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4 15:13:1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审计的主要作用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文明审计、审计信息化及组织绩效研究现状
(一)文明审计 文明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在从事审计过程中,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职权和程式,遵循行业文明礼仪公约和职业道德,按照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和人性化原则,依法查处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反映个人内在素质、展示审计队伍外在形象的一种优秀的自律行为。
文明审计是审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计文明的外在表现形式。审计文化由审计价值观、审计精神、审计心理、审计道德、审计形象、审计知识、审计行为准则、审计组织、审计设施等要素构成,而这些要素的实现,多与文明审计有关。审计价值观最主要的特质是独立、依法、公正、进取和奉献,这也是文明审计的基本内涵。国家审计文化建设的路径是:吸收传统文化和当代西方文化中的精髓;利用制度对文化的影响力,把国家审计制度融入国家审计文化建设中;在绩效考评中落实、完善国家审计文化建设,调动国家审计人员对国家审计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当前形势下,免疫系统论是审计文化新的核心理念,科学发展观是审计文化新的价值指向,审计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审计制度创新。
(二)审计信息化 早期的审计信息化是手工审计的辅助手段。审计信息化的总体目标是对传统的审计方法和手段进行根本的变革,实现审计工作由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后审计与事中审计相结合,从静态审计转变为静态审计与动态审计相结合,从现场审计转变为现场审计与远程网络审计相结合,从而全面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审计信息化的主要推进方式是实施IT审计,建立审计信息系统。在IT环境下,审计面临审计线索、审计证据、数据安全、利用专家工作、审计人员知识与能力更新等新问题;审计工作重点朝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开发审计、功能与控制审计、远程审计和独立审计等四个方面转变。随着SOX法案的颁布和相关监管部门的推动,普及基于IT的连续审计(Continuous Auditing,CA)的时代即将到来。我国应建立考虑CA的审计规范体系、基于IT技术进行CA的研发、制定推进CA的步骤和顺序、开展人员培训等四项主要工作。更多的研究则围绕专门审计人才、计算机审计风险、数据采集技术、审计分析模型等问题展开。
(三)内部审计与组织绩效 (1)两者关系:一是增值作用,内部通过改善组织治理机制、主要服务于公司治理层(董事会)发挥增值作用。IIA在1999年的内部审计定义中,明确指出内部审计旨在增加组织的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以价值增值为代表的研究为内部审计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机遇。内部控制等与审计有关的因素能够为组织带来增值;内部审计从传统的监督,发展为确认和咨询,并明确其功能为价值增值;借助“内部审计质量”概念,运用类似DeFond et al.(2002)的审计费用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质量的内部审计有助于减少审计费用。对管理内部审计在价值链中的价值增值功能进行考察,发现其实现形式是合理保证和咨询。二是免疫作用,内部审计通过加强组织的管理功能、主要服务于公司的管理层(经理)发挥日常的免疫作用。审计是评价公共受托责任的重要机制,包括受托财务责任、尤其是受托管理责任,这是审计免疫作用的理论基础。审计免疫作用的方式(或内在职能)体现为预防、揭示和抵御。黄震和孙小鸿(2010)把免疫作用的研究引入到内部审计领域。内部审计免疫作用受观念、法制、环境、工作模式和审计方法的制约;内部审计具有预防、监视、自稳和修复等四大免疫作用,并形成由“内控机制、风险预警、持续监督”等构成的免疫系统。内部审计的增值与免疫作用在增加组织绩效方面的目标是一致的,但由于内部审计同时服务于治理层和管理层,难免产生角色冲突,未来应着重于内部审计角色冲突的形成机理和后果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审计切入点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完善,原有的以查错纠弊为目的的审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管理需要,企业对审计的要求逐步转向审计的增值作用,而经济效益审计能够满足这个要求。因此,作为现代审计的一个发展方向,经济效益审计应大力推进。笔者认为搞好经济效益审计应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一、经济效益审计的概念和特征
经济效益审计是由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对被审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活动进行综合的、系统的审查、分析,对照一定的标准评定经济效益的现状和潜力,提出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促使其改善管理,提高效益的一种审计活动。经济效益审计具有以下特征:以促使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对经济效益实现途径和实现程度的审计;面向未来的建设性审计;进行全面系统综合评价的审计;从技术上、经济上寻求提高经济效益途径的审计。
