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中医学的治疗方法

中医学的治疗方法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2 09:50:4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中医学的治疗方法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医学的治疗方法

篇(1)

[中图分类号] R28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9(c)-070-02

逍遥散一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白术、甘草、生姜、薄荷组成,其功用为疏肝解郁,健脾和营,为肝郁血虚,脾失健运而设。治疗由血虚肝郁而引起的胸胁作痛、头昏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及骨蒸劳热最为有效。本人根据临床30余年的经验,常以此方为基本方,灵活化载治疗各个系统多种疾病,疗效较满意,将此古方新用总结如下:

1 老年性高血压

临床表现:头昏目眩,喜叹息,胸脘不适,嗳气呃逆,胁胀纳呆,舌边微红,苔薄白,脉弦而细。此证属于中医学“眩晕”和“头痛”的范畴。肝经沿内侧经腹、挟胃、分两胁连目系,肝木性喜条达,横逆犯胃则纳呆、呃逆,郁久化火,肝阴耗损,风阳易动,上扰头目则头昏目眩。治疗方法:舒肝解郁,理气行滞。方药组成:柴胡12 g,白芍20 g,茯苓15 g,当归20 g,枳实10 g,钩藤15 g,薄荷6 g,石决明15 g,丹参25 g,川楝子10 g,炙甘草10 g。

2 慢性胆囊炎

临床表现:右上腹胀痛、拒按,胸闷、嗳气、恶心,形体较胖,目不黄,舌苔白微黄,脉弦数。此证属于中医学的“胁痛”范畴。胆居胁下,经脉布于两胁,胆附于肝,胆主决断、喜调达、主疏泄。胆肝疏泄失常,气滞血瘀,脉络阻塞,不通则痛,气机不畅上逆则胸闷、嗳气、恶心。治疗方法:疏肝解郁,降逆平胃。方药组成:柴胡10 g,白芍15 g,当归10 g,白术10 g,茯苓12 g,炙甘草5 g,薄荷5 g,生姜3片,元胡10 g,川楝子10 g,郁金10 g,川芎10 g,枳壳10 g,香附10 g。

3 慢性肝炎

临床表现:两胁隐痛时而刺痛,以右侧为甚,腹胀纳呆,倦息头眩,面色晦暗,舌质微红苔白,脉弦而涩。此证属于中医学“胁痛”、“瘀证”范畴,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胁肋痛隐隐,时而刺痛,面色晦暗,均为气血瘀滞,脉络不通,气血不畅,脑海不充则倦息头眩。治疗方法:疏肝解郁,健脾化瘀。方药组成:当归20 g,白芍15 g,柴胡10 g,茯苓15 g,莪术10 g,川楝子12 g,川朴10 g,麦芽20 g,三七6 g。

4 慢性胃炎

临床表现:胃脘胀痛,牵引胁背,食后作胀,嗳气吞酸,舌淡苔薄白,脉弦。此证属于中医学的“胃脘痛”范畴,胃脘痛的病位在胃,胃与脾互为表里,肝为刚脏,性喜调达,主疏泄,所以胃脘痛与肝脾有密切的关系。病邪阻滞肝气郁滞,气机不利而痛,肝气郁结,气滞日久,瘀血内结,横逆犯胃,则胃脘疼痛,牵引胁背,嗳气吞酸。治疗方法:疏肝解郁,理气和胃,活血止痛。方药组成:柴胡10 g,白芍15 g,当归10 g,白术10 g,茯苓12 g,炙甘草5 g,薄荷5 g,生姜3片,元胡10 g,川楝子10 g,川芎10 g,枳壳10 g,香附10 g,青陈皮各10 g,佛手10 g,乌贼骨15 g。

5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临床表现:月经量多,少腹刺痛,胀痛,烦躁易怒,情志不舒,恶心欲呕,经色暗红挟血块,舌红有瘀点,苔黄微腻,脉细。此证属于中医学的“症瘕”、“痛经”范畴。妇女经、孕、产、乳为其生理特点,若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肝郁乘脾,肝脾失调,气血不和,可致月经过多,肝郁气滞,气郁血滞,气机不利,可致痛经。治疗方法:疏肝健脾,行气化瘀。方药组成:当归15 g,白芍15 g,柴胡12 g,茯苓20 g,白术15 g,薄荷10 g,郁金12 g,丹参15 g,王不留行12 g,甘草6 g。

6 慢性输卵管炎

临床表现:月经提前,经少腹胀痛,量多色红,头眩目胀,胁痛纳差,带下色黄、有味,大便干燥,舌质微红,舌苔黄,脉弦细而数。此证属于中医学的“带证”、“痛经”的范畴。任脉冲脉起于胞宫,任脉与肝脾肾三经会于小腹,三经有病可引起充脉任脉不调而月经经期紊乱。郁久化热,则带下色黄、有味。肝藏血,月经以血为本,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行不畅则月经不调。治疗方法:疏肝解郁,凉血清热。方药组成:当归15 g,白芍15 g,柴胡10 g,茯苓15 g,白术15 g,薄荷6 g,丹皮10 g,栀子10 g,阿胶10 g。

7 乳腺增生

临床表现:内有肿块,触之痛,可移动,肤色不变,胸闷不舒,两胁作痛,喜叹息,舌淡苔薄白,脉弦滑。此证属于中医学的“乳癖”范畴。中医认为多由情志内伤,郁怒伤肝,忧思伤脾,使气血郁阻乳络而成,气机不利则任脉充脉失调,肝经不疏,横逆犯脾,致脾失健运,痰湿内停,痰气后结。治疗方法:疏肝解郁,理气和胃,化痰。方药组成:柴胡10 g,白芍15 g,当归10 g,白术10 g,茯苓12 g,炙甘草5 g,薄荷5 g,瓜蒌15 g,浙贝母15 g,桔梗10 g,牡蛎20 g,半夏10 g,桔叶10 g。

8 黄褐斑

临床表现:颜面黄褐斑,月经失调,色暗挟血块,少腹胀痛,胀痛,纳呆便溏,胸闷喜叹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此证属于中医学的“瘀血”范畴。中医认为大多数由于平素性情抑郁,肝气郁滞,血瘀于面。或肝气郁结,肝郁乘脾,肝脾失调,脾气不足,气血不能上荣于面。肝气郁滞,郁久化热,损伤肾阴,虚热耐蕴,郁结不散,使颜面气血失和而发病。治疗方法:疏肝理气,调养冲任,健脾养血。方药组成:柴胡10 g,当归10 g,白术10 g,白芍10 g,生姜3片,茯苓12 g,薄荷7 g,香附10 g,川芎5 g,熟地15 g,山药12 g,元胡10 g,甘草3 g。

9 女性尿道综合征

临床表现:尿频、尿急,劳累后加重,尿细无力,排尿不畅,少腹坠胀,腰酸背痛,头昏眼花,纳少便溏,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此证属于中医学的“淋证”范畴。中医认为大多数患者情志不畅,肝郁气滞,肝郁脾虚,脾气下陷,温养固摄失职,肾虚精亏,气化无全,膀胱开合失司而发病。治疗方法:疏肝养血,健脾益智。方药组成:柴胡5 g,白芍10 g,白术10 g,茯苓15 g,丹皮10 g,甘草3 g,山药15 g,山芋10 g,熟地15 g,车前子10 g,泽泻12 g,黄芪15 g。

