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5 11:40:0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经济文化一体化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尤其是网络的兴起,文化的力量日益凸显,经济文化的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全球化进程的最终决定力量将是文化。因此,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文化对经济已不单纯是影响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决定作用,文化经济时代已临近家门。
一、经济文化一体化是挡不住的趋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尤其是世纪之交,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因特网的普及,文化与经济共生互动,经济和文化的一体化趋势日益增强。经济日益文化化,文化日益经济化。
伴随着经济文化化,文化不断地向经济活动渗透,给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文化决定着资源的开发、组合,决定着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速度,检验着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合理性,推动着先进价值体系的形成,协调着市场和环境的结合与互动,以及人才素质的提高。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来说,文化的内在驱动力比经济力、政治力具有更强大的牵引力。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已成为影响地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经济活动中注入的文化内涵越多,物质生产中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就越高,竞争力就越强,效益就越好;文化发展中吸收的经济成分越多,科技含量越高,文化的覆盖面越广,影响力就越大,渗透力就越强。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含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产品的被接受程度和价格的高低。美国、西欧、日本等国,经济发展中观念的、科技的、信息的,乃至心理的等文化要素大量进入,使其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经济中的文化因素已日益跃居重要地位。服务、知识、信息等第三产业成了经济的重心。与之相呼应的是,脑力劳动者的数量迅速增加。到1970年,美国“白领”职工与“蓝领”工人的就业结构比已为5∶4,到1980年,美国第一产业即农业和矿业中的从业人员仅占总比例的2.9%,第二产业即各种制造业降到31.6%,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百分比已上升到65.5%。而在第一、第二产业中的科技管理人员也超过直接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员[1](P3)。
伴随着文化经济化,文化日益进入市场,进入产业,其经济功能不断增强,对企业的兴衰、产品的销售及品牌的流行起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并且文化本身也成为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突出。文化还成为社会生产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商品属性日渐显现,从而增加了文化的造血功能,使文化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这一点在西方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中尤其明显。西方国家发展过程中,以音乐磁带、激光唱盘、MTV、电影、电视、录像、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拳王争霸赛、世界杯足球赛为代表的娱乐文化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中的新兴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等高科技及其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为标志的科技革命宣告知识经济、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如今,新经济已占据美国GDP的70%,加拿大GDP的60%。迪斯尼公司产业规模及赢利均进入世界前十强,好莱坞电影《泰坦尼克号》创下全球18亿美元的票房收入等等,都充分证明了文化的经济价值[1](P18)。文化产业被视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经济文化的一体化推动了文化经济的兴起。文化与经济互动,将构成新时代全新的生产形态和发展模式。打造文化经济,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在经济活动中更多地注入文化内涵,提升产业层次、产品档次,增强竞争力,逐步转变广大人民群众转变生活方式,注重物质消费产品的文化内涵,追求精神文化需要的满足,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竞争力提高的合理选择。从改革开放的历程来看,改革开放初期靠政策优势,20世纪八九十年代靠环境优势,21世纪靠的是文化优势。知识、智慧、价值观念、精神动力,以及文化所创造的人文环境,文化发展所形成的巨大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源,最终将转化为物质形态的竞争力。21世纪,各地区经济的赛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力”的较量。
目前,很多学者把世纪之交产生的与文化高度融合的经济形态称为“知识经济”。笔者认为,不如称为“文化经济”更合适。文化经济比知识经济概括性更强、涵盖面更广。文化,根据其与行为的关系不同,可分为知识、观念和技术。人的行为,首先要明白根据什么干,其次要明白干什么,最后还要明白怎样干。知识,解决的是根据什么干的问题,它是反映和解释事物的,使人知道周围事物及人自身的状况。观念,解决的是干什么的问题,使人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事和想要什么东西。技术,解决的是怎样干的问题,使人知道怎样干成要干的事和怎样获得想要的东西。文化中,哲学、宗教、道德、法律及政策等属于观念文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等属于知识文化,而各种工程技术、技艺、技巧等,则属于技术文化。知识、观念和技术,皆为人的行为所必需,缺一不可。缺乏知识,人就不能及时准确地把握外界信息,不能认清自身,不能掌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使人不能知己知彼而进退失宜。观念错误,就不能正确的选择行为方向,即便拥有丰富的知识和高超的技术,也不能持久、持续地利人利己。技术低下,就会心有余而力不足,陷于妄想和空谈,不能实现既定目标。在知识、观念和技术三者之中,观念是目的,知识和技术是手段,是为观念服务的。三类文化,应相互协调,平衡发展,不能畸轻畸重,厚此薄彼[1](P46)。由此可见,“知识”只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包括知识,但又不仅仅是知识。“知识经济”的提法有些偏狭,也不太确切。“文化经济”的提法比“知识经济”全面、确切。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使用和分配基础上的经济,核心是突出知识、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价值;而“文化经济”则是对知识经济内涵的扩展和深化。
二、“文化经济”的涵义、内容及特征
在我国,“文化经济”这个范畴,首见于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2002年5月13日发表的题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发展,进一步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的讲话。张德江在讲话中首先精辟地概括了新世纪经济的显著特征:“文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源动力,在新世纪对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联系更加密切,文化和经济出现加快融合乃至一体化的趋势。经济活动中注入的文化内涵越多,物质生产中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就越高,竞争力就越强,效益就越好;文化发展中吸收的经济成分越多,科技含量越高,文化的覆盖面就越广,影响力就越大,渗透力就越强。”然后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讲,新世纪的经济,就是‘文化经济’。”
文化经济,是文化与经济高度融合的产物,文化含量十分丰富。概括地讲,文化经济就是建立在人文精神和知识、技术高度发展基础上的新型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之后的又一种经济形式。文化经济的出现,深刻反映了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彼此渗透、相互促进的现象,揭示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动向。文化经济是对知识经济的提升,其内容不仅有科学、技术等智力因素,还有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精神因素。“文化经济”的要点是:(1)精神生产上升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导性系统。(2)文化与经济日益融合。文化已深深融入经济之中,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和物质产品都包含着文化因素和文化内涵,而且经济借助文化的力量急剧扩张,成为当代社会生产力的原发性因素和经济增长的基本推动力量。(3)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文化以其人文格调和高科技含量,对社会全面发展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越来越强。文化的精神要素和技术要素高度统一,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高度统一,形式不断创新,内容更加丰富,人类的存在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已表现为一种文化精神。(4)文化产业作为精神生产的当代形态,将成为未来产业结构发展中的主导力量。文化产业、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日益具有经济功能和市场效益,范围不断拓展,包括了教育产业、智力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媒体产业、艺术产业、健康产业、体育产业、休闲产业等诸多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加速了原来在知识、技术之外的文化要素作为生产力要素进入社会生产领域的过程,其势头迅猛,潜力巨大,必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引发新的产业群,对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5)文化在政治运行和治理中的作用也日渐突出。政治运行越来越多地通过文化的形式来表现。政治理念融入大众文化之中,政治内容通过文化形式生动表达[2]。
文化经济作为新世纪的战略构想,是对当今时代越来越突出的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彼此渗透、相互促进现象的深刻反映,它从本质、地位、功能和作用等方面准确揭示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动向,即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依存及一体化。它具有以下两个显著特征:
一是经济发展以文化内容为主导。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等阶段,文化经济的迅猛崛起,标志着人类社会新阶段的来临。在人类文明不同发展阶段,起核心作用的生产力要素是不一样的:农业经济阶段是自然力,工业经济阶段是资本和大机器,文化经济阶段则是人文精神和知识、技术的有机结合。因此,文化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甚至知识经济不同的新型经济,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代表了一个全新的文明发展阶段。此即,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人们越来越重视产品的文化属性和文化个性,精神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使得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以文化内容为主导的经济形态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主流,人类社会发展正步入一个文化经济时代。
二是社会生产方式以人文精神为主导。如果说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核心是突出知识、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价值的话;那么,文化经济则是对知识经济内涵的扩大和深化。文化经济内在包含了知识经济,并在经济系统中充满了文化因素。其内容构成不仅有科学、技术等智力因素,还有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文化艺术、娱乐休闲等精神因素,不仅包含科学精神,还体现人文精神,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尤其突出了人文精神、观念文化作为生产力要素的价值。这就使:以人为本的人文价值观逐渐渗透到经济发展领域;精神、智力因素与自然资源、经济资本一样成为生产力中的组成要素;信用文化、经济伦理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的效能越来越突出;文化附加值成为物质产品价值中的重要部分;以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的人力资本对经济竞争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影响[3]。
三、如何发展文化经济?
