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2 09:50:3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新能源技术管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房屋建筑;节能环保;能源;墙体保温;屋面
Abstract: housing construction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is the national construction of energy-saving society, guarantee social stability and harmony of the important measures. Promote scientific construction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cept, help to establish an effective energy security guarantee system, actively promote construction industry applications on various energy conservation technologies,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work. So strong application in housing construction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first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hen analyz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finally from walls, doors and Windows and roof three aspects discusses in detail the main points of construction of housing construction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 words: building construction;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The wall heat preservation; roof
中图分类号:TU20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房屋建筑节能环保的意义
(一)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
围护结构的设计对房屋的环境性能、能耗、室内的空气质量以及房屋外观等起着很重要的影响作用。通常加强维护结构的成本支出只占总投资额的3%~6%,但是节能的效果却比无节能设计要高出10%~20%。
(二)降低建筑设施运行的能耗
在建筑物当中,照明采暖与制冷是主要的耗能因素。通常同时采用高效能的采暖设备、空调系统以及低功率的照明灯具,可以降低建筑设施运行的能耗。一般市场上对节能产品都有节能认证说明的,如美国一般鼓励采用“能源之星”的产品,而澳大利亚对耗能大的家电产品实施最低能效标准(MEPS),这样才能真正地降低建筑设施的能耗。
(三)提高能源总利用率
通常一次能源在转换成建筑设备系统使用的终端能源的过程中,会损失一部分能源,从而降低了能源的总利用率。所以,在进行节能设计时,要考虑一次能源转化的损失作用,对建筑中耗能比较大的电器产品,应采用效率较高的能源,如天然气的效率比电能高。
(四)开发利用新能源技术
在现代房屋节能技术中,开发利用新能源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同时这也是为未来非可再生资源枯竭做准备。现代高科技技术已经能够实现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愿望。例如太阳能技术、风能利用技术、水能利用技术、地热能开发技术以及潮汐能利用技术等。建筑设计者在房屋上利用太阳能技术,不仅可以进行取暖,还能转化为电能再利用,如果能将光电产品与建筑构件设计为一体,如光电外墙板、电遮阳板、光电天窗、光电玻璃幕墙以及光电屋面板等,可以将房屋的耗能转变为产能,极大地节约了能源。
我国房屋建筑施工中节能技术的应用现状
在我国房屋建筑中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是一个系统的项目,其贯穿于施工的各具体环节,工程项目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都要积极参与其中。
在我国现代建筑行业的形成与发展中,节能施工技术理念最早提出于上世纪80年代,我国政府和各级建筑主管部门适时加大了对于房屋建筑节能施工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力度,为节能施工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界环境。另外,随着人民群众总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房屋建筑的功能和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这也为房屋建筑中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由此可见,我国房屋建筑中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总体呈现出创新发展的态势,并且逐步构建了适合我国建筑行业节能技术理念和管理模式、体系。但是从长期发展的度而言,国内房屋建筑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普遍存在要点不明的现象,工程技术管理人员难以在施工中准确选择合适的技术类型,往往容易造成不同程度的能源浪费,甚至有可能影响到房屋建筑的整体施工效果和质量。另外,目前国内房屋建筑中应用节能施工技术的成本仍然相对较高,进而造成商品房价格的不断攀升,这也是急需得到解决的关键问题。
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节能环保措施
(一)墙体的节能环保施工
关键词:民用建筑;节能;施工技术;初探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目前我国对于建筑施工节能技术的开发应用十分重视,发展也相对迅猛。但是建筑施工节能技术不仅涉及墙体、屋面和门窗等建筑物部位的保温节能,还与建筑技术、能源技术和材料技术等技术类型紧密联系、息息相关,还需要政策支持,建筑设计和现场施工管理等各个参建部门通力合作方能实现。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技术体系,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继续发展完善。相关技术研发和管理人员应不断创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吸取先进经验,同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积累实践经验,不断促进我国建筑施工节能技术的发展进步。
1 房屋建筑节能施工技术要求
通常情况下,可以从外墙、门窗、屋面等方面的施工来提高围护结构的密闭性和热阻值,以达到建筑物的节能效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考虑节能建筑施工的特殊性,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岗前培训,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控制各个施工工序和环节,保证到达预期的施工质量。
2 建筑施工节能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建筑施工节能技术的管理
建筑施工涉及面广,施工过程中需要多个部门和工种联合作业才能完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相关管理工作,避免不必要的冲突造成工期延误,保证施工有序进行,顺利完成。
2.2 建筑施工节能技术的相关政策
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节能技术还处在起步发展阶段,因此还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部分地区对于建筑施工节能技术不够重视。这就导致节能建筑施工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财政保障,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建筑施工节能技术的发展。
3 建筑施工节能技术管理措施
建筑施工节能技术一般来说具有能源消耗低、科技含量高和环境污染小等特点。节能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能有效促进建筑行业的节能高效发展。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建筑施工节能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注重开发研制新型节能建材,积极学习吸收世界先进建筑节能技术。
3.1 采暖和制冷节能技术管理
以集中供热为基础,多种供热方式相结合的城镇采暖系统前提下,对热电站、供热管网等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和升级,应用新型节能采暖系统技术,发展以利用多种能源形势的集中制冷系统,促使燃气空调和热电冷部门通力合作,联产联供。
3.2 保温屋面施工节能技术管理
(1)保温隔热材料的选用。必须严格按照产品技术规范和施工设计进行选用,重点考察材料导热系数、吸水率和外观容重等性能参数;储存材料应注意防水;施工中应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和配合比规范进行操作,必要时进行试配。(2)合理设计屋面坡度和各点厚度。设置厚度控制点不能形成热桥;合并考虑排气孔和通风问题,根据保温层特性设置伸缩分隔缝,以防止屋面热胀冷缩造成大面积开裂。(3)施工前充分考虑天气因素的影响。应选择晴天连续作业。施工前做好原材料和防水层的防风防雨措施;铺设保温层前必须保证基层的情结(清洁)干燥,必要时涂隔气层。
3.2.1 墙体施工节能技术管理
墙体是建筑物结构的主体,墙体材料的保温性能对建筑物的耗热量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墙体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墙体保温性能能否达标。因此应推广空心砖墙和复合墙体技术达到节能保温的目的。
空心砖墙一般以整砖平砌,顺墙长方向设置。空心砖不宜进行砍凿;墙体中有管道或预埋件处,应使用实心砖,不得用水泥砂浆填孔或者随意凿孔,以避免墙体不密实或出现通缝和冷热桥现象。
对于空心砌块墙体,施工节能技术部门应根据施工图纸及具体施工条件,绘制出砌块排列图。尽量排除砌块建筑的墙体热阻值低和裂缝处容易发生渗漏等不利因素对墙体施工的影响。保证砌块和砌筑砂浆的质量以及灰缝的饱满度,粉刷层应与砌块紧密粘接,保持砌块的均匀性和整体性,以提高空心砌块墙体的整体施工质量。
3.2.2 墙体保温施工节能技术管理
墙体保温施工时墙体节能技术应用的关键环节。通常在墙体的外侧或内侧设置保温层。施工一般采用抹灰,喷涂,干挂,粘贴和复合等方式进行。内侧保温层设置方法较为简单,但保温效果不如外侧;外侧保温层可节省使用面积,但是粘结性较差,容易出现开裂渗水等问题。施工时应根据实际不同的施工方案和保温材料类型,选用不同的技术措施。施工时温度一般不得低于5℃;夏季炎热应注意养护和保湿。
3.2.3 门窗安装保温施工节能技术管理
门窗的密封性和传热系数是外墙节能措施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外门窗的能耗占总能耗的比重很大。因此在保证采光和通风等施工要求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减小门窗洞口的面积,减少冷风渗透和传热损失,提高门窗自身的保温性能。提高门窗的气密性,采用密封性好的新型门窗材料,设置泡沫塑料密封条;推拉窗轨道必须进行密封处理,缝隙较大的局部位置应使用单组份密封胶加固;安装门窗框架时应严格检查框架垂直度,密封条不密闭和缝隙超标的门窗扇坚决不能上墙。
3.2.4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管理
建筑施工节能不仅要重视新节能技术的开发,还要加强对已有建筑细节的节能改造工作。根据已有建筑的实际使用情况和能耗特点,对其进行合理的节能技术改造。例如对墙体使用新型节能保温材料,减低热传递,减少人工制冷的使用;加装太阳能热水器供暖或供应热水,减少对于石化燃料的消耗。
4 加强新型节能技术、材料的开发与使用
“共建节能型社会”已是大势所趋,围绕着“绿色建筑节能型住宅”,一些节能建筑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应运而生,必将引领未来的发展潮流。建筑节能发展的重点领域为研究新型低能耗的围护结构(包括墙体、门窗、屋面)体系成套节能技术及产品;新型能源的开发和能源的综合利用,包括太阳能、地下能源开发利用和能源综合利用,室内环境控制成套节能技术的研究和设备开发;利用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分析制冷空调系统,对制冷空调系统进行智能控制,最大限度减低运行能源现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成套技术,特别是围护结构和采暖空调系统改造;建筑物室内温度和湿度控制技术和冷热量计量收费技术及产品。近年来节能建筑体系日趋完善,太阳能、地热、风能、节能围护结构等新技术应运而生,节能建筑技术因此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先导。以复合墙体与节能外门窗、新型暖通及空调技术、节水器具、节能型灯具及调控、再生材料的循环利用、区域热、电、气三联供技术、开发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核能等为代表的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制将成为世界建筑材料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5 结束语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带动。大量的建筑工程项目投入建设,建筑施工必然会导致能源的大量消耗,进而增加了我国能源行业的压力。为了降低能量消耗,减轻环境压力,应该大力推行建筑施工节能技术的应用,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在保证工程质量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建筑施工节能技术和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 黄卫兰,林华.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及后浇带技术初探[J].价值工程,2010,(19).
