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自然灾害防治方案

自然灾害防治方案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2 09:50:4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自然灾害防治方案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自然灾害防治方案

篇(1)

地质灾害的形成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认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是由自然环境本身决定的,人类难以控制和改变;人为因素主要是由人类改造生态环境产生的,属于可控因素。

1.1自然因素的存在以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为例,这里特殊的地质构造和地理环境,是地质灾害的主要成因。(1)地形地貌特点从地理位置而言,广元市朝天区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交通条件便利,是山洪暴发较为频繁的地方。从地形特征而言,广元市朝天区地貌差细化明显,高差参差不齐。西北部地区多为山地地形,河谷间差异较大,地势陡峭。同时,这里也是山区支流的发源地,呈树枝状分布。从地貌特点而言,山地为高、中、低山,东南侧位于平原地区。对于斜坡处平原而言,呈一级阶梯冲洪积扇状。(2)水文气候特点广元市朝天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雨量充沛,夏季多暴雨,洪涝灾害频发,冬季阴雨绵绵。(3)地质环境特点就地质环境特点而言,西北部山区体现的比较明显,呈断裂发育。就褶皱形态而言,多为方向多变式推覆体内部次级褶皱,平缓性与陡倾状态并存,岩体破裂,已经呈现出多种裂隙。但就这种地质条件而言,一旦存在外界条件刺激,很容易造成自然灾害的发生。

1.2人为因素的影响对于地质灾害而言,多数灾害的发生都与人为因素有关。就该地区的地质自然灾害而言,滥砍滥伐、矿产资源不合理开发等因素是导致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在山区,大面积森林的破坏,不限制地向自然界索取资源,将会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矿山的过度开采,不仅会使植被遭到破坏,产生的矿渣与废土被倾倒进河流中,将直接造成河道淤积。如果气候发生变化,会导致河水流量猛增,发生泥石流自然灾害。同时,山区地震自然灾害的存在,是导致滑坡的又一重要因素。随着地震的发生,多种自然灾害都会发生,并且会较为频繁。在地震发生之后,也会留下严重的灾害隐患。再加上外界因素的影响,地质较为脆弱的地区也就成了灾害多发地,而这些地方也是应做好防范措施的重点地区。

2.我国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地质自然灾害的发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既有灾害体,也有受害体。而在灾害多发地采取应对与应急措施,也应从这两个方面加以考虑。同时,为了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应将可能性的灾害源消除,并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体活动能量,以有效削弱灾害活动的能力。众所周知,自然灾害一旦发生,不可抗拒。而如果受灾体存在,就应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提升受灾体的防御能力,尽可能避免其遭受破坏。

2.1地质灾害勘察上文已经提到,自然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地质状况有着直接的关系,这就需要加强地质勘测工作力度,并成立专门的勘察与调查小组,对地质灾害发育状况与潜在安全隐患进行调查。另外,聘请专家进行分析,从地质特点、形成原因等原因认真调查分析,对危害程度加以科学评估,并定期对现场进行深入观察、调查。

2.2保护和治理区域自然环境对于灾害发生频繁的地段,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调动多种力量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在自然环境得到相应改善之后,生态平衡能够得到良好保障,这样也会使灾害发生频率降低。

2.3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在信息化时代,通过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建立灾害预警系统,更便于预防地质灾害。在此过程中,还应建立起动态灾情预警系统,充分利用GIS以及测量动态变形监测技术,通过对GIS以及测量变形数据的分析处理,建立起完善的灾情档案与应急方案数据库,一旦发生异常状况,将信息及时出去,并启动应急方案,以得到多方支持,切实提升灾情防治水平。

3.结语

篇(2)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高中 地理选修课程 设置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B-0051-02

2004年9月开始逐步实施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以下简称新课改),最大创新点在于改变了传统单一的必修模式,增加了选修模块。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建议,地理选修课程由“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旅游地理”、“城乡规划”、“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7个模块组成。

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地理选修课程进行研究,著作方面有夏志芳教授的《高中新课程选修课教与学(地理)》,既注重从理论层面传达新课程教学理念,又重视提供可操作性强的具体教学方法,并细化至每一个教学步骤进行解析,这本书可以帮助和引导教师更好地开展地理选修课程。大多数人的研究集中在地理选修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如赵传兵从国家、地方、学校三个层面分析当前选修课程实施的现状。曾玮对多个省份进行问卷调查,根据问卷反映的基本情况,从教师、教材、课程资源、评价这四个方面提出改进的建议。此外,有的学者针对具体的某一模块进行研究,如袁书琪教授对“旅游地理”、王静爱和苏筠对“自然灾害与防治”进行了解读,并提供了教学建议。但是,对于不同省份间地理选修课程的对比分析是缺乏的。本文以广东省、江苏省、河南省、江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6个省(区)的地理选修课程的规定或指导意见为研究对象,从共性和差异性两个方面对地理选修课程的设置进行分析。

一、不同省(区)地理选修课程的共性和差异性

(一)不同省(区)地理选修课程的基本内容

本文根据各省(区)的经济、文化、教育、社会条件等因素划分为发达省(区)、较发达省(区)、欠发达省(区)三个类型。在具体的分析中,主要以地理选修课程的开设时间、选修模式、是否根据学生的意向分为不同的学习方向等进行对比,具体见表1。

