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水产养殖自动化

水产养殖自动化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2 09:50:4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水产养殖自动化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水产养殖自动化

篇(1)

关键词:物联网;监管系统;水产养殖

中图分类号:S951.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8-0001-04

物联网是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网络,能够将信息的获取延伸到池塘的每一个角落,并通过信息网络实现更广域的互联互通[1]。农业物联网是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中的具体应用。物联网技术正在逐步改变传统水产养殖业亲自到池塘边进行观察、采集、检测获取环境信息和现场管理的模式。传统模式不但耗时长,还会造成生产措施的延后,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提出并构建了水产养殖生产过程中的4个系统:水产养殖环境监控系统、水产品健康养殖智能化管理系统、水产养殖对象个体行为视频监测系统、“气象预报式”信息服务系统。其中,水产养殖环境监控系统是对养殖环境的测控;水产品健康养殖智能化管理系统可以进行精细投喂和水产品的疾病诊断;水产养殖对象个体行为视频监测系统可以对水产品个体行为进行远程测控,进行动物行为诊断;“气象预报式”信息服务系统可以为水产养殖进行天气预报式的预测和采取防范措施。水产物联网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水产养殖在养殖业中的不足,实现降低养殖风险、提高水产质量和水质的目标。

1我国水产养殖现状与对物联网技术的需求

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同时又是一个水产弱国。水产养殖业主要沿用消耗大量资源和粗放式经营的传统方式[2]。水产养殖产量占到了全世界的73%。养殖过程中不合理投喂和用药极大地恶化了水质环境,影响水产品质量,加剧水产病害的发生,使得水产品质量安全、水环境污染、养殖风险等问题非常严重[3]。同时,缺少水产养殖规范,虽然农业部制定了一批无公害水产养殖的规范,但是由于我国水产养殖的现状无法确切地执行,导致养殖过程中无法按照标准规程实行喂养、渔药等[4]。

当前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对物联网技术的需求突出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①水产品养殖场缺乏有效信息监测技术和手段,水质在线监测和控制水平低,实现对水质和环境信息的实时在线监测、水质异常报警与预警等是迫切需求;②国内水产养殖相关传感器应用较多,但存在稳定性差、准确性低、维护成本较高的问题;③水产品病害发生情况严重,相关技术人员缺乏,实现水产品精细喂养与疾病预测、建设水产品健康养殖智能化管理系统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④目前尽管有农业网站、农林电视节目等资源,但没有将信息充分整合到一起,养殖户也缺乏“天气预报式”的服务。

2水产养殖物联网系统总体架构(图1)

针对水产品养殖场缺乏有效信息监测技术和手段,水质在线监测和控制水平低等问题,采用智能水质传感器、无线传感网、3G、IPV6、智能控制等技术,建设水产养殖环境监控系统,实现对水质和环境信息的实时在线监测、水质异常报警与预警,通过无线传感网、互联网、通信网等信息传输通道,以计算机、手机等不同的终端设备,将水质异常报警信息及水质预警信息及时通知养殖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同时根据水质监测结果,实时调整控制措施,自动启动增氧机等控制设备,保持水质稳定,为水产品创造健康的水质环境,确保水产品养殖的环境安全。

2.1水产养殖环境监控系统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内容:

2.1.1基于智能感知技术的水质及环境信息智能感知技术采用具有自识别、自标定、自校正、自动补偿功能的智能传感器,对水质和环境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全面感知养殖环境的实际情况。

2.1.2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水质及环境信息无线传输技术当前无线传感网络对环境的监控基本处于成熟阶段[5,6],可运用无线通信技术、嵌入式测控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实现短距离通讯和无线通信;研制系列无线采集节点、无线控制节点和无线监控中心,开发无线网络管理软件,构建适合集约化水产养殖应用的水质及环境信息无线传输系统,将有效解决水产养殖领域应用覆盖范围大、能耗约束强、环境恶劣和维护能力差等条件下信息的可靠传输难题。

2.1.3水质管理决策模型建设水质好坏影响水产品的生长速度和健康水平,最终影响水产品的质量,严重的会导致水产养殖的重大损失。养殖环境信息、水质信息、养殖措施和养殖生物量间的定量关系描述是水产养殖数字化、精细化管理的前提和难题。本系统将根据气温对水温的影响,饵料及水产品的代谢物对养殖水体pH值的影响,养殖密度对日增重量、日生长量和成活率的影响,水体增氧对养殖水体中溶氧量和氨氮的影响,氨氮、亚硝态氮对化学需氧量(COD)的影响,氨氮、亚硝态氮对葡萄糖吸收能力的影响,残饵、粪便对水质的影响等,建立水质参数预测、生物增长等系列定量关系动力学模型,解决水质动态预测问题,为水质预警控制、饲料投喂和疾病预防预警提供数据支持。

2.1.4基于智能控制技术的环境设备控制技术针对现有养殖设备(如增氧机)工作效率低、能耗高、难以用精确数学模型描述等问题,通过分析研究控制措施与参数动态变化规律,动态调整环境控制措施,实现养殖设备的智能控制,以降低能量消耗,节约成本。

2.2水产品健康养殖智能化管理系统

整合水产品精细喂养与疾病预测、诊断决策等子系统,建设水产品健康养殖智能化管理系统,形成一套包括硬件装置和软件系统的集约化水产养殖场健康养殖数字化平台,实现水产养殖全过程可视化、自动化、科学化管理。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2.2.1水产品精细投喂智能决策系统依水产品在各养殖阶段营养成分需求,根据各养殖品种长度与重量的关系,光照度、水温、溶氧量、养殖密度等因素与鱼饵料营养成分的吸收能力、饵料摄取量的关系,借助养殖专家经验建立不同养殖品种的生长阶段与投喂率、投喂量间定量关系模型。利用数据库建库技术,对水产品精细饲养相关的环境、群体信息进行管理,建立适合不同水产品的精细投喂决策系统,解决喂什么、喂多少、喂几次等精细喂养问题,精细投喂系统也可以为水产品质量追溯提供基础数据。

