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5 17:27:1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古汉语与文学基础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摘 要:本文通过对当前高校古汉语教学进行研究,发现了目前高校古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对高校古汉语教改中的技巧性和趣味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高校;古汉语;教改;技巧性;趣味性
引言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的传承有千年之久,在文化的传承中,语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汉语随着时代的发展,朝代的变迁,其自身也在不断的发展,但是现在我们把之前的汉语统称为古汉语,古汉语是我国文化的精华,学习古汉语可以说是文化传承的需要,古汉语可以分成书面语和口头语,在目前的高校教学中,一般只有书面古汉语的教学,因为古汉语的口头语,已经随着时代的发展,被目前的普通话所取代,由于古汉语这种文化的特殊性,学校和老师都很重视古汉语的教学,但古汉语的文言文等知识比较枯燥,导致目前古汉语课堂教学的效率不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比较低,在这种背景下,必须对古汉语教学中的技巧和趣味性进行分析,然后针对性的做出教程改革。
1.当前高校古汉语教学分析
目前的高校古汉语教学采用的都是传统的教师讲课的方式,有一些学校已经开始用多媒体课件配合进行古汉语的教学,在对文言文进行翻译时,老师都会要求学生们背下一些关键词的翻译,对一些经典的诗词歌赋,老师还会要求整篇的背诵,通过调查发现,在课堂学习中,学生都很讨厌这种死记硬背,这也是目前高校古汉语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这种课堂上没有任何的技巧性和趣味性可言,学生们只是听老师讲解文章中的一些重点,然后要死记硬背一些知识点,虽然在教学中,有些老师试着教给学生们一些古汉语的技巧,但是目前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多,老师自己总结的技巧也有限,无法满足学生们对古汉语学习的需要,还有些老师会用现代汉语和古汉语进行对比的方式,来提升一些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但是经过几堂课以后,学生们对这种古今对比的学习方式也会失去兴趣。
在实际的高校古汉语教学中,很多老师都发现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不是很高,在总结了自己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借鉴了一些古汉语教学的成功案例后,对古汉语教学的方式进行了探索,其中很多老师的探索都是比较成功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这些都为高校古汉语教改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如一些老师喜欢从词性的活用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古汉语中,有很多名词动用等用法,老师通过总结,把课文中的这类词总结出来,然后拿到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这些词的意思,通过这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而这些能够提高古汉语教学的技巧和趣味性的方法,都值得高校古汉语教改的借鉴。
2.高校古汉语教改中的技巧性分析
古汉语与其他学科一样,作为一门课程学习,也应该可其他的学科一样,有自己独特的技巧性,对于我国高校的学生来说,古汉语既是一门新学科,也是一门从小到大一直在学的一门学科,古汉语和现代汉语虽然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是古汉语作为现代汉语的前身,从本质上来说是相同的,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那么古汉语的学习就有很大的技巧性,首先就是很多词语的意思是一样的,现代汉语虽然是经过改良之后的,但还是有很多字词的意思没有改变,在古汉语的学习中,只有抓住这点,很多文言文的意思都可以很快的明白,如在《论积贮疏》中有一句“犹可哀痛。”这句话中每个字的意思都和现代汉语的相同,可以直接翻译成还可以悲伤,在实际的高校古汉语教学中,还有很多类似的词语在现代汉语和古汉语中的意思相同,如果在学习中加以留意,那么古汉语的学习技巧将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在古汉语的学习中,通假字作为一个特殊的存在,可以帮助理解很多语句的意思,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古汉语中会出现很多和现代汉语同音不同意的字,对于这类汉字,我们称之为通假关系,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有些人认为这是古汉语文字创造过程中的问题,如早晨这两个字还没有创造出来时,想要表达这个意思,古人就会用蚤等同音字来代替,了解了这个通假关系后,在理解文言文时,就可以利用这个技巧明白很多语句的意思,因此这也是高校古汉语教改中的一个重要技巧。
还有一种高校古汉语的学习技巧就是利用成语中的汉字意思,成语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存在,其产生一般都是源自古汉语,而在古汉语到现代汉语的转变过程中,成语的意思基本都没有发生改变,很多成语的意思都保留了古汉语中的意思,而在日常的生活和以往的学习中,学生们对成语的掌握都是很好,如果在文言文的学习中,能够把文言文中的汉字联系到成语中,对文言文的意思就能够很好的掌握,如成语“日薄西山”中的薄字,如果单独拿出来在现代汉语中,其意思一般都是代表少的意思,而在古汉语中薄经常会代表接近的意思,如果在学习文言文时,能联想到这个成语,就可以对这个字的意思进行很好的理解。
3.高校古汉语教改中的趣味性分析
在高校的教学中,无论是哪一门学科的课程,对学生们学习兴趣的培养非常重要,在完全靠自学的高校中,只有学生们自身有了学习兴趣后,才能对这门课程进行很好的学习,古汉语作为高校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教学中体现古汉语的趣味性是提高学生们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由于古汉语博大精深,古人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经典文字,要想提高古汉语的趣味性,可以说比较容易,尤其是古汉语和现代汉语有着本质上的联系,古汉语的学习很容易的联系实际,在实际的高校古汉语教学中,如果能够在课堂上很好的利用这些,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古汉语的趣味性。
