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关于情绪的心理问题

关于情绪的心理问题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2 09:50:4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关于情绪的心理问题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于情绪的心理问题

篇(1)

【关键词】大学生 田径运动 心理健康 促进作用

一、前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和向往越来越趋向明显。对于健康的定义,最权威的定义是由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健康不只是没有身体上的疾病和病态(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在身体(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 从该定义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是健康所包含的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中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高级人才的预备队,对于我国未来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当前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学习任务不断加重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在我国,23.25%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20世纪90年代上升到25%,近几年有的大学已达到30%。20世纪末国家教委的调查报告显示:在调查的12.6万名大学生中有20.2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3]。如何促进心理健康成为医学、心理学、教育学和体育学等多学科所关注的课题。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田径运动的关系

1.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

据调查,在总体大学生中,有35%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有32%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引起关注,有33%的大学生可能有心理障碍。另据调查,在参加田径运动群体中,心理问题应引起关注和可能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共有59.6%;在非运动群体中,心理问题应引起关注和可能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共有68.8%。对运动与非运动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t检验。从这些调查中我们明显看出,经常参加田径运动的大学生明显心理状态要好于不经常参加运动的大学生。

2.参加田径运动与不参加运动大学生心理压力心理压力状况

非运动群体大学生在生理反应、认知反应和情绪反应维度均显著高于运动群体大学生;运动与非运动群体在行为反应维度上差异不显著。说明经常参加运动的学生躯体上的不适症状,抑郁、沮丧等消极情绪和认知上的偏差都少于不运动的学生;但运动不能缓解不良行为如吸烟、酗酒等。

3.大学生情绪状况

总体大学生在各维度上得分与全国常模相比,在紧张、愤怒、疲劳、抑郁、精力、慌乱、自尊感维度均高于全国常模。说明,目前总体大学生在消极情绪维度(紧张、愤怒、疲劳、抑郁、慌乱)上,情绪水平较差;但在积极情绪维度(精力、自尊感)上,情绪水平较好。运动群体在抑郁、慌乱这两个消极情绪维度上的得分非常显著或显著低于非运动群体(P= 0.003< 0.01,P= 0.010< 0.05),在积极情绪维度(精力、自尊)上的得分均非常显著高于非运动群体。说明经常参加运动比不运动学生的抑郁、慌乱水平低,精力旺盛、自尊感强。

4.运动与人际关系的状态

假设认为运动会影响人际关系,而心理健康会受到人际关系的影响,则人际关系是中介变量。人际关系的中介效应显著。由于第4个t检验也是显著的,所以,是部分中介效应。说明,一方面,运动对心理健康水平有直接正效应,即运动对心理健康有直接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运动通过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水平有间接正效应,即运动能改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越好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5.运动与情绪的中介效应分析

运动与情绪存在一定的影响,这是众所周知的,并且相关研究显示情绪是中介变量。很明显,运动对情绪的影响都是显著的,所以,情绪的中介效应显著。由于第4个t检验也是显著的,所以,是部分中介效应。说明,一方面,运动对心理健康水平有直接正效应,即运动对心理健康有直接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运动通过情绪对心理健康水平有间接正效应,即运动能调节情绪,情绪越好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三、关于田径运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调节的几点建议

1.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压力、人际关系、情绪状况不容乐观,这一现象学校、家庭和社会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从各方面加以疏导。如对新入校的大学生进行心理测查,建立跟踪式心理档案,并定期进行心理监测,开办多种形式的有利于心理健康的讲座和活动,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的工作等。

2.应对不同群体加以的引导。对非运动群体大学生,应引导其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每周至少活动两次,每次30min以上,最好参加多人共同参与的活动。对运动和非运动群体中心理问题应引起关注,可能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应加强认知干预和行为干预的心理辅导。

3.应根据不同性别特点制定针对性的缓解压力、改善人际关系、调节情绪的体育活动方式,从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如针对女大学生交际交友、交谈、与异往较不理想的情况,可多开展一些必须通过合作、交流才能完成的体育活动:即活动所设计的任务是单人无法独立完成的,必须多人参与(有男有女)、互相配合;活动中必须进行交流、沟通;每个人的角色都是完成任务的焦点;使学生在交流、沟通、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4.体育教师在体育教育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参考文献:

[1]关于世界卫生组织,http://who.int.世界卫生组织中文网站.

篇(2)

合理情绪疗法是心理咨询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于20世纪50年代首创的。这种理论强调情绪的来源是个体的想法和观念,个体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改变情绪,这是一种着重认知取向的方法,对年纪较轻、智力和文化水平较高的人更有效果。因此经常被用来治疗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本文就是在一例警校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心理咨询中应用合理情绪疗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一般资料

求助者:刘明(化名),男,21岁,某警校专科大三学生。身高约1.75米,无重大疾病史,家族无精神疾病史。父亲下岗后开出租车,母亲是工人,家庭和睦。

刘明称自己近一个月来心情低落,烦躁,为一点小事大发脾气;焦虑,不能专心看书,总是走神;失眠;有强烈孤独感。刘明说自己从小的愿望就是当警察,高考时报考了本省公安类专科学校,但上学后才知道将来要当警察还要参加招警考试。大学三年对自己的学业要求严格,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是前几名。三个月前参加省里的招警考试,笔试成绩排在所考地区专业的第一名,但是面试分数低,结果没被录取,认为是别人暗箱操作把自己“挤”下去的。近一个月来总是想着马上要毕业了,下一次招警考试还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自己学的是公安类专业,家里无权无钱帮不上什么忙,很难找到别的工作。经常想如果父母有点能力,在上一次面试时帮忙“运作”一下,自己可能就考上了;父母如果在自己高考报志愿时,能多了解点情况,给自己些建议,现在也不会落到这种地步,内心怨恨父母。现在是完成毕业论文紧张的时候,自己却不能专心,总想着考试失利的事。由于过去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学习上,与同学交往少,现在想找个人谈谈心,却融入不了同学圈子里,觉得同学都在嘲笑自己那么用功还是考不上警察,心情苦闷,感觉孤独。

