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5 11:40:0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儿科护理工作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2018年儿科护理工作将针对不足,狠抓内涵建设,进一步加强专科护士的培养,加强与医院其他科室的协作配合,完善各项护理工作流程,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打造医院形象。现作出计划如下:
为进一步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提高儿科护理人员理论技术水平,规范护理管理,结合等级医院工作要求,现将2016年儿科护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儿科护理队伍培训建设,提升护理队伍素质
1.按护士年度培训计划做好护士的理论及技能训练与考核工作。
2.基本技能培训考核:根据护理部制定的年度技能操作培训计划每2月进行一次培训,培训后科室护士长负责落实全体人员的考核,合格率达90%以上。
3.基本理论培训考核:根据科室需要,每2月组织培训一次科室专科理论知识培训,考核合格率达90%以上。
4.更新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科护理技术水平。随着护理水平与医疗技术飞速发展的现状,护士长及专科护士组织学习专科知识,可通过请医生授课、检索文献资料、组织护理查房及护理会诊讨论等形式更新知识和技能。同时,有计划的向护理部申请选送部分护士外出进修、学习,提高专科知识水平。
5、创新护士培训模式。以满足临床护理工作需求为目的,在低年资护士培训方面尝试新的培训方法。以理论教学、技能培训、病房实地培训、模拟演练等方式相结合,注重实用性、专业的护理技能培训模式。
二、全面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
按照《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和《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扎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最终达到患者和家属满意,社会和政府满意,医生和护士满意的目标。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到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中,进一步强化服务理念,积极组织开展“天使互助”活动,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提高护士主动服务的能力,在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给予患者悉心照护、关爱、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鼓励患者主动参与个人护理计划的制定,充分考虑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因素,依据患者个性化需求提供主动服务。在做好规定服务项目的基础上,提供全程、无缝隙护理,促进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三、加强护理质量过程管理,确保患者安全
1.继续实行护理质量一级质控管理,提高护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发挥科室质控小组的基础环节监管作用,明确各自的质控点,增强全员参与质量管理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2.护士长深入各小组检查、督促、考评护理质量。查看病人、查看记录、听取医生意见,发现护理工作中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3.护理指标完成90%以上,各项指标及合格率如下:
指标
(合格率)
基础护理、危重患者护理
病房管理及消毒隔离
护理文书书写
急救药品物品完好率
一人一针一管执行率
健康教育覆盖率
合格率(%)
90
90
90
100
100
90
指标
(合格率)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考核
护理服务满意率
护理安全管理考核
分级护理质量考核
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考核
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
合格率(%)
90
90
90
90
90
50
指标
(合格率)
手术室护理质量
护理技术操作考核
优质护理和整体护理质量考核
优质护理服务目标内涵知晓率
警示标识正确使用率
不良事件制度知晓率
合格率(%)
90
90
90
100
95
95
指标
(合格率)
跌倒、坠床意外事件处置知晓率
特殊药品管理
围手术期患者护理质量考核
合格率(%)
90
