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1 18:04:1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1.1区域市县经济结构演变与分析现代经济增长方式本质上是结构主导型增长方式,也就是以产业结构变动为核心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变动与经济增长是有机统一的,作为浙江省欠发达地区也不例外,其产业结构的差异也是引起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因此,区域产业结构代表了区域经济结构,从某种意义上说区域经济的发展就是在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动中实现的。浙江省欠发达地区主要涉及的25个县(县级市)产业结构,按照国民经济三次产业分类,区域各县(县级市)三次产业结构自2005年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演变(见表1)。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统计显示,大部分县(县级市)产业结构实现了从“一二三”到“二三一”的转变,已进入到工业化中期阶段,个别县(县级市)产业结构完成了“二三一”到“三二一”的转变,进入了发达经济阶段,如文成、洞头、泰顺、天台第三产业比重分别达到55.26%、52.33%、51.97%、46.91%;但是,仍有一些区县的产业结构仍然处于比较低度化状态,如松阳县、淳安县、景宁自治县、庆元县、磐安县等第一产业仍占有较大的比重,分别为19.55%、18.59%、16.44%、16.03%、15.67%;第三产业的比重徘徊不前,大大低于浙江省产业4.9:51.6:43.5的水平,基本上处在工业化的初中期阶段。从区域三次产业结构演变过程及结果看,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基本上符合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化的演进规律,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是相适应的,即第一产业比重缓慢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步增长,第三产业发展有加快的趋势。综合起来看,现阶段区域的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主要处在中期阶段,第一、二产业的比重依然偏高,第三产业比重总体偏低,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增长成为县(县级市)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随着第二产业得到飞速发展,其内部结构不合理现象逐步显现出来。主要表现为:发展低级状态与膨胀状态同时存在,导致其发展潜力逐渐丧失;生产方式以“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为主,使得自然环境为其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这就意味着浙江省欠发达县(县级市)的环境压力在短期不仅不会由于产业经济发展得到缓解,相反环境压力还将持续增强。
总体来看,区域经过多年的快速经济发展,已基本完成从农业区域向工业区域的演变过程。区域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和升级,是区域未来实现经济与环境较快地健康、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1.2工业化对环境威胁是不可避免的工业化过程不仅要消耗自然资源,而且,也必须以一定的环境为基础;同时,工业化过程也会改变环境,即污染破坏环境,所以,环境也是工业生产必须“消耗”的一种资源,在一些情况下,或者超过一定的限度,环境甚至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我们可以看到的事实是:在一定的工业发展阶段,人们宁可承受较大的环境污染代价来换取工业成就;而到了工业发展的较高阶段,环境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重要。在经济发展与增长的资源消耗的工业发展阶段,工业化进程需要很大的努力从在第一发展阶段主要行业发展到在第二阶段(污染)行业。作为欠发达地区现在正进入工业化发展的第二阶段。许多环境学家也指出工业化过程与环境质量之间存在着矛盾。欠发达地区为了发展经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势必加快工业化进程,这就造成一场环境噩梦。
2区域环境问题及成因分析
2.1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生态环境功能退化;水、大气、土壤环境污染。
2.2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成因一是自然因素:区域地质构造单元位于绍兴—江山大断裂带东南侧,属华南地槽褶皱系,浙东南华夏褶皱,断层密布,岩体破碎,极易发生崩塌、滑坡。区域气候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容易出现集中降雨,这就造成区域地表流水侵蚀,并给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提供了动力,同时也导致区域土地肥分流失,土地肥力下降。区域水资源丰富,但山区性河流特征突出,枯水期水量较少,地面水环境容量也小;城市(镇)均建于几至几十平方公里的河谷、小盆地,相对封闭的地形,气流运行不畅,扩散条件差,大气环境容量小,人口及生产要素集聚,极易造成局部气候条件的改变和空气环境的污染。二是人为因素:由于历史上人们对生态环境脆弱性认识不足,片面强调发展经济,森林砍伐过度,毁林垦荒种粮情况严重,致使植被大面积破坏,土地退化,水土流失严重,各种自然灾害加剧,导致自然生态恶化;随着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人工生态系统逐渐代替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城镇生态系统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农村村落和农田等半自然生态系统,以及林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的比例相应减少。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山区,林区发展对森林资源的依赖程度较大,森林资源增长缓慢与经济发展对森林资源的需求矛盾比较突出。由于经济实力的不足,发展经济首先考虑的是木材加工业,其技术含量低、产品加值低、资源消耗高、粗放型经营是这类企业的特点。因此,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对森林资源依赖程度过大,森林蓄积量下降,林分质量明显降低,致使生态环境退化。总之,区域的经济发展或多或少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体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性。
3结论
北方农牧交错带,北起呼伦贝尔,南至河西走廊,南北跨300km以上,由东北向西南呈带状分布,具有明显的农牧交错特征,该区域面积达57.98万km2,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整个交错带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比较落后,而且不合理发展经济也给该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使得整个交错带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陷入了恶性循环。
1.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状况
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北方农牧交错带的整个面貌也在改善,该区域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都有所提高,但是与全国相比,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总体水平较低,具体表现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受到自然环境的生态状况的影响,农牧业的生产水平较低;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主要得益于该区域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因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较低;该区域贫困面大,财政收入又低,资金投入困难,仍然面临严峻的扶贫脱贫任务。该区域以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降水量少,且分布不均,蒸发量大,旱灾发生频率较高,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敏感,遭到破坏后恢复困难,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尤为突出。基于该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现状,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综合治理,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判断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是否协调,首先要看经济发展水平是否得到了提高,同时还要考虑经济的发展是否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否在环境承载力之内,主要通过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两项指标来加以评估,前者指的是协调状态质的稳定性的数量范围,后者指的是协调水平高低的量。从当前该区域整体经济发展现状和生态环境现状,二者的协调水平较低。
