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5 11:40:2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血压患者的心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8-149-02
引言
老年人高血压,是严重的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一种常见的疾病,而高血压病,则是患者多种脑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以及脑溢血的重要发病原因,严重之时还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心力衰竭的加剧以肾功能的损伤。根据相关的研究报告,在目前全球大约一半以上的脑卒当中,有一大部分的诱因都是由于高血压而导致的心脏病,所以,针对老年高血压,还需要提高重视的程度。一般的来讲,患有老年高血压的患者都有着一定的心理负担,而相关的医学实践则进一步的表明,患者能否有较好的心态,能否有积极愉快的心情,将在很大程度之上影响治疗的效果。为了进一步的探讨心理护理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影响,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且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近些年以来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所规定的诊断判定标准。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在治疗组当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在63至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2岁;对照组患者当中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在61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0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降压药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之上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手段,分析比较两组患者降压治疗效果。心理护理手段,主要有两种,第一,是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由于高血压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并且难以根治,故而多数患者会产生焦躁、抑郁等情绪,而负面情绪的产生也会导致患者血压进一步上升,仅仅依靠单纯的药物治疗难以取得有效的治疗效果,此类患者在长时间的治疗当中会逐渐的丧失信心,所以,首要的一步就是需要针对患者的心理进行分析;第二,系统性的心理干预,护理人员需要耐心细致的听取患者内心的想法,积极的对其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进行了解,对相关的病症进行开导和解释,进而安抚患者的负面情绪,同时,还需要耐心的指导患者,使其保持愉悦的心情以及冷静的心态,学会自我控制,多多参与社交活动,多多与人交谈,避免单独一人产生寂寞的情绪,同时还建议患者合理的用药,树立起治愈疾病的信心,逐渐的消除自身的不良情绪。
1.3统计学方法
将治疗的效果运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p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时间为1个月,在治疗组30例患者中,显效者有24例,有效者为5例,无效者1例,总体有效率为96.7%;对照组30例患者中显效者18例,有效者4例,无效者8例,总体有效率为73.3%。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状况经过对比,存在有明显的差异,治疗组患者控制效果较为理想,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老年人高血压,是严重的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一种常见的疾病,而高血压病,则是患者多种脑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以及脑溢血的重要发病原因,严重之时还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心力衰竭的加剧以及肾功能的损伤。一般的来讲,患有老年高血压的患者都有着一定的心理负担,而相关的医学实践则进一步的表明,患者能否有较好的心态,能否有积极愉快的心情,将在很大程度之上影响治疗的效果。
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除了给予常规性的药物治疗以外,还需要进行积极的心理护理,这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当中,是一个重要的辅措施,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患者树立起一个较为现实的认知问题的思维方法,进而消除患者长期以来存有的焦虑、抑郁等不良的情绪,阻断心理因素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恶性影响,进而提升药物治疗的效果。同时,通过积极的心理护理,还可以为老年患者创造一个舒适并且温馨的环境,使得其可以更好的克服自己内心的障碍。另外,在护理的过程当中,还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诸如加强高血压的宣传,帮助患者更好的度过精神至上的难关,对于特殊的心理障碍患者,还需要尽可能的在护理的过程当中使用明确并且肯定的语气,消除其猜疑以及一系列的负面情绪,帮助患者高血压疾病可以得到更快的痊愈。
在本次研究当中,治疗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达到了96.7%,而对照组患者总体有效率为73.3%,由此也可以发现,心理护理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有着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其抑郁、焦虑等状态,可以起到明显的改善效果,并且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改进,对于药物治疗有着极佳的辅助作用,值得在临床治疗当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威.心理护理对于独居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探究[J].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10.11:92-98.
