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茶艺的技巧

茶艺的技巧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4 15:12:5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茶艺的技巧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茶艺的技巧

篇(1)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茶艺课教学;创新教育;融入

现阶段虽然很多高校都设置了茶艺课程,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影响茶艺课程教学质量,不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茶艺文化学习。因此本文首先对茶艺课程教学实施的背景进行述说,再对现阶段茶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针对学校茶艺课程教学提出几点有效建议,提高互联网背景下茶艺课程教学对创新教育模式的应用效果。

1茶艺课程教学实施的背景

我国是一个茶叶大国,具有悠久的饮茶文化,随着饮茶文化的不断发展,茶文化的内涵和形式也在不断地进行丰富,人们对茶的喜爱也越来越深。现在人们对茶文化的理解已经超出了以往单一的认知范畴,尤其是通过对茶艺文化的了解,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社会也加大了对茶艺专业人员的需求。因此为了满足社会对专业茶艺人员的需求,各大职业院校都大力开展设置茶艺课程,培养专业的茶艺人员,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对茶艺文化的了解,同时也能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就业形势也十分严峻,为了提高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力,学校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多种职业技能的培养,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现阶段很多酒店管理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都开展有茶艺课程,让学生进行茶艺文化的系统学习,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大力的支持。茶艺是我国传统的文化艺术之一,茶艺课程不仅仅是讲述茶艺文化中的相关内容,同时也是继承和发展茶艺文化的需要。在茶艺课程内容中,有很多内容都深刻剖析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现阶段,我国的传统文化生存环境恶劣,很多传统文化因为没有得到有效的传播而导致失传。很多传统文化由于没有创新、不符合时代的要求所以阻碍其发展。因此为了传播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对于茶艺文化而言,教学是最重要也是最便捷的传播途径。而茶艺文化融入教学内容中,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也可以优化教学活动,使教学活动变得更加形象生动。

2现阶段茶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文化课程的深入现阶段高校的茶艺课程中大多是对茶艺的相关动作的讲解和一些茶艺习惯的培养,这些内容虽然重要,但是却不能只教这些内容。茶艺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在设置茶艺课程时有必要把茶艺文化的相关知识内容也编排到课程中。但是现在很多的高校在设置茶艺课程时,只是把实践与动手课程作为主要内容,缺乏对一些科普类知识的普及。教师在茶艺课程进行讲课时,大多是讲解茶艺的相关动作,对动作进行分解演示,对茶艺的习惯和动作的来源及发展解释不多。这样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使得大多数的学生在学习茶艺课程时只了解动作,却对茶艺文化了解不多。一些茶艺课程的老师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低,无法对学生进行更深刻的茶艺文化的讲解,在对学生讲相关内容时也会漏洞百出,没有学习的意义。这种教学结果导致学生不能全面深刻的了解和掌握茶艺文化,也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效率。(2)教师教学手段单一茶艺课程是一门艺术氛围十分浓厚的课程,学生需要在艺术氛围中才能更好地进行茶艺文化的学习。现阶段很多高校在开展茶艺教学时,往往教学方式单一枯燥,课程气氛沉闷,且周围环境没有艺术气氛,老师和学生进行学习的茶艺道具也是一些普通的,学生在冲茶、泡茶的过程中不能更好地融入到其中,无法感受到茶艺的艺术价值和精神享受。很多茶艺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大多是延续以往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以老师为主体,强调学生学习老师的手法和动作,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会让学生对老师产生依赖性,同时也会让学生失去创新意识,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茶艺技巧,但却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

