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渔业养殖问题

渔业养殖问题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4 10:58:1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渔业养殖问题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渔业养殖问题

篇(1)

【关键词】水库;渔业养殖技术

一、创造良好的渔业养殖环境

作为渔业养殖使用的水库,水库的温度应维持在0-28℃之间,水库中水质应满足渔业的养殖标准,维持稳定的,无污染的水源环境。水库表面的风力应在0-6级范围内,养殖的水库应具有良好的植被环境和养殖环境,具有较好的降水数量,同时应具备便利的交通和开阔的水面,保证充足的光线和安静的环境,从而为养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所选择养殖的水库坝体以及坝基应保持不漏水。溢洪道和输水管处应设置拦鱼栅,应经常清理水库底部的树木树桩等杂物。对于可能引发农田与水库养殖纷争的水库,应保证水库中具有最低的渔业养殖的水位线。应定期检查水库堤岸、溢洪道以及水闸,若发现险情时应加固加牢。水库在春季时应修整溢洪道,建立好排水沟,清除溢洪道内部以及防水口部分的大型植物以及其他的障碍物质。还应加强对水库的定期检查,致使汛期十分洪水能及时排出。由此提高了水库的抗洪能力。水库溢洪道以及水闸处应设置相应的设备,防止所养殖鱼在汛期时逃走。同时,鱼苗的放养之前还应捕杀凶猛类型的鱼类,从而防止体态和规格较小的鱼遭到捕食。放养前还应严格消毒水库,从而消灭水库潜在病害。改良水库水质。

二、养殖合适的鱼种

1选择所养殖鱼的种类

在选择了水库养殖种类的前提下,应通过不同种类的鱼数量的协调和匹配达到最佳的养殖效率。可根据水库具体的水质条件在水库中逐渐增加草鱼、鳊鱼、鲤鱼的放养数量,这些草食性鱼类处于食物链的最底层,具有较高的食物转换率,同时也能清理水库中的水质,鱼类的分粪便还可重复养殖花白鲢,草食性鱼类的饲料可通过利用水库周边的空地解决,也可与科研部门合作,引进新的渔业养殖品种,提高养殖的收益。

2控制好养殖密度

水库的渔业养殖应注意鱼苗的投放密度,根据水库的条件以及养殖管理的水平进行灵活掌握。投放的鱼苗一般以鲢、鳙鱼为主。若是水库中的青草资源丰富则可搭配一定数量的草鱼,水库底部栖息物丰富则可搭配青鱼和大规格的鲤鱼。

3掌控放养时间

水库渔业养殖应在春季或秋季放养,一般选在每年的4月末或10月初。鱼苗的放养时应选择晴好的天气,在水库的上游向阳避风的浅水处进行放养。有条件可采取伦捕论放的方法。

4鱼种消毒

水库面积较大,在发生鱼病后难以有效治疗,由此,鱼种放养前应进行鱼种消毒,从而防止病害的产生。消毒方法一般采用硫酸铜溶液浸洗20min-30min,或是用1%的小苏打和3%的食盐合剂浸洗。严禁投施任何肥料或渔药。作好养殖全过程的记载,建立好生产操作规程,严把水库养殖的水质检测关,以及鱼的质量安全检测。提高养殖过程的技术操作,确保鱼的皮毛、鱼的体质、鱼的规格达到优质的无公害水产品标准

三 合理的选择养殖的种类和细菌

为了提高淡水养殖的经济效益,保证绿色生态养殖,渔民需要正确的、科学的选择养殖的种类和细菌。

3.1 对于养殖的种类

养殖者需要选择一些生长速度快,耐密度、能够混养的,食性和饵料利用率高的,具有抗病特质的品种。

3.2 对于细菌

一方面可以从天然水域中捕捞;另一方面可以选择正规菌种培育场中的人工菌种。但是要注意,在选择人工菌种时,其必须经过病菌检验的。

四 饲料的选用

为了保障绿色生态养殖,在给淡水产品投喂饲料时,其可以含有腐殖酸,肉毒碱、虾青素、甜菜碱、几丁聚糖等各种生态类饲料添加剂,但要杜绝含有多种激素的、抗生素等饲料。同时,要坚持每天使用天然绿色的鱼料。对于某些特养的品种,还要依据特种的天然食性投喂仿天然饲料。利用生物手段防治鱼病。绿色生态养殖的重要一点就是在鱼病的防治上是否是绿色、环保、无残留。

4.1 植物同鱼共生

试验证明,将鱼和植物共同的放养在水中,鱼的生病几率比单纯的养鱼降低了很多。这是因为植物能够吸收鱼类的粪便和残留的饲料,帮助鱼类清除病菌生繁殖的场所。同时由于植物能够在光合作用下,释放氧气,从而增加了水体中氧气的含量,净化水质,降低了鱼类生病的几率。

