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品德教育与道德教育

品德教育与道德教育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5 11:40:3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品德教育与道德教育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品德教育与道德教育

篇(1)

[论文摘要]美国品德教育运动涉及的内容和人员都比较广泛。品德教育运动虽在实践模式和概念表述上有差别,但其中有一些被基本认同的观点。客观分析品德教育运动,同时结合文化背景对我国的德育实践进行有益的反思是非常必要的。

美国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一直对其他国家产生着重要影响。近年来,美国教育领域出现的旨在回到过去的品德教育运动(charactereducationmovement)同样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和思考。如何认识和借鉴美国的品德教育运动?我认为应该分析运动产生的背景和了解运动的基本内容,同时结合我国的文化背景与德育实践进行客观的分析和反思。

一道德教育“回到传统”

20世纪以来,美国的道德教育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传统德育阶段、相对主义与过程主义阶段、品德教育运动阶段。在不同的阶段,美国德育表现出不同的德育理念和实践模式。

传统德育阶段的道德教育基本上属于赫尔巴特式的传统教育范畴。在这个阶段,德育强调正面直接地灌输;强调纪律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强调学生自律。在这个阶段,伴随道德教育过程的有被广泛阅读的品德教育读本《麦加菲课本》,呈现给孩子们的是关于英雄与美德的故事。

传统的德育模式在20世纪20-30年代受到了两方面的冲击:一是杜威的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另一是休·哈兹霍恩和马克·梅所做的著名的“品德教育调查”。杜威的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强调儿童中心、儿童自主,提出“生长之外无目的”,这些观点对直接德育、成人权威、道德价值灌输提出了挑战。休·哈兹霍恩和马克·梅的品德教育调查选取了一万多名调查对象,涉及33个行为指标,所得到的结论是“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课堂品德教育能减少学生的不良行为和增加利他行为”。在以上两个因素的影响下,美国的道德教育实践和道德教育理论都发生了变化:在实践上,道德相对论使学校放弃了道德教育;在理论上,出现了以道德相对主义和过程主义为特征的价值澄清学派和道德认知主义学派。这两个学派都把道德教育的重点指向道德思考、判断和选择,强调道德行为产生的过程,不提倡教师给学生提供标准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做出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但是实践证明,仅仅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对于儿童道德行为的产生和巩固的效果都是很有限的。

道德相对主义和过程主义与美国20世纪60,70年展起来的极端个人主义相结合,导致了美国糟糕的社会状况。传统的道德环境转变为一个相对主义的道德环境。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没有一个共同的标准,而完全成为个人的选择。在学校里,教师不敢进行正面的道德教育,否则就有推广自身价值观的嫌疑。在家庭中,父母也逐渐失去正面教育的信心。美国的青少年缺少一个用作态度与行为引导的基本价值标准,再加上信息时代社会发展变化的加快,以及作为社会基本细胞的家庭结构与功能的改变等,这些都使青少年处于一个不利的道德发展环境(50%的离婚率、1/3的婴儿一出生在单亲家庭等)。这种不利的成长环境导致青少年产生很多社会间题:暴力与破坏行为、偷窃、性早熟与待、自毁行为等。例如,每年美国有1,4万14岁以下的女孩子成为妈妈。1988年美国卫生局调查显示:20岁以下的青少年中有自杀企图的占1/7。

从20世纪80年代起,许多德育专家批判相对主义与过程主义,呼吁加强品德教育,主张回归到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这些呼吁逐渐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及行动、资金的支持,“品德关注联盟”、“品德教育伙伴组织”等组织相继成立,“回到传统”的呼吁与行动进一步发展成为涉及很多人和很大范围的品德教育运动。

二品德教育运动的基本观点

如何理解“品德教育”的含义?目前争论很多,下面介绍两个用得最多的定义。一个是阿兰·罗克伍德的定义:品德教育就是指以学校为基础并与社区机构合作进行的,通过直接、系统而非相对主义的价值影响去培养学生良好行为的一种教育;另一个是“品德教育伙伴组织”提出的:品德教育就是学校、家庭与社区在帮助孩子理解、关心和实践核心伦理价值的有意识的活动。虽然在实践模式和概念表述上有差别,但品德教育运动仍然有一些大家基本认同的观点:

1多元社会中仍然存在普遍认同的价值

品德教育运动的支持者认为,普遍价值是存在的,学校可以理直气壮地传授它们。以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为重点的柯尔伯格也逐渐认识到,道德教育的内容是道德教育者不可回避的问题。柯尔伯格的妻子(也是他的合作者)安·希金斯曾经写到:“作为一名道德心理学家、教育家和倡导者,柯尔伯格认识到他必须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个哲学家,回答诸如‘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公正?’等问题。最后,他相信,在学校和社会中培育道德发展,须由哲学家们评判是公正的。为了界定公正,柯尔伯格求助于柏拉图、康德以及与他同时代的约翰·罗尔斯和于尔根·哈贝马斯。”