文化经济是一种文化和经济融为一体的经济。因此,发展文化经济的基本思路就是全力推进经济文化一体化。为此,要努力实现从“以物质生产为主导”向“以精神生产为主导”的战略转移,着力把握以下两个要点:
1、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推进“经济文化化”
要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生存发展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中西部的经济基础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承接东部先进地区的产业转移,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发展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总量不大、质量不高和水平偏低的问题;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大经济的国际合作力度,加强省际、市际、县际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内源型经济和外源型经济全面协调发展,从而形成大开放的战略新格局。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经济“文化化”,总的来说,要在经济活动中更多地注入文化内涵,提升产业层次、产品档次,增强竞争力,逐步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转变生活方式,注重物质消费产品的文化内涵,追求精神文化需要的满足。为此,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1)牢固确立高新技术为主导的思想观念,突出建设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工业化水平,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2)把发展的重点转移到依靠专门科技人才和高智力资源上来,走集约化的新路子。(3)加强新型工业化资源的科学规划、协调整合和综合利用,科学统筹生产力布局。(4)努力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可持续发展之路,严格控制工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建立科学有效的调控机制,使工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率最大,污染最小。
2、以发展文化产业为枢纽,推进“文化经济化”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由于其生产规模大,市场运作灵活,具有不断再生和扩张的功能。以发展文化产业为枢纽,推进“文化经济化”是合理选择。为此,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1)国家在保持对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投入不断加大的同时,要充分利用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长期积累的资源,从人才和物质技术基础等方面培育和支持文化产业的成长。(2)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带动和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的发展。一方面,通过发展文化产业,为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的发展提供外在的压力和内在的动力;另一方面,用产业化方式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盘活其存量,增加其增量。此外,通过发展文化产业,为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提业化运作示范,提供物质和智力支持,使文化产业在某种程度上兼具事业性和公益性。(3)确立文化产业在整个文化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把文化和经济这两个长期分离而相对独立的领域高度融合起来,建造全国文化经济的强大体系。(4)对文化产业进行合理规划和战略调整。首先,确立“精神产业”战略新理念。认真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和有效机制,在全社会倡导精神产业的战略新理念。大力推进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努力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其次,规划和建设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的支柱产业门类。根据我国的实际,应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教育产业、智力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媒体产业、艺术产业、休闲产业等产业,并加大文化产业向其他产业的扩张和渗透力,建立起完整系统的文化产业体系。再次,科学规划和调整全国文化产业的生产力布局。根据我国精神生产力地区发展不平衡性和发展的多层次性,按照开展竞争和“适度垄断”的原则,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和产品布局。在东部发达地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群、产业带,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企业集团,发展优势明显的文化支柱产业。在中西部和山区要集合力量嫁接国内外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发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一批文化名牌产品、文化企业集团和文化支柱产业,借以形成特色鲜明、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的文化产业门类[4]。
[参考文献]
[1]杨英法.文化图强正相宜——兼论邯郸市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径[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
[2]张玉玲.迎接“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访谢名家[EB].南方网.[2006-05-23]./nflr/llzhuanti/whjj/tt/200605230350.htm.
