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4 10:58:1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篇(1)

2、学生仍然期望过高,大学生就业理念也存在一些误区,如“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此外,据2006年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六成大学生月薪期望值低于2000元。但近八成的用人单位却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

3、知识沉旧,转化率低,被调查的60%企业反映,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而且多数学生表现出所学过的知识转化不出来,不能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我国大学生一般适应周期在1—1.5年才能独立完成工作,而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到岗适应期是在2—3个月。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生产率已逐步替代了劳动生产率,生产知识的经济与用知识生产的经济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就业方式。“知识就是力量”已被转化了的知识才是力量所替代,知识的时效性在快速缩短,50年代大学生知识能用30年,90年代大学生知识能用10年,2003年统计,大学生所学知识能用3年。我国入世后,这种趋势愈加明显。

4、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在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很多学生未能有效就业,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在西部地区,却存在大量的岗位找不到毕业生。

5、原因5.毕业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适应市场需求,导致就业难。首先是因为部分大学生在大学里不学无术或者学无所得,没有一定的专业素质,能力无法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因而无法实现就业。其次是因为对于竞争日益激烈的毕业大学生就业市场,一些公司和企业也相应地提高了标准和要求,严格的挑选毕业大学生,寻求专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进一步加剧了就业难的局面。

6、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一些私营企业用工制度极不合理,不但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而且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一系列社会福利也没有。另外,起薪较低,升幅不大,并伴有苛刻的罚款制度,让大学生确实受不了。同时,用人单位还设置经验、性别等障碍拒绝应届毕业生。拒绝的理由有动手能力差、需花费培训费用、稳定性不高等等。用人单位在招人时追求实用和低成本,存在眼光短视和心态浮躁的情况。

7、大学生人才结构失衡,供求矛盾加大。,近年来的人才市场需求供给情况反映,各技术等级的劳动力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以机械加工为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致使出现了部分工科类大学生在校期间又到劳动部门开设的技工培训学校学习拿到技能等级证书。

篇(2)

【关健词】 女大学生 就业难 原因 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高校扩招数量不断增加,女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逐渐成为一个弱势群体。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己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

一、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1、传统社会文化观念影响女大学生就业

我国是一个具有二千多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在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下,在人们的头脑中已形成:女人只能够做家庭中诸如洗衣做饭的轻活,其余工作只能依靠男人的思想。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女性自然会对某一些行业和岗位的选择有偏好,而对某一类行业在心理上进行排斥,进而造成女性择业行业类型少、范围小,从而影响了女大学生的就业。在就业市场上,用人单位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男强女弱的思想,轻视女性的社会偏见,使大学生在进入就业市场前就遭遇到了不平等待遇。

2、女大学生自身特点影响就业

男女生理、心理、性格上的差别,是造成女性在择业竞争中处于不利情况的主要原因。以现有中小学制算,女性高中或大学毕业后,从一般规律看基本处在婚育年龄,结婚、怀孕、哺乳期,养孩子、照顾老人,在时间上无法保证工作的延续性。还有,我国目前没有建立完善的女性生育福利制度,女性在生育期间的工资福利一部分要由用人单位承担,加重了用人单位的社会负担。因此,长期以来“用女不如用男”的心理在决策者、甚至是女性领导的潜意识当中,已经成为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另外,女性在心理上,容易情绪化,承受压力的能力差,在实践活动中缺乏自信,意志不够坚强,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无法摆正自己的位置。女性这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自身的就业。

3、当前大学生整体就业形势严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急速推进,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已成为近几年来我国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国有企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改制改革,也直接影响了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吸纳能力。高校某些专业的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使毕业的学生不受市场青睐;高校课程设置上的不合理,使毕业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较低,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造成“有业不能就”的尴尬局面。另外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各企业纷纷裁员以求自保,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

二、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建立健全就业政策与法规

现阶段要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最根本的措施是建立完善的符合社会实际的就业法规,制定和出台鼓励女大学生就业的优惠政策。引进激励与制约机制,对经营性单位招收女大学生就业达到一定比例,予以减免税等奖励,逐渐消除用人单位重男轻女的偏见;同时通过就业、社会保障等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减少消除性别歧视,实现女大学生公平就业的权利。对受到歧视或处于不利地位的女大学生给予适当的帮助。

