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大学生就业的有利因素
时间:2023-09-21 18:04:0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大学生就业的有利因素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中西文化;大学生;就业;影响
一、源于官本位文化价值造成的“公务员热”
近年来大学生在就业目标上,“公务员热”十分明显,我们对绥化学院毕业生就业倾向进行调查发现,有84.5%的毕业生首选就业目标为公务员,这种现象在不同专业表现均十分明显。从文化价值分析,公务员其实质与传统文化价值的“官本位”有着密切关联,“学而优则仕”的观念还有相当的市场。针对这种情况,应通过正向引导,为大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择业空间,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适应时展的需要,走向社会谋求适合自身的发展空间,摆脱“官本位”传统思想的束缚。
二、源于男尊女卑文化价值造成的就业难
大学就业是个人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时至今日,男尊女卑思想在很多用人单位依然存在很大影响,消除文化观念上的性别歧视以及性别偏见还任重道远,应通过全社会共同倡导性别平等,并在文化上强调就业平等观念。正确评价女大学生能力,构建男女平等的价值体系。对此高校应更好地发挥指导和引导作用,一方面,应帮助女大学生对当前形势进行认真分析,正确了解和掌握市场需求和自身特点,避免女大生求职的盲目性,努力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另一方面,还要针对女大学生的特点为其提供专门的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其树立自信心、树立好职业观念,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使女大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增强其社会适应力。
三、源于个人能力提升的西方文化传导
全美高校和雇主协会进行过一项大学生就业调查,结果表明,有大约20%的毕业生认为缺乏相关经验是造成就业的最大障碍。在英国同类调研表明,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最核心因素为个人能力。因此,积极为未来职业生涯早作充分准备,已经成为西方欧美国家大学毕业生最鲜明的一种特征。对于这种文化价值的认同,日本早稻田大学推广的较为出色。近年来,早稻田大学始终保持非常好的就业率,其毕业生在各个用人单位也普遍受到了欢迎,这与其主动创设的就业准备活动息息相关。其主要措施包括:一是参与社团活动。大学生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并且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老师,该大学拥有超过2000多个俱乐部,社团超过700个,俱乐部和社团的管理十分到位。二是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社会融入性较好。三是学生有较为充足的实习机会。通过丰富的实习活动,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在实际当中。在美国,以个人能力和个人价值为核心文化价值的创业教育已经全面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当中,并贯穿于各个教学层面之中,当前,高校的创业活动已成其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很多著名高科技公司都有大学生创业者的身影。
通过对西方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西方国家在高等教育普及后,其在大学生就业文化引导方面的成效值得借鉴。我们应该认识到,西方发达国家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一些经验和做法与有其经济、历史、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在解决大学生就业方面存在一定的有利因素。在借鉴其经验时,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西方国家人口相对较少,而经济发展情况均较好,对于劳动力的需求更加旺盛,为大学生提供的机会比较充足;二是西方发达国家相关社会保障制度很完善,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加理智地对待就业问题,同时也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和心理保证;三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较高,发展情况也较均衡,地域因素和行业因素差异化较小,职业歧视现象不明显。这些有利因素均是其就业情况较好的客观不可比因素。
总之,在研究中西文化价值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影响方面,我们还应认识到大学生就业问题不单纯为文化价值问题,更是社会经济问题,需要政府、家庭、高校多个层面共同从各自的途径出发,不断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对于大学自身而言,在学校期间就应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增强自身的能力与价值。而社会各个阶层应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方面取得更加密切的联系,从多个维度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关键词】法律教育 就业和创业 导向作用
一、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在就业和创业中的意义
1. 从学生管理要求来说
高校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法制素质,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的法制意识,是引导和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尤其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作为高校教育培养大学生的重要阵地,是实施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有效载体。
2. 从社会发展趋势来说
要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当务之急是加强公民的法制素质,使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促进大学生法制素质得到提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是具有重要意义。
二、法律导向作用在大学生就业和创业中的必要性
1. 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和创业竞争力
一方面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和创业法律教育是就业和创业法律保障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样可树立就业和创业法律意识,诺守合同的就业和创业者。另外,为大学毕业生提供融资担保法律保障,是各国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根本经验。
2. 为实现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就业岗位
外国十分重视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法律制度建设。创业环境是创业成功的土壤,就业离不开法律的支持和保障,因此,法律保障构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和创业宏观环境的必要因素。
3. 保障大学毕业生创业权益
就业权是法定权利,涉及公民的基本人权。劳动法上的经济权是指社会中从事财富生产,进行经济活动的劳动者所享有的权利,其中包括就业权。创业有利于带动就业,大学毕业生在创业过程中,创业法律可以为大学生特殊创业群体提供稳定化、制度化的法律保障。