[关键词]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策略
目前,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关中-天水经济区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强化资源整合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通过对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要素进行分析,实现区域间的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加快经济区的区域一体化速度与进程,推动经济区的发展更加快速且全面。
1.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概述
关中-天水经济区也叫关天经济区,其是国务院批复通过的省级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范围涵盖六市一区,包括陕西省的中关平原以及甘肃省的天水市。同时关天经济区以西安为中心,以宝鸡市为副中心,以平凉、庆阳、杨凌、商洛、铜川、渭南、天水、陇南等为次核心城市。并以连霍与陇海铁路为依托,逐渐形成与我国西部产业集群带、发达城市群相呼应的关中城市群。关中天水经济区是我国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如咸阳、西安、宝鸡、天水以及杨凌等,都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1]。关中天水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有其独特的优势,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非常有利。下面对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发展优势进行分析,如下表所示:
2.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关中天水经济区在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的机遇与挑战。关中天水经济区把握住发展机遇,勇于面对挑战,从而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更加一体化。下面对其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与讨论:
2.1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机遇分析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软硬件环境与设施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区域间的产业投资集聚效应日渐凸显,为经济区的大跨步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给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更好地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形势下,我国的城镇化、工业化进程都在不断加快,人们的消费能力、消费结构都在发生着变化,内需的扩大会推动经济更好增长。而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发展潜力巨大、市场较为广阔、人口相对较为密集,需求也比较旺盛,能够吸引其他区域的投资或者海外的投资在经济区内重组或者集聚,给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发展提供更好资金保障。同时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要素成本逐渐增加,强化经济结构转型与升级是非常必要且迫切的。由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基础设施相对较为完善,具有非常明显的要素成本优势,在产业转移与结构升级方面有很大的优势。此外,关中天水经济区在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时,依托着创新型社会发展机遇,结合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在关中天水经济区进行科技资源的优化与整合,使得关中天水经济区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更好提升,从而在人才、资源等方面进行集聚与整合,对于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一体化发展非常有利[2]。
2.2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所面临挑战
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总体经济发展实力不足,产业集聚性不强,影响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一体化进程速度的加快。与此同时,关中天水经济区缺乏体制创新活力,且城乡之间发展严重失衡,人力资源、公共服务等功能有待开发与提升,区域间的市场联系并不紧密,对外开放的力度不足,从而影响和制约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尽管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近几年的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其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经济区,并没有对周边的地区起到辐射与带头作用,且与东部地区发展的差距依然很大。同时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地方贸易保护主义较强,其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并不一致,使其存在利益协调的相关矛盾与问题。此外,关中天水区的城市内部布局、城市间的布局有很多的重复现象,如装备制造业、文化产业的布局存在问题。因此,重视对其产业布局的优化,优化上下游企业间的关系,能够促进其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3.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方略探究
为了能够加快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结合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的实际现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不断发挥出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优势,促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更加一体化。下面对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具体方法与策略展开研究与讨论:
3.1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打造优质区域经济发展城市群
在了能够促进关中天水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重视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结合关中天水区发展的实际情况,着力打造优质区域经济发展城市群。在关中天水区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将城镇居民与农民、城市与农村、农业与工业进行更好地统筹与规划,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通过政策调整与体制改革,促政策措施、市场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建设、社会事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更加一体化。在推动城乡区域一体化的过程中,要重视对传统二元制经济结构的打破,逐步构建“一轴、一核、三辐射”的城市群,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内的劳动力、信息、技术、资金与商品等生产要素得以更好地优化与配置,增强资源共享性。一轴主要指的是渭南、宝鸡、铜川、杨凌、商洛、天水中心城区发展。强化产业与人口聚集,加强大规模城市群的构筑,同时重视基础设施的完善,结合自身的发展优势,并对大中城市以及东部沿海城市的产业转移进行有效承接,并着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当地就业问题得以有效解决,逐步消化剩余劳动力。而一核主要指的是以西安为中心,强化对北方内陆与西部内陆地区的辐射与引领,以“大西安”发展战略为核心,着力打造一流的旅游胜地,强化科研中心的构建,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使得西安逐渐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区域性金融中心以及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同时对西安优秀传统文化与厚重的文化底蕴等资源进行有效开发与利用,促进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西安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得到有效优化与升级,提升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三辐射主要指的是对三级城市进行辐射,通过强化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高新技术农业,建设新农村,促进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更好提升。
3.2重视产业集群的建立,强化优质人才培养
在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重视产业集群的更好建立,促进其规模效应的实现,通过统一部署来减少重复设置问题的发生,从而促进产业之间优势互补,减少恶性竞争事件的发生概率。因此,在构建高新产业集群时,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强化地方优势的发挥,推动各区域之间实现错位发展,从而打造独特的产业链。同时在构建产业园区的产业集群时,必须要重视其产业化、专业化集群性的提升,促进其整体布局水平的更好提升。与此同时,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很多城市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可以借此来发展文化产业园区,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添砖加瓦。如发展宝鸡法门寺佛教文化产业、曲江文化产业、西安临潼文化产业、天水华夏始祖祭祖文化产业以及西部文化影视基地等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将关中天水区域内的城市优势与文化底蕴特色优势充分展示出来,建立产业集群,增强集群效应与发展水平。此外,在发展产业集群的过程中,由于产业结构的更好升级与优化,产业集群效应加大,对优秀人才的需求会逐渐增加。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强化优质人才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可以与相关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可以通过订单人才培养的模式来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输出优质人才,为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一体化的更好建设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与保障[3]。
3.3推进市场一体化建设
在打造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一体化发展模式时,推动市场一体化建设,强化各项资源的共享与流通,突破地方保护主义的约束和限制,将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在推进市场一体化的进程中,要重视招商引资政策的健全和完善,通过税收优惠、土地政策等优惠来吸引投资商,优化地方市场的准入机制,加大政策的倾斜力度,减少项目的重复审批环节与流程,吸引更多投资者前来投资。与此同时,在信息科技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健全与完善行业一体化平台,强化各区域优势资源的整合,从而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与共享。
4.结语
关键词:晋陕蒙宁;区域经济;一体化;西部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2)04-0075-02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国家内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成为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晋陕蒙宁四省区作为我国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尽管短期内其发展速度较快,但是从长远来看,其发展的潜力,发展的持续性必然会受到制约。本文提出构建晋陕蒙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设想,意在为促进晋陕蒙宁区域经济长远的科学发展做一些探索。
一、 晋陕蒙宁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