2.2.2自动化投饲系统利用监控软件和网络技术,通过局域网、手机等工具,实现远程异地监控。在人员不在养殖现场的情况下,能实时掌握投料情况、养殖产品的进食情况。利用远程控制系统,进行定时定量精准投喂控制,实现自动化定时精准投料养殖,减少饲料损耗。在相对集中的养殖场所建立监控平台,在零星养殖场所可通过手机进行监控。

2.2.3水产品疾病诊治系统水产品用药很多,要对症下药才可以[7]。从水产品疾病早预防、早诊治的角度出发,在对气候环境、水环境和病源与水产品疾病发生关系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各类病因预警指标及其对疾病发生影响的可能程度,建立水产品预警指标体系,根据预警指标的等级和疾病的危害程度,建立水产品疾病预警模型;建立疾病诊断推理网络关系模型,建立水产品典型病虫害图像特征数据库,实现水产品疾病的早预防、及时预警和精确诊治。

2.3水产养殖对象个体行为视频监测系统

养殖场视频监控系统主要实现对水产品养殖环境的远程监测管理。现代水产养殖场采用全封闭管理方式,有利于水产品的安全生产,可有效杜绝外界环境对水产品的不利影响,为了方便外界人员观看水产品养殖加工的实时情况,在水产养殖及加工场地内设置可移动的监控设备,利用视频摄像头的动态可视化特点,将水产养殖及生产加工环节予以实时监控。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①水产环境视频采集系统,实现现场环境的采集功能;②传输系统;③远程监测系统;④移动终端,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可以异地监测水产养殖场的情况。

2.4“气象预报式”信息服务系统

整合当地热线、农业信息网站资源等的水产养殖技术、水产养殖行业新闻及市场动态信息,利用网格技术、数据库异构分布技术、中间件技术、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充分融合现有的水产信息资源,采用三网融合技术,为养殖企业和养殖户提供水产养殖信息服务,解决生产管理、养殖技术推广、市场信息服务等问题。采用手机报、惠农短信、农林电视节目等信息技术手段,为养殖户提供适时的水质环境预测预报、应急防范、技术咨询服务。

3物联网技术在水产养殖方面的应用前景

虽然当前物联网在水产养殖中还未广泛应用,仅处于试验阶段,但江苏无锡市山区鹅湖镇物联网智能养鱼、苏州昆山阳澄湖渔业产业园、金坛长荡湖渔业科技示范园[8]、无锡宜兴物联网养螃蟹[9]等实验区均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说明物联网在水产养殖方面发展潜力巨大,通过物联网技术支持,水产养殖会发展得更快。物联网是我国未来几年的重点发展产业,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10],物联网技术也将在“十二五”期间快速发展,技术体系会更加完善,相关的政策会更加健全。

“十二五”规划中对水产养殖业、增殖渔业、捕捞业、加工业和休闲渔业五大产业体系做出了详细规定。其中,水产养殖在产业中所占比重被再度要求加重[11]。这就要求水产养殖向高密度、集约化发展,这就需要水产物联网技术的支持,在保持水环境质量的基础上,实行标准化养殖,对水产养殖的过程进行全程监控,保证水产养殖的规范化、标准化。水产养殖在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将会得到更快的发展。

4结语

建立水产养殖物联网系统是现代水产养殖的必然趋势。该系统可以对水产养殖过程进行测控,成为水产养殖的“管家”[12];还可以对水产环境变化、水质状况进行监测,并准确投喂,及时增氧,对可能出现的水产疾病进行预报,及时采取措施;还可完善水产养殖生产技术,保证养殖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提高水产品质量,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最终可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杨浩,古雄,孟庆民.面向水产养殖应用的物联网网关研究与设计[J].科技视界,2012,28:26-27.

[2]李道亮,王剑秦,段青玲,等.集约化水产养殖数字化系统研究[J].中国科技成果,2008,2:8-11.

[3]涂桂萍.物联网技术在现代渔业中的应用初探[J].渔业致富指南,2013,1:14-15.

[4]邓国艳,周仙.浅谈无公害水产养殖的现状与对策[J].水产科技,2005,4:25-27.

[5]张宇斯,何道婷.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大东湖生态水网水质环境监测系统的研究[J].社科论坛,2012,7:312-316.

[6]尚明华,秦磊磊,黎香兰,等.温室环境信息无线监控系统设计与应用[J].山东农业科学,2012,44(10):19-24.

[7]房元喧,王松刚.规范用药健康养殖 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J].科学养鱼,2013,2:89.

[8]宋迁红.安徽巢湖市示范应用水产养殖物联网技术[J].科学养鱼,2012,11:48.

[9]孙小和,程启婕,赵伟.“开心池塘”养螃蟹物联网里话丰年江苏宜兴高塍物联网水产养殖基地探秘[J].通信企业管理,2011,12:52-53.

[10]叶美兰,朱卫未.新时代下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困境与推进原则——工信部《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解读[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1):44-48.

