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麻醉对外科手术的重要性
时间:2023-09-25 11:40:0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麻醉对外科手术的重要性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 外科手术;护理技术;心理辅导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32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673-02
在外科常用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治疗,通过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地控制病情的恶化程度[2],进一步加快治疗的效果,但是众所周知,在进行外科手术时都会进行麻药操作,所以在手术期间患者会出现意识不清醒的情况,但是一旦手术结束后患者就会感到不同程度的术后疼痛现象,而且这种情况会持续很久,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情绪,所以外科手术后会出现疼痛现象是极为常见的,是人的身体以及手术部位所表达的一种真实的反映,而这种反应则会在生理以及心理共同呈现出来。据调查结果证实,在手术结束后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的疼痛护理干预还可能诱发一系列并发症的产生[3],同时限制了手术后恢复的效果,而且使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还伴随着恐惧、抑郁、浮躁等情况的产生,所以为了保证手术后的治疗效果要对患者进行疼痛护理与心理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手段,下面就外科手术后的疼痛护理技术与心理辅导体会进行展开。
1 临床资料
我院入院外科患者为60位,其中男性患者为40位,女性患者为20例,年龄都在30岁至75岁之间,其中需要进行乳腺手术的患者为8例,脑部需要手术的患者为2例,需要进行阑尾炎手术的患者为5例,胸肺手术患者为10例,需要进行常肠胃手术的患者为19例,进行肝胆手术的患者为16例,这些患者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为20人其中高中以下想学历,在入院期间心情表现为异常的烦躁、抑郁。
2 方法
2.1 全面护理工作 外科手术患者在入院后,作为护理人员要及时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同时对其前期病史进行全面的搜集工作,详细了解患者的身体现状,为了保证护理技术符合不同患者的需要,要对患者进行家庭、文化程度、职业、年龄以及思想现状来展开综合治疗分析。同时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作为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展开心理辅导,以保持心情的平和程度,当患者从手术病房出来后,作为相关护理人员要向手术治疗人员了解患者手术过程,以及整个麻醉的程度,以保证后期工作的有效展开,同时作为护理人员要仔细观察患者手术后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2.2 疼痛护理技术 作为责任护理人员要针对患者自身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同时在患者手术结束后要立即展开手术后的疼痛护理技术,疼痛表现是一种相对复杂的身体状态,所以护理人员要在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进行必要的相关知识讲解,例如要向患者讲解整个手术进行的大概过程以及进行的麻醉方式,同时要向患者进行必要的注意事项讲解,包括在手术前手术后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日常饮食、运动等相关方面,通过这些知识的讲解让患者对整个手术有一个大体上的了解,这样患者就会了解到之所以会出现术后疼痛情况是受伤机体的一个最为正常的反映。当患者手术完毕后,作为护理人员要明确自身责任意识,密切观察患者身体上出现的任何变化及时进行相关记录工作,同时要进行血压、呼吸以及脉搏等相关检查工作,一般情况下每四个小时要进行一次测量,对患者手术的伤口进行及时的清洁工作,避免出现伤口感染的现象,保证治疗的效果,在对患者进行日常检查的过程中一旦发现患者身体出现异常或是伤口出现发炎现象要及时向相关主治人员进行报告,以免出现且病情恶化现象。同时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手术的不同科学合理安排相关药品,安排补液情况,根据主治大夫的安排控制用药,要保证患者有良好的休息环境,通过观察患者的疼痛情况及时向主治大夫进行汇报,可以视情况进行药物止疼。
2.3 心理辅导 首先,护理人员要强化与病患之间的沟通交流情况。作为护理人员在沟通问题上要采取主动,同时向家属教授一些日常护理中应该注意的事项,让病患以及家属对自己产生信任度,这样才能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对病人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可以站在病人的角度来探讨疼痛情况,给患者强大的自信心支持。其次,教授患者缓解疼痛的小方法。据调查发现缓解疼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分散患者注意力,所以在进行心理辅导过程中可以让患者依据自己兴趣爱好来展开护理工作,例如电视节目、小说杂志、音乐欣赏等,这样会在无形中使患者的身体处于放松的状态,减少疼痛感的产生。最后,要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患者在住院期间,作为护理人员要对患者有问必答,对于患者的一些疑问点耐心讲解,护理人员严禁出现情绪焦躁的现象,为自己和患者建立起一个有效的沟通桥梁。
3 结果
我院60位外科手术患者在进行手术麻醉清醒后心理状态良好,经常与医护人员进行聊天交流,配合相关工作人员的身体检查,有一个较为积极的心理建设,手术治疗结果良好,没有出现病情恶化现象,根据情况的不同在治疗一段期间后均已痊愈。
4 讨论
外科手术伴随着严重的身体疼痛状况,不但严重影响病人的心理情绪,还会影响手术后的恢复效果,所以作为直接护理人员要展开科学护理工作,为了保证护理工作的有效实施还要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据调查发现,病人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成为减轻病人机体疼痛的重要手段,所以心理辅导与疼痛护理同样重要,通过二者有机的结合,有效地减轻了因为手术而为患者带来的疼痛影响,使患者的情绪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同时做位护理人员增强了自身专业能力、提高了服务质量,大大提高了患者以及家属的满意度,为医院和病患建立了一个稳定和谐的发展关系。
参考文献
[1] 周繁荣.肝胆外科术后引流管的护理措施[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3).
