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4 10:57:5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能源与经济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8-20%
CPI 受PPI传导影响大
在调整中发展是未来两年中国宏观经济的基调,我们预测2005年GDP增长为8-8.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为18-20%。
大国经济在每一个成长时期都有一些明显的关键点,2005年把握中国经济脉搏的将是能源和金融。能源和金融维系着中国经济增长的底线,解决好能源和银行问题事关全局。
能源价格上涨向下游传导
2004年煤、电、油、运的全面紧张向我们传递出清晰的信号,即能源与经济增长出现了脱节。中国经济的任何波动都改变不了增长全面启动、经济处在重化工业长周期的上升初期这一基本事实,这决定了中国对能源的高度依赖,而目前的能源总量供给却跟不上经济增长的需求,能源瓶颈将继续存在。
2003、2004年对电力行业的大规模投资或许可以在未来两年内部分解决用电紧张问题,但是中国能源紧缺的问题却不会因为电力投资而得到解决。
中国的能源结构以燃煤火电为主,电力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煤炭产业的发展,而煤炭这种不可再生资源不可能无限制地增长。
能源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它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变化并不敏感,仅对下游的需求有弹性,而且作为能源上游产品的石油对中国经济而言是一种输入型因素。由于能源产品的价格传导作用,其定价具有牵制其他产业发展的先行指标的功能,影响其他行业的盈利和产业布局。2004年工业品价格(PPI)上涨大大高于居民消费品价格(CPI),上下游产品价格背离现象严重,能源等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向下游传导只是时间问题,PPI对CPI的传导将是2004年留给2005年的难题。
我们预计2005年石油价格的回落不会减轻中国能源的压力。如何制定一个有效的能源政策,改善中国的能源结构,是2005年绕不开的问题,否则实现经济增长远景目标的努力将失去基础。
经济增长依赖资本投入凸显金融安全问题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更多地依赖资本投入和资本形成机制,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劳动密集型的增长速度。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会降低,但财政投资过大、投资回报率低、资本价格扭曲、银行运行机制不畅等在2004年被进一步揭示的问题,需要在2005给予重点解决。
国有商业银行以上市为重点,寻求正面突破,将是2005年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
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促使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经济与能源关系的系统研究。经济与人口无限制的增长,会不断消耗大量的能源,由于矿物资源有限,这种增长方式会为经济发展带来毁灭的打击。如何满足经济增长对能源的需求,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中不可回避的问题,通过对能源消费总量与经济总量关系的科学分析,了解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联系,理顺经济与能源的关系,提出切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对策和建议,推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以及加快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
一、国内外学者研究述评
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量-量”研究,运用的计量分析方法也是各有不同。
Kraft和Kraft在1978年对美国1947―1974年的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做实证分析,发现了GNP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而能源消费对GNP无因果关系。[1](401-403)Yu和Hwang、[2](186-190)Yu和Choi[3](249-272)和Yu和Jin[4](259-226)使用granger cause对不同国家的能源消费与经济数据进行研究,发现不同国家的能源消费与经济之间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是不同的。Hwang和Gum对台湾的能源消费与经济数据分析后,得出了能源和经济之间存在双向的granger cause。[5](219-226)Stern结合VAR模型对美国1947―1990年的数据进行因果关系检验,发现没有能源消费到GDP的granger cause关系,但GDP到能源消费的granger cause是存在的。[6](137-150)Masih和Maish对亚洲多国的经济收入和能源消费总量的因果关系检验发现不同经济收入的地区,经济总量和能源消费总量的因果关系是不同的。[7](417-440)Chen和Lai建立了granger cause检验后发现GDP能源消费总量的单向因果关系成立,反之不成立。[8](435-444)Yang则发现GDP与能源消费总量的双向因果关系是成立的。[9](309-317)Soytas和Sari,[10](33-35)Paresh Kumar Narayana,[11](4485-4494)Mehrzad[12](1135-1140)对多个国家经济协整分析,发现各国的GDP与能源消费总量granger cause结果不一。
在借鉴了国外学者的研究后,我国学者们大规模地运用协整技术与granger cause分析,也发现granger cause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只是数据之间相互解释有效性的分析,所以,有的学者加入了灰度分析、面板数据模型等分析方法,这是对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分析的补充和完善。学者们得出的结果不一致,有的认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存在双向关系,有的则认为两者之间只存在单向关系。
在协整分析和granger cause分析方面,韩智勇、魏一鸣、焦建玲、范英和张九天等对1978―2000年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总量协整性和因果关系的研究认为,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总量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但不具有长期的协整性。[13]徐小斌、李传昭、田晓飞和杨志勇,对改革开放以来20年的能源消费总量以及各组成部分与经济增长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发现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总量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14]王会青、谷志红和牛东晓通过协整性分析和因果关系研究方法,对北京1980―2006年能源消费与经济总量变化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了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15]