3互联网背景下茶艺课程教学融入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

(1)深化学生对茶艺文化的理解程度学生学习茶艺文化,不仅需要学习相关的茶艺技巧和动作习惯,同时还需学习与茶艺文化相关的知识内容,例如茶艺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茶艺文化的内涵等等,所以校方需要对茶艺文化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首先校方应该不断丰富和优化茶艺课程,既要有必要的动手课程,还需要有必要的文化理论课程,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茶艺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茶艺文化底蕴和相关技巧。其次是需要对茶艺课程的教师资源进行优化,校方可以聘请一些专业的茶艺专家来学校中对教师进行培训,和教师进行茶艺历史和茶艺文化内容的沟通交流,不断丰富教师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提高教师的茶艺文化水平和教学技能。在茶艺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优化其教学方式,在讲解过程中以茶为主,在课堂中现场讲解和演示茶艺文化,在茶艺演示的过程中可以充分为大家讲解冲茶、泡茶的习惯、动作,让学生对茶艺文化进行更深刻的了解。最后校方还应该加大对茶艺科目的投入,多制备一些高品质的茶艺道具,在校园中建设一些具有茶艺文化气息的场景。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课等形式,将上课内容录制成视频到学校官网上,或者是通过QQ和微信等形式让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到,供学生进行随时下载和巩固学习。学校还可以购买一些优质课视频资源,让学生在课堂上或者是空闲时间进行观摩学习,弥补学生缺乏优质教师的现状。(2)加大学生的课外实践力度学生进行茶艺课程的学习,需要不断地提高其实践技能。因此在茶艺课程中,老师需要尽量以学生为主体,降低自己的权威性和主体地位,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程中多多进行实践学习。提高学生的茶艺实践能力。老师可以运用翻转课程的学习方法,先让学生在课下到网络上查看一些有关茶艺的微课内容,结合微课中的视频、音频以及图片文字等资料,自己进行茶艺动作和基本流程的学习,并进行掌握。然后在课堂上老师可以直接让学生进行演示实践,学生一遍做动作一边对动作进行分解讲解,老师通过学生的讲解和演示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进行重分了解。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不断指出学生动作中的不足,并对其进行规范和管理,对学生的一些不正确的思维和想法进行纠正。另外在课堂中老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提出自己的看法,不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茶艺文化的了解,更好地掌握茶艺技巧。(3)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力和创新力茶艺文化是一项历史悠久,内容繁多的学习课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十分复杂的内容,不能更好地去进行学习。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老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将茶艺课程的相关内容制成微课。对于一些比较复杂和高难度的动作,教师可以对其茶艺内容进行模糊化的处理,在微课视频中简单地进行演示,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后,就会对其知识的讲解方式产生疑问,这样老师就可以让学生带着疑问听老师进行一步步的讲解,引导学生去学习,自主发现该项茶艺技术中的特点和技巧,并加以学习。用这样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教学,一方面避免学生形成“视频学习”的思维,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探索的精神,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主动参与到教学内容中。这种学习方式虽然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用,因此老师需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来对这一教学方式进行改善。老师可以采用由简入难的方式,使用低难度等形式来进行过渡,减少学生对茶艺学习的不适和抵触。教师在课程上讲解结束后,可以再通过微课视频,把所有的茶艺技法再给学生详细的讲解一下,并对微课视频进行不断地更新和优化,保证学生在课外时间可以具有更多的视频复习资料,为学生进行茶艺学习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篇(2)

目前,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品茗这一高雅且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休闲方式。众多的茶叶店也正在发生着变化,除室内装修有所讲究外,茶叶店再不是不起眼的小型商店,使用面积从几十平方米至一二百平方米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茶叶店向大中型或连锁型发展是大势所趋,故加强茶叶店的软件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通常,茶叶店的硬、软件建设常常会失衡,以致削弱了茶叶店的生命力。许多人认为弘扬国饮、挖掘中华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之重任应是茶馆或茶艺馆。其实,茶叶店应同样挑起推广茶文化的重担,它的作用重大,接触面更广,是一支不可低估的生力军,只有茶叶科研机构、茶艺馆,茶叶店“三位一体”的同步推广,茶文化的普及才不会脱节,才会以更快速度发展,从而深入人心。以下是笔者在经营茶叶历程中的经验心得,愿与广大茶叶店、茶艺馆同仁商榷。

关于员工。员工上岗前全面进行初级茶艺培训,内容包括:茶史概况;茶的分类;国家级名茶的产地以及品质特征,典故传说:茶的保健功能:茶具的运用;茶叶的保管;中国六大茶类的冲泡方法以及特种名茶的冲泡技巧等。培训后经考核合格者上岗学至三个月,通过实习期的有效积累,员工对茶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有所加深,对茶叶的形、色、香、味、韵也有一定的掌握,可给予晋升茶艺员。再进行第二次培训(即中级茶艺培训)。培训内容加深,内容包含茶在社会中的功能;中国茶区的划分;茶的诗、词、歌、赋;民族茶俗;中国茶道的内涵;中国传统名茶;中国新名优茶;水与茶的关系等。茶艺员在实际工作中,成绩优异者通过重点培训,晋升为茶艺师。根据现在我国的国情,茶艺师只能通过内部培训或培训班来实现,但是这种学习和培训的地点极少,这就大大地制约了茶叶店、茶艺馆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培养一个茶艺师,绝非一朝一夕之易事,而是必须具备丰富的学识及销售、冲泡技巧,才算是合理的茶艺师。基于这一点,在员工培训方面采用分级培训实习生、茶艺员、茶艺师。高级课程包括学习和推广茶艺的重要意义、茶艺创意、茶叶制作、加工、栽培的相关基础知识、中国名泉等。茶艺师的茶艺之精将会更好地引导更多的人品茶、识茶、论茶、爱茶。这极有利于中国茶叶品牌的树立、巩固、创造。茶叶店、茶艺馆称呼负责销售、服务的员工不应称呼为“服务员”,而应根据该员工对茶文化的实际掌握和理解予以称为“茶艺员”、“茶艺师”以区别于一般性质的服务员。茶艺师的素质、内涵、形象是第三产业中的其他服务员所无法相比的。

关于管理。员工的品德修养(思想教育)、敬业精神、服务态度、向酒店式管理靠拢,茶艺员、茶艺师的思想教育常抓不懈,以达到爱岗敬业。当然,茶艺本身的魄力自然地会使茶艺员、茶艺师不想改行易业,这会使企业的凝聚力增强。茶艺员、茶艺师除制服统一之外,服务态度必须做到微笑、耐心、详尽,迎送鞠躬或点头示意,客来敬茶、免费试品等。应该说茶艺、茶道的礼仪、规范要比酒店更为细致入微,但现实中,茶叶店、茶艺馆的服务水准却未尽人意。

篇(3)

