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2 09:50:4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管理情绪重要性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饭店员工;情绪;对策
饭店作为服务型行业,在员工与顾客的交互服务中,除了态度、表情和行为的传递,更多的是情绪的传递,因此对饭店员工的情绪进行管理极具重要性。员工的情绪受到薪酬、工作性质、个人成长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饭店应针对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来对员工的情绪进行管理,以尽可能减少员工负面情绪对饭店工作的影响,提高饭店员工工作绩效。
一、情绪与情绪管理的内涵
1.情绪的内涵
哈佛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把情绪定义为个体自己独特的精神和生理状态下持有的感觉和一系列行动的趋势。情绪分为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如正面情绪包括希望、决心、达观、忠诚等,负面情绪包括畏惧、气愤、埋怨、攻击等。。在目前企业管理中,负面情绪是尤其值得关注的,因为负面情绪的长期蔓延会引起员工工作效率的降低、工作失误的增加、同事间关系不良等问题,并最终影响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整体业绩。
2.情绪管理的内涵
情绪管理是指对个体或群体的情绪调节和控制的过程,是研究人们理解、协调、控制自己和他人情绪,进而建立和保持良好情绪状态的一种现代管理方法。情绪管理可以从两个角度出发:一是从员工角度,是个体通过认识和感知等方式来调节和控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特征;另一个是从组织角度,即管理者为达到组织期望,对员工心理所进行的调节和加工。本文重点从组织角度来讨论饭店员工的情绪管理。
二、饭店员工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员工是饭店的第二顾客”、“员工是饭店竞争力、创造力的源泉”等都突出了员工在饭店业中的重要性。饭店工作具有互动性、不对等性和顾客需求多元性的特点,饭店工作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加强员工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1.情绪管理是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的方法
员工是饭店的重要资源。在工作中,如果员工是乐意付出并主动提供服务的,那么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来取得顾客满意;相反,如果员工极不情愿,怎么能为顾客提供理想的服务?随着顾客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和细致化,饭店员工在服务过程中必须要进行更多的情绪调节。饭店管理者通过对员工的情绪管理,可有效地减少员工的负面情绪,极大地提高员工的满意度,通过满意的员工来创造满意的顾客,让顾客每一次来到饭店都能享受优质的服务。
2.情绪管理是提升饭店服务质量的关键
饭店服务质量的体现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员工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的体现。而员工情绪又是影响其服务水平的重要因素,积极的员工情绪可以让顾客获得更多美好的感受。员工的不良情绪一方面需要自我调节,同时也需要饭店对员工情绪实施有效的管理,通过对员工情绪管理可以帮助员工迅速摆脱消极情绪的影响,时刻保持良好状态,从而为顾客提供良好的服务,加强顾客对饭店服务的整体感知,提升饭店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3.情绪管理是提高饭店业管理水平的途径
员工情绪是员工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饭店提高管理水平的关键着眼点。一些饭店管理水平得不到提高的根本原因是管理者没有意识到员工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因此,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员工的情绪变化,并积极采取措施对其管理,有利于饭店管理体系的完善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并进而通过每一个饭店管理水平的提升来带动整个饭店业的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饭店员工情绪的影响因素
员工情绪管理首先应找出影响员工情绪的因素,对症下药,才能解决员工情绪方面存在的问题,达到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1.工作性质和报酬
工作性质是指一项工作所包含的行业要求和工作特点。饭店业属于服务型行业,对从业人员的年龄、形象、气质等有一定的要求,因此饭店业通常被认为是吃青春饭的行业。老员工认为新来的年轻员工会很快取代他们的位置,认为自己在饭店工作不久就要离开,在工作中就难免存在焦虑、担忧的情绪;尤其是女性员工,因婚姻、家庭等原因会认为在饭店工作极其不稳定,会很快考虑换其他工作。以上这些因素都会让饭店员工感觉在饭店工作极不稳定,负面情绪滋生,得过且过,不认真对待工作。另外,工作报酬是满足饭店员工生存需要所必须的。每个人都是在基本的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考虑其他问题,投身于其他活动。倘若饭店员工薪资水平过低,势必会降低员工对饭店工作的认可度,导致其工作积极性不高,甚至转行或跳槽等。
2.工作环境
工作环境包括工作的物理环境和工作的心理环境。因饭店工作的物理环境较难改变,所以对员工情绪产生较大影响的是饭店工作的心理环境。工作心理环境主要受到单位的文化氛围、工作氛围、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以及个人在单位中所处的地位等影响。饭店行业是要时刻与人交往的工作,在饭店中,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员工与顾客的关系、上下级之间关系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在员工为顾客的服务中,经常会出现顾客百般刁难、侮辱员工的情况;在有些饭店里,管理者与员工之间沟通不畅,管理者对员工的需要一无所知,管理者对犯了错误的员工也只会用严厉的方式进行批评;有些饭店还存在着同事间勾心斗角、关系紧张的问题。员工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中,势必会情绪低迷、积极性不高,也会在为顾客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不自觉地表现出来,影响工作绩效。
3.个人成长目标
目前,饭店工作人员大多是年轻人,他们对工作有很高的期望,若他们感觉晋升无望,没有发展的机会,他们必将在工作过程中积极性不高。根据ERG理论“挫折-回归”的思想,若员工的成长发展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话,人们会增强对生存需要和人际关系需要的满足,但这种过分满足员工的低层次需要,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员工的情绪问题的。因此,饭店若想获得同行竞争中的优势,长久地发展下去,必须重视员工的成长发展需要。