篇(2)

近年来,很多传统行业搭上了互联网的顺风车,在这之前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年产2000吨鱼的大型鱼场只需要两个人管理,而且就通过一个小小的手机。这就是智能化养殖。

互联网促进水产养殖升级

有国外的学者认为,传统养鱼大多依赖于人工与外部环境条件,而利用大数据、云平台等互联网技术,不仅可以实现集约化养鱼,更可实现智能喂养。在“互联网+”时代,可以实现用技术替代经营,可以精确根据水温、氧饱和度等参数,进行科学、精准的投料,使喂养时间能够与氧气含量协调,减少喂食期间耗氧量的增加。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道亮认为,当前我国水产养殖业正处于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采用物联网技术实行标准化、信息化、自动化养殖是解决水产养殖业效率低下、环境恶化、病害频发等难题的根本途径。但他同时提出,“水产养殖的物联网产业化,依然面临产业化程度低、大型企业介入少等问题。”

在四川双流县金桥镇临江村的红石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的“通威365”健康养殖示范场,一个鱼池接着一个鱼池,但养殖人员看上去却很悠闲。“现在养鱼,靠一部手机就搞定了”。该社理事长张其年表示,由于整个鱼塘都通过互联网与服务器连接在一起,从水质到水温、从天气到监控,都可以通过手机来完成。

“增氧设备可以通过手机按键来控制,鱼塘号码很明确,需要哪个开启,直接通过短信的形式来控制就好。”张其年告诉记者:“而且只要打开视频软件,渔场基地的每一个角落都看得清清楚楚。由于我要经常在县内外各地奔波,没有时间管理鱼塘,县水产渔政管理站推荐了一个手机养鱼模式。有了手机养鱼‘神器’,不仅方便,而且效益大大提高。”

据了解,张其年使用手机养鱼,由于节约管理成本,管理及时,其鱼塘每亩利润增加了1000多元,增幅约50%。

而这就是“互联网+”与渔业的完美结合。据通威股份信息部部长饶勇介绍,通威目前已经初步实现了3G、4G监控解决人工巡塘的问题,同时也利用在线物联网等技术,进行鱼塘溶氧和水质监测和自动投喂控制。除了在水产养殖阶段的“互联网+”,营销阶段的“互联网+”更明显。记者了解到,近期通威推出了“通威鱼认养”模式,通过移动互联网拉近用户与养殖的关系。用户认养之后,即可手机实时查询鱼的生长动态、水质的实时数据、鱼的饲喂情况等,以实现养殖过程的全程透明、可追溯,真正实现健康、安全、放心的消费。

“互联网+渔业” 思维很重要

近年来,在有关科研单位和渔业企业的努力下,智能化技术已应用于生产过程,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益和管理水平,并在全国掀起了智能化养殖热。许多地区建立了智能化养殖管理平台,一些养殖企业实现了智能化养殖。如天津在全市主要水产养殖企业建立了智能化养殖管理系统,并建立了覆盖全市主要养殖企业的管理网络。另外,在北京、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内蒙、河南、宁夏等地区也有大批企业开展了智能化养殖系统建设,发挥出明显的增产增效作用。随着智能化养殖的广泛推广,可以全面提升我国的水产养殖水平,促进渔业转型升级和生产方式转变,实现渔业现代化。

作为传统产业,中国渔业面对的转型升级,不单是抓住电商这根救命稻草。渔业作为大农业中的分支产业,无论是顶层设计、发展模式、成长质量,从宏观到中观到微观,都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缺陷。

野蛮、粗放的制造到价值产品、价值品类、价值品牌、价值产业的智造与锻造,依靠消费互联网的上线售卖或者推广传播,解决不了渔业转型升级的根本问题,解决不了水产企业产品体系更新、渠道终端重构、推广策略精准等根本问题。

水产养殖业是我国的一个典型传统行业,同时它又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从一些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淡水养殖产品产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水产养殖面积达到近六百万公顷。2012年我国水产品总量达5908万吨,其中养殖量4288万吨,占总量的72.6%,全社会渔业经济总产值17322亿元。尤其在南方城市,淡水养殖更是相当发达。产业的发展壮大也需要先进的营销方式来辅助,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就是新的营销模式。水产养殖行业的业内人士认为,水产品营养价值丰富,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对于水产品的消费需求也随之不断增加,这无疑就给水产养殖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篇(3)

一、我国陆上水产养殖工程设备的发展近况

(一)池塘养殖及工程设备发展状况

我国渔业发展中历史最长久、规模最大的生产结构方式就是池塘式养殖结构。据统计,2016年左右,我国共有水产养殖池塘310万公顷,养殖总产量为2320万吨,占水产养殖总量的49%,占水产品总产量的36%。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各水产区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能力,开展了池塘养殖生态环境改造工程,着力推广新型增氧设备,初步建立了立体的水产养殖体系。此项工程显著改善了养殖环境,提高了池塘养殖体系的生产水平,降低了生产后可能导致的污染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建立了一批设施齐全的立体式生态养殖体系。但是,这其中大部分为个体渔民和集体企业,其生产规模大多很小。由于缺少大型的养殖场和综合性的水产品养殖公司,致使我国在水产品的品牌创立等工作上进展缓慢。为促进我国渔业的发展,根据我国资源状况,国家确定了“合理利用资源,大力发展养殖业”的渔业方针,将发展养殖业作为我国渔业发展的重心。池塘养殖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因此很早之前就向着立体式养殖结构发展。通过研究改造池塘塘埂、进排水系统、护坡等相关设施,建立了细致的工程参数,开展养殖场改造工程土方计算与平衡技术研究,提出工程概算编制方法,通过构建以人工湿地、生态沟渠、生态养殖塘等多种生态结构嵌套结合的立体养殖体系,提高了养殖水体自主净化循环使用的效率。

