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2 15:31:1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文化创意行业研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重庆乃至全国的文化创意产业高技能型人才紧缺的状况要得到根本的改观,必须从高职人才的培养着手。高职文化创意产业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应在这个专业与行业紧密结合的前提下,亦即高职人才的培养要与行业企业的需求相适应的前提下,做到针对性强、目标明确,才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输送出合格的高职文化创意产业高技能型人才)。这就给高职院校文化创意产业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第一,应首先进行市场调查。我国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产业市场巨大,文化产业门类众多,高职院校在进行文化创意产业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时,应深入调研,并在调研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区域的不同文化产品类型或产业特点,做出科学的决策和判断,进而选取最适合本地本区域的专业方向,继而根据专业方向培养相应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针对浙江的文化市场选取的文物修复与拍卖方向,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以文艺演出市场化运作为龙头专业发展方向,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选取的文化事业管理(音乐)专业及主要培养基层社区文化工作者的工作目标,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选取的图书、出版、影视、演出经营等主流文化产品,都是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开设的相关专业或专业方向,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培养出来的人才基本上能“适销对路”,因而,受到了学生、家长和文化行业或企业的多方肯定。
第二,应改革课程体系。在当下文化创意产业飞速发展,而相关人才,尤其是高技能型人才严重紧缺的情况下,如何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笔者认为,除了政府的重视和引领,给予政策和环境的支持,提高行业和相关专业的重视度外,从高职院校入手,围绕文化“十二五”目标,对不适宜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需要的专业课程进行改革和创新,设置符合此专业和此行业的课程体系,乃迅速解决文化创意产业高技能型人才紧缺的重要途径。这是因为:从改革文化创意产业专业课程体系入手,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科学而又完备的专业课程体系,相对于从整体环节上去进行人才的调研、论证、申请、落实等诸多繁琐程序更能缩短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时间,更能针对文化创意产业市场为其提供“适销对路”的合格人才。文化创意产业高技能型人才对专业课程有特殊的要求。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密不可分,它是一种挖掘和利用文化元素,并通过人的智力和智慧而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文化+创意+创新+技术+产业+经济的复合型新型产业业态,具有前瞻性、潜力性、综合性、知识密集性、强融合性和高附加值、高回报率、高风险性等特点,人的知识结构、文化素养、智力、技术、技巧、才华、创新和创意能力、团队与合作精神,对企业的责任感、荣誉感、归属感、忠诚度和奉献精神等,都在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占据半壁江山的高技能型人才,更是一只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其行业的性质和属性要求他们除能担当一定的原创性工作外,更重要的是应在文化创意产业的组织、策划、经营和管理方面发挥专长和有创造力的特殊作用。
而这些带有创新和创意的理实一体性工作,并非一定要由高学历、高文凭的人士完成,相反,学历并不很高的高职高专类毕业生,既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有实践性、实战性、操作性、技能性等较之高学位、高学历者所不具备的优势,尤其是良好的创新和创意理念而成为游刃于这个行业的佼佼者。因此,围绕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和办学理念,通过过程培养、项目带动、任务驱动等方式培养出来的具有实战性、动手性、操作性、管理性,即实际运作能力的创意人才更是这一行业所迫切需要的。由此,紧随政府的文化创意产业战略目标及其所要求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出具有较为系统的理论知识,较好的文化素养,较灵活聪明的头脑,以及包括策划、经营与管理的技能、技术、技巧和能力,尤其是创意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应是对他们的基本要求。为此,按照高职学生的能力要求和文化创意产业企业或行业的岗位要求,主动与市场接轨,主动邀请行业和企业人士参与,与企业或行业深度合作,无缝对接,建立起亲密的合作与伙伴关系,从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源头———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核心素质和课程上,共同对课程体系展开调查研究和系统开发,进而做到按岗设课,按需设课,按能力和素质要求设课,使课程内容与岗位工作有效对接,使学生所学与企业所用有效融通,使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与企业的要求相匹配,并及时改革和创新目前大而全、广而杂、泛而空、学与用脱节等不适宜高技能型人才培养和文化创意产业需求的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的结构和框架、课程内容的选取、难易度的设定、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都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和配置,都符合文化创意产业高技能人才和相应岗位的要求。若能如此,便能有效地避免再来一个五年计划、再来一个下一年计划、再来一个研讨、再来一个论证……而耽误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的马拉松漫长过程,继而有效节省时间、精力和资源,使之迅速而有效地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意性高技能型合格人才,形成学生、家长、学校与企业多赢局面的格局。
第三,应培养特色人才。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涵盖面大,内容多,范围广,仅以2013年的(深圳)中国第九届文博会为例,其数千个产品和所涉及的数千个产业就足见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所涉及的内容之多,范围之广。这就给我们在培养其人才时,提出了要求和挑战,一个学校的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不可能培养出与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相关的所有人才,只能根据具体的高职院校所在的区域经济与文化特点,选取与本区域有关的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的专业方向,进行有的放矢地培养,即根据区域经济与文化特点,培养出相应的特色文化人才,使这些特色人才成为区域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领域的佼佼者和中流砥柱。
二、加强高职文化创意产业高技能型人才培养适应性研究的意义
加强高职文化创意产业高技能型人才培养适应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人才培养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对文化创意产业所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及其适应性的研究,是在围绕文化创意产业所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的岗位要求的前提下进行的,它是站在企业或行业的角度,以企业或行业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的,就企业或行业的具体工作岗位及其不同岗位高技能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进行调研和分析后,按照企业或行业的要求而具有针对性的。因此,其目标明确,针对性强,能使高职文化创意产业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少走弯路,优秀提高人才的质量和数量。
