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2 09:50:3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山洪灾害防御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山洪是一种自然灾害,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于山洪灾害的预防问题亟待解决。为了降低山洪灾害带来的影响,相关部门可以通过提高防洪标准、增强群众防灾避灾意识以及调整人们的活动方式等手段来实现。下面,笔者根据自身工作的实践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山洪灾害防御的问题。
2、山洪灾害的基本特点
山洪灾害主要表现为泥石流、崩塌、滑坡、溪河洪水等,其危害性是极大的。山洪灾害主要有以下的特点(见表1)。
表1 山洪灾害的基本特点一览表
山洪灾害特点 具体内容
季节性强、频率高 山洪灾害的发生季节主要集中在汛期,在主汛期其山洪灾害尤为明显
区域性明显、易发性强 山洪灾害发生地主要集中在山区、丘陵区,在暴雨中心区也极易引发山洪
来势迅猛、成灾速度快 在山丘区因为地势陡、溪流密集,使得降雨极易转化为径流,径流流速大、快,极易形成洪灾
破坏性强、危害严重 由于山洪灾害伴随着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会导致公路中断、房屋倒塌,其危害是极大的
3、山洪灾害形成的原因分析
在分析山洪灾害的成因时,笔者以林西县为例进行了分析。林西县由于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较为突出,且夏季降雨较多,主要集中在7――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75.9%,因此是洪灾的易发季节。笔者通过分析林西县近三年来各月平均降水量(见图1),知道林西县从6月份开始雨水明显增加,7月、8月水量增加明显,9月后的降水量明显降低。其他在1月到5月,10月到12月的降水量极少。说明林西县的降水量是极为不均的,这样在降水量较多的7-8月就极易发生洪灾。
降水量/mm
月份(此图改一下1-5月份降雨量在50mm左右,6月份30mm左右,7-8月份260mm左右,9-12月份50mm左右)
图1 林西县近三年各月平均降水量分布图
3.1气象水文因素。
经过笔者的调查研究发现,林西县在汛期的降雨量较为丰沛,且在汛期的强降雨天气持续时间较长。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导致林西县局部地区由于强降雨而形成地表径流,流速快而强,从而引发崩塌、泥石流甚至是山体滑坡,造成极为严重的灾害。
3.2 地质地貌条件。
地质、地貌条件对山洪灾害的影响也是极大的,如在一般的谷深、坡陡等地区。这些地区切割深度大、地质构造强烈,山体边坡的稳定性较差,一旦遇到大量的或者长时间的降水,就会形成地表径流,从而导致山洪灾害的发生。
4、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存在的不足
4.1 非工程措施建设投入不足,建设缓慢
多年来,林西县对监测预警系统等非工程措施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其山洪防御方面的投入也较少。虽然政府财政安排了一定数额的资金用于非工程措施建设,但是其建设的速度较为缓慢。另外,林西县对于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宣传、培训以及物资储备等方面的投入也严重不足,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顺利进行。
4.2部分群众防范意识不高,自救能差
林西县是山洪灾害易发地区,但是部分群众对山洪灾害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仍然不足。他们大多存在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在自救与互救方便也表现的极为欠缺。另外,还有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收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加上宣传力度的不足,进一步导致群众对山洪灾害的突发性、破坏性认识不足,防御意识淡薄。
5、提高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山洪灾害防御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要想提高山洪防御工作的实效性,就应该针对其不足指出,制定出一些针对性的对策。笔者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5.1 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
山洪灾害的防御工作应该坚持“以防为主,以避为上”的原则,在加强山洪灾害防御的基础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从根本上提高全民防灾避灾意识,从而提高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实效性。如通过新闻媒体、培训班、宣传图册等方式,加强对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宣传,让山洪防御工作深入人心。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人们的众防灾避灾意识和自救互救的能力。
5.2 抓好预案体系建设
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预案体系与群众的关系最为密切,直接决定着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抓好预案体系建设是极为重要的。建立一个高效率、负责任的山洪灾害防御组织,制定一份合理、完整、详细的山洪灾害防御预案能够有效地防御灾害,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6、结束语
总而言之,山洪灾害防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林西县与山洪灾害斗争多年,总结出了一些宝贵的经验。首先需要大力开展宣传培训,提高群众对山洪灾害的防御意识。其次要抓好预案体系建设,真正落实山洪灾害防御责任体系。在山洪灾害的防御工作中,我们只有采取一些列措施,才能尽量减少山洪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参考文献:
1、周鹏,周殷婷,姚帮松,李恢峰. 基层山洪灾害防御问题及建议[J]-湖南水利水电2013(1)
2、2010年全国洪涝灾情[J]-中国防汛抗旱 2011(01)
3、白超海. 湖南省山洪灾害防御实践与思考[J]-中国防汛抗旱2010,20(4)
4、张淑玉. 山西闻喜县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浅析[J]-中国防汛抗旱 2011(2)
关键词:防御 山洪 预案
中图分类号:Q14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编制目的
山洪灾害是指山丘区由于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为了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提高突发性暴雨山洪的应对能力,避免山洪造成群伤群死事件的发生,最大程度的减轻灾害损失,结合我县防汛工作的实际,制定本预案。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黑龙江省人民政府颁布的有关地方性法规、条例及规定;
有关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巴彦县突发山洪灾害的应急抢险及人员转移。
自然情况
水系分布情况。巴彦县过境河流有松花江,境内河流有少陵河、泥河、漂河、五岳河、泉眼河、小柳河、猪蹄河、拉三太河、大荒沟、黄泥河、龙泉河、小金河、小银河和双林河等14条。除松花江外,较大的河流有4条:少陵河、泥河、漂河、五岳河。 巴彦县易受山洪灾害有7个乡镇16个村屯,影响3106口人。
区域内的气象、水文条件,暴雨洪水特性。巴彦县地处中高纬度,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2度至2.6度。历年平均降雨量为550―565毫米;降水量年内分配也不均匀。各季特点是:春季4到5月份,40年平均降水量为65.6毫米;6到8月季节水频繁,平均降水量407.2毫米。
经济社会情况
我县划分为18个乡(镇),包括1351个自然屯。全县有187069户,68.8万人,人口平均密度每平方公里219人。`巴彦县易受山洪灾害有7个乡镇16个村屯。
全县幅员面积3137.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0万亩,其中水田面积28.31万亩。全县国内生产总值41亿元。人均收入3700元。全县以种植业、养殖业、运输业、加工业、饮食服务业、劳务输出等为主。
灾害损失及山洪灾害成因
我县历史山洪灾害情况,山洪灾害类型及易发区及典型山洪灾害。我县山洪灾害的主要类型为暴雨洪水,一般由较大强度的降雨而形成的洪水,一旦爆发山洪,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将受到严重威胁。几年来,虽然没有山洪爆发,但是受山水冲刷和侵蚀,土地流失相当严重。
山洪灾害的成因和特点。造成我县山洪灾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我县的降雨量集中,主要在6 一8 月份,并且雨量大;二是近年来采石、采沙、烧窑取土、伐木等建设与生产活动,对土地植被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三是化肥、农药对植被破坏相当严重。
防灾工程措施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是由于受地形、地貌影响,以及长期以来人类重用轻养,植被草场严重退缩,水土流失在区内程度不同的发生,流域上游山区,降水丰沛,土地条件差,植物种类单纯,极易形成暴雨径流,造成坡面冲沟,地表径流带泥土随水入河,由于治理资金投入不足,治理方式单一,不能很好地发挥整体效益。
二是防洪设施少,缺少整体堤防工程规划设计,防洪能力低,防御大洪水能力差。
三是防洪意识差,防洪标准低。现有的工程设施老化失修严重,防洪投入资金整体规模偏小,投资严重不足,筹措渠道窄。
危险区、安全区的划分
划分原则
危险区是指受山洪灾害威胁的区域;一旦发生山洪、泥石流、滑坡,将直接造成区内人员伤亡以及房屋、设施的破坏。安全区是指不受山洪、泥石流、滑坡威胁,地质结构比较稳定,可安全居住和从事生产活动的区域。安全区是危险区人员的避灾场所。安全区一般应选在地势较高,平坦或坡度平缓的地方,避开河道、沟口、陡坡、低洼地带。
危险区
根据区域山洪灾害的形成特点、气候、地形、地质条件及人员分布情况以划分了危险区。
安全区
根据区域山洪灾害的形成特点、气候、地形、地质条件及人员分布、历史洪水淹没情况以确定了安全区。
安全区基本情况
安全区总人口 55000人,土地面积255000亩,可容纳转移人口12000人。
职责和分工
防汛指挥机构工作职责
县级防汛指挥部统一领导和组织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各部门各负其责,实施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县级防汛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指挥部的日常工作。
乡(镇)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的工作职责
乡(镇)防汛指挥机构在县级防汛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县体组织乡(镇)和村组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并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等。村级山洪灾害防御工作负责本行村内降雨监测、预警、人员转移和抢险等工作。
明确工作职责
监测组:具体负责监测雨量、水利工程、危险区及溪沟水位等信息。
信息组:具体负责对气象、水文等各部门各种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同时负责灾情统计,汇总上报。
转移组:负责做好受威胁群众按预定的路线和地点转移的组织工作,要一个不漏地动员到户到人,同时确保转移途中和安置后的人员安全。
安全保卫搜救组:负责防汛抢险转移秩序和社会治安,督促撤离, 搜救被困群众。
后勤保障组:负责临时转移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
调度组:负责水利工程的调度运用,抢险人员的调配,调度并管理抢险救灾物资、车辆等。
应急抢险队:在紧急情况下听从命令进行有序抢险救援工作。
信号发送员:在获得险情监测信息或接到紧急避灾转移命令后,立即按预定信号报警信号。
监测通信及预警
山洪灾害雨、水情临界值确定