2、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充分利用女性自身的性别优势,扬长避短

女大学生在生理、心理、性格上与男生有着一定的区别,但是,女大学生也具有自身的优势。如:女生普遍具有温柔、贤惠、细腻的性格;感知能力较强,形象记忆较好,想象力较为丰富;尤其在语言能力上比男生更具优势,女性一般学习掌握语言较快,语言表达清晰、流畅;另外,在外语、阅读、精巧手工制作等方面也比男生略高一筹。这些都是女大学生的优势所在,关键在于如何发现、发挥自己的优势,展示自己的才华,把握机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行业、地区和单位,从而获得择业成功。

3、高校应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强化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功能,明确中心的指导作用。一方面,对女大学生在就业技巧、形象礼仪、自身权益、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强化训练。另一方面,逐渐与用人单位进行有效沟通,及时掌握对女生的需求数量,建立女大学生人才库,举办女大学生就业讲座、专场招聘会,加大对女大学生的推荐工作,拓宽用人单位对女大学生选拔范围,确保女大学生就业的可持续发展。

4、加强学习,努力提高女大学生自身素质

女大学生作为女性中的佼佼者,为了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显自己的实力,就一定要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首先要加强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形成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同时要多涉猎专业方面的前沿知识,拓宽知识视野。其次要注重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女大学生在校时应当多参加实习和实践动手能力,同时还应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再次,女大学生要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就业观,增强自己承受挫折的勇气和能力,克服自卑胆怯的心理,以热情、端庄、大方的仪态面对用人单位的面试,充分展现自身的才华。最后,应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5、专业设置要紧跟市场导向,打造品牌和特色专业

改革教育模式,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设置专业;课程设置中要加大对教学实践环节的投入,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强化其综合素质的提高。二要因“女”施教。根据女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调整课程设置和教育模式,可通过选修、辅修等方式尽量为女大学生拓宽知识渠道,多给女大学生实践动手的机会,以提高其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总之,要彻底改变现状,解决女大学生的就业困难,需要政府、学校、个人共同努力,全社会齐心协力。当然,社会不公是客观存在的,传统观念由来己久,要彻底改变仍需时日。女大学生要勇于面对现实,端正心态,自信自强,不懈奋斗,用自身的智慧去争取属于自己的天地。

参考文献:

[1] 汝信,陆学艺,李培林.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 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 冯祥斌.论女大学生的就业优势及实践途径[J].中国青年政 治学院学报,2006,(4).

[3] 周华珍.关于当前我国女大学生就业弱势问题的思考[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2).

本文是2008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女性就业困惑与应对策略问题研究》课题编号:HB08BSH016的阶段性成果。

篇(3)

自2003年以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总量供给增加、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协调、大学生就业观念传统等多方面的原因。

西方学者总体上从四个视角开始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Katz等人从供给和需求的视角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和工资下降问题,他们认为20世纪70年代大学毕业生的大量增加是造成其自身就业难的主要原因;Freeman基于过度教育的理论认为,高才低就和高才低不就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和工资下降。Paglian M通过研究发现大学的专业设置和大学的教学质量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原因。Betts等人通过对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调查数据的分析,认为大学生对薪资过高的期望导致了大学生的失业。

由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凸显,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文献逐渐增多,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分析、就业难原因的探析、就业难影响的分析、解决就业难对策的研究。其中对于就业难原因的探析的研究最多,大学生就业期望过高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对全国的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09届“211”高校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选择在地级市及以下城市就业的比例为40%,而实际就业比例为17%。①可见,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与现实差距过大。

二、实证分析

(一)数据选择

本文数据采用东北财经大学“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相关对策”课题组,于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对全国63所高校的随机抽样调查数据,此次抽样调查的主要对象为即将毕业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其中本科生3566人,硕士生1061人,共计发放问卷4700多份,回收有效问卷4597份,有效回收率97.8%。问卷内容包括受访者社会资本存量、人力资本投入情况、大学生工作搜寻变量、大学生的就业观念等。基于对大学生就业期望的研究,本文选取大学生就业期望单位性质、期望就业城市类型、期望起薪、对专业是否对口的期望要求以及是否选择工作五个变量。