[2] 丘林海.建筑节能实施技术研究——以外墙外保温技术推广为例[J].民营科技,2010,(10).
[3] 金时州,夏中表.对建筑墙体外保温技术的作用及施工技术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2).
关键词:低碳经济 风电产业 固定电价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类对自然的损害也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然而低碳经济却给人们的未来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从1992年巴西的《里约宣言》到1997年日本的《京都议定书》,再到2003年英国发表的《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最后到2009年底的哥本哈根的气候大会,人们的环保意识已在不断增强,低碳已悄悄在人类的不断审视自我发展中成长。低碳经济一度成为各地媒体关注的焦点,而风电作为良好的清洁新型能源为实现国家政府减排目标举足轻重,也为未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很重要的探索。风能开发利用在国外已有781年的历史,进入新世纪以来,发展风能等清洁能源已成为人类的必然选择。但是我国当前实施的风电招标制在促进我国风电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很大困扰。风电产业又当实施何种定价制度,不得不提到这一新型能源的发展议程中来。
一、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风电企业定价现状的剖析
所谓的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其实质是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改变,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目标是减缓气候变暖。而作为新型清洁能源的风电产业,不仅促进了世界经济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也加速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更是低碳经济发展观的体现。正是由于风能资源更具有可再生、永不枯竭、无污染等特点,综合社会效益高,风力发电对于我国政府减排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其应用范围之广,实施力度之大,正是这一朝阳产业的很好证明。然而,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其实施目标还存有一定的差距。本文基于此进行了如下的一些探讨。首先对我国风电产业的定价和发展现状进行简单的剖析,当前我国风电使用的是招标定价机制,其虽有好的一面,但更多的是它所带来不利的一面。下面将具体分析。
(一)我国现行的风电招标定价机制实施状况
1、我国电价分摊机制的有关情况
从2006年我国颁布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调配暂行办法》中可以了解到对可再生能源上网电价的说明及其补贴原则。根据相关规定,通过风电招标来确定风电等新能源的价格,而当上网电价高出当地煤电上网电价时,各电网企业就要按其占全国销售电量的比例进行统一的分配。
2、招标定价制及其弊端
2006年我国实施了《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其中明确规定风电定价采取特许权招标制,即由报价风电上网电价最低的投标商中标。由特许权定价制确定的上网电价,每千瓦时仅在0.41元至0.55元之间,而由相关部门计算的结果却显示,较为合理的投资收益率的前提为平均上网电价约0.65元/千瓦时。目前中标价格普遍过低而导致风电投资回报率极其有限。同时风电上网的价格过低,而风力发电的大部分投资又在风电设备,这也就减少了对下游风电设备的投入。与此同时招标定价机制引发了风电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由于特许招标制规定哪家投标商的上网电价最低,哪家就中标,这就导致了一些企业为中标而以不合理的低价格进行投标。过低的价格使企业根本就没什么利润可言,把许多企业挡在了投资之外。
3、广东标杆定价的新尝试
广东试行的风电标杆价,揭开了中国风电固定电价制的序幕。一旦得到推广,极有可能代替目前风电特许招标这一制度。2008年初,广东依据《可再生能源电价格及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和《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调配暂行办法》制定了广东省风电标杆上网电价,即风电每千瓦时0.689元,若原上网电价高于本价格的将维持原有价格不变,其中为招标项目的则继续以招标时确定的价格实施。这极大地促进了本省风电产业的发展,且有可能向全国进行推广。在当前的风电行业发展困境与业界的质疑中,国家相关政府部门也调整了风电特许招标制度的政策,改变以往价低者胜的招标标准,转而采用“中间价”的标准,说明政府也在不断探索风电发展的新的适合的法案。
4、拭目以待的固定电价制度
2007年电监会曾在其网站上表示,风电特许权招标制很有可能带来超低电价的竞争风险担忧,同时建议将风电招标定价制度改为固定电价制度。而所谓的固定电价制度是以强调价格为基础的一种政策机制。其具有固定性、强制上网性、优先购买性、价格分摊性的特点。这种购电法制度理论机制如图1所示,即通过政府的价格管制可以弥补市场失灵造成的资源配置失衡,从而促进风电产业达到社会最优规模。与招投标制相比,强制购电机制的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由立法规定电网公司购买风电等新能源电力的义务,使上网电价得到法律的保障,大大减小了投资者的运营风险,从而有利于扩大投资规模。第二,根据不同的能源技术成本制定不同的上网电价,有利于提升新能源技术。第三,通过立法明确了风电投资商、电网企业、消费者和政府主管机构四方的权利与义务,降低了政策的执行成本。
(图1)购电法作用机制
(二)政府较为完善的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制促进风电产业发展
通过对以上我国风电定价机制的分析,不难得出风电产业的有效发展仍需政府出台政策扶持。发改委于2006年正式实施了可再生能源发电费用分摊制度。同年又根据《可再生能源法》先后颁布了《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以及《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调配暂行办法》。而根据最近的政策规定,在2009年度可再生能源电价3亿多元附加补贴金额中,对风电补贴达到了九成,并且列明了具体的补贴方案,这就提高了企业建设风电项目的积极性。据有关资料报道,总理支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预计到2020年,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3000万千瓦,此举将大力促进风电产业的发展。
二、低碳视角下发展风电新型定价的原因和意义
从以上的阐述中我们不难看出我国风电企业定价的症结所在。下面将在低碳的视角下来分析发展新型风电定价的原因和风电本身具有的独特优势及其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
(一)发展新型风电定价的原因分析
1、我国能源结构不合理、效率低下
我国长期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和以火电为主的电能结构,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恶性的经济循环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新型清洁能源已成为当代人类发展的迫切需要,而固定定价机制有利于风电产业的完善和发展,是保证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措施。
2、发展新型风电定价符合当前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
开发新能源促使解决我国能源污染和利用率低的症结,同时改变我国能源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发展新型风电定价能够较好的促使低碳经济的发展,进一步说,发展新能源也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保证,更是融经济增长、环境保护、能源安全和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一体的举措。
(二)新型风电定价制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
1、有助于发挥风电产业的低碳环保效应
风力发电是一种干净的可再生能源,具有获得能源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双重作用。据统计到2020年风电等清洁能源每年可大幅减少的温室气体约百亿吨,这将大大改善环境质量,有效的缓和气候变暖的状况。
2、能够很好的促进社会就业
固定定价机制的实施将促进风电产业的发展,而风电等新能源新型产业的发展就意味着增加了对风电人才的需求,增加了社会的就业岗位,从而改善我国社会就业状况。
由于新型定价方法有利于风电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进而促进风电产业在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关键的作用。风电不仅能够满足能源供应,而且还可以保证能源安全,也符合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发展风电产业可以减轻我国对石油进口的依赖,增强我国能源供应的安全可靠性,是解决中国能源供应不足的有效途径之一。2006年1月生效的《可再生能源法》中就鼓励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在这样背景下,说明国家支持风能等新能源的迅速发展、壮大,这显然已成为必然趋势。
三、我国风电产业定价的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应对
近几年以来,风电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不断加快,建立鼓励发展风电的市场化政策机制,以促进风电大规模发展、技术进步和经济性的提高,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但是定价方法却不能单独来看,要从整体社会效益及各个方面来考虑,使新型的风电定价策略与风电发展的各个方面相适应,惟有如此才能真正推动风电产业的发展。具体的风电定价策略与配套措施如下:
(一)实施阶段制定价策略
1、风电产业初期采取固定电价上网机制
风电招标定价机制不合理,制约风电产业发展。我国目前实施的风电特许权制仍存在一系列问题:首先风电的特许招标竞争机制,导致风电上网电价波动过大且价格偏低,阻碍了投资商的投资热情,不利于风电行业发展,制约产业链发展。其次招标定价机制导致投标企业恶性竞争,导致整个行业过多地追求低成本,使风电上网电价过低致使整个行业都亏损而陷入困境,阻碍了风电行业长期健康地发展。当前中国的风电上网价格,是依靠由政府部门招标形成的,存在人为压价的因素,不利于风电产业长远发展。欧美国家大都采取风电强制入网和固定电价制度,这样保证了风电的价格补贴,为风电市场和设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此为我国风电产业初期采取固定电价上网机制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2、产业中期再实施招标制度
为避免风电特许权招标造成的恶性竞争,可以对招投标设立价格下限。同时提高招标保证金率,以增加投标商的进入和退出成本。这样有利于加强产业竞争力,加强风电企业的竞争意识,积极引导投资方向,促使投资者获得稳定的投资收益率,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制定具有中长期保护性的合理的风电上网价格,使得投资者可以获得较高的回报率。这一制度下,把风电的风险转嫁给了消费者,使得风电在发展初期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有利于推动风电产业的迅速发展,但随着风电技术的成熟和产业发展,为避免风电价格背离实际价值,损害电力用户的利益,降低社会效益。因此在风电发展远期,应该实施新的策略,如实行配额补贴等激励制度,招标定价和固定价格相结合等。
(二)国家完善相关政策和激励机制,保障风电行业实施固定定价制
政府完善与风电价格相关的激励政策,实施固定定价机制,有利于提高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如建立起风电发展基金,拓展融资渠道,并在税收、价格、补贴等方面,制订一系列鼓励政策。
1、完善价格分摊机制,解除风电发展的障碍
由于风电成本比较高,基本电价根本不能实现还本付息的目标,为了风电的发展必须增加一部分额外的电价。因次发展初期的高电价应由全社会每一个电力消费者共同分担。
2、完善补贴、税收等激励机制
国家应在税收、并网方面对风电一些支持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可再生能源的环保优势,加强对风电的投资补贴,并按发电量进行补贴。国家应制订并落实优惠税收政策和电价补贴政策,从根本上形成发展的良好环境,使电价切实起到激励作用。
3、加大相关支持产业的建设力度,提高风电规模化和国产化程度
由于风能资源天然的不均分布特性,因此需要国家科学集中规划,发挥集群优势。顺应时代潮流,被称为国家风电叶片研发领域“鸟巢”的保定华翼风电叶片制造技术已于8月18日将其自主研发生产的首批2.0兆瓦45.5米风电叶片,在天津港装船运往韩国。结束了国外长期垄断风电叶片核心技术的局面。“华翼风电”创造了中国风电产业核心技术-风电叶片自主研发的奇迹,成为我国唯一实现从气动设计、结构设计、模芯制作、模具制造到叶片生产的自主研发企业。另外要积极促进风电设备制造业规模化发展。由学习曲线理论(如图2),我们可以知道风电这个新兴产业,只有在引进消化吸收上积累技术管理经验,实现自主产权,才能在竞争中不断壮大。因此我们要加强自主创新,实现规模化,来降低风电的价格。
(三)加强风电企业之间的发展合作,避免恶性竞争
