种信息进行辨别,并且要能够把这种能力运用到高校德育工作中。例如采取建立博客、专题网站、论坛、QQ群等,一方面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另一方面能够利用先进的技术进行文化的传播。要想做好德育工作还有加强自身的网络素质的提高,为学生树立榜样,影响学生的认知发展,促进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形成。

(二)高校德育工作者要积极地对工作理念进行创新,认真做好高校德育工作

目前,很多高校将网络技术部门、保卫处、学工部、党委宣传部明确为实施网络思想教育的部门,但是一线从事思想教育的教师却没有得到重视。其实这些一线从事思想教育的教师是比较能够激发学生的思想教育信息需求,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力量。

有些教师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怕麻烦,有顾虑,有偏见,从而造成利用网络开展德育工作的优势不能

(下转第15页)

(上接第14页)

得到发挥,另外,高校教师利用网络进行德育工作的开展会占用一部分课余时间,而学校又没有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就会使教师感到没有受到重视,对此就会不太积极。因此,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领导要加强思想观念的转变,进一步做好高校德育工作方法和考核内容的改革,并且应当制定科学的措施把教师的利用网络从事的德育工作给予一定的劳动报酬,鼓励教师借助网络进行德育研究、教学、教育,使德育工作真正得到很好地开展。

(三)高校德育工作者要积极地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

虚拟的网络也是需要进行道德的约束,网络也不是绝对的自由,学生在网络中从事的活动要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根据大学生的特点、网络道德和传统道德的现状、我国的国情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例如开展人格塑造、网络文化素质培养、网络道德与伦理等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德育,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道德自律意识、网络责任意识,要激励大学生进行自我约束、自我塑造,确立更高的道德标准,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质,可以积极开展一些活动,例如围绕网络创意、页面设计、网络知识等内容而开展活动,让大学生懂得如何与自己的专业进行结合,如何利用网络上的资源等问题,从而将校园文化和网络文化进行紧密地结合起来,为大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条件。

(四)对高校德育机制进行科学改革

首先,要认真做好德育评价体系的改革。高校德育评价应该是对学生的行为以及思维方式有着引导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德育状况考评管理,提高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其次,要认真加强网络设备和技术的提高。要开发一些具有自动更新、卸载保护、屏蔽过滤等功能的软件,加强对内容的过滤,保障学生不受不良网站和非法网站的侵害;应当定期做好病毒的查杀工作,防止病毒感染,防止受到黑客的攻击。第三,要认真做好校园网络德育功能的发挥。高校德育工作者要能够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增强校园文化的影响力,扩大校园文化的覆盖范围。第四,认真做好高校德育工作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结语

总之,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高校教育工作者对于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要进行不断地创新。高校大学生要能够正确使用网络,要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对于高校德育工作者来说网络是一个较好的工具,利用网络优势,能够创新德育内容,完善德育体制,使德育工作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学生,使德育工作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使网络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优良环境。

参考文献

[1]周咪,李良民.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困境及规避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24).

[2]赵盈.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多元化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