在提高古汉语教学的趣味性上,可以先从单个的汉字入手,如一个汉字可以有多种用法,甚至在不同的语境中其词性都可以发生变化,如 “绿”这个字,现代汉语中代表的意思就是绿颜色,但是在古汉语中还可以变成动词使用,表达出把什么变成绿色的意思,在古汉语中有很多这种有意思的汉字,如果在实际的高校古汉语教学中,把这些汉字进行归纳和总结,然后呈现在古汉语课堂教学环节中,就会使很多学生对古汉语有另一种看法,感觉古汉语不是那么的枯燥,还有这些有趣味性的东西,一些学生知道这种汉字意思和词性的变化后,还会自己去了解更多的类似汉字,这样学生们学习古汉语的兴趣就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古汉语作为古人使用的一种语言,应该是在日常的对话中使用最多,高校古汉语教学正好可以利用这点,在古汉语教学的课堂是上,老师组织一些学生进行古汉语的对话,在古汉语对话后,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用现代汉语进行同样的对话,,通过这样的实际对话,对古汉语和现代汉语进行对比,能使学生们很快明白古汉语的意思,这种模拟现实生活情景的教学方式也很容易被学生们接受,这种教学方式本身对学生们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进行这种方式的古汉语教学后,学生们都会想参与到这种有趣的课堂互动中,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就会得到极大的提高,高校古汉语的教学效率和效果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结语
古汉语作为高校中汉语言学必修的一门课程,对其学习的意义不应该是后面学习的一个基础,应该是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大门,是传承中华文化的一个工具,但是目前高校古汉语教学的效率比较低,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不高,针对这些现象,必须在古汉语教改中提高其技巧性和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古汉语自身的魅力,使学生们更容易接受和学习。(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学院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敏红,高兴娟.关于古代汉语教学改革的思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2006(01):53-55
[2] 钱毅,古代汉语教学之现状分析与改革建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3):95-98
[3] 张俊杰,结合古代汉语教学,加强对高师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J],大家,2010(20):134-135
关键词:古汉语;词语活用;信息;超量性;
中图分类号:H1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7-00-01
“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表现尤为突出,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种语言现象。它是为了适应语言表达的需要,解决上古词语贫乏且使语言简洁生动的一种手段。”[1]“对于词类活用,仅从语法角度认识它的组合配置规律是片面的、肤浅的,只有从修辞方面进一步研究古人为什么‘在句子中改变其基本功能’,才能全面地、实质性地把握其意义。”[2]一般来说,古代汉语词类活用通常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和数量词的词类活用四种类型。本文中“超量性”是指词语或句子所承载的信息量较大。本文拟从感彩的跳跃性、语义呈现角度的多样性以及行文的简洁性三方面来探讨古汉语词语活用的信息超量性特征的形成。
词语的感彩分为褒义、贬义和中性三种。古汉语词语活用后改变的不仅仅是词性,伴随词性变化的往往还有词语感彩的跳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活用前为褒义词而活用后变为中性词。如《典论论文》:“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又如《论语泰伯》:“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例中“备”、“笃”本意为“完备”、“纯厚”。在句中都活用为动词,意义分别为“全部精通”、“使……纯厚”。2、活用前为贬义词而活用后为中性词。如《史记游侠列传》:“故伯夷丑周,饿死首阳山。”又如《送东阳马生序》:“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例中“丑”、“殆”本意为“丑恶”、“懒惰”。在句中都活用为动词,意义分别为“以……为丑”、“对……懈怠”。3、活用前为中性词而活用后为褒义词。如《论语颜渊》:“父父,子子。”又如《国语周语中》:“为臣必臣,为君必君。”“父”、“君”本意义分别为“父亲”、“君主”。在句中活用为动词,意义分别为“行父道”、“行君道”。4、活用前为中性词而活用后为贬义词。如《史记南越列传》:“……项羽、刘季、陈胜、吴广等州郡各共兴军聚众,虎征天下。”“虎”本意为“老虎”。在句中活用作状语“像老虎一样地”。又如《中山狼传》:“……性贪而狠,党豺为虐。”“党”本意为“同伙”。在句中活用作动词,意为“结党”。可见词语感彩的跳跃导致了导致了信息超量性特征的形成。
古汉语在词语活用之前,语义的呈现角度通常是单一的。在活用之后,语义呈现角度往往朝多样化的趋势发展。1、语义呈现角度由单一性向双向性发展。如《史记匈奴列传》:“十余年蒙恬死,……复稍度河南与中国界于故塞。”“界”在句中活用为动词,意义为“分界”。再如《孙子记》:“兵者,诡道也。……怒而挠之,卑而骄之。”“骄”在句中活用为动词,意义为“使……骄”。因为理解活用后的语义必须要建立在理解活用前语义的基础之上,所以“界”所呈现的信息由活用前的名词性的含义转变为活用后的以动词性含义为主,以名词性含义为辅;“骄”所呈现的信息由活用前的形容词性的含义转变为活用后的以动词性含义为主,且以形容词性含义为辅。这样就导致了活用后语义呈现角度的双向性,由此也导致了信息超量性特征的形成。2、语义呈现角度由单一性向多向性转化。以名词活用为动词为例。如《墨子贵义》:“南之人不得北,北之人不得南。”例中“北”活用作状语后意义为“往北方”活用后的语义不仅包含了活用前的语义,也体现了相应的动作状态,更体现了一种意象中的动感。又如《战国策魏策三》:“夫秦贪戾之国而无亲,蚕食魏,尽晋国。”“蚕”活用作状语后意为“像蚕吃桑叶那样……”。活用后的语义在体现蚕吃桑叶的状态的同时,也给我们的听觉和视觉带来一定的想象空间。显然,活用后语义呈现角度的多样性在给我们的思维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与之相匹配的语义信息。可见,语义呈现角度的多样性是形成词语活用信息超量性特征的又一重要因素。