二、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
1.总体经济效益评价 2.主要业务经营活动审计 3.专项经济活动的审计
专项经济活动的审计包括对外投资、固定资产购建与改造、新产品开发、市场开发等活动的审查。
4.主要经济资源利用的审计,包括固定资产利用、原材料利用、能源利用以及资金利用的审查。
三、选择和确定经济效益审计项目应考虑的因素
目前,大部分企业内部审计资源有限,审计人员知识结构相对单一。所以要在充分考虑上述因素的基础上,选择和确定效益审计项目,制定效益审计战略,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
实际工作中,应该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选择效益审计项目。这些因素包括:
1、预期的审计效果。这个因素主要考虑的是开展该经济效益审计项目的收益。审计效果包括:是否促进该被审计事项提高经济性、效率性或效果性;是否改进了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服务质量;是否促进了被审计单位或项目更有效地计划、控制和管理;是否进一步明确了经济责任,提高了绩效信息的透明性、准确性等等。预期的审计效果越大,被选择作为审计项目的机会越大。
2、资金规模。这里的资金规模主要是指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资金的规模,比如资产数额,总收入或总支出,投资额等等。一般来说,资金规模越大,财务的重要性越大,被选择作为效益审计项目的机会越大。 管理风险越大,开展效益审计后能够给被审计单位或项目带来的改进越大,审计资源能够充分利用,因此,被选中作为效益审计项目的机会越大。
一、存在的问题
1.政府审计主要是真实性审计和合规性审计,且审计技术方法和手段落后。我国有关法规规定对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单位的财政收支或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率、效益进行审计监督。但在审计实践中,我国的政府审计机关主要是开展真实性审计和合规性审计,其他诸如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离任审计.缺乏事中、事前监督,政府采购审计、预算执行审计的开展时间很短。审计技术方法方面,还停留在详细审计阶段,特别是基层审计机关更是如此。政府绩效审计的审计领域广泛、审计内容复杂且多变、审计方法灵活多样、审计工作量大,详细审计几乎不能满足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要求。现有政府审计经验的积累不利于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
2.政府审计主要是采用手工审计,“电子化”程度低或电子计算机利用程度低。为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目前我国正在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财政管理,即启动“金财工程”,这是实现财政管理现代化,提高财政管理效率的必由之路,也是电子政务的重要内容。与之相适应,政府也在积极进行“金审工程’,实现审计工作.‘电子化”。但是据笔者了解,一方面政府审计机关特别是基层审计机关“电子化”程度低;
3.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审计人员队伍知识结构单一。审计工作能否得到加强,虽然受制于多种主客观因素,但关键取决于实施审计工作的主体—广大审计人员队伍的素质。没有一支训练有素、结构合理的审计人员队伍,就无法承担新时期我国政府审计工作的艰巨任务。
4.审计结果传递和利用方式大大削弱了政府审计的效能和作用。采取司法模式的国家,如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政府审计机构具有判决权和制裁权,因此其审计结果具有极强的法律约束力。美国会计总署虽然没有上述权力.但其审计报告要提交给国会,其作用通过国会间接实现,主要由两条途径:一是对不接受审计建议的被审计单位停止拨款。这与经济利益挂钩,具有极强的约束力;二是召开听证会,在听证会上公开存在严重浪费或管理不善单位的审计报告,而各种新闻媒体的报道将给被审计单位带来巨大的舆论压力和民众关注,对推动审计建议的实施和强化审计报告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英国的政府绩效审计报告提交国会的同时还要公开发表。澳大利亚采取的另一项措施是后续检查,对被审计单位管理人员根据国会、公共账目委员会和审计报告的建议,针对本单位缺点提出的改进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并继续向国会报告以前报告过但并未得到妥善处理的重要问题,直至审计长公署有理由认为所有改正措施均已落实。我国的政府审计机关每年也要向政府提交审计一报告,并由政府向国家立法机构—人大常委会提交年度审计报告,然而内容却仅限于财政审计,其他审计均不出具对外报告。在审计结果使用上常常与设立该项审计的最初目的脱节。政府审计报告需要经过有关领导“审批”。这样的审计结果传递与利用方式是政府审计的效能和作用大受影响。
5.我国未制定政府绩效审计准则,也没有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府绩效审计理论成果作指导,政府审计准则体系也还处于逐步完善之中。因此,当务之急是完善政府审计准则体系,适应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实务工作的开展,尽快制定政府绩效审计准则。
二、解决的对策
1.向社会审计学习。我国的社会审计与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相比,发展比较完善,政府审计向社会审计学习:第一,可以向社会审计机构借调具有丰富经验、掌握最新审计技犬和审计方法的注册会计师;第二,派遣政府审计人员到社会审计机构学习,使其获得广泛的实践经验并掌握有益的配套技术;第三,借鉴社会审计准则,完善政府审计准则体系和有关的法律体规,制定政府绩效审计准则。