品德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托马斯·里克纳提出,尊重与责任及其派生的价值是学校能够合理传授的价值。另外,还有其他教育工作者以及教育组织提出的各种价值观标准。这些标准在内容上有差异,在产生过程上值得推敲,但普遍价值观存在并可以在学校传授这一点得到了人们的认同。

2强调正面直接的道德教育

在品德教育运动中,教师的职责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一些学校要求教师努力把鲜明的价值观教育融入到他们的全部教学活动中,期望教师和学校的工作人员成为学生品性学习的典范。芬斯特马赫(G"Fenstermacher)指出,教师从3个方面扮演着道德代言人和道德教育者的角色:第一,他们可以非常直接地进行道德教育,这种指导形式被称为说教式指导;第二,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授与道德有关的内容;第三,教师以身作则,以自己的道德行为来感染学生,让学生从教师身上看到诸如诚实、公平竞争、替他人着想、宽容和共享等品质。学校实践证明,德育的很多工作需要教师进行直接的解释说明。在某些问题上,学校要求教师有明确的价值观,并让学生感受到这种价值观。

3要求学校与社区、家庭相互配合,建立立体综合的德育系统

20世纪以来,一些社会因素的变化降低了家庭、社区等传统养育机构对孩子的影响。例如,迅速的工业化,从融合着核心价值观的乡村来到大都市的移民,多元文化的迅速出现,媒体提供的多视角的道德与文化观点给父母和孩子带来的困惑,妇女进人职场对孩子养育环境的影响等,这些都使得社会向教育机构寻求帮助。美国德育工作者也强调学校要充当道德教育的主要角色。

在品德教育过程中有很多学校在努力地影响家长:i>让家长重视孩子的道德发展,如提供家长课程,举行早餐会,午餐后在家长工作的地点进行演讲;2)让家长参与品德教育过程,如向家长通报最近时段的活动主题,与家长一起设计品德活动,让家长参加孩子们的主题活动和各种仪式;3)成立家长支持性团体,举办经常性的讨论会。

学校还寻求社区的帮助。例如,社区邀请专家和家长交流品德教育问题,社区为经常缺课的孩子提供帮助等。

4强调实际的行为训练

为纠正价值澄清学派和道德认知学派只关注道德教育过程的不良倾向,很多学校在培养学生品德的项目中都努力给学生提供实践道德价值观的机会,每个品德发展项目都有实践计划支持,如义务服务、校园巡逻队、自主经营管理学校商店等。

对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变化的评估不是仅仅依据道德知识的测验和道德两难故事的判断。德育效果评估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行为的变化。在对一所学校的品德教育计划的效果进行评估时,评估者要做的事情是将计划实施之前的有关学生行为的基线数据与受计划影响的数据做比较。

5体现关怀伦理的思想

美国的品德教育运动受到了内尔·诺丁斯关怀理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德育工作者从关心孩子所面临的问题人手设计品德发展项目;2)在品德教育过程中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爱,为无障碍的师生交流和建立教师个人的积极影响奠定基础;3)在品德发展目标中,把情感教育、关心与自尊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

从品德教育运动的兴起及其基本的实践模式与观点看,它是对道德相对主义与过程主义的否定,同时又体现了关怀伦理的思想。

三对“品德教育运动”的分析

品德教育运动是美国教育领域中的重要现象,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在对这一现象考察和分析的过程中应注意两点:

1)美国的品德教育运动本身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概念问题;“回到传统”与传统德育的本质区别问题;在价值多元的社会如何产生核心价值观、如何避免灌输;等等。

2)结合我国的德育实际和文化背景对其分析和借鉴。以“回到传统”为口号的品德教育运动并不是真的要回到传统德育状态,传统德育赖以存在的社会与文化条件已不存在,品德教育运动是在美国现代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我国以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为基础的德育实践与美国德育实践有较大的差别,以重群体价值观为特征的文化背景与美国注重个体价值观的社会背景也有很大差异,因此我国德育实践的出发点和德育工作重点都应有所不同。

四品德教育运动的启示

美国品德教育运动可以给我国的德育实践以下一些启示。

第一,关注文学作品对道德教育的价值。工S.列明((J.S.Leming)认为,儿童在文学作品中的体验是一种道德观察学习,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亦支持这种道德观察学习观点。文学作品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参与美德行为模式的机会,还建立了德育目标与榜样之间的联系,并把道德认知转化为可欣赏的道德行为。

第二,引导学生进行道德哲学思考。虽然在品德教育运动中,一些德育工作者批判只注重道德判断的德育,但他们并没有完全放弃道德思考。道德教育的假、大、空是不行的,但是仅仅停留在行为习惯和规则层面的道德教育同样不是真正的道德教育,教育者应该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道德价值与信仰方面的。

第三,重视建立家庭、学校、社区相互配合的品德教育体系,并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

