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5 11:40:1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篇(1)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2-112-01

一、就业能力的概述

就业能力是一种隐性素质,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就业能力是一种与就业相关的综合能力,具体包括哪些能力,至今仍无定论。在国外,Law.Wong&Mobleye认为,就业能力主要由三个维度组成;第一,个人适应性;第二,个体与市场的交互;第三,职业身份。在国内,郑晓明。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它是一种综合能力。

二、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现状

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更加理性、自主、务实和多元化,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断提高,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大学生总体素质不高。首先是综合素质不高;其次是人文素质不高。当前,用人单位往往将本单位的企业文化及对人才的素质要求结合起来,许多大学生不注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

2.核心竞争能力不突出。就业能力的高低必须在社会实践中才能体现出来,大学生往往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但对与就业相关的一些核心能力就相对欠缺,比如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

3.就业技能不熟练,求职能力欠缺。有些大学生职业生涯意识模糊、自我定位不准确,出现了不能在面试中充分展示自我优势、盲目从众等现象。

4.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低。职业成熟度是指个体在完成与其年龄相应的职业生涯发展任务上的心理准备程度。主要表现为:首先是择业意识形成时间较晚;其次是就业过程中显出极大的依赖与被动。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岗位相对不足

1.深层次原因在于不合理的经济发展结构带来的就业持续下降。我国目前各产业吸收就业的结构还不合理。第一产业吸纳就业的潜力最差;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也将减弱;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优势依然没有充分体现,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不足。

2.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影响就业岗位的缩减。由于就业市场供过于求、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导致一些部门、地区和垄断性行业出台了一些就业歧视、壁垒性政策。

(二)高校的教育体系、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1.高等教育的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相对滞后。首先表现为学科结构和专业结构不合理;其次是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不合理;最后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滞后。

2.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未形成系统教育和指导体系。其一,教育方式和手段还很简单;其二,高校就业指导大部分精力集中于完成信息等事务性的工作,忽视了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教育;其三,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机制还不完善,这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学生自身因素制约着就业能力的提高

主要表现在:其一,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其二,独生子女家庭对子女存在普遍过保护的现象;其三,某些大学生存在就业心理障碍。

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途径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要靠全社会的力量来共同推动,构建以高校核心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教育和开发体系,具体的途径主要有:

(一)政府要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创造条件

1.国家要培育有序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建立全国人才市场信息网。政府要充分发挥指导、监督、调控功能,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并完善各类职业教育的中介机构,为大学生求职、职业发展服务。要加快推进人事制度的改革,同时健全法规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录用标准,规范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和大学生的择业行为,使大学生就业政策更好地得以落实;建立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竞争环境和奖励措施;应通过公共培训机构培训失业的大学生,转变大学生的技能结构,提升就业能力,使其有能力重新获得就业机会。

2.国家应鼓励大学生到中西部、基层就业,同时在大学生中推行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落实各项创业政策,通过创业来实现个人价值。

(二)高校要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努力推进高等教育制度改革

1.高校应当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制度改革。高校应当根据社会需求来调整专业结构和优化学科结构。2.高校应当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把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作为教育质量考核最重要的考核指标。目前,我国高校一般都设有就业指导中心,但还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这也影响教育的提高。3.推进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建设。高校必须不断推进就业指导队伍向专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同时还应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指导老师的数量,以提升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4.建设阶段性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进行职业教育和就业指导。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且对不同阶段的中心任务,高校应配套开展相应的职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

篇(2)

关键词:就业能力培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一、发挥学校教育的主体作用,众志成城,搭建常态化规范化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1.全员动员、广泛参与,就业工作有机联动

(1)领导重视,构建全员参与的就业体系

在我校以"育人为本,促进人才辈出"的人才培养理念的指引下,各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学院就业领导小组,督导并建成了学院班主任、系支部书记、任课教师、研究生导师、辅导员等一体化的就业通报联动机制,把握契机,群策群力解决就业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瓶颈,形成了浓厚的全员参与的就业氛围。

(2)党员示范,深化就业"三个一"制度

发挥教工党员的先进示范作用,围绕就业工作开展教授、班主任、全体教工三个层次的立体化就业指导团队。召开多场党政联席会议和本科生班主任、研究生导师就业工作研讨会,推动学生国防就业、高端就业;号召全体教工党员继续深化就业"三个一"制度,每名教工党员指导一名就业困难学生,加强就业的过程指导和目标指导。

2.提前规划、互帮互助,生涯指导扎实推进

(1)积极引导,就业能力稳步提升

面向本科生群体开展:向左走&向右走--选择的智慧主题讲座;与教授对话--教授工作日活动启动;与班主任对话--师生座谈会活动;"群英会谈"--研、本学生座谈会;锻炼表达--挑战主持人大赛;"对话明天,点亮人生"--院友访谈主题教育活动。面向研究生群体开展:职业论坛之"职场早知道";职业论坛之"闪亮就业之路";模拟招聘会--"职场全体验"。推进了对学生的生涯指导工作,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2)学生主体,互帮互助主动就业

就业不能单靠学生个人。就业工作中,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团体作用,形成学生自我服务的就业团队。每周一期的就业心得集锦、每日一期的就业简报、每天多条就业讯息也帮助年级学生及时了解到校内外各类就业讯息,引导学生自发总结和思考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交流就业心得,提升就业能力。

3.搭建平台、分类指导,人职匹配深谋发展

从普惠式生涯教育、协助式生涯辅导、自助式生涯服务、个性化生涯培训四个层次搭建了全程化多路径的生涯辅导体系。为健全培优育人机制,拓宽职业生涯指导模式,需要不断提升就业指导活动质量,结合学生发展诉求,多管齐下,分层次,有重点,全力推进职业生涯指导工作高效开展。

4.巩固学风,关注学困,促进升学提升就业

学分绩点的高低对学生是否能到理想的单位就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投入大量精力关注招聘的同时,我们尤其注重学院学风的巩固,特别是动员一批有能力的同学读研再深造,提升就业层次。各学院领导特别召开了考研动员会,在考研宿舍布局及其他环境等方面为该群体做了充分的考虑与支持。安排学生联系人定期汇报学生的考研状态,不断鼓励坚定信心。为毕业生的升学率提供了保证。

二、发挥社会教育的联动作用,多管齐下,加强多元化多路径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1.校友合作,开拓就业渠道

学校积极挖掘外部校友力量,梳理校友信息,加强校友联系,健全校友网络。邀请杰出院友来校开设讲坛,设立奖助学金、召开专场招聘会,拓宽学生就业渠道的同时让学生感受榜样魅力,树立鸿鹄之志。

2.院企合作,增添就业合力

学校老师利用暑期时间带领学生参加企业走访活动,探寻校企合作机遇,积极争取更多的就业资源,探索更高效、双赢的校企合作模式,增添就业合力。

三、发挥家庭教育的协同作用,同心同力,发挥普惠式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保障作用