在运用其他分析方法方面,
陈书通、耿志成和董路影从能源与经济总量的关系入手,对这一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
[16]张明慧和李永峰定量方面分析了能源与经济总量的关系,论证了能源发展与经济总量的相互影响关系。[17]杨文培对能源消费和经济总量变化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经济增长包含能源发展,而能源发展是经济增长的一部分,同时又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18]马宏伟和张兆同通过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了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发现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约束的。[19]
黄敏和赫英,三因素CES生产函数建立了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总量的关系的模型,发现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20]
刘朝明、曾胜和刘博,利用C-D生产函数构建了一个新的计量经济模型,又用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分析了我国国民经济总量对能源消费的依赖程度,发现能源消费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相互协调发展的关系。[21]
二、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与经济总量关系分析
(一)模型介绍与数据预处理
1.协整理论。所谓协整就是指多个非平稳的经济变量所组成的线性组合是平稳的。
一个序列{Xt}是非平稳的,如果经过一次差分ΔXt=Xt-Xt-1=ut后,ut是一平稳过程,这种经过一次差分就可变为平稳的序列被称为一阶单整序列,记为{X}~I(1)。若一个序列经过n次差分后变为平稳,而n-1次还是非平稳的,就称为n阶单整序列,记为{X}~I(n)。对于两个序列{Xt}与{Yt},有{Xt}~I(k),{Yt}~I(k),而且存在一组非零常数a1,a2,使得a1 Xt+a2 Yt~I(k,l)(k>l>0),则称Xt与Yt是(k,l)协整。
协整的检验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基于回归残差的检验,另一种是基于回归系数的完全信息协整检验。一般常用法就是回归残差协整检验法。[22](251-276)
回归残差协整检验法以两序列{Xt}和{Yt}为例,首先要{Xt}与{Yt}为一阶单整,用OLS法回归可得:Yt=α+βXt+ut。
算出残差序列et=Yt-(α+βXt),判断et是否为平稳的。若et为平稳则{Xt}和{Yt}协整,否则,不协整。
2.格兰杰因果分析。经济学家开拓了一种可以用来分析变量之间的因果办法,即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该检验方法为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莱夫•格兰杰(Clive W. J. Granger)所开创,用于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建立在数据协整的基础之上。其步骤为:(1)将当前的y对所有的滞后项,以及别的什么变量(如果有的话)做回归,即y对其滞后项yt-1,yt-2,…,yt-q及其他变量的回归,但在这一回归过程中没有把滞后项x包括进来,这是一个受约束的回归。然后从此回归得到受约束的残差平方和RSSR。(2)做一个含有滞后项x的回归,即在前面的回归式中加进滞后项x,这是一个无约束的回归,由此回归得到无约束的残差平方和RSSUR。(3)零假设:α1=α2=…=αq=0,即滞后项x不属于此回归。(4)为了检验此假设,用F检验,即:它遵循自由度为q和(n-k)的F分布。在这里,n是样本容量,q等于滞后项x的个数,即有约束回归方程中待估参数的个数,k是无约束回归中待估参数的个数。(5)如果在选定的显著性水平α上计算的F的临界值Fα,则拒绝零假设,这样,滞后项x就属于此回归,表明x是y的原因。(6)同样,为了检验y是否是x的原因,可将变量y与x相互替换,重复步骤(1)-(5)。
3.数据预处理。数据来源于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及中国能源统计年鉴,采用中国经济及能源数据时间跨度为1978―2008年。
将能源消费总量设为SEC(sum of energy consumption),如表1所示,SEC是非平稳的。而一阶差分SEC也是非平稳的,其二阶差分序列SEC在1%、5%、10%显著水平都是平稳的。SEC为二阶单整序列―SEC―I(2)。
GDP是非平稳,一阶差分GDP也是非平稳的,其二阶差分GDP在1%、5%和10%显著水平下是平稳的。可以认为, GDP是二阶单整―GDP―I(2)。
(二)能源消费与GDP的协整分析
从数据预处理可以了解,SEC和GDP协整的必要关系成立。进一步建立这两个变量之间的OSL回归模型,然后检验回归残差的平稳性。
GDP为自变量,SEC为因变量,用OSL回归方法估计回归模型得:
SECt=76363.72+0.737513×GDPt+et(1)
t= 18.74304
22.85959
R2= 0.963138 Adjusted R2= 0.961295
DW= 0.400535 F= 522.5609
R2 、Adjusted R2 、F的检验都通过。DW=0.400535
SECt= 3168.094+ 0.552409×GDPt -0.20997×et-1+et-1(2)
t= 1.295967
4.069188
-1.49839
R2= 0.48003
Adjusted R2= 0.422256
DW= 0.782409
F= 8.308703
因为,SEC和GDP同为二阶单整,对式(2)要进行分析,设SECt为SECt的二阶差分,令其为因变量,GDPt为GDPt的二阶差分,令其为自变量,设et-1为另一个自变量:
SECt=-538.9991+0.752434×GDPt-0.624666×et-1+et-1(3)
t= -0.42342
3.083753
-3.413784
R2= 0.514856
F= 9.020558
对et-1进行ADF检验可以发现,et在5%显著水平下是平稳的。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与经济总量GDP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从上面分析结果看,(3)式是误差修正式子,GDP与SEC的短期动态均衡关系是,GDP每变动1个单位,SEC就同向变动0.7524个单位。相比式(1),长期协整回归方程的0.7375要稍微多0.02个单位。这表明GDP对SEC的短期影响比长期要明显。
从误差修正式(3)中et-1的系数为负数,可以发现长期变化中,趋势偏离的机制是收敛的。因为,当et>0时,et-1对能源消费增长起到抑制作用;当et
(三)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总量的granger因果分析
根据AIC和SC准则,可以得到合理的Granger cause最佳滞后选择是二期,故granger cause运算的lags=2。假设置信水平为5%,对我国经济总量与能源消费之间的Granger cause关系进行检验。如表1所示。