四、饭店员工情绪管理的对策
1.制定合理的薪酬标准
薪酬是员工生存和发展的直接来源,也是其工作的直接驱动力。有研究表明,在影响员工生产率的八十项有效方式中,薪酬作为刺激物,使得员工的生产水平提高程度最大,达到30%,其他方式仅能提高8%--10%。因此,饭店组织应根据不同的岗位、工作流程、工作性质等制定科学的薪酬管理体系,坚持“多劳多得”原则,对员工薪酬实行动态管理。合理的薪酬可以为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基本的保障,让其安心在这里工作。
2.适时对员工进行激励
如果说薪酬主要是满足员工的外在性需要,那么激励主要是为了满足员工的内在性需要。饭店员工多为年轻人,他们更注重的是自我的成长发展需要,因此应建立畅通的晋升渠道,建立合理的考核和选拔机制,使员工的培养、培训和晋升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针对饭店员工较多对自己的前景感到迷茫的问题,需要饭店帮助其制定符合其个性特点的的职业发展规划,让他们在工作中能够清晰看到自己的发展前景,对未来满怀信心和希望,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3.完善饭店的福利政策
良好的福利可以为员工的“情绪劳动池”注入“能量”。饭店首先应为员工购买保险并发放补贴,以满足其寻求安全感的需要,除了保险、补贴等这些常见的福利外,还应注意对员工进行“软福利”的发放,比如可学习海底捞的福利模式。海底捞为员工配置正式小区,并且安排保洁阿姨专门打扫员工宿舍,夫妻都在海底捞上班还可安排独立房间,员工的直系亲属遇到问题,公司承担全部医疗费用等。这些举措可以全方位地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让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大工作中。另外,公司内部为员工提供咖啡室、按摩室等员工情绪宣泄渠道,都不失为员工情绪缓解的良策。
4.加强针对员工情绪调节的培训
员工在为顾客服务过程中产生不良情绪后首先要进行自我调节,因此需重视对员工进行情绪调节能力的培训。首先应在思想观念上引导员工对情绪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其次,应增加对员工情绪调节具体方法的培训,比如运动纾解法、音乐缓解法等。在培训在中也应注意,员工情绪管理方法要与员工具体的个性特征相匹配,与员工的学历层次相匹配。通过系统的管理和培训,来提升员工的情绪控制能力,提高饭店的服务水平。
5.管理者适当授权
授权是饭店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相互信任的一种表现。通过授权,员工会感觉自己是饭店的主人,从而会更加积极主动地为饭店服务。此外,饭店员工往往处于服务的第一线,授权也可以使得他们能够及时、有效地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理。通过授权,可大大增强员工的工作投入感,也使得对顾客的服务更加得直接、快速。
6.注重饭店文化培育
饭店文化是决定员工是否会在饭店发展下去的最为核心的因素。饭店应致力于营造一种开放、平等的企业文化,让员工认同其企业文化,愿意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抛洒在饭店。员工对饭店的发展充满信心,才会愿意为饭店的发展献计献策,把饭店当做自己的家,每个人都乐意为这个大家庭的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饭店会形成极大的内部凝聚力,大大提高其竞争能力,使其屹立于竞争性极强的饭店之林。
五、结语
员工是饭店的核心。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饭店若想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切实提高其管理水平,包括情绪管理水平等。情绪管理要重视员工的多层面需要,既要关心员工的生存需要和人际关系需要,也要关心其成长发展需要。只有满足员工的各种需要,才能使其切实地融入到饭店这个大家庭中,他们会更加主动地为实现饭店目标而努力工作。
参考文献:
[1]赵熊璐子.服务型企业员工情绪管理对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
[2]田斐.社会工作视角下的企业员工情绪管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2.
[3]马江漫,张红卫.酒店员工情绪工作理论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02:105-106.
[4]周勇光.员工情绪管理在企业建设中的作用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4,01:74.
[5]周江平,杨庆.加强员工情绪管理的探索[J].中国集体经济,2014,10:88-89.
[6]鲍琳,张贵炜,张德彬.组织视角下的企业员工情绪管理[J].企业经济,2014,03:47-50.
[7]周欣宇,王鉴忠.中小企业员工情绪管理机制探索[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5:22-24.
[8]章大庆.关于员工情绪管理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2,06:115-116.
[9]刘韫璐,刘扬.新时期企业员工情绪管理途径探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5,07:89.
[10]张茹.人文关怀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6:107-108.
[11]王瑜.论员工情绪管理[J].中外企业家,2015,35:126.
[12]员工情绪管理刻不容缓[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5,10:40.
在了解激励教育对高校中问题学生管理的具体运用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激励教育的基本定义和性质特征。激励教育,顾名思义,即采用激发和鼓励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处于欢愉、激动等积极情绪状态,然后再对这些处于正面情绪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或者让他们主动去完成某些事情,最终达到本来的教学目的。这就是激励教育的基本定义。在采用激励教育的过程中,一方面,我们可以采用外在激励的方法,即老师通过鼓励性的语言或者实际性的行动对学生进行激励,达到学生受到鼓舞,情绪高涨的目的;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采用内在激励的方法,也就是说让学生完成某些任务从而使自身的心理上感受到鼓励或嘉奖,通过这种内部自我主动产生的正面情绪达到激励教育的目的。以上两种,都是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运用到的方法。最后,激励教育的根本性目的,都是通过鼓励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或者纠正其原有不好方面的行为、或者培养自信心和自尊心等,最终达到问题学生改正其自身问题的目的。
二、高校问题学生管理中激励教育的意义与重要性
在了解激励教育的重要性之后,我们还必须弄清楚的是激励教育在高校问题学生管理中的具体意义和重要性。首先,我们需要分析高校问题学生的出现原因。一般来说,问题学生的出现不外乎以下三类。