古汉语行文的简洁性也导致了词类活用信息超量性的形成。这种简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音节的紧缩性。“古汉语中,通常用极少的音节表达较多的思想内容,从而造成语言表达的简洁。”[3]如《战国策秦策一》:“嫂蛇行匍匐。”“蛇”意为“像蛇一样”。句中状语只用一个音节就就表达了现代汉语中需要用两个甚至是两个音节以上才能表达出的内容。又如《左传成公二年》:“从左右,皆肘之。”“肘”意为“用胳膊撞击”。句中用如动词的音节为一个,但所表达的动词性的意义要复杂得多。2、句式的凝练性。“古汉语的一些特殊句式,能够做到简洁,……在表达时有意隐去了一些内容。”[4]在此仅以动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为例。如《史记陈涉世家》:“广故数言欲亡,忿恚慰。”又如《战国策赵策》:“今媪尊长安君之位。”“忿”和“尊”的真实含义隐含于句式的背后。使动用法的凝练性突出了某种行为或动作的结果。又如《荀子天论》:“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再如《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大”、“鱼肉”的真实含义都隐含于句式的背后,而意动用法的凝练性则突出了心理的感觉和认同。由此可见音节的紧缩性和句式的凝练性也是形成信息超量性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参考文献:
[1]钱爱琴.谈谈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J].文学教育.2010(01)
[2]张帜.论词类活用的修辞效应[J].锦州师院学报.1995(01)
髑髅:“~~,顶也;髑,徒谷切;髅,洛侯切;(dǔlóu)”。[髑髅]方音duǒ53luō31,头(对活人也用,含贬义)。|| 他大(da35) 外~~(詈词)。?莰俗作“颅”。
赙赡:“赙,助也,符遇切(fù);赡,给也,时艳切(shàn)”。[赙赡] 方音fu55shan53,周济。(含贬义)|| 你把他~~尕子。?莰俗作“富善”。
磊■:“磊■,重聚貌。磊,落猥切(luǐ);■,丁罪切(duì) ”。[磊]方音lui31dui53,衣服臃肿或器物笨重。?莰俗作“累赘”。
(《现代汉语词典》[榔]条:东西长大,笨重,用之不方便)
■:“■,屋也;■,苦刚切(kān);■,力康切(lān)”。[■]方音
[k'щ53]lān21。|| [■]①内部容积或轮廓:锅~~(炉膛);房净~~5米×3米。②架子猪(已初具轮廓而尚未育肥之猪)。?莰俗作“克郎”。
■:“,旱气也,苦沃切(kù);■,腹中急也,古巧切(jiǎo)”。[■] 方音ku53jiao55,农业条件恶劣。|| 外地方~~得很。?莰俗作“苦焦”。
第四节 陇东方言在汉语中居宗主地位
汉语是汉民族的共同语,又是国家的官方语言,汉族人口在全国人口中占到95%以上,因此汉语在全国的文化交流活动中地位非常重要。
毋庸讳言,自有人类以后,就有了语言,诚如前述,在中国这样广阔的地域里,历史上形成了许多方言,但最初的汉语书面语是在哪种主要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关键。但是目前学术界尚无统一的见解(某些人著书立说,主张古汉语起源于粤语,实乃偏见)。依日本著名的汉学家桥本万太郎先生的说法:汉语的晋方言较多地代表了汉语的口语层,秦方言较多地代表了汉语的文言层。笔者比较赞同这种观点。无论如何,夏朝的国都在山西,说明山西开化较早,其语言对汉语当然有较大的影响。
周灭商建立西周政权后,周王朝进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语言文字的统一,形成了西周初期的“普通话”――西周官话,其前身即为先周语言(陇东方言),奠定了汉语书面语的基础,进而形成了汉语的构架与体系,历经几千年的发展,终于演变成了今天的普通话。西周初期统一全国语言时使用的是周族的语言,即先周语言,也就是规范化了的古陇东方言,从此奠定了陇东方言在汉语中的宗主地位。以后的长安官话、洛阳官话、汴梁官话、临安官话、南京官话、北京官话,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由于西周的首都在镐(hào),其地距长安(今西安市)甚近,可视为长安即周都,后经汉、唐盛世,长安成为闻名世界的古都,故后人一般都以为古长安方言就是古汉语的代表话即母体语言,殊不知长安方言是流,不是源,真正的源头语言是先周语言,是先周部族长期生活过的陇东地区的方言,因此,陇东方言才是古汉语的母体语言。
汉语(书面语)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继承了古汉语的合理成分,又吸收了南、北方言的精华,终于形成了今天的普通话,普通话是当前最完备的汉语(书面语),但无可否认,“普通话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因此可以响亮地提出:陇东方言是普通话最主要的基础方言!
古汉语的母体语言不是长安方言,而是陇东方言,陇东方言居于不可动摇的宗主地位。现代方言学研究对方言分类时,有“关中方言秦陇片”的称谓,若以语言形成时间先后为序,应称“关中方言陇东片”,起码应称“关中方言陇秦片”。
【参考文献】
[1]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M].中华书局,1991.
[2]高亨注.诗经今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3]《尚书―原始的史册》《周礼―远古的理想》《仪礼・礼记―人生的法度》《尔雅―文词的渊海》[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4]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1982.
[5]班固撰.汉书[M].中华书局,1962.
[6]扬雄著,郭璞注.《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
[7]《尔雅》
[8]许慎.说文解字[M].中国书店,1995(影印本).
[9]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10]周德清.中原音韵[M].北京大学出版社(影印本).
[11]康熙字典[M].中华书局,1980.
[12](明)闵齐辑.订正六书通[M].上海书店,1991.
[13]王力.古代汉语[M].中华书局,1978.
[14]王力.汉语诗律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15]黄伯荣.现代汉语[M].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
[16]范紫东.乐学通论[M].西北行政委员会文化局出版,1954.
[17]范紫东.关西方言钩沉.
[18]《陕西方言与普通话》
[19]西周史论文集[C].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20]于俊德,于祖培.先周历史文化新探[M].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
[21]范文炯.陇东方言词话[M].庆阳图片社,1999.
[22]庆阳地区志[M].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
[23]《平凉地区志》
[24]宁县志[M].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
[25]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
[26]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2002.