通过就业意向调研,我们了解到绝大多数学生确信自身已具备明确的个人职业定位和职业发展规划。但在实际求职环节,学生比公司声誉、比薪酬待遇、比工作岗位、比就业地域的盲目行为屡屡发生。在职业定位教育上,部分家庭未能发挥理性引导作用,不切实际地希望子女回原籍工作、继续深造、找高薪职业等影响了学生的自我定位和择业观,阻碍了毕业生顺利就业。

在新时代的就业工作中,家庭因素对于学生去向的选择影响比重原来越大。很多学生对满意工作的定位为"钱多事少离家近",许多学生家长也都盲目的要求孩子回到原籍工作。基于此类现象,如何做到既能发挥家庭教育的协同作用,又能避免学生"啃老"、如何做到既能让学生充分利用家庭资源顺利就业,又能避免因家庭所在地的原因束缚了学生自身的发展是我院长期以来一直不断探索解决的问题。因此,以事业为引导,发挥家庭教育的协同作用,实现学校与家庭的高效的沟通与无缝连接,发挥教育正能量就显得至关重要。

在帮助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自我认识,确定合理的就业期望值的基础上,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与沟通,制定完善《学生就业情况家长联动规范》等操作指南,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家长开放日等形式发掘就业资源的同时,充分调动了学生家长的能动性和对就业的正确导向作用。力争实现充分联动单位、学校、家庭的资源与作用,形成学院搭台、单位唱戏、教师引导、家长关心、学长身范的全员育人、事业引领的工作机制。

完善家校桥梁的搭建,强化落实安全稳定。综合利用以下几种渠道实现家校信息的及时沟通和反馈,扫除交流距离障碍。

(1)辅导员建立家长飞信群。通过飞信定期向家长反映学生的就业考研情况,落实安全稳定工作。

(2)推行家长QQ群,加快信息的双向传递。建设学院学生成长网络平台,及时学院专业信息及年级学习生活信息。

(3)假期给家长的一封信。结合学生概况和专业整体情况,再话学生的就业和发展。

除此之外,我们将依据历年就业调研分析结果,继续做好重点比对,综合分析,剖析数据的内在逻辑关系,加大对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特点以及岗位要求分析工作。第一、针对考研学生、学困生、立志国防就业学生、社会企业就业学生、创业学生等各类应届毕业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和人职匹配实施横向上的分层分类指导。第二、就业指导不仅在毕业班,更需要贯穿整个学生生涯,因此,在加大面上职业规划教育的基础上,针对大学的不同阶段制定相应的职业规划指导任务,帮助学生在纵向发展上实现个人就业能力、素养的稳步提升。第三,就业工作人员尤其是处在一线的辅导员也将继续加强自身理论学习,不断加深对就业指导工作的研究,积极参加与就业相关指导培训,提升专业指导能力,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

篇(3)

李庆中(1980-),男,河南辉县人,现在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从事学生管理工作,职称助教,研究方向是国内,国际政治。

摘要:大学生就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而毕业后的就业关系重大,涉及个人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远建设。当前形势下如何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笔者认为应以培养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为核心,为此应全面研究分析大学生就业能力,结合当前的就业形势,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工作,同时在国家,社会和高校层面创造一个宽松,有利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的外部环境,内外合力,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

关键词:就业能力;就业心理;就业歧视;职业教育一、当前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

大学生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成败,同时也关系到社会的安全稳定。大学生就业是教育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和民生问题,不论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都是重大问题。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加快发展速度以来,规模逐年扩大,高等教育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的发展速度和成就,不过随之而来的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这一问题有复杂的原因,造成了目前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

(一)高校毕业生的总体就业形势

据去年我国人社部部长尹蔚民透露,“根据测算,20-59岁就业年龄组人口将在2020年达到8.31亿峰值。未来一个时期,我国仍将面对巨大的就业增长压力。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今年增加到699万人。未来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保持在年均700万左右,约占每年新进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的一半,且这一比例将进一步提高,再加上中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城镇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士兵,总量近1600万人,我国青年就业压力巨大。”①而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727万,为历年来最多,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

1、就业形势中的积极因素

一是我国政府逐年加大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政策力度。如我们耳熟能详的西部大开发,大学生村官,选调生考试,特岗教师计划等,对于大学生在诸如城市落户,创业扶持,税收等都采取了政策倾斜,2013年起我国将推毕业生担任特岗人员试点,开始打破跨区域求职登记限制。

二是我国各高校对于大学生就业的重视程度逐年提高。目前高校都已设置就业指导中心或就业服务中心,专职负责落实国家就业政策,服务大学生就业。同时大学各个院系也在教学设计,服务大学生就业方面采取了很多实际的措施。总之,我国的高校已经形成上下联动,协调配合的完整服务体系,共同服务于大学生的就业工作。

三是我国今年首次明确将从战略上转向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战略层面的变革。“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3月底表示,中国解决就业结构型矛盾的核心是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是技术技能型。今后,中国将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突破口,对教育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而这一调整集中在高中和高等教育阶段。”②这一变革之所以利好大学生就业,是因为我国目前的就业市场急需高素质职业技能型人才,但高校无法满足供应,造成一方面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走高,另一方面大量的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

四是我国高校毕业生个人心理素质逐步适应复杂的就业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之所以产生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高校毕业生个人心理素质或者说就业理念不够成熟和务实。很多高校毕业生一直以“高级人才”自居,不肯从基层做起,不肯去自以为“不体面”的领域就业,这种自恃清高,眼高手低的普遍现象严重阻碍了自己的就业。而随着就业形势的发展,高校毕业生的心理素质也逐渐成熟和务实起来,大学生村官,大学生养猪,大学生扫大街等现象已不新鲜,反映了高校毕业生择业观念积极的变化。

2、就业形势中的消极因素

一是高校毕业生数量巨大,客观供大于求。这是最大的消极因素。特别是今年我国经济出现下行态势,又面临艰难的转型升级任务,经济增长速度减慢直接影响到企业吸纳劳动力的数量。

二是结构性失业的问题明显。结构性失业,主要是由于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现有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观念、区域分布等不适应这种变化,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而引发的失业。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调整经济结构”问题,如市场上有些经济发达地区急需大量服务型,技能型人才,但我国高校毕业生的素质不能满足;西部地区长期面临“人才饥渴”,东部,特别是东南部和北上广地区长期处于人才超饱和状态,这一问题仍处于胶着状态;大学毕业生不切合实际的就业理念,浮躁的心态也是影响就业难的重要因素。