1.家庭原因所致的问题学生
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可以说,父母在学生的性格养成、人格构建和处事态度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问题学生所出现的某一方面的性格缺陷或者心理问题都和父母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除此之外,家庭中所出现的问题还会极大的影响学生在校的思想或行动上的各方面表现。
2.同学朋友原因所导致的问题学生
学生在学校中所接触到的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同龄人——同学、朋友等,这些人的存在都会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旦学生的朋友群出现了不良的风气,极有可能带坏学生本身,最终导致问题学生的出现。
3.教师原因所导致的问题学生
有很多问题学生的出现,仅仅是因为老师的教育手段不对,如讲课太过乏味、经常训斥学生等,最终直接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厌倦和憎恶,或者对老师的一切教育都感到反感,从而使教育难以更深一层次的开展。分析问题学生的出现原因之后,我们就不难发现激励教育在问题学生的管理上的重要性了。作为新时代素质教育所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激励教育明显有区别于以前传统教育中的强迫式教育或者填鸭式教育,修正了原有教育手法中单一乏味和带有强迫管理性质的特点,不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从而更易使学生接受,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这种新的教育手法不仅仅对于学生来说,更为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感情体验,更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由内而外的发生本质性改变;同时对于教师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来说,也丰富了其教学手段和教育方法,使得教育更方便进行。它富有着新时代教育特有的人文关怀和现代气息,在现代高校问题学生管理中更是有着极大的重要性。
三、高校问题学生管理过程中如何开展激励教育
关键词:富士康事件 企业 员工 情绪管理
2010年,富士康“十三连跳”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今,自杀事件已过去了,但其严重的影响仍然值得我们深思: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悲剧的接连发生?企业应该如何做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与扩大?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市场与职场竞争加剧,企业里的员工都或多或少、或大或小地存在压力与不良情绪,造成其士气低落,精神萎靡不振,工作关系不和谐,职业竞争力与业绩下降。这不仅关系到员工的幸福指数与工作满意度,更关系到企业的整体绩效与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员工的情绪管理。
一、情绪管理的内涵
“情绪是一种具有动机和知觉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和指导行为”(美国心理学家利珀)。情绪管理是对个体和群体的情绪进行控制和调节的过程,它是研究人们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识、协调、引导、互动和控制,是对情绪智商的挖掘和培植,是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建立和维护良好的情绪状态的一种现代管理方法。
情绪管理的核心是将人本原理作为最重要的管理原理,使人性、人的情绪得到充分发展,人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从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完善人出发,提高对情绪的自觉意识,控制情绪低潮,保持乐观心态,不断自我激励,自我完善。
情绪管理的目标是追求现代管理全新理念之一的“和谐管理”,形成管理中各事物间协调地生存与发展的状态,满足人的情感需要,突出情绪的健康表达,在管理中做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员工情绪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增强互相合作精神,提高企业竞争力。在高科技发展的企业,管理面对的是高度专业化和知识化的员工,工作的基本单元却是工作中相互依赖的群体而非个人,企业的生产力将取决于他们之间的协作和配合。员工情绪管理不仅着力于员工的社会情感学习和人际关系能力的提高,而且对管理制度、领导艺术、环境等与企业情绪有关的各方面进行综合管理,改进人们在一起工作的方式,让员工们在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的环境中尽情发挥其才干和创造性。
2.减轻员工情绪压力,推动企业的变革。由于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发展迅猛、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新体制、新观念、新知识对工作中的人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以往相比,工作中遇到的压力更多、更大。因过分的焦虑、压抑、挫折感引起的思维障碍和情绪不适,往往导致紧张工作的人们注意力分散、决策频频失误、抵制和攻击行为增加,阻碍企业和个人的发展。企业情绪管理可以提高员工认知和调控情绪的能力,以便使员工们以更理想的情绪状态投人工作。另外,在急剧变化的社会里,情绪管理可以提高企业和员工的适应性,以积极灵活的姿态接受并推动组织的变革和发展。
3.激发自信和热情,创造开拓进取的氛围,获得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企业情绪管理引导员工积极正确地评价自我,勇敢坦然地面对困难,控制自己、满腔热情地努力进取。在这种气氛下,员工拥有乐观向上的积极态度,他们情感所带来的进取心、毅力和创造性都可以得到最佳发挥,企业的发展后劲有了最好的保证。同时,员工的健康状况也有所改善,企业的医疗支出也随之降低了。
三、当前员工情绪管理中的突出问题
1.认识上的问题。许多企业没有意识到对员工的情绪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认为员工的情绪问题是员工个体的事情,跟企业没有多大的关系。其实许多追踪性的研究测试表明:在社会往或非学术性领域里,一个人的成就不仅仅取决于智商,更取决于情商;在一般非高科技行业里,作为非智力因素的情绪往往决定着员工潜能的发挥程度。但目前许多企业对人力资源所包含的各种潜能的全面性的认识受到传统的局限,特别是对企业员工情绪智慧这一潜能一直未予重视,比如在筛选、使用、考评晋升中重智商轻情商,传统观念中的“德才兼备”一直把“情商”因素排斥在外。这是导致企业团队情商水平低下,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冲突不断加剧的主要原因之一;企业管理层由于对情绪智慧的重要性没有正确的认识,平时不注重情绪智慧的学习和培养,使领导缺乏必须具备的一些情绪管理能力,这不仅影响了管理的效率,同时给企业整体情绪智慧的发展带来负面的感染和影响;此外,员工过多注意专业能力的学习和培养,轻视情商知识的学习,培养自身情绪智慧的自觉性差。