二、原因分析

刘明的心理问题从社会因素上分析:存在负性生活事件,即参加招警考试失败,毕业就业压力加大;同学人际关系不良,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就其心理因素则存在明显的认知偏差,如参加招警考试失败是由于别人暗箱操作,是由于父母没有能力;缺乏有效的行为模式,对自己的认知偏差不知道如何去纠正,陷于对未来的担忧中;人际关系上与同学交往缺乏沟通与交流。

三、咨询方案的制定和咨询过程

咨询师根据刘明的情况,确定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做为主要的咨询方法。

合理情绪疗法认为,人们的不良情绪的来源是个体的不合理是非题观念――使人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合理情绪疗法是改变认知为主的治疗方式,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改变造成求助者情绪困扰的不合理观念,并建立起合理的正确的理性观念,帮助求助者以合理的人生观来创造生活。刘明的心理问题源于参加招警考试失败,马上面临毕业找不到工作,使求助者产生“都是由于父母没有本事”、“社会太黑暗了,象我这样没权没势的是不可能成功的”等不合理信念,从而引起烦躁、失眠等焦虑症状。引起刘明症状的主要原因,并不是考试失败和找工作不顺利本身,而是其自己对考试结果、对工作的不合理是想法和观念。刘明做为一名大学生,年纪较轻,智力和文化水平较高,也比较适合本疗法。

本案例做了四次咨询:

第一次咨询:

咨询师与刘明进行摄入性会谈,倾听求助者的诉说,鼓励其宣泄不良情绪,调整心态,运用尊重、共情和理解等技术获取求助者的信任和理解,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了解其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探寻求助者的内心冲突及改变意愿。解情况后告知刘明其问题属于一般心理问题,不用紧张。与他共同确定咨询目标与方案,帮助其建立自助态度,使其积极参与治疗过程。

第二次咨询:

向刘明解说合理情绪疗法关于情绪的ABC理论,使他能够接受这种理论,并同意选择此方法进行治疗。帮助刘明认识A、B、C之间的关系,并能结合其问题予以初步分析。布置家庭作业,让求助者认真思考情绪的ABC理论,并按自己情况列表写出事件A,写出A导致的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C,找出A和C两者之间的思想原因B。

第三次咨询:

刘明反馈家庭作业:认为情绪的ABC理论有道理,自己的焦虑、烦躁、失眠并不是由于考试失利和未卜的前途引起的,而是由于自己对于考试结果、对前途的错误认知所产生。

咨询师与刘明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不合理信念:(1)我必须要考上警察才算是成功;(2)我要想招警考试成功,必须依赖家庭或他人;(3)父母必须为我的工作和前途提供帮助。刘明对问题的表面看法是以上这些绝对化概念。咨询师与他就不合理信念辩论,就其非理性信念提出质疑性问题。例如:“有什么证据表明你只有当上警察才算是成功?“你有什么理由证明招警考试成功必须依赖他人?”“你已经21岁了,父母为什么还有义务去为你的工作前途铺路?”通过辩论,不仅要使刘明认识到他的观念是不合理的,也要使他认清什么是合理信念,什么是不合理信念,并帮助他学会以合理的信念来代替那些不合理信念。当他对这些合理信念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咨询师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咨询师鼓励求助者努力去改善同学间的人际关系,尝试多与同学接触,如主动打招呼、积极参加班里的集体活动;学会倾诉,与同学开怀畅谈。

最后给刘明布置家庭作业,向他介绍合理自我分析报告(RSA)的写法:在找出ABC的基础上写出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D。要求求助者完成一份RSA。

第四次咨询

刘明反馈:已经能用ABC理论分析自己处理事情时的理念,用合理理念帮助自己调整情绪和行为,这几天感觉心情好多了。通过和同学交谈,感到同学对自己比较友好。

咨询师对其表现表示了肯定和高兴,进一步鼓励求助者学会调试自己的心态,学会用合理信念使自己愉快生活,学会主动改善社会交状况。要求求助者在咨询结束后仍能用所学到的东西应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以能更好的适应现实生活。

咨询结束时,与求助者商定以后如果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可联系咨询师再进行咨询。

篇(3)

1.1心理未发展成熟中职卫校学生大部分年龄在17-20周岁之间,正处于青春期中后期,生理发育上即将达到成年人的水平,但心理发展上却跟不上生理的成熟,他们渴望成为独立、有能力的个体,却发现自己缺乏面对现实的能力,仍必须依赖着家长与教师,内心产生成人感和心理半成熟状态、独立要求与心理依赖的强烈矛盾。

1.2缺乏主动学习的精神中职卫校学生多数基础知识薄弱,理论学习热情不高,缺乏刻苦专研精神,自学能力较为薄弱、在学习中会出现习得性无助的状态;其在初中的不良学习经历,也可能使他们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影响中职卫校的学生兴趣与积极性。

1.3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当今的中职卫校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还有的来自单亲家庭或经济困难家庭,缺乏与人交往、相处的经验,习惯将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却又渴望融入群体、得到来自外界的理解和尊重,这种锁闭性与开放性的矛盾影响着中职卫校学生的人际关系与生活状态。