4.2 混合养鱼法

实践证明,水库中养殖的品种较少,常常容易导致鱼类的生病,反之水库中的生物种类越多,根据生态机理,其生态系统就相应的越健全,鱼类的抵抗病菌的能力就相应的越强,从而使得复杂生态系统下的鱼类的发病率大大的降低。例如,鲫鱼寻食时会掘池底,从而能够毁坏病原体的繁殖环境。由于食物链的存在,发病的或者体弱的鱼类往往由于行动的迟缓被一些肉食类的鱼类吃掉,从而切断了病原体的传播。由于生态系统的这种自动防病机能,使得品种越多越复杂的水库中鱼类的发病率大大的减低了。

同时,由于不同品种在水中生长的位置不同,混合饲养还能够极大的提高水库的空间利用率。

4.3 无污染防治鱼病

为了保证水库养殖的生态化,养殖者需要对养殖物种进行无污染防病。农业部颁布的《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中规定,渔业用户要杜绝使用磺胺咪、红霉素、痢特灵等多种抗菌素药物;严禁将抗菌素类药物直接投撒到养殖水域中。同时也要杜绝长期的给养物种食用含抗菌素的药物。

在水产品养殖过程中,养殖者需要树立科学的、健康的养殖理念,尽可能的使用免疫疫苗、抗菌肽制剂等有益生物的制剂。如果不得已必须使用抗菌素药物,则要科学的,有针对性的使用一些专一性的抗菌素。从而保证其他物种的安全。此外,还可以适当的使用一些天然的、具有高药性的、无毒副作用或者毒副作用少的草药进行鱼病的防治。这要不仅环保,保证水产品的药物残留少,还能够提高水产品的质量。

综上所述,为了促进水库淡水养殖的生态化,需要不断的提高生态意识,不断的加强水产品的育种,培育出更多的抗病、抗逆的新品种,推进水产品养殖用药的合理性,尽可能多的利用生态系统自身的强大的防病和保护作用,提高水产品的质量。 近些年来,我国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在产业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实行了严格的禁渔期和禁渔期制度,对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还加大对电、炸、鱼等非法作业方式的查处力度,加大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管理力度,同时,各地还积极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和人工鱼礁建设;对养护渔业资源、改善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只有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水库水域资源,才能使淡水渔业进入一个正常的良性循环,达到持续、稳定、生态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锐全.推进淡水养殖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中国渔业经济.2010,(5):94.

[2] 曾令旗.绿色水产大板块-洪湖渔家生态鱼[J].渔业致富指南.2010,(19):22.

篇(2)

关键词:淡水渔业;现状;策略

引言

淡水渔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增加收入的一项基础产业,对农业整体经济有着重要影响。当前,渔业发展因为受到养殖技术、加工技术等多方面的制约,渔业发展缓慢。正因为如此,渔业养殖才应该在现有的发展基础上,积极寻找问题,并提出有效淡水渔业养殖生产的对策。

1 淡水渔业生产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1 淡水渔业养殖技术不先进 当前渔业停留在传统养殖模式之下,技术简单落后,一些养殖技术运用不当,就容易引发连锁反应,无法满足生态化渔业发展的需求。这种情况的存在使得渔业产品质量不断下降,消费者对渔业产品也逐渐失去了信心,市场占有率无法得到提升。因为养殖技术的落后,养殖品种无法繁衍,养殖品种老化单一成了当下养殖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目前淡水产品主要还是以鲫鱼、鲤鱼等为主,而且还停留在粗养状态,没有实现精细化养殖管理,在固定的淡水区域中产量无法得到提升,经济效益比较低下。

1.2 难以分散的渔业养殖风险影响渔民养殖积极性 渔业具有高风险的特性,容易遭受各种天灾人害的影响,其主要风险来源于三方面:一是鱼病,很多鱼病无法预防和控制,水产养殖一旦发病,就容易引发大面积的淡水区域,从而涉及多品种的鱼类,发病时间也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很多时候将是对整个产鱼季节的影响。也正因渔业有这样的养殖高风险,很多渔民对养殖心存担忧,所以不敢大面积、大规模养殖,造成养殖规模始终停留在小散乱的状态,无法促进渔业养殖规模化发展。尤其是当前随着水土污染情况的不断增加,渔业养殖的风险也将变得越来越高。

1.3 加工水平、运输手段落后制约渔业发展 一方面,水产养殖加工上规模企业不多,水产加工技术水平有限,水产养殖和水产加工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很少。导致水产品研发力度不够,附加值普遍较低,绝大多数集中在售卖鲜活鱼类,最多也就是冷冻加工、初加工等低端的水产品加工。一些涉及高科技的功能食品研发、药物的研发以及水生活性物质的提取等渔业科技产业少之又少,从而无法将渔业产品进行高效利用。另外一方面,水产的储藏、运输设施和装备比较落后。当前我国的水产运输很大一部分都是活体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只是靠简单的增氧设备来保证水产品的成活率,但是这种运输方式只能使水产品保持二十小时左右的成活时间,造成了很多水产品在运输途中死亡,导致水产品活体运输成了制约渔业做大做强向外发展的可能。

