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4 10:58:0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初中物理创新教育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物理是初中阶段一门教学难度较大的重要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物理教学有其独特的特点,其一,物理学习是一个特殊的思维训练的模式,其需要较强的逻辑能力思维;其二,它需要将理论与实验相互结合起来,两者不可或缺;其三,物理学习的过程是需要不停地探索及创新,如果我们没有求知欲,那么对物理学习难以深入.对于以上物理学习的特点,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需要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1.当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现状
当前,我国大多数物理教学是以应试教育为基础,课堂教学的重点多在于理论知识,注重对学生记忆理论和公式的培养,学习的终极目标在于应对考试,大多数实验课都较为匆忙,甚至不做实验.初中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物理,他们对物理保持一个不解和未知的状态下,其兴趣还没有产生,这时教师开始采用固化的教学模式进行物理教学,让学生早期就对物理学习形成了应试为导向的观念,影响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2.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进行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当前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原来的物理课堂教学无法满足当前学生的发展的需要.初中生对于灌输式的知识传输难以提起兴趣,没有兴趣,学生自然就难以自主学习,也难以达到教学的目标.对此,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进行创新教育是当前物理教学十分迫切的需求.
3.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策略
关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策略方面,笔者根据自身的教育实践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1)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学生内在的一种驱动力,可以促使学生在物理学习上形成自主学习.初中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物理,这时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在物理学习上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物理探究.(2)转变传统的师生关系.从古至今,教师和学生之间一直都是不平等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讲台作为自己展示的舞台,而学生则是扮演一个听众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对教师具有恐惧和盲目迷信的心理,认为教师的话是真理,是权威,就算是教师在教学中出现错误也不敢对其质疑,对于不同的问题也不敢提出来,这样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对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改变这种传统的师生关系,营造出一个平等的课堂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鼓励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极展示自己的观点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3)注重实验课程的开展.教师需要注重物理实验操作教学以及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验中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同时也可以设置一些课外的小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如“鸡蛋从三楼扔下去可以不碎”的小实验.在当前注重全面发展人才培养的背景下,物理教学的目的不单单是对物理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转变学生固化的思维,促使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因而,当前初中物理教学实施创新教学已经迫在眉睫.笔者也在这一方面提出了自身的看法,希望能对初中物理教学有所益处.
参考文献:
[1]邵泽玲,侯庆伟.浅析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6(10):77.
[2]杨兴莉.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12):27-28.
[3]刘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策略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9):27.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创新教育
素质教育要求初中物理教学开展必要的改革,教学工作应当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发展展开,努力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使学生形成探究意识以及创新意识,具备较强的实验探究能力。总的来说,物理学习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为了推进物理教学的顺利展开,努力提高物理教学的实际效果,应当积极开展创新教育。
1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对学生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因此在物理学科的创新教育中,教师应当关注对教学氛围的营造。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播放关于物理现象或物理实验的视频、音频或动画,通过对学生感官的刺激,有效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与积极性,并使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浓厚的好奇心。初中生自身具有较强的求知欲,通过合理的引导,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产生新的想法与观念,并积极主动的与教师进行交流以及探索。因此在氛围的营造上,教师还可以采取创设情境的手段,让学生在具有生活化特征的情境中感受物理知识、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存在的广泛性,良好的生活情境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其在课堂中的参与度。
2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好坏将会对学生的学习质量造成较为直接的影响,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单方面展开教学,学生相对被动,复杂性与抽象性较强的理论知识使得很多学生对物理课堂产生厌恶与排斥的心理,这对学生的发展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应当创新教育理念,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应当与学生展开必要的交流与互动,主动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并帮助学生解决。同时在课堂上,教师还应当利用问题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激发与引导,使其能够积极展开课堂讨论,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对学生的努力予以肯定,以增加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自信心。例如,在利用蜡烛成像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平时照镜子时会有怎样的现象,自己的动作改变时,镜子的影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镜子的影像是实像还是虚像。然后让学生就这些问题展开课堂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再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与帮助。