风电特许权招标的实行,使得风电企业面临剧烈的市场竞争,而导致一些企业以不合理的低价格进行投标。过低的风电电价使得风电企业难以盈利,达不到促进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开发风电的积极性。因此要规范风电企业的市场竞争行为,加强合作,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加大投资总额,避免恶性竞争,促进国家电网价格的规范化与制度化。
(四)确立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提升风电产业竞争力
我国要培育合理的市场竞争机制,从风电的具体发展情况来看,采取适合风电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首先,必须要培育健康稳定的市场。除了给予风电企业一些优惠的扶持政策外,还应适当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建立适合中国风能发展的市场机制。其次,过分的降低风电价格是行不通的,不利于风电的有力发展,应在政策和法规上给予风电项目比常规电源项目投资回报率稍高的上网电价。我认为常规电源上网价格与风电价差应在全国分摊,以给予风电合理的较高电价。这样就能够较快培育出本国的风电行业发展能力,也很好的控制了企业投资风电的风险,使其成本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而逐步降低。
面对中国风电产业招标定价机制的现状,只有建立合理的竞价机制,改善产业环境,降低风电成本,才能更好的规避风险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制定一系列对风电的扶持政策,建立合理的固定电价机制,配合发电税收补贴等激励机制,从而促进我国风电产业的国产化和规模化的健康发展。风电也必将在未来成为重要的替代能源之一,我国将跨入低碳经济时代。
参考文献:
[1]郑金武.完全依赖招标不利风电产业发展[N].科学时报.2006
[2]李越.中国风电特许权项目综合分析及改进建议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07
[3]张敏:王革华,高虎.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4
[4]张正敏,王革华.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战略与政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4
[5]汪震环.我国能源现状与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思考[J].环境资源能源法研究中心
[6]张正敏.中国风力发电经济激励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摘要 加拿大重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的科技创新,在全联邦范围内营造了“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国民支持”的良好创新氛围,形成了“以科技创新支撑环境产业发展,以环境产业促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鲜明环保特色,走出了一条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三者协同发展、相互制衡、良性循环的发展路子,值得我国借鉴。在我国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中,存在着创新能力不足、产学研合作薄弱、产业化乏力等问题。本文通过中加比较,探讨了我国实施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的对策思路,即政府应完善环保法规政策、健全环保标准和管理体系;应增加科研投入,建立政府调控下的市场化投资体系和环境科技的产业化发展:应选择重点领域实现优先发展,突破瓶颈产业;应重视合作创新,加强部门合作。科研机构合作以及国际合作。
关键词 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 X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2104(2009)03-0150-06
加拿大地理条件得天独厚,石油、天然气、煤炭及各种矿物资源储量丰富,许多稀有金属产量居世界之首,是世界上资源富国和经济强国之一。尽管加拿大有良好的环境基础和资源优势,但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始终将可持续发展视为重要发展目标,重视环境保护与资源持续利用,重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中的科技创新。加拿大在全国范围内营造了“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国民支持”的良好创新氛围,做到了“以环境科技创新支撑环境产业发展,以环境产业发展促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走出了一条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三者相互促进、齐途并进、良性循环的发展路子,实现了环保产业自主化发展,达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三者的协同统一,取得了明显的环境保护效果。加拿大连续五年被联合国评为世界上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
1 加拿大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概况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科技,也称与生态效益相协调的科学技术,是指能够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能源节约,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先进技术。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在加拿大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减少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构成的风险、提高成本效益和生产效率以促进可持续发展,生产对环境有益的、创新的、有经济效益的产品和服务。它们生产包括技能知识、组织和管理程序、以及从环境控制、预防和清洁技术到能提高资源效率或监测和分析环境影响的技术等不同系列的产品和过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使加拿大在环境、生态保护方面始终处于国际前列,加拿大是目前全球少有的几个科技先进、工业发达、资源丰富、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工业发达国家之一。
加拿大科技创新涵盖了16个领域,在全世界占据领先地位的科技领域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自然资源和能源开采利用技术。加拿大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在自然资源和能源开发应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与较强的实力。二是信息和通讯技术,加拿大在电信、计算机、机器人和新闻媒体的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有较好的科研基础与较强的科研实力。三是健康和生命科学技术,主要涉及癌症研究和控制、神经科学、循环系统健康、传染病和免疫、老年学、性别与健康等领域。四是环境科学技术,加拿大在气候科学、海洋学、水文学、燃料电池与氢技术以及环境工程学等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可见,加拿大在世界占据领先地位的科技领域基本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科技成为支撑加拿大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科技”。
加拿大政府非常重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并在这一领域拥有独特优势。其不仅在污染控制、环境保护等传统环境技术方面占有先机,而且近来特别关注全球的温室效应问题,致力于气候变化、可更新能源以及环境效益等方面的研究。加拿大政府指出,注重生态效率(ECO―EFFICIENCY)是加拿大现在和未来科技创新关注的重点,通过实施生态效率工程,以实现节约、降耗、减污、增效,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达到这些发展目标,加拿大重视对这些领域的资金投入。尽管近年来加拿大风险投资的总额减少了,但对清洁技术项目的资助增加了。可持续发展技术占加拿大总投资的7.6%(美国仅为6.5%),因此加拿大有望在这一日益扩大的全球市场继续发挥领导作用。
加拿大在加强环境科技创新的同时,重视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注重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同步提高。加拿大环保产业已在国际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已成为该国第四大产业。目前,加拿大环境产业拥有8000家企业,大约雇有25万名雇员,总产值近300亿加元,每年生产超过14亿加元的出口产品。加国的环保行业企业以中小规模居多,少于100名雇员的小公司占加拿大环境公司的绝大多数(93%)。加拿大环保企业不仅满足了国内环境市场的需求,还为全球环境市场提供许多创新的解决方法。
2 加拿大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的主要政策措施及做法
加拿大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走在世界前列,除了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环境条件以及政府进行政策引导外,更重要的是,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成了全民的行动,政府、企业和国民都将进行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促进资源的永续开发和环境的持续利用视为自己的社会责任,在加拿大形成了一种鼓励、支持和参与科技创新的氛围。在加拿大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中,各种社会组织各得其所,形成了一股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的合力。
2.1政府将引导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视为服务社会公众利益的有效方式
加拿大政府具有较强的危机意识,始终将发展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视为其占据国际科技竞争制高点的一个重要举措。2002年2月出台了“加拿大创新战略”,作为加拿大创新的政策基础。该战略明确提出了在改善知识成就、提高技能、改善创新环境和强化社会团体作用等四个方面的长远目标、近期目标和政府优先工作,并倡导“一种再生性的而不是枯竭性的人类工业形式”;工业部在其《2006―2009年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作为实现该战略的重要手段及有效途径,自始至终强调应提高加拿大的科技创新能力,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推进加拿大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明确指出:“加拿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知识基础来生产并应用科技知识到广泛领域,比如说氢动力燃料电池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以及以生物为基础的技术及其生产应用。对这些技术的市场发展及商业化进行投资将对创建高技能工作、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及其它空气和土壤污染物排放是至关重要的。”
2006年11月,加拿大政府了其经济计划《加拿大优势》(Advantage Canada),这一计划旨在进一步强化加拿大的世界科技领先者地位,确保加拿大科技水平在新世纪实现新的跨越。该计划认为,加拿大有能力而且有必要做更多的工作来使我们的想法变成现实,加拿大人有能力为 环境、健康和其它重要的社会挑战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法以及提高经济竞争力。
为确保上述目标的实现,加拿大政府通过健全机制、完善法律、计划调控、财税激励等手段来管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加拿大政府各部门各司其职,协同负责环境领域的科技创新。加拿大工业部负责全国的科技创新工作,负责全国和地方科研管理、工业发展和市场开发;加拿大环境部是政府管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部门,同时也是一个以科学研究为基础和特色的部门,其大部分资源用于科技创新工作;另外,加拿大自然资源部、农业部、海洋渔业部、卫生部等部门都设有负责管理科技创新的机构。为加强环境保护,1988年,加拿大颁布了《环境保护法》,通过法规引导企业进行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实行清洁生产。1995年,加拿大制定了《污染预防行动计划》,要求企业必须制定污染预防计划,并将计划提交环境部备案。《环境保护法》和《污染预防行动计划》等法律法规之后,加拿大政府投资的重点已从过去40年的国防和太空领域转向环境保护、清洁生产、生物信息以及信息和通讯技术等方面。加拿大政府通过设立各种计划,使这些领域的科技创新都能得到政府的帮助和扶持,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相关的科技计划主要是工业研究辅助计划(1RAP)、拿大技术伙伴计划(TPC)以及加拿大工业部的环境科学计划等。另外,加拿大政府为了让企业尝到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的好处,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财税政策,确保创新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