2.与情绪相关的企业“内耗”问题。企业“内耗”是指内部员工之间(包括领导之间、员工之间以及领导和员工之间)为了现实利益的争夺或价值关系而形成的紧张和对抗性的冲突,最终导致企业整合效应的减弱。当企业人际冲突发生后,其结果引发冲突各方的感知偏见,特别是受损方或败方的不满情绪。这种情绪会严重地长期压抑员工的心理,诱使他们采取不信任、妒忌、阻挠、对抗甚至报复等方式来宣泄这种情感,而且还将阻碍企业人际关系中的沟通功能、情感满足功能、激励功能、整合功能等等功能的正常发挥。
3.员工对情感的自我压抑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企业领导还是普通员工,都对情感或多或少存在自我压抑心理,特别是在工作场合,抑制情感、隐藏情绪已成为一种习惯性的处世法则。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认为情感是幼稚和原始的,所以必须克制,应该以理性取代;二是认为情感是虚假的和没有价值的,所有没有表露的必要;三是认为情感是强大的,难以控制的,所以要尽量避免。
4.员工的压力与情绪管理问题。人类需要正面的“良性压力”,需要有价值的任务、挑战和目标。但企业员工通常都超出“良性压力”的范围,承受着诸如时间压力、经济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健康状况压力和家庭压力等等。面对这些越来越重的压力,大多数员工以自己的情绪智慧去管理这些压力的能力较差,有必要去加强学习和训练。如有些员工遭遇不幸时,不能以超然洒脱的态度去应对,使自己陷入被动状态而不能自拔;有些不懂得转换注意力,遇到烦恼不会将注意力转移到其它事情上去,做一些平时喜欢的事,而是一味地死钻牛角尖,使不良情绪愈演愈烈;有些员工遇到挫折不能自我调整,不能做到适时、适所的感情抒发。长期下来,导致心理和生理的健康状况日益低下,严重影响工作绩效。
四、员工情绪管理的方法与思路
1.更新管理层观念,调整管理方式,形成以人为本的管理风格。在管理层中加强心理学方面的学习,改变原有的家长制和官本位思想,正确地把握管理中的人性特点。要求管理者把员工和管理层摆在平等的地位上,多深入群众,聆听员工的意见,感知他们的情绪,善于发现员工情绪背后的需求,全面了解和确认员工负面情绪产生的根源,如员工关系是否和谐、工作设计是否合理、利益分配是否公平等;并有针对性地疏导员工的负面情绪,引导员工发泄情绪,使其心理压力获得缓冲,让员工感受到人性化的组织领导方式,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情绪调整,从而让员工获得心理安全感。如富士康事件中,在最初的自杀事件发生后,如果管理层能重视对员工的情绪管理,通过人力资源管理部及工会等群众组织深入到群众中去,深刻了解员工中普遍存在的想法,理解他们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让员工对企业有归属感,就能避免或减少后面的连跳事件发生了。
2.加强员工的情绪教育和人际交往训练。在进行员工培训时,不能只将专业技能作为唯一的内容,还应把情绪智力的拓展训练作为员工素质教育的一个内容,通过对员工进行情绪智力相关知识的教育,来提高感知和控制情绪的能力、掌握维系良好人际关系及自我激励的技巧。如开设《心理学》、《心理健康知识教育》等课程,有条件的企业甚至可以设置员工心理健康辅导机构或心理健康辅导员来帮助员工认识自己的情绪,提高他们在人际关系中的沟通、参与、激励、表扬和批评等技巧。通过生产过程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情绪的交流、传统和互动,创造一个精神愉快、关系和谐、宽松平等的工作氛围,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3.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健康的业余文化氛围。企业应通过美化工作环境,改善劳动条件,增进员工对工作热爱的情感,使他们身心愉快地从事工作。给员工们创造一个宽松的情感交流环境――如经常性的员工聚会和适当健康的娱乐活动以增进情感交流;配备疏导不良情绪的必要设施――如情绪发泄室,以疏导像愤怒、压抑等消极情绪,来减少员工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情绪过激行为;提供消除不安情绪的有效指导和咨询服务――如设立专职的情绪指导专家或心理医生,以帮助员工们放松在紧张工作中积累起来的紧张情绪。这些措施都可以控制不良情绪的蔓延并提高企业的情绪管理的水平。此外,适当健康的业余爱好也能够起到放松紧张情绪、融洽人际关系、增强单位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因此,企业应从本单位实际出发,要经常组织员工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充电”活动以及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娱体育活动,令其生活更加充实,以积极的方式增强体质,避免心理上滋生负面情绪或适时宣泄不良情绪。
4.建立健全有效的管理机制。首先,建立相关机制,将情绪管理纳入管理制度范畴,例如建立健全有效的管理机制,将情绪管理纳入管理者的选拔和绩效考核标准中,如提拔、塑造支持型领导,为培育良性情绪资本提供前提保证;企业管理者成为支持型领导和沟通激励专家,将使员工能够畅所欲言,情绪自然流露,便于进行合适的情绪管理。其次,加强管理沟通机制,将情绪管理与工作激励、人员配置、员工培训与发展等方面紧密联系起来。最后,完善员工休假制度。如对员工的年休假进行强制执行,以防出现过劳或被迫加班的现象发生;另外,当员工因工作任务紧张、加班频繁、压力过大时,可适当的给其放几天“情绪假”,事后进行补班。这样企业表面上有点“亏”,但实际上并不影响劳动者的出“力”。在这种和谐的企业氛围中,员工们必会将这种被关心、被尊重的感动转化为生产积极性,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企业凝聚力。
关键词: 儿童期 情绪管理 重要性 特殊性
一、儿童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据儿童教育学最新研究指出:六岁以前的情感经验对人的一生具有恒久的影响,孩子如果此时无法集中注意力,性格急躁、易怒、悲观、具破坏性,或者孤独、焦虑,对自己不满意等,都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其今后的个性发展和品格培养。而且,如果负面情绪常出现而且持续不断,就会对个人产生持久的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与人际关系的发展。
所以,父母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及早重视孩子的情感要求并对孩子的情绪做出正确的引导,帮助孩子认识、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理解他人,即为孩子做好“情绪管理”,让孩子从小就拥有优质的情商。这不但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还有助于提高孩子的人际关系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而这一切,也是奠定孩子成功人生的基础。
儿童在五六岁时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开始使用一定的策略掩饰自己的情绪,掌握简单的表现规则。在做了大人禁止做的事情后,为了逃避惩罚,掩饰自己的负罪感,掩饰自己的真实情绪,孩子会学会撒谎,但是他们的策略是简单的,很容易被成人发现。成人这时也不必发怒,要先检查自己的禁令是否合理,和孩子讲清楚道理,同时要记住,原先如果申明要惩罚的,就一定要执行。此时的父母,更要细微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鼓励孩子说出心里真正的想法,然后告诉儿童正确的情绪应对方法,这样孩子的应对策略才会更加有效。