篇(2)

    哲学作为理论化和系统化的观念形态,既为文化系统中的诸种学科作理论上、逻辑上的论证,又为其提供宇宙观和方法抡的指导。中国古代哲学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而且是中华文化系统中各种学科的理论基石,它以其独特的范畴体系,为中华民族认识宇宙和自然、社会及思维方式的形成,提供了系统的方法论指南。

中医学是我国的传统医学,也是我国民族文化在医学殿堂中的一块瑰宝。过去,它曾经为我国人民的生存、繁衍作出过重大贡献;今天,中医学仍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卓著的临床疗效为医疗保健事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医学是我国人民在与疾病的长期斗争过程中,医学知识同古代哲学相结合的结晶中医学和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密切相关,二者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与中国古代哲学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对中医理论的最后形成,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战国至秦汉时代,我国进入了封建社会。这一时期,在祖国医学取得空前发展的同时,蕴含朴素唯物论和自发辨证法思想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以及“天人相应学说”等古代哲学思想亦在不断完善。当时的医家借用了这种哲学思想,将它们成功地引入医学领域,用以总结、解释已取得的医学成果,并编撰了许多医学著作,其中《黄帝内经》反映了当时我国医学的最高成就。

《黄帝内经》以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天人相应学说为工具,不但系统地论述了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诊断、预防和治疗,而且将疾病的发生与自然、

社会联系起来,具有生物一社会一心理医学模式的雏形。《黄帝内经》主张以人为本,《素问》中曰:“天覆地载,万物悉备,唯贵于人”,确立了人在医学中的主体地位。《黄帝内经》还主张应“人参天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通过全身孔窍与大自然息息相通,促进人体血气循环,“弃其陈,用其新,精气日新”,处于“新陈代谢”的不断变化之中,

反映了医学世界的整体性和变动性。它对疾病的认识,不仅注重于“邪”、尤其注重于“正”,提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种“正邪斗争”的发病学观点,使中医学一开始就居于“唯物辩证法”的高度。

《黄帝内经》的另一个伟大成就在于它确立了中医学的研究方法一“有诸内必形诸外”,即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运用这种方法论,它从整体宏观角度将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概括为五大功能体系,创立了独具特色的中医脏象学说、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等生理、病理观。这些学说的建立,不仅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而且使中医学有可能在科学技术相对不发达的情况下,运用哲学的力量,对人体及疾病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索。

《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秦汉时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对药物的研究亦采用了当时的哲学思想,提出君、臣、佐、使、七情和合以及四气五味等概念,从而将实践与理论融为一个完满的有机整体,对中医临床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2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基础—阴阳五行学说与中国古代哲学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概括了古人对自然界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是古代中国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

我国古代哲学家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亊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元素组成,称为“五材”;这五种元素不仅具有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且是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称为“五行”。阴阳是古人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中医学阴阳学说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它的组织结构既是有机联系的,又可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如人体的五脏属阴,六腑属阳;具体到每一脏腑,也有阴阳之分,如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等。中医学还应用阴阳学说来说明脏腑间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影响,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阴阳学说认为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由阴阳两个方面保持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的结果,中医学认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即阴阳平衡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阴阳失衡则导致疾病的发生。

中医学五行学说将人体内脏分别归属于五行,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如肝喜条达,有疏泄的功能,木有生发的特性,故认为肝属“木”;心阳有温煦的作用,火有阳热的特性,故认为心属“火”等。同时中医学还应用五行学说来说明脏腑之间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肝病可以传脾,是木乘土;脾病也可以影响肝,是土侮木等。

3中医学的认识方法与古代哲学

中医学的认识方法主要为整体观,在中国古代哲学的意义上,集中表现为具有当代系统论意味的整体观、综合观。中医学的整体观基本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高度重视人体生理功能与自然环境的统一:中医学认为四时之气有消有长,人也应顺应这种消长规律。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记载:“故四时阴阳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3.2特别注重社会环境和情志致病:中医学认为,从心理属性而言,正常的情志变化并不致病,但过度的心理失衡则是致病的重要原因^

4中医学的治疗方法与古代哲学

中医治疗极具思辨和人文色彩,含有丰富的哲学和辩证法思想。

4.1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整体观念在治疗学中的具体体现与实践,也是中医治疗学的特色与精华。中医学认为,任何一个病证都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与其周围事物密切联系,并且是在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治疗疾病时应根据每个患者的客观实际,通过望、闻、问、切等诊断方法,不仅要确诊病人患了何种疾病,而且要了解病人的病情属于何“证”,治疗方案主要针对这种“证”而制定,即为“辨证论治”。

4.2中医治疗学的治则:中医治疗学的治则主要有治未病论、治病求本论、因势利导论、三因制宜论等,也体现了其古代哲学和辩证法思想。

其中“治病求本论”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治则。标、本是古代哲学辨证法的一对范畴。中医学引用这一概念,来说明疾病的正与邪、现象与本质等的关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中医治疗的“三因制宜论”指治疗时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中医学认为任何一个疾病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要受人的体质禀赋、性情习惯、地域环境、时令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影响。“三因制宜”就是要充分考虑到人、时、地三方面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从而做到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因人、因时、因地辨证施治,这体现了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的哲学精神。

篇(3)

关键字:中医肿瘤学科;中医药;治疗方法;

一、肿瘤治疗的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也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各种污染源大大降低的环境质量,甚至出现了雾霾等恶劣天气现象,越来越不利于人类生存,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一直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通过大量临床观察得出,中医疗治疗方法在提高生存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放化疗的增敏减毒等方面均展现出其不可小觑的潜力。

1. 1. 现代医学治疗

关于肿瘤治疗,现正处在综合治疗的时代,当今的标准治疗方案包括在血证医学指导下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其主要治疗策略建立在对患者的重要器官功能的评价、体力状况评分、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特征的基础之上,大部分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这一治疗方案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部分临床早期患者通过此方法治疗成功,但即使是这样,现代医学总体治疗的有效率在30%到50%之间,换言之,一半以上的患者依旧无法治愈,肿瘤治愈率仍很低。针对术后复发、转移患者和中晚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比早期患者还要差些,而且最主要的是在近些年里治疗的进展越发缓慢。综合当下基本情况,探求新技术、新观念、新理论已然迫在眉睫。

通过对近三十年的临床经验的总结,笔者认为,肿瘤患者的治疗大体上氛围四个阶段:围手术期、辅助放化疗期、随访观察期和晚期姑息治疗期。此外,现代医学治疗存在“一个盲区,两个弱点”。“一个盲区”是指现代医学对随访观察期的肿瘤患者一般只观察而不治疗,事实上这个阶段的肿瘤复发率高达50%到70%;“两个弱点”是指晚期患者易出现诸如癌痛、癌热、恶液质、骨相关事件等并发症和放化疗期患者的毒副作用影响其治愈率。