1.4面临多种压力中职教育不同于高中的教育,卫校教育也不同于普通的中职教育,中职卫校学生一踏入卫校就会感受到一些属于医学教育特有的在职业培养、工作就业方面的压力,能不能正视、应对这种压力,关系着他们能在卫校三年有多大的收获。

1.5易受外界影响现今社会科技发达,中职卫校学生可以很轻松的通过手机、电脑登录互联网,但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未成熟,更易沉迷于网络上的虚拟世界、受网络信息的影响;而学生家庭、社会环境也对学生的产生着不同的影响。面对外界的纷繁复杂的声音,学生往往无所适从,成长容易受到不良的干扰。

2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特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中职卫校的心理课教学应有针对性地设计授课方案,在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着重向学生讲授心理健康问题相关的内容;由于中职学生学习情绪不高,应灵活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采用生动形象的图片、影像、案例材料使原本抽象难懂的概念、原理与日常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联系起来,更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

2.1强调情绪情感的调控,培养学生情商情绪是人心理活动的重要部分,影响着人的内心体验和意志行为。而中职学生情绪敏感、不稳定且调控能力弱,使其情绪体验更为复杂、受情绪影响更大,往往因消极情绪而出现不良行为、影响生活、学习、人际关系。增强中职学生对情绪的调控能力对于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图片引入表情-情绪的识别游戏,让学生识别、模仿各种表情,通过情绪与表情之间的交互作用,回忆和体会不同情绪状态下的自我体验,进而增强其识别自身情绪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对常见复合情绪(如焦虑、抑郁、敌意和嫉妒等)进行分析,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情绪的识别。在情绪识别的基础上,分析情绪对学习、生活、健康的影响,再讲授情绪调控的方法和技巧、以及情绪ABC理论,培养学生对情绪变化的自我分析、调控能力。

2.2强调青春期心理特点及发展过程,鼓励学生自我探索青春期的学生内心存在多方面的矛盾,但缺乏自我分析能力的学生往往不了解这些矛盾的存在和影响,若学生不能处理好这些矛盾,必会影响其成长,埋下心理问题的隐患。医学心理学的人格(个性心理)课程主要介绍人格的组成,心理健康课程则侧重于个体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及发展规律。这两个课程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个体心理发展和自我分析、自我探索上是个很好的题材。教师可以将人格和心理健康的课程结合起来讲授,在介绍人格的组成时,让学生了解各组成部分存在的作用、意义,通过引导学生自省以及进行量表测评,促使学生对其自身进行初步的自我分析;在讲个体心理发展时着重向学生介绍人格发展、自我意识形成的历程,分析青春期的各种心理特点和应对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客观地认识、接纳自己,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探索、进一步成长。

2.3培养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体现,也是个体在社会上生存、发展的保证。而中职学生心理上的锁闭性与开放性的矛盾,使他们还不能妥当的处理人际关系,在与他人交往中容易出现激烈情绪波动、甚至是矛盾与冲突,会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影响生活与学习。培养良好的心态、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对中职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在医学心理学中,病人心理、医患关系课程强调了医务人员应本着怜悯之心、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在教学中,教师应将这种“将心比心”的精神进行扩展,让学生运用到日常的人际关系中,学会关注他人的整体心理感受;同时向学生揭示影响人际关系的多种因素、人际交往的原则、技巧和忌讳,使他们掌握基本而有效的人际关系处理、维护方法。心理干预、咨询、治疗课程中关于如何“建立咨询、治疗关系”方面的教学内容上也为人际交往提供一个很好的教学机会,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将课程中学到的一系列技巧运用到与人相处上。

2.4向学生提供有效的建议和心理支持中职卫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普遍,大部分学生虽有一定的自知,但寻求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的学生并不多。在原因上,既有学生的心理锁闭性的影响所致,也是因大部分学生并缺乏心理健康知识、缺乏心理问题的识别能力,不懂得如何寻求帮助所致。

篇(4)

关键词心理健康素质,结构,学生。

分类号B848.9

1引言

人们倾向于将健康限定于“非病理状态”,限定于“生理状态”,生理无病即健康,这是早期对健康的比较消极的和狭隘的解释。20世纪4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进行了严格的解释,认为“健康是一种完全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完善状态,而非仅仅是疾病和虚弱的缺乏”[1]。这个解释突破了人们常规的狭隘解释,健康并非仅仅是非病理状态,应涉及身体、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上关于健康的理解又跃上了新的台阶,人们认为应该从积极的方面解释和理解健康,人们提出了“康宁”(wellbeing)和“幸福”(wellness)的概念[2],其健康的含义更加广泛,而且具有积极意义,健康是人们美好生活的目标,是努力方向[3]。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内容,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内容,同时人们也提到了心理健康素质。但是,什么是心理健康,什么是心理健康素质,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素质包括哪些内容,对于这些问题尚有不少争论,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

2方法

2.1访谈对象

心理学方面的专家(5人,包括儿童心理、医学心理、普通心理、心理咨询等方面的专家)、大学教师(10人)、中学教师(10人)、小学教师(10人),大学生(15人)、中学生(10人)和小学生(10人)。

2.2研究工具

自行编写的访谈调查问卷。该问卷涉及12个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你认为什么是健康?

你认为什么是心理健康?

你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在你周围的人中,心理健康的人占多大比例?

你认为一个人要达到心理健康状态,应该具备哪些内在的心理特点?

如果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你认为主要与哪些心理特点有关?

你认为什么是心理健康素质?