95
90
4.加强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定期分析和研究护理安全工作状况,提出改进意见。对己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认真做好调查、及时上报,组织讨论,并提出处理意见及 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积极听取护士心声,改进工作流程,方便护理工作,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具体措施为:一是做好啄木鸟在行动计划,多从全方位角度找出隐患,吸取教训,提出防范与改进措施。二是严格执行护理核心制度,强调制度执行到位,加强对护生的管理,明确带教老师的安全管理责任,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三是强化护士长对科室硬件设施的常规检查意识,平时加强对性能及安全性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持设备的完好。
四、完善护士分层管理,推行护士分层使用
根据各层次护士的分层标准,能力要求让其承担相应岗位的工作内容,并在此过程中给予相应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等。根据科室床位使用率、护理级别比例适时进行人力资源的调配,最大限度进行人力资源优化整合。根据护士意愿及收住患者情况进行弹性排班。
五、做好教学、科研工作
1.定期召开实习生会议,听取带教教师及实习生的意见。
2.总带教老师,重视带教工作,经常检查带教老师的带教态度、责任心及业务水平,安排小讲课,了解实习计划的完成情况,做好出科理论及操作考试。
关键词 关键词 儿科护理 压力源 分析及对策
儿科护理工作压力源分析
高水准的护理服务要求:儿科护理具有高风险、高负荷、繁杂琐碎等特点。患儿多起病急,病情变化快,不能准确或是根本不会主诉;病床周转快,静脉加药频繁。所有这些要求护士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及对病情正确的判断能力,稍有疏忽即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不论是体力的消耗还是精神上的高度紧张均易使儿科护士产生工作疲溃感,其疲溃感较内科、外科、妇科的护士高。
高水平的护理操作要求:儿科护士除掌握各种常规护理操作外,还面临专科护理中难度较大的两个问题:①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尤其年轻护士经验相对不足,对头皮静脉穿刺有胆怯心理,若患儿不配合,穿刺不能成功,则进一步加重护士的畏惧心理。②药物配制:小儿药物剂量根据公斤/体重计算,体重轻者药量仅需零点几毫克,药量配制不足达不到疗效,过多则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工作时间越长,心理压力越大,过大的压力会引起心身疾病,如心身耗竭综合征。
特殊的护患关系:儿科护理对象虽然是患儿,但护患关系不仅存在护士与患儿之间,还存在于护士与家长之间。护士不仅要用亲切易懂的方式与患儿交流,更多的是需要与倾巢出动的家长进行沟通。部分家长因疾病知识缺乏,对护理操作的必要性和效果难以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对正常的治疗护理措施往往产生误解,形成挑剔、否定,甚至拒绝的态度。导致护士对其职业产生厌倦感。有些护士不会观察病人的情绪,容易引起不满,造成护士的心理压力。
缓解儿科护士压力的有效措施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心理疏导,建立护士心理档案,加强对其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宣传护理队伍中的先进事迹,弘扬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职业操守,培养理性待人处事的能力,维护其身心健康。教育护士建立客观的自我期望值,树立合理的奋斗目标,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工作、学习和生活。指导护士积极采取适合自己的放松技巧,减轻心理压力,强化思想教育工作,树立正确的护理工作态度。增加护理人员对于常见应激反应和危险信号知识的学习,学会应对压力的技巧,避免情况恶化。采用自我分析、辨别导致压力的事物和该事物在生活和工作中所起的作用,进行自我压力控制。
提高业务素质:扎实的理论知识及娴熟的操作技术是赢得患者信任、建立和谐护患关系的基础。护士应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通过学习培训、经验交流等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应用媒体、网络了解国内外护理发展的新动向,更新拓展专业及相关学科知识,努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护理管理者的作用:采取弹性排班方式:如在危重患儿多时,安排护士长值二线班和护士机动班,临时调整人员加班,以减轻当班护士的体力消耗。缓解心理压力;工作量少时及时安排休息。为护士创造良好的环境,帮助护士建立最佳身心状态;给予护士充分的关怀,护士是“关怀者”同时也是“被关怀者”[1]。护士处于困境时,管理者应提供尽可能的帮助和支持。加强护理服务品质标准及五心工作法,如及时护理、舒适护理、安全护理、舒适治疗、温馨护理;热心接待、精心评估、细心计划、耐心治疗、暖心沟通等等。