篇(2)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全球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充实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经济的发展并不必然意味着精神世界的丰富,也不能避免价值观的失落。因此,各国的课程改革都十分关注教育的道德文化层面,强调儿童品德的培养,道德教育作为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倍受重视,从而促使品德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世界发达国家都在加强道德教育研究,加快德育课程改革的步伐,为我国小学品德教育的改革提供了丰厚的借鉴经验。例如,1989年日本文布省颁布的新教学大纲,对德育的目标和内容均进行了调整。为培养具有"自主性的日本人",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现适切性,力求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相吻合;道德教育的实现方式体现阶段性,由低年级体验性活动逐步向高年级反思性活动推演。1994年,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将品格教育列为各国教育应进一步努力的首要方面之一。1996年美国的第二次教育高峰会议和1997年总统的《国情咨文》都强调了青少年道德品质的重要性。英国在1999年9月颁布的课程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学校教育应肯定真理、正义、诚实、信任、责任感等美德。

我国一贯有重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传统,从1981年开设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以来,品德教育改革无论在理念层面还是操作层面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始终没能有效地实现理念和操作的实践性整合,成为导致品德教育实践中的知识化、简单化、去生活化、成人化倾向的原因之一。课程作为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的中介,必然承担着改变德育的针对性不强、实效性偏低的责任。值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契机,加强小学品德教育的研究,尤其是小学品德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势在必行。

二、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研究将以在实验区试教的新教材为依托,围绕小学品德课程建设展开,验证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探索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程开发与实施体系。

(一)品德教育的模式

目前国外影响比较广泛的德育模式有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社会行动模式、体谅模式等,对于这些模式我们应合理地进行借鉴,使其成为我国品德课程改革的推动力量。国内现已被实践证明比较成功的道德教育模式有情感道德教育模式、活动道德教育模式、体验道德教育模式等,各实验区应灵活地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加以运用。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任何一个模式不可能就道德教育的全过程进行阐释,因此,在小学品德教育中不能采用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全面肯定或全面否定任一德育模式,而应以课程改革的理念为指导,创造性地将德育模式运用于具体的儿童品德培养中,并在品德教育的过程中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品德教育模式。

(二)新教材的编写和实施新教材是课程改革教育理念所依存的物化表现形式,又是教学实践工作的工具,因此,本课题将借助新教材推动实验区的课程改革,同时积极吸取实验区的教育教学改革经验推进新教材的编写,使实验区工作和教材的编写实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1、对品德课程本质特征研究

(1)20世纪80年代以来,品德课程改革取得的成就以及新进展

(2)现阶段品德课程发展呈现出的新特点

(3)适合我国国情的品德课程的构建方式

2、小学品德教材编写研究

(1)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方式的研究

(2)教材的形式问题研究

(3)教材综合资源体系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3、小学品德教材实施研究

(1)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新教材与生活性特质的品德教学研究

新教材与主动参与、自主建构的品德教学研究

新教材与完全生命投入、完整心理结构参与的品德教学研究

新教材与民主参与的品德教学研究

(2)教材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

教材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

教材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对教材的评价

学生对教材的评价

不同实验区对教材的评价

4、评价研究

(1)品德评价的理论研究:

品德评价的本质研究

品德评价的基本理念研究

品德评价的功能研究

(2)品德评价实施工作的研究:

明确评价的内容和评价标准

收集和分析数据与证据

明确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四)品德师资的培养和培训

新课程非常重视教师的课程参与,教师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本课题将探索有效师资培养和培训的内容、途径,提升教师的品德课程开发参与意识,确保培养培训工作与新教材开发实施的同步进行。

(五)品德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被列为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和课程形态,在品德课程开发中也应突出地方品德课程和校本品德课程的有效开发,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

1、品德地方课程的开发

2、品德校本课程的开发

(六)品德课程资源建设研究

品德课程资源是品德课程建设的基础,除去教材以外,还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品德发展的多种资源。

1、品德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

2、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机制

(七)品德课程内部以及与其它课程的衔接研究

1、《品德与生活》与《品德与社会》的衔接研究

篇(3)

关键词:道德;个性差异;自尊;规范;耐心;规范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7-0280-02

我国传统的教育方法忽视了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忽略了孩子们的个性差异,孩子们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孩子们不善于思考、缺乏自我表现能力,直接影响了他们身心的发展。同志明确提出:“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这深刻阐明了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为搞好孩子们道德教育点明了方向。孩子是祖国的希望,所以加强学生道德教育应放在首位。

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独立自主、自理、自尊、自信等个性特点,具备创新精神,所以,必须对传统的道德教育进行合理改革。对个性不同的孩子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进行道德教育。对孩子们的个性化道德教育,要面对孩子们的年龄大小不同、性格不同等,对原有道德水平的层次等方面,逐步分析、研究,然后对其综合,采取合理的方法进行的道德教育。

一、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个性特点,要进行由表及里、徐徐渐进、由行为到习惯的思想道德教育

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长,孩子们的道德教育出现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应依据学生年龄的身心特点,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面对每一个年龄段学生道德个性不同的特点,由表入里、由浅到深地进行不同的道德教育,形成正确的道德理念和行为习惯。比如年龄小的孩子对具体性和情境性的道德行为的理解较为容易,所以老师、家长要根据孩子的个性对他进行相应方式的德育教育。面对年龄偏大的孩子,让他们在理解道德行为的规则外,还要让学生将其运用到现实的生活中去。

