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研究

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研究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4 15:12:5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研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研究

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3-171-03

小学语文教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以其教学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性、形象性、愉悦性和创造性,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语文素质以及治理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全面提高有着特殊的功能。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创造性地学习语文,是当前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总书记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创新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也是深化素质教育的必然。

一、新课改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教学改革,观念先行,教学观念的落后又决定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等。目前在大多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学过程中重知识轻能力,重传授轻探究,重结论轻过程,重课内轻课外,重智育轻德育等传统课堂教学固有的弊端依然存在,要适应时代进步,适应课程改革,适应教学事业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语文教师亟需转变教学观念。新一轮课程改革特别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打破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局面,从而构建起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

(一)片面盲目追求所谓熟能生巧

搞大量的重复性练习,搞题海战术,用过多的作业负担强压学生,表面看是重视知识,实质上是轻视知识,从根本上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思维活动。可见,没有方法的教学不仅难以使学生学到真正的知识,还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消极的影响。提倡素质教育,一些教师又片面地认为,这可以放松基础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发挥其特长,对学生采用“放松式教育”。

(二)在讲读教学中对知识的讲解不够灵活

就知识讲知识,不能将知识的传授与学法指导有机结合起来,二者存在着明显的脱节现象。比如,低年级的识字教学,高年级的阅读分析教学,作文教学等,都有自己一定的规律。作为教学,其根本的任务就是在教好这些字、词、句、篇的当时,还要讲清这些知识的规律性所在,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三)不重视听说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的四大主题是听、说、读、写。但小学语文教学重读写、轻听说的现象普遍存在,最终导致了中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下滑、“听力”下降。如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在发表获奖感言时,无法做到脱稿演讲,没有稿子时则吞吞吐吐,词不达意,这就是忽视听、说教育带来的后果。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精心设计和讲授每一节课,在课堂内、外都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会听、会说、敢说,还孩子语言天真的本性。

(四)学生课堂参与的时间不合理

在课堂的40分钟里,教师唱独角戏挤占学生实践的状况普遍存在。这就要求教师把“点拨”的质量提上去,因为“点”是一门艺术,“点”的妙处,就是教师在教学内容比较难理解的地方或特别重要的地方“点”一下,给学生一些启发,让学生细细体会,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取得更深的印象,获得更大的益处。这样自然使学生参与的时间增多,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获取知识,提升自我。

二、开展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模式探究

开展小学语文创新教育,既需要理论研究,又需要可操作的实践性研究。语文课堂教学的大忌是单一化、模式化、公式化,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厌烦,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因此,课堂教学模式必须用于创新,形式多样,使学生每节课都感到如清泉注入般的清新和鲜活,从而达到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成功的教育教学模式,必然是教育成果的体现。懂得教育思想,是教师从业的修养。明确教学目的,是教师工作的方向。热爱教育对象,是教师奉献的精神。讲究教学方法,是教师敬业的智慧。

(一)改革小课堂

要让小课堂成为发展与创新教育的主阵地。通过对新课程理论的学习,结合本人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文章力图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的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宗旨,探索出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即“六位一体”教学模式)。具体的操作流程是:兴趣引导——自主探究——创设情境——质疑讨论——归纳指导——练习巩固。这一模式的实质是教师引导下的一种优化的自学过程,是一种始终以学生为背景的教学过程,是一种教师组织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课。

1 兴趣引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动机产生的主要原因。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兴趣实际上就是需要的延伸,它表现出对象与需要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之所以对于一个对象发生兴趣是由于它能满足我们的需要。而兴趣又是最基本的情感。”所以,兴趣的培养是学生主动学习的第一步,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有了兴趣就会主动探索,深入研究。

2 自主探究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使之具备学习的源头活水,让其“自读书、自质疑、自求索”,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己读书的兴趣、习惯和能力。它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是下面学习环节的准备,更是学习新知识的尝试。它可以是学生根绝教师的自学提示,阅读教材,自我学习,完成部分学习目标的过程;也可以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后,教师不作任何提示,不给任何具体“问题”的自我学习,“自我生成问题”的过程。

操作要领:

(1)初学全文时:认真阅读课文,自学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每节写什么,提出想知道的问题等;

(2)重点理解时:抓住关键词、句,理解重点段落,进行阅读、分析、表达练习等;

(3)通篇领悟时:品词析句,赏读课文,领悟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等;

(4)总结练习时:对所学知识和有关练习进行综合操练,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进行学法和收获小结等。

自主学习不但使学生全员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而且使学与教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变“学跟教走”为“教为学服务”。叶圣陶先生就曾提出:教是为了不教。把自学引入教学中,不但是新教学方法的一种特色,而且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必由之路。

3 创设情境

语文是一门富有情感的人文学科,其最高鉴赏境界就是共鸣。教师可以根据文本特点,创设一种体验的情境,营造一种鉴赏的氛围,引领学生进入“状态”,让学生用心灵去拥抱作品,与作者或主人公同悲同喜、同憎同怒,激活他们的探究欲望,使之自觉地、忘我地投身于探究和创造,与作者和教者“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4 质疑讨论

宋代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这样的学习,才能真正让学生在矛盾中展开积极的思维,才能发展思维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智慧的火花,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种质疑讨论改变了以往“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创建了一种新型的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这种民主、和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讨论中,学生不但能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并及时对各种意见进行分析比较,培养比较思维和评价思维,而且能发展即席反馈能力,敏捷的思考和反应能力,以及即席口头表达能力,还能使学生认识状况充分暴露,教师获得及时信息反馈,增加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高教学效率。

操作要领:

(1)学生报告“自学”的收获,存在的疑难。如学会了哪些字、词,知道哪些句子或哪些段写得好,好在哪里,并泛读给同学听,也可带领全班同学读等。课堂汇报要逐步引导成有“序”汇报。即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的全体有“序”汇报。

(2)对学生的评价、讨论、质疑、争论等加以点拨引导,使讨论始终处于积极热烈状态,且逐步深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论其深度如何,都应予以表扬,并充满热情地鼓励学生共同解答,使学生在成功中充满自信。

这里值得强调的是,过去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许多教师也采取“课堂讨论法”,但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有些教师精心设计了每一个问题,循循善诱,步步启发,左右开导,将学生“请”入早已设好的圈套之中。这种讨论往往是教师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和记忆来进行的,其实质就是教师的一再补充说明,一再纠正学生的理解思维。最后,整个课堂变成了“学生的嘴说教师的话”。所以质疑讨论不能只注重形式,更要注意内容。

5 归纳指导

布鲁纳认为,学科基础结构是前人对知识进行总结归纳的成果,是认知发展规律的结晶。因此课堂讨论结束时应适时地进行即席归纳,引导学生运用讨论总结出的新的知识规律来发现探索新的问题,这是教学中最为关键的环节。通过总结,让学生的认识得到升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操作要领:

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知识水平和认识结构,分析、调整原定的教学方案,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把学生引向预定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学法进行指导评价,并示以正确的学习方法。

6 练习巩固

这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练习既是学生把阅读中获得的知识和能力用于实践的训练,也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的检测,它不仅要起巩固知识、实现知识迁移的作用,而且要用知识去说明或解决新的问题;同时,教师通过这种练习能获取一定的反馈信息,学生也能从训练中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教师须精心设计一些与课文相关的习题,最后,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续写结尾以达到巩固知识、发展学生思维,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整体素质的目的。

总之,“六位一体”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学会学习,形成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和应用知识信息的能力;为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论”能力,加强创新教育与落实素质教育,开辟了一条理想的可行途径。

(二)拓展中课堂

中课堂以开展校园语文实践活动为主,让学生在校内积极主动参与各种活动,在活动中求发展,求创新。活动力求制度化、经常化。

1 开展校园阅读活动。学校建立阅览室,能容纳一个班的学生看书。学生每周有一课时进阅览室自由阅读。

2 开展校园写作活动。如办好“三报一站”:黑板报、手抄报、学生校报和少先队广播站。由学生自编、自画、自写、自播。

3 开展校园口语交际活动。如排演课本剧,学做小导游,开故事会、辩论会等。

4 开展校园比赛活动。如书画赛、朗读赛、查字典赛、成语接龙赛、古诗背诵赛等。学校统一开设语文活动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