2.派遣审计队伍的骨干力量到政府绩效审计工作开展较好的国家或组织考察学习。例如,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OSAI ),最高审计机关亚洲组织以及美国会计总署、加拿大综合审计基金会,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英国等的最高审计机关。 3.审计人员队伍知识结构、人员结构多元化。第一,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应多元化,如审计技术与方法、政府公共管理、计算机应用、相关法律法规等;第二,采取激励措施,引进竞争机制,促进审计人员主动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完善知识结构;第三,招聘有丰富经验的注册会计师加入审计人员队伍,为审计人员队伍带来最新的审计技术和审计方法;第四,招聘诸如经济师、律师、工程师、公共管理专家、电子计算机专家等各类专业人才,使审计人员结构多元化,适应政府绩效审计领域广、内容复杂等特点的要求;第五,吸收大学毕业生进入审计队伍,并对其进行必要的专业培训,其原有的知识结构和现有的专业培训,会使其在几年之内成为审计队伍的有生力量和栋梁。第六,根据政府绩效审计的需要,在审计过程中聘请相关的专家参与或提供咨询。
【关键词】审计;作用;职能;认识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各个单位在组织和管理制度面更加趋于标准化和国际化。而对于审计管理的体制以及众对审计认知的思想方面却没有做较大的改变,也就是说于审计这一职业参与到经济抉择和管理阶层的意识没有完觉醒。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与审计在经营管理方面加入有着无可厚非的作用,并且在经济发展越迅速、市场争越激烈的状况下,会计参与经济生活的作用就越发重要。
一、审计工作的作用
(1)审计工作是保障被审计对象机体健康的高效手段。(2)审计工作是保障被审计对象提高效能的得力方法。审计监督的加强是保证被审计对象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基础。被审计对象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审计监督的作用体现有两个方面,一是指被审计对象本身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以身作则、尽忠职守的基本监督;另一方面是指作为被审计对象在与其他机构咋社会经济相关的活动上,是否争取旅行职责、认真工作的一个有效监督。(3)审计工作是被审计对象工作进步的重要基础。系统化的审计信息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维持被审计对象系统运营生存的基本组成,从宏观上来说,国家对于整体社会各个部门的审计工作可以有效的促进各个部门廉洁自律,通过体系化、体统化、信息化的审计工作使国家得到一手准确的信息,从而有效的指定国民经济计划;从微观上来说,对于被审计个体,由于审计工作的存在,其必须将完善财务信息等制度与实行落实到细节上,对主体国家在经济效益的提高和重大目标的实现上都将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二、审计工作的职能
(1)准确信息的供给。审计存在的价值就是通过账务确认、数学计算、数据记录、果汇报等经济环节对当代经济活动的的准确性进行演算,保证经济数据的准确性、经济责任的损失最小化。(2)即时监督与纠责。监督是审计职能基本反映的延伸区域,也是审计职业规划中潜存要求和目标。经济活动既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法纪法规,同时也要足企事业单位自身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审计所反应的经济信息可以看出被审计的企事业单位在财务制度上是否满足国家相经济法规,并对不符合的部分及时提出并有利于其纠正错误。
从上世纪就九十年代初期开始,我国部分国有企业开始进行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置,并通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在避免国有企业资产流失、强化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监督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但是,因为我国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导致内部审计工作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笼子里的根本之策"的政策,力争利用内部审计的方法解决国有企业内部权力腐败的问题。
2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内部审计部门设置不尽合理
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设置不合理的主要表现在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与权威性的问题。虽然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已经采取了直接对董事会负责的方式,对国有企业的正常运营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但是其本质上依然是应行政政策以及制度体系的要求而建立的,没有基于国有企业的实际需要而具体设立。加之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人员多由企业内部人员构成,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内部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审计结果缺乏客观性的问题。因此,使得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难以充分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