2.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作用机制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作用机制具体体现为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三大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其中,社会经济对资源和环境产生的影响集中表现为人的经济活动上,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较大,人口多度增长会不断地向自然环境索取,大量消耗资源,一旦超过环境承载力,就会引发生态环境的恶化,同时人口素质低、环保意识差,又加大了环境保护治理工作的难度,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资源和环境存在着一定的内部联系,在技术水平底下和一定环境承载力的条件下,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势必会消耗大量的资源,产生大量的污染,最终又因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经济增长速度逐渐减缓,甚至出现倒退。就资源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来看,作为社会生产的原料,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如果不合理开发利用,在其消耗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制约,因此,只有合理利用资源,才有利于生态环境以及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其衡量指标即为生态环境质量。北方农牧交错带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必须将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协同作用。
二、北方农牧交错带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1.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前景
预测方法分为结构预测和非结构预测两类,前者是在定量化模型基础上加以预测,后者是通过定性分析即经验判断来给出预测结论,对于北方农牧交错带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状况的前景预测,在模拟仿真值数据基础上提出四种模式:自然发展模式、人口经济快速增长模式、环境保护模式以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模式,对这四种模式的协调状况和协调水平进行比较,对协调前景进行预测。随着区域、全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的持续提高,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在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整个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状况将得到改善,尤其是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模式下,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状况将得到进一步优化。
2.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方案
根据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经济发展状况、生态环境状况以及二者的协调状况,为促进该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现提出以下发展对策:其一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打破“贫困—人口增长—人口素质低—环境资源浪费—贫困加剧”的恶性循环,将人口数量控制在环境承载力内,通过提高人口素质、增强环保意识来改善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状况;其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生态环境建设,应压缩农业、增加畜牧业、稳定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挥产业优势,获得综合效果,并结合该区域的实际情况,改善水、大气环境质量,恢复沙地植被,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其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区域经济应逐渐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方向转变,为实现这一转变,应加强环境立法,本着“谁污染、谁负责、谁治理”的原则,将环境管理纳入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上来,为提高资源利用率,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其四,树立协调发展观念,增加对环保治理的投入,以观念促发展,转变观念,增强环保意识,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应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理实施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并加强这方面的投入,保证生态补偿的有效实施。
三、结语
关键词: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山东半岛城市群
20世纪中期以来,多诺拉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水俣病事件等震惊中外的工业环境污染大事件接连发生,工业与环境之间的拮抗已经危及到人类的健康持续发展,经济与环境非协调已凸显为全球性问题[1~2]。相对于欧美,我国工业起步较晚,但改革开放作为契机大大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并呈现出快节奏、收效大等特点。与此同时,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人口迅速聚集、能源消耗加大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而生态环境问题又反过来制约城市经济发展[3],进而制约人类生存与生活[4],生态环境问题已发展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与重点[5~6]。“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优化、动力转换是重要转变方式,经济发展质量提升成为社会各界追求的目标。且自“十”以来,“美丽中国”“绿色发展”的概念相继提出,生态文明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基本要求,是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水平、供需平衡、同步性的表征。因此,协调好二者的关系,是我们切实实现可持续发展,平稳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必由之路。山东半岛城市群位于东部沿海,与苏、鲁、豫、冀交界,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是连接南北、承启中外的重要枢纽。2005年,《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批准实施,首次范围涵盖青岛、烟台、威海、淄博、潍坊、东营、济南、日照8个城市;2014年,新规划将半岛城市群扩大到13个设区市,涵盖“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2017年2月,《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2016-2030年)》颁布实施,确定山东半岛城市群涵盖整个山东省17地市,是“十三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的第四大城市群,战略意义重大。因此,基于耦合协调视角,以最新规划范围山东半岛城市群17地市2000年~2015年的经济与生态数据为基础,结合新背景构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测度二者发展水平,再通过耦合协调模型进行定量评价,考察二者的演变及协调发展格局,以期为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数据来源与标准化处理
本文主要基于国家公布的2017年山东半岛城市群最新的划分范围,研究2000年以来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协调情况,并进一步选取2005年、2010年、2015年三个时间截面,研究山东半岛城市群范围内各地市的耦合协调情况,以期为半岛城市群进一步良性发展发展提供一些思路。鉴于研究需要,本文选取《山东省统计年鉴》(2001-2016)、《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1-2016)、部分《中国统计年鉴》等相关数据作为分析来源。
1.2研究方法与过程
1.2.1指标体系的构建
新背景下对经济发展的度量,本文对经济发展拟从经济实力、经济活力和经济效益三方面予以测度,其中,经济实力中包含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两个指标,经济活力分别从GDP增速、三产产值占GDP的比重、工业制成品占GDP的比重,科教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四个角度进行衡量,经济效益包含城市和农村人均收入。而对于生态环境测度,主要是按照PSR模型(压力——状态——响应)进行分类衡量,对于生态环境水平,主要包含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两个指标;生态环境压力包括万元GDP能耗、万元GDP水耗、万元GDP电耗和万元GDP工业SO2排放量四个指标;而生态环境治理包括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两个指标。