第二,有利于迅速解决文化创意产业行业或企业高技能型人才缺失的瓶颈和提升其核心竞争力。文化创意产业中的高技能型人才十分奇缺,并成为制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为不使人才的问题影响到这个产业的发展,高职院校从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出发,从国家的战略高度着手,以文化创意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为重,将这个产业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将这个产业的发展当成自身的发展,急行业之所急,想行业之所想,切实站在行业或企业的角度和国家战略的高度,把文化创意产业最核心的要素———人才问题当做自身最关切的问题,最核心的问题,精心设置课程,最大限度地优化课程,创新课程,使优化和创新了的课程成为在校高职文化创意产业学生学习和企业员工培训及其能力提升的最重要内容,并形成良性循环,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高技能型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解决其最核心的人才瓶颈问题,以此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为文化创意产业做出高职院校最大的贡献。
第三,有利于优化课程资源,提高办学水平。加强高职文化创意产业高技能型人才培养适应性的研究,必须对文化创意产业高技能型人才所需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使课程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和最大的优化,进而使学生或企业员工学得好,学得实,学得能灵活应用,学得能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学得有用武之地,学得受用人单位欢迎,学得能为文化创意产业做出最大贡献……这种效果,将是该专业所在办学单位宝贵的资源,将是比广告还广告的强力宣传,由此给办学单位带来的办学水平的提升,形象的打造,生源的潜力挖掘,家长和学生的亲睐,用人单位的看重,就业形势的变化,国内国际影响力的提升……都将成为办学单位不竭的动力源泉和无形的资产。
1.1交易价格价值不对等性
据西方经济学中马克思的理论:价值决定价格。但在文化创意产业的交易中,一件产品的价格极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大众、出资方对于该产品的需求。如同“周瑜打黄盖”一般,同一件创意作品,因为完全符合“买家”的需求,可能价值百万或者更高;如果与“买家”需求不匹配,可能一文不值。而该创意产品预期能够创造的价值是一定的,但是最终交易达成的价格却未必确定。所以,在交易过程中,交易的价格与产品本身的价值未必对等。
1.2版权风险性
文化创意市场的生存,产品的流通是十分重要的内容。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例如英国、澳大利亚等地区的定义,更加注重版权的无形资产权利,将独创、新颖、不可模仿作为核心支柱和竞争力。即使在该产业发达的美国,也仅以本地民事合同或者商业秘密的形式对创意加以保护。况且目前中国的法律体系不够完善、法律意识不强等问题,使得创意被抄袭、复制的犯罪成本非常低。不法分子很容易就窃取他人的创意成果,“换汤不换药”的“生产”甚至是“批量生产”自己的“创意产品”。在这些问题出现的时候,有些情况下没有办法获得应有的赔偿,例如实践中的《梦想成真》节目,是我国内地第一个完全购买国外版权并经过精心策划成功改造成具有本土化特色的娱乐节目,当事人在寻求专利、版权保护的过程中却均遭受国家行政部门的拒绝。目前更多的情况是,即使通过法律的手段赢得了官司,也没有办法得到满意的赔偿。
2文化创意产业产品价值评估现状及问题
1986年,著名经济学家罗默说,新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可见,文化创意产品所生产出的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2009年,“全国版权交易共同市场”在国际版权交易中心正式启动。2010年底,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印发《著作权资产评估指导意见》,并于2011年7月开始实施。针对版权的交易,政府也出台相应的措施和条文保障其有序进展,并且针对诸如版权等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也开始得到重视。文化创意产业产品生产与传统的工业生产以切实的实物———厂房、原材料———作为核心完全不同。对于传统的工业生产,生产设备、材料等投入容易价格考量,非常容易估算出产出产品的价值和价格。而更大程度上依赖“人脑”、“创意”产出的文化创意产品,由于其无形性、知识性、供求关系不定性等问题,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很难获得准确、合理的价值评估。这也就为文化创意产业产品的流通、投资、融资、让渡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也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约束。经济学家厉无畏所说:“有些高投入未必能够获得高回报,比如,在中国电影市场中,每年约有100到200部电影能上院线,其中30%赚钱,40%持平,30%赔钱。世界各地电影市场的状况也大致类似。如同投资股市一样,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文化创意产业也一样。”
(1)评估内容复杂。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知识、文化、版权。“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包括广告设计、大众传播、图书出版、艺术品收藏等多个行业,使得整个产业的无形资产评估衡量的侧重点和价值都存在偏差。”文化创意产业产品的价值评估是制定一条较为综合的评估方式,还是针对能够有效做出价值评估划分文化创意产业产品后再进行价值评估,是值得再深入探讨的话题。
(2)相关理论研究欠缺。一般情况下,从事文化创意产品创作的人才对于市场了解甚少,而精通市场运作的人群又较少涉及文化创意产业领域。所以,针对文化创意产业产品价值评估的理论研究少之又少。通过调研,在cnki中搜集到涉及文化创意产业的“无形资产”评估研究文献46篇,其中几乎没有能够真正提出涉及到评估方法或规范的研究。目前比较流行的价值评估方法主要有:
1)成本法,计算生产过程中必要的成本并加和预期取得的保守利润获得价值;
2)现行市价法,从现行市场上寻找与所评估的无形资产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无形资产,以它们的交易价格为基础来推测所评估的无形资产的价值;
3)折现现金流量分析法。通过计算合理的某项无形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风险的折现值,来确定该项无形资产的价值。
4)专家咨询法,通过专家访谈、评估的方式确定价值。以上价值评估方法皆存在一定的不完备性和局限性。成本法,对于思考成分占主导的产品,例如创意策划行业并没有办法很好的估算其价值;现行市场法因为创意产品的独创性,多数情况下无法找到类似的产品作参照系;折现现金流量分析法折现率的确定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专家访谈法主观性太强,受专家主观不定因素影响严重,也很难公正的做出评估。在现存的研究中,尚没有找到一条完全适合文化创意产业产品价值评估的最佳方案。
(3)相关法律配套尚需完善。目前关于直接文化创意产业的法律法规尚处于形成阶段。对于文化创意产业产品的保护,目前基本归属于“著作权”的范畴,虽然根据现行法律在作品形成之初即形成著作权,但是需经过公开发表、认证之后才能产生具有保护的法律效益。创意产品也会被作为商业秘密来进行保护,但是商业秘密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所以,文化创意产业产品的保护方式尚处于一种模糊的境地。
3文化创意产业产品价值评估涉及因素
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效的进行产品的价值评估,可以保证创意工作者的劳动得到回报,降低投资方的投资风险,更好的获得融资、资金注入,从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笔者认为,在文化创意产业产品的价值评估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方面的内容:
(1)法律保护与价值评估。法律法规是权利得以保障的有利屏障,法律的强制性必然可以带来约束力。建立健全创意产品的法律保护体系,对于文化创意产业产品的交易来说就能够有效地减少抄袭、盗版、不尊重等现象。没有全面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无形资产就难以做到合理、准确的评估。现阶段,应该在我国现有的法律基础条件下,牢牢抓住《著作权资产评估指导意见》,在行业内部确保贯彻落实,培养行业内部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充分利用好现有的作品登记制度,以确保在发生冲突时拥有有效的法律证据。更希望国家能够出台更多文化创意产业产品价值评估、交易相关的保证性法规或政策,为投资方与行业内人员提供透明交易的窗口,确保资金能够顺利注入,文化创意产业得以平稳发展。