【关键词】高血压;焦虑;抑郁;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8-026-1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urrent city hypertensive patients and the incidence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nd hypertension,high blood pressure for the city state of mind control as a reference. Methods: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500 hypertensive patients selected city health officers and 200 normal persons. Results: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SAS and SDS scores were 481±10.1 minutes and 40.5±8.5 min,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P
【Key words】hypertension;anxiety;depression;Mental Health
为了准确了解我市新时期发展形式下,高血压与情感障碍之间的关系,以便我们能清楚认识,从而采取有力的措施,保障社会和谐发展,我们对我市居民进行了抽样调查,旨在明确焦虑抑郁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发生情况,严重程度及其相关因素。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调查对象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我市城乡15岁以上的自然人群。在每个城市或农村区域中,随机抽取2个居委会(或自然村),再整群抽取15岁以上在本社区常住3年以上的自然人群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时以户为单位进行逐人登记调查,小部分因故无法调查的对象,到相邻社区取相同人口及社会性质的对象补充。
1.2调查方法
我们按流行病学的要求,结合《心血管病流行学调查方法》,设计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表,选定调查范围及其对象,并组织专业人员对5余名调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及考核。经过训练合格的调查员对研究对象逐一地进行血压等相关检查及问卷调查。血压连续测量3次,每两次之间至少间隔30秒。取三次血压测量值的平均值为血压测量结果。对于继往诊断明确的高血压患者及我们在调查时筛查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的对象进行进一步的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SAS评分标准分≥40有焦虑症状,SDS评分标准分≥50为有抑郁症状。
1.3统计处理
调查表由有关人员有用Epidata3.0两次录入数据并核对,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描述,卡方检验。焦虑抑郁相关因素使用逐步回归分析。所有结果以P
2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高血压患者500人,有效问卷500分,有效率100%,对照组200人,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100%。高血压组平均收缩压155.5±18.5mmHg,舒张压94.5+31.5mmHg。高血压组和对照组的平均年龄分别为60.51±13.5岁和59.9±14.5岁,男性所占总体人数的百分比分别是50.2%和51.2%,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高血压患者的SAS与SDS评分分别为481±10.1分和40.5±8.5分,均显著高于(P
3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全身性疾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近年来其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有资料表明,在全世界范围内,2009年大约有26.4%的成年人患有高血压,其中男性患病率为26.5%,女性患病率为26.1%。发达国家高血压发病率逐渐趋于平衡,普遍保持在不低于20%的较高水平。发展中国家高血压患病率相对较低,但增长较为迅速,如墨西哥、坦桑尼亚等国家高血压相关调查显示出了这种趋势嘲枷。我国三次高血压抽样调查也显示了高血压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当前高血压已经成为威胁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国外研究嘲表明高血压是导致死亡的第一位危险因素,疾病负担第三位因素。根据WHO调查每年大约有1700万人死于高血压。高血压与情感障碍的关系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国外研究发现,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抑郁的发生率20%-40%且不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国外有研究用一般生活质量量表评价情感障碍症状,发现抑郁和焦虑症状与高血压发生率增高相关的结论。同时有研究发现抑郁症状与高血压发生显著相关。一个长达6-7年的前瞻性调查也研究发现高分值的抑郁症状使产生高血压的危险性增加一倍,抑郁症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的一个危险因素。在国内研究中,心理健康状况的不佳,常引起负面情绪和不良心理状态,导致高血压的发生。20世纪以来,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心理障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焦虑,紧张,抑郁,愤怒以及压抑情绪是原发性高血压的诱发因素,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一定程度上还影响了高血压的发展和预后。国内研究认为情感障碍不但影响着高血压的发生与发展,也影响着治疗与转归,消除高血压患者的负性情绪可提高降压药物的治疗效果。对原发性带来的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和精神卫生问题,通过有效的心理行为干预,以使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能够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精神问题的发生,确保降压效果,预防原发性高血压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