1.2.2研究方法
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协调发展测度,本文旨在选用TOPSIS熵权法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客观给予各指标权重,并进行相应赋分,对山东半岛城市群近16年时序和当前的空间分异状况进行定量评价。
2结果分析
本文通过对2000年以来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水平耦合协调程度计算后发现,半岛城市群近16年不论是经济还是生态环境都呈现稳定性增长,且经济水平较生态环境发展速度更快,2010年后更是有加速态势,并于2015年首次超过生态环境综合得分,呈现经济和生态综合得分“并驾齐驱”的场景;耦合度虽在发展中发生三次小幅回落现象,但总体上较协调发展度仍然提升明显,2012年后,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实现并持续了99%的高位,2015年更是基本达到完全耦合的状态;而协调发展度从明显失调稳步提升6个等级至良好协调状态,可持续性势头发展良好。此外,对协调发展指数(L)动态分析中还可以发现,不论耦合度还是协调发展度均整体处于上升趋势,就耦合度而言,2002年~2009年是其阶段性活跃发展年份,就协调发展度而言,并无明显的跳动性发展期。进一步,通过梳理指标体系中各项准则层后发现,各要素发展情况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平滑增长型,主要表现为经济实力和经济效益两要素,其平滑增长动力来源于良好的国家大环境与政策导向,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和城乡人均收入持续走高。第二类,波动增长型,主要表现为经济活力和生态环境响应两要素,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新常态,政策由注重速度转为注重质量,经济发展由高速正向中低速增长转变,GDP增速降低也是影响经济活力波动性的主要原因;受来源趋广、材料复杂性和技术等影响,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涨势不稳,一定程度影响了生态环境治理的综合得分。第三类,异速下降型,主要表现为生态环境水平和生态环境压力两要素,生态环境水平在2006年~2009年中处于低谷期后又逐渐缓慢上升,近16年基本保持水平性发展,主要受目前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人口增速远大于稳定的资源供应量增速尤其是水资源的影响,人均资源拥有量不升反有下降趋势;而受到技术、环境管制日趋严格等因素影响,单位GDP能耗、电耗、水耗及SO2排放量得到了显著降低,故生态环境压力指标持续性下降明显,由于是负项指标,进一步也可以说明生态环境保障得到增强。如何让半岛城市群经济和生态环境发展有的放矢的“扬长避短”,如何解决“短板”区域,发挥本土特色,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实行东部对口帮扶等,切实实现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经济和生态环境的整体推进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难题。
参考文献
[1]张晓东,池天河.90年代中国省级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分析[J].地理研究,2001,20(4).
[2]余凤鸣,周杜辉,杜忠潮,等.陕西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2,32(04).
[3]赵雪雁.甘肃省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交互耦合关系[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6).
[4]王振波,方创琳,王婧.1991年以来长三角快速城市化地区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评价及其空间演化模式[J].地理学报,2011,66(12).
[5]王继军,郭满才,姜志德,等.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过程模型的建立及应用[J].生态学报,2010,30(09).
关键词:产业结构;生态环境;主成分分析;动态计量分析
0 引 言
早在1991年,Grossman and Krueger就开创性的将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分解为三种效应: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所谓结构效应便是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化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很多学者对不同范围的区域进行了分析。蔡惠光、李怀政对1991年以来中国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对环境质量具有显著的影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越高,环境质量越差。另外,赵雪雁、周健等。以黑河流域为研究区,通过建立生态环境质量及产业结构效益指标体系,对黑河流域上、中、下游的生态环境质量和产业结构效益作了综合评价,并对二者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定量辨识。其他学者则通过定性地或者典型相关分析、模糊数学方法以及计算不同产业类型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等方法,分别以北京市、甘肃省、青海省等为研究背景,分析了产业结构对生态环境的作用,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由于不同的研究者所运用的模型、方法、数据以及研究区域等都存在差别,其研究结论可能存在争议。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拟以湖南省为背景,建立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动态计量分析方法,探求产业结构变迁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动态影响过程,为决策者制定区域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1 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测算与评析
1.1 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评价体系构建
由于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复杂性,构建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系统的指标体系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独立性原则。黄晓军、李林等在研究区域产业结构系统时主要考虑三次产业演进规律确定综合指标体系。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专家咨询,仍然依据三次产业分类法来构建产业结构的指标体系,见表1。
本文根据联合国经济合作开发署(OECD)建立的压力一状态一响应模式(P―s―R模式),并综合考虑湖南省生态环境发展状况,构建了湖南省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
1.2 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综合指数测算
本文用于分析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的数据主要从各年《湖南省统计年鉴》、中国环境资源数据库以及历年湖南省统计年报和湖南省统计信息网上直接获取或者计算加工而成,数据时间区间为1988~2007年。便于以后的分析,用CYJG表示产业结构综合指数,用STZL代表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STYL表示生态环境压力综合指数、STZT表示生态环境状态综合指数、STXY表示生态环境响应综合指数。本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两系统综合发展状况进行定量评价。由于主成分分析得到的数值出现负数,为了便于以后的计量分析,根据统计学中的3盯原则进行坐标平移以消除负数影响,得到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系统各年的综合评价指数(见图1、图2)。
图1显示,产业结构在不断向着高度化、合理化的趋势发展,这说明随着经济发展,湖南省产业结构与产值结构的变动趋势基本符合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从图2可以看出,从1988年到2007年,湖南省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不断增加,且2003年以后其增幅继续扩大,说明近二十年来,湖南省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其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出现了逐渐提高的现象;生态环境响应综合指数和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均大于生态环境压力指数,生态环境状态综合指数也一直保持平稳态势。然而,随着湖南省经济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的深入,产业结构变迁必然会给生态环境带来更为深刻的影响,未来二者变化趋势是否一致呢?