(二)数据分析

(1)对就业单位性质选择的期望。对于将来期望的工作单位性质的选择上,选择机关事业单位的有1277人,占总数的35.81%;选择国有企业的有991人,占调查总数的27.76%,选择外资企业的有808人,占到22.66%;选择到私营企业的有435人,占11.92%,愿意到部队就业的人数为37人,占总数的1.02%;愿意到基层单位就业的只有29人,占总数的0.81%。从数据可以看出,选择机关事业单位作为就业地点的大学生最多,大于所调查对象的三分之一。一方面是因为机关事业单位具有良好的工作的稳定性和较高的福利;另一方面受传统的大锅饭观念的影响,大学生在意识里还是觉得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较为体面。事实上,机关事业单位员工的薪资水平要低于企业员工的薪资水平。选择国有企业就业的人数居于次位,这与近年来国有企业员工的过高收入是相关的。而私营企业由于工作的不稳定性,虽然薪资水平较高,但未被大学生所认同,而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条件艰苦,收入过低,吸引的大学生还不到占总数的百分之一。然而,由于近些年来,国家对中小企业政策的扶持,广大的中小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是最大的。这就造成了,一方面大学生不愿意到中小企业工作;另一方面,中小企业需要大量的高科技人才。

(2)对就业城市的期望。就业的地域选择是大学生就业选择的第一步,在4597份有效问卷中,1792人选择到省会及以上城市就业,1612人选择到中小城市就业,只有162人选择到农村就业,分别占总数的50.25%、45.21% 和 4.54%, 可见,由于良好的工作条件、便利的基础设施,较多的工作机会,省会及以上城市的就业人员的就业选择的比例是最大的,但是由于大城市入门的障碍和较高的消费水平及巨大的就业压力,仍有45.21%的大学生选择了中小城市就业。但事实上,根据麦可思研究院的数据调查,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全国大学生的事实就业所在地,以地级以下的中小城市居多。以2007届毕业生为例,2007届毕业生毕业选择在“北上广”就业,而三年后选择离开“北上广”的比例为22.2%。

(3)对就业起薪的期望。期望起薪在2000元以下的大学生580人,占调查总数的16.27%;期望起薪在2000元~3000元的有1414人,占总数的39.65%;期望起薪3000元~4000元的有791人,占总数的22.18%;期望起薪在4000元~6000元的有715人占总数的20.15%;期望起薪在6000元以上的有66人,占总数的1.85%。大学生对薪水的期望值在2000元~4000元的人数为61.83%,可见大学生的薪水期望和现实工作中的薪资水平是一致的,这与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困难是密切相关的。只有有1.85%的大学生的期望薪资水平在6000元以上,大学生对毕业以后的薪资水平的期望是日渐合理的。

三、结论

通过对全国的4597份大学生问卷数据的统计,选取大学生就业期望的变量进行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大学生的期望就业单位类型以国有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为主,占到总数的63.51%,私营企业只占到总数的11.92%,这与我国的国有企事业单位的需求量小,广大的私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多是相矛盾的。第二,大学生的期望就业城市中,省会以上城市所占的比例过大,这与大城市对人才的容纳量不相符,期望到农村和基层就业的人口的比例过小,而我国的农村和基层是最需要大学生的。第三,大学生对薪水的期望值在2000~4000元的占到61.83%,大学生对薪酬的期望基本合理,这与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是相关的。

四、政策建议

(一)加大吸引大学生到农村和基层的就业的政策力度

目前,我国制定了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还是不够的。虽然,国家制定了吸引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暂时吸引了大学生到农村和基层就业,但是并没有出台长期相应的配套措施。部分大学生一旦有了更好的就业机会,就跳到城市进行二次就业,农村和基层成了大学生二次就业的跳板。因此,在薪酬水平上要制定不低于城市的工资水平。

(二)大力发展中小城市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大城市的发展已渐进饱和,对人口的容纳量已接近界限,而广大的中小城市对人口的容纳量还很有很大的空间,而促进我国的整体的经济发展,更需要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只有良好的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吸引人才,吸引大学生就业。

(三)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由于长期的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水平要远远高于私有企业,这就导致大量的大学生不愿意到私有企业就业。因此,建立覆盖城乡一体的无差异的社会保障制度,显得尤为关键。

注释:①数据来源于麦可思课题组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参考文献:

[1] 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J].经济研究,2004(6):88-95.