GDP与SEC的Granger cause结果显示,能源消费到GDP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不成立,说明我国过去能源消费对现在的经济解释力度不大,即能源消费总量的增加和减少不会对GDP有明显的影响,能源消费对GDP不起决定性作用。
GDP到能源消费SEC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成立表明,过去国民经济对现在能源消费的解释力强,国民经济的变动会带来能源需求的变化,这进一步表明,我国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需要稳定的能源供给。
(四)我国未来能源消费预测
基于granger cause的结果,可以知道,若在包含了变量GDP、SEC(能源消费总量)的过去信息条件下,对SEC的预测效果要优于只单独由SEC的过去信息对SEC进行预测的效果。由于granger cause的最佳滞后期为lags=2,故建立一个以SECt为因变量,SECt-1、SECt-2、GDPt-1、GDPt-2为自变量的回归模型是有意义的,相对式(1)更有说服力,利用Eview可以得下式:
SECt= 28869+ 1.514248×SECt-1 -0.864151×SECt-2+0.140967×GDPt-1+ 0.14479 GDPt-2(4)
先对GDPt作预测的自回归方程有:GDPt=356.0082+1.729943×GDPt-1-0.66393×GDPt-2
由上述方程预测我国未来五年的GDP(万亿元,按当年价格)为:405632.8、469924.5、543986.8、629425.3、728056.6。将它们分别代入式(4),可以预测未来五年我国能源消费量,如表2所示。从预测结果可知,五年后我国能源消费量是现在的2倍左右。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协整分析发现,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与经济总量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能源消费对GDP的变化敏感”,这表明GDP上升是能源需求增加的主因,我国经济增长受到能源的约束越来越明显,满足经济对能源的需要成为了中国维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关键。
通过granger cause检验,发现只存在单向的GDP granger cause能源消费,即能源消费总量的增加和减少不会对GDP有明显的影响,能源消费对GDP不起决定性作用,而国民经济的变动会带动能源需求的变化。在granger cause基础上建立的自回归方程预测表明,我国未来能源需求量将是现在的2倍左右。这表明未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增长会给能源供应带来极大的压力。
面对经济增长推动能源需求剧烈上升,我国要以雄厚的外汇储备为支持,努力争取能源贸易的主动权。中国要敢于利用雄厚的外汇储备,积极参与国际能源的期货交易,在能源-金融市场的博弈中,培养相关的人才,积累相关经验,达到掌握能源贸易主动权的目的。
在加强国际合作基础上,不过度依赖某特定地区的能源供应,尤其是与美欧日有密切联系的能源生产国,同时深入展开与俄罗斯、中亚、委内瑞拉、非洲等地区的能源合作,从经济、政治、军事合作中获得能源供应以及能源开采的优先权,逐步建立双赢的合作机制,形成相对稳定、可靠的能源供应方。
在保障能源运输安全方面,加强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建立牢固的互信机制。与邻近马六甲海峡的东南亚国家展开海上运输线的安全合作。加快缅甸港口援建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缅甸――中国的输油管道维护提供物资准备。在南亚,加强与巴基斯坦全方位合作,为未来可能开工的中巴输油管道工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完善能源安全供应体系。
同时加快对海洋新探明能源的开发。与中国陆上能源相比,中国海上资源的开发仍有很大的潜力,以东海和南海为例,这些区域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相当丰富,南海还被称为第二个波斯湾。加大对海洋能源的勘探力度,加快对已探明能源的开发,可以缓解中国对外进口能源的压力。
进一步推动技术革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新能源建设上,加强新能源的科研力度,加快水电、核电、太阳能、风能以及生物能源设施的建设及技术的推广。在经济生产方面,要从产业内生产流程和设备两方面着手,注重生产效率的提高,降低机器的能耗,引入先进的管理经验,加大节能产品的使用范围,提高产业内节能技术的普及程度。
最后,要不断完善能源管理体制,在税收方面,限制这些产业无节制的能源消耗以及引导它们进行技术改造。在政策方面,对新兴的能源产业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主要参考文献:
[1][ZK(]Kraft,J.,Kraft,A..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and GNP.Joumal of Energy and Development [J] ,1978,3.[ZK)]
[2][ZK(]Yu,E.S.H.,Hwang,B.K..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and GNP:Further Result[J].Energy economies,1984,6(3).[ZK)]
[3][ZK(]Yu,E.S.H.,Choi,J.Y..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and GNP: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J].Journal of Energy and Development,1985,10(2).[ZK)]
[4][ZK(]Yu.E.S.h.,Jin,J.C..Co-integation tests of energy consumption,income,and employment[J].Resources and Energy,1992,14(3).[ZK)]
[5][ZK(]Hwang,D.B.K, Gum,B..The caus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and GNP:The case of Taiwan[J]. Journal of Energy and Development.2000,16.[ZK)]
[6][ZK(]Stern D.I.. Energy us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the USA:a multivariate approaeh[J].Energy Eeonomies,1993,15(2).[ZK)]
[7][ZK(]A.M.M.Masih and R.Masih.on the temporal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Consumption,real income and Priecs:some new evidence from Asian一energy dependent NICs based on a multivariate cointegration/vector error一correction approaeh[J].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1997,19(4).[ZK)]
[8][ZK(]Cheng,B.S.,Lai,W.L..