(三)开辟大课堂

大课堂指社会课堂。这是长期以来被忽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语文学习重地。开辟大课堂,目的是指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了解社会,体味人生,在大的社会环境中求发展、求创新。

篇(2)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创新教学;实践思考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教学观念过于陈旧。

当前,仍有一部分语文教师教学观念过于陈旧,阻碍了语文创新教学课堂的有序进行,新课程的改革进行了教学方案创新,使得语文教学方向逐渐明确化,但是很多教师没有及时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学思路过于老化,而且,教师过于重视升学率和学生成绩,没有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教学模式单一。

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只注重课本知识的讲解,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学生则处于被动的听课状态,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课堂教学氛围显得比较枯燥乏味,教师没有正确指导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比如说在学习《梅花》这篇诗词时,可以通过书画的等式帮助学生深层次的理解文章的内涵和理解能力,但是教师没有为学生营造动手操作的机会,从而抑制了学生想象思维的发挥,最终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教学策略缺乏针对性。

小学语文创新教学模式不是随意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而是要具有科学的规划和指导,不然很难改变当前的教学现状,教师要合理设置课程教学内容,不能套用别人的软件进行教学,这种方式违背了创新教学的真正目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创新设计出更加合理的教学计划,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探索实践能力。由于小学生的心理还不够成熟,学生应该根据学生的特征变化适当的选择科学的教学手段。

二、新课程下对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新要求

新课程下主要以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模式为教学思想指导,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为基本前提条件,帮助学生较快的掌握课程知识,首先要打破原有的单一的授课方式,根据教育教学制度进行创新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要点的掌握情况,并对重难点知识进行拓展性讲解,并设置相应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语文知识。在新课程中,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不再仅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老师还是“催化剂”,他得帮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合作学习。当前课程改革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现代教育技术成了教学改革的重要推动力,明确指出在教学进程中应该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来“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这说明教育技术应用不仅是传述手段的运用,而且涉及技术应用背后更为关键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的更新,也要求教师重新认识、改变某些传统的教学技巧和教学控制方式。

三、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树立实践创新意识。

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创新教学时,首先应该进行教育理念的更新,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比如,王崧舟教师在讲《与象共舞》这一课时,通过两种教法、两种思路上了这一课。一种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的知识;另一种教学目的是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及运用语言形式。这两种教学都使用了一节课的时间,虽然构思不同,但是教学一样精彩,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出来,很好地体现了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意识。

(二)全面掌握教学方法,进行正确引导。

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养成,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体现语文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课堂教学的改进,全面考虑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利用课内课外各种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学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打破教学常规,合理分析教材。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在生活中到处都有语文学习资源,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参与到实践中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全面了解学生语文学习的需求、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探究,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联系生活进行语文教学创新。同时语文教学应该从现实生活出发,重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拓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拓宽视野,切实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的教学是小学阶段教学的重中之重,面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新课程教学中,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进行创新教学。教育部门还要对新课程下小学语文创新教学法进行思考和总结,当然语文创新教学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就需要我们小学的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始终坚持不懈的用创新教育理念精心组织教学,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大胆进行创新教学,使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雷振国.对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学周刊,2016,(17):107-108.

[2]何亮.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浅析[J].文学教育(中),2013,(03):116.

[3]张新星.对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2,(35).

篇(3)

论文摘要: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创新教学需要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小学语文学科也不例外。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当代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进行创新,不仅对于学生学习语文有积极影响,而且对于小学老师提高语文教学策略有重要意义。尽管小学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创新方面做出了重大突破,积累了丰富经验,但仍有些问题学要提出与解决。本文旨在研究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小学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创新提供一些可行性思路。

小学既是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巩固学习的关键时期,也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的兴趣,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学生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旨在研究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小学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创新提供借鉴。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1、坚持与时俱进的教学原则。现代社会的发展状况瞬息万变,教师的教学思想也应该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适时地作出调整,坚持与时俱进的教学原则,不断吸收先进的教学手段,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例如,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的先进教学方式,为学生的课堂学习营造生动的情境氛围,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愉悦,在良好的情境氛围中加强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增强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不断得到提高。