[2] 吴要武,赵泉.高校扩招与大学生就业[J].经济研究,2010(9):93-108.

篇(4)

而专家认为将有六成应届毕业生面临岗位缺口。那么我们就业究竟面临哪些问题呢?利用暑假时间就大学生就业问题,做了个小调查。

一、就薪金的期望值

二、大学生区域就业心理分析(农村、城市)

来自农村和城市的大学生在就业看法、就业态度、就业单位等方面有所不同。

(2)城市学生选择工作注重行业前景和个人喜好,农村学生最注重行业前景

从数据统计来看,城市大学生在选择工作首先考虑的因素是行业前景和个人喜好,农村大学生最注重的是行业前景,在薪水、地理因素和个人喜好方面,城市高与农村;在行业前景、办公环境和其他方面,农村高于城市。

产生这个方面的原因,我们依然可以理解为两个不同生源地的就业生的就业背景不一样而导致的。城市的学生因为自身以及家庭的原因,相对比较自由,以后跳槽或者的短期内选择新的工作的机会比较大。而来自农村的学生则以行业的前景为主,愿意找到一份前景好,比较稳定的工作。

(3)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愿意在就业区域的选择上注重发达的大城市

从数据统计上来看,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愿意选择在发达的大城市工作,其次是不限地域,重在具体工作,中小城市和国外,没有人愿意选择在县城工作;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更看重具体工作,不限地域,其次是发达的大城市,中小城市,县城和国外。这个是在我们的意料之中,事实上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不仅是城市,包括农村的学生的就业取向也比较侧重大中城市。

(4)来自两地的大学生都教青睐国营企业

从数据统计来看,在最期望选择的就业公司上,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比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乐意选择民营企业、国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而在私营企业、合资企业和自主创业上,来自的城市的大学生的期望值高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但是,两地大学生都较青睐国营企业。

(5)信息产业仍是大学生最青睐的职业部门

从数据统计来看,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最青睐与信息产业,依次是金融保险业、教育业、制造业、政府部门、科研部、房地产和服务行业;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最青睐信息产业,依次是教育业、科研部、政府部门、房地产、制造业、服务行业和金融保险业。

三、缺乏实际技能与经验是当前大学生认为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调查显示,缺乏实际经验是当前大学生认为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就业人数过高。因为大学毕业将面临一个从学生到社会职业人的角色转变,而这一过程又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投资。大多数企业侧重倾向于那些有实际技能,以及工作经验相对比较丰富的学生。而我们的调查记过显示,当今的大学生在这个方面更为薄弱。

四、目前平均就业率不高

从数据统计来看,在已毕业和即将毕业的人来看,平均就业率为49%以下的占29%,50%-69%的占28%。产生这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就业人数过多,就业生自身的条件相对不能满足就业单位的要求。另外还有其他的因素,例如部分学生选饿出国或者读研究生。

五、在求职途径的选择上,现场招聘会、上网和亲友介绍成为最主要的途径。也有少数人选择报刊和上门推荐。

由此可见。大多数的学生在就业途径还是比较侧重于现场招聘,不过网络招聘也已经成为近来部分学生求职的途径之一。

六、现在大学生普遍认为自己具备了道德品质修养、与人合作的能力、团队精神相对与前三种能力,竞争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应变能力大家认为较弱。

从这个调查的结果我们也不难联系现实情况分析出由于缺乏实际的实践技能是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就业问题的解决思路

一、解决结构性就业难问题是关键

企业人士更多的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在于调整大学生的就业心态,而从针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看,大学生在就业区域选择、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都有趋同现象,经济发达地区、高薪酬、外企或政府机关仍然是多数毕业生的首先,但是现实的情况是能够实现这种愿望的大学生的比例其实是很小的,那么多的大学生都在争夺很少的职位而忽略的其他的职位,这可能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而受教育成本的急剧增长,可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背后的真正原因之一。正如同企业对大学生建议一样,既然不能改变既定现实,只能首先调整自己就业心态,在选择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薪酬期望等方面不要过度集中于一点,最好适当的扩大自己的就业选择。