二、面对孩子们的性格的差异进行不同的道德教育

1.面对内向的孩子要培养敏锐的个性和做事果断的风格。“内向的孩子,不喜欢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做事情不果断,课堂上回答问题不主动,不积极参加课外活动。面对这样的孩子,老师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引导学生积极地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鼓励这些学生主动参加各类活动,融合到班集体中来,克服他们的孤独性。要求这些学生养成动手动脑的习惯,遇事要求反应灵活等,善于思考的好习惯,不断改正自己的弱点。

2.对那些内向的孩子要多鼓励,培养他们树立信心和能适应紧张学习的方法。过于内向的这些孩子多数是女孩,她们不喜欢交流,遇事敏感、做事小心谨慎、自尊心很强,有孤僻性、心灵狭隘、好多疑、胆子小的缺点。课堂回答问题特别紧张,平很少与老师、同学接触。面对这些孩子,要多鼓励,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指点学生认识缺点并改正,碰到困难不畏缩。

3.面对外向的孩子,注意培养他们沉着、冷静的精神,进行正面说服教育。比较外向的孩子对人耿直、热情、大方,喜欢与人交往,但常常脾气暴躁、不细心、急性子。对这样的孩子,要培养他们稳重、做事认真的精神。这些学生爱犯错,要对他们有针对性的批评教育,逐步使其改掉缺点。

4.对外向的孩子,要逐步培养他们做事认真、养成善始善终的好习惯。“外向的孩子”的特点是灵活机动、热情,爱好广泛,缺点是情绪波动性比较大等。假如教育不恰当,学习成绩会慢慢下降。家长要积极配合,教育他们学习要认真,培养孩子刻苦学习的精神,使其慢慢形成做事认真、踏踏实实的好风格。

三、根据孩子们自身的道德水平的不同,因材施教

因为孩子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的不同,同龄的孩子在道德品质上也有着不同的水准。对思想道德不同层次的孩子,要按照德育目标提出的目的,面向全体学生,按层次进行品德教育。对品德比较好的孩子,重点是理想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培养孩子的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品德有瑕疵的学生的教育,按照循序渐进方法,从他们的行为规范入手,实行“教育和行动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领会品德规范的要求,并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成长。

四、注重道德情感的培养,加快道德信念的形成

道德情感是形成道德理念的基础,对孩子主体性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道德理念不只是某种心理概念,而是深刻的思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统一是道德动机的高级形式,是个人道德行为的动力,在人的道德心理中处在中心位置,也就成为了教师进行道德教育追求的最高目标。

孩子们的个性化品德教育是将社会目标的价值观转变成孩子们个性化的价值取向,外面的道德规范经过学生个体分析,形成了他们自己的信念,发挥出孩子们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观能动性,并且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研究孩子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个性差异,有目的、有步骤地对孩子们进行品德教育,将教师的才华与能力真正转化为孩子们的智慧,促进他们逐步认识自我、调节自我,促进孩子们的个性全面发展,发挥孩子们品德的个性化教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覃忠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浅谈班主任工作[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3).

[2]潘军丽.良好的沟通,让你听到花开的声音[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9).

篇(4)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全球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充实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经济的发展并不必然意味着精神世界的丰富,也不能避免价值观的失落。因此,各国的课程改革都十分关注教育的道德文化层面,强调儿童品德的培养,道德教育作为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倍受重视,从而促使品德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世界发达国家都在加强道德教育研究,加快德育课程改革的步伐,为我国小学品德教育的改革提供了丰厚的借鉴经验。例如,1989年日本文布省颁布的新教学大纲,对德育的目标和内容均进行了调整。为培养具有"自主性的日本人",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现适切性,力求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相吻合;道德教育的实现方式体现阶段性,由低年级体验性活动逐步向高年级反思性活动推演。1994年,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将品格教育列为各国教育应进一步努力的首要方面之一。1996年美国的第二次教育高峰会议和1997年总统的《国情咨文》都强调了青少年道德品质的重要性。英国在1999年9月颁布的课程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学校教育应肯定真理、正义、诚实、信任、责任感等美德。

我国一贯有重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传统,从1981年开设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以来,品德教育改革无论在理念层面还是操作层面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始终没能有效地实现理念和操作的实践性整合,成为导致品德教育实践中的知识化、简单化、去生活化、成人化倾向的原因之一。课程作为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的中介,必然承担着改变德育的针对性不强、实效性偏低的责任。值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契机,加强小学品德教育的研究,尤其是小学品德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势在必行。

二、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研究将以在实验区试教的新教材为依托,围绕小学品德课程建设展开,验证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探索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程开发与实施体系。

