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1 18:04:3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篇(1)

关键词:港口物流;宁波港;地区经济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3-0-02

近年来港口物流和城市经济发展速度飞快,港口物流的发展对城市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最为直观的表现在港口物流在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方面,但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深度和广度的扩大,港口物流还需要提升与改进,从而来更好的促进城市区域经济的发展。地处沿海的宁波,由于沿海港口的地理优势和海洋运输产业的发展,其港口物流得到了进一步成长。而港口物流的发展一定会和城市经济发生必然的关联性,因此研究宁波港口物流对促进宁波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也就更有意义。

一、港口物流对区域经济的作用

(一)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港口生产所取得的经济效益是港口物流对经济推动的重要方式,港口所带动发展的一系列经济产业,同样是地区经济与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港口物流的发展,还吸引了大批国内外大型企业的投资,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更为重要的是港口物流的发展改变了区域的经济结构,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推动力。(港口物流推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示意图见图1)

图1 港口物流推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示意图

(二)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港口的生产发展在促进港口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其他行业的生产发展,尤其是对与港口关联性较大的行业。现在港口的功能已不再是单一化的,而是逐渐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了。港口不单单有港口直接相关产业,而且还凭借港口拥有便利交通运输条件和相对便宜运输费用的优势,集聚了众多港口依存产业;这就大大促进了城市中物资、人员、资金、信息的交换流动,促进港口物流的快速发展,从而给城市经济发展带来强大的动力与生命力。

(三)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

由于港口物流的发展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一定的集聚效应,使得城市产业的经济辐射能力大大增强,各产业间的交流也更加频繁,进而产业中的优势产业就会脱颖而出,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然后经过城市产业结构之间的不断调整优化,最终向着高级化产业方向发展,推动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

二、宁波港口物流与宁波经济概况

(一)宁波港口物流现状

近年来宁波港口物流需求扩张速度越来越快,物流供应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逐步改善的物流环境越来越符合宁波港口物流的发展。为更直观地了解宁波港口物流的现状,本文选取宁波港口吞吐量、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等几个具有代表意义的指标进行分析。

(1)港口吞吐量

港口吞吐量是衡量一个港口物流水平的重要指标,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宁波港货物吞吐量的增长速度也大大加快,从2007年-2012年宁波港货物吞吐量(见表1)可以看出近几年宁波港货物吞吐量增长迅速。

表1 2007年-2012年宁波港货物吞吐量

(2)集装箱吞吐量

由于宁波港有广阔的腹地,足够数量的集装箱,使得宁波港可以有足够的条件开展国际集装箱运输业务,扩大宁波港口物流的国际影响力,从而促进宁波港口物流的发展。从2007年-2012年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见表2)就可以看出宁波港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港口。

表2 2007年-2012年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

(二)宁波经济概况

近年来,宁波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城市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大大增强。而一个地区的生产总值可以大体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情况,因此本文选取了宁波近四年的GDP来反映宁波经济概况,经过建立增长趋势图可以发现宁波从2009年的4214.6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6524.7亿元,每年的GDP都在增长,这说明宁波市是一个极具发展动力的城市。

三、宁波港口物流对宁波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变量的选取与说明

由于港口物流是一个涉及到众多因素的复杂产业,所以要衡量一个地区港口物流发展的水平,必须要选择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指标。经查阅大量书籍和计算统计方法,本文认为评价一个地区港口物流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有以下两个:

第一个港口吞吐量。港口吞吐量反映港口物流活动的重要指标,能反映出一个港口的生产规模的大小及港口生产经营能力,港口物流所有业务的规模大小都需要采用港口吞吐量这一统计指标。

第二个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作为体现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是国际上公认的权威统计指标,同时也是各地区在经济统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

为了更为直观的表现两者之间的联系,我选择通过建立两者间线性回归法的函数关系来证明两者间存在的具体联系。

(二)运用线性回归法进行分析

为了研究宁波港口物流对宁波经济发展到底有何影响,本文运用了计量经济学中线性回归法来分析,用(G)来表示宁波GDP,即把宁波GDP来代表宁波经济的发展水平;用(T)来表示宁波港口货物吞吐量,即作为宁波地区港口物流的发展水平。为了使计算结果更为精确,本文选取了从2005年到2012年宁波市货物吞吐量及GDP作为研究数据,通过建立数据表,可以看出2005年-2012年宁波市货物吞吐量与GDP都取得了快速增长(见表3)

表3 2005—2012年宁波市货物吞吐量及GDP

按照宁波港口货物吞吐量和区域生产总值的数据(见表3),把参数取对数,建立函数关系式:Log(G)=c+alog(T)+u

使用统计软件eviews6.0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第一步要检验的是异方差,其次要检验异方差性,经过查表得出,在自由度是3的条件下,T^2在5%的显著水平上统计临界值是7.80,而得出的结果中nR^2=5.50

然后要检验序列的相关性,通过D-W检验和LM检验,发现其有两阶序列相关。

因此根据广义差分法,加入了AR(1),AR(2)作为解释变量,建立方程:

Log(G)=c+log(T)+AR(1)+AR(2)+u

再次使用eviews6.0进行线性回归得到:

Log(G)=2.73+1.03log(T)+[AR(1)=1.34,AR(2)=-0.57]

(2.55)(9.56)

从上面的函数关系可以的得出,样本回归系数是1.03,是一个正数,也就是说宁波港口物流发展与宁波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的关系。这也和我预期预测的结果相似。接着从方程拟合度方向上来说,在模型汇总表中,可决系数达到99.5%,证明了这个模型拟合的结果是非常好的。

最后从参数显著性方向出发,第一步要做的是方程显著性F的检验,在显著性水平a为0.005的条件下,得出临界值F0.005=(3.16)=3.24

根据上述的回归分析,可以发现宁波港港口物流对宁波经济的增长存在影响,主要体现在宁波港口物流的发展对宁波经济有直接的促进作用,两者之间是正相关的关系,宁波港口吞吐量每增加1%,宁波经济就会增长1.03%。这说明宁波港口物流的发展是宁波经济重要的增长点,宁波港口物流的发展能很好的促进宁波经济的发展,所以要建设好宁波港口物流来进一步促进宁波区域经济发展。