二、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情绪管理的特殊性
(一)父母应及时回应三岁之前孩子的情绪。
刚出生的婴儿,生活在一个感受弥漫的世界之中。其情绪反应绝大多数都是伴随着某种身体感受而产生。饥饿感、寒冷等不适,孩子都会用哭泣和叫喊来表达自己的恐惧和焦虑。这里的关键,是父母首先要平静地面对孩子的哭闹,而不是急得乱作一团,反过来加剧孩子的焦虑。
因此,处在这一阶段的父母或其他养育者,要尽可能地敏锐地对孩子的各种不良情绪作出及时回应,以现实的行动消除孩子的焦虑源。
父母在这一阶段的首要任务,就是将自身“消化焦虑”的能力反复借给孩子使用,帮助孩子及时从每一次的焦虑状态顺利恢复平静。这样的互动,将促进孩子自我功能的发展,使孩子树立“焦虑是可以处理的”的基本信念。这种健康的人格基础,正是一个人成年之后发展和完善各种能力(包括情绪管理能力)的必备基础。
比如:母亲听到孩子的哭声,发现孩子饿了,就马上熟练地给孩子喂奶,同时温柔地对孩子说:“等妈妈给你吃饱了,你的小肚肚就舒服了……”即使这个时期的孩子还听不懂这些话语,但母亲温柔的声音和逐渐放缓的呼吸,也足以很好地安抚孩子的情绪。
(二)帮助三至五岁孩子命名自己的情绪,并体察这些情绪。
孩子三至五岁时,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都有一定发展,父母就可以开始借助言语交流,对孩子进行一般意义上的“情绪管理”教育。这个时期父母的主要工作,是增进孩子对于各种情绪“体验的”和“知识的”的双重理解,让他们领悟到情绪是对应外界刺激的一种自然反应。
首先要帮助孩子命名情绪,以便他们将某个时刻自己正在经历的情绪感受作为一种可观察的对象去认识和理解。等到孩子对于某种情绪的名称已经十分熟悉时,就可以带领他们更深地体察这种情绪,理解它更为广泛的外延。比如“恐惧”,大人可以借助孩子亲自经历的事件,或者是故事、图书来告诉他,恐惧这种情绪有很多种。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否定和控制孩子的情绪。父母不能要求一个三五岁的孩子具有和成年人一样的自控力,这甚至可能会让孩子对于情感暴露产生羞耻感。对着生气的孩子大喊“不许生气了”不是个好办法,不如去问问他/她:“气过一会儿之后就停下来好吗?”最好专心听听孩子为何如此生气。
(三)帮助五岁以后孩子尝试管理自己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绪。
父母可以开始教育五岁以后孩子做情绪的主人,以及尝试去理解别人的心情。父母要帮助孩子知晓,我们可以对同一种情绪采取不同的行动反应,其中有些反应可以帮助我们生活得更加美好,而有一些则会让我们感觉更糟。有些孩子在冲动的时刻会动手打人,另外还有一些则会伤害自己。这时,父母首先要制止孩子的伤害性行动,然后告诉他/她,其实还有很多更好的方法可以表达愤怒,比如:你可以大声说:“我生气了!”再找张白纸把内心的愤怒统统画出来,撕个粉碎。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情绪 人心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9-0176-02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11年的中学教书生涯中,笔者一直奋战在教书育人第一线,先后做了6年班主任工作,积累了不少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多年的教育经验告诉笔者,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知道“欲速则不达”这个道理。教育都离不开爱心、耐心、恒心这些永恒的主题。除此之外,管理也离不开好的教育方法,好的教育方法将是班级管理是否取得成功的关键。而关键方法之一就是在人心管理中关注学生的情绪。班主任工作实际上就是人心工程,进行人心管理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内容。如何做好人心管理,把班主任工作做到一丝不苟,把班级管理好,离不开调节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1 认识情绪的重要性,把调节学生情绪融入德育工作当中
人心管理这个名词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应该会陌生,但没有多少教师懂得在人心管理中关注学生情绪,做到真正的人心管理。要做到人心管理,我们要做到重要的一点就是关注学生的情绪。什么是情绪,情绪的重要性?中学生的情绪与身心健康有什么关系呢? 情绪就是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一般说来,凡符合、满足人的需要的客观事物,往往使人产生满意、愉快、喜爱等情绪体验;反之,凡不符合、不能满足人的需要的客观事物,则会使人产生不满意、不愉快、憎恨、忧愁等情绪体验。如果学生存在这些的不良情绪,既不利于教师德育工作的进行,也同样影响教学工作, 因为情绪和认知是相互制约的。情绪对认知、学习有以下影响:
1.1情绪状态支配着学生对客体的记忆效果
当学生的情绪良好时,注意力容易集中,对事物的感知清晰,记忆牢固;当学生的情绪消极时,如在烦恼、厌恶、紧张状态下,注意力难以集中,对事物感知不深,记忆不牢。
1.2情绪状态制约着学生思维的灵敏性和选择性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并不是按照教学内容去思考所有的问题,而是对那些易引其注意、使其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思维,即思维的选择方向是受情绪状态支配的。当学生的情绪良好时,学生思维变得敏捷,思路变得宽广,解决问题效率高;反之,思维变得僵化。
1.3情绪状态激发学生的想象
中小学生的想象充满了丰富的情感,情感越丰富,想象就越活跃。
所以,学生存在不良情绪,不但会影响班级管理工作,更重要的是情绪将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例如:09届的的吴振伟同学,性格内向,家庭环境不是很好,成绩中等,存在很深的自卑感,对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不以为然,态度恶劣,在成绩差的同学面前总是表现有优越感,对人不礼貌,说话很不客气,久而久之,没有人愿意跟他交朋友。初三正处于紧张的复习阶段。而这个同学因为性格脾气的原因,与其他同学格格不入,在学习上孤单无助。成绩总是提不上去,为此他感到很苦恼,又不愿意向老师求助,情绪总是低落,消极,而且很爱跟老师顶嘴,发脾气。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之后,笔者发现了问题的所在,于是对这个学生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接触,谈话,用平和、委婉的语气与他沟通,卸下他的防备心理,并且组织一些集体活动,让他学习与其他同学交流,互动,每天给他一个任务,帮组成绩差的同学背背短文,听写单词等等。慢慢地他从中找到了自信心,跟同学的交流多了,他的不良情绪慢慢消失了。时不时还听到他与同学高声讨论问题,人也变得越来越开朗。
的确,初三学生存在不良情绪,对于正在准备迎接中考的学生来说是很不妙的。因此,我们想要培养良好的班级,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带领初三学生在升中考中考取最优异的成绩,就必须关注学生的情绪的变化,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调动学生在最佳的心理状态应对升中考。否则我们的管理可能是失败的或者是不完善的。
