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休闲农业概论论文

休闲农业概论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2 15:31:4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休闲农业概论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休闲农业概论论文

篇(1)

关键词:休闲农业;发展对策;关键环节;可持续发展;途径和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132071

引言

我国农村自建国初期的后就遵循计划经济制度的要求,加入到互助合作社和的体系里,逐步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体制的结果。城乡二元结构严重束缚了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国家在政策上倾向于城市,使得很多投资,技术,人才都流向了城市。城乡二元结构不仅使得农业,农村,农民得不到发展,还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农业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很多农民纷纷离开农村进入城市打工。农村大量的田地被闲置,农民的进城潮还给城市带来了诸如,环境污染,绿地减少,交通拥堵等等的问题。200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在这项政策推动下,很多企业和个人从进场务工的农民手中获得农村闲置的土地和荒地的经营权,加入资金、技术的投入,盘活了农村闲置的土地、荒地。产生了一种以农业产品为资源,农村生态环境为依托,自己购进的设备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休闲农业”。

1休闲农业的概念

“休闲农业”起源于19世纪30年代中期的欧洲。迄今为止,“休闲农业”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在各个国家的各个学者给出的定义都不一样。国内外学者对“休闲农业”的定义大致如下:纵观国内外众多学者的观点,休闲农业的定义可以概括为:在秀美的生态农业资源的基础上,设计、开发、建设集旅游、观光、住宿、购物、度假、教育等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其目的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的就业率,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生态平衡。

2休闲农业的特点

2.1低成本

休闲农业不同于传统农业,传统农业以成熟的农作物来实现经济效益,从开始种植就需要大量的种子、化肥、农药、机械的投入。培育期间还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产生的效益很低。休闲农业则是依赖于农业资源和周围的生态环境之上,一次性购入建成可供游客观光、休闲、住宿、教育的场所,后期维护成本较低。

2.2高收益

休闲农业一次投入的成本可以产生高于传统农业同等成本产生的经济效益,很多农民在休闲农业中的收益远远高于在传统农业中的收益。2.3污染小传统农业一直在粗放式经营,耕作过程中流失的化肥、农药和收割时产生的大量秸秆对周边河流产生严重的污染。休闲农业主要以农业为辅、休闲为主,因此它比传统农业更加的环保。2.4产品附加值高传统农业只是单纯的销售农产品,休闲农业则不同,同样一片果园,传统农业单单的销售果子,休闲农业则可以让游客观光、采摘果子、动手榨果汁等。产品附加值远远高于传统农业。

3宝应县概况

宝应县始建于秦,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三角洲北翼。E119^7,43;~119,42.51,N33.2.46~33.24.55,属里下河平原区。全县共有乡镇14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全县拥有耕地面积7.67万km2。宝应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呈热带季风性气候特征。适宜动植物的繁衍生息和种植生长。

4宝应县休闲农业分析

4.1地理优势

宝应属于黄淮冲击平原,一条京杭大运河贯穿其中。境内海拔在2m左右,s331省道贯穿东西,s237省道贯穿于南北,县内湖泊密布,共有河流42条,是南水北调的源头地。周围有扬州、上海、南京、连云港等重大港口。宝应距离苏中机场只要近一h车程,在建的连淮扬镇高铁宝应站使宝应和全国大城市的距离大大缩短。

4.2文化优势

宝应始建于秦,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南接历史名城扬州市,北连文化名城淮安市。少时的读书处使得宝应更具有文化底蕴。久远的历史和现代文明使得宝应这座城市更具人文魅力。

4.3市场优势

宝应县2014年GDP总量408.20亿元,在政府的带动下,全县人民人均收入同比增长11%,居民的收入增加使得休闲农业的消费市场潜力增大。

4.4政策优势

2010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农业特色化、规模化为目标,着力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和传统农业的有机结合。

4.5区位劣势

全县现有休闲农业企业11个,休闲农业个体经营户10家。多数休闲农业区位交通不便利。在推广时候难度很大,消费者群体范围大大被限制。

4.6内容单一、设施不健全

除了荷园和白鹭岛两个大的休闲农业外,其他休闲农业,内容形式单一,很多只是单纯的让游客进行采摘、垂钓活动,没有最大程度的开发,在和其他休闲农业企业竞争的时候缺乏优势。经营管理者素质低:很多休闲农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很多以前是从事农业生产、加工的工作,对经营管理休闲农业缺乏系统性的管理技能和知识,尽管有关部门在对很多管理者进行培训,但效果还不是很显著。

4.7休闲农业缺乏规范的管理

县内绝大多数休闲农业虽然取得营业执照、税务执照,但是很多很多游客反应自己要求开张发票的时候,很多休闲农业没有发票可开。休闲农业在县内已经运营数家,当时还没有一个真正的行业规范和技术指导。问题的根本是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部门。

4.8知名度不高,品位低

县内休闲农业的消费者群体还局限于本县及周边县市,原因是本县很多休闲农业定位低、规模小、低品味,没有品牌营销意识。内容不够丰富,设施过于简陋。社会影响力低。

5宝应县休闲农业的发展对策

国内外学者对于发展休闲农业有着不同的看法和对策,通过对宝应县休闲农业的调查认为:下一阶段,宝应县休闲农业的发展思路一定要高举科学发展观旗帜、统筹城乡发展、坚持现代农业道路、坚持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和农业的优势。全力打造多功能型的休闲农业。

5.1科学规划布局、因地制宜

县有关部门一定以休闲农业长远发展为目标,要将休闲农业区位的定位同城市旅游规划、城乡一体化规划、农业产业化规划结合起来。休闲农业的区位规划一定要突出特色,从各乡镇、各村的农业资源、经济资源出发,选择一条适合本乡镇、本村发展的道路。努力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休闲农业。以农为本、以农为辅:休闲农业是依托农业发展起来的综合性产业,但是整个产业一定要贯穿“农”字,千万不能脱离农业产品,不能盲目的追求服务业的发展。但是在以农为本的前提下,要合理的开发的第三产业,坚持立足农业,合理开发观光、旅游、采摘、住宿、教育等项目。

5.2制定政策、扶持休闲农业

政府一定要完善相关机制,大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到休闲农业中去,应积极鼓励农民自主开发休闲农业,对于自主开发休闲农业的农户给予政策激励,加大对休闲农业的扶持力度,引领农民自主创业。在用地审批过程中,一定要加大监管力度、规范用地,避免出现土地滥用、他用。

5.3加大品牌建设

休闲农业包含了农业、工业、服务业的经营管理内容,需要具有更专业技能的从业人员。很多从业人员缺乏责任感、品牌意识淡薄。只顾眼前的利益,没有立足长远的发展目标,致使休闲农业发展缓慢,效益低下。强化监督机制:休闲农业选址多在乡镇村落,很多时候政府的监督力不足,致使很多休闲农业胡乱经营,扰乱市场秩序。游客投诉处理不及时,使得休闲农业进入一个不健康的发展模式。因此,强化监督机制,加强休闲农业的管理,使休闲农业能通过正规形式占得市场份额。

6结语

宝应县休闲农业正在蓬勃发展,这种发展是建立宝应县的经济、文化、教育、旅游等共同发展的基础之上。但宝应的休闲农业较周边县市的休闲农业水平还是较低。在政府的引导下,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可以产生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社会就业率、保护乡村民俗文化、提高教育水平等的乘数效应。对于促进农村和农业的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休闲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赖明洲,薛怡珍,谢佩珊.台湾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刍议[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

[2]郭焕成,郑健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第二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与观光旅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

[3]范水生:休闲农场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4]陈墀吉,陈德星.休闲农业概论,台北:威仕曼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

[5]廖树宏.新农村新休闲[M].台北:商讯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

[6]卢云亭,刘军萍.观光农业[M].北京出版社,1995.