参照历史山洪灾害发生时降雨情况,根据我县各地的暴雨特性、地质地形条件和前期降雨量等,确定本地区可能发生山洪灾害的临界雨量值。
根据历史山洪灾害发生时溪河水位情况,分析确定本地区可能发生山洪灾害的溪河水位值。
实时监测
监测内容:辖区内降雨、水位、泥石流和滑坡等信息。
监测要求:各部门要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辖区内降雨、水位等信息进行监测,以群测群防为主,专业监测为辅。气象、水文部门要加强短期天气分析、水情分析和预测预报工作,对可能发生的暴雨山洪灾害性天气,要及时报告,用最短的时间,通过电视、广播、电话、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通知指挥部。一旦降雨量和过水量达到临界值时,以便及早做好人员安全转移和防范工作,争取抗灾工作的主动权。
监测系统的设立:摸清监测系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现有监测站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布设测站或简易设施。
通信
通信方式
根据县实际和防御山洪工作的需要,发生山洪灾害时,县、镇、村、屯之间的通信可采用电话和专用警报系统等方式,屯内户与户、人与人之间的通信可采用专用警报系统和锣鼓号等方式。
通信网络建设
县、镇、村、屯以及各观测站、监测组、信号发送员之间的通信,在现有通信网络的基础上,均设置固定联系电话。各村、屯联系电话为现用电话号码,一旦换号,要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和人员。
预报预警
预报启用时机:根据暴雨天气预报,当预报或发生的降雨接近或将超过临界雨量值时,将暴雨预警信息;当出现发生泥石流、滑坡的征兆时,将泥石流、滑坡灾害预警信息;
预警方式:当灾害预警信息后,各村应利用广播、鸣锣或用手提喇叭的方式向群众预警信息,并向镇、县防汛指挥部报告灾害情况。
预警启用时机
1 当接到暴雨天气预报,相关行政责任人应引起重视。当预报或发生的暴雨接近或将超过临界雨量值时,应暴雨预警信息。
2 当上游水位急剧上涨,将对下游造成山洪灾害,应即时向下游预警信息。
3 当出现发生泥石流、滑坡的征兆时,应泥石流、滑坡灾害预警信息。
4 水库及池塘发生溃决性重大险情时应及时相关信息。
预警及程序
根据调查、监测、分析,按临界雨量、水位、山洪灾害征兆等,及时警报。其预警程序和启用条件如下:(1)在一般情况下,山洪灾害防御预警信号由县防汛指挥机构,可参照县―镇--村―屯―户的次序进行预警。(2)如遇紧急情况,如局地突降暴雨、滑坡、山洪超过临界值或水库溃坝等,村委会可直接报告县级防汛指挥部和镇防汛指挥机构,并可直接预警信号,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预警工作,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预警工作。
预警方式
我县发生山洪灾害的强度分为三级预警,即:黄色为Ⅲ级,橙色为Ⅱ级,红色为Ⅰ级。
(1)黄色(Ⅲ级)警报:当24小时内降小到中雨,预报降雨强度可能接近或达到临界雨量,来水流量有可能达到临界水位值和临界流量值时,而且降雨可能持续,预报将可能发生山洪灾害时,启动山洪预警系统,进入防灾状态,发出黄色警报信号。
(2)橙色(Ⅱ级)警报:当24小时内有中到大雨发生,预报降雨强度可能接近或达到临界雨量的1-2倍,来水流量达到临界水位值和临界流量值时,而且降雨可能持续,启动山洪预警系统,进入紧急防灾状态,发出橙色警报信号。
(3)红色(Ⅰ级)警报:当24小时内有大雨或暴雨发生,预报降雨强度超过临界值的2倍,来水流量超过临界水位值和临界流量值时,而且降雨可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启动山洪预警系统,进入特别紧急防灾状态,发出红色警报信号。
6转移安置
6.1 转移安置
6.1.1 确定需要转移的人员。
发生山洪灾害时,根据危险区基本情况,我们要按照预案选定的路线迅速将山洪灾害可能危及的区域内所有人员转移到安全区。
转移遵循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弱病残人员后一般人员的原则。转移责任人有权对不服从转移命令的人员采取强制转移措施。因地制宜挖好排泄山洪渠道,防止屯内积水以至危及房屋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转移安置路线的确定遵循就近、安全的原则。汛前拟定好转移路线,汛期必须经常检查转移路线是否出现异常,如有异常应及时修补或改变线路。转移路线宜避开跨河、跨溪或易滑坡等地带。在遇到特大山洪时,要做好相关重点村屯的群众转移工作。根据人员分布情况,转移以组为单位。
制作明白卡,将转移路线、时机、安置地点、责任人等有送信息发放到每户。制作标识牌,标明安全区、危险区、转移路线、安置地点等。
工作要求
一旦发生险情,工作组和村委会应及时向镇、县防汛指挥部报告,同时应急抢险队立即投入抢险救灾,紧急情况下可以强制征用和调配车辆、设备、物资等。发生灾情首先将被困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如有人畜伤亡,及时抢救受伤人员,清理、掩埋人畜尸体,对紧急转移的人员作好临时安置,发放粮食、衣物,同时作好卫生防疫工作。
抢险救灾
抢险救灾准备
关键词: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工作
一、基本情况
奉化市地处浙东南沿海,宁波市区南面,距宁波市区28 km。介于东经121°03ˊ~121°46ˊ,北纬的29°25ˊ~29°47ˊ。东濒象山港、隔港与象山县相望,南连宁海县,西接新昌县、嵊州市、余姚市,北与鄞州区相邻。东西相距约70.5 km,南北相距约42 km。本市辖5个街道,6个镇,356个行政村,2011年全市总人口483937人。全市陆地面积1268 km2。地貌构成大致分为“六山一水三分田”。奉化市境内有两大水系,大部分属奉化水系,属甬江流域;小部分属莼湖水系,也称港湾水系,为独流入海(象山港)小河流。奉化江水系主要河流有县江、东江、剡江。三江流至东北部平原地区支流纵横,河网密布,水流贯通,有水闸调节。莼湖水系包括莼湖、松岙、裘村等乡镇的溪流,源短流急,自北向南,单独流入象山港。
二、山洪灾害防御现状及存在问题
奉化市每年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山洪灾害发生,最近10多年来,对重点水库及小流域安装了自动水雨情测报系统,改造了防汛数据采集和预警中心,对7个镇(街道)进行了山洪灾害防治及防汛预案的编制,国土部门也对地质灾害进行了普查。同时,还兴修、扩建、改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措施,有效地减少或避免山洪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人为因素影响
