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城市发展策略

城市发展策略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2 09:50:2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城市发展策略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城市发展策略

篇(1)

1.成都市城市旅游品牌的发展情况

成都早有城市旅游品牌意识。从最早的“天府之国”、“熊猫故乡”,到前些年的“美食之都”、“东方伊甸园”,再到最近与重庆沸沸扬扬的“中国第四城”之争,或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成都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急于树立自身的旅游形象,提升城市知名度,争取国内乃至国际地位的心情表露无疑。可是,这些定位或太陈旧,或太片面,或太空泛,使旅游者们不知所云。城市定位不准确,城市品牌不明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成都旅游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目前成都市城市旅游品牌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成都拥有丰富优质的旅游资源,如大熊猫基地、武侯祠、杜甫草堂、都江堰等令游客耳熟能详的经典景区,“金沙”、“三国文化”、“美食文化”等引人入胜的文化资源,还有大量的古镇与民俗旅游区。但是这些景点往往各自为阵,品味定性低,缺乏一个统一的主题和鲜明的特色形象,无法形成城市品牌的规模效应。使得成都在旅游业日趋同质化的竞争中处于被动局面,

成都作为西部最重要的交通中转站与集散地,本应具有丰富的旅游客源优势。但是由于成都品牌定位模糊,缺乏重点特色,大多数旅客仅仅把成都作为中转站而不是目的地在这种趋势下,成都周边强势的精品旅游线路的大力发展不但不会为成都带来更多的旅游客源,反而会形成“虹吸现象”,抑制成都旅游业的发展。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品牌消费需求日增。要想经营好城市旅游,必然要经营好城市品牌。城市未来的核心竞争,就是城市品牌的竞争。尽早定位城市品牌,营销城市品牌,才能使成都在未来的城市竞争中有一席之地。

二、对成都打造城市旅游品牌的策略研究

1.明确“休闲”品牌,充实品牌内涵

最近,《成都市旅游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出台,明确提出打造成都“休闲之都”的城市品牌。在“休闲”的定位之下,大力发展历史文化旅游、餐饮美食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三大旅游品牌。

(1)继续发展熊猫生态文化、都江堰-青城山世界文化遗产、三国文化三大传统文化旅游品牌。成都应当抓住大熊猫基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契机,竭力为成都品牌形象作宣传;继续推广都江堰-青城山世界文化遗产以及三国文化精品旅游线路,以此凸显成都的底蕴与渊源,平添历史厚重感。

(2)积极推广金沙古蜀文化新兴文化旅游品牌。金沙古蜀文明的重大考古发现将弥补成都在古文明方面的空白。伴随着金沙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图案被选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音乐剧《金沙》在全国乃至世界巡回演出赢得了巨大的赞誉、金沙遗址博物馆对公众开放,金沙独一无二古蜀国之旅必然会给成都带来神秘、不可替代的气质。

(3)大力弘扬成都的餐饮美食旅游品牌。加快整合美食旅游片区,如锦里、文殊坊、羊西线“一品天下”美食旅游商业街等,加大对这些美食旅游区的卫生检查力度和服务质量考核,突出特色,打造精品,努力弘扬成都包罗万象的饮食文化。

(4)加快建设现代休闲度假旅游品牌。打造以天府广场为中心的中心游憩区,打造环城城市观光游憩休闲带,整合农家乐等乡村休闲旅游资源与洛带等古镇文化旅游产业区;兴建现代休闲娱乐措施,如大型主题公园、酒吧文化等,迎合都市文化需求。

2.依托休闲文化,发展会展旅游品牌。

会展旅游通常是把会议或展览活动与旅游相结合,充分利用两者的对游客的吸引力,大量吸引游客。会展旅游具有人均花费高、停留时间长、季节性弱、回头率高等特点。成都已建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新世纪城国际会展中心,更应当积极承办大型会展活动,吸引更多有消费能力的游客,形成扩散效应,提升成都的国际化水平。

3.创造旅游休闲吸引物,迎合体验式需求

城市旅游由观光型向观光体验型转移已是大势所趋。成都的“休闲”品牌,并不仅仅是游客所看见的、所听见的,更重要的是创造一种休闲理念、一种休闲氛围、一种休闲文化,特别是一种休闲方式。对于本地居民而言,这是一种休闲生活;对于旅游者而言,则是一种休闲生活体验游。成都应当尽快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旅游吸引物,体现成都休闲品牌精髓,迎合大众们日益浓厚的体验式旅游需求。

4.城市的综合实力才是品牌最好的背书。

旅游业载体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行业,包括“吃、住、行、游、娱、购”六大要素,涉及餐饮﹑娱乐﹑交通﹑金融﹑消费﹑商业﹑卫生﹑环保等行业,是一座城市的综合实力的全面展现。

城市的综合实力是城市旅游品牌的本质和基础,城市旅游品牌的显著特征就是能快速提升公众对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认知度。只有日益雄厚的城市综合实力才能将城市旅游品牌持续经营下去,得到公众的认可。因此我们说,城市的综合实力才是品牌最好的背书,切忌舍本逐末,使品牌变成一句空口号。

篇(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苏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关于 ‘智慧苏州’建设的相关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2-D-30)的阶段 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自美国IBM公司提出“智慧城市”概念以来,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成为了目前我国许多城市的建设热点。但在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热潮中,针对不同城市发展策略的研究还较少。本文从智慧城市统筹布局的战略角度出发,将城市划分为三种类型,并给出了不同类型智慧城市发展策略。

关键词:城市类型 城市 发展策略

智慧城市的涵义

在IBM的《智慧的城市在中国》白皮书中,“智慧城市”被定义为这样一个城市:“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作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因此,智慧城市就是以智慧的理念规划城市,以智慧的方式建设城市,以智慧的手段管理城市,用智慧的方式发展城市,尽可能优化整合城市的各种资源,从而提高城市空间的可达性,让生活在其中的市民心情愉快,从而使城市更加具有活力和长足的发展。