对于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孙大斌、张佑林、潘永江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界定。本文认为,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指的是在国家范围内,处于不同行政辖区的毗邻地区之间,基于发展的共同目的,打破行政区域本位,进行统一规划协调,优化资源配置,整合发展方式,发挥区域优势,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构建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大市场的动态化过程。
晋陕蒙宁是我国煤炭资源的富集区,是煤化工产业的集聚区,同时也是我国能源发展战略西移的重点区域。晋陕蒙宁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指的是在山西、陕西、、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四省区毗邻区域,以核心城市为目标,以产业联动为纽带,打造一个共同发展、整体竞争、战略一致、规划统一、动作协调的地缘经济区域的过程。其中核心城市包括山西的忻州、吕梁,陕西的延安、榆林,的鄂尔多斯、乌海以及宁夏自治区的吴忠、石嘴山等。
1.四省毗邻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条件。晋陕蒙宁四省区地理位置衔接,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构想提供了天然的区位条件,便于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必须的铁路网、公路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晋陕蒙宁地处鄂尔多斯盆地及毗邻的沁水盆地,矿产资源种类丰富储量大,特别是煤资源和气资源储量巨大。据统计,全国煤炭资源储量10211亿吨,晋陕蒙宁区储量6859. 96亿吨,占67%;2007年全国煤炭产量25. 23亿吨,晋陕蒙宁区产量121227. 8万吨,占全国产量的48.05%。“十一五”煤炭工业发展规划产量26亿吨,晋陕蒙宁区规划产量131500万吨,占50.58%,产量增加3. 26亿吨,占全国增量的82. 53%。煤层气资源占全国的54.8%,天然气资源占全国的26.3%。丰富的煤气资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创造了资源条件。四省区毗邻核心城市经济发展迅猛,经济增长速度快,特别是榆林市和鄂尔多斯市,连续多年GDP增长速度位于全国地级市前列。经过多年的发展,四省区煤、气相关产业已具有相当的规模,为四省区经济一体化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条件。
2.打造四省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也在加大。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经济,促进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不仅是实现我国经济未来持续增长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走向共同富裕的重大战略问题。然而中西部的发展很难同步进行,因此,应该实施以点带面、以区域带动周边的区域经济发展策略,充分发挥示范效应,逐步扩大经济发展区域的辐射扩散范围,最终实现整个西部经济的腾飞。晋陕蒙宁是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关键区域之一,构建四省区毗邻地区经济一体化是关系整个西部发展的战略性措施。其辐射带动效应必将对西部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二、晋陕蒙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约因素
1. 行政壁垒阻碍了要素的流动。在我国现行体制运行模式下,晋陕蒙宁四省区均以各自的发展为首要目标,在横向合作沟通不顺畅的条件下,发展模式显现出局部优化、整体失衡的弊端。本位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市场体系被行政区域分割,制约了晋陕蒙宁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各省区进行广泛的合作与协调,统一规划部署,从战略的高度看待区域整体的发展,而不是局限于某一地区的局部发展。
2.产业结构趋同难以形成有效互补。产业结构趋同一般是指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间产业结构所呈现出的某种相似倾向,各区域形成相同或相似的产业结构布局。资源禀赋对晋陕蒙宁四省区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形成了产业结构趋同的弊端。晋陕蒙宁四省毗邻区核心城市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高于第一和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也明显高于第一和第三产业。同时,第二产业分布主要集中在采掘和能源化工行业方面。产业结构趋同使得四省区产业发展缺乏垂直分工,产业链之间难以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影响了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3.重复建设严重,资源配置机制缺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重复建设是不可避免的现象。重复建设有利有弊,适度的重复建设有利于活跃市场,增强市场的竞争特性,对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重复建设过度则会产生资源浪费、经济结构失衡以及抑制企业创新能力等问题。晋陕蒙宁四省区经济结构趋同,重复建设的现象比较严重。由于区域内资源不能合理、有序流动,缺乏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机制,大量的资源在开发过程中被浪费,利用效率低下。同时,重复建设会引起区域内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不高,容易受到需求波动的冲击,诱发地方政府加大地方保护,制造市场壁垒,阻碍商品流动的行政化行为,这些行为和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4.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影响持续发展。晋陕蒙宁毗邻区核心城市近几年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然而这种较快的增长是以资源产业过度开发为代价的,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出现了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以榆林市为例,1997年工业废气排放量为106. 07 ×108 m3,2007年的排放量高达927. 36 ×108 m3,是1997年的8. 7倍,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废气对环境的影响成直线上升趋势。这种战略发展上偏重于经济效益、忽略社会效益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损坏,加大了后期环境的治理成本。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相互作用机制,经济发展会影响环境,环境也会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当前四省区的经济发展模式、生态环境现状限制了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
5.区域文化存在差异。区域文化是指在特定地理区域内,基于历史演化、社会实践和群体互动进程逐渐积淀的道德准则、价值观念、风土人文、行为模式、生活习惯、等一系列文化要素的综合。区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可忽视。晋陕蒙宁主要包括汉族、蒙古族、回族三种民族文化,差异较大,人们对同一社会经济事件往往会有不同的认知和应对。在构建晋陕蒙宁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诸多的冲突,其中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冲突不可避免。同时,文化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短期内改变的难度较大,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文化差异问题,必然会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顺利进行。
三、构建晋陕蒙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1.打破传统,建立跨省区行政部门。构建晋陕蒙宁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系统整体优化的角度考虑发展中的问题,协调系统冲突,维护系统目标的一致性。区域行政部门的独立造成发展过程中的地方保护、本位主义等问题,这就需要建立一个跨省区的行政部门,来处理应对这些问题。首先,建立跨省区行政部门应该由中央直接牵头,避免部门建立过程中的各种阻力;其次,应赋予部门明确的权力,这样才能保障在重大问题上全局优化、统一部署的战略效果;最后,清晰界定这一部门的职责,主要负责省区之间的横向沟通协调和区域内重大问题的最终决策,避免履行职责过程中的混乱。
2.区域内合理分工,打造垂直产业链。借助于资源禀赋,晋陕蒙宁四省区近几年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由于整体产业规划的缺失,产业结构呈现出区域之间相互趋同、局部区域相对合理以及区域整体明显失衡的状态。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站在区域整体的角度,谋划产业的合理布局,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四省区产业结构合理布局的思路应包括:资源优势是四省区发展的基础,在考虑产业布局时不能脱离这一优势另求次优;产业结构不仅是行业之间的配置,还涉及到行业内部产业链不同环节之间的配置;合理布局产业链在不同环节的分工,集中优势资源,以产业链环节的发展为突破口,加快创新,引进技术和人才,在区域内打造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垂直产业链,促进整个产业从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从原料加工初级化转向产品加工精细化,从规模发展转向效率提升。
3.构建大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地方保护和本位主义所引起的行政壁垒,阻碍了要素的流动,引发了资源浪费、重复建设、产业结构失衡等一系列问题。实现四省区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在区域内构建“大市场”,建立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首先,需要相关行政部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局部发展的狭隘认识中走出来,摒弃地方保护,打破行政壁垒,站在区域整体高度看待发展的问题。认识到只有整体发展才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选择。只有整体发展好了,局部的发展才能持续,才能快速,才更加科学;其次,应该以公平的市场环境为核心,实现区域内要素合理流动,商品服务自由交换,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实现公平竞争;最后,加强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以及风险机制等市场机制建设。
4.统筹环境治理,实现科学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不仅是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是社会的发展,是一种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模式。四省区当前的生态环境水平不尽相同,持续发展的环境保障有所差异。同时,在打造垂直产业链的构想下,未来的发展对四省区生态环境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而,环境治理就不是一个局部问题,需要在区域内结合生态环境现状和不同的产业链环节分工,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统筹治理。环境治理存在明显的外部溢出效应,治理成本小的区域完全有可能享受其他区域环境治理的成果,因此还需要设计合理地分摊环境治理成本的机制,协调处理区域内各省区的环境治理问题。只有从整体的角度出发进行环境治理,才能避免出现甲治理乙污染的负向激励效应,才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5.加强文化融合,促进发展共识。Max Weber 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指出,一旦人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意识形态和道德规范,与该意识形态不相容的任何经济形态都难以得到发展, 而与之相融合的经济形态则必然出现。晋陕蒙宁分属三个民族四个省区,区域文化存在较大差异,在构建经济一体化的同时,必须减少文化冲突和文化差异,加强文化融合。首先,加强文化融合可以促进人们对区域内共同发展观念的认同,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其次,文化融合有利于解决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强化通过交流沟通进行协调的基础;最后,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文化融合有利于构建大市场,促进区域内要素流动,提升区域整体信用水平,减少经济活动中的交易成本,从而达到节约资源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石涛,鞠晓. 要素禀赋、市场分割对区域产业结构[J].工业技术经济,2008,(5).