(2)第三方评估要求与准入。目前市场中存在一定量的专业进行资产评估的公司企业,同时一些拍卖行等公司也有从事鉴定、估价工作的专家。资产评估公司大多从事实物资产的价值评估,例如土地、房屋等,涉及到无形资产也已股权、技术居多,而拍卖行业的鉴定估价相对局限于古董、绘画、雕塑等艺术品的鉴别真伪和价格估算,对于其他的文化创意产业产品例如影视剧本、广告方案等并不涉及。应考虑设置专业从事文化创意产业产品价值评估的地方机构,严格执行国家、地方关于价值评估的规范和流程。国家或行业组织还应设立一系列的行业标准及准入制度,设定准入门槛,细化行业内部的运作和操控,尽量大的避免主观因素对评估的干扰,定时监督,保证行业规范。并且,针对评估师也设定相应的评估资质准入机制、考察机制、监督机制,使之与评估公司紧密配合。
关键词:旅游英语;专业建设;文化旅游创意产业
作者简介:黄书生(1973-),男,江西鄱阳人,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英语教学论;程坚(1983-),男,江西浮梁人,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口译;练缤艳(1972-),女,江西兴国人,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欧美文化。
课题项目:2010年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高校旅游英语专业与环鄱阳湖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对接模式研究” (编号:10JY78),主持人:黄书生;2010年景德镇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景德镇高校旅游英语专业与地方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对接模式研究”(编号:10JY05),主持人:黄书生。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3-0067-03
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在旅游领域的传承和延伸,是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升级,是在文化旅游的基础上加上创意元素而形成的新的产业形态[1]。正因为旅游产业的文化性、参与性及体验性,在当前注重个体感受的体验经济、注意力经济等经济形态不断涌现,强调文化内涵和认同感的创意成为重要的经济要素的社会大背景下,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在我国也逐渐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这为我国高校旅游相关专业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
旅游英语专业是为了培养服务于现代化涉外旅游第一线的旅游英语人才而开设的一门高职外语类专业,而高职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培养符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和培养方式与途径。因此,研究适应地方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高职旅游英语专业建设对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乃至地方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 以创造力为核心目标——培养目标调整
(一)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人才内涵
人的创意是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核心要素,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是其发展的不竭源泉和根本保证。真正意义上的创意人才,是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以创意思维服务为特征,以特殊技能为手段的精英人才,他们一方面掌握很强的专业技能; 另一方面又对历史文化、社会文化有深刻的理解[2]。
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人才指的是在文化旅游产业中的创意生产者、策划者、经营管理者。按照首都经贸大学蒋三庚教授在《创意经济概论》中给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分类,旅游英语专业培养的人才应主要属于创意策划者和创意成果经营管理者两类,前者包括项目策划者、展览策划者等,后者包括景点管理、旅行社经营等。作为从事文化旅游产业的创意人才,应该是具有商业运作精神的人,能够整合文化旅游的各种资源,放大产业效益。换句话说,文化旅游创意人才应该具有复合型素质,不但具有创意灵感,还具有项目运作能力,且具有管理协调能力。
(二)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人才素质结构
从整体上来看,文化旅游创意人才应该具有鲜明的个性,注重个人聪明才智的发挥,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不安于现状,不囿于传统,不盲目跟从,而是勇于进取,想象力丰富,善于把握新事物、新观念;目标明确,注重效率,善于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具有审美辨别力、沟通技能力、文化旅游行业经验、创意价值鉴别力等。以上特点,我们可以称其为文化旅游创意人才的创意特质。
旅游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一贯强调英语知识和旅游知识并重,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和旅游业务技能并重,也提及了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总体目标是培养高技能人才。而在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新形势下,原创精神、创意思维、创造能力应该被纳入培养目标中,而且成为目标的核心,成为贯穿人才培养过程的一根主线,总体目标是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人才的素质结构见表1。
二、强调创意思维与实践能力——课程教学改革
(一)课程:跨学科与综合取向
培养目标的调整,必然引起课程教学的改革。如前所述,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有多方面的要求,因此旅游英语专业在课程设置时要兼顾英语语言文学、旅游学、经济学、文化学、艺术学、营销学、管理学、传播学、新闻学等学科的知识和相关能力,在加强英语和旅游专业教育的同时,为学生打下宽厚的学科基础。课程结构上可以包括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等。尤其要注重选修课的建设,充分利用高校的多学科、多专业的资源优势,不但可以跨专业选课,还可以考虑跨学校选课,建立校际学分互认制度,实现跨学科和校际的资源整合。同时,在课程形式上增大课程的综合性,设计出融合课程、问题课程等。例如,涉外旅游营销、国际旅游节庆活动设计等。另外,可以考虑专设创意学课程,强化科学技术类课程(尤其是数字化技术、网络信息技术)。
不管是课程结构还是课程形式的调整,目的都是要培养具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优美情感和创意能力的复合型创意人才。实践证明,只有在多学科的教学、训练和熏陶中,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洞察、剖析、选择、整合以及迁移等技能,锻炼提升其归纳推理、思考批判、价值判断、语言沟通等能力,并在不断地学会运用不同的学科视角与方式去思考问题之时,在融会贯通与灵活运用之中,更好地得到创意灵感,形成创意能力[3]。
(二)教学:思想性与思维能力培养
我国当前的英语专业教学中有片面强调语言的工具性而忽视语言的思想性与文化性的趋势,导致英语专业毕业生一定程度上掌握了英语语言技能却缺少应有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内涵,学了“器”而没能领悟“道”,因而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没有创意冲动,没有创意思维,无法产出创意。这样的人才无法适应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要求,因为创意才是这些人才的生命。因此,在旅游英语专业教学中应该在进行语言教学和旅游专业知识教学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意冲动,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这就要求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社会文化的深刻理解,提升学生的思想层次,提高其创意能力。