An investigation of eo-integation and causality betwee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activity in Taiwan[J].Energy eeonomies,1997,19(4).[ZK)]
[9]Yang,H.Y..A note of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and GDP in Taiwan[J].Energy economies,2000,22(3).[ZK)]
[10][ZK(]Soytas,U.,Sari,R..Energy consumption and GDP:causality relationship in G-7 countries and emerging market[J].Energy economies,2003,25(l).[ZK)]
[11][ZK(]Paresh Kumar Narayana,Russell Smythb,Arti Prasad.Eleetricity consumption in G7 countries:A Panel cointegration analysis of residential demand elasticities[J].Energy Policy,2007,35(9).[ZK)]
[12][ZK(]Mehrzad Zamani.Energy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in Iran[J].Energy Economics,2007,29(6).[ZK)]
[13][ZK(]韩智勇,魏一鸣,焦建玲,范 英,张九天.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分析[J].系统工程,2004(12).[ZK)]
[14][ZK(]徐小斌,李传昭,徐锦秀,徐小凤.中国东西部省份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比较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协整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5).[ZK)]
[15]王会青,谷志红,牛东晓.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及预测[J].统计与决策,2009(5).
[16]陈书通,耿志成,董路影.九十年代以来我国能源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J].中国能源,1996(12).
[17]张明慧,李永峰.论我国能源与经济增长关系[J].工业技术经济,2004(4).
[18]杨文培.能源发展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探讨[J].煤炭经济研究,2005(1).
[19]马宏伟,张兆同.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灰关联分析[J].管理探索,2005(6).
[20]黄 敏,赫 英.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模型与实证[J].统计与决策,2006(22).
[21]刘朝明,曾 胜,刘 博.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模型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6(11).
[22]Engle R F,Granger CWJ.Cointegration and Error Correction: Representation, Estimation and testing[J]. Econo-metrica.1987(55).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and Total Economic Scale
Zhou Jiang
关键词:能源消费;经济增长;灰色关联分析
一、引言
能源是推动经济增长很重要一个因素,同时能源紧缺等问题对经济增长起着制约作用。中国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使得经济增长依靠大量的能源消耗,导致能源供求问题突出、能源安全问题日渐被人们所重视,截止到2012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了57%。新疆目前处在经济高速增长的阶段,新疆2010年GDP是5437.47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0.6%,而新疆能源消费量也逐年上升,2010年能源消费总量达到8290.2万吨标准煤,比2009年增长10.16%。新疆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得能源消费需求大幅上升、能源供应日趋紧张。因此,研究新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于新疆乃至全国都有其现实的经济意义。
近年来国内对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的较多,李晓燕(2010)以中国1997~2007年的GDP及能源消费数据为基础,对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分产业研究了各产业与能源消费间的关系,就相关问题提出相应对策。[1]汪东等(2010)以2001~2008年天津市GDP、能源消费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天津市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2]刘朝明、曾胜、刘博(2006)利用C-D生产函数建立经济模型分析了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能源消费增长要与经济增长保持合理的比例。[3]刘爱芹(2008)以山东1998~2006年的能源消费、工业GDP序列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能源消费与工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4]目前,国内全面研究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较少,本文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从能源消费总量、能源利用效率、三次产业能源消费量、能源消费种类几个方面全面分析了新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新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
(一)能源消费总量、能源利用率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
三、对策建议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新疆自西部大开发以来经济增长迅速,但长期以来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必将制约新疆经济健康发展,同时也会给环境带来巨大污染。因此,新疆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集约化发展道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强化能源利用效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天然气、风能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天然气污染小,发热值高,新疆作为西气东输的天然气输出地,应大力发展天然气能源,以气代煤,降低煤炭占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而且新疆风能和水能储量丰富,要大力发展风电和水电,提高水电和风电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3)增加科技投入,积极发展清洁煤技术。目前来看,新疆煤炭消费短期内仍将占能源消费的很大比例,而煤炭对环境的污染严重,清洁煤技术可以减少污染排放、提高燃烧效率。应加大在净化燃烧技术、燃烧后净化处理技术、煤炭液化技术等方面的科技投入,降低煤炭消耗对环境的污染。
参考文献:
[1] 李晓燕.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
2010,16(5):31-35.
[2] 汪东,汲奕君,孙志威,等.天津市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
析[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10,32(12):90-92.
[3] 刘朝明,曾胜,刘博.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模型分析[J].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11):29-34.
[4] 刘爱芹.山东省能源消费与工业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J].中国人
口资源与环境,2008,18(3):103-107.
