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2 09:50:5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篇(1)

1.1建筑设计对城市规划的意义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其中,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城市的发展的一面镜子,建筑设计的合理规划,不仅为人们的休憩、娱乐、工作等提供了方便,而且有利于城市城市各方面的协调,从而保证城市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1.2建筑设计能够使城市规划更加的合理

建筑设计是城市规划的延续和细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增大,需要对城市的建筑进行合理的布局与规划,其中包括建筑、交通、绿化等各个方面。城市建筑设计的合理规划能够促进城市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并且实现城市的生态环境、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因此,要对城市进行合理的规划与管理。这其中很重要的是要做好建筑设计的规划,建筑设计要符合城市发展的需求。根据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针对建筑的不同功能不同的地区要做出不同的建筑规划方案,实现完善城市功能、体系城市风貌的目标。良好的建筑设计方案能够促进城市规划更加的合理,使城市的发展质量与水平更上一个台阶。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通过对城市利用空间的考察,了解城市各个部分要素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其中的经济联系、政治联系等,建设相应的建筑群,从而使城市的建设布局更加的合理化。二是能够使城市规划方案更加的科学化、人性化,在进行设计方案的审核时,不仅要考虑城市目前的发展需要,而且从城市长远发展的方向来进行建筑设计,并且还要考虑其设计理念是否符合城市规划所要达到的目标。同时,要注重把握其城市规化建设的度,不能搞“面子工程”,这样不仅浪费资源,更背离了城市发展的方向。

1.3建筑设计对城市规划具有经济调控作用

城市建筑设计对城市规划具有调控的功能,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对城市的交通设施、基础设施进行调控,在审核城市建筑设计方案时,注重对城市设施分布以及布局进行调控,以便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同时也能够使城市建筑布局也更加的趋向合理。二是对城市的经济进行调控,城市发展水平,主要是从其经济实力的强弱来体现的。因此对于城市的经济开发区、商业区、研发区进行空间上的调控,以促使城市的经济发展更加的和谐与稳定,从而保障城市的经济安全。

1.4建筑设计能够促使城市规划工作稳步

进行城市的规划工作包括各个方面,有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医疗等等。正因为城市规划的复杂性,所以要对城市进行合理的建筑设计,以保证城市各个行业的经济协调有序发展。如果没有合理化的城市设计,就会造成城市各项工作不能稳定运行,短期内会出现各种社会问题,长期则影响社会稳定。

2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对策

2.1建筑设计在城市空间布局中的应用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各项设施与布局也更加的合理化。现代城市的发展布局与城市形态主要由经济水平来决定。在高度发达的城市,根据不同的生活工作需要,其建筑布局分工也更加的明确,如:住宅区、行政办公区、娱乐区、旅游区、工业区等等,这样的分布容易形成群聚效应,各个区内的基础设施能够相互利用,并节约了城市基础设施的成本,使城市的各项工作能够有条不絮的进行。

2.2建筑设计在城市基础建设方面的运用

城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部分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因此在城市的规划过程中,要注重其各方面的联系。从而使城市的土地资源、空间资源得到合理的运用。它主要表现在城市的建设方面,城市的规划是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要根据时展需求来进行微调整,使城市的建设能够跟得上城市发展的速度。因此在进行城市的基础设施设计时,要对城市的发展速度进行分析,根据其发展速度与规模,设计出未来发展的蓝图,并针对发展的需要,去指导城市的建筑设计。不能用宏观城市规划的理论,去指导瞬息万变的城市建筑设计方案。

2.3建筑设计方案在在城市产业规划发展中的运用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发展,每个城市产业发展方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建筑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一个城市的外在形象。因此,每个城市都有其相适应的建筑设计风格,如:以第二产业为主体的城市,多以工厂为主体,于是形成了工业性城市的建筑风格;以旅游为主体的城市,多是自然风景、文化古迹,因而形成了旅游城。针对城市产业的不同,要设计出不同的建筑设计方案,工业城主要是对其电、水、厂房的规划建设;旅游城要在美化环境、保护文化古迹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地开发。所以,建筑设计方案在城市规划中要根据其产业的不同,使用不同的建筑设计方案,这样才能保证城市规划的合理性,促进城市的各方面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2.4建筑设计在整个城市科学化发展中的运用

目前,我国城市因发展速度快,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经济问题、环境问题,而建筑设计为城市科学化的发展提供依据,因此要对城市建设进行科学化的建筑设计规划。城市建筑设计在整个城市科学规划发展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城市的建筑设计与景观区、经济区、工业区相协调,与城市的整体形象与周围的风景、古迹相适应,这样的科学规划方案,不仅能够保持城市原有的活力、特色,并且还能形成城市的独特的建筑风格。

3结语

篇(2)

关键词:城市测绘测绘模式

Abstract:

Ascension a city of cultural, political, economic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way of information is necessarily. City information process experience bumpy, compared to the whole, from local from scattered to integration, from the space to space, from the independent to integration process of development. Can say, digital city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urban development, is the city information into the space with integration with advanced stage inevitable stage. Aiming at the digital city, discusses the mod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detail city information concept, the concept of digital cit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surveying and mapping, ultimately through the elaboration, for concept for the special needs and urban surveying and mapping, and raised the urban development advantag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future development mode and development way.

Keywords:city surveyingmapping mapping model

一、引言

提升一个城市的文化、政治、经济管理的重要途径必然是利用信息化。城市的信息化过程经历比较坎坷,从局部到整体、从分散到整合、从非空间到空间、从独立到集成的发展过程。可以说,数字化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城市信息化进入空间化与整体化的必经阶段与高级阶段。模拟、数字,到信息化,城市等几项的测绘工作,是城市发展中不可缺少也是不可替代基础工作。

1、 城市测绘的基础概念。

城市测绘为城市的区域经济,城市的建设,城市的政治、文化、和人民的生活提供了基础的支持,而测绘的成果则广泛的服务、应用在城市的管理、资源的整合开发、环境的监测、城市的规划、工程的建设等各个项目之中。现实的城市需要城市测绘工作作为基础,城市测绘相当于是数字城市当中的数字城管和数字规划、数字环保等各个数字行业管理的基础技术支持。

2、城市数字测绘的发展应用

在数字城市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果之后。它进一步的提升了城市测绘成果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也在大众中普及了数字城市的应用,把城市测绘的作用发挥的更加良好,形成了良性的循环。 作为基础支撑的城市测绘,是最先受到数字城市的活动功能与形式的冲击的,因而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城市的测绘受到数字城市在工艺、技术以及成果等各个方面的“倒逼”。因此,作为城市基础的城市测绘在面对数字城市之时,必须要对自身进行改革来适应城市信息化的大环境。

城市信息化的发展,也就是数字城市的发展中会突显出城市测绘所面临的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如数据的更新周期较长、信息数据目前体系不够完整、数据的产品单一以及产品服务的内容面比较窄。

城市空间的基础数据作为纽带,连接了数字城市与城市测绘。城市空间的基础数据的特点是,测区的范围较小,但是精度和详细程度的要求却比较高,同时也会显出比例尺大。目前,我国大型城市的基本比例尺的数据库已经基本建立,绝大多数的城市是不存在城市盲区的。所以,数据更新则成为了城市测绘中最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城市测绘是数字城市的基础性工作