(二)工厂化养殖及工程设备发展状况

工厂化养殖是目前对陆上水产设备应用得最多的养殖技术,也是引领未来的先进水产养殖发展的生产方式。工厂化养殖具有占地少,养殖周期短、产量高、易于管理、不受季节变化的限制、管理机械化和操作自动化、无污染、效益好等特点。和国外相比,我国的工厂化养殖起步较晚,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才通过从国外引进的方式开始进行对此项技术的研究运用。经过近十年的吸收和发展,于九十年代初才正式进入产业化发展的阶段。我国工厂化养殖近几年发展很快。目前,工厂化养殖已经遍及国内除、内蒙和青海之外的地域。山东、辽宁等地的工厂化养殖都达到了一定规模,主要养殖品种为甲鱼、鲟鱼等优质水产品。内陆工厂化养殖主要品种为鳗鱼、中华鳖、鲟鱼、鳟鱼等,海水工厂化主要养殖品种为石斑鱼等鱼类,以及对虾、扇贝等无脊椎类,还有海带紫菜等可食用藻类。工厂化养殖有露天养殖、半封闭循环水养殖和全封闭循环水养殖三种养殖形式。露天养殖全过程依靠开放式流水,用过的水一般不再经过人工回收处理,流水交换量为每一到两周为一个交换周期。半封闭式循环水养殖体系与流水养殖的差别在于,养殖用水并不完全开放,对于养殖废水经过沉淀、过滤、消毒等简单处理后再流回养殖池重复使用。全封闭循环水养殖方式则是在半封闭式的基础之上,对养殖废水根据不同养殖对象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理要求进行调温、增氧和补充适当新水,反复循环使用。整个装置除水处理系统外,还附有水质监测、自动或半自动控制仪器等。工厂化养殖是高投入、高技术、高风险的产业。

各地应根据当地具体的条件和自然优势,准确合理地选择养殖产品类型、养殖设施和养殖基地,并做好对产品经济效益的全面分析,采用合理的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能效益。目前我国对工厂化养殖的理论研究虽然越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在世界上依然没有非常突出的成果,只是在建立了相关的理论和技术体系之后不断探索的阶段。还需要广泛吸收其他行业科研人才到水产行业的建设中来,发挥多学科的优势,集中有关化学、环境、饲料、育种、防病、养殖、建筑、机电、管理等学科的研究人员,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发展先进的养殖生产设备,研究营养全面且具有一定针对性的水产饲料,实行联合攻关,推动科学和生产的快速发展。工厂化养殖在节约用水和节约用地方面相较于其他养殖方式而言更具有竞争优势。工厂化养殖的发展符合我国人多耕地少、水资源紧缺的基本国情,但也要注意,不能因此就过度神话。工厂化养殖受季节变化影响小,具有产量高、养殖周期短等优势,发展工厂化养殖符合水产养殖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方向,在城市郊区以及其他有条件有需求的地区可以重点发展工业化养殖。但是要注意,节水减排的要求下,大量循环水型工厂化养殖模式迫切需要对现有的养殖设备进行技术上的升级,其关键在于设备运行效率与各阶段设备之间的结构衔接上的提升。由于目前的循环水净化设备存在着结构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凑、配置标准不合理等原因,不仅增加了改造工程户补贴政策的有效实施的难度,也增加了行业设备标准化的难度。

二、我国陆上水产养殖工程装备的发展

虽然我国水产养殖业无论是养殖面积还是生产产量都处于世界第一,但是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依然有着基础设施与科技含量上的差距。值得庆幸的是,随着相关研究工作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已经研究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淡水养殖、繁育等专用处理设施,并初步实现了生产应用。经过多个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的实施,我国深水网箱的基础性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相关设备的生产设计与相关系统的建设等方面均已有所突破。但由于循环水处理系统最初是建立在节约用水这一目的上的,因此该系统在其他配套要求上能力不足,并没有在其他方面发挥出理想的作用。然而,由于养殖系统废水排放限制管理的混乱,以及相关技术的不成熟,循环水养殖过程中的大量废水并没有实现有效的净化处理便直接排入自然水域,直接以工业废水的形式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因此,随着工厂化养殖业的发展,配套的循环水养殖设备以及理念需要跟上发展的进度,跟上科学的脚步。只有这样,工厂化水产养殖才能走得更远。

篇(4)

关键词:水质监测、水产养殖、物联网、智能监控

一、项目背景

根据对水产养殖基地的实地察看以及和现场技术人员的深入沟通,了解到水产迫切希望通过先进科技手段实现户外鱼塘的水质监控,以便减少鱼因缺氧、水质异常造成大批量死亡的风险,减少人力电费,达到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安全性的目的。并以此为起点逐步实现,从依靠传统人工经验的养殖模式,向依靠科技手段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养殖模式的转变。

物联网的应用在各个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环境感知能力的各个类终端、基于泛在技术的计算模式、移动通信等不断融入到不同行业的各个环节,可大幅提高各行业的效率,改善质量,降低成本和资源消耗。目前国家将物联网作为推进产业信息化的重要战略,农业作为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其信息化、智能化进程由为迫切。在此背景下,水产养殖环境智能监控系统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并成功试用于一些大型水产养殖企业,实践证明该系统对提高养殖产量、提升养殖成品质量、实现规模化现代化的养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需求分析

水对鱼类,就像空气对人类一样重要,是鱼类生存的必需条件,不同的鱼需要不对同的水质,因此如何选择和调节最适宜的水质,是科学水产养殖的关键。

水产养殖中,以往的水质检测都是人工按固定周期(大约一季度一次),或根本就没有水质检测。目前对水质的判断、分析和调节主要还是依靠人的经验,而这种经验缺乏科学的数据分析、积累时间长、不可复制、无法共享,它严重制约了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的进程。因此建立水产养殖环境智能监控系统,量化养殖经验,使养殖过程自动化,管理模式标准化是大规模水产养殖企业非常关心的事情。

三、水产养殖水质监控的必要性和意义

1.溶解氧的监控

鱼塘水体溶解氧不足的成因:

(1)水产密度过大;

(2)当水体过肥时,水体中浮游藻类非常丰富。夜晚,浮游藻类的呼吸作用异常旺盛,耗氧量非常高,易造成水体溶氧不足。

(3)鱼塘有机物增多,将引起细菌大量繁殖,而细菌大量繁殖也将大量消耗池中的溶解氧,从而引起水体溶氧下降,导致鱼虾缺氧。

(4)水中氧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同时高温状态下的水产动物及其他生物的代谢水平提高,耗氧量增高,易造成水体溶氧不足。

(5)水中的还原性物质如硫化氢、氨、亚硝酸颜对氧气的消耗。

鱼塘水质溶解氧要求以及水产生物缺氧表现:

(1)水体中的溶解氧一般应保持在5―8mg/L,至少在4 mg/L以上。

(2)轻度缺氧时,鱼虾表现烦躁不安,呼吸加快,大多集中在表层水中活动,个别浮头。

(3)重度缺氧时,大量鱼虾会浮头,并张口大量吞空气,游泳无力,甚至窒息死亡。

(4)氧过饱和一般无危害,但有时会引发鱼类气泡病

2.氨氮的监控

鱼塘水体氨氮照成的影响:

(1)水体中的氨以分子氨NH3和离子氨NH4+两种形式存在,其中分子氨NH3对鱼虾是极毒的,而离子氨不仅无毒,且是水生植物的较易吸收的无机氮源。

(2)鱼虾氨中毒后的病变表现为肝、肾等内脏受损、出血,红细胞破裂、溶解。鳃粘膜的结构、功能受损,粘液增多,导致呼吸障碍。肠道的粘膜肿胀,肠壁软而透明、出血。粘膜受损后易继发炎症感染,表现为鱼体粘液增多,全身性体表出血,鳃部个鳍条基部充血较为明显,红肿突出。临床主要症状为鱼虾在水表层不安游动,死前口张开,眼球突出,体表广泛红肿出血。

(3)鱼塘水体氨的浓度长期过高,最大的危害是抑制鱼虾的生长、繁殖、表现为鱼虾的生长速度降低,抗病力减弱,严重中毒者甚至死亡。

要定期检测鱼塘中的氨氮指标:

(1)制订适宜的放养密度和合理的搭配模式,合理利用鱼塘空间,避免盲目追求不合理的高密度。

(2)定期泼洒“底安”,通过底质和水体的不断循环,残渣、粪便等物质的沉积所产生的氨氮,并配合使用“活水素”、“护水宝”等通过微生物代谢、物理吸附等作用降低氨氮,防止其对水产动物造成危害。

(3)泼洒“底改王”、“底安”等高ORP的产品,不但可以对水体消毒,氧化水体中的氨氮,降低危害。

(4)水质老化,有机物悬浮、池底粪便,应适当换水,及时排污,尤其是虾蟹育苗时应将池底污泥彻底排掉。

(5)夏季高温季节,水体PH值高时,适当开增氧机,搅动水体,使分子氨含量高的上层水与较低的下层水混合,降低上层水中的氨分子的含量。

3.PH的监控

鱼塘水体PH造成的影响:

(1) 如果水的碱性过强,不适应的鱼类,其鳃组织会受到烧伤,影响正常的生活,鳃部的不正常往往会被看做是有鳃病(鳃丝出血,皮肤肿胀,会产生一层透明的粘液,长时间会窒息死亡),且易被寄生虫所寄生。如果水的酸性过强,会使鱼体代谢减速,影响对食物的消化,往往吃的很多却生长缓慢,如果长期生活在老酸水中的鱼,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会受损,因此出现身体震颤,一侧向一侧倾斜,出现痉挛现象。

(2) 鱼体的排泄物及剩余饵料的腐败,分解产生的负价氢离子,都可以使水质逐渐变酸,使鱼体代谢发生障碍,并伴随产生硝酸盐,使鱼中毒,当不能忍受时,变中毒死亡。

(3)露天养殖场,极容易受当地酸雨影响,造成鱼塘水质偏酸,从而造成严重的养殖损失。

五、解决方案

1、技术特点 :

本系统的关键技术是如何通过工控机实现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与,并为运营商或用户提供浏览访问和远程调用。通常与互连网连接可以通过二种途径:有线接入方式:这在有些场所,例如距离社区较近,有线接入方便,或在特殊情况下通过专线连接等。本系统目前主要采用了GPRS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可实时将采集的数据传送到运营中心,或根据您的设定,将报警信号发送到你的另一个终端,以便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失的发生。

2、总体设计 :

鱼塘水质监控系统也可以远程控制输氧设备及时补充水中的氧气,或远程启动水温调节装置调节水温,也可适时扩展其他控制功能,如循环水设备、投饵机及其他设备的远程控制。系统操作方便,系统界面简明直观,易于非专业人士特别是基层水产人员学习掌握。实践证明,采用此类远程监控系统,并结合必要的水质监测仪器和相关水产设备后,可极大提高水产基地的生产管理水平,可随时随地监控各种水产品的生长环境和设备的运行状态,从而达到增产、节能、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的效果。

监控室设备系统组成 :

监控室水质远程/无线监控系统主要由工控计算机、水预处理器、现场专用水质监测仪、专用无线数据采控仪(GPRS RTU)、水产监控软件组成(以下主要介绍专用水质监测仪、专用无线数据采控仪器RTU和水产远程监控软件)。