[5] 吴敬锐,杨兆萍.新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定量关系分析[J].干旱
关键词:能源;国民经济发展;协调关系
现阶段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于物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也势必会产生较大的能源消耗。目前来看,在我国国民经济组成中,能源消费水平不断提升,这也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同时,也体现出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性很大。对于能源产业来说,应该积极与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相适应,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填补我国在能源发展上存在的空缺。因此,对现有的能源结构进行优化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能源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分析
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都在经历变迁,这与我国能源消费量的变化有直接关系。目前国民经济总产值不断提升,而且能源消费量在不断增加,农业的能源消耗量要少于现代工业,由此看出,农业发达的国家在能源消耗方面也势必会远远低于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国际上便开始出现了石油价格持续上涨的现象,为了使能源的价格得到有效抑制,相关能源部门以及经济部门开始对能源供给的内容进行一定转变,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对能源价格的调控。目前来看,我国能源消耗以及部门结构上也已经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也正是因为这些转变的存在,使得原有的能源开发利用情况受到了影响。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能源各项比例之间存在的关系,并且要注意对推动能源生产以及消费的原材料需求情况、工业与农业需求情况以及燃料需求情况进行明确,经过对上述资源的有效整理,可以使我国能源消耗情况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也使得我国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更加趋于稳定。
(一)能源对工业的影响我国工业各种锅炉、窑炉在实际运转过程中,都需要有石油、煤、天然气等作为基础燃料,这样才能有效满足我国工业生产的需求;在进行钢铁冶炼的过程中,需要有充足的焦炭以及电力能源,才能保证生产工作顺利展开;在进行机械加工、物料传送以及气动液压机械运转过程中都需要电力能源作为支持;在进行交通运输过程中,电力能源属于基本能源,是必不可少的。由此可以看出,能源的供应情况势必会对我国工业的实际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因此要注意对电力能源等基础能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同时能源还是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化工原料,利用石油原料可以加工出5000多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通过这种加工方式还可以制成蛋白,从而进一步扩宽其在我国化工行业的应用范围。石油、煤炭以及天然气能源属于世界三大能源,随着我国工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各种天然能源不断被应用到我国各个生产领域,这对我国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整体来看,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能源已经渗透到我国国民经济以及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被视为现代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能源对农业的影响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也必然离不开能源的大力支持,现阶段,农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对于农业来说,主要是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的部门,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其属于种植业;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其所包含的内容较为丰富,会涉及到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以及饲料作物等多项内容。农业生产产量与能源的供应情况有直接关系,在进行农业生产操作的过程中,同样离不开能源的帮助,例如耕种、烘干以及冷藏等操作,都需要有能源对其进行支持。同时,还可以将各种能源应用到除草剂、化肥以及农药中,促进我国农业快速发展的作用。
二、能源与国民经济之间协调发展的重要指标分析
(一)能源生产弹性系数能源生产弹性系数是决定能源生产量以及增长关系的关键数据,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能源的进出口量也在不断增加。要实现对国民经济发展指标的有效明确,就应该注意对国民生产总值数据进行收集,在进行数据收集的过程中可以对现阶段我国能源发展情况有更加清晰具体的了解,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确定现阶段我国能源的实际使用情况,能源生产的弹性系数可以用能源生产增长率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比的比值进行表示。一般情况下,在对能源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能源弹性系数进行衡量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不同国家在不同发展时期指标存在的不同。在我国的现代工业化时代,能源生产弹性系数的高低变化往往较快,这与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有直接关系。经过对一系列数据进行分析之后,可以确定,当能源生产弹性系数不低于0.8时,能源处于高消耗阶段。在这一阶段,要对能源消耗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并且保证能源供给的平衡性,就应该注意对技术手段不断更新,通过这种方式来制造出低能耗的技术设备,使能源生产弹性系数可以得到有效降低,保证其可以维持在0.5左右。
(二)电力生产弹性系数在展开电力生产活动的过程中,电力生产量的增长与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关系指标为电力生产弹性系数。现阶段来看,我国的电力发展处于二次发展阶段,电力的生产量几乎与电力消耗量相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在对电力生产弹性系数进行研究的时候,应该对能源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协调关系进行明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电力生产弹性系数更加准确。电力能源是现阶段我国应用最广泛的能源之一,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具有较为理想的清洁性,并且运输更加方便,将其与煤炭以及石油等能源进行比较,可以发现电力能源更加受欢迎。同时电力能源也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源,其应用情况不仅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同时也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现阶段我国工业发达程度正在不断提升,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升,对能源的应用量也在不断提升。虽然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号召节能减排,但是对于能源的需求量依然呈现出持续上涨的趋势。经过研究之后发现,只有保证现阶段电力能源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才能使得电力弹性生产系数得到有效控制,一般应该将电力生产弹性系数维持在1.2左右。