关键词:钢琴曲;茶艺表演;背景音乐;可行性分析

当前茶艺与饮茶一样,成为人们重要的关注点。当前各种茶艺表演已经发展成为人们对传统茶文化内涵有效认知的重要途径。而茶艺表演的成熟发展,客观上也表明了我国茶文化的成熟发展。而在茶艺表演开展过程中,其背景音乐的选择对整个艺术表演观赏效果有着重要影响。钢琴曲作为现代西方的重要艺术形式,其能否承担其茶艺表演背景音乐的要求,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探索。

1茶艺表演的发展过程及内涵分析

茶艺表演是从茶艺活动中不断成熟发展起来的,其通过形象化、生活化和艺术化等一系列方式展现各种茶叶的冲泡过程,可以说茶艺表演的丰富观赏性及其完善的表演氛围和环境,都使得观赏者在观赏过程中,充分感受其中蕴含的美和情感,因此可以说,茶艺表演是整个茶文化成熟发展的重要表现,也是我们在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所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整个茶艺表演内容进行体系化分析,可以看到其中主要包含三类表演形式:一是民俗茶艺表演形式,通过对民风、民俗和社会化饮茶习惯进行加工改造,从而艺术化展现饮茶过程中的技巧。该类茶艺表演的核心在于反映民俗文化的相关内容。第二类则是仿古茶艺表演活动,通过对相关历史材料进行有效挖掘和加工,结合艺术化改造,通过有效反映历史内容,从而让观赏者感受其整体表演过程中所具备的历史文化内涵。第三种茶艺表演则是通过对特点文化内容进行艺术提炼和加工,通过选择茶艺作为展现载体来阐述茶文化内涵的茶艺表演形式。对于茶艺表演来说,其有着一系列条件要求,比如场地环境、服装道具、背景音乐等等。其场地环境在选择和布置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观赏者的观赏要求,环境整体要干净且无嘈杂,通过在表演环境内融入相关艺术元素,从而使得观赏者在观赏表演的同时,感受到整个茶艺表演中所具备的内涵。而茶艺表演过程中使用的服装更是款式多样,类型丰富,整体服饰只要符合表演要求的服饰整体大方得体、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即可。而对整个茶艺表演活动来说,其使用的背景音乐有着重要影响和价值,良好的背景音乐能够有效升华人们对茶艺表演的了解和认知。而其背景音乐在选择和应用过程中,需要做到:选择的音乐从内容到类型与整个茶艺表演活动相一致、相匹配,通过选择恰当合适的音乐内容,从而帮助人们全面认知整体茶艺表演。客观的说,相对于动作和表情表演来说,音乐更具有感染力,尤其是背景音乐与整个表演活动相结合,势必能够提升表演效果,帮助人们更好理解整个茶艺表演中所包含的具体内涵。

2钢琴曲的特点内涵认知

钢琴曲指的使用通过使用钢琴进行弹奏的乐曲,当然有的时候,钢琴曲也会与其他乐器相结合进行演奏。钢琴演奏艺术,出现与欧洲,而经过几百年发展,整个钢琴曲演奏艺术也实现了全面发展。根据研究,通过倾听钢琴曲,能够帮助聆听者有效提升自身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学习、聆听钢琴曲的过程中,也会让人们思考过程更加清晰完善,同时适当倾听钢琴曲也能有效释放聆听者的压力,使其整体精神得到有效放松。通过对钢琴曲及钢琴演奏艺术进行深入了解,不难发现其中融入了丰富的人文理念,可以说在整个钢琴演奏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极富人文情怀的艺术作品,很多经典的钢琴曲之所以能够传承,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创作背景源于具体的事例或者情感认知,也就是说钢琴艺术有一定真实性和生活化元素,正是其中融入了丰富的生活元素特点,从而使得该艺术形式有着重要生命力和价值。通过对钢琴艺术进行深入了解,可以帮助我们真实了解西方文化。钢琴演奏不仅是一种音乐,一种艺术,同时更是具有自身独立风格、融入完善情感内涵的艺术,因此在演奏钢琴时,具有场合上的要求,可以说不同场合,其可以演奏的钢琴曲风格也有着不一样的展现,如果使用场合不恰当,那么不仅很难实现其理想效果,同时还会造成相应误会和麻烦。钢琴曲艺术分类极为多样,且整体内容呈现出体系化特点,不同钢琴曲中所诠释和展现的情感理念是不一样的,因此想要体系化应用钢琴艺术,就必须理清钢琴曲艺术分类,选择合适的钢琴曲目。随着当前文化交流逐渐发展成为新常态,如今我们在应用钢琴艺术时,不仅要感知整个钢琴音乐艺术中所包含的情感内涵,同时也需要选择与其相匹配的艺术风格。客观上讲,茶曲与钢琴音乐艺术都是情感内涵的诠释和表达,因此我们可以尝试使用钢琴曲作为茶曲表演的背景音乐。

