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民族文化资源

民族文化资源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4 10:58:0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民族文化资源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民族文化资源

篇(1)

关键词:民族旅游开发;民族文化;商品化;传承方式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8-0068-02

1 引言

旅游业是朝阳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是在国结构调整、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先导产业。旅游业也是西部地区尤其是民族地区(本文主特指少数民族地区)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应该说旅游是民族地区发展的有效途径。对于民族地区来说,经济的发展是一种重要的战略性选择。选择资源型产业,往往很难持续发展,而且,资源性产业的发展也会造成环境的破坏;如果发展加工业,基本上无法和东部发达地区竞争;发展高科技产业更是没有竞争力,所以传统的经济方式只能是农工业的方式。现在在农副业的基础上选择了旅游业的发展,实际上是对整个民族地区资源的整合。所以,旅游业自然会发展成为民族地区的支柱产业。与此同时,我国民族地区区域辽阔,旅游资源独特而丰富,而民族文化更是异彩纷呈、各具特色,更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后劲所在。发展旅游能够促进民族地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有效解决民族地区贫困问题,加快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等步伐。但是,民族旅游的开发也给当地的民族文化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作用,如民族文化的过度商业化等。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民族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商业化,探讨民族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问题。

2 民族旅游、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民族旅游(ethnic tourism)是一种文化旅游。国际著名的人类学家柯恩将“民族旅游”定义为:“针对在政治上、社会上不完全属于该国主题民族的人群,由于他们的生态环境或文化特征或独特性的旅游价值,而进行的一系列观光旅游”。台湾学者谢世忠认为,民族旅游就是只到一个与自己文化种族语言或风俗习惯相异的社区或展示点参观他们,民族旅游除了看物看风景,更把看人当作最重要的目的。

马晓京认为:民族旅游是把古朴的土著习俗以及土著居民包装成旅游商品,以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是以少数民族文化为特色的观赏、娱乐、商品及服务。光映炯认为,民族旅游是旅游者通过对某一民族的独特文化或生活方式的参与、观察和体验,来实现其审美需求的过程,而民族旅游的本质也相应体现为一种族际的交流或一种跨文化的观察与体验。由此可见,第一,民族旅游所指的民族是一国的非主体民族,即我国除汉族外的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居民作为被游览者,是民族旅游产品的组成部分之一,具有主人和被消费商品的双重身份;第二,民族旅游是一种跨文化旅游;第三,从旅游资源的角度来说,它指的是民族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和自然环境,其中民族文化是民族旅游的核心吸引物。

民族文化是指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衣食住行、生产工具等物质文化和语言、宗教、科学艺术等精神文化。标志着民族历史的发展水平。由此可见,民族文化是一种集体性的文化积淀,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集合体。民族文化表现为四个层次:一是物质文化层次,包括民族文化遗迹、民居建筑、服饰、饮食、生产生活用具及工艺品等;二是行为形态层,包括民族礼俗、礼仪、民风、民俗、行为举止及宗教仪式等;三是精神文化层,包括民族精神理念、价值观念、心理素质和等;四是制度文化层,包括宗教制度、宗族制度、道德及约定俗成的规范等。

民族文化并不等同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民族文化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源泉,没有民族文化就没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而旅游业所利用的旅游资源并不是相关民族文化的总体,而仅仅是相关民族文化的一个有限部分。能够开发成旅游对象的民族文化,主要是所谓的“显性文化”,即显露在外、与特定物质关系紧密相连,有明确物质形态与之对应,人们可以直接感知的外层民族文化现象,如实物、住房、服饰、交通设施、生产工具、语言、文字、风俗等;而不表现在外的由知识态度价值观等构成的“隐性文化”,主要作用于人们的精神生活,并不以特定的物质形态表现出来,不容易被人们感知,如一个民族的伦理观念、价值取向、向认知模式、审美情趣等,就不适合也难以开发成旅游对象。由于旅游者的观光、游览属于短期行为,重在娱乐中享受,所以求知也仅停留在民族文化的表面现象上,主要是对那些有形、有声、有色、有动感、有场面、有情趣的民族文化抱有浓厚的兴趣。因此,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商品化往往停留在文化“表象价值的商品化”,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商品化。

3 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的原真性

3.1 关于原真性

原真性,Authenticity,国内亦有翻译成真实性。波斯汀(Boorstin,1961)是将“原真性”概念引入旅游界的第一人。美国人类学家McCannell认为旅游体验是旅游者用来回应现代生活的方式,一种寻找生活真实性的体验。原真性可以理解为是旅游者对旅游情境的主观判断或者赋予它的一种价值。由此,民族旅游与原真性之间的联系也逐渐成为讨论的焦点,尤其是在民族旅游过程中关于具象、静态的交流方式(工艺品、建筑等)与动态、抽象的表演交流(舞蹈、戏剧等)方式之间的差异研究。国外的一种观点认为,民族旅游开发中的商品化将导致民族传统文化的扭曲、变形,丧失文化的原真性。如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麦康纳认为,对“原真性”的追求是现代旅游业的主要动机,而民族旅游中的商品化进程却使旅游目的地的传统文化失去了其原生的含义。如传统的民间习俗和庆典活动都是在传统特定的时间、传统特定的地点,按照传统规定的内容和方式举行的。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开展,它们不再按照传统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为了接待旅游者,随时都会搬上舞台,为了迎合旅游者的观看兴趣,活动的内容也往往被压缩。这些活动的形式虽然被保留下来,但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了传统的意义和价值。格林伍德甚至认为“文化商品只需要几分钟,而几百年的历史却毁于一旦。”我国也有一些研究人员持这种观点。

但是也有许多学者对原真性提出了质疑。认为并不是所有的旅游者都重视真实性,非原真性的旅游体验也能得到很多游客的青睐。

王宁(1999)从主体感知的角度提出“存在的原真性”,认为旅游者不关心旅游客体的原真性,只是借助于旅游活动或旅游客体寻找本真的自我。在这个情境下,对客体的原真性判断已不再重要。Chris Ryan(2002)也曾指出,许多后现代的旅游者崇尚享乐主义,旅游是为了能从紧张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是否符合原真性并不影响他们对旅游质量的评价。

