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医疗卫生课程

医疗卫生课程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2 09:50:4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医疗卫生课程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医疗卫生课程

篇(1)

【关键词】基层医疗卫生岗位 临床技能 需求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12-02

党的十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求在“病有所医”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层卫生人员绝大部分为乡、镇、村级医务人员,长期以来,他们为广大的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是亿万农村居民的健康“守护人”。在新的医疗形势背景下,为基层培养实用型合格的卫生人才是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办学的主要任务[1]。我校自2012年招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基层医疗卫生实用型人才。医学教育教学质量和实用型卫生技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是临床技能教学[2]。因此,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基层医疗卫生岗位,构建以就业岗位需求为导向的临床技能培养体系,我校借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科教司对全国基层卫生人才培养现状与需求研究的机会,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本次调研,对我省基层医疗卫生岗位的现状、临床技能需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对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需求的程度、职业需求有了新的认识,对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标准等问题得到了新的启示。

一、对象与方法

此次全国基层卫生人才培养现状的调研工作涉及到黑龙江、山东、河南、福建、四川、甘肃等9个省份,覆盖27个地级市,990所基层医疗机构。其中黑龙江省的调研任务委托给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完成,我校拟定调研方案,计划对我省哈尔滨、双鸭山、七台河3个地市的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发放问卷4500份。问卷依据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要求的常用临床技能项目为基础,要求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根据在工作中这些项目应用的机会,在“常用或不常用”的位置上做标识,以明确基层医疗卫生岗位对临床技能的需求。为保证调查质量,调查前由专人负责说明调查的目的和要求,保证不同地市调研的统一性,最后收集调查问卷结果,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整理分析。

二、结果分析

此次调研共发放问卷4500份,有效问卷4010份,有效率89.1%。经EXCEL排序后得出常用技能选中率前十项为:n7>n4>n5>n16>n18>n17>n15>n19>n10>n2,即分别为换药、拆线(86%),清创术(82.6%),开放性伤口的止血包扎(78%),吸痰术(76.3%),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皮肤黏膜检查(74.4%),导尿术(72%),吸氧术(71.2),瞳孔、扁桃体检查(69.8%),心肺复苏、简易呼吸器使用(68.3%),穿脱手术衣、手术刷手、戴手套(67%)。后五项技能项目是: n22

以课程归类来看,外科常用技能5项,诊断常用技能2项,护理常用技能3项。技能开展较少的项目内科技能2项,诊断技能3项。

三、对策研究

1.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现状

我们在调研期间发现,从县医院到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每一处基层医疗卫生岗位的人员都呈现出学历层次低、年龄结构老化、专业素质低。当然这种现象也不仅仅在我省出现,目前是全国基层医院普遍现象,尤其是在一些老、少、边、穷地区[3]。基层医疗卫生岗位人员是保证我国公共卫生和全民基本医疗的主力军,其人才队伍素质和临床技能能力的高低是直接影响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深入、持久和健康的发展[4]。随着我国新一轮的医疗卫生改革,推行“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迫在眉睫,以后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人以在基层医疗机构诊疗为主,疑难重症、急危重病在大医院治疗,可是这一制度的实施,一定要以基层卫生人员具备过硬的临床疾病诊断能力为前提,可以在第一时间甄别“大病”并转诊,这样才能得到百姓的认可,“留住”病人。大部分基层医院存在“轻软件重硬件”的通病,基层卫生人员整体学历水平较低,进修、培训机会偏少,也是基层医院医疗水平停滞不前的原因之一[5]。

2.对策与研究

目前改变基层医疗卫生岗位现状的方法就是加快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将专科层次的医疗卫生人才确立为基层卫生岗位的“主力军”。注重政府导向作用、通过“定向培养”、“订单式培养”的方式,迅速为基层医院进行人才“补给”,让高等卫生专业人员“下得去、用得着、留得住”。对基层医院已有的医疗卫生人员,鼓励其考取执业助理医师或执业医师,但该考试分临床技能考试和理论考试两部分,其中前者采取多站式考试法,不分专业,强调临床基本技能操作的掌握,同时它也是执业医师考试的“门槛”,所以临床技能操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已有执业资格的人员可通过远程视频、临床进修或专题讲座等培训形式,加强临床实践能力。

3.临床技能培养体系构建

作为医学高等院校,为基层医疗卫生岗位培养合格的人员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学校可以加深“校企合作”,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适应基层岗位需求。在有限的学时内,整合课程,依据调研结果,调整学时比例和分配,以“常用多学,少用少学”的原则,突出课程重点,为基层医院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

学校组织教师编写适合当地医疗卫生特点的区域教材,制定临床技能操作规范。利用“互联网+”模式,创新教学模式,如录制微课程,让临床技能学习适时进行,依据学生自己需要独立完成课程学习,突破传统课程在教室进行,让每一个实训课程既可用于预习、也可用于复习,亦可成为基层医院在职人员提升临床技能操作的自学课程。

参考文献:

[1]何剑,周京国.我国医学教育现状分析及建议[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28(12):941-942.