四、发展宁波港口物流促进宁波区域经济增长建议

(一)完善港口物流运营体系

港口物流的发展离不开物流园区的支持,港口如果拥有一个强大实力和高运作效率的物流园区,将会大大推进其港口物流的发展。宁波港要加快物流园区发展的步伐,必须建立高效的港口物流运营体系,使港口物流从生产到消费整个环节上都能延伸,形成与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互补的现代港口物流体系。

(二)加强现代港口物流服务平台建设

要努力打造宁波现代港口物流服务平台,加快建设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国际贸易平台等项目。把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作为目标,加快国内外贸易商、物流服务商、采购商、制造商入驻东部新城,构建“一站式”的通关中心,建造一个集采购、展示、物流、展览、交易、金融服务等为一体的贸易物流平台,提升宁波港口物流的服务水平,为宁波经济发展添加新的动力。

(三)加强港城产业结构间的互补

因为港口是宁波港城市产业结构发展的核心纽带,所以要充分利用宁波港口这一优势,使得宁波港乃至沿海产业带城市的金融业、工业、贸易、商业向港口集聚。把港口和港口区域变成一个多功能化的地带,使港口区域发展成多种产业聚集的综合经济区域,从而让港口和城市的一体化程度大大提高,经济协调能力大大加强。

(四)完善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

加大交通、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力度,把构建港口物流集疏运网络作为发展宁波港口物流的重要举措。要结合宁波港自身优势特点,积极构建陆海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相互协调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完善宁波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的建设。而在港口建设角度看,要整合宁波港口岸线的优势资源,优化港区后方堆场和集装箱码头的布局,使集装箱码头和堆场向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集区优势,发挥规模效益。

(五)积极培育壮大物流企业

宁波港口物流的发展需要宁波物流企业的加入,为使宁波港口物流更好更快发展,重要一步就是要积极培育壮大宁波的物流企业。通过推动企业间兼并、联合、收购等多种形式,然后经过各种形式的整合重组,最终形成一批有实力的物流企业。

(六)加快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

宁波港口物流的发展要跟上信息化的脚步才能更好促进港口物流的发展,而要建设信息化的宁波港口物流,首要就是要强化港口的信息化管理,加快港口的数字化建设,完善港口的信息化网络,能使渠道和信息网络一直连贯和畅通,来提高港口对市场的反应能力。同时要建立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信息处理平台,能够实现各类信息及时准确的对接,使第四方物流信息平台功能不断完善,建设综合物流信息港,来更好的支持宁波经济的发展。

五、结语

宁波港作为大港,其港口物流的发展直接影响宁波城市经济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对宁波港口物流进行分析,探讨港口物流对宁波城市经济作用,对宁波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本文通过剖析宁波港口物流与宁波区域经济的现状,对宁波港口物流促进宁波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针对宁波港口物流的发展提出进一步促进宁波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参考文献:

[1]高远东.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

[2]李华.未来我国港口发展的趋势—港口物流[J].港口经济,2011(1).

[3]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篇(2)

论文关键词:区域创新;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范围经济

早在1998年,就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技术创新是解决资源浪费问题,实现高质量经济增长的惟一途径;技术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技术创新能够促进新产业的发展;技术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竞争力,并因此得出结论,“技术创新是人类财富之源,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正是技术创新,促成了各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可以说,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没有哪样事物能比创新显得更为重要,创新能力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高低,而且也决定了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强弱。是因为创新,使众多的区域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崛起,并走向个性化的发展道路。区域创新能力的不同,使我围经济的个性化和差异性在从大的流域经济、省级经济到县级经济乃至更次一级区域经济的范围内展开。区域创新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和“推进器”.区域创新能力也成为区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蘑要标志。

1区域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已从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过渡到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闪以知识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而显著地区别于以土地为最基本生产要素的农业经济和以资本为最基本生产要素的工业经济。

传统的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都是以稀缺的自然资源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存在收益递减的基本经济规律和经济增长的极限,并且随着人类不可再生资源的减少,如果没有新的资源替代,其发展动力就有枯竭的可能。但知识经济却不同,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和知}只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由于知识本身所具有的无穷性和可再生性等特点,使知识资源可以无限创造和开发,从而避免了传统经济的各种弊端。与传统经济依靠大量生产要素的投入推动经济增长不同,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其实质就是依靠不断的知识和技术创新。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动力。

在创新驱动下.知识产品的成本随着产品数量的增加而下降,知识越使用价值越大,从而冲破了传统经济收益递减的基本规律.形成了收箍递增的特征。时,南于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是无限的.创新主体的创新产品——新知识和新技术理论上讲也是无限的.这就使得以其为基硎:的知识经济的发展空间也具有无限性。在创新驰动下,经济发展永无止境,既不会枯竭,也不会中断,而是持续不断。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2区域创新提高了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

区域经济增长通常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或效率的提高等原因,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即商品和劳务产出量的增加。根据这个概念可以推断,一般情况下.区域经济增长的源泉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要素投人的增长,二是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若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的增长来推动,则可称之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若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则可称之为集型约增长方式。在区域经济的增长过程中,速度和质量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这两者既对立,又统一。之所以对立。是因为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质量常常不可兼得.提高了经济增长速度,却损失了经济增长质量;提高了经济增长质量。却降低了经济增长速度。若要统一,就必须两者兼顾,而其关键就是看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区域经济发展往往注重的是速度。而忽视质量,在某些情况下,甚至速度和质量都无法顾及;相反,在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下,区域经济发展却可以达到速度与质量的统一。集约型经济增长,关键在于提高单位要素投入的效率,而这种效率的改善是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的。因为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在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改善上能够发挥三重作用:①技术创新能够以知识和信息等无形生产要素部分或者全部地代替自然资源等有形生产要素;②技术创新能够促进有形生产要素的反复和循环使用;③技术创新有助于开发新的生产要素或寻求替代生产要素。显然,技术创新有利于区域经济采用集约型的增长方式,以降低区域经济增长中的物质消耗.提高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因此,技术创新是提高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有效手段。

3区域创新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

区域产业结构是特定区域内务产业部门之间、各产业部门内部符行业及企业问的构成及相互制约的联结关系。区域经济增长是以区域内各产业部门的增长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增长过程实质上是区域内各产业部门增长过程的综合结果,因此区域经济增长要求区域内各产业部门之间要保持合理的比例结构。合理和高级化的产业结构,能使区域经济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符产业协调发展,有利于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不合理、低级化的产业结构会降低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并最终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