3.2 原汁原味旅游产品是否受欢迎

现在,许多民族旅游地区都打出“原汁原味”的旅游口号,但“原汁原味”是游客所追求的?“原汁原味是不可能的,真正的原汁原味是没有人去的。要开发旅游,本身就会受到影响。这里原汁原味只是一个说法,只是一种表现,但不是实际的做法,实际上还要对应市场。研究传统文化,现代解读;传统资源,现代产品;传统产品,现代市场。”由此可见,原汁原味的民族旅游产品未必会受到游客的青睐,有些风俗习惯是应该保留,但是形式需要更改一下。

如贵州和云南地区苗族的十二道拦门酒,是用来迎接客人的最高礼仪。举行仪式时,当地人端着牛角,让客人喝酒。十二道拦门酒,而且是烈白酒,一般客人喝下去都会受不了。如果拒绝,则是不尊重民族风俗。这样的民族风俗该改就必须得改。现在市场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需求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如果这些东西不调整,就无法和市场对应。以民族文化为荣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应该把民族文化与现代衔接。因此民族地区旅游的发展,首先要追求民族特色的表现,但是很多东西只是一种表现,既然是一种商业化运营,就不能过于追求原来的形式。

4 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商品化

学术界一种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旅游会导致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商品化,并对商品化持否定态度。旅游一方面倡导原真性体验,另一方面需要使文化资源商品化,以消费产品进行营销。通过服装礼仪民间艺术表现提供旅游消费,常常被认为改变了本身的意义;而经过修改以满足旅游者品位,又失去了作为当地文化产品的原真性。把文化遗产和旅游联系起来,需要经过包装和营销等文化形式的标准化,供旅游者消费。但是,民族文化是否能成为旅游资源,取决于旅游市场的需求,其资源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能满足旅游者需求的程度。因此,开发民族旅游的实质,就是把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组合成旅游文化产品向外推销。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商品化,并不是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产生的消极影响,而是旅游开发的应有之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交通方式改变了,生产方式改变了,生活方式也必然改变。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这是必然的。但是,如何把民族文化保护起来,传承下去。旅游就是一种好的方式。比如说内蒙古,现在去已经很难见到现实生活中的蒙古包、马队、羊群。原来的蒙古族人民是随草而居的,过着游牧的生活。但现在国家政策要他们定居,牛羊也都要圈养,传统的东西不需要了。所以对于大部分游牧民族地区来说,骑马放牧已经没有必要了;穿蒙古袍也没有必要了。到了民族地区,感觉和汉族没什么区别,因此,只有在旅游景区才能真正感受到内蒙古的民族风情,可以骑马,有上马下马酒,鄂尔多斯婚礼表演,还可以住蒙古包。有些人说它不是原汁原味的,是赝品,但笔者认为这不能叫做赝品,而是一种传承方式,因为它毕竟是地方土生土长的,可是现在还要蒙古族的人民一天到晚还保留原来传统的生活方式,这并不可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商品化让旅游者看到了蒙古族人民以前的生活方式,这难道不是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吗?

5 结语

并不是所有的民族文化都会保留下来,有些会被先进和优势文化所同化,甚至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旅游开发并不会导致民族文化的毁灭,在旅游出现之前有些民族文化中的技艺就衰退了,反而是旅游的发展带来了传统的复兴,甚至是创造。民族文化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改变,而旅游开发当然也是民族文化改变的因素之一。但是,旅游和保护是可以携手共进的,双方可以通过密切而有效的合作实现共赢。因此,在旅游开发中也不能一味追求原汁原味,我们应该看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商品化积极的一面,它或许可能成为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的传承方式。

参考文献

[1]袁世全,冯涛主编.中国百科大辞典编委会编.中国百科大辞典[M].北京:华厦出版社,1990:123.

[2]唐晓云,吴忠军.论西部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一个文化经济学的视角[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8(1):56.

[3]肖洪根.对旅游社会学理论体系研究的认识[J].旅游学刊,2002,(1).

[4]魏小安.中国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分析[J].2008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

篇(2)

关键词:藏区民族文化资源;利用;开发;保护

一、前言

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就经济层面上,保护原则下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能够发挥少数民族文化特色效应,通过文化的独有性和特色性,形成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并能够通过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带动作用,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由此可见,搞好民族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发展能够带动地区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就文化层面上,开发视角下的民族文化资源保护相对于单纯性质的保护措施更具有活力,通过经济效益的带动作用,更有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总体上来说,民族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即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