“智慧城市”具备四大特征:一是全面物联,用智能传感设备将城市公共设施物联成网,对城市运行的核心系统实时感测;二是充分整合,使“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完全连接和融合,将数据整合为城市核心系统的运行全图,提供智慧的基础设施;三是激励创新,鼓励政府、企业和个人在智慧基础设施之上进行科技和业务的创新应用,为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四是协同运作,让城市里的各个关键系统和参与者基于智慧的基础设施进行和谐高效的协作,达成城市运行的最佳状态。

基于城市特征的城市类型划分

(一)大型综合实力城市

该类城市主要为直辖市、经济特区和大型城市。其经济实力雄厚,产业相对成熟,另外对外开放程度高,辐射周边能力强并且科教文化软实力强。典型的代表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

(二)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城市

该类城市主要是一些新兴城市和中小型城市,其经济发展速度快、潜力大并且多属于科技创新型城市。典型的代表城市包括广东东莞、浙江温州、江苏昆山等。

(三)特色城市

该类城市通常在资源、旅游、交通等领域的地位显著或者是未来城市发展规划中着重发展的方向。典型的代表城市包括:花园生态城市四川成都、辽宁大连、广西北海等;数字化港口城市山东青岛、浙江宁波、海南海口等;资源型转型城市山西大同、河北唐山、河南焦作等;食品工业强市山东烟台、河南漯河、吉林德惠等;数字医疗先行城市江苏镇江、山东昆明、安徽芜湖等;数字旅游城市 (景区)广西桂林、安徽黄山、海南三亚等;数字科技城市江苏苏州、四川西昌、四川绵阳等。

不同类型的城市在制定自身具体发展策略时,必须结合自身城市特点和发展目标,并结合中央政策要求,明确自身所属城市类型与具体发展战略重点,确定其城市发展优先级别。国内城市类型的划分和不同类型城市今后的战略重点如表1所示。

不同类型城市打造智慧城市的策略

(一)大型综合实力城市

大型综合实力城市一般需要强化大都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和高端服务功能,往往会有很大的自主创新投入,对产业创新基地和科技研发中心有很大需求。由于该类城市对周边区域有很强的辐射能力,起着创新示范作用,加之周边城市对其有着很强的经济依赖性,此类城市通常都会作为周边城市的交通和物流处理中心等。因此可以借助其强有力的周边区域辐射能力,更多考虑整体区域的规划,强调和周边城市系统的互联互通。

大型综合实力城市体系通常比较复杂,智慧城市系统的建设应该是基于长远策略,统筹规划系统建设,分步骤进行实施。另外,此类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管理系统已经初具规模,因此既有旧系统广泛存在,又有新系统在不断建设,于是随着城市体系的日益复杂,老系统和系统间、新系统和系统间以及新老系统间的集成和优化,将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

大型综合实力城市在逐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硬件建设的同时,要着重发展基础设施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强数据管理和处理能力,实现城市各系统间的数据采集和共享,加强分析,最终实现智能化的城市管理,实现智能化分析。

由于大型综合实力城市处于不断地向周边扩张过程中,智慧城市的系统建设要具备前瞻性眼光,在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平台、数据通讯和其他硬件、软件时应充分预计未来的需求,考虑可扩容性。如上海市就是这类城市的典型代表,其智慧城市需求如图1所示。

(二)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城市

由于这类城市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在较短时间累积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为能使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建设和城市管理能够更好地支撑持续快速增长的经济,其对智慧城市的需求很强烈,并且有经济能力来支持智慧城市全面建设的较大投资。

同时这类城市多属于新近发展的城市,城市规模不大,历史包袱较少,其城市体系跟大型综合实力类城市比较起来,相对简单,并且既存系统数量较少。因此对于此类城市,可以考虑快速建设全方位的综合智慧城市系统,比如统一部署建设智能交通管理、智能物流管理、智能电网管理、智能环境监测等,实现智慧城市统一方案的规模效益。

另外在智慧城市系统规划和建设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可扩充性,以匹配这类城市高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充,并且在多个系统同时实施和运作的过程中,必须实现其系统间的高效协作,提升系统运营效率。如广东东莞市就是这类城市的典型代表,其智慧城市需求如图2所示。

篇(3)

[关键词]低碳 城市化 发展策略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务之急。在“低碳”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形势下,如何践行“低碳”发展理念和选择合适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成为当前重点研究领域之一。

一、低碳与低碳城市

城市化是指在工业化和人类社会分工的发展过程中,非农产业及人口从农业中分离出来,逐渐聚集形成城市的过程。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对拉动内需,带动GDP 的增长,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及区域经济的发展除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以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为基础的城市化发展面临着高碳发展模式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正确践行低碳理念,选择恰当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来保障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专家和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描述。付允、汪云林等学者认为,低碳城市是通过在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创新低碳技术,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城市的温室气体排放,彻底摆脱以往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社会经济运行模式,形成结构优化、循环利用、节能高效、绿色环保的经济体系,形成健康、节约、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最终实现城市的清洁发展、高效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夏堃堡认为,低碳城市就是在城市倡导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建设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能源生态体系,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胡鞍钢认为,低碳城市是中国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重要的一个方面,包括低碳能源,提高燃气普及率、提高城市绿化率、提高废弃物处理率等方面的工作。综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低碳城市是以生态文明为指导思想,采取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低碳生活方式的城市。低碳城市发展旨在通过经济发展模式、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在保证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实现有助于减少碳排放的城市建设模式和社会发展方式。

二、山西的低碳城市化

众所周知,山西是我国的能源大省和典型的资源型省份。以山西省为例,探讨和研究低碳理念指导下城市化的发展策略将具有代表性和借鉴性意义。

通过相关文献和相关数据的查阅发现,山西作为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省份,近些年城市化迅速发展,能源消耗量居高不下,带来的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也比较严峻,通过分析,笔者发现山西省低碳城市化发展中的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山西省低碳城市化发展困难重重,压力较大。经历了严格的资源整合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大胆尝试资源型城市综合改革,山西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较为明显的成绩。但由于历史原因,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仍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第二,现阶段降低能耗与低碳指标的实现主要通过行政手段来实现,加上转换成本较高,致使中小企业低碳技术改造和应用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另外,现有财税体制和绩效考核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对低碳城市的发展起到抑制作用。分税制财政体制和政绩考核制度使得地方只有通过以高能耗为代价才能实现经济的发展来保证地方财政的稳定,财政的缺失无形中成为阻碍了山西低碳城市化的步伐的重要原因。