2 产业结构变迁对生态环境质量影响的动态计量分析
2.1 协整分析
协整分析前首先采用ADF方法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CYJG与STYL、STZT的一阶差分在l%显著水平上为平稳序列,STZL与STXY的一阶差分在5%水平上显著,说明CYJG与生态环境各变量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其次,我们用Johansen极大似然估计法对变量进行协整分析。协整检验结果如下。
由表3可以看出,产业结构综合指数与生态环境状态存在两个协整关系,与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生态环境压力综合指数以及生态环境响应综合指数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可见,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
2.2 脉冲响应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在VAR模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广义脉冲响应分析,进一步探索产业结构综合指数对生态环境各变量的动态影响过程。给定产业结构综合指数一个标准冲击,得到了生态环境各指数的脉冲响应函数值,见表4。
由表4可以看出,当期给产业结构综合指数一个正的标准冲击,生态环境压力立即同向反应,且不断增大、具有较长的持续效应。这说明,湖南省当前产业结构综合水平的不断提高总体上会给生态环境带来长期压力。生态环境状态在当期受到产业结构综合水平一个正冲击后,亦出现正向反应,并在第5期正向脉冲值达到最大;从第5期以后开始缓慢下降。说明当期产业结构综合水平提高会在短期甚至中期使生态环境状况改善,但在长期内对生态环境状态的影响逐渐减小。当期产业结构综合指数一个标准正冲击给生态环境响应指数带来同向反应,具有持久性。说明湖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生态环境反馈效应不断增加、具有较长的持续性。总之,湖南省生态环境变迁对生态环境压力与生态环境响应都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工业化的深入必然使得大量耕地被占用、水资源和大气受到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污染和破坏,从而给环境带来很大压力,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升级、技术进步以及劳动力素质的不断提升也使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清洁技术得到应用等。因此,产业结构变迁对生态环境起到“双刃剑”的作用,但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呈现不同的特征,需要进一步通过对生态环境综合质量的变动趋势进行判断。
受到产业结构综合指数当期一个标准冲击后,湖南省生态环境综合质量指数立即表现为负向反映,而且从长期来看,负向冲击效果增加的幅度和
速度在不断扩大。说明尽管湖南省环境保护、污染治理的努力一直在进行着,但产业结构变化带来的生态环境压力却使生态环境质量在不断下降。这可能因为,湖南省目前正在由传统的农业大省向工业大省迈进,以重化工业为特征的产业结构是湖南省资源环境压力大的主要因素。保护环境、治理污染仍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显然,湖南省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正处于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的上升阶段。
3 结论与政策启示
本文在构建湖南省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系统的基础上,运用基于VAR模型的动态计量方法就湖南省产业结构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的测算发现:近二十年来,湖南省产业结构优化步伐不断加快,这说明湖南省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的变动趋势基本符合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生态环境压力、生态环境响应以及生态环境综合质量稳步提高,但随着湖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工业化的不断深入,生态环境压力仍然比较大。
生态环境压力较大滇中城市群2010年森林面积584万hm2,占云南省森林面积的22%,其中林地面积占全省的22%,活立木蓄积15413万m3,占云南省的11%(表1);森林覆盖率为3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0%。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成为滇中城市群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之一,但动植物资源分布不均,加上本区人口众多,人们不合理的采伐开荒,使生态环境更加脆弱,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任重而道远。近年来,滇中城市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大幅度下降,森林蓄积量减少,水土流失面积增加。不合理的经营导致土质下降,大面积的采矿、修路等工程建设的废弃物处理不当,造成局部的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等;环境污染逐步形成多元化趋势,工业污染仍为主体。由于不合理的工业“三废”排放,造成多数河段水域不同程度的污染;空气综合污染指数虽然整体有下降趋势,但个别城市仍然在逐年上升,如玉溪从2006年的1.54mg/m3上升到2010年的2.1mg/m3;研究区域内水环境质量也在恶化,重化工业与生态环境的破坏具有高度的相关性[2]。总之,滇中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在下降,生态环境压力相对较大。
工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方法
1指标体系的构建本文在资料统计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客观性、可操作性、相对完备性的原则,并参照相关专家构建指标体系的思路,将经济—环境系统划分为生态环境和工业经济两个子系统,然后采用相关的指标值进行评价。综合考虑影响工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因素,本文选取的生态环境子系统有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工业废气排放总量、SO2排放总量、工业SO2排放达标量、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7个指标;经济子系统有工业总产值、财政总收入、GDP、人均GDP、第二产业产值、单位GDP能耗、地均GDP7个指标(表2)。在上述定性评价的基础上,从环境和经济系统中选择若干项对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有代表性的特性指标,运用相关分析等数理统计法进行定量评价。
2评价方法本文选用的评价方法是基于变异系数的距离协调度法[3,4],通过测量系统间的距离大小来判断这些系统是否协调。用f(x)和g(x)两个函数来代表不同的系统,两个系统之间的协调度用它们代表函数之间的离差来衡量。
3数值整理根据2006—2010年《云南省统计年鉴》,选取2006—2010年的数据,按照以上所述的熵值法计算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各个指标的权重。