你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包括哪些方面?(此问题在访谈时要根据被试的回答进行追问)

心理健康素质高的人有哪些表现?

心理健康素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如果一个人心理健康素质不高,他在遇到困难时将如何表现?

影响心理健康素质的因素有哪些?

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研究者在调查或访问的时候使用相应的表达方式。

2.3访谈过程

研究使用访谈形式。访谈过程、研究过程均做详细记录(个别有录音记录)。最后对所有访谈结果进行分析研究。

3结果与分析

3.1关于健康的概念

3.1.1专家、教师(大学、中学和小学教师)的解释

关于健康的解释涉及如下几种观点:(1)反面(消极)的解释。认为无病就是健康,当然病指身心两个方面。特别是小学教师,绝大多数持这种看法。这种观点实际上是传统的健康观点。(2)正面看法。健康是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比较多的专家和大学教师持这个观点。(3)内容的解释。认为健康是身心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健康状态。人们主要认同的是身心健康,因此身心健康是健康的核心。(4)统一的解释。认为健康是内在和外在的统一,是自己评价和他人评价的统一,是自己和环境的统一,是身体、心理和环境的统一。(5)功能的解释。认为健康是适应生活和适应社会的重要工具。

3.1.2学生(大学生、中学生和小学生)的解释

学生的解释涉及如下几个方面:(1)反面(消极)的解释。认为无病就是健康。大学生倾向于涉及身心无病,而中、小学生更多地认为身体无病就是健康。因此小学生对健康的理解比较有局限性。(2)内容的解释。认为健康就是身心健康。(3)统一的解释。健康是良好的身体和积极的心态的统一。(4)道德的解释。认为健康就是心灵美。因此,学生的解释与教师的解释有差异,学生的解释更加具体,范围更小,而且很少涉及社会方面的解释,有些小学生将健康理解为道德术语,健康就是健康的思想。

3.2心理健康的概念

3.2.1专家和教师的解释

专家和教师对心理健康的解释有如下观点:(1)心理健康是一种性格。主要是人的心理承受力,是一种自信的心态。(2)正面乐观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3)统一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是内在自我和外在行为的统一,是自我认识和对他人的认识的统一。(4)内容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涉及认识、情绪、动机和社会多个方面;涉及心理过程、个性和心理适应性。(5)消极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疾病。(6)心理健康就是能力,多种能力的统一,如认识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处理问题能力。

3.2.2学生的解释

学生关于心理健康的解释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1)乐观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就是一种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是一种积极、没有压力的心理状态。(2)反面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疾病。(3)道德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思想好和心灵美。有相当部分的小学生有这样的理解。(4)性格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就是乐观和自信的性格,是健康的观念和宽容,是正确对待事物的态度,是人的心理承受力。(5)能力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是认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是情绪调节能力,完成活动的能力。

3.3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3.3.1专家和教师的解释

专家和教师对心理健康的标准涉及如下一些方面:(1)评价标准。包括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也就是说,心理健康不仅要从主观的方面获得主观的指标,而且要获得客观的指标。(2)内容标准。在评价人的心理健康的时候,要考虑如下内容:情绪、意志、动机和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人际关系和合作、性格、自我评价、认识能力或智力等。(3)性格标准。认为心理健康的人要有如下性格特点:乐观向上、豁达大度、自信坚强、有很好的心理承受力、自尊自爱、客观的自我认识和环境认识。(4)功能上的标准。心理健康的人有如下功能:适度的心理反应,能够进行很好的自我适应和环境适应。(5)动力标准。心理健康的人有这样的动力特点:追求完美,坚强的信念,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6)统计学的标准。心理正常的人要在正态分布的80%内。(7)其他标准。如家庭幸福,经济宽裕,社会学标准,医学标准。

3.3.2学生的解释

学生关于健康的标准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内容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包括正常的思维,积极开朗的性格,稳定的情绪,良好的精神状态,正确的目标,乐观的生活态度,信任自己和别人,处事稳重,良好的心理承受力。(2)性格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有如下的性格特点:不紧张,乐观积极,自信,坦诚,有理想和信念,良好的承受力等。(3)能力的解释。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有这样的能力:对待挫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品质的解释。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有这样的道德品质:思想好,不做坏事,乐于助人,敢于改正不良习惯,不说粗话。

3.4心理健康的人的比例

3.4.1专家和教师的观点

专家和教师的看法分歧很大,有两极分化的特点。(1)乐观的估计。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在95%以上。(2)悲观的估计。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只有20%左右。(3)大多数人的估计。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在50~80%。

3.4.2学生的看法

学生的观点也分两个极端。(1)乐观的估计。认为健康的人在90%以上,甚至100%。(2)悲观的估计。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只有20%,甚至10%。(3)多数人的估计。多数人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在50~80%或70~80%。

3.5心理健康的人应具备的特点

3.5.1专家和教师的解释

关于心理健康的人的心理特点,共有如下几个观点:(1)内容的解释。从心理健康具有的内容方面解释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具备的特点,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涉及如下一些内容:性格(稳重、勤奋、开朗,积极的生活态度),情绪(稳定、自控),能力(中等以上,聪明,良好的认识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意志(意志力强,有对待困难的决心),自我认识水平(良好的自我认识,客观的自我评价),强烈的动机和信念,平和的活动心态(交往、娱乐等)。(2)性格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的人主要表现在性格上,或者这样的人应该具备如下的性格特点:品质高尚,心胸开阔,性格开朗,有上进心,乐于助人,积极乐观,自控性强,容忍,有坚持性,有承受力,有责任心,有学习能力,有远大理想,中庸,平和无私,灵活的应变能力等。(3)能力的解释。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具备这样的能力:好的认识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自我认识的能力),自我控制的能力,自我调节的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我觉得还应该有人际交往能力―作者)。