1、城市测绘和数字城市之间有着同一的服务对象。物质城市和数字城市其实是同一个形体以不同形式出现。城市测绘所研究的是城市的基本要素,目标为地理要素的测绘和地理要素的变化测量,这种测绘是提高对数字城市的认知度以及管理能力的基础。 数字城市是现实城市在网络上的非物质形态的延伸和扩展,是对城市的整体,包括空间和非空间的、物质和非物质进行研究的。简单地讲,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城市作为非物质的表达形态等于数字城市,地理空间的信息是城市的延伸和拓展的基础支持数据,而产生地理空间的信息的主要技术手段则是依靠城市测绘。也可以说,城市的非物质化和网络化的重要技术支持是城市测绘。

2、城市测绘既是数字城市的技术支持,同时也是基础的工作。城市测绘的任务就是对城市区域之内的自然地理要素和地表人工设施进行测定的采集和内容表达,而后对于获取的数据信息以及成果进行相应的处理并提供给其他部门使用。

三、城市测绘具备的优势

与非城市区域测绘的特点不一样,城市的测绘伴随着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具备了非城市区域测绘不同的优势,也为形成新的城市测绘体系做了重要的基础条件。

1、城市测绘的基础较好。体现在: ① 测绘的基准设施较为完善; ② 在政策、法规体系与标准化的体系方面都比较完善。③ 基础的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具有稳定性,投入可以被纳入国家和地方的年度计划与财政预算当众,最后形成稳定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和财务增长机制。

2、城市的信息化环境是非城市化的区域所不能比拟的。以城市作为单位的信息化工作一直以来都走在前列,受到不同程度与层次的建设者以及使用者的关注,因为也产生了丰富的信息化成果。如城市网络、财政管理信息、地理信息、无线通信和移动技术等各个系统。这些相关的成果都充分的应用到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中去,为数字城市测绘体系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城市的网络为空间数据的传输与提供了渠道。政务管理系统则为空间数据的拓展和利用提供了新的领域。地理信息的系统为了空间数据建库与应用提供了非常专业工具等。

3、城市的发展对于空间数据,有着更为强劲的推动力。我国的大型城市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需要非常扎实的基础来支持,这个支持比非城市区域的更需要地理信息这种战略性资源作为保障。

4、数字城市的“倒逼”情况使城市测绘的发展受到了城市管理者的重视,不发展城市的测绘会比较难建设数字城市的思想成被充分的认同。可以说城市自身的发展为城市的测绘提供了创新测绘的模式与手段的可能,同时,对于传统的城市测绘也提出了新一轮的挑战,对城市的测绘体系创新形成新的“倒逼”之势。

四、城市对测绘的特殊需求

1、尺度特性。在应用上,较小城市的空间尺度能够体现城市管理所具备的独特的微观要求。作为一座城市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管理所赖以支撑的空间基础数据,一般会主要依托大比例尺的基础地理数据,如 1∶ 2 000或1∶ 1 000的地形图,大比例尺的地形图比较好应用,它能够与城市管理所需求的精细化程度相吻合。相应,较小的城市空间尺度则要求城市的测绘追求更为详尽的地理信息,要求的详细程度一般会具体体现在比例尺与维度两个方面。

2、时间特性。城市高速的发展对于城市空间的信息依赖性和非城市区域的是不同的,它对于城市的空间信息现实性的要求很高。发展不允许城市的空间信息更新存在一个周期,它要求与城市发生的变化呈现同步的状态。这样的要求使得测绘必须采用不同于以前的,非城市区的、精细化、及时的新的城市测绘手段,来确保城市的实时的动态更新和空间信息的动态跟踪。

3、融合特性。城市的测绘行业和城市的规划、城市建筑、环保部门以及水务等各个行业的渗透性越来越强,成为了城市的各个行业管理业务流程的重要环节,城市测绘要与城市管理的相关行业实现高度的参与和充分融合。

五、三大融合催生新的城市测绘发展模式

1、城市测绘与城市的管理业务流程要相结合。城市的测绘要想成为城市管理业务流程的重要环节和关键层次,就需要为城市的管理业务做出基础的支持,业务管理成果要及时为城市测绘服务,特别是为城市中的大比例尺的地形图的更新服务。如工程的测量数据一般包括建筑物的竣工测量、征地的地形图测量、道路及河涌的竣工验收以及日常普通的工程测量数据,所有收集到的数据可以作为地形图所要更新的补充材料被使用。我们可以利用工程的测量数据对于地理空间数据库之中的系列地形图进行一种开窗式的修测与补充,最后实现地形图动态的更新。

2、城市的测绘与数字城市的建设成果要相融合。数字的城市是从离散的独立应用阶段而发展到基于规划的系统应用阶段的,而后才到当前的集成与整合阶段,其中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建设成果,这些成果在城市管理的各行业当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3、城市的测绘与城市的信息化成果要相融合。城市的测绘必须与互联网、电子政务的系统、通信技术、城市的网络、云计算、智慧城市等一系列的信息化成果所融合,并能够通过与城市的信息化建设成果融合的形成与地理信息的采集、处理、更新,到管理、共享和分发与应用等服务相适应的技术支持体系。

篇(3)

内容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城市化发展也越来越迅速。有着5000余年历史的中国文化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城市化,在艺术设计中,公共艺术设计可以将城市的历史与城市的文化以艺术设计的手法完美地结合起来,这也一定会成为城市文化与艺术设计的双向发展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文化 城市文化 公共设计 艺术形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崛起,东方古老的文化已越来越多地与更多西方的文化相融合,中国式的城镇也渐渐被西方的城市所影响。着眼于现代,摩天大楼、立交桥、玻璃幕墙作为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被竞相复制,传统建筑文化也仅仅只象征性地被简化成建筑的拼贴符号,作为城市和建筑灵魂的城市个性在大拆大建的灰尘中被淹没。越来越多的城市已逐渐克隆性地发展,没有性格、没有特色,更令人担忧的是,城市的文化将在历史发展中渐渐被摒弃。作为城市灵魂的城市个性有逐渐衰落和消失的危险。在全球一体化和文化趋同的形势下,如何保护、发展和创新城市个性显得尤为重要。

公共艺术设计以其宽广的设计形式和艺术载体,可以在城市的发展中为保护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正所谓城市是公共艺术的载体,公共艺术属于城市,它随城市而生,为城市而存。

一、城市文化

文化体现的是城市的记忆。不论城市的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老城区的历史街道、文物古迹、老居民区,亦或是这城市传统的技能、习俗,物质的、非物质的文化形式都是这座城市的古老记忆。而这些也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文化价值。因此,历史脉络和文化脉络作为城市的独有标签应该被世人所重视。

文化体现的是城市的精神。一座城市中居民的价值观念、社会形态以及他们的行为方式是这座城市的城市精神的综合体。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的建筑、广场、设施都可以在世界城市的发展中被横向或者纵向地复制与模仿,但一座城市的精神是永远不会被复制与模仿的。居住在这座城市当中的市民所具有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是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积累下来的,凝结了该城市的历史、文化、风情与风貌,是这个城市的文化结晶。

城市文化是一种付诸于城市的文化形态。比如我国的潍坊风筝文化、成都巴蜀文化、南京金陵文化、郑州殷商文化等。这些独特的文化在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的同时,也优化了城市的经济投资环境与文化传承环境,在各方面均有效地促进了城市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由此可见,城市的文化对城市的发展与建设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城市文化的提取

城市是不断发展的,我们在建设城市时,应对城市的历史文化在保护的同时加以提炼,而对城市文化的提取包含了提取城市文化中的视觉形象,以视觉的表象对城市进行标签式定位,使其具有自身的个性。从世界各地已形成的个性城市看,特色的城市大致可分为政治性城市、经济性城市、文化性城市、宗教性城市、旅游性城市。这些城市对城市文化的提取,都浓缩了城市的过去与现在,对城市的物质、精神遗产进行了文化提炼,并使之成为城市形象的灵魂,这也是这些城市独具特色的优势及其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那么,如何去提取一座城市的特有文化呢?