[2]向志钢,钟飞,林丽,等.强化临床基本技能训练为基层培养应用型医学人才[J].中国医疗前沿,2011,6(6):92-93.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267-268

篇(2)

【关键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情况调查;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R19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1-0035-01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指县级以下的医疗机构和小型社区卫生医疗站,提供城乡居民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的综合服务[1]。为了解农村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现状,从业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情况,我们对106个农村社区基层医疗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并具体分析研究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和质量的途径。

1资料与方法

在106个社区、农村基层医疗单位共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卫生人员基本情况、公共卫生服务和基础医疗情况,基层人员最需要掌握的专业课程、操作技能及素质能力等。

2结果

2.1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部分基层医疗机构业务用房面积不足,个别存在安全隐患。基层医疗单位基础设施落后,满足不了基层广大群众对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2. 2卫生人员基本情况

调查的基层医疗机构,现有工作人员156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246人,其它人员316人(见表1)。

2.3公共卫生服务和基础医疗情况

55.6%的基层医疗机构建立了卫生信息管理。公共卫生服务需求项目主要包括康复医疗、妇女和儿童保健、计划生育技术、传染病预防控制、预防性接种、健康宣传教育等。基层医疗机构能开展的手术30个左右,部分只能卖药、打针、输液,不能满足群众基本的医疗需求。

2.4基层医疗机构人员专业课程及能力需求

基层医疗机构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为临床医学、护理、助产等, 专业必修课中的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等仍是应当重点学习的课程。

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突出问题依次为实际操作、综合分析、独立工作、应变、沟通、写作能力等的不足。需要动手能力、独立工作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强的毕业生。97.3%的基层医疗单位希望毕业后能独立操作骨髓穿刺、胸穿、腹穿心肺复苏、无菌操作、清创术、换药等实践技能。

3 讨论

上述调查结果显示,基层卫生医疗装备及服务、卫生技术人员素质都较落后,应采取有效措施,力争农村居民小病不出乡、城市居民不出社区可以得到有效、经济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3.1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县级医院资金投入,科学设置医院科室,提高县级医院医疗服务水平。改扩建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规范化的要求。积极添置城乡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和检验设备。

3.2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队伍建设。

高职医学院校为农村社区培养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去,可采取转岗培训和订单定向地招收医学生。定期为农村社区医务人员进行务和适用性技术培训。为农村社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招聘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逐步得到规范,服务水平和质量逐步得到提高。下级医院的医生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上级医院的医生要到下级医院进行指导。

3.3规范公共卫生服务和基础医疗功能。

建立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包括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老年人健康指导、计划免疫、传染病管理、慢性病登记管理和重点精神病管理等,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康复、一般诊治、转诊服务和保健等基础医疗工作。

3.4完善基层医务人员和城乡居民补偿机制。

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待遇工资,实行临床一线工作的高学历、高职称人员和全日制本科学历人员津贴制,对农村社区医生给予合理补助。政府府核定农村社区基层医疗单位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减轻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费用负担。

3.5提高高等职业医学院校的培养质量。

高等职业医学院校是培养基层医疗机构人才的摇篮,实行适应农村社区需求的教育教学培养模式势在必行。应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改革。①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明确职业定位和课程设置。职业定位在农村社区进行预防、临床、康复、保健及公共卫生服务等工作的医学人才。建立以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预防医学、传染病学、康复医学和中医学等主体课程体系。②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③建立科学的发展性评价体系,更好地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④开展心理素质和就业指导教育,树立学生服务农村社区的思想。

总之,我们要发挥高校优势,改善基层医疗一些薄弱环节,力争把农村社区公共卫生事业和基础医疗推上一个新台阶。

篇(3)

(一)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现状不能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

世界发达国家农村卫生服务人员为每1000人拥有10名卫生服务人员。除此之外,按WHO的标准,医护比为1:2,我国是1:0.61,农村则更低。WTO推荐的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人员高、中、初级职称的比例是1∶3∶1,我国农村是1∶2.4∶1.83。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县农村的卫生人才奇缺,空编严重,人员素质偏低,结构欠合理,农村卫生技术人员退休的多、引进的少。许多乡镇卫生院找不到正规医学院校毕业的学生和有执业资格的医师。有的乡镇卫生院医生要分管多种工作,如后勤,财务,甚至还要参与乡镇工作等,用在本职工作及学习的时间很难保证。现有农村医卫人员的医技水平也不容乐观,大多数农村医生都是初级职称。我们在走访当中发现有些私人诊所的医生都不愿意说出自己的职称。或者有些村卫生所的医生根本就没有接受过专业教育,有的仅仅只是经过几个月的培训。 由于医技水平有限,很难为当地老百姓解决看病问题,仅能提供一些最简单的医疗服务。当遇到略大一些疾病时,手足无措,无力解决,要么让病人转到大医院,要么造成严重的医疗事故。特别是农村土生土长的医生(过去叫“赤脚医生”)专业知识欠缺,这些人大部分文化程度比较低,有很多医生是依靠祖传的一些土方法然后就自行开业成了医生。目前农村绝大多数是私人诊所,它们凭借其廉价、快捷的优势为多数农民之首选,然而私人诊所的医生专业知识有限,只能对付小病,缓病。对于急诊的处理知识不全面,有些急诊因得不到及时处理而错过抢救时间。