2 淡水渔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2.1 加强水产良种繁殖,加大良种质改力度 加强水产良种繁殖,加大良种质改力度是完善养殖种类的一个有效方法。为了实现养殖产品种类的完善,政府可以出台一些良种补贴政策,通过经济利益的刺激影响渔民加快对水产品种类的改良,促进优良品种的养殖,提高渔业养殖的经济效益。通过良种繁育的方式,可以在原有固定的水域资源条件下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通过良种覆盖率实现对传统品种的取代,实现渔业养殖优化。同时,还需要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积极倡导绿色环保的养殖模式,采用生物、物理的方法改善水质,通过生态养殖的方式,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保证水循环系统的自然和谐,淘汰传统高投入、高产出、高排放的养殖模式,保证渔业养殖生态环境,从根源上减少各种养殖鱼类病害的发生,从而降低渔民养殖风险,为创收创汇打下基础。

2.2 完善水产养殖防疫体系 各级政府应该在水产养殖防疫和病害治理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扩大投资规模并逐步稳定投资渠道,建设鱼病防治中心等防治中心。这些防治中心要与当地渔民紧密联系,不定期走访各大渔业养殖基地,对各品种渔业水产品以及水域质量抽样调查了解,并开展各种流行疾病监测,及时掌握渔业病害发生的规律情况,采取有效的病害治理措施,提高养殖水域治理和养殖病害防治效果,最终保证水产质量。

2.3 支持养殖加工和运输行业的发展 积极培育和扶持大型科技水产加工龙头企业,通过扶持科技型骨干企业在养殖加工和运输方面的投入,从而提高渔业养殖技术的提升和对渔业的科学利用,实现渔业产品的利用率。政府部门要积极引导养殖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创新,通过政策扶持或者政府补贴引导养殖加工龙头企业配置现代化的仪器设备,让更多科研工作者能够有良好的研究、工作环境。政府通过着力培育、发展和壮大一批技术优良的水产加工龙头企业,推动渔业养殖加工和运输的发展,将渔业水产品销售到更远的地方,增加渔业养殖的市场生存空间和利润空间,从而吸引更多渔民能够主动参与养殖,促进渔业的发展壮大。

总而言之,渔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也受到自然因素的限制和制约。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积极寻求各种办法突破传统渔业的养殖问题,通过技术提升、风险防范等措施实现渔业生产能力的提升,最终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侯智伟. 湖泊渔业生态化发展对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

篇(3)

关键词 水库渔业;生态养殖;安徽宁国

中图分类号 S96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8-0255-01

宁国市地处皖南山区东北侧,西南属黄山余脉,东南为天目山系,地势向北倾斜。属北亚热带季风亚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暖早,春末夏初降水集中有洪涝,年均气温15.4 ℃,年平均降水日数156 d,年降水量1 426.9 mm;全年无霜期226 d,年平均日照时数2 047 h[1-2]。全市有东津河、中津河、西津河3条主要河流,流域面积2 369.4 km2,全市水域面积9 517 hm2,可养鱼水面4 867 hm2,其中各类水库78座,总面积3 627 hm2,发展水库渔业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近年来,对山区小水库渔业养殖进行实践和研究探讨,并积极引导养殖户开展生态特色养殖,在工作中总结了一些有助于提高渔业养殖方式和效益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1 宁国市水库渔业现状

全市有水库78座,面积3 627 hm2,占可养水面的78%,其中有小(1)型水库5座、小(2)型水库73座。港口湾水库是皖南新建的大(2)型水库,最高蓄水位135 m,水面面积3 267 hm2。且全部水库水质良好,没有污染。2012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7 015 t,水库养殖产量仅为1 094 t,占全市水产总量的15%,水库网箱产量300 t,占总产量的4.2%。水库渔业发展缓慢。

2 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科学调查与规划

除港口湾水库外,其余水库都没有进行过系统完整的生物资源调查、水质分析。对水库的水生生物资源家底、水环境状况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知之甚少,渔业生产缺乏科学指导[3-4]。目前在渔业生产中,鱼种投放数量与规格、品种搭配、捕捞规格与数量等基本上属于经验型操作,缺乏科学依据,影响了水库生产潜力的发挥。

2.2 养殖品种和渔业经济结构单一

目前,水库养殖基本上均为鲢鳙鱼,渔业经济来源基本全部来自鲢鳙商品鱼销售。水库匙吻鲟、鳜鱼、翘嘴红鲌、大口鲶、鲈鱼、斑点叉尾鮰人工养殖没有形成规模效益。休闲渔业形式单一,目前对水库渔业经济的贡献率相对较低。