1.提取自然形象。自然形象是每座城市不可比拟的、独特的自我优势,包括城市所在地的气候、地质地貌、水文、特产等自然资源。

2.提取景观形象。城市景观可以给人留下对于该城市的第一印象。景观中的城市的平面布局、城市色彩、城市绿地等,甚至城市的商业街、市政广场等都可以被提取为城市的独有特征。

3.提取标志形象。城市标志性的形象是浓缩的表现形式和抽象化了的城市形象。有直观的标志形象和无形的标志形象,市徽、市花、标志性雕塑及建筑,或是城市的名称都代表了一定的城市标志性形象。

4.对视觉形象进行共性提取。将城市文化提取为有共性的视觉形象为市民创造和谐、舒适、美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会使市民的城市荣誉感增强,生活幸福感增加,同时也会增强城市的吸引力、辐射力。

三、城市公共设计中的文化艺术形式

在城市文化越来越稀少的今天,可以考虑以公共艺术设计的形式来将城市文化展现在公众的面前。

公共艺术是城市文化的个性符号。让雕塑与绘画、建筑或其他门类找到完美契合点,这也就形成了当代的公共艺术。城市公共艺术,尤其是文化建筑,应该注重文化门类本身和地方文化的结合。城市不应是放置艺术的容器。城市本身应是艺术品,因为艺术不应仅仅是装饰都市生活的奢侈品,艺术应改善都市生活的质量。城市公共环境艺术是为了塑造城市形象和环境,在城市形象策划的基础上,应将形象工程落实到空间载体上,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对公共环境艺术建设进行统一的、系统的规划,塑造城市特色必须要突出地方精神。

在城市的公共设施造型方面,应从当地特有的文化元素、历史遗迹和器物中发掘灵感,如城市历史中积淀下来的绘画、雕塑、古迹、文物、文献、传说、音乐及民谣等均可融入城市的公共设施中。并通过现代的设计手法使用这些符号元素,唤起现代人对过去的探究、回忆与醒思。

在公共设施的色彩设计方面,必然要借助和依附于造型,而色彩本身一经与具体的形象结合,便具有极强的感情意味和表象特征,具有强大的精神影响力。因此城市的主色调应在大方向上统一,需结合周边的建筑和自然环境进行调整。设计师需根据城市和城市文化本身的不同,设计不同风格的城市公共设施,做到“天人合一”。

结语

综上所述,因为有着不同的传统、不同的人文、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的经济基础与条件,世界上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两座城市。不同的城市应该根据自身的文化进行自身的发展定位与城市文化的发展定位,一座没有个性或没有文化的城市在历史的长河中是不会遗留下来的。城市文化对于城市的公共设计乃至城市的发展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城市的公共设计也要考虑将城市的文化加以保护与利用。城市公共设计作为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的重要部分及视觉表达的载体,对于体现和表达城市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城市的公共设施设计与城市文化相结合、统一,则会使城市的公共设计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将整个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以及城市的文化形象、文化风格彰显出来,同时也会使城市显得生机勃勃,鲜明的、带有自身标志性的城市公共设计会使人产生认同感。只有因地制宜地确定城市文化在公共设计中的运用,并秉持多元化、地域化、个性化、整体化的原则去建立城市的文化形象体系,使城市具备鲜明的个性,才能使城市真正开始走向成熟和文明。

参考文献:

[1]高介华.建筑与文化论集[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3]刘炜.城市的个性之道[J].安徽建筑,2001(5).

篇(4)

关键词: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关系研究

引 言

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土地资源的利用也变得越来越紧张。城市的交通规划与土地的利用间出现了一系列诸如城市规模扩大使得资源紧张、交通不顺畅、交通业跟不上城市的发展等问题。而城市交通规划对市规划又有促进作用,城市交通规划促进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促进城市历程的发展。城市交通规划对城市规划有如此重大的作用,那么如何在使土地资源能够得到良好的开发与运用的前提下,发挥城市交通规划对城市规划的促进作用是目前研究的主要课题。

1 城市用地布局规划与城市交通规划的关系研究

所谓城市用地布局就是指城市的大小和形态,各类用地规模、性质、以及空间的分布,也包括了开发建设的时序、密度和强度,其决定了城市中的人与物的空间分布状况。其中,城市交通指的就是城市中的人与物的空间流动,其是城市内部的一切活动联系的载体。二者一动一静、相互联系、制约。

城市和交通可是称为是相伴而生,在最初是由于交通便利而导致人们的聚集产生城市,其后因为城市的发展壮大而进一步使得交通发展。因此,城市和交通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例如,图1即为城市的用地布局模式与交通运输设施做形成的一个闭环的系统。

2 城市规划对城市交通起决定性的作用

2.1 城市用地布局决定城市交通结构

不同城市的用地布局也是大不相同的,这也就导致了城市的形态以及规模的迥异,即城市内部各中用地之间的组合是相异的。因此,必然会导致城市内的空间流动各不相同,而决定城市交通分布的形态的正是流动量,这也就导致了城市的交通结构出现差异。

2.1.1 从整体的布局形态上划分

从整体的布局形态上进行划分,可以将城市分为单中心城市模式、多中心城市模式以及“带形城市”模式。

(1)单中心城市模式

单中心城市模式多存在于中、小城市中,一般人口在20万左右,也可以称为“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通常情况下,这种模式的城市其市中心会有过多的零售业、企业以及工业,导致人口和就业岗位十分集中,使得中心市区的交通需求量十分大,而远离市中心的交通需求量又十分小,呈现为从市中心向外的放射状递减的现象。因此,针对此类城市,应在市中心区发展大运量、快捷的交通方式,并在中心区的边缘设置环路,从而形成“输配环”的交通系统,见图2。当前,我国的大多数城市(包含一些大、中城市)都采用的此类交通系统。

(2)多中心城市模式

多中心城市是我国当前的城市发展主流模式,其主要可以分为中心+副中心形式中心+组团形式中心+卫星城镇等多个形式的组织方法,但是总的来说,城市的人口与就业岗位的分布特征基本是相似的。通常情况下,此类城市的人口和就业岗位的分布都是比较均匀的,集中点十分明确。值得注意的是,必须要使中心和副中心(或者是组团、卫星城镇)的交通联系便利、快捷,建立起一个“点对点”式的快速交通。因此,此类城市宜在市中心和副中心(或者是组团)之间发展以运速高、运量大的交通方式为主,而其余地区以分散、自由为主的“网络”城市交通结构。

(3)“带形城市”模式

“带形城市”主要指的是城市的用地受到自然条件(例如:河流、高山以及峡谷等)的限制,使得城市只能沿着河岸活着谷地的方向延伸,从而形成了一个带状的布局。此类城市的交通方向性十分强,其交通主要分布于沿城市发展方向的道路系统上,并且空间距离十分大,因此适合发展轨道交通或者是大运量的公共交通为主的“轴向”城市交通结构。