3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当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的,对教学模式予以创新。传统课堂上,学生只能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教师则担任课堂的主角,这种现象的存在极大的阻碍着学生的健康发展以及课堂效率的全面提升,因此在创新教育中,教师应当着力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当将课堂交给学生,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时间与思考空间。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更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的思考过程,先让学生对物理现象进行全面的分析,然后逐步深入挖掘现象背后蕴藏的物理规律。久而久之,学生在认识新事物、解决新问题时就会按照这一方法进行思考,并独立解决问题。例如,教师可以在讲蒸发、凝固、升华等一系列现象时,可以重点为学生讲解蒸发现象,然后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方法自主探究凝固以及升华等现象,分析其发生的规律与条件。
4创新单一的教学方法
物理是一门探究性与实践性均相对较强的学科,但是传统教学将课堂局限在教室里,很多具有生活化特征的内容无法得到展开,这对学生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在创新教育中,教师应当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学习物理,并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首先教师应当将生活中常见的、可引发学生共鸣的现象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如烧开水、浴室里镜子上的哈气等,使学生的头脑中能够建立清晰的认识,了解物理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其次,教师应当积极开展室外实验,让课堂教学能够变得灵活多样,如教师在将比热容时,可以让学生到操场上测量土壤的温度、空气的问题,从而感知不同物体的比热容;最后,教师应当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让学生能够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学习物理知识并达到学以致用。
5有效引导学生的思维
为了让学生能够形成物理思维,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应当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创新引导。第一,教师应当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可以设置探究实验或课外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展开实践,这个过程能够有效推动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的发展;第二,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进行创新,使其思维能够有效发散,当学生提出新的想法或观点时,教师应当对其予以肯定与鼓励,即使学生的想法有错误,教师也不应当对其进行批评或指责,而是应当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鼓励学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想法,并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证明自己的猜想是否合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信心也将得到极大的提升。在思维的引导上,教师可以多提问,让学生不断思考与探索,同时也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使其敢于质疑,这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例如在讲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时,教师可以故意说出错的结论接触面积越大则压强越大,让学生进行分析,当学生提出质疑时,教师再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究。
6结语
物理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应当掌握的一门重要学科,其知识具有一定的难度,传统教学无法有效提升教学的实际质量与效率,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应当积极开展教育创新。在课堂上教师应当主动对课堂氛围的营造,并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理念,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并引导学生思维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娄萍.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6(S1).
[2]刘宝旺.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J].信息化建设,2016(07).
[3]杨兴莉.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12).
一、创新教育的作用
在新课改背景下,物理教学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创新能力.这点在物理的题型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不再是死板的几类题型这么简单,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有些题会将很多的知识点进行综合考查,而且将知识点考查得很细.正因如此,让学生感觉题型很新.创新对于一门自然学科,甚至是一个人的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不管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都应该呈现一种向上的、进取的态势,而其中的关键就是创新.可以说,创新是进步的潜在条件.
二、初中物理创新教育的方式
创新在物理教学中应该渗透到方方面面.教师的教学方式应该创新,加上题型的创新,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应该有所创新.在教学中,不能像以前那样单纯地教师讲,学生听,然后布置题下去做,而应该从学生的思维、学习方法上都进行创新;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的位置关系也应该得以创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只有在学习方法上和学习意识上不断创新,才能使学生不断进步.
三、初中物理创新教育的具体形式
在教W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以前的灌输式教学,不能再靠教师讲解知识点加题型,然后让学生做题形成记忆.更重要的是,要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像以前那样让教师弄独言堂,应该保持学生主动学习的特点,应该承认并允许学生对于物理的认识和学习存在一定的认知和见解.只要符合学生的自学习惯,只要学生能理解并记住,不管是什么方法,都可以接受.在讲解知识点后,教师可以找一些经典的题型和一些创新的题型,并且进行两者比较,题型新在哪里,具体体现在知识点的哪个细节上.教师需要教学生的不是如何解决一个题,而是要教会学生遇见这一类题型时应该如何思考.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调动思维来做题,而不是让学生靠多做题来形成记忆.在学习的时候,学生也应该注意创新.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时都是被动式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会有一点成绩,但是很难有所提高.学生应该做到的是自己学习,别全靠教师来传输,要加上自己的思考.在学习知识点的时候,学生应该深入理解,将知识点分细来理解,这样更容易记忆,并且在运用的时候更得心应手.在学习的时候,学生要注意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不一定非按照课本和教师的意愿来记忆和理解知识,要加入自己特色的思考.这才是全面的创新.当学生、教师都这样习惯了一段时间以后,就可以进行全方面的知识板块的互相连接.这是新课改的一大特色.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就是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的全面理解能力.