[7]叶滢,刘杰.城郊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初探[J].江西社会科学,2001(12).

篇(2)

研 究 生 开 题 报 告

 

题 目: 

 

 

学        号          

姓        名           

专        业               

指 导 教 师        

院(系、所)          

 

 

 

 

 

 

   2018年9月1日

 

 

开题报告要求

 

一、课题来源(国家、教育部、省、市、自选)。

二、拟研究的问题以及研究的理论或实际应用意义或价值。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的综述。

四、主要研究内容。

五、课题研究拟采用哪些方法和手段,完成论文的实验条件等。

六、研究过程中预计可能遇到的困难或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七、计划进度。

八、主要参考文献。

 

 

附注:

1. 开题报告须存入学生个人学籍档案。

2. 开题报告要求文句通顺、内容明确、字迹工整。

3. 开题报告打印后提交给导师,再由导师审核签字后提交给EMBA教育中心。

4. 申请某学期学位论文答辩的学生,其开题报告提交的最后时间为该学期开学第一周星期五下午5:00之前,过期不予受理。

一、论文题目及来源

    论文题目:NZ县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课题来源:本课题为华中科技大学学生*****于毕业前夕,在管理学院教授的悉心指导下,结合本人所在的NZ县发展现状与问题撰写的毕业论文题目,属于自选课题。

 

二、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1)研究背景

NZ县位于鄂西北,汉水以南,荆山山脉以东,东临荆州武汉,西连神农架,南接宜昌三峡,北依襄阳南阳;地处江汉平原的北缘,南阳盆地的南缘,秦巴山系的东缘。版土面积三千八百五十九平方公里,总人口六十万人。NZ县山、水、林、城资源特色突出,景区与城区融于一体。拥有48大泉、72河堰之美誉。林地378万亩,森林蓄积量达28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64.6%。林特资源有1500多个品种。近年来,NZ县农业产值增速一直居于各县区前列,建设了优质粮油蔬菜基地85万亩,优质林特基地67万亩,优质烟叶基地3万亩,特色农业产业生机勃勃。并已形成以涌泉工业园、襄阳磷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为核心的工业发展格局,且近两年因园区的投入生产,工业生产总值不断攀升,成为NZ县经济拉动力。正在着力建设1500平方公里的生态文化旅游区;投资20亿元以上,重点开发5个4A级景区。生态文化旅游旅游产业作为新型战略性支柱产业后起而勃发。

目前,中国的国家政策与襄阳市的地方政策的发展为NZ县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与推动作用。中部崛起战略的推进实施为NZ县抢抓特色和优势资源提供了机遇;在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襄阳所处的鄂渝豫陕毗邻地区是十二五时期乃至未来中西部重点发展地区之一,襄阳市打造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目标为NZ县未来城市定位指明了方向;国家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统筹政策为NZ县建成特色城市提供了保障,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科技化、生态化、城镇化将是未来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城乡统筹是NZ县这样的人口大县城市化过程中关键的举措,也是城市特色的形成基础;大旅游时代的来临则为NZ县的旅游业发展方式提出了导向。

2)研究的目的意义

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为NZ县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得NZ县面临着更为严重的问题与挑战:一是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当前,NZ县引进的大多数属建材行业,浪费了大量的石灰石、磷矿石资源,同时也破坏了生态环境,导致农村饮水困难;二是产业发展定位问题。目前NZ县已形成磷化工、建材、森工、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机电等六大产业,但大多数未成为终端产品,既浪费了资源,又破坏了环境,导致附加值较低。本文就如何通过制定与实施有效的发展战略,打造山水园林城市,实现产城融合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本文致力于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采取SWOT分析方法,制定有效的城市发展战略,为NZ县打造以山水农林保育为基底的绿色之城,以产业转型升级,集约高效为基底的活力之城,服务齐备、 资源丰富、品牌响亮的文化之城,环境优美、 人地和谐的宜居之城提供一定得决策参考,同时也为其他县、市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一定的借鉴。

 

三、相关研究综述

1)城市规划概述

城市规划最初是用于解决19世纪末资本主义工业城市的种种环境恶化问题和社会问题而产生。城市规划是指政府部门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以及各项建设设施的综合部署以及实施管理。城市规划不仅是一项政策性、综合性很强的政府职能,还是一门跨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城市规划具有高度的政策性、综合性、前瞻性以及强制性等特性。通过对空间资源、土地以及各项建设的实施与管理,城市规划处理好近期与远期、局部与整体、城市与区域等十大关系。

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可追溯到19世纪末期。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提出了著名的“田园城市理论”;1933年,《雅典》中,明确提出了城市的四大功能,即居住、工作、休憩以及交通;1977年,《马丘比丘》中进一步提出城市的综合性、多功能概念,并指出城市与自然之间的和谐。随着21世纪的到来,世界城市的发展潮流主要是城市化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城市的多样化。因此,城市规划的任务变得更加艰巨而繁重。

作为一种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重要措施,城市规划是政府干预、调控城市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我国的城市规划的也历经了几十年的发展。1980年,我国组织召开了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1984年,《城市规划条例》开始实施;1990年,《城市规划法》实施;1996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2008年,新的《城乡规划法》实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城市规划的定位是城市规划是国家对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实行宏观调控和具体管理的重要依据与手段,要求“切实发挥城市规划对城市土地及空间资源的调控作用,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是在大力加强城市规划对土地及空间资源调控和建设活动管理的同时,既逐步向综合规划发展,又及时注重城市实体形象的塑造。新时期,我国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是“统筹安排城市各类用地及空间资源,综合部署各项建设,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作为一股重要的城市公共事务的组织力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傅约翰(JohnFriedmann) 对不同规划类型在公共领域的角色进行了归纳,主要有四个,即规划作为社会改革、规划作为政策分析、规划作为社会学习以及规划作为社会动员。而结合我国目前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我国的城市规划至少要担当以下三种角色:调控人角色,对城市的宏观发展方向以及战略进行调控;公益人角色,实现并维护一定的公共目标,鼓励和保护有益的外部效益,预防和制止有害的外部效应;仲裁人角色,超越于各个经济主体之上,协调、处理城市规划建设活动主体间的利益冲突。”要想使城市规划担当以上的社会角色,就必须实现城市规划从蓝图向过程的转化。

2)发展战略概述

发展的本质是对旧事物的否定以及新事物的出现,其核心是创新。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发展是一个包括了社会结构、经济结构、经济体制以及政治制度变化在内的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辞海》中对战略一词的定义是,“军事名词,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挥:它依据敌对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地理等因素,照顾战争全局的各方面,规定军事力量的准备和运用。”在英语中,战略一词为“strategy”,来源于希腊语“strategos”,意为“指挥军队作战的艺术”。目前,战略也已经在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是指对某一领域的基本性、长期性、整体性、决定性的谋划,战略属于一个概念性的统称,主要包括了竞争战略、发展战略、开发战略等。

“发展战略”一词最初是出现在发展经济学中,属于一种最基本的战略。发展战略主要是指从总体上决定人类社会各个领域发展的全局性、长远性的指导原则与谋划。发展战略的内容主要有战略背景分析、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制定、战略重点、战略任务、战略布局、战略对策等。总体而言,不同领域的发展战略均具有如下四个共同特征:

(1)全局性。任何战略问题都是以研究全局指导原则和谋划方案为目的。发展战略对于制定该战略的国家、地区、部门或单位来说均具有全局性的影响。

(2)长远性。长远性反映了客观经济社会系统在其运行过程中的时序规律。任何组织在战略目标制定、战略重点选取、战略措施构建及战略实施管理等步骤上均按照一定的时序步骤与规律进行战略的管理,进而产生时序上的功能效应,使得能够在远期产生近期意想不到的后果。

(3)动态性。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发展战略也应随着环境的变化适时作出调整,以便进行科学管理。

(4)利益性。无论发展战略的内容和谋划方式是什么,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获得服务组织或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追求发展战略主体的利益也是发展战略的一个本质特征。

 

四、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论文首先介绍论文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有关城市发展战略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整理,并根据论文的研究目的全文提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然后,对NZ县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发展现状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NZ县目前的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其次,对NZ县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并利用SWOT分析工具,找出NZ县面临的外部环境机会与威胁以及内部环境优势与劣势,进一步得出NZ县的战略定位。

再次,从战略原则、思路以及阶段性任务等方面对NZ县的发展战略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并构建了NZ县城市发展战略体系。

最后,从人才引进,竞争合作等方面提出了NZ县城市发展战略实施的辅助政策。

论文大纲如下所示: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本文研究思路与内容

2 NZ县现状与问题分析

2.1 NZ县简介

2.2 NZ县现状分析

2.2.1 城市人口规模与经济现状分析

2.2.2 资源现状分析

2.2.3 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3 NZ县发展面临问题分析

3 NZ县战略环境分析与战略选择

3.1 外部环境分析

3.1.1 政治环境分析

3.1.2 经济环境分析

3.1.3 社会环境分析

3.1.4 技术环境分析

3.2 SWOT分析

3.2.1 外部环境提供的机会

3.2.2 外部环境存在的威胁

3.2.3 内部环境优势

3.2.4 内部环境劣势

3.3 战略定位与选择

3.3.1 战略分析

3.3.2 战略定位

4 NZ县城市发展战略思路与体系构建

4.1   城市发展战略总体思路

4.2   城市发展战略阶段及任务

4.3   城市发展战略体系建构

4.3.1 城市产业战略

4.3.2 城市休闲战略

4.3.3 城市文化战略

4.3.4 城市绿色战略

5  NZ县城市发展战略实施的辅助政策

结束语

 

五、论文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本文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方法与案例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本文在大量文献阅读基础上,对城市发展战略相关的概念及理论进行了阐述,并对战略领域涉及的理论及方法进行了整理与回顾。

案例研究法:本文以NZ县的城市发展战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NZ县目前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NZ县目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通过对NZ县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运用SWOT分析方法,指出了NZ县的发展战略。

论文的研究路线图如图1所示:

 

六、论文写作计划进度安排

2013年3月——2013年4月:文献查阅及收集相关资料

2013年4月——2015年6月:方案设计,完成开题报告

2013年6月——2013年8月:撰写论文初稿

2013年9月:论文修改、定稿、打印

2013年10月:论文答辩

七、参考文献

[1] 艾伯特·赫希曼. 经济发展战略[M].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1.

[2] 陈友华, 赵民. 城市规划概论[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0

[3] 储玉坤. 周建平. 20世纪末世界经济发展趋势[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

[4] 崔功豪, 马润潮. 中国自下而上城市化的发展及其机制. 地理学报, 1999.54(2):106-115

[5] 雷翔. 走向制度化的城市规划决策[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6] 刘翠明, 张峻. 小城镇发展对策研究. 生产力研究, 2004,11:49-50.

[7] 石杰琳. 加快小城镇建设实现农业现代化. 决策探索, 2001, (5):42-43.

[8] 孙施文. 有关城市规划实施的基础研究. .城市规划, 2000, (7)

[9] 袁中金. 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7.

[10] Miehaele. Porter. Competitive Strategy. BerrettKoehler, 2002.10

[11] Miehaele. Porter.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 Berrett Koehler, 2000.

[12] Miehaele. Porter. Ultimate Competitive Advantage. Berrett Koehler, 2003.

[13] W.ChanKim: Renee Mauborgne. Blueoeean Stratery.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学生签字

指导教师签字

院(系、所)领导签字

篇(3)

【关键词】城乡生态系统;安泽;可持续

1 引言:

城乡生态系统是构成并支持城市生态环境发展的自然基础,是城市文化特色的重要载体,城乡生态系统与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城乡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现在中国人工环境的急剧膨胀正逐渐侵蚀着城乡环境中的绿色和自然因素。

目前,发达国家的城乡发展模式已不再是由经济主导的局面了,而是特别重视城乡生态的建设,即保持现实与未来的协调,保持城乡生产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保持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保持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伴随着城乡发展观念以及发展模式的转变,中国城乡生态系统规划地建设理论也应有新的发展。但现在城乡生态系统规划只能反映科学性却无法真正体现生态系统本身应具有的艺术和人文特性。

本文通过对安泽城乡生态系统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力图发掘如何运用城乡生态系统规划来调节城乡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基本要素间的协调关系,并通过尊重和保证城乡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找出塑造高文化品味的城乡生态空间环境的方法。以达到自然、社会、经济等的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创造出和谐的城乡生态系统,希望对城乡生态系统的规划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 城乡生态系统的功能

城乡生态系统是以城乡中生活的人为主体,以城乡次生自然要素,自然资源和人工物质要素、精神要素为环境、并与一定范围的区域保持密切联系的复杂人类生态系统。

城乡生态系统不能仅给居民提供游憩场所、生产场所、休闲场所、自然景观等空间,更重要的是对改善城乡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所起的作用。从城市生态学角度看,城乡生态系统中包含的绿色植物既能维持和改善城乡区域范围内的大气碳循环和氧平衡,又能无能耗地调节城乡温度、湿度,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还能调节城乡区域通风,减少风害、降低噪音等等。由此可见城乡生态系统的效益是多方位的综合体现的。

但是城乡生态系统的功能又与社会制度、历史传统、民俗习惯、科学文化、经济生活水平及地理环境息息相关。随着城乡生态系统在城市用地中所占比重的不断增加,使其必然会成为影响城乡风貌的重要因素和城乡的重要基础设施,凝结着时代的各种自然、科学、精神价值要素的城乡生态系统,也成为吸引人才、技术和资金集结的重要因素。因此,城乡生态系统的发展应与城市文化建设及社会发展同步进行。

总的来说,城乡生态系统不仅可以创造城市人文景观,提供休闲、健身场所,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还能防灾避难,值得我们重视。

3 安泽县城乡生态系统资源

安泽县隶属山西省临汾市,位于山西省的南中部、临汾市的东部,太岳山脉东南麓。东与屯留县、长子县为邻,南与沁水县接壤,西与浮山县、古县交界,北与沁源县毗连。全县南北长65公里,东西宽约45公里,总面积为1967平方公里。

安泽建国以来,绿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全县有林面积由建国初期的9万亩发展到现在的155.1万亩,森林覆盖率由3%提高到52.6%。尤其是1994年太行山绿化工程启动以来,年均增加造林面积约6万亩,年均增长4个百分点。进而在“十五”期间有林地面积从136万亩增加到153万亩,增加了17万亩。全县人均林木蓄积量41立方木。在工程建设的带动下,随着造林工作的不断开展,带来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庞大的绿色屏障涵养了水源,形成独特的“安泽小气候”。2001年6月,安泽县被国家环保总局确定为第六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试点,确立了安泽县领先的生态地位。