【关键词】普外科;疼痛;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219-02
疼痛是复合主观感受的一种,是人体对外部环境亦或者是由于自身内部有害刺激所造成的一种不舒适的体验,一般情况下,同时还伴有心理与生理上的改变,是一种极为普遍的外科护理问题。手术后麻醉消失,病患极易出现疼痛感,尤其是在切口处。手术完成之后病患因为内脏受到牵拉,进而造成剧烈的疼痛,从而致使病患出现不安心理,制约了自身肢体动作。疼痛感不仅会带给病患痛苦,严重的将对病患体内器官的生理功能造成一定影响,导致各种痛苦的出现,加强对患者疼痛的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患的痛苦,同时促使其疾病得到快速治愈。笔者对我院实行普外科手术患者的疼痛症状进行观察与护理,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39例患者,男27例,女12例,年龄在19~79岁之间,平均年龄45岁。12例结肠癌手术,9例胃十二指肠手术,10例胃癌手术,8例直肠癌手术。将39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20例,对照组19例。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手术前后给予身体与心理上护理[1]。
1. 手术前巡访:通过巡访来了解患者是如何看待手术所引发的疼痛。对于刚入院的患者,对其及时进行接诊,并且测量体重、体温、脉搏以及血压等,及时帮助患者了解病区的环境。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询问,具体掌握患者在疼痛时的行为反应与生理反应。
2. 术前准备:手术前的3天,给予患者0.4mg灭滴灵,口服,一天3次,8万单位的庆大霉素,一天2次,20mg维生素K1,一天1次。不但要对肠道细菌加以抑制,同时还应该防止维生素K的吸收发生困难。手术前1天,患者只能食用流质食物。手术前2天,早晚服用泻药,将肠腔内的积粪排出。另外,在手术前的晚上以及手术当日,给患者使用1%的温肥皂水进行灌肠,以便将其中的粪渣排出干净。
3. 手术前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介绍战胜疼痛的感受与经验,以便有效缓和患者紧张的情绪,提升自身的自信心。针对患者所提出的问题,护理人员应该亲切、详细的予以回答,从而加强自信心,提高患者疾病治疗的配合度。针对不保留的直肠患者,护理人员应该予以关怀,为患者说明实行手术的重要性,对患者焦虑、紧张、不安的情绪加以疏导[2]。
4. 疼痛控制方式:一般情况下,早期的疼痛被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即麻醉消失到24小时内,其疼痛主要表现为切口疼痛,且患者精神上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进而出现焦躁、沮丧等情绪。第二阶段为手术后的2~3天,主要是由于切口张力增加所引发的疼痛,例如咳嗽、翻身等等。第三阶段为手术后的3~4天,主要是由于肠蠕动所引发的疼痛。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应该向患者介绍如变换、调节呼吸等自我控制方法,以此放松身心、保护切口,进而最终实现缓解疼痛的目标[3]。另外,向患者介绍各种缓解疼痛、消除不良心理的辅助方法,例如听音乐,躁狂症、忧郁症患者多听音乐,能够有效缓和疼痛,消除各种不良心理。在对普外科手术后的患者采取音乐疗法进行护理时,应该依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以及文化水平等特点,选取适当的音乐,使患者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放松身心,减轻痛苦。
1.3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当P
2 结果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的具体情况见下表1所示。其中,观察组中有3例重度疼痛者,对照组中有8例,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在不使用药物的情况下止痛。疼痛作为主观体验的一种,其影响因素多种多样,疼痛的产生与强度,和个体的心理状态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为患者没有清楚掌握有关的疼痛知识,进而出现各种不良心理,例如焦虑、不安、恐惧等等,且对大脑神经调节中枢造成一定的刺激,进而致使内分泌系统调节功能紊乱,血液激素酶分泌不正常,另外,内源性抑痛物质下降且抗镇痛物质与致痛物质增多,最终对手术后患者疼痛的敏感性带来的一定的影响,使患者对切口疼痛的主观感受加强。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升患者对疼痛和疼痛控制的认识与了解[4]。
在手术后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有助于缓和患者的疼痛感,促使其快速康复。因为手术完成之后,病灶已经切除,患者的负担消失,其配合治疗与护理的积极性得到明显的提升。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并且鼓励患者维持平稳的情绪与较好的心境。另外,向患者家属说明身体与心理护理的必要性,使家属多关心、安慰以及支持患者,使患者的心情处在良好的状态。综上,对普外科手术后患者的疼痛观察发现,对术后患者疼痛进行有效的护理与干预是极为关键的,是有必要的,良好的护理对患者的快速康复极为有利[5]。所以,加强对手术后患者疼痛的观察,提升身心护理质量,是护理人员必须履行的职责。
参考文献
[1]黄红平.普外科手术后患者疼痛的观察与护理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3):380-380.