(二)农村现有医疗条件和待遇普遍较差

目前农村乡镇卫生院缺少先进仪器设备,同时原有的设备陈旧,并且无专业人士应用,通常都是临床毕业的学生去使用,比如说X光机不是影像专业的毕业生,而是普通临床专业毕业生使用。对于村级卫生所设备更少,有些必要的急诊抢救设备都没有,比如说氧气瓶等。一般的农村卫生室都是普通的民房,一个药柜,几张椅子,其它就没有了,诊所的布置也不合理。因此对于村卫生室只能处理一些小感冒,对于简单的急救都是很困难的。现在的医疗体制基本上还是以药养医的体制。乡镇卫生院医生的生活待遇还是靠自负盈亏,一些贫困县农村的乡镇卫生院由于自身技术力量不足,医疗器械落后,群众不愿意到乡镇卫生院看病,而一些较难的疾病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又看不好,导致基层卫生院本身收入比较低,有很多医生的平均月工资不足千元,有的甚至在500~800元不等,导致一些有技术的医生选择跳槽或到沿海打拼。目前培养一名医学大学生至少得花费5~6万元(民办医学院则更高),毕业后,若到这些缺医少药的农村就业,不吃不喝工作5~7年后也只能挣5、6万元。面对这样的现实,医科毕业的学生大多不愿意到边远和贫困地区工作。现有的乡镇卫生院或乡村医生,特别是具有一定能力和水平的,通过学习和培训后大多想方设法到条件好的县级医院工作。这样更造成边远和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人才严重不足或奇缺。

(三)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83%的被访问者表示医疗费用过高。农村群众常这样感慨,“现在干什么事情都敢想,就是不敢想生病”。进一次医院一个普通感冒至少要50~80元。输一次液吊两瓶,一组能量,一组消炎,成本只需10至20元,医院要收50~150元。药品从出厂到患者手中,价格平均翻了几番,新药特药价格尤其昂贵,医院处方用药价格比药店要贵50%以上。同时,医生在给患者治病时,往往存在开大方、开重方、开新药的现象,甚至多开不少辅助药品。虽然现在90%的农民都参加了新农合,报销比例也有提升,但仍不算高。据汝城县汝合医组发〔2010〕1号文件规定,2010年度的住院补助比例在2009年的基础上上调5%,即定点医院乡镇级为80%,县级为65%,省市级为55%,定点民营医院参照定点医院补助政策但补助比例相应降低5个百分点,其他医院为30%至45%。医疗费用支出比例过大还是使许多农民得了病进不起医院,看不起病。30%的被调查者年家庭医疗卫生支出超过2000元,占家庭年收入的20%以上。到2010年,汝城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还不足2000元,所以,不少农民有病不敢上医院,只有“小病拖,大病扛”。据调查显示,农村有30%应就诊病人没有就诊、40%应住院病人没有住院。

二、农村乡镇卫生院、所对全科医生的需求状况分析

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需要更多的全科医生。目前我国全科医生紧缺,乡村医生并不是全科医生,他们有的只是普通的中专毕业生。他们所学习的知识也是有限的,只是民众普遍认为是医生就应该知道许多,久而久之乡村医生就默认成了全科医生。然而像湖南汝城的边远乡村都没有医生,一个村都没有一个卫生室,一个小的感冒都得走十多里路去买药,或者请别的村的医生上门诊治。目前农村的医生大多数实际是内科医生,但由于要面对和诊治各种疾病,之后又成了外科儿科医生等。也很少有参加了全科医学的培训,更少有人拥有全科医生执业证书。我们对株洲、湘潭、浏阳、望城、娄底、郴州等市县部分农村卫生所及乡镇卫生院的300份调查表进行统计,拥有全科医生执业资格证书的医生只有35人,占11.7%;接受过全科医学培训的有180人,占60%;其余的既没有全科医生执业资格,也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并且分布不均。相对于娄底、郴州,其他几个市县的医生在职称、学历、全科医学知识等方面比较有优势。对于娄底、郴州等地区的农村,一个乡镇只有一所卫生院,而且医生人数很少,设备不齐全。对于农村卫生所,医、护人员一般没有区别,医生既是医生又是护士,医护比例完全不能达标。