讨 论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管理部门应充分了解并重视护士工作压力来源,制定科学的干预措施,实施规范化与人性化相结合的管理,保持护理人员身心健康,为患儿提供高品质的服务。
【关键词】 儿科护理;沟通;医患关系;以人为本;家庭关怀护理模式
儿科护理的对象是儿童,由于其年龄的特殊性,加之生理、心理、病理的特殊性,所以对儿科护士在专业素质、自身修养、责任心、沟通艺术等方面的要求就要格外高。笔者在妇儿科做过多年的护士工作,针对一线工作期间遇到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现将儿科护理工作中的两个重要部分梳理如下:1 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关键
近年来医患纠纷时有发生,在纠纷中不乏有患者及家属自身的问题,也有医院方面的问题。和谐的医患关系是使得医院能够正常运作,病人得以康复的关键,在成人医疗过程中如此,在儿科护理工作中也是如此,并且显得尤为突出。对于儿科护士而言,要想处理好医患关系,首先,自身要具有过硬的素质,这里包括专业素质和医德修养;其次,自身要掌握良好的沟通艺术,既包含和患儿的沟通,也包含和患儿家属的沟通。
1.1 过硬的素质
1.1.1 专业素质 儿科护士要具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这样可以减轻患儿的痛苦。例如,在给患儿静脉穿刺时,娴熟的技术,沉稳冷静的态度,可以减少对患儿血管的损伤及痛苦,同时也给患儿家属带来了心理上的安慰。专业素质的培养就需要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多学习、多积累经验、严格要求自己,争取精益求精;同时还要用真心、爱心和耐心来对待每一个患儿。
1.1.2 医德修养 儿科护士要具有较好的医德修养,这也是保证医患和谐的有效环节。护士说话要有分寸,掌握好范围和尺度,注意工作中正确运用婉转性语言、引导性语言、谨慎性语言、针对性语言。做到诚恳、正派、廉洁、乐于助人,有良好的道德素养[1]。
1.2 有效的医患沟通方式
1.2.1 和患儿的沟通 由于儿科患儿年龄小,大多患儿不具有表达自身感受的能力,这就需要护士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仔细观察患儿,用心去和患儿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有效地解决问题。和患儿沟通的过程中言语是必不可少的,此外,对他们亲切的昵称、面带微笑的表情、温和的声音、亲昵的肢体动作等,也都能使患儿感受到温暖、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减轻诊治过程中的痛苦。
1.2.2 和家属的沟通 护士在和患儿家属沟通时,耐心的态度、轻柔的声音、流畅的语言、专业的讲解都会使家属对护士及医院产生信任感和依赖感。护士在与家属进行沟通的过程中也可以更多地了解患儿的一些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可以使得事半功倍。同时,良好沟通可以使家属更好地配合医院的治疗,使患儿早日康复。2 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导向
现在社会中越来越能体现出以人为本,人性化服务在我们的周围随处可见,对于医院这样一种延长人寿命,为人医疗疾病、消除痛苦的场所,以人为本的理念更是必不可少的。一切以患者为本,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为越来越多的医院所采纳。对于儿科而言,温馨的医疗环境,包括诊室和病房的环境,都是使患儿能尽快减轻恐惧感的有效措施。同时,家庭关怀护理模式也是以人为本的又一项延伸,为患儿配备责任护士,改进陪伴制度都是这种护理模式的具体手段。
2.1 温馨的医疗环境必不可少
2.1.1 诊室环境 对于患儿来说,一进入到医院这个环境,看到带着口罩,穿着制服的护士和医生,自然会产生一种恐惧感,加之治疗和诊疗时的身体痛苦,心理上自然会焦虑、不安。而温馨的诊室环境可以减轻患儿的恐惧感,通过一些粉蓝色的墙壁、配备一些小玩具可以分散患儿在做检查时的注意力,使其焦躁不安的情绪得以缓解。
2.1.2 病房环境 对于住院治疗的患儿来说,进入到一个温馨的病房,可以尽快使他拉近医院与家庭的距离感。暖色调的墙壁,卡通图片的壁画,播放动画片的电视、可爱的床头柜都可以给患儿营造一个家庭式的氛围,在心理上有种轻松、活泼的感受。同时,这种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缓解家长因孩子患病而产生的紧张、焦灼的情绪。
2.2 家庭关怀护理模式 “家庭关怀式”的护理模式,旨在缩短病房与家庭的差距,拉近护理人员与患儿家长距离,为患儿及家长营造一个安全、舒适、温馨的疾病治疗环境和氛围,以有效促进患儿身心健康[2]。