3.5.2学生的观点

关于心理健康的人的心理特点,学生的观点涉及如下几个方面:(1)内容的解释。关于心理健康的人的特点,应该考虑如下一些内容:性格(乐观,开朗,自信,爱学习,助人,思想好,意志坚强等),尊重自己和他人,行为与社会一致,情绪稳定等。(2)性格的解释。绝大多数都是这方面的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具备如下的性格特点:自信,乐观,开朗,情绪稳定,积极进取,容忍大度,乐于助人,自控力好,意志坚强,爱学习,性格随和,淡泊名利的态度,礼貌正义,和他人友好相处,有理想,诚实,外向,不自大骄傲,自理能力强,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等。(3)品质的解释。学生特别是小学生这个方面的解释比较多,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具备这样的品质特点:思想好,有礼貌,乐于助人,正义。学生的解释很少涉及能力,也很少考虑人的认识水平。

3.6存在心理问题的人的主要特点

3.6.1专家和教师的观点

关于存在心理问题的人,专家和教师有这样的看法:(1)内容的解释。认为存在心理问题的人会出现如下一些问题:自我效能感降低,人际关系存在问题,认识封闭,控制欲得不到满足,自我评价错误,情绪控制不当,认识歪曲,行为怪异,心理承受力差,对待事物的态度存在问题,自我意识问题,动机欲望问题等。(2)性格的解释。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性格方面:心胸狭窄,性格内向,自卑(不自信),精神不振,胆小,紧张,情绪不稳定,情绪低落,情绪暴躁,沉默寡言,不合群,孤僻,自私,好胜心太强,没有目标,承受力差,责任感差,自我评价能力差,优柔寡断,偏执,不懂放弃,闭锁等。(3)情绪的解释。认为这样的人其情绪有这样的特点:情绪的稳定性差,情绪焦虑,抑郁,恐惧等。没有涉及能力和其他问题。

3.6.2学生的解释

对于有心理问题的人的主要表现,学生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内容。他们认为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这样一些方面:思想不好,学习不好或不认真,心理承受力差,有人际关系问题,情绪控制能力差,思想态度悲观等。(2)性格。大部分人认为这样的人存在性格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紧张,不愉快,不开朗,胆小,消极悲观,心胸狭窄,自大,骄傲,自卑,内向,傲慢,思想极端,对人不友好,情绪暴躁,自私,沉默寡言,不敢面对现实,封闭等。(3)品质。小学生普遍从品质上解释这个问题,认为心理不健康的人存在这样的品质问题:思想不好,有暴力行为,作弄人,偷盗,迷信,犯罪等。

3.7心理健康素质的概念

3.7.1专家和教师的解释

关于心理健康素质的看法有这样的观点:(1)将心理健康素质等同于心理素质。多数人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就是心理素质。(2)健康人的心理素质。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就是心理健康的人所具备的心理素质,他们从健康样本的角度去解释心理健康素质。(3)内容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就是在思想、情绪、认识和行为方式上符合正常标准。(4)测量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可以测试的心理承受能力。(5)功能的解释。心理健康素质是维护人的心理健康所需要的内在心理特点。

3.7.2学生的解释

学生对这个问题比较难以回答,但是总体来看有这样一些观点:(1)性质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特点里面的好的心理品质,即他们将心理素质分成两个部分,健康的和不健康的,健康的部分就是心理健康素质。(2)心理健康的人的心理特点。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就是心理健康的人的心理品质,与专家和教师的解释一致。(3)性格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就是某些性格特点,如自信,积极,乐观,友好等。(4)内容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可以从一些内容方面去描述,其具体维度内容涉及学习、思想、性格等。(5)统计学上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就是统计上测得的心理素质的水平。(6)品质的解释。心理健康素质就是良好的思想品质。

3.8关于心理健康素质的构成因素

3.8.1专家和教师的观点

关于心理健康素质的结构,专家和教师涉及的观点有如下几个:(1)内容结构观。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涉及如下内容:性格,品质,能力,文化修养,为人处事态度,对抗压力的能力,应激能力,人际关系,情绪控制能力,自知能力,自我效能感,开放的认知态度,健全的人格,合理的认知方式,自我调节能力,适应能力,心理动力,认知素质,情绪素质,行为素质,感知因素等。(2)性格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素质主要与人的性格有关,涉及的性格特点有:开朗的性格,脾气随和,情绪稳定,不怕困难,宽容,有责任心,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乐观的生活态度,恰当的自我评价。(3)能力观。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就是好的能力,包括这样一些方面:自知能力,自控能力,自我调节能力。

3.8.2学生的观点

学生关于心理健康素质的构成涉及如下几个方面的观点:(1)内容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涉及如下一些方面的内容:礼貌行为,良好的性格特点,情绪稳定,意志坚强,行为主动,应激能力强,情绪调节能力,处理事情的能力,恰当的行为方式,客观的自我评价。(2)性格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素质主要与这些性格特点有关:乐观,积极主动,为人热情,乐于助人,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自信,对待挫折和压力的能力强,开朗,有主见,坦诚,积极的生活态度。(3)能力观点。心理健康素质就是好的能力,具体包括:适应能力,情绪的表达与控制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