人类活动进一步加剧了山洪灾害。由于历史原因,山林破坏严重,加上不合理地开发山丘土地,致使水土流失加剧;违规开发占用河道,致使河道过水断面变窄,河道行洪能力下降;开挖坡脚、削坡取地建房建路,破坏了山坡原有的稳定性,且无任何防护措施,造成山体失稳,加剧山洪灾害。在09年“莫拉克”台风中,溪口镇岩头村一小时、三小时、六小时降雨分别为56.8毫米、131.2毫米、192.3毫米,造成房屋冲塌、道路冲毁,4人死亡,造成该村直接经济损失1300余万元。
(二)保护工程欠缺
奉化地处浙东沿海,特殊的地形和地质结构,给山洪灾害的形成创造了条件,遭强降雨后容易失稳而导致水土流失及泥石流、滑坡的产生,原有堤防工程防洪标准低,加上年久失修,河道过流能力不足,当山洪暴发时,洪水无法及时下泄,而山区村民往往依河建房,成为受山洪灾害威胁最大的区域。1988年7·30洪水,奉化的西南、西北地区在11个小时内骤降大暴雨和特大暴雨,西南片、西北片平均降雨分别达到420毫米、337毫米。致使西南、西北山区多处山洪暴发,造成13人死亡,堤防、房屋等冲毁,经济损失达1.2亿元(当年标准)。
(三)监测、预警等非工程措施有待进一步加强
由于山洪灾害范围小、破坏强度大、预警时间短等特性,靠现有的监测系统,往往还是无法全部监测局部性、小范围的强降雨,为此需加强小流域监测系统建设和预警系统建设,从基层建设,从点到线、从线到面考虑,强化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提高全民防灾避灾意识,有效防御山洪灾害。
三、山洪灾害防御非工程措施建设
根据国家对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奉化市作为全国第二批小流域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建设县(市) ,投入600余万元,开展以建设监测预警系统、强化群测群防体系、完善防御预案、宣传防御知识等非工程措施为主的项目建设,有效防御山洪灾害,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1、山洪灾害防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和预警平台
建设了市级和镇级山洪灾害防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和预警平台,实现了实时雨水情、卫星云图、基础信息、预警、应急响应、系统管理等功能。建立了水雨情和水利工程等数据库,实现了省、宁波市、奉化市三级平台兼容和数据共享。
2、视频会商系统高清改造
对防指视频会议中心和计算机房进行了改造,主会场大屏幕改造,配置了交换器和电力保障系统。实现了从村—镇—奉化市级—宁波市级—浙江省级高清视频联接。
3、水文监测站点建设
在全市40个山洪灾害易发行政村(44个自然村)建设安装46个的简易自动雨量站和46个河道断面的水尺和水位警告标志,柏坑、大堰、石门等重要山洪防御点自动水位雨量语音报警站6个,重要屋顶山塘水库建设自动水位报警站27个,实现降雨、水位变化自动监测和报警。
4、实时视频监控系统建设
对剡江、县江、东江等重要河道断面安装了视频实时监控5套,与亭下、横山2座大型水库视频实时工情监控联接,配置了单兵巡查设备,若发生应急情况,可以将实时情况以视频方式传送到指挥中心的大屏上。
5、报警设备建设。建设LED气象信息预警屏48处,将灾害天气信息及时通过LED屏进行预警,为群众的安全转移赢得时间。每个山洪灾害村都配备手摇报警器和铜锣,对人员相对集中的重点村安装了6套预警广播,有关责任人配置了PDA移动预警终端,在降雨或水位达到山洪灾害预警值时及时报警,组织人员撤离。
(二)强化群测群防体系
市、镇、村三级建立了防御组织责任体系。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采取市、镇、村、组干部层层包干负责,制作安装转移图44张,危险区警示牌44个。向危险区的每户村民发放了山洪灾害防御明白卡,明白卡上印有转移对象、联系联络方式、注意事项等。并落实“四包、七落实”岗位责任制。汛前,每个村(居)、每一户由谁负责,转移到哪儿,怎么走,什么信号、由谁都要一一明确,落实到人。遇情况,要确保群众安全有序转移。
(三)完善防御预案
对全市受山洪灾害威胁的16条小流域所涉及的7个镇(街道)、40个行政村进行了全面普查,划定山洪灾害危险区和警戒区,确定危险区人口3013人,房屋3360间。对各村河道断面进行水文计算和分析,确定了准备转移和立即转移两个等级,以及临界雨量、临界水位在内的预警指标。并编制了各防御区域的洪水风险图和撤离路线图。编制完善了市级防御预案1个、镇级防御预案7个、村级防御预案44个。
(四)宣传防御知识和开展预案演练
市防指对各镇(街道)防汛信息员和小流域山洪预警员进行业务培训;通过LED气象预警屏向公众宣传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制作并发放宣传折页3000份、宣传光碟60张,市防指组织各镇(街道) 农业镇长(主任)、防指成员单位、部分村的防汛责任人,在莼湖镇河泊所村进行了小流域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演练, 现场有600多名群众观摩了演练。预案演练过程制作成教育片,分发到有关村进行宣传教育。
四、工作建议
1、加强责任制落实
山洪灾害突发性强、破坏性大,而直接面对防御工作的是基层,由于镇(街道)的防办人员都是兼职人员,再加上人员调动频繁,业务不熟悉,工作连续性差,对山洪灾害防御的重点、弱点掌握不全,缺乏深度,难以发现事故的隐患。所以要根据人员调整情况,对新任职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使其尽快了解山洪灾害工作情况,确保责任制落实。预警员是险区人员是否能及时安全转移关键岗位,必须要加强对山洪灾害预警员业务培训。
2、加强山洪灾害防御宣传和应急演练
山洪灾害具有成灾快、破坏性强、危害严重的特点,因此加强宣传、培训和演练对提高基层防汛人员的抢险救灾能力、群众的避险意识的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进一步丰富宣传方式,通过宣传册、宣传展示板进村等形式,广泛开展山洪灾害防御宣传,确保防御预案、避灾方式深入民心,做到人人心中有数。加大演练和培训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预案演练,重点是演练抢险组织工作,演练应急撤离方案,使防指各成员单位通过演练提高协调配合能力,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更加到位。