2.2企业将进行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视为其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行为
在加拿大,企业重视经济利润的增长,但并不将经济效益视为其唯一的或最高的目标;相反,企业十分重视其社会责任的培养,企业将履行社会责任视为其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视为其经营业绩的重要评价标准。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具有的能够将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生态利益有机统一的能力和方法,是企业对可持续发展和三种利益(经济、环境和社会利益)的追求,包括建立应对环境和社会挑战的方法,同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债权人进行合作以提高其商业表现等。
加拿大企业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加拿大实现其政策优势,提高其商业表现,促进其收入增长,同时有助于提高加拿大人生产水平和质量。因此,将活动的经济、环境及社会责任融为一体被视为是私营部门的责任,“为了赢得一个良好的企业身份,我们在保护环境、提高我们服务的社区的生活质量的同时,我们正在从事支持长期可持续增长的商业实践。”加拿大工业部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帮助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如建立环境管理系统、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加拿大商业执行指南、ISO社会责任指导标准、加拿大环境部企业社会责任网站以及进行可持续发展和气候变化的消费群体调查等。环境管理系统(An environmental marmgement system,EMS)是一个组织用来评估和控制企业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影响的管理机构。根据多次统计调查,加拿大80%以上的企业都已严格执行了环境管理系统。
在加拿大,自愿者行为已经成为环境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加拿大企业正在或即将加入自愿环境协定和项目以在某些特定的环境议题方面发挥领导作用,并减少强制和调整干涉的必要。自愿协定和项目包括加拿大政府的“加速减少或消除有毒气体计划(ARET),气候变化自愿挑战与注册计划(VCR),还有一些行业的特定项目,如加拿大化学行业协会的责任关怀行动,加拿大电力协会的环境责任与义务计划(ECR),以及“负责任的森林管理计划”,加拿大汽车生产行业的污染预防计划等。这种自愿者行为已成了加拿大环境保护行动的一个不可或缺部分。
2005年,加拿大52.7%的研发成果由私营企业完成,在建立加拿大可持续发展技术基础设施方面,私人投资占59%,加拿大可持续发展技术基金投资(SDTC)占28%,政府及科研机构投资占13%。在加拿大私营部门的投资中,在2000年至2004年间,共花费了337.6亿加元用于处理各种事务。在这些投资中,能源和环境事务价值12亿加元,占所有的直接投资的3.5%(比1996―2000年大约提高1%)。信息及生物制药部门最近出现低迷,但加拿大日益履行京都议定书的承诺,各省对基础设施更新的需求日益高涨,导致了加拿大私人投资团体对能源和环境投资的日益重视。
2.3科技成果产业化确保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科技产业的长远发展
环保产业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在取得环境效益的同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健康良好的环境和能够永续利用的资源能带来持久的经济效益,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基础;经济繁荣可以提高资源管理措施和保护环境质量的能力,可以有足够的资金来防治污染,开发改善人类健康状况所必需的技术能力;环保产业的发展可以推动一些新技术的研究,增强企业竞争力,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取得良好的平衡。加拿大的实践表明,环保产业是一个可以盈利的行业,是一项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加拿大环保产业规模庞大且增长迅速,为全球环境市场提供许多创新的解决方法。其不断发展的环保产业不仅在污染控制、环境保护补救等传统产业方面提供技术、产品及服务,近来还拓展了技术服务范围,关注温室效应问题、可更新能源以及环境效益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加拿大环境产业可提供的环境产品和服务主要包括:水及污水处理技术、环境工程、清洁能源技术、污染物处理技术、污染补救技术以及环境咨询服务等。加拿大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多个各具特色的环境产业带,主要有多伦多和西南安大略的水净化和废水处理环境产业带,大西洋加拿大的风能开发产业带,温尼伯和马尼托巴的废水处理、混合客车制造、高效能建筑产品产业带,卡尔加里一埃德蒙顿和阿尔伯达省的水处理、废弃物管理、土壤修复产业带,温哥华和维多利亚的可替代能源产业带等。
2.4合作创新提高了加拿大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的创新效率
加拿大相关机构在环境科技创新实践中,既注重国内政府各部门合作和产学研合作,同时又注重与国外研究同行的合作。加拿大政府认为,加拿大在环境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成绩都得益于科学家和管理人员、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司法、教育和私人部门的精诚合作。他们总结经验指出,最有效的资助可持续研究机构的商业模式是建立在基金会、政府及企业的松散资金资助基础上的模式。加拿大可持续发展技术基金(SDTC)是加拿大政府于2001年设立的一个重点资助和支持清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的非赢利基金。它是一个政府通过技术创新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的战略工具,为促进和鼓励不同组织之间的交流合作以强化加拿大开发和应用可持续发展技术的能力;确保这些新技术及时扩散到相关的市场部门中去。可持续发展技术基金有效弥补了环境保护投资市场化运作的缺陷, 在建立加拿大可持续发展技术基础设施方面起了基础性作用,带动形成了多元化的环境投资格局。
加拿大科学家非常重视与国外同行的合作。他们认为,合作是高质量优质科学发展的基本条件,环境科学计划的发展更是如此。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这促使科学家们明白,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才能解决诸如气候变暖、酸雨以及污染物处理等问题。加拿大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调查显示,环境部的科学研究非常重视合作的,超过80的论文是与机构外的科学家合作完成的。这种水平的合作使加拿大成为了“全球环境科学网的中心”,环境部在集中环境科技优势增强国家的优势地匣,确保水资源的安全以及提高空气质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 加拿大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历来重视环境科技工作。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把环境保护作为国家科技发展的5个战略重点和16个重点专项之一;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明确提出要依靠科技,创新机制,大力发展环境科学技术,以技术创新促进环境问题的解决;国家环保总局了《关于增强环境科技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实施“科技兴环保”战略。可以说,在过去的工作中,我国环境科技创新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与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环境科技创新水平仍很低,成了环境产业发展“绊脚石”。因此,借鉴加拿大的经验,可以使我们在从事这一工作时少走弯路,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3.1政府引导是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是一个有自身独特特点的创新领域,这一领域需要综合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平衡。加拿大政府为鼓励和支持企业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建立健全了环境保护法规,完善了各项环境保护标准与环保技术管理体系,健全了激励与约束机制等,值得我国仿效。
政府要转变治污思路。变更传统的“谁污染、谁治理”的治污模式,推行“谁污染、谁付费”的治污管理方式,由生产企业付费,环境服务企业提供有偿服务,实现企业环保设施运营社会化、市场化,推动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政府应完善并严格执行环保法规和相关政策。环境产业是一个法规和政策引导型产业,政府要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治理环境、依法管理环境,坚决废弃或改造资源消耗及排污不达标的工艺或技术,以法律手段强制企业推行环境科技创新,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
政府应建立健全环保标准体系和环保技术管理体系。当前,我国环境科技创新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环境管理、决策与科学研究相互脱节,环保标准体系亟待完善。因此,政府应建立健全国家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管理体系,制定和公布切实可行的与污染物排放标准相一致的技术政策、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和技术指南,使企业有章可循,有的放矢地推进科技创新,以根本改变我国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技术支撑不够的局面。
政府应建立鼓励环境科技创新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我国现行的约束机制很难引导和逼促企业进行环境科技创新,大部分企业缺乏环境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以二氧化硫的控排为例,我国二氧化硫排污收费大大低于脱硫设施的建设费与运转费,许多企业宁可交排污费,也不主动,不进行脱硫处理。因此,政府一方面要对进行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的企业进行知识产权和财税等激励;另一方面要进行环境税费改革,修改收费标准,以经济手段来调节、迫使企业进行环境科技创新。
3.2增加科研投入是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的保障
加拿大环境科技创新发展迅速的原因之一是政府投资和企业投入两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确保了加拿大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的稳定、持续资金来源。加拿大政府每个财政年度拨给环境部的科研经费为4.0亿~4.6亿加元,占其国家科研经费8%左右。并通过拨款理事会、加拿大创新基金会等机构为环境科学研究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但当前,我国政府环境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目前,国家每年在环保设施方面的投资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已达5%。由于国家和地方财力有限,同时社会资金没能畅通进入环保设施投资领域,致使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缓慢,同时出现了部分污染处理设施难以运行下去的局面。十一五期间,国家正在或即将实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城市污水处理、燃煤电厂脱硫等重点环保工程。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中,政府可以大有作为。稳定的政府环境科技投入是发挥科技支撑作用的重要保障,但更重要的是,要以政府的环保投资引导和带动企业和其它社会组织的环保投资。
当前,我国企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投入低。现在,全国环保企业每年投入不足20亿元用于技术和产品开发,且大部分产品技术含量低,竞争能力弱。因此,应建立政府引导和调控下的市场化投资体系,做到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法规约束与政策激励有机结合,刺激企业加大环境科技投入,以形成多元化的环境投资格局。当前,我国国际间环境科技、经济联系日益增多,可以通过开展国际金融合作,运用国际资金来解决我国环境科技创新资金不足的问题。