(一) 品德教育的模式

目前国外影响比较广泛的德育模式有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社会行动模式、体谅模式等,对于这些模式我们应合理地进行借鉴,使其成为我国品德课程改革的推动力量。国内现已被实践证明比较成功的道德教育模式有情感道德教育模式、活动道德教育模式、体验道德教育模式等,各实验区应灵活地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加以运用。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任何一个模式不可能就道德教育的全过程进行阐释,因此,在小学品德教育中不能采用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全面肯定或全面否定任一德育模式,而应以课程改革的理念为指导,创造性地将德育模式运用于具体的儿童品德培养中,并在品德教育的过程中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品德教育模式。

(二)新教材的编写和实施 新教材是课程改革教育理念所依存的物化表现形式,又是教学实践工作的工具,因此,本课题将借助新教材推动实验区的课程改革,同时积极吸取实验区的教育教学改革经验推进新教材的编写,使实验区工作和教材的编写实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1、 对品德课程本质特征研究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品德课程改革取得的成就以及新进展

(2) 现阶段品德课程发展呈现出的新特点

(3) 适合我国国情的品德课程的构建方式

2、 小学品德教材编写研究

(1) 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方式的研究

(2) 教材的形式问题研究

(3) 教材综合资源体系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3、 小学品德教材实施研究

(1) 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新教材与生活性特质的品德教学研究

新教材与主动参与、自主建构的品德教学研究

新教材与完全生命投入、完整心理结构参与的品德教学研究

新教材与民主参与的品德教学研究

(2) 教材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

教材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

教材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对教材的评价

学生对教材的评价

不同实验区对教材的评价

4、 评价研究

(1) 品德评价的理论研究:

品德评价的本质研究

品德评价的基本理念研究

品德评价的功能研究

(2)品德评价实施工作的研究:

明确评价的内容和评价标准

收集和分析数据与证据

设计评价工具

明确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四)品德师资的培养和培训

新课程非常重视教师的课程参与,教师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本课题将探索有效师资培养和培训的内容、途径,提升教师的品德课程开发参与意识,确保培养培训工作与新教材开发实施的同步进行。

(五)品德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被列为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和课程形态,在品德课程开发中也应突出地方品德课程和校本品德课程的有效开发,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

1、 品德地方课程的开发

2、 品德校本课程的开发

(六)品德课程资源建设研究

品德课程资源是品德课程建设的基础,除去教材以外,还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品德发展的多种资源。

1、 品德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

2、 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机制

(七)品德课程内部以及与其它课程的衔接研究

1、《品德与生活》与《品德与社会》的衔接研究

2、小学品德课程与中学品德课程的衔接研究

3、 品德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衔接研究

三、本课题的创新程度

由于我国的课程开发一直存在"大一统"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理论研究,目前国内关于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成熟的理论体系尚未形成。虽然国外已经有一些相关研究可以为我们借鉴,但对于国内课程领域的研究而言,本课题的研究是全新的,我们将以课程标准为准绳,研究涉及品德教育理念、品德教学、品德教育过程中的师生角色、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育管理等全方位的变革,以期填补我国课程研究领域的空白。本课题研究的应用价值在于促进我国教材开发的多样性、灵活性和丰富性,增强教材的适应性,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四、研究方法

(一) 调查研究

通过实地的调查获得新课程开发实施的情况和数据,以此为基础进行理论分析,不断完善新教材。

(二) 行动研究

本着从教育教学的实际中发现问题,并在教育教学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宗旨,使新教材的开发实施工作与实验区的工作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系统。

(三) 个案研究

研究分析典型的品德教学个案,通过个体考察整体,寻求规律性的认识,实现课程开发实施的最优化。

(四) 经验总结研究

对品德课程改革中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进行提炼和概括,形成相应的理性认识。

(五) 比较研究

比较分析国内外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从中获取可供借鉴的经验。

(六) 实验研究

按照教育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新教材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检验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效果。

五、研究步骤

2019年12月,开题会。

2019年1月~2019年2月,各实验区申报子课题,并制定子课题研究计划。

2019年3月~2019年6月,各

这篇小学品德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开题报告的关键词是品德课,小学,报告,开发,研究, 实验区根据子课题计划开展实质性研究,整理典型课例和品德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体会分别成集。各实验区每半年报送一次研究成果。

2019年7月~2019年12月,各实验区对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形成相应的子课题研究报告,总课题组以此为基础撰写"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报告。

六、预期成果

(一)"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的总结报告

(二) 小学品德的实验教材系列:

教材

教师教学用书及相关辅助材料

教师备课系统(CD-ROM光盘)

研究课(VCD光盘) 实验教材通讯

(三)系列论文

(四)教师培训资料

(五)典型课例集

(六)品德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精选集

(七) 调查研究

通过实地的调查获得新课程开发实施的情况和数据,以此为基础进行理论分析,不断完善新教材。

(八) 行动研究

本着从教育教学的实际中发现问题,并在教育教学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宗旨,使新教材的开发实施工作与实验区的工作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系统。

(九) 个案研究

研究分析典型的品德教学个案,通过个体考察整体,寻求规律性的认识,实现课程开发实施的最优化。

(十) 经验总结研究

对品德课程改革中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进行提炼和概括,形成相应的理性认识。

(十一) 比较研究

比较分析国内外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从中获取可供借鉴的经验。

(十二) 实验研究

按照教育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新教材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检验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效果。