本次高血压与焦虑抑郁相关性研究是在我市范围内进行的大样本抽样调查。我们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的SAS与SDS评分分别为481±10.1分和40.5±8.5分,均显著高于(P
总之,高血压与情感障碍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仍然没有明确的证据解释两者之间的联系。但是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应把情感障碍的干预措施引用到高血压常规治疗中来。
参考文献
[1] 张培信.心身疾病与心身治疗[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关键词:高血压;心理;诊疗;护理
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高血压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发病率高,并残症多,病死率高。特别是高血压晚期的靶器官损害及其合并的冠心病、脑卒中、胰岛素抵抗及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及引起死亡的重要疾病[1]。高血压属慢性疾病,多数患者需长期终生治疗。采用药物控制血压,尽管能产生持续、可靠的降压作用,减轻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死亡,但常因药物的副作用及长期服药的经济负担而影响对高血压的有效治疗。研究表明,非药物治疗措施(改善生活方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控制高血压方法。
1临床资料
我科2009年6月~2010年8月,共收治高血压梗死患者70例,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男40例,女30例;平均年龄65岁。经过治疗和有效的治疗护理均好转出院。
2 护理体会
2.1心理护理 正确心理护理对高血压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人在长期精神紧张、压力、焦虑或长期环境噪声、视觉刺激下可引起高血压。焦虑、紧张、膀胱内充满尿液、室温过热或过冷、疼痛、昼夜变化都影响血压的变化。据研究,暴怒、激动时,人的血压可急升30mmHg左右。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行为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改善了治疗效果。将支持性心理治疗及行为干预应用到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中,通过影响患者的人格、应对方式、认知模式和情绪,增加患者对药物及非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本组有1男病例25岁,无高血压家族史,个人既往史无特殊,烦躁焦虑时血压可高200/120MMHG,用硝苯地平可缓解,平时血压正常,后来经过医学心理科会诊,确诊为焦虑证,经过1个月的心理治疗和抗焦虑药物治疗,患者的血压保持平稳。
2.2诊疗护理
2.2.1急症高血压的护理急症高血压包括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及恶性高血压,病情凶险、变化极快,如不及时有效的控制血压,常导致脑出血、脑梗塞、心衰、肺水肿甚至心肌梗塞等并发症。此类患者常需快速降压,如用硝普钠降压治疗,但此药若降压过快也会引起心血管并发症,因此,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是血压、意识状态的变化。加强治疗时护理:①用药期间注意药物浓度、滴注速度、持续血压监测,根据降压疗效调整硝普钠或其它降压药物的用药剂量。②观察尿量、尿液颜色、血压、意识状态、心率及心律的改变,做好记录,尽早发现可能的并发症,早期对症治疗。③注意硝普钠代谢物的蓄积中毒,静滴6h应更换,并避光,必要时监测硫氰酸盐浓度。本组患者挽救过程中,未发现药物中毒及其它并发症发生[2]。
2.2.2 高血压合并胰岛素抵抗的护理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高血压病是一代谢疾病,多合并肥胖、高血脂、高尿酸、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其核心是胰岛素抵抗。对于高血压的诊治、护理有指导意义巧。因此,治疗上应该检测血尿酸、血胰岛素、血糖、血脂,评价胰岛素抵抗程度,选用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制剂,如ACEI,有高血糖者宜用二甲双胍,以上药物都有较好的降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护理上密切观察血糖变化,及时发现无症状的低血糖,指导患者血糖控制不宜过低过快。强调饮食指导,每日碳水化合物以半斤为宜,减轻体重,适量运动。
2.2.3降压药物合理给药的护理,正常人血压24h呈动态变化,清晨即刻升高,6~10点为第一高峰,之后渐下降,至下午17~20点出现第二高峰,午夜降至最低。部分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变化呈非杓形改变,因此降压药的选用应以长效、能24h稳定降压为宜。对于减轻靶器官损害至关重要。短效药物,药物半衰期短,降压幅度变化大,容易引起靶器官损害,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应尽量避免。护理上根据血压变化特点及药物降压的T/P比值(谷-峰比)或患者血压测定结果指导用药,说服患者充分合作,定时定量长期服药,更必须按医生定期检查并调整药物的药量。动态血压的应用,家庭电子血压计的广泛应用对于指导服药及给药时问十分重要,应指导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测量血压方法,每日定时测量血压及调整药物的药量。一般以清晨给药为宜,若清晨血压很高,下午及傍晚不高,则提倡晚上服长效药或者在原服长效制剂的基础上于清晨加服一次短效制剂。部分患者服用小剂量阿斯匹林,有益的二、三级心脑血管病预防作用[3]。
总之,高血压是危害健康的常见疾病,应及早发现和治疗,护理上加强宣教力度,提高患者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及自护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病残率及死亡率。
参考文献:
[1]伏虎,刘国树.高血压病的诊断及治疗新观念[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9):1178-1179.