另外,目前我国低碳技术的研发环节较为薄弱,其向生产力的转化更为薄弱。与煤炭相关的低碳技术包括煤的清洁高效利用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等,因技术研发投入和风险较高,中小煤矿难以承受,致使研发的重任落在大型国企和政府科研单位的肩上,而这些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需要复杂的审批流程和资金压力,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山西低碳城市化的步伐。

第三,居民整体的低碳意识相对较低,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较为落后。受地理因素的影响,与沿海城市相比,山西居民的低碳意识较差,根深蒂固的高碳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一时难以改变,生产生活中依然存在高投入和高排放的问题。

三、建议和对策

结合山西省城市化发展现状及低碳发展的障碍,以正确践行低碳理念为起点,参考国内外城市化发展的成功模式,为促进山西省的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如下:

1.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低碳产业。结合山西省的城市化发展道路,不难发现山西的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中,信息化程度和科技含量都较低。在今后的发展中,继续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同时,把握综合改革实验区的宝贵契机,注重文化生产力的挖掘,发展低碳产业,培育新的绿色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另外,打造具有代表性的低碳项目是促进低碳城市建设的有效载体,能有力的唤醒居民的低碳意识,同时对其它省份的低碳城市化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2.鼓励低碳技术创新,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为促进煤炭相关的低碳技术创新,一方面要加强与煤炭相关的低碳技术研发,并建立成果转化平台,促进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同时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通过法律手段保护研发者的权益。另外,积极组织相关教科研及能源领域相关资源,建立实验室,定期或者不定期召开能源发展论坛,促进能源政策和信息的传播交流,通过研发新能源和替代能源,缓解资源紧张和环境污染的局面,也是促进山西省实现低碳城市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3.唤醒居民和企业树立低碳意识,引导养成良好的低碳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加大低碳相关概念的宣传与推广,唤醒居民的低碳消费意识,引导形成健康的低碳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这是山西低碳城市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付允,汪云林,李丁.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2)

[2]夏堃堡.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J].环境保护,2008,(20).

篇(4)

关键词:城市景观;生态化;发展;策略

1 前言

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提高,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拉近了世界各地人们的距离,于是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所居住的城市景观的期望也逐步提高。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影响力的不断加大,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在城市建设过程,使环境受到污染,生态遭到破坏,气候发生变化……出现了白色污染、热岛效应、光污染等各种问题,由此人们受到环境及气候的报复也在不断增加。今天人们逐渐认识到地球资源是有限的,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所以在对城市景观期望越来越高的同时,渐渐希望自己居住的城市是生态型的,可以持续性发展的,适宜人们生活居住的地方。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心如何让城市景观生态化发展。

2 城市景观系统的组成

一个完整的城市景观系统由人类社会、动物、植物、自然景观、人工景观等组成,各组成成分之间具有相互的作用性,它们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共同发展。只有这些组成成分相互之间保持“齿轮式”的完整以及保持良好的运转状态,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保持系统的生命力,并维持系统多样性这才能使城市景观与周围环境充分融合,成为一个生态化的系统。

人类生活于景观之中,人类的活动对景观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突出表现为创造出了很多具有历史意义及价值的人文景观环境,过度活动影响了自然环境。

动物生活在生态系统中,其生活和适应性与植物环境密切相关,它们在自然界中消耗和调节能量,是生态链中必须的环节,起着重要的作用。

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吸收光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成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景观包括因气候、土壤、地貌等多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后,适应不同的条件而形成的不同的地理环境,如山水景观、森林景观等。

人工景观是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而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不同观赏性质和功能的城市建筑、城市道路、城市绿地景观等。

3 城市景观的历史变迁

景观随着历史的发展在不断变化,从只供少数人欣赏到供大众欣赏,从单一的景物发展为组合的景物,现代城市景观也从园林这一形势不断扩大,不仅包含代表园林的公园,还包含了城市建筑、城市道路、城市绿地、城市广场、城市小游园及居住小区等多种人工景观,并且还在不停的扩展,从城市向城市周边的农田、山林及城市周边的风景区等自然景观扩展。 4

城市景观的追求

人们对城市景观的营造,已从保留一定自然原始景观到人工生态的再造,从传统文化的发掘到现代精神的追求,从基于理性的解析重构到基于浪漫的随心所欲,从基于工程技术的计算论到基于文学艺术的灵感顿悟。

城市景观的营造其种类项目的多样性,景观结果的丰富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意义上的中国造园,不仅具有中国古典造园要求的诗情画意,天人合一,更在最大程度上满足现代人们所追求的大众目标及环保生态。对于城市景观的认识也随着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渐渐蕴含了景观环境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等三个方面的追求。

4.1景观环境形象

现代人们在城市景观的布局和营造上,已经越来越追求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并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时代的变迁,人们的追求也在不断变化,从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自然曲折,意与境的融合;西方园林追求的对称均衡,雄伟大方;再从一览无遗的草坪、广场,到渐渐减少了大面积的草坪,大面积的铺砖广场,近而重视城市中绿量的增加,乔木、灌木、地被等多层次的合理配置,追求植物之间色彩和季相的变化,体现植物的群体美,辅以生态规律,最大限度发挥植物的生态效应。

4.2环境生态绿化

环境生态绿化是对环境所包含的土壤、气候、水、动植物等进行绿化,使这些因素能和谐统一,最大的发挥它们的作用,给人从感觉上创造一个令人舒适的物质环境。人们对景观绿化的重视越来越突出,在地形的处理上注意人的感受和景观的要求;在水系的处理上考虑对水资源的节约和再利用,以及生态环保的多重需要;在植物的运用上更多的利用乡土树种进行植物造景,乔木、灌木、地被植物、垂直绿化,屋顶绿化多层次、多角度充分考虑。