3.9高心理健康素质的人的表现

3.9.1专家和教师的观点

关于高心理健康素质的人的看法,有下面几个观点:(1)内容观点。认为这样的人应该涉及以下方面:性格(开朗,开阔),品质高尚,人际关系好,有合作精神,有凝聚力,有进取心和事业心(动机),能力强,意志力强,积极的工作态度,办事效率高(能力),耐挫折和压力能力强,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身体好,心理承受力强,处理问题的能力强,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和别人,认知素质、社会素质、人格素质、情绪素质等素质好,生活和工作满意度高,充分发挥自我潜能等。(2)性格观点。认为高心理健康素质的人就是好的性格,其特点包括:乐观,开朗,心胸开阔,乐于助人,耐挫折和压力能力强,自信,宽容,信任他人,善良,有主见,意志力强,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保持好的心态,热情,适应能力强,积极进取,计划性强,有责任感,享受生活,有爱心。

3.9.2学生的观点

学生的观点主要有下面几个:(1)内容观点。认为高心理健康素质的人涉及如下一些方面:生活好,学习好,思想好,为人好,有礼貌,有修养,语言好,乐观主动。(2)性格观点。认为这样的人应该具备这样的性格特点:乐观,自信,意志力强,耐挫折和压力能力强,心理放松,情绪稳定,爱学习,与人为善,冷静,积极进取,性格开朗,性格随和,宽容,处理问题的能力强,自我控制能力强。(3)品质的观点。小学生会将心理健康素质与品质联系起来,认为高心理健康素质的人有这样的品质:思想好,有礼貌,乐于助人。

3.10心理健康素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3.10.1专家和教师的观点

关于二者的关系,专家和教师的观点主要有如下几个:(1)因果关系。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健康的条件和基础,是因果关系。(2)品质―状态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品质,心理健康是状态。(3)表现观点。有的人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健康的表现,是可以测量的;但是有的人认为心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素质的表现。(4)积极―消极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积极的心理特点,而心理健康则是消极的心理特点。(5)形成原因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素质与先天的因素有关,心理健康与环境有关。

3.10.2学生的观点

学生的观点有如下几个:(1)因果关系的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因,心理健康是果。(2)相互作用观点。认为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3)相同观点。认为二者相同。(4)不同水平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健康的更高水平。(5)包含关系的观点。心理健康素质包含心理健康。

3.11心理健康素质低的人在遇到困难时表现

3.11.1专家和教师的观点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专家和教师认为低心理健康素质的人有这样一些表现:(1)认识的表现。怀疑自己的价值,认知曲解,否定困难,夸大困难。(2)客观归因。找客观原因,责备他人。(3)情绪的表现。情绪不稳定,情绪爆发,情绪沮丧,自卑,恐惧,焦虑,抑郁,绝望。(4)动力表现。失去信心,消极。(5)能力的表现。处理问题的能力下降,工作效率降低,适应能力下降。(6)消极行为方式。逃避,应变能力降低,做出极端行为,自杀,抱怨,依附他人等。

3.11.2学生的观点

遇到困难的时候,学生认为心理健康素质低的人的表现有如下几个方面:(1)消极行为方式。主要有:惊慌,紧张,忙乱,退缩,消极,依赖,放弃,逃避,失去信心,抱怨。(2)情绪表现。恐惧,悲伤,愤怒,孤独等。(3)人际行为。伤害他人,社会退缩。(4)品质。骂人,打人等。(5)饮食和睡眠问题。

3.12影响心理健康素质的因素

3.12.1专家和教师的观点

专家和教师认为,影响人的心理健康素质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遗传因素。(2)生理因素(神经系统,身体各部分健康状况,激素水平)。(3)环境因素(家庭环境,特别是早期的环境,学习和工作环境等)。(4)教育因素。(5)重大生活事件。(6)经济条件。(7)性格。(8)人际关系(包括亲情,友情和爱情等)。(9)个人经历。(10)文化修养。(11)道德修养。(12)年龄。(13)榜样或他人引导。(14)自我。

3.12.2学生的观点

学生认为,影响心理健康素质的因素有这样一些方面:(1)生理因素(包括相貌)。(2)环境因素(包括家庭环境,早期环境,家庭压力,生活环境)。(3)教育因素。(4)性格因素。(5)思想因素(品质因素)。(6)人际关系。(7)他人的引导。(8)社会因素(社会风气等)。(9)人际关系。(10)自我认识因素。(11)人生观、价值观。(12)成长环境。(13)文化修养。(14)学习压力。

参考文献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onstitutio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hronicle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47, 1: 29~43

篇(5)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1)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念的认识不全面,存在误区

近年来虽然应政策需求,各个高校都设立了心理咨询这个部门,但是大多都只是个摆设。在我国大多把健康问题只停留在躯体上,对于心理健康这个概念界定不清心存疑虑,观点不一难成共识,是心理健康教育处于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的尴尬境地。很多人将“心理健康问题”等同于“不正常”、“精神有问题”,基于这样的认知基础,同学在遇到思想瓶颈时为了面子问题对心理咨询部门敬而远之,自己却陷入思想的死胡同,最终将情绪集成疾病,甚至酿成大祸走上不归路。

(2)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应试化

近来来,随着专家呼吁和国家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走入了大学生课堂,然而该教育也仅仅存在于心理课堂。一些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仅仅是心理学教师、心理咨询教师或者辅导员的工作,忽略了心理健康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身单力薄难以开展。因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填鸭式”教学被带入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更有甚者会通过考试来测评学生成绩,学生接受的内容无外乎一些枯燥的理论规律或者心理学名词,对于可操作的自我调整或个人认知却一无所知。因此课程化的教学标准,似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甚微。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科学指导,而且硬件设施不完善