三、国民经济发展促进了能源健康发展
我国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对能源进行合理运用。首先,国民经济增长之后,势必会使能源市场更加广阔,并且能源的供应途径也会更加丰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能源开发以及利用的要求更高;其次,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能源的利用效率得到了明显提升,同时也为能源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最后,我国社会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能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此外,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使得人们对能源的认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能源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相互协调的关系,在进行能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适应国民经济的实际发展需求,从而为我国社会整体发展提供广泛的动力;在另一方面,在进行能源开发利用的时候,应该注意对其利用总量进行一定调整,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开源节流”,这样也使得地区能源供应结构的合理性得到了有效保证。同时,还应该注意对能源开发产业运转过程中所应用到的各种设备以及技术手段进行合理调整,这样一来可以使能源的综合使用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从而使得能源的开发利用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性更加明确。
四、电力能源供给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首先,应该注意对电力基础设施水平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必然联系进行确定。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农业生产,电力能源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同时电力能源消耗与产业结构变化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对于我国的产业结构来说,开始逐渐偏向于重工业化,电力基础设施水平如果达不到我国产业结构发展的实际要求,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我国社会经济增长。同时,现阶段我国第二、三产业对电力能源的依赖性在不断提升。最近几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增长,并且增长幅度较大,尤其是对一些高能耗的产业来说,在其运行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有大量的能源对其进行支持,这样才能保证行业整体的稳定发展,这也使得我国工业结构重型化的速度不断加快。行业内部的用电需求量越来越高,使得我国很多地区都陆续出现了供电紧张的情况,使得电力供应很难支撑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需求的现象经常出现。其次,电力基础设施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从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的实际情况来看,基础设施的投资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整体发展,基础设施是社会生产力形成的重要基础。同时,交通运输以及邮电通信、能源供给都与我国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密切相关。从现阶段我国能源文献的研究中可以看出,能源的供给情况以及选用情况会直接关系到工业部门的电力消耗量以及能源消耗总量。
[关键词]能源消费;经济增长;能源价格;最优能源强度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能源价格以及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的不断上升,降低经济增长中过高的能耗已经成为社会共识,节能降耗逐渐蔚然成风。然而,有一点不容忽视的是,许多学者如John Asafu-Adjaye(2000)的实证研究表明,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1](615-625)这不仅意味着经济增长引起了能源消费的增长,而且表明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存在依赖性。因此,如果节能降耗超过一定界限,继续控制能源消费将损害经济增长。例如,当年美国之所以退出京都议定书, 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限制能源消费必然损害美国的经济增长。[2](17-21)因此,对中国来说,在当前经济尚处于人均1500美元的低发展水平下,加快经济增长无疑应该是第一任务,节能降耗必须在不影响经济增长的前提下逐步推行。由此我们所提出的问题是,我们应该将能源消费降低到什么程度?是否存在这样的最优能源消费规模――这个最优能源消费既能保证经济增长率最大化的实现,又能杜绝能源浪费?如果存在,最优能源消费规模是什么?这在以往的研究中并没有给予充分的回答。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拟做一尝试,首先通过一个内生增长模型对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以证实使经济增长率最大化的能源强度的存在性。在此基础上,我们估计了近年来我国最优能源强度,测算了实际能源强度与最优值的差距,并指出相应的政策含义。
二、理论框架
我们假定一个封闭经济,并且假设一个呈现出对资本和能源的不变规模报酬的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3](189-200)
其中Yt为产出;Kt为广义资本存量,它既包括人力资本也包括物资资本;Et为能源投入;0<α<1;在上述生产函数中,生产只对Kt和Et两种投入表现出规模报酬不变的特点,如果能源投入没有相应的增长,经济仍将面临着对广义资本Kt的积累的报酬递减。我们还要注意到从能源投入Et的增加可以提高资本的边际产出的意义上说,生产函数的这个形式意味着能源投入与资本投入是互补的。即是,能源作为生产过程中的必要投入,并不能被其他要素容易的替代。
能源强度τt=Et/Yt是能源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意味着每生产一单位的产出需要多少单位的能源。定义用货币表示的能源支出为Rt=βtEt=βtτtYt,其中Rt为能源支出,βt为能源价格。
假定产出可被用于消费、广义资本的积累以及能源支出。为了简单,假定资本的折旧为零。因此资本积累方程为:
我们知道一个把家庭与企业截然分开的模型与一个其中家庭直接从事生产的理论框架是等价的。如果我们采用家庭同时也是产品生产者的规定,则汉密尔顿方程(当人口增长率为零时)为:
其中λ为拉格朗日乘子;ρ>0为消费者的主观时间偏好率。我们采用通常的效用函数形式,U(Ct)=(C1-θt-1)/(1-θ),其中θ>0为边际效用弹性,它是跨期替代弹性的倒数。我们很容易就可以得到消费增长率的熟悉形式:①
三、我国最优能源强度分析
根据理论分析,我们将考察近年来我国最优能源强度,并计算出实际能源强度对最优值的偏离。由于不能得到能源价格βt,所以无法通过τ=(1-α)/βt直接计算最优能源强度。但是我们可以借鉴Young-Seok Moon,Yang_Hoon Soon(1996)的思路,先计算一个基期最优能源强度τ基期,然后通过τt=(1-α)/(EPIt•β基期)=[(1-α)/β基期]/EPIt=τ*基期/EPIt就可以得到第t年的最优能源强度,其中EPIt为能源价格定基指数,本文用燃料类商品零售价格定基指数近似表示(见图3)。
实际上,我们仍然无法通过(1-α)/β基期计算出基期最优能源强度τ基期。但从1978―2004年我国燃料类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曲线(见图3)可以看到,燃料价格在1978―1987年间变动却非常小。如果我们忽略这个微小的变动,假设1978―1987年燃料价格是不变的,那么这个粗略的假设就向我们提供了一个可能性:由于能源强度τt和经济增长率γ的关系是倒U字型,所以可以通过γt=c+α1τt+α2τ2t+εt来估计这一既定的未知价格下的最优能源强度。虽然估计时可用的样本容量很小,但我们还是可以得到1978―1987年间的最优能源强度为τ=11.4204(万吨标准煤/亿元)。④将这个最优能源强度与1978―1987年间我国实际能源强度对照后发现,它应处于τ1984=11.5089(万吨标准煤/亿元)和τ1985=10.9689(万吨标准煤/亿元)之间,而1984年的实际能源强度更接近于这个最优值(见表1)。通过观察1978-1987年我国的经济增长率可以发现,最大化经济增长率的确出现在1984年(见图4),因此这一估计结果还是可信的。我们用这一最优能源强度近似地表示τ1984=(1-α)/β1984,并将其作为基期来计算我国近年来的最优能源强度。