2、坚持教学方式多样化的原则。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大都非常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忽视了对学生语文表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只会学习死知识,而无法将学到的语文知识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实践当中,这样的语文教学方法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弊端,更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丰富语文教学的课堂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和强大魅力,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水平。

3、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将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绝对的权威,使学生的管理者,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能力的发挥,对于学生的个性成长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现代教育应该积极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扮演好指导者的角色,指导学生掌握正确学习语文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基本原则,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充分体现创新教育的价值,鼓励学生自主性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改进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策略

1、积极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秉承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及时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方法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时也符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例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给了学生课堂参与发言的机会,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发挥了主体地位。教师布置学习任务,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让大家进行讨论学习,这是区别于学生个体学习的集体学习方式。

2、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渐被应用到了现实的教学过程当中,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引进多媒体的教学技术,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摆脱原来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还能使学生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多媒体技术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元素相融合,使语文教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有效地改善了语文教学的环境,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

3、采用提问式与鼓励式教学方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提问式的教学策略开始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手段,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合理地设置问题,使所提出的问题符合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接受能力,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提问,能够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并且对教师讲解的知识能够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理解。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学生都渴望得到别人特别是老师的尊重和欣赏。赏识与鼓励能让学生信心百倍,导致成功,而抱怨往往会让学生自暴自弃,导致失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肯定少批评,多鼓励少抱怨。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和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的具体特点,激发其创新兴趣,发散其创新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 从而更加有效开展创新教学。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当代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进行创新,不仅对于学生学习语文有积极影响,而且对于小学老师提高语文教学策略有重要意义。小学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创新方面做出了重大突破,积累了丰富经验,但仍有些问题学要提出与解决。本文旨在研究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创新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 房贞政. 更新教育观念 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S1)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教育

0引言

目前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从高等教育到基础教育都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内容涉及到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学科教学等方方面面,范围涵盖了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各个阶段。为我国社会和科技进步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小学语文的创新教育,是指小学教师指导小学生正确地理解、运用和积累语言文字,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过程中,开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1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内涵

创新教育是旨在培养受教育者创新能力的教育思想、观念、方法和手段的总和,它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创造型人才。创新教育倡导全新的人才观,它从创造力的普遍性和可开发性原理出发,认为受教育者人人皆有创造力,且能经过教育与训练提高,直至成长为创造型人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在谈及综合性学习的评价时也强调指出:“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2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策略

2.1提高教师的素质

教师必须是创新型的教师,必须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保持对事物的好奇心,对信息获取的愿望和需求。要破除迷信,挣脱教条,不唯上,不唯书,不崇拜;要敢于质疑、敢于突破、敢于超越、不断激发自身的创作热情,解放自己的创造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站在时展的前沿,洞悉教育教学发展的规律,教书不唯书,依纲不唯纲,做到心中有纲,目中有人,教学得法。才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引导并启迪学生去思考、探索、发现,并教给学生创新的方法,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一个当代小学语文教师,除具备学科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丰富的科学、人文知识、教育科学知识和现代教育技术知识。21世纪是信息时代,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教师没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难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必须求知好学,通过自学、培训、进修、交流、深造,不断更新知识,丰富头脑,优化知识结构,才能适应教学创新的需要。时代呼唤创新型的人才,教学创新需要观念新、素质高的教师。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应顺应时展的潮流,在教学创新的实践中,不断学习,深入研究,认真反思,敢于创新,使自己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的教师。

2.2打破常规教法套路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2.3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进入到新世纪以来,现代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传统的教学手段更适合老师单方面灌输和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具有良好的双向互动性,为语文实践的良好实施提供了全新的技术平台。例如教学上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制作多媒体课程,并且让老师和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在移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未来多媒体教学可以探讨在互联网层次延伸。例如在线指导学生课外语文活动,在线批改作业,通过互联网组织学生运用语言工具进行有效地交流。值得一提的是,多媒体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教学的核心。应该避免语文教学多媒体化,不能一味追求采取多媒体技术而淡化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内容。

3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时刻牢记把创新教育当成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不断开发创新教育的资源,开拓创新教育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把创新教育真正踏踏实实地坚持下去,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孙为红.小议小学语文创新教育[J].成才之路,2007,33:21-22.