1. 2. 中医药治疗

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是我国治疗肿瘤的特色之一,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其疗效显著。查阅相关文献得知,我国60%以上的恶性肿瘤患者同时接受了现代医学治疗法和中医药治疗法。,中医药治疗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但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却争议不断,中医药肿瘤治疗的作用被恣意夸大,有些人甚至提出用中医药替代现代医学治疗;相反的,也有一些人提出废除中医药,认为“中医不科学”,这些显然对中医药治疗缺乏全面客观地认识。目前阶段中医药虽然在肿瘤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但还没有一个能与现代医学共通的理论产生。事实上,尽管中医药在肿瘤治疗方面的作用不可小视,但至今还没有一个能确定仅用中药就能治愈肿瘤的证据,目前还只能与其他治疗方法配合使用。

在中医上普遍认为,肿瘤疾病的产生是由于人体全身机能状态的失衡所致,在治疗方面强调辨证论治。

二、中医药治疗在各阶段的特点

中医药治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辨证分型论治,比如说乳腺癌的治疗主要以肝郁为主、胃癌的治疗主要以脾虚为主等,“稳定病情、带瘤生存”也是现在医学治疗癌症的一大特色,治疗过程中很少或基本上不能根治消除癌细胞。中医药治疗和现代医学治疗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中医治疗后肿瘤体的缩小程度缓慢不够明显,但其优势在于对自觉临床症状有很大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提高,尽管短期抑制效果不够明显,但从长远角度来看稳定性较好。在整体疗效上来看,中医药肿瘤治疗更侧重于从患者整体上改善和调控患者的身体病情和生活状况。中医药治疗有效的弥补了现代医学治疗中存在的“一个盲区,两个弱点”的缺陷,中医药通过调体、辨证治疗来改善患者的体内环境,增强患者抵抗力,有效的降低了肿瘤复发和转移的可能性,在这一方面中医药治疗效果显著,在这一方面有关中医药的研究也相对较多。

在整体治疗方面,除了部分晚期地行为评分的肿瘤患者外,我们建议患者不要只接受中医治疗,还需要接受综合治疗,包括放化疗、手术等,主张进行分阶段治疗。在围手术期,中药的条例可以理气健脾,提高病人对手术的耐受性,提高免疫能力,促进术后恢复,为后续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辅助治疗期主要应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放化疗、免疫、生物靶向、中医药等,化疗期间中药疏肝、理气、和胃的调理可以有效的增敏减毒,通过一系列临床干预研究和动物实验我们得出,在这个阶段放化疗等现代医治手段明显影响着患者的中医征候变化,这一点表明,化疗药物严重加重或导致了患者脾虚。在随访观察期,中医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主要控制中医临床症状、调节患者体质、提高生活质量。通过扶正祛邪的中药调理,降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几率,延长无瘤生存期。在晚期姑息治疗期,最好以中药治疗为主,扶正与祛邪并用,积极控制疾病,增强生存能力,延长生存期。整体而言,需要做到现代医疗治疗为主,中医药治疗辅助,还要注意“两个综合”的应用,即中药静脉制剂与中成药与中医汤剂的综合,中西医的结合。

综上所述,中医药在肿瘤治疗过程中主要有以下特点和优势,首先它的“以人为本,带瘤生存”的观念与近现代医学中所提倡的“个体化医疗”观点很相近,其次它在放化疗过程中的增敏减毒作用不容忽视。中医药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在不同阶段也是不一样的,我们提倡一现代医学治疗为主,中医药治疗为辅的治疗模式,但辅助治疗也是整个治疗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三、中医药治疗的研究思路

经典肿瘤学的概念在上世纪90年代初被加拿大籍肿瘤学专家Schipper教授上升到一个新的认识高度和层面。他认为发生肿瘤症状不是人体细胞丢失所致,而是打乱了细胞间调控和信息传递的能力;细胞发生癌变是由于细胞调控失常,是环境和少数基因变化的结果;致癌作用是一个连续统一体并且存在逆转的可能。从这一新观念来看,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如果癌细胞过度杀伤就会导致机体本身内环境的失衡,机体正常反应受到破坏,这样更加恶化了原本就已处于失衡状态的机体,调控能力更加紊乱,反倒更加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因此,对肿瘤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绝不是完全消灭癌细胞,我们更多的应将治疗重点放到机体的反应性中来。所谓“带瘤生存”的原因便在于此。

下面简单介绍几种中医药肿瘤治疗的研究思路。

3. 1. 重视证型的标准化

中医治疗肿瘤疾病的基础在于辨证论治,证型标准化的研究重点应在于对生存质量的评价,确立量化指标的主次关系体系。

3. 2. 重视肿瘤稳定性

肿瘤治疗的患者多处于中晚期,结合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医治特点,其近期医疗效果评价不应再着重强调瘤体症状的缓解程度而应重在评判肿瘤症状的稳定性上。

3. 3. 注重群体观察总结规律

中医药治疗是一种临床经验的积累,尽管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医务工作人员在平时对肿瘤患者应多多观察总结,从群体角度出发,对病情进行分析,总结出适合中医肿瘤有效治疗方法的内在联系以及规律。因此,为保证规律的可靠性,应该综合评判患者的生存质量、近期疗效以及远期生存。

3. 4. 开展二级预防

从目前的医学水平来看,尚未完全弄清癌症病产生的根源,因此针对具体病情进行一级预防是有很大难度的。一般情况下,细胞癌变不是一蹴而就,在发生癌变之前往往会经历很多年的病变演变过程,如果能够较早的识别出即将发生癌变的细胞并控制其癌变的发展方向,这对于二级预防的开展工作意义非同小可。而相比于西医,中医在细胞癌前病变阶段的治疗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目前医学界已经发觉到中医的这一潜力并已经开展的多项有关方面的研究。

3. 5. 加强中医药肿瘤治疗研究

目前医学研究报告已得出药物作用很难修复肿瘤已突变的DNA,但在相关基因翻译、转录、复制中起到了较好的调控与干涉作用,因而提高了自身细胞因子基因或机体抑癌基因的表达能力,从这一角度来看,中药治疗恰可以借鉴药物治疗的这一特点。中药治疗的优势之一在于中药成分复杂,当同时有多个基因需要调节时,中药比单一成分的药物能更好的调控相关肿瘤基因的表达。加强中医药肿瘤治疗的相关研究有助于发现并揭示其肿瘤获效的整体调控机制,并为抗肿瘤新型药方的开发和研制提供有力的证据,筛选出适合肿瘤治疗的中医新药。

四、对中医药治疗相关问题的探讨

4. 1. 对于中医科学性的争议

笔者认为,无论从科学认识方法的发展趋势来看,还是从科学的内容本身来看,中医学都是科学的。这是一门引领人们认识世界的科学,是对理性把握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而且他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方法都符合理论和辩证思维的要求。从发生学的角度讲,现代医学与中医学的产生环境不同,中医学的科学性只能从实践的有效性角度来评判而不能简单的根据现代医学理论来评判。时间的有效性是根据它的可检验性和可重复性得出。中医药治疗疾病是辨证论治,强调人与社会、自然是统一的整体。在中国几千年的一直实践中,证型不断被重复并通过中医药疗法体现,也就是说中医学具备可重复性和可检验性,因此得出结论,中医学的科学性不可撼动。