[27]新华字典[M].商务印书馆,1998.
[28]西安方言词典[M].江苏教育出版社,1979.
[29]水浒全传(120回本)[M].新世纪出版社,2001.
[30]要学棣,张晖,王萍.现代汉语中的“文白异读”[J].岁月,2011(5).
[31]要学棣,蔺多鑫,蒲文静.唐宋时期语言与陇东方言[J].岁月,2011(5).
[32]要学棣,李红强.宁县方言与《水浒》[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5).
[33]要学棣,李红强.《金瓶梅》的语言特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7).
[34]要学棣,李红强.论《三国演义》的语言风格[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8).
[35]要学棣,李红强.明清小说中的陇东方言特点[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0).
[36]要学棣,禹琳.陇东方言是古汉语的母体语言[J].青年文学家,2011(8).
[37]要学棣,禹琳.浅议古汉语声调[J].文学教育,2011(11).
[38]李宝成,要学棣,李红强.透过《金瓶梅》与《红楼梦》看庄浪方言[J].湘潮,2011(11).
[39]要学棣,李红强.先周语言的嬗变[J].岁月,2012(2).
[40]刘晓霞.要学棣陇东方言本字考[J].岁月,2012(4).
关键词:倒装句 语境干涉 附着符号束 智力干涉
一、引言
人们的交际话语是以句子为单位的,通常一个句子可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汉语句法结构中成分的位置比较固定,一般按主语、谓语、宾语依次排列,修饰语往往居于中心语的前面。然而,我们在学习古汉语时经常会遇到非正常语序的句子,如谓语在前、主语在后,宾语在前、动词在后,中心语在前、修饰语在后,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要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调整语序。这种变换了词语或成分正常顺序的句子,称为倒装句。语序的变化是古代汉语的重要特点。倒装句作为一种语序超常搭配现象,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强调重要的信息。因此,倒装句在汉语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作为研究语言功能的一门显学,语用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去审视古汉语倒装句,挖掘新的意义和深度及其汉语文化使用价值。国内著名语用学学者钱冠连先生在其所著的《汉语文化语用学》一书中提出:“语用学是一种语言功能理论,它研究语言使用人是如何在附着于人的符号束、语境和智力的参与和干涉之下理解并运用话语的。”汉语文化语用学以“三带一”为理论基础,“三”是指三个语言符号外因素——附着于人的符号束、语境和智力对语用含义推理的干涉,“一”是指多于话(字面)的隐含意义。所谓“三带一”理论,就是说由于有三个因素的分别或综合的作用,某话语产生了一个多于话面的含义。古汉语各倒装句型与以上所论的三种语用文化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以下详而论之。
二、古汉语倒装句的语境干涉
语境是“由语言上下文和非语言性环境两个大的部分组成。其一是语言符号内的因素。……其二是语言符号外的因素”(钱冠连,2002:79)。前者指上下文、上下语对语言符号使用(说与写)上的限制与制约,理解(听与读)上的帮助与推动。后者涉及社会文化、风俗习惯、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历史事件等对人使用语言符号的干涉。换言之,人的言语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古代汉语倒装句属于语言符号,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对句式的选择具有限制与制约作用。如下面例子:
(1)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迟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其中,“小人哉,樊迟也!”是典型的主谓倒装,正常的语序应该为“樊迟,小人哉!”根据上下文可知,看似不经意的一句倒装,却表达了说话人当时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樊迟向孔子问农圃之事,孔子以不如老农、老圃而委婉拒绝樊迟的要求,樊迟前脚离开,孔子在后面就贬责道:“小人哉!”。很显然,在当时的情境中,这并不是一句无头脑的话,即使不看后半句,也能猜到孔子说的是樊迟,但是,为了更加确切,于是补述出了他贬责的对象——樊迟。而且,在当时的气氛、情绪下,让孔子从容地叙述:“樊迟,小人哉!”则有点困难,与说话人当时的心理、态度不相符合。根据后文“上好礼……焉用稼”,我们可以知道,孔子认为在上位的人哪里需要学习种庄稼、种菜之类的知识,只要重视“礼、义、信”就足够了,这更能说明孔子,在道“小人哉”时的厌烦、不满情绪。对于这类句子,不能孤立地分析并理解,必须把它们放在一定的言语环境中去解说。受语言语境的影响,句式的选择有了一定的限制和制约。在特定的语境中,倒装与正常语顺所体现出来的隐藏在句子形式之中的意义是大不一样的。
(2)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3)齐侯与晏子坐于路寝,公叹曰:“美哉室!其谁有此乎?”
“贤哉回也”“美哉室”都是主谓倒装,形容词谓语放在了主语的前面,译成现代汉语时,分别为:“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屋子真漂亮呀!”在现代汉语中,谓语一般不提前,如不说“多么高尚啊,颜回的品质!”“真漂亮呀,屋子!”而且,习惯在形容词谓语前加“真、太、极”等表程度的副词,如“真美呀!”“太好了!”等。由于时代的变迁,人们不仅物质、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语言的使用习惯也发生了巨大改变,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时,也应该符合现代人的语言习惯。这种现代人的语言习惯便形成了一种特定的非语言环境。
三、古汉语倒装句的附着符号束
刘勰在《文心雕龙·夸饰》里对语言的局限性曾经论述道:“神道摹,精言不能追其极。”他认为抽象的精神,难以描摹,再精致的语言也不能穷尽它的底蕴。在书中,他也提到,语言不能把用意完全表达尽净,圣人也难以做到这一步。“语言作为符号有它先天的局限,这便是附着符号束参与言语活动的前提”(钱冠连,2002:112)。“附着符号束是指语言符号以外,一切伴随着人、附着于人的符号,如声气息、面部符号、身势符号、伴随的物理符号(物体)。多方面的附着符号,形成了一个与话语同步的符号集合,于是成为符号束。”(钱冠连,2002:123)附着符号束能帮助克服语言的局限性,帮助推测出多于字面意思的会话含义。倒装句中前置或后置的语法成分作为具体语境中语言的特殊表达手段,往往伴随着声气息的参与,面相身势符号的参与及物理(或伴随物)符号的参与。如:
(4)项王曰:“沛公安在?”