2.2.1 责任护士 为体现家庭关怀,进行亲情护理,可以采用为患儿配备责任护士的方法。为4岁以下患儿选定一名责任护士。责任护士要经常与患儿沟通和接触,给患儿讲一些故事,与患儿一起做做游戏等,与患儿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操作中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尽量减轻患儿痛苦。操作或检查结束后,用温和的语气给予他安抚和鼓励,并视患儿配合程度给予糖果、图片、玩具等奖励。
2.2.2 陪伴制度 陪伴制度可视医院实际情况和规定,由过去的一人陪护改为两人陪护,并为陪护家属准备陪护床、沙发、电视、书报杂志等。这种制度既让患儿有一种仍生活在家里的感觉,又不让陪护者感到枯燥难耐,保持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3 小 结
在儿科护理中,以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导向,保持和谐的医患关系,是使医院及患者“双赢”的有效途径。作为儿科护士,要具有高超的专业技术之外,用真心、爱心、耐心为患儿服务是不可缺少的职业素养。作为医院,为患儿提供温馨舒适的诊疗环境,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家庭式的关怀护理模式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医院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重头戏。
参考文献
1.1护士自身原因
①护士因欠缺临床经验、操作不熟练,对工作的不认真,对规章及操作过程的不遵守。易在操作中出现输错药、输错人的事故。②护士技术水平低:当护理人员为患儿进行穿刺时,因操作不熟练易使穿刺失败。患儿因穿刺部位的疼痛易哭闹,造成家属的满意度降低。③护患沟通障碍:由于某些护士只重视提高操作技术但忽视了与家属的沟通,对护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不必要的困难,家属的不理解,护士的不解释。同样增加了护患矛盾。④护理记录不规范:由于护士在工作记录中主观性较强,对病情的观察不完善,对数据的记录不准确、不及时。因此,由于护理记录的不完善,易增加医患纠纷的发生,并且医院及医护人员易在其中处于不利地位。⑤缺乏相关知识:在护理治疗过程中,各个操作都易造成感染的发生。由于护士欠缺无菌观念及相关感染知识,在操作前后不注意洗手,易出现交叉感染。因此,需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以及加强对院内感染的控制。
1.2患者及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观念的转变,各个家庭中多为独生子女。因此,家属对患儿的娇惯以及对医疗及护理水平要求的提高,易造成护患矛盾的出现。在护士进行动静脉穿刺时,由于患儿的特殊性,操作困难加重易造成穿刺失败,会使家属的满意度降低。由于社会问题的存在以及社会舆论的导向,使得患者将所有责任都归于医院,不能够理解医疗风险和医护人员的辛勤工作。使得医院处于一个不利的地位。由于医学的严谨性、风险性以及局限性,使得在治疗前后,尤其是对较复杂、严重的病例来说,增加了不同风险的出现。同时由于护士是医嘱的主要执行者,患儿的长时间住院伴随效果不佳以及费用较高等原因的影响,易使家属出现不良情绪且会将所有责任归结于护士。由于患儿群体的特殊性也增加了危险性的发生。
1.3法律知识的欠缺
由于护士对法律知识的欠缺以及对护理风险的认知较差。相反,患者及家属的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只要护士在操作中出现一点纰漏,家属就会立即不满,增加了医疗纠纷发生的概率。
2预防措施
2.1提高护士的责任心及法律意识
在护士工作中要规范管理制度以及操作规范,提高护士按规章办事的责任心。护士要与患者充分的进行交流沟通,对于患者的主诉,护士应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耐心的向患者进行讲解,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以及交待注意事项。在做各项操作治疗时都应首先取得患者的同意,充分理解患者并从其角度出发。
2.2提高技能水平及知识能力
由于各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于是护理人员应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以及操作能力,通过人才梯队措施及考核制度,加强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有些操作具有强制性且家属对护士的期望较高,使得护士压力较高,因此必须保障操作能够顺利完成,若出现意外事件则易加重护患矛盾的发生,增加医疗纠纷的发生概率。所以,在进行操作前护士应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操作的意义及风险,同时需保障操作技术的熟练。
2.3完善后勤保障