4. 2. 中医肿瘤的科研系统化

中医学作为传统医学,至今尚未形成完整的后台整体认识,在技术上必须加以改进,学术方法上的革新与改造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些都需要整体科学方法学。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证型标准,这对中医疗效评价和临床规范造成了影响。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之上,要想更好的提高医治效果,需要研究出新的技术方法,纠正在中医治疗方面的认识偏差。在治疗过程中依据患者病情不断调整治疗方法,将有确切效果的中医肿瘤治疗规范化,不断验证与优化,加快中医肿瘤的科研系统化进程。

4. 3. 中医肿瘤治疗学科建设

独特的理论、团队的建设和技术层面的支持是学科建设的核心,要想完成学科建设,需要有敢于创新的勇气去研究出新的中医学理论。在现代中医的发展中,现代科学技术是的中医发展的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也就是之前所说的在发生学方面产生了变化。因此结合当前实际来看,中医学的发展需要一批受过高等教育培养和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高素质人才作支撑,需要操作能力强、懂得中医思维方式、并有一定的临床经验的掌握中医学科核心技术、素质精良的人才队伍。

五、结语

在治疗肿瘤的全过程中,我们提倡中医全程介入,辅助治疗,现在中医肿瘤学科建设和中医中立科研系统化建设均已起步,随着科学的进步,会吸引更多同道中人参与其中,中医药治疗肿瘤的前景也将更为广阔。

参考文献:

[1] 杜丽华,胡慧菁. 谈中医治疗肿瘤[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17)

[2] 朱颖,殷东风. 中医药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06(08)

[3] 邹玺,刘宝瑞,钱晓萍. 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疗效评价标准的探讨[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04)

[4] 储大同. 肿瘤中医药治疗评价标准的新共识及其启迪[J]. 中国处方药. 2004(08)

[5] 于晓原,高巧梅,牛进宝,李高中,韩颖.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伦理价值[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0(06)

[6] 林吉品.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机理探析[J]. 光明中医. 2009(02)

[7] 李忠,刘耀,李洁,尤玉琢,黄佳琴,李文明. 中医肿瘤学科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路[J]. 中医学报. 2010(01)

[8] 胡兵,安红梅,沈克平. 中医肿瘤辨证抗癌与科学抗癌[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12)

[9] 刘永衡,孙桂芝. 谈中医药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和体会[J]. 环球中医药. 2009(05)

[10] 李丛煌,花宝金,林洪生,侯炜,关天宇. 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疗效评价研究的现状及思考[J]. 北京中医药. 2010(03)

篇(4)

关键词: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健康教育;中医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5-0197-02

当代大学生是家庭的希望,国家的未来,担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重任。他们既是文明的继承者,又是文化的传承者。在被称为动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的云南省,有着较丰富的中医药资源。为了不让中医药学这个伟大的宝库在年轻一代人中被淡忘,笔者在云南省昭通学院开设了《大学生健康教育》公共选修课,并在教学中注重对高职高专、高师非医学专业学生进行中医学的兴趣培养,希望他们能认识、了解这个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己所用,并把它传承下去。

一、现状

现在的在校大学生大多数是“90后”,他们受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响较大,对有的传统文化了解不多,笔者采取开讨论会和随机访问的形式,对昭通学院156名在校非医类高职高专、高等师范专业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让他们谈谈对中医学的认识,情况如下:(1)对中医经典书籍的知晓程度。只有12%的同学知道《黄帝内经》,29%的同学知道《本草纲目》,其余书籍不知晓。(2)关于中医治疗方法。他们认为中医看病是开药方,用汤药治病,有75%知道推拿按摩可以治病,52%知道拔火罐法,11%知道贴膏药法,32%知道中医通过望闻问切诊断疾病。(3)对中医基本理论的具体内容大多不了解。(4)若是患感冒,93%的同学选择输液或服西药,一些同学说若不输液,感冒就不会痊愈,只有7%的选择服中成药,其中2%的同学表示如果煎药方便,也会选择中药汤药,只是高水平的中医医生较少,不好寻找。(5)51%的同学认为中医药的治疗效果虽慢但可以治本,并且中药的副作用较西药小,西医的效果快却只能治标。由此可见,“90后”大学生大多数对中医药这个中华文明的结晶有些了解,认为可以治本,但是知道得并不多,所以对他们进行中医学的文化熏陶和兴趣培养尤为重要。

二、探索

1.教师对中医学应有深入的了解。《大学生健康教育》教材中有一章内容是中医保健知识。课余,教师应刻苦钻研中医学基本理论和方法,最好能成为一个中医学爱好者,这样,这样在教学时就能饱含着对传统医学的热爱之情,深入浅出地讲解中医学知识,这种教学氛围感染着年轻的大学生,让他们感受到祖国传统医学的博大精深和神奇,逐渐对它产生兴趣。

2.教会学生用中医方法处理一些简单的常见病。人们常说,中医的治疗效果虽慢但可以治本,西医的效果虽快但只能治标。确实,中医学的最大价值在于它的应用价值,它能对人进行整体调节,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只要辨症正确,用药恰当,它的医疗效果也是很好和迅速的,而非人们所说的效果慢。《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内有许多常见疾病的内容,但是教材只是介绍了西医治疗法,那么教学中就可以针对一些疾病介绍其中医治疗法。如:对感冒这种常见病,笔者了解到,若学生感冒了,他们大多是去找西医输液,只有少数人采取吃药治疗,并且有的学生讲他自己若不输液,感冒症状就不会消失,并且药量会越来越大。而中医对治疗感冒有独到之处,并且方法简单,费用低廉。普通感冒,恶寒或不恶寒,发热,身痛,能起床,用葱豉汤(葱头连须4个,淡豆豉两调羹),煎服,方法简单且效果很好。若受寒着凉而痛经或者身疼,用姜枣汤煎服。教会学生学以致用,能处理一些简单的常见病,学生就会对它产生兴趣。

3.注重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上课若只是纯粹地讲述中医理论,学生可能会感到枯燥,离自己很远,所以理论要与实际相结合。如:学生们一般只知道“江中健胃消食片”治消化不良,那么就可以告知学生还可以用更价廉的药食同源的生白萝卜,或者生山楂(消肉积)、生麦芽(消面果食积)煎水来帮助消化。另外,云南中医药资源较丰富,如云南昭通的女贞子、小草坝的天麻等都比较有名,课余也可组织学生去野外辨认和采集中草药标本,让学生了解其药性。学生经过实践,普遍感到效果好,认为中医的这些治疗方法既简单又管用,百草都是药,并表达了想学习中医治疗技法的愿望。