事实上,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要受很多因素影响和制约,如国民经济增长水平、资源条件、技术创新、市场需求、经济政策、投资结构、劳动力流向等。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就是在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实现的,其中技术创新是关键的因素。根据熊彼特的观点,技术创新就是导人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从而可大大地提高潜在的产出水平.而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就是伴随着技术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作为资源转换器的效能和效益的过程。因此,技术创新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决定性手段,或者说,产业结构升级就是技术创新的展开过程和逻辑终点???。产业结构升级,既包括传统产业的改造,也包括落后产业的淘汰,还包括新兴产业的创生。

4区域创新推动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其基本要求是人类能动地调控“自然一经济一社会”复合系统,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利用,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是扩大资源供给的有效途径

相对于人类对资源的无限需求而言,资源的供给是受到严重限制的。众多制约因素中,一个关键的囚素就是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进步水平。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对资源供给增加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技术创新可以使几年前人们还难以想象其利用价值的自然物成为今天宝贵的资源,从而使资源供给的绝对数量增加: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使资源供给的相对数量增加。

4.2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

发展中国家的大量事实表明.技术水平落后和技术创新乏力是自然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是环境经济决策失误的直接症结。此,保护生态,减少环境污染也必须依靠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对环境保护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能够帮助人们认识环境污染:第二,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能够帮助人们治理环境污染:第三.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有利于培养人们的环境意识,在树立持续发展的观念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4.3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是推动社会文明的变革力量

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作为推动社会文明的变革力量,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改变着人的价值观+直接和间接地决定着人类的理想和信仰:第二,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可以帮助实现正确的领导与管理,影响社会的政治生活;第三,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可以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化,促进人们社会关系的调整;第四,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可以使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休闲时间和学习时间,使生活更加丰富。总之,社会文明程度与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水平成正比。

所以,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不仅能带来经济效益,而且能带来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

5区域创新有助于创新区域内的中小企业获得范围经济

篇(3)

【关键词】地方高等教育 区域经济发展 市场需求

一 地方高等教育应面向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

1.地方高等教育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

用企业的话说,以市场为导向就是要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对于地方高校来说,其主要产品就是完成学业的毕业生,而这些产品的销售过程就是毕业生走向就业岗位的过程。高校毕业生能否实现较为充分的就业,对于打造地方高等院校品牌来说十分重要,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就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教育。

以市场为导向的教育必须充分尊重市场运行的规律,在市场调配下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地方高校的主要功能是服务于本地方和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进步,它的市场终端主要在院校所在地和经济区域。因此,研究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必须研究区域经济的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换言之,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就是研究就业市场的走向,只有清晰地掌握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脉络,才能把握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发展走向。

当然,同样以就业为导向,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做法:一种是微观的操作,如通常所说的“订单式”教育。这种做法的直接效果就是能够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但是,教育产品的生产是有一定周期的,如果不能超前规划,必然会因为生产的迟滞期而使接受毕业生的企业的生产受到影响,或者因为急于满足企业的人才需要而违背教育规律;另一种做法是宏观把握市场发展的趋势,通过科学的手段,获取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动规律,以超前的敏感调整学校内部教育资源的配置,从而在市场需求旺盛的时候有充分的产品储备满足需求,而在市场需求萎缩的时候,已经转移了主打产品的结构和样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较为理想的状态应是人才培养数量、层次与社会需求曲线同步变化。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地方高等教育,就是运用科学的手段,保持毕业生的供给数量、质量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教育。要始终保持这种供需之间的动态平衡,就要从市场需求形成的源头――区域经济的基本格局和发展趋势开始考察。

2.区域经济的结构特点对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影响

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性技术人才是地方高等教育的主要职责,相应地,区域经济中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正是地方高校教育专业设置、调整、改革、发展的主要依据。过去我们仅仅从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现在,我们应转换视角,从地方高校毕业生能否实现充分就业的角度看地方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 区域经济发展对地方高校就业的影响

1.区域经济发展会影响就业规模

区域经济发展对地方高校发展的推动作用为地方高校发展提供了经费保障。地方高校的经费主要靠地方政府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了,才能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所以区域经济发展是增加教育投资的基础和前提,而教育投资的增加必然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地区的经济越发达,其可能投入的高等教育经费就越多,从而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越快、规模越大、质量也就越高。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则意味着大学生就业队伍的规模随之扩大。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也会扩大了地方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当然,区域经济发展在推动地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模扩大的同时,也为满足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经济上的保障。

2.区域经济发展使得社会职业对大学生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社会职业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地方经济的发展现状迫切需要大量的高层次人才。地方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要求高校培养一大批高水平的生产、管理、服务人才。实现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关键就是要努力提高经济生产的质量、效率与效益,提高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含量,这都离不开高素质的生产、管理、服务人才,而这些人才的培养任务主要还得依靠高校来完成。

3.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大学生的职业选择范围

区域经济发展导致职业类型不断变化。使新的职业不断产生,旧的职业不断淘汰,这就意味着经济发展对职业的变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具体表现为:(1)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而当新的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或为人们生活服务时,必然与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技术、新的经营管理相联系,新的职业类型也随之出现;(2)区域经济发展必然导致产业结构、行业结构的变迁,而产业结构、行业结构的变迁将影响职业类型的分布状况。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职业种类和对从业者的素质与能力要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对大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与创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新的职业由于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对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大,造成人才奇缺,形成了所谓“热门职业”,而一些传统职业由于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而慢慢萎缩,甚至于消失。而“热门职业”由于其人才的紧缺性,往往会有较好的经济待遇,因此,它们大多会成为大学生择业的主要目标。

4.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影响大学生的就业流向

区域经济收入状况不可避免地成为大学生择业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发达的地区能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如广东、江苏、浙江、福建、上海等省市,由于经济实力雄厚、经济增长速度快,对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有大量的工作岗位供毕业生选择。同时,这些地区经济活跃、市场发育相对成熟,为毕业生提供了一个能充分发挥自己才干的大舞台。因此,许多大学毕业生将前往这些地区就业作为首要选择。中西部则相反,国家应采取一些激励措施,鼓励大学生志愿到中西部发展。

三 区域经济发展推进地方高校就业的对策

1.积极开展创业带动就业

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是稳定就业形势的需要。创业者通过创办生产服务项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不仅可以解决自身就业问题,而且以一定的倍数创造就业机会。积极开展创业带动就业工作,鼓励毕业大学生自主创业,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有效缓解当前就业压力,有效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开展创业带动就业,应做好如下几点:

(1)强化组织培训,提升创业能力。将创业培训作为当前就业培训的主要内容,作为全面提升劳动者创业能力的重要举措,尽快建立满足城乡各类劳动者创业需要的培训体系;(2)落实优惠政策,加强创业扶持。首先,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根据财力发展情况,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逐年增加创业专项资金;其次,严格落实相关政策。督促各有关部门认真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对符合条件的创业企业和创业者及时发放创业补贴、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等资金,减免增值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税费,激发创业者创业和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的积极性;(3)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协调金融机构认真落实国家出台的金融支持政策,积极争取贷款授信额度和信贷资金,加大对创业企业的信贷投入;(4)搭建发展平台,拓宽创业空间。一是项目平台。针对创业者“找项目难”的问题,通过社会征集、网上搜集、个人提供、有偿设计等形式,采集开发一批投资小、见效快、市场前景好的项目,供创业者选择;二是载体平台。要利用社会资源,大力开发和培育创业载体。可通过购买、租赁等形式,在城区选择部分门市房,作为创业孵化基地;三是指导平台。劳动保障部门牵头,要抓紧成立创业指导专家咨询顾问团,比如由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专业人员及中小企业负责人、成功创业典型组成。

2.促进充分就业的财税政策

区域经济发展可以促进地方高校就业,那么,政府可以采取积极的财税政策激发区域经济发展。也就是说政府可采取促进高校大学生就业的间接措施。具体如下:

(1)实施低税负鼓励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目前,许多发达国家以较低的宏观税收负担来确保经济稳定增长和促进就业。在处理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问题上,从事着轻税的税制改革,通过实施减税让利给纳税人,来鼓励社会创办更多的企业,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员,为地方高校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2)实施差别税率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作为活跃市场的基本力量,吸纳了社会上及高校毕业生大多数就业人员。为了鼓励发展中小企业,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推行差别税率。一是在所得税和流转税上根据纳税人的效益规模或者企业规模实施不同的税率,规模大的适用高税率,规模小的适用低税率或者零税率;二是实施所得税的累进税率,对企业利润水平低的实施较低的税率;三是规定起征点,对所得税或者流转税规定起征点,在起征点以下的则不征税。

3.建立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赢关系,更好地促进就业

密切企业与地方高校的联系,强化校企合作,实现企业和地方高校的互利双赢,特别是高校的主动性与企业的积极性是校企合作的关键。深化校企合作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校企合作方式。校企合作方式或模式,应根据各地区经济社会状况、科技水平以及校企各自的利益分配,因校制宜、因企制宜。为了体现学校的主动性,学校应建设特色优势学科。地方高校要结合地方实际,紧紧围绕地方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以及当地社会经济需要及其结构变化,主动地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使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最大限度地与当地的社会经济结构一致,使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符合地方的现实需要和未来需要。地方高校设置专业应遵循“发展需要驱动”原则,紧密结合社会需求。

高校一定要有意识地建立和企业对接的机制,要有对接的组织构架,不能光埋怨企业、埋怨市场,关键是自己的立足点要改变,要有实实在在为企业服务的意识和行动,这样才有可能和企业建立起一种互信机制。这样地方高校与社会建立联姻关系,也为地方高校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四 结语

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就业增长,但实践证明这个假定是经不住考验的。现在,经济的高增长与高失业率同时存在,并已成为无法回避的一个矛盾。因为很多因素对就业增长的影响是复杂的,比如技术进步,从短期来看,技术进步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有机构成,产生就业挤出效应。但从长期来看,技术进步能大大增加社会产出,提高社会的人均收入水平并导致社会消费结构的改变和产业结构的演进,尤其是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又具有就业增长效应。虽然经济增长不一定能带来相应的就业增长,但一般来说,经济增长是就业的必要条件。因此,面对13亿人口大国这样的具体国情,我们需要制定一个把就业增长放在首要位置的经济增长战略。我们可以通过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经济政策选择、投资重心与结构调整、产业类型选择、技术进步政策等的安排,以谋求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双重实现。

参考文献

[1]高慧等.中国各地区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作用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9(1)

[2]罗清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3)

篇(4)

目前,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经渐成气候,在今后较长时间里,这种趋势将继续得到加强。

一是产业转移的层次会逐步提高。产业转移的重点将由以前的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如轻工、纺织服装、制鞋等,逐步向电子、机械等以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转换。产业承接地的劳动力优势与区位优势是劳动密集型等传统产业转移时主要考虑的因素。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时,更加注重产业承接地的技术、人才、研发能力等综合优势。

二是产业转移的主角发生转变。在产业转移初期,政府主要通过出台促进地区间产业转移园区建设等相关政策措施、举办洽谈会和推介会等形式,推动产业转移机制的形成,加快产业梯度转移的步伐。随着产业转移的推进,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企业的主导作用将会越来越强,以前作为主角的政府将逐步淡出,并集中力量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和进行有效的监督。

三是产业转移的领域不断扩大。产业转移从过去的单个项目、单个企业,或单个产业,向包括相关产业的整体性转移;从单纯的制造业向制造业、服务业和研发业务转移。不同产业之间相互整合,不断拓展转移领域。

二、国内产业转移的方式

从现实情况看,目前国内产业转移主要涉及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包括五金机械、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电子信息、家电、家具等,其转移的主要方式有:

一是扩张性转移。东部沿海地区的许多起步较早的加工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有相当基础和规模。受土地、资源、交通运输、劳动力等成本增加的影响,这类加工企业在当地继续发展的空间有限。因此,这类加工企业急于向外扩张和发展,并在此过程中,淘汰原有的比较陈旧的设备和相对落后的技术,采用新技术、新装备和新生产线,大力提高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实力。如佛山的陶瓷工业,随着窑炉技术的进步和陶瓷工艺的发展,整个行业需要进行技术升级。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在粤北建立新厂房和采用一些新工艺和设备的方式,提高生产能力和竞争力。在新厂房建成投产后,一些企业将佛山的旧址改建成企业的研发中心,或把原厂房拆掉,获取土地升值价值。

二是寻求新的发展机会。由于东部沿海地区一些产业竞争激烈,一些企业可能转到其他地区或其他行业谋求发展机会。由于中西部地区开发时间较晚,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商业市场、房地产市场开发潜力巨大,吸引了东部沿海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的流入和产业的转移。