目前农村缺少医生,主要原因有:医学院校的医学生不愿意到基层农村乡镇,他们认为农村卫生院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也没有很好的晋升机会,同时条件比较差,所以很少有人愿意去。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投入,同时以积极的财政政策,鼓励医学生投身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我们从湖南省卫生厅获悉,湖南省在改善乡镇卫生院硬件条件的同时,将以全科医生培养为重点,提升乡镇卫生院“软”实力,力争到2012年实现每个乡镇医疗卫生机构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

三、培养全科医生有效途径分析

(一)要在教学中逐步增加全科医学的内容

医改高度重视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我国政府审时度势,把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摆在了突出位置。近期,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先后出台了《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关于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到2020年,我国将通过转岗培训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多种途径培养30万名全科医生,以逐步形成一支数量适宜、质量较高、结构合理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基本满足“小病在基层”的人力支撑要求。针对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匮乏的现状,我国还专门提出要实施农村定向免费培养项目,重点为乡镇卫生院及以下的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卫生人才。目前,我国设立全科医学教学机构的高等医学院校并不多,仅首都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等设立了全科医学或者家庭医学部,开展全科医学的研究和教学。在新形势下,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应改变只偏重培养大医院专科医生的做法,在教学课程中逐步增加全科医学的教学内容,在全科医生培养方面充分发挥高等医学院校的作用,研究解决全科医学教材、师资等关键性问题。在全科医生培养短时期内难以全面到位的情况下,高等医学院校应充分发挥专业门类齐全、临床教学资源与经验丰富等优势,积极参与全科医生的转岗培训和规范化培训,切实提高全科医生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教学培训课程设置应包括:医德医风;人文学科课程(社会医学、医学心理学、人际沟通课程等);临床医学课程,内容上要防治结合、中西医结合,满足农村卫生服务要求;应用课程,开设全科医学概念、全科医生临床策略、卫生事业管理和社会健康保险等方面的课程。教学原则上应实施目标教学,注重整体观念,采取医教研服务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建立全科医生实习基地。

(二)要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做到全而精

对广大农民朋友而言,大医院和知名医生离他们比较远,唯有身边的全科医生能在第一时间告诉他们如何防止食物中毒,如何预防心肌梗死,如何控制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因此,与远离农村的大城市大医院的服务相比,他们更欢迎贴近他们身边且掌握全面医疗技能、保健知识的乡村全科医生。所以,全科医生应具有综合服务能力,一是社会适应能力。包括良好的职业道德,扎根农村基层的奉献精神,严谨的医疗作风和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二是医疗能力。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中医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以及必需的护理知识及技能,能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治,能初步处理危重急诊病人及做好病人的转诊工作等。三是预防保健能力。掌握和加强预防保健、康复医学和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可以进行社会调查、筛检与农村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检测,以及对村民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开展健康教育等卫生方面的服务。

(三)要加强对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技术支持力度

篇(4)

部门:

姓名:

成绩: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5题,计30分)

1.公民依法享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

服务的权利。

2.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

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健康理念融入各项政策。

3.国家建立健全

卫生应急体系,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

4.国家推进基本医疗服务实行

制度,引导非急诊患者首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

5.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分工合作,为公民提供

、保健、治疗、

、康复、安宁疗护等全方位全周期的医疗卫生服务。

6.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坚持

性质,所有收支均纳入

管理,按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合理设置并控制规模。

7.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临床诊疗指南、

和行业标准以及医学伦理规范等有关要求,合理进行检查、用药、诊疗

8.医疗卫生人员应当弘扬敬佑生命、

、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遵守行业规范,恪守医德,努力提高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9.国家对医师、护士等医疗卫生人员依法实行

制度。医疗卫生人员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

10.国家建立

两级医药储备,用于保障重大灾情、疫情及其他突发事件等应急需要。

11.学校应当按照规定开设体育与健康课程,组织学生开展广播体操、

、体能锻炼等活动。

12.国家建立以

为主体,商业健康保险、医疗救助、职工互助医疗和医疗慈善服务等为补充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

13.国家建立健全药品价格监测体系,开展

调查,加强药品价格监督检查。

14.全科医生主要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和转诊、预防、保健、康复,以及

管理、

管理等服务。

15.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是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科疾病防治机构、

、急救中心(站)和血站等。

二、单选题(每题3分,共10题,计3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于

实施。

(

)

A.2020年1月1日

B.2020年3月1日

C.2020年5月1日

D.2020年6月1日

2.国家建立健全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奖励制度,体现医疗卫生人员

。(

)

A.职业特点和技术劳动价值

B.奉献精神和医疗技术价值

C.医风医德和技术劳动价值

D.劳动价值和医疗技术水平

3.执业医师晋升为副高级技术职称应当有累计

在县级以下或者对口支援的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经历。(

)