通过RS―485总线将数字传感器(也可采用数模转换器)与专用分析仪连为一体,构成现场监控单元。专用分析仪:COD分析仪、氨氮分析仪、PH分析仪、温度测量仪。可现场接入多路模拟量、开关量、继电器信号等数据。然后通过GPRS无线模块将现场数据与运营中心远程控制中心连接,将采集数据实时发送到远程数据库服务器,并存储到数据库中。 通过该系统,即使在远离观测现场的异地,也能方便地对鱼塘环境要素如温度、COD等环境数据的采集读取,真正实现了远程监测和数据共享的功能。除数据远程采集、实时监控外,系统还可实现远程报警,并通过用户终端远程控制现场设备。

3、功能特点

本系统是我司在结合国内外同类产品优点的基础上研制,适用于各类鱼塘水的水质监控与循环处理。

其主要功能为:

参考文献:

篇(5)

水产养殖池水中的参数对养殖环境的控制及鱼类的生长至关重要,需要工作人员定期采集并实时控制养殖环境以保证鱼类能有一个健康的生存环境,但这种方式难以避免工作人员缺勤的情形,为确保人员到位和采集信息的准确性,通过RFID技术完成对人员的定位跟踪,同时还可提供养殖环境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及时调节养殖环境的参数,减小养殖损失。当工作人员抵达采集信息处时,RFID模块会自动识别人员配备的电子标签,并把此时采集到的信息同人员的编号一起传送到信息中心,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出勤率以及数据采集的准确性。传统的人工采集记录数据信息的方式存在效率低,并且容易出现记录错误的弊端,通过养殖池水环境监测信息的智能采集,借助于无线传感技术,安装特殊功能传感器实现池水环境信息自动化采集及对整个养殖区域的监控需求,系统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2数据采集功能

无线传感器模块是养殖环境监测系统的基础,在养殖池适当的区域安放温度、溶解氧、pH值及光照数据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准确采集水产养殖环境的数据信息。无线传感器模块的设计框图如图2所示。图中包括传感器、处理器、通信功能以及电源4个子模块。由于实际要求的差异,无线传感器模块4个子模块的硬件构成不尽相同,然而各子模块的功能基本相同。传感器子模块实现养殖环境的数据采集功能,并将采集到的信息转换成处理器可以识别的信息;处理器子模块调节整个无线传感器模块的工作状态,完成对自身采集信息和来自其他模块数据的处理,并实现与其他模块间的信息交流;通信功能子模块完成与其他模块间的信息通信以及收发采集到的数据;电源子模块主要负责提供模块正常工作需要的能量,一般使用微型电池。本文选用Ateml公司生产的AVR系列高性能、低功耗8位单片机ATmega128L,该芯片是一颗真正的系统芯片;在芯片内部集成了128KB的可编程闪存,具有独立锁定位、可选择的启动代码区进而通过片内的启动程序实现系统内编程,同时,其电压工作范围为2.7~5.5V。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信息通过AT-mega128L进行AD转换为数字信号,由无线通信模块负责将得到的数字信号输出。

3信息通信功能

3.1无线传感器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拓扑结构采用星网结合,各个采集点单独形成局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通过中继节点将局部网络传出的数据汇聚传送到信息中心。各个采集点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都布置了传感器,这些传感器负责完成养殖环境的信息检测,即对池水温度、溶解氧浓度、pH值以及光照强度的信息采集。传感器采集到原始信号后,只有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才能通过无线网络进行传输,转换过程需要模拟信号放大器、A/D转换器、信号处理器等。传感器节点通过自组织功能将采集到的数据以单跳或者多跳的形式发送给中继节点。

3.2Wi-Fi传输

通常架设无线网络的基本配备是无线网卡及一台AP,足以实现无线模式,架设费用和复杂程度远远低于传统的有线网络。中继节点汇集到信息后通过Wi-Fi无线网络传输到信息处理中心,通过Wi-Fi接入点实现无线传感网之间的信息通信以及数据处理功能,Wi-Fi接入点既有普通站点的特点,同时可以实现接入到分配系统的功能。

4信息处理中心

4.1数据库管理

应用软件使用ADO设计连接ORACLE,具有采集信息的存档、当前或者历史信息的检索功能,实现对采集点采集到的数据的处理与存储。ADO设计开发中采用了较多的Command对象,同时采用ANSISQL语句实现对数据库的控制。鉴于实际操作中数据库中需要存档的数据量较大,因此数据的访问能力非常重要。而Command类的重复应用性比较好,可以把数据库的细节封入SQL里,当数据链表的内容改变时,可以只改正SQL语句就可以保证应用程序架构的稳定性。

4.2监控系统

为提高养殖人员对养殖环境的监视效率,本系统提供了良好的人机交互模块,含有信息实时显示、数据的历史查询模块、巡检人员的路径显示模块等功能。

5结束语

篇(6)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1、开展投入品、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和监管工作

为保障我区渔业生产资料市场经营秩序和水产品质量安全,上半年,我站多层次、多方位的开展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印发法律法规、养殖投入品安全知识、食品安全知识等宣传资料3000余份,强化水产品生产经营户安全生产要求,提高养殖户对投入品质量安全判的别与防范能力。同时,为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渔药的使用。督促各渔药经营单位建立经营台帐,完善产品溯源制度,从源头上加强对渔药流通领域的监管。把渔业投入品市场纳入到有序管理的轨道上来,严防禁药、假、劣兽药等流入市场,坑农、害农。并与投入品经营等单位100%签订了诚信经营承诺书。营造诚信、有序的市场经营氛围。同时根据苏州市农林局《关于加快推进渔药GSP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展开渔药GSP工作的前期准备。为渔药GSP工作的后期实施提供保障。上半年,我站出动执法车12台次,执法人员46人次对辖区内所有渔药经营单位实施例行、突击检查17次,对少数不符合经营规范的单位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监督落实。抽检渔药1批4个品种;抽检水产品3批4个品种;抽检产品全部符合相关标准。有效的促进了我区渔业生产有序、健康发展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提升。