刘邦如厕后,迟迟未归,只见张良带来了刘邦送的礼物,这时候,项羽不禁疑惑:刘邦哪儿去了?项羽问这话时,面部一定是表现出疑问的神情,用的是疑问语气。在电影《鸿门宴》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项羽当时的表情及神态,这就是声气息和面相符号的参与。再如:
(5)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智叟对愚公要移走太行、王屋两座大山的做法,实在无法苟同,并且他强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汝之不惠甚矣。说这话时,智叟面部表情会略比平常说话时夸张,声音也会比以往大,以此表示自己对这件事的极力反对。通过声气息和面相符,有效地传达出他要表达的信息。
具有超载意义的“伴随物”的参与,也会影响句子含义。如:
(6)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红楼梦》)
这两句是林黛玉与薛宝钗的判词。林中挂玉带,雪里埋金簪,既叹宝钗空为贤淑之德的典范,却依然是一个悲剧的人生,又喻黛玉的悲惨命运。诗中的“林”中挂的“玉带”,“雪”里埋的“金簪”,作为物理符号束,来伴随话语的传达,从而有助于更深层次地表达黛玉、宝钗的命运。
古代离别之时,往往从路边折杨柳相送,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柳”者,“留”也。如在为友人送别时,一方说:“作诗一首,送君起程;杨柳一枝,伴君同行。”(陈春艳,2012)用“一枝”作“杨柳”的后置定语,“杨柳”作为物理符号束,利用“柳”与“留”谐音,来传达告别时的心情。如孟浩然的诗歌:
(7)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客愁新”是“客新愁”的倒装。诗人为了突出“愁”的“新”,将“新”置于“愁”的后面,这样一倒装,不仅强调了“愁”的“新”,而且调和了诗句的音节。朗诵这首诗时,朗诵者除了用声音的抑扬顿挫外,还可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达诗意。望着前方,暮色苍茫,做客异乡人的愁思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从朗诵者的眼睛这一身势符号,听者能更深地体会到愁之深。朗诵者与听者之间产生极强的共鸣,倒装语言的表达也因此得到了完美的收效,在这里,身势符号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四、古汉语倒装句的智力干涉
维特根斯坦曾感叹:“语言是一座遍布歧路的迷宫。”要走出这个迷宫,我们就要冲出所有的障碍,用我们的智慧来到达终点。“运用最基本的事理逻辑、对世界的知识与记忆及人际关系,推测出说话人词语里的隐含意义的推理过程”(钱冠连,2002:149),同时“寻找并抓住合适感觉的过程”(钱冠连,2002:151),就是智力干涉。语言的模糊性、冗余性、线性和离散性要求智力必须进入语用推理模式,梳理模糊,删除冗余,排除歧义,填补空白,从而得到准确的话语含义,这便是智力干涉进入语用推理的作用。请看下面例子:
(8)命堂阁轩亭名,不可不慎。黄葆光知处州,作宾馆,号“如归”。或曰:“视死如归,不祥。”黄寻即死于职……蔡京尝游吴兴慈感院,院有新堂未名,京为书榜曰“超览”。……明年,京遂入相。
黄葆光死于职,人们归罪于他的别馆名“如归”;蔡京在吴兴慈感院游玩时,见有未名新堂,于是,他题堂名“超览”,被分解字形解为“行走即召,而人臣四见矣”,并以此为第二年蔡京为相的先兆。读者读到“超览”时,就要知道其中隐含的信息,运用自己所知道的知识,把深层含义解析出来。
五、结语
从汉语文化语用学角度对古汉语倒装句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析出倒装句本身的形式(表层)体现出来的深层意义,这样,有利于揣摩、窥探人物(说话人)的心理活动、思想情绪,甚至动作神态。倒装是古人常用的一种修辞方式,“是在常规组合的基础上所派生出来的超常规组合,它以常规组合的存在为前提,因而与常规组合相比较而成为极其重要的识别标志”。古汉语倒装句的语用价值是巨大的,深入挖掘它的语用价值能深层把握倒装句的语用机制,进而使我们更好地把握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甚至于对机器语言都能产生巨大的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钱冠连.汉语文化语用学:人文网络言语学(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刘勰.文心雕龙[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3]陈春艳.汉语文化语用学视阈下的广告语修辞[J].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2,(6).
[4]陈向荣.倒装句的语用认知新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
[5]蔡永贵.从接受修辞学的角度解读古汉语倒装句[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
[6]段玲莉.钱冠连的《汉语文化语用学》[J].贵州文史丛刊,1997,(6).
[7]吴杨.倒装句的汉语文化语用因素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7).