二、就业观念的转变应该慎重

品德不应该受冷落,对比大学生和企业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认识,可以看出,大学生如果一味的为先就业后择业而先就业后择业的话,并不一定是非常合适的就业观念,这方面在用人单位那里已经有所反应。而该确立怎样的就业观念,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而大学生就业时对品德的冷落,更是章显出在当今社会的大背景下,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重大转变,而这种转变值得人们深思,应该引起相当关注。

篇(5)

一、大学生就业焦虑产生的原因

1.宏观经济减速、体制改革滞后使得就业渠道变窄

因为经济体制改革迟滞,国有企业的强化,尤其是垄断企业占有大量资源,导致接纳就业多的民营企业弱化,再加上宏观经济下滑因素的影响,就业难是必然的结果。户籍制度改革滞后,体制内和体制外的不流通是造成就业渠道变窄的重要因素。

2.高校教育方向和大学生就业需求“错轨”

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供需错位。近年来扩招最多的是文科生,专业设置不合市场需求。扩招不根据市场需要,迟早会引发就业问题。人人网一份调查显示,被调查的60%企业反映,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且多数学生所学过的知识转化不出来,缺乏实际操作能力。

3.大学生自我定位不清晰、就业心理准备不足

对于80%的大学生来说,大学阶段过的是一种单纯而快乐的生活,学习生活、人际交往都较有规律,这样的生活与现实社会自然存在一定的距离。长期生活在象牙塔内,对社会了解不够深入,往往有热情,无方向,在社会碰壁后便会选择逃避。一方面,县、市中小企业急需人才,另一方面部分毕业生不愿去第一线,去基层,有业不就,不愿忍受基层工作的辛苦。那么如何缓解大学生就业焦虑问题呢?大学生就业焦虑现状是大学生自我认识和定位不准确和社会大环境变革以及高等学校教育脱轨等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要破解这一难题,需要从这几方面下手找出解决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对策。

二、大学生就业焦虑对策

1.教育必须回归本质,就是让学生“成人”。

要大力发展专业技术教育,而目前的教育目标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亟待改变。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在有些岗位上,大学生的薪酬不及农民工。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现在大学的教育制度和就业制度的不配套,盲目实行大学扩招和对高等教育的极度推崇,却没有注意到我们的大学生就业制度的远远滞后,这个问题值得相关教育部门和劳动保障部门的深思。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必须从根上抓起,从小学开始,进行“教育创新”,把对学生进行心理学教育,培育学生的心理资本,包括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坚韧等核心要素。淡化体制内、外的差异,多渠道创造就业机会。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需要给大学生就业一个流通的渠道,让他们对未来有所希望。

2.高校应实施全过程渗透式的就业指导。

目前很多高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是如果只是向学生介绍就业形势、就业政策、能力需求、求职技巧等内容,而没有实际的求职操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提升。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就业指导课程中的模拟求职演练,把课堂变职场,不断学习提高,能够逐步积累正确的就业观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因此,就业指导课程的编排和教学应根据不同年级和专业进行合理设置。在国家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掌握求职就业的方法和技巧,学会推销自己。

3.大学生择业就业应有就业指导全程参与。

篇(6)

关键词:大学生;公务员;就业 工作

2013年国家公务员报考人数超过150万人,其中不乏有刚刚走出校园的应届毕业生,在感叹国考大军队伍庞大的同时我们也不禁感叹考公热何以至此,冷静的分析考公热的现状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理性看待公务员岗位的优势。

剖析考公热产生的原因,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 历史因素:官本位思想的根深蒂固是公考热产生的重要原因。调查统计显示近15%的人选择报考公务员的原因是因为社会地位高。随着民主法治建设的推进,以官为本,以权为纲的现象依旧屡见不鲜,部分人通过考取公务员获得仕途的跳板以及职业带来的优越性。

二、 社会因素:

1、大学生就业压力大:林飞,张昌羽等学者都在相关的论文中提到大学生考公热与大学生就业难有重要联系,1999年大学实行扩招使得应届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多,随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与此同时考公队伍迅速考试膨胀,两者之间关系紧密;

2、 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公务员系统完善的福利待遇是众多人对此趋之若鹜的重要原因。公务员岗位的福利待遇包括完善的三险一金以及超低的辞退率是一般企业单位都难以企及和达到的,面对现实社会的住房难,就医难,上学难等诸多问题。考取公务员看似成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作为有效和直接的解决办法。