三是基于生产成本的产业转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在珠江三角洲的一些城市,一个普通劳动力每月可能要1,000多元的工资,但在山区可能只需要800元左右。这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影响很大。目前,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是市场对生产要素和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新一轮产业升级主要是通过市场调节的形式,将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出去实现的。

三、国内产业转移的条件

一般来讲,国内产业转移应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东部沿海地区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换代;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其发展经济的愿望强烈,发展潜能较大。这是产业转移的社会条件。二是转移产品或产业的市场需求比较旺盛,这是产业转移的市场条件。三是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环境容量差异。在承接产业地区的环境容量大,环境准入的壁垒小,这是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基础条件。

四、国内产业转移的路径

从产业梯度转移趋势看,国内产业转移基本遵循以下路径:

一是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省份向中西部地区欠发达省份转移。目前,东部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遇到了土地、人力、资源、环境等方面的严重制约、产业梯度转移成为必然趋势。近年来,江苏、浙江、广东等东部省份的企业纷纷到安徽、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等中西部地区落户。中西部地区也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如安徽省凭借自身在区位、土地、人力和资源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主动融入长三角,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梯度转移。2007年,安徽省来自沪苏浙的千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就达868.7亿元。目前全省55%以上的省外资金来自长三角。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一些传统的农业大县也在四五年内迅速完成工业布局,如望江县多年前几乎没有规模以上工业,2004年至今,该县经济开发区已入驻77家工业企业,带来79.3亿元投资,其中七成以上来自长三角。

二是在同一区域内,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随着珠三角企业向外扩张和转移的要求日益迫切,广东省积极探索“飞地”式的产业转移模式,由珠三角城市与欠发达的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联手建立产业转移工业园,共同为转移企业提供支持和服务,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如位于粤西的廉江市经济相对落后,年生产总值仅有100亿元,低于珠三角的一些乡镇。2007年2月,廉江市和佛山市顺德区联手创办了顺德(廉江)产业转移工业园。目前,第一期960亩土地基本开发完成,并成功引进了16家珠三角的企业,其中建成投产8家,在建8家,总投资3.5亿元。作为全国最大电饭锅生产企业之一的广东威王集团已在廉江投资建厂,并计划继续投资8亿元扩大生产规模。与顺德工厂相比,该集团在廉江生产成本至少可以低7%至8%。今后,廉江工厂将作为企业的主要生产基地,产量将达到公司总产量的60%。顺德工厂将主要负责该集团的产品研发。

江苏省在城市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工业化较早的苏南地区向苏北区转移产业的现象。2004年,苏南地区向苏北地区产业转移500万元以上项目1,893个,总投资641亿元,投资额同比增长高达82%;而2005年,向苏北地区转移500万元以上项目的总投资达到702.3亿元。在所有投向苏北地区的工业项目当中,机电、纺织、化工类产业占6成以上。

三是从城市向农村转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前位于城郊和郊区的企业现在处于城市的市区或城市主要功能区。基于城市发展、安全生产和减少污染等考虑,这些企业将被搬离城区,并主要搬到远郊区县。如北京市为治理工业污染、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加大重污染企业停产或搬迁工作的力度。截止到2007年10月,北京市先后停产了北京化工实验厂、北京焦化厂、首钢特钢公司、北京染料厂、北京橡胶一厂等一批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同时加大“五小”企业的关停淘汰力度,小钢铁、小化工、小造纸、小玻璃等企业基本全部退出北京。在2002-2007年问,按照《北京市推进污染扰民企业搬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施办法》的要求,该市近200家城区内的工业污染扰民企业实施了搬迁调整,涉及钢铁、化工、电子、汽车、机械、轻工、食品等多个行业。到2007年底,四环路内已基本没有工业生产企业。这些工业企业腾退的约900万平方米的土地将主要用于发展服务业和完善城市功能。同时,北京市还要求在2008年之前,污染企业全部迁出五环路,落户到五环以外的农村。目前,全国各大城市基本上都在对工业污染实施搬迁。每次城市产业的调整升级,都推动着农村工业的迅速发展。如不能将企业搬迁与企业产品和技术的升级换代、技术创新、技术进步有机地结合起来,则搬迁企业只能在减轻城市环境污染的同时,造成农村新的环境污染。

五、国内产业转移存在的一些问题

推动国内产业转移,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有利于将中西部地区的资源、能源、劳动力、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与东部沿海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有效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今年上半年,我国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增速均超过了东部地区,改变了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的增速一直居各大区域之首的局面。与此同时,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地区合计的比重均有所提高。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过程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东部沿海地区可能出现产业空心化,并不全力支持本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在发展新产业时,投入大、成本高,在短期内难以获得收益;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又受到总体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制约和来自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利润空间逐渐被压缩。在创新机制尚未建立、新兴产业不能及时培育发展并形成规模、产业升级的技术支撑还没有完全形成时,将现有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东部沿海地区可能失去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出现产业空心化,并导致结构性失业。另一方面,在东部沿海地区内部,也存在着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除上海外,包括北京、天津、广东、浙江、福建和江苏在内的相对发达地区,仍然存在着一定范围的欠发达地区。在广东省的21个地级市中,珠三角、山区和东西各点1/3。从人均GDP来看,山区和东西两翼的人均GDP只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44%和60%,只相当于珠三角地区的19%和26%。2005年3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三角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试行)》文件,鼓励本省产业向山区和东西两冀转移,并建立若干产业转移园区。浙江省也积极鼓励省内产业转移,每年省内内部转移的资金占转移资金总量的2/3。

二是产业承接地投资与创业环境有待改善,商务成本偏高。一方面,经过多年的发展,中西部的大多数省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已有较大改善,但因远离口岸、运距长、运输周期长、运输成本高等因素,对吸引和承接产业转移有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软环境方面,中西部地区也面临一些问题:如政府办事效率不高、行为不够规范、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相关服务体系不完善,金融、财务、咨询、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等较为落后,特别是在当地融资难问题比较突出,使一些外来投资者可能面临政府扶持有限、资金来源单一、融资成本过高和企业后续发展资金严重不足的困难;产业承接地缺乏技术人才、营销人才、管理人才和商务人才。此外,文化环境的差异也影响了当地的投资软环境。此外,中西部地区产业层次较低,尤其是西部地区,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产业占据了较大比重,对于承接产业较发达,产业层次较高的东部沿海地区转出产业也有一定难度。