3钢琴曲充当茶艺表演背景音乐的可行性

随着当前人们对茶艺表演观赏需求量不断增加,如今优化茶艺表演内容,丰富茶艺表演素材,就成为整个茶艺表演活动的时展要求。对于茶艺表演来说,其背景音乐有着重要价值和作用,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不仅能加深人们的认知和了解,同时也能升华发展整个茶艺表演的艺术品质和内涵。使用钢琴曲充当茶艺表演背景音乐是可行的,主要基于:首先,两种艺术都产生与社会生活和大众文化,而且两种艺术都是在经历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体系化文化内涵,两种艺术都融入了深厚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特征,正是钢琴曲和茶艺表演背景音乐都需要丰富社会气息和生活化内涵,才使得两种艺术可以予以融合利用。使用钢琴艺术作为茶艺背景音乐过程中,钢琴艺术的丰富类型和多样内容,使我们可以合理完善应用这一艺术形式。比如想要展现茶艺表演的优雅时,可以选择温婉的钢琴曲作为茶艺表演背景音乐。其次,钢琴曲充当茶艺表演背景音乐,正是当前茶艺表演艺术提升自身品质内涵的重要要求。随着当前人们对茶艺表演观赏要求逐渐提升,作为其重要内容和核心的背景音乐也在面临提升发展的客观要求,相对于传统的茶艺表演背景音乐来说,钢琴曲不仅内涵丰富,同时其整体演奏效果也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对于当前茶艺表演活动来说,目前正处于品质提升的关键阶段,特别是整个表演活动的内涵与关联元素需要丰富发展。而使用钢琴曲作为茶艺表演的背景音乐,势必能够满足现代艺术不断发展背景下,人们对艺术的追求。最后,正是因为钢琴曲和茶艺表演都需要充分展现和诠释两种艺术中所包含的价值理念和情感内涵,而钢琴曲从内容到形成背景,恰恰都是对相应情感内涵的有效诠释和表达。钢琴曲在演奏过程中,其给予听众的直观感受就是行云流水,气势磅礴,其通过音符和旋律所展现出来的情感内涵,更符合人们对艺术的要求和渴望。因此,可以使用钢琴曲作为茶艺表演过程中所使用的背景音乐,这也符合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艺术体系化融入和发展的时代要求和发展趋势。

4钢琴曲充当茶艺表演背景音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从唐朝开始,饮茶就已经发展成为社会化大众的生活习惯之一。这就使得产茶、制茶等一系列社会活动不断提升,而在产茶、制茶等茶文化不断发展过程中,就形成了一系列与茶相关的茶艺表演活动,通过对茶艺表演活动的形式及内涵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其中包含了我国丰富的茶文化内涵,集中反映了人们在饮茶、品茶过程中的各种行为规范,更重要的是茶艺表演通过以技巧的形式,提升了饮茶过程的艺术性和可观赏性,可以说经过几十年的成熟发展,茶艺表演已经成为介绍和推广茶文化精神内涵的重要载体,同时其表演形式也更加成熟,不仅备受人们关注,同时随着人们饮茶活动的成熟发展,茶艺表演的市场关注度更高。但是在茶艺表演过程中,其亟待创新和发展。结合钢琴曲的特点内涵,可以尝试将钢琴曲融入和应用到整个茶艺表演过程中。但是将钢琴曲充当茶艺表演背景音乐时,不能死板硬套,要确保两者艺术形式能够体系化融合,从而实现“1+12”的演奏效果。因此在使用钢琴曲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做到:一方面,要确保选择使用的钢琴曲风格及类型符合茶艺表演的客观需要。钢琴曲类型多样,且内容丰富,想要实现两者有效结合,就得确保使用的曲目风格与茶艺表演的类型特点相一致。此外,还必须充分注意,在选择钢琴曲作为茶艺表演背景音乐时,确保茶艺表演风格与钢琴曲的风格类型相一致,也就是说应用钢琴曲的基础是风格类型上的一致性和匹配性。最后,使用钢琴曲作为茶艺表演背景音乐时,还需要注重茶艺表演者对演奏的钢琴曲有一定了解和认知。茶艺表演者只有熟悉钢琴曲的风格类型、特点内容、旋律节奏等等,才能确保自身表演与整个曲目相协调,当然熟悉钢琴曲,也是将背景音乐与茶艺表演有效结合的客观要求。

5结语

对于茶艺表演来说,其在对外表演过程中,也要融入适合国外表演的艺术元素,通过不断融入,从而符合国际传播要求。钢琴曲是一种西方艺术,通过借助钢琴弹奏各种旋律优美的曲目,钢琴曲弹奏有着自身极强的优势,无论是其渲染的感情,还是整个演奏过程中所具备的内涵和影响力,都是当代不可多得的艺术资源。通过对两种艺术特点进行全面剖析和认知,不难发现其从内涵到情感表达都具有一致性,因此可以使用钢琴曲作为茶艺表演的背景音乐,当然,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要注重内容上的一致性和风格上的匹配性。

参考文献

[1]杨东娜.论茶艺表演中背景音乐的选择[J].音乐时空.2013(17):236-239.

[2]谭旭红.论茶艺表演中背景音乐选择[J].中外企业家.,2014(14):321-326.

[3]程笑君.试论茶艺表演中背景音乐的选择[J].广东茶业.2015(17):126-131.

[4]秦笑笑.茶艺表演中的背景音乐研究[J].福建茶叶,2016(4):222-226.