【关键词】文言文;翻译;夯实基础;活学活用;完善
所谓文言文翻译,就是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准确地、通达地、尽可能完善地表述原文的内容和意思。是文言文学习中最能体现学生对文言词汇、语法、文言句式等文言基本知识的掌握、运用的综合性训练,它不仅能够检查、训练和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考察的应试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古文学的兴趣。因此,我们必须从初中文言文学习抓起,及早做好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的训练工作。
在文言文翻译教学中,要求学生必须做到:
一、在学习文言文时,一定要识记好所学文言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掌握通假、古今词义的变化,循序渐进、积硅步成千里而后触类旁通,就能较准确地用现代汉语表述原文的内容,否则,准确地翻译文言文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
二、学习文言文翻译时,要求学生要认真通读全文、领会大意,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生平境遇等诸多因素,力争从全局出发,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
三、在具体翻译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字字落实,即文言文句中的每个字词都要有相应的现代汉语词汇对号入座,不能有所遗漏。
例如:
原文: 以 中 有 足 乐 者,
不 知
译文:(因为)(心中)(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
口 体 之 奉 不 若 人 也。
(吃的)(穿的)(这些)(生活享受)(不)(如)(别人)(了)
(《送东阳马生序》)
2.直译为主,就是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翻译,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做到准确,通顺、合乎原文的语气。
例如:
原文: 吾 视 其 辙 乱, 望
译文:(我)(察看)(齐军)(战车的轮迹)(乱了)(远远地看见)
其 旗 靡, 故 逐 之。
(他们) (旗子) (倒下了)(所以)(追击)(他们)(《曹刿论战》)
3.意译为辅,因文言文有省略、倒装等特殊句式,有词类活用、数量搭配等特殊现象,若硬是死板的去抠直译,会使句子不通顺或句意不明确,因此,还需用意译作为辅助方法,使译文句子更通畅,表意更明确。
例如:
原文:又七年,还自扬州。(《伤仲永》)
译文:又过了七年,从扬州回来
(二)直译时,要区别情况、灵活应对,运用好“留、补、换、调、删”五字口诀。
1.留,就是保留原词,文言文中的国号、帝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器物名、度量衡单位以及古今词义相同的词,均可按原文保留。
例如(保留不译者用曲线勾画):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2.补,就是补充词语。
(1)文言文以单音节词为主,翻译时要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补充为现代汉语相应的双音节词。
例如(“【】”中为补充的内容):
项燕为楚【国】【大】将,数有【战】功,爱【护】士卒,楚【国】人怜【爱】之。
(2)为使译文通顺,语意明确,翻译时要把文言文句中省略的成份或内容补充出来。
例如(“【】”中为补充的内容):
【村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桃花源记》
辙屏视之,一【个】人,一【张】桌,一【把】椅,一【块】抚尺而已。(《口技》)
(3)换,就是替换词语。从古汉语发展到现代汉语,其中有大量的词,古今字型相同,语音相同或相近,但意义和用法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我们在翻译时,不能用现在的意义去解释古代的词语,而是要按它原来的意义去理解。翻译时要特别注意,加以替换。
例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
“牺牲”,这里指祭神用的猪牛羊等,而今用来比喻为正义事业舍去自己生命或某种利益。应用“祭神用的猪牛羊”去替换“牺牲”一词。
(4)调,就是调整语序。由于古今汉语语法的演变,有些句型古今表达方式有所不同,特别是古汉语中的倒装句,与动词搭配的介宾短语等,翻译时需调整语序。
例如:何陋之有?(《陋室铭》)
古汉语常把宾语提到动词前面,中间用结构助词“之”作为提前标志,翻译时应调整为“有何陋”。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在古汉语中,介宾短语常放在动词后面作补语,翻译时需调整到动词前面,作状语。“起于鲁”应调整为于鲁起。
(5)删,就是删去一些无实际意义的文言虚词。为了保持译文的紧凑、简练,对一些只起语法作用而无实际意义的文言虚词,翻译时要删去。
例如: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之”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翻译时要删去。
辍耕之陇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加点的“之”用在时间副词或形容词,不及物动词之后,起表达语气和补充音节的作用,翻译时可删去。
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汉词发展 全球化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的母语汉语流传至今,已经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活着的语言。这一点很值得我们骄傲,古巴比伦,古埃及和古印度,他们的语言都随着国家的灭亡而随之消失,古老的文明也因而蒙上了一层迷雾。
一、汉语发展面临的问题
1. 古代汉语的尴尬境地