3、加强对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建设成果后期维护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已基本能实现管理各类预警信息、分析和展示预警信息、和传递预警信息三大设计功能,在运行和使用中要不断完善,充分发挥作用。这次建设后,我市各地共有测站百余个,站点密度非常大,后期的维护管理和资金保障压力将会很大。要拼弃重建设轻管理思想,保证山洪灾害非工程建设的后期维护费用,建管并重,使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建设项目真正为防灾减灾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服务。
五、结语
我市属于山洪灾害多发区域,不仅点多,而且面广,因为它的突发性较强,破坏力较大,预报预警难,防御难度大。山洪灾害防治可以使人员伤亡降到最低,这是防治所要实现的基本目标,防治措施的重点是在防的基础上进行的,防与治相结合,站在非工程措施的基础上,充分地结合工程措施。通过今年汛期运行,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成项目在汛期所发挥的防灾减灾效益是比较突出的。
参考资料:
[关键词]山洪灾害 小流域 影响
[中图分类号] X915.5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7-406-1
0引言
对于山洪灾害而言,通常是因为在强降雨的情况下而引发的一种自然性灾害。山洪灾害是我国一个重点的灾害问题,它的发生会给人民群众带来巨大的生命及财产损失[1]。
对于小流域山洪灾害来说,致因诸多,主要包括受地形条件影响、受水源条件影响、受植被条件影响及受社会经济条件影响。
面对山洪灾害,便需要在认清其特点的基础上,对其有效防范对策进行探究,这样才能够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进一步为我国灾害的安全防范工作的完善提供保障依据。
1山洪灾害对小流域的影响分析
1.1小流域山洪灾害特点分析
小流域山洪灾害的特点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具有很强的破坏性,由于是在山丘地带,因为大多数溪流及河流较为密集,且山高坡度,因此使当地居民分布在较低的平地,这样便会使洪水在很短的时间内过境,进一步造成巨大的灾害及损失。
其次,小流域山洪灾害具有可预见性小及突发性强的特点,在山丘地带一旦发生山洪灾害,则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出现洪水暴涨暴落现象[2]。
除此之外,小流域山洪灾害在分布上具有广泛的特点,同时发生也较为频繁。
我国夏秋季节雨水较多,同时由于我国人口居多的地方,无论是地形还是地质,均显得较为复杂,这就导致洪水及泥石流等灾害分布较为广泛,并且发生频率较高。
1.2山洪灾害对小流域造成的影响分析
小流域在发生山洪灾害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大型水利枢纽拦蓄洪水,那么突发的洪水便会一发不可收拾,从而祸及村庄、房屋,导致沿河地带房屋倒塌,并且沿河地带的农作物也会遭遇灾害,最为显著的便是田地被山洪冲毁。
小流域在发生山洪灾害的情况下,往往处于连降暴雨状态,这样无论是农田还是鱼塘,都会被冲毁,从而导致农作物被大量深埋在泥土当中。
除此之外,还会对当地的水利及交通设施造成破坏,在公路受到影响的情况下,无论是人们出行还是交通运输,均会受到阻碍,轻则造成经济损失,重视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总而言之,鉴于山洪灾害对小流域的诸多影响,采取有效的防范对策便显得极为重要。
2防范小流域山洪灾害的有效策略探究
2.1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全面构建,并加强宣传工作
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法规制度作为参考标准,进一步策划出有关小流域山洪灾害的防御策略[3]。通过大力宣传,提高居民的山洪灾害安全防范意识。与此同时,积极主动与相关政府合作,做好各项监督检查工作,以此使山洪灾害的防御工作更具有效性。
2.2做好小流域山洪防御工程设施建设工作
小流域山洪防御工程设施建设工作的完善具有很大的作用,比如能够使山洪灾害的发生实现有效防御,进一步使灾害损失得到有效减轻。同时,需做好水利建设工作,加大成本投入,使山洪防治工程能够充分抵御突发性的山洪灾害,进一步为居民的财产及生命安全提供保障依据。对于山区,由于经济比较落后,通常情况下河道护岸存在标准低下及质量差等问题,因此需要做好加固措施,以此使防洪避灾的能力得到有效增强。
2.3构建小流域山洪灾害预警体系
构建小流域山洪灾害预警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需要树立“自防自救”的安全防范思想。在降雨期间,需对雨水情况进行严密观测,并做好山体滑坡等灾害的巡查工作,通过预警设备在发生暴雨及台风等情况下及时发出预警信号,以此使人员获得第一时间的撤离,进一步降低人员生命及财产的损失。对于村单元而言,需对村里的危险地段加以明确,以此为人员的撤离工作的完善提供保障依据。
2.4保持水土的综合治理
做好保持水土的综合治理工作,便需要从减少地表径流及增加降水入渗程度入手,需要小地形得到有效改善,并把坡地向平地改进,与此同时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4]。在降水抵达地表之后,则会被地表的植被受拦截,进一步所流域的降雨便能够发挥冲缓作用,进一步使洪水的汇流时间得到有效延迟。对于部分流域,可采取梯田林草策略,使土地利用方式得到有效改善,进一步使流域植被的覆盖率得到有效增加。这样,在蓄水保土能力得到有效强化的基础上,塌陷、滑坡等现象的发生便能够得到有效减轻,从而降低自然灾害的发生。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好水生态保护基金的构建工作,与此保证旅游业及渔业收入的稳定。在提升科学管理水平的基础上,使保持水土的综合治理工作得到全面完善。
3结语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认识到山洪灾害会对小流域造成巨大的影响,与此同时还会给遭遇山洪灾害的居民带来惨重的生命及财产损失。因此,做好小流域山洪灾害的防范工作便显得极为重要。然而这是一项较为系统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完善,比如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宣传;做好小流域山洪防御工程设施建设工作;构建小流域山洪灾害预警体系;保持水土的综合治理等。相信做好以上这些,小流域山洪灾害将能够得到有效防御,进一步为我国灾害的安全防范工作的完善奠定良机。
参考文献
[1]毛显后.李怀志.贵州省小流域洪水预报系统开发与应用[J].贵州气象,2012,04:33-36.
[2]樊建勇.单九生.管珉.徐星生.江西省小流域山洪灾害临界雨量计算分析[J].气象,2012,09:1110-1114.