三是就业歧视普遍存在。就业歧视主要是性别歧视和学历歧视。性别歧视主要是用人单位歧视女性的现象,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都明确不要女生,是典型的性别歧视。另外有学历歧视,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片面强调学生高校的知名度,有些用人单位甚至要求本科和研究生教育都必须是“211院校”,这些都是典型的学历歧视。以上就业歧视均成为大学生顺利就业的拦路虎。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和就业能力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特点分析及应对办法

1、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特点

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心理指的是以就业为中心产生的复杂心理现象。根据笔者观察归纳,我国大学生就业心理有以下特点:

一是大学生就业功利性心理和浮躁心态并存。大学生功利性的就业心理集中表现在公务员考试的连年升温,企事业单位也热度不减;据智联招聘2014年应届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客服、销售和生产加工类职业入选为应届毕业生最不愿从事的三类岗位,这些岗位从性质上来说都属于基层岗位,大学生不愿从基层干起集中反映了就业的浮躁心理。

二是部分大学生“啃老”的现象反映了不思进取的心理。“据《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在2011年毕业的大学生中,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10多万人选择‘啃老’。”③今年我国将有727万大学生毕业,可以想象大学生啃老现象只会进一步加重。部分反映了大学生面对复杂而严峻的就业形势不思进取的心理。

三是大学生群体在就业中开始体现积极和务实的心理。从大学生最新的就业现实来看,大学生务实的就业心理越来越明显。“2014年各省公务员考试大幕拉开。截至昨日,已招录公告的23个省区市中,16省份报名人数集体下降,其中15个出现招录、报名人数“双降”局面。如浙江去年报名者高达36万,今年最终缴费确认的为22.7万人,剧减37%。其他省份亦出现10%-30%不等降幅。”④大学生积极的心理从就业的地区也可看出一二。如与往年相比,今年应届毕业生投身“北上广”的热情开始降温。

2、培养积极正确就业心理的对策

各种心理现象,包括就业心理都是复杂的,但是可以通过耐心的疏导教育加以引导的。解决这一问题,可行的对策是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加以引导。

许多大学生之所以出现功利性,浮躁和不思进取的就业心理,归根到底是欠缺科学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这些价值观的树立在大学阶段主要靠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一线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以我们党的理论,社会主义公德教育,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反复的引导教育,使学生早日形成艰苦奋斗,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养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应的就业心理。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总体来说较弱,就业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能力和素质总和,笔者认为主要包括适应能力,吃苦耐劳能力,动手能力,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人文素养。

大学生适应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有些优秀的学生,利用各种条件参加实习和各种实践活动,适应能力自然较高,而更多的学生缺乏关键的实践锻炼,自然适应能力较弱。

吃苦耐劳的能力,笔者根据亲身接触众多的学生以及观察,目前大学生比较缺乏这一能力,常见的现象是很多学生在主观上就缺乏吃苦的思想准备,在实践中更是出现刻意逃避困难,避重就轻的心理。

大学生动手能力偏弱这个基本是社会的共识,这也是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一般会特别强调实践经验或相关工作经验的重要原因。另外与我国高等教育培养重视理论知识而轻视动手能力锻炼有关。

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也是参差不齐的状态。不过总体来说是偏弱的,特别是专业技能,因为我国大学生在专业技能锻炼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比如我国医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需要大量的实践锻炼才能逐步培养起来,而实际情况是医学生的实习教学还需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偏弱是不争的事实。为什么单独提出人文素养?因为大学生人文素养关系到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培养,关系到大学生一生的长远发展和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不会做人,何谈做事?在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方面,我国高校还需进一步提升认识,努力推进这一工作。

三、破解大学生就业能力弱的新思路

(一)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基本思路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归根到底是靠大学生自己,所以就业能力的培养应以大学生自身就业观念的转变,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为主,而在目前我国整体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背景下,外部因素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主要的外部因素笔者认为包括学校,社会和国家政策层面。这些外部因素应作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重要补充。内外因素都很重要,应协调推进,不可偏废。

(二)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具体措施

1、大学生自身因素的着力点

首先调整自身的就业观念。大学生应对目前的就业形势有充分而清醒的认识,打消不切实际的想法,做好从基层做起,从小事做起,灵活应变的心理准备。“近日,在北京朝阳区环球金融中心,湖南常德“90后”男孩、北大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张天一开了一家叫作“伏牛堂”的小店,专卖常德米粉。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抛开传统的就业路径,做出适合自己的人生选择。”⑤这一现象反映了大学生就业观念的积极变化,正应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话。

其次是打牢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底子。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大学生的看家本领,必须熟练掌握,才具备顺利就业的前提。强调这一点,也是因为目前很多大学生专业理论知识薄弱,尤其是动手能力,专业操作技能较差,缺乏相关锻炼,不能理论联系实际。仅就大学生个人因素来说,这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关键一点。

再次是需要培养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大自然的规则是“优胜劣汰”,这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大学生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复杂的生存压力,没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是不行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必须最终依靠社会实践的锻炼,所以大学生应自己主动创造条件参加各种教学实习,利用寒暑假积极接触社会,参加社会各种形式的锻炼,经过时间的积累,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自然稳步提高,从而为更好更快地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是在精神上有所追求,注重个人德行的培养。人活着需要有一定的精神追求,而不仅仅是追逐物质财富和个人享受。我国在选拔人才方面向来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之所以强调德行的培养,在于德行关乎个人一生的发展,关乎人生的成败。大学生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人,理应自觉培养自己良好的德行,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德行稳固则人生稳固。在培养良好德行的过程中,做人做事的能力必然随之提高,哪里还愁有一个工作呢?

2、大学生就业外部因素的着力点

(1)首先是国家政策层面

关于大学生就业国家在政策层面采取了众多举措,以后也必将采取更多新的举措,这是可以预见的。介于篇幅,笔者认为以下政策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关系重大:

第一是我国应加大经济结构的调整的力度,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科技,文化,旅游,交通运输,中高端服务业,这些行业需要吸收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同时还能够使大学生的专长得以发挥,一举两得。

第二是改革户籍及用人指标制度。“取消大学生留在省会以上城市的指标限制及户口限制,代之以人才标准和专业标准限制,促进人才流动,解除大学生就业的“户籍限制”之忧,以利于大学生就业。”⑥

第三是在高等教育培养方向上进一步向素质教育转变。这一政策关键在于扭转我国教育长期的重知识学习,轻能力培养的弊端,真正转向素质教育,教育以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校就具备比较扎实的能力基础,为以后走向社会顺利就业铺路。

第四是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予以更多政策支持。非公有制经济是指除公有制经济外的经济成分,主要是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一般也可称为民营经济,仅就促进就业和民生的角度看,民营经济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对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2)其次是社会层面

社会层面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笔者认为首要的也是主要的受到国家政策层面的影响,国家相关的政策完善,推进顺利,社会层面则在推进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也会卓有效果。