2.1.2 从整体布局的强度划分

从整体布局的强度上进行划分,可畏级将城市的布局分成低密度的分散模式和高密度的集中模式。

(1)低密度分散模式

低密度的分散模式指的是城市中的土地利用用途较为单一,开发的密度较低,使得城市的布局呈现为一种分散的用地布局模式。一般为低密度的分散模式的城市都具有多个中心,城市内部的工作区域、住宅区域、购物区域以及学校等地都是相互分离的,整个城市从中心向郊区蔓延,用地较为分散、土地的浪费现象严重。

此类城市,单位土地面积上所产生的交通需求量比较小并且十分分散,不容易组织公共交通,宜发展运量较小且自由分散的私人交通,例如小汽车交通等。在美国,大多数的城市都是此种类型。

(2)高密度集中模式

高密度的集中模式主要指的是城市土地利用多元化、综合化、密度高,城市布局较为集中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此类城市通常拥有一个集中且活力十足的市中心。同时,除了少数的商业中心区、高级住宅区以及工业区,城市的土地都具有多用途层叠的特征。这样的土地利用模式能够大幅度地节约土地,缩短工作与住宅之间的距离,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城市的无限蔓延。

但是,此种土地利用模式必然会产生大量并且集中分布的交通需求,因此必须要有具备高运载能力的交通模式与其相适应。我国的城市发展基本采用的都是这种模式。

2.1.3 内部用地规模的差别

对于同一种的城市布局,若是其内部的各种用地的规模以及组合方式具有较大的差异,也会导致城市交通结构的不同。例如,城市内部各种用地的相互位置关系、地块大小都对城市的交通系统及分布产生较大的影响。

2.2 城市用地布局影响城市交通发展

(1)靠山临海的城市布局会对城市的对外交通出入口产生较大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城市的用地布局都是靠山或是临海的,那么山脉以及海洋就限制了城市交通出入口的朝向。

(2)城市道路的两侧用地性质和道路的性质不相符合,从而会影响到道路的通行能力。城市的道路从使用性质上能够划分为“交通性”的道路以及“生活性”的道路。若是在“交通性”的道路两侧开发建设交通吸引量或是交通发生量较大的项目,必然会导致交通量的大幅度提升,从而影响到道路的通行能力。

(3)道路两侧的用地布局的密度过高或是建设的强度过大,其产生的交通量大于道路的交通容量,就会产生交通拥堵,甚至对整个城市的交通发展产生影响,最终使得城市必须要拓宽与之相平行的道路,从而分担其交通量。

3 城市交通规划对城市规划的促进作用分析

城市交通规划的实际操作影响着城市未来发展规模与空间结构,决定着城市的土地应用状况、城市的文化与商业占地、城市的经济。城市交通规划还为城市用地的空间布局、城市的空间结构提供前提条件。

3.1 促进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

为了提高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城市的住宅不会出现郊区化的现象,一座城市未来的高速发展离不开现代交通系统对市中心人口及其就业的转移。城市交通系统使城市组织及空间更为合理,使土地资源的利用更为有效,使土地布局更为合理。城市交通系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调整了产业结构、改善了市民的生活、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及未来可持续的发展。

3.2 促进城市历程的发展

现代化的交通方式使人们出行的速度、方便、舒适等需求得到满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座城市的未来规划于现代的交通运输业是一个整体。城市的规划是城市交通未来规划的前提条件,而城市的交通规划反过来又促进了城市的整体规划,决定了城市未来的动脉、形态及布局。

4 结 语

综上所述,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都有其重要性,寻找城市规划同城市交通规划共同发展的契合点。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关系密切,对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是城市交通规划的根本,城市交通规划促进城市历程的发展及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因此,通过城市的规划布局与城市的发展模式研究出城市交通规划的框架,有利于促进城市健康、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陆童.城市交通规划对城市规划的促进――以交通枢纽为例[J].科技资讯,2011(17):16~17.

篇(5)

内容摘要:随着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创意经济时代的来临,创意城市的建设将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构建创意城市并不是先进城市的“专利”。一些欠发达的城市,尤其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在依托其独特资源的同时也可以构建成创意城市。本文进一步分析资源枯竭型城市构建创意城市的可行性,并指出其构建的模式和选择路径。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 创意城市转型

“资源枯竭型”城市主要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衰退或枯竭过程的城市。而目前对衰退或枯竭的定义是指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当初测定总量的70%以上或以当前技术水平及开采能力仅能维持五年的开采时间。根据这一定义,我国已确定44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这些“资源枯竭型”城市主要呈现以下四大特点:随着资源枯竭,产业效益下降;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产业萎缩,替代产业尚未形成;经济总量不足,地方财力薄弱;大量职工收入低于全国城市居民人均水平。

面对城市发展的规律,资源枯竭型城市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并保持城市竞争优势,必须要探寻出城市发展的新途径,否则难逃城市消亡的悲剧。而资源枯竭型城市要想实现经济的转型并再确立和提升其城市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寻找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从全球城市发展的历程来看,发展创意产业,构建创意城市已然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通过打造创意城市,能够吸引文化创意人才与团体,推动创意产业的兴起,从而赋予城市以新的生命力和竞争力,进而以创意的方法解决城市发展受阻等实质问题。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可以通过发展创意产业、构建创意城市来实现经济的转型并重新确立其竞争优势。

资源枯竭型城市向创意城市转型的可行性分析

(一)优势分析

从构建创意城市的基本条件来看,资源枯竭型城市无疑已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主要表现为:

资源枯竭型城市拥有较强的动力去构建创意城市。Hall(1998)在《城市的文明》中指出:拥有高度创意的城市,在很大程度上是那些旧秩序正遭受挑战或刚被的城市。因此,危机感是决定城市创意意识、创意氛围的重要指标,如1600年前后的阿姆斯特丹、19世纪的维也纳、伦敦等城市都是在城市充满危机、冲突和混沌的时期所构建成的独具魅力的城市。而目前,资源枯竭型城市无疑面临着较强的城市发展危机感,因而也就越有动力构建创意城市。

与其他城市相比,资源枯竭型城市拥有丰富的工业遗存,而这正好是发展创意经济的媒介。利用这些丰富的工业遗存,资源枯竭型城市可以以当地特色产业集群和技术力量为支撑,培育并打造与之相适应的一项或若干创意产业基地,或是大力发展以工业文化旅游为主导的服务行业,将现有的老工业建筑改造成博物馆、展览馆或廉价的私人工作室,以推动创意经济的形成。

从国内外先进创意城市的构建进程来看,大多数创意经济都是依靠着早期廉价的房价才得以形成和发展的。Glaeser(2004)进一步指出城市蔓延(sprawl),即城市的居住条件,尤其是房价,是构建创意城市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与其他城市相比,资源枯竭型城市大多处于二线城市,房价较低,因而有利于推动创意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二)不足分析

在具备构建创意城市的一些基本条件的同时,资源枯竭型城市也在很多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主要表现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对创意经济的认识不足,创新意识较弱。城市的组织和管理偏向遵循传统的运作方式,没有全盘的创新发展战略,创意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要远远落后于其他先进城市,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使其缺乏发展创意经济的有力支撑。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人才流失较为严重,人才队伍的素质以及结构还不够完善,且缺乏高层次的创意人才,使其构建创意城市的后续动力不足。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硬件设施,如社会研发能力、信息和通讯的可获得性、各类服务设施、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等方面相对较弱,使其构建创意城市的能力不足。