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五一”节日期间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执法行动,对重要渔业生产基地和渔药经营单位的渔药、饲料等投入品和水产品进行清查,严厉查处绿霉素、孔雀石绿等违禁用药和非法添加剂,累计出动执法车5台次,执法人员24人次,检查渔药经营单位和养殖场33家,没有发现使用禁用药物和非法添加剂的行为,抽检水产品10批次;抽检产品全部符合相关标准。

同时要求水产养殖户建立健全健康养殖档案,准确登记渔药(饲料)购买、使用及水产品购销往来情况,做到有据可查,规范渔药、饲料的使用,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为此,开展了对水产养殖场的执法检查,检查了新南渔场等5家养殖生产单位的生产记录和用药记录,检查没有发现使用禁用药物和违规使用添加剂等不法行为的现象,但少数单位养殖档案不健全。为此,我们现场要求并督促水产品养殖场(户)建立健全健康养殖档案,进一步规范水产养殖用药行为。

2、开展病害测报、防治服务

目前,已在区内重点水产养殖区域设立了6个水产病害测报点。并选择工作能力强、专业技术硬的技术人员,作为病害测报员加以重点培训与培养,采取定期上报、扎口管理等方式,形成了覆盖全区,监测品种齐全的监测网络,为全面掌握区内水产养殖品种的发病情况及流行趋势提供了硬件保障。上半年,通过分析水生动物疾病预防控制网络系统收集的基础信息。水产养殖病害测报、预报一期,分析了当月发生的病害情况及流行趋势,及时提出科学的预防措施,并预测了下月可能发生的病害情况,反馈到养殖户手中,以做到无病早防、防治结合,降低养殖风险。保障全区无重大疾(疫)病流行,有效控制水生动物疾病漫延,减少因病害带来的经济损失。并针对上半年气候多变、气温不稳定,水质清瘦,水草长势不好,清泥苔疯长、河蟹脱壳困难等的特点,及时组织水产技术人员深入一线,下到乡、镇、村及鱼塘边,指导渔民调节水质,对症用药,尽量使渔民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3、现代渔业示范区建设

为了适应东*环境综合整治的需要,打造新形势、新机遇下沿*规模化、现代化、生态化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使农业真正成为农民持续致富的源泉、农村改革发展的动力和社会文明和谐的保障。*区人民政府投资5000万元建设了*区现代渔业示范区,20*年年底已完成了主体工程的施工,2009年开始我站积极协调后续配套设施的建设。

到目前,已在*路示范区入口,中心路东入口设置形象展示牌楼二座,在示范区管理中心科教培训室外广场处设置渔业科普长廊一处,在示范区管理中心北门建设传达室用房60平方米,示范区管理中心装修工程基本竣工,完成了示范区内景观绿化工程,水质在线监测已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今年以来共接待中外渔业考察团、各级领导参观考察31次720人。

4、实施省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和渔业科技服务年行动

今年是我区第四年承担江苏省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作为示范工程的主要实施部门,我站在总结前三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将河蟹作为本年度主推品种。同时,围绕*综合整治工程和水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将池塘水质生态调控技术、优质大规格河蟹健康养殖技术和河蟹养殖病害综合防治技术作为主推技术。从建立完善的渔业科技入户服务体系和专业、负责的渔业科技入户工作队伍,优化优势产品,打造生态、健康、可持续的渔业主导产业着手,确保今年的科技入户工作在产量效益上取得新成效、入户机制上取得新突破、促进增收上取得新成果。

截至目前,已完成全区20个技术指导员、420户河蟹养殖示范户的遴选和基本信息采集工作,确定了在*镇*村、*镇*村、*镇*村3个渔业村实现区域性整村推进,确定示范面积9240亩。其中:*村--示范户226户,指导员11名,入户指导面积4385亩;*村--示范户106户,指导员5名,示范面积1662亩;*村--示范户88户,指导员4名,示范面积3193亩。其中,25户为河蟹良种养殖户,面积259亩。同时,辐射我区及周边地区6000户河蟹养殖户,辐射面积90000亩。组建了由一名研究员、两名高级工程师、两名工程师组成的科技入户专家组,已报送省海洋与渔业局科技入户信息10条。

制定并落实渔业科技服务年行动实施方案,截至目前,已邀请水科院淡水所、市推广站等的资深水产专家、学者,在全区组织举办塘水质生态调控技术、优质大规格河蟹健康养殖技术、河蟹养殖病害综合防治技术和微生态制剂的使用技术等实用技术培训18期,受训渔民4000多人次。组织编写发放实用技术资料6种,举办技术指导员培训1期,组织赴高淳、新建参观学习一次,补贴发放急需生产资料优质河蟹环保饲料2吨、生物调水王(复合芽孢杆菌粉剂)等微生物制剂2吨,折合人民币80000元。赠送各种专业宣传资料、《科学养鱼》、《水产养殖》期刊12000余份。深入塘边生产一线现场接受咨询指导近2000人次。同时向社会公布两部技术咨询电话,全天候为广大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服务,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确保技术服务无盲点,截至目前,累计解答电话咨询100余人次。

5、强化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

加强全站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落实学习制度,保证学习质量,同时注重加强专业技术、法律知识及办公自动化知识学习,选送人员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类专业技术培训,将业务学习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以更好地开展工作,进行技术服务。

6、其它工作

撰写渔牧简讯9篇,及时相关信息。

结合*区第九届科普宣传周活动开展渔业科普宣传活动。

水生动物疫病防治实验室建设,目前实验室已建成,正组织实施内部装修和实验仪器设备的采购。

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下半年我站将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进一步加大渔业法规宣传力度,继续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对渔业投入品市场的监管力度,努力促进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提高,确保消费者能吃上放心的水产品。

