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矿井灾害防治课件

矿井灾害防治课件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5 11:40:3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矿井灾害防治课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矿井灾害防治课件

篇(1)

“煤矿安全”系统地阐述了矿井瓦斯、矿尘、火灾等事故的发生规律和具体防治措施。该课程的总学时为40学时,课程的讲解内容较多,学时较少。要求任课教师了解煤矿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本课程的重点,以便合理地取舍教学内容。如果课程内容不分主次,必然会造成重点知识不突出。因此,我认为“煤矿安全”课程最重要的内容应放在瓦斯涌出和突出的防治、煤矿顶板事故的预防上,这两种灾害对煤矿危害最大。

二、改革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效果。第一节课是非常重要的,精彩的开始能够引起学生对煤矿安全课程的兴趣,所以教师要收集大量典型实例,精心准备。教师一定是在自己精熟的情况下教给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更认真地学习。对于一些重点和难点,教师的讲解应该更形象化、具体化,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多媒体课件教学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教学方法,它图文并茂、声像俱佳,但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需要,精心地挑选集合图、文、声、像的综合表现手法,更好地结合板书的内容解释有关知识点,最终才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注重案例分析

篇(2)

关键词: 政校企 课岗证 现代学徒制 学训赛

内蒙古乌海市是以煤矿开采、煤化工和氯碱化工为主要产业的新兴工业城市,同时是“宁蒙陕甘”经济区的结合部和沿黄经济带的中心区域,地区经济特点显著。乌海职业技术学院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依据有利的地区经济特点,培养服务乌海及周边地区煤矿生产一线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在专业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和践行“政校企合作、课岗证融通、教学做一体、学训赛互动”的教学模式。通过实施,积累了较丰富的符合本专业职业教育现状及发展的做法与经验,为专业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政校企合作,进一步推进产学结合的深层次发展。

2014年11月26日,以乌海职业技术学院为牵头单位的乌海市职业教育集团成立。学院通过职业教育集团这一平台,进一步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积极构建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政校企合作的发展道路上迈进坚实的一步。

在乌海市及学院的政策支持下,积极拓展校企合作办学道路,以学院自治区示范院校和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建设为契机,将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成功申报为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专业。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在政府及职教集团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下,先后与神华乌海能源公司、山东安达矿业公司、滨海金地洗煤厂、内蒙古宇生能源公司宏亚煤矿、乌海市帝安爆破公司等十余家企业建立的校企合作关系,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彰显了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进一步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在服务中赢得了支持,在合作中实现了共同发展。

二、课岗证融通,实现学生就业的无缝对接。

在构建煤矿开采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中,结合煤矿企业的用人标准及专业能力岗位群的需要,积极探索并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结合、工学交替的课程、岗位、职业资格证书相融通的“课岗证融通”课程体系。

以煤矿企业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真实工作任务设计项目为主线,构建地质测量岗位群、采煤岗位群、掘进岗位群、通风与安全岗位群、机电岗位岗位群共五个岗位群学习项目,每个学习项目划分多个学习任务,同时每个岗位群对应所需的若干个职业资格证书。学生在专业课程体系学习中可针对不同岗位群,以现代化矿井真实场所为教学的重要阵地,有侧重地进行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促进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的融合,推动教、学、做的统一,具备岗位职业能力,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做一体,切实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围绕煤矿开采技术管理及安全管理工作过程为引导,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以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为平台,把校内项目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精选课程内容,彻底打破传统学科式课程设计思路,紧扣采煤技术、矿井通风技术、巷道掘进技术、矿井瓦斯检查等技术岗位标准,构设以工作任务模块为核心,设计和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通过实施,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

1.课程重点的解决方法。

(1)课前参观。课程讲授前,先组织学生到采煤实训室(开拓系统仿真模型、巷道布置演示装置等)进行参观,通过教师讲解和演练,学生可对煤矿生产系统具有初步的感性认识,然后到校外实训基地参观,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2)课内实践。在实验室对照教材看模型,讲看结合,演练结合,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矿井生产系统。重点问题重点讲授,反复强调,讲清讲透,引起学生的重视。

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课堂讨论、案例教学、微课教学、使用多媒体课件和发挥网络教学的功能,帮助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有助于学生对重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

(3)课外训练。利用仿真实训、实验室开放时间,学生可自主到实训室模拟训练。通过课程设计、实践训练,一是将教学内容融会贯通,特别是对重点内容的全面掌握;二是锻炼学生独立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积累一定的现场工作经验。

2.课程难点的解决方法。

教学地点安排在具有仿真职业氛围的校内实训室或生产现场,教学过处程与组织过程与真实工作情境一致。

(1)将课堂搬到实训室,边看边讲。例如我院的采煤实训(模型)室拥有集声电光于一体的先进的教学模型,种类齐全,形象逼真,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教师重点辅导,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矿井生产系统及灾变防治等。

(2)将课堂搬到现场,边讲边练。利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现场教学。通过井上、下实际锻炼,让学生真实地认知矿井通风系统和灾害防治过程。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帮助学生对难点的突破,利用自己开发的多媒体课件,变抽象为生动,由静面到动画;采取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学生观看录像片,并通过在线答疑网络平台,及时与学生沟通,帮助解决疑难问题。

3.根据具体任务的工作过程及特点,选择实际操作、顶岗实习等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1)仿真模型室对学生开放。可以随时观看模型,增强实际动手能力。

(2)学生毕业实习分组顶岗实习,聘有经验技术人员任现场指导教师,并为毕业设计搜集、整理和分析所需要的资料,带队教师轮回检查指导。

4.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完成任务的组织,实施和评价的主体参与者,实现教学做合一。

根据煤矿生产和安全技术管理对知识技能的要求,按照完成采煤技术、矿井通风管理、瓦斯防治工作任务顺序和由浅入深的教学规律,将教学内容设置成多个内容模块、若干个教学任务、若干个实训项目,其中部分任务采用“课堂和实训一体,课堂和煤矿现场一体,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部分教学任务采用模拟工作情境下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

四、学训赛互动,全方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在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中,积极探索和实施以专业技能竞赛为背景,以竞赛内容为项目驱动,将理论学习、实践技能训练、专业技能竞赛相结合的“学训赛互动”教学形式。

“学”是指按照专业岗位、技能竞赛比赛标准的要求,在“赛”的激励下积极学习相应专业技术知识,奠定扎实的职业素养;“训”是指实践技能训练,通过理论学习、技能竞赛和生产过程相对接进行的实际操作训练,具备专业基本职业技能水平,并获取职业资格证书;“赛”是指参加各类技能竞赛,通过各层次、各类型的技能竞赛,展现学生学习、实践成果和水平,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通过学、训、赛三方面的互相促进、互相融通、互相反馈的作用,全方位地提升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综合素质和能力,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在学训赛互动教学模式上积极组织实施,根据岗位标准和竞赛规则、标准,优化课程体系,修订课程标准,积极参加相关职业技能竞赛。通过竞赛反映出的不足在课程教学和实践训练中加以弥补,在教学和实践中总结出宝贵经验和创新方法在技能竞赛中的充分展现。

五、结语

实践证明,教学模式的改革既要遵循高职教育教学的规律,还要结合地区经济和行业产业特点,针对专业建设现状,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在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积极争取地区政府和学院的支持,深入开展产学结合,进行教学做一体的课程教学设计,结合学训赛的方式,全面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再与考取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对接,培养合格的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尹俊华.教育技术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田俊国.精品课程是怎样炼成的[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