3.3环保科技产业化是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的长远之策
加拿大环境与可持续科技创新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在政府的引导下,成为了科技创新的主体。经过多年实践,中国环境产业已形成包括环境产品、环境服务、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的环境产业体系,为环保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和技术保障。根据《2007年中国环境保护行业研究咨询报告》统计,目前,环境产业已初具规模,环境产业总产值2000多亿元,年增长率在17.5%左右,且不断扩大。生物环保产品品种增加,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环境服务业发展较快。
但我国的环境产业在商业化、企业化、资本化方面还仅仅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缺乏有效的国际竞争力,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问题有:规模小,资金不足,开发能力弱;环保产品技术含量低,研究方向脱离市场;环境产业结构单调,地区发展不平衡;政府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和指导,环境市场混乱,产品和工程缺乏产品标准、技术规范和有效的质量监督等。
加快我国的环保科技产业化,要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一是要改变人们对环境产业的传统看法,环保科研属公益性研究,原则上应由政府投入。长期以来,政府投资、企业经营的环保设施,运行效率不高,经济效益低下,长期依靠政府补贴运行,既不利于环保企业自身的发展,也给政府财政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因此,环保科技发展必须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格局。二是企业要重视环境科技创新,用科技创新支撑环境产业发展。积极加强核心技术创新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加强高新技术在环境产业发展中的应用,运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以及新材料技术等提升环境产业的技术水平。企业应在注 重科技创新的同时,加速环保科技的推广和应用。三是要积极培育环境市场,以市场需求拉动企业环境科技创新。目前我国环境市场从量上来说是有限的,从质上来说远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购买群体。环境市场的形成除了要依靠环保企业提供优质的环境技术和产品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扩大生产企业对环保产品的需求。政府应改革税收征管系统,将资源和环境成本纳入产品价格,并通过转移支付等手段来培育环境市场。生产企业在进行产品定价时,应将环境与资源成本考虑在内,促进环境市场的形成。
3.4选择重点领域优先突破是环境与可持续科技创新的必由之路
加拿大是世界科技强国之一,其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政府集中资金重点突破那些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战略利益的重点领域,加拿大政府长期以来坚持将把大部分的能源和资源投到自然资源和能源开采利用技术、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健康和生命科学技术、环境科学技术等四个领域,促进了这些领域的迅速崛起、壮大。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环境科技的投入同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较少,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实现跨越式发展,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符合环保实际的创新之路。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指出,必须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把握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着力突破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支撑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把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下决心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力争能源开发、节能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取得突破,促进能源结构优化,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指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在重点行业和重点城市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发展模式,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科技支持。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的要求,我国“十一五”期间环境科技创新的优先领域主要是: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固体废物与化学品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核辐射安全、环境综合管理关键科学技术支撑、循环经济共性技术、环境与健康、全球环境问题等。这些领域既是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优势领域,也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产业,政府要在这些领域进一步加大投资,企业要充分发挥投资的主体作用,并善于吸纳社会资金,整合社会资源,力争实现重点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突破,提升这些产业的发展水平,为破解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难题服务。
3.5合作创新是加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的有效途径
加拿大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特色在于政府既注重各部门的合作及产学研合之间的合作,同时又注重与国外研究同行的合作。加拿大政府各部门,如环境部、自然资源部、农业部和国家研究理事会等部门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中明确分工,各司其责,密切配合。我国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也需要发挥环保、经济、农业、制造业及交通等职能部门的力量,按照各自的岗位职责,做好科技创新的引导、指导和服务工作,必要时要组织行业领域的重点科技攻关,破解行业环境科技瓶颈问题。
目前,我国的环境科技力量分布相对分散,整体科研力量不强。我国环境科研机构主要有环保系统科研院所、中科院和高校的环境研究机构、行业科研院所以及企业研发中心、环保社团组织等,各类机构的职能定位不明确。并且,由于隶属关系不同等原因,没能较好实现资源共享,彼此信息交流不多、合作程度不深,造成设备利用率低,并不时发生恶性竞争,相互争资源、挖人才、争项目,因此,对这些科研资源进行整合和有效管理,引导其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研合作,提高其整体科研能力是促进我国环境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的一项重要工作。
关键词:重工业企业;循环生产保障体系;环保型产业体系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的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步扩大。造成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在于人口、工业化和市场压力,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重工业企业的“高资本投入、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粗放经营的发展模式。
一、当前重工业企业“高污染排放、高资源消耗”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采用的重工业技术除一部分企业技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外,从总体上说技术起点是相很低的,导致了能源和原材料的过量消耗,产量成本高,经济效益差加重了环境污染。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企业资源利用效率和污染控制差距很大。特别是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过度投资和低水平扩张现象严重。比如:火力发电,每年多耗5,000万吨标准煤,相应多生产140万吨二氧化硫,1,500万吨烟尘;钢铁生产每年多耗煤6,000多万吨,相应多生产90多万吨二氧化硫和60多万吨烟尘。重工业用水状况也类似,日生产1吨钢耗水是国际先进水平的10~40倍,开采1吨原油耗水是国际先进水平的6~26倍。2005年与2000年相比,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增长了28%,烟尘排放量增长了2%,工业粉尘排放量也增长了28%。另外,重工业企业中的火力发电、非金属冶炼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缩加工业是主要污染物的重要排放来源。
二、重工业企业承担环保责任的必要性
(一)从经济学角度分析
1、环境资源属于共有资源、稀缺资源。在考虑经济中的物品时,常根据两个特点对其进行分类。一是排他性,即可以阻止他人使用该物品时该物品的特性;二是竞争性,即一个人使用该物品时就会减少其他人使用该物品的特性。根据这两个特点我们可以得知环境资源属于共有资源,就是有竞争性但是没有排他性的物品。环境资源没有排他性,即想要使用共有资源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免费使用。但是,环境资源有竞争性,即一个人使用环境资源影响了其他人对它的享用。因此,环境资源的使用会产生一个问题,即所谓的“公有地悲剧”。
2、“公有地悲剧”在环境保护领域的理论分析。大气环境向所有排放大气污染物的企业开放。该大气环境是公有的,向大气环境排放污染物的企业是私有的。现实的自然法则是大气环境对大气污染物的承载力或者自净力是有限的;现实的市场法则是国内各企业都力求使自己的眼前利益最大化。从企业情况来看,站在个人或者团体利益立场上,企业会尽可能地增加自己的生产量即排污量,它将获得因此带来的全部收入。从大气环境情况来看,每增加一些排污量都会给环境带来某种损害,但是这一损害由生活在大气环境中的全体人民分担。由于向公有的环境中排放污染物是自由而且免费的,作为经济人的企业只会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他们只考虑如何扩大自己的生产量即排污量以增加自己的收入,完全不考虑整个环境的污染和退化。也就是说,企业从增加排污量获得个人利益即内部经济性,而将其扩大排污量的外部不经济性留给其他公民。
3、环境污染问题是一个负外部性问题,要用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理论来指导重工业的生产行为。市场经济中“负外部性”,不仅仅作用于当代人。实际上,我们现在正品尝着前人留下来的生态环境恶化的苦果;同样地,如果我们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注重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也必将会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更为严峻的生存挑战。然而,“负外部性”在代际间的继承特点,并未为大多数人所认知,因此,当他们在采取某些看似能够避免当代环境污染的行为时,已经给我们的后代制造了外部成本,如重工业企业埋藏废料的行为。市场对这种不经济行为,不仅无能为力,反而会加剧这种不经济。鉴于此,只有重工业企业从自身出发,提升环保的伦理意识,勇于承担环保责任,才能从长远上来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重工业企业的社会责任是重工业企业自身所应承担的环保责任。重工业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重工业企业在生产产品创造利润,对股东和利润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起对员工、消费者和社区的广泛责任,其中也包含对环境的保护、减少环境污染,维护国家环境安全所应承担的责任。毋庸置疑,重工业企业在生产产品、为社会服务的同时,消耗了资源,排放了废气等,因此重工业企业应该担负起自己的环保责任,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将污染排放减至最小。同时,应该加强环境安全意识,杜绝污染事故的发生。
三、提高重工业企业环保责任发展低碳经济对策建议
(一)针对重工业企业自身来说