三、 个人因素:在调查访谈过程中,我们发现考公热现象的兴起还有大学生认识上的原因:

1、盲目性、从众性:职业选择应该是基于理性思考而做出的决定,但是在公务员考试的队伍中却有不少人是缺少自身职业规划以及对自己的未来毫无头绪又希望谋求一份不错工作的人,缺少理性选择,盲目从众公考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岗位的不合适以及岗位的不适应。

2、 现实性和功利性:工作的基本需求是通过劳动来获得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的物质和精神资料。公务员岗位区别与其他职业的根本在于它更加强调公共服务的本心。但是现在更多的人选择报考公务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公务员优渥的薪酬待遇以及公务员的稳定性,在调查中,近71%的被调查者表示公务员最吸引他们的就是工作的稳定性以及福利待遇。公务员队伍中成员这种利己思想占主导后就会失去他原本应有的作用和意义。

3、 对公务员岗位认知的偏差:不少人在报考公务员前对这个职业本身并没有多大的了解,而是仅凭着来自网络以及周边人的看法对公务员有一知半解,单纯的认为公务员队伍还是“一杯茶,一支烟,一份报纸看半天”的现状。而事实上随着政府改革的深入,公务员队伍的建设也在逐步的推进,公务员关注度的逐渐增多公众对于政府管理职能要求日益提高势必要求公务员整体进行大范围的调整和前面深入的改革。公务员内部竞争压力大,外部舆论呼声高涨。公务员早已不在是众人眼中的“铁饭碗”甚至是“金饭碗”。

面对这一系列问题,改善考公热这种现象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一、 就国家而言:

1、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是改善大学生公考热最直接有效的手段:通过改善产业结构,鼓励大学生创业以及加强对新型产业的扶植等措施来扩大大学生的就业范围;

2、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对于改善大学生就业环境有重要作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有助于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缓解因为制度不完善而引起的盲目和从众行为。

3、 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公务员制度,对公务员筛选,录用选拔采用更加公开化和透明化的制度,使更多的人了解公务员队伍的运行程序和规则,较少因为信息不公开不透明导致的认知偏差;

二、 就个人而言:

1、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职业选择关系到未来的人生规划,要避免人与亦云的现象出现。对于自己的心仪的岗位应当进行前期的调查了解对实际工作环境有充分的了解,选择合适自己的岗位;

2、 学习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社会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只有掌握基本技能,迎合时代的变化努力使自己来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要。

正确看待公考热现象有助于大学生理性认识公务员的优势和不足,大学生应当拥有对未来的热情和憧憬,而不是毫无选择的直接报考公务员,未来之路不可预知,现行有梦想敢拼搏都将收获属于自己的天空。(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大学生扩招就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1-0048-02

高校扩招以来,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从2001年的116万迅速增加到2011年的660万,短短10年内上升了6倍,随着我国经济模式由集中型向节约型转变,社会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大大缩水,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由简单的社会行为上升到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性问题。研究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建立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公众关注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可以从供求关系、高校教育体制及大学生自身问题中进行解析。

1.供求关系失衡

虽然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却出现大学毕业生供给过“剩”的问题,这就是社会上所说的“有业没人就”、“有人没业就”,企业招聘不到合适的就业者,大学生毕业后出现就业难的现象。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现从业人员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者不足5%,而发达国家这一指标高达25%,美国2011年更是高达37%。由此可见,大学生就业难不仅仅是供大于求的“过剩”,而是一种结构性的失衡。

单单从总量上来说我国大学生毕业求职者可以基本满足招聘企业的需求,那为什么用人单位会出现“有业没人就”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技术人才,而现今大多数的大学毕业生还达不到这一要求。其次,一些企业对于大学生招聘存在一定的误区,虽说学历不一定代表能力,但在实际招聘中用人单位还是很注重应聘者的学历,大多数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就表明大学本科以上、研究生甚至博士,更有甚者只限男生或只限某某级别学校等,这些严格的要求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地域与经济发展程度也影响了人才市场的供求失衡,城乡生活水平、东部沿海城市与西部的经济发展差异导致大多数的大学毕业生集中在沿海发达城市,而西部及经济欠发展地区高校发展缓慢,导致当地用人单位出现招聘难的情况。