4.3大众行为心理

景观营造时更加强调人性化,以人为本,自然曲线的运用与环境的结合更紧密。

5 城市景观存在的问题

5.1规划问题

经常没有一个系统的、科学的规划,没有一定的目的性,忽视城市的气候、地理、人文等基础条件,使很多城市的景观没有自己突出的地方特点,显得比较凌乱;可行性研究不深入、计划性不强,经常是建设好没有几年,就不能适应城市的发展而被迫拆除;建设好之后的景观与周围环境的联系性差,不能和周围环境有机结合,显得很生硬。

5.2绿化问题

环境生态绿化方面,规划不系统不科学,造成绿地规模小、分散、凌乱;绿地率及绿化覆盖面积低,生态作用和功能不明显;植物品种运用缺乏多样性、地方性、乡土性,不能形成植物群落,造成植物多样性不足,生态调节功能减弱;大量使用外来植物造成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差,以致很长时间都达不到预期的景观效果。

5.3功能问题

城市景观中不论是建筑、道路、绿地应该承担的功能,常常是各自为阵,没有系统的联系性,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5.4保护问题

对城市景观保护意识不足,经常是拆了旧的建新的,不考虑景观与周围环境的融合性,不仅没有了原来的特色,还花费了大量精力。

5.5管理问题

管理重在处理人类的活动怎样与环境和谐统一发展,城市景观和人类社会共存时,要有以人为本的思想,但也不能把自己随意的意志强加给景观,从而造成的影响。

6 城市景观生态化发展的必要性

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提出人与生物圈(MAB)计划,指出城镇建设要遵循人与自然共生的基本生态原则。现代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环境和生态在不停的被改变,要求城市景观生态化发展的必要性也越来越突出的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6.1保证物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凹

可持续发展是保证当代人利用资源的前提下,不影响后代人对资源的利用。现在人类利用的资源分可再生的和不可再生的,可再生的资源其再生的过程也有一个时间过程,在对这些资源进行利用时要充分考虑到其再生的能力,对其进行合理的有计划的利用,而不能进行掠夺性的不节制的挥霍;不可再生的资源则是一种无形的资产,用了就不再有了,对这些资源的运用要慎之又慎,充分考虑各种得失,进行有目的的运用。

6.2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所有的动物、植物及其它各类生物,都储存着不同的遗传信息、生境、生态系统、景观,环境的变化使得地球上的生物每天都在以一定的数量而消失于这个世界上,只有保护了地球生物的多样性才能保证世界更有声有色。

7 城市景观生态化发展策略

7.1科学规划城市绿地系统

城市绿地系统由多种绿地综合组成,在规划城市绿地系统时,要充分考虑到人的活动带来的影响,长远考虑,多种因素结合,从实际出发来进行综合规划,使人类和各类生物都有其生活的最大自由空间。把城市郊区纳入城市规划之中,构筑结合城市绿化、农业、林业为一体的大地绿化;提升城市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来提高生态环境效率。

7.2绿化多样化

7.2.1提倡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人类越来越重视,对其的关注和保护也越来越多,在城市景观造景中,少使用单一的植物种类,使多种生物种群在一起,形成植物群落,增强抗逆能力,互相取长补短,和谐发展。

7.2.2提倡植物种群具有地方性、乡土化

植物的选择上少追求新、奇;少进行对外地生长有特色植物的盲目大量引种;不过分追求图案化;少人工的痕迹。在运用植物造景时,重视以乡土绿化树种为主,发挥其适应性强,抗性强等优势,并配合其枝、叶、干的形态和其色彩、季相的变化,最大限度发挥其生态功能。

7.2.3增加城市绿量

重视植物的生态作用,城市景观中只有草坪或只有树木都不具备生态效益,要结合植物种群的多样性,乔木、灌木、花卉、草坪、地被多重组合,重视进行建筑物外墙面垂直绿化,屋顶绿化,增加城市的绿量,起到既丰富城市景观,又发挥植物生态效益的作用。

7.2.4建立乡土植物基地

乡土树种最适应当地的生长环境,建立健全乡土植物基地,为城市景观需要的苗木树种提供有力保障,突出乡土树木的生态性和适应性,保证城市景观的持久性。

7.3发挥功能

开放各类城市公园、绿地、小游园,它们有大量的植物、水体、自然地形,是绿色景观突出的重要地点,是生态功能最突出的地方,是人们休息、娱乐、锻炼越来越离不开的地方。治理城市河流,利用滨河自然开放的空间结合城市环境,建设城市河流滨河绿地景观。在城郊营建多树种结合的防护林体系,充分发挥植物的功能,使防护林成为城市的主要景观。

7.4加强管理

节约土地、环境、水、植物、资金等各类资源;对城市景观系统多学科多方位管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路、生态化的观点;重视教育和宣传,建立健全各项法律法规,提高全民认识。

篇(5)

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是管理科学、计算机技术、GIS技术应用于城市规划而产生的跨专业新兴应用系统。这一系统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同其所涵盖的各专业学科理论的发展息息相关、相促进,其中城市规划理论和GIS技术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尤为巨大。本文从研究城市规划理论及GIS技术的发展历史人手,揭示了建立与发展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

一、城市规划理论发展回顾

人类对自身生活环境的选择,从远古时代的穴居、树居到固定的居民点直至阶级社会的城市,从无到有,从自发到自觉,逐渐产生了规划的思想和理论,这一思想和理论的出发点就是要满足人类生产、生活和安全的需要。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很大程度上受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的影响,城市布局以中轴线对称为主要手法。

古希腊城邦时期,在城市建设中有希波丹姆模式,提出了方格形的道路系统和广场设在城市中心的建设原则。而古罗马建筑设计师维特鲁威的著作《建筑十书》是世界上保留至今惟一最完备的西方古典建筑典籍,书中提出了不少关于城市规划、建筑工程、市政建设等方面的论述。