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创新的困境 对策与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2

小学语文教育是最基础的一门学科教育,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是实施各项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进行创新,对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并且促进了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策略和方法过于陈旧

目前,在我国部分学校中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还没有达到新课标中教学创新的标准。众所周知,明确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教学的创新,而且真正的教学创新又必须在科学的教学策略的指导下进行。否则,就会阻碍语文教学创新的进程。不科学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会让学生很难根据教学内容去创新。还有部分学校的教学创新,只是趋于形式,没有真正的落实到实处。教学创新的内容要与实质的内容相结合,不要只追求形式上的改变。由于小学生在生理和心理这两方面的发展是有阶段的,都还不是很成熟,所以需要教师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引导和培养,让他们有更加健康的茁壮成长。

2 传统的教育观念急需改进

现代教育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宗旨,它更关注人的发展的完整性、全面性。如今,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重要问题就是教育目标观念的陈旧。这种现象直接导致的,就是教学的方向不正确。虽然新的教学理念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也在不断推广,但是还是存在没有实施新教育理念,或者是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发生。如果这种陈旧的教育观念继续延续下去,那么只能让学生处于机械化记忆的状态,做不到开拓和创新。这种淘汰式的教育方式,会很多孩子的内心造成极大的伤害,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很大的压力,觉得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彻底地抹杀掉了他们的创造潜力。

3 传统的教学模式急需创新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其中的活动程序,主要是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的体现;而结构框架,则是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的体现。以往采用的陈旧的教学模式,教师只是知识的传输者,而学生只要听就可以,没有真正参与进去,更没有愉悦的学习气氛。教师为学生指引了学习某项知识学习的方向,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去学习,这就使那些跟不上教师的思路的同学,带来了很多学习上的负担,最终导致学习成绩的下滑,甚至厌学。所以,这种陈旧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改进,才能有助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二 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实践对策

1打破传统观念,强化创新意识

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通常是把人们的大脑看成是一座存放知识的仓库,大脑思维也是被老师设定的书本知识框框所限制,从而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会难以培养。学生有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才能拥有创新能力。因此,在学校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应当重新审视某些教育规范,解放学生的思想,让他们能够自由的发挥。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上对课程内容充分地理解和感悟,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创新空间,使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想法。同时,还要竭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有了创新意识,才能不失去每一次创新机会,利用所掌握的创新方法,启动自己的创新思维。学生拥有了创新意识,可以拓展自己的思路,激发学生内心的学习热情和学习。

2 明确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方向

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够得到提高,掌握更多的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同时养成更好的学习习惯。小学语文教学要在进行语文基础课程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创新。通过小学语文学习使学生拥有自主探索、合作团结的学习方式,从思想上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积极动手实践,养成对新问题和新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此为原则,在这个方向上进行努力,明确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目标,培养出的学生才能够品学兼优。

3 拓宽知识视野,营造创新气氛,培养创新能力

我们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调节,拓宽知识视野,对能够提高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内容要适当增加,增强学生创造性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各学科之间还应加强相互间的交流,拓宽学生知识面,融会贯通,夯实创新基础。营造一个能够让学生自由发挥的氛围,是开发人创造力的重要条件。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均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气氛,学生的个性自由就会受到压抑,从而创造人才就会被埋没。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所学得内容深入的学习和探讨,通过学生之间的争辩、思考,自然的就形成了特定的氛围,领悟到文中道理。这都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对学生进行主体性教育。传统教育偏重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实践能力,以被动接受为主,很少有学生自己从活动与实践中获取真正的知识。因此,还可以开放专门的训练课,组织小型的综合课,开展创造思维活动,进行创造教育。除此以外,建立校园科技组织,开展发明创造活动,也是一个好的办法。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在实践活动中有所展现,拓宽自己的视野。