商务成本也是决定是否向中西部进行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来讲,商务成本主要包括生产要素成本、生产服务成本、生产交易成本和其他成本。关于生产要素成本,虽然中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廉价劳动力,但缺乏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员。在中西部地区雇用高级员工的费用比东部沿海地区还高,很难招聘到素质优秀的高层管理人员。因此,中西部地区的人力成本并不占绝对优势;中西部的工业用地成本与其他地区相差不明显,甚至要高于东北地区,西南地区的商业用地成本甚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但一些地方政府在原料上摊派各种费用和税负,使原料成本高于企业预期,资源优势并没有完全转化为成本优势。此外,中西部地区的交易成本较高是在人们意料之中的,投资商到中西部投资后也会面临一些隐性成本。交易成本偏高将制约产业转移的步伐。

三是一些转移出去的产业对承接地产生了新的污染,影响当地的可持续发展。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是一个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区域。由于长期过度开发,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草场退化、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严重,而且给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带来了较大影响。因此,在承接产业转移时,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目前,在东部沿海地区发达省份转移出去的产业中,大多数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有一部分产业是因为受到环保政策的限制而转移出来的。虽然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承接地的政府也强调有选择地引进产业,但从现实情况看,也存在“饥不择食”的现象,承接了一些高污染产业。这些产业对中西部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影响了中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六、统筹兼顾,推动国内产业转移

为有效地推动国内产业转移、促进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兼顾,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并做好转移产业的承接工作。

一是统筹规划国内产业转移。要结合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和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科学规划国内产业转移。中西部地区要通过建设专业化产业园区的形式,有序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转出产业。要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针对西部地区资源加工产业起点较低、规模较小的特点,适当放宽西部地区资源加工型产业的进入门槛,促进西部地区资源加工型产业的发展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要按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标和严格禁止落后生产能力转移流动的要求,防止落后生产能力和污染严重企业向中西部转移。东中西部地区应根据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确定其产业地位和分工关系,实现东中西部产业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和区域间产业的合理分工。

二是营造有利于产业转移的政策环境。要制定促进产业转移的税收优惠政策:继续对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实行15%的所得税税率的优惠,允许西部地区适当放宽鼓励类产业的范围;完善资源税的征收管理,防止西部资源的盲目开采和浪费;西部地区应在一些地方税的征收上给予适当的减免和优惠。要制定差异性的土地政策,适当放宽西部地区建设用地指标的控制,为西部地区工业化项目提供用地;降低西部地区土地出让价格;对西部地区规定较低的土地投资密度等。

三是建立和完善产业转移承接地的投资环境、服务体系和承接载体。中西部地区要进一步优化服务,完善政策保障、法律保障和服务保障体系,维护和保障企业在本地创业的合法权益。要加强工业园区的建设并把工业园区作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有效载体,不断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要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布局工业园区,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要积极走出本区域,与发达地区、沿海开放城市建立广泛联系,不断扩大产业转移领域。

四是强化产业转移承接地的环境监管。要在园区发展规划制定、园区选址、园区环评等方面严格把关,加强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的监督,坚决查处各种违法行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严格控制能耗高、污染严重的项目,严禁引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的行业和项目,对化学制浆、电镀、纺织印染、制革、化工、建材、冶炼、发酵和危险废物处置等重污染行业实行统一规划和定点。要加强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和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地区实行开发活动,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和旅游开发的环境监管。严禁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和饮用水源保护区上游地区规划和建设有排放污染物、威胁饮用水源安全的产业转移园区,严格禁止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等物质进入饮用水源保护区。

五是大力采取市场化方式推进国内产业转移。国内产业转移应主要采取市场化方式,以企业为主体,通过利益驱动机制实现。各级政府应遵循市场化原则,通过产业政策和财政金融手段,鼓励东部沿海地区的企业向中西部投资,进一步带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要加强中西部地区和东中部地区的产业联系,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初级加工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推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的升级换代,实现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中西部地区的就业机会。要鼓励东部沿海地区的企业兼并中西部企业或组建企业集团,为中西部企业引入新的生产经营机制和管理模式,使之形成与东部沿海地区企业的上下游或技术互补的产业联合。

六是不断提高中西部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东部沿海地区还要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高新技术、高科技人才和科技信息等。要坚持技术、人才的引进与输出相结合,积极组织本地区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高技术企业,通过技术转让、技术承包、合资和合作生产等多种方式,加快具有相对优势的技术和科技成果在中西部地区的转化、扩散和应用。中西部地区的企业应主动与国内外企业加强合作交流,共同进行技术研究、开发和创新。中西部地区要抓住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和技术转移的有利时机,加大科技投入,鼓励自主创新,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

篇(5)

关键词:福建三明;农业发展;农业问题

一、三明市产业现状和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三明市三大产业现状分析

根据福建统计局2010年各市生产总值和产业比较数据,可以得出:三明市在全省各市中,根据地区生产总值排名第6位为800.24亿元,根据第一产业排名第三为146.28亿元,与同样的以农业为主的漳州,相差72.37亿元,根据第二产业排名第七为365.36亿元,按第三产业排名第六为288.6亿元,根据人均GDP排名第四名为30370元。从整体状况看,三明虽然初步实现了二、三、一的产业结构,但是第二、三产业优势并不突出,发展水平都相对其他市区低。而农业生产总值占比重相对较大,约为18.3%这说明第一产业在三大产业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但是总体来看,农业的发展水平较低。

(二)三明市的农业现状

农业在三明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该市经济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但是,三明农业的发展水平仍然很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农业增长缓慢,农业就业人口过多。2009年三明全市及各产业生产总值及增长率和农村从业人口分布,如表1所示。表1中的数据显示,2009年三明市的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增加值146.77亿元,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数值则分别为355.59亿元和231.88亿元,远大于农业的增加值;2009年第二产业增长速度最快,增速达到18.20%,第三产业次之,增速为11%,而第一产业农业的增长率仅为5.6%,远远落后于第二、三产业。从农业人口及其构成来看,农村从业人员83.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86.9%。从表二中的数据分析得到,三明全市农村从业人员总量为84万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占其比重为70%,第二、三产业分别占12%、18%。其中明溪、宁化和泰宁三县从事第一产业人员占75%以上。

2、农业种植种类较单一,经济作物分布较零散。三明是福建省主要商品粮基地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三明有九个省定商品粮基地县,其中有八个县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宁化、清流两县是福建省四大烤烟生产县之一;建宁莲子、黄花梨、猕猴桃、茶树菇,尤溪银杏、姬松茸,沙县芦柑等土特产品,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并且各县均有自己的特色产品。