欧洲中世纪城市多为自发成长,很少按规划建造,虽然14~15世纪的新兴资产阶级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有高度建筑艺术的建筑组群;16―17世纪产生了以巴黎凡尔赛宫为代表的轴线对称放射布局形态,成为当时城市建设竞相模仿的典范,但这些设计思想及理论内涵还是从属于古典建筑艺术,未形成近代的城市规划学。

近代工业革命给城市带来巨大的变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种种矛盾,资本主义制度伴随着工业化而有很大的发展,城市中的多种矛盾也日益尖锐。因此从全社会的需要出发,就提出了如何解决这些矛盾的城市规划理论。资本主义社会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各种社会改良主义者和一些从事城市建设的实际工作者和学者,都提出了种种设想。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形成了有特定研究对象和范围,系统的现代城市规划学,如空想社会主义的城市与“田园城市”理论、卫星城镇规划的理论和实践、现代建筑运动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与“雅典”、邻里单位与小区规划及有机疏散理论等,这里不再赘述。

二次大战后至今,城市规划学科有了新的发展,学科内涵有了很大更新。从其发展看,由城市形体规划到社会、经济等宏观规划;从学科看,由建筑学和工程技术学伸展到人文科学。显然,城市规划学已不再停留在传统的形体规划范畴内,它已经涉及到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社会心理与行为科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生态学、城市行政管理学等等。

进入20世纪后期,随着各种高新技术的发展,城市规划开始吸收诸如系统工程、控制论、信息论以及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等的一些理论概念,逐步引进应用现代技术,如数学方法、计算机技术,遥感遥测技术和网络技术等。

二、我国城市规划现状中暴露出的几个问题

城市规划学发展到今天,其理论和实践――规划编制、规划管理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规划管理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当代社会各方面情况越来越复杂、关系越来越密切的状况下,加强管理就更加重要。宏观控制要靠科学管理,微观规划实施调整也要靠科学管理。同时,规划实践中所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下面仅就我国城市规划制定方面的几个突出问题简述之:

1.规划编制与规划管理严重脱节

一方面,规划编制多是规划局委托规划设计院完成,而规划设计院是企业化管理,城市规划对他们来讲更多的是一项“编制任务”。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主要仍是从规划本身的理念出发,对于社会需求考虑很少;对城市建设的运作过程及其决定因素缺乏研究,与规划管理的实际要求相距甚远。另一方面,由于规划编制单位和规划管理部门缺少定期的交流使很多非常好的规划方案难以实施,或者实施效果不佳;规划用地难以控制等等。

2.缺少城市规划动态更新机制

我国仍采用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方式,每5年进行―次总体规划的全面修订。定期的规划修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原规划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增加了一定的弹性,但依然是被动的、间断式的,而不是一个主动的、连续的,是由专业人员、管理人员、使用者直到政府决策部门等共同参与的工作。城市规划不仅包括理想蓝图的绘制,也应包括一种动态的、有法定程序的调整、完善过程。

3.缺乏规范化的质量审批标准和公众参与机制

4.规划管理调控手段有限,全国各地城市的实际开况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吻合不好

5.批后监督存在漏洞

在规划审批后建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实施规划监督,是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规划审批工作与规划监督工作的脱节,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没有批后监督,规划管理也就失去了意义。

规划编制和规划实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密不可分的,这中间的纽带就是科学有效的规划管理。而规划管理科学性、有效性的保障,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本文后面要论及的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应用。

三、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发展回顾

“地理信息系统”这一概念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由于计算机科学的兴起及它在航空测量和地图制图学中的应用,使人们有可能用计算机来收集、存储和处理各种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的图形和属性数据,并希望通过计算机对数据的分析来直接为管理和决策服务,这样就导致了地理信息系统的问世。

国外地理信息系统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3年,加拿大测量学家R.F.Tomlinson首先提出了“地理信息系统”这一术语;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二个GIS―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CGIS),用于自然资源的管理和规划。稍后,美国哈佛大学研制出SYMAP软件。受当时计算机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此时的G1S更 多的是辅助制图,当然也能实现手扶跟踪数字化地图,进行地图数据的拓扑编辑,分幅数据的拼接,并发展了基于栅格的操作方法。

进人7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硬、软件的飞速发展,大大增强了可操作性和图形显示功能,促使GIS向实用方向迅猛发展。这一时期,不仅是一些发达国家先后建立了许多专业性的土地信息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许多商业公司也开始活跃起来,GIS软件得到迅速发展并在市场上大受欢迎。许多大学和科研机构也开始重视GIS软件设计和应用的研究,高水平的实验室不在少数。此时,GIS已经逐渐由技术而形成一个引人注目的领域。

80年代是GIS普及和推广应用阶段。图形工作站的性价比大大提高的新一代PC机的出现,使计算机和空间信息系统在许多部门得到广泛应用。稍后发展起来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更使地理信息的传输时效得到极大提高。GIS的应用,从解决基础设施的规划转向更复杂的区域开发,从CAD DATABASE转向ARC/INFO。从局域问题转向应用于全球性问题(同卫星遥感技术的结合)。如果说GIS诞生于60年代,那么,其成熟于80年代。

我军GIS发展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尽管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起步晚了20年,但在世纪末的20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应用实践,不论是从事这方面研究的科研机构还是商业实体均有很大的发展并取得明显效益,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局面。

进入90年代后,Internet/Intranet对全球科技发起强烈冲击,GIS自然也不会置身事外。随着WebGIS的出现,随着地理信息产业的建立和数字化信息产品在全世界逐步普及,GIS深入各行各业的趋势已不可避免。

四、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及存在

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从80年代末开始,迄今已有近十年的历史,硕果累累,但经验教训也不少,现简要论述如下:

1.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发展概况

从国内若干城市的成果来看,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大致有以下几种模式:

(1)以建设项目申请、审批案卷的登记、流转、批注、查询和统计为基础,再发展相互平行的图形数据的查询和显示(如北京、青岛)。

(2)将图形的查询、显示和案卷的处理结合在二起(如广州、常州)。

(3)跨机构、跨部门的数据传递与共享。如上海在市、区二级分权管理体制下,统一用地、工程许可证的统计口径和数据标准,实现区级机构向市级机构的数据传递。

(4)以规划审批流程为依据,以项目档案的流转为基础。自项目报建开始,直至审批结束向甲方公布结果,均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窗口服务制,在案卷“进机”的同时实现图形数据的查询和显示;同时在各区级规划管理机构建立相应模式的子系统,统一数据标准,应用计算机城域网技术,实观横向和纵向的数据传递和共享(如武汉)。

(5)建立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

由于技术、人员和资金等方面的原因,在摸索合适的技术途径时,不走弯路几乎是不可能的。

2.全国缺乏一个统一的信息系统建设规划,各地各自为政,发展不平衡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新一轮城市建设的红火展开,随着国有土地有偿批租使用和旧城改造、新城扩建的逐步升温(甚至一段时期的不可抑制),城市规划管理的工作量成几何级数增长,这一变化迫使规划管理人员开始思考并寻找提高办事效率的法宝。于是从沿海到内地、从南到北,全国许多城市的规划管理部门(有很多是在规划设计和勘测设计单位率先)引进计算机硬软件设备和CIS软件。其中经费较充足的地区不惜投入巨资使硬软件一步到位。经费较缺乏的地区则想方设法积极申请各方面的资助,有的找地方政府,有的利用世行贷款大量引进设备,纷纷上马。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或其中部分功能子系统建设)工作蓬勃发展。但问题也随之出现了,由于此时国产软件尚不能完全满足需要,而引进的国外商业软件又多不符合中国国情,有些软件功能过于庞杂,而我们使用的仅是其中极少的部分,既造成浪费,又不利于使用和开发。因此经费雄厚或技术力量较强的地区,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就较快,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而中西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信息系统建设工作也就相对迟缓一些。

3.信息更新不及时,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受到限制

近二十年来,城市建设发展日新月异,城市面貌的改变令人目不暇接。受目前我国技术手段的限制,这些改变不能及时地在信息系统中得到反映,一方面大部分的资料还没有数字化,即使更新的机制也没有建立起来,另一方面各级政府部门之间大都没有相互提供业务资料的习惯,需要较长的过程,这些都使信息系统的准确性和现实性大打折扣。这大大影响了人们对信息系统的信心和使用热情,这对信息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是极为有害的。

五、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策略

城市规划要做到符合客观实际,就要收集大量的资料和数据,要做到对城市发展有比较准确的预测,需要对大量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不同阶段的城市规划方案及图纸,需要加以定性和定量的评估、优化和决策。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还要不断地进行数据反馈,以便不断对规划方案加以调整。要做到这些,要使这些工作准确、及时,必须依靠计算机技术,依靠日益完善的CIS技术,必须建立和完善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1.我国城市规划管理应以面向21世纪,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为原则。建立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立足点也应该以此为根,高起点、高标准、目标明确。国家有关部门应从大系统的观点出发,制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逐步消除各地之间发展不平衡的态势,使先进地区能够早日赶上并超过国际先进水平,使相对落后地区能大步前进,让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能更好地为城市规划、为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2.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涵盖的技术面很广泛,因此要做好标准化工作,力争同国际接轨。要做好规划业务的规范化和信息的规范化工作。有的城市长期不见效果,其原因是规划业务规范化程度低,或者业务人员抵制职责、权利的调整。信息的规范化也是推行计算机应用的基础,其规范化应从业务词汇、专业术语、统计口径;统计报表、信息分类和编码做起,逐步地延伸到图形输出、数据交换、数据结构等方面。

3.要注意发展步骤,如总体设计、分步实施、急用先行、滚动发展的思想。要注意处理好几大关系,如事务管理与图文建库的关系、普查建库与动态更新的关系、辅助设计与磁盘报建的关系、规划建模与辅助决策的关系等。

篇(6)

关键词:西安;城市旅游竞争力;竞争力优势理论

一、引言

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是当前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学术界普遍认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对于科学评价城市旅游的现状和潜力,构建区域范围内部的旅游地域系统,优化资源配置,防止无序竞争,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西安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周、秦、汉、唐等13朝古都,有着3100多年的建城史,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世界著名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西安城市旅游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从全国范围来看,与那些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城市如北京、上海等相比尚有不小差距。《西安市旅游发展规划(2006-2020)》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西安实现接待入境旅游者200万人次;接待国内旅游者6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全市GDP的17.6%;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20万人等十项发展指标。为了顺利实现各项规划目标,就需要准确评价西安城市旅游竞争力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从而提升西安城市旅游竞争力,加快西安旅游产业发展步伐。

二、西安城市旅游发展现状

(一)西安旅游资源概述

西安以其厚重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自古就有“西有罗马,东有长安”之美称,拥有丰富的世界级旅游观光资源。

1.古迹遗存众多

西安享有“天然历史博物馆”、“西安文物甲天下”的美称。古迹数量和价值位居全国前列,秦始皇兵马俑坑被誉为“世界第奇迹”,秦始皇陵是最早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遗迹,明代古城墙是至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古城墙遗址。

2.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西安是中国北传佛教的主要发源地,有佛教六大宗派的祖庭(大慈恩寺、华严寺、草堂寺);又是中国道教文化中心(楼观台);并有中国伊斯兰教四大清真寺之一的化觉巷清真大寺。

3.自然景观丰富多彩

西安自然景观资源丰富,境内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处;省级风景名胜区3处;国家森林公园5处,省级森林公园6处,市级森林公园2处;另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处。

4.地域文化资源丰富

西安作为中华民族和黄河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典型的东方地域文化,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土民情。