(2)审计质量需持续提高
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审计周期过长,审计费用较多、审计水平不高三个方面。究其根本,其主要原因在于:①不同的审计项目没有与企业内部的实际运营特点、工作要求以及内容结合起来,更加没有形成标准化、模式化的审计流程,导致审计工作目的不明确,审计力度不足,采用的审计方法与实际的生产与管理活动之间差距较大;②所采用的审计方法主要以常规方法为主,缺乏审计重点。例如,主要以各个主要部门管理人员的离任审计、定期内部审计为主,缺乏动态性的审计,所采取的传统模式化审计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国有企业的实际需要;③不同区域的审计工作水平差异明显,这主要包括审计人员素质以及审计报告水平两个方面的差异。
(3)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程度较低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推广应用,计算机舞弊案件在企业内部审计中发生的概率增加,国有企业审计部门所采取的落后审计技术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信息化背景下国有企业的审计工作需要。若不能够提高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程度,转变审计观念,将造成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水平长期处于较低水平的问题,难以充分发挥国有企业控制经营风险、企业治理方面的重要作用。
3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问题应对策略
(1)增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与权威性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与权威性是内部审计工作得以开展的生命。而作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经营管理的重要构成部分,内部审计在健全企业监督与约束、保障相关人员的权益方面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优化内部审计环境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环境是保证内部审计工作得以落实的物质基础,因此必须从内部审计管理以及内部审计内容创新两个方面着手处理。①加强内部审计管理通过内部审计管理实现管理制度的严密性与管理水平的提高,保证员工能够有效执行内部审计制度。同时,要进行合理的内部审计标准流程设计,使得所有的审计工作都有对应的制度和规矩遵循。再次,要在内部裴炎严格、精细、务实的审计作风,使得每一项审计工作都能够依据对应的规范完全予以落实,并逐步形成制度性的规范,实现审计工作的制度化建设。②创新内部审计工作内容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必须依据对应的政策进行适当的变动,并结合该行业形势的变化采取对应的审计措施,通过将国家政策作为调整企业生产经营重点的方式实现审计活动的动态化。同时,要重视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常规风险,实施常态化的风险管控审计。
(3)加强国企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国有企业 经济责任审计 问题及建议
随着市场经济机制的建立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的管理,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有效防范经济犯罪,不仅需要建立一套严密的管理制度和廉政制度,更主要的是要保障这些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和监督。当然,保障措施多渠道,比如纪检监督、职代会监督等,但有效发挥审计监督是保障措施的重要环节和有效途径。审计监督不仅限于财务收支的检查,主要是从管理决策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检查、监督和评价。为此,审计检查的重点由过去的财务收支审计逐步向经济责任审计转变。
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审计机构对被审计人在任职期间履行经营管理职责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评价。目的是全面评价被审计人的职责的履行情况,作为干部任用、使用的参考依据。
一 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
1 审计目的的特殊性
区别于其他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对主要负责人履行职责的评价,实施经济责任审计与干部监督管理相结合,审计的结果作为干部监督管理部门选拔、任用以及奖惩的主要参考依据。
2 审计内容的特殊性
实施经济责任审计是以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还包括一些专案审计和专项审计,主要针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测试,对被审计人任职期间的管理行为和管理结果进行重点审计来全面评价。其内容包括企业经营状况、内部管理状况、重大经济决策、重大经济事项、遵纪守法和廉洁自律情况等方面进行全面审计。一般情况下,不属于任期内的事项,原则上不作为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