加强对后勤的管理,积极准确的落实,可增加相关职能部门的人员做辅助工作,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使得护士能够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辅导及健康宣教。同时在儿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使得患儿能有健康舒适的环境,保障患儿的愉悦心情。
3讨论
关键词:儿科护理;新技术;新理念;综述研究
1 非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中的作用
唐珊珊[1](2012)对国际上的儿科护理新理念和新技术进行了综述研究,特别指出在儿科护理过程中,非语言的沟通对于小患者的精神状态影响较为明显。通过借鉴商贸管理中的服务流程管理,使得护理人员在于小患者交流的过程中,重点加强非语言沟通的标准化和细节化管理,可以大幅度的降低小患者的焦虑情绪,护理操作过程的事故率明显降低。
潘学彬[2](2011)也就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做了临床报告分析,通过1132例患者的分组研究,可以看到采用了加强非语言性沟通的一组的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明显增加。
2 风险量化管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作用
医疗过程往往需要介入患者的身体,而大部分的医学护理操作可能会造成一系列的身体反应,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造成患者的致残或者致死。特别是在儿科护理中,不少小患者的心理素质不强,配合性不好,可能造成因为小患者个人原因造成的针头移位脱落、呼吸管受阻、引流管拔出等事故。所以,在进行护理操作的过程,我们需要对护理工作的整体风险和步骤风险进行评估,对于高风险的操作要尽量避免进行,对于可以降低风险的操作配合应该强制执行。
蔡晓燕[3](2011)对于护理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要素分析。奚丽蓉[4](2011)对于儿科护理行为的风险管理的分析方法和干预方法进行了研究,制定了儿科护理的多维模型,以从量化管理方面对儿科护理风险进行约束和控制。吴利平[5](2011)同样研究了儿科护理的风险要素,但是其研究更加倾向于管理学的角度,其研究成果可以与医院的计算机辅助管理方式充分结合。
3 心理素质在儿科护理中的作用
因为小患者的哭闹给护理人员带来的思想压力较大,小患者的不配合使得护理工作的难度也增加,以及部分家属的不理解、抱怨甚至与护理人员的冲突,都使得儿科护理工作在医院护理工作中属于较大难度的工作。
刘彩琴[6](2014)研究了心理素质在儿科护理中的重要性,文章通过在医院的临床护理实践,分析了加强护理人员相关工作集体心理辅导前后的护理成果变化,最终结论得出心理素质的训练是提升儿科护理效果的一项重要措施。陈艳姣(2008)通过分析86例儿科护理纠纷事件,得出了51.2%的儿科护理纠纷事故的主要原因来自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问题。
4 环境细节在儿科护理中的作用
目前大部分医院都对儿科病房进行了全面的改造,通过使得儿科病房更加贴近儿童心理的预期环境,使得小患者可以更加乐意的在儿科病房中接受治疗,使得治疗过程的患者配合度得到提高。但是,儿科护理单元的设计远不仅仅是贴墙纸贴画和变换墙面和家具颜色那么简单,不完善的儿科护理单元设计甚至会加深小患者的条件反射,使得小患者的身心健康受到损害。
刘红霞[7](2012)从建筑工程的角度分析了儿科护理单元的人性化设计,提出了一整套儿科护理单元的环境艺术设计和功能设计的具体要求。郭志芬[8](2011)提出了在儿科护理单元管理中医院方的精细化管理要素,以及通过临床护理试验的方式,分析了试验病房和普通病房的实际效果比例,试验病房的患者满意度超过普通病房13.7%(P
5 情景联想及反思在儿科护士培训中的作用
实践证明,儿科护理工作与其他科室的护理工作相比,有着其特殊性。所以,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对儿科护士进行加强培训和职业培训。因为在加强培训和职业培训之前,儿科护士已经具有了护理资质,并且掌握了一定的护理技术和业务知识,所以,加强培训和职业培训的内容,主要是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
邹华[9](2012)设计了联合培训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具体课程,并且通过教学实践报告的形式为我们详细阐述了儿科护理加强培训的具体效果。经过儿科护理加强培训的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投诉率明显降低,比没有经过儿科护理加强培训的护理人员投诉率低21.3%。马洁[10](2011)对儿科护理教学工作的课程设计进行了探讨,通过对于儿科护理教学的课程升级,使得儿科护理学员可以更加快速的在单位适应儿科护理工作。
综上所述,通过各个环节的单方面提升对于儿科护理的实际效果提升作用都是存在的,而通过综合化的儿科护理业务提升,就会使得儿科护理工作效果得到较大程度的改观。
参考文献:
[1]唐珊珊.国际儿科护理发展现状与展望[J]中国护理管理,2012(08):15-17.