关键词: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
中图分类号:B845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山洪灾害作为我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如何才能有效的提高山洪灾害的防治工作和措施,一直都是相关部门研究和探讨的问题。要想全面的发展山洪灾害防治措施的建设和管理的工作,那么就必须要综合了解山洪灾害的特点和影响,正确的理解非工程防治措施在山洪灾害防治工作中的防御作用和避灾措施,通过科学合理的应用、合理的规划好山洪灾害的防治措施、完善山洪灾害的防治系统,从而有效的提高山洪灾害防治中的预警功能。
1.非工程措施在山洪灾害防治的作用
1.1、防御作用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主要就是通过检测预警系统,实施的收集当地控制点雨水情和工情等信息,从而有效的达到对雨水的情况变化的掌握,重点区域重点进行监控,开展和完善防御预案、强化强化群测群防体系、宣传防御知识、提高全民防灾避灾意识等非工程措施建设,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改变山丘地区山洪灾害日趋严重的局面,在极短时间内紧急转移大批的人员和财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第一,强化山洪灾害防治工作的责任管理体系,根据山洪灾害防治地区的地质环境和经济条件,建立准确、高效的监测、预警、通信和预报等监控措施,确保在山洪灾害的第一时间进行抢救和群众疏散工作,将山洪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第二,制定科学的山洪灾害防治预案,为有效开展山洪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处置保障。第三,有目的的培养群众山洪灾害防治意识,宣传山洪灾害的防治知识,提高群众在山洪灾害中的自救能力,能有效确保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非工程措施的建设和管理在山洪灾害防治中的具体应用,能有效提高山洪灾害防治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确保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将山洪灾害的破坏降到最低。
1.2、避灾方法
山洪灾害易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问题,对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山洪灾害的治理措施较为困难,为了保障人们的生活,在灾害发生中,一般采取移民搬迁的形式,确保人们在最快的时间里,获得正常的生活质量。在工程措施治理过程中耗费的财力、物力、人力巨大,但防御效果不明显,为了帮助群众避开山洪灾害多发区,最佳的非工程措施是移民搬迁,最大限度的控制山洪灾害带来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根据实践得知,只有将非工程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应用到山洪灾害防治工作中,才能确保山洪灾害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山洪灾害防治技术的发展,提高山洪灾害防治措施的效率。
2.引发山洪灾害的原因
山洪灾害成因主要为降水量集中、持续时间长,加之受灾地区荒山面积大,植被稀疏,保水能力差,每逢普降大雨汇洪成灾,导致山洪暴发。具体分析如下:
2.1、突然降雨。我县地域全部都是山地丘陵,该地区自然条件复杂,并且降雨较集中,当7月和8月份突然降雨时,雨期通常较长,则为山洪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2.2、特殊地形。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沟壑纵横,海拔高程落差大,山峰岩石,表面支离破碎,土壤土层薄,蓄水能力差,源短流急,极易导致山洪暴发,造成山洪灾害。
2.3、沟道阻塞。由于地质结构原因,土壤松散,连续降雨饱合后,易倾泄淤积大量松散物,也是造成山洪灾害的主要原因。
2.4、人为因素。有些群众房屋选址不合理,一些房子建在沟口、山脚、陡坡下,甚至行洪河道内,还有一些房子通过开挖坡脚、削坡取地修建;不经批准随意开矿、挖窑,随意弃土弃渣,不同程度加剧了泥石流、山洪灾害隐患。
3.山洪灾害防治实施的非工程措施
3.1、确定预警指标
预警指标分为准备转移、立即转移两级指标。
(1)雨量预警指标。降雨是导致山洪灾害的最主要因素,临界雨量是实时山洪灾害预报预警业务中诊断山洪灾害是否可能发生、并及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的关键性指标。临界降雨量是指可能导致山洪灾害发生的一定时段的最小雨量。参照雨量预警指标为参考值,系统建设后需根据雨情、水情、灾情资料积累不断修订,以适应特定区域预警需求。以诱发山洪发生的临界雨量为预警的基本指标,实施预警指令需依据基本指标和流域前期影响雨量(土壤湿润程度)因素综合确定。当小流域不同时段面雨量接近临界暴雨值时,各县山洪预警中心应向流域内居民准备转移的指令。当小流域不同时段面雨量到达临界暴雨值时,各县山洪预警中心应向危险区内居民立即转移的指令。
(2)水位预警指标。水位预警指标分为水库水位预警指标和河道水位预警指标。水库水位预警指标参照各水库的防洪预案执行。河道水位预警指标:山洪灾害危险区小流域内,缺乏实测历史水位资料,目前水位预警指标难以确定。为此在各县小流域选定下游有重要城镇,工矿企事业单位,且人口相对密集的水位预报节点,进行历史洪水位调查,依据各调查点的山洪灾害成灾情况,确定历史成灾水位为立即转移指标;结合当地水利工程在历史成灾水位上适当降低,作为准备转移指标。
3.2、预警内容及方式
(1)预警内容。预警内容主要包括:暴雨洪水预报信息;暴雨洪水监测信息;降雨、洪水位是否达到临界值;水库及山塘水位监测信息;可能发生泥石流或滑坡的监测和预报信息等。
(2)预警方式。根据监测、预报、调查、分析,按临界雨量、水位、山洪灾害征兆等,采用多种方式,及时警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设置预警信号、报警信号。按照发生山洪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因地制宜地确定不同级别预警信号所对应的预警方式。预警信号城区可为电视、广播、Internet网络、电话、传真、移动通信、短信;乡(镇)及村级则可采用广播、电话、锣鼓号、报警器、短信等方式通知民众,具体预警信号的形式可结合本辖区实际情况自定。
4.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与管理的具体应用
4.1、提高山灾害防治的技术监控研究
为了全面发展非工程措施在山洪灾害防治中的应用,要提高山洪灾害非工程建设的技术研究,促进山洪灾害防治监控技术的发展。第一,合理划分山洪灾害的区域,根据山洪灾害的地形、地质条件和气候变化规律,分析山洪灾害可能会发生的地区、程度、类型、影响和范围,正确划分安全区和危险区,进行灾害监控区的重点规划,合理分配监控设备和人员,确保山洪灾害防治工作中的监控质量;第二,正确调整预警指标,预警措施是为了尽可能第一时间疏散人群,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但是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和预警指标的设置,会出现误报或谎报的情况,这样会催生群众的麻痹心理和厌烦情绪,因此,正确调节预警指标,提高对山洪灾害的预测能力和监控技术,是强化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的必要手段;第三,加强对山洪灾害的预测研究,提高山洪灾害的准备工作,确保山洪灾害预报的准确率和时效性,当前我国的山洪灾害预测技术有待发展和完善。
4.2、规划小流域的山洪灾害监测
为了完善山洪灾害防治管理工作,适当开展不同地区的山洪灾害防御评估,有利于灾害防治工作的相互交流、相互促进,还能有效引导山洪灾害防治地区建房设施的质量,确保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对突发性灾害的预防能力、抢救措施和修复工作进行科学的研究和探讨,促进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和管理的发展。对小规模流域的山洪灾害进行评估,结合地域地形的特点和雨季的变化,加强山洪灾害的预警,为山洪灾害的抢救工作提供更多的时间,尽可能的减小山洪灾害造成的损失。
结束语
对于山洪灾害中的山洪、泥石流和滑坡等,根据地势的情况,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防雨措施,并且提高预警系统。根据2010年编制的《山洪地质灭(灾)害防治专项规划》的基础要求,对山洪灾害的防止进行系统化的防治措施,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建立健全长远的防治系统和防治措施,在山洪灾害中全面实施非工程的措施,全面加强山洪灾害防治的建设和管理的工作。
参考文献
[1]蒲自平.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与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4,12:297+322.