[2]张洁,赵霞.普外科手术后患者疼痛观察与护理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17(5):113-114.
[3]朱文英,陈秋琴,曾苑香等.普外科手术后患者疼痛的观察与护理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1):119-120.
[关键词] 外科手术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9(a)-125-02
手术是外科医师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现代外科学的研究对象即为以需要手术作为主要疗法的疾病,由此可见手术在外科学中所占的地位。因此,在本科生的外科学教学中,外科手术学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课程。如何提高外科手术学的教学质量,以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要求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就外科手术学教学的相关问题谈几个观点。
1 明确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外科手术学的教学目标是:加强学生基本功训练,促使学生掌握外科基本技术操作,强化无菌观念,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认为,外科手术学教学不是让学生掌握复杂的手术术式,而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手术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培养严格的无菌观念。手术技能操作训练是手术学教学的重点,熟练扎实地掌握手术基本操作技术,是使学生顺利实现从基础向临床平稳过渡的重要条件之一。要让学生从心理上重视手术基本操作技术和严格的无菌观念,因为不论是小手术或大手术、简单手术或复杂手术、普通外科手术或显微外科手术,都离不开手术基本操作技术,即切开、止血、分离、结扎、缝合等基本操作。
外科手术学教学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内容:无菌术和外科基本操作。无菌术的主要内容包括外科手术前洗手,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消毒,铺无菌单等[1]。而手术基本操作技术的主要内容即切开、止血、分离、结扎、缝合等基本操作[2]。此外,还应将现代外科应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及时补充到手术教学中,使授课内容更加丰富充实,知识结构与时俱进。
2 遵循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
2.1 理论授课与实践操作并重的原则
外科手术学作为一门大学课程,理论授课的重要性无需多赘;而外科手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课的安排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我们将外科手术学教学的实验课与理论课的时间安排得大致相等,对在理论课上不易讲授的无菌操作和手术技能则安排在实验课上进行演示,变枯燥的理论讲解为生动形象的实验演示,并尽可能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练习和动手机会。对于临床换药、拆线等内容,一般亦需先讲授理论知识,然后由教师带学生进病房演示实际过程,最后指派学生代表实际操作。对于活体动物身上进行的小手术实验课,首先由教师做示教,从麻醉动物、固定动物、无菌操作原则及术中人员配合到手术结束,然后将学生分为2人或4人组进行练习。对于带领学生观摩代表性临床手术的课时,课前先讲授所观摩手术的操作过程及具体步骤,然后让学生观摩手术学电教录像片,教师对其中的操作要领需作重点讲解,最后由学生到临床手术现场观摩。理论授课与实验操作并重结合的课时安排,让学生对所掌握的内容有理性认识,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带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又增加了学生对所掌握内容的感性认识。
2.2 分项练习与综合操练相结合的原则
将手术基本操作内容进行分解,将其划分为无菌术、打结、器械的辨认和使用等几个独立的教学环节,在每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里,教师应将本节需完成的内容先充分讲解、充分演示,将每一操作进一步细化分解,让学生详知每一分解动作的操作方法、要领和标准及本教学环节的要求,然后指导学生反复练习,及时纠正不良操作,使其动作在正确规范的基础上,通过课上和课后的练习达到熟练。打结是手术学训练的重中之重,以往学生在练习打结的过程中,往往片面强调打结速度,而真正在临床手术过程中,打结的质量比速度更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给学生做打结方法演示时,为便于观察可以采用两种不同颜色的粗布带打结,以便学生正确区分方结、假结和滑结,并分析它们产生的原因及如何避免错误的做法,同时要求学生打结时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适当提高打结速度。经过前面的学习后,按照手术操作的先后顺序连贯起来进行综合操练,此阶段可以在动物(兔、狗)身上以及离体猪小肠等组织上通过设计一些小手术来进行,例如剖腹探查术、阑尾切除术、胃大部切除术、脾切除术等。通过这些小手术的综合操练,让学生将所学到的切开、止血、分离、结扎、缝合、拆线等基本操作连贯起来进行综合运用;并按临床手术要求进行术前消毒、穿无菌手术衣、戴一次性帽子、口罩和手套,以营造真实的手术场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对动物手术的重视程度。总之,通过分项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每一基本操作的动作要领;然后通过小手术的综合操练,将每一基本操作连贯起来训练,有助于整体观念的树立。