1、建立重工业企业科技支撑体系。科技进步是重工业企业发展和降低环保成本的根本动力,构建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体系,开展以节能降耗为核心的新一轮技术改造,加快现有重工业的结构调整,对于促进我国重工业承担环保责任至关重要。
(1)进一步建立重工业企业科技进步机制,发挥自身科技创新主体作用。一是按照企业改革的总体要求,加快自身经营机制的转变。逐步实现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自身的专职开发机构,定期对专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形成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二是加强重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把发展高新技术与改造传统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技术改造的起点;把高新技术在传统产业改造中的实践作为主战场,努力为传统产业改造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缩短机器设备更新年限,上一批节能降耗的新设备;三是大力增强重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重工业企业依托自身的优势,申报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实验开发基地,不断增强其创新能力和水平;力争在自主知识产权上有所创新,提高其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2)形成联合技术公关机制。重工业企业可以借助自己的雄厚实力针对自身的关键技术和工艺问题与一些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联合,并将其纳入长期规划中。
(3)在重工业企业内部逐步形成培养优秀人才的机制。在重工业企业内部实行科学的管理,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在环境建设中的作用。重视环保人力资源的开发并建立与之相应的人才激励机制,使环保科技人才真正为环保事业服务,并且要在个人收入分配中得到体现,奖励绿色发明者。加快科技研究、开发、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4)建立多元化科技投资体制。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的科技投入局面。积极争取银行的支持,充分利用好政策银行的功能;加强和完善科技成果推广基金、科技风险投资基金的建设、使用和管理;积极吸引国外资金,特别是战略投资者的投资,增加企业的科技投入,从而为其承担环保责任奠定良好的科技和资金基础。
2、建立重工业企业内部循环生产保障体系。重工业企业应该把利用自然资源的传统模式和废物回收利用的新理念结合起来,在资源利用和发展环保产业中推进工业循环生产。
(1)大力发展环保技术,构建环保设备生产和应用体系。一是发展污水处理技术、工艺和成套设备,并装备到企业,把生产中的废水回收利用;二是发展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和硝烟除尘设备。发展噪音与震动控制技术与设备、各种吸声、隔声材料等大型消音设备。
(2)大力发展废气物综合利用。一是重点发展粉煤灰和煤矸石的综合利用。大力推广应用煤矸石发电;二是发展工业废液、废渣等废弃物的资源利用技术及设备,推进示范工程,实现产业化;三是推进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复用工程”。
(3)继续推进重工业企业清洁生产。清洁生产要以“节能、低耗、减污”为目标,以技术管理为手段,通过全程的排污审计,筛选并实施污染防治,消除工业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逐步实现“零”排放。
(4)大力发展洁净能源和新能源。充分利用各重工业企业所在地的地理和资源优势。大力推进风能资源和风能发电机的技术,继续研制污染物质替代产品。
(二)针对政府部门来说
1、加强宏观调控,建立完善监管制度和政策法规体系
(1)建立政府和重工业企业各负其责的资源节约利用责任制和评价考核体系。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目标逐级分解落实到各省、市及重大耗能企业,实行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度。把重工业企业的能耗、水耗、科技投入、清洁生产等指标纳入省、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年度考核体系,作为各级领导班子任期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考核内容,实行重工业企业节约资源清洁生产工作问责制。
(2)建立重工业企业投资项目评估和审查制度。对未进行审查或未通过审查的项目一律不得审批、批准,从源头上杜绝对资源的浪费、对环境的污染。对未经评审,擅自批准重工业项目建设的,要依法依规追究直接责任人和相关领导的责任。
(3)建立清洁节约的监督检查制度和奖惩制度。除了重工业企业自查以外,应定期开展工业资源节约的专项大检查,重点是检查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的有色金属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化工、建材、电力、机械等行业和耗能、耗水、污染大户。严格按照检查的内容、标准进行检查,不走过场,不徇私情。节能、节水主管部门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加大监督检查和处罚的力度。
(4)对能够进行资源节约和清洁生产的重工业企业给予相应扶持政策。对生产和使用列入国家规定的《节能产品目录》的产品的企业,要认真落实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逐步建立包括财政、税收、投资等方面的扶持政策体系。
(5)完善相关法律的贯彻实施。不断完善地方性的法律法规,把节约资源清洁生产真正纳入法制化轨道。积极探索试行认证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积极制定高耗能、高耗水行业市场准入标准、节能设计规范、主要工业耗能设备的能效标准。
(6)建立和完善各种调控机制。一是建立各大重工业企业所在地统一综合、协调、快捷的管理机制。强化职能,加强领导,充实骨干;切实做好其所在地的规划、指导、协调、政策指定、检查督促工作;二是建立资源成本的约束机制,深化资源价格改革,加强资源价格管理;三是发挥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作用,注重运用价格、税收、金融手段促进资源节约和利用。
2、构建节约环保型的重工业产业体系
(1)加快重工业企业结构调整,这是推动重工业企业勇于承担环保责任的关键。重工业结构调整的工作指向应是:依靠科技进步带动重工业生产的节能降耗、清洁、安全、可持续发展,提高整个重工业经济的科技含量,提升重工业产品的附加值,最终实现重工业企业由传统的粗放型“三高一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增长方式向新的集约型“三低一高”(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增长方式转变。一是严把重工业项目的立项关。把能耗、环保标准作为项目标准和备案的强制性门槛,实行新上项目环保“一票否决制度”;二是对上新项目的重工业企业,大力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力求做到增产不增耗,增效不增污;三是对重工业企业搬迁改造,严格能耗准入管理。加快淘汰落后的工艺、生产技术和设备,不按期淘汰的企业,要依法责令其停产或者予以关闭,依法吊销排污许可证和停止供电,属于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依法吊销生产许可证。
(2)加快重工业资源节约、环保重点工程开发建设。一是依靠开发节能重点技术,大力推进重点重工业企业节能示范工程;二是充分发挥新能源技术优势,加快新能源开发建设工程;三是加强污水处理,废水回用建设工程。
(作者单位:河北金融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林毅夫,蔡,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
【关键词】高校教育培训品牌 竞争力提升策略 精品课程 专业特色 培训平台
高校教育培训是高校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其经济职能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一个新平台。凭借自身的发展优势和良好的发展机遇,高校培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随着类型各异的培训机构快速发展,培训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与其他培训机构相比, 高校培训有自身学科与资源多方面的优势,但许多高校却淹没在大大小小的培训机构里,其主要原因是品牌意识薄弱,缺乏竞争力,培训特色不够鲜明,没有整体培训发展目标和准确的定位,追求短期效益,缺少清晰的发展战略和持续发展的能力。高校教育培训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边缘走向中心,必须实现教育培训服务品牌化,由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打造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属品牌,才能在众多培训机构中脱颖而出,这是未来教育培训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1
培训品牌是人们对某项培训服务的认知, 即对有关培训服务的内容、服务水平、培训机构实力、保障、文化精神等产生一个整体印象, 并由此形成不同的态度2 。它的核心是培训理念、内容和服务, 其核心价值要靠给与消费者认知的深度和广度,也就是社会影响力。3只有具有一定特色和信誉的品牌才能被认可和接受,培训品牌的影响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递增, 品牌效应体现出强大的竞争力4]。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矿业学科门类最齐全、实力最强的矿业高等学府,中国矿业大学在长期坚持面向煤炭能源行业办学的过程中,历来重视行业人才培训工作,注重品牌建设,早在1951年全国首批50名厂矿干部培训班就在我校开班。目前,作为国家一级资质安全培训机构、全国煤矿总工程师培训中心、全国煤矿矿长培训中心,我校在实施煤矿能源技术培训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和优越条件,在近年的行业培训理论与实践中,深知品牌代表着学校的教育质量、社会信誉,通过树立品牌意识,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塑造品牌形象,实施品牌战略,不断提升培训品牌的核心竞争力,积极探索我国矿业能源领域高端人才培训的方法与实践,对建立具有矿业高等学府特色的培训基地进行了初步尝试,建设了一批精品培训课程,形成了充分彰显我校鲜明的专业特色、雄厚的师资力量以及一流的科研水平与创新能力的培训品牌,对强化管理、提升煤矿能源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为煤矿能源培训工作的稳定持续发展创造了丰富的经验。
1 明确培训理念与发展目标,构建培训品牌战略基础
培训理念与发展目标是塑造培训品牌的基础和方向。培训理念是发展的源泉,科学的管理机制和运行体制是实现这种理念、完成发展目标的保障,其设置与运行方式是否科学,直接影响培训管理的功能与效果。许多高校教育培训管理组织机构弱化,缺乏统筹管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甚至出现各种违规行为,导致无法充分开发和利用高校培训办学的特色、优势和潜能。
中国矿业大学首先从理论高度上树立培训为生产经营服务的责任和观念,在把握成人教育培训理念和规律的基础上,以培训需求为导向,以人的发展为核心,面向市场去经营教育培训。学校根据能源行业发展动态和煤炭生产的实际需要,坚持“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培养高端实用人才”的原则,充分发挥学校综合学科与独特地位、多元雄厚的师资力量与科研水平、领先完备的教学设施与实验设备等教育资源优势,优化办学质量,彰显培训特色,为煤炭能源企业培养应用型、高层次、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作为培训发展目标,为煤炭企业安全发展和经济腾飞提供技术支撑与引领,使培训成为拓宽学校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平台,提升学校的品牌效应和核心竞争力,把学校打造成国家能源煤炭行业高端培训的重要基地。同时,学校不断完善教育培训的管理体制,持续创新培训管理模式,强调办学与管理的双重功能,保证培训体制机制能够与时俱进持续发展。学校制定了《中国矿业大学教育培训管理规定》,健全符合市场特征的管理制度,引入市场运作机制,将培训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完善培训资源自我调节与更新机制,强化教育培训的管理与服务能力,建立市场需求导向的项目开发手段,畅通运行机制,在前期调研、招生与培训实施过程中,不断超越原有模式, 突破自我限制,构建高效充满活力的培训模式。学校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培训团队建设,提高管理队伍的市场开拓、课程研发、项目管理等培训经营能力,培养与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把项目管理的思想运用于培训管理领域,采取由团队与班主任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班主任负责制,团队在充分调研、量化学员培训需求基础上,制定培训方案,班主任以此为核心开始对培训进行全面计划、协调资源并系统安排,包括课程安排、师资选配、组织实施、后勤服务、跟踪反馈等,团队负责全程监督控制和质量综合评估,以保证培训的高效实施。通过课堂评估、综合评估、回访机制、跟踪服务等措施收集反馈意见,作为监督与调整的依据,提高培训效果,彰显高校培训品牌的社会引领性。