【关键词】 高血压; 心理健康状况; 社会支持; 效果观察
高血压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其常常又会诱发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心脏病、肾功能衰竭等,因此对于高血压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严重后果[1]。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人性化的支持、管理模式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使得社区的卫生服务工作的安排能够更快地通知到每家每户,这使得信息延误的情况大大降低[2-3]。本文主要对高血压患者心理干预以及社会支持的方法展开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高血压组(观察组):本组患者82例,男46例,女36例,平均年龄(55.1±12.5)岁。正常血压健康组 (对照组):本组患者82例,男45例,女37例,平均(53.8±12.7)岁。两组在性别、临床症状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年龄≥60 岁;(2)有正常的意识及表达能力。排除标准:(1)有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2)存在意识障碍;(3)老年痴呆症患者。
1.2 方法 观察组在试验前、试验期内直到停药,都需要每天观察和记录脉搏、体温、呼吸、血压、血糖等体征的变化。在患者的用药前后还要进行常规的血压、脉搏的检查[4]。
1.2.1 建立档案 由医院、社区服务中心、医疗教育机构对所有居民进行系统完整的登记,其中包括高血压前期患者的姓名、年龄、联系电话、家庭住址、教育内容、病情情况,以帮助各组织在进行走访教育、集中培训时能够及时告知各位居民,并且能够通过多方的力量来对居民的行为、病情进行监督[5]。
1.2.2 按照工作卡规范不健康行为 高血压患者在生活中根据社区服务中心下发的健康保障卡,尽量保证自己按照其中的较为标准的健康方式进行生活。比如高血压前期患者在社区生活中保障卡记录着患者每天的运动要求量,用药的时间以及剂量,自我保健的情绪管理方式,这就能约束高血压患者要根据卡上的内容严格管理自己的行为,改变原来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的保障工作卡可以更好地提醒患者对其自身的病情要多加注意。高血压患者在血压稳定后,社区卫生工作者还要每3个月进行一次回访[6-8]。
1.2.3 卫生服务管理实施程序 每月都对居民进行1~2次讲课,医护人员以及健康教育机构要在活动中对高血压的保健、防治等知识进行生动、深入浅出、便于理解的讲述,要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使居民知道该病防护的重要性。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居民在生活中的饮食注意事项、运动要求、用药指导、简单的自我病情监督手段、血压的测量方法以及判断标准以及自我保健的情绪管理方式等[9]。该教育课程还有家属的培训课程,以使居民的家属能够更好地监督其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于特殊的居民,医疗机构、街道还要增加探访的次数,居民一旦发现自己身体有何不适,可以直接拨打医院的高血压专线电话加以咨询。
1.3 问卷调查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Q)、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SDS)评定各被测的心理健康状况。由于问卷针对的是老年人,故研究者逐一向被试者进行面谈式问卷调查,以便视力不佳、文化程度较低的老年人能顺利完成问卷[10-11]。发放问卷 164份回收问卷164份,有效问卷164份,有效回收率为 100%,将两组各82份的资料进行分类比较,统计不同组别患者心理健康水平。
3 讨论
高血压患者与体检健康的居民在情绪、心理上有以下不同:(1)焦虑、恐惧。其实这种情绪是对恐惧的一种应激反应。这种由恐惧而产生的情绪变化,主要表现为焦虑、失眠、情绪低落等一系列行为及生理反应,如胸闷、心悸、呼吸急促等。(2)怀疑否定。大部分居民在体检前认为自己体检一致正常,平时也没病没灾的,突然被查出是高血压,第一反应往往是不相信,因而对医生及家属的言行十分敏感,甚至经常与家属发生争执,出现怒眼相对,暴踢易怒等情绪[13-15]。
虽然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许多疾病已经不再是一个难以攻克的科学难题[16]。但是,人们还是应该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中,自己的约束下,更好地规范自己的生活习惯,从生活上,尽可能养好身体,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17],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尽量远离老年疾病。居民也应该积极的理解、尽全力配合家庭成员的日程表,体谅彼此的心理和情绪,给予其更多的心理慰藉[18]。社区的工作人员要及时对社区高血压治疗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汇报,并且尽可能准确、高效地进行新资料的交流和传递工作[19]。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显著高于对照组。高血压前期患者在症状自评量表各分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等方面的评分显著差于对照组的正常健康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高血压患者存在心理问题,应针对心理问题和相关因素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加强心理干预和社会支持,可稳定病情,为患者疾病康复和身心健康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边小春.高血压患者的社区干预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0):107-108.
[2] 孙高峰,阿丽娅・买买提热依木.我国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方法及效果评价研究进展[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15(5):509.
[3] 李燕,黎顺芝,谭颖媚.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08,8(15):2980-2982.
[4] 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Inc. Diseases of the Heart and Blood Vessels Nanenclature and Critera for Dignoses[M].Sixth Edition.Boston:Little Brown,2009:114.
[5] Cohen S. Psychosocial models of the role of social support in the etiology of physical disease[J].Health Psychol,2008,7(3):289-297.
[6]徐玉叶.高血压社区管理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0,27 (27):158-159.