[2]胡联国. 文化的融合与东北亚的区域经济合作[J].南开学报,2006,(5).
[3]张金锁,柳梦琦. 榆林市工业GDP与环境污染相关性的实证分析[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9,(5).
[4]高新民. 浅论加快晋陕蒙宁煤炭基地建设[J].陕西煤炭,2008,(5).
[5]王德忠,吴琳.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缘起、发展与缺陷[J].商业研究,2009,(2).
[6]杨敬宇,聂华林. 兰州―西宁区域经济一体化试验区建设研究[J].地域开发与研究,2010,(8).
京津冀经济板块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其拥有资源、地理位置、政治等各项优势,但是该区域的整体经济发展速度却相对缓慢,没有充分发挥首都经济圈的实际效用。如何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笔者主要从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对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点进行探析。
关键词:
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首都经济圈
京津冀区域靠近首都经济圈,拥有深厚的工业基础,具有十分明显的发展优势。基于实现首都经济圈发展的目的,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的发展理念被提出。结合当前京津冀区域的特点,只有在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找出关键点,才能够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获得实质性进展,以满足经济发展需求。
一、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京津冀区域经济规模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来看,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地区已经成为三大重要的经济板块。从表1可以看出,2013年京津冀地区与三大经济板块的经济规模比较情况。三大经济板块的生产总值达到了212990亿元,占据了2013年全国生产总值的37.44%。其中,京津冀地区2013年生产总值为62172亿元,占据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10.93%,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7345.35元。相对于其他两个经济板块来看,京津冀地区水平最低。在京津冀内部,三个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差距。2013年河北省的生产总值最高,对京津冀地区的经济贡献率达到45%以上。但是河北省人均生产总值仅仅为38596元,相对于京津两地存在明显差距。
(二)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2013年京津冀地区的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的发展状态。其中第三产业占据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的51.7%,相对于全国46.1%的比重要高,第三产业已经成为京津冀地区的主导产业,同时也是日后的发展趋势与优势[1]。而京津冀地区的第一与第二产业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格局,2013年北京第三产业比重为76.9%[2]。天津与河北的产业均为“二三一”,其中天津已经迈入后工业化时代,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比重相当,并且已经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产业格局。而河北省的第一产业比重相对更大,由于接收了京津两地的一些制造行业,因此河北省开始走上资源与加工融合的产业格局。
(三)京津冀区域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京津地区高铁运营极大的拉近了两地的距离,形成了两地半小时经济圈[3]。同时,京津高速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等高速公路的建设已经大致完成了京津冀地区三小时经济圈。2009年,京津冀地区三个省市签订了城乡规划框架协议,京津冀地区交通发展已经全面进入道路现代化时代。从目前京津冀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来看,京津冀地区已经形成了大型综合运输大通道,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给京津冀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十分关键的支持。
二、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点
(一)把握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京津冀地区规划是国家发展的重点区域之一,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有利于本地区经济水平的提升,并且有利于实现战略发展的优化。长时间以来,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十分不平静,其主要原因就是三地各自发展,开展非理性竞争,没有贡献资源。因此,当京津冀一体化经济能够得到落实,京津冀区域的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都将会实现共赢[4];二是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有利于提升社会各界的信心。目前,国内经济增速相对缓慢,未来经济发展趋势不容乐观。虽然城镇化进程的脚步让人们对未来的发展所有信心,但是由于其需要长时间的累积,因此很难提升社会各界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信心。然而一旦实施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就可借鉴“长三角”等经济增长模式,使此区域的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从而提升社会各界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信心;三是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有利于缓解北京在各个方面的压力。当前北京地区的资源过于集中,经济、文化、人才等都聚集在北京,房屋价格居高不下,基础医疗设施难以满足群众需求。而当京津冀经济一体化顺利实施,北京的经济、医疗、居住等方面将有趋势往周边地区辐射,将会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北京的生存压力。
(二)发挥各地产业优势当前市场经济环境竞争更加激烈,京津冀地区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板块,只有在认清各地优势,明确各地分工,集中资源优先发展各自的优势产业,优化资源配置,才能够最为高效地利用资源,避免资源浪费与重复建设,最大程度发挥京津冀经济圈的实力,加快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5]。北京地区拥有大量的人才与充足的资金,因此应该优先发展高技术的信息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等,将餐饮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加以辅助发展高质量服务业。例如,北京通州新城拥有十分完善的服务硬件设备以及文化产业设施,因此可以重点推动现代化服务业发展,建设文化创意园,打造北京文化商务中心区。又如,北京顺义新城拥有首都机场连接国际航空的优势,其可以大力发展物流、商务、国际会展等产业;天津的工商业、制造业基础十分雄厚,其拥有领先的科技成果转化的优势,能够在航空领域、节能环保领域、生物医药领域等新兴产业中获得优势。同时,天津临海,拥有地理交通优势,可以发挥港口的便利深化口岸物流合作,重点发展海洋经济;河北省应继续发展基础产业,尤其是第一产业中的农业与牧业,充分利用冀东地区充足的自然资源,积极发展钢铁、纺织、服装等资本与劳动密集型产业。例如,秦唐沧地区处于环渤海的核心地区,交通位置便利,因此应该积极拓展物流、化工等产业,利用本地优势发展水稻、葡萄等农产品。又如,保定地区可以凭借着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加快发展旅游业、制造业、新能源产业等。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于集聚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产业聚集与流动的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的支撑之一。因此,要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就要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加快各个城市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途径的建设。加快建立京津冀地区高速铁路建设,重视京津冀机场建设,加快建立北京、天津、河北的交通干线。同时,还要重视基础设施软件的互联。京津冀地区可以参考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板块,使用“一卡通”制度。虽然目前,京津两地已经发行并且使用了“京津一卡通”,但是发行数量较少,使用并不十分普及。因此,政府应加快京津冀地区基础设施软件建设,实现各个地区城市高铁、地铁、公交一卡通行制度,让各个城市的群众流动更加便捷,实现京津冀区域的信息化连接。
(四)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各地政府之间的合作是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点之一。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需要凭借市场经济规律的支配以及市场主导的各项合作,而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角色应该注重对市场体系进行优化完善。但是就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的现状来看,市场调节体制依然不是十分完善,因此要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就离不开政府的主导。政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一是打破观念限制。当前京津冀三地之间存在着行政区域的划分,这是阻碍三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导致基层设施建设缺失,产业同构的本质问题。鉴于此,京津冀三地政府应该发挥引导作用,淡化行政规划关系,坚持开放的原则,以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共同发展。京津冀应该各自明确自身区域的经济发展目标,认清各自地区的功能定位,以实现产业、交通与城市一体化。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区域协定、多方协议等方式来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建立区域一体化市场;二是为了推动京津冀三地经济一体化进程,政府要构建统一的法律体系,强化三地的经济发展政策,实现政府管理的统一化;三是构建和谐的区域发展环境,消除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阻碍,以保障各项经济政策能够落实到位。例如,政府可以制定出台有利于京津冀地区产业优化的政策,推动非国有经济的进步,正确引导三地人才、资本、技术流通,设立相关部门负责各地之间产业关系协调发展,以全面建设京津冀产业优化的服务支持体系。
三、结束语
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京津冀地区想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发展就应该从把握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发挥各地产业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等几个关键点入手,以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云,张贵祥.基于区域一体化的生态经济发展研究——以京津冀为例[J].经济与管理,2009(3):63-67.