作为创意能力的核心的创意思维,是人类的一种有效解决问题、实现创新目标、具有显著价值的高级思维活动。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反对不顾学生兴趣和潜能的灌输模式,而是要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个性、激发学生潜能的个性教育。教学中应该秉承的原则是,文化知识的熏陶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课堂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在教学模式上,可以采取兴趣导向的探究性教学、问题解决导向的教学、项目研究模式教学等,例如以团队创作的形式将学生分配参与到整个项目全程的各个具体环节中,在设计与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对专业的完整体系进行探究,使得学生在整合各方面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明确个人的发展方向。在教学方式上,重在启发式,并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课堂上展示生动的图片、音像,以及涉外旅游企业岗位活动的真实案例。
(三)地方特色文化的引入与课程教学的实践性
为了适应地方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高校旅游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结合地方的实际情况,引入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反映区域旅游资源特色的教学内容,开发符合地方旅游经济发展要求的校本课程。
以景德镇市为例。景德镇具有丰富而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包括陶瓷文化、古文化、茶文化和红色文化,尤以陶瓷文化闻名。景德镇陶瓷在器形和内容上反映了自然界的美好和谐与人们崇尚美的价值取向,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哲学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陶冶着这座城市的精神品质和文化性格。体现独特陶瓷文化的陶瓷历史遗迹、瓷坊歌谣、民间故事、传统窑炉作坊建造技艺、制瓷技艺、陶瓷艺术和瓷味浓郁的弄巷街道及地方风情等都可以成为景德镇高校旅游英语专业的校本课程内容。同时,囊括上述各方面内容、蕴含景德镇特色的陶瓷文化旅游英语应成为校本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只有在全面深入地理解地方特色文化,比较与研究其在西方文化中的理解范式,探讨其一定情境中最佳英文诠释方式的基础上,才能创造性地以地方文化为资源打造出创意旅游产品,才能有效地向境外游客传递出地方文化魅力,提升文化旅游的层次,促进产业的发展。
地方特色文化的引入和旅游英语专业的实践性特质都要求课程教学紧密联系旅游实践,以实践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之一。高校应选择涉外大酒店、景区、涉外业务较多的旅行社等作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加以建设,学生以见习、实习的方式参与到企业的实践活动中。在时间安排上,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和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尽量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一方面可以使他们的综合技能和创意思维在真实情境中得到训练,而且通过检验更加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增强了在校系统学习知识技能的动机,另一方面使人才培养更加贴近地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提升了旅游英语人才的胜任力。
三、创意经验丰富的双师型师资——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在创意产业的实际工作经验与行业知识的不断更新决定着学生将来的职业竞争力[4]。旅游英语专业的教师,必须参加旅游行业的一些活动,与地方旅游行业协会或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了解当前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同时,教师可以不断获得实践知识,并将这些一手的经验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要适应创意旅游产业,教师对产业发展态势的准确把握以及在旅游行业活动中的创意实践经验对于人才培养至关重要。
教师如何能够更好地参与到产业实践中去?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首先必须掌握丰富的涉外旅游实践知识。由于旅游英语专业教师团队主要由外语系的教师构成,因此不但要求他们接受旅游专业知识的培训,掌握旅游课程知识,还得鼓励他们在上岗前取得行业相关的若干证书,例如外语导游资格证书、调酒师证书、酒店前厅、客房、餐厅职业资格证等。但上述条件只是成为双师型教师的基本要求,达到了这个基本要求才有资格参与到产业实践中去。
建设一支具有创意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还必须在“创意经验”上下工夫。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新兴的产业,国内的行业实践大多处于摸索阶段。在高校与行业紧密合作的背景下,可以说创意型教师团队的形成和发展与地方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相辅相成。产业的发展为教师提供了检验提升理论知识和形成提炼实践经验的平台,而教师的发展提供了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不管是通过教师的直接参与还是通过人才培养的间接参与)。
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的发展,鼓励教师发挥自己的理论优势,在实践参与创意活动的同时,积极进行科学研究,提高科研能力,以科研支撑的模式更好地参与到实践中,获取更多的创意经验。首先,高校教师应明确科学研究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方向,立足于区域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实际,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着力解决当前实践中的突出问题,而不只是从理论到理论的泛泛而谈,要使研究成果真正能够对实践起到指导作用。其次,高校可以安排骨干教师到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通过进行专题讲座等提高企业现有从业人员的素质。最后,高校教师积极参与企业实践,到文化旅游企业挂职、担任顾问、共同开发旅游项目等,直接给予企业的人力资源的支持。
另外,高校应以多种灵活的形式聘请文化旅游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业务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或到学校做讲座,充分利用他们的实践能力强和经营管理、文化旅游项目策划等方面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也可以考虑与企业联合办学,加强和完善师资配备,也为高校教师获取更多创意经验搭建了良好平台,这对创意双师型团队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日益勃兴要求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作出积极应对,在专业建设的各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要在专业知识技能掌握的基础上以创造力培养为核心;在课程教学方面,应该强调学科之间的融通,挖掘课程中的思想性,实行个性教育,引入地方特色文化,加强实践教学;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要以创意双师型为标准,引导和鼓励教师在实践参与中积累创意经验,努力提升科研水平。只有在旅游英语专业建设中全方位地融汇渗透文化创意元素,才能成功地培养出符合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要求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黄书生.景德镇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商贸,2011(10).
[2]范林.创意产业的兴起与创意人才现状问题研究[J].学术论坛,2010(07).