表1 各省(区)指导意见的基本内容

分类 省(区) 基本内容

发达省(区) 广东省 1.选修模块为并列关系,学习顺序不作具体规定,选修课可以在必修课学习前后开设或同时开设。学校应在高中三年级上学期结束之前完成选修课程;2.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倾向的学生:选择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3.工科发展倾向的学生:选择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江苏省 1.全省统一选定开设选修模块:海洋地理、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2.各学校从中选择两个模块教学,并纳入高考命题范围。

较发达省(区) 河南省 1.地理选修模式为:建议选修+自主选修;2.人文方向的学生要在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中这3门中选2个,理工科方向的学生不作要求;3.地理选修课要在必修课结束后开始,按学段安排课程的开课模式,每周不少于4个课时;4.建立普通高中地理选课指导制度;5.评价方式分为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其中过程性评价包括地理课堂表现、单元检测、地理实践活动、地理学习档案等。

江西省 1.地理选修模式为选修IA+选修IB+选修IC;2.了解学生的专业志向,分为自然地理方向、人文地理方向、地理技术方向;3.评价方式终结性评价纸笔考试占70%,地理活动评定占30%,过程性评价采用评语和等级评价。

欠发达省(区) 1.选修课程的模式是必选模块+任选模块;文科方向的学生必须选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2.开课的时间安排在高二,文理分班之后。

广西壮族自治区 1.各模块之间是平行并列关系,不需按顺序开设,每个模块通常为36学时,2学分;2.希望在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发展的学生,继续完成限定选修的“自然灾害与防治”和“旅游地理”两个模块后,还可选修更多模块。鼓励对地理有兴趣的其他学生继续选修其他模块;3.对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有详细的教学建议。

(二)不同省(区)地理选修课程的共性内容

1.7个选修模块间的关系。各个省(区)的7个模块间的关系基本一致,是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建议设置的,各选修模块为并列关系,且在知识衔接和内在逻辑上是平行的,学习顺序不作具体规定。

2.选修的开课模式。《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建议:高中地理课程由共同必修与个性选修课程组成。在参照这个建议的基础上,结合前面几个省(区)的经验,既保留了方案总的思路,又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如河南省规定为建议选修+自主选修,江西省是选修IA+选修IB+选修IC,选修IA是学校必修开设,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选修IB是要求学校努力开设的选修模块:旅游地理、城乡规划;选修IC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的选修模块。是必选模块和任选模块,其中必修模块包括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各个省(区)的对于选修课程的一致之处是要在高三前结束,可以和必修课程同时或者结束后开设,因此,时间基本是在高中二年级时进行。

3.选修模块的选择和开设。各省(区)学校的硬件和软件条件有所差别,无法同时开设7门选修课程,因此,各省区都规定了其中的若干模板是必须选择的。如江苏省可以从海洋地理、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这四个中选取两个开设;广西壮族自治区要求限修旅游地理和自然灾害与防治。

(三)不同省(区)地理选修课程的差异性内容

1.选修模块的评价方式。在6个省(区)中,除了江苏省,其他省(区)的评价方式基本为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河南省规定过程性评价包括地理课堂表现、单元检测、地理实践活动、地理学习档案等。江西省的评价方式中终结性评价纸笔考试占70%,地理活动评定占30%,过程性评价采用评语和等级评价。江苏开设的选修课是服务于高考的题目,因此,学校会很重视选修课程的开设,但是在高考的压力下会失去选修课程的意义。

2.与学生专业志向的联系。由于高二会文理分科,地理为文科学生的高考科目之一,选修课程的开设一般都在高二,因此,选修课的学习是要求文科方向的学生,对理科方向的学生基本没有要求,且各个省区也有所差别。如广东省规定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倾向的学生选择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工科发展倾向的学生选择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河南省规定人文方向的学生要在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中的3门选2门,理工科方向的学生不作要求。江西省根据学生的专业志向,分为自然地理方向、人文地理方向、地理技术方向。规定文科方向的学生必须选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虽然文理分科可以帮助学校进行选修课的教学,重视文科方向学生的选修课程的学习,但是理科生会少选或者不选修地理课程,而选修课程是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这样就违背了其最终目的。

三、优化地理选修课程设置的对策

(一)落实选修课程的选课制度

在各省(区)关于地理选修课程的规定中,只是结合本省(区)的情况,规定7门选修中文理方向的学生选修哪几门,并没有给出学校、教师或学生在具体选择时的指导。因此应该加大选修课程的开放性,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真正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打破整班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填报自己感兴趣愿意学习和研究的科目,而不是学校选好让学生来学习,这样才可以真正达到选修课程的目的。

(二)扩充选修课程的教学资源

选修的7门课程,首先应该阐述地理学科的基本原理,展现地理学科的特点。其次也要突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特点。如自然灾害与防治这门课程,是将灾害学的研究术语、最新成果科普化,将研究性地图教学化,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攻关的意识和能力。而这种专业性很强的知识,无形中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若请来大学里的专业教师给学生进行专题讲解,或者在开展地震演习活动时请来消防官兵进行实地指导,会有更好的效果。

(三)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地理教学

地理课程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基本理念,即“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教学的设计,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更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旅游地理课程中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一个主题,进行“组织当地城市的一日游”的设计。