安泽县县城位于县域地理位置的中部偏西,近年来安泽县的城市建设发展很快,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特别是在县域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改善方面有很大的进步,县域生态系统的建设也是安泽县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成绩很大,如大量建设了城市交通绿化和防护绿化,使得城市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虽然安泽县通过近几十年制定并实施有效的绿地建设政策,城乡绿化覆盖率等指标比以前有较大提高。但与目前国内绿化先进城市相比尚有很大差距,安泽县现状绿化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指导思想的不明确使得生态系统的规划方向不明晰,缺乏整体性协调性,缺乏地方特色,没有形成可持续发展。同时,县城城市规划没有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对植物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对城市绿地空间的多样化功能认识不足,不注意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绿地景观缺少艺术性和地域特色;从性能来看,安泽县城因为城市较小,绿地的功能比较综合。现有四块绿地的功能性不强,除了文体广场绿地面积较大以外,其它几块绿地功能单一,面积不大,难以构成绿地系统。公共绿地分布在河流和过境公路的旁边,造成居民使用不便,尤其是309国道以北的居民,北部区片没有合适到达的公共活动的场地。安泽县城由城市公园及各类绿化廊道构成的城市休闲开放空间体系没有形成。城市公园和街头绿地缺乏分级,地域分布不均衡,缺少廊道连通,布局孤立。

由此可见安泽县城乡生态系统没有形成可持续发展。因此,虽然绿化投入大,而生态系统收效微,

4 安泽县城乡生态系统规划探索

根据安泽县的城市性质和绿地现状的调查研究,本文对安泽县城区生态系统的目标和构想定位为:调整绿地布局结构,完善绿地类型,提高绿地配置和养护水平,丰富城市景观,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突出城市特点,使安泽县的绿化与现代化都市的城市形象相匹配,使安泽县在城市生态环境和整体面貌上得到极大改善,城市历史文化环境得以保护和突出。

4.1 综合考虑生态系统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优化城乡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营造城乡特色景观。笔者认为在城乡环境保护规划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是必要的措施:

4.1.1 环境的保护

划定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地, 加大保护力度, 确保饮用水源的水质达到国家标准。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力度, 鼓励畜禽粪便资源化, 确保养殖废水达标排放。

4.1.2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

为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地,对土地承包者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冻结征用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草地、林地等,重大建设项目尽量减少占用林地、草地和耕地,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

4.1.3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

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时, 应统筹兼顾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的综合平衡, 坚持开源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

4.1.4 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

切实搞好各类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特种用途林等生态公益林。大力发展科技, 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 减少樵采对林木植被的破坏。

4.1.5 保护生态环境

城乡域内停止一切导致生态功能继续退化的开发活动和其它人为破坏活动。改变粗放生产经营方式, 走生态经济发展道路。

4.2 城乡生态系统与自然人文资源的结合:

通过利用城市的山水自然资源,合理引导城市功能空间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考虑城市未来的拓展方向和模式,完善城市功能组团分隔,构筑安居和发展的山水型园林城市。通过园林绿地建设,弘扬地方文化,改良城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安泽县城绿地系统规划布局为:

4.2.1 公园绿地

规划公园绿地的布局应满足市民步行10分钟可以到达县级公园,步行15分钟到达大型公园或生态绿地的原则。规划公园绿地按“片区级”划分, 规划6处片区级公园绿地,其中5处为新增公园绿地,主要布置在生活功能主轴线泽明路上,片区级公园绿地按500米服务半径设置。

4.2.2 组团绿地

为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应在县城中建立组团绿地,做到基本覆盖泥土。应充分利用零散用地种植花木,美化城市生态环境。组团绿地主要分布于城市景观道路两侧、部分河道两侧以及居住区出入口附近,在居住人口密集、商业活动聚积之处、新区和旧区,分别以丰富城市空间环境、消灭绿化盲区为目的,尽可能采用多种方式进行组团绿化,如:空、荒置地复绿、旧房改造和违章拆建等,争取更多的亲切宜人的绿化空间。

4.2.3 防护绿地

规划按照城市卫生、安全、防灾、环保等要求建设防护绿地,积极营造人工林,在规划区内的山体、河流、水源保护区、工业区周围、市政管线和交通干线两侧布置防护绿地。在高速公路、城市过境道路两侧设置宽度30-50米的隔离绿带;污水处理厂、变电站周围、工业用地与生活用地之间及高压线走廊沿线设置一定宽度(10-20米)的隔离绿带。规划防护绿地面积共计48.85公顷。

4.2.4 滨河绿地

滨河绿地主要是在河流水道两侧布局带状绿地,规划宽度一般为两侧各10-50米。

在街头绿地和滨河绿地中需要建设一些活动设施及人工种植花草、树木,成为市民日常休闲的绿地。

4.2.5 住区公共绿地

在县城居住小区建设中,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设置绿化用地,成为城市绿地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一般采用人均2平方米(其用地面积计入居住用地之中)。

4.3 安泽城市景观风貌规划

4.3.1 城市景观风貌要素及特征

基本要素

(1)山:县城位于山谷之中,东西两侧为连绵的山丘。西侧山峰雄伟浑厚,东侧山峰险峻挺拔;山丘遍布绿化,呈墨绿色;山形与山色是县城景观最重要的背景。

(2)水:沁河从县城东部沿山脚而过,是城市景观精华所在。河中有树,各种植被十分茂盛;河床漫滩,河道蜿蜒曲折;水声淙淙,悦耳动听;树、河、声是安泽县城最有价值的景观特质。

(3)林:县城山上到处长满了松树等树林,郁郁葱葱,为城市景观带来了生机和绿色。

(4)城:城市在河谷中沿河呈带状布局,低多层建筑分区明显。

4.3.2 安泽城市景观规划目标:

(1)河谷山城:从地理环境看,安泽县城山丘、河流、城市紧密结合,呈现典型的河谷山城特色,具有较为独特的景观特征。

(2)历史与现代兼容:城区既有以现代建筑为代表的城市景观,又有以历史上形成的大片具有山西地方特色的平房区为代表的传统地方建筑景观,新旧共存,体现出城市发展的脉络。

(3)传承历史人文:各种建筑符号、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活动等等都体现出了山西本土的文化风格,在城市景观上呈现出独具特色地方人文的特征。

4.3.3 安泽城市景观规划探索:

规划形成以沁河为主要景观廊道,以周边山体、树林为背景,以特色风貌区为重点,山、水、城、园交融的景观格局:

(1)“一心”――规划安泽月亮湾湿地公园及周边景观,为安泽县城公共景观中心。

(2)“三轴”――三条主要道路景观轴线:

一是滨河大道,为滨水景观轴线,具有视线开阔、自然景观丰富等特征;二是国道路,是县城东西方向主要联系通道和主要的城市出入口所在地,具有开阔的视野、变化起伏的地形等特征;三是泽明路,为城市重要公共景观主轴线。三条重要城市景观道路将城市的主要出入口、重点景观地段和结点,以及山与水连接起来,是城市景观认知的重要途径。.