[7] 鲁萍.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生活护理[J].当代护士,2010,38(3):70.
[8] 惠平.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5(6):780.
[9] 王文.第三届国际高血压及相关疾病学术研讨会简介[J].高血压杂志,2011,14(1O):63.
[10] 李永昆.社区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行为改变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1,32(5):919.
[11] 刘春芝,冯晓艳.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的教育体会[J].吉林医学,2011,32(34):7391.
[12] 张文博.高血压个体化防治初探[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9):77-78.
[13] Glennv V,Ivonne M,Kyriakos S,et a1.Hypertension in Older Adults and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J].Psychosomatic Medicine,2009,68(12):727-733.
[14] 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0,4(2):98-100.
[15]张柏芳,曾爱琼.生活事件与老年抑郁症发病的相关研究[J].实用老年医学,2009,22(5):386-387.
[16] 景艳凤.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治疗及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9):149-150.
[17] Saito E,Sagawa Y,Kanagawa K.Social support as a predict-tor of health status among older adults living alone in Japan[J].Nurs Health Sei,2009,7(1):29-36
[18] 崔一敏.社区老年高血压分级管理的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3):157-158.
[19] 黄俭强,陈琪尔,舒小芳.社区老年人生存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8):725-726.
关键词 高血压病 心理特点 沟通技巧
高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据调查,我国城市自然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7.41%,农村3.6%,35岁以上人群患病高达5000万人,其病死率也明显高于同龄血压正常人群[1]。高血压早期症状虽然不十分明显,但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久而久之即可导致全身各重要脏器的功能损害,如心、脑、肾、眼等动脉病变,进而引起严重并发症。为此,2008年6月~2010年6月收治老年高血压病患者43例,对心理特点进行分析。
资料与方法
2008年6月~2010年6月收治老年高血压病患者43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62~78岁;对照组22例,男11例,女11例,年龄61~79岁。两组间文化程度、职业、年龄、性别等情况,经检验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进行如下护理干预。⑴入院后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沟通技巧:老年人一旦被诊断为高血压病,常常顾虑重重,陷于悲观的情绪之中,很容易出现不良心态。有的患者情绪不安、大叫大闹;有的患者沉默寡言、眉头紧锁,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根据患者的社会背景,文化层次及年龄的不同,采取相应的交流技巧与患者谈心,了解诱因,然后针对性地进行正确指导。有些患者对疾病的危害性无明确认识,抱无所谓的态度,护士应告知患者一旦患上高血压病就需要终身接受降压治疗,如果控制不理想,会因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而导致死亡和残疾。⑵治疗中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沟通技巧:在治疗中患者自己对各种临床症状过分敏感,稍不理想,情绪就不稳定。他们常常对各种诊疗检查持怀疑态度,此时护士应主动找患者谈心,对其表示理解,向患者说明高血压病需要长期药物治疗的意义及饮食治疗的原则。控制高血压除药物治疗外,非药物治疗也很重要,适当运动、合理膳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非药物治疗方法可有效预防和控制病情的进展。尽量倾听患者的心理感受,鼓励他们尽情发泄,待情绪平静后,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有关问题,帮助患者以平静的心态对待疾病,对那些丧失信心,消极的患者,应多于鼓励和安慰,使患者感到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乐观地接受治疗和护理。⑶出院前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沟通技巧:有的老年人缺乏耐心,往往不能坚持治疗,对此护士应告诉患者坚持治疗的重要性,有的患者把高血压病看成不治之症,产生恐惧,绝望心理;有的则对高血压病麻痹大意,不顾医护人员的劝告,任其发展;有的经过一段治疗后血压降至正常,就认为治愈而停止治疗,造成治疗失败,甚至发生不良后果。因此,应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疾病观,明确高血压病是可防、可治的,只要坚持合理用药,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减少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就可以控制病情进展。⑷评价方法:①患者入院和出院前均发放1份调查表,调查表内容是参照SCL-90症状自评量表的有关内容,自行设计20个影响因素,另据国内有人使用的标准,以是否达到或超过中度痛苦水平为界≥3划分有无心理问题[2]。②患者出院前发给主管医生1张调查量表,以了解患者在治疗中度配合情况。
结 果
治疗中两组患者配合情况及出院时SCL-90得分比较。
讨 论