3 审计方式的特殊性
经济责任审计是在企业主要负责人离职前,对其任职期间的审计,重点是对企业管理和使用资源的有效性进行检查和评价,有效性主要包括“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但对任职时间相对较长,通常实行任期内审计,通过对企业负责人的审计,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及时完善相关制度,有效规范企业经营管理行为,目的是保护企业负责人和维护企业利益。
二 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的意义
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意义重大。具体表现在如下:
一是有利于确保企业的财经秩序的稳步运行,促进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按照一定程序和方法,对本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进行检查和监督。
二是有利于加强对企业负责人的监督。通过对任期内的经济指标完成情况、重大决策情况、执行法律法规和行业的有关规定、个人遵纪守法和廉政纪律情况等方面实施监督和检查,对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加以规范,预防经济犯罪行为。同时也起到教育和警戒作用。
三是推进依法经营的必要手段。对企业负责人实施经济责任审计,有利于将其行使的权力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预防其失职、渎职、越权和,促使其自觉增强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四是有利于加强民主管理工作的开展。民主管理是强化企业管理的重要方式,尤其是“三重一大”事项,必须充分发挥职工的参与权和监督权,决策必须经过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三重一大”事项作为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方面,是对企业负责人行使权力的有效监督,凡是涉及“三重一大”内容的,检查其是否按照正常程序进行决策,是否存在“一言堂”现象,是否存在营私舞弊情况,有利于克服权力过于集中的弊端。
三 当前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 存在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现象
企业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已经数年,但仍有少数领导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重视不够。在实际工作中,干部管理方面没有真正把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贯穿于监督管理之中,评价和任用干部时不参考经济责任审计情况。
2 存在经济责任审计时效性不强现象
在经济责任审计的具体操作上,“先审计、后离任”的原则并没有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大部分是先离任后审计。虽然推行了任中审计制度,但任中审计所占比重偏低;先离任后审计的做法使审计结果应用严重滞后,影响了审计监督作用的有效发挥。
3 存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不透明现象
国有企业虽然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情况通报制度。但现实情况是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局部公开,不利于将群众监督与审计监督结合起来。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的正式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迎来了新的契机,为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作用,建议采取以下方法:
1 积极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是干部监督管理部门选拔、任用、奖惩干部的重要参考依据,是有效评价企业负责人的重要依据之一。审计的结果直接关系到企业负责人的任用与提拔,涉及干部人事工作,没有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将很难有效开展和深入。因此,以审计报告、审计要情等多种形式向领导报送,为领导的决策和管理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取得领导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关注、重视和支持。
2 加强任中审计力度是加强审计结果运用时效性的关键
审计工作在当前难以做到“先审计、后离任”的情况下,加大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力度,不失为一项重要的补救措施。为此,将任中审计作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点,作为干部评价的主要方面,促使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强化责任意识。
3 注重审计结果的有效发挥
关键词:信息技术;计算机审计;审计环境;审计内容
中图分类号:F2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4—0000—02