由于在校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受家庭、学校、社会等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是纷杂多样,这就要求学校必须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队伍。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从事这项工作的大多是辅导员或者后勤工会人员,他们大多不具备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咨询技巧,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这项工作就只限于形式化,没有其应有的作用和效果。对于不专业的指导有些甚至扭曲方向增加学生心理负担,偏失了其应有的指导意义。

(4)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老套,途径单一

由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认知的片面性,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大学时心理学理论知识的传授课堂,缺乏其应有的可操作性、互动性,教学形式单一。在学校的心理咨询中,由于资金的限定,心理咨询室配备不完善,学生不能在宽松状态下达到心与心的交流,而且心理咨询还需要专业的测量量表和一些沙盘、压力释放室等硬件设施,这些在大多学校都是不完善的。而且在实际咨询中,很多教师将咨询等同于谈心劝解,却不能运用心理咨询实操技术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而且仅仅是就事论事谈问题,不对引起这些情问题的根源如学业情况、情感发展、就业问题和人际关系等实际真实问题的关注,很难对大学生心理问题起到防范作用。

(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处理而轻于防范

由于对心理健康认识的不全面,不少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混为一谈,他们认为学生的心理问题就是道德认知的偏差,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了道德的束缚,其方式大多采用说教形式,不但激起引起学生反感情绪而且使教育沦为空谈。一旦出现问题,他们只认为是个别显现极端化,却不认为是普遍心理教育出了问题,而且问题处理重视最终救治结果,很难提升到问题防范的层面上,这或许就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行这么多年,大学生犯罪率和自杀率却依旧上升的一大原因之一。

二、学校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1)开展培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师资力量

教师作为心理健康的知道这,首先自身要尽可能多地拥有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咨询的实操技能,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前提;而且教师自身首先是一个健康阳光、积极热情的人,以其自身言传身教影响学生的情绪和心态。另外对于辅导员和寝室的宿管人员,他们是工作在一线和学生接触最多的人,定期对他们以进修、集中学习等方式进行培训,让其掌握关于大学生学业、情感、就业等引发心理情绪的基本应急措施,提高他们关于心理认知的知识储备,及时帮助学生疏导心里不良情绪。

(2)多渠道开通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提高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素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子产品的普及,对于心理知识的推广渠道,我们可以独辟蹊径投其所好。除了传统情况下的心理咨询师个别辅导,我们可采用班级制的团体咨询或问卷调查让学生自查,还有书信留言咨询和热线电话咨询,另外可通过心理知识社团宣传或者心理健康月等形式让学生对一些常见心理负面情绪的管理技巧等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健康规律生活,遇到问题挫折可通过合适运动排遣、听舒缓音乐放松、或找人倾诉等形式化解,尽量时刻保持乐观积极的健康心态。

(3)合理利用网络来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率

大学生这个不成熟的群体,缺乏完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面临学业、情感、就业等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和压力,他们无处释放无人倾诉,极易形成各种心理问题甚至走向极端。网络这个虚拟的空间,每个人都在陌生人的角色里畅所欲言释放自己,同时也为心理健康打造一个宽松氛围的平台。网站上可以一些调节自我心态和情绪等心理方面的知识或者增设大学生倾诉心声的专栏,可打破传统心理咨询学生的心理顾虑和交流障碍,快速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存在的心理问题,对症下药把一切防患于未然。

篇(6)

大多数中小学生在这个阶段都处于叛逆期,这更需要用一定的方法来对情绪进行调节。那么,对学校教育的实施主体——教师,应该尽可能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自然情况和心理状况,尤其是孩子们在学校生活中的情绪表现,因为只有好的情绪,才能保证有好的学习状态,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心。本文从中小学生的情绪表现及情绪调节的必要性谈起,对如何调节和培养学生情绪提出了几条建议。 

一、中小学生情绪调节的必要性 

情绪是青少年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在思考生活的同时,也在感受着身边的一切事物,而对于这些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们来说,他们的情绪极易表现在脸上和平时的一举一动当中,教师主要是通过直观的方式来获取学生传达出来的信息。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情绪,不但可以让他们在实际的学校生活中培养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还可以让学生们在各科学习中表现得积极主动,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 

中小学生的心理正处在一个初步发展的阶段,在这个时期,教师更应该注重他们情绪的调节,这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中小学生的情绪表现 

中小学生的心理还没有发展成熟,高兴、悲伤、失望等情绪通常表现在脸上,而随着学生们对各种心理需求的变化,他们的情绪也随之变得多起来,因为能满足心理需求的事物,往往他们会有强烈的反应。比如,中小学阶段学生们对于知识的需求和渴望,他们会因为对知识的渴求而读书、看报,以及参加课外活动等等。 

1. 小学生的情绪正处于萌芽阶段。对于7~12岁的少年儿童来说,在心理情绪方面是一个懵懂的阶段,也是不断丰富的积累阶段。在他们心理发展的过程中,情绪是随着生活经历和社会、家庭及学校三方面教育的不断补充、积累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如果在这个阶段教师不关注学生的情绪,很容易让小学生产生心理阴影甚至不良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在教师平等对待的问题上,小学生很容易表现出自卑、内向、不善言语等。 

2. 中学生的情绪存在不稳定性。到了中学时期,影响青少年情绪的因素会更多。比如,随着知识的不断丰富和学习带来他们的压力,学习成绩的好坏、同学间的人际关系、家庭的因素、早恋等问题,都会让学生产生不同的情绪。处在这个时期的学生,情绪会出现不稳定性。小学生一般在经历了消极情绪后,很快就会多云转晴,忘记不愉快,而对于中学生,因为他们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所以他们考虑的事情就会变多,很容易出现情绪上的波动。比如,遇到一些问题后,成绩逐渐下降等,这个时候,作为教师就需要更加关注该学生了。 