4.用先贤的榜样力量激励学生。在祖国医学发展史上,出现了许多伟大的医学家,他们有的历经艰难坎坷(如:汉代的医圣张仲景、明朝的李时珍等)但终有大成就;有的由于患病但遭遇庸医的误治造成残疾而发奋学习终成一代名医(如:清朝的黄元御);有的把一生贡献给了祖国医学的发展及普及(如:隋唐的孙思邈、清朝的汪昂),等等。虽然经历不同,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深入研究祖国医学,注重实践,用高超的医术济人、济世,从而成就了他们的一世英名。如:孙思邈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他认为医生须以解除病人痛苦为唯一职责,其他应“无欲无求”,对病人要一视同仁,要替患者着想,尽量用便宜药治病,并要“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他曾手疗600余名麻风病人,受到百姓尊重;他创造了许多健身养生之道;他的至理名言是:“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他穷尽一生精力,博采众方,将积历代医药经验的方药及养生经验汇集一起,集唐代以前医学之大成,著成两部不朽之著作《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它们被誉为中国古代医学的百科全书;宋徽宗敕封他为“妙应真人”,后人尊称他为“药王”。在《大学生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中,在适当之处穿插介绍这些伟大医学家的故事及成就,可以使大学生在受到熏陶的同时对这些中医大家产生崇敬与钦佩之情,进而对中医学产生浓厚兴趣。

5.介绍一些中医药治疗成果。由于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水平提高,现在“生活方式疾病”(如:原发性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症、肿瘤等)却日益流行,这些疾病严重威胁着我们的健康。引起原发性高血压的原因很多,高血压病也分为不同的类型,中医认为高血压病的其中一类属舌苔腻、脉滑的重要病机是痰瘀浊毒在体内累积停留,不能通过络脉的渗透把它排出体外,痰浊就阻于络脉,就形成了高血压病。上海沈氏女科治疗高血压病临症时根据舌苔分辨,患者苔腻时痰瘀同治,降压4味(钩藤、泽泻、川芎、莱菔子)与温胆汤加减;患者苔薄时调肾降压,降压4味与杞菊地黄汤加减,疗效颇佳。另外,中医治疗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等病也有很好的方法和经验。2015年10月5日,瑞典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把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以表彰她在创制抗疟新药青蒿素及双氢青蒿素方面的突出贡献。青蒿素是屠呦呦从东晋中医学家葛洪的著作《肘后备急方》中得到启示,历尽艰辛,从中草药青蒿的同属植物黄花蒿(菊科蒿属)中提取的。青蒿素作为新一代抗疟疾药,至今挽救了几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发现,是中国科技的胜利,也是中医药的荣誉。让学生感到中医药真是一个宝库!并对它产生兴趣。

6.利用影视、多媒体、校园广播、黑板报、校刊等手段宣传中医文化。昭通学院校园文化活跃,可以利用周末影院,选择一些中医名人传记、涉及中医内容的影视剧在周末放映;在校园广播中介绍一些中医类文章;利用多媒体、黑板报、校刊等手段宣传中医知识,使学生既受到熏陶又逐渐了解中医文化,进而产生民族自豪感,产生想学习中医知识的动机。

三、效果

经过学习,学生普遍认为祖国医学博大精深、用处很大,对中医学有了浓厚兴趣,许多同学产生了想进一步学习中医知识的动机,一些同学成为了中医爱好者。

四、目的和意义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又明确提出,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这些论述,对于我们充分认识文化的战略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精神的体现,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成果,是世界上自成体系、极具特色的文化。中医中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不仅是医学,也是一种哲学,几千年来,它对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发展和兴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的基础理论,如:阴阳五行学说、整体观、辩证思想等,已经像基因一样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至今仍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处事。可是现在社会上有的人叫嚷着要取消和废除中医,全盘西医化,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又对中医药这个宝贵的优秀遗产不了解,认识肤浅,所以在《大学生健康教育》公选课教学中注重对高职高专、高师非医学生进行中医学的兴趣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指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它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获得的,并且兴趣可以转化成学习动机,所以注重对学习兴趣的培养很重要。上述做法的主要目的是使这些非医学专业学生对中医学产生浓厚兴趣,继而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学习中医知识,为己所用,救死扶伤,才能谈得上继承这个优秀的传统文化。加之我校高职高专、高等师范的绝大部分学生毕业以后将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他们了解、学习了中医知识之后,就可以在下一代学生中传播中医文化。文化不亡,民族不会亡;中国传统文化兴旺,中华民族复兴就有希望!

篇(5)

首先,中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中华文明5000年没有间断,从黄帝时代甚至更早,中医学就伴随着文明慢慢成长,并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不断积累和发展,这在世界上绝无仅有。比如,古埃及医学早就随着古埃及的衰亡而中断,古印度和古希腊、罗马医学也是如此。而中医5000年来实践和探索从未间断,大量的好东西被发现和传承下来。50个世纪所形成的丰厚积淀极其宝贵,类似于自然界中珍稀的基因库,这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巨大贡献,轻率否定传统中医学是愚蠢的。

其次,中医学有四大特征。5000年以来的中医学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大体上以2300-2400年前左右(战国中前期)为分水岭,之前可称之为原始中医,之后则是传统中医。之所以以此为转折点,是因为传统中医的四个基本特征或者说四大基石在这个阶段形成,直到今天没有太大变化。

第一个特征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本理念。商代出现阴阳观念,西周用阴阳来解释自然,同时出现五行观念。春秋时期又出现了五行生克说,及至战国,通过阴阳家和道家的努力,形成较完整的阴阳五行学说。当时这一先进的哲学思想,被医者运用来重新构建和统率整个中医学知识体系,使之发生根本性变化。第二个特征是以经络和脏腑学说为生理基础。经络脏腑学说是如何产生的目前尚难知晓,春秋时期的文献里只能看到关于经络和脏腑的零星描述,但战国时期已基本定型。第三个特征是以“望闻问切”为基本诊断手段,以“虚实寒热”等一整套病症概念为基本诊断标准。从现有资料看,它们也应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第四个特征是以动植矿物为基本药物,加之以针灸、正骨、按摩和养生等基本治疗手段。这些药物和治疗方法多有长久的历史渊源,但在这一时期则有了相当显著的发展,并且与以上三个特征整合为一个完整的医学体系。总的来说,此后2000多年来中医学虽然仍在不断发展,但是以上四个特征一脉相承,直到当下也仍然处于战国时期确立的框架内。

再次,传统中医学的现代化发展,要有所区别。

讨论中医药发展,不能不关注中医上述四大基石。传统中医学的四大基石中最容易为现代科学证明和利用,并且能较快见到成效的,是治疗手段——药物、针灸、正骨以及各种养生术。这方面出成果的希望非常大,青蒿素的发现就是最典型的事例。这在传统中医学中属于技术的、形而下的层面,却是当前应该首先着力的地方。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与之类似。中医学的虚实寒热和经络脏腑学说,进入到相对理论化和形而上的层面,在中医学理论中是自洽的,用于治疗实践也往往有效,可是多数现代科学还没法很好解释和说明。然而中医的魅力恰恰就在于此。中医学作为人类医学知识和文化多样性的特殊构成之一,这个层次的东西是非常宝贵的,应该进行深入探讨,特别是用现代的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甚至量子理论等来研究它,应该大有可为,甚至可能有一些原创理论出现。中医学的最高层面是其根本思想——阴阳五行学说。不可否认即使在今天它也包含有合理因素,如辩证思维、整体思维、天人相应思维等。但阴阳五行说建立在原始思维的基础上,按照象征律的逻辑,把万事万物按照阴阳五行分门别类加以安置,比如以五行配五方、五季、五色、五脏以及天干地支等等,然后根据五行的生克制化等来推论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固然有自己的逻辑和推理,但是这样一种对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定位和描述无疑是很荒唐的。建立在传统阴阳五行学说基础上的古代方技巫术,如算命、堪舆、占星望气等全都被证伪和否定了,唯一还没被推翻的就是中医学领域。我们应该用辩证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理念去重新解释和发展中医学,形成新的中医学理论体系。阴阳五行说的合理因素应该继承,但其中的糟粕必须摒弃。中医学如果还停留在阴阳五行说的水平上,要实现现代化将是不可能的。