社会层面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企业招聘和社会大环境方面。

企业招聘层面笔者认为应主要落实国家的各项就业政策,招聘中努力秉持公开,公正和透明的原则,消除性别歧视和学历歧视现象,为毕业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氛围。

社会大环境层面涉及国家,社会,高校和大学生个人等因素,社会大环境应为大学生顺利成长成才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客观地讲,这是一个漫长的建设过程,需要涉及方共同的努力。而努力的大方向则是为了大学生顺利成长成才服务。

(3)最后是高校层面

高校层面是落实我国政府各项就业政策的落脚点,是将一名学生送向社会的最后一站,因而对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直接的影响。笔者认为应在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是应配合好国家的职业教育转变战略,努力培养优秀的职业人才。如上文所述,我国自今年开始将推动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转向职业教育,这对于向社会提供足够的高素质职业人才意义重大,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意义重大,因而广大高校应积极配合。

第二是应适应市场需要,积极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和进行课程改革。高校应设置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集中力量做大做强这类专业,同时适当削减社会需求萎缩的专业,避免浪费教育资源;“在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上,可适当增加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身发展需求来选择所学课程;在教学方式上,应强化实践教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素养。”⑦课程设置必须转向实践方向,转向社会实际需求方向,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第三是强化学习就业指导部门的力量。目前各高校已设立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对于指导大学生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只能加强就业部门的力量,配备专门的就业指导老师,形成完善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思路。同时加强高校就业的理论研究,高校就业部门工作机制研究,以更好指导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总之,大学生就业难的解决应以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培养为主要方面,打铁还需自身硬,必须尽快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就业市场游刃有余;同时必须在国家政策,社会环境和高校层面积极建设,完善,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最终尽早,尽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春雷.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2010.

[2]成长群.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湖北: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0.

[5]李菲菲.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D].山东:青岛大学公共管理系,2012.

注解:

①参见《人社部:史上最难就业季或再持续五年》,载《京华时报》,2013年6月18日。

②参见《高教改革确定:600多所本科高校转向职业教育》,载《经济观察报》,2014年5月10日。

③参见《中国大学生生活现状调查:57万大学生待业在家》,载《人民网-生命时报》,2012年11月1日。

④参见《16省份公务员报名人数下降浙江减少近1/3》,载《新京报》,2014年3月27日。

⑤参见《大学生另类就业盘点:卖米粉卖猪肉当保安》,载《中国新闻网》,2014年5月4日。

篇(4)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能力缺口 就业能力培养 责任分担

[作者简介]王莉(1975- ),女,湖南湘潭人,洛阳理工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发展教育。(河南 洛阳 471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南省2013年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协同创新培养工程技术人才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32400410869)和2012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课题“河南省战略性新兴行业创新型技术人才的成长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2B457)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3-0171-03

当前,结构性失业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核心问题。而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是大学生产生结构性失业的主要原因。正是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存在的就业能力缺口过大,使大学生就业出现“两难”现象,一方面是学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岗位,而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作为高校教师,我们不禁要问: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缺口到底有多大?这个问题是怎么出现的,问题的出现是偶然的吗?就业能力缺口过大是高校的问题,还是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呢?可不可以找到一个更开阔的思路来看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呢?笔者将从政府、用人单位、学校和个人责任分担的角度来分析大学生能力培养的问题。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缺口过大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就业能力是指“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人们认为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缺口太大,其依据主要源于对劳动力市场上供需双方的调查。杨河清于2007年对北京市大学生就业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调研显示,60%的被调查企业反映,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岗工作的实际知识的应用率不足40%。武汉市人事局2006年调查发现,武汉地区企事业单位在当年有21.3%的岗位未招到合适大学生,有超过五成的企业对前去应聘的大学生不满意。山东省人才供需预测课题组2008年的调查显示,已毕业工作的大学生对所学知识评价不高,有40.1%的被调查者认为大学所学知识“很少部分有用”或“基本无用”。全球著名的咨询机构麦肯锡在2005年10月在一份题为《高素质大学生短缺,将有碍中国经济增长》研究报告中称,尽管中国毕业生人数很多,但只有不到10%的人拥有胜任外企工作的技能,而印度的比例为25%;由于中国毕业生的就业技能的缺乏,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的产业结构调整进程。这些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有较高期待,学生对自身所学评价不高;在实际工作中大学生也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现阶段因为就业能力不足造成大学生就业能力缺口过大的问题非常突出。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责任分担机制失衡

从被调查用人单位和学生的态度来看,较多的人把就业能力不够问题的矛头指向了学校。诚然,学校的教育与培训肯定有值得深刻反思的地方。但是,如果一谈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就只能想到学校,那么这个想法未免太过简单。实际上,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是劳动力市场中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和作用的结果:有作为市场供方的大学生自身的问题;有作为提供教育培训服务的高等教育机构的问题;有作为市场需方(如企业)的问题;还有社会环境方面的问题(如宏观经济形势、政策支持);等等。在此借用湖南师范大学石鸥先生的一个比喻:如果把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比作一辆马车,那么,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个人是拉动车子往前奔跑的四匹马,四方共同承载和共同负担。如果任何一方或几方出现故障,就会造成奔跑中的马车失去平衡甚至发生侧翻,这其实就是我们大学生出现就业能力缺口过大的问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大学生自身的责任,也是学校、政府和用人单位的共同责任,现阶段责任分担机制的失衡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政府未建立明晰的就业能力国家框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力市场对大学生获得就业和持续发展所需的就业能力在逐年提高,但我国却没有建立起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就业能力国家框架。因此,学校无法找到一个可参照的教学和培训指南,求职者无法进行就业能力的自我评价,人力资源专家也没有一个可以考查应聘者能力的依据,人才市场只扮演了一个“职业中介”的角色,没有很好地履行系统、清晰和完整传达市场需求信息的职能。

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把就业能力置于国家经济发展和整体国民素质提高的高度。比较突出的有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它们都根据本国劳动力市场特点提出了就业能力国家框架模型。美国劳工部成立了获得必要技能委员会(SCANS),由商业界、教育界和工业界的代表组成,负责调查当前和未来职业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同时建立了国家职业信息网(O*NET)对外职业技能要求,以指导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澳大利亚政府在2002年出台《国家就业能力框架――未来的就业能力》报告,认定了8大就业技能,并明确提出就业能力框架要用在各个教育层次,用于指导学校开展教学和培训活动、指导求职者开发就业能力和指导招聘者评估求职者能力。加拿大会议委员会(CBC)也在2000年《可就业技能2000+》报告,提出本国的就业能力框架,报告把就业能力分为基本技能、个人管理技能和团队技能。