五、研究步骤

2019年12月,开题会。

2019年1月~2019年2月,各实验区申报子课题,并制定子课题研究计划。

2019年3月~2019年6月,各实验区根据子课题计划开展实质性研究,整理典型课例和品德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体会分别成集。各实验区每半年报送一次研究成果。

2019年7月~2019年12月,各实验区对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形成相应的子课题研究报告,总课题组以此为基础撰写"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报告。

六、预期成果

(一)"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的总结报告

(三) 小学品德的实验教材系列:

教材

教师教学用书及相关辅助材料

教师备课系统(CD-ROM光盘)

研究课(VCD光盘) 实验教材通讯

(三)系列论文

(四)教师培训资料

篇(5)

关键词: 大学生道德建设 存在问题 社会负面因素 家庭教育

大学生作为整个公民中知识层次较高、认识能力较强的一个特殊群体,在道德建设的宣传和实施中具有重要作用。全面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不仅关系到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问题,而且对社会其他阶层有效进行道德建设有着示范作用。

当前大学生的道德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呢?应该说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不断提高,其中思想道德素质相对于社会整体来说是不低的。但是不能否认,当前大学生道德方面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有些同学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知行不一,缺乏诚信,等等。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我在对大学生道德现状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

1.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1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混为一谈。

政治教育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教育,就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的教育。道德教育就是要通过规范引导、舆论评价、榜样激励等方式去指导人们的行为,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的教育。两者虽有紧密的联系,却是不同的概念。然而,将政治教育视为道德教育,道德教育视为政治教育,是相当长时间内中国教育存在的现实。在内容上学校道德教育只重视政治立场、政治方向等“大德”,而轻视道德品质、人生修养等“小德”,致使不少青年学生只会喊口号,却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缺乏起码的文明礼貌和道德修养。大学生中时有这样的现象出现:一方面写入党申请书积极要求进步,另一方面为获得荣誉不择手段,甚至采用造谣中伤等手段,力图击败自己的竞争对手。这种知行背离的情况在大学生中突出存在着。可见,将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混为一谈的结果使我们的道德教育弱化了对“做人”问题的探讨,远离了“做人”这个中心话题。这种“政治教育就是德育教育、道德教育就是政治教育”的模糊观念,在不同年龄的人群中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且自觉不自觉地体现于道德教育的过程之中。

1.2道德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

1.2.1以宣传灌输替代养成教育

德育工作往往只有最高目标或方向目标,缺乏阶梯目标和过程目标,导致理论教育与行为训练相脱节。德育过程中过于强调灌输说教,轻视能力培养、行为养成,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缺乏必要的理解和沟通。德育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道德意识和良好的行为规范,而不是流于形式的热闹。树立几个典型,增加几本辅助书,开展几个活动,都不可能取得长久而稳定的效果。而且树立典型固然可以起引导作用,但同时由于宣传中经常有典型人物被树立,而这些典型又过于被美化或人为拔高,以致造成“阳春白雪和者甚寡”的结果。一句话,道德建设重教育,轻实践。有时虽然安排实践,但大多流于形式,为活动而活动,不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缺乏实效性,导致学生对自己看不惯的行为,却不加控制。

1.2.2道德教育的形式主义倾向严重和道德教育理论的主体地位缺失

在调查中我曾对“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了解,排在第一位的是“形式主义严重”。事实上,在形式主义的现象后面所掩盖的实质性问题是道德教育理论的主体地位缺失和德育工作者急功近利、浮躁、虚假的作风。道德教育理论的主体地位一方面包括了道德教育的“目的合理性价值”,即“道德教育的崇高使命在于通过塑造伦理精神,培养完美人格,改善人们的道德生活,实现道德对人生的肯定、调节、引导和提升”。另一方面包括了道德教育为国家政权服务、稳定社会的“工具合理性价值”。而道德教育的狭隘的实用工具化倾向则使道德教育政治化、工具化,使道德教育理论的主体地位缺失,致使道德教育偏离对人自身道德建设的“目的合理性价值”,而出现品德教育中急功近利、做表面文章以完成上级下达任务的情况。这是品德教育形式主义产生的根源。传统的德育模式忽视了教育本质的主体性,一味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在道德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消极被动的接受地位,失去建设自身道德的内在热情和主动精神,失去主体道德知、情、意、动、行的实践过程,致使道德教育难以由教师的知识转换为学生成熟的品德心理结构,内化为学生的内在道德知识和道德能力系统。学生主体性缺失是学校品德教育实效性差的重要原因。