(作者为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

篇(6)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治;医学技术;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2-0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5)01(a)-0098-04

Developing medical mod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y integrative medicine

MENG Guilin1,2 LIANG Xinglun2,3 ZHAO Yanxin1,2 FU Jin1,2 LIU Xueyuan1,2

1.Shanghai Tenth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200072, China; 2.School of Medicine,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3.Shanghai Yangpu Hospital of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0, China

[Abstract]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as respecti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such fields as theory system,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nd so on.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ine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hould abandon the mode of "western medicine as main, Chinese medicine as health care" and "western medicine modeling of Chinese medicine", strive from the aspects of nation, hospital administrator, medical worker and medical students, in virtue of the platfor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x together the thought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with detecting and treating method of modern medicine, explore deeply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alize the real 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Key words] Integrative medicine; Medical dialectical therapy; Medical technology; Clinical effect

自从西医引入中国,西方医学与传统中医之间就较量有余而合作不足。伴随着全球医学的蓬勃发展,中国的医学事业该何去何从?是坚持中西医各自为营、互相斗争,还是另辟蹊径,依靠独特的本土资源实现中西医结合来发展中国特色医学模式?事实上,中医与西医无论从理论体系还是诊疗手段都不是水火不容,反而有很多共通之处,也为中西医的结合奠定了基础。

1 中西医理论体系比较

西医来源于古希腊医学,现代中医传承于中国传统医学,这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分属东西方不同的哲学体系,也表现着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西医强调致病因素决定疾病的性质,病理的变化决定疾病的转归,这是一种“以疾病为本”的医学模式。中医的思想方法和表达方式,取自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自始至终都致力于“以人为本”,在辨别阴阳的基础上看病施药,它不敌视疾病,而是发挥辨证的思维,找到问题的症结,即“西医辨病,中医辨证”。尽管如此,中西医在整体诊疗方面仿佛不谋而合,例如近年来WHO提出了“健康”新概念,注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中医自古就讲究“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与自然、社会息息相关,彼此影响。

对此,中国科学院余谋昌先生做了精彩的解读:西医以大量的客观数据为依托,善于精确地分析实验室、影像学提供的指标,对症用药,即治“人的病”;中医注重整体剖析因果,通过脉象、舌诊等辨证施治,即治“病的人”[1]。此外,与西医相比,追本溯源,中医的“治未病”和“药食同源”思想在哲学思维上更胜一筹――“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治未病”核心在“防病”,通过养生保健等提高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从源头防止疾病对人体的侵害[2]。随着对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视,中医的“治未病”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例如中医养生讲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针对阴阳体质,个体化地提供饮食、进补、锻炼指导,促进阴阳调和,促进了预防医学与康复医学的发展[3]。

2 中西医临床诊疗技术比较

中医和西医在诊断疾病方面都注重对患者病史的询问,比如既往史、家族史、个人史的询问都非常的仔细。在体格检查方面,简单地讲,西医有“视、触、叩、听”,中医有“望、闻、问、切”,方法何其的相似。治疗手法方面,二者都注重一般治疗,患病期间卧床休息,必要的禁食,以及机体免疫力的提高。现代心身医学与传统中医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心身医学强调情绪、心理应激对身体免疫、循环、神经系统的影响,中医理论也有“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和“内伤七情”之说。

虽然中医学蕴含的文化底蕴深厚,但在临床诊疗方面与西医相比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①临床资料多来自医者的个人经验,循证医学的证据与前瞻性的研究资料均较少;②理论整体但不具体,无法从前沿的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角度分析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以及药物的作用靶点;③治疗方案缺乏统一规范和指导;④缺乏客观公正的临床疗效指标;⑤新药的研发较为欠缺,而且原有的药材种类正在减少[4-5]。

诚然,西医以现代的科学知识(如解剖学、影像学、生理学、免疫学、病理生理学等)为基础,是发达的临床医学,更容易为公众接受[6]。中医中药也有其独到之处,医者整体把握患者的疾病状况,辨证施治,通过药物的联合应用,提高疗效,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对疾病的恢复和治愈有很大的作用[7-8]。如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血尿酸增高,西医治疗一般运用秋水仙碱、别嘌呤醇调节血尿酸并促进其排出,虽然一定程度缓解了疼痛症状,但患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较多,使得患者依从性较差,很难得到治愈。中医学认为痛风是由于外邪侵入人体,与宿主交互作用,为湿浊、痰凝、血瘀、热毒的结果,所以在痛风的治疗上以清热利湿、化痰通络为主,选药注重君臣佐使的搭配,尽量提高疗效,减轻不良反应,使患者症状和体征都能得到明显的缓解。

3 互取精华实现中西医结合

实际上中西医各有所长,应该互相取其精华,提升医疗水平。比如,中医取自中国传统哲学,理论深奥,较难被外界所理解、认同,应该摒弃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思想,更开放地向世界介绍中医,使更多的人享受到中医带来的福音。对于一些慢性疾病,现代西医往往能力有限,中医通过对患者不断的调理,获得令人欣喜的结果。如对于慢性支气管炎反复急性发作,西医通过适用抗生素、吸氧、止咳、平喘、化痰疗法,控制症状效果显著,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但无法根治疾病,患者往往会有周期性发作,而且可能并发一些严重的并发症,比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衰等[27];经验丰富的中医往往通过调理患者,循序渐进地根治困扰患者良久的慢性支气管炎,从源头阻止了疾病向更严重的方向发展,但往往疗程较长,起效较慢。故虽然中西医二者的理论基础和所依托的文化背景不同,甚至诊断方法与治疗手段也相差甚远,但其共同的目标都是为了保障和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所以中西医结合医学已然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通过取长补短,寻找跨学科整合思路,使两种医学在理论健全、诊疗水平都得到更好的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研究发展研究报告2008》指出:中西医结合医学既不同于传统的中医学,也有别于现代的西医学,是取二者之长,相互借鉴,相互补充,以期达到中西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是我国拥有原创优势的新医药学。