[2]孟东勇,秦亚丽.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探讨[J].江西建材,2014,06:82.
【关键词】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应用
中图分类号:B84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彭阳县位于宁夏东南部,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总土地面积2528.65km2,总人口26.5万人。境内海拔在1248─2418m之间,年平均气温7.4―8.5℃,年降水量350─550mm,但在区域、时间上分布不均,在区域上主要是南多北少,时间上主要集中在6-9月份,约占全年总降雨量的61%-70%,并多以暴雨形式出现,极易形成洪涝灾害。全县有地质灾害险点78处,涉及12个乡镇50个行政村2678人,其重险点19处。有记载造成较大损失的就达70多次,1996年7月27日,彭阳两日降雨量达到135毫米,黑牛沟山体滑坡,造成25人死亡。近年来,范围不等、程度不同的山洪灾害每年都有发生,对当地经济发展造成严重损失。
一. 系统的建设原则
彭阳县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监测及预警系统,按照水利部“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运行环境、统一安全保障、统一数据中心和统一门户”的要求,结合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和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整体推进。实施中根据项目的特点将任务进行分解,其中群测群防体系和预警系统设备安装项目由彭阳县水务局负责实施;采集站点、信息汇集平台、软件部分及预警系统由水利厅信息办结合信息化建设统一实施。项目按照基本建设程序,严格执行“四制”管理。项目建成了覆盖山洪灾害防治区水雨情监测站网、监测预警平台、软件以及县、乡(镇)、村三级防御预案,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无缝覆盖”的山洪灾害防御体系,提高山洪灾害防治区全民防灾避灾意识,有效避免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
二.系统的主要构成
彭阳县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监测及预警系统主要包括在彭阳县水务局及彭阳县境内相关乡、镇、村建设安装的信息采集系统、信息汇集平台、软件部分、预警系统、群测群防、气象部分及山洪灾害普查危险区划定七项内容构成。
1.信息采集系统。建自动遥测雨量站35处,自动遥测水位站10处,简易雨量站27处,人工水位站2处,视频监测站4处;
2.信息汇集平台。设立机房和视频会商室,配套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计算机、摄像机等设备。配套视频会议系统1套,IP语音电话系统30套,1台47寸液晶电视、1台80寸液晶显示屏;
3.软件部分。开发并集成县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软件系统1套,数据中心数据库1套,三维GIS平台软件1套, Orcale 11g 数据库软件1套, 1:5万DEM数据及矢量图层拟采用数字宁夏平台数据,实现资源共享;
4.预警系统:配套1条20MSDH专线,短信预警设备1套、1套电话传真预警设备、13台传真机、乡级、村级无线广播90套、电动防空警报器12套、12台5kw汽油发电机,手摇警报器82套,铜锣232套,
5.群测群防:编制县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1套,12套乡(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82套村、大中型企事业单位预案,发放宣传册、明白卡3.2万份,制作光盘61套,警示牌、宣传牌290块,开展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培训844人次。
6.气象部分:配套6要素气象站设备3套,建设及3台台式计算机、1台传真机、1台激光打印机的购置安装及前期站资料共享升级改造;
7.山洪灾害普查及危险区划定:对彭阳县进行普查,划定危险区82个,涉及全县12个乡镇82个行政村232个自然村。危险区内有住户10466户,房屋17332间,人口总数46978人,确定预警指标。
三.系统运行情况
根据项目监测站点建设性质和专业技术力量等因素,自治区水利厅等部门联合印发《宁夏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自动雨量站、自动水位站、视频监测站的运行维护管理由自治区水文局负责;简易雨量站、人工水位站、会商设备、网络硬件设备及软件、预警设备的运行管理维护由彭阳县水务局负责;气象部分建设内容由固原市气象局负责。
为检验各系统的运行情况,2013年3月29日,彭阳县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彭阳县组织武装、公安、农牧、水利、交通、卫生等22个单位及320名群众,在彭阳县红河乡红河村组织开展了山洪灾害应急演练,演练指挥部设在彭阳县水务局视频会商室,指挥部下设监测、信息、转移、调度、保障和应急抢险6个小组。同时在红河乡红河村设立临时指挥部。演练活动以红河乡红河村灾害险点为情景,虚拟该险点发生连续强降雨造成山洪险情,监测人员将测报的降雨、水情以电话等方式传递给村预警人员,由村预警人员立即将信息报临时指挥部,临时指挥部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将信息上报到彭阳县指挥部和山洪灾害预警平台。县指挥部通过监测预警平台获得的水雨情信息,同时根据监测报告和气象部门提供的降雨资料,综合分析、会商后,确定预警级别及预警范围,然后预警。预警产生后,通过预警平台向相关人员预警信息,并宣布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和应急预案。村预警人员通过手摇报警器、喇叭和锣鼓预警信息,组织群众撤离、抢修道路、搬运物资、救治伤员、安置灾民、开展疫病预防,整个演练过程持续1个多小时,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各系统得到全面检验。
2013年7月7日20时至15日14时,彭阳县境内普降中到大雨,降雨量均超过140mm,白阳镇24小时降雨量达到134.5mm。灾情严重,县防汛指挥部启动了防汛三级应急预案,通过山洪灾害预警信息平台,及时预警信息,提醒相关人员加强防范。同时加强水库运行调度,将防汛物资装车,抢险队伍和抢险机具随时待命出发。由于预警信息及时,未发生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存在问题
一是后期维护资金缺乏,难以保证各设备的正常运行;二是乡村管理使用人员年不固定,文化程度不高,接受新技术的能力较弱,操作不规范,设备的维护与应用跟不上,造成设备不能正常工作。