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追求利益是很多人生活的目标,因而一些实用学科的学习变得异常重要,比如计算机、医学、通信和外语等等有"钱"途的专业炙手可热,而真正能够提高水平的国文却门可罗雀,实在是令人悲哀。古汉语虽然已经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厚重的历史和文化,是靠古汉语来承载的,连承载这个文化的基础我们都已经开始抛弃,那还有多少人能承担得起历史的重担?中国的文化典籍,绝大部分都是用古汉语写成的。今天,我们很少有人会去重新拿起四书五经或者一些浅显的古籍来学习,就算去学,恐怕也不得不费一番工夫斟酌每一句话的意思。另外,古汉语的教学也在学校里有一定的问题。王力老师的《古代汉语》主导高校讲坛将近50 年,一直没有变化,其中的文选、常用字、通论三结合的做法一直被效法。有些学者认为王老师的教材用了50 年就必然过时,这种三结合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古代汉语教学的需求。其实不然,笔者认为这三部分本来就个有偏重,教学过程中也是侧重点不同。这三部分中,选能够介绍给学生很多名家名篇,常用字和通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选。如果一味强调文选的作用,我想就没有必要再学教材了吧,完全可以把经典拿来重点学习,又何必在教材的问题上争执不休呢?恐怕这也是国内古代汉语教学的一个极端吧。
2. 现代汉语的现状
现如今的求学更看重实际,所以从中学起,可怜的学生们不得不面对数学、物理、化学和英语等实用学科的重担,去承担升学的压力。因为要参加中考,参加高考,要不然就上不了好大学。在这个实际问题面前,学生们不得不有所选择,那就是放弃培养国文基础,而是花大量时间去钻研数理化,去背英语。到了大学,又有新的问题出现,需要学好专业课,找个好工作,或者是考研究生。而这些事情,无一例外都对英语有要求,所以好不容易摆脱升学压力的大学生,还是需要整天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专业课和英文,除了文史哲的学生,其他专业的几乎都没有时间去提高中文。所以我们才会发现, 一些着名高校的校长竟然在重要场合发言读白字错字,甚至用错典故,这恐怕和如今学者的风范不符,不得不令人担忧。
3. 外文的冲击
除了我们自身的问题,另外一点不得不谈,那就是西方世界的强烈攻势,尤其是英语国家的语言冲击。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正如在前一小节已经提到的, 现在的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远远超过学习中文的时间。在中学期间,升学的压力是最重要的,但是到了大学,就业的压力恐怕是最重要的。凡是求职,公司无论大小,都要求职员CET4 或者CET6。另外一方面是出国的需要,这对英语的要求更高,TOEFL 和GRE 耗费了多少人的时间、精力和金钱。
二、未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1. 中国经济实力仍有待发展
如今世界,经济实力是很多文化层面的基础。例如美国的好莱坞,之所以好莱坞能在20 世纪获得长足发展,称霸世界影坛,靠的就是美国经济实力支撑之下的文化霸权。在经济强国的光环下,很多人都迫不及待希望对美国有所了解,因此电影,快餐等等在全世界流行。与此相对,中国的经济相对较弱,要想让国人真正因中文而骄傲,似乎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发展。这个经济的发展,首先能够让中国人挺起腰板说中文,其次,能够"强迫"外国人说中文。
2. 学习西方语言推广文化保护
语言推广,英语恐怕不用担心,但是其它各国都有努力。德国的歌德学院, 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学院等等都是想世界推广其语言的。这一点,我国已经开始学习,设立了孔子学院。另外一点就是保护本国文化。这一点,中国就远远不如法国。法国立足其悠久的文学,从中学小学就重视法语教育。另外,法国政府通过立法和建立政府机构来加强对法语的保护, 如法语高级委员会。而且法国民间也不乏积极保护法语纯洁性的倡导者。中国的语文教育一直处于畸形发展。小学和中学并不非常重视语文教育,这一点尤其在中学明显。百 分之八十以上的时间花在了数理化和英语上,极少有人愿意花在语文上,学生看看小说便被斥责为不务正业。笔者初中的班主任是个语文老师,竟然公然在自己的课上强调数学的重要性,这就是在考试高压下教育的畸形。
3. 加强对中国古典文化的教育才是正解
现在一旦提起中国古典文化的教育,很多人会提出质疑:那个东西是老土的东西,学它有什么用。其实这是大错特错。首先,以西方为例。西方从来没有放松对古典文化的教育,学生从小学习的东西很多,都是西方历史中积淀下来的经典,哲学史学文学的经典,一个西方人通常都比较了解。但是,在国内,因为20 世纪五四革命和,对古典文化的学习基本已经被抛弃,恐怕只有研究古典文学的人才会去仔细研读。其次,古典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基,没有古典文化的支撑,我们的文化就有断层。现在恐怕已经没人会读四书五经,甚至都不知四书五经是什么,更不知道“男女授受不亲”“为富不仁,为仁不富”这些经典的原意。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心理动词;判定;分类:研究方法
一、引言
心理动词是动词里很有特点的一个小类。吕叔湘明确地把心理动词列为动词的小类。此后,学者对心理动词进行的研究主要围绕心理动词的判定、分类和句法功能等几个方面展开。相对其他的动词小类,心理动词研究仍显薄弱。古代汉语心理动词研究落后于现代汉语,且研究方法滞后。笔者不揣鄙陋,就古汉语心理动词研究的一些想法求教于方家。
二、心理动词的判定及分类
心理动词判定问题是汉语研究的一个难点,很多学者提出自己的判定标准,概括来说可分为三种:(1)意义标准,如黄伯荣、廖序东等;(2)形式标准,如周有斌、邵敬敏等;(3)形式与意义相结合标准,如王红斌等。一方面,由于单一依据意义标准或形式标准在语法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因为心理动词自身的复杂性,它不仅牵涉语法问题,而且和心理学、认知科学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形式与意义相结合的原则在心理动词研究中尤为重要。因此,我们认为心理动词表示情感、意向、认知、感觉、思维等方面的活动或状态,心理动词原则上都是及物的。
心理动词内部的分类也是相当复杂的问题。结合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心理动词,分为状态和动作两个大类。状态心理动词表示心理情绪状态,如“哀”、“患”、“妒”等,该类动词一般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行为心理动词表示心理动作行为,如“猜”、“测”、“悉”等,该类动词一般不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依据情绪的特点,状态心理动词分为负面和正面两个次类,如“怜”、“怨”、“厌”、“惋惜”等为负面心理动词,表达心理负担意义;如“爱”、“喜”、“敬重”等为正面心理动词,表达积极的心理意义。动作心理动词可分为思维和感知两类。
三、心理动词的研究方法