在解决新问题的时候,学生要在大脑里迅速地将各种知识点进行整合拼接,然后组织起来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学生要敢于大胆地提出问题,不懂或者有疑问的地方就提出来,让老师或者其他同学帮助解答.在教师讲解了一种题型的解法后,学生还有新的想法时就应该大胆地提出来.如果是对的,不仅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其他学生也会学习到另一种方式.就算该方法存在缺陷无法求证,也能给全体学生提供一种思维方式.这需要教师进行鼓励和指引.教师的责任是在课堂上摒弃以前那种一人堂、不让学生发表看法的习惯,要告诉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不是一种坏的想法.在课堂上,学生和教师的关系也应该进行创新.在课堂上,不能是教师最大,而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平级,教师只作为一个引路人来指引学生学习,更多的则应该听取学生的话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乔际平,刘甲岷.物理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
文章在分析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主要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策略,包括:教学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实现创新教育活动;设计问题情境教学形式,完善创新教育活动;借助多媒体技术,开展趣味创新教育形式。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创新教育
随着新课改在初中教学中的不断深入,教师教学形式和理念也逐渐需要提升,教师必须对其整体的教学手段进行创新,进而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能力,为学生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本文对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当中实施创新教育进行了探究。
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主要作用
传统教学是以应试教育为主,教学活动也多以提升学生学习成绩为主要目的,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拿到最高的成绩,但这样的形式却忽视了学生是否真正地理解和掌握了知识。在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只是将书本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只能靠死记硬背来记住知识,之后再让学生通过解题来掌握知识点。虽然这样的形式能让学生在考试当中得到好的成绩,但由于学生欠缺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因此并不能全面地将知识运用在实际中。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良好的教学形式,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出来,进而让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提升自身的整体学习能力,进而运用丰富的知识拓宽视野,并更好地促进学生未来良好发展。
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教学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实现创新教育活动
物理知识与人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知识源于生活,也作用于生活。所以在开展物理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有效地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到一起,让学生通过自己熟悉的问题或现象来学习物理知识,进而有效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记忆,从而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激发出来,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和掌握物理知识,促进学生整体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通过创新性的教学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未来良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1]。例如,在讲授“光的直线传播”时,教师可以先在生活中找寻一些与教学相关的道具,如激光笔、水槽、小孔成像器等,也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激光笔、果冻、软橡皮管、装水的玻璃杯等道具。课堂上,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运用自己和学生带来的道具进行光传播过程的实验,开展小组实验活动,让学生明确光是由直线传播的,并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光是从哪里来的么?”之后,教师拿出一些生活当中的物品,让学生分辨哪一个是光源。教师运用自己和学生带来的道具来进行光传播过程的实验,并在实验当中让学生明确光是由直线传播的。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情况下学习到物理知识,还能有效地加深学生的记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二)设计问题情境教学形式,完善创新教育活动
问题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关键部分,并且探究与创新也有紧密的关系,所以在开展创新教育时,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有效利用问题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探究学习能力,进而让学生在探究物理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整体学习能力的提升。例如,在讲授“杠杆”时,教师可以在教学前引用“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翘起整个地球”这句话,通过这句话来激发学生对杠杆知识学习的兴趣,之后教师再不断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如“什么是杠杆?在生活当中运用杠杆原理的物品有什么?杠杆有什么特点?”等。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进入到思考和探索当中,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掌握所学知识,提升创新能力以及思维能力。
(三)借助多媒体技术,开展趣味创新教育活动
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学中已经被广泛的运用开来,它通过良好的声音、图片、文字和视频播放能力,已被有效地运用在现代教学活动当中。未来有效实施创新教育,教师可以良好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以及提升学生整体能力[2]。例如,在讲授“电流和电路”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的视频播放能力和课件播放能力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在教学前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拍摄实验内容,之后在课堂上向学生播放其重要内容,并让学生在视觉与听觉的感官刺激下加深对物理知识的记忆。
三、结语