2铸造专业特色培训品牌,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
确保培训质量,注重品牌建设的创新性、长期性和战略性,是铸造品牌、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培训实践中,中国矿业大学根据能源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对技术与管理人才的综合需求,充分利用学校自身资源优势,找准学校与培训对象的最佳耦合点,明确品牌定位,突出学校特色,把培训的每一个环节都视为品牌塑造的过程,以具有开拓性、创新性以及强大竞争力的优质培训服务,为企业提供高层次人才培训平台,用品牌开拓市场,用市场锻造品牌,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2.1课程创新务实,彰显学科特色
培训内容是培训质量得以保证的核心与根本。我校以培训需求为导向,依靠学校的鲜明学科优势和资源特色,通过对课程与企业实际需求进行深入的研发、评估和完善,多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创新培训内容和培训模式,逐步创建了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学科知识前沿性的“培训精品项目”,如:“主体专业进修”、“专题技术”和“综合素质提升”,使培训课程达到三个基本目标:更新知识体系、转变思维方式、提高素质和能力。每个精品项目中包含若干模块,专题模块下有若干门课程组成,为委培单位提供了充分的选课余地。培训课程的设计与研发既体现当前所需,同时着重未来发展,确保课程设计符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7许多课程都涉及到学校在煤炭能源领域各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应用需求,一些属于新一代技术与科学,如低碳能源、新能源开发、我校世界排名第一的感知矿山物联网技术等,许多企业根据课程对技术管理人员进行煤矿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以及素质提升等系列专题培训。8有些委托单位在此基础上要求具有特色化、针对性的个性化课程,要全方位进行探索和创新,使培训价值体现在企业的持续发展中。2011-2014年,我校先后为永煤集团、神华集团、中煤集团、华晋焦煤等四十余家大型煤炭企业和华电、华能等五大电力集团举办了能源主题专业高新技术与素质提升专题培训班200余期,直接培训20000余人次,极大地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打造出专业化的特色培训品牌。
2.2师资完备雄厚,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培训师资是制约培训质量的关键因素。我校始终秉承组织、师资、教学均要一流的原则,建设高水平、多元化的培训师资队伍,充分利用学校学科与师资资源优势,建立培训专家资源库。首先根据课程设计选聘专业领域知名权威、理论与实践能力深厚的学校优秀专家教授担任主讲教授,选拔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发挥自身优势承担培训任务。同时,为加强培训课程的前沿性、实践性与实效性,我们还特邀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相关政府官员与企业家等进行现场授课,构建了一支专兼结合的优秀师资队伍。为确保培训质量,对培训师资实施动态化管理,根据教学效果实施末位淘汰法,这一举措得到了学员充分认可。在教学中采用讲授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相结合的“三一教学模式”,教师主讲三学时,课堂讨论一学时,就所学内容及在实践中所遇到的难题进行互动与交流。在具体教学方法上,还采取案例教学、直观教学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充分调动了学员学习、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9强化了培训实效,提高了培训质量。
2.3全方位提升品牌效应,重视品牌推广传播
培训品牌作为一种能创造长期价值的无形资产,需要不断提升和维护,也需要不断的宣传与推广。为提高培训质量,塑造培训品牌,学校成立专家咨询小组,聘请校内外有关专家学者、行业权威、企业家等,对行业发展趋势与创新进行咨询与讨论,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学校建立培训工作联系会议制度,不断加强课程开发与教学沟通;对于大型培训项目,在学校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的具体部署下,全力协调学校人力物力,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保持品牌影响力,学校对培训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建立了详细档案,经常沟通和互动,了解学员需求,及时进行新的培训,有效链接不同培训目标节点,建立终身职业培训体系,成为影响煤矿企业战略发展与安全生产经营的重要举措。
品牌推广是保持培训品牌活力、提高知名度重要举措。学校在对培训进行宣传推广中,首先明确品牌定位,创新设计并制定营销方案,塑造品牌形象,通过广告、公关等手段进行推广传播,充分体现学校培训服务的价值观、文化理念及长远发展目标,致力打造被社会公认的教育培训品牌。通过不断追加品牌投资和创新发展,加大品牌营销推广力度,推进品牌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凝聚力和竞争力,学校在煤炭能源教育培训的销售和市场占领中逐步处于主动地位,成为能源行业值得信任的、独特的、有价值的教育培训品牌,引领行业发展。
3建设特色化多元化高端培训平台,追求品牌卓越影响力
高校在实施教育培训中,通过自身优质资源、平台优势和社会影响力,在与政府、企业、社会的联系和合作中,搭建更大的培训平台,满足市场和社会对高质量培训的需求,引导其他培训机构实现可持续的市场正常化发展。中国工业大学在每年的常规培训外,面向国家、企业集团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战略需要,积极与政府、企业与机构开展广泛合作,为国家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为普通高校与培训机构开展培训提供借鉴,拓宽学校社会服务功能,构建国际化、多元化培训平台。
3.1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构建国家级安全培训平台
中国矿业大学作为能源和矿业领域不可替代的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基地,始终不忘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主动申请承担国家级培训任务,实现国家重大发展战略。2011-2014年期间,分别承办全国总工程师培训工程与全国50个煤矿安全重点县主要负责人培训班,充分体现出学科的优势地位和国家级服务平台的影响力。
在“科技兴安”、“人才兴煤”的战略指导下,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于2011年4月正式启动了全国“万名煤矿总工程师安全培训工程”,中国矿业大学作为承办单位,精心组织培训、严格规范管理、创新培训模式,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和行业权威进行授课,取得了显著的培训效果,开创了我国煤矿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方面的历史之最,至2014年,我校共举办了
27期培训了2230名全国主要煤炭企业的总工级高端人才,也为以各省市和各大煤炭企业自主组织实施的第二、第三层次的安全培训提供了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可行性的范本与师资支持,基本建构起了全国、省级和各大煤矿企业的三级安全培训体系。11培训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扩展了学校的影响力,进一步彰显学校特色和行业地位,突出了培训特色,发挥了品牌优势,同时,通过总工程师建立了全国26个涉煤省份的信息联络平台,为举办全国性高端培训以及科研交流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与便利条件,形成了特别的国家级高端培训平台。
2014年,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决定对煤矿安全“重灾区”全国50个重点县煤矿负责人开展再教育再培训,作为承办单位,中国矿业大学紧密结合50个重点县煤矿安全状况,以“小煤矿的升级改造”为中心,针对煤炭企业负责人安全文化观念、综合能力和知识结构的需求,以解决学员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实施的培训课程具备很强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激发了学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提升50个煤矿安全重点县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3.2创新发展思路,搭建国际培训平台
我校充分利用在国际上的学科地位,借助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拓展培训渠道,为企业学习借鉴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搭建国际培训平台,增强国际竞争力。
2008年4月,中国矿业大学与德国鲁尔集团、德国波鸿工业大学共同建设“中德能源与矿区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在此框架下,我校与鲁尔集团、波鸿工业大学共同策划了以“资源枯竭型企业转型培训”为核心内容的“徐矿集团安全高级管理人才赴德国进修班”,以德国鲁尔工业区的转型经验为基础对徐矿集团进行培训。2011-2012年我校共组织7期徐矿集团中层管理和技术干部赴德国开展“资源枯竭型企业转型”培训,学习德国煤矿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煤矿设备制造技术、鲁尔工业区煤炭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转型、煤矿塌陷地生态恢复等独具特色的资源枯竭型企业成功转型经验,对我国资源枯竭型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为我国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大型煤炭企业转型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复杂系统工程;高端人才培养;跨组织协同;跨学科协同;跨文化协同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9-0166-04
背景
航空发动机是典型技术密集和高附加值国家战略产品,是当今世界上最复杂的机械系统之一。航空发动机涉及“气、固、热、声、控,系统、总体”,具有“多学科交叉、多专业综合”复杂系统工程特点。对航空发动机人才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航空发动机正处于从“测仿研制”向“自主发展”转变的关键阶段。这不仅需要研发体系由测仿主导逆向研发体系向自主主导正向研发体系转变,更需要由三代机的“稳态、顺序”研发体系向四代机为特征的“非稳态、一体化”研发体系转变。这些转变,对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面对国家战略需求与高水平人才供给之间的矛盾,分析了行业人才结构特征及其所具备的知识层次、能力层次和文化层次特征。以保障行业技术持续发展和技术创新为目标,实施校企协同、跨学科协同、跨文化协同培养航空发动机高端人才。
一、国际标杆企业航空发动机人才成长规律
航空发动机国际著名三大标杆企业(GE、PW、RR)研发队伍的人才结构一般分为通用型人才、专业型人才、系统型人才。通用型人才具有通识教育底蕴,泛指刚刚进入企业的技术员工;专业型人才是从通用型人才成长起来,以某一专业方向为专长,将来会成为某一专业方向的首席专家或专家;系统型人才也是从通用型人才成长起来,经过专业型人才阶段,以至少三个专业方向为主干特征的多学科交叉型专家,将来会成为某一型号总师、系统总师和高级项目经理,见图1。从动态规律看,三类人才在不断转化之中,通用型人才80%转化为专业型人才和系统型人才,专业型人才和系统型人才中的20%会成长为相应的专家、首席专家、型号总师、系统总师和高级项目经理。
三类人才的基本知识结构的基础来自于大学的学历培养,在知识层次、能力层次和文化层次上具备如下基本特征:在知识层次上,要求具有深厚的数理基础,扎实的专业基础,宽泛的多学科背景和国际化的领域认知;在能力层次上,要求具备四个层面、十二种能力。四个层面分别为战略、战术、表达和实践层面。在战略层面上应具有全局思维能力、极限思维能力和超前思维能力,在战术层面上应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在表达层面上应具有文字表达能力、图形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实践层面上应具有领导实践能力、团队实践能力和自主实践能力等12种能力;在文化层次上,具有从事航空行业的自豪感,热爱航空行业的情怀,兼容并包的大气品格,心系国家的使命感。
三类人才的成长呈现全生命周期可持续发展的三螺旋型态势。三螺旋的核心基础是学历教育,奠定三类人才的知识和能力架构,三螺旋的两翼是企业实践和非学历教育的多点结合,协同发展。三种人才的成长是在企业最终完成的,又反哺大学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大学所提供的长周期系统的学历教育和在企业工作过程中的非学历教育是对三类人才进入企业后的提升专业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基础和不可或缺的重要补充,能促进三类人才的快速成长。可以说,学历教育是三类人才成长的摇篮,企业实践是三类人才成长的平台,非学历教育是伴随人才成长的助推器!