2 科学引导学生的情绪,提高管理水平
笔者不知道大家是否熟悉情绪教育这个名词,但教育工作中很少老师会重视这个名词。大部分的教育工作者都会实施硬性教育:例如学生不听话、不懂事就批评、责骂,违纪了只问原因,但不宽容,批评不悔改就采取惩罚措施,罚抄书、罚扫地,见家长等等。事实上,这些过时的教育手段是不能真正搞好一个班级,教育好学生的。只有科学引导学生的情绪,帮助学生走出误区,德育工作才能做得更好。例如:09届的罗丽文同学,第一次接触笔者就被一双美丽的眼睛吸引住,但是那是一双充满敌视、傲慢、不屑、甚至是仇视的目光震撼笔者的心灵!她就是原来个单纯、可爱,受老师喜欢的小女孩,成绩从不下班级前10名。在初三上学期,遇人不淑,陷入早恋!导致这位人人夸奖的乖乖女,发展到涂脂抹粉,佩戴高档首饰,出口不逊,无心向学。妈妈被气得泪流满面,还是无动于衷。违纪、警告、记错、处分!终于彻底把她变成比本校中叫差的女生还恐怖的“飞女”。的确是棘手问题!接手这个班的班主任以后,笔者从家庭入手!说服她父母别放弃!通过细心的引导和耐心的教育,让她感受到老师和家庭的关爱,最后她迷途知返,并且加入班级的学习小组,成绩、纪律进步很大,在2009年,获得惠州市未成年人品德优秀旭日进步奖,现在已经中专毕业,投入社会工作中。
当我们的教育偏离爱,偏离理解,偏离关心,那么学生就会远离我们,甚至敌对班主任,敌对科任教师,于是很多跟老师顶撞、反抗老师、甚至殴打老师的事情就会发生。我们认真追究原因的时候就会发现:事情发生的起因往往都是一些小事引起的,但因为处理不当,尤其是班主任方法不对、不科学,那就容易产生悲剧。
曾经有个初三年级的同学,学习成绩较好,因一时无心上课,在听MP3,被科任老师发现了,老师批评时说了很多难听的话,学生的自尊心受损,就顶撞了科任老师。科任老师怒气冲冲地去找班主任,结果班主任一听就站在科任老师的一边,并把该学生的家长找来。在家长面前,这个学生脾气很倔,死不肯认错,老师也不肯退让,最后家长把学生带回去了,学生回家以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读书了,他对家长说,不再愿意回来面对蛮横的老师和班主任。感觉很可惜,这个学生的基础是有机会考上高中的,但需要循循善诱和教育。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如果不能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情绪引导,发现学生情绪不对劲时就注意教育方法,用理解的态度去感化学生,用爱消除学生的敌对情绪,用信任的态度对待学生,那我们的学生将会离班主任越来越远。
笔者相信每个班主任都有这个感觉:就是在管理中遇到的最大麻烦就是学生跟班主任对抗起来,不服从你的管理,那样的师生关系是危险的。
3 注意班级管理的技巧,公平处事
如果我们在处理班里事情的时候能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和学生沟通时注意方法、技巧,以调节学生情绪为中心,以公平为原则,在班级管理中真正做到人性化管理,做到科学管理。也就是我们提倡的人心管理,那么我们的教育工作肯定会顺利很多。例如当我们在制定座位表的时候就会考虑到公平原则,不把后进生都安排在位置比较差的座位:当我们在组织活动的时候,要让绝大部分同学都有参与的机会;当我们在定奖励名单的时侯就不会只想到优生的名字;当优生与后进生发生矛盾时不能偏向优生;在课堂上就不会只提问优生;在学生违纪时老师也不会骂后进生是垃圾、笨蛋等等。只有能做到像以上那些管理原则,我们的班级管理才能够成功的,我们的学生才会相信我们,服从我们的管理,班集体才会有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其实大部分的学生都是单纯的,没有恶意的,他们很容易满足,很容易获得快乐,在快乐中愿意学习,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只要我们能关心到他们的需要,关注到他们的情绪,做到在教育中,不让学生产生心理的不平衡、偏激的心理。那么学生将会是我们很好的朋友。我们的班级管理也会取得很大的成功。
那么如何能很好把握学生的情绪呢?笔者认为有如下的一些方法:
(1)树立公平原则进行班级管理,提高班集体凝聚力。
(2)组织多种多样的集体课外活动,加强师生交流,缓和师生矛盾,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3)加强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了解学生的需要,帮助后进生在班级找到自己的位置,融入集体生活。
(4)尊重学生的人格,决不挖苦、讽刺、辱骂、体罚学生。
【关键词】教师;情绪管理;意义;策略
本文从“教师情绪管理的内涵”、“教师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和“教师情绪管理的策略”三方面,浅谈笔者对于教师的情绪管理的认识。
一、教师情绪管理的内涵
情绪管理是指通过对负面情绪进行调整和控制,来保持正面情绪的过程。由于人的身份、地位、环境等情况不同,情绪管理的方法、对象和目的也不尽相同。教师的情绪管理主要是指通过调整来自学校、学生、社会及整体工作环境所带来的负面情绪,使自身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和工作状态。
二、教师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教师的情绪管理,不仅对自身有直接影响,对工作、对学生也有重要影响。
(一)影响教师身心健康
1.影响心理健康
是否具备情绪调控的能力,是评判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之一。如果教师不具备管理情绪的能力,那么很难适应工作强度大、难度系数高、人际关系复杂的教师工作,就会整天陷入压抑、紧张、烦躁、愤怒等负面情绪当中,心理健康遭受严重伤害。
2.影响身体健康
长久的负面情绪会导致失眠、厌食、疲倦、无力等生理反应,进而导致免疫力低下、消化不良、反应迟缓等问题,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因此,如果教师缺乏情绪管理的能力,就很容易长期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而损伤身体健康。
(二)影响授课质量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效率。如果教师情绪积极,富有热情,那么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关注学生的反馈,提升课堂效率;反之,教师情绪消极,萎靡不振,不仅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导致与学生沟通不畅,教学管理不到位,甚至激化师生矛盾等问题,大大降低了教学效率。
(三)影响学生成长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需要履行言传身教的职责。教师的情绪通过言谈举止反映出来,会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教师工作认真、思维敏锐,性格乐观,那么学生也会自然而然的对教师产生喜爱、亲近和崇拜的情感,并通过模仿教师言行规范自身行为、提高自身修养,成为一名具备健康人格的学生;相反,如果教师对待工作消极倦怠,对待学生简单粗暴,对待同事冷漠自私,那么学生就容易与教师疏远,并且在教师长期负面情绪的“压制”下变得胆小、怯懦、自卑,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教师情绪管理的策略
(一)教师自我调节
情绪具备很强的主观性,来自于教师内心,那么情绪管理也应该从教师自身入手,通过自我调节实现情绪管理。
1.发现情绪