2.高校教育体制问题

很多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存在一定的问题,高校专业的调整周期慢,陈旧的专业已无法满足经济的高速发展。作为人才的提供方——学校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办学思路及专业设置。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高校学生激增,而学校原有的师资力量无法满足现有的学生数量,使得大学生无法在学校受到全面系统的专业教育,很多大学毕业生所学专业技能知识不能胜任应聘岗位,学生的个体差异更需要学校给予系统化、全面化的就业指导,高校就业指导部门面对大量的毕业生早已应接不暇,专业就业指导老师的短缺更加重了这一问题。

3.毕业生自身问题

随着我国近10年经济的高速增长形成了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局面,导致国内用人单位之间的人才竞争日益激烈,这就要求应聘者不仅要有出色的专业知识,更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及忠诚的职业道德。

现实中很多大学生专业知识储备量不足,知识面狭窄,理论与实际脱节,专业技能差,自身专业素质与用人单位要求甚远,而大多数的大学毕业生不能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极力追求回报最大化,个人职业理想与现实就业环境差距较大,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大学毕业生也必然就业大众化,一味地追求高薪职位、精英职位,无视普通岗位,大家所追求的地区及岗位需求过少,渴望人才的地区、单位却无人问津,势必会造成就业难的局面。

当代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认为找工作是家长的事情,没有积极主动地去寻找就业机遇,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愿意到第一线、欠发达地区去,有些同学甚至不愿意参加拥挤的招聘会。心理脆弱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原因,很多毕业生在择业受挫后出现焦虑恐惧的就业心理,怀疑自己的能力,对就业失去信心,逃避就业,渐渐地形成了不就业一族。

二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大力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第一,就业指导必须落实。国家要求“全程化指导”,而多数高校是从大四才开始抓,光靠简单的就业指导课程根本不可能完成就业指导任务。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以提高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为中心,充分发挥其服务职能,要树立从大一到大四全程的服务理念。淡化就业指导中心的行政色彩,真心实意为学生服务。建立一支以服务为主的就业指导团队,要常年开设职业指导课程和就业心理辅导课,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科学地分析市场、客观地认识自己,有效地消除“供需矛盾”。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掌握一定的择业技巧,善于利用市场信息,善于在就业市场中“推销自己”。要使职业指导工作渗透到学校各部门,融入到各科教学之中,齐抓共管,协同配合,提高指导效果。

第二,要有“走出去”的想法,就业服务不能局限于对学生的指导与服务,应发挥高校的地域性优势,主动联系当地用人单位,拓宽毕业生就业市场,真正做到把企业请进来、把学生送出去。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建立完善的毕业生就业信息库及用人单位信息库,确保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畅通。

2.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接轨,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高等学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人力资源的主要阵地,市场需求多样化,不同岗位对毕业生素质的要求不同。增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根据社会需要开设专业、设置课程,不断革新教学形式和内容,增强实践技能的培养,才能使高等学校更好地履行社会服务职能。无视社会需要,盲目培养,就会导致高校毕业生不适应用人单位需要,形成结构性失业。高等学校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基础,培养服务社会各级各类需要的多种人才。在培养中应充分重视市场需求,建立科学的评价、分析和预测体系,把握社会实时经济走势和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按照社会发展方向设置专业,适当增加见习课程,健全实习基地,着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有效地消除结构性失业。这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根本思路。

3.提升大学生自身素质

在就业应聘中大学生自身实力决定一切,自身实力是自信与勇气的源泉,拥有过硬的自身实力才能通过招聘单位的重重考验,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因此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要努力掌握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要利用大学这个半社会平台提升自身人际交往能力,树立良好的团队精神及崇高的职业道德,以便今后更好地应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另外,大学生要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注重实践动手、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在当今残酷的就业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4.就业观念的转变

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当务之急,当前很多大学生的就业观还存在精英教育期的优越感,我国高等教育已脱离精英教育进入大众教育时代,面向大众化就业岗位是当代大学生的必然选择。当代大学生应对自身有准确的认识,抛弃优越感,积极主动地寻找就业机会,不把高薪、精英岗位作为唯一就业目标,应从自身能力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当代就业观,着重选择经济欠发展地区、一线生产的大众化就业岗位,充分发挥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瑞学、孙官耀.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理性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