3、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较低。从全市市的劳动力文化构成来看,文盲率为7.8%,小学占比41.6%,初中占比37.1%,高中占比11.6%,而大专及以上仅占1.8%(数据来源:三明统计局《劳动力资源及其构成》2006)。从中可得出,三明市农村劳动力主要是接受了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然而,文盲率也还占有很大的比例,整体受教育水平低。劳动力的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生产力发展水平,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低下,这也是农业发展粗放型和低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4、农用机械使用状况。根据三明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06年,三明市机耕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为23.6%,机电灌溉面积、喷灌面积和滴灌渗灌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分别为0.3%、0.1%和0.2%。机播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重为0.1%,机收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重为3.5%。而整个三明市在农业生产中75.8%仍然是传统的手工劳作,农用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数量所占比重都很低,从而可知三明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低。

5、对农业的资金和科研投入不足。从三明市统计局2009年分行业R&D投入情况数据显示:2009年三明R&D即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分布,制造业的投入人员和经费分别占85.6%和93.7%,而对于农林牧渔业的投入人员和资金分别只占1.1%和0.7%。这也表明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很不足。对农业的科研资金和科技的投入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二、对三明农业发展现状的原因分析

篇(6)

关键词:民营企业;广西;资本运作

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6-0186-02

一、广西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是一种现代管理方法,本来是用来进行企业战略分析的。S/W/O/T是四个英文单词strength,weakness,opportunity,threat的首字母缩写,即企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是什么。这里我们借用来对广西的区情作一个简单的分析。

二、广西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WO战略

广西目前外部条件(O)即机会非常好,可谓千载难逢;广西优势也很突出;广西自身(W)存在的劣势很多,其中有些比较好解决,有些却不太容易解决;广西的威胁并不突出,因为市场经济中不可能没有竞争,无论哪个省份都会面临着竞争的压力。经过初步筛选,我们认为广西较适宜采用WO(扭转性战略)战略或者SO战略(增长性战略),即充分利用大好机会、努力改变关键劣势的战略或者充分利用机会,发挥优势的战略。鉴于增长性战略进攻性过强,广西作为并不发达的省份,还是以学习先进、稳打稳扎为宜,所以我们认为广西在当前发展阶段选择WO战略即扭转性战略比较合适,也就是抓住机会、扭转劣势的战略。

三、制约广西经济发展的最关键劣势分析

(一)广西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鱼刺图”分析法

下面我们结合SWOT矩阵,运用“鱼刺图”分析法来对广西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作一分析。“鱼刺图”分析法是一种现代管理方法。我们知道某个问题的特性总是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我们通过脑力激荡(或称头脑风暴法)找出这些因素,并将它们与特性值一起,按相互关联性整理而成的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并标出重要因素的图形就叫特性要因图。因其形状如鱼刺,所以又叫鱼刺图,它是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方法。

根据上面的因果图,可以把广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所有可能的原因归纳如下:①

(1)区位优势未充分发挥;(2)资源优势未充分发挥;(3)民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4)制度软环境差;(5)基础设施建设差;(6)人才缺乏;(7)对外开放不够;(8)区域竞争力弱;(9)对区域市场的渗透不够;(10)没有利用好政策机会;(11)竞争意识不强,没有很好地研究竞争对手。

(二)民营企业发展滞后是制约广西经济发展的最关键劣势

上面的(1)、(2)两点,我们认为并非影响广西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因为这两点不成立。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是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很早就意识到了的,地方政府这些年来实际上还是很重视发挥广西自身优势的,每年的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也会体现这一点。

第(3)讲的是事实。而且我们认为这一条很关键,它直接影响到广西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富裕程度。因为企业是经济的细胞,只有企业数量足够多足够强,才能创造出足够多的新增价值,这实际上是个很浅显的道理。

第(4)点原因不是主要的。因为制度软环境差并非广西特有,可以说在目前的整个中国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目前国内,除了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地的制度软环境建设比较先进外(尤其是上海),其他省份相互之间差距并不大。

第(5)点原因实际上现在不明显了。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广西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在广西基础设施建设上非常重视,投入了大量心力,到2008年为止,广西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很不错了,虽然和沿海发达省份相比仍有差距,但是应该达到了全国平均水平。也就是说广西的基础建设在全国没有明显的比较劣势。

第(6)点谈到广西的人才缺乏是一个事实。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人才流向一直表现出“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特点,不仅广西,中西部的其他一些身份也留不住人才。不过,自从广西的泛北部湾开发战略提升为国家战略以来,自治区政府越来越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开始逐步面向全国和海内外招聘急需的高端人才,这是非常令人欣慰的。但是我们认为,广西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自己培养人才;同时提高人才的待遇,留住人才。

第(7)点和第(8)点谈到广西对外开放不够、区域竞争力弱,这是过去的事实。但是广西进入新世纪以来对外开放的力度越来越大、区域竞争力正在逐年提高,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在开放度和竞争力方面,广西跟内地大部分省份相比,并无比较劣势。

第(9)点谈到所谓广西对区域市场的渗透不够,主要是指广西对全国其他省份,尤其是周边的云南、贵州、广东、湖南等省份的市场渗透不够,在这些市场上很难见到广西的产品,甚至很难见到广西的特色产品;另外,对东盟各国的市场渗透也不够。之所以如此,主要还是因为广西产品本身还不够丰富,而且竞争力不够强。而本质上是由于上面第(3)点原因造成的。也即,广西企业太少,又不强;相应地,产品就没有竞争力,对周边的市场便难以渗透。

第(10)点谈到政策机会问题。我们认为,近年来广西最重要的政策机会应该是北部湾开发战略提升为国家战略。包括的政策优惠有:首先,关于投资资金: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明确表示国家支持在北部湾地区设立地方性银行,探索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企业,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其次,关于税收优惠:《规划》中明确指出国家支持北部湾经济区在符合条件的地区设立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和保税物流中心,拓展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功能;再次,关于项目审批:《规划》中表示国家在有关规划、重大项目布局及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等方面,给予北部湾经济区必要支持;另外,还将依托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南宁,提升北部湾知名度和影响力。目前北部湾的建设已经有了实质性的建设,包括七个“一千万”和两个“一千亿”项目。