如何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老年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成为当今临床上广为关切的问题。要熟悉老年患者的生理变化、心理状况,掌握与老年患者的沟通技巧,有的放矢地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愉快的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沟通要因人而异:在做心理沟通的过程中,根据患者的身份、年龄、职业等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力求准确恰当地使用尊称。绝对避免直呼患者床号,这样称呼会引起患者反感,影响护患沟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从高血压病患者的社会环境、躯体状态、心理因素着手,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通过心理支持、放松训练等,帮助患者学会自我保健方法,控制情绪,以消除心理因素对血压的影响,使血压得到良好的控制,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并发症的目的。
沟通要注意形象、举止和语言:护士的举止要适宜,面带微笑,与患者交谈,尽量与患者平视以利于护患之间的沟通。语调、语速及语音的不同特征,在沟通时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护士讲话平稳,音量适中,使患者感到轻松,舒适,愿意表达内心的情感。语言运用要恰当,说话慢些,清楚些。要善于发现实际情况,并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沟通要求护理人员注重自身素质的完善:有效的沟通技巧要求护理人员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沟通应不拘泥于形式,采用综合手段,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方法,让其了解病症,解决其问题,这要求护士不断地更新知识,既要重视应激与健康关系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要注意培养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善于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保持良好的心境,更好地为患者做好心理护理。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5(b)-0134-03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Essential Hypertension Patients
LIU Jia
Cardiovascular Department, Xiangya Hospit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Province, 41000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hypertension control and psychological status in essential hypertension patients. Methods 134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4 diagnos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equal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intervention group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mputer random drawing method. 67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intervention, while 67 case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given the general clinical nursing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Results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level of blood pressure improved in both groups, moreover, the improvement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more significan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nursing; Essential hypertension; Blood pressure level; Psychological status; Effect
原发性高血压是当今社会患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1],同时也是肾衰竭、心脏病以及脑卒中等严重疾病的一项独立危险性因素,通常发病于老年人群。原发病高血压患者一般存在抑郁、焦虑等负性心理状态,对患者的临床治疗、血压控制以及生活质量具有严重的不利影响。现择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在该院就诊治疗的13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一步探析心理护理作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的影响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择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在该院就诊治疗的13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通过计算机随机抽签法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与干预组各有67例患者。干预组:32例男性患者,35例男性患者。年龄范围39~80岁,平均年龄(57.97±10.18)岁。病程时间0.6~23年,平均时间(11.52±4.66)年。血压水平:收缩压水平(165.73±12.35)mmHg;舒张压水平(95.92±10.84)mmHg。对照组:33例男性患者,34例男性患者。年龄范围37~83岁,平均年龄(58.09±9.07)岁。病程时间0.4~25年,平均时间(12.08±5.71)年。血压水平:收缩压水平(165.84±11.90)mmHg;舒张压水平(94.28±10.09)mmHg。将伴有严重并发症、精神疾病以及 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统统排除,两组患者的上述资料通过统计学处理,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研究可比性比较明显。
1.2 方法