王小娜(1982-),女,河北唐山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摘要:唐山作为资源型重工业城市,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占据产业主导地位,资源能源依赖性强而产出率低,因此对于产业升级改造的需要十分迫切。而创意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具有强大的要素资源黏合能力和整合功能,能够突破资源限制瓶颈,促使传统产业向一种更可持续的方式转型。因此,本文针对传统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创意经济促进唐山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创意;创意经济;传统产业;转型
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创意逐渐取代传统的资源、技术、信息,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自1997年“创意产业”概念提出以来,创意经济以其强大的要素资源黏合能力和整合功能,推动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演进和财富的快速增长,迅速风靡全球。截至2008年,英国创意产业年产值已经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8%,超过任何制造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相比之下,我国创意产业年产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3%,创意经济发展潜力巨大[1]。
本文认为,创意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具有强大的要素资源黏合能力和整合功能,能够突破资源限制瓶颈,通过创意高附加值的开发,由外粗放式生产逐渐转变为集约式发展,促使传统产业向一种更可持续的方式转型。
1.创意经济基本概念
创意经济之父约翰.霍金斯将创意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非盈利性的,为了满足人类创造、探索需求的创意,比如科学研究和纯粹的艺术创作;第二类创意是通过商业化、市场化运作能够带来经济价值的创意[2]。本文主要指第二类创意。
学术界对于创意经济的理解一般分为两种:一种将其等同于创意产业;一种将其上升为新的经济形态。本文认为,创意经济是以创意为基础,创意产业为核心的一种经济形态,通过知识产权的交易和使用实现创意的经济价值。陈伟雄和张华荣[3]认为创意经济是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产生的,能够有效的满足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和消费者需求变动。
2.唐山市传统产业存在的问题
(1)产品相对低端雷同,经济运行效益不高[4]。表现为市场上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没有形成差异化市场,市场竞争以价格竞争为主;产品相对低端,缺少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核心产品,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足;产品品种少、更新换代慢,产品结构难以完全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盈利能力较弱。
(2)“双高一资”行业占据产业主导地位,节能减排形势严峻。唐山市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主要集中在冶金、电力、煤炭、建材、化工、焦化等六大行业。截止2012年底,上述行业的能耗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高达95%,大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为31.8万吨和39.2万吨,居河北省首位。为缓解环境压力,唐山市计划在未来持续压缩高污染行业产能,以钢铁行业为例,2014年计划压减钢铁产能1500万吨。
上述问题表明,无论是从自身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外部环境角度,唐山市传统产业迫切需要转型升级。
3.创意经济对唐山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
(1)发展创意经济有助于打破传统资源的约束
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是以资源消耗和环境恶化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唐山市通过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在能源和环境方面已难以维系,迫切需要找到新的增长点。创意经济主要依靠人的创造力实现经济增长,打破了传统资源的约束。
(2)发展创意经济有助于产业链的延伸与价值提升
创意思想以其零空间占据及价值恒常性能够比较容易的与产业价值链的各个阶段结合,通过相互渗透融合实现价值链的重构与延伸。延伸产业链是产业升级的方式之一,唐山市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也提出了“延伸产业链”的发展战略。但是,何青松[4]等研究认为,延伸产业链如果不能占领价值链高端,可能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误导性的后果。
(3)发展创意经济有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创意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产业之间的高度融合,而产业融合将会直接促进产业创新,从而形成新的产业、新的产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4.创意经济背景下传统产业转型的几点建议
(1)创意经济与价值链前端的结合
价值链前端主要指产品设计,可分为创意设计和产品设计两个方面。在创意设计环节,一个颠覆性的创意不但能在满足客户现有需求,还可能创造出潜在的新需求。在产品设计环节,创意可体现在概念设计、功能设计和外观设计等内容上。以钢铁产业为例,唐山钢铁在高附加值钢种上的开发能力比较薄弱,低端产品同质化严重,靠规模取胜,导致“限钢令”出台后全行业经济效益大幅缩减。
(2)创意经济与价值链后端的结合
价值链后端主要指产品的流通过程,包括营销推广、渠道建设等方面,创意主要体现在采用新的营销方式和营销渠道上。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市场营销的手段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由于唐山市传统产业多为资源型产业,因此应加强下游产业的开发与合作,实现产业链的纵向延伸。
(3)发展工业文化创意产业
唐山市应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加快发展以开滦国家矿山公园、曹妃甸湿地公园和唐山陶瓷文化博览区为代表的工业文化创意产业。以开滦国家矿山公园为例,开滦煤矿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中国煤炭工业的活化石”,留下了许多极具典型性、稀有性的历史文化和矿业遗存。 “中国第一佳矿”、“中国第一条标准轨铁路”、“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中国最早的铁路公路立交桥”、“中国最早的股份制”,均诞生在这里。作为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新型工业文化旅游项目,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包含工业旅游、商业购物、娱乐、餐饮、住宿等内容,可有效促进唐山市工业旅游产业发展并对其他相关产业产生拉动效应,形成唐山市工业特色旅游文化产业链条。
5.结论
本文通过对创意经济相关概念和唐山市传统产业现状的分析,从解除资源约束、价值链提升和产业结构调整三个角度论述了创意经济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进而提出了在创意经济背景下进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几点建议,包括创意经济与产业链前端、后端的结合,工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等。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唐山市开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指导,也可为其他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借鉴。(作者单位:唐山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为唐山市科技局项目(项目编号:13140208b)和河北省科技厅项目(项目编号:13456136)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陈伟雄,张华荣.创意经济:缘起、内涵与分析框架[J].经济问题探索,2013(2):44-48.
[2](英)约翰.霍金斯著,洪庆福,孙薇薇,刘茂玲译.创意经济:如何点石成金[M].上海三联书店,2006.
Abstract: We choose the gray model to predict the development of hunan culture industry, and use Newton interpolation method to complete the missing data to made it fit the model. When comparing the model data and real data, we found it matched good. By using this model, we predict the total out put of hunan cultural industry from 2016 to 2020. This conclusion would give reference to the evaluation of efficient of the policy of hunan cultural industry.