2.3 鱼种放养规格偏小,自给率低

受资金、观念等因素的制约,放养鱼种的规格偏小。夏花鱼种占绝对数量,大规格鱼种投放量明显不足,致使鲢鳙鱼种成活率降低,生长周期拉长,起捕规格偏低,进而影响总产量。所投放的苗种大多从外地采购,加大了成本投入[5-6]。

3 宁国市水库渔业发展前景

3.1 水库渔业资源丰富,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宁国市有水库78座,水质良好,饵料丰富,绝大多数适宜发展水产养殖。在网箱养殖方面,可调整养殖品种,稳定滤食性网箱,加快发展投食性网箱,进一步提高水产品产量。

3.2 市场空间广阔

宁国市紧邻苏、浙、沪等地区,消费市场十分广阔。尤其是宁国市水库具备生产有机、绿色水产品得天独厚的条件,随着人们对有机、绿色水产品需求的增长,宁国市水产品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高。

3.3 具有良好的水库渔业发展氛围

宁国市委、市政府把渔业作为全市的优势产业,出台一系列扶持奖励优惠政策,鼓励发展水产养殖。

4 水库渔业的发展措施

4.1 创新养殖模式,发展小型水库网箱生态高效养殖

山区小水库习惯于传统施肥投饵养鱼模式,且限于山塘水库年底才能干塘清库,实际可供选择的养殖品种和养殖模式不多,完全摒弃施肥养鱼模式有较大难度,特别需要新型适用养殖模式进行转型替代。经试验,在水量充沛的小型水库内设置一定比例的网箱,网箱内养殖各种名特优新水产养殖品种,网箱外养殖花白鲢鱼调节水质,并混养一定数量的斑鳜、翘嘴红鮊等控制野杂鱼过度繁殖;网箱内投饵精养,网箱外任其自然生长,形成山区小型水库网箱生态高效养殖新模式,达到调整养殖结构、提高养殖效益、减少养殖污染、保护水域环境双赢的目的。至2012年底,已发展水库网箱生态高效养殖,养殖品种有黄鳝、斑鳜、光倒刺鲃、光唇鱼、翘嘴红鮊、草鱼等,年养殖优质鱼产量达300 t,年产值达1 200多万元,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水库采用网箱生态高效养殖模式后,鱼种放养方便,品种结构调整简易,捕捞方便,上市灵活,后续发展空间很大,有效拓宽了生态渔业发展途径。

4.2 发展休闲渔业

水库山清水秀,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可以发展垂钓、旅游观光、水族观赏等休闲渔业,使旅游与渔业有机结合,达到水库渔业快速发展的目的。

4.3 推广鳜鱼生态混养

小鲫鱼等低值野杂鱼多是山塘小水库养殖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鳜鱼生态混养,将低值野杂鱼转化成高档的鳜鱼商品鱼,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鳜鱼生态混养模式如下:当年清库的山塘小水库可混养翘嘴鳜,多年清库的山塘水库可混养斑鳜,鳜鱼苗种放养后不需另行增加投入,只要成活率高,效益是比较可观的,一般可增收1 950元/hm2以上。

4.4 推行标准化养殖生产

全面推行无公害养殖用水水质标准、渔用药物使用标准、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标准,实现水产品无公害养殖生产,建立水产养殖“三项记录”制度,基本形成生产有记录,产品流向可追踪。

4.5 开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生产

宁国市境内水库水质清新无污染,所产水产品质量上乘,要积极申请无公害水产产地、产品质量认证,为产品注册商标,扩大影响力、知名度,拓展销售渠道和范围。

5 参考文献

[1] 詹兴发,周乔.湖北省发展休闲渔业的建议和对策[J].渔业致富指南,2009(13):13-15.

[2] 李勤慎,陈静.甘肃渔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渔业经济,2009(2):106-109.

[3] 辛毅,李宁.农产品价格竞争力的“金字塔”模型分析——以淡水养殖渔业为例[J].中国物价,2006(12):16-20,26.

[4] 王跃智,赵萌,梁拥军,等.北京观赏渔业发展现状、需求及建议[J].中国渔业经济,2008(4):38-42.

篇(4)

1水产养殖业污染现状

1.1农业环境污染日益突出

近年来,水产养殖已成为农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随着繁昌县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渔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品不断增加,以及生产方式不合理,不能循环利用水资源,导致渔业污染加重,特别是河蚌育珠对水体污染加剧,直接影响农村饮用水安全,农业环境问题日益突出[1]。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全县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1.2自染程度较轻

据普查,当年种苗投放量318.95t,养殖总产量1401.98t。渔药使用量168.72t,主要为清塘消毒药物,占70%;防治鱼病药物占30%左右,流失量15%~20%,约25.3t。渔药使用以漳河流域的平铺镇、黄浒河流域的孙村镇居多。饲料使用量1745.11t,以青饲料为主,占85%,辅以少量配合饲料(只有15%)。养殖废水排入外部水体量达6234575.73t,无循环利用及排入农田。根据繁昌县水产养殖特点,总体上投入品不多,配合饲料使用较少,水产养殖自染程度轻[2]。极少数集约化养殖水平高的养殖水域存在极其轻度的污染,随废水排入外部流域,对人民生活影响不大。