[2]唐茂华.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构想与前景展望[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15-20.
[3]涂英柯,司林波,孟卫东.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综述[J].商业时代,2013(26):136-138.
[4]韩佳,徐长乐.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日本区域经济开发对长三角的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07(8):70-75.
[摘 要]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地区经济一体化。作为拥有共同民族、共同文化和相近发展历史的国家,阿拉伯国家地区由于长期处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历史地位,而被西方国家掠夺和剥削。获得独立后的阿拉伯国家纷纷建立了民族独立政权,并在实现政治独立和经济崛起的道路上不断摸索。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阿拉伯国家进行了“团结自强”,通过“地区一体化” 道路实现国家经济的崛起和发展。
[关键词] 全球化 阿拉伯经济 一体化 历程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国际经济朝着集团化和国际化的大经济联盟发展,世界各国被分割,再重新聚合成块,从而形成了新的经济格局。20世纪50年代,西欧国家诞生了“欧洲共同体”,发展到今天,成了“欧洲联盟”,使得欧洲经济一体化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据有关数据统计,世界上有4万多家跨国公司主导着世界经济,而这些公司主要分布在英、法、德、美、日等五个发达国家。面对这种发展趋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想要获得较大程度的发展,就必须与世界经济新秩序接轨,顺应这种潮流。
一、阿拉伯经济的一体化历程
阿拉伯国家地域分散、面积辽阔,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所以只能走经济联合的道路。为此,阿拉伯国家在1945年3月签订了联盟,阿拉伯国家联盟就此成立。六十多年来,这个联盟为了促进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发展,加强各国间的经济合作,先后签署了十多个文件,建立了许多有利于经济合作的组织与机构,并且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提出了建立阿拉伯共同市场,标志着阿拉伯经济一体化开始实现。
1957年,阿盟签订了《阿拉伯经济一体化协议》,并成立了阿拉伯金融组织。
1973年,阿盟成立了阿拉伯经济及社会发展基金会,正式取代阿拉伯金融组织。在此之后,阿盟还成立了阿拉伯货币基金会,以充分保障阿拉伯国家农、工、商、畜牧业等领域的发展资金。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开始出现新的经济合作形式,世界经济进入大变革、大动荡时期。阿拉伯国家于1980年和1981年分别签订了《民族经济公约》和《简便和发展阿拉伯贸易协定》,于1989年2月成立了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
可以说,阿拉伯国家为了实现民族经济联合,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但是,纵观这些国家一体化的历程,除了出现局部联合之外,整个阿拉伯世界并没有流露出什么经济联合的迹象,一体化进程根本没有什么实质性进展,这对阿拉伯世界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小的伤害。
二、阿拉伯经济一体化陷入困境的原因分析
造成阿拉伯经济一体化陷入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首先,阿拉伯国家缺乏共识。从表面上看,阿拉伯国家似乎普遍赞成实现经济一体化,但实际上却没有形成真正的统一认识,他们想法各异,心有余悸。有的国家满足于本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不求太大跨步,态度冷淡;有的国家真心想振兴和繁荣阿拉伯民族的整体经济状况,态度积极;有的国家却认为签署的协议只能算是表达心愿的一种方式,没有为之付出实际行动。缺乏统一认识,是造成一体化进程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
其次,缺乏是监督机制。为了实现经济一体化,阿拉伯国家虽然建立了很多机构组织,签订了一系列文件,但是却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权威组织来协调、监督各国对已签文件的实施状况。
再次,缺乏自主性。众所周知,阿拉伯国家拥有大量丰富的石油资源,所处的地理位置也十分优越,历来是西方大国的争夺重点。为了占有这块战略重地,一些西方大国千方百计破坏和阻扰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和谐与统一。当阿拉伯经济发展出现某些失误不得不求助于西方时,那些大国趁机凌驾于那些大国之上,由此导致阿拉伯国家很难进行互相合作,经济一体化进程严重受阻。
三、阿拉伯经济一体化体系的前景
从理论层面讲,阿拉伯国家在经济、文化、资本、国防等方面,都应该是经济一体化程度极高的地区。只要阿拉伯国家能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必能在世界民族之林占据一席之地。
首先,阿拉伯国家要重塑合作精神,通过国际互联网和卫星电视等媒介,拓宽信息交流渠道,加强国家间的沟通与协作。由于阿拉伯各国间的经济发展还存在较多差异,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不少分歧。如果忽视这些差异和分歧,将无助于经济一体化体系的建立。所以要加强各国人民在价值观和文化方面一致程度的了解,推动经济一体化体系的发展进程。
其次,阿拉伯国家可以开辟信息产业这条发展道路。因为阿拉伯国家在传统产业中的合作空间一直比较狭隘。所以,如果有了信息产业这个全新行业的支撑,阿拉伯国家很可能会走上相互合作的道路,这就会大大加快阿拉伯国家规模经济的建立,增强其整体综合国力,建立经济一体化体系。
再次,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增强自身实力。最近几年,国际市场上的战略性资源如石油等的价格呈一路飙升的趋势,阿拉伯国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这就为整个阿拉伯世界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阿拉伯国家间要不断加强贸易投资,从而推动一体化进程。
总之,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崎岖不平,但是只要阿拉伯国家内部能够保持长久稳定的局面,求大同,摒小异,必能排除各种干扰,实现阿拉伯经济联合,建立经济一体化体系,让整个世界刮目相看!