A.一年以上

B.两年以上

C.三年以上

D.四年以上

4.国家公布

目录,根据药品临床应用实践、药品标准变化、药品新上市情况等,对目录进行动态调整。(

)

A.保险药品

B.平价药品

C.常用药物

D.基本药物

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将学生

纳入学校考核体系。(

)

A.健康教育考试

B.体能锻炼水平

C.体质健康水平

D.体育与健康课程

6.国家组织居民健康状况调查和统计,开展体质监测,对

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完善与健康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和规划。(

)

A.健康体质

B.健康绩效

C.健康水平

D.健康状况

7.违反本法规定,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执业活动,没收违法所得和药品、医疗器械,并处违法所得

的罚款,违法所得不足一万元的,按一万元计算。(

)

A.五倍以上十倍以下

B.五倍以上十五倍以下

C.五倍以上二十倍以下

D.二倍以上十倍以下

8.国家建立健全以

为导向的药品审评审批制度。(

)

A.防治罕见病

B.临床需求

C.重大疾病急需

D.药品质量

9.国家加强中药的保护与发展,充分体现中药的

,发挥其在预防、保健、医疗、康复中的作用。(

)

A.特色和优势

B.作用和功效

C.低副作用

D.实践效果

10.医疗卫生人员的人身安全、

不受侵犯,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

A.生命健康

B.财产安全

C.人格尊严

D.职业发展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计20分)

1.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医疗服务由国家免费提供。(

)

2.国家加强职业健康保护。乡镇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建立健全职业健康工作机制。(

)

3.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根据收益情况,可以向出资人、举办者分配收益。(

)

4.急救中心(站)不得以未付费为由拒绝或者拖延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急救服务。(

)

5.为合同利用社会资本,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可以与其他组织投资设立非独立法人资格的医疗卫生机构,可以与社会资本合作举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

)

6.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由国务院财政主管部门组织制定。(

)

7.参加药品采购投标的投标人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报价竞标,不得以欺诈、串通投标、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方式竞标。(

)

8.公民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树立和践行对自己健康负责的健康管理理念。(

)

9.主要健康指标,是指人均预期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十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等。(

)

10.任何组织和个人应当接受、配合医疗卫生机构为预防、控制、消除传染病危害依法采取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医学观察等措施。

(

)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计20分)

1.什么是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2.(三选一,根据自己所处单位选择)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提供什么服务?

医院主要提供什么服务?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主要提供什么服务?

3.违反本法规定,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应该如何处置?

4.本法对于减少吸烟危害如何规定?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基本医疗卫生

2.人民健康

3.突发事件

4.分级诊疗

5.预防、护理

6.公益、预算

7.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8.救死扶伤、甘于奉献

9.执业注册、职业资格

10.中央与地方

11.眼保健操

12.基本医疗保险

13.成本价格

14.慢性病、健康

15.健康教育机构

二、单选题

1-5:D A A D C

6-10:B C B A C

三、判断题

1.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由国家免费提供。

2.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建立健全职业健康工作机制。

3.ⅹ,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不得向出资人、举办者分配或者变相分配收益。

4.√

5.ⅹ,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不得与其他组织投资设立非独立法人资格的医疗卫生机构,不得与社会资本合作举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

6.ⅹ,由国务院医疗保障主管部门组织制定。

7.√

8.√

9.ⅹ,主要健康指标,是指人均预期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等。

10.√

四、简答题

1.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指维护人体健康所必需、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公民可公平获得的,采用适宜药物、适宜技术、适宜设备提供的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护理和康复等服务。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疾病管理,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以及部分疾病的康复、护理,接收医院转诊患者,向医院转诊超出自身服务能力的患者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医院主要提供疾病诊治,特别是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的诊疗,突发事件医疗处置和救援以及健康教育等医疗卫生服务,并开展医学教育、医疗卫生人员培训、医学科学研究和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指导等工作。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主要提供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职业病、地方病等疾病预防控制和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院前急救、采供血、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出生缺陷防治等公共卫生服务。

篇(5)

建设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医院建设;全科医生;医疗培训;现状;解决方法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850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6271-01

近年来,随着社会医疗水平的总体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已经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在当前时期,社会生活质量不断上升的同时,人们对于医疗卫生方面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医院等医疗部门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着力培养新型医疗人才,不断增强社会服务理念,以培养全科医生带动医院综合医疗实力的增长。但就当前我国主要医疗形势来看,医院专科医生很多,但全科医生队伍建设表现出人才匮乏,尤其是基层医院和社区医院等小型医疗单位,全科医生的数量更少。全科医生数量的不足,严重制约了当前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的发展,全科医生的培养既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也需要医院等医疗机构的密切配合,共同为全科医生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现将国内医院全科医生培训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报道如下:

1全科医生的培训目标定位

全科医生培训相关课程起步和发展都比较缓慢,因此当前阶段对全科医生的培训目标与工作职责定义还没有准确的解释。近年来,全科医生作为医学人才中备受关注的焦点,虽然很多在职医生通过了多门科室的专业培训,接受过较为系统的医学教育,但在实际工作中对于自身能力定位不准。当前对于全科医生职业定义拥有自身学科的定义范围,主要是以研究健康问题为职业核心,并且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控制以及康复护理等阶段都有专业技能组合的复合型人才,对患者进行风险因素评估和疾病管控。

根据国内医院对全科医生在职工作的岗位计划分析,全科医生在职岗位主要职责分为:①收集和建立患者健康档案资料;②对当前医院辖区内的多发病以及社会重点防控疾病进行会诊;③对本院危重患者进行入院前的急救工作;④对医院辖区内的疾病易感染和易发人群进行健康跟踪;⑤对本院辖区内的慢性病患者进行长期健康管理;⑥进行医院疾病控制以及疾病防治的延伸服务;⑦对医院辖区进行常见病、多发性疾病知识的防治与治疗知识普及;⑧定期开展医院伤残患者的康复诊疗与观察;⑨配合医院辖区计生委进行计划生育宣传;⑩对疾病和疫情的防控进行团队协商、交流,提供辖区内的医疗保健服务。

2全科医生的认定

全科医生作为医疗系统中的新兴职业,全科医生在待遇方面需要与其他医生拥有相同的经济价值,因此,医院必须对全科医生的职业价值进行充分认可,为全科医生岗位提供合理的经济待遇才能留住全科医生,也才能够开拓更为广泛的渠道吸收优秀人才加入到全科医生的行列之中。对于全科医生价值方面的认定首先体现在待遇问题上,其中包括全科医生的薪资水平、晋升机会和发展空间等诸多综合性因素。只有在全科医生的待遇问题上与其他医生具有相同的发展机会,才能不断激发全科医生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医院需要在全科医生的认定表尊与考核标准方面制定具体的方案,并且将全科医生的职业认定纳入医院绩效奖励范畴之内,促进医院以及附属辖区的卫生服务工作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3全科医生的发展现状分析

当前全科医生在医疗卫生事业中的所占比例还很小,全科医生作为新兴医务工作者,是基于城乡医疗卫生体制不断健全和完善的作用下形成的,尤其是国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的不断完善,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对于基层医院社会职能的发挥就需要聘用全科医生,尤其是基层医院在不断完善医疗卫生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全科医生对医院辖区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但当前各类医院中全科医生数量匮乏,很难满足当前医院服务的基本要求。当前时期,医院全科医生方面村扎起的问题组要表现为:基层医院全科医生的医疗素质不高,医疗卫生服务观念落后,很难适应现代化的医疗服务;由于全科医生属于新兴医疗职位,在岗位认定与薪资待遇评定方面没有具体的标准,很多基层医院对于全科医生的薪资拟定不合理,使得很多医院无法留住全职医生人才。有调查表明,目前全科医生队伍总体素质不高、人才数量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人员比例、学历、职称及专业构成比也不尽合理。此外,高等院校培养的全科医生和基层卫生护理人员,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难以满足当前基层卫生服务发展的需要。全科医学生毕业后教育及各地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的师资、经费等问题也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4全科医生教育培训建议

4.1结合实情,政府支持我国对于全科医生的培训是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国家对于全科医生的培训以及课程拟定进行了长期的实践探索,目前,全国很多城市大型医疗机构及其联合会分别组建了全科医生培训班,结合全科医生临床治疗应用的实际经验,对全科医生进行基层医疗服务以及全科医疗服务理念进行教学,对省市辖区内的医院进行全科医生专项培训。由于各地区全科医生服务条件与职责各不相同,因此对于全科医生的培养需要结合本地区医疗条件与全职医生需求空缺来确定全职医生的服务职能,并通过各个医疗合作渠道来增强全科医生的实践服务经验。

4.2培养标准国内医院对在职培训的全科医生进行为其半年的全科课程学习安排,其中包括对全科医生需要应用的医疗诊断技能的实际经验培训,全科医生应当在医院下去社会服务过程中表现出重要作用,因此主要培训方向是对全科医生进行服务于会诊方面的综合性医疗服务培训,增强医生的服务理念。

4.3加大投入国内全科医生在当前阶段还存在较大的空缺,因此在国家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政策导向以及资金投入倾斜等方式来加大对全科医生培养的投入,尤其是在国内大中型城市通过与医学类高校合作的方式,来切实加强全科医生的技术支持,以各类大型医院作为全科医生的培养依托,不断深化对国内全科医生的投入。

5总结

全科医生作为新兴医疗职位,起步较晚,但在当前时期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扩大医疗卫生机构的社会服务职能,在建设服务型医疗体制的过程中,全科医生对于医院卫生机构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政雄.全科医生培养面临的问题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5:25-26.