5.现代文化发达

西安市业已形成的商贸、科技、城建、园林等现代都市风貌,为发展科技旅游、修学旅游、都市观光旅游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源。为满足旅游者休闲度假需要,丰富文化娱乐生活,西安市唐乐宫、古都大剧院、唐华歌舞剧院、陕歌大剧院、华清池等地建成多种形式的文化娱乐设施3700多个;推出了《唐长安乐舞》、《仿唐乐舞》、《秦俑魂》、《长恨歌》等特色文艺节目。

(二)西安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西安市旅游接待基本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势头,国际、国内旅游都有了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品牌个性和产业特色。2006-2010年西安旅游接待人数、收入总体情况见表1。

西安城市旅游业在近年来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与那些具有很强竞争力的城市相比差距还是不小的。这种差异的形成既有其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比如北京作为首都和全国的中心城市长期受到世人瞩目的同时得到了更多的政策和经济支持,而西安做为区域性的中心城市受到的关注和支持则比较有限。因此,要想缩小这种差距,应该从多个方面努力,优化城市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并注重这些因素之间的互相作用关系,从而提供其竞争能力和发展潜力。

三、旅游竞争力理论分析西安城市旅游竞争力

竞争力优势理论最具代表性的是由美国竞争战略专家波特教授提出的产业竞争力国家钻石模型。借助波特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国家钻石模型,我们可以建立相应的西安城市旅游的竞争力模型(如下图1),并进而对影响西安城市旅游竞争力优势的因素做简要分析。

四个市场因素通过之间的辩证作用形成一个整体,而这个整体的发展和壮大在很大程度上又受到政府主导因素和机遇的影响和制约,它们共同决定西安城市旅游的竞争优势,具体分析为:

1.旅游生产要素条件。西安城市要提高其城市旅游竞争力,可通过特有的难以模仿的竞争生产要素积累创造出竞争优势。资本资源属于一般性的生产要素,较易获得,难以形成差异。科学技术、知识信息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已成为旅游产业优胜劣汰的关键。在旅游产业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人力要素。人力资源要素属于专门的生产要素,较难获得,不易模仿,可以阻止其他城市旅游业的对抗性或追随性竞争。

2.旅游国内需求条件。目前西安国内旅游客观上还是以观光旅游为主,消费层次相对较低;其次,旅游人均消费较低,消费结构不合理;最后,西安国际与国内旅游者比例失调,国际旅游需求有待开发。

3.旅游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西安旅游企业多数缺乏发展战略的指导,企业结构小、散、弱,竞争激烈,其竞争形式多为无序竞争,竞争手段主要是价格战,企业不遵守行业竞争规则的现象极为普遍,这不仅无法提高西安城市旅游的竞争力,相反还会削弱了其竞争力。

4.旅游相关产业及辅助产业。目前,西安旅游产业已在住、食、行、游方面初具比较竞争优势,但购物、娱乐产业依旧薄弱,而后者更具盈利、发展空间,是西安旅游业今后必须加强和发展的产业方向。

5.机遇和政府行为。西安市政府将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和优先战略来发展,这对西安旅游业的发展无疑是巨大的推动力。

四、西安城市旅游竞争力提升及发展对策

(一)加强旅游市场竞争环境建设, 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竞争有利于企业创新, 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 无序的竞争不仅不能提高西安城市旅游竞争力, 反而会削弱其竞争力。中央和各地政府应当统一认识, 加大旅游立法和旅游商业环境的整治, 建产完善的旅游市场体系。

(二)建设旅游精品,树立旅游品牌

提升城市旅游竞争力的首要任务是建设旅游精品,树立旅游品牌,不断创新,保持旅游产品和品牌的生命力和持久竞争力。西安在建设旅游精品上,可以以“扬秦・兴唐”为中心,巩固并丰富秦文化,挖掘和发展以大唐文化为载体的旅游形象、产品和活动。对于西安而言,应加强旅游企业品牌的建设,包括酒店业、旅行社业、商贸购物业、文化休闲娱乐产业、餐饮业等。

(三)加强区域合作

合作才能产生生产力,促进竟争力。城市旅游合作发展的具体措施,首先要营造共同的旅游大环境,包括加强城际间的交通建设、城市文化建设、媒体合作、旅游企业联合以及政府友好合作等。其次是重点加强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最后,城市之间的合作发展旨在形成较强的区域竞争实力,使得区域内的各城市旅游竞争力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发展。

(四)加强全面的旅游城市营销

西安作为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要提升西安旅游竞争力,城市营销就必须以文化古都,丝路起点和软件之都为基点,强调突出自己在旅游、区位和科教三大方面的比较优势,并建立综合宣传网,将西安旅游资源特色广泛宣传,使得古老文化的魅力家喻户晓。其次,政府要为城市进行准确的旅游形象定位,目前西安城市旅游形象的定位是建设具有本土化的国家大都市,提出“中华五千年・寻根在西安”的口号,目标是将西安建设成为最具东方神韵的世界古都旅游目的地城市。

(五)培养旅游人才

对于西安来说,培养旅游管理、开发、服务等多层次人才,建立专项人才储备库;挖掘和拯救民间艺术和传统民俗,培养接班人。这些在提升和发展西安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周常春,保继刚.肇庆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一兼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分析框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2):78一83.

篇(7)

【关键词】 特色街区 公共空间质量 地域文化特色 开放空间活力

Abstract:From Harbin mining regional cultural features, enhancing blocks' open spac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etc,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for the city characteristic blocks in order to make the city image have more features.