二、藏区民族文化资源利用与保护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表

1为藏区民族文化资源在旅游文化产业方面所显示的人数状况以及旅游业收入的一览表。从中我们能够看到旅游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势头,的旅游文化产业已经成为自治区重要的支柱产业类型之一。这与令人向往的自然资源以及生态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旅游文化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也带动了旅游的发展。但是在文化产业等藏区民族文化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实施上仍然存在着一些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民族文化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的系统协调性较差藏区生态资源的特点主要包括生态承载能力较弱,开发难度较大。虽然国家在藏区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上有很大政策优惠,但是由于市场需求不高,开发成本过高等因素限制了藏区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当前对于藏区民族文化资源的利用开发还处于一个探索发展的阶段,开发与保护的体系和政策规定还没有足够的完善,再加上藏区当地的人口素质以及经济效益的趋势所带来的唯利心理的影响,藏区民族文化资源的利用程度存在着过度开发,没有遵循应有的可持续发展的保护开发原则。整体上藏区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还未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在开发领域缺少相应的保护措施和限制。(二)财政投入和投资环境的不足近些年,自治区在国务院下发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指导下,在财政投入以及投资环境上都有了很明显的改观,文化产业逐渐成为藏区经济发展的最大的支柱产业形式,投资环境的改善也吸引了不少投资商进行诸如文化传播,手工艺制作,以及特色农牧业等众多方面的投资建设。整体状况发展良好,但是综合当地地理环境开发恶劣、开发成本过高、本地市场的需求量较小以及当地居民普遍经济意识不高,再加上整体的营商环境还不足对该地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建设,综合投资环境还有待提高。(三)开发与保护的思想理念过于落后,市场动力不足藏区地处我国西南地区,是我国西部开发的重要地区之一,但是由于藏区本身经济和教育水平的限制,导致了当地的文化程度较低,人们对当地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意识薄弱。来此旅游的多为外来人员,文化、服务、娱乐等产业的输出主要依靠外来市场,再加上当地经济水平不高和人们的思想观念较为保守,市场动力严重不足。(四)专业人才不足,社会保障不高藏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不仅制约了当地市场需求的扩大,同时落后的经济发展状况也导致了在当地就业人员社会保障的低水平,由此而降低了藏族地区对各行业高质量人才的吸引力。无论是从生活环境、个人发展还是从子女成长的角度考虑,大多数高质量人才更愿意将就业发展目光锁定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藏区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使得藏区民族文化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没有充足的人员支持。(五)开发措施较为单一,保护力度还需要加强文化产业是新兴的经济产业模式,需要在社会、政府等各方的全面保护下,不断创新产品开发思路。但就目前藏区民族文化资源开况而言,文化产业呈现出较低级的产业发展模式,产业结构单一导致生产出来的产品形式重复化、单一化。在文化资源保护方面,政府为主导通过文化产业带动社会参与文化资源的保护建设是当前藏区文化资源保护的主要形式,但是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从人人做起,集社会各界共同的力量来促进文化资源的保护。而反观藏区民族文化资源保护情况,受人民文化水平不高,政府立法不严、监管不善,宣传不到位等方面的限制,导致藏区文化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受损的情况。

三、藏区民族文化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相关策略

(一)提升对民族文化资源利用与保护的认识

1、要认识到民族文化资源的经济性和可再生性首先,民族文化资源的经济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文化资源呈现出经济可开发的特点,民族文化资源的这种特点能够依托产业的形式把文化的价值具体的体现和展示出来,并且由于民族文化资源的特色性,使得民族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和利用具有了很强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了文化产品的价值。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族文化资源的经济性显示出更强的潜力;其次,民族文化资源的可再生性。民族文化资源不同于矿物开发、有限资源开采等,民族文化资源的产生本身是一定的地理因素以及生产水平因素等方面的共同作用产生的,民族文化资源的生存依赖于文化传承的人群和相关的环境因素,而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能够保障民族文化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民族文化资源能够带来一定的经济效应,经济效应同时为文化传承带来持久的动力。2、正确看待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民族文化资源是对一个民族或者区域文化层面和生活层面的概括,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有助于当地生态环境、传统文化以及其他相关的方面的维持和发展,民族文化资源首先是要保护,而开发民族文化资源是民族文化资源保护的重要途径,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如藏族妇女特色服饰和首饰的产业开发,既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经济效益的带动作用能够把藏族特色服饰和首饰工艺的技艺传承下去。因此,我们必须正确看待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认识到民族资源的开发是可行的,开发与保护统筹进行,有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发展。藏区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上存在着自身的特殊性,需要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以及相关的开发与保护规范上给予特别的重视。确保藏区民族文化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确保藏区民族文化资源保护的科学性,实现藏区民族文化资源的协调发展与统筹发展。

(二)关于藏区民族文化资源利用与保护上的一些策略探究

1、藏区民族文化环境保护的策略——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生态环境是藏区民族文化资源赖以生存的土壤,做好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是确保藏区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基础工程建设,同时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对于藏区民族文化资源的产业发展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此我们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首先要做好藏区生态环境保护的规划工作,通过生态环境的具体状况形成优先开发、重点开发以及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区域划分。并且通过对生态环境承载上限以及相关的开发条件进行强制性的规定;其次,加大在藏区生态环境的人才资源以及财政投入方面的力度,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和多方式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资金投入机制,同时鼓励企业和社会参与生态建设以及文化环境保护上来。2、关于藏区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构想——建立全方位的文化资源开发体系藏区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不仅要依靠政府和社会的力量,最根本的要依靠民族文化资源的所有者和继承者,我们鼓励藏区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发展具有藏区特色的民族文化产业和特色产业目的是为了实现当地经济的发展,把民族文化特色做成品牌,实现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总之归根到底还是要依靠民族文化存在的基本条件才能够实现经济和文化的两个发展目标。因此,关于藏区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我们应建立全方位的文化资源开发体系。不断唤醒当地人民的文化保护开发意识,指导当地人民进行自己的产业化发展。同时还要在政府、社会各界的共同作用之下,对藏区服饰、歌曲、舞蹈、特色建筑等文化资源以商品形式进行全方位的开发,促进藏区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结语

藏区民族文化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研究有助于藏区民族文化资源实际开发与保护工作的进行。在当前文化和经济相互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搞好藏区民族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不仅是整个藏区人们的发展诉求,同样也是自治区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出路所在。文化产业的强大驱动力能够发挥区域经济的产业联动效应,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样能够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当然,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复杂性很难用一种理论进行全面的指导,需要我们要深入藏区民族文化资源聚集地,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创新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更好地更科学地开发藏区民族文化资源,开拓利用与保护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作者:格茸立青 单位: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升平文化广电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唐剑,李虹.四川藏区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协调发展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6(11).

[2]杨振之,李玉琴.西部大开发中藏区旅游城镇规划、建设与民族文化保护——以四川、云南藏区为例[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1).