篇(4)

关键字:茶艺课程,体验式教学,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TS971-4

1、引言

茶艺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茶艺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主要传授我国茶文化的基本知识、茶叶鉴赏及其冲泡方法等相关茶艺服务流程与技巧。这门课程着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依据本课程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体验式教学法。

2、体验式教学法及其特征

2.1什么是体验式教学法

体验式教学法是指以中职学校教学实际情况出发,在教学中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通过学生的实践体验,帮助其构建知识体系、拓展其实践能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爱好的教学方法。

2.2体验式教学法的特征

1)学习成为体验的过程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感受、操作等形式,来获得感性材料,在经过思维活动的加工去认知抽象的概念。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调动其全部感官、思维,在通过“尝试”,“对比”等方法来比较观察、动手实践,整个学习过程主要以体验方式展开。

2)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学生是体验式教学的主体,而老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老师通过设定一定的情景,帮助学生来体会,从而实现知识的传授不再是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方式,使得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和经历来构建其自身的知识体系。

3)关注情感体验,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体验式教学方法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最根本的要素是能够更加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情感。传统的教学方式多为老师机械教,学生接受多为被动的方式,教师与学生在学习之间的情感投入较浅。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有效的实现互动,在这种互动式教学中,对于相关问题可以实现情感与体验的有机结合,激情与明理,指导相互融合共同的促进学生的学习。通过体验式教学帮助学生体会到学习快乐,激发其学习的情感,有利促进其思考以及思维的发展[1]。

2.3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意义

对比体验式教学与传统式教学可以看出,体验式教学传授的知识较传统教学方式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传统的教学方式属于填鸭式教学,过分的强调记忆,教师在课堂上很少与学生进行交流,基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标准化学习模式,过分的强调理论系统化。而体验式教学注重实践,在实践中感受体验、领悟获取知识,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在学习过程中将学生感受放在第一位,凸显学生是教学主体。茶艺课程是一门具有着很强的实践性课程,在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法有着如下的意义:

1)实践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体验式教学实习了将理论知识与一定的技术能力相融合后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茶艺课程体验式教学中通过构建模拟环境,让学生能够在模拟的环境中赏色闻香、开汤品饮和动手操作,通过自身的亲身体会来体验到茶叶的品尝与鉴别以及冲泡过程,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体验式的教学基本实现像娱乐节目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教学过程通过实践来与学生进行互动,将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变成参与者,使学生在参与中获得知识,并体验到学习带来快乐。

2)强调能力为本位,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

体验式教学法是以锻炼学生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实质是不再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强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实现自己来获取答案的途径,最终实现知识的获取。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经过实践的锻炼,其鉴赏能力、动手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等多方面得到了锻炼,为其日后学习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体验式教学法在茶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3.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体验的产生主要源于体验者对体验对象有着亲身的经历,因此,这样的切身感受对于体验形成有着特殊的意义。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一定教学场景和活动,来将学生的注意以及思维方式吸引到教学中来,在活动中“以自身体会,用心去检验”,从而达到体验的目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通过兴趣来引导学生去探索事物,思考问题,动手实践。在茶艺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模拟运用多媒w技术、音乐等手段,创设一个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到课程中来。

3.2强调动手,培养能力

在茶艺课教学过程中,茶艺技能的掌握是这门课的重点内容,为此要着重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教师通过收集相关的茶艺资料根据茶艺师日常工作方式、内容等做好接待、准备、演示等,组织学生做好课堂上的礼仪接待、操作模仿、组织实施等相关环节,学生可以亲身的体验茶艺师的日常工作,其严格的按照茶艺师日常工作流程来培养学生,从茶艺师具体工作开始,将茶的历史、利用、发现等相关的茶文化引入到教学中,通过对茶叶相关知识的了解,有助于学生茶艺方面的学习与体验、实践,在回到茶艺师日常工作中,利用在日常积累的茶相关知识、礼仪、文化等集中表现出来,实现对茶艺各方面知识的熟练掌握,既体现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学习,又能掌握茶艺基础知识[2]。

4、体验式教学法在茶艺课堂教学中的环节设计

本文以绿茶茶艺教学为例,结合体验式教学对课堂进行相应的设计和组织。将茶艺分为如下几个环节:1)茶叶的鉴赏2)泡茶技巧的学习3)茶艺的表演。具体的操作如下:

首先在课前做好准备,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穿着相应的服饰,再配以古典音乐,让学生体验到传统茶室的氛围。老师通过图片、视频以及实物引出体验式教学的主题――绿茶。首先老师展示西湖龙井茶、洞庭碧螺春、六安瓜片、信阳毛尖、太平猴魁等绿茶名品,引导学生对茶叶的外形、色泽、香气、匀整度等特征对茶叶进行鉴赏,然后一起品饮这些绿茶。继而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绿茶的品质特征及不同绿茶品种之间的区别。其次,对于泡茶环节老师要依据主题来选择合适的茶具和用水,结合绿茶的冲泡特点与学生进行讨论,确定最佳的泡茶方法。最后,在老师的示范讲解后,学生自行编排茶艺表演内容,自主参与、体验,从中掌握相关茶艺技能。