(二)企业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落后

很多研究表明,与专业相关的实习是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大学生在企业实习使他们接触到真实的工作,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是,实际上我国很多单位不愿给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大学生通过实习提高就业能力无从谈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对多家已接受实习生单位的调查结果显示,实习单位在回答是否愿意扩大实习生招收规模时,只有10%选择愿意,30%直言不愿意,高达60%回答有待考虑。

企业不愿接受实习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政策法规方面的原因。第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落后。目前,国内多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还处于缺什么人招什么人的救火状态,远没有做到根据企业战略发展制定前瞻性的人才发展规划。因此,企业不会主动地、有计划地接收大学生实习,不可能给大学生足够多检验和提高就业能力的机会;同时也不会主动构建企业或行业的用人标准。第二,目前国家政策法规对企业接收实习生支持不足。计划经济年代,国有企业在国家指令计划下接受高校学生实习。而在现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实习完全交由学校和企业之间运作。对于企业来说,接收学生实习可能会使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受到影响,由于我国目前缺乏这类政策法规,企业接收实习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三)高等学校不能快速响应社会需求变化

技术进步加快了产业调整与升级,改变着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这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培养劳动者的高等学校来说,其教育教学与社会需求实际脱节造成了就业能力缺口。

第一,高校人才培养同质化倾向严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全方位的,不仅需要研究型人才,更需要的是应用型和实用型的技术人才。尤其在我国在产业结构转型期,大量需要的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建设的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无法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第二,课程设计和实施的理念存在问题。我国高校长期受到苏联凯洛夫教学思想的影响,课程理念大多遵从学科论,强调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在学科论的理念影响下,老师在实施教学时,重理论轻实践,关心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和技能,而较少告诉学生如何在具体的工作任务情境下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从而造成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与社会实际需求严重脱节的现象。第三,不重视职业发展教育。虽然学校也开展就业指导,但这些指导的内容主要是对就业求职,如分析就业形势、收集提供用人单位岗位信息、传授写简历和面试求职技巧等,而职业规划咨询、个人职业选择等对个人发展性的指导非常少。

(四)学生个人培养学习主观能动性有待提高

大学生是接受教育的客体,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方。其本身的素质直接决定就业能力培养和提升的效果。一个人是否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否掌握了学习和思考的方法,是否具备基本的素质、能力和技能,是否学会向单位推荐和展示自己等,都会影响到大学生就业能力获得和提升。如果一个学生是被动的、没有自信、缺乏足够的成就动机,也没有职业发展的目标追求,就算是学校教育水平再高、外在的就业环境再好,也会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三、对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责任分担机制的思考

(一)政府需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1.建设就业能力国家框架。国家有必要组织专家和行业人士,对劳动力市场进行调查研究与监测,建立起符合国情的劳动力市场供需工作机制,提出不同层次和不同职业从业者的能力素质要求。另外,政府还需要建立起全国性的就业信息网络平台,充分运用网络等媒体,及时快捷地对外进行。

2.将就业能力国家框架体系纳入到国民教育培训体系中。高等教育机构负责按照能力框架中培养高级人才的能力要求来具体实施教育和培训。同时受教育者可以把这个能力框架作为对就业能力进行自我评价的标尺,从可更好地帮助受教育者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

3.加强对就业能力培养的政策支持。为了鼓励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一些国家政府规定了对接收实习生企业的优惠政策。比如日本政府拨专款支持企业和学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在财政和税收等方面制定有利于产学研合作的政策;德国和英国政府也有鼓励企业吸纳大学生实习的政策。我国可以借鉴这些国家的做法,对于接收学生参加实习的企业,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或立法,给予企业必要的补偿和支持,以提高企业参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积极性。

(二)企业要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建立共创共赢的理念

1.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的重要职责。企业应当改变过去短视的看法,应当尽可能多地为大学生提供参加实习锻炼的机会,为提高人才素质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企业为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也是为自己的组织发展和人才储备提供机会。实习过程中,学生会了解到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企业也会了解到实习学生的真实情况,这对于企业和大学生而言是双赢的好事。

2.企业需要把人力资源管理放到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企业需要改变重视生产和销售,忽视人力资源管理的状态,而应该根据企业发展规划来科学制定人才发展规划,主动进行人才储备。人力资源部门需要认真进行职业或岗位分析,研究不同职业和不同岗位的技能素质要求,制定岗位的能力标准和要求;同时运用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技术进行人才评估和人才招聘。通过这些努力,还可以向社会和教育培训机构传递更为明确的市场需求信号。

(三)进行以能力为本的教育教学改革

对于承担着人力资源开发任务的高等教育来说,需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各种变化。如果教育教学机构无法快速响应社会需求变化,不能按照市场需求调整办学思路和办学模式,那么培养出的人才质量就会严重滞后于市场实际需求,可能造成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如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来办学,实现高校与劳动力市场需要的“无缝”对接,值得学校认真深入地思考。

1.实现高等学校科学分类定位,避免同质化倾向。每一所学校要认真思考自己的定位,是侧重于研究、教学或是服务社会。只有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才能根据定位为社会培养出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同时,在国家就业能力框架还没有建立的时候,学校应当通过积极反馈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建立起与本校人才培养定位相一致的就业能力框架,并将其贯穿到实际课程教学过程中。

2.进行课程改革,提高实践教学的比例。在国外有很多不同于学科论的课程开发模式,它们强调知识技能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围绕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来组织课程。这些课程将学生带到具体的工作情境当中,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真实世界的典型工作任务,在实践中提高了学生对知识、能力、技能的理解和运用水平,较好解决了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问题。

3.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生涯发展的教育,提高学生自我发展的主动性。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求职培训之外,还需要加大职业生涯发展教育。通过第二课堂,开展多种多样的职业发展教育活动,比如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或社团活动等。这些活动学生参与性强,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主动和自觉地体验和了解社会,不断地提高自主意识,从而更好地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参考文献]

[1]刘丽玲.发达国家重视提高可就业能力[N].中国教育报,2009-03-31.

[2]李岩,李志宏.强化实践环节考核提升实习教学水平[J].中国高等教育,2007(18).

[3]麦肯锡.中国缺乏高素质大学生有碍经济增长[N].经济参考报,2005-10-11.

[4]宋国学.就业能力开发的绩效衡量与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5]宋国学.英国高校可雇佣性开发的特点及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7(11).

[6]石鸥.责任分担对学生负担和课程改革的影响[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2).

[7]王霆,曾湘泉.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原因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9(1).