4结果分析工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矛盾突出:滇中城市群作为云南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工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工业体系由原来的小规模工业逐渐扩大。滇中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滇中城市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滇中地区人口的不断增多,工业“三废”的不合理排放,滇中地区的水环境、土壤环境、大气环境等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限制了滇中城市地区经济的进一部发展,工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工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空间差异明显:由于区域之间的工业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分布不均,人口密度不同等原因使人类所创造的价值不同,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各异,致使工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空间差异明显。研究结果表明(表6),滇中城市群工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平均值为0.55,处于勉强协调水平。近几年来,在滇中的4个城市中,昆明的协调度值一直处于优质协调水平,仅微有波动;曲靖地区的协调度值则一直处于严重失调状态;玉溪地区的状况不容乐观,整体协调状况处于失调水平;楚雄则处于良好协调状态,在滇中4城市中的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状况仅次于昆明。滇中各地区2006—2010年的研究结果各地区的工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度呈稍有好转的趋势:研究表明,2006—2010年滇中地区4个市州的工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度等级均分别处于同一水平,但数值之间有微小的变动。从波动来看,滇中地区4个市州的工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状况有稍微好转的趋势。
对策与建议
1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对协调度等级一直处于优质协调的昆明可保持现阶段的经济增长方式,也可做微小的调整;而对曲靖,转变其经济增长模式则刻不容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辅相成。实践经验证明,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越需要跟进。如果只为获取GDP的逐年增长而忽略生态环境的恶化,这就成了一种“有增长无发展”的发展[11]。改变经济的增长方式,将原来的“资源—产品—污染物排放”模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模式。在工业生产中大力推广清洁生产,采用先进的工业技术和设备,在源头将污染消减,实现节能、减排、减污、增效,获取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此应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探求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2推进生态工业发展发展工业与防治污染是滇中城市群发展的两难选择,实施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必然,推进实施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是滇中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现代社会是一个由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融合而成的生态经济有机整体,必须保持人与自然、环境、经济的协调。如果按照这种传统的工业化发展道路的方式,中国的现代化目标是难以实现的,这将大大超越目前的资源、环境供给能力。因此,应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生产效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推动技术创新,建立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机制,形成中国特色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今后,滇中城市地区经济应侧重发展两类工业:一是利用云南省的资源优势,发展技术含量高、低污染的工业类型,如生物制药、烟草、精密加工业、精细化工、花卉等农产品深度加工、旅游产品加工和信息工业;二是充分利用国际大通道区位优势,发展低污染的加工业,最终将滇中城市经济群建成西南地区有特色的工业基地。
由于环境生态的破坏,全球变暖及雾霾现象的日益严重,各国在国际贸易中渐渐开始重视生态保护问题,生态学开始被融入到国际贸易当中。国际贸易生态化被提出,生态化贸易能够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际贸易生态化未来将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必然趋势。国际贸易生态化的科学内涵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资源协调发展,实现人、社会、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和谐统一。全球经济发展与国际贸易生态化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因为在经济发展及贸易活动中避免不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如何有效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实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成为了各国学者研究的课题。我国想要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不败地位,必须顺应国际贸易生态化发展的趋势,提高对生态化发展的重视,加强生态化建设,国际贸易生态化是实现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生态环境与人类密切相关,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生态环境一旦受到人为因素干扰和破坏,超过了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而不能回复到原本比较稳定的状态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就会遭到破坏,将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如:生物多样性减少、海洋污染、噪音污染、大气污染等等。我国国际贸易的日益频繁,工业企业及其他的外来污染十分严重。国际贸易中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人类追求超额回报过程中付出的惨重代价。因此我国必须提高国际贸易生态化意识,实现绿色发展国际贸易,以此保障我国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在人类的传统观念中环境是被人利用和改造的对象,以往国际贸易活动以盈利为活动中心,通过对环境的利用换取一时经济利益的增加,这是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人们却没有考虑到,生态的破坏、自然资源的减少,人类生存、经济、社会发展都会遇到阻碍,没有自然资源做为基础,经济将无法发展,人类将无法生存,目前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环境保护必须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提倡绿色生存和绿色消费,建设生态化和可持续化经济发展策略。目前国际贸易法已开始呈现“生态化”发展趋势,随着各国生态保护及生态化贸易意识的提高,国际贸易中贸易争端不断,所以世界贸易组织法和国际贸易条约开始对贸易中涉及到的生态保护问题进行明确的规定,从生态保护到资源保护不同角度对国际贸易进行了限制,保障了国际贸易“生态化”发展的方向。目前已经的《卫生和动物检疫措施协议》及《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等相关协议中都对生态保护问题进行了声明和规定,对国际贸易中涉及到的生态问题做出了限制,有效减少了国际贸易中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想要在国际贸易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紧紧跟随国际贸易生态化可持续发展趋势的步伐。
二、我国贸易贸易生态化及可持续发展中与国际贸易间存在的矛盾