三 结论

综上所述,对小学语文进行创新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突破口和必然选择。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二十一世纪的教育主题。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创新能力是思维的最高境界。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是新课标下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需要引进学校和教师的高度重视。创新教育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具体形式。我国进行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就是提高民族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总而言之,只有不断完善小学语文创新教学和实践教学,才能提高学校的创新水平。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当前面临的创新教学困境,深入开展研究,不断进取,使学生在学习中养成创新习惯,成为新时代创新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江小美;;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增效减负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年03期。

【2】 肖丽荣;;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5年11期。

【3】 杨淑芝;牟刚;;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向选择及对策[J];科学中国人;2015年17期。

【4】 冯素娟;;如何做好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创新[J];科学中国人;2015年11期。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实践教学;创新

语文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受教学内容的影响,很多教师和学生都认为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实践教学没有太大意义,这主要是由于很多人把实践教学狭义的理解为理工科教学中的实验教学。而事实上,实践教学包含较为广泛的含义,除了实验教学外,其它学生参与的自主活动型的教学,都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今天的教学环境下,对于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成为教学活动的普遍要求,实践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学语文教学中包含大量的实践教学内容,通过实践教学来提高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的了解程度,更是对现在小学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从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语文实践教学的应用在逐渐增多,但是应用形式及应用内容多与传统的实践教学相同,在社会不断变化,创新需求不断增多的情况下,小学语文实践教学同样需要需要创新。

1小学语文实践教学创新的必要性

小学语文实践教学创新,具有一定的必要性:1.1小学语文实践教学创新,是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今天的社会环境下,教育体制改革已然成为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主题,社会大环境在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变,教学活动想要发展,想要实现其自身的价值,自然也必须要不断变化。教学体制改革,各个学科教学活动,不管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自然都需要不断的变化和调整,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基础阶段的基础学科,自然更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1.2小学语文实践教学创新,是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小学语文学科作为小学教育的基础学科,其存在的时间相对较长,可以说从孔子授学活动开始,就有了字词的教学,这些都是早期语文教学活动的雏形,而到了今天,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不管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都比其它学科教学更为成熟,但是如今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必须也要不断地发展变化才能适应这样的社会环境,而对于今天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教学活动的创新,不管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基本政策要求,还是创新带动生产发展的实践情况,都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发展,必然要不断创新和突破。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小学语文实践教学创新,是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2小学语文实践教学创新现状

小学语文实践教学创新,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也正是因为如此,今天的小学实践教学在不断突破,不断创新,目前小学语文实践教学创新现状主要体现在小学语文实践教学创新不断增多,但是其创新的内容仍然比较局限。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实现了认识到实践教学创新的重要作用,所以在很多活动中不断寻求实践教学的创新,不断常识创新,但是由于实践教学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所以教师在实践教学创新过程中多是浅尝辄止,只对个别教学内容适用实践教学的创新,而在具体的创新方式上,同样也是比较单一,一般简单的课堂讨论就作为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了,这远不能满足教学活动的实际需求。

3小学语文实践教学创新的策略

笔者认为,做好小学语文实践教学的创新工作,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实现:3.1讲故事教学模式创新实践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学内容多生动灵活,与小学生的天真思想相吻合,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保留小学生多角度的思维方式,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有很多教学内容是一些童话故事或者其它类型的小故事,对于这样的教学内容,通常可以采用实践教学的方式,本文认为,针对这些教学内容采用讲故事教学模式,以此来实现小学语文实践教学的创新。对于小学生而言,讲故事是比较熟悉的形式,可以说从小就是在大人的故事中度过的,所以在语文实践教学中,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式,一方面,由小学生讲故事,小学生会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代入情感、表情,甚至一些简单的动作,这就可以锻炼小学生的表达能力,这也正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另一方面,对小学生而言,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个人的头脑会不断的进行思索,这样其思考能力,特别是独立思考和发散思维能力,都会得到极大的提高,这也正是小学语文实践教学的目标所在。所以说,利用讲故事的教学模式,可以创新小学语文实践教学。3.2户外教学模式创新实践教学方式:户外教学模式也是小学语文创新实践教学方式的一个重要选择。今天我们提倡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特别是要走出课堂,让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下自主、自由的学习,所以说,户外教学则是一个比较不错的选择。小学语文实践教学,就是要通过一些实践形式,为学生创造不一样的学习环境,更新教学方式的同时,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获得实践能力,小学语文教学的灵活性决定了小学语文实践教学可以采用户外教学的方式,比如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单纯的依靠教师的理论讲解,学生很难在写作中有话可说,如果采用户外教学的实践教学模式,学生可以直接接触自然,接触生活,所以很多灵感自然而然的产生,写作的内容自然也就充实生动起来。此外,对于一些课文的学习,同样可以采用户外教学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参观一些纪念馆或者其它与课文有关的场所,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课文内容,这比教师的讲授更生动更直接。所以说,户外教学模式也是小学语文实践教学创新的一个重要选择。除了以上提到的亮点创新方式外,小学语文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还可以尝试其它实践模式,比如教师组织学生编排短剧,将一些教学内容表演出来,这样的方式同样是实践教学的创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陈立明,张岩,小学语文实践教学活动研究[J],教育导刊,2015(09).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 高效课堂 构建