篇(5)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就业能力 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5-083-03

世界经济市场化、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美国和英国的高校在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及实践指导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研究和借鉴国际经验,对促进我国高校在学生就业能力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指导方面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英美大学生就业现状

近年来,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就业市场国际竞争激烈,各国毕业生人数不断增长,世界每天都有数以万计毕业生在为工作奔波。美国度过2010年的经济复苏后,目前再次面临经济疲软风险,失业率高达9.1%,用人机构在雇人方面格外谨慎挑剔,整体就业市场萎靡不振。2010年,高校在校生人数逾1600万,就业形势严峻。毕业生只能和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平等竞争,很多毕业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窘境,辍学或没有大学学历及缺乏工作经验的年轻人无法找到工作。据密歇根州立大学研究机构CERI最新统计,相比前两年,2011年美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首次出现回暖。就业机会仅限于某些针对服务业的专业:会计、金融、经济、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和信息技术。其他专业学生没那么幸运,纯文科专业最糟糕。针对这种状况,美国正酝酿对高校在人才培养方式及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进一步改革。

20世纪90年代初,英国开始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高等教育模式改革,扩招最直接后果导致就业竞争加剧。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数据显示,2001-2002年度毕业生中,67%的人找到全职或兼职工作,20%的人接受继续教育和培训,还有7%的人处于失业状态。但随着网络泡沫破灭、经济衰退、毕业生数量膨胀等因素,近年来毕业生求职越来越难,获得学士学位与有中学毕业证书的工人的工资收入差距在不断缩小,学士学位求职者优势不再,多数学生毕业后面临巨大就业压力。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2010年11月23日数据显示,2010年英国第三季度18至24岁青年失业率达20%,较前一季度增长1.03%。2008-2010年间,英国青年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但申请进入大学人数逐年递增,学生数量急剧上涨及经济危机引发的市场低迷使就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毕业生平均每70人竞争一个岗位,2010年毕业生中将有接近1/10的人面临就业即失业的尴尬处境,成为17年来就业最不景气的一年。

二、英美各国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认识

面对经济不景气及随之而来的就业压力,英美各国很早就注重对毕业生就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方面的实践对缓解就业压力成效显著。

1.英国关于就业能力的认识。曼斯菲尔德认为,经济学家贝弗里奇首先于1909年提出“就业能力”的说法;波拉德1998年阐述的“就业能力”,指个体所具有获得基本就业、维持就业及在需要时重新获得就业的能力,是个体拥有的对雇主有吸引力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组合;英国教育与就业部(1997)指出,就业能力包括传统智力技能,核心或关键技能(沟通、计算、IT和学会如何学习),拥有市场价值的个人特性和掌握企业运营的知识;The Dearing Report(1997)通过调研认为,大学生需具备的关键就业技能主要包括:解决问题能力、分析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沟通能力、批判或评价、团队合作和时间管理。英国高校公认的就业能力包括:(1)评判性(或分析性)思维能力;(2)应对复杂问题能力;(3)有效沟通能力;(4)与他人合作开展工作能力;(5) 独立完成工作任务能力;(6)遵守本领域道德意识,成为自我评判和反思性的实践者,并能有效地在更为广泛的社会领域中与别的学科展开互动。

2.美国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框架”的诠释。“把学生训练成实践能力较强的有用公民”是各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目标。美国教育研究委员会认为,“就业能力”不仅是获得工作能力,还包括在企业中为取得进步而发挥自己潜能,为企业战略目标作出贡献的一系列能力,又被称为通用能力、关键能力、可转移能力,包括8种具体指标:见表1。

二、英美高校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比较

(一)美国高校的就业能力培养体系

美国采取教学、学习和支持“三位一体”的就业培养策略,如图1所示。

1.教学策略。第一,根据需要增换专业,课程设置反映社会市场需求。课程设置重视对市场需求、社会经济发展的调查和预测,以学生就业、服务社会和实现自身价值为目标。专业设置方面,进一步细分就业市场,根据市场调研和访谈雇主,及时增设或撤换专业。第二,注重培养基本知识和技能。麻省理工学院开放式课程提供科学、技术及人文基础知识。理学学生须完成包括科学、数学、人文、艺术及社会科学等课程,科学和数学专业学生要完成化学、生物、物理、微积分、实验课及科学选修等课程;开设融合课程和选修课程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一方面加大人文课程分量,实现科学和人文的融合。加州大学伯利分校、密执安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要求人文、艺术和社科课程学分分别占总学分的16%、15%和13%。另一方面,开设占课程比例60%的选修课,拓展学生知识结构。第三,课堂教学模拟实际工作情境。把企业真实情境引进课堂,让学生根据社会现实进行课程设计或实验、调研,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开设创业教育课程,邀请企业参与课堂教学,举办就业讲座等;通过公司实习、暑假打工、创业计划竞赛、学生社团等实践活动培养就业能力。

2.学习策略。鼓励多种形式的学习策略:(1)自主式学习。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强调自我管理能力;(2)体验式学习。强调“学会做事”和“在做中学”,为解决问题和组织能力创造机会;(3)合作式学习。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承担学习任务;(4)反思式学习。有助培养解决问题、创新创业和自我管理能力。

3.支持策略。第一,政府提供服务平台。措施有:一是制定相关法规使就业能力培养有法律保障。美国政府1994年通过《学校与就业机会法》,把为年轻一代建立学校与就业系统作为施政目标之一,把让毕业生具备必要知识、技能及学习在生产部门所须工作经验作为学校教育一项重要工作;二是统计局等国家机构对就业结构和市场变化做定期预测,使高校有目的、有方向地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三是为学生提供实践资金。政府特别拨款协助学校与雇主建立伙伴关系,实行工作本位训练。第二,企业提供交流实践平台。企业高管进高校授课,介绍对人才需求、公司创立及运营过程;企业为学生提供体验工作过程的实践机会。第三,中介和家庭提供协助平台。最大中介机构――全美高校和雇主协会(NACE),目前吸纳近2000多所高校和1900多家用人单位为会员,每年为100多万名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家庭重视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为高校提供就业信息及实践机会,不干涉学生择业自由。

(二)英国高校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

高校秉承“让大学生具备终生受益的就业能力”理念,形成个人(大学生)――组织(学校和企业)――国家(政府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

第一,(个人)大学生树立职业意识,制订职业生涯发展规划。21世纪初始,英国高等教育质量局在高校倡导大学生制订个人发展规划,要求高校建立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档案,明确提出毕业生必须具有个人发展规划和成长记录档案;学生结合自身环境、兴趣、特长、价值观等因素,确立职业生涯目标,制订职业发展规划。

第二,组织(高校和企业)联手培养毕业生就业能力。

1.高校落实培养方案,培养学生创业技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把“就业能力”培养置于战略高度,设置专门机构并建立评估部门;根据“就业能力架构”要求教学大纲须具备7个必要特征:自主学习的改革性发展,技能发展(智力、学科、职业、核心技能),个人发展规划,反映外部环境的活动技能,在不同环境中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职业生涯管理技能的发展、参与从工作中学习,以及两个可选特征。必要特征在每个专业设置中都要有所体现;专门设立创业中心,为具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做法是评估创业创意、提供资金协助和提供有相关背景的指导老师,孵化创业项目;Luton大学将就业技能培养细化为三个级次并形成包含细分为13项技能的就业技能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技能评价;Leicester大学提供可选择的教学方案培养学生就业技能;以市场为导向,突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以创业教育为核心,建立具有观念开放性、内容实践性、方法研究性、管理动态性、评价双向性等特征的开放式质量管理体系。