初中物理教学是初中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为了奠定学生良好的物理基础所开展的教学活动。教师必须根据现今教学要求及学生特点制定创新型教育形式,进而通过良好的教学形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从而促进学生整体学习水平的提升,为学生未来健康稳定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邵泽玲,侯庆伟.浅析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6(10):77.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160-01
1 改变教学模式,激活学生思维
演示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一直是传统实验教学所固有的教学模式,实验时,学生总是在教师一个口令一个动作的具体指导下完成实验学习,致使实验教学总是以教师为主,学生思维得到束缚,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因此,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加探究性实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教学中的“欧姆定律”:“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1)猜想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是什么?(2)采用什么样的实验方法,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法?我们学过的实验还有哪些用此方法?(3)如何设计实验方案:①实验需要的器材?②如何设计实验步骤?③如何设计表格记录数据?④如何用图像法分析数据并归纳得出实验结论?老师要让各组学生讨论出每组的实验方案并指出实验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指出各个器材在实验中的用途,最后老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出最好的实验方案,对于每组同学的方案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指出对方的不足或错误及如何改进。这样的实验课堂,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地位;既可以打破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用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奇妙关系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以大大激活学生思维,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垫下良好的基础。
2 加强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动手实验是学生自主开展实验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创新意识形成的基本过程,对提高实验课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实验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加强学生的动手练习,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为培养学生实验创新能力打下基础。例如,教学“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教师要先从小处入手,让学生讨论电路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连接方法和使用特征,引导学生通过欧姆定律的估算法,确保实验时选择合适的量程,并让学生对比欧姆定律的实验电路图找出两实验的异同点。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能力。这样学生在学习和探索电学实验时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抛开课本,不必完全按照课本所要求的实验方法来动手操作,对促使学生进行实验创新有一定的益处。通过这种方法,既可以帮助学生深化实验原理,掌握电学方面的物理知识,又可以通过促使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学会观察和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继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 自主设计实验步骤,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传统实验教学中,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给出的实验步骤往往是固定和单一的,致使学生习惯在教材中寻找实验方法,按照步骤一点点进行实验,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为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步骤,给学生提供更多思维发展的空间,在不违反实验基本规律的前提下让学生来设计具体的实验步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 “探究物体质量和其体积之间关系”的实验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选择哪些物质作为实验的对象”、“实验时我们需要哪些工具”、“为了更好地探究物体质量和其体积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哪些实验步骤”等。学生根据教师循序渐进的问题会逐步思考实验所需的对象、工具以及步骤等,从而对实验得出一个相对完整的认识,这样,学生在实验时会根据自己的理解,独立思考添加一些步骤或工具等,完成探索物体质量和体积之间关系的实验。通过这种方法,既可以深化学生对物理基础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引导学生初步完成实验设计,对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落实创新教育有积极作用。
4 拓展课外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1利用实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创新的愿望和动机,要激发创新意识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强烈的创新意识来源于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的酷爱.布鲁纳也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兴趣.”兴趣作为一种非智力的心理因素,对人的智力活动和其他实践活动,有着积极的功能.在实验教学中兴趣能促进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去创新.它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是调动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创新性的一种内在动力.学生的好奇往往产生于具体事例,物理是以生产、生活为基础的学科,在各种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刨根问底的习惯,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当然和必然,让学生产生困惑,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多领域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意识.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的创设情景,制造“悬念”,放手让学生观察、实践、思考,让奇异的物理现象紧紧吸引学生,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进行“自由落体”教学中,可用实验活动引导学生进入未知世界进行探索.