资源枯竭型城市构建创意城市的模式

根据Hospers(2003)的观点,创意城市有4种类型:一是技术创新型城市,这类城市多为新技术得到发展或者甚至是技术革命的发源地,一般是由一些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通过创造既相互合作又专门化分工并具有创新氛围的城市环境而引发城市的繁盛;二是文化智力型城市,与技术创新型城市相反,这类城市偏重于“软”条件,由主张改革的艺术家、哲学家、知识份子的创造性活动引起文化艺术上的创新革命,随后形成了吸引外来者的连锁反应;三是文化技术型城市,这类创意城市兼有以上两类城市的特点,技术与文化携手并进,形成了所谓“文化产业”;四是技术组织型城市,技术组织型城市是在政府主导下与当地商业团体公私合作推动创意行为的开展,例如人口大规模聚居给城市生活带来了生活用水的供给,基础设施、交通和住房的需求等种种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原创性解决方案造就了技术组织型的创意城市。

因此,每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应该依据其自身的特色和条件选择恰当的构建类型。技术相对薄弱的城市可以注重发展文化型的创意城市,反之,文化相对薄弱的城市可以发展技术型的创意城市。当然,城市是有生命的。如果城市的特色和条件发生转变或得以进一步提升的话,可以转而构建其他类型的创意城市,如文化和技术相结合的创意城市。

资源枯竭型城市构建创意城市的路径

虽然Hospers(2003)认为人为的制造创意或者“构建”知识密集型城市只是一种幻想。Mommaas(2004)也指出许多著名的创意城区,如巴黎的蒙马特、纽约的苏和区,它们从来都不是规划出来的。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借鉴其他创意城市的成功经验,通过一些途径来培育创意环境、增加创意产生的机会,从而促进创意城市的形成。

(一)制定构建创意城市的规划,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

规划是构建创意城市的先导,政策是构建创意城市的保障。资源枯竭型城市可借鉴其他先进创意城市的普遍做法,成立创意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等相关组织领导机构,统筹、协调和指导全市创意产业发展,并可根据国内外创意产业发展的趋势以及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制定创意产业五年乃至十年发展规划,明确创意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以及功能布局和推进措施。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并按职责分工加强对创意产业的行业管理和企业服务工作,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如建立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促进创意产业的发展;建立与创意企业贷款需求特点相适应的信贷管理制度,为创意中小企业提供软贷款和担保贷款业务服务;简化审批手续,降低创意企业注册资金,放宽年检,对初创企业进行贴息,以吸引投资者进入创意产业;积极推广新诞生的创意理念或产品,激发创意产品的大众化消费。

(二)搭建创意平台,优化创意环境

创造有利条件,大力引进国内外创意产业的龙头企业或各类机构的落户或建立分支机构,搭建创意产业互利合作与互动发展的综合平台。积极组建创意产业促进中心,同时鼓励和支持创意产业协会、创意产业培训中心等其他各种创意产业中介机构发展,为创意企业提供网络、技术和交易等公共服务平台。此外,资源枯竭型城市还需进一步优化创意环境,具体如下:

加强优秀创意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升创意能力。构建创意城市,创意人才是关键。为了能够推动创意城市的构成,政府需加强优秀创意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可通过人才引进优惠政策等政策杠杆吸引世界各地的优秀创意人才来投资和工作,或通过创意培训等方式重视培养本土的创意人才。

促进大学与城市互动,增强大学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大学对创意城市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不仅仅是因为大学在创意城市中主要起到人才吸铁石与人才输送器的作用,还在于大学是科技与产业结合的中心,是提高创意城市文化技术水平的直接推动力量。因此,促进大学与城市互动对构建创意城市而言十分重要。资源枯竭型城市可以与本地高校的名牌或强势学科为依托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鼓励以大学为核心建立科技园区、创意社区等,创办大学创业基地,发挥大学的智力优势。

加大创新投入,形成合理的城市创新体系。创新是创意城市必须具备的功能,而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创意城市发展的主要瓶颈。世界先进城市的经验表明,增加研发等创新投入,形成合理的城市创新体系对创新水平的提高非常关键。因此,政府要逐步加大研发资金投入,为城市创新体系建设提供资金保障。此外,还应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产业研发的强有力的主体。

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为创意人才提供生态环境。在当今开放的全球化市场中,人才与资本的流动性都大大增强,如何吸引并留住具有创意才能的人,是各个城市日渐关注的议题。因此,政府应该根据创意人才的需求,加强城市的基础设施和便利设施建设,为创意人才提供舒适、安全、生态的人居环境,丰富的文化设施和城市公共生活,富有特色而又精致的城市建筑和空间,便捷的信息网络等等。

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净化知识创新环境。知识产权是创意经济的核心资产,故构建创意城市,保护知识产权是关键一环。首先要制定健全知识产权法,保护自主知识产权,促进创意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其次,广泛开展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及有关知识的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产权、保护创新者利益的良好氛围,组织对重点群体的培训;最后,要大力扶植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完善城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加快知识产权执法队伍的建设,加大对侵权、盗版行为的打击力度,净化知识创新环境。

加强创意城市的形象设计,以提升城市的声誉和知名度。在创意经济的时代,各大城市都竞相标识自己为“创意城市”,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并推销自己。而如何构建创意城市,越来越多的城市意识到不仅要投资基础设施,还要积极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去加强对外交流,树立城市的创意形象,以发挥它们的吸引力和创造力,因为城市形象在创意经济时代是吸引企业和人才的关键因素(Hospers,2003)。

(三)整合现有资源,完善创意经济主体

立足现有的文化资源以及工业遗存,构筑有竞争力、附加值高的创意产业链,并尽量拓展延伸,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大力鼓励民间和外商投资创办创意企业,完善创意经济的主体,并引导优势创意企业的战略性重组,建立若干品牌优、竞争力强、市场前景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意企业集团,从而带动城市创意经济的突破性发展。

结论

综上,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资源匮乏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那么对于资源型城市来说,要想发展其经济并让其可持续发展,不能再走仅依靠资源来发展经济的道路,必须进行转型,即资源型枯竭型城市向创意性城市转型,以创意来带动城市经济发展。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转型中的优势和不足,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进行其转型路径选择,主要通过制定规划、搭建平台及整合资源这三方面来达到转型,最终取得经济转型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汤培源,顾朝林.创意城市综述[J].城市规划学刊,2007.3

2.Hall,P.G.Cities in civilization[M].New York:Pantheon Books,1998

3.Hospers,G-J.Creative Cities:Breeding Places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J]. Knowledge,Technology,and policy,2003(16)

篇(6)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城市品牌的传播已成为城市营销的重要方面。城市,卖的不只是其土地、产品、高楼,更是其城市的品牌以及品牌背后所包含着的城市的价值。

城市的价值发现,很自然地就成为城市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话题。通过价值发现,并通过传播让人们认知这种价值、接受这种价值,聚集在这种价值之下,分享这种价值,成为城市增长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路径。在这期短文里,笔者将结合对于临沂这座城市的报道策划,谈一下发现城市价值的相关方面。

为城市寻找战略性方位

城市的价值,往往通过城市的理念表达出来。一座城市的理念,决定着一座城市的发展模式、路径和前景。而城市理念的形成及确定,既需要时间的积淀,同时又需要众多因素的融合,比如城市的地理环境、自然禀赋、经济发展、文化特性、人文素养,还包括一座城市与另外其他城市的比较优势,等等。