国家经济发展及全球经济发展都是建立在对自然资源利用基础上,来实现在各个国家区域之间资源与金融贸易的交流,在这种交流中来满足各国人民的不同需求,使资源可以在全球各个国家中得到最合理的配置,实现对各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促进。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应建立起生态化意识,采取相关生态保护措施。但是现今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生态发展存在着比较突出的矛盾。通常情况下经济发展是建立在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破坏的基础上进行的,目前我国国际贸易与生态化发展及可持续化过程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现今的国际贸易中,并没有考虑到地域差异,使得很多国际的经济和资源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国家之间的资源问题。尤其是我国,我国是资源出口大国,但我国实际自消耗资源量却不及发达国家的一半,许多国家为了缓解本国资源压力,即出于保护本土资源的目的,采取以国际贸易的方式进口资源,很多发达国家虽然资源消耗量远远高出发展中国家,但多数资源来自进口,本土资源并没有过度的开发,而是储藏了起来。我国正是资源的主要出口国,这导致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存在着过度开采本土资源而出口国外的现象,资源的过分开发,对我国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破坏,这种做法并不利于我国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经济活动的基础是自然资源,想要实现国际贸易生态化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与自然资源共同发展,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减少排放,减少污染,才是我国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资源的出口已经远远大于我国的自然资源供应,我国必须形成国际贸易生态化意识,国际贸易生态化不仅能实现自然资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保护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三、我国国际贸易生态化及可持续化发展优化策略
(一)国际贸易生态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策略通过以上分析讨论不难看出,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才是保障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我国应在国际贸易中应将生态保护作为主流,把可持续化发展作为前进的方向。在未来的国际贸易中,只有尊重生态环境的产品才能站稳脚跟,将生态环保融入国际贸易当中,生态化国际贸易,已经成为时展的趋势,我国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必须遵守经济与生态化共同发展的根本要求。
(二)对国际贸易中的各个环境严格监管想要有效实现我国国际贸易生态化可持续发展,法律规范适当的监督控制必不可少。我国必须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协调完善国际贸易生态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通过法律监督控制国际贸易生态化发展。制定相关规则,对国际贸易中各个环节进行管理,明确责任分配,加大对有害产品的流通控制,对有害物质进行严肃打击处理。维护我国生态环境,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化发展建设目的。另一方面,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加大对企业控制和监督力度,避免企业生产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三)适当控制资源开采目前我国在世界上属于资源短缺国,很多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资源是有限的,如果过度开采,那么未来,子孙后代难以生存,想要保障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控制资源开采势在必行,过度的资源开采会对生态系统产生严重破坏,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必须意识到这一点,适当控制资源开采,降低资源出口量。
四、结束语
[关键词]生态环境城市化耦合地学信息图谱福建省
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和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1]。城市化具有多维涵义,它主要包括人口迁移、经济发展、空间扩张和生活提高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其中,经济发展是基础,人口迁移和地域扩张是表现,生活水平提高是最终结果或目标[2]。而生态环境是指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资源环境或与生物体进行物质能量流动众多因素的集合[3]。根据生态环境诸要素对城市化的不同作用,可将生态环境划分为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环境压力和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就是城市化中的人口、经济、空间和社会城市化的4个方面与生态环境的3个子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耦合中形成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是一种相互作用、交互耦合的关系。其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资源能源消耗和城市的地域扩张都对生态环境产生胁迫作用,而另一方面,生态环境通过环境选择、人口迁移、资金分配、政策制度影响和环境变化等都对城市化的进程产生约束作用。
地学信息图谱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著名地理学家陈述彭等首次提出,是中国科学家首创的一种新概念和新方法[4-6]。地学信息图谱是按照一定指标递变规律或分类规律排列的一组能够反映地球科学时空信息规律的数字形式的地图、图表、曲线或图象[7]。运用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基础与动态数据库的大量数字信息,经过图形思维与抽象概括,并以计算机多维动态可视化技术,显示城市化和生态环境耦合的空间形态结构与时空变化规律[8-9]。本文主要通过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的研究,结合地学信息图谱的方法论,利用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城市化和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定量分析,以图谱的形式来表达二者之间的耦合关系。
1研究区概况
福建省地处中国东南部,陆域介于北纬23°30′至28°22′,东经115°50′至120°40′之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福建省人均土地资源和耕地面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地矛盾突出。近十年来,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结构变化剧烈,耕地面积锐减,居民点和工矿用地和园地迅速扩大,交通用地显著增加,未利用地大面积开发,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余地十分狭小。福建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但时空差异较大,洪涝干旱灾害频繁发生,沿海水资源供需平衡矛盾突出,对局部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压力。
福建省城市化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首先,最主要的差异体现为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的差异,闽东南沿海地区和内地沿主要交通干线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普遍高于闽西北、闽东北欠发达地区。其次,进一步的差异主要体现为 “人口城市化水平”和“城市产业结构”的差异。在工业化基础较好的地区,第三产业兴旺发达,城镇体系完善,这都是城市化进程深化的表现,是城市化向后城市化阶段过渡的标志,如福州市。但在一些工业基础较薄弱地区,或专以旅游业等第三产业为支柱产业的地区,尽管城市化总体水平不高,但第三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273);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9J01221);福建省教育厅项目(JK2009032;JA08202)资助。