2水产养殖污染的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繁昌县渔业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水产品产量持续增加。渔业的快速发展为调整农业经济结构、促进农民增收、丰富农产品市场供应、改善消费者膳食结构做出重要贡献。但渔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能耗大、排放多、资源利用不合理等问题逐步显现:养殖生产方式落后,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池塘老化,净化设施设备配备不足,配合饲料使用率低,投喂冻鲜小杂鱼养殖现象普遍,局部地区养殖排放污染问题突出。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渔业可持续发展和渔民持续增收的重要因素,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现代渔业的主要障碍[3-4]。推进渔业节能减排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抓手,是实施国家节能减排战略的重要方面,是实现渔业节本增效、增加渔民收入、增强渔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实需要,是推进渔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

3治理对策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产养殖要以节能减排为重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现代渔业目标,采取政策、经济、技术、管理等措施,提高全行业节能减排意识,建立节能减排管理机制,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渔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渔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1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推进渔业节能减排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渔业生产各个环节,也涉及到管理、企业、生产者和科研推广各个方面,必须科学谋划,积极推进。要统筹规划节能减排与渔业发展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做到相互促进、协调发展[4]。

3.2坚持政府主导,广泛参与

切实发挥政府部门主导作用,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推进渔业节能减排。明确生产经营者的节能减排主体责任,严格执行节能环保法规和标准。调动协会和渔民的节能减排积极性,形成渔业各行各业、各类组织共同参与、共同促进节能减排的良好氛围。

3.3大力推进养殖业节水减排

科学规划养殖布局,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减少养殖水域富营养化现象发生。全面推进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改进进排水设施,配备水质净化和环保设备。研发并推广高效配合饲料,减少投喂鲜活小杂鱼。推进构建精准化养殖技术体系,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减少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发挥渔业碳汇功能,大力发展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和大水面鲢鳙等滤食性鱼类增养殖,改善养殖生态环境。加大增殖放流力度[5]。大力推广循环水养殖和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应用生态环保先进技术和装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完善养殖设施风能、太阳能、地热利用技术,扩大新能源在水产养殖业上的应用。

篇(5)

关键词:淡水渔业;发展现状;趋势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6.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我国拥有大量的淡水资源,为淡水渔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淡水渔业也迎来了发展的良机,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所以,对我国淡水渔业的发展现状及其趋势进行客观而深入的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淡水渔业地位和作用

在我国渔业发展中,淡水渔业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总产量甚至高达国内渔业产量的40%。淡水渔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粮食不足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改良了水环境;使得国民的膳食结构更加合理化,有助于国民体质的增强;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1]。

2 淡水渔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2.1 现状

据农业部的全国渔业经济统计公报可知,2010~2012年,我国淡水养殖总产量分别为2346.5万t、2471.93万t、2644.54万t。由上述数据可知,我国淡水渔业正在稳步发展。我国淡水渔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如未形成规模效益、劳动生产率偏低、养殖环境不断恶化、附加值相对有限等。对上述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找出解决之道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2.2 问题

2.2.1 未形成规模效益

我国淡水渔业一直面临小规模经营的尴尬局面,政府没有给予积极的引导,养殖户严重缺乏合作意识以及市场意识,只是埋头养鱼,而未能及时而准确地分析水产品市场的发展趋势,当面临不景气的市场时,则会陷入十分被动的境地,损失惨重。该类问题的出现,和未形成规模养殖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

2.2.2 劳动生产率偏低

整体分析,我国淡水渔业现代化程度不高,主要表现为先进养殖机械及技术的引用率偏低。部分养殖户贪图眼前的经济利益,不重视科学技术的投入,使得淡水渔业养殖模式一直处于较为原始的阶段,再加上相当部分养殖人员缺乏基本的专业素质,给国内淡水渔业的进一步发展制造了重重阻力。

2.2.3 养殖环境不断恶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给淡水渔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河流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体富营养化问题逐渐加重;一部分河流甚至出现断流问题,有效的湖泊面积也在以惊人的速度减少[2]。上述两大问题,给国内淡水渔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冲击,还有可能导致后续的食品安全问题。

2.2.4 附加值相对有限

对淡水渔业进行分析发现,初级鱼产品的市场获利率通常不高,所以,提高深加工水平,从而形成一条科学完整的淡水渔业产业链,最终提高淡水渔业产品的附加值,便成了业内人士普遍关注的焦点。然而,我国在淡水鱼产品深加工这一块刚刚起步,相当一部分企业尚位于产业链的最低端,如此一来,便暴露出了产品附加值相对有限的问题,这对于该类企业的长期发展而言是极为不利的。