[2]潘学彬.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1(04):201-203.
[3]蔡晓燕.儿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1(01):55-57 .
[4]奚丽蓉.对儿科护理行为实施风险管理的分析与干预[J]内蒙古中医药2011(12):151-152.
[5]吴利平.儿科护理的风险要素分析与应对策略[J]中国医药指南2011(06):230.
[6]刘彩琴.心理素质在儿科护理中的重要性[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02):28.
[7]刘红霞.医院儿科护理单元环境设计研究[D]吉林建筑工程学院硕士.2012.
[8]郭志芬.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07):203.
关键词:儿科护理护患关系护理现状望闻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160-02
婴幼儿在生病时,既无法完整的表达自身的状况,又极易脾气暴躁,吵闹不休,影响正确的诊治,有时甚至会造成误诊现象。因此,医院对儿科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护理人员在加强护理技术的同时,根据护理对象的特点,做好对患儿的病症监督及治疗护理工作。为了提高护理的质量,现代儿科护理普遍的从中国的传统治疗方法中吸取有效的方法,以提高护理的服务质量,维护婴幼儿的身体健康。论文笔者结合所学的中医基础理论,提出了望闻的护理方法,为提高儿科护理水平提供了有益的方向指导。
1儿科护理的要点
1.1婴幼儿的生理特点。
1.1.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婴儿出生后,身体器官比较脆弱,身体柔软,器官发育不完善,自身的病毒预防机制尚未发展,无法抵抗病毒的侵入,由此导致婴幼儿的抗病力低,极易生病。我国中医则认为幼儿身体主要表现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需要小心的呵护,尤其是生病期间,更是不可大意。不仅要求医问药,更要做好看护工作,保证病情的好转。
1.1.2生机勃勃,发育迅速。婴幼儿的生长很快,环境适宜的话,我们甚至能看到他们每天的变化。随着各种身体器官的生长发育,自身的技能也渐渐地开始发挥作用。
1.2婴幼儿的病理特点。小儿的身体防御体系尚未发育完善,自身系统十分脆弱,极易生病。概括来看,主要的特点有:
1.2.1抵抗力弱,易生病。婴幼儿由于年龄较小,寒暖不自知,饮食不自节,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生病。若护理不当,治疗不及时,容易使病情恶化,加剧偏于寒热,邪气由表而入,侵袭于肺,则易出现咳嗽、哮喘、肺炎等。小儿发育迅速,所需水谷较成人迫切,但又脾虚不运,则易导致呕吐,泄泻的症状。
1.2.2病情易变化,不稳定。小儿不仅发病容易,且变化迅速,易虚易实,易寒易热。患病之后,调治护理不当,容易轻病变重,重病转危。
1.2.3恢复速度快,易康复。由于小儿生机蓬勃,处于蒸蒸日上,不断生长的阶段,脏气清灵,活力充沛,患病后得到及时治疗和正确护理,疾病恢复较为迅速,早晚变化十分明显。
总之,小儿处于不断生长发育过程之中,各个年龄阶段都有不同的机体特点,其身体的各种组织器官、各种生理功能都处于尚未成熟的状态,随年龄增长,才逐渐趋于完善。而且这种不成熟,年龄越小,表现越显著,因此不能简单地把小儿看成是成人的缩影。中医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归纳起来,生理特点主要表现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病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易于发病,易于变化,易于康复。故而,儿科护理应当以这种生理病理特点为基础,并运用至实际临床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
2儿科护理的现状
2.1护理人员的身心状态。儿科护士在进行儿童患者的护理工作时,市场处于一种紧张的压力状况下,尤其是在需要给患儿进行头皮静脉穿刺时,患者哭闹、家长训斥,都会影响护士正常水平的发挥。在这种情况下,护士经常被家属训斥,感情易受到伤害,有时候甚至连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严重的影响了护理质量。与此相应的是护士自身的素质亟待提高,不仅要坚强自身的护理技术,更要能够承受压力,有较高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高度的责任心。