2.3 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分阶段学习的原则
循序渐进、先易后难是学习新鲜事物的一般规律,这一原则对外科手术学的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外科手术学是一门以掌握外科手术操作为基本目的的课程,而手术操作的特点就是实践性特别强,而临床医学生平时接受的多为书本知识,对手术操作的感性认识很少,因此,遵循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原则十分重要。具体实施起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先学习简单动作,再学习复杂动作;先学习外科基本操作,再学习动物小手术;先接触动物手术实验,再深入临床实践亲临手术战场。学习简单动作有利于树立信心,并为学习复杂动作打下基础;学习外科基本操作是学习动物手术的基础,而动物手术是在外科基本操作基础上一个层面的提高,是综合运用外科基本操作进行整体运作;动物手术实验可营造手术氛围,初步树立整体观念和团队意识,而临床观摩至亲临手术战场会进一步提高实战经验,从而加深对外科手术的理解。
3 “教”“学”结合,师生互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3.1 提高教师素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技能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一支高素质的手术教学队伍,是提高手术学教学水平的前提。带教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水平,还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这样才能做到密切联系临床实践。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管理者,既管教又管学,教学的艺术在于能否使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传教相吻合。因此,有必要统一备课制度,规范外科基本技术操作:每次实验前必须向学生讲解此次实验的内容、目的、要求、方法及步骤,正确地示教关键操作,并始终严格要求,将正确应用无菌技术和正确进行外科基本操作贯穿于整个动物手术实验中。
3.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学生的实践时间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手术观和学习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欲望,是学习成功的重要前提。此外,学生在每次实验课前,预习实验指导,找出操作难点;在动物手术实验中,除第一次动物示教由教师主刀外,其余角色均由学生充当,从中演示临床手术角色的配合,从而保证学生亲手操作,反复实践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7-21.
【关键词】外科护理 心理护理 应用
前言:在临床外科围手术期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心理情况与患者的治疗有效性具有密切相关性,当患者的心理障碍得以疏通的情况下,则将促进患者的预后和康复,反之,将加重患者的病情,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广大的临床工作者必须充分的意识到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并针对各个患者的心理障碍进行针对性处理,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归属感以及安全感逐渐的增强,提升临床治疗成效,下面本文将以358例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探讨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同时为后期的护理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以358例2010.6.1.~2013.6.1.之间在我院外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194例,女性患者164例,患者的年龄在18~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2±3.5岁)。