[2]顾谖.探索全科医生培养的可行途径[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2,27(22:23-23.

篇(6)

关键词:创新创业;卫生职业学校;隐性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1C-0045-03

随着职业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长期以高就业率著称的卫生职业学校毕业生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卫生职业学校必须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以不断增强就业竞争能力。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2013〕35号)中提出,要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突出的重要位置,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努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积极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创业能力。隐性课程是职业学校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卫生职业学校主要是为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培养从事医疗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医疗卫生工作岗位的特殊性要求医护人员除了必须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职业技能外,并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创业能力等综合素养。因此,在卫生职业学校培养体系中加强隐性课程建设,尤其是能开发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隐性课程至关重大。

一、与隐性课程有关的卫生职业学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分析

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深入,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工作的需求提高,医疗卫生行业的就业制度、就业环境决定了卫生职业学校学生必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卫生职业学校应适应新的形势,深化课程改革,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断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一)较强的解决问题能力

针对医疗卫生行业的特殊性,具备能进行独立判断、独立操作和独立管理的能力,能用专业术语表述工作中不断出现的问题,并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要具备处理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能力,具备能开创医疗与医疗相关行业的潜在能力。

(二)优良的职业道德品质

医疗卫生工作技术性强、劳动强度大、服务对象是患者,需要在工作中真正体现出敬业爱岗、诚实守信、具有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和奉献社会意识、信奉医学伦理守则和维护人类尊严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1]。职业道德随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而有相应的标准,需要毕业生不断学习、努力践行,才能始终取得患者的信任和社会的认可。

(三)综合的职业核心能力

从事医疗工作需经常与患者或家属进行语言沟通,需用良好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解除患者的病痛。毕业生必须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团队合作、创新革新等综合职业核心能力,尤其要具备解决实际问题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并需要熟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知识。具备良好综合职业核心能力是提供优质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是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基础。

二、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隐性课程建设的原则

隐性课程是各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卫生职业学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隐性课程建设需要与学校实际、专业教育及校@文化有机结合。

(一)切合学校实际现状

隐性课程与学校文化、专业文化等方面有着一定重合,卫生职业学校在开发隐性课程时需要与学校现有的环境、管理制度融为一体,有机结合,既彰显隐性课程的特征,又不与学校现状相冲突,真正发挥出隐性课程的功能。

(二)切合专业教育内容

卫生职业学校在开发隐性课程时,要将隐性课程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显性课程之中,以取得相互互补、相得益彰的效果;要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使专业教育中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与隐性课程建设发挥齐头并进的作用。

(三)切合校园文化建设

隐性课程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基于卫生职业学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隐性课程建设要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与校园文化形成相互衔接、协调发展的良性局面,使隐性课程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保障校园文化建设取得实效,全面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综合素养,并逐步形成创新创业潜质。

三、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隐性课程建设的价值

隐性课程对学生形成良好的综合素养和创新创业意识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综合素养

通过开发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隐性课程,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综合素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强化学生的自律性,促使学生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②在学校内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③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充分挖掘学生的各种潜能,拓宽学生的职业视野;④在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体现隐性课程内涵,促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活动中不断提高团队合作能力;⑤促进学生具备终身学习能力。通过学生形成的良好综合素养,使之适应医疗事业不断发展和创新创业的需要。

(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潜质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包含思维、判断、选择、创造、观察和实践等能力的系统训练过程[2]。通过开发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隐性课程,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机会和场所,不断培养、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并逐步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潜质。

四、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隐性课程建设

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隐性课程建设不仅要贯穿于在校期间的全过程,并向入学前拓展和向毕业后延伸。

(一)教育理念层面

加强招生宣传,着重介绍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职业面向、课程设置等,为学生报考喜欢的专业提供帮助;在新生入学初,介绍学校的校风、学风,勉励学生学好专业知识与技能,建立初步的职业意识;在专业教育时介绍各专业现状和发展史、国际和国内杰出的专业人物代表、各专业工作岗位职责、就业动向等,提高学生对专业和职业的认识,为今后创新创业打下基础。

(二)思想行为层面

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定期开展职业道德和政治思想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和择业就业观,最终具备良好的综合职业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学校要创造条件开展各种创新创业活动,如校园超市、社区的专业活动、社会调查等,使学生获得亲身体验,提高学生对职业的认识,增强创新创业意识,不断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三)管理制度层面

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将理想教育与严格管理紧密结合,规范指导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和专业知识技能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职业技能,提高遵守制度的自觉性,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明确规范管理对创业的意义和作用,并成为学生今后创新创业时思想和行为的重要保障。

(四)物质与环境层面

根据学校的整体环境布局,在宣传画廊、教学区、宿舍区等醒目场所张贴与创业有关的宣传资料,增强学生对职业和创业的认识;在实训中心模仿医疗卫生单位建筑特点进行改造,努力体现实训环境与工作环境一致、实训器材与工作器材一致,促使学生尽早体验工作场境,了解创新创业工作要求,形成创新创业动力。