2.2护理人员的工作状态。婴幼儿患者极易患病,因而医院的儿科护理工作经常是患者多、周转快、工作忙乱琐碎,护士超负荷工作,经常加班加点,这些都会打击儿科护士的工作情绪,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及技术水平的发挥,影响护理质量。
这些状况都影响着儿科护理的实际水平,但是,这些都是护理工作中的主观因素,是可以人为控制的。针对护理中的技术要求,即及时的贯彻患者的病情发展,及时的予以药理治疗,就需要护理人员切实提高自身的护理技术。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以及传统的中医理论,提出了护理工作中的望闻方法。
3望闻在儿科护理中的实际应用
3.1望诊。望诊,顾名思义,就是要仔细观察,观察儿童的生病特征,以及治疗过程的具体治疗情况。主要包括观察患者的面容气色、舌苔颜色、嗅觉器官以及呼吸状况。观面色可知气血盛衰,及时发现病情的轻重变化。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小儿的面色,以便发现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护士也可以根据患儿的舌苔颜色来观察患儿的病情轻重缓急,以及应该忌口的食物,制定合理的食谱。
3.2闻诊。所谓闻诊,主要是根据患者的气息和动作来观察患儿的病情。护理人员在独自进行护理时,一定要注意保持患儿的个人卫生,及时做好婴幼儿的卫生清理工作,保证患者的治疗环境清新舒适。同时要注意耳听患者的情况,尤其是夜间值班时,更要提高警惕,注意倾听患者的呼吸变化,以便及时发现不正常的状况,采取措施紧急处理,保证护理的质量。
儿科的护理与其他科室明显不同,护理人员除了面对患儿外,父母甚至祖父母都是病房中的主要人员,因而要求儿科护理表现人文关怀精神,避免各种矛盾的产生,提高护理质量。护理时,护士要注易使用文明用语,微笑面对;工作时要主动,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引导患儿,理解、安慰患儿及患者家属。同时要采用灵活的工作方式,如拍背、贴敷时,要轻柔等。
小儿的生长发育十分迅速,各个年龄阶段的差别比较大。但是总体看来,小儿身体的各种组织器官、各种生理功能都处于尚未成熟的状态,而且年龄越小,表现越显著。中医对小儿的生理特点概括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并且生病时病情易变。故而,儿科护理应当以这种生理病理特点为基础,将有效的护理方法运用到实际临床工作的各个环节,才能提高儿科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人文关怀;门诊护理;满意度
人文关怀主要针对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着重于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关怀他人、爱护他人等,要以一种积极阳光的心态去对待工作,使得在你服务的过程中,社会的每一个普通的公民在自身行为中,如个人利益、隐私权、知情权、个人意愿等都能够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怀[1]。而在门诊护理工作中,人为关怀显得格外的重要,因为在现代护理工作中,是人为本就是核心理念。门诊部门对于整个医院来讲,是最直观最重要的窗口,大多部分患者都在门诊部接受诊治和服务,而儿童患者因自身的生理心理各方面因素,在就诊时应给与更多的护理和指导,采用人文关怀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减轻患儿在就诊时的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有助于疾病的治疗[2]。并且患儿与患儿家属在诊断中受到贴心的关怀和照顾,有效的提高了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减少了投诉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的调查资料是在2011年6月1日――2012年9月1日来我院进行进行诊断的患儿和患儿家属。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为2011年6月1日――9月1日来我院内科进行诊断的患儿,对其采用传统的临床指导和护理方法;观察组为2012年6月1日――9月1日来我院内科进行诊断的患儿,对其采用人文关怀的护理方法。对两组进行问卷式调查分析,调差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仪表的满意程度、对就诊程序的满意程度、对候诊的环境的满意程度、对诊断仪器满意度、对医院便民设施和健康教育的满意程度,并且对两组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对两组各发放300份调查表,收回600份,问卷100%有效。