(四)关注地理选修课程的过程性评价

百分制的评价方式对地理选修课程的评价实际效果不佳,如湖南省、江西省、对于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各占70%和30%,还是难以有效地考核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效果。笔者认为可以弱化对于选修课程的纸笔考试,着重加强过程性评价,如给学生开展的专题讲座,学生提交专题讲座后的感想;在地理活动中,记录学生的表现,予以一定的评语评价等。

【参考文献】

[1]王传兵,赵守拙.当前高中地理选修课程实施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9(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4]曾玮,夏志芳.高中地理选修模块的有效实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9)

[5]陆芹.高中海洋地理课程资源“本土化”开发利用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0(11)

[6]王静爱,苏药,史培军.选修课《自然灾害与防治》简介与教学建议[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5(8)

[7]袁书琪.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选修模块“旅游地理”解读[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05(3)

篇(3)

    在“二期课改”中的一项改革是在学校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意在让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从而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并体验成功的喜悦。随着研究性课程的开展,我们师生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从而逐渐地把研究性学习引入我们的学科教学之中。随着英特未来教育培训在中国迅速展开,英特未来教育的教育理念普遍地被广大教师所接受,而这种理念又恰恰符合研究性学习的思路,在此我便运用了这种教育模式来组织学生学习高二地理下册的自然灾害及防治这节内容。

    【教材情况】:

    高二地理下册的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灾害及防治”这节内容,首先介绍自然灾害的含义和分类、自然灾害的特征、世界自然灾害的分布,然后介绍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及其防治以及我国自然灾害区划。根据教材的特点,其中我国有多种主要灾害,而课本上的介绍比较条理化,而且在课本中灾害的直观性不强,不能满足学生求知的欲望,但在网上有关自然灾害的信息资源比较多,所以“我国的自然灾害及其防治”这部分知识非常适合学生在网上进行查寻学习,而且对不同的自然灾害类型可以分组进行学习,然后进行交流。

    【学生情况】:

    由于英特未来教育模式要求教师先设计有关学习计划,完成一个学习计划包,然后学生根据学习计划的要求,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自选内容的研究性学习,在网上查找资料,制作相关的网页或幻灯片并进行交流和评价。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离不开计算机这一辅助工具,因此我选择了我校的电脑教学实验班——高二(9)班的学生实施教学。该班学生属于我校扩招生,学习基础较薄弱,与其他平行班在各门学科上都存在较大的差距。但学校为该班配备了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并加强电脑教学,意在配合在其他学科中大胆地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实验。全班30位学生,计算机操作运用能力较强,其中几位学生还在区级以上的电脑作品设计与制作中获奖,他们在高一年级时也开过类似的研究性学习汇报课,在课件制作方面我对他们充满信心,但在内容的选择和组合以及汇报时的表达方面我比较担心。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在知识方面,让学生了解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分布、危害、形成原因,并找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2、在情感方面,通过对自然灾害的危害的了解,激发学生防治自然灾害的思想,并对人类的一些不合理的行为进行反思;同时在小组研究时发扬团队精神,分工合作完成专题学习,体验成功。

    3、在技术方面,要求学生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网上信息的查寻,并把研究的成果制作成幻灯片或网页的形式进行交流、评价。

    〖教学过程〗:

    准备阶段        研究性学习阶段       交流评价阶段

    [准备阶段]:

    教师准备阶段:教师设计教学方案,“你对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学习计划的设计,以及制定多媒体演示评价量规,并发放任务表。

    学生准备阶段:组成学习小组,确定小组研究学习的内容,制定小组学习计划及任务分工。

    [研究性学习阶段]:

    1、教师安排一节课让学生集体上网搜索自己小组所需要的网上资源,并在教师机上“你对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的文件夹中建立相应的小组文件夹,把所需的资源下载保存在里面。

    2、小组成员根据分工,或继续查寻资料,或对已有的资料进行整理、筛选,讨论交流的形式以及内容的编排,完成交流所用的幻灯片或网页的制作和美化工作。

    [交流评价阶段]:

    1、教师简单地介绍本次学习的设计思路和目的,回顾师生共同已经完成的学习过程,强调我们所进行的研究性学习最重要的目的在于研究的过程,而非知识的本身,这一点我们已经完成了,而现在的交流评价只是学习成果的展示,但可以反映出我们研究性学习时的态度、我们学习的技能和计算机的应用水平,以及团队精神的发扬,对于这些我们进行评价并予以表扬。

    2、学生分小组用幻灯片或网页的形式向其他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3、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就研究的知识、计算机应用等方面向展示的小组进行提问、质疑,而展示的小组进行答辩、释疑。

    4、其他小组对展示组按评价量规进行评价。

    5、教师对本次研究性学习进行总结,进行总体评价,并公布小组评价的结果,对优秀的小组进行表扬。

    附『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我国的水旱灾害”

    “我国的沙尘暴”

    “我国的水土流失”

    “我国的荒漠化”

    “我国的地质地貌灾害”

    【教后反思】:

    〖存在的问题〗:

    1、分组没有打破原来的小组形式,选题仍局限于课本上的标题,有些学生没有进入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研究小组中去。

    2、有的小组任务表留于形式,大部分工作基本由组内2~3人完成,没有充分发挥团队精神。

    3、本次交流为了体现小组的氛围选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没有利用网络教室的交互性。

    4、学生制作的幻灯片和网页中,有些在内容的编排上不够合理。

    5、交流时学生由于基础的问题,对研究内容外的知识缺乏自信,所以相互间很少提问,回答有时也不尽如人意。

    〖今后的计划〗:

    在下一届班级中,选择一个各方面基础条件较好的班级再次实施该学习计划,避免本次实验中存在的弊端,与这次的实验进行比较,不断地改进,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中真正地参与和体会研究性学习,掌握主动学习的方法和途径,自由地翱翔在知识的殿堂上空。

篇(4)

关键词:工程地质 城市规划评价

工程地质是以环境工程地质学里的方法、理论、资料为基础,将环境科学与相关科目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基础理论。工程地质,是为顺应人类经济活动、工程建设的需要,为实现合理的城市改造、地质开发以及合理的开发利用且保护环境而兴起的,用以查明、勘探自然地质、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的作用,由此研究地质环境与人类经济工程活动之间的关系及影响。

一. 城市环境地质问题

(1) 水资源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与人口的增多,城市供水量也再不断的加大,城市的水资源也对城市发展有所影响。由于水资源的逐渐匮乏,从而引发了诸多环境问题,既而才受到世界的关注。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许多城市都出现了地面塌陷、路面沉降、饮用水源枯竭、海水倒灌等现象。供水资源与供水条件的保护,主要在于地下水的水源选择、分析、评价;地下水的合理开发、保护、管理;地下水科学的调节利用。因此,利用工程地质学对城市的水资源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评价,制定合理、科学的城市规划方案,既可以节约资金,也会对水资源保护,起到关键的作用。

(2) 城市垃圾:

城市垃圾主要分为生活垃圾、工业废料。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增加,从而生活垃圾与工业垃圾迅速激增,成为了城市的一个直接的或潜在的危害。

(3) 地基问题:

地基的勘察不要有:岩土体结构、物理化学性质、微地貌、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我国软土分布在国内沿海城市,特殊土的分部具有区域性特质。软土有空隙比大、强度低、松软、压缩性高等特点,由此对于施工与软土层上的工程项目经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例如地面裂缝、墙体开裂、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桩基位移、基坑边坡塌落等。

(4) 旧城区人为因素:

在旧城区内,热力场、重力场、地电场、声场、辐射场、地震效应场、地磁场等自然物理场,将受人类的经济活动、资源消耗等人为因素影响而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到水资源、大气圈、氧气含量等自然环境问题,危害旧城区内所有生物的健康。

二. 工程地质的流程、方法

(一)工程地质调查绘图:环境地质图与工程地质图,都能很好的反映出工程环境与地质环境间的关系,从而模拟真实情况:

1.依据制图内容,例如工程地质分区图、地质图等。从地质灾害角度考虑,研究、分析与场地相关的地质自然灾害,对其进行评价、研究地质环境所引发的不利影响,从而分析、制定预测防治措施。制图前,需要研究、调查、分析城区范围内的环境工程地质。

2.根据目的,如台山核电站等为某个特定工程提供资料。

(二)工程地质评价:

1.隐蔽工程评价:在城市规划时,需对其旧城区的电缆、古穴、下水系统、人防工程等进行评价与探查,从而制定图纸,为城市规划建设服务。

2.场地稳定行与适应性评价:需要针对民用建筑与工业建筑进行评价,主要为城市建设中的新城区开发,提供相应环境工程地质资料。

3.边坡稳定性评价:对人工斜坡与自然边坡进行研究,根据所得信息数据预测山崩、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对人类的生命安全与财产的危害系数,制定防治方案与应对措施。

4.工程地质地震评价:根据场地地质结构,对发生地震的几率作分析,依据地震的实际案例,研究建筑物所能承受地震所产生的扭转力、竖向力,并根据破坏效果分析、改进建筑方案。

5.河流环境工程评价:对水库进行分析,研究因蓄水所诱发的地震、岸边再造等问题,对其结果进行评价,从而制定防治方案与应对措施。还需研究城区污水大量排入溪水、河流、湖泊等引起的地下水质变化、恶化,从而对人类活动的不良影响进行评价,为新的城市规划建设提供生态保护计划。

6.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它是地质环境质量的第一要素,是指受地震运动、现代构造运动、岩浆活动等地壳内在运动影响后的稳定度,其涉及地震活动、火山活动、地层断裂等不良地质作用的强度、结构、力场等方面,而地震活动对区域地壳的稳定性影响最大。

(三)应用摇感技术:

摇感技术在环境工程地质研究与评价时,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具有成图成本低、技术块、质量好等优势,可对区域地质、场地地形、动力地质现象动态、地质构造、河流水质、土地利用等方面情况进行环境检测与环境质量评价,编制各种资料信息图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提升,将摇感技术与计算机相结合,使其更电子信息化管理、操作,既而提高速度与灵活度,提高效率,更方便的掌握各方面信息。

三. 环境工程地质的作用:

环境工程地质,是一切工程项目施工前的必要条件,是通过工程地质的环境评价、研究、分析,预测不良环境地质作用对城市建筑安全、人类的生命健康的影响及后果,并制定、落实科学合理的应对方案与防治措施,依照环境工程地质学对场地开展全面的、综合的评价,为获得更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案、规划设计,提供资料。或以上述措施为前提,预测、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地质的影响,突显人类对自然环境所造成的破坏与影响,以及经过这些影响与破坏后,反过来对人类生命安全、生活环境、建筑安全等方面产生的危害与影响。例如,山林过度的砍伐,造成山体地质不牢固而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地下煤矿资源过度开发,导致地面塌陷、地下水污染等,实行环境工程地质的主要意图,就是为了防治人类活动对环境质量的过度影响、破坏,同事防治自然环境对人类财产安全的威胁,为合理、科学的利用保护地质环境,提供最有力的依据。当发生地震、洪水、山体塌方等自然灾害时,依据环境工程地质相关勘探、分析、评价后,所做的对应方案,可迅速、及时、有序的开展救援等应急措施。