3 淡水渔业发展趋势

3.1 生态渔业大有作为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生态渔业迎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发展生态渔业的过程中,人们提出了以下思路:基于消费者需求,转变经营模式;致力于水体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研究并开发农牧渔联合经营,从而保证综合效益。在实施上述思路的过程中,相信生态渔业所具有的市场潜力将会被一步一步的挖掘出来,从而推动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3.2 休闲渔业前景诱人

现阶段,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因而更加注重精神方面的追求。休闲旅游市场日渐活跃,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在此背景下,休闲渔业的概念被提出,并获得了极快的发展,其发展方向主要包括:饮食、垂钓、观光、观赏鱼开发等。休闲渔业的出现和发展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所以,休闲渔业具有诱人的发展前景[3]。

3.3 水产品加工前途无量

在市场规律的内在引导下,在国家宏观调控的积极作用下,国内淡水渔业正朝着“三化”(即规模化、自动化、现代化)的方向不断迈进,淡水渔业无论在生产质量方面,还是在生产效率方面,均得以稳步提升。与此同时,水产品加工也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朝着系列化、多样化以及高附加值的方向不断发展。水产品加工属于一个朝阳产业,在其不断发展的带动下,将会促进我国淡水渔业的进一步优化升级。

4 结语

现阶段,绿色经济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淡水渔业若想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则需要及时调整自身的经营观念,重视并加大对生态渔业、休闲渔业以及水产品加工等方面的投入。只有如此,才能推动我国淡水渔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静宜.淡水渔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J].吉林农业,2012(06):183.

篇(6)

1.1养殖者的法制观念还有待提高

当前很多养殖者的知识水平不高,法制意识比较淡薄,因此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并没有真正运用法律法规对自己的权益进行保护。

1.2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不够

各种养殖政策的出台以及颁布对于养殖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是一种重要促进。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各种相关政策应该要不断完善,并且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才能促进渔业养殖的不断发展。

1.3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渔业养殖过程中的行政执法是否合理对于当前渔业养殖的效率有较大影响。但是,在行政执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导致一些损害养殖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得不到应有惩罚。对于养殖者而言会带来较大的损失。

2加强渔业养殖者合法权益保护的对策

渔业养殖过程中,由于很多养殖者的合法权益往往受到损害和侵犯,不利于养殖者扩大养殖规模,因此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地加强渔业养殖者的合法权益的保护,促进渔业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渔业养殖者的合法权益保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加强养殖者的法制观念养殖者的法制观念是否健全对养

殖工作的效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当前的渔业养殖过程中有的养殖者自身的法制观念还有待提高,为了促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对养殖者自身的负担进行降低,渔业管理部门应该要加强养殖者对各种法律法规的学习的指导工作力度,让渔业养殖者能够积极地认识到各种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认识到渔业养殖过程中的各种规范,从而能够依法进行养殖。养殖者只有不断加强自身法制观念的巩固,进行合法养殖,才能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不会受到侵害。比如养殖权的保护,养殖权指的是养殖者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在一定的水域进行动植物养殖的权利,为了能够保护水域的资源以及对促进水域的可持续发展,养殖者一旦取得了相关水体的养殖权就应该要签订相应合同,对双方合法权益进行保护。目前,很多养殖者在养殖过程中都是仅凭自己的意愿进行养殖工作,并没有将法律意识贯彻到养殖过程中,因此一旦出现纠纷,没有相关的法律文件作为保护,对养殖者的合法权益造成很大损害。只有不断提高养殖者的法律意识,对各种相关政策进行了解,才能保护自己的权益不被损害。

2.2增强依法行政的责任心,为养殖者提供良好的环境渔业

养殖过程中是否具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于渔业养殖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当相关部门的行政执法效力的高低是影响养殖者环境的重要因素。为了给渔业养殖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养殖环境,应该要加强相关的行政主管部门的作用的发挥,充分行使法律赋予养殖者的权力依法行政,做好渔业养殖者的权益保护工作。比如对于国家确定的一些重点养殖水域,应该要加强监督和管理,加大日常工作中的执法力度,从而为渔业养殖提供和谐的环境条件。

2.3增强渔业养殖过程中各种相关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篇(7)

一、生产总体情况

今年上半年沿黄灌区水源供应充足,绝大部分养殖场渔业用水补水情况良好,没有因水量问题影响鱼苗种放养。各养殖场区水量充足,水质清新,特别是*素海由于去年引黄入海,今年开冰后水质明显好转,为恢复经济鱼类资源,发展水产、水禽养殖,提高水生经济植物产量和促进生态渔业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受鱼价持续高居因素影响,今年春季形成了商品鱼、鱼种市场购销两旺的好势头,极大地调动了渔民养殖积极性。根据统计资料表明:上半年鲜鱼生产吨,水花鱼苗投放总量万尾,鱼种投放总量吨。共落实养殖面积公顷,池塘育种公顷,中小水面半精养公顷。名特优水产品养殖面积公顷,河蟹养殖面积公顷,共投放扣蟹公斤,约万只。