关键词:灰色预测模型;文化创意产业;短期预测;湖南省
Key words: gray forecast model;cultral industry;short-period prediction;Hunan Province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2-0063-02
0 引言
文化创意产业是本世纪的一个新兴产业,其定义目前尚无一致说法,但均包含以下几个要素:盈利性质、文化与经济的结合、以知识和技术为手段、以创意为核心。这些要素基本包含了现有全部文化创意产业的门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湖南省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近几年来呈现出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增强、结构渐趋多元的发展趋势,已然成为湖南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出现了以湖南卫视为代表的广电行业、以湖南晚报、潇湘晨报为代表的出版行业、以蓝猫淘气三千问、虹猫蓝兔七侠传为代表的动漫行业。同时湖南拥有大量自然与文化资源,其文化创意产业仍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如岳麓书院等湖湘文化资源,张家界、凤凰等地的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文化风情。这些为湖南文化创意产业的成长提供了深厚的土壤。但目前仍存在版权意识缺失、技术含量偏低、创新人才缺乏、体制束缚、产业链不健全、产出效率低下等不足。
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预测也是研究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多以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出为主要指标。一般而言,在没有重大改变的情况下,短期内一个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出值会随着预测值而变化。若在某些政策出台后该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出的增长相对于预测值发生了加速或放缓,则可以从客观角度来看待该项政策的效果。对于一些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预测已有相关文章发表,并给出了明确的预测值,而对湖南的文化创意产业则无这方面研究。对于湖南省,从未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预期、以及如何评估政府发挥现有优势、利用当前的资源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效果等角度讲,这方面的研究极具必要性。
1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本文利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湖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预测,模型采用的数据是2004到2014年湖南文化创意产业的年度总产出额,数据来自湖南统计年鉴。其中2008年的数据缺失,由于灰色预测模型要求的数据是等距数列,因而要对数据做预处理以满足模型要求。考虑将该年的数据采用牛顿插值法来补全。
预测值延续了湖南文化创意产业的增长趋势,从表1可得,湖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将会持续高速发展,到2016年以后湖南省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出额将会出现3年翻一番的情况。考虑到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未来会存在资源不足、市场饱和的状况,增长曲线的放缓在长期估计中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只取2020年及以前的短期预测值。就短期状况的评估而言,本文的预测有一定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Xie N, Liu S. Discrete grey forecasting model and its optimization[J]. Applied Mathematical Modelling, 2009, 33(2): 1173-1186.
[2]尹锋,倪问尹,彭晨曦,符勤.湖南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势在必行[J].长沙大学学报,2011(06):19-22.
[3]文福华.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8(03):104-105.
[4]杨燕曦.文化创意产业:湖南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性选择[J].现代商业,2011(07):57-58.
[5]段杰,张娟.基于灰色预测的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S1):457-460.
[6]张炜,姚海棠.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省域尺度数据[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2):71-76.
[7]马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4(20):149-152.
[8]周晶,曹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调研世界,2015(06):17-20.
[关键词] 专业市场;创意产业;空间集聚
[基金项目] 浙江省2010年社科联研究课题“创意产业与义乌市场的耦合联动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10N131-L)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 曾宪达,浙江义乌工商学院经济管理分院副教授,石河子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管理,浙江 义乌,322000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8-0007-0004
创意产业是源于个人和团队的创造力、技能和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1](P4~5),是社会文化发展与经济日益发达的必然产物。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大背景下,创意产业的迅速成长已成为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普遍趋势,以创新、创意为核心的创意产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已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地区产业结构和经济活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义乌专业市场及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义乌专业市场的发展现状
专业市场是以现货批发为主,大规模集中交易某一类商品或若干类具有较强互补性、互替性商品或某一行业相关商品的坐商式的有形市场,是一个以流通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2](P88~89)。而义乌目前拥有义乌国际商贸城、篁园市场、宾王市场、针织市场、江滨路电器专业街、家电市场、通信市场、电脑市场、物资市场、木材市场、家俱市场、农贸城、生产资料市场、房地产交易市场、化妆品市场、服装市场、副食品市场、领带市场、床上用品市场、花边市场、毛巾市场、纺织品市场、打火机专业街、围巾专业街、内衣专业街、眼镜市场、文化用品市场、针织原料市场等20余个专业市场,30余个行业,1502个大类,32万余种商品,包括工艺品、饰品、小五金、日用百货、电子电器、雨具、玩具、化妆品、文体、袜业、副食品、钟表、线带、针棉、纺织品、领带、服装等所有日用工业品。其中,饰品、袜子、玩具产销量占全国市场的1/3强,工艺品、饰品、小五金、眼镜等优势行业商品出口量占行业销量的70%以上。这些专业市场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义乌企业的产品销售,也加快了义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的步伐,极大地促进了义乌经济的发展。
(二)义乌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义乌小商品城享誉海内外,随着国际商贸城规模的扩大,义乌市也逐步在打造世界级小商品航母,其城市综合竞争力在浙江省县级市排列第一、2011年中国县级市排名第十九位,目前已拥有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2.5万余家工业企业,形成了纺织、工艺品、文具、玩具、饰品、拉链、化妆品等优势和特色比较明显的产业集群。
基于义乌专业市场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义乌一直非常重视产品的创新和创意开发,2011年义乌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4439件和3069件。2012年1~9月份,义乌市专利申请量达5160件,其中发明专利333件,实用新型专利2396件,外观设计专利2431件;专利授权量达3507件,其中发明专利65件,实用新型专利1495件,外观设计专利1947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前3季度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增长66%和67%。