2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用人为关怀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
2.1 深刻理解人文意识,并以“患者健康为核心”的理念进行服务干预。
2.1.1 尊重理解家长心情,关爱呵护患病儿童 当患儿在家属的陪同下来院就诊时,首先接触到的就是医院的门诊护理人员,此时护理人员要充分发挥人文意识,理解患儿家属急切的心情、尽量减轻患儿紧张的情绪,要保持良好的职业形象和素养,积极、热情主动的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细心耐心的帮助患儿及家属解决就诊时遇到的各种问题,以便延误患儿治疗,使患儿得到及时最有效的治疗。
2.1.2 深刻理解服务理念,提高护理人员人文意识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家庭普遍都是独生子女,家长把儿女的当做掌上明珠,呵护倍加。在医院门诊经常会看到,一个患病儿童有多个家属陪伴,并且家属表现特别急切和焦虑,在诊断过程常会做出一些过激的表现。因此,作为护理人员,要深刻理解患儿家属的心情,服务中做到够细心、够耐心、够周到等,并且要时刻以微笑待人,减轻患儿家属的紧张情绪,并且主动积极的进行沟通,及时的帮助家长解决问题,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降低投诉率,为患儿的疾病康复打好基础。
2.2 加强培训学习力度,提升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
2.2.1 增强护理人员医学、临床、护理知识的培训和学习 对门诊护理人员定期组织相关医学、临床、护理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并鼓励护理人员通过各种方法进行自学,提高个人的专业技能。并开展其他领域知识讲座,扩宽护理人员知识面、以增强护理人员的个人素养、语言技巧、沟通能力、法律知识等发面的能力。打造既有有专业技能、又有良好职业素养的优秀护理人员,以适应当代患者的需要。
2.3 重视人文关怀的理念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在临床治疗中,护理工作是可以完全体现人文关怀理念的。比如,在为患儿进行静点注射时,就要充分发挥人文关怀的思想,要把患儿当做是亲人,给与关怀和呵护,最大力度的转移患儿注意力,减轻患儿的紧张情绪,同时还在对家长进行心理的护理,以便让患儿家属配合临床的护理工作,使对患儿的治疗顺利完成。
2.4 重视护理服务的环境建设 改善医院传统沉闷的环境设施,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在入院后的心情,有助于疾病康复。可对门诊大厅进行改革,使其环境的构造宽敞、洁净。绿色的休息椅,可以使人心情放松、安定,并且可专门设置儿童休息区,配上简单的娱乐设施,和游戏机等,或者可播放动画片儿歌等儿童感兴趣的东西[3]。让患儿可得到放松,忘记治疗给他带来的紧张和恐惧心情,可以配合医护人员进行诊治。并且在医院内设置指示路标和建设导诊服务台,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进行各种检查诊断,缩短了诊治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3 结 果
通过对两组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患儿对于我院各项护理诊断情况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4 小 结
采用人文关怀的护理方法,不但可以满足患者在临床诊断中的各种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患者康复效果,还是医院发展的基础。
在本组的调查研究中发现,观察组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出15%,观察组的投诉率比对照组低8%。为医院打造了良好的形象和经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夏爱萍,孙业富.人文关怀在急诊危重患者护理中的运用与评价[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24):24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