产业与第二产业产值比却较高,如武夷山市、宁德市,这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化道路[10]。
2福建省生态环境与城市化耦合关系模型的建立
2.1 生态环境与城市化耦合指标体系的建立
本研究所使用的数据主要包括福建省及其各地市的2007年统计年鉴及统计公报,空间基础数据采用国家1:100万电子自然地图集。利用SPSS 16.0软件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量纲的影响。由于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耦合、互动的关系,为了揭示它们之间发展的耦合强度与协调程度,本着指标选取的主导性、层次性、动态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分别对区域城市化和生态环境指标予以筛选,建立指标体系,如表1。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权重。通过几位专家对各个指标进行的评分之后,求得评价因子的权重,利用指标矩阵R和权重计算公式⑴,通过评定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然后数量化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Wi。具体公式如下:
⑴
通过专家的评分和公式处理完数据后,可以得到各个指标的权重。具体各个指标的权重见表1。
2.2 耦合关系模型的建立
耦合度就是描述系统或要素相互彼此作用影响的程度。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机理的关键在于系统内部序参量之间的协同作用,它左右着系统相变的特征与规律,耦合度正是反映这种协同作用的度量[11]。由此,可以把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两个系统通过各自的耦合元素产生相互彼此影响的程度定义为城市―生态环境耦合度[12],它的大小反映了对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系统的作用强度和贡献程度[13]。二者是一种相互作用、交互耦合的关系。本文中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交互作用的模型由两部分组成,即耦合度模型与耦合度协调度模型[14]。
2.2.1耦合度模型
借鉴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概念及容量耦合系数模型,可以得到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函数[15],如公式(2)、(3):
(2)
(3)
式中:变量 (i=1,2,…,n)为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序参量,其值为Xi (i=1,2,…,n),为子系统对总系统的总序参量; 为各个序参量的权重;A为系统稳定区域[16]。对耦合度值C进行划分并定义,如表2。
C取值范围 定义
0.437
0.468
2.2.2 耦合协调度模型
由于每个地区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建设得影响因素都有其交错复杂、变化和不均衡的特性,单纯依靠耦合度判别有可能产生误导,为此,构造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函数[17],其目的是评判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协调程度,其算法如公式(4)。
(4)
式中:D为耦合协调度;T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综合调和指数,它反映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整体协同效应或贡献;a,b为待定系数。在实际应用中,最好使,这样可以保证。为便于使用,耦合协调度可划分为:1)0
3福建省生态环境与城市化耦合关系的图谱分析
3.1 福建省生态环境与城市化耦合关系的空间格局分析
利用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福建省各县市的耦合指标的结果如表3所示。根据表3利用地学信息图谱的方法建立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格局图如图1和图2所示。
(1)2007年福建各个市区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时序基本处在颉颃时期,但耦合度明显存在着地域差异,如图2所示。依据大小排序对地区的耦合强度进行划分,可将福建67个县市划分为3类:①高强度耦合作用地区;②低强度耦合作用地区;③中等耦合强度的其它地区。
(2)耦合协调度数值较小说明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不尽一致,相互协调程度不够。如图1所示,从2007年福建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分布看,不仅福建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类型存在地区差异,而且耦合协调的程度也明显存在着地域差异,市辖区的协调发展程度普遍高于其它地区。结合耦合协调度区间划分的标准,可以将福建省67个县市划分为三类:①高度协调的地区,说明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同步型、较理想;②低度协调地区,说明城市化发展超前型、超过生态环境承载力阈值范围内;③中度协调省区,说明城市化发展滞后型、保持在环境承载力阈值内。
表3福建省生态环境与城市化耦合综合评价结果表
县名 人口城市化 经济城市化 社会城市化 空间城市化 城市化指数 生态环境水平 生态环境压力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指数 耦合度 耦合协调度 耦合强度与协调程度
福州市辖区 1.000 0.766 0.578 0.634 0.772 0.292 0.307 0.680 0.452 0.483 0.563 高强度高协调
福清市 0.071 0.420 0.254 0.273 0.253 0.356 0.861 0.819 0.693 0.443 0.490 中强度中协调
长乐市 0.110 0.350 0.280 0.300 0.254 0.358 0.702 0.859 0.662 0.448 0.484 中强度中协调
闽侯县 0.000 0.374 0.255 0.087 0.181 0.501 0.795 0.812 0.714 0.402 0.456 低强度中协调
连江县 0.097 0.296 0.202 0.187 0.196 0.409 0.927 0.539 0.616 0.428 0.447 低强度中协调
罗源县 0.187 0.235 0.247 0.058 0.188 0.569 0.865 0.412 0.595 0.427 0.439 低强度低协调
闽清县 0.136 0.367 0.318 0.046 0.224 0.724 0.628 0.535 0.619 0.442 0.462 中强度中协调
… … … … … … … … … … … … …
大田县 0.160 0.313 0.208 0.031 0.190 0.595 0.620 0.213 0.450 0.457 0.408 中强度低协调
图1福建省生态环境与城市化耦合度空间格局图
图2福建省生态环境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度空间格局图
图3福建省生态环境与城市化耦合强度与耦合协调程度分级面积比
(3)对比图1、图2可得知,2007年福建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强度与耦合协调程度在空间分布不具有对称性,依据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的组合可以将67个地区划分为8类,其分级面积比见图3:①高强度耦合高水平协调发展型,主要是大部分市辖区,属于福建省经济发展最高水平地区,其城市―经济―生态环境显示出互相促进,相互发展的态势;②高强度耦合中等水平协调发展型,包括莆田市辖区、宁德市辖区等一些经济较发达区域,其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也显得较为和谐;③高强度耦合低水平协调发展型,包括永定、周宁两地区,这两个地区城市化水平得到迅速提高,但由于本地生态环境承载力的限制,其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共同发展的协调程度很差,急需改变发展方式调整二者的发展关系;④中等强度耦合高水平协调发展型,包括明溪地区,城市化得到较快的提高,并且当地本身的环境承载力较强。⑤中等强度耦合中等水平协调发展型,包括建瓯、长泰、华安、仙游等地区,由于这些地区城市化发展已有一定历史基础,它们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已经处于一定适度范围内;⑥中等强度耦合低水平协调发展型,包括上杭、柘荣等地区,它们都是城市化发展基础较差的地区,近年来在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导致了生态环境破坏,与城市建设不协调;⑦低强度耦合中水平协调发展型,包括闽侯、武平、连城等地区,经济落后,但生态环境的建设却有足够的重视。⑧低强度耦合低水平协调发展型,包括寿宁、尤溪、清流等地区,是福建省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的限制,其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建设压力都很大,这些区域目前也急需要调整发展方式。