一、引言
信息技术带给我们很多的改变与影响。而在审计领域,无论是审计的理论,还是审计的内容,抑或审计的环境等,都受到了信息技术的影响,我们在工作中如果把握不好这些影响,则会给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大的制约,严重时会导致我们跟不上时代的需求。因此,研究信息技术对计算机审计的影响,不仅可以使我们更好的制订与当前环境相对应的策略,还能够是我们了解计算机审计的趋势,进而更好地开展这一工作。
二、分布式技术的影响
分布式技术由于其独特的优势而在各行各业都取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审计行业就是其中比较明显的一个。目前,很多企业的审计工作都依托到广域网之中,并使用企业ERP,而且在政府部门中这一现象表现的也比较明显。
分布式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必将导致审计环境的变化,而这种环境的变化又会导致审计方法的变化,这主要是因为只有改变了审计的方法或者技术才能更加及时、准确的获取新环境的资源。在我们的工作中,这一技术的主要应用方向是审计的管理,它可以使我们审计时实现异地交流,这对于我们能够更加方便的进行资源的共享有着重要作用。此外,分布式技术在现场审计技术以及审计管理信息这两个方面的应用也取得了初步的进展。
不过,目前,分布式技术在审计行业的应用尚不是很完善,还需要进一步补充。下一步,分布式技术将应用到审计信息资源网络的建立上,这将为部门以及行业之间信息的管理起到重要作用。此外,分布式技术还将应用到审计信息的查询以及处理系统上,它将为提升我们审计的效率起到非常明显的作用。
三、安全技术的影响
信息技术使得审计行业的效率更高,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给审计行业带来了很大的风险。比如病毒、黑客这些不安全的因素无不时时刻刻影响着审计行业。此外,信息技术给企业的舞弊也带来了很大的改变,这主要体现在计算机舞弊相对于传统的方式,其隐蔽性以及危害性更高,如果处理不好,这些因素将会给我们的企业带来很大的危害。因此,安全技术的应用非常重要,它是审计信息化的前提。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审计中的安全技术获得了更广泛、更深入的应用。首先,信息技术给计算机审计提供了一个更加安全的网络,这可以保证审计中的信息能够更加安全的传递。其次,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做好对于数据库服务器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我们能够防止黑客或者未经授权客户的侵入,这就有效地保护了数据的安全。第三,我们可以通过安全体制来保证联网审计的安全,这一安全体制主要是指接入管理、安全监视和安全恢复等,其中,接入管理可以帮助我们做好身份的鉴别,进而对身份的真伪以及权限进行验证。而安全监视则是指通过安全报警设置来防止黑客的侵入。至于安全恢复则是指防止各种因素导致的信息丢失。
在我们的审计工作中,常使用的安全技术有防火墙、数据加密以及入侵检测等;此外,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还有很多新的技术应用到计算机审计之中,比如将隧道技术用到VPN上等。所以,总体来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安全技术对于保证计算机审计的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工作流技术的影响
工作流也就是我们经常所提到的Work Flow,它是一种对于工作流程进行计算的模型,换句话说,它就是一系列相互衔接并且自动进行的业务活动。工作流作为计算机支持协调的工作的一部分,它已经广泛的应用到了很多行业,也为我们很多企业提升生产的效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针对计算机审计,工作流这一理念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并对提升审计效率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可以依据具体的审计环境以及审计方法等因素来进行建模,并通过模型进行审计的工作,由于工作流具有“生产自动化”的特点,这就使得我们的审计工作在开展过程中更加的灵活、高效。目前,在金融审计以及经贸审计等方面,工作流技术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且应用过程中发现其对于不同审计环境的适应性比较好,此外,针对不同环境中的不同审计方法,工作流都能较好的融合。笔者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工作流这一技术必将在审计工作中获得更为宽广的应用。
五、数据挖掘以及数据仓库技术的影响
未来审计数据的规模将会越来越大,针对这一特点,数据挖掘以及数据仓库技术的应用将会给计算机审计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
在我们的工作中,如果想要做好计算机审计的工作,则必须不能离开一个强大的数据库,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审计工作中,大部分的信息都是以电子信息来现实的。而随着很多大型企业ERP系统以及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我们数据的规模越来越大,如何对这些数据实行更加科学的分析已经成了我们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之一。虽然我们的审计工作中已经使用了DB2、Oracle等大型的数据库来进行数据处理的工作,而且也可以通过它们进行简要的分析,但是依然不能够满足我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之下,数据挖掘以及数据仓库技术的应用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