理念体现着城市的个性。但是,城市理念在突出个性化的同时,也一定需要具有共性。特别是在普适价值方面,需要有所体现。这样,一座城市的价值才能赢得更广泛的共识,并实现更加广泛的共享。

那么,如何在追求个性化的同时寻找到普适性的价值?重要的一个着力点,是为城市的价值寻找到战略性的方位。

临沂是山东的一座地市级城市。当我们对临沂的城市形象与品牌进行考量时,我们想到了四个方位。这四个方位是,以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为背景;以“次中心城市”为参照;以老区新发展为视角;站在全国看临沂,站在全省看临沂。

以城市化进程作为一个视角,是想寻找和发现临沂在推进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独特性,并为其城市品牌寻找历史性的内涵。推进城镇化发展,在中国具有深层次的原因: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之后,需要更强的更持续的更具有战略周期性的带动力。从长远来说,通过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使广大农村居民向城市靠拢,享受城市人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对于经济的拉动会产生重要的作用。

城镇化有不同的方式,也有不同的实施路径,表现为不同的发展模式。模式的不同,取决于一座城市的地理位置、产业结构、自然状况、区域、人文历史等的不同。正确认识差异性,从自身特点出发,选择最适合本地特色的城镇化发展之路,是成功的需要。城镇化战略与单纯的城市化战略不同,中心城市的规模,并非越大越好,最重要的是适度。临沂的做法,恰好在这方面有所体现。

“次中心城市”是临沂对自己发展目标的一种描述,这种目标描述给予了其城市品牌的区域方位价值。

以老区新发展为视角,则是为了体现临沂的个性特征。作为著名的革命老区,临沂有过辉煌的历史。将如今的发展与老区发展融为一体考虑,就会体现出城市品牌独有的个性。

站在全国看临沂,站在全省看临沂,则是一种更高且更开放的视角。当我们对一座城市进行品牌定位时,所要做的,是要发现超越这座城市本身的价值点。城市是一个开放的组织,也是一个流动的组织。一座城市的成长与发展,与它的开放程度相关,也与它在开放的背景下所实现的流动有关,包括一切与城市发展相关的要素的流动,人的流动,物的流动,财的流动,等等。在这样的视角下,定位一个城市的价值,不只是体现开放的胸怀,更主要的,是将城市置于发展的背景下,让城市的品牌成为其增长与发展的引擎。

不同的城市在进行品牌定位时,肯定会有不同的战略方位的选择。只有方位确定,明晰,才能真正发现价值,并让价值更具广泛性。

在多元价值中实现聚焦

当我们从价值的角度审视任何一座城市时,我们都可以发现,城市的价值会通过很多的方面体现出来。城市的价值,在本质上都具有多元化特征。在定位城市价值时,就需要进行有效的价值整合,实现核心价值的聚焦。

在临沂城市发展的规划中,对城市的功能定位,有三个特别突出的描述。

一个是“水之城”。临沂提出了“以河为轴,北上东进,一河六区,组团发展”的城市空间布局。这个布局最重要的着眼点,就是依托水来做城市发展的文章。临沂有八条河在城市中流动,其水资源占有全省的六分之一。水,被视为临沂发展的城市之魂。从战略的高度开发、整合和利用现有的水资源,构建“大水城”、“大水网”、“大水利”,成了临沂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另一个是“商之都”。商业是临沂的特色,是传统,也是较为发达的产业。作为商贸发达繁荣,工业相对薄弱的临沂,“商之都”的打造,不仅是为了实施“工商复合,以商兴工”的产业发展思路,还意味着临沂在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些普遍问题(如就业、居住、保障等)上,探索和形成着自己的模式。同时,也在为未来的发展打造着持续的竞争力。

还有一个是“文之邦”。在临沂的城市特色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城市的文化。所以,“文之邦”成为临沂的另一个功能定位,也成为临沂提升城市品位和层次的点睛之笔。事实上,文化引领经济在临沂成为了一种看得见的实践,并已经产生广泛的社会效应。有效的文化经营,让沂蒙精神为核心价值的沂蒙文化更有引领作用和时代价值,显得特别重要。

以上三个城市功能描述,实际上都构成为城市品牌的重要要素。如何在此基础上形成能够统摄三个核心要素的城市品牌描述?“大”与“美”成为超越之上的选择。集聚着三个重要功能的“大美临沂”,便成为了城市名片。

为品牌价值寻找支撑点

在发现和确定了城市的品牌价值之后,需要有很多的支撑点来实现对于城市价值的支撑。我们选择了“速度”与“模式”两个角度。

对于临沂这样一座发展中的城市,速度正是城市价值的一种体现。就像很多年前我们讲“深圳速度”一样,它代表着一个时代,一种精神,一种价值。因为记住和了解了深圳速度,人们理解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在临沂,临沂速度也已经被很多层次的人挂在口边,而且,体现在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当我们通过106天完成城市规划展览馆建设、86天完成大型实景演出“蒙山沂水”,以及在短时间内完成城市20条道路的改造等体现着临沂速度的事件,感受临沂速度的时候,我们也发现了临沂速度的另一些特点,那就是速度源于“合力”、速度源于“经营”、速度源于“机制”。在临沂,合力已成为共识和现实,经营则成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导因素之一。而体制的创新,更影响着建设的步伐与成效。从“千军万马齐上阵,人大政协打头阵”的提出,到建立起各级责任体系,再到把创城与建城变为每一个临沂人的自觉行动。这样的机制,除了调动积极性之外,对于以“大美临沂”建设为目标的临沂人来说,更具有长远的意义。速度,不只是一个物质层面的表达,也成为了一种精神层面的表达。

在速度之外,我们又选择临沂模式作为品牌价值的另一个支撑点。

“大美临沂”的发展目标是做鲁南、苏北“区域性特大型中心城市”。围绕这一目标,临沂在推进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创新着一些不同的发展模式。比如,在其战略模式上,临沂城市化实行的是“双战略”,即城镇化主导战略和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并行,这与目前一些地方城市化发展的主导思路有所不同;比如,在其空间模式上,临沂以适度超前的大手笔规划和空间布局方式,为城市跨越式发展预留了空间,避免了过去单一的摊大饼式发展,也为有效规避“大城市病”提供了一些基础条件;比如,在其产业模式上,临沂城的崛起过程体现出“以市兴城”的重要特点,整个城市化的演进,透出了从相对单一产业支撑到综合产业支撑的发展轨迹,同时也意味着城市发展与经济转型在同一平台上实现了有效对接;比如,在其带动模式上,通过水网、路网及产业链条,表现为一种“多元化带动模式”。可以由此实现“双向互动”,一是更多发展要素向中心城市集聚,从而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提升辐射带动能力。二是中心城市的带动潜能向下转移,从而降低一些中小城镇的自主发展成本,实现区域良性发展。

速度与模式,其实是对大美临沂品牌的一种解读,也是一种佐证。当人们记住了临沂城市发展的速度,了解了临沂城市增长的模式,其实,也就对城市品牌有了更深的感知。

从价值链到价值观:放大城市价值

就像一个企业需要拥有自己的价值链条一样,一座城市的发展,其价值体现也需要通过其价值链条来完成。从始到终统领其价值链条的,则一定是城市的价值观。

就城市自身来说,从价值链到价值观的形成过程,正是一座城市自我认知并按规划目标持续成长的过程。通过这样的过程,城市就会在价值链上获取步步提升,在价值观相关联的诸多方面培植自己的优势,并努力成为某种中枢或中心,从而大大提升城市的吸引力。