3.2 福建省生态环境与城市化耦合关系的区域分异状况分析
图4福建省各地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化耦合强度与耦合协调程度分级面积比
从各地市的地区分异来看,如图4所示:(1)厦门市的耦合协调度和耦合度都很好,是高强度高协调的地区。事实上,厦门高强度高协调的耦合现状是依靠该地区发达的经济支撑着。(2)福州市的耦合程度从图4中可以看出,该地区的中强度中协调的面积比较大,其次是低强度中协调和低强度低协调程度,高的协调度和耦合度在该地区所占的面积比较小。(3)莆田市地区的耦合和协调程度相对比较好,莆田市的人口城市化指数很低,这就制约着莆田的城市化发展。在协调程度上,虽然莆田市是中等协调程度,但环境污染却较重,这说明它是典型的以牺牲生态环境质量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还是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4)三明市各地区的耦合和协调度情况主要呈低强度低协调的程度的状态。虽然在生态环境水平上该地区指数都比较高,但是由于对环境的保护不重视,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环境的破坏也大大影响了城市化的进程,使得二者不能建立一种很好的协调耦合关系。(5)泉州市地区整体耦合强度和协调程度良好。在图4中,该市耦合度与协调度等级主要是高强度中协调、高强度高协调和中强度中协调这三个程度等级上面。(6)漳州市地区耦合强度和耦合协调程度主要集中分布在中强度中协调度和低强度中协调度上。在该地区突出的一点是环境压力总体上都很大,单方面的发展城市化,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使得环境失衡。所以,未来这个地区的工作重点应放在减少生态环境压力这方面。(7)南平市协调程度都在中等程度以上,城市化和生态环境二者的整体协同效应是比较好的。(8)龙岩市地区的耦合强度和协调度的面积比分布较分散,程度等级分布也很分散。可以充分发挥其生态环境水平的优势,加快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良性增加该地区的人口密度,利用生态环境的优势来带动该地区的城市化发展。(9)宁德市协调程度都是在中低水平,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整体协同效应不好,城市化不能很好协同生态环境的发展。因此,在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发展中,既要加大人口城市化也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4结论
在本次生态环境和城市化耦合关系的研究中,将地学信息图谱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充分发挥信息图谱的空间分析能力和层次分析法善于多要素综合评价的长处,实现图谱和数学模型的结合,以图形与谱系的方式来表达生态环境的质量,建立福建省生态环境和城市化耦合关系信息图谱,并分别从综合评价的等级图谱、综合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及各个地区的具体现实情况三方面对福建省的生态环境和城市化耦合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具体分析了各个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城市化耦合关系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就具体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为生态环境和城市化耦合关系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从福建省的总体情况来看有这样的一些特点:
(1)一个地区的市辖区的耦合程度优良而下属的几个县区的情况比较差,区域间的不平衡发展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一个地区不能只发展龙头区域,辖区的发展也要能带动地方县区的共同发展。
(2)福建省的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和生态环境水平优良所占的比例比较高。福建省是全国植被覆盖率最高的一个省份,这对生态环境水平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也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环境优势。虽然人口城市化的指数高的地区比较多,但是福建省人口密度的分布不均匀,形成两极分化,高的上千,低的只有几十。密度高的都主要集中在沿海的几个比较发达的城市。应大力推动人口向内地迁移。推动空间城市化的动力来自人口密度,而推动人口密度平衡发展的动力来自于经济的平衡发展。社会城市化是福建省的主要薄弱环节。
(3)从整体上看福建省生态环境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关系,中强度中协调的地区比较多,低强度低协调的地区比较少。福建省生态环境与城市化耦合关系较好,协调度比较高,生态环境和城市化的整体协同效应比较好。二者协同发展的能力比较强,对于福建省这个高森林覆盖率的省份,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参考文献:
[1] 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 杨士弘.城市生态环境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 黄金川,方创琳.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机制与规律性分析[J].地理研究,2003,22(2):212-220.
[4] 陈述彭.地学信息图谱的探索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5] 陈述彭,岳天祥,励惠国.地学信息图谱研究及其应用[J].地理研究,2000,19(4):337-343.
[6] 廖克,秦建新,张青年.地球信息图谱与数字地球[J].地理研究,2001,20(1): 55-61.
[7] 陈燕,齐清文,杨桂山.地学信息图谱的基础理论探讨[J].地理科学,2006,3(26): 306-310.
[8] 陈燕,齐清文,杨桂山.地学信息图谱时空维的诠释与应用[J]. 地球科学进展,2006,26(1):10-13.
[9] 陈菁.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的研究――以福建省为例[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8.
[10] 谢先全,晏路明.福建城市化类型的数值划分[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1):21-24.
[11] 吴大进,曹力,陈立华.协同学原理和应用[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
[12] 吴跃明,张子珩,朗东锋.新型环境经济协调度预测模型及应用[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32(3):466-473.
[13] 刘耀彬,宋学锋.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及其预测模型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5,34(1): 91-96.
[14] 刘耀彬,李仁东,宋学锋.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5,20(1):105-112.
[15]刘耀彬,宋学锋. 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性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35(2):182-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