通过体验式教学,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更好的激发了中职学校学生学习茶艺课程的兴趣,并通过亲身体验来熟练掌握茶艺服务流程与技巧。

参考文献:

篇(5)

值得指出的是,港台与新加坡等地,都是在经济腾飞之后,大致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才兴起茶艺的。这说明了一个道理,凡是沾“艺”字,若想繁荣,就要以民众普遍富足为前提。如果生活在连吃饭都发愁的贫困状态中,那么即使再爱喝茶,也无心去讲究什么“茶艺”。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内地各地茶艺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也正是因为老百姓毕竟有了一定的家底,社会上也出现了相当一批先富起来的人。

茶艺的核心,就是认识茶、熟悉茶、欣赏茶,这包括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也包括技巧的摸索与提高。换句话说,茶艺就是把喝茶从日常生活的层面升华到文化欣赏的层面,把喝茶、谈茶作为一种文化活动或者娱乐活动来对待,在品茗的过程中,主要目的不在解口腹之渴,而是滋润精神、增添乐趣、提升生活品位。茶艺是个人享受佳茗与用具、环境的行为,同时也是一种以茶为纽带的社交与集体文化活动。

既然是文化活动、生活艺术,茶艺就不仅仅存在于茶艺馆中。事实上,在港台等地,茶艺更多的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很多重视生活质量的人,在自己家居时或在办公室里,也是要讲茶艺的。上档次的茶具,像样子的茶室,以及规范的品饮礼仪,在热爱茶艺的人眼里,已成为一种很日常的东西,就像穿西装打领带一样。

尽管日本、韩国以及英国等国家,都繁育出各自的茶文化与茶道、茶礼,但是追根溯源,茶是中国的国饮,因此,茶艺最有生存基础与发展空间的所在,还是在中国。

茶道

茶自古以来就与道有缘。

一杯清茗在手,悠然啜之,清心宁神,可达到一种仿佛得道的境界,益知人生如白驹过隙,而闲情逸致,实在是上天难得的恩赐。知堂老人谈茶有一番名言,非“前世出家今在家”的智者说不出的:“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这种悟识,就有“道”的意思了。

不过,大家平常所说的“茶道”,应当说是日本的专利,内涵可用“和静清敬”四字概括。吾国时下兴起茶艺,茶用“艺”字而不用“道”字,就是因为日本的茶道名气太大,如果考虑到日本的茶本来就是唐代以后从中国取经带过去的,其茶道茶文化也是中国唐代茶文化的活化石,若我们又借用回来,则有反客为主、尊徒为师之嫌,无论于情于理都有所未安。所以,茶道一词,就只好留给日本。

篇(6)

时下说的茶艺,意思较为狭窄,无一致的说法,也不很严谨,但是,国际权威茶人对茶艺所下的定义还是大致相同的。比如马来西亚的邱如财先生提出:茶艺是“泡好一壶茶的技巧和享受一杯茶的艺术”,包括“修身养生的课题”和“建立宁静与反省的心灵”;香港的叶惠民先生认为,“中国的茶艺糅合了中国人的特性,如中庸、德俭、明伦、谦和等内涵”;台湾的周渝先生说得更进一步:“茶艺馆的兴起与成功……是摸索出自己的社会角色,在滚滚红尘中辟出一方绿洲净土,以茶作为大自然向人类召唤的使节,让宁静安详又有情致的传统美感意识在小小的环境中复苏。”等等。中国茶艺在享受口福的同时强调宁静自省,由此可见一斑。

台湾茶艺的道具包括煮水器、茶船、茶洗、茶夹、紫砂茶壶或瓷质盖碗、公道壶、闻香杯。一般来说,紫砂壶适宜冲泡乌龙茶等发酵或半发酵茶,瓷质茶具多用于泡绿茶等未发酵茶。泡茶前,壶杯等饮具须用开水先烫一遍,泡茶时,第一泡茶汤倒入闻香杯,再斟落各茶杯中,让茶客捧杯轻搓轻闻,之后弃而不饮,叫“开香”。第二泡开始饮用,所泡之茶汤须先倒入公道杯,然后绕圈斟给排成圈状的小杯,以使茶的浓淡均匀。茶客观赏上述表演后,即可闻香品茶,每啜一口,先以舌头探其味,再以喉底感其韵,几口之后,两颊生香,回甘无穷。享受茶艺,可让人心境闲雅,飘逸而有生气。

日本的茶道草创于镰仓(相当于我国的南宋至明代中期)时代。十五世纪,有位叫利休的茶道大师,从中国茶艺中提炼出“和、敬、清、寂”四字,作为日本茶道的精神支点,希望通过饮茶进行自我反省,沟通思想,去掉内心的尘垢和介蒂,并为此开设了窄小而清贫的茶室。