由于能源价格并不总是处于一个基本稳定的状态,常常受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动,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内政府以征税和补贴等方式所进行的干预、能源输出国家的市场支配力量、超级大国和国际大资本对国际能源价格的操纵和控制等。⑤因此,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燃料类商品零售价格在1988年开始迅速上升,尤其近几年急剧上涨的趋势更加明显。而与能源价格上涨相对应,最优能源强度必将下降。下面我们将大体计算能源价格上涨后我国的最优能源强度以及实际能源强度与最优值的差距。我们首先计算出以1984年为基期的我国各年燃料类商品零售价格指数EPIt,然后通过τt=τ1984/EPIt就可以得到第t年的最优能源强度,其中1995―2004年的具体数值见表2。⑥
表2中数据表明,我国实际能源强度远远大于最优值,并且二者差距的演变轨迹为:大小大。从第(1)栏中实际能源强度数据可以看到,在2002年以前,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对能源X低效率的改进、产业、产品结构和能源品种结构的优化以及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等原因,我国能耗下降很快,实际能源强度从20世纪80年代的10万吨标准煤/亿元以上降低到近几年的4-6万吨标准煤/亿元,但是能源强度不断降低的趋势并没有持续下去,在2001年达到历年来的最低值4.6980万吨标准煤/亿元后,从2002年起重新开始上升。那么这是否意味着2001年的能源强度已经小于最优值,而其后的回升是向着最优值的回归呢?答案是否定的。第(3)栏的最优能源强度数值显示,2001年我国的实际能源强度仍然大于其最优值,并且之后实际能源强度不断偏离相应价格下的最优值。到2004年,实际能源强度高于最优值已经达到了3万吨标准煤/亿元以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表3的数据给予了很好的解释:近几年各行业能源强度的普遍上升导致了总体能源强度不断提高;而工业过高的能源强度对总体能源强度处于较高的水平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表明,在现阶段我国工业化的进程中,经济增长仍然具有明显的数量扩展特点,高度依赖于能源的供应和消费,工业化的高耗能特征依然没有完全改变。因此,节能降耗任重而道远。
四、政策建议
本文首先通过一个内生增长模型对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以证实使经济增长率最大化的最优能源强度的存在性。在此基础上,我们估计了近年来我国最优能源强度,并测算了实际能源强度与最优值的差距。结果表明,近几年我国实际能源强度高于最优值达3万吨标准煤/亿元左右,并且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因此,这一结论所带来的政策含义可能值得我们注意:
首先,要迅速降低能源消耗。我国经济增长严重依赖于能源的消费,而能源的消费形势必将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着极不和谐的状况。为了实现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协调发展,必须采取必要措施使我国的能源强度降低。从定性分析来看,能源消费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由生产技术水平所决定的,一般说来,这部分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短期内不会发生较大变化;另一部分是由管理水平、市场环境等因素决定的,这部分能源消费在短期内的可变性较大。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的、行之有效的措施降低过高的能源消耗。具体来说,在短期内,应该采用市场与管理相结合的手段实现节能降耗:(1)通过价格调整来引导企业和个人对能源的使用。由于目前我国对能源价格的管制,导致能源价格偏低,使能源价格无法反映供需关系,也无法调节能源的使用,这对节能降耗是不利的。因此,要充分利用市场形成能源价格来调节能源的供求,以引导企业与个人的能源消费;(2)国家可以在短期间内通过节能以及税收等政策措施进行严格管理,使能源浪费严重的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当然,从长期来看,节能降耗最终必须依靠技术进步。大量的实证研究都已证实了这一点。国家应调整现有的科研体制和科技政策,将政策重点倾斜在研究和采用有利于能源开发、利用的新技术,并通过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进行创新、应用并推广节能技术,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值的能耗,以及开发节能产品和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实现能耗的降低。
其次,节能降耗必须以保持最优能源强度为前提。由于我国的能源强度远远高于发达国家或世界平均水平(如2002年我国比美国高出4.1倍、比英国高出6.2倍、比日本高出13.3倍、比澳大利亚高出4.7倍),所以在以往的文献中,学者们常常将我国的能源强度与发达国家或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以强调我国节能降耗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是我们认为,由于各国国情不尽相同,生产技术存在很大差异,因此至少在目前的一段时期内,我国节能降耗的标准尚不能按照发达国家或者世界平均水平来设计,而应立足中国国情,以既定技术水平下的最优能源强度为前提,在不影响经济增长的前提下降低能源消耗。而在长期中,伴随着生产技术不断提高,能源强度将会不断降低,我国的能耗最终会降低到发达国家或世界平均水平,但这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期望在短时间内立竿见影。我们应该全面而正确地理清、认真地处理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使二者得以有效的协调、兼顾,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从盲目追求经济增长的数字指标转移到盲目追求节能降耗的数字指标,从而顾此失彼,这对能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极端重要,这也是中国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以及能源战略和能源政策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注 释:
①将Yt=AKαtE1-αt代入Et=τtYt得到Et=τ1/αtA1/αKt,然后将其代入Η/Κt,整理后就可得到。
②对(4)式求关于τt的导数并令γτt=0,然后经过简单计算就可以得到。
③图2仅仅是为了显示能源价格变动后最优能源强度的变动情况,而最优能源强度变动后相对应的最大化经济增长率是上升还是降低并不确定。
④根据函数有极大值的条件可知,γ关于τt的二阶导数2γt/τ2t=2α2应该小于0,即α2<0。其中最优能源强度规模由下式决定:α1+2α2τt=0,即τt=-α1/2α2。因此采用最小二乘法最终估计结果为:γt=-1.7930(2.6035)+0.3586(2.8778)τt-0.0157(-2.9901)τ2t+[AR(2)=-0.1740(-2.6961)],R2=0.5331。所用真实GDP等于名义GDP除以GDP平减指数,其中GDP平减指数法借鉴马树才、孙长清(2005)的方法。
⑤从这个意义上讲,理论分析中的封闭经济是一个很不真实的假设。尽管这一假设很极端,但由于我们所关注的是能源价格上涨对最优能源强度的影响,而不是分析能源价格上涨的原因,所以封闭经济的假设可以简化理论分析,而不会对结论产生影响。
⑥在上文中我们假设用估计的最优能源强度近似表示由(1-α)/β1984计算得到的τ1984,但是如果二者完全不相等,那么由我国能源浪费严重的实际情况可以肯定,计算得到的最优值τ1984一定小于通过估计得到的最优值。因此可以推测,如果用计算得到的最优值τ1984作为基期,表2中1995―2004年的最优能源强度会更低,实际能源强度与最优值的差距会更大。
主要参考文献:
[1]John Asafu-Adjay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consumption, energy price and economic growth: time series evidence from Asian developing countries[J]. Energy Economics,2000(22).