全县防汛抗灾工作已经进入非常时期。今天,县委、县政府专题召开全县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会,主要是贯彻落实省、市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会议精神,认真研究我县山洪地质灾害防御措施,切实做好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刚才,灵官殿镇介绍了防灾避灾的先进作法和经验,水务、国土部门通报了我县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情况,还观摩了灵官殿镇双河口村山洪灾害紧急避灾演练。等会,县委周书记、艾县长还将作重要指示,大家一定要认真领会精神,切实抓好落实。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认真领会省、市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会议精神
6月17日,省委、省政府在浏阳市召开全省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座谈会。省委张春贤书记在会上强调,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要求、措施和责任,确保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抓紧抓好、落到实处。总的要求是坚持“一个原则、两个确保”,即始终坚持人民生命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杜绝群死伤;确保水库(电站)、尾矿库安全,不垮一库一坝。6月22日,市委、市政府在洞口县召开了全市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会议,市政府郭市长就绥宁“6·9”洪灾讲了十个方面二十个问题,并部署安排当前的防汛抗灾工作。市委童书记做了重要讲话,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不垮一库一坝,杜绝群死群伤”的防汛工作目标,坚决克服麻痹松懈思想与侥幸心理,结合本地实际,着力抓好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各级各部门务必抓好“六个落实”,即责任落实、防灾落实、测量落实、预报落实、保障落实、整改落实。全县上下一定要认真领会省、市会议精神,尤其省委张春贤书记和市委童名谦书记的讲话精神,对照我县的工作目标与任
务,结合各自工作,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
二、正确分析我县目前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县未发生一起造成人员伤亡的山洪地质灾害。应该肯定,全县上下对防御山洪地质灾害越来越重视,科学防控,积极应对,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前段时间气象部门几次预报有强降水过程,我县虽然没有大的强降雨,没有造成大的损失。我们希望风调雨顺,但必须有备无患。如今年6月24日,简家陇、水东江乡及三都、黄家坝水库等地持续一个多小时强降雨,其中简家陇最大三小时降雨96毫米、杨家冲老百姓房子水浸四行土砖高,冲垮了一些山塘,淹没禾苗、西瓜,造成了一些经济损失。幸好只有一阵子,雨就停了,如果时间再长,那么就会造成很大损失,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已进入主汛期,到了险情和灾情易发、高发的时候。因我县防御山洪地质灾害基础不牢,隐患大,所以,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山洪地质灾害隐患较多。目前全县重点山洪防治区就涉及26个乡镇,103个村,其中市级重点村48个。存在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125处,其中崩塌1处、滑坡85处、泥石流4处、地面塌陷4处,岩溶塌陷1处。主要分布在两市镇、牛马司、界岭、砂石等矿区以及灵官殿、石株桥等花岗岩分布区。二是尾砂坝安全问题突出。我县有邵东铅锌矿尾矿库、高桥铅锌矿尾矿库、金众矿业公司尾矿库、华泰龙公司渣场四座尾矿库,大都存在着坝体稳定性不强,巡坝、放矿工人业务素质不高,无观测设施,无应急救援物质储备等安全隐患。目前,我县已进入主汛期,强降水天气时有出现,对尾矿库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三是水利工程现状不容乐观。据统计,全县126座水库中存在不同程度险情的有56座,尚有23座没有通防汛公路。中型水库干渠及引水渠共有险工险段132处,特别是三合、炉前、天台山三座水库的引水渠,不但难以发挥防洪减灾作用,而且已成为安全度汛的重大隐患。四是报警设备缺乏与落后。全县48个山洪地质灾害易发村仅有17个配备了高音喇叭等报警设施,其它31个仅配置了铜锣、口哨等简易报警设施。五是防汛器材物资配备不足。特别是属乡镇管理的小型水库防汛器材物资储备严重不足。六是非法建房、构筑现象时有发生。在水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内非法修建建筑物、构筑物。如黑田铺乡大塘村刘富军擅自在左冲水库溢洪道管理范围内非法建房,严
重影响该水库的安全运行。七是基层群众防灾避灾意识不强。山区群众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对灾害认识不足,防灾意识淡薄,自救互救能(本文来自中-科软件园*,转载请注明!)力低。此外,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也加剧了山洪灾害损失,与水争地、与山争地现象普遍,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解决。
三、扎实做好山洪地质灾害防御的各项工作
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省委“坚持一个原则,做到两个确保”的总体要求,紧扣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不溃一库一坝,杜绝群死群伤“的防汛工作目标,结合实际,突出重点,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宣传发动。防汛抗灾工作必须广泛动员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要进一步加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普及和教育培训,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将防御山洪灾害的基本知识宣传到村、组、户,将防灾、避灾、救灾常识送进机关、学校、工厂、矿区等,切实提高全社会的防灾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要在做好宣传工作的基础上,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各级干部进行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各级干部特别是乡村领导干部和党员骨干的应急反应和组织指挥能力。新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