篇(3)

民族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生生不息。研究民族文化是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的灵魂,结合现代创造理念和创造方法则是民艺设计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主要强调的是“广西文脉之传统”,从中华传统民族文化中挖掘传统的民族“美术造物”精神,将造物审美思维贯穿于民艺的实际造型与设计应用中。旨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传统文化认识、传统绘画基础的设计艺术能力的“三位一体”的中国民族艺术的理念设计专家。本文以文脉传承的发展源流为主要之根本,结合时代精神的审美理念,穷源竞流,试从民族文化的开发,运用,及其制作实践和总结归一几个方面进行阐释分析进而论述民族艺术传承与发展这一历史所承载的永恒命题。

关键词:

民族文化;民艺设计;传承发展

此文为2016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一般A类项目《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与民族文化传承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6JGA283此文为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自筹重点课题《传承民族文化视角的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5B088此文为2015年度广西艺术学院教学研究与教改激励立项项目《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与民族文化传承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5JGY24

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是集民艺文化与设计基础于一体的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的艺术设计专业。是以中国传统节日的保护与发展为引导,对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进行与时代元素相结合的再设计。该专业设置丰富多彩且较为综合,使学生得以学习多种绘画技能以及设计基础,在课程资源开发上多挖掘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化其图形艺术设计与应用、民族手艺设计与制作中去,为培养成应用型、专业型、研究型复合人才提供了基本的学术技能。

一、民族文化开发与挖掘

“民艺”来自于日本著名专家柳宗悦先生“民艺学”中的“民艺”一词。我国著名工艺美术理论家潘鲁生先生在其专著《民艺学论纲》中对“民艺”的界定指出:“如果从社会学的角度民艺更贴近‘民众艺术’......从艺术学和工艺科学的角度更体现‘民间美术’、‘民间工艺’、‘民间技艺’的特征。”“民艺设计”不专指“民众的艺术设计”,而是以中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和传统造物文化作为创作源泉,从中汲取中华文化精神和创造理念,打造具有东方文化品质、符合现代审美需求、适应当代科技发展的现代产品。民族文化博大精深,中华五十六民族,其各民族文化各有特色,在漫长的岁月洗礼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给民艺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提炼。所以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需要有关艺术家深入基层采风调查,了解、感受不同民族文化的习俗、生活习惯,及创造其民族艺术品的信念和深刻的寓意。

二、民间图形艺术设计与应用

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侧重在对传统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进行开发、挖掘、研究的基础上提取图形文化元素和符号结合现代产品和设计思维进行设计和转换应用,突出传统文化应用时在设计上的传承与创新,强调设计性。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可以从广西个民族的主要器物、图案、服饰、建筑物、手工艺品等物品进行收集、整理、归纳,从其材质、工艺、造型、色彩、构图、纹饰六方面对其图形、设计元素进行提炼,结合现代设计思维与理论,对这些设计元素应用于民艺设计当中,民族图形与民艺设计进行有效的结合,汲取广西民族民间艺术图形元素之精华,运用到高校艺术教育体系中,丰富现代艺术设计思维的领域与空间,挖掘民族元素文化之广度与深度,获取更大的空间展示与视觉效果。在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中充分运用少数民族艺术语言进行创新现代设计,贯穿现代的思维、理念与民族元素相结合,创作出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之产品。通过本专业的引导开拓,使学生深入挖掘民族文化、民族艺术的创造理念与创作方法,掌握民族传统设计和现代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民族艺术设计和现代艺术设计相结合的能力。

三、民族手艺设计与制作

“民艺品中含有自然之美,最能反映民众的生存活力,所以工艺品之美属于亲切温润之美。”——柳宗悦。被誉为“民艺之父”的日本著名民艺理论家、美学家柳宗悦认为在充满虚伪、流于病态、缺乏情爱的今天,这些抚慰人类心灵的民族艺术最值得感激和弥足珍贵。如今生活节奏加速,各种机械化流水线的高效率高产量的工艺品琳琅满目。而民族手艺设计与制作往往是人工或手工制作,其设备单一简练,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完成一件艺术品。例如广西壮族服饰,设计完成后,通过简单的机器,进行人工加工,一根根线的织布织锦,制作一件衣服需要数月上载。在当今生活当中,车水马龙,各种高效快速的压力当中,人们很难有长时间去做一件低效率的最原始、最古拙的工艺品,所以诸多民族手艺的制作频临消亡。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在思考如何去保护或者挖掘这些来自民间的艺术或者物品的制作工艺,如何去探索设计在民间工艺当中所扮演的角色或者建立起自己行动的方向和模式,侧重民族手艺设计与制作,弘扬传统民俗、民间艺术技艺,是对民族艺术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手艺的继承与发展,强调手艺性。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立足于民族文化和传统造物技艺的挖掘和再创造,立足于现代产业和现代产品文化品质的建构和提升,立足于民族艺术和传统造物文化的现代延伸和发展。

四、民艺设计理论梳理与总结

民族民间艺术产品设计理念与方法,缺少理论书籍与相关文字记载,有部分是通过口口相传进行延续,因而有许多民族艺术相继失传。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需重视民间设计理论,通过调研采风等形式可将民族设计的有关历史传说、民俗风情及有关设计方法、步奏等知识整理成册,对相关艺术品进行拍照存档。梳理民艺技术经验所形成的理论、民间技艺品诀、典籍文献,总结民艺设计的基本原理规律以及学科研究的基本方法,为民艺设计研究提供最为基础理论及价值观念。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主要强调的是“立文化之本源”,从中华传统民族文化中挖掘传统的民族“美术造物”精神,将造物审美思维贯穿于民艺的实际造型与设计应用中。旨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传统文化认识、传统绘画基础的设计艺术能力的三位一体的新时代“中国特色”设计师。不断的培养突出中国民族传统思想民族性与国际化、现代设计紧密相关的现代创新思维相结合的,新时代紧缺的创新设计人才,为国家设计注入设计的新生力量。

作者:韦倩 张晓翠 单位: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参考文献:

[1](日)柳宗悦著.徐艺乙主编.民艺论.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2.