参考文献
[1] 周珑: 试论全球化背景下的阿拉伯经济一体化体系[J]. 经营管理者, 2010, (06)
张学军:经济国际化与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J]. 阴山学刊, 2008, (03)
关键词:一体化;中原经济区;资源整合;城市转型
一、制约平顶山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城区建设发展历史比较短,文化底蕴比较薄弱
纵观平顶山城区建设的发展历史,文化底蕴比较薄弱。从平顶山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历史,我们不难看出平顶山市是建国后我国自行勘测设计、开发建设的第一座大型煤炭工业基地,是一座新兴城市,城市建设和发展历史不足60年。因此没有积淀什么历史文化底蕴。
(二)资源面临枯竭,生产结构比较单一
平顶山市是一座新兴城市。城因煤而立,市因煤而兴,资源以煤炭为主,虽说比较丰富,但种类比较单一,历经几十年的开采,即将枯竭,面临转型,否则,将严重阻碍平顶山是的经济的发展。目前,面临着许多问题,一是它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资源枯竭;二是产业结构比较单一,自然资源的产出占经济增长的比重较大;三是城市布局不合理;四是劳动技能单一,知识技能转型任务重,再就业压力大;五是城市生态环境问题非常严重,
(三)地理位置限制城市的建设规模
目前,从平顶山城区所处的地理位置来看,城区西北、西南地势稍高,东南呈降低趋势,状似簸箕。北面有焦赞古寨、马棚山、平顶山、落凫山、擂鼓峰、龙山等山峰呈北西走向排列,其中擂鼓峰为群峰之首,海拔506.5米。南面有河山、北渡山、白龟山、凤凰山、锅底山、舒山,海拔高度在135-245米,构成了白龟山水库和沙河北岸的天然堤坝。这种非常特殊的地貌特征,形成狭长的走廊式洼地,中心市区恰好在这个狭长的走廊式洼地上,东西纵横20余公里,南北不足5公里。
(四)交通比较落后
平顶山市目前的城区是根据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经济发展情况规划而建的,建筑规划拥挤、零乱不堪;道路、设施陈旧落后,狭窄拥堵。和现在的经济发展状况远远不相适应,虽然经过后期的多次修改扩建,但仍然不能满足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市区道路仍然不够宽阔,上下班高峰时期堵车严重。
二、实施平宝叶鲁一体化的重要意义
(一)整个国家经济发展趋势所需
当前,新一轮城市扩容和区划调整正在全国展开,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城市都有很大的举措出台。北京市东城区、崇文区合并设立北京新的东城区;撤销北京市西城区、宣武区,设立新的北京市西城区。上海市1990年后开始进入“开发浦东”的实质阶段,浦东成为上海经济的引擎,亦被誉为中国三个增长极之一,地区面貌日新月异;2009年将南汇区撤销,并入浦东新区,郊区面积急剧扩大,大浦东城市化之路开启新纪元。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新的经济增长极——天津滨海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启动。同时,深圳经济特区也正是扩容,范围从原来的罗湖、福田、南山、盐田四区扩充到全市,特区面积增加五倍。厦门经济特区也于2010年7月正式扩大到全市,面积增加了11倍。2010年6月,重庆市两江新区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之后也正式挂牌成立。同时,二线城市个别省会城市、地级市城市也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调整。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全国各地行政区划调整的大涌而出,新一轮全国性的行政区划开始调整布局。因此,平顶山市应借着这股东风进行行政区划调整,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二)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心城市的地位所决定
平顶山市作为豫中地区的中心城市、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中国中部重要的化工基地。就平顶山市区来看,由于发展用地规模偏小,造成产业发展受到限制,腹地太小缺乏带动功能,区位优势难以有效发挥等一系列问题。平宝叶鲁一体化是城市扩容的重要支撑,将为我市发展提供发展空间,对推动平顶山成为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支点,早日走在河南前列,率先实现崛起有着重大的意义。平宝叶鲁一体化是促进城市集群发展的重要举措,所以我们要推进平宝叶鲁一体化。
(三)有利于拓展平顶山市的发展历史,增加平顶山市的文化底蕴
纵观平顶山城区建设的发展历史,比较短,文化底蕴比较薄弱。平顶山现有城区建设于1953年,到目前为止,建市历史不足60年。从目前城区所在的位置来看,该区域也没有古老的文化历史。而平顶山市所管辖的鲁山、叶县、宝丰、郏县等地方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实行平宝叶鲁一体化后,有利于拓展平顶山市的发展历史,增强平顶山市的历史文化底蕴。
(四)有利于平顶山市在更大的范围内整合资源,科学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充分发挥居住、产业、生态等优势功能,提高产业、人口等综合承载能力,解决资源面临枯竭的问题
我们知道平顶山市辖区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现已探明各类矿藏57种,其中原煤储量103亿吨,是华东和中南地区最大的煤田,有“中原煤仓”之美称;盐储量2300亿吨,居河南省第一位,是我国第二大井盐产地,素有“盐都”之称;铁矿石储量6.6亿吨,占河南省储量的76.3%,是全国十大铁矿之一。如果实行平宝叶鲁一体化,将有利于资源共享,解决资源面临枯竭的问题。实现城市成功转型,促进平顶山市经济再次腾飞,提升平顶山市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中心城市的带动功能和地位。
(五)有利于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和区域竞争能力,实现组团式、一体化集群发展,加快区域城镇化进程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平顶山市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中心城市,要全力推进都市区建设,进一步提速发展、做大做强经济总量、提高首位度,努力打造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的核心增长区。平宝叶鲁一体化是平顶山是有力推进“三化”建设的唯一途径。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工、农联动的作用,确立其核心引领地位,促进生产要素聚化和农民城市化,为工农业现代化注入内在活力。一体化之后,加速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力的促进农村人民的居住环境、生态环境、人民的文化环境的全面改善,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增强平顶山市的综合承载能力,节约了土地,有力的缓解了土地瓶颈的制约,为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扩展出新的空间。
(六)有利于优化平顶山市的交通组织,增强对其周边县市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
一体化后,我们可以有较大的空间来进行规划和建设,根据经济的发展现状及今后经济发展的要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打造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城市。我们可以依托焦枝铁路、孟平铁路、宁洛高速、郑尧高速、兰南高速和规划建设的郑渝铁路以及鲁山的军民两用机场,优化各种交通组织,构造建设对外联系快捷、通畅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平顶山市的物流产业发展,打造中南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和区域物流中心。
三、平宝叶鲁一体化的具体思路及对策
(一)依据平宝叶鲁一体化构想的框架,加快实施行政区划调整,建设功能齐全的平顶山市新城
我们要乘全国进行行政区划在调整、在布局的东风,对平顶山是的行政区划进行大幅度的调整,具体思路如下,一是撤销现有城区建制在不改变汝州市、舞钢市、郏县区域格局的情况下从新规划;二是以鲁山西部的尧山、四棵树、赵村、下汤、观音寺、土门、瓦屋等区域设立尧山区;三是以鲁山东部乡镇和叶县任店、下礼、常村、旧县等乡镇区域设立鲁阳区;四是撤销湛河区,将其区域和叶县东南部乡镇的区域设立昆阳区;五是撤销卫东区,以其辖区部分和叶县的东北部乡镇为区域设立洛凫区;六是撤销新华区,将其区域与新城区、宝丰东部乡镇合并成立香山区;七是撤销石龙区,将其辖区与宝丰中西部乡镇合并成立应国区。并在适当的时候,借鉴黄山、襄樊的举措将平顶山市的名字改为尧山市。另外,按照功能分区,可将一体化后的新城划分为行政文化教育区、高端商务中心、平顶山信息产业集聚区、宝丰县产业集聚区、文化旅游休闲游览区、现代观光农业示范区、高校教育园区、和宝丰县城区功能分区。
(二)加快一体化后的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