为此,围绕航空发动机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校企协同,形成顶层设计,制定出培养航空发动机行业所需通用专业人才、专家型人才、系统总师型人才有效途径和实施方法。以我国现有航空发动机技术人员数量、知识结构特征为依据,以世界著名国际三大标杆企业人才结构和知识能力结构为参照,形成我国航空发动机人才培养需求路线图,以保障行业持续发展和技术创新为目标,制定出培养航空发动机行业所需通用型人才、专家型人才、系统型人才有效途径和实施方法。
二、航空发动机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我国航空发动机行业既有“测绘仿制”、“自主研制”等国家武器装备保障所急需的研究任务,也有面向未来武器装备需求的“自主创新”的探索性研究任务,各主机研究所和企业承担着大小几十个型号任务。尽管各航空发动机主机研究所和企业的设计人员已达到2600人的规模,但是与罗.罗公司的11300名相比,依然有显著人数上差距,因此,保证航空发动机人才数量特别是具有航空发动机专业背景的人才数量是实现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自主研制”和“自主创新”更需要专家型人才和系统型人才。
由于学历教育、企业实践、非学历教育三条螺旋线多点交联,而且三类型人才成长呈现全生命周期可持续发展的三螺旋型规律,以及三类人才必须具备的12种能力。无论是保证具有航空发动机专业背景的人才数量,还是专家型人才和系统型人才的培养,都必须有优秀的师资队伍、广泛的国际合作渠道和先进的实践实训基地作保证。为此,必须实施人才培养的五个转变:从强调专业教育向注重系统科学交叉学科的转变,从学术培养向注重实践实训基地创新能力培养的转变,从单一国内行业背景专业知识向综合的国际化多元知识结构培养的转变,从单一学科和环节向全生命周期设计、制造、使用、维护一体化培养体系转变,从单纯学历教育向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高度耦合培养转变。从而形成多元化教育培养体系构架,见表1。
学历教育是核心基础,分为专业学术型、专业工程型和学科交叉型。专业学术型的目标是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着力造就一批理论基础扎实、创新思维活跃、能够把握国际学术前沿的学术型人才,是未来专家型人才的摇篮;专业工程型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工程经验和一定的理论功底、能够解决行业重大工程问题的专业型人才,是未来通用型人才的摇篮。学科交叉型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多学科知识背景、能够以交叉学科角度引领航空发动机系统发展方向的综合型人才,是未来行业系统型人才的摇篮。
非学历教育是手段,主要包括入行培训、专家培训和系统培训等模块。入行培训的目标是针对进入行业的非发动机专业员工,定制专门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聘请高校教师授课,加强航空发动机基础知识和理论的学习,为迅速适应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加速成长为通用型人才的助推器。专家培训的目标是具有5年以上发动机相关研究、设计、试验、制造企业工作经验的专业副总师、技术专家等,具有未来可从事上述工作潜质的专业后备梯队。加强前沿理论和技术的学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加速成长为专家型人才的助推器。系统培训的目标是培养一批在知识结构上与国际三大标杆企业高级技术管理阶层相当的领军人才,并提升其应该具有的项目及团队领导力,是加速成长为系统型人才的助推器。
企业实践是人才成长的主要平台,根据航空发动机行业和产品研制特点,以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和岗位胜任能力为重点,按入职时间和成熟度划分培养阶段,按专业/岗位划分培养类别,形成不同阶段和各类人员的培训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多个专业的系统训练和实践,针对不同人才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培训需求和成长特点,着力改善员工思维能力、开拓专业视野、提升职业素养、提高创新能力、技术攻关能力。5年内实现通用型人才到专业型人才或系统型人才的转变,10年到15年内打造出相关专业方向的首席专家和专家,并结合型号研制,利用15年到20年内时间,培养造就一定数量的型号总师和系统总师,实现航空发动机人才队伍素质能力的整体提升。在此过程中,不断参加学历和非学历教育的培训。人才成长为专家或总师后,又可以反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格局。
三、协同是航空发动机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
1.跨组织协同创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企业实践是人才成长的主要平台,根据航空发动机行业和产品研制特点,以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和岗位胜任能力为重点,按入职时间和成熟度划分培养阶段,按专业/岗位划分培养类别,形成不同阶段和各类人员的培训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多个专业的系统训练和实践,针对不同人才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培训需求和成长特点,着力改善员工思维能力、开拓专业视野、提升职业素养、提高创新能力、技术攻关能力。在此过程中,不断参加学历和非学历教育的培训。成为专家或总师后,又可以反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格局。
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中航发动机控股有限公司紧密结合企业对工程类人才需求,双方共同签署共建“全国示范专业学位实践基地”。协议中明确提出共同建设校企联合实践实训基地,资源共享,承载企业培训和学校学生实习。一方面使企业尽早进入人才培养过程,向企业输送急需人才,另一方面使学生了解行业文化和强化实践技能,为学生毕业后迅速进入岗位奠定基础。通过暑期开展的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践活动,学生的理论知识与企业员工的实践向结合,不仅为企业解决了问题,而且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2.跨学科协同创新。传统单一学科与交叉学科结合:以创新航空推进理论及技术为主线,从传统“单学科”课程体系到“交叉学科”课程体系。航空发动机与安全性理论结合形成交叉学科适航技术与管理,发动机与能源结合的以航空能源技术为研究方向的新兴学科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发动机与环境结合的以低噪声技术为研究方向的新兴学科流体声学与工程的形成。新兴交叉学科的诞生和发展又会相应促进传统学科的发展,从而形成良性互动学科生态。以交叉科学问题为导向,即需求牵引,技术推动,实行多学科交叉培养和导师团队联合指导。导师团队由校内(外)跨领域的资深博导组成,设责任导师1人、合作导师至少1人。联合导师团队系统负责制定个性化学科交叉型人才培养计划、提供国内外交流和学习机会,并为其完成交叉课题等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和质量把控。跨学院多学科导师组,培养学生跨学科能力,并建设多元化研究生教学、实习平台及科研环境。
专业教育与系统教育相结合:从单一学科和环节向全生命周期设计、制造、使用、维护一体化培养体系转变。为了研制先进航空发动机,需要集成从基础研究、先期技术研究到型号研制的全过程的系统研究成果。从复杂系统学科的角度看,航空发动机复杂系统的主要发展趋势表现为复杂系统的“多目标、多维度、多尺度、多区域、强非线性、强时域”的“气、固、热、声、控”耦合特征;在工程技术上,表现为设计、验证、材料、制造的“输入、工具、准则、数据库、流程、输出”的技术变革。为此,构建系统思维的航空发动机课程,组织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导师进行授课。
3.跨文化协同创新。国内培养与国际联合培养相结合:与国际知名研究机构和大学以国际化联合培养为手段,采取包括双硕士学位、双博士学位、国外培训、国外实习、学生交流、暑期实践等多种渠道,开拓学生国际化视野,增强其把握国际学术前沿能力,缩短国内外教育差距和科技差距。“双学位班”学生的双导师由校内导师和海外导师组成,并通过学位论文形式,吸引国际一流学者共同承担国际合作任务,联合培养中外双硕士,扩展研究生实习范围,为研究生增强国际文化和技术提供服务。
遵循“依托创新引智基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航空动力学科”的目标和方向,初步形成了具有高水平科学研究、高层次实验研究平台、高素质人才队伍的管理新、重交叉、开放式的国际一流海外导师队伍。
四、初步成效
学历教育、企业实践、非学历教育三条螺旋线多点交联的全生命周期可持续人才发展体系。
1.通过协同汇聚相关学科群优势资源,以前沿科学“引领”、关键技术“支撑”、应用成果“转化”,形成航空发动机可持续发展学科群;依托协同创新研究,建设高水平研究基地,凝聚杰出创新队伍,培养大批在行业内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创新人才和行业领军人才,从而实现“师资队伍与资源、科学研究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声誉”跨越发展,全面提升学科国际影响力。从而形成2011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的“学科发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优势,形成“寓教于研、工程反哺”的系统格局。
2.优化学历教育人才定制培养体系。以学历教育研究生人才培养满足行业中期人才需求为远景,优化专业学术型、专业工程型和学科交叉型三种类型定制培养。以选、育、评综合改革为支撑点,以多元化招生制度改革,国际化导师、企业导师、跨学院导师队伍构建,创新实践体系建设,多元化评价体系完善为切入点,建立以质量为核心航空发动机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和机制。
专业学术型主要有北航“吴大观直博班”、“中加联合博士培养”、“中英双硕士”。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各方面以国际同类高校标准来衡量和考评,采用国际接轨的研究生课程培养体系及质量认证标准,国际化导师,研究课题面向国际学术前沿。目前,学生整体表现优秀,表现在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突出。
专业工程型主要有“航空发动机高级才班”,校企联合“全方位、立体式”培养模式,选拔、培养、评价企业全面介入;从传统学校教师单方面指导,到校企联合的双导师或导师组指导;从学校“实验教学”到校企实践基地和校企联合研发项目为基础的“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有效缓解了企业对航空发动机主机专业人才的急需,并为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发挥了应有的人才保障作用。
学科交叉型主要有“发动机交叉学科班”。以创新航空推进理论及技术为主线,从传统“单学科”课程体系到“交叉学科”课程体系;以航空发动机合作研究为基础的跨学院多学科导师组,培养学生跨学科能力;采用多元化研究生教学、实习平台及科研环境。参考国际通用的系统型人才评价指标,以解决多学科系统问题为主要评价指标,主要以交叉创新为导向。
3.非学历教育人才定期培养体系。按中航发动机人力资源规划、员工再教育规划等用人需求,校企结合共建中航发动机“非学历教育培养体系”,形成入行培训、专家培训、系统培训三类培训架构;并参照三大企业培训课程,形成适用于三类人才的培训课程体系;按照专业知识普及、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与前沿技术创新、多学科交叉三类人才技术需求,完善三类人才的培养和培训。主要有通用型人才的“入行培训”“在职工程硕士班”,专家型人才的“专业培训”包括气动热力,结构与强度,适航与安全性,燃料与燃烧,材料与制造,系统型人才的“总师培训”。
4.产学研用一体航空发动机实践实训基地。瞄准三大标杆企业的实践实训基地及研发设施,形成教学、科研一体,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结合,高校与企业产学研用一体的航空发动机实践实训基地,完善企业、学校资源共享机制。航空发动机实践实训基地融合校内实践、企业实践和国际实践基地。校内基地侧重基础实验和创新能力,企业实习基地侧重生产实践,注意与企业真实生产环境对接;国际实践基地在于增强国际化视野及国际交流能力,通过国际合作项目、国际学术交流、举办国际会议、国际学生交换等形成满足不同类型学生需要的多种类实践基地,最终实现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培训能力、面向行业发展要求的国际化实践实训示范基地。
参考文献:
[1]沈金荣,雷凯,束龙仓.研究生工程实践教育平台的实践与机制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6):131-135.
[2]卢建飞,吴太山,吴书光,尹承梅.基于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06,(1):46-48.
[3]姜尔林,马桂敏.试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战略管理[J].中国高等教育,2006,(1):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