渔业生产经营走势:受水产品市场购销旺盛影响,养殖面积扩张,鱼种销售顺畅,无压塘现象,苗种数量急增,成鱼市场需求量大,但由于去年商品鱼压塘量少,绝大部分需从外调,名优品种量多,但价格贵,水产品市场供应总体丰富。在养殖品种方面,名特优种类如团头鲂、大口鲶、乌鳢、斑点叉尾鮰、黄河鲶、银鲫、高背鲫、河蟹等养殖比例增大,特别是沿*素海周边,河蟹、乌鳢养殖发展迅猛。同时,各地在生产经营上改变以往春放秋捕集中上市的模式,尽可能地做到轮捕轮放、均衡上市,有条件的地方利用温棚等设施反季节上市,以取得良好的生产效益。

二、责任目标落实情况

*年自治区渔业局下达渔业生产分解任务为:水产品总产量达到吨,其中名优产品产量吨,养殖产量要求达到吨,鱼种生产总产量吨,池塘名优水产品养殖推广面积亩,河蟹养殖技术推广面积亩,实现渔业总产值万元。为全面落实和完成任务分解目标,水产站根据各旗县区实际情况的汇报进一步下达落实了生产分解目标任务,并要求各旗县水产部门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了解情况,解决好渔业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认真抓好各项生产任务的落实,市水产站领导带领业务人员巡回各养殖场点进行监督检查各项生产任务落实情况。据上半年统计数字表明,各地渔业生产运行良好,各项生产指标有望超额完成。另外,由于渔民法律意识逐渐增强,养殖证发放工作在有条不紊运行中,办理养殖证非常踊跃,到现在为止,持有养殖许可证的养殖户已达。

三、渔业结构调整情况

围绕自治区渔业局对抓好黄河渔业产业带建设的总体布署,本着因地制宜、大胆创新的原则,围绕市场需求,按照“品种调新、质量调优、产品调特、效益调新”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渔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主要体现在:一是在养殖方面调整传统养殖结构和模式,突出名牌、高效产品份额,形成多品种混养,由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达到降本增效,来追求产品的最大效益为目的。二是根据今年市场行情,条件好的鱼种池都可以安排鱼苗发塘,分池后继续养鱼种,由原来的单季养殖逐步转变为两茬养殖,并向渔农、渔牧、渔禽结合及休闲方向发展来提高综合效益。三是在天然水域开发方面,我们加大了自然水域养殖放流和品种结构调整力度,使养殖措施更趋合理,品种向多样化、名优方向发展,特别是河蟹和乌鳢养殖已呈现蓬勃发展趋势。随着养殖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发自然水域的积极性非常高涨,而且中小水面有相对易管理、捕捞、周期短、见效快特点。四是在养殖品种调整方面,重点引进和推广深受市场欢迎,且适应本地生长、价位高的团头鲂、斑点叉尾鮰、加州鲈、乌鳢、大口鲶、高背鲫、银鲫等名优品种,以丰富市场,形成本地区特色养殖。

其中在沿*素海周围,发展到单养乌鳢亩,充分利用了*素海廉价鲜活小鲫鱼这一优势,形成了规模养殖乌鳢等肉食性鱼类,且有外省市畅销的喜人局面。五是积极开展生态养殖和休闲渔业,充分利用无污染条件好的水域资源,来提高自然水域的综合利用,例如*旗*山水库,*市*海子和*县农垦湖泊开展生态养殖与休闲渔业相结合,通过设立旅游景点和服务设施,开设特色餐饮业、游泳及水上运动等服务方式。特别是*素海去年春季引黄入海的举措,今年水质明显改善,不但提升了生态养殖环境,而且为促进休闲渔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极好的条件,旅游人次明显增多。六是渔民协作组织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和壮大,组织在联合广大养鱼户形成合力参与市场竞争、规范养殖和共抵市场风险,提高渔业经营水平和产品规范标准化、无公害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取得渔民认可。今年春季全市苗种调运工作就是由临河白脑包乡渔业协会和杭后南小召乡渔业协会共同承办的,由于工作扎实细致、服务周到,保证了质量的完成,深得广大渔民对渔业协会这一组织的拥戴。目前全市已有个渔业协作组织,覆盖全市养殖户,还有个正在组建中,这一组织已在全市渔业结构调整、市场开拓、渔民增收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

四、强化水产品质量管理方面

一是认真做好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执行标准等内容的宣传,提高渔民对水产品安全的认识,自觉参与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杜绝使用违禁投入品,加强对渔民有关质量安全操作技术培训和监督。二是抓好产地环境保护工作,防止各类污染,严格执行有关法规和标准。三是抓好无公害水产品安全体系建设,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四是抓好投入品的监督管理,尤其注重饲料、渔药和添加剂的监督,清理整顿渔药市场,抓好渔资打假工作,确保投入品安全,杜绝有毒有害投入品使用。五是实行水产品苗种检疫制度,做好鱼类病害防治。六是积极申报无公害产品产地认定和无公害水产品产品认证工作,目前已有个基地得到无公害产地认定、个产品认证。今年,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正在积极申报中,年内将有一批基地得到认定和产品得到认证。