[2]韩智勇, 魏一鸣, 焦建玲, 范 英,张九天.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分析[J].系统工程,2004(12).
[3]Young-Seok Moon,Yang_Hoon Soon.Productiv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An endogenous growth model and its empirical application[J].Resource and Energy Economics,1996(18).
[4]张明慧,李永峰.论我国能源与经济增长关系[J].工业技术经济,2004(4).
Optimal Energy Intensity and China's Economic Growth
Ding JianxunAbstract: Using an endogenous growth mode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t proves that the optimal energy intensity that maximizes economic growth rate exists and the optimal energy intensity and energy price change in opposite directions. Based on that, we estimates China's optimal energy intensity and calculates the gap of the actual energy intensity and optimal energy intensity. The result shows that China's actual energy intensity is about thirty thousand tons of SCE/hundred million Yuan. In conclusion, we bring forward the suggestion of 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under the precondition of keeping the optimal energy intensity.
1.1变量平稳性检验在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四种能源消费与GDP增长关系进行计量分析前,首先要进行变量的平稳性检验,本文选用ADF单位根指标来检验各变量的平稳性。只有平稳的时间序列(即单整序列)才能进行相应的回归分析,否则就会产生伪回归问题,进而造成错误的结论。因此,下面将分别对GDP增长率,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消费增长率的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只要检验结果表明这五个变量都是单整序列,接下来就可以对它们进行其它检验和回归分析。为了研究的方便,以下分别利用YGDP、XC、XO、XG、XE来表示GDP增长率、煤炭消费增长率、石油消费增长率、天然气消费增长率以及电力消费增长率,并且这五个变量的ADF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注:表示对应的一阶差分序列。从表2可以看出,YGDP、XC、XO、XG、XE数据序列除了XG序列是非平稳的,其它序列都是平稳的,但是各序列皆在一阶差分下平稳,表明YGDP、XC、XO、XG、XE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即I(1),因此可以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下一步分析。
1.2协整检验通过对残差(residual)进行ADF检验判断其平稳性,以检验YGDP、XC、XO、XG、XE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YGDP、XC、XO、XG、XE序列通过了协整检验,表明它们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1.3相关关系分析根据表2的检验结果,YGDP、XC、XO、XG、XE序列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因此可以建立的各变量间的线性模型,如下所示:(1)对模型(1)进行最小二乘(OLS)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其中,根据DW值可以判断,变量之间存在自相关性,并且XG与XE的系数不显著,XG也没通过符号检验。由表4可知,R2值达到0.69263,模型整体拟合优度较高,模型中的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具有很好的解释能力;F值为8.93125,方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DW值也在合理的区间范围内,各变量之间已经不存在自相关性。根据表4的结果,煤炭消费增长率(XC)在1%水平下呈现出显著性,石油消费增长率(XO)、天然气消费增长率(XG)与电力消费增长率(XE)都在10%的水平下呈现出显著性,并且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消费增长率都通过了符号检验,表明这四个因素会显著地促进经济增长,而不是相反。根据四个变量系数的大小,得出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能源支持,首先是煤炭,其次是电力,然后是石油和天然气。
2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文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消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依旧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高耗能、低能效的现象还是十分突出,坚持开发新能源、降低污染依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另一方面,能源制约经济发展这一瓶颈问题始终得不到有效改善也与能源消费结构相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大力度开发可再生清洁能源与新能源,如水电资源、风电、核电等。坚持可持续发展就应该改善我国低效的能源消费结构,拓展能源的来源,降低污染排放,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首先,国家应该坚定经济转型的思路,把我国传统的粗放型工业经济一步一步调整为集约型经济,要把节约资源和有效的利用现有能源作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既定目标,只有坚持走这条道路才能又快又好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这一目标势必要求我们节能降耗。
第二,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科技等新兴产业发展为主线的第三产业结构将会改变现有的能源消费结构,尽可能的降低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限制能源消耗高、利用资源和生产的效率均低、污染排放高的产业发展,进一步发展第二、三产业,促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变,坚决淘汰严重耗费能源和污染环境的产业。现今的经济发展受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变缓,要稳定经济增速,平稳发展路径就必须走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发展误区,开辟崭新的能源消费模式。
关键词:资源诅咒;能源供求比;经济增长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7BJY110)
作者简介:陈仲常(1949-),女,重庆人,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产业经济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F2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8)03-0057-04 收稿日期:2008-03-28
发展与贫困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之一,许多自然禀赋丰富的国家或地区,未必是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甚至相反,自然禀赋丰富的国家或地区,却成为落后的区域,形成了所谓的“富饶的贫困”。经济学家们将这种现象解释为“资源诅咒”,其涵义是指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产生了限制作用,资源丰裕经济体的增长速度往往慢于资源贫乏的经济体。
一、关于此问题研究的基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