2.方法 在对患者进行外科心理干预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对患者的心理障碍分析,进而针对性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经调查结果显示,以上358例患者在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之前主要表现为心理恐惧、紧张焦虑、担心以及期望值过高等。而导致以上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则是由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不足,并且对可能产生的死亡产生惧怕,并且对外科手术的是否顺利进行产生担忧,主要表现为担心临床主治医师的工作能力、各种潜在的危险性因素以及术中的安全与否等,使患者的内心不能够趋于平静,进而影响整个治疗阶段的成效[1]。而在担忧上,患者根据自身个体情况的差异性,也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如担心疾病是否会恶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围手术期的安全、手术所带来的巨额经济压力以及手术的结果等。而过高的期望心理主要表现为对手术的期望过高,并且提出的要求具有不合理性,希望在围手术期的痛苦降低到最低,或者是希望从医务人员那里获知更多的相关信息等。
在对患者心理障碍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具体的措施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安定患者,也就是对患者进行良好的心理沟通,使患者内心的不良情绪得以及时的安定,提升患者手术治疗的信心,在患者手术结束并苏醒之后,将病情以及手术的成功及时的向患者告知,借此来有效的帮助患者舒缓内心的压力、担忧与紧张,并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配合护理人员做好术后的治疗与护理,提升患者的心情舒畅度,改善睡眠以及食欲,为患者的预后和康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二是针对患者术后的疼痛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这就要求了护理人员在患者进行手术前,能够明确术后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如麻醉消退之后的疼痛与剧痛反应,使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患者的表情观察,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与理解,促进患者治疗依从性、治疗与治愈信心的提升。对于出现剧烈疼痛的患者,应该使用镇定剂药物,或者是以其他的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如倾听音乐等,并且告知患者加强深呼吸练习,将疼痛感降到最低,除此之外针对术后恢复期可能出现的焦虑或者是抑郁等症状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如将治疗成功的病例向患者告知等,借此来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治疗信心,并且对生活与生命充满热爱,保持乐观向上的心。三是帮助与患者家属以及社会建立良好的关系,并且鼓励社会与家属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使患者战胜疾病于疼痛的信心逐渐的提升,促进患者的预后和康复[3]。四是对患者进行术后的指导,基于目前临床上患者认为拆线就意味着伤口愈合与基本康复,进而即可出院,不利于疾病的完全康复,因此必须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向患者告知,如身体的部分功能丧失等,进而使患者积极地遵循医嘱治疗。
尤其是针对易焦虑和发怒的甲亢患者而言,更应该引起广泛的关注与重视,使患者的心理障碍得以及时的疏通,将不良刺激在术前消除,加强对患者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使患者在接受手术的时候以一颗向上、乐观、平稳的心态面对疾病与手术,增加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二、结果
通过调查结果显示,以上患者在接受外科护理中的心理护理干预之后,治疗的信心增强,并且不良情绪反应得以稳定,并且痛苦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取得的治疗成效较为显著,治疗有效率高达93.58%(335/358),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三、结论
通过以上对358例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的调查研究显示,在临床上,针对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与主治医师的临床实践工作与能力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这也就要求了护理人员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操守、爱心、同情心、责任心、耐心、细心、社会学知识、观察能力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等,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患者的了解和理解,为患者的康复提供多方面的心理支持,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积极地配合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的治疗,提升临床的治疗有效率与患者的治疗信心,缩短治疗的时间,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同时推进医疗事业的发展,提升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和谐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段洁,吴爱须,张丽芳,等. 心理护理在外科疾病护理中的应用.河北医药,2010,32( 22) : 3220-3222.