篇(4)

关键词民族类网站;少数民族文化;民族高校校园网;上网行为管理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国家高度重视保护发展少数民族文化,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号召各行各业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建设共有的精神家园。在“互联网+”兴起的格局下,网络和网站已然成为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根据CNNIC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2016年12月,中国网站总数482万个,中国网页2360亿个。根据少数民族文化的形式和特色,探索开发切实适合的传播渠道和手段,使少数民族文化和新媒体互相融合迫在眉睫。紧跟中国互联网航母,大力发展民族类网站,对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意义重大。

1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形式和特点

1.1少数民族文化在新媒体平台的传播

1)以博客、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这类自媒体具有普泛化、贫民化、自主化、私人化的特点,多以新闻、历史典故、艺术作品、文化、生活常识转发为主,转发和原创混杂在一起杂乱无序,有时会被热议事件引导。

2)民族类网站。其中民族类新闻版面和论坛是少数民族读者的关注重点和舆论漩涡的中心。

3)民族文化微电影。微电影或短片介于电影和电视剧之间,具“四微”特点,即“时长微、制作微、投资微、平台微”等,理所当然成为民族传统文化传播炙手可热的新宠。

4)App应用。以民族通、内蒙古民族APP为代表的民族APP应用已崭露头角,成为民族文化传播和舆论导向的新阵地。内蒙古民族APP于2016年12月正式上线,APP开发了新闻动态、政策法规、图片资讯3个板块,面向广大干部群众,权威解读党的民族宗教蒙古语文政策和民族宗教法律法规,通过APP及时传递民族宗教、蒙古语文的新动态新成绩。

1.2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特点

1)文化传播视野由乡村传播向国际传播的转变。国际传播,即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跨越民族国家界限的国际信息传播及过程,包括由外向内的传播和由内向外的传播。国际社会的民族重要事件和变化由外向内进入国内,国内少数民族有关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也传播到国际社会。

2)文化传播模式由单向传播向双向传播的转变。从广播式单向声音正逐步向互动式双向传播转变,在双向传播中我们要把握传播的有利导向,关心传播者和听众的想法和关注点。

3)文化传播观念由牧场意识向市场意识的转变。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对象逐渐从本民族转向大众,受市场驱动正把有利于市场和可能产生经济效应的民族文化传递给大众,拓展民族文化衍生品的市场。

4)传播主力由政府转变为政府、商业、教育机构三方融合。

2民族类网站的现状和特点

2.1民族类网站的现状

从第一个少数民族网站一同元藏文网至今民族类网站数量快速增长,根据2009年相关文献资料民族类网站己达600余,网站种类、主题多样化。建成的民族类网站有民族综合性网站、各族别网站、民族地区综合类网站、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网站、民族事务机构网站、民族文化教育类网站、民族学术性网站、民族研究机构网站、民族社会团体网站、民族类上网报刊、民族新闻出版机构网站、民族民间艺术网站、民族经济与企业网站、民族旅游网站、民族类论坛等。

2.2民族网站特点

网站内容丰富,民族特色鲜明。各民族在语言、文化、宗教、风俗、历史、教育等方面存在差异,民族类网站信息资源和内容也具各民族化。但各类网站内容建设不平衡,网站质量参差不齐,网站生命周期不稳定。网站生命周期尤为明显,一些民族类网站建设快、原创内容少、资源来源不稳定。

3民族高校校园网的民族特色

1)少数民族学生占主导地位。由于招生政策向民族地区倾斜,生源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以大连民族大学为例,每年招生约4700人左右,少数民族学生占60%以上,网络用户中少数民族学生占主导,目前在校生覆盖了全国56个民族和绝大部分民族地区。

2)校园网站有双语版或多语言版。中央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大学、新疆大学为代表的民族综合性大学的门户网站为中英双版,内蒙古大学、新疆师范大学为代表的民族地区大学的门户网站呈现多语言版,增添了本民族语言的独立版面,呈现国际化和本民族化的网站特色。

3)图书馆有丰富的少数民族馆藏图书和电子资源。

4)用户上网行为有显著的民族特色。由于用户中少数民族学生比例高,上网行为有显著的民族特色。用户覆盖56个民族,来自全国各地,上网行为中的民族地域、民族语言、民俗等民族特征明显,新闻舆论关注也多涉及民族这一方面。

少数民族媒体要突出民族特色,由于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及居住地域、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在完成一般媒体作用同时,应起到一些特殊的作用。民族高校校园网在高等教育领地首当其冲,在完成普通高校信息化服务职能同时,肩负着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宣传、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使命。

4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网的建设思路

民族高校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网(以下简称民族网)建设思路包含网站定位、网站设计、资源特色和技术实现3个方面。本文暂不详述网站设计部分。

4.1民族网的定位

民族网是面向校内师生的民族类网站,也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中重要的举措,是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网络阵地,是师生各民族互相增进了解和交流的平台。民族网要有别于校园文化类网站,也要避免同互联网上的民族类网站雷同,既要有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和传统艺术的展示,又要对现代少数民族人物、人文地理、创业、经济、教育等多方面的追踪报道,可酌情增加本校或其他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师生的民族文化有关动态报道。

4.2网站资源特色

网站资源主要来源于3个方面:

1)优秀的民族类网站。一是对现有的600多个民族类网站进行分类后,挑选出资源质量较好的网站资源进行链接和资源交换;二是借助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接口实现定期资源搜索和关键资源内容的爬虫,建立本地民族资源库。

2)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媒体。可将传统少数民族文化内容进行平移,整合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购买或租赁非遗等经典提炼的民族文化资源成果。

3)经校园网访问的民族类信息资源的整理。即对本校少数民族学生通过校园网访问互联网资源中的民族类信息资源进行过滤、缓存、转存、聚合,资源具有大连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特征。

4.3相关技术方案

主要介绍民族网资源获取的第3个方式,即借助校园网上网行为监控系统过滤用户访问的互联网民族类资源,进行转存、聚合,主要包括数据采集、URL过滤、网页自动分类、资源存储。

1)数据采集。大连民族大学校园网出口带宽4.3G,理论上每秒有4Gbit的访问数据。数据采集系统需要配备专业的硬件采集卡、高速协议过滤处理模块、高速缓存,存储系统的硬盘要满足高速的存储需求。