五、渔业科技工作进展情况

⒈亩河蟹生态养殖技术推广项目进展情况

*年水产站承担了农牧业局重点推广的“亩河蟹生态养殖”技术示范项目,在春季,推广项目的科技下乡人员和养殖户密切配合,认真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和“技术要点”精心准备,对白彦花亩的基地与树林子乡亩的实施基地做了认真考检,确定放养密度、投喂情况、估算成活率。并对投放苗种质量做了严密把关。两个基地月日共投放长江蟹苗斤,放苗后对饲养人员的业务素质进行了集中培训,为该项目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根据检测,目前河蟹生长良好,成活率达到,正进行第二次脱壳。从现在的生产情况看到秋天能达到预期的示范效果。

⒉乌鳢养殖情况

经过几年摸索与实践,不断引进名优品种,为发挥本地优势资源、充分利用*素海鲜活小鱼和人们对肉食性鱼类的浓厚兴趣,根据乌鳢对环境适应性强、水质要求低、生长速度快、耐低溶氧、适宜高密度养殖等优点,经过几年的饲养,*素海周围地带已发展精养乌鳢面积亩,其中,大棚养殖多座,商品鱼养殖亩,现在规格已达克,预计亩产可达公斤左右。建成简易孵化池座,计平米,春季已经孵化乌鳢鱼苗万尾,现在个体已达克,预计苗种产量可达万公斤。现在乌鳢已成为当地一个产业,从亲鱼培育、鱼苗孵化、鱼种生产到成鱼养殖一条龙服务,商品鱼畅销省内外。

六、渔政管理工作

*年,各级渔政船检工作人员协同配合,加大了辖区内的大中型水域资源的增殖保护工作力度,严格控制捕捞强度,积极开展增殖放流,确保渔业资源得到有效增殖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对辖区内的大中水域有计划地发放捕捞许可证,并对使用的渔具加以限制,对违规作业偷捕、毒、炸违反禁渔期、禁渔区制度,破坏水域资源增殖保护措施的不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据统计,上半年共查处了违规操作和偷、毒、炸等违法违规案件余起,没收非法渔获物多公斤和一批违规网具,并对涉案人员进行了说服教育与惩罚,有力打击了违法捕捞行为,有效保护了本地区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的正常开展。另外通过各种形式和活动(如广播、电视讲座、上街宣传、发放宣传单、悬挂宣传标语、现场接待群众咨询等)在全盟范围内认真宣传贯彻新的《渔业法》和《实施〈渔业法〉办法》,增强了广大渔农的渔业法律意识。

渔船检验工作主要进行了全市所辖渔业船舶的普查、登记注册和开展常规检验工作。四到五月份市渔政船检人员会同各旗县市渔政执法人员对重点渔区、渔港进行了安全生产工作检查,重点清查了“四无”(无船舶检验证书、无船员培训证书、无船舶登记证书、无捕捞许可证书)和“四证不齐”船只,对有问题的地区及时进行清理整顿,消除事故隐患,维护了安全、有序的生产秩序。

上半年通过组织全市渔业执法人员学习渔业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培训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全市广大渔业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增强了广大执法人员依法兴渔的责任感,为全市渔业生产保驾护航。

七、存在的问题

二五年上半年,全市渔业生产形势总体运行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果不及早加以解决就会影响和制约今后全市渔业生产的发展进程:一是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资金匮乏,导致渔业结合调整步伐缓慢;二是虽然上半年鱼价涨幅较大,渔民养鱼积极性很高,但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有心无力,缺少专项贷款支持;三是渔业养殖机械化程度低,高产池塘发挥不了最大潜力,影响了“两高一优”渔业发展步伐;四是维修和改造基础设施的专项资金缺乏,导致基础设施陈旧和不堪重负,特别是鱼塘淤泥增厚,老化现象严重,致使鱼病发生程度增大,直接影响水产品质量安全;五是渔政船检执法交通工具滞后、水生动物检疫、鱼病防治检测以及水产养殖安全质量监测方面的措施有待进一步强化;六是大中水域渔业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渔业资源增殖保护缓慢,捕捞过量,养殖放流量少,品种单一,资源恢复慢,一些名优品种的引进和放流苗种供给体系、病害防治、新技术推广等保障体系落后,先进增养殖放流技术的推广进展缓慢,影响大中水域的可持续发展。

八、下半年工作安排。

⒈抓好池塘和中小水面渔业生产、销售等重要环节的管理,做好泛塘、旱、涝等渔业灾害的防范措施,确保全年养殖生产取得好的收成。

⒉抓好“亩河蟹生态养殖技术”项目的后期饲养管理,检测、验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