2.针对学生特长与个性实施个性化教学。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帮助。Birmingham城市大学和Dundee大学为学生制定个人发展计划;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本科课程绝大部分专业都开设“学习+带薪实习+学习”的三明治项目;Birming ham城市大学建立功能强大的职业服务中心;Harper A dams学院在保证课程协调配合前提下安排课程充分听取学生意见,力求通过各学科专业教学持续增强学生专业技能。

3.(用人单位)企业与高校间的合作。高校将企业高管请进学校为学生授课,为学生提供更多企业信息,与学校联合培养学生企业经营所需技能,增强学生按照企业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国家(政府和社会)为鼓励学生创业提供支持。英国政府实施特殊时期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项目,如三明治项目、国家实习计划和培训券等项目取得显著效果;2009年英国高等教育基金会为威尔士一项关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工作计划提供1700万英镑资助,要求中小企业及其他单位为学生提供工读实习机会;英国就业与技能委员会(UKCES)特别强调工读课程和实习的重要性,认为通过工读课程或实习基地培养的学生拥有更多就业经验和技能;英国商业、创新和技能部(BIS)承认通过工读进行实践学习的价值;政府制订税收激励政策,鼓励股权投资投向大学生创办的科技型企业;英国私人股权创业投资市场每年提供大约38%的创业投资资金支持大学生创业。

三、借鉴英美经验,培养我国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一)明确高校定位,建立特色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体系

明确高校在高教体系中的职能定位及教学目标;普通应用型本科高校应以培养符合劳动市场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己任;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就业能力的要求,建立“个人”――“高校”―“用人单位”――“国家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就业能力培养体系,以培养具备社会所需要各项技能的毕业生为主要教学目标。

(二)拓展“就业能力”内涵,培养综合型、应用型人才

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块化培养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团队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创新与创业、规划与组织、自我管理、学习、应用技术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会学”――“能用”――“善管理”――“能创新”的就业技能。

(三)进行全程化、系统化、个性化培养

把就业能力培养纳入教学体系,变“琐碎、阶段性、不系统”培养方式为“个性化、全程化、系统化”培养方式;建立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计划和档案,对学生个人发展和能力成长进行系统培养和详细记录;就业指导中心从侧重提高学生就业率的“成品包装”职能转向注重系统培养就业能力的“个性化产品设计”职能,进行全过程、多方位就业培训和指导;根据学生品质特征和专业兴趣, 制定全程化、个性化能力培养计划, 协助学生确立职业发展目标。

(四)采取多种教学策略,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打破传统实践课程形式,借鉴英国“学习+带薪实习+学习”的三明治项目;改革固定学制为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延长大学修读时间,鼓励学生勤工助学、半工半读、工作一段时间后继续修读;课堂上创设工作情境把学生带入真实工作环境;设置与专业技能有关的选修课;鼓励学生采取自主、体验、合作、反思等多种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注重实践、善于合作及提高解决问题、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

(五)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就业提供实践平台

聘请企业高管定期到校讲课, 使学生及早了解用人单位需求,培养学生从事公司创立及运营所需技能,树立职业意识和责任感;建立各类实训基地, 由企业为学生提供见习和实习机会。

(六)政府和社会各界通力配合,共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政府应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税费优惠和政策支持;政府加强与各行业协会、职业信息中介及拥有与就业相关特色项目的机构和组织的合作,保障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

[基金项目: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1年教学改革项目(G2110024)。]

参考文献:

1.高虹.特写:美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回暖.路透社新闻,2011.6.22

2.肖毅.美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J].世界教育信息,2008(11)

3.李嘉.英国毕业生就业也挺难[J].21世纪,2005(4)

4.朱继光,祝伟.英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0(5)

5.马廷奇,付珊珊.后金融危机时代英国大学生就业保障制度创新[J].煤炭高等教育,2011(3)

6.叶晓倩.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英国经验及其启示[J].教育科学,2011(4)

7.乔治・凯勒.别敦荣译.大学战略规划.美国高等教育管理革命[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

8.陈均土.美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机制及其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1(19)

9.姜乃强.英名校高管:让学生具备终生受益的“就业能力”.中国教育报,2008.1.31

10.王劭弥,任强.英国就业指导的发展历程及思考[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11.刘桂华.英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0(16)

篇(6)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就业能力

当今社会是一个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受欧美国家创业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国近几年各大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问题进行了相关讨论,社会各界也将关注的焦点主要放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面。由此可见,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创业教育的主要目标。

一、积极培养高校创业文化氛围

创业教育不只是教育部门的责任,也是政府关注教育问题的外在表现。因此,大学生创业教育需要教育部门与政府之间共同努力,新闻媒体合理报道和评价大学生创业,社会各界力量充当指导者角色,根据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指导原则有针对性地指导大学生创业,从而为构建和谐化、科学化和多元化的高校创业文化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高校需要积极贯彻“校企联合”方针,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加强与工商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一方面,工商企业可以为高校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技术指导与资金扶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坚实的后盾。另一方面,大学生可以为企业注入新鲜的血液,为企业注入活力和创新思维元素,从而为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提供保障。由此可见,全社会各界力量需要为共同大学生创业道路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鼓励和促进大学生创业。

二、完善创业课程体系

完善创业课程体系是有效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大学会生创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高校需要根据大学生实际情况以及社会创业环境制定和实行合理化、专业化、系统化、科学化、层次化、多元化的创业教育方案,将“注重实践”作为创业教育的主要原则,力求最大限度地将创业课程体系落实到创业教育的各个环节,为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创造性提供保障。高校在设计创业课程体系的时候,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各个年级和不同专业学生的创业指导方针以及教育目标,将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全方位、多角度地纳入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中。比如,学校要增加创业理论课和实践课程的开设,加大对创业教育的费用投入,把创业道路上需要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经营决策能力等灌输给学生。例如,在二年级学期开设《职业道德与就业创业指导》,把每周一节课设置成每周两节课,共40个学时。并把《就业创业指南》、《创业心理疏导》等教材作为学校的创业教育读物,不仅可以扩宽学生的视野,还可以为广大教师提供大量的创业教育素材,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