古汉语心理动词的研究成果并不太多,目前所见主要有李启文、陈克炯、刘青等几篇,与其重要的词类地位并不相称。现在的研究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研究方法陈旧,还停留在心理动词所带宾语、状语、补语等的描写上;研究内容狭窄,主要是专书、专题的描写和统计上。鉴于古汉语心理动词研究存在的问题,结合现代语言学理论,古汉语心理动词的研究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拓展:
(一)心理动词及物性研究
汉语中的一些词的组合功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发生一些变化,心理动词也是这样。及物性是施事通过行为对受事的影响,及物性事件的典型形态句法是“施事+受事”。及物动词作为动词的一个小类,其内部也不是匀质的,有的及物性高,有的及物性低。从抽象层面看,及物性是一个语法原型,构成一个及物性的连续统。越靠近原型,及物性越强,反之及物性就越弱。将及物性理论运用于古汉语心理动词研究,可以加强我们对心理动词的认识。心理动词及物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心理动词能否带宾语。如“怒”、“悲”在上古汉语中是动词,可以带宾语,如:
(1)以德覆君而化之,大忠也;以德调君而辅之,次忠也;以是谏非而怒之,下中忠也。(《荀子·臣道》)
(2)我悲人之自丧者,吾又悲夫悲人者,吾又悲夫悲人之悲者,其后而日远矣。
(《庄子·徐无鬼》)
而现代汉语里,“怒”、“悲”变成形容词,不可以带宾语。“怒”、“悲”从上古汉语到现代汉语的发展过程中,动词的及物性逐渐减弱,情态特征逐渐增强,最终从动词转变为形容词。
二是心理动词带宾语能力的强弱。有些心理动词以带宾语为常,宾语类型丰富;有些心理动词常不带宾语,且宾语类型较单一。以《世说新语》“知”、“安”为例,“知”作心理动词共99见,其中带宾语85见,带宾语比重占86%;“安”6见,带宾语只有2例,带宾语比重占33%,如:
(3)由是知之。(《世说新语·文学》)
(4)顾劭尝与庞士元宿语,问曰:“闻子名知人,吾与Y,-T孰愈?”(《世说新语·品藻》)
(5)班彪识刘氏之复兴,马援知汉光之可辅。(《世说新语·言语》)
(6)岳于是始知必不免。(《世说新语·仇隙》)
(7)不知有功德与无也。(《世说新语·德行》)
(8)既还,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请死。(《世说新语·德行》)
(9)一坐成不安孙理,而辞不能屈。(《世说新语·文学》)
(10)劭亦安其言。(《世说新语·品藻》)“知”的宾语类型有体词性宾语,如名词(3)、代词(4)、偏正l生名词词组(5);谓诃性宾语,如偏正性动词词组(6)、并列词组(7);小句宾语,如(8)。“安”所带宾语类型简单,只有名词—类,如(9)、(10)。
(二)语义场理论
语义场是指若干个彼此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义位聚合而成的系统。将分散、零星的个案研究纳入相应的聚合群中,加以系统地考察,能更好地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发现一些语言规律。陈克炯将“怜”系、“怨”系、“厌”系、“忧”系和“惧”系均看作同义义场。陈先生发现各系心理动词的述谓功能存在不匀质的现象,除了与各系词义所反映的心理负担轻重的不同有某种关系之外,最主要的是各系对不同宾语的选择性上存在差别。
为此,我们调查了《世说新语》里12个表“忧怕”义的心理动词带宾语的情况,统计情况见表l。
一方面,“忧怕”类动词内部的使用频率也不平衡。使用频率最高的3个分别是“忧”、“患”和“恐”,共43例,次之是“惧”、“畏”和“惮”3个,共18例,这6个动词共占“忧怕”类动词91%,即《世说新语》“忧怕”义主要由“忧”、“患”、“恐”、“惧”、“畏”和“惮”这6个动词承担。另一方面,心理动词的使用频率与所带宾语的比例不一定成正相关关系。如“忧”使用次数最多,带宾语比例为53%,而“恐”少于“忧”,带宾语比例却为86%,使用频率与带宾语的能力并不是正相关的。据此可以认为表“忧怕”义的动词在组合功能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语义场内部并不是匀质的。这一研究方法可运用到其他义的心理动词语义场的研究之中。
(三)心理动词的量级问题
受程度副词修饰是心理动词的一个重要特征,心理动词受程度副词修饰有量级的差别。如《世说新语》心理动词所带的程度副词共有15个,它们分别是:甚、大、了无、深、殊、雅相、绝、至、雅、弥、横、殊自、深相、真、奇。这些词内部也存在级的差别,大致可分为“极”类和“甚”类。“极”类有殊、殊自、绝、至、横、奇共6个,表示程度达到极点;“甚”类有甚、大、了无、深、雅相、雅、弥、深相、真共9个,表示程度超过一般但未达到极点。同一心理动词用表1不同程度的副词修饰,其表达的程度量自然不同。“极”类副词的程度量要高于“甚”类副词,如:
(11)a.向雄为河内主簿,有公事不及雄,而太守刘淮横怒,遂与杖遣之。(《世说新语·方正》)
b.族人大怒,便举棵掷其面。(《世说新语·雅量》)
(12)a.晋文王称阮嗣宗至慎,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藏否人物。(《世说新语·德行》)
b.左右宜深慎此!(《世说新语·假谲》)上面各组a句均使用的是“极”类程度副词.b句使用的是“甚”类程度副词。每组的a句的情绪量要高于b句。
(四)心理动词的过程结构表达
动词的过程结构与许多语言现象,特别是与语言的“体”表达有密切关系。郭锐系统分析了汉语动词的过程结构,认为动词的过程结构就是起点、终点和续段三要素的组织。根据三要素的有无和强弱的差异,他把汉语动词过程结构分为无限结构、前限结构、双限结构、后限结构和点结构五类。郭先生认为前限结构的动词多为心理动词。这一观点正确地揭示了汉语心理动词的一个重要特征,颇有见地。
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存在较大的差别,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现代汉语动词过程表达使用的助词“着”、“了”和“过”在上古和中古汉语还没出现;二是古代汉语动词的过程结构主要是由置于谓语动词之前的“已”、“既”、“方”、“正”等副词或置于谓语动词之后的“毕”、“竞”、“讫”、“已”、“罢”等半虚化动词来表达。
(13)吾以君为垦知之矣,故入;犹未知之也,又将出矣。(《国语·晋语四》)
(14)君子垦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後可以为人师也。(《礼记·学记》)
(15)想芏,仍往潇湘馆来,偏黛玉尚未回来。(《红楼梦·第七十八回》)
(16)暗自想罢,不觉大喜,因此就有些不甚防备。(《七剑十三侠·第七十七回》)
上举(13)、(14)例分别为副词“已”、“既”用于心理动词之前表时态,(15)、(16)例分别为半虚化动词“毕”和“罢”用于心理动词之后表时态。
(五)心理动词的认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