对于城市之外来说,从价值链到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则是放大一座城市的品牌价值,并实现由自我认知到公众认知、从自我感受到公众分享的过程。通过这样的过程,城市就会以其价值观的力量,赢得人们的关注,并会成为某种焦点,结果就是,让更多城市之外的投资人、实业家、顾客、观光客、开发商,以及文化精英、知识精英、创意精英等人才,走进城市,一起在分享城市的价值。

要达到这样的目标,一方面需要进行城市品牌策划与定位时考虑到,另一方面,更需要在定位之后,通过有效的传播渠道选择、传播方式设计,以及传播整合来达到这种效果。

“大美临沂”成为临沂市的城市名片之后,临沂方面做了大量的传播与推广工作。还与有关机构联合召开研讨会,从更深层次上挖掘“大美临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篇(7)

[关键词]城市个性多重性多元发展生命力与竞争力培育

无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推进过程中,还是在地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城市总是处在一个个战略节点上,其作用是支撑和推动性的。而要使这种作用发挥得更好,加快城市化进程就成为必然。在人们普遍具有这种共识并由此产生的城市化浪潮中,城市与城市的竞争也就不可避免。这种竞争不仅表现在可以量化的实力上,更表现在不可量化的个性特色上。

一、城市个性:城市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所在

一座城市和一个人一样也有个性,换言之,一个真正的人不可能完全没有个性,一座真正的城市也不可能完全没有个性。但是,人也罢,城市也罢,其个性又有鲜明模糊之分。鲜明的个性给人印象深刻,模糊的个性容易使人淡忘。所谓城市的个性,不是指城市与农村的区别点,而是指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区别点。这种区别点不在于城市的细枝末节的不同,而在于城市主要构件上的差异。一般来说,个性鲜明的城市,在主要或重要构件上往往有其独特性(专有性)或显著性。而正是这种“人无我有”或“人有我最”的东西,形成了城市无穷的魅力和赖以恒久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我们向往和憧憬一个城市,很大程度上是为这座城市物质和文化的独特个性所吸引。在巴黎,我们时时为其高雅浪漫的拉丁气息的个性风格所陶醉;在罗马的黄昏,目睹台伯河的静静流淌和即将为暮霭所吞没的古罗马废墟,我们为其载满历史苍茫感的个性风格而感动;在威尼斯,你处处可以呼吸到刚朵拉小舟挟着亚德里亚腥海风扑面而来的热情;在维也纳,一草一木都洋溢着贝多芬、莫扎特的音乐华章。就国内来说,北京的大气、上海的时尚、西安的古朴、苏州的精致,千百年来,魅力永存。

城市的个性是城市独特的、持久的内涵。有个性的城市,才是有特色的城市,有魅力的城市;也才是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的城市。就全局而言,城市走个性化发展之路,才能形成城市间的相互协作共生的良性发展局面。城市的个性愈鲜明,其对周边城市的协作互补作用便愈强,也就愈容易产生出个性化的经济和个性化的人文,而它们又反过来进一步提升和丰富城市的个性。但是,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我们也看到与这种认识相反的现象,这就是多年以来我国一些城市一直存在的盲目模仿的通病:城市的规划建设不是在城市的个性特色上做文章,而是中小城市模仿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模仿国际化大都市,追求最大的广场、机场、剧院和超高建筑。这种情形正如一位专家的比喻:一个中小城市建一个特大的广场或剧院,就象一个打着赤脚的农民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一样怪难看的。一些大城市,过分追求建筑的华丽的气派,结果就象俗气十足、打扮妖艳的贵妇。城市特有的审美价值和旅游价值丧失殆尽,城市的个性特征一天天从人们的心目中淡化和消失,城市的生命力与竞

争力就彻底葬送在盲目效仿中。这绝非发表危言耸听或自惭形秽的言辞。中国城市“同质化”严重,是不争的事实,也是国内外专家的普遍看法。德国建筑学会会长汉派尔在看过中国的城市建筑之后,感慨万千:“现在我驾车从北京向内时,我不知道自己有哪里?我可能是在迈阿密、新加坡或在法兰克福,所有的高层建筑都是一个样,没有各自的特殊的个性,只有从写的字上我才能看出是在中国。这不是一个好的未来。我到过上海等其他中国城市,我认为中国的城市正地发展中一步步失去自我。”①汉派尔的这番话,应当成为我们的警策。

二、城市个性的多重性与多元发展

有一位文学家在论述人物性格时说过,成熟人物的性格往往是多重性的,并多元化发展着。跟成熟的人物一样,成熟的城市,其个性特征也大都表现为多重性和多元化发展。人们总有这样的经验:成熟的城市个性鲜明、强烈、丰富、稳定。这其中的“丰富”二字,即指城市个性具有多重性或多元性特征。就是说,一座城市,可以同时在空间形态、经济形态和文化形态等诸方面具有自己突出或独特的个性特征。以位于湖南西部的怀化市为例,从地理风貌上讲,它是山水城市,以此区别于高原城市、沙漠城市、滨海城市等;从产业或资源优势上看,它又是稻城(杂交水稻的故乡)和桔柚之都(冰粮柑的发源地),以区别于花城、煤城、瓷都、药都、服装之都、丝绸之都、水晶之都、玩具之都等;从文化特色上看,它又是稻作文化之乡,以此区别于游牧文化、边贸文化、古都文化等;从艺术方面讲,它还是傩戏之乡,以此区别于昆剧之乡、南音之乡、评剧之乡、花鼓戏之乡等地域艺术。对于城市的个性,还可以从城市与城市的关系及其在一定区域的功能上,区分为区域中心城市、卫星城市、旅游休闲城市等;而至于城市格局和建筑风格,更可千姿百态、各具特色。至于生态城市、信息城市、学习城市、法治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等,都不属城市个性的类别,而是每座城市都应力求实现的目标。

城市个性的多重性或多元化发展,既满足了城市居民对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又为城市自身持续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这是因为,在城市多重或多元个性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在长期的互动和互补中形成一种有机的组合。这种组合本身又是一种特定的(或个性化的)、稳定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中,城市的任何一种个性特征都更为稳健,它们更不容易因外部影响或冲击而消逝。相反,个性单一化发展的城市,特别是凭籍某一产业形成单一个性的城市,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却时兴时衰,波动很大,有的甚至一厥不振。当然,同一城市的多重个性,不一定具有同等的市场价值和竞争优势。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城市个性的市场价值和竞争优势,常常出现此起彼伏的现象。此时某一个性更受市场青睐,彼时另一个性更具市场诱惑力。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它是人们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使然,也是市场竞争规律使然。个性多元化发展的城市,由于“元”与“元”之间有相互弥补和相互牵动的作用,就不至于在市场竞争中丧失优势。应当说,丰富的城市个性,就是丰富的城市资源。或者说,多元化发展的城市个性是城市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但在现实中,一些城市的决策者、管理者和经营者对此并不在意。他们常常忽视个性的多元化发展,而取个性单一化之道,虽然有时也产生了风暴般的轰动效应,但总难走出大起大落的发展怪圈。出现这种情况,我想除了某些领导者决策草率之外,恐怕还有知识缺乏的原因。我们常常从媒体或会议上看到一些城市围绕一座城市的个性在争论:你说这是它的个性,他说那是它的个性。争来争去没有结果。出现这种争论,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城市个性的多重性。