问题1(演示):让金属块和一张张开的纸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
让学生观察现象,由此得出“重物比轻物落得快”的结论.(教师强调指出这个结论与某些生活经验相符)
问题2(演示):让金属块和同一张纸团成的纸团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让学生观察现象,由此又得出:“同时落地”的结论.
这两个实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这时,教师引导学生从受力分析角度入手,使他们很快想到物体下落快慢的原因是由于空气阻力的缘故.那么如果验证这一想法呢?这个时候就进入了创新教育的阶段.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对空气阻力的处理,一大张纸可以捏成一个纸团,通过缩小面积来减少空气阻力带来的影响;那么,面对不能破坏外形的羽毛,如何减少它受到的空气阻力呢?这时就需要换个角度来思考问题,羽毛自身不能改变,那么可能改变的就是外界环境了,具体来说就是能否将产生空气阻力的空气减少呢?这就充分凸显了创新意识的韵味.照此思路展开,就进行了下面实验.
问题3(演示):抽去牛顿管中的空气,观察无空气阻力时物重不同的物体的下落情况.结果是“钱币”和“羽毛”同时落地,这时学生才深信:物体下落的快慢不是由物重决定的.这个实验现象和生活经验相违,此时学生的情绪反映强烈,思维活动被引到了高峰.
又如,在进行“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时,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实例:用力推桌子,桌子就运动,停止用力,桌子就停止;当起大风时,树叶就开始摇动,当风减小时,树叶的摇动幅度也开始减小,最后风停止时,树叶也不再摇动等等,通过列举实例“概括”出“力是产生运动并维持运动的原因”(教师的“观点”).然后提出一个开放的发散思维的问题:“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让学生讨论,并要求学生要用实验或实例说明自己的观点.学生的情绪一下子活跃起来,答案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注意引导,让学生大胆猜想,在学生猜想的基础上,让学生设计实验验证.从而教师的观点,最后结合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共同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心理学家希尔说过,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却往往造成巨大的差异.创新意识就是这个小小的差异之一.实验过程中,看似微小的一个调整,可以导致结果的千差万别,这就是创新意识的魅力所在.所以,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实验的各种现象和有着相互矛盾的结论所产生出的好奇心理,培养学生有积极的心态,引导学生勇于提问、善于思考、具有敢于创新的意识,这才是开启培养教育的好方式.
2引导学生亲历实验探究,深刻领悟创新精神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激发学生创新的动机,就要让学生多动手去体验物理实验.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大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的形式,很多的学生分组实验,可能由于受实验器材和课堂时间的限制都没有开展,只由老师演示实验代替或根本就没有做实验,这样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少主动权,创新教育的环境非常糟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落实如何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的方式,以学生活动和讨论为主线,引导每个学生参与实验教学全过程.教师可结合物理自身特点和不同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实验、问题和情况,通过指导或引导,让学生去操作、分析、讨论和探索,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再发现者而不是接受者,让他们在实验探究中体验创新、感悟创新、孕育创新.例如在上“二力平衡”一课时,为了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索的作用,可把课堂移到实验室,让学生用一张纸牌跟两根棉线和几个钩码在两个铁架台上展开实验,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实验总结出二力平衡的条件.又如,在讲“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电阻的串联”、“电阻的并联”等内容都可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学生通过这种自主学习活动,学到的知识不仅印象深刻、来龙去脉清楚,更重要的是在真实情境中的项目学习,需要学生在高度仿真的实验探究过程中调动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敏锐地聚焦问题,深邃地思考问题,开放地寻找线索,缜密地设计方案,在面对各种失败面前坦然接受并锲而不舍地一遍又一遍的实验,即使实验成功也要清醒地知导这只是阶段性的暂时成果、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经过这样的实验探究,学生深刻地体会了创新的过程,感悟了创新精神,并在身心上留下永久的痕迹,逐渐转化成个人精神世界的创新元素.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实验教学中的探索成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发现规律,从而不断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师还可以设计出有开放性答案,并能澄清学生模糊、错误认识的题目,设计出学生可能产生创造性见解的题目.敢于放手让学生充分讨论,并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进行回答,创新性的见解往往就在学生的各抒已见之中.例如在长度测量的总复习课上,设计了这样一个可供学生讨论的实验题目:要求不用长卷尺来测量两座相距较远楼房的距离.有的学生提出利用自行车来测量,先量出自行车轮的半径,记下自行车通过两楼房的转动圈数,然后通过计算可测得;有的提出利用声速测量等等.这些解决问题的途径都是由学生讨论研究出来的,学生通过实验获得了体验,同时又培养了创新精神.