篇(5)

[关键词]公路;泥石流;综合防治;方案

中图分类号:U418.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2-0193-01

我国山区占国土面积的2/3以上。全国每年因公路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达几十亿到上百亿元人民币,在这些损失中,山区公路占有较大的比例。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突发性自然灾害现象,是一种饱含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的固液两相流体,是地质、地貌、水文、气象、土壤、植被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山地环境恶化的产物,也是毁损山区公路路基、路面及其结构物的重要外在动力机制。

一、泥石流对公路工程的危害形式

(一)泥石流冲击

泥石流冲击(撞)可以是泥石流体直接作用于其危害对象,也可以是泥石流体中的个别巨大漂砾作用于其危害对象的某一部分,还可以是泥石流龙头掀起的泥浆或石块飞溅起来砸向其危害对象。

(二)泥石流冲刷

泥石流冲刷包括下蚀、侧蚀和磨蚀。若泥石流下切掏蚀沟床,导致沟床被切深,使过沟建筑物(如路基、桥墩等)和护岸(坡)的基础被掏空,使其破坏;若泥石流侧蚀沟床,则会破坏岸坡稳定,引起崩塌、滑坡等失稳现象发生,促使泥石流活动更加活跃,危及岸坡之上的各种设施。我国西南山区泥石流多发地区的公路经常出现因泥石流冲刷导致公路损毁的现象。

(三)泥石流淤埋

在泥石流堆积区,堆积下来的泥砂石块会对通过该区公路的各种设施造成淤埋。泥石流规模、暴发频率、堆积区地形等的差异,导致其淤埋速率和范围不同。

(四)泥石流次生灾害

泥石流的产生会对其所汇入的主河流形成堵塞,根据对主河流的堵塞程度可分为部分堵塞和完全堵塞。部分堵塞指泥石流进入主河道堆积,挤压主河道,但未堵断主河的现象。其可使泥石流沟口附近主河形成急流险滩,还可导致河水主流线改变,迫使主河移向对岸,致使对岸严重冲刷,一旦被冲刷段坡岸失稳,将会对沿岸的公路结构物造成严重破坏,或导致公路路基失稳破坏,从而严重威胁路上车辆和行人的安全。完全堵塞指泥石流在其所汇入的主河流内形成天然拦河坝,将河流完全堵断,在上游形成堰塞湖,水位不断增高,沿河两岸的公路设施将被淹没;堵塞体一旦溃决,对河流下游公路将造成毁灭性破坏。

二、公路泥石流防治原则

(一)因地制宜

泥石流的分布区域很广泛,尤其在西南山区更为明显,各类泥石流的性质不同,比如稀性泥石流和黏性泥石流就表现出不同的力学和物理性质。公路所经过的泥石流沟道的地貌和水文条件,对泥石流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泥石流沟道的发育历史和致灾潜力也是千差万别。因此,因地制宜是泥石流治理工程的基本原则。

(二)综合治理

泥石流的防治基本上采用的是综合治理的措施,在某一区域或者时间段,单项措施也可以当做综合治理设计的一部分,经调查研究,公路泥石流采用综合治理的效果较为显著。各类泥石流防治措施的设计不同,起到的作用也有差异,各中工程设施是不可互为代替的。作为综合治理的每一部分,各种设施是必须要相互结合和相互补充的。

(三)经济、有效

泥石流治理工程复杂性高、难度大,往往需要很大的泥石流治理经费预算。治理的同时,应注重防灾减灾,并且要兼顾稳定和恢复生态平衡,选择最经济有效的治理方案和措施。工程措施的费用往往占着较大比例,所以不强求对每个泥石流沟进行综合全面的整治,往往生物措施所耗材料少,投资小,生态效益高,又有经济价值和增产作用,建议每个分部分项工程处都多采用生物工程措施。针对同一个工程,制定多套方案,进行优化比选,对每套方案分别设计,制定预算,通过比选来确定最经济有效的设计。公路泥石流的规划设计要遵守有关的法律法规,严格遵守相关的行业规范。

三、工程实例

某公路工程全长51.45km,该公路工程所处地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沿线地质破碎,滑塌、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尤其是泥石流十分发育,严重威胁公路建设与运营安全。因此必须强加对泥石流病害的防治力度,具体措施如下:

(一)A段

设计比较方案A段经过大白泥沟泥石流。该沟为常年流水沟,为沟谷型粘泥石流。该冲沟沟域植被不发育,岩体破碎,顶部沟道两侧发育有崩塌、滑坡,沟床中坡洪积、崩坡积松散堆积物丰富,主沟长9.6km,比降为1/9.3,近期曾发生大型泥石流,一次冲出量约6-10万立方米,使该沟口大白河河道逐年抬高。