对照组:67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①饮食护理:患者饮食必须清淡,少食荤多食素,进食容易消化的食物。饮食必须规律、定时定量,多进食低胆固醇、低脂以及低钠的食物[2],控制患者钠盐的摄入量,每天食用钠盐量应该不超过6.0 g,多进食富含钙、钾的食物,少进食高胆固醇、甜食;多进食新鲜的瓜果蔬菜、五谷杂粮类食物,可适当搭配海产品,少进食腌制的食物、辛辣食物,监督患者少饮酒、少抽烟,尽量帮助患者戒掉不良的生活习惯及行为,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及良好生活习惯行为。②运动护理:指导患者学会、发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运动量,根据患者实际年龄、病理状况选择适宜自己的运动频率、强度、时间以及方式[3]。通常情况下,适合高血压患者的运动方式包括散步、气功、太极拳、慢跑等有氧运动[4]。通常运动的最佳时间为清晨或者餐后30 min开始,运动时间在30 min左右,每周运动3~5次,运动强度以患者未感觉疲劳为宜,运动量应该循序渐进,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逐渐增加,并且必须长期坚持,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有效控制血压水平,以防剧烈运动导致血压水平出现较大波动。③嘱咐患者所用药物的名称、用量、用法、药效作用、副反应以及应对措施,加强患者遵医行为,监督患者按次、按量、按时用药,提高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劝导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的过程非常漫长,甚至是终生,必须注意药物的使用原则,切勿擅自停止用药[5],或是随便更改药物,以免出现不必要的危险。
干预组:67例患者在一般临床护理的同时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原发性高血压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通过发放疾病有关资料、口头讲述等方式,让患者能够充分了解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的概念、致病因素、病理机制、治疗及转归等情况[6]。告知患者虽然高血压需要接受终身治疗,但是坚持积极的药物治疗、饮食调节以及运动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便能够使血压水平得到有效控制,避免各种临床并发症的产生。试验发现,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波动较大的原因与患者自身的心理状态、错误的认知具有紧密相关性。所以,对首次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我们必须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全面的调查、综合分析,对发现的心理问题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①针对盲目乐观的患者,医生及护理人员应加强健康教育,详细讲述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的健康知识,通过果断的结论、明确的词汇以及简短的语句,强化患者对高血压疾病诱发因素、临床症状、转归的认知及了解。②针对紧张、焦虑的患者,向患者说明稳定的情绪,对维持血压水平非常重要,通过听广播、看电视以及音乐疗法等缓解紧张的心理情绪[7]。③针对抑郁消极的患者,积极主动与患者交谈沟通,鼓励患者多与家属交流,多参与有益的集体活动,一笔那释放自己的心理压力。并且获得患者家属的配合支持,尽可能多陪伴患者,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关爱及温暖。④针对敏感多疑的患者,护理人员必须耐心解释、尽量安抚,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让患者能够正视疾病,消解心理顾虑,从而配合治疗、护理工作。⑤针对安定积极的患者,主要进行指导性心理干预,为其讲述先进、有效、正确的自我调节方法,强调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保证其处于安定、积极的心态。
1.3 指标评价
汉密尔顿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价[8],共有20个项目,每项评分为0~4分,依次表示无、轻度、中度、重度以及相当重,分值越高表明抑郁、焦虑程度越为严重。生活质量:包括社会功能维度、心理功能维度、躯体功能维度、物质生活维度等四个维度,总分为6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方法
通过SPSS 17.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于计量资料,用表示,并使用配对样本t进行检验;当P值小于0.5时,说明试验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压水平比较
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均得到改善,而干预组患者血压水平改善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变化情况分析表(x±s,mmHg)
2.2 抑郁及焦虑状况
干预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P
表2 两组患者的抑郁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对比分析表(x±s,分)
2.3 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组患者在社会功能维度、心理功能维度、躯体功能维度、物质生活维度等生活质量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P
3 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容易受到各种环境因素干扰的疾病,一般与社会环境、物理环境以及不良生活方式有所联系[9]。当患者受到不良外界刺激,或是精神心理受刺激时,会造成机体交感神经变得异常兴奋,从而产生血管收缩,导致血压水平增高。在患者心理情绪过度激动时,便会产生紧张的心理,血压水平迅速增高,二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消除患者的负性心理因素,有助于血压保持稳定的状态。在实践护理工作中,必须尽最大努力消解患者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安定患者的不良情绪,激励患者配合治疗、护理工作,改善患者的依从性。