1.3师德现状堪忧,影响大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大学教师在道德方面的表率作用对于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经验告诉我们,学生无时无刻不在留意教师的每一句话。在调查中有77.89%的学生认为在学校、家庭、社会中,学校对其思想品德的形成影响最大。有57.04%的学生认为班主任、辅导员、专职教师对其品德形成有较大影响。然而有48.89%的学生对教师师德现状不满,其中很不满意的竟达27.66%之多。这是一个应引起我们深思和高度重视的问题。教师职业的神圣,引发人们对教师人格的完美期盼。但事实上,生活在充满利益矛盾、生存竞争、交换原则的市场经济的现实社会中,教师个体难以实现对社会的自身道德和人格塑造的超越,而使相当一部分的教师在人格塑造上流于平庸而失去“为人师表者”的尊严,失去学生的尊重,并且对学生品德形成造成不良影响。

1.4部分高校未能把思想道德建设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

目前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缺乏系统性,人力和财力投入不足,思想道德教育落实不够,未能把思想道德建设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如大多数高校在职称评定上偏重教学和科研成果,忽视育人实绩,加之育人工作本身的弹性也比较大,其工作量难以计算,业绩难以考评等,致使教师在育人方面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2.社会负面因素对大学生道德建设的影响

2.1现代信息技术的负面影响。

当前,数字化、多媒体、互联网、卫星电视、移动通信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推动生产力变革和经济增长的同时,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活动领域。网上的多路信息源、多种信息流,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网上垃圾,以及“网上文化殖民”,对大学生的思想影响不可小视。致使一些大学生沉迷网络,精神颓废、意志衰退、学业无成。网络的无国界、无“警察”、无限制的信息传播,各种不良信息的泛滥,大大弱化了我国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产生了巨大的挑战。毋庸置疑,这种状况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塑造产生着恶劣的影响。

2.2“西化”、“分化”的险恶图谋直接威胁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实施的“西化”、“分化”,主要目的就是动摇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如宣传西方生活方式,宣传社会主义是一种“极权主义”社会,宣传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演变的必然性,将资本主义和时代精神、自由民主等同。中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西方敌对势力视中国为最后一个眼中钉、肉中刺,他们利用所谓人权、民主、自由、民族、宗教问题和、向我发难,将我国广大的青少年学生作为其“西化”和“分化”的主要对象,肆无忌惮地向他们传播错误思潮,传播西方的政治思想、文化道德,宣称要在意识形态领域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因此,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以及大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建设必然会长期面对各种敌对势力的攻击和威胁。

2.3封建迷信思想沉渣泛起,歪理邪说乘势蛊惑人心。

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一些人感觉生活无着落,不能正确对待自身的经历,开始相信命运。这也是价值多元化带来的附属产物。另有极少数人钻市场经济的空子,为骗人钱财不择手段,宣扬封建迷信和歪理邪说。由于他们的相互呼应,形成了违潮流的错误思想,其结果败坏了人们的道德,腐蚀了人们的灵魂,扰乱了社会秩序。

3.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家庭教育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对孩子有较高的期望值,把学习分数作为评价孩子的标准,对孩子的品德塑造关心甚少甚至漠不关心。一些父母在人格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对孩子的教育过于强调以自我为中心的实用主义,把捞取实惠作为个人的价值准则。有的学生经过学校道德教育,树立起做人的良知,本来很想讲道德,但是每当遇到不道德现象,父母不是循循善诱地进行教育,而是对道德行为嘲笑甚至鄙夷。有的家长对孩子说:良心值几个钱。有的家长教育孩子:要厉害,不要吃亏。凡此种种均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校道德教育的力度。可以说,有的学生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家长要负重要责任。

可见,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无论学校、社会和家庭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大学生道德建设的实效。因此,我们只有找准问题存在的症结,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建成全国上下一体化的高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系统。

参考文献:

[1]张士伟.当前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原因之分析[NB].内蒙古大学党委宣传部―思想政治工作论坛.http:.

篇(6)

关键词 学校 家庭 社会 德育

“人之初,如玉璞。”小学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基础中的基础,思想道德教育要从孩童抓起。目前,教育改革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求知精神等方面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一定要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

一、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1.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学校应该端正办学思想,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品德教育放在当前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可在学校内部建立思想品德教育网络,成立由学校校长、教导主任、班主任组成的领导班子,以思想品德教学为主体,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循序渐进地实施道德教育。要把掌握道德知识和进行道德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要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设计一些生动活泼、吸引力强的实践活动,寓道德教育于生活实践之中,把道德学习与道德行为融为一体,坚持“学”与“行”相统一的原则,引导学生在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自觉地把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行为,使学生在各种道德实践活动中,提高抵御不良影响的能力,增长向善行善的心志。

2.要启发学生自觉地进行思想道德学习,要安排有意义的道德实践活动。通过一些特别的节日对学生进行教育,激发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爱劳动的情感。

3.学校要强调教师的率先垂范作用。常言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就是要求教师为人师表,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师德。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应成为学生道德学习的楷模。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神圣的,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模仿力极强而判断力不强的小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小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处在初级阶段,对教师的优点或缺点,都会机械地模仿,所以教师平时面对学生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身教重于言教,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要时刻以优秀人物为榜样,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做到爱岗、敬业、勤业和品德高尚。同时,教师还应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把道德素质教育的内容纳入各教学领域中进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自觉树立起尊敬师长、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的品格观念。