(3)“四区”――五类景观风貌区,包括:

城市公共景观风貌区:为城市公共空间及公共建筑形成的风貌区;

现代城市居住风貌区:为城市现代化居住社区风貌地段;

传统特色居住风貌区:城市中部、泽明南路东侧的平房区是安泽县城最具规模、最具历史特色、建设条件较好的平方建设区,目前居住环境不佳,但平房区建筑群在建筑材料、建筑形式方面具有较强的地方传统特色。建议在平房地区的改造过程中,应充分尊重现状,挖掘这一地区建筑的历史文化资源;

自然景观风貌区:以荀子公园山体、西山山体以及高壁村北山体为主的县城周边山体,所形成的自然景观区域。

(4)“六廊”――六条生态景观廊道,塑造沁河及其他6条支流沿线的生态景观廊道。其中,沁河及其沿岸绿地河谷为县城最主要的生态景观廊道,另外以城区内的沁河支流为基础形成的6条生态景观廊道。

(5)“六片”――八片公园绿地。(见表1)

通过这些手段,使市域和市区生态资源背景之间建立联系,并构成自然与人工相互渗透、有机联系的生态网络,以达到生态效益最大化。

5 结语

城乡规划的实体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许多城市与乡村是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环境相互影响的产物。因此在生态系统地规划中,对文化进行有效利用值得我们更加深入地探索和研究。因此从发展旅游、塑造城市特色角度来看,城乡生态规划应注重寻找有传统文化魅力和可持续发展特征的模式,坚持整体优化的原则,从系统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出发,强调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的目标与区域或城乡总体规划目标的一致性,追求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整体最佳效益。

同时,生态环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系统各生态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不仅影响到整个生态环境系统的稳定性,而且也直接关系到系统的结构和整体功能的发挥。因此,在城乡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中必须遵循协调共生的原则,使得城乡生态系统形成动态平衡,在这个系统中,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经常处于非平衡状态。只有当城市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之间达到相对平衡时,整个系统的整体效益才能达到最佳的状态。

参考文献:

[1]焦胜等著,《城市生态规划概论》,北京,化工出版社,2006

[2]黄向华,《城市园林生态系统规划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学位论文],2007

[3]吴良铺,《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08294);“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8BAJ08B04)

作者简介:

篇(4)

关键词:残疾人高等教育;教育价值取向;重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2-0155-03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价值问题是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整个教育工作实践的出发点,许多教育现实问题都源于教育价值取向[1]。价值是指客体满足主体的程度。教育价值就是教育这一活动及其结果满足教育主体需要的程度。它反映作为客体的教育现象之属性与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价值取向是指主体依据自身需要对客体进行的思考与选择;教育价值取向就是以教育主体的自我立场对教育价值的自觉判断与抉择,它直接影响教育的发展方向与价值实现[2][3]。教育价值可以分为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包括生存或谋生、满足兴趣或精神需要、完善或自我实现等价值;社会价值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价值[4]。其中,满足兴趣或精神需要、自我完善或实现个人价值以及社会价值中的文化价值属于教育的本体价值,生存或谋生以及政治、经济价值则属于教育的工具价值。与教育价值的分类相对应,教育价值取向也可以分为个人价值取向与社会价值取向、本体价值取向与工具价值取向等。作为教育纵向体系中最高层次的高等教育,作为社会先进文化引领者的大学,自诞生以来其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就一直是学界积极探询的热点和社会的中心议题之一。大学理念的形成与发展始终是以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为导向的,而价值取向是维系高等教育生存与发展的核心所在[5]。一般认为,高等教育价值取向是指高等教育主体在高等教育实践领域中保持的价值立场、态度及倾向[6]。

随着人本主义和教育民主化思想影响的深入,残疾人作为一个规模庞大的弱势群体,其教育公平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残疾人高等教育逐渐成为展示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本体功能是赋予人以价值生活之能力,要求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尊重人的生命价值、生存尊严和理想追求,给人以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和完满人格的自我塑造。就此而言,教育理应面向、接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与排斥残疾人,满足不同人群对教育的需求[7]26。但长期以来,由于各种社会偏见与陈腐观念的存在,残疾人平等的公民地位及权利很难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而当今我国大学似乎又集体陷入了创优或改革的焦躁状态,在激烈的竞争中出现了价值取向上的迷惘与失衡,非但没有与政治保持良好的边际距离,而且深深地卷入了经济的功利主义漩涡,过度追求社会工具价值而忽视个体生命价值,导致残疾人高等教育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边缘化状态[3][8]。大学人文精神的衰微以及由此引发的公众对其品质危机的责难已然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高等教育功利主义价值取向与残疾人高等教育需求的矛盾日益凸显[9]。为残障人士之福祉考虑,审视特殊教育对生命关怀的人文诉求,理性反思当前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偏离,回归大学本身的高尚与包容精神,无疑是当前大学精神重构和社会文化重构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命题。

二、当前残疾人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现实及偏离

残疾人高等教育是我国残疾人事业和特殊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是社会和谐与进步的内在要求,对于保障残疾人平等教育权的全面实现具有重要意义[10]。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党和国家就致力于残疾人教育层次的提升与生存状况的改良,开始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各种教育现实问题也十分突出,很多问题实则根源于教育价值取向的偏离,尤其是以急功近利为标志的功利主义对教育本体价值的冲击。当前,残疾人高等教育的社会工具价值取向占据主导地位,残疾学生的生命本体价值被弱化。二者的失衡主要表现在:1)残疾人高等教育各种安置形式(特殊教育学院/系/班、随班就读、各种非正规教育等)下的专业设置都比较狭窄,过度关注了残疾大学生生理缺陷的表象,片面分析了他们的优势与弱势,投入了大量的教育精力对其进行缺陷补偿,却忽视了他们的兴趣爱好,没有充分尊重和开发其潜能,更没有考虑到大学教育对其后续生活的支持与推进。2)很多高校往往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管理及评价模式,无原则地对残疾大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忽视其个体价值和人格塑造,缺乏其对生命发展的全面认识和理性把握,直接导致毕业生专业学习质量偏低、就业能力与空间有限、职业调适能力不足及社会适应性不良等[11][12]。

受当前主流媒体文化中广泛流行的悲剧或慈善模式的影响,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特殊教育似乎陷入了一种慈善怪圈,这种现象的背后实则是打着慈善幌子的社会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对教育行为的操纵。事实上,残疾人教育往往沦为商业炒作或政治作秀的牺牲品,甚至背离慈善行为最初的道德底线[13]。作为一种根植于人性本源的朴素人道情怀,慈善是仁爱之源和道德之基,但基于同情与怜悯的慈善行为往往会指向外界的恩赐与施舍,而这样的馈赠无疑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俯视,实质上是对不平等的默认,尊重自然也就无从谈起。按照这种人道慈善观的价值取向,残疾人高等教育就是慈善义举,接纳残疾大学生的高校就是一种“高级收容所”,这显然是对教育本质的误解与偏离,也很难使教师产生积极的教育期望和真实的教育接纳。所以,尽管慈善可以为残疾人高等教育事业争取到一定的物质支持和心理同情,但是,不可否认它隐含了一种歧视性的教育态度——忽视残疾人的生命主体性和教育公平权。事实上,与这种片面教育价值取向相对应的是长期以来在我国已经根深蒂固的一种思维定式和价值认同——残疾即残废,这从本质上否定了残疾人的权利、价值和潜能,直接导致了文化隔离与参与受限,社会沟通及生活的障碍便由此产生。