一、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背景和创新属性

为了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国家教育部及时的推出了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涵盖了目前的所有学科,对于小学语文也不例外。新课程改革的提出,要求小学语文都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不断进行细化和完善,做到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方式,来切实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刻分析和研究,我们提出了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这一教学手段,旨在通过这一手段对小学语文教育实现创新。所以,我们要对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背景进行深入的了解,并明确其创新属性。

1、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我国教育界的新课程改革,对所有科目全部适用,小学语文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在这种大背景之下,也必须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因此,我们在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时候,要认清新课程改革这一背景。

2、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是对现有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创新。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从根本上来说是对现有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不但丰富了教学方法,拓展了教学思路,还使教学研究工作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因此,我们要对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创新属性有所了解。

3、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对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根本目的是提升课堂教学品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从这一点来看,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能够对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形成良好的促进作用,能够使我们清楚的认识到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

二、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具体措施

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必须要注意与当前的教育形势紧密结合,必须要与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结合在一起,必须要和教学创新联系在一起,只要这样才能保证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取得预期的效果。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

1、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关键在于要做好课前准备。课前准备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我们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要想取得预期效果,就要利用好课前准备的阶段,通过做好课前准备,来完善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基础,使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得以建立。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必须要做好备课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在课堂上言之有物。所以,考虑到小学语文教学的现实需求,构建有效性课堂的前提是精细备课,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目的,才能达到构建有效性课堂的目的。

2、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要注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注重成效。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目的是提高课堂效率,提升课堂品质,充分发挥课堂45分钟的作用。所以,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就要抓住核心问题,就要从提高课堂效率入手,在课堂内将需要开展的教学项目按照重要程度进行排序,提高每个项目的教学效率,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缩短教学时间。此外,还要合理优化课堂结构,充分利用课堂的每一分钟。只有依靠这种办法才能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只有采取这种方法才能达到构建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的目的。

3、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必须要明确谁是教学主体,只有明确了教学主体,才能使高效课堂的构建有针对性,才能保证高效课堂取得预期效果,才能保证高效课堂的开展有的放矢。通过实践发现,在构建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中,小学生才是主角,因此我们在构建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的时候,必须要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参与其中。此外,还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够在有效性课堂的构建中获得最大的收获。

4、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综合能力。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综合能力,因此在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时候,要注意到小学语文的这一教学目标,要在高效课堂的构建过程中围绕着这一目标开展教学活动,以设置问题的方式开展课堂教育。小学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由此可见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构建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的目的就是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语文能力。通过设置典型问题,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会主动的跟随老师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设置典型问题的方式,有利于在练习中拓展学生语文能力,达到构建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的目的。

三、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意义和成效,对实际的教学工作起到了正面的促进作用。从当前的形势来看,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极其必要的。

1、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成绩的必然选择。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成绩是最终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就成为了必要的手段。

2、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满足了新课程改革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推行新课程改革以来,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目标,小学语文教育要不折不扣的完成,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恰好满足了新课程改革的这一要求。

3、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拓展了我们的教学思路,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归根到底是一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对拓展我们的教学思路很有必要的,增添了新的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尚庆梅.论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