3优化实验教学方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基础和手段,实验不仅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是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
当前实验教学仍普遍存在着只重视简单的实验操作练习.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从器材、方法到表格设计都是按照规定好的步骤和方法进行实验.学生在实验中只是依葫芦画瓢,根本不能领会实验原理和思想,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优化实验教学,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技能的综合培养.
例如,在验证机械能守恒的实验中,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你能否利用现有装置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吗?你能设计几种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的方法?在学生电学分组实验中,在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允许学生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实验,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验中学生需要在各种因素中取舍,对所得的信息进行筛选,这就要求学生在追求预定目标的过程中应变、思考和探索使学生的分析、抽象、综合、表达的能力都得到训练和发挥.
又如在演示实验中,教师可以不拘泥于教材或教参的安排,进行一些创新设计,可以将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性实验.让学生选择器材、设计实验方法,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通过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还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中的标新立异的方法给予肯定、支持和帮助,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和独立地思考,并通过实验否定错误的假设或修正不完善的猜想,从而使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科学的批评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1、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
现代教学技术主要是指多媒体技术,借助网络载体,其具有信息量丰富、内容更新速度快等特点。并结合声音、图像等教学方式,给学生直观形象的体验,帮助学生建立起物理概念与表现之间的联系,减轻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引入现代教学技术被认为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的改革方法和措施。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有推动物理实验教学、突破实验条件的制约、补充传统教学的不足、营造轻松越快的教学气氛等显着效果。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任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在教学中由于选材的不当,造成展示的内容过于繁多,而使学生难以理解;教学中过于追求“量”的变化,而忽视了“质”的改善。同时,对于教师来讲,由于相关课件的缺乏,因此,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制作课件,搜索素材,这就降低了教师在备课上的精力。因此,在多媒体的运用过程中,要紧紧的以学生为主体,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将多媒体的内容做到精简化,并且大力度的发展初中物理多媒体的优秀素材,降低教师制作课件的难度,使教师能够给学生带来一节生动高效的初中物理课。
2、实验教学的增强
物理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物理概念的建立与规律的发现都需要物理实验来证实。初中生有好奇心强、思维活跃等特点。所以,在物理教学的创新改革中,应相应的增加一些具有探索性、趣味性的物理实验,激发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物理兴趣,如通过引入阳光在教室内人工制作彩虹引出光的散射现象,利用实验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物理的与众不同。但是,对于现在的物理教学来讲,其有教学任务重、课时分配量少的特点,这就阻碍了物理实验课程的进行。虽然一些学校也相应的增加了物理实验的课时,但是相对来说还是杯水车薪。因此,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来讲,应该增加物理课时,合理分配教学与实验的课时比例,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穿插物理实验,以便于学生理解和学习,或者通过令学生运用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在生活中设计一些小的仪器,如根据闭合电路原理手工制作简易的小手电、利用凹凸镜制作小型望远镜等,将物理实验从课堂搬到学生的生活之中,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这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物理的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3、素质教育的提升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物理是一门趣味性、科学性较强的学科。通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一些发散性问题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如在物理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引导学生注重观察和实验,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提题,转变教学上讲得过多、统得过死的做法,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切忌让学生死记硬背、生搬硬套。但是,从目前物理教学的状况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中还是难以做到学生积极主动的回答和提出问题,大部分学生还是在被动的接受知识。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应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消除课堂上的“官本位思想”,建立一个“亦师亦友”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令学生在课堂之上能够无所顾忌的交流提问,塑造出良好的“学术氛围”。
4、教学理念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