心理因素是引发原发性高血压的一项关键因素,并且心理因素与疾病互为因果。以往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的几率比较高,具有严重的焦虑及抑郁等不良心理,与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呈正比相关性,对患者血压水平的变化程度具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心理护理干预是临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一种有效辅助手段,能够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缓解患者内心的压力,帮助患者建立正确认知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纠正各种因素引起的不良心理。切断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发展过程中的恶性循环,以免不良心理因素刺激、持久,致使内分泌、体液以及神经等系统血压调节机制遭到破坏,造成持久性血压增高。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行为治疗能够确保患者血压保持在理想水平范围内,可适当降低用量,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糖尿病围手术期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性疾病,其患病率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糖尿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第3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非传染性疾病,成为世界公共的卫生问题。泌尿外科常见病如泌尿系结石、前列腺增生症、膀胱肿瘤、前列腺癌等。如需有效治疗,一般多采用手术治疗。由于糖尿病是以血糖升为主要特征,且并发症较多,又不易治愈的终身性疾病。手术和麻醉的应激反应均可导致糖尿病病情加重,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所以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必须将血糖控制到一定的水平才能手术。为了使患者顺利的度过围手术期,理想地控制血糖,预防和防止感染,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很有必要。
1.心理问题及护理
患者在患糖尿病后,由于心情不好,肝火太旺,所以变得特别爱发脾气。在他们心目中,常希望治疗后能“立竿见影”,药到病除。针对这类患者首先要做好耐心的思想工作,做好卫生宣教及相关疾病的健康教育,解除患者顾虑或思想负担,使患者顺利的接受手术治疗。
饮食护理,一般来说,对围手术期的患者,应与营养师配合,制定糖尿病治疗饮食,按患者体重(kg)计算患者所需热量,确定患者所需饮食。如按60kg体重计算,每日其主食600~800g,瘦肉100~120g,鸡蛋1只约50~60g,新鲜蔬菜1500g。每日3餐均匀分配。另外还须控制患者零食,少吃水果或禁吃水果。但是,对于年龄较大,对饮食比较挑剔且病情较轻患者,可以督促其及家属掌握食谱食品换算法。饮食可选一些高蛋白,而氮质血症患者,应为低蛋白饮食、高维生素、高纤维、低脂、低盐食物,脂肪在定量范围内宜食用植物油。应合理搭配膳食,改进烹调方法,做到定时、定量、定餐。高质量的饮食护理对降低患者的血糖极为重要。总之,饮食的护理既要严格控制,又要保证患者充足的营养供给,必要时可以静脉内给予营养补充。这就可以避免患者术后因营养不良而造成伤口愈合不良。同时,对于嗜烟酒患者要劝其戒除。
2.血糖的监控与护理
手术前护理
一方面调控饮食,另一方面按病情的轻、重程度(即血糖值的高低)给予中、长、短效胰岛素以降低血糖,临床常用短效胰岛素,其剂量为20~30u/d,分在3次饭前半小时皮下注射。待血糖控制在7~11mmol/L(饭前血糖)才能进行手术。为避免手术日因禁食致能量不足而发生低血糖,手术前最后1次胰岛素用量减半。
手术中护理
一般以平衡液、血浆代用品作液体输入(手术时间长者,每4~6h测1次血糖),根据结果给予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8~12u。
手术后护理
按泌尿外科术后常规护理,还需加强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患者因麻醉作用消失对胰岛素抑制作用也消失,加上禁食,最易发生低血糖。因此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葡萄糖与胰岛素。在输液的同时监测血糖、尿糖并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要随时控制滴速,观察生命体征和神志变化,如有无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出汗等情况。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报告医生,急查。术后3~5天内连续监测血糖用量,发现血糖升高或降低,随时调整胰岛素与葡萄糖用量,用平衡液、生理盐水配制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时继续饭前半小时皮下注射胰岛素。
预防感染
由于糖尿病本身为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在高血糖、高尿糖状态下,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水、电解质紊乱,蛋白质缺乏,营养障碍易导致感染,感染又糖尿病加重。老年患者多并发呼吸道感染,术前应注意预防感冒。一些前列腺增生因排尿困难需留置导尿管,因此更易并发泌尿系感染。需每日尿道口护理2~3次,保持各引流管的通畅,保持床单的整洁,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内裤。更换引流装置时严格无菌操作,防逆行感染,定时做尿培养等检测。
皮肤的护理
手术后给予睡气垫床。积极做好相关疾病知识宣教,鼓励患者加强个人卫生,切实做好五勤。特别是对水肿患者,注意保护皮肤及做好皮肤的护理,防止外伤,预防褥疮。定时翻身,根据季节每日用温水为患者擦洗全身皮肤及会皮肤1~2次,用50%红花酒精按摩骶尾部及骨突出的部位,撒上滑石粉或痱子粉,随时更衣,防止感冒。因糖尿病患者发生趾端病变较多,所以鞋袜宜宽松舒适,每日用温水泡脚后轻轻擦干。
3.康复期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因糖尿病不能彻底治愈,长期使用药物费用较高,许多患者对坚持治疗有抵触情绪。所以,护士要对患者和家属耐心宣教,目前虽不能根治,但治疗需要持之以恒。强调只要合理饮食、用药、糖尿病是可以控制的。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具有重大意义,不但是治疗的一部分,它本身就是一种治疗。对需要长期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出院前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培训,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部位、时间、剂量及无菌技术等。了解所用胰岛素的类型、作用时间、强度及高峰期,定期做血、尿糖的检测,注意低血糖反应。同时动员患者家属共同关心患者,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糖尿病健康指导包括糖尿病基础知识、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自我管理、急慢性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生活常识、心理生理指导等8个方面。出院后定期测血糖、尿糖,定期复查,不适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