3.1 现今的中西医结合方法

3.1.1 简单结合:西医为主,中医保健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急性疾病要看西医,亚健康状态、病愈调理要看中医。另外例如在治疗恶性肿瘤时,人们总是首先希望通过外科手术根治,如果无法手术,则行放化疗、靶向治疗,只有当上述手段均告失败,才转投中医服用中药,期待发生奇迹。其实在治疗恶性肿瘤过程中,中医药可以全程参与,所起的作用已经超越了传统保健范畴。放化疗期间的副作用常是患者难以坚持的原因:化疗后患者常发生严重的恶心呕吐以及消化道溃疡,可以结合一些理气健脾、降逆止呕的中医药进行调理;环磷酰胺、阿糖胞苷等免疫抑制剂等的使用常可引起患者肝肾功能损害以及骨髓抑制,可以加用补气养血、排毒的中药改善。但这些都必须经过肿瘤科医生和中医科医生的协调和商讨,制订合适的治疗方案,切忌患者私自配药,以防产生其他不良反应。通过服用中药能提高免疫力,缓解疼痛,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9]。不仅如此,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对血液病的研究中,曾发现砒霜(三氧化二砷)可治疗各种急性白血病,并率先提出雄黄是抑制白血病的有效药物。

3.1.2 中医西医化 摒弃中医的传统理念,否认中医理论存在的必要性,肢解中药方剂,试图通过改善提纯工艺提纯中药单体成分,找到针对性的提纯药物,并且完全以西医的临床标准评价中药疗效。殊不知中药建立于整体治疗,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并且中药本身成分复杂、作用靶点多,而且不同的炮制方法,中药的作用机制可以相差径庭。比如生莱菔子用于涌吐风痰,炒莱菔子多用于消食除胀。总之,这种做法不仅收效甚微,甚至阻碍了传统医学的发展,也未能扩展西医的诊疗层面。发展中国特色医学,应该避免“中医西医化”的错误认知,承认二者并存、寻找互补的方面,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上通过开放性整合创造出新的医学模式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与社会发展。

3.1.3 中西医双管齐下,互相补充 比如治疗周围性面瘫时,单纯的西医治疗,很难痊愈,单纯的中医治疗,往往能够治愈,但是疗程长,患者很容易失去信心[10]。在临床上,实验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论治(如采取西医液体疗法加中医中药结合针灸治疗面瘫),对照组单用西医治疗,实验组极大地缩短病程,使患者能尽快地看到疗效,树立起战胜病魔的信心,结果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提高[11]。

再者,糖尿病和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原因复杂,均非单一致病因素。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案效果显著,但几乎需终身服药,并且伴随着疾病的进展,药物的敏感性降低、耐受性增高,使得患者不得不加大药物剂量或者增加药物种类。中药作用温和稳定,成分复杂,通过中西医结合,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入中医方剂或者中成药都可大大延缓药物的耐受性,调理患者体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也改善了单纯的中药治疗作用效果较慢、口感较差、患者不易坚持的缺点。

除此之外,中西医结合可以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中医学的针灸疗法,运用经络循行与脏腑关系的理论,可对某些疾病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如针刺四神聪、印堂、安眠等穴位可改善患者失眠健忘等症状,可以借鉴运用于早期老年痴呆的防治工作。如今,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神经保护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也可以在中医的针灸学中另辟蹊径。

不仅如此,在思想上也可以通过结合互相弥补互相补充,比如,西医强调的“稳态”的概念,跟中医的“天人和谐”就有异曲同工之妙;心身医学强调心理因素的变化,可能通过应激对机体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产生影响,也恰好是中医哲学中“相由心生”的表现[12]。

3.2 实现中西医结合所需的努力

从美国政府号召攻克癌症到如今已经将近三十年,现在仍然没有更大的进展;除此之外,阿尔兹海默症、艾滋病及其他传染性疾病、遗传性疾病与精神疾病都还在研究试验阶段。而中医中药很多都对此起到一定的作用,例如青蒿素对疟疾的治疗效果就有目共睹,有关部门可以筛选出有效药物,对其进行临床药理研究,运用于临床工作中,为攻克这些疾病提供新的思路[13-14,24]。

通过中西医结合发展中国特色医学模式这条路既是前途光明的,又是过程崎岖的,需要上自国家下至普通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3.2.1 国家层面 加大医学院校的重视程度,建立健全医疗制度,并从媒体和社会舆论方面改善不良的医疗现状,公正客观地反映医务工作者的辛劳和热忱,打击不法分子利用公众的信任违法犯罪,鼓励更多的学子投入到医学事业。鼓励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将更多的资金向医药研发倾斜,加大传统医药的现代研发,并且加强环境保护,防止珍贵的中药材的流失。此外,加强医学专利的保护,鼓励更多的医务工作者投入到科研创新的热情之中。以国家的引领带动医学事业的发展,从上到下形成一个良性的医疗、科研环境[15]。

3.2.2 医院管理者层面 医院管理者应尝试改革医院布局。传统中医和西医都有自己的群众基础,相比之下,老年人更倾向于传统中医,而社会的主力层更看重西医的治疗成效。与西医的强进势头相比,单从科室所占全院的比例就能看出中医科的发展显然处于下风。医院管理者应适当扩展中医科的规模,倡导全体医者摒弃“文人相轻”的不良风气,以群众的健康为大局,互相学习,促进中国特色医学的发展[16]。

3.2.3 医务工作者层面 医者通过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共融[17]。中西医科室在一定的时间组织全院病例讨论,提出各自的诊疗方案,互相切磋,为患者提供最佳的医疗服务。医者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不自然的会碰撞出学术的火花,为医学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星星之火。转变诊疗中单纯运用个人经验的观念,运用循证理念,将以往的诊疗病例进行Meta分析,整理出着实有效的方案和方剂;另一方面,运用现代的统计学方法,采用回顾性与前瞻性研究,找出以往研究的弊病,为新的研究提供思路[18]。只有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中医药的发展才能得到全世界的关注,它的临床价值才能蓄积爆发出惊人的力量,中国特色医学才能真正走向世界的舞台。

3.2.4 医学生层面 发展中西医结合之路,医学院校的医学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点。西医院校在教授基础课程的时候适当的添加改进中医学教程,改善教学方法,加大中医学课时量,中医院校亦是如此,适当地渗透西医的诊疗方法和理念[28-29]。改变医学生由于其自身知识的“先入为主”的影响,对除此之外的医学内容不容易掌握的现状,在中西医两种思维模式的比较中,阐述二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温故而知新,在比较鉴别中掌握更优的思想原则。除此之外,采取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式即PBL(Problem Based Lecture)提高学生的信息检索、知识总结和临床辨证能力:PBL于1993年被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所推荐[19],是一种以学生为主导,立足于学生思维解放、创新发掘的教学新模式,近年来也得到了教学界不少学者的肯定[20-21]。在医学生的中医基础知识和临床实习过程中均可以适当应用PBL教学,通过具体事例使学生对中医学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

发展中国特色医学模式,中西医结合将会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中西医结合不是单纯的形式上的结合,也不是一方对另一方全权接纳。深入领会中西医各自的理论精髓,面向世界,以开放的心态,全方位引进、吸收现代技术和思想观念,积极开展自主、民主、自由、多元的研究与交流,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的动力[22-23,25-26],借助中国传统医学的平台,通过“治未病”发展预防医学,将“辨证施治”的诊疗思维与现代医学相关的检查和治疗方法相融合,及时介入心理治疗及早期康复,深入发掘传统中药的科学内涵,力争为人类科学、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余谋昌.西医和中医:两种哲学和两种医学文化[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7-8.