随着现代化医院的建设和发展,我院新大楼全层流净化手术室也于2009年3月正式启用,如何使用好、管理好、爱护好,真正为病人提供安全舒适的手术环境,是我们手术室管理者思索解决的问题[1]。为了加强层流手术室的管理,保证层流手术室的正常运行,适应外科手术发展的需要,我们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制定了“三严”教学管理法即:严格评估、严格制定教案、严格实施教学与管理,有针对性地对进入层流手术室的人员进行具体带教与培训,为层流手术室的安全运行及质量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取得一定成效,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1 严格评估
1.1 人员情况评估 对凡是即将要进入层流手术室的人员进行评估,从进入手术室工作的年限、在手术室工作的经历、到手术室主要工作内容等进行评估,为制定教案提供依据。
1.2 学习内容评估 通过评估,我们将所属外科人员分为三类即手术室护士为一类,此类为掌握知识型培训对象,将来要起到宣传带教作用。第二类为麻醉医生和外科医生、此类为懂规运用型,知道层流手术室、层流手术室相关管理规定并能遵守。第三类为进修实习人员,此类为启蒙学习型,培训力度大用时长,达到了解层流手术室管理规定并能遵守实施的目的。
2 严格制定教案
2.1 对第一类人员即手术室护士,制定教案以层流室建设的基本原理、层流室的结构、层流室空气净化系统、层流室的分级、层流室的运行及维护、层流室的分区及院感控制、层流室的应用与保养等进行专业知识和应用知识为主。教材以卫生部颁发的层流手术室标准及医疗护理操作常规、手术室管理规定、消毒灭菌法、手术室技术操作与管理等为主。
2.2 对第二类人员即麻醉医生和外科医生,制定教案以宣传层流手术室规章制度、进入层流手术室流程和相关设施的爱护为主。教材为卫生部统一的标准和科室制定的相关规定。
2.3 对第三类人员即进修实习人员,制定教案以掌握层流手术室的基本应用方法和设施的爱护、以及手术室相关技术等为主。教材采用以卫生部统一的标准、常规书、三基书和实景录象等为主。
3 严格实施教学与管理
3.1 对于第一类人员的培训从手术室建造时期即开始了,在手术室建设中我们组织骨干力量,深入了解层流净化装置,了解认识一些基础结构,为今后使用维护打下一定基础。在手术室建设同期我们既组织全体护士在业务学习课时学习医疗护理操作常规中关于层流手术室的相关内容,以及卫生部下发的相关政策法规以及相关标准、手术室管理规定等内容。教学方式采用自制多媒体,图文并茂进行教学,加上实践技能课,即联系参观本地已建设运行的同类手术室,让大家对层流手术室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前期教学课程安排4~6个学时,后期要进入我们已获建设好的手术室前安排2~4个学时具体实践,熟悉手术室环境布局及电子操作板的掌握以及层流手术室的维护保养等,在10个学时左右。进入手术室展开工作后,在每周三的业务学习时组织全体手术室护士学习层流手术室相关规定和制度,使其深入人心。为带教实习进修人员打下良好基础。
3.2 对第二类人员的培训做到 以具体实践为主,分期分批对麻醉及外科医生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以进入手术室的流程、手术室规章制度、层流手术室使用注意事项、层流手术室保护常识及维护知识等为主,掌握层流手术室洗手操作流程等,此学习时机在即将搬入层流手术室之前。分期分批对第二类人员进行培训教育。教学时间为每次两个学时。
3.3 对第三类人员的培训采取集中培训与单个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采取“三步教学法”:(1)影像教学法:采取自制多媒体教学录影,声情并茂,介绍科室沿革、发展,人文环境、仪器设备、手术室布局、基本操作、着装要求、各个区域功能任务等,逐一介绍,让实习同学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学时为1小时。(2)文字教学法:主要以幻灯的形式将各项规章制度和手术室操作规程的逐一进行学习讲解,并举例说明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和遵守操作规程的重要性。学时为1小时。(3)手术室具体实践法:将实习进修人员分组带入层流手术室,熟悉手术室环境布局,对手术室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学会按照层流手术室的要求着装,按照层流手术室的流程要求进入手术室,了解手术室的仪器和设备,以及层流手术室的管理要求等。此学习为1个小时。
4 体 会
运用“三严”教学管理法取得的成效:(1)对进入手术室的外科人员进行层流手术室知识培训后,增加了外科人员对层流手术室的认识,从层流手术室的管理上得到了大家的认识和理解,并支持与认可。(2)增加了手术室护士对层流手术室相关知识的掌握,特别是部颁标准的落实,以及层流手术室各项管理规定的执行,为层流手术室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安全保障,为带教新护士和培训实习进修人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对外科所属人员及时培训对层流手术室的运行和维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4)