(五)教师教学与评价层面

教师的教学除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外,并要同时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学生形成正确职业观、就业观的重要途径。课堂教W中要努力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意志与信念,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强化管理的能力。对学生的评价不仅是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更要隐含职业道德标准、就业择业观等内容;评判毕业生是否达到人才培养目标不仅要评价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更要听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岗位工作能力的评价、对职业道德和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的全方位评价。

加强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隐性课程建设是促进学生执业能力提升的应有之义,也是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应为之举。目前,在卫生职业学校基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隐性课程建设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学校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充实和完善隐性课程内容,充分发挥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在拥有良好职业道德、精湛专业技能的同时具备创新创业潜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章亚文.医院医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完善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7).

篇(7)

关键词: 免费医学生 学习成绩 分析

为缓解农村医疗卫生人员缺少、队伍建设力量薄弱等状况,201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免费医学生),在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免费医学生培养工作。现在关于免费医学生的研究多数出于政策实施方面,比如对国家实施农村订单式定向医学生培养政策的意义的讨论,或者对这项政策本身的利弊的分析,而对于免费医学生群体的研究还不多,或者说是针对这个群体的总体生活状况的研究。从免费医学生群体的视角出发,我们随机选取赣南医学院的免费医学生,以他们第1—3学期课程的学习成绩为研究对象,与非免费医学生进行比较,对这个群体的学习状况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为农村(社区)培养学得实、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医疗卫生人才。

1.比较分析

1.1资料准备

随机选取赣南医学院2010级的免费医学生、非免费医学生各1个班级的学生,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他们大学第1—3学期课程的学习成绩进行分析。两个班级学习环境、教学条件相同。

1.2结果分析

表?摇?摇?摇?摇免费医学生与非免费医学生第1~3学期课程学习成绩比较

从此统计表我们可以看出,在第1~3学期的13门课程中,计算机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组织学与胚胎学、医学免疫学、实验方法概论5门课程,非免费医学生本科1班的学习成绩高于免费医学生本科1班;生化与分子生物学课程,免费医学生本科1班的学习成绩高于非免费医学生本科1班。其余课程成绩无统计学意义。

免费医学生入学即已经有了工作单位,部分学生认为毕业后有了稳定的工作保障,存在一定的松懈思想,免费医学生的这种优越感对他们的学习而言,是一种消极强化[1],新乡医学院对免费医学生入学情况的调查分析显示,报考动机中经济原因占到了43.3%。;部分学生虽然签订了协议,但是毕业后并不真正愿意到基层工作,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存在一些不稳定、迷惘的情绪等;部分学生对医学专业不是很了解,没有清晰的学业规划和学习目标,学习动力不足[2]。

由于就业形势的严峻,免费医学生进校就意味着就业,这也是他们报考该专业的原因之一。部分学生对医学专业的兴趣低于就业保障带给他们的吸引力,这也是影响部分学生学习效果的因素之一。

2.讨论

2.1加强免费医学生的思想教育

免费医学生将是农村(社区)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活动主体,是农村(社区)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具体承担者和执行者。身份认同感、职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免费医学生的显著特点不是免费,而是国家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视程度。免费医学生入校时,学校应进行三早教育(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科研、早期接触社会),让他们尽早对临床医学专业有所了解,爱上临床医学专业,让他们理解做好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性,从思想上树立为人民的健康服务的观念,坚定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意识,培养一批甘于奉献、勇于实践的优秀医学人才,为农村(社区)基层群众解除病痛。

2.2提高免费医学生课程教学的针对性

免费医学生和非免费医学生虽然学的都是临床医学专业,但是由于学生的动机不尽相同、毕业后服务对象不一样,在校期间的课程设置也应该有所区别,课程设置上应提高针对性;教师的讲授方式和教学内容也应该根据免费医学生的特殊性而灵活调整。如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中增加中西医结合的教学内容,增设中医诊断学等农村及社区卫生工作适用的课程,增加医患沟通学的课程学时,增加农村风俗习惯、民情民风方面的课程。加强课外指导,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方式和途径,深入基层,有针对性地安排临床课间见习和社会实践等活动。强化学生对农村(社区)常见病诊疗技术的训练,提高对农村(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教学针对性。

2.3完善免费医学生守约、诚信教育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如墨子的“言不信者,行不果”、孔子的“民无信不立”等。诚信是立国之道、做人之本、修德之基,古人说“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自弃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学校要把守约、诚信教育作为免费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免费医学生的守约、诚信意识,提高免费医学生对守约、诚信等基本道德素质重要性的认识;强化免费医学生的信用意识、感恩意识,拒绝违约现象的发生;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敢于担当的精神,将社会的要求内化为免费医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的需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