从存在形式上讲,城市特色街区是指城市中在功能或者形态上具有文化独特性的地段,它通常集合了商业、餐饮、休闲、娱乐、健身、文化消费等多种功能特质;是构成城市文化魅力的重要空间;是旅游与商业和文化结合的特色地段;是城市旅游发展所兴起的新型公共城市资源。

从文化内涵上讲,特色街区是承载着多元文化的高品质物质空间,是城市内涵体现的重要节点,是城市形象的一个缩影。

1.特色街区发展实践意义

1.1城市文化原型再现

凸现文化特色的街区是城市文化原形的一种再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风格和特色正在被现代化的商业气息所替代。在保护和发掘城市历史文化的趋势下,特色街路区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缩影,受到广泛的关注。

1.2塑造城市形态

随着旅游活动的日益频繁,城市居民休闲和外地游客在城市空间积聚,成为各大城市的一大经济“助推器”,而城市个性的消亡,现代城市急需要寻找自己的个性和特色,如香港“动感之都”、“购物者的天堂”、澳门“东方的拉斯维加斯”等。特色街区以其独有的个性承载城市特色文化的核心,它可以成为 “城市名片”、“都市窗口”。

1.3城市形象效应带来的区域价值提升

提升区域价值特色街路区能够从商业经营中获得可观的利润,但是带来利润更多的则是其区域价值的提升。旅游和商业的繁荣,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逐步形成一个城市的商业中心、文化中心和金融中心,吸引着更多要素的积聚,区域配套设施也都随之逐步完善。

2.哈尔滨市特色街区现状分析

从总体上讲,哈尔滨城市特色街路系统框架已形成,“特色”城市要求已经基本达到(如果戈里大街、大直街等),形成了十余条颇具特色的街区。

2.1 整体规划和管理意识落后

2.1.1特色街区数量不足,不足以表现城市文化的多面性。

特色街区的建设应符合城市的规模,符合城市经济和旅游的发展程度。与国内其他省会级城市相比,哈尔滨明确定义和重点发展的特色街区总体数量不足。

哈尔滨市目前已完善的特色商业街区仅有十条,包括中央大街特色街区、果戈里大街特色街区,对于区块建设的重视不足,相比上海、南京,没有把广场等面状特色区域纳入特色街区的范畴,导致这些区域的发展滞后,城市的特色街区总体数量及规模不足。

2.1.2重视硬件发展,忽视特色街区的软实力建设

当前城市开发和建设部门对于特色街区的建设非常重视,对街区的地理划分做了比较明确的规定,也通过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建设了与街区特色相适应的硬件设施。因此从建筑特色上,哈尔滨现有的特色街区已与周边区域有了明显的区分。但与较强的硬件实力相比,街区的软实力建设适应不了发展的需求,缺乏对服务提供商现代服务意识的引导和培训,导致服务质量差,影响游人体验,使特色街区更多地表现为特色市场。

2.2街区管理不够完善,缺乏灵魂和活力

2.2.1缺乏共建特色街区的凝聚力

目前除中央大街与果戈里大街上有街区活动外(如“哈尔滨国际啤酒节”庆祝活动),哈尔滨基本没有响亮的街区活动品牌;另一方面,由于街区缺乏整体性和凝聚力,很难有街区与周边区域的互动,街区与街区之间的互动,街区与国际其他同类旅游产品的互动。 街区的特色只能仅仅停留在表面上,街区的呈现是静态的,没有活力。

2.2.2街区与周边区域的结合不够紧密,形成独立封闭的空间,不能产生完整连续的旅游和消费体验 。

特色街区虽然主题鲜明,但也应融于城市的整体氛围,不能为建设而建设。特色街路(区)是形象突出的整体空间,同时应与周围的设施和氛围有很好的过渡,使得市民和游客在游览时有个相对连续的体验。

3.开发策略

城市特色街区将成为未来城市旅游、商业和房地产发展的核心区,其潜在的发展潜力也正逐步被认同。城市特色街区的开发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采取科学的开发流程与投资策略。

3.1明确五个定位

特色街路区要想做到有“先见之明”,必须明确五个定位,即:区域价值定位、发展主题定位、客源市场定位、项目功能定位和规划设计定位。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区域价值的提升,通过这些全面的定位分析结果,才能准确预测到未来发展的趋势,找到最合适的投资区位、投资项目和投资渠道。

3.2. 独特设计理念

独特的设计理念设计理念是特色街区发展的灵魂,取决于对街区本质的认识和地脉、文脉的把握。设计理念的提出建立在充分的调查研究基础上。通常特色街区的主题策划需要考虑其商圈特征、消费习惯、区域历史文化、建筑与商业文化,要求理念的设计要在原有街区的历史基础上创新,兼顾历史特点,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未来发展。

由于国内许多城市都经受了外来文化的洗礼,许多特色街区以各种国外的异样风格引领街区主题的文化潮流。如“吧文化”本来是一种舶来品,现在逐渐成为商务交流、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扬州新天地”主题街则意在建设凸现扬州浓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在旧建筑保护与开发、道路交通体系、建筑风格的完善与突破方面都有所创新。

3.3长远的发展规划是特色街区开发的基础

长远的发展规划是特色街区开发的基础。街区的成功打造,关键在于前期对旅游、商业、配套设施的大量资金投入等,以聚敛人气、财气和名气,其主要的盈利方式主要在于地价的上涨和品牌的溢价,因而需要长远的整体规划。规范特色街区的商业业态布局,根据功能定位合理组织商业、旅游、文化休闲等不同功能的分布比例,实施特色街区的分阶段开发,并为获得未来的更大收益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

3.4合理的功能布局有利于形成积聚效应

合理的功能布局有利于形成不同类型和主题的功能设施在空间上的“积聚效应”,一方面可以形成不同主导功能的区域单元,强化主打产品对消费行为的有意识引导,集中为消费者提供多样选择的空间以促进其消费;同时可以设置方便快捷的道路系统使其相连,以便吸引游客停留更长时间以增加整条街区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集中功能布局可以方便对旅游主题街区的管理,按照设定的主题定位进行招商以形成街区自身的特色。

3.5 规范的运营管理“定位招商、统一运营”策略

规范的运营管理“定位招商”策略。特色街区的实施往往不是把商铺租出去就可以的,“招商不是出租商铺,而是根据前期特色街区的定位,按要求寻找合适的商业”,这就是目前一些项目的商业街出现前期策划和后期实施有出入的主要原因,特色街区光靠前期策划不够,重要的是后期必须有专业的机构对它进行管理。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