三、残疾人高等教育生命价值取向之重构与回归

从社会责任和道义来看,大学不仅要树立知识权威,而且也应成为“社会的良心”,大学的魅力正在于它的精神,其中最为本质的就是以理解和包容为核心的人文主义。正如前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叔子所言,“人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14]。就这个意义而言,呼唤大学人文精神的回归与审视残疾人高等教育的人文诉求不谋而合。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残疾人都能直面自身缺陷,坚强应对命运的残酷挑战,努力追求生命的价值,这种强者姿态应该引起人们对生命硬度与尊严的深刻反思。毫无疑问,人之生存应当是残疾人高等教育本体价值确证的哲学依据。关怀生命应成为当前残疾人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而生命价值取向的选择也是对当代我国大学精神嬗变而进行批判与纠正的一种时代回应[6][9]。

1.核心:以人为本,坚持全纳的教育态度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缺少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伴随功利主义和价值虚无主义的泛滥,教育往往被单纯地视为一种工具,“人才”的培养凌驾于“人”的教育之上。按照这种功利逻辑,残疾人由于自身的局限不具备与普通人同等的学习或工作能力,自然应被排除在主流教育之外,隔离的学校或班级可以为残疾学生提供最有效的教育。还有更为极端的观点认为,发展特殊教育尤其是残疾人高等教育难以产生显性的社会效益,只是在浪费社会资源。事实上,很多高校都把残疾学生视为一种负担,认为他们会给学校工作带来麻烦,会对正常学生造成不利影响,因而“理所应当”地把残疾人拒之大学门外,或者只是提供有限的、隔离的教育服务,从而加剧了残疾人的生存危机,这些现象都有悖于教育公平的精神。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北欧国家的特殊教育界对传统的特殊教育观念及其教育经验的合理性提出质疑,最先倡导“正常化”教育,开始打破隔离的传统。到了20世纪90年代,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作为一种教育思潮伴随教育民主化的推进而逐渐兴起,它以人权的视角和方法重新审视教育公平问题,对之后世界各国普通教育的改革和特殊教育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和指导作用[7]。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实情以及残疾人对高等教育庞大的潜在需求来看,源于教育人道主义使命的全纳态度与精神无疑将会使以生命关怀为取向的残疾人高等教育价值重构成为一种可能。

全纳教育哲学的基本内涵是所有公民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都应享受平等的教育机会,都应在全面参与与合作中达到充分发展[15]。以全纳为导向的普通学校应该反对歧视与隔离,无条件地接纳所有学生并为之提供有效的教育。全纳教育把教育关注从部分学生引向全体学生,充分而深刻地体现了教育民主的三大内涵,即教育机会均等、民主的教学与管理和民主的师生关系[16]。全纳教育最核心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其灵魂就是对个体生命的深切关怀,这意味着高等教育应该直面所有学生的生命现状,以包容的教育胸怀接纳残疾大学生,并以积极的教育态度为其营造健康成长的空间。当然,教育不应是对个体发展的盲目顺从,而应通过明智的选择主动适应个体发展。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高度概括了“以学生为本”的真谛,他说:“教育是把一个人从黑暗引向光明,教育是把一个人从低俗引向高尚,教育是把一个人从虚假引向真实。”[17]正如《学会生存》中指出,人类发展的最根本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因此教育应指向具体而完整的人,把人作为发展的目的而不仅仅是经济工具加以对 待[8]。人是教育活动最根本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现代社会不应当有比人更高的主体和目的,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应当是主体的构建和公民的塑造。特殊教育的价值不能单纯用结果取向的世俗功利原则来衡量,而应该通过最大程度地追求残疾学生的发展得以实现。特殊教育的投入与产出无法达到绝对的物质平衡,其价值重心在于它的文化灵魂,即教育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超越生命局限的人文关怀。

2.落脚:科学发展,坚持生态的支持理念

2001年,WHO制定了《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简称ICF)标准。按照性质、程度和影响把健康损害分为损伤、活动受限和参与局限三级,某人的功能和障碍被认为是健康与背景性因素之间动态交互的结果[18]。按照ICF的理论模式,任何个体都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人类的社会行为正是在各种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以及休闲娱乐情境中得以进行与延续的。因为身体缺陷或发育障碍的存在,使残疾人更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在进行缺陷补偿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意识到如果外部环境不能给予残疾人有效而持续的支持,这种个体层面的缺陷和障碍就会上升到社会层次的障碍,进而导致社会参与受限和社会适应不良。换言之,障碍产生于个体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不良的外部环境因素和个体内部因素共同导致了残疾人失能的结果。特殊教育价值的独特性正在于它体现了社会宏观责任意识,即残疾不只是残疾人及其家庭的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为了提升残疾人接受教育之后的持续发展的能力,就必须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力量为他们提供一个良性运作的、多元的和生态化的支持系统。

所谓支持是指提供一些资源与策略。从个人角度讲就是帮助他在工作与生活中获得资源、信息和关系,进而提高其独立性、生产性、社区整合性与满足感[19]。近年来,促进残疾人发展的支持理论越来越受重视,支持已日益成为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各个层级的支持系统也逐渐得以建构。这些支持系统主要包括以家庭支持和社区支持为核心的自然支持系统、由高科技带动的技术支持系统、以人文环境改良与教学调适为主的学校支持系统、整合政府功能和社会力量的社会支持系统等[20]。支持的本质在于增进个体发展的内力,逐渐减少其对外力的依赖。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支持与辅助,是残疾学生最有力的支持基础。建构生态化教育支持系统的意义在于满足残疾学生的个别化需求、增加教育环境的包容度及提升教育的整体品质。在全纳理念下推进残疾人高等教育工作,应该追求在最少受限制的环境中降低障碍度,把握支持度。支持度即支持的程度、强度,还包含频率、时间和支持类型。它分为间歇支持、有限支持、广泛支持和全面支持。支持度的把握直接决定支持的效果[7]86。

综上,在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盛行的当下,谋求大学人文精神回归和残疾人高等教育生命价值取向重构的高度统一,最为核心的就是以残疾大学生个体生命作为教育的本原,在全纳教育理念和生态支持理念下,以包容的教育胸怀接纳残疾大学生,并尽可能地促进他们无障碍成长和生命的完善,使之真正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进而使其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有益于人类的福祉和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郭英娜.当代中国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哲学反思[D]. 昆明理 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30.

[2]薛忠祥. 20年来我国教育价值取向研究述评[J]. 教育科学研究,2009(11):20-23.

[3]李家成. 关怀生命——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价值的新取向[D].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2.

[4]刘卫东. 当代中国教育主导价值取向的考察与反思[D].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10-12.

[5]王万忠,杨胜良. 现代大学理念与高等教育价值取向[J]. 高等 农业教育,2005(10):6-8.

[6]徐红,董泽芳. 中国高等教育价值取向60年嬗变:教育政策的 视角[J]. 中国高教研究,2010(5):7-10.

[7]刘春玲,江琴娣. 特殊教育概论[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8.

[8]牛海彬,白媛媛. 人性视阈下的教育价值取向疏离与重构[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9-52.

[9]彭元. 高等教育本体价值的确证——一种基于生存论的思考[J]. 高等教育研究,2006(6):36-39.

[10]麻一清,孙颖.残疾人高等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J]. 中国特 殊教育,2012(7):19-24.

[11]余慧云,韦小满. 我国高等特殊教育研究综述[J]. 中国特殊教 育,2006(4):66-70.

[12]李瑞江,帅敏. 成全生命特教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重构[J]. 绥 化学院学报,2011(5):4-6.

[13]何少颖. 大学生对残疾人态度的研究[D]. 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3-4.

[14]陈海容. 论大学精神的思想内涵[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2007(4):132-135.

[15]黄志成. 全纳教育、全纳学校、全纳社会[J]. 中国特殊教育, 2004(5):16-19.