2)URL过滤。URL统一资源定位符是对可以从互联网上得到的资源的位置和访问方法的一种简洁的表示,是互联网上标准资源的地址,互联网上的每个文件都有一个唯一的URL,它包含的信息指出文件的位置以及浏览器应该怎么处理它。通过训练子集建立民族类网站URL库。将用户访问的网页URL同本地URL库进行比对,若是本地URL的子集,存储该URL并对该网页资源完成抓取和分类;若用户访问的网页非本地URL子集,对网页进行民族特征抓取,决定是否丢弃。为实现快速比对,可对URL进行MD5处理,产生URL的唯一标识。

3)网页自动分类。对网页进行向量特征抓取,进行民族类网页特征比对,如满足特征将网页URL添加到本地URL库中,如不满足进行下一轮分析。W页自动分类的重点是网页特征的提取和比对,涉及网页文本分析、文本表示模型、特征提取算法等核心技术。

4)资源存储。对URL库内的网页和满足特征分析的网页进行资源缓存、分类存储,作为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网的资源库。

5结论

本文在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形式和特点分析基础上,结合民族类网站发展现状和民族高校校园网的民族特色,提出了“依托民族高校校园网,建设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网”的建设新思路。

篇(5)

我国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风俗习惯、传统工艺、饮食文化等多姿多彩的文化传统,少数民族地区更彰显其特色。然而,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民族文化受到严重的冲击[1]。为了使优良的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就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应该合理有效地运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资源构建幼儿园园本课程,这不仅能体现园本课程生活化并凸显办园特色,提高幼儿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和能力,而且能让民族文化扎根于幼儿的心中,增强幼儿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1.保障园本课程中开发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条件

1.1国家关于幼儿及幼儿课程等方面的政策指引

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幼儿园在贯彻国家文件的基本精神时应根据地方环境、资源等条件,从本园实际出发,结合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开发并实施适合本园的课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2]。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亦提出,要遵循幼儿的成长规律和年龄特点,丰富幼儿园的课程资源,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要让幼儿“能感受到家乡的发展变化并为此感到高兴”;“知道自己的民族,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间要互相尊重,团结友爱”。这些文件为少数民族族文化融入园本课程提供了政策保障,也指明了二者融合的基本方向。

1.2文化传承、师资方面的现实需要与基础

1.2.1文化传承的现实需要

藏文化是一种在特定社会历史环境下形成并发展而成的文化,正是由于这些发展变化,才显示出藏文化的勃勃生机,显示出它兼收并蓄的文化融合能力,使它走到人类社会发展的今天。藏人民拥有的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它既是植根于藏族社会的民族文化,又是具有高原特色的地域文化。作为地域文化,它产生于青藏高原,既是这块土地上藏人民智慧的结晶,又是这块土地上生活的其他各民族人民精神创造的成果[3]。藏文化既包括文学、艺术、宗教、天文、历算、藏医药等各种具体文化形式,又包括伦理道德、心理、审美等较深层次的文化意识,包括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等更深层次的思想内容。这所有的一切,都无时无刻不随着丰富多彩的藏族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藏文化亟待传承发展,这必须由新一扬光大。教育是文化的一种生命机制,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中起着巨大的作用。由于幼儿处于对各种知识(包括民族知识)初步学习阶段,幼儿园教育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园本课程中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有效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

1.2.2师资、家长、社区基础

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教师作为开发园本课程的主体,是连接少数民族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纽带,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藏族地区幼儿教师的选拔、培训都经过政府部门的审核,逐步成立双语幼儿园。藏区的幼儿教师许多都是少数民族,对本民族的文化有较深的了解,在教学活动中能够自觉地开发和利用本民族的文化资源。这些师资为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融入、整合进园本课程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园本课程在强调幼儿教师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突出了家长参与园本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4]。因此,要充分利用地域特色,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要打破传统的家长教育思想,提高家长的参与意识;要及时和家长沟通,获得有效反馈,等等。幼儿家长及社区为开发利用资源提供了保障。

2.园本课程中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思路

2.1能够增强幼儿的民族认同感、获得民族文化知识

哪些民族文化资源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具有教育价值呢?如何增强幼儿的民族认同感;如何获得民族文化知识的资源作为园本课程的资源呢?以藏族文化为例,其有流传至今的民间工艺,如制作藏纸、银饰加工、唐卡、坛城艺术等;具有富有有民族特色的民族乐器,如六弦琴、牛角胡、贴琴、根卡、胡琴、竖笛、骨笛、大号、号、热巴鼓、达玛鼓、巴郎鼓、锣、镲、串铃等;特产美食有酥油、糌粑等;有传统的民间体育游戏,如赛牦牛、骑马、爬山、射箭等[5]。藏区幼儿园可根据本园家长和社区资源的实际情况,在园本课程建设过程中有序地开发利用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让幼儿更深地了解自己本民族文化的知识,感受本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其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还能让幼儿通过参观藏文化博物馆、观察藏区人民生活、欣赏藏族服饰、音乐和舞蹈等,欣赏藏族民间文化艺术,在提高审美能力的同时,增强他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2.2开发与主题活动相关的资源

园本课程的实施以主题活动为主。幼儿园主题活动的特点是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将各种学习内容围绕一个中心有机连接起来,让学习者通过该单元的活动,获得与“中心”有关的较为完整的经验[6]。主题教学活动的特征:它是一种以某一主题为核心,师生共同建构、共同完成的活动;强调教师、幼儿、环境、幼儿园、家庭、社区的互动;强调幼儿在主题活动中多种多样形式对主题认知的表达;是一种既强调过程与结果又强调经验与分享的活动。幼儿教师(园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实施主体)应根据幼儿的基本发展水平、实际情况和活动的“民族特色化”的需要来选择主题活动的资源。比如教师根据自己和幼儿收集到的资源,包括藏族民间故事、民间歌舞、藏族服饰、美食和自然风光等的材料,设计实施多个特色的活动。此外,幼儿园也可以开展相关的节日主题活动,如传统藏族节日:沐佛节、萨嘎达瓦节、雪顿节、藏历年这些都能使主题活动体现出独特的本土的、民族的文化气息。幼儿在参与这些贴近生活的民族特色活动中,全面地、多维度地认识和了解自己家乡的民风民俗民情,使他们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