本路段采用以排导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拟建桥梁跨越,结合排导结构直接穿越路线,避免了泥石流与公路边坡的接触。边坡防护方面,本路段公路边坡部分的设计方案,采用山区公路边坡防护设计方案即可。工程设计方案中,C线从泥石流沟沟口横跨,拟建大白泥大桥跨沟通过,该泥石流对拟建C线大白泥大桥桥墩冲刷影响较大,同时河床逐年抬高,泥石流淤积对桥梁危害性大。桥梁高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桥下净空安全高度,根据大白泥沟历史爆发资料,同时参考分析河床高的变化规律,确定出合理的桥位高度;桥墩的抗冲刷能力需满足规范要求。

(二)B段

设计方案B段经过阿旺小河泥石流,该沟位于大白河左岸,为季节性沟谷,属黏性泥石流。该冲沟纵坡陡、流域面积较大,主沟长9.7km,比降为1/5.9,支沟极为发育,虽沟域中下部植被发育较茂密,两侧均为梯田,但中上部山体较破碎,且沟谷中上部两侧一直开采矿山,对环境破坏较大,矿渣堆积于沟道内成为物源,其左右岸坡发育多处崩塌堆积于沟中,为该泥石流主要固体物质来源,加上冲沟在坡洪积、崩坡积松散堆积物,推测一次性冲出量约5-10万立方米。

本段采用以治水为主的综合治理的方案。采用工程措施和生物工程措施,对山坡、水源、森林和农田进行综合治理。在泥石流形成区建设调洪水库,营造水源涵养林,用来调节洪水,削减洪水洪峰,目的是为了控制泥石流形成的必要条件--水源。在特殊位置设置抛石防护、石笼防护,营造水土保持林,通过一体化的防护设计,以达到泄洪、拦渣,调节洪水流量,稳固河床,拦沙稳坡,减少形成泥石流的松散土体和碎屑颗粒的来源,防止沟道下切和沟壑发育。在流通区以下修建导流堤,开挖排导沟,种植防护林带,用来稳固泥石流沟床,控制泥石流流势,调节控制洪流。在这个条件复杂的泥石流沟谷内,必须采取固坡、治水和合理排导的综合治理措施,才能控制住泥石流的爆发,削减泥石流的危害。

公路泥石流的危害较大,严重危机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须加强综合防治措施。文章结合工程实例,以排导、治水和治土为主的综合防治方案,效果良好,期望能给同类型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廖丽萍,朱颖彦,杨志全,MuhammadWaseem,SteveZou,陈济丁,王云,叶成银,张学进.中巴公路泥石流灾害破坏及防治优化[J].地质科技情报,2013,06.

篇(6)

[关键词]泥石流防治 地质灾害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7-291-1

我国的西南等地山地面积广阔,并且,呈现出西高东低特点。当出现雨天气时,很容易发生大规模的泥石流灾害,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本文结合当前国内的泥石流灾害发展现状,探索如何有效地进行防治工作。

1国内泥石流灾害现状

数据显示,国内泥石流灾害多发生在我国西部山区,尤其是在四川境内,发生次数频繁。仅仅四川省就有超过100个县市遭受过泥石流灾害。除此之外,我国的甘肃、广西以及湖南和云南等省市,也经常出现。但是,严重程度不高。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大自然的过度索取导致此类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仅仅2008年,就发生了多起大规模的泥石流灾害。全国各地超过2.8万小型水库因泥石流灾害处于一定程度的危险之中。

2国内泥石流防治工作措施

2.1生物措施

泥石流灾害之所以能够频发,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西南地区的很多山地都是所谓的“秃山”,甚至个别山地寸草不生,被大量的岩石所覆盖。长期的雨水侵蚀,很多岩石都已经出现风化等问题。当强降雨来临时,很多风化了的岩石直接被暴雨冲刷下来。即使拥有一定植被覆盖率的山地,其植被的根系存水能力也无法满足存水需求。所以,在这一方面,加大山地的植被覆盖率,是有效增强植被根系存水量,缓解排水压力的有效措施。而且,大量的植被覆盖,还可以将山地的表层土壤有效地固定下来,起到重要的水土保持功效。当地政府要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禁止当地居民上山放牧或者破坏植被生长。例如:当物源区的海拔超过三千米时,采用封山育林措施。当海拔在一千八到三千米时,在沟道两岸严禁开荒种田,可以种植乔木或者经济林。同时,大量修建排水系统,降低堰塞湖的形成概率,促进当地农业灌溉事业,有效推进当地经济建设发展速度。

2.2工程防治

目前,国内的工程防治工作主要包括:防护、拦挡、跨越以及排导等。其中,防护工程中,主要是对泥石流多发地带内的桥梁、公路以及隧道等建筑进行有效加固,使其增加泥石流的抵御能力。拦阻工程中,主要是增设阻拦坝等,使得下泻洪水的流量分配更加科学,有效避免对下流的泥石流冲刷压力。加强跨越工程,扩大公路过水涵洞,防治泥石流对流经洞桥的堵塞。在泥石流沟道内较大滑坡体物质处采用挡土墙的方式,固定滑坡体松散堆积物。在沟口修建排导槽和防护堤,防治泥石流物质进一步冲刷沟道两岸边坡。

2.3对泥石流防治软件进一步完善

随着现代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泥石流的防治工作已经不仅仅局限在硬件设施上面,软件建设方面亦是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所以,在对硬件设施进行加强的同时,亦是不能够在软件建设方面有所放松。只有软件设施与硬件设施进行完美配合,才能够实现防治工作的高效完成。

其中,泥石流软件建设工程主要包括:

(1)扩大科普以及法制的宣传力度。泥石流的防治工作,“防”是必要前提,只有防的好,才能有效减轻“治”的工作力度,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当地社会的经济损失。而科普与法制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强,能够让人们更加了解到泥石流的危害以及成因,并且,当出现泥石流时如何能够有效保护自身的人身与财产安全。

(2)对泥石流防治项目管理体系的有效加强。泥石流的防治工程量大,牵涉的部门较多,在这其中,政府应该发挥好带头作用,合理的聘用专家,学者对于防治工程进行深入细致的前期可行性研究。在科学的基础上,对于整个防治工程进行规划治理,落实好每一批的建设款项。按照既定的方案有计划的一步步开展工作。在项目完工后,还要对于工作报告和工程的财务情况进行审核和验收,对于没有达到要求的,要提出合理的整改意见。整个项目结束后,还要定期对于各项目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的采取补救措施。

2.4监测预警措施

在泥石流物质来源的主要支沟设置雨量计,在雨季,特别是暴雨季节严密监视降雨量值。一旦降雨量较大,立刻预警信息,及时疏散泥石流可能威胁到的人员和财产。另外,在暴雨季节采用人工巡防排查的方法,对泥石流沟道两侧原有滑坡体物质的稳定情况以及下滑后堵塞沟道的情况进行及时的巡视,一旦发现滑坡堵塞沟道或者沟道内流水颜色变黄等危险情况,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当灾害发生时,政府部门要保证有关信息的畅通,与抢险部门一道确定抢险救灾方案。灾害发生后,及时的收集有关此次灾害的资料,建立泥石流灾害资料库,进一步提高灾害的预测能力。

3结论

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尽管高速地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但是,也遭到了大自然无情的“报复”。在泥石流多发地区,当地政府和居民为了实现更多的经济效益,对附近的山地进行了肆意的“开发”,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则是大自然的报复手段。为了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科学防治工作已经势在必行。本文重点探索如何有效提升泥石流灾害的防治工作,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参考文献

[1]邓茂林,韩蓓,朱星,郭洪.客基沟泥石流形成条件与动力特征[J].人民黄河.2013(06).

[2]陈鹏宇,乔景顺,彭祖武,谢凯,余宏明.基于等级相关的泥石流危险因子筛选与危险度评价[J].岩土力学.2013(05).

[3]李章树,郭毅.色多沟泥石流综合评价及防治措施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3(02).

篇(7)

关键词:地方政府;防灾减灾;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1-0200-02

近些年来,中国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在不断上升,破坏程度也在不断提高,这严重地干扰了中国经济社会的正常建设和发展。仅2010年就发生了多起影响区域较大、造成损失较严重的自然灾害:新疆北部六十年一遇的连续暴雪降温天气,云南元谋5.4级地震,西南地区持续半年多的五十年不遇的大旱,青海玉树7.1级地震,江西、福建等南方10省区的严重洪涝灾害,甘肃舟曲县特大泥石流,台湾花莲县5.6级地震等等。除此之外,各地区危害相对较小、未经媒体报道的自然灾害亦不计其数,同样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损失。种类各异、危害不断上升的自然灾害的频发,对地方政府的防灾减灾能力是个重大的考验。基于此,构建科学有效的防灾减灾体系,既是提升地方政府防灾减灾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必然要求,也必将最大程度地为经济社会的正常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环境,进而为更好的实现整个社会和公众的公共福祉奠定良好基础。

一、地方政府防灾减灾体系概述

地方政府防灾减灾体系的构建,从根本上立足于各类灾害的预防和治理,将灾害的预防、预警、救治和灾后重建纳入到一个完整的体系中。这个体系涉及到防灾减灾的各个方面,如灾情的早期预防、灾情的监测和预警、群众性灾害防治的知识与技能的宣传、灾害救治决策层的建立、救灾物资的储备、救灾人员的调集与分配、新闻媒体对于灾情的报道、灾民心理的抚慰、次生灾害的防治等。这个体系将灾害的预防与救治的各个环节纳入到了一个一体化的管理系统中,克服了传统的单纯为了救灾而忽视灾害的预防预警和防灾减灾体系的系统化与制度化建设的弊端,并能够有效地调动一切可以动用的资源用于防灾减灾。这个体系有别于传统的救灾方法,它融入了先进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手段,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将更好地服务于民众和社会,也将更有效的提升全国防灾减灾总体水平。因此,地方政府防灾减灾体系的构建,必将有利于提高地方政府的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使得地方政府能够更好地履行社会治理的职能。

二、地方政府防灾减灾体系构建的意义

1.地方政府防灾减灾体系的构建,更新了地方政府防灾减灾的观念。地方政府防灾减灾体系把对灾害的预防预警与救治同等看待,而传统救灾理念则偏重灾后抢险和救援,具有滞后性。把各种资源用于灾害的预防而非灾害的救援,有效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从而把灾害发生的频率和破坏程度都有效地降到一个低水平――灾害风险最小化[1]。构建地方政府防灾减灾体系,从灾害的事后处理转入灾害的事前预防,是防灾减灾理念的转变与更新,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这也更好地体现了地方政府追求和保护公共利益的职能,是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良好体现。