一体化后,我们首先要认真考虑如何避免其“矿尽城衰”。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加大改革力度,实施创新制度,释放被原有体制所约束的经济潜能。大力发展培养当地的民营经济,培育适合民企成长的市场环境,着力实施社会办企业,更新现有观念,用历史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平顶山市的转型问题;二是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将原属于县辖区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科学合理开发,统一管理;三是要围绕各种矿产资源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着力实施产业延伸和产业更新,全面打造平顶山市产业的钻石体系。打造好钻石体系,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要优化结构,通过改造提升煤炭、电力、冶金、纺织等传统的支柱产业,培育壮大机电、化工、建材、食品等新兴的支柱产业,打造大的产业集聚群;二是要进行总量扩张,着力建设煤炭生产和新型能源综合加工基地、化工化纤基地、坑口火力发电基地、特宽特厚钢板生产科研和冶金工业基地、水泥建材基地、井盐生产加工和配送基地、原酒生产出口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三是要进行规模提升,依托平煤、平高、神马等大的企业集团,优化整合工业资源,促进生产要素向这些大型企业集中。
(三)加快推进一体化后的“三化”建设,促进平顶山崛起
一体化后,平顶山市城市规模扩大了,城市发展空间扩展了,建设用地多了。有些人要说一体化主要是促进经济大发展的,占用那么多土地,经济还怎么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来创新思路,用科学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知道,走持续的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是我们当前的核心任务。在“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中,新型城镇化是首要。我们要着力推进平顶山市的市区建设,进一步提高发展速度,做大做强经济总量,提升知名度,努力打造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的核心增长极。
参考文献:
1.尹朕.中国城镇化建设思考[J].北方经贸,2004(10).
2.尹朕.浅析中国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之路[J].经济工作导刊,2008(19).
3.尹朕.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战略性思考[J].内江科技,2005(6).
4.尹朕.三农问题理论与实践[Z].河南省社科联重点调研课题一等奖,2006.
关键词:全球一体化;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D432.62 文献标识码:A
一、全球一体化对我国教育的影响
(一)全球一体化时代下文化的多元化对我国教育的影响
全球一体化促进了不同国家、民族、地域间的交流、碰撞、冲突、融合,中国本土文化与世界外来文化、世界传统文化与世界现代文化、传统东方文化与西方外来文化等多样性文化元素给我国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多样性和差异性的文化融合对我国的传统教育理念带了冲击,同时也对我国的教育环境带来了新的考验,教育必须具有新的视野和理念才能培养出适应全球一体化发展需求的人才,教育改革势在必行[1]。
(二)全球一体化时代下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教育改革
全球一体化时代下信息技术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国家、民族、地区间的界限也因此打破,各国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学模式都有了交流和融合的机会。信息技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教育技术的国际交流和合作都有了新的平台,各国教育模式的相互影响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依据。
(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推动教育改革
全球一体化时代,各国际性的教育组织和机构对国内教育的冲击和影响越来越大,推动教育改革是国内教育实现国际化的桥梁和导向[2]。在国际教育组织和机构的推动发展下,教育已不再是某个国家或民族孤立的、封闭的社会现象,它需要跨越民族和国家的边界,逐步国际化。
(四)全球一体化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动力和物质基础
全球一体化推动着服务、资本、技术、信息、劳动、商品等元素的跨地域流动,促进了各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的提高了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使各国人民对人才和教育的需求逐步从国内扩大到全球,人才的教育必须考虑国际化的教育标准,培养出适合全球发展的多专业、高素质人才[3]。另一方面,教育作为新的关注热点也被纳入了全球贸易系统,国内教育也需跟上国际的需求。
总而言之,国内教育的改革既是国内教育满足经济、社会问题、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发展一体化的迫切要求,也是信息时代教育谋求新发展的必然产物。
二、全球一体化时代下教育改革重点问题
(一)转变国内教育观念,确立适应全球一体化的教育观
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迫使我们重新建立新的教育理念。具体有以下几点:(1)树立新的教育服务和消费理念。教育机构作为教育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应该努力提高教育服务质量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不仅仅将教育定义为国家的权利和责任,给受教育者自行选择教育的机会[4]。(2)注重“终生教育”观念的养成:教育不仅仅是某个阶段的学习过程,而应该是一生发展的求知过程或“授业”行为。学校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承担起在教育结构中的奠基地位和支撑作用,发展成一种具有协调和普遍适用性的,对人的一生发展起奠基作用的终生教育养成[5]。(3)形成国际化的教育意识:为适应全球一体化,无论是小学、中学和大学都应该形成全球竞争、危机和创新意识。教育职能承担者需正确认识世界变化趋势,树立自立、自信、自强的教育意识和迎接全球教育挑战的进取心。
(二)建立完善的教育市场体制,提高国内教育服务质量
为我国教育在全球化的教育市场中具有竞争力,我们必须密切关注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的需求,及时调整和优化教育机构和市场体制,为培养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专业性、产业化人才提供平台和保障。不仅要完善现有的教育机构的运营体制,还应确保高层次人才培训机构等新型教育机构组成的踊跃出现[6]。
(三)调整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结构
全球化时代要求培养的人才不仅应具备平等互助、自尊自强、诚实守信、健康发展的思想素质,还应具有公平竞争、勇于创新等精神结构意识。教育改革需要关注人才这些综合素质的培养,以适应全球化时代下对人才的新需求。
(四)改革课程设置和丰富教学内容
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内容和课程设置的改革应坚持“三位一体”(学科需要、科学需要和学生发展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以素质教育为中心,满足社会对人才基本素质的需求。通过丰富课程类型使每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改革教学方法
全球一体化要求教学方法需由传统的单向灌输教学向师生互动教学转变。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活动的重点,借鉴新的教学模式,如慕课、微课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极大的满足学生对知识自主性和主动性的学习。多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营造积极活跃的教学氛围,给传统的教育模式注入新的活力,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其他改革重点
为培养适应全球一体化发展的人才,教育改革还应关注评价体系改革、
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并积极采纳社会各界人士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我国教育改革提出的期望和建议。我们相信,在全球一体化时代下,我国教育应该会迎来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Pouglas M.Abrams,Conflict,competition,or cooperation.1993.
[2]万俊人.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1(02).
[3]项贤明.教育:全球化、本土化与本土生长――从比较教育学的角度观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2).
[4]Vandra L.Masemann,Welch R.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