茶道的繁文缛节甚多,不同的流派做法上也有区别。茶道标准的茶室有四张榻榻米,最多可容纳5人。要办茶道,主人须以某主题向客人发请帖,然后洒扫茶室,供上素花。日本人喝的主要是绿茶,分玉绿茶、煎茶和番茶3种。玉绿茶从生长到收成都不经阳光照晒,茶末(茶道用的是茶末)绿得微微发蓝,有幽幽的感觉。以玉绿茶的茶道为例,道具很简单,竹木做的梢托和浇水壳,古老而粗糙的茶碗,竹刷子和枣红色的立椭形茶盅。泡出来的茶,有浓郁的玉米香和特殊的甘涩味,茶过喉头,便觉畅滑幽森,如林莽沐雨之感。泡茶时,用茶筅搅拌至起沫,然后将茶碗转两圈半,碗的花纹朝向客人,请客人饮用;客人接过茶碗,也要转两圈半,以示回礼,然后观茶色闻茶香,称赞一番后才开始饮用。茶道还包括对室内外字画、插花、茶具的鉴赏。茶道结束后,客人须向主人行礼道谢,主人须亲自送客出门。整个过程充满谦诚自戒,互敬互爱精神。这一切,又都体现在泡茶、敬茶过程中那种圆熟轻巧的动作,固有的程式,以及茶具、茶室雅淡宁静的氛围中。它的精义,是企图通过繁琐的仪式调节人与人的关系。据说日本学习茶道礼仪的人,全国竟有一千万之多。

篇(7)

【关键词】中职茶文化课程茶文化有效传承途径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2B-0058-02

茶文化一直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有着源远流长的民族性、历史性和地域性,涉及文化艺术、历史考古、医学保健、餐饮旅游等多个领域的学科。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上,不断追求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渴望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中国传统的茶文化作为一种高品位、时尚、健康的文化现象和生活艺术,受到广大民众的青睐。新兴的茶行业受到了社会的追捧,职业学校作为向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机构,也把培养茶文化当作专业,开设了专门的茶文化课程。通过茶文化专业教育,让学生掌握一门在社会生存的技能,也让学生获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综合素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此,本文中笔者在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论述在中职茶文化课程中传承茶文化的有效途径。

一、传承茶文化的理念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远在春秋的《诗经》中,就有描写人们摘茶与采茶的情境。在中华民族发展的过程中,茶一直与廉俭精神是密切结合的。在中国哲学中,茶与儒释道家的思想也是一脉相承的。在中国茶文化精神中,也蕴含着丰富的个人修养内涵,如近代茶学大师庄晚芳指出在中华茶文化中的“廉、美、和、敬”,与现代社会道德标准中的“敬爱为人、廉俭育德、和诚处世”是相一致的。茶文化也是东方古典审美理念的体现,如茶艺呈现的是中国文化的典雅内敛精神,茶艺插花是写意抒情精神的体现,在茶艺中挂画是清幽意境的象征,茶品茶器是与水浑然天成的象征,茶艺中音乐是自然天籁的象征,这一切都体现了中国古典美的审美理念。

鉴于茶文化丰富的精神内涵,中职教师在茶文化课程中应该向学生传承茶文化的精神理念。纵观现在学生的道德素质,大多数是崇尚个性且有着拜金主义思想。这种负面的思想价值观,必然带来心理承受能力过低,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以及产生自卑、焦虑、孤独等负面情绪,更容易出现自我封闭、伤害他人或者伤害自己的过激行为。因此,教师可以向学生讲授中华茶文化的积极思想内涵,把茶德思想与日常思想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茶德文化中的清幽、自然、和诚、敬爱等理念来解决思想困惑,从而推动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唐朝时候的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提出,茶的妙用就在于可以修身养性。中国现在著名的茶文化专家陈香白教授也主张,茶文化的茶道,就是通过整个茶事过程,逐渐引导个人完成道德修养,以实现中国古代圣人理想的和谐之道。这一种对饮茶方面的道德要求,也就是茶德。所以,茶最基本的生理需要是解渴方面的需要,但更上一层次的需要就是怡情与养心。教师在讲授茶业文化知识点的时候,应把茶文化蕴含的茶德作为学生修身养性与励志的一种重要手段。

中华民族的茶文化知识内容丰富,底蕴扎实,还涉及一些著名的历史典故、历史人物、茶书著作等,这些都为学生丰富历史人文知识、奠定丰富的知识底蕴做好准备。因此,传授茶文化的精神理念上,教师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首先,可以在课堂中开设关于茶文化的主题会,引导学生加深对茶文化精神内涵的理解与认识。如可以根据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特征,在班上举办有关茶文化的茶会,将茶文化与学生熟悉的节气互相结合;教师也可以在中国传统节日,如重阳、中秋等节日举办茶会,将节日文化和茶文化相结合。其次,在班级茶会上,教师可以讲授茶文化的精神,传授有关沏茶、品茶、奉茶等一系列茶艺行为,把中国茶文化中的精神发扬光大。如举办一些传统美德与茶文化相结合的茶会,把茶文化中蕴含的美德传承并发扬光大。以“孝文化”和“敬老茶会”为例子,教师可以向学生讲授有关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体验古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博爱且朴素的道德情怀,让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中真正传承下去。

二、传授茶文化的工艺

中华民族的茶文化,有着精湛的工艺技术。如茶艺是把“茶”与日常生活中饮茶的冲、泡、艺这些步骤相结合。通过饮茶的技巧,引导人们生活的艺术化,引导人们与自然展开主动的沟通,在品味茶的过程中去感悟人生,不断实现自我的完善。所以,茶文化中茶艺的“艺”,传达的信息就是人们在处理事情中遵循的一种灵性和美感。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应该向学生讲授茶文化中的茶艺,引导学生领会其中的灵性与美感,进而感悟为人处世的道理,实现自我的不断完善。