教师每天面对来自社会、学生、家庭、学校等多方面的压力,难免产生厌烦、愤怒、紧张等负面情绪。而避免这些负面情绪的前提条件,就是正视它们。因此,教师应该善于觉察消极情绪,进而进行调节和疏导。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就同一问题展开提问,连续有两到三个学生回答不上来的时候,教师就会在潜意识中有挫败感,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发现这种情绪,就会逐渐演变成烦躁、抑郁、愤怒等其他情绪。相反,如果教师及时觉察了这种情绪,就会有针对性的寻求解决的方法,比如调整讲课进度,使大部分同学都跟上讲课节奏;或者随机进行课堂测试,看到底有多少同学对这一问题掌握不好,进行课下辅导等。如此一来,问题解决了,教师的情绪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2.表达情绪
教师不仅要善于察觉情绪,还要善于表达情绪,这对于控制情绪和解决问题都有很大帮助。例如,在课堂上,有个别学生一直思想溜号,交头接耳。教师在多次劝阻无效后,会产生负面情绪。此时,教师就应该选择适当的方法,阐明观点、表明立场,表达情绪。教师可以跟这些同学说:老师对你们这种行为感觉很生气,你们这种行为不仅打扰了其他同学听课,也是不尊重老师的表现,也许你们有什么特殊的原因,但是我希望你们现在停止一切与上课无关的活动,认真听课,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下课时候找我解决。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既阻止了学生的错误行为,也从他们的立场考虑了问题,顾及了他们的自尊,并很好的表达了自身的情绪,取得良好的情绪管理效果。
3.宣泄情绪
长久的情绪堆积会对教师的身心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学会宣泄情绪,通过多种渠道缓解压力。例如,通过看电影、唱歌、跑步、听音乐、与朋友聚餐、找人倾诉、看书等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让教师的注意力从繁杂的工作琐事中抽离出来,转换心情,体验生活的乐趣,并从全新的角度来审视问题和解决问题,使自身情绪得到控制。
4.自我提升
很多时候,负面情绪的产生与教师自身的性格特征、心理调节能力和工作能力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同样是面对一次教师技能大赛,有的教师认为这是展示自我的大好机会,信心满满并积极准备,用乐观的态度来面对这件事;有的教师则患得患失,一会儿害怕自己的表现得不到领导的认可,一会儿害怕自己的准备不充分上台丢人,始终用悲观的态度来面对这件事。面对同样的事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态度,就体现了教师的性格特征、心理调节能力和工作能力对情绪管理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努力从这三方面来实现自我提升:
首先,调整自身性格。“性格”是一个人在经过长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人格特征,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但是,教师可以通过结交朋友,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参与集体活动等多种方法,对自身性格进行调整,努力形成积极乐观、活泼开朗的性格,为情绪管理奠定基础。
其次,培养高尚师德。作为一名教师,“师德”是基本的工作守则和职业道德,而培养自身的师德,对于情绪管理也大有裨益。例如,教师树立“尊重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工作理念,那么在面对学生犯的各种错误的时候,就会充满爱心、耐心的解决,就不容易产生厌烦、愤怒等负面情绪;教师具备“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那么在面对社会和家长对教师越来越严格的要求,甚至无理指责的时候,就会充满包容、理解和原谅,就不容易产生委屈、怨恨等负面情绪;教师秉承“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的工作态度,那么在面对学校的各种教研活动、课改要求等诸多工作的时候,就会充满热情和干劲,不容易产生抵触、抱怨等负面情绪。由此可见,培养高尚的师德,对于教师的情绪管理意义重大。
再次,学会心理调节。教师通过阅读心理调节的书籍,并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心理调节的方法,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形式,提高自身心理调节的能力,对于情绪管理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加强业务学习。教师如果具备了优异的教学能力、沟通能力和教研能力,那么相对而言,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就会比较少,解决的途径也比较多,如此一来,产生负面情绪的机会就比较少,从根本上提高了情绪管理的效率。因此,教师应该加强业务学习,提升自身的各项能力,为情绪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学校参与调节
学校是教师的主要活动场所,也是教师工作压力的重要来源,因此,学校应该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协助教师管理情绪。
1.领导关心
校领导应该关心教师内心、关注教师成长、尊重教师人格、肯定教师工作、维护教师利益,对于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能够加以指导和帮助,为教师营造愉悦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使教师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
2.完善考核
建立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业绩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让教师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相互学习、共同进步。针对教师在工作中取得的进步,要给予充分肯定和适当奖励;针对教师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帮助他们改进,以说服教育为主,以惩罚批评为辅,在维护教师工作自尊心和积极性的基础上,促进全体教师的全面发展。
3.培训教育。为教师提供学习的平台,通过教师技能大赛、教师授课艺术培训、教师技能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
4.心理咨询
学校要为教师定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并随时为教师提供心理咨询,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和疏导情绪上存在的问题,保证教师的心理健康。
5.情感交流
学校要重视学校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例如,举行师生共同参与的短跑接力赛,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举行教师团体文艺汇演、篮球比赛,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组织教师座谈会,了解教师疾苦、倾听教师心声,增强教师与学校之间的交流。教师在团结友爱的氛围当中,能够保持愉悦的心情、放松的心态和乐观的精神,是情绪管理的最佳状态。