2010年,以“政府主导,产学研合作,企业化运作”为运行模式的义乌创意园正式开园,给义乌产品的创新、创意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有30多家知名创意企业、高校研发机构入驻。2010年义乌市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57.8亿元,新产品销售收入53.4亿元,新创建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3家,组织实施省级科技计划项目86项、国家级计划项目3项、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2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1项、省级重大专项项目4项;新认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4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累计21家[3]。2011年底,为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示范引导企业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发展之路,义乌市认定浙江棒杰数码针织品股份有限公司等21家企业为义乌市创新型企业。
基于义乌高度密集的产业集群、相对齐全的产业种类、产业密集的专业市场以及发达完善的物流配送,极大地缩短了产品从创意到样品、到制造、到成品、到市场的流通时间。创意产业的创意附加值结合义乌小商品制造的优势充分展现出来,不仅提升了义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且加速了义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步伐,促进了义乌经济的新增长。
二、基于专业市场发展的义乌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分析
(一)基于专业市场发展的义乌创意产业集聚的外生空间
外生空间是指催化创意产业集聚的外部条件与环境,是对创意产业集聚的宏观尺度上的考量[4](P95~161)。基于专业市场发展的义乌创意产业集聚的外生空间包括义乌的开放型经济、移民城市人才的多样性、义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义乌城市空间秩序的更新和优化、浙商文化的积淀等。义乌市地处浙江中部,交通物流系统发达,市场自1982年创建至今一直坚持“兴商建市”的发展战略。市场的发展开放是前提。改革开放30多年,2011年,义乌三产比重优化为2.7∶42.8∶54.5,商贸服务业日益发达,企业众多,浙商文化的宽容、创新、开放、灵活,不仅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而且也吸引了全国各地不少人来此经商、办厂。义乌常住人口120多万,而实际户籍留住人口仅有50多万。目前义乌市场的小商品已经出口到世界215个国家和地区,境外企业经登记批准在义乌设立办事机构921家,已登记外资合伙企业428家,占全省的97%,常驻外商1万余名。在这种开放型经济中,生产要素、商品可以自由地流动,从而实现了最优的资源配置和最高的经济效率,为义乌的创意产业集聚奠定了市场基础,不仅使义乌真正实现了“以商促工、引商转工、工商联动”,而且也使义乌构筑起了“小商品、大世界,小企业、大集群,小产业、大市场”的工业发展格局,推动了小商品集散中心向小商品流通中心、制造中心和创意研发中心的方向发展。
(二)基于专业市场发展的义乌创意产业集聚的内生空间
创意产业集聚的内生空间是创意产业集聚空间组织赖于生存的基础条件和要素[4]。义乌创意产业集聚是在专业市场发展、自发形成、政府导向的综合作用力下产生的。随着义乌专业市场的发展,产品日趋同质性,档次低,附加值低,利润空间缩小,加之劳动力成本上升,使得义乌廉价的小商品制造业已进入低利甚至无利的时代。市场对创意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使义乌自发形成了初期的创意产业,一些拥有技术人才和资金实力的企业开始大力投入创意产品的研发。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义乌政府也期待通过创意、创新推动经济转型。2006年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创办,是当时浙江省首个国际性文化产业展会,经过5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国内文体行业唯一的外贸主导型展会。2012年,据不完全统计,义乌市文化产业生产销售总值已超过1000亿元,其中核心类文化产品总值达200多亿元,生产经营单位1万余家,从业人员30万人,形成了以印刷包装业、文教体育用品、框画工艺品、年画挂历、制笔业、娱乐业等六大优势行业为主导的特色产业群,成为浙江乃至全国文化产品的主要销售基地、生产基地和外贸出口基地。2006年义乌市政府《义乌市专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08年义乌市人民政府出台《关于促进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构筑义乌人才高地的若干意见(试行)》,利用政策优惠、税收优惠、提供服务等政策工具,促使创意产业集聚区迅速发展。2010年义乌市总工会联合制定了《义乌市创新型企业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认定了21个创新型企业,以期带动义乌企业自主创新发展。
(三)基于专业市场发展的义乌创意产业集聚的空间分布
义乌创意产业的发展主要立足于专业市场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服务,推进“兴商建市”战略。基于此,根据产业的共同特征、与创意产业的相关度,结合义乌经济发展目标,确定义乌市重点发展小商品研发设计创意、城市建筑设计创意、广告会展创意、咨询策划创意、休闲娱乐时尚消费创意等五大行业。小商品研发设计创意着重于工业设计、工艺美术品设计、服装设计、产品设计、包装设计等行业;城市建筑设计着重于建筑装饰、室内设计、城市绿化设计等行业;广告会展创意着重于广播、电视、会展服务、广告设计等行业;咨询策划创意着重于市场调研、证券咨询、市场调查、企业策划、企业咨询等行业;休闲娱乐时尚消费创意着重于休闲娱乐、美容美发设计、婚庆策划、摄影创作、娱乐游戏、旅游消费等行业。义乌创意产业集聚的空间分布则是上述五大类行业的城市商圈产生的空间裂变,以及与义乌经济开发区为首的几大工业园区的伴生,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空间集聚则是位于义乌工商学院内的创意园区。该创意园区总面积6000m2,入驻设计企业31家,个人工作室12家,院校科研机构9家,行业协会3家,业务领域涵盖产品设计、空间设计、景观设计、广告设计、企业管理咨询、品牌策划等,内设“设计学子实践基地”、“工业设计展示区”、“商务配套区”、“高校科研机构业务区”、“工业设计企业工作区”等功能专区,通过运行“网络媒体”、“招商发展”、“展示交易”等业务平台,精心打造“设计学子实践基地”、“最具影响力小商品设计奖”、“工业设计特色示范园”、“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园”等特色品牌,以推动义乌小商品品牌升级,提升义乌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十二五”期间,还将以现有创意园大楼为基点,向周边拓宽,建成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的创意产业带,使之成为义乌乃至浙中地区的创意产业、创意人才集聚区。
三、义乌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发展模式
(一)基于专业市场、专业街的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延展模式
创意产业是通过分散的个别劳动、简单协作的集体劳动和集中的社会结合劳动来组织生产,生产的过程也是创意和创意产品产生的过程[4]。创意的产生来自于创意人才对于市场需求的思考与把握,通过设计、制造、生产,才进入创意产品的流通过程。而市场需求是创意的出发点,因此,义乌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应首先基于20余个专业市场、20余条专业街进行延伸发展。义乌比较有特色的专业市场及专业街,如小商品市场、汽车用品配件专业街、灯具建材专业街、室内装饰专业街、福田工艺品专业街等,通过市场商户与顾客的接触,了解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产品的专业设计、制造、生产,形成专业创意空间集聚。
(二)基于城市商圈的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裂变模式
义乌城区商业圈比较密集,市区一级商业区有绣湖广场商圈、宾王商圈、工人西路时尚休闲服饰特色街、城中中路精品服饰特色街、稠州路都市景观商业街、江滨路休闲娱乐特色街、宾王餐饮特色街、其他专业街等;市区二级商业区有北苑二级商业区、稠江二级商业区、后宅二级商业区、廿三里二级商业区、城西二级商业区等;还有市级商业副中心,佛堂、苏溪、上溪等;以及由义乌江两侧的国际商务中心与国际文化中心构成,集贸易、金融、政务、信息、文化、办公等功能于一体的福田-江东商务中心区。这些商业区中均有为数众多的、隶属小商品研发设计创意、城市建筑设计创意、广告会展创意、咨询策划创意、休闲娱乐时尚消费创意等行业的商户与企业。义乌创意产业的发展可由这些城市商业圈形成的裂变效应产生空间集聚。
(三)基于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伴生模式
2012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义乌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义乌经济开发区共有工业企业296家,配套服务企业350家,现已形成了彩印包装、针织服装、工艺饰品、拉链等优势行业,培育了浪莎针织有限公司、浙江伟海拉链有限公司、浙江华鸿工艺品有限公司、浙江三鼎织造有限公司、浙江顺时针服饰有限公司、浙江大德制药有限公司、浙江朝日科磁业有限公司、义乌百思德彩印包装有限公司等一大批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在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中居于领先地位,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实力,拥有创新、创意的集约要素。义乌创意产业的发展可以依托于这些开发区、工业园区的龙头企业,形成企业孵化模式,伴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形成开发区、工业园区的空间集聚。
义乌创意产业的发展现在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基于专业市场发展的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已有一定的基础,在自发形成和政府导向的综合作用力下,创意产业作为城市新兴产业的代表,将越来越明显地发挥其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充分利用义乌现有资源和优势,努力发展创意产业集聚地,积极培育创意产业的发展环境,吸引和培养创意产业所需人才,促进创意产业的理性健康发展,对义乌小商品走向世界小商品大舞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厉无畏,王慧敏.创意产业新论[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9.