如教师在讲授乌龙茶的工艺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讲授乌龙茶的饮泡流程,从“恭请上座”直到“品啜甘露”等每一个工艺流程。通过优美、自然、流畅,款款有序又彬彬有礼的动作,让学生学习与掌握泡乌龙茶的完整的工艺操作流程。这样,学生既掌握了泡茶的技能,又学会了良好的仪表与仪容规范,以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用語习惯,提高了个人道德修养。

茶艺也是一种集体活动的表演形式,是培养中职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良好方式。茶艺表演的互相和谐,来源于彼此之间的团结与合作。因此,教师可以让班上学生集体表演茶艺,在合作过程中让学生感觉到心灵的默契,自觉融合在集体之中,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茶艺也是一种比较高雅的艺术审美活动,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生活艺术。茶艺与凭借耳朵欣赏的音乐以及凭借眼睛欣赏的绘画、书法和工艺品的不同之处在于,茶艺是一种全方位的审美活动。茶艺活动中的茶具、茶品、茶席、服饰、茶席、道具等,都是直接作用在人的审美器官上。教师可以在课上向学生展示茶艺之美,在茶艺中动人的解说、悠扬的音乐、优美的环境、醉人的茶香,都令人产生愉悦的直观感受。通过茶艺的美,能让学生萌发对美好的信念、理想和生活的执着追求。这样,在传承茶艺美的艺术的同时,促进学生身心的核心发展以及茶艺在现代工业社会中的发扬光大。

由于茶艺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单纯依靠课堂讲授方式缺乏趣味性,很难让学生了解茶艺的精髓,更难以提高学生学习茶艺的积极性。因此,中职教师在开展茶艺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推动茶艺教学的多样化,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学生才会真正内化茶艺文化的内涵,潜移默化接受茶艺工艺的影响。茶艺教学的多样化,中职教师可以采用茶艺表演、茶文化知识竞赛、茶文化知识讲座的方式宣传和普及茶文化,也可以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讲授茶工艺。如可以设计茶工艺的视频文化,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激发学生的茶艺文化的兴趣,进而提升学生自觉传承茶艺文化的积极性。

三、传统茶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

中华传统茶文化是在农业社会中产生的。传统的茶文化为了在現代工业社会中获得有效的传承,必须与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密切结合。中职教师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传统茶文化在现代工业社会的价值,应该将传统茶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

首先,中华传统茶文化,有着渊源深厚的底蕴。茶文化内容,主要有茶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茶的原产地、茶的分类、茶的生产工艺、茶的成分、茶具备的保健功能、茶的鉴评、茶的储存、茶德选择、科学泡茶艺术、中国不同少数民族具有的饮茶习俗、茶道、茶艺等方面的内容。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这些内容,让学生知道茶与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同时,教师可以结合茶文化精髓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将来走入社会就业做好准备。如可以向学生拓展茶文化知识,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茶画、茶联、茶诗,既能丰富学生以茶为主题的人文知识,也能拓展视野;教师也可让学生欣赏茶舞、品味香茗,激发学生对茶艺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创造美与欣赏美的水平和能力。

其次,教师还可以把中华传统茶文化与养生保健相结合,让学生了解茶文化的现代价值,有利于茶文化在现代社会传承。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茶与现代人流行的可口可乐饮料进行比较,总结出茶叶中蕴含的营养成分丰富,如矿物质、茶氨酸、咖啡因等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具有比较高的药用价值。而且,茶能够提高人抗拒疾病的免疫力,具有提神益思和解渴生津的功效。广大中职学生正处在人生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如果选择茶代替可乐、雪碧等饮料,对身体发育与健康是非常有益处的。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讲述现代医学发现茶具有的药用价值与保健功能,激发学生对茶文化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在生活中自觉传承茶文化,从而达到继承与发扬传统茶文化的目的。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茶文化学习,了解茶的保健功能,如茶叶是目前含有多酚类物质最多的食物,能减少辐射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在茶叶中蕴含的咖啡因,能消除疲劳和提神益思;茶叶中的叶黄素、胡萝卜素、维生素类等,可以缓解疲劳和明目,等等。通过茶叶生活保健知识的教育,让学生了解传统茶文化对现代社会的价值,理解传统茶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从而自觉弘扬中华民族的茶文化。

职业学校通常采取校企合作的形式办学。因此,教师在开展茶文化课程上,应该积极探讨工学结合的形式。如教师可以与涉茶企业展开有条件的实训与实践教学,把社会上茶叶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知道国家是如何开展茶文化建设的、传统茶业在现代工业社会是怎样继承与发展的,让学生学习中华茶文化的传承策略,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标。

总之,在中职茶文化课程中有效开展茶文化教育,传承茶文化的精髓,能让学生获得传统文化的熏陶,达到拓展知识面、提高道德修养、净化心灵的目的,非常值得广大中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黄晓琴,张丽霞,向勤程.试论《茶文化学》课程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茶叶加工,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