3.园本课程中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实施路径

3.1在主题活动中灵活运用

为了增进幼儿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幼儿教师可以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各个主题活动中,例如在集中教学活动中,可以将藏族文化融入五大领域的教育内容中:在语言活动中融入藏族童谣、歌谣、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民间文学、历史资源,使幼儿在发展汉语表达和阅读能力的同时,熟练表达书写本民族的语言;在音乐活动中利用藏族民歌民乐、舞蹈、民族乐器等开展欣赏、表演、打击乐活动;在美术活动中引导幼儿通过仔细观察藏族工艺品如唐卡、堆秀、雕刻等并尝试动手操作,让他们体验到参与民间文化活动的乐趣,探索对藏族文化的兴趣;在体育活动中将藏族体育游戏摔跤、赛马等民间活动进行创新运用,增强幼儿的体质,并让他们感受到民间游戏的趣味性,此外,在区域活动的角色游戏中,教师也可充分利用藏族节日、特色小吃和民风民俗等,增强幼儿的民族认同感;在智力游戏中可以开发利用藏族棋类运动以拓展幼儿的知识面,提高其思维能力。

3.2创设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活动环境

教师可以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进行加工和运用,为幼儿创设富有民族特色和民间文化气息的活动环境。以藏族文化资源为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活动室内外门窗、墙面和公共走廊、楼梯的空间环境,提供幼儿容易接受的色彩鲜明的藏族文化图片、文字和各种各样的手工制品。比如在活动室内,教师可以用一些精美的藏族工艺品如唐卡、堆绣等装饰活动室的墙面和窗户,以及一些自然风光的图画等;还可以灵活运用有藏族族艺术特色的悬挂物装饰活动室上方。在户外的走廊墙面,教师可以粘贴一些有代表性的藏族文化作品,如师幼共同用纸制作的或幼儿画的藏族文化图案;也可以用特制小木板布置墙面,木板上用图片和文字介绍藏族文化;还可以是写有藏族文字的藏纸,让幼儿身临其境,感受藏族文化的美。另外,也可以在回廊转角处用画有56个民族娃娃的图片进行装饰,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感知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懂得其他民族的文化知识。

总之,园本课程建设应从幼儿园实际出发,联合社区、家长各方力量,充分开发与利用本土丰富的民间资源,进一步增强幼儿与现实生活的联系[7]。少数民族文化可以成为园本课程的重要资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幼儿教师应加以充分挖掘、合理利用,让幼儿在参与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提高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逐步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同时,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中,有助于形成富有特色而不是整齐划一的园本课程,能更好地支持每个幼儿的发展。在园本课程的实施中,环境是一种潜在的课程资源,对促进幼儿在认知、社会性等多方面的发展,有特殊的教育作用[8]。尤其是幼儿园的墙饰及空间环境对幼儿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也是最能展现幼儿园特点和幼儿表现自我、获取知识和提高审美能力的地方。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活动环境的创设中,不仅可以向幼儿传递大量的民族文化信息,而且可以使幼儿在充满民族特色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受到熏陶。

参考文献:

[1]曲甘・完玛多杰.藏族十明文化[M].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2013.

[2]孟瑾.促进幼儿园园本化课程建设的管理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1.

[3]曲甘・完玛多杰.藏族十明文化[M].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2013.

[4]高立云.浅谈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

[5]曲甘・完玛多杰.藏族十明文化[M].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2013.

[6]岳秀珍.浅谈对幼儿园园本课程的认识[J].幼教园地,2014.

篇(6)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B-0167-02

艺术源于现实生活,又高于生活,是以特定的现实生活、地域文化等为素材,经过人为地深入加工、创造与装饰,最终形成具有艺术魅力、鉴赏价值的一种文化产品。对于艺术的教育教学工作来说,也应该立足于地域性的资源、素材、文化资料等来积极开发与创造。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地域性传统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也能有效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料,开发更多的艺术教育教学资源。广西那坡县是典型的壮族文化聚集区,其文化为艺术资源的开发提供了素材,也使得当地的艺术教育教学独具特色。

一、那坡壮文化简介

那坡壮族聚居在广西那坡县石山地区,他们以“黑色”为美,整个族群内从年长到年少都着黑布衣。那坡壮族有丰富的民族文化与浓厚的艺术底蕴,例如酒文化、舞蹈文化、民歌等,其中以“民族舞蹈”以及“民歌”最具特色,也颇具代表性。然而,由于受到交通条件的影响,这种民族性舞蹈与歌舞艺术一直未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开发。因此,壮族的这种文化有待于当地的教育教学系统发挥作用,深入挖掘壮民族独具特色的艺术资源、文化资源,将其深入加工,纳入高中艺术科目教?W课程,让当地学生能够了解到地域性的文化艺术资源,并充分吸收这些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从而让地方资源从学生身上传承下去。这不仅是壮族艺术文化保持生命力所在,也是丰富与充实艺术学科教学的根本途径。

二、基于壮族文化的高中艺术资源开发策略

当艺术被纳入教育教学体系时,艺术就多了一个学科身份,是一门蕴含着文化资源的学科,艺术学科的文化性、艺术性都值得学生学习、吸收与发扬光大。然而,艺术作为一种文化资源需要被挖掘,艺术源于生活,不同的地域环境、不同的风俗习惯中都拥有着属于自身的文化、文明,这种独特的文化资源就可以当作一种艺术资源,将其充分挖掘、加工、发展成为一门学科,纳入正规的教育教学体系中,让一个地域内的艺术教育独具特色,不仅有利于地域文化遗产的传承,也有利于培养民族艺术人才,让地方特色艺术不断发扬光大。因此,地方教育教学系统为了优化艺术学科教育,首先应该充分开发地域性文化资源,挖掘地方艺术资源,为学科艺术教育创造条件。