[16]王珩. 全纳教育哲学与教育民主[J]. 中国特殊教育,2003(5): 1-4.

[17]田建国. 以学生为根本,用真爱去育人[N]. 中国教育报, 2011-10-21(4).

[18]邱卓英.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研究总论[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9(1).

篇(5)

关键词:参与式发展;湿地生态旅游;利益相关群体;社区参与;白洋淀

abstract:as a scientific and wise use pattern for wetland resources, wetland ecotourism will benefit the co-existence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and promote social equity between people, so it enjoys broad promise for popular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based on participatory development theory, key stakeholders playing an active role and producing positive interaction, especially the broad participation of local community residents, are the fundamental prerequisite and effective protection for achiev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etland eco-tourism.

key words:participatory development; wetland eco-tourism; stakeholder groups;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baiyangdian

地处河北省中部平原的白洋淀,总面积366km2,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湿地,其85.6%的水域分布于保定市安新县境内。wwW.133229.cOm白洋淀的现代旅游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安新县经过20多年的开发与建设,目前已建成初具规模的以自然风光游览为主的大型旅游区。2007年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然而,白洋淀的旅游开发仍停留在大众旅游的阶段,对湿地自然生态文化和水乡原生的民俗文化挖掘不够。社区居民在旅游发展中的参与不够充分,广大居民未能真正从旅游业发展中获得利益。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白洋淀旅游业的长远发展,必须加以纠正,而根本的对策是实现大众旅游向基于社区的湿地生态旅游的转型,促进自然环境和当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对民众赋权为核心的参与式发展理论[1],对白洋淀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现在,参与式理论得到了快速推广,成为国际上广泛使用的农村工作模式[2]。在白洋淀湿地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采用参与式发展方法,协调主要利益相关群体之间的关系,加强他们之间的协作,特别是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将有利于发挥湿地生态旅游的扶贫功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其社会、经济和环境等综合效益。

一、白洋淀湿地利益相关群体的互动分析

(一)主要利益相关群体的识别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会涉及到很多相关群体的参与及利益。旅游业的利益相关群体(stakeholder),是指任何能够影响旅游开发目标并被该目标影响的群体或个人[3]。据此,可以罗列出白洋淀湿地生态旅游的利益相关群体:政府;旅游企业;当地社区;旅游者;非政府组织(ngo);学术界及相关机构;媒体;国际组织及其在华机构;社会公众等。本文依照研究的重点,筛选出如下的主要利益相关群体作为研究对象。

1.白洋淀景区管理委员会。为加强对白洋淀旅游业的监督、管理,安新县集中了县旅游局、环保局、财政局、工商局、物价局及公安局等政府部门的管理权,成立了统一的白洋淀景区管理委员会,代表安新县政府负责对白洋淀旅游业的管理工作。

2.旅游企业。白洋淀景区的旅游企业包括荷花大观园、白洋淀文化苑、渔人乐园等9个旅游景点及16家宾馆饭店(星级5家,非星级11家),其投资者多为北京、天津等区外的旅游开发公司或饭店集团公司。

3.当地社区。白洋淀包括安新县的39个纯水村和134个沿淀村,总人口约10万,水面38万亩,苇地12万亩,荷塘近10万亩,沿淀耕地40万亩。渔业、芦苇种植与加工、旅游业是淀区居民当前主要的生计来源。

在上述的主要利益相关群体中,当地社区及其居民,因为是白洋淀湿地生态旅游所倡导的最主要的参与群体及最直接的受益群体,同时也由于参与式发展理论同“社区发展”理论的紧密联系,因而成为本研究关注的主要对象,并被定义为本研究的目标群体(target group)。

(二)主要利益相关群体的互动分析

参与式发展强调社会变迁中各个角色之间的互动[4]。在当前的白洋淀旅游业发展中,主要的利益相关群体出于各自的利益取向,面临不尽相同的困难,借助自身优势,通过不同形式从事或参与旅游业,并形成了相互依存、紧密互动的关系。

1.社区与景区管委会。社区居民需要政府及管委会以各种优惠措施为其从事旅游业提供便利,同时以强有力的措施保障他们对旅游收益的分享;另外,政府主导的旅游开发也离不开社区居民的响应与支持,景区管委会牵头编制的旅游规划,只有在社区居民的积极配合下才能得以顺利实施。

白洋淀旅游发展之初,安新县政府就期望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解决社区居民的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然而,在白洋淀的景区开发与管理中,管委会拥有绝对的主导权,社区居民完全处于被动而从属的地位。开发中对社区居民赖以生存的湿地资源占用,补偿措施却迟迟没有到位。

2.社区与旅游企业。旅游企业包括景区和宾馆饭店,客观上为当地社区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以及直接获益的渠道,并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动力。当社区民凭借着对当地环境的熟知及其生活、生产场所所体现出的民俗文化,无疑可以使生态旅游产品更具原汁原味的地方特色,而且与社区居民有着最为密切的关系的当地自然、文化资源,也是旅游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因而两者的互动合作,有望实现互惠互利。然而,旅游企业的经营者归根结底是追逐利益的生意人,其经营活动必然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不会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利益,且双方在资源占有状况和经济地位方面极不相称。当地居民虽然也从旅游开发中获利,但同时也是旅游负面影响最直接的承受者,不利于社区经济的全面提升。

3.景区管委会与旅游企业。在中国大部分自然资源丰富而保存完好的旅游地都处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白洋淀地区也不例外,政府无力全部承担大量的旅游开发资金,不得不需要吸引投资商来完成。目前白洋淀景区中的各大景点均是由区外的旅游开发商投资兴建的。然而政府和旅游企业在发展目标上存在较大分歧:政府在旅游业中起到的是一种宏观调控的作用,因此,在发展旅游的同时必须考虑到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全面协调的发展;而旅游企业的经营者则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对湿地资源和当地环境的保护以及社区居民生计的维系缺乏责任感。因而,白洋淀的景区管委会在为引进资金而对旅游投资、经营商大开绿灯、提供各种优惠政策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其行为的引导、监管,以防止旅游开发与资源保护、社区发展之间出现尖锐矛盾。

二、白洋淀生态旅游开发的主要问题

(一)认清主要问题

1.确定主要问题。召开分别由政府部门代表、旅游经营者代表和社区居民代表出席的三方主要利益相关群体座谈会,共确认了10个主要问题。(1)旅游收入低;(2)人员素质低;(3)传统民俗文化流失;(4)生态环境退化;(5)旅游产品单一;(6)缺乏统一、合理的规划;(7)管理体制不顺、管理效率低;(8)收入分配不均;(9)社区参与不足;(10)缺乏协同、参与机制。

2.确定核心问题。在进行问题分析之前,必须首先确定核心问题。确定核心问题的方法是,基于各个主要问题,构建问题矩阵,寻找问题之间的关系;存在关联的问题,在问题矩阵中赋予值“1”。累计各个问题得分,将得分最高的问题确定为核心问题。根据问题矩阵,“社区参与不足”与其它问题关系最为密切,总得分列全部问题之首,因此“社区参与不足”被考虑作为核心问题。