2.地方政府防灾减灾体系的构建,有利于防灾减灾的制度化建设。按照传统的救灾理念和习惯,地方政府总是在灾害发生后提出一套灾害的救济与治理方案。这种救治方案具有滞后性,结果造成救灾减灾资源临时拼凑且各自为战,降低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地方政府防灾减灾体系的构建,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灾害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以预案的形式将各种灾害的应对办法提前制定好,能够有效整合和调配各种防灾减灾救灾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用。地方政府防灾减灾体系的构建,把防灾减灾理念升华成一种基本的制度模式,形成一套体系化、科学化的管理方法,有利于政府防灾减灾的制度化建设。

3.地方政府防灾减灾体系的构建,有利于政府执政能力的提升。从某种程度来讲,防灾减灾是一种公共物品,政府进行防灾减灾就是在提供公共产品。单个人由于自身能力和其他条件的限制,在防灾减灾面前力量微弱。基于此,地方政府应该作为防灾减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带领企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社区和个人,动员社会上的一切资源,并有效地引导这些资源投入到事关公众切身利益的防灾减灾工作之中[2]。地方政府在占有和动员防灾减灾资源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所以地方政府在防灾减灾工作中所承担的责任也应该是最大的。建立在这种责任基础上的地方政府防灾减灾体系的构建,将使政府在灾害面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提升政府在民众心中的形象和威望,最终有利于政府执政能力的提升。

三、地方政府防灾减灾体系构建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中国国土面积广阔,各地区地势地貌复杂多样,所面临的灾害种类也形式各异。所以在构建地方政府防灾减灾体系的过程中,要对一些关键性的问题予以高度的重视,以避免防灾减灾工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要建立科学完善的决策机制。在防灾减灾过程中,决策有力、指挥得当是十分关键的。防灾减灾涉及部门众多,影响群体广泛,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实利益,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指挥领导系统势在必行。科学完善的决策机制和高水平的指挥能力是防灾减灾工作取得成功的最基本的保障。在防灾减灾体系构建过程中,各级党委与政府要密切配合、统一领导,避免出现政出多门的情况,让具体执行防灾减灾的人无所适从,从而错过防灾减灾最佳时机。党委领导要负起总责,靠前指挥,深入实际,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总揽防灾减灾方面的整体权力,以强有力的指挥能力将防灾减灾工作在短时间内全面铺开,尽最大能力减少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2.要尽量取得中央政府的支持。虽然地方政府在构建防灾减灾体系过程中扮演着主要角色,但是也必须要取得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地方政府相比,中央政府在很多方面拥有地方政府无法获得的资源,尤其在技术力量和资源调配方面占有绝对优势。所以,地方政府要积极取得中央政府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信息共享和技术支援。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地方政府防灾减灾的技术水准,进而有力地支援地方政府的防灾减灾工作。在灾难面前,地方政府应对灾情和救灾能力进行宏观把握,根据实际需要,积极获取中央政府的援助。切不可因为地方政府掌握的资源有限而贻误灾害防治的最佳时机,从而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更大的损失。虽然防灾减灾是地方政府更直接的责任,但是中央政府对地方防灾减灾工作的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

3.要善用宣教手段,加强舆论引导。在日常工作中,地方政府要有计划地对民众进行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发达国家都十分强调要把握住救灾抢险“自救、互救、公救”的三个原则 [3] ,只有民众真正掌握防灾减灾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及时有效的开展自救、互救和公救,防灾减灾工作也才能落到实处。群众的防灾减灾能量是巨大的,有效激发和使用好这部分能量对于防灾减灾工作的改善将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平时的宣传教育机会,让民众知晓和掌握各种各样的灾情先兆常识、预警办法、救治手段,防止面对灾情时惊慌失措。另外,在防灾减灾过程中,要切实加强新闻媒体的监督,加强舆论引导,严厉打击在防灾减灾期间少数新闻媒体对灾情虚假报道,防止引起社会混乱。“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科学的自救知识教育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为防灾减灾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4]

4.要引进新技术,加强防灾减灾专业人才的培养。构建地方政府防灾减灾体系,新型技术手段的引进和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重要内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方面也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防灾减灾科技化水平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构建防灾减灾体系过程中,政府部门要组织防灾减灾技术工作小组,充分运用多样化的技术手段及时监测灾情,做好灾情的科学化预报工作。与此同时,要加紧培养防灾减灾方面的专业人才,注重防灾减灾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积极促进防灾减灾专家库建设,集合涉及防灾减灾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对大型灾害的影响范围、救治方案、灾害损失等方面进行科学评估,为决策层提供参考。在遵循防灾减灾基本规律的情况下,将先进技术手段运用到防灾减灾过程中,同时发挥防灾减灾专业人才的作用,最终取得防灾减灾的良好成果。

5.要合理规划,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防灾减灾体系构建应纳入到地方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当中,力求把防灾减灾体系的构建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在一起。“防灾减灾没有捷径可走,积极防灾减灾是中国21世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应本着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把积极防灾减灾当做不可回避的、艰巨的历史责任。”[5] 通过防灾减灾体系的构建,摸清地区内灾情的类型和总体分布情况,停止本地区内违背自然生态规律的经济活动,严惩对自然生态的破坏性活动,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合理统筹防灾减灾体系的构建和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唯有如此,才能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踢平,禹小英,陈英,等.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防灾减灾问题[J].财政科学,2009,(11).

[2]马怀德,李程伟.地方层面突发事件应对的法律规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122.

[3]金磊.教育是防灾减灾的有效途径[N].中国教育报,2008-06-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