对实习进修人员进行培训后,增加了实习进修人员对手术室知识的学习,加强了对现代化医院的了解,提高了认识,为将来的到临床上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5)对所属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对层流手术室的良好运行提供了保障[2],有效地避免了不良情况的发生,有效延长了层流手术室的使用寿命,减轻了运行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6)有效地控制了院内感染的发生,由于通过培训与日常工作中的实践,大家均按流程要求,有效地避免了院内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关键词】手术室;医护关系
【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275-01
手术室是医院中进行多科协作,集中治疗的一个特殊科室。由于参加手术的医务人员来自不同科室,且人数众多,接触面广,人员密集,信息交流快,极易出现人员摩擦、矛盾,甚至发生正面冲突;手术室又是手术抢救的重要场所,工作节奏快,意外情况多,要求所属人员能应急,会配合,是医院重点管理的环节科室之一。
1 手术室医护关系特点
1.1 手术室护士与麻醉科医生之间的关系是团结协作关系。
1.2 手术室护士与外科医生之间除了团结协作关系之外,还具有被动、依赖、合作和信息传递等多种关系,即手术时间、数量、方式基本取决于科室安排,手术室进行被动、服从性劳动。
1.3 医护操作熟练,配合默契,是手术质量和工作效率的保证;同时,和谐的医护关系对外科手术的发展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2 影响医护关系的各种主要因素
2.1 护士方面的因素
2.1.1 业务技术因素:手术室是一个专业性、技术性要求都比较高的工作岗位,面向多个手术科室,要求手术室护士必须能熟练掌握各专科手术的台上、台下配合和各种手术的摆放技巧,熟练使用各种手术器械和操作各种先进设备,如果护士业务技术不过硬,或经验缺乏,术中遇到病情变化时,不能很快抓住工作重点,也不及时寻求帮助,必然影响手术进程,引起手术医生的不满,这是造成医护冲突的重要原因。
2.1.2 个人素质和态度因素:由于个人年龄、智力、性格、体质的不同,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所受教育水平的不同,导致护士个体素质存在着较大差异。有的护士能顺利融入手术室护士的职业角色中,从容适应手术室快节奏,高度紧张、休息时间不规律、专业性强,需要富有奉献精神等特点;而有的护士由于性格或兴趣的原因,无法适应手术室护理工作;加之手术室工作紧张辛苦。长期超负荷工作,社会地位又不高,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容易造成消极心态,导致工作中责任心不强,不坚守工作岗位,缺乏耐心和信心,易出现人际关系紧张,甚至于他人发生冲突。
2.1.3 制度因素:手术室工作性质特殊,管理制度严格,医生对各种管理制度缺乏足够了解,护士严格管理手术间及手术人员的无菌操作,医生认为是小题大做,容易产生不满情绪,这时如不讲究处理艺术,可引起医生极大的负面情绪,恶化医护关系。
2.2 护士长要随时注意护士心理状态,及时沟通引导,杜绝将不良情绪带入工作中。护士长定期了解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及时整改反馈,同时,征求护士对医生的要求,及时与手术医生沟通,使医护之间的矛盾降到最低,提高手术配合质量或工作绩效。在构建和谐的医护关系中,护士长注重信息传播,充当桥梁和纽带作用。
2.3 提高护士素质,保持医护间的默契合作:专业素质的提高:是改善医护关系的关键。护士长要加强手术室人员的梯队建设,培养优秀的专科手术室护士,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学科进行分类指导和重点培养。使手术室护士不仅熟练掌握手术配合技能,更要熟练掌握使用先进仪器设备的能力,顺应高科技、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鼓励在职人员参加高等教育,拓宽专业知识面,提高护理人员的学历结构,培养具有现代化,多学科知识结构的新型护理人才。
3 讨论
3.1 医护关系的重要性临床医生和手术室护士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在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情况下,医护工作形式从主导―从属型向交流―协作―互补型转变的今天,良好的医护关系有利于保持稳定的情绪,增大手术成功几率,提高病人的手术质量。同时,医护关系又是双向的,是一种平等的而不是主从关系,应以相互尊重,相互体谅,相互学习为原则。护士要认识到医护关系的重要性,加强服务意识,多沟通交流,总结配合经验,团结协作,对工作精益求精,以优质服务态度,良好的护理技术水平和宽大的胸怀,逐步赢得医生的认可。
3.2 护士长通过管理作用,有计划的提高护士业务素质,重视医生、护士信息反馈,不断了解医生护士的各种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医护间的需要尽量给予满足。不断增强护士的人文素质,使手术室护士做到举止优雅、态度亲切,理解手术中医生承担巨大风险时的心情,主动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那个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关键词】病人参与护理措施;骨科病人;康复
【中图分类号】R473.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328-01