地方高中学校要将地域性壮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作为一项专门的任务来抓,科学采撷艺术资源。

首先,应该尝试着同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能力等相融合,让壮族文化中的艺术气息、文化气息融入艺术教学中。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那坡壮族独有的特色文化,另一方面也要锻炼和培养学生学会壮族的民族舞蹈与民歌,使学生沉浸在浓厚的地域文化中,汲取那坡壮族艺术文化的营养,这样才能使得高中艺术教育更有价值和意义。

其次,壮族文化艺术的再加工。民间的文化或艺术为高中艺术教育提供了充足的素材资料,然而,要想让艺术真正走进教学课堂,就要对艺术进行再加工。例如,那坡壮族舞蹈的理论化诠释、民族歌曲的谱曲成章等,要将这些形成文本型材料来编写到艺术教材中,成为一种学生和教师都可触摸的文化素材,这样才能使高中艺术教学有所依托。

最后,理论与实践双管齐下。以那坡壮族文化为背景的高中艺术教学,既要注重理论的开发,又要强化实践训练,要在理论的指导下来不断地思索先进的教学模式和实训方法,让学生能够掌握双重本领。

三、基于那坡壮族文化的教育传承策略

(一)教好那坡壮族舞蹈

1.获取原生态舞蹈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那坡壮族舞蹈文化在面临着各种内外的冲击,这就需要教育科研人员深入挖掘那坡壮族的舞蹈原生态文化,通过实地考察、史料记载查询与记录等方式来获取那坡壮族原汁原味的舞蹈文化,保护其完整性、民族性、原生态性,这样才能为那坡壮族舞蹈教学创造条件。

2.艺术文化教育与那坡壮族舞蹈教学的互动。民族舞蹈艺术要想融入艺术教育教学系统,少不了文化教育,也就是说艺术文化教育和那坡壮族舞蹈教学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这就要求高中艺术教育课堂一方面要组织学生学习那坡壮族的舞蹈文化,如那坡壮族舞蹈的历史、发展过程、演变过程以及风格特征、民族特色等;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学生的舞蹈训练,使他们学习并掌握那坡壮族的舞蹈动作、技能等。

3.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将其应用于高中艺术学科教育教学中,必然需要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的相互融合渗透。这就要求高中艺术教研团队既要深入研究那坡壮族舞蹈文化的深刻内涵,又要注重技能、技艺性的锻炼与实践。应该尝试着将那坡壮族舞蹈中的多种舞蹈形式有取有舍、有主有次地融入艺术科学教学中,例如黑枪舞、团结舞等都比较符合中学生年龄段的学习要求,能够带动学生努力学习,这些都可以作为学生实践训练的教学内容。

在舞蹈技能培训的基础上也要不断地巩固并充实文化理论,例如开设那坡壮族音乐课程、民俗课程、历史文化课程等,利用这些理论来辅助学生去深入了解并掌握那坡壮族文化的发展历程,从而使他们能够在理论、实践双向结合的基础上来掌握那坡壮族文化。

4.“引进来”“走出去”双向互动。那坡壮族舞蹈属于一种民族性、民间的舞蹈艺术,舞蹈源自民间,有其生根、成长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要想将那坡壮族民间舞蹈真正地引入高中艺术教育课堂,教师就要尝试着在课堂与民间环境之间架设桥梁,也就是要建立艺术教育课堂与民间舞蹈环境之间互动沟通机制,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和方法来让课堂中的学生充分感受、体会那坡壮族舞蹈的特色、内涵,又能让那坡壮族民族的舞蹈文化真正带入艺术教育教学的课堂。

首先,引进舞蹈学者。高中艺术科目教育科研部门应该面向那坡壮族文化群体引进民间舞蹈艺术人才,让他们从事艺术教学、教育,为整个高中艺术教育教学课堂带来纯正的那坡壮族舞蹈艺术,同时,也提倡招收民族学生,使他们参与辅助那坡壮族舞蹈教学。这样就有利于实现民族间的融合,达到多民族间的互动交流。

其次,走出校园,走进那坡壮族文化群落。高中学校应该积极组织广大学生走进那坡壮族的生活圈,身临其境地感受和体味那坡壮族的风俗习惯、文化氛围,走进那坡壮族族群体真正的舞蹈氛围,跟随他们学习舞蹈,这样就能将那坡壮族的民族文化与舞蹈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练好那坡壮族民歌

民歌是那坡壮族最为普遍、最为常见的一种艺术形式,那坡壮族有着属于本民族的民歌特色,甚至已经将民歌融入平常的现实生活中,部分民歌甚至被收录到民歌集中,成为民族艺术的瑰宝。这些珍贵的收藏和记录为高中艺术资源的开发与教学创造了有利的资源条件,教育教学系统可以将这些宝贵的收藏、民歌纳入高中音乐教学课堂,让那坡壮族民歌成为学生音乐课程学习的一部分,使学生参与到那坡壮族民歌的吟唱与表演中,通过理论性的教育、实践性的引导等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与感受那坡壮族民歌的特色与特征,体会其中的旋律和韵味。

学校也应该尝试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歌教育教学形式,例如校内组织合唱团,专门负责那坡壮族民歌的合唱表演;借助特殊的时期或节日来举办那坡壮族民歌文化节,通过文化节来组织本校与外校之间进行那坡壮族民歌比赛,对于比赛喜得成绩的选手给予奖励,通过多种形式来丰富那坡壮族民歌的传唱与传承,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那坡壮族民歌文化学习中。同时,也能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培养出优秀的民歌人才。

篇(7)

>> 红色资源开发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研究 开发本土教学资源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研究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 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 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研究 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实效性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效性实证研究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模型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 民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研究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 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 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研究 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魏晓文,金彦超.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6).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