二、加强与家长联系,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1.家庭教育是孩子人格成长的摇篮。家庭是孩子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家庭教育虽然不像学校教育那样具有计划性、组织性和系统性,但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随时随地地教育和影响着子女。这种教育不管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进行,都将对子女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其影响将伴随着人的一生,给孩子人格的形成打下难以磨灭的烙印。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也是他们终身的教授。

2.家庭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在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著名的德国教育学家福禄培尔曾说: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父母的手中。这话深刻地说明了家长在子女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和肩负的重要使命。

3.父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父母与子女朝夕相伴,对子女的身心、人格等个性化情况最为清楚,教育具有针对性和即时性。家长应根据子女的学习生活、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及心理特征等情况,选择科学的方法,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学校要加强对家庭教育的科学引导,积极开办家长学校,举办知识讲座。经常召开家长座谈会,进行家访,与家长互通情况,交流经验,使老师、家长都能全面地了解孩子,以便进行针对性教育,并有意识地帮助家长给学生安排一些家务活动。邀请家长代表参加学校的重大活动。对于小学生来说,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认为,能让自己的家长参加学校的重大活动,是对其成绩的一个肯定。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激励学生上进,增强自信心。

三、密切与社会联系,实施全方位思想教育

篇(7)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品德教育;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0-0006-01

道德教育是小学教育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个极为宽泛的概念。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观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科学精神的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国情教育等。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德育是培养四有新人的必要工程,放松或削弱德育工作,培养四有新人就成为一句空话。

一、小学生品德教育在学校教育活动的实效性

德育工作为学生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提供必要的精神动力,抓好了德育工作,不仅不会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反而会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进步。只有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使其提高道德认知水平,才能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只要使学生认识到通过学习才能掌握更多的文化与科学知识,才能了解祖国的兴衰,才能增强其各种情感。德育工作是维持学校正常教育秩序的思想和纪律保证,放松了德育工作,就难以维持学校的正常秩序。

二、对农村小学生品德教育具体现状分析

近年来农村小学生品德教育的现状总体上讲是好的,但是,深入了解学校德育工作现状发现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对己方面,首先是农村学生社会交往能力明显不足,独立性比较差;二是对事方面。学生对公物,公德,公共卫生持放松、轻视的态度,学生学习心理压力大,学习上自我满意度普遍不高;三是对人方面。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家长的不孝敬,对教师、老人的不尊重,对同学的不团结,小学生与父母之间关系随年龄增长,关系逐渐趋于平淡。

三、农村小学生品德教育的偏差原因分析

(一)家庭方面。父母长辈们的溺爱,在家庭的环境中,父母的爱没有原则,一味的满足孩子的要求,这是当今家庭所存在的一个很普遍的问题;不正确的家庭教育,农村部分家长自身的文化素质低,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压抑了孩子的天性,限制了孩子的自由,使得孩子疲惫、逆反、心态失衡,给学生的个性与品德发展带来严重危害;失衡的家庭管理,如今农村孩子的家长也大多在学习上给予严格的管理,而忽视孩子品德行为方面的管理和教导,这样造成很少有父母能与孩子有正常的沟通,父母不能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

(二)学校方面。不正确的办学方向,当前许多农村学校还是在实施应试教育,因为大势所迫,这是孩子在心理上、生理上、思想上、行为上产生问题的根源所在;学校环境的不良影响,一个学生受影响最多、最深的地方是在学校,而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他们的言行,他们的态度往往给学生很多的定位。老师、同学以外貌、以家境、以学习成绩来评定一个学生,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在这样的群体中常会有挫伤感、失落感,久而久之就就形成不良的品德行为。

(三)社会方面社会上的不好的风气、人们不良的品德行为,都是影响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因素。不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上的不良风气。2.各种文化生活中的消极的不健康的、有害因素的影响。3.社会上具有各种恶习的人对学生的影响。

四、对策与措施

(一)家庭方面。一要创造和谐的氛围:作为农村学校教师应多与家长交流、沟通,引导家长以明智的爱去教育自己的孩子。所谓明智的爱,就是有节制有分寸的爱,是情感与理智和谐结合的爱。即要言语教诲即言传,又要向儿童展示自己的行为实践即身教,其中以身教更显重要;二要更新观念,重视品行。家长应该更多的注重孩子的品德行为,而不是孩子的分数。应该在思想上、实际上重视孩子的品德行为。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培育出德才兼备的下一代。

(二)学校方面。一要改变分数的指挥棒,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把我们的教育办学引到一个适合学生身心的水平上来,让学生愿意学、乐于学,这样国家教育的面貌才能真正得以改变;二要提高学生是非观念和辨别能力,农村学生朴实、单纯,见识面窄,见得少,听得少。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道德要求,提高道德评价能力。三要培养师生情感,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教师要从培养师生之间深厚的情感入手,要亲近他们,关心他们,同时,要用正确的态度对待他们,要从多方面帮助他们,以满腔热情去融化他们“冰冷”的心。使他们相信教师的真心诚意,体验到集体的温暧,对周围人的信任感就会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