三、调节不良情绪,保证良好学习状态 

情绪的种类很多,他们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比如,学生一直面临着学习的压力,考完试时的轻松,会让他们有放松、开心的情绪;而如果没有取得好的成绩,可能就会让他们的情绪发生变化,从积极变为消极。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压力会越来越大。每个阶段的学生都有着不同的情绪问题,像与同学发生矛盾、学习成绩倒退、对教师有意见、早恋等。因此,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一旦发现学生出现消极的情绪,就要马上采取措施,不能影响到学生正常的身心发展,这点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1.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保证自身的良好情绪。一天的时间里,中小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最长的,也就是说学校教育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及品格的形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情绪,不能将自己消极的情绪带入课堂,那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让他们的心理产生微妙的变化,从此,学生就会对这个老师所教授的科目出现抵触心理。 

有这样一个报道,一个老师因为学生读课文读错了字而对学生大打出手,原因是自己心情不好,这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大忌,更会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发展。作为教师,要以饱满的情绪带动学生,让他们在一个健康向上的学校坏境中学习和发展。 

2.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善于发现(下转 11页)(上接 30页)学生的不良情绪。作为教师,如果不能及时对学生的不良情绪进行正确的指导和引导,而使其长时期处于消极情绪的状态下,就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情绪进行调节,才能保证学生在学校的成长,培养学生的情操。 

对于学生的消极情绪,教师可以采用赏识教育的方法。周弘老师就是通过赏识的方法培养女儿的,他的女儿是一个残疾孩子,对于这样一个孩子来说,消极的情绪会比正常的孩子多很多,周弘老师通过对女儿长期的鼓励和肯定,让孩子成为了优秀的博士生。那么回到学校教育来说,教师也可以使用赏识的方式,对学生消极的情绪进行调节,让学生变得充满自信心。 

四、 教师引导,培养学生积极情绪 

在学校教育中,对于中小学生情绪的培养,教师是重要的中间角色,也是学生的引导者。 

中小学生不像大学生那样,有较好的自制能力。因此,在中小学阶段,就应该关注学生情绪的培养,像面对挫折的能力、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等。 

1. 教师要教学生学会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了解自己出现不良情绪的原因,在教师的帮助下,让孩子们学会认识自我,这是调节情绪的基础。 

2. 教师要教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要让学生们了解别人的心理感受,能在适当的时间作出适当的情绪反应。 

3. 教师要教学生学会处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这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慢慢培养他们学习、交流等一系列能力。 

篇(7)

月经失调是妇科常见病,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也可以是月经前或月经时的腹痛或全身症状。一般来说,如在最近半年内至少具有下述情况之一者属月经失调:①行经期超过7天;②月经周期严重紊乱,少于21天或超过35天;③每次行经,卫生巾用量多于20片;④痛经:指行经前后或经期有腹痛、腰酸、下腹坠胀等症状,影响生活和学习;⑤经前期综合征:指经前或经期有以神经性症状为主的主诉,尤其以神经系统与消化系统的症状多见,影响生活和学习。

现代医学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与人的健康有密切关系,持续一定时间的某种情绪会损害身体健康。长期的精神压抑、生闷气或遭受重大精神刺激和心理创伤,极有可能导致月经失调。女性月经失调者在面对刺激时易出现紧张焦虑,并且反应强烈而持久,易发生心理疾病。而且这些人常有认知偏差,从而加重反应。此外,女性月经失调者内向的人较多,而内向者往往不善排解忧愁和释放紧张情绪,对心理应激的应对能力差。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女性遇到应激性生活事件层出不穷,如学习深造、恋爱、家庭、人际关系、择业、晋升、下岗等问题。总之,精神因素对月经失调的影响不容小觑。

发生月经失调的女性,除了从生理方面积极治疗外,还要学会“调心”。

1.做好“减压”工作

预先安排好下一天的工作、学习,提高自己对事物的预见性和控制性,从而减缓每天的工作节奏,避免行色匆匆、身心疲惫。当然为更好地缓解精神压力,还可从事一些健身运动,如瑜伽、游泳、跑步、打球等,每周进行1~2次,每次1小时左右。内向的人要勇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与相关的人面对面地沟通一下自己的想法,相信这比心里无端承受巨大的压力要好得多。通过减少压力,那些由此而引发月经失调的女性可以让症状得到缓解。

2.提高心理承受力

多听各类心理讲座,积极参加人际交往方面的技巧训练,定期接受个别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并不是非要等到有问题,甚至很严重才去)等。要培养自己健全的个性,提高控制情绪的能力,以便能有效地应付挫折和应激。心理承受能力提高了,遇到各种事件才不会发生严重的情绪问题,从而降低由此发生月经失调的机会。

3.经期注意心理保健

一些心理问题常常是因为不正确的认识引起的。所以,先要改变对月经的不正确认识,比如,一些女性认为来月经很“倒霉”,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说是不可取的。因此,女性应多了解关于月经生理及经期卫生的知识。经期除了,生理保健(如防寒避湿,避免淋雨、涉水、游泳、喝冷饮等,尤其要防止下半身受凉,注意保暖,同时注意避免重体力劳动与剧烈运动)外,还要注重心理调节,保持情绪稳定、心情舒畅,避免不良刺激,避免情绪波动。亲属也应对其更加爱护与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