[2] 唐莉.中医“治未病”理念的重大现实意义[J].亚太传统医药,2010,6(8):1-2.

[3] 王晓迪,郭清.中医治未病与健康管理发展趋势探析[J].健康研究,2012,32(4):284.

[4] 华红.干燥综合征西医、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2,3:145.

[5] 祝世讷.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思路与方法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80-90.

[6] 阳信生.神奇的西医[J].文史博览,2012,7:41.

[7] 罗辉,韩梅,刘建平.中药治疗干燥综合征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1,9(3):256-270.

[8] 胡伟,钱先.干燥综合征中医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现状及启示[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2):322-324.

[9] u友.看中医的学问[J].知识就是力量,2012,4:11.

[10] 王磊,曹春焱.周围型面瘫的中西医综合疗法[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2(4):2

[11] 肖亮.中医辨证联合西医治疗癫痫病疗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2,10:18.

[12] 李虹.中医的科学性和中医存废之争[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12):1093-1094.

[13] 李虹.中医学发展的困境、反思与对策[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32(11):68-70.

[14] 曹洪欣.中医优势病种临床研究的战略思考与实践[J].中医杂志,2009,50(1):11-12.

[15] 国家需求引领中医药学科发展方向[J].中国护理管理,2012,4:53.

[16] 榛子.中西医融合之路[J].中国卫生人才,2012,4:31.

[17] 黄震洲,张旭.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12,3:131.

[18] Norman GR,Schmidt HC. The effect of the PBL courses [J]. Medical Education,2000,34(9):721-728.

[19] 韩捷.PBL教学及其评价体系在中医内科学教学的实践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9):54-55.

[20] 顾耘.中医内科教学应用PBL初探[J].中医教育,2011, 30(6):70-71.

[21] 张冰冰,孙鑫.PBL教学法在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中医,2011,27(10):57-59.

[22] 程伟,张浩.中医学发展要在坚守与开放之间保持张力[J].中医药学报,2010,38(3):2-3.

[23] 高利.从缺血性卒中的诊治谈中医学发展思路[J].北京中医药,2009,28(3):170-172.

[24] 刘沈林.中西医结合的原则与路径[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1):1-3.

[25] 邱赛红,吴勇军,肖锦仁,等.基于模拟药房环境的PBL教学在《中药学》教学的设计与应用[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4(4):50-53.

[26] 曹博,程志,曹德品,等.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7):1-2.

[27] 胡丹霞,连晓丽.肺炎支原体感染性慢性鼻-鼻窦炎中西医结合诊治的体会[J].广东医学,2014,(9):1423-1425.

[28] 商洪才.发展中西医结合学应重视基础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6):836-838.

篇(7)

作者:于学芬 单位:山东省青岛优抚医院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文化分会在2005年8月召开的全国第八届中医文化研讨会上,对“中医文化”的定义是:中医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文化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笔者认为,中医文化是以中医学术为核心所形成的文化体系,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中医文化最大特点是以人文文化的形式反映科学文化的内容,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有机结合体。中医文化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得以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气一元论的本体观念人们对世界万物的基本认知理念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思想和理论体系。整体性是中医思维的最突出特征。中医文化的本体观是气一元论,这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恒动观、系统观思想的源头。中医学吸收了中国哲学的精气学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气学理论,认为气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天地和气,命之曰人。”并以阴阳二气为中介说明人与自然密切相关而有“生气通天”之说,又以五行之气说明人体内部五脏之间的资生制约关系,其他如运气学说以三阴三阳之气说明人体、疾病与自然的联系,以“六气源于一气”说明人体各种生命基本物质之间的联系,以“百病皆生于气”说明病因与发病的关系等。中医文化的气一元论本体观,涉及到整体、分化、内在矛盾和相互作用,是一种关系性思维。气一元论的本体观念可有效阐释有关世界万物存在方式、表现形式及其运动变化规律。把人体看做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人体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从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整体联系和统一中考察人体生理病理过程,是中医学对人的生命、健康、疾病、诊治的出发点。

调和致中的价值取向“中和”是《周易》从时间、空间、条件、关系等全方位分析问题、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8]。《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是世界万物存在的理想状态,通过各种方法达到这一理想状态就是致中和。中医的最高境界也是致中和。“去其偏胜,得其中和”。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以平为期,以和为重,极致中和,这就是中医的最高境界。“中和”思想是中医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和”体现了中医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表现在人与自然上是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在人体自身是阴阳平和的健康观,在治疗方法上是调和致中的治疗观,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是医患信和、同道谦和的伦理观。在中医的认知方法中,整体思维、辨证思维、直觉思维、中和思维、意象思维,无一不有[9]。但体现最充分的莫过于中和思维,中医认识论中的“天人合一”、治疗原则上的“执中致和”、药物应用上的“补偏救弊”等,无不是中和思维的具体应用。适中的内、外环境和二者的统一,是人类生存的前提;求适中,是人类与自然斗争、与疾病斗争,改造自然、改造自身的积极措施。适中能保持身体健康,失中会导致疾病发生,那么治病的手段当然应当是调失中为适中,即求得机体的相对平衡,中医把这种基本方法称为“执中”。必须认识到,执中是人类在长期同疾病斗争过程中创造出的一种应对疾病的积极手段,是体现人的因素促使矛盾转化的一个作用过程,这实质上就是中医学倡导的整体观念下的辨证论治思想,是中医养生、治疗学的理论核心。

以人为本的道德观念“医乃仁术”是中医学的基本命题,因此,“以人为本”贯穿于中医学研究生命、健康与疾病的全部过程,历代医家皆以“以人为本”为行医宗旨和医德的基本原则。“人命至重”,善待生命,注重养生,以“治未病”作为医学的最高境界,使人们摆脱疾病困扰得以健康长寿;关注人的精神心理,把生命个体与整个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尊重病人的人格与尊严,是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的主导思想[10]。“仁”,体现了中医仁者爱人、生命至上的伦理思想,以救死扶伤、济世活人为宗旨,表现为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爱护生命。中医学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以及医疗服务的历史渊源,决定了它的“医乃仁术”的医学价值定位和“仁爱救人,赤诚济世”的道德修养最高境界,形成了极富民族特色的人文精神。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医之为道,若子用之以卫生,而推之以济世。故称仁术”。“医以活人为心。故曰,医乃仁术”。这就界定了医学的宗旨与本质,是“仁”和“术”两个方面,“仁”是“术’的前提,“术”是“仁”的体现[11]。“以人为本”的观念首先提示医者要专心医道,寻思妙理,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持之以恒,方能临证不惑,救死扶伤。切不可浮躁偏执,一知半解,浅尝辄止。同时,还要心怀至诚,言行诚谨,表现在为人处事、治学诊疗、著述科研等方面要求诚笃端方,力戒诳语妄言、弄虚作假[12]。中国人一直注重德的培养,中医文化中的“道”和“德”是指人们心身问题的根源,也孕育了“以人为本”的解决心身问题的方法,其科学性不在于微观探索,而在于对生命问题的真切体会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