三、革新创业教育途径

革新创业教育途径需要高校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比如构建一支高素质、专业技能强的教师队伍,并将教师队伍分为3个级别,分别管理创业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第一级主要由学校创业指导中心的教师队伍构成,其原因是就业指导中心的教师了解实事动态,不仅可以帮助创业大学生培养创业技能知识,还可以帮助大学生建立一个创业实践专家库,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第二级主要由学院教师干部组成,负责组织具有学院特色的学生创业教育活动和实践。第三级主要由班级学生干部组成,负责组织具有班级特色的创新创业活动,通过这种途径不仅可以帮助高校有效开展创新产业教育课程和活动,还可以培养高水平专业的创业人才。除此之外,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在对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教育培训的时候,要革新创业教育理念,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帮助学生学会如何面对和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并学会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高校要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可以组织相关大学生的创业理论讲座知识会谈活动,让大学生对自主创业教育有一个全面的认知。

四、构建创业实践平台

构建创业实践平台主要包括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成立创业和就业中心等。构建创业实践平台主要以规划创业战略目标、探讨大学生就业方向为主,以高校大学生创业培养方向为辅,进而保障创业实践平台实用性和针对性。比如学校为大学生成立专业专门的实验室平台,教师筛选具有创新意识和科研潜能的大学生成立创业团队,进入实验室平台进行创业思考和计划研究。学校要组织专业的师资队伍对创业团队进行指导,并邀请具有经验和成功的创业人士进行讲解,并对前景可观的项目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力度,优先向社会推出创业实践平台,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目的。

结束语:

高校实现创业教育需要一个过程,对高校的创业教育途径与方法思考也需要国家、教育工作者、社会媒体、企业等各界力量之间共同探究与努力。针对创业大学生的特性有针对性地制定创业课程体系,积极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创业方向,为以后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求职类电视节目;大学生;就业能力;启示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9 -0170-01

当下社会上出现一个就业矛盾现象:大学毕业生找不到称心工作,企业也招不到优秀人才。就业工作是政府工作之重,是高校工作之首。在此状况下媒体挑起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求职类电视节目走进人们视野。

一、求职类电视节目探析

求职类电视节目如:《绝对挑战》、《勇往直前》、《赢在中国》、《创智赢家》、《非你莫属》、《职来职往》等。本着节目主题的“严肃性”和节目内容的“服务性”,紧扣“求职”,通过一种现场全景直播的方式展示了最真实的面试过程。[1]求职类电视节目根据市场需求设立,内容简约明快,环环相扣,氛围活泼、允许争论,允许有不同意见,鼓励多元思考,贴近大众生活,发扬了电视的传播特性、采用寓教于乐形式,真实、客观、全面还原面试场景,展示职场风貌和职场经验。用电视这一传统媒体形式新颖全面、有针对性地反映了当下求职状况,也为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提供有效服务。

二、就业能力分析

关于就业能力,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定义。国外学者奥佛顿( c. overtoon)认为就业能力不是一种特定的工作能力, 而是在横切面上与所有行业相关,在纵向上与所有职位相关的能力[2]; 希拉吉( j.hillage) 和波拉德( e.pollard)[9]则将就业能力定义为获得最初就业( gaininginitial employment) 、维持就业( maintaining employment) 和必要时获取新的就业所需要的能力[3]。我国学者朱新秤将就业能力概括为:个体在劳动力市场成功地获得工作、保持工作以及转换工作时所具有的知识、技能、个性特征及各种条件的集合[4]。

本文将大学生就业能力概括为:就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职业品质的综合。知识有学科专业知识、与学科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拓展知识等。技能包括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基本技能指听、说、读、写、算及计算机应用等。职业品质包括自尊、诚信、责任感、独立性、适应性、执行力、团队意识、创新能力、敬业精神等方面。

三、求职类电视节目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启示

求职类电视节目不仅为求职者提供一个好的平等机会,更给众多求职者给予建议和指导;给用人单位提供一个与求职者沟通交流的平台,为企业家传授经验提供一个有效载体;为高校教育工作提供参照;为政府更好指导就业工作提供一个方向。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自我培养。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关系到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不仅在于求职者的知识和技能,更在于求职者的职业品质。做为就业能力培养的主体,须自我负责。就业能力是通过长期知识积累、就业技能训练、职业品质提高得以形成的,进入大学校园,就应该进行自我规划,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认识自我、正确定位、找到适合自身发展与自身能力和兴趣相匹配的、能发挥自身潜能的工作。

首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要对自己的主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对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需要及不足等各方面加以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最佳的职业目标,并为实现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努力。

其次,配合学校教育任务,培养就业能力。学校专业培养方案和教育任务是根据职业和社会需要制订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获得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通过知识运用使学生获得就业技能;通过锻炼提升职业品质。所以大学生应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任务,深化专业知识,培养就业技能,提升职业品质,为将来有效就业做好准备。

就业能力不是个体单方面能力的体现,而是全方位素养的展现。大学生应严格要求自己,积极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锻炼等途径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着力培养自己的自尊、诚信、责任感、独立性、适应性、执行力、团队意识、创新能力、敬业精神等方面的职业品质。

(二)高校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高校要把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作为终极目标。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纳入培养系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长期过程,就业指导工

作理念要贯穿整个大学教育阶段。在入学教育时就让其明白学校与学习及就业的关系、自己与专业及职业的关系,让他们懂得就业能力锻炼的重要性及如何提高就业能力的方式和途径。

以课程学习为载体,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大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全面传授专业知识。形式多样上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课,丰富多彩组织职业生涯规划比赛,有效指导学生设计符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规划的过程,也是自我探索、自我分析、自我认识的过程,学生根据自己的气质性格设计符合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选择一条真正的发展道路。

通过第二课堂、校企合作、校地合作、顶岗实习等多样方式加强实践、实训环节,充分利用各种平台为学生创造课外学习、实践的机会,逐渐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提升学生的职业品质。

(三)社会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就业的培养不仅仅是学生和学校的事,社会也要提供相应的支持。首先,政府应该改善服务;加大财政对就业的投入力度;制定鼓励就业、再就业的相关政策。其次,企业作为用人的主要单位,应该参与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对个人而言,持久的就业能力可以应对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和不确定性,获得和拥有满意的工作;对组织而言,员工的就业能力能使组织更加适应环境变化,提高组织的弹性。[5]因此,企业应与学校合作,通过一定载体平台提供、传播就业知识,同时提供实习、实验基地,与高校联合培养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吴微瑕.电视职场类节目中的服务意识与商业价值——以《职来职往》和《非你莫属》为对比[j].艺术百家, 2011 ( 8 ) : 338.

[2]overtan,c.employabilityskills:anupdate[eb/ol] .http://cete.org/acve/docgen.asp?tbl=digests&id=105, 2008-02- 22.

[3] hillage, j., pollard, e. employability: developing a frame-work for policy analysis[ eb/ol] .http://employment-studies.co.uk/summary/summary.php?id=emplblty, 2008-02-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