2、继续做好水产养殖病害测报服务。在做好养殖病害预测报工作、相关信息的同时,针对发病情况,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巡回服务,为基层解决病害防治技术难题,服务渔业生产。

3、继续做好水产养殖病害防治工作,在生产关健时节,积极深入养殖一线,做好各类病害的检测、预防及治疗工作。

4、抓好现代渔业示范区建设,狠抓配套措施落实,加快现代渔业示范区建设工作,同时做好示范区的新品种、新技术的服务工作,把示范区打造成*区渔业特色示范区。

5、继续抓好省渔业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切实作好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集中推广,重点抓好技术培训、入户指导、中期检查、测产评估和统计汇总等工作,确保本年度任务保质保量完成。

6、继续扎实有效地开展水产养殖技术的培训工作,主要是对池塘水质生态调控技术、优质大规格河蟹健康养殖技术和河蟹养殖病害综合防治技术的培训。积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工作,提高渔民养殖技术水平。

篇(7)

关键词:淡水渔业;发展现状;生态渔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S9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6-0183-1

我国地域辽阔,水资源丰富,拥有众多的水库、河道、湖泊等适合淡水渔业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所以我国一直在世界淡水养殖业和出口贸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近年来对水体污染的加剧和过度捕捞等问题,给我国的淡水渔业养殖带来了很多破坏和挑战,这就需要我们在对渔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与总结的基础上,积极探讨世界淡水渔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并通过政府政策引导、增加淡水渔业发展投入等措施,促进我国淡水渔业发展的生态化、绿色化和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我国淡水渔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在2009年,我国的淡水鱼类养殖总产量达到1957万吨,占我国鱼类总产量的65%以上,2010年我国水产养殖的总量为3800万吨,占水产品总产量的72%以上,其中出口量为333.88万吨,金额达到了128.28亿美元,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品贸易国。在淡水渔业的养殖方面,2010年我国淡水养殖的总产量为2346.5万吨,加上2011年的初步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我国淡水渔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形势。但是由于受到环境污染、消费观念、市场需求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淡水渔业在现阶段的发展中仍旧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没有形成规模效益,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

长期以来,我国的淡水养殖业都处于分散经营、各自为站的局面,政府缺乏有效的引导,养殖户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系和配合,不注重对市场信息的搜集和分析,很难准确把握市场上的变化趋势,一旦遭遇市场风险,往往缺乏必要的风险应对能力,这与我国的淡水养殖相对分散、没有形成规模效益有很大的关系。

1.2 科学水平相对低下,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

从整体上看,我国淡水渔业对养殖机械和先进养殖技术的普及率相对较低,养殖与生产的方式相对落后,很多养殖用户以及企业对养殖业的经济投入和科技投入远远不够,使得淡水渔业养殖的现代化、自动化程度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加上很多养殖人员的综合文化素质水平不高,限制了淡水渔业养殖生产效率的提升。

1.3 生态破坏严重,养殖环境日益恶化

由于受到我国经济发展和水利工程建设等因素的影响,一方面使我国的很多河流和湖泊遭受了污染,养殖水域富营养化的问题比较严重;另一方,使得我国的很多河流出现断流,湖泊的面积在不断萎缩。这不仅造成淡水养殖面积的减少,还会造成水产养殖病害的增加,严重时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有时甚至还会对食品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1.4 深加工水平低,附加值不高

淡水渔业初级鱼产品的销售利润比较低,提高淡水渔业的深加工水平是延伸淡水渔业产业链、提高行业产品附加值的有效途径。但是,我国淡水鱼产品的加工技术不高,深加工水平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很多企业仍旧处于整个产业链的最低端,导致产品的附加值不高,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2 我国淡水渔业的发展趋势

2.1 科技化水平越来越高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淡水渔业的发展也必然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尤其是随着我国生物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渔业设施新材料以及新工艺的发展,我国淡水渔业的科技化水平必然会越来越高,会促进淡水渔业设施的不断完善,带动整个产业的不断升级。

2.2 休闲渔业会越来越受欢迎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休闲旅游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为我国休闲渔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可能,如饮食、垂钓、观光、观赏鱼开发等都可以作为我国休闲渔业的发展方向,会进一步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和精神需求,休闲渔业的发展道路也会越来越宽阔。

2.3 生态渔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绿色生态渔业的进一步发展,在传统生态渔业的基础上,现代化的生态渔业将会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尤其是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不断转变,改善水体生态环境、实行农牧渔多种经营、提升综合效益的生态渔业的发展思路将会越来越清晰,绿色健康、无公害产品的市场潜力也将会逐渐被挖掘出来,会促进我国生态渔业的更好发展。

2.4 规模化和深加工的程度会进一步提高

在市场和国家调控的双重作用下,中国的淡水渔业的发展将会越来越趋向于规模化、自动化和现代化,渔业生产的效率会不断提升。同时,为了进一步优化淡水渔业的产品结构,提高整个行业产业链上的附加值,淡水渔业的深加工水平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 结语

总之,在发展绿色经济的背景下,我国的淡水渔业要想实现更好的发展,不断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就需要不断转变发展观念,提高淡水渔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和深加工程度,加大在生态渔业、休闲渔业发展上的投入力度,这样才能促进我国淡水渔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辛琰.我国淡水渔业发展现状的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30):217.

[2] 林建华,吴林坤,沈振华,等.保护生态 科学发展 全面构建太湖渔业管理的新体系——太湖渔业管理现状及发展[J].中国水产,2008,(12):26-28.

[3] 安红伟.河南省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J].河南科技:乡村版,20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