第(11)点谈的是竞争问题。关于竞争,我们认为,广西主要的竞争来自于:一是在旅游方面和旅游大省云南的竞争;二是在农产品方面和周边省份及其东盟国家的竞争;三是在工业品上和国内其他省份的厂家及其东盟一些国家产品的竞争。在旅游业方面,现在云南已经超过广西成为第一旅游大省,值得警醒,但是旅游业占广西GDP的比重为8.5%,①比重不算高,还不能对广西经济发展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在农产品方面,今后的趋势是农产品价格不断上升,广西作为亚热带农业,在国内的竞争对手主要是广东,在东盟主要是泰国和越南。但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农产品需求一直旺盛,因此农业的竞争不会对广西的经济发展产生大的负面影响。

四、做大做强广西民营企业的有效途径:资本运作

一个企业要发展,只有两条路径:一条是通过自身的积累获得发展,另一条就是资本运作。而如果要迅速获得发展,单靠自身的积累,速度是很有限的。唯一有效的途径就是资本运作。民营企业要发展,也无非就是这两种途径。前面我们已经探讨过,民营企业资本运作的主要方式有上市、发行企业债券、并购、重组等等形式。

企业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经营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生产经营,另一种则是资本经营或称资本运作。通俗地理解,生产经营就好比企业买卖产品和服务来赚钱,而生产经营就好比企业买卖企业来赚钱。两种经营方式必须齐头并进,企业才能获得健康、迅速的发展。关于资本运作对企业发展的意义,后面会有专门的案例研究进行进一步探讨,从这些案例可以看出资本运作对企业经营的积极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将资本运作促进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简单表述为:民营企业资本运作―民营企业做强做大―民营经济发展―广西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立.战略德隆[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2]王子雄.中国民营企业失败原因分析[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

[3]刘伟萍.中国民营企业.管理制度与发展模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篇(7)

【关键词】公路经济效益;公路运输;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基础;体现

公路运输具有机动灵活、适应性强,原始投资少、资金周转快以及公路运输的操作方式比较简单易学的特点。其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1、公路经济效益的概述

公路经济效益是公路经济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概念,通常新建的公路或者改建的公路具有两种类型的经济效益:(1)新建或者改建公路其系统内部的经济效益,即新建或改建的整个公路系统通过对公路养护及其管理等活动过程进行其内部管理的不断强化,使得自身所从事的公路在建、养、管等各个方面的生产发展得以不断提高,另外,该系统其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加同该部门员工的工作以及生产条件、对新型工艺进行创新和应用,使其福利待遇得以提高等的各种各样的活动,这些均为经济效益的集中体现。(2)指的是整个公路系统社会经济效益,也就是说这个公路系统能够进行的社会经济的相关服务能力。具体来说,主要指的是其能够带给车辆、行人乃至整个社会一个更为完好、安全、畅通、舒适的公路交通环境,最大程度地将人们的行驶费用以及行驶时间能够降低,同时使整个交通系统的肇事率得以降低,创造一个行驶舒适且便利的交通环境,同时,还应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公路系统内部经济效益同公路系统的社会经济效益之间为对立统一关系的集中体现,其同公路的建设、养护、管理以及整个公路的生产活动各个环节的全过程相互融贯。

2、公路运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2.1中心――理论

弗里德曼认为,任何国家的区域系统,都是由中心――两个子空间系统组成。资源、市场、技术和环境等的区域分布存在客观差异。当某些区域的空间聚集形成累积发展之势时,就会获得比其地区强大得多的经济竞争优势,形成区域经济体系的中心。(落后地区)相对于中心(发达地区),处于依附地位而缺乏经济自主,从而出现了空间二元结构,并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强化。不过,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市场之间的联系加强以及城市化的加快,中心与的界限会逐步消失,即最中心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将推动空间经济发展并逐渐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在内陆地区,公路交通是连接城市及其农村的主要纽带,公路交通的完善是落后地区招商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必备条件之一,因此,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及城乡经济一体化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2.2区位理论

德国经济学家杜能,在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区位理论,指出距离消费市场的远近对农作物布局存在重大影响,并认为在运费、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三者中,运费是农业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交通运输的发展状况对运输成本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作为内陆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由于最主要运输方式为公路交通运输,其快速直达的特点大大节省了各种工业原材料、货物及农产品的运输费用与运输时间,这就为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2.3点轴开发理论

该理论认为随着重要交通干线如铁路、公路、河流航线的建立,连接干线地区的人流和物流将迅速增加,生产和运输成本不断降低,会形成有利的区位条件和投资环境。产业和人口向交通干线聚集,使交通干线连接地区成为经济增长点,沿线成为经济增长轴。对于公路交通而言,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大部分生产要素集聚在中心城镇,并由公路运输干线将其联系在一起而形成“轴”,即公路沿线形成各种工业园区、特色产业带等,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3、公路运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体现

3.1优化投资环境

交通运输作为一种重要的区位因素,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公路以其快速、舒适、安全的特点,为客货运输提供了优越条件,对企业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沿线企业即可以节省运输时间,又可以提高运输效益和质量,还能有效降低运输成本。

3.2增加就业岗位

公路建设过程中,将为大量劳动力就业提供空间,带动大批县内劳动力从事土方的挖掘、运输、销售等和建材的生产加工,解决很大部分的剩余劳动力,公路建成之后,还需大量人员从事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同时,与市区及外地时空距离的缩短,将极大促进各县的劳务输出,更不用说公路建设推动交通、商贸、旅游和服务业所带来的就业。公路建设为延安直接和间接创造了可观的就业岗位。

3.3促进全面发展机会

公路的建设密切了城乡与外地发达地区的联系,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城市人群也来到县乡投资旅游,这无形中将发达地区的先进技术、管理方式、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经济和社会方面的进步因素传递到各地,进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对落后地区人民市场观念的形成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使得由封闭式自我发展向全方位开放转变,开展并加强与国内外发达地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交往与经济技术合作。公路通车后,沿线山区、贫困地区群众接受文化、教育、科技以及城市文明的机会大大增加。

结束语:

研究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于我国制定交通发展战略计划,实施公路养护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国民经济的发展使得交通运输业在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而公路作为主要的交通运输通道之一也得到迅速的发展。完善的交通网络极大程度地促进了各地区的物资和信息交流,由此兴起的交通运输业也得以日渐发展。

参考文献:

[1]崔红建.公路运输市场经济规制的全新视角[J].物流技术,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