(二) 核心问题及相关问题分析

1.社区参与不足。白洋淀的居民世世代代以捕鱼、苇编为生,旅游业兴起之后,参与旅游业逐渐成为他们另一项重要的生计来源。当前,社区居民通过个体经营餐饮业、苇编工艺品加工、导游、渔船游览、景区和宾馆服务等形式实现在当地旅游中的就业。除自主经营农家乐、家庭旅馆的居民外,其他被旅游企业雇佣的社区居民由于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缺乏专业技能等原因,只能局限在地位低、工资低、技能要求不高、工作环境差的岗位上。而就业之外的参与更是有限,社区未被赋予旅游业发展的决策权,不能充分参与到旅游业的规划和管理中来。在旅游收益分配方面,旅游企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大部分社区居民并未因参与旅游业而走向富裕,而没有机会参与旅游业的社区居民,尤其是其中的贫困户等弱势群体,更加没有从旅游业发展中获得利益,旅游业维系与促进当地社区生计的功能并未全面彰显。而社区被排斥在旅游决策、规划、经营管理和获益之外,其结果是社区居民缺乏保护当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和传承社区文化的热情和动力;另一方面,社区没有掌握旅游开发的主导权和控制权,造成了旅游产品的单一、旅游景点雷同、人造景观过多和旅游经济收益漏损等问题。

当前白洋淀社区居民参与不足,问题的形成有其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两个方面的原因。(1)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是管理权和开发经营权的相对垄断。我国由于长期处在政府主导的机制下,民间非政府组织力量薄弱,民众缺乏民主参与意识,,使得旅游开发中缺乏有效的协同、参与机制。(2) 内部条件因素。白洋淀社区参与旅游除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外,其自身的种种先天不足也是导致问题存在的重要因素[5]。主要是资金不足,人才匮乏,信息不畅等因素的影响。会使当地社区居民在参与旅游业中处于不利地位。

2.管理体制不顺,管理效率低下。白洋淀地跨两市五县(市),是一个多行政区管辖的旅游区,同时各地旅游开发管理,涉及旅游、水务、建设、环保、交通等部门,这种行政管理重叠、部门职责交叉、政出多门的管理模式,容易造成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经济利益与社会、生态效益等多种矛盾,导致产业发展投资浪费,重复开发以及拦车、抢客、扰乱码头秩序等行为时有发生。

3.生态环境退化。白洋淀生态功能逐年下降,生态系统极其脆弱。淀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洲滩围垦、环湖丘岗的开垦和掠夺性捕捞、狩猎等,导致湿地萎缩,植被破坏,局部水土流失严重,严重破坏了白洋淀的生态平衡。

4.旅游收入低。白洋淀地处北方地区,典型的季风气候使白洋淀形成明显且难以改变的淡旺季,为扩大旅游业规模增添了困难。目前开发的旅游产品主要集中在夏季风光,旅游活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9月, 10月份至次年的5月这段时间旅游企业基本处于停业阶段,旅游活动的可持续性差。此外,大众观光产品仍是目前白洋淀旅游的主流,缺少休闲度假产品和参与性、认知性、体验性的生态旅游等专项旅游产品,旅游者在白洋淀的人均停留时间短、消费水平不高。

三、 白洋淀生态旅游的参与式开发对策

参与式发展注重对民众特别是弱势群体赋权,以期提高其在发展决策中的参与,以及使其最终在变革社会结构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因而社区的参与及参与程度对湿地生态旅游的成败具有决定作用。在白洋淀旅游业发展以扭转社区及其居民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劣势地位。

(一)提高参与能力:宣传教育和技能培训

授人以鱼不如受人以渔,教育和培训往往最能体现造血式扶贫,是旅游扶贫的思想精髓,也有利于社区参与旅游的可持续性。针对社区居民的宣传和教育应由白洋淀景区管委会负责牵头实施,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环境宣教,除帮助居民了解湿地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还要使其掌握保护环境的基本技能;(2)旅游知识普及,主要的讲授内容包括旅游及生态旅游的概念、旅游开发的内容与步骤、参与旅游业的成本与收益、国家有关政策等;(3)旅游从业技能培训,旅游接待服务及经营管理的技能培训包括指导居民将其空闲民居改造成农家旅馆开展接待活动。另外,为实现妇女在生态旅游开发中的就业而实地开展景区导游、景区及宾馆服务人员的培训,组织培训班,传授妇女苇编工艺等。

(二)提供参与机会:资金支持

为使社区居民在生态旅游开发中获得平等的参与机会,景区管委会需要通过一系列手段为其提供必要的启动资金,或者引入相关的经济激励措施。如建立社区旅游发展基金。引入低息小额信贷制度,实行减免税收的政策等。

(三)创造参与途径,发展参与型旅游产品

这是发展对策中的核心措施,社区居民参与白洋淀湿地生态旅游的途径主要是在生态旅游规划及决策中贡献自己的才智和力量,以使规划或决策更加符合景区实际情况;另外就是共同发展营造社区参与型旅游产品并成为其最主要参与者与最大受益者。社区的参与有利于实现旅游产品的多样化和旅游者体验的深度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产品单一和季节性明显的缺陷。

(四)保障参与效果:利益分享

获得经济效益是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开发的主要目的之一[6]。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是对社区居民在参与生态旅游中的付出的必要回报,也是对社区参与资源与环境保护和生态旅游的有效激励。除了通过就业等直接参与利益分配外,没有直接参与的社区居民,也可通过集体基金补偿、利益的二次分配等形式保障他们也能分享旅游收益。对征用社区集体和居民的土地、及破坏其他资产的所做的补偿,可以是资金、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补助,也可以是技术培训、提供就业及信息等。社区及管委会共同出资联营公司的收益中,可以提取一定比例的公积金和公益金,分别用于扩大社区旅游再生产,及社区的医疗、养老、教育等方面的福利等。

四、 结论与思考

湿地生态系统由于具有较强的生产功能,因而其周边往往是人口聚集的区域。世世代代生活在白洋淀周边的居民,因此成为白洋淀生态旅游开发中必须考虑的因素。在湿地生态旅游中加强参与式发展理论的指导作用,在各利益相关群体中实现权利的均衡与利益分配的公平性,有利于扭转生态旅游开发中政府处于绝对支配地位、企业攫取大量收益的现状,保证社区居民成为生态旅游的主体,平等地参与生态旅游开发,合理地获取生态旅游的收益。

湿地生态旅游的良性发展,是其利益相关群体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的结果。各利益相关群体的存在、完善及正常发挥功能是促成这一结果的基本前提。因而,部分利益相关群体的空缺及职能不完善将成为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例如,我国本土的非政府组织很不发达,而且缺乏影响力,未能发挥其在生态旅游中应有的作用[7]。与白洋淀关系最为密切的保定市的几家环保ngo组织,也没有充分参与到白洋淀生态旅游的规划与监督、管理中来。白洋淀当地ngo的缺失,无疑为协调主要利益相关群体之间的关系带来了不便。因而,在推动湿地生态旅游进一步走向成熟、实现社区全面参与的过程中,非政府组织的兴起与壮大将是势在必行的。此外,生态旅游的初衷是定位于旅游者和社区的,因此作为另一利益相关群体的生态旅游者,其作用亦不可小觑。他们的广泛参与,特别是他们在旅游活动中对保护自然与文化生态系统的意识与行为,包括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支付意愿、对社区文化的认同态度,也将成为影响湿地生态旅游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 joseph e.stiglitz. participation and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 from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paradigm[j].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2,6(2):163-182.

[2] 谢屹,温亚利.浅谈参与式发展理论在自然保护中的运用[j].林业调查规划,2005,30(6):81-83.

[3] 刘雪梅,保继刚.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剖析国内外生态旅游实践的变形[j].生态学杂志,2005,24(3):348-353.

[4] 李小云.参与式发展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16-17.

[5] 房艳刚,刘继生.中国自然保护区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发展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20(1),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