美国著名护理学家多罗西亚.奥瑞姆(DortheaOrem)对自理的定义为“人为维持生命在平稳或变化的环境状态下,保持或恢复功能及保持或恢复健康来调节自己的功能和发展所进行的活动”。根据这个定义简言之,自我护理即自我生存,自我料理的能力。[1]病人参与型护理模式是通过调动患者自身的积极性,使其参与到自己的健康决策和自我护理中来[2]。我们科于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病区进行“病人参与护理措施”试点,让病人住院后参与围绕治疗疾病和促进康复所进行的自我观察、自我心理调整等自我护理活动[3],以期达到增进护患沟通与交流,提高护理效果的目的。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参与对象均为在我科住院的择期手术病人,共112例.男42例,女14例,年龄最小者17岁,,最大者58岁,平均年龄39.2岁。
1.2 实施方案
1.2.1 护患双方明确参与范围:
1.参与患者自理能力及对疾病认知水平的评估。
2.参与制订护理措施。
3.参与力所能及的自理。
4.参与"配合行为"指导练习。[4]
5.参与肢体功能锻炼。
1.2.2 运用护理程序指导病人参与实施:
1.2.2.1 评估:主管护士通过采集病史,让病人参与评估本人的自理能力和对疾病的认知水平,鼓励病人说出自己的感受。
1.2.2.2 针对健康问题,制订护理计划及相应护理措施:
P1:焦虑:与对手术及疾病知识缺乏有关
P2:自理能力下降:与肢体牵引(或石膏)制动有关
P3:便秘:与肠蠕动减慢有关
P4:疼痛:与骨折有关
P5:由外周血管神经功能障碍的危险(患肢)与牵引或石膏绷带固定
有关
P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可能:与卧床局部组织受压有关
潜在并发症:
PC1:肺部感染:与卧床有关
PC2泌尿系感染及结石:与留置尿管和长期卧床有关
PC3废用综合症:与制动及缺乏活动有关
1.3 实施参与措施:结合骨伤科卧床病人特点,责任护士要为病人的积极参与提供各种信息和必要的护理介入,指导督促病人依照护理措施逐步进行。
1.3.1 信息性支持:包括疾病知识:如疾病名称、部位、治疗方案、预后等;用药知识宣教,药理作用及常见副作用,药物名称;手术名称,简单过程,及术后注意事项。
1.3.2 情感支持:针对病人的恐惧及紧张心理,友善,和蔼的安慰他们,深入浅出地介绍疾病的治疗,手术,预后以及成功病例。及时解释患者提出的疑问。根据不同因素,有针对性进行心理护理,使病人能面对挫折,接受现实,积极配合治疗,参与自我护理。
1.3.3 合理的饮食指导:由于长期卧床,都会引起食欲不振,腹胀和便秘等一系列症状,首先使患者明确饮食在疾病康复中的意义,可以指导病人进食易消化食物,采取少量多餐的方式,少食甜食及产气食物。列举出数种富含粗纤维的蔬菜供病人参考。指导病人揉按腹部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
1.3.4 皮肤完整性自我护理指导:向病人讲述褥疮发生的原因,症状以及进行皮肤护理和定时更换卧位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1.3.5 牵引或石膏固定病人的自我观察指导:向病人讲述牵引或石膏固定的目的,肢体要求,观察末梢血液循环,皮肤温度,活动感觉的重要性,以及异常情况的症状。
1.3.6 留置尿管和术后负压引流管及伤口的自护指导: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保持引流管通畅,讲述膀胱冲洗及消毒尿道口的目的。
1.3.7 有效咳嗽、排痰的指导:讲述有效咳嗽在预防肺部感染的重要性,指导病人掌握有效咳嗽,排痰的要领。
1.3.8 督促病人参与功能锻炼:首先向病人家属说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调动其积极性制订合理有效的锻炼计划,每日督促完成,逐渐进行,直至恢复最大活动量。
1.3.9 并发症的自我观察:
(1)肺部感染的发生由于麻醉,卧床,切口疼痛不能有效呼吸,咳嗽排痰引起,发生时表现为体温异常升高,咳嗽加剧,痰液难以咳出。
(2)泌尿系感染:表现为尿液浑浊,有沉渣颜色变红。
1.4 效果评价
每周由护士长及护理质量监控组成员对参与护理措施的病人进行提问,以了解主管护士的宣教能力及病人的接受程度,通过发放出院病人护理评价表,发现参与护理措施的病人,对疾病的了解,用药知识及功能锻炼,并发症的预防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
2 结论
2.1 病人参与护理措施有利于稳定病人情绪,有利于病人角色的转换。让病人在并请允许范围内进行必要的自理活动,可以分散病人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过分关注,减轻病人对挫折的感受,形成积极的自我暗示,从而恢复病人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有益于提高病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病人的康复创造有利的心理环境。
2.2 病人参与护理措施有利于疾病的康复,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病人配合制订治疗性自理计划,充分了解所需治疗措施的重要性,主动参与功能锻炼循序进行,达到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目的。
2.3 病人参与护理措施能促进护士水平的提高。实施病人参与护理措施,使我们深深体会到:面对文化层次复杂的患者人群,不仅仅应有精湛的临床专业知识,娴熟的护理操作技术,还需要掌握丰富的人文社会知识,只有不断的加强学习,不断得更新知识结构,才能适应新的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王雯,刘新芝.护理社会学概论.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1,第1版:80
[2] 裴显俊.病人参与型护理模式的研究和探讨.中华护理杂志,1999,34(7):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