城市个性多元发展的意义,不仅在于城市自身的稳定发展上,还在于它对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影响上。人们常常看到,个性多元化发展的城市,不仅对城市内部的凝聚力要远远大于个性单一化发展的城市,而且对周边地区经济社会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也要远远大于个性单一化发展的城市。这期间的道理是不言而喻的。个性多元就是资源多元、能量多元、优势多元,因而它对周边地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自然就是集合式的了。而“集合”的巨大效力不仅因为量的增加,还因为能的良性互动。与此相反,个性单一就是资源单一,能量单一、优势单一,当然,它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之有限也就可想而知了。

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张扬城市个性的鲜明性、强烈性的同时,绝不能忘记张扬城市个性的丰富性、多元性。一座城市,只有当它具有鲜明而丰富的个性时,才能更具影响力、生命力和竞争力。

三、承续与创新结合,培育城市个性

鲜明而丰富的城市个性是如何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不同的社会地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因由。中外历史证明,现代工商业城市,起源于传统的商业城镇,即农业时代的城镇。在农业时代,城市是一个“自然”的历史演进过程,是历史的积累过程。它没有预设的发展目标,没有政府的强制推进(政治性、军事性城市除外),只有因“自然”选择而形成的个性化特点。就是说,农业时代的城市个性是“自然”发育而成。目前,世界范围的国际化大都市,几乎都是这种自然选择的结晶。由于中国长期处于农业时代,因而中国的城市个性基本上属于自然发育而成,许多城市都深深打上了“自然经济”的烙印。工业时代开启了城市发展的新阶段。巨大的工业企业的存在和发展需依托城市条件,资源集聚和高效率生产又使工业城市“像闪电般迅速成长起来”,城市发展进入了“城市化”时期。因自然发展而形成的城市个性,在这一阶段演化为城市的同质化发展,城市出现了惊人的相似。用工业化的思维建设和发展城市,城市由“自然”的演进过程变成了“快速”生产的过程,由“个性化的成长”变为“共性化的制造”。所以,我们看到:工业时代的城市较少个性,即便有个性也多属急功近利“打造”而成(如同制造机器)。由于它缺乏本土的历史与文化根基,城市个性非常脆弱,常常一夜之间就消失掉,寻不回。信息革命的出现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由于时间短,尚无明显的结果。但信息革命揭示出的一些深刻变化,对未来城市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信息的高度密集,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也使城市的运行加速,城市科技化、现代化成为必然;同时信息的快速交流,又促使城市发展走兼容并蓄之路;而信息化又让人们产生求新求异的心理。因此,可以想见,现代城市一方面要在兼容并蓄中走向现代化,一方面又要发掘和展示自身的个性,以满足人们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就是说,信息时代的城市,将在兼容并蓄中张扬自己的个性。但是,社会的发展总是曲折上升的,人们的认识无不如此。许多人会把兼容并蓄“简化”为仿造甚至“克隆”。因为这样省事得多(信息化为克隆创造了件)。然而,克隆的随意性,意味着克隆自身的贬值。既不要克隆别人,又要避免被人克隆,这才是信息化对城市发展的重要启示。据此启示,笔者认为,城市个性的发展,必须既保持自身历史文化传承(不易被人克隆),又要大胆拓展和创新。即是说,城市个性既不能完全任其“自然发展”,又不能仓促“打造”,而只能积极地培育。克隆技术虽然发展很快,据说已经达到克隆人的先进程度,但是,它能克隆人的肉身,却无法克隆人的文化内涵。在高科技时代,发达国家的城市建筑也许能够被克隆,但含有鲜明深厚的地域精神文化的城市个性却永远无法被克隆。(正因为如此,笔者在此论及城市个性发展时,力求避免使用“打造”、“铸造”、“塑造”之类的词语,而使用“培育”一词。)其实,真正的城市个性都是无法克隆的。因为它是城市物质载体与历史文化的高度融合,是城市过去和现在时光的高度浓缩。这样的城市个性只能是培育和涵养而成。

培育城市个性,必须拼弃盲目克隆的陋习。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千城一面”尴尬的出现。有些城市不是根据自身条件的限制和本身发展的需要,进行富有特色和个性的城市规划,而是中小城市模仿大城市,大城市模仿国际化大都市,人为地过度开发建设,大事铺张和奢靡浪费。不是以尊重和保障市民的生活发展权利为前提,而是满足于表面上轰轰烈烈,结果变成脱离社会发展现实的短期行为。城市建设不是在特色和个性上做文章,而是在“大”与“高”上相互攀比。

培育城市个性,必须注重维护好历史传承。城市的内在支撑点主要在于其特殊的环境,离开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城市个性就无从谈起。现在许多城市开发商为了赚取更大的利润,推倒了很多含有特殊文化遗产的古迹,这也无形中毁掉了城市个性赖以存在的载体。我们应当记住中国古建筑研究专家彭守仁老先生的那句话:“城市发展应该从过去的历史中走来,城市是各代历史的展现,有过去现在而且相互包容的对比。”②

培育城市个性,还必须注意从物质载体与人文内涵的结合上拓展和创新。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要处理好城市个性的物质载体与人文内涵的关系。“城市这个有机体和人一样,真正的风貌在于内在素质的反映,浓装艳抹与事无补,只能进一步揭示自身的内心世界。”③打个比方,假如我们在一个民族风情极浓郁的城市,要建造清一色的欧式建筑,且要让满街身着民族服装的同胞,去跳西方舞蹈,那岂不让人啼笑皆非吗?所以说,城市个性的物质载体与人文内涵应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城市个性不是孤立地表现在外在的物质载体上,而是更内在地表现在城市的人文内涵中。实践和事实证明,只有这样的城市个性,才能赋予城市各种外在物质载体以内在的生命力和竞争力,而且这样的城市个性,愈是渊源流长,其城市的内在生命力与竞争力愈加持久和强烈。通过它,不仅可以看一个城市的容貌和神韵,感受到一个城市的底蕴和历程,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城市个性,能够极大地促进人的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优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的创造力、吸引力和辐射力。二是要处理好承续与创新的关系。在城市个性这个系统中,承续与创新是相互依存的。没有承续,就没有根基;没有创新,就没有了城市的生机与活力,没有了城市的未来和希望。没有个性化的承续和创新,也就是没有了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我们说城市个性要保持历史文化传承,并不意味着把历史的东西,不分精芜,全盘托出,而是要在承续中扬弃,在承续和扬弃中拓展与创新。优良的城市个性是承续与创新的统一。仍以怀化为例,稻作文化是这座山城的个性之一。其根基蕴含于当地旧时盛行的巫傩文化之中,甚至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稻谷崇拜。但是,当今怀化人民弘扬的却是它的优良传统,特别是以袁隆平精神为内核的现代稻作文化品性。这一城市个性,既有历史的承传性,又洋溢着时代新气息。既有深厚的根基,又有盎然的生机。假如有人要在这座新兴城市,全盘搬出巫傩文化,大街小巷尽是道士巫婆作法,那么,它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吗?所以,我们在强调承续城市个性的时候,并不排斥对现代先进文化的吸收,否则,这种城市个性就会变成封闭僵化的古董。应当说,一座城市的个性,既是历史的,又是现代和未来的。因此,既要重传承,又要重创新。

注释:

①《城市导报》2001年12月4日第4版,转引自朱铁臻《城市现代化研究》,红旗出版社2002年版,第3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