(三)学生家长理解
学生和家长是教学活动的监督主体,是教育工作的服务对象,更是教育事业的主要受益人。在教学工作中,学生和家长的理解与包容,是激励教师奋进、促进教师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教师减轻压力、情绪管理的重要因素。因此,学生和家长应该加强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配合,对于教师的合理言行给予理解和支持,“家、师、生”三方共同努力,实现教学相长。例如,针对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教师可能会要求他们利用午休或课后时间补上,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及时完成作业,巩固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也为了对学生略施薄惩,防止再犯。然而,有的学生和家长对老师的行为不接受,顶撞、抱怨甚至告发老师,激化了师生以及师长之间的矛盾,对教师情绪产生负面影响,对学生学习与成长也不利。如果家长和学生能够给教师多一些理解,通过与教师的沟通来商量更加妥帖的解决方案,那么问题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师生情感也得以拉近,对教师的情绪管理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社会协助调节
教师是社会中备受关注的群体,受到社会的影响较大。因此,要从社会角度协助教师进行情绪管理。
1.提高声望
近些年来,针对教师的负面新闻屡见报端,让社会对教师群体有了一些误解和偏见。这种以点带面的行为严重伤害了教师的情感,损伤了教师的声望,给教师群体带来极大压力。国家教育部门、新闻媒体及有关单位应该重视这一问题,一方面严格执法,及时将“害群之马”清除教师队伍,还广大教师以清白;另一方面,应该关注教师情感,充分肯定他们为我国教育事业所做出的各项努力,提高教师的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缓解他们的工作压力。
2.提高待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教兴国”理念的提出和对教育事业的关注,教师的薪资待遇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然而,教师整体工资水平还是偏低的,导致很多教师存在严重的经济压力,甚至有一些意志薄弱的教师走向贪污的违法境地。这就要求社会关注教师权益,适当提高教师薪资待遇,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
3.合理期待。
社会中一部分人对于教师的过分期待,也是给教师带来负面情绪的重要因素。比如,很多人认为教师就应该无私奉献,认为教师加班、带病工作、舍小家为大家都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给教师的正常工作与生活造成了很大困扰,也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希望社会以“人”而不是“神”的标准来要求教师,对教师要合理期待。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教师情绪管理的内涵”、“教师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和“教师情绪管理的策略”三方面阐明了笔者对教师的情绪管理这一话题的认识。教师的情绪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不仅需要教师自身不断学习、努力探索,也需要学生、家长、学校乃至全社会的协助与配合。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引起全社会对于教师群体的关注和理解,大家共同努力,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宏莉,吴秀生.中学教师焦虑情绪、心理压力和应对方式的比较研究[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1).
[2]朱小苘,李建明,牛春娟等.高校教师职业压力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10)-05-0073-01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心理护理越来越被护理界重视。在以新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信心,系统地、整体地进行护理服务和护理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心理护理成为较重要的一部分,它使护理观念真正转变到"诊断与处理人类对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上来。端正护理人员对人的认识,对待人的需要,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满足患者对高质量护理的要求。在这一新护理观念,新护理程序的实施过程中,护士素质、护士心理因素对护理质量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护士心理对病房管理的影响
由于社会、医院、患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病房管理是比较难做的一项工作,护士在病房管理实施过程中,语言、态度是做好工作的关键。如果情绪急躁、语言措词不当,易使患者及家属造成逆反心理,与护士产生对立情绪,影响病房管理。
2 护士心理对患者及家属心理的影响
在社会上认为护士护理工作就是打针、发药、试表。部分家属及患者不了解护理重要性,所以有时不听护理人员的劝告,造成患者不应有的痛苦,以致发生生命危险。护士应用和蔼耐心的态度,诚恳的语方,博学的医疗护理知识,向患者解释、宣传有关疾病的治疗,护理知识,取得患者的信任,更好地配合护理工作,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3 护士心理对静脉穿刺的影响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良好的心理状态关系到静脉穿刺的成功与失败。操作时,护士心理受自身及患者两方面因素影响,在操作前,患者反复述说血管如何难找,使护士心理紧张或出现反感情绪,致使穿刺失败。此种情况下,护士应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体谅患者,镇静情绪,争取穿刺成功。
4 护士心理对服药的影响
在发药时,患者要求了解自己服药种类、疗效及不良反应,由于护士工作忙或护理知识缺乏,有时不能详细解释,患者得不到满意的答复而不信任护士。特别是当个别患者某种药物出现不良反应时,满意的解释,可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5 护士心理对护理教学的影响
由于护生实习过程中技术操作不熟练,使患者产生恐惧心理,重点表现在临床上最常见的静脉穿刺时,要求护士亲自为其穿刺。这时护士应耐心向患者解释带护生的重要性,介绍该生操作水平并给护生以鼓励的眼神,使之大胆操作,并积极配合护生完成操作,使患者满意,护生又达到了实践目的。
6 护士心理对护理危重患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