[2]王文科,史征.中国区域文化产业指数的建构影响与传播——以浙江义乌为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3]中国义乌政府门户网站,2011年义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11.
[4]褚劲风.创意产业集聚空间组织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5]周灵雁,褚劲风,李萍萍.上海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6,(12).
[6]褚劲风.上海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2).
论文摘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我国未来经济的主要发展模式。低碳经济的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带来了政策支持及税收优势。同时低碳的经济发展模式也给文化创意产业自身的发展带来的巨大的影响,它要求文化创意产业进行多角度科学分类,促进了自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也要求文化创意产业在控制自身的碳足迹的同时发挥更大的降碳作用。
论文关键词:低碳经济;文化创意产业;机遇 ;影响
一、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了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国家和社会对低碳经济的发展都投入了极大的力度。其中政府的扶持力度最具引导性,如直接财政补贴、价格补贴、税收优惠、政府采购政策、节能法规与标准的制定等等。作为低碳经济的典型代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前景。
(一)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
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首次把创意产业作为一种国家产业政策和战略产业理念,将创意产业界定为“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是西方发达国家转换和提升产业结构的战略步骤。他们注意到创意产业对优化现有产业结构的重要作用,因而把文化产业与更广泛的制造业部门联系起来,致力于发挥创新、信息、知识与文化在全球经济中的核心作用。当前,美国、欧盟各国以及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乃至马来西亚等国,都把创意产业作为调整国家产业结构的战略步骤,形成了全球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总体态势。
在全球创意产业勃兴的背景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产业结构总体调整转换的新阶段。面对这一现实,中央做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所有这些,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文化与产业的联姻是历史发展到一个新时期的新现象、新机遇,是信息时代社会资本积累的新源泉,抓住这个机遇就把握了信息时代。
(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给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政策支持及税收优势
2009年,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将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文化部随后出台《文化部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008年,北京市《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担保资金管理办法》;2009年又出台《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贷款贴息管理办法》;同年7月,央行营业管理部和北京银监局印发了《关于金融支持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一系列政策都明确传递出一个信号:政府十分重视发展文化产业,且已经开始制定切实的指导方针为文化企业的融资打通脉络。此外,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消息:“财政部财科所课题组日前《中国开征碳税问题研究》报告称,可以考虑在未来五年内开征碳税,并具体提出了我国碳税制度的实施框架。”这一消息的将使低碳经济深入到我国的各个行业之中。在今后无论出于经济原因或生态环境的责任感,作为低碳经济的典型代表,文化创意产业都将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随着我国经济的宏观调控,文化创意产业在政策倾斜和税收优势都将显现无疑,他们将成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巨大动力。 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给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的巨大的影响
矛盾论认为,事物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但给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主要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要求文化创意产业进行多角度科学分类,促进了自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包含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与智能产权三项内容。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方法较为单一,基本是依据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并根据文化创意活动的特点进行分类的。例如按照《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1、文化艺术;2、新闻出版;3、广播、电视、电影;4、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5、广告会展;6、艺术品交易;7、设计服务;8、旅游、休闲娱乐;9、其他辅助服务。这种单一的分类方式无法使文化创意企业和机构与我国目前的低碳经济政策进行良好对应,由此带来的行业内低碳标准不统一,碳排放区别不明显,很难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文化创意产业科学分类时针对不同视角进行多角度分类。低碳经济要求以科学、准确的碳排放为标准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碳”化分类以更好对应国家的低碳经济政策,促进产业自身结构的调整升级。
(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要求文化创意产业在控制自身的碳足迹的同时发挥更大的降碳作用
文化创意产业属于低碳产业,但不是无碳产业,只是相对于其它产业而言总体排碳量较低,作为经济范畴而言文化创意产业依然离不开资源使用与能源消耗,其在经济生产过程中也必然直接或间接产生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排放等污染。研究如何使文化创意产业自身排碳量得到减少和降低也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目前,人们通常用“碳足迹”的计算方法来衡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碳足迹(carbonfootprint)”,它标示一个单位元素的“碳耗用量”。“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构成的自然资源。“碳”耗用的多,导致地球暖化的元凶二氧化碳(CO2)也制造的多,“碳足迹”就会增大,对自然环境的不良影响也就越大,反之“碳足迹”越小,对自然环境的不良影响也越小。如何科学计算文化创意产业的“碳足迹”,从各个环节进行控制以减少“碳足迹”的产生是低碳经济与低碳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