三、法律缺失的表现及研究的必要性
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法律缺失主要表现为:
1. 就业与创业法律教育的不足
从大学开设的课程体系看,少有法律类课程设置,法律教育及相关课程设置没有提到应有的地位。
2. 相关国家法律政策的匹配力度不足
《民法》方面对就业与创业学生的年龄的限制可能会影响部分少年天才创业者等等。
3.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者存在着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不足的现象
不能有效地化解矛盾;法律政策掌控力尚待加强,不能有效的依法妥善解决纠纷,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所以为促进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顺利开展,对大学生创业中的法律缺失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四、大学生法制教育在就业创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 从国家和社会层面上考察
首先,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法规扶持以及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但是,政府针对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服务的相关职能设置还相对滞后,没有专门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创业法律咨询和服务的机构。
2. 教育形式需要进一步多样化
目前,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大学生法制教育主要局限在校园之中和课堂之内,并且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而学生管理部门在指导大学生就业创业过程中,由于在日常工作中没有做好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衔接,最终造成大学生法制教育手段单调,教育方式缺乏灵活多样。
3.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个人法律知识准备不足
第一、就业和创业者法律政策掌控力不强,不懂得如何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只有了解国家政策,才能走好就业和创业的第一步。但实践中许多就业和创业者根本不知道或知道但不知如何利用这些优惠政策。
第二、就业和创业者利用法律和政策来防范风险、化解风险的能力差。其中也包括各种法律风险,然而很少有大学生在就业和创业前认真了解与创业相关的法律内容,在遭遇风险时束手无策。
第三、就业和创业者在实践中运用法律维权的能力尚待加强。在实践中,对诉讼法、仲裁法等程序法有基本的了解的就业和创业者不多,利用法律解决争议协商和解、调解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的能力有待加强。
4. 教育实效需要进一步突出
法制教育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教育形式,教育实效非常重要。但是,我们目前的法制教育,由于多方面的限制和制约,法制教育实效不是很突出。所以,在大学生就业创业和社会交往中时常做出损人利己的行为,甚至抱着无知、侥幸等心理以身试法,违法犯罪。
五、大学就业和创业法律保障制度的构建
1. 提升促进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的立法层次,制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促进法》。为此,我国政府应坚持以创业促进就业,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良性互动为原则,以保护大学毕业生创业权益、实现扩大就业为目标,制定专门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促进法》,为大学毕业生创业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关键词:社会性别 女大学生 就业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式教育向大众式教育的转变,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显。其中,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尤为严重,她们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女性,她们有着较高的综合素质,但一些现实因素还会使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处于不利地位。即使在应聘没有性别条件限制的工作岗位时,也被强加了一些非职业条件,例如年龄、身高、体型等。女大学生往往要面对一般劳动就业问题和劳动力市场上的社会性别不平等的双重压力。
1.社会性别的概况
1.1 社会性别的概念
社会性别指人在特定文化环境中表现出来的与其生理的性别身份相符合的人格特征和行为方式,即以社会性的方式建构出来的社会身份和期待,是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两性及两性关系的期望、要求和评价以及行为方式的综合体现[1]。
1.2 社会性别体制的含义
在任何社会中,人们都会观察到存在着一整套有关男女社会角色、社会分工的文化、政治和经济制度,这套制度规范了两性的社会关系,这就被定义为社会性别体制[2]。
社会性别体制具有历史性,它延续着一整套父权制度的统治逻辑。同时它也是一个多元的复合体,不是孤立存在的,与社会中的意识形态、政治形态、经济体制、人们的亲密关系、亲属关系等因素结合在一起产生一种合力,而这种合力使得各类制度得以再生产。社会性别体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具有可变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着关系上的变革,推动着社会性别研究的发展。
社会性别研究就是揭示性别不平等的现状、分析其产生和延续的社会机制并寻求和实现男女平等与人们解放的道路[3]。
2.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女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在女大学生求职时间长,工作不满意,成功机率小,付出成本大,工作待遇较低等因素。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有个人和社会两大方面因素。
2.1 个人因素
2.1.1女大学生个人的思想意识
女大学生就业难是市场经济和传统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传统的社会性别思想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尽管我们宪法明确规定,男女平等,但是大众平等的社会性别思想还很淡薄。传统的社会性别思想“男主外,女主内”,“男强女弱”使得人们对女大学生的评价发展了改变,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男女大学生在就业上的不均等。但现代女性走入传统的男性活动领域,她们就必须同男性竞争,而她们受到传统的社会性别影响,部分女性认为“学得好不如嫁得好”,这使得她们在事业心上低于男性,在择业上,把角色全部或主要定位于家庭上,这又成为了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不利因素。
2.1.2女性本身的生理因素
虽然“男女平等”是我国一直提倡的,但是不能否认在一些工作岗位上,女性的身体素质是不足男性。例如石油勘探,长期的在井下作业,女性的身体是不能承受住的。但是,也有一些工作是女性比较擅长的,例如:护士,女性的温柔、细心及有天使般的耐心,使得她们可以更好地照顾病人免去病痛。
2.1.3个人能力的不足
虽然现在女性受教育的程度较高,但是不可忽视在一些偏远山区女性受教育往往不及男性,“重男轻女”的意识在一些家庭中还是根深蒂固的,这使得一些家庭不会送女孩子上学。一直以来,我们常说“女人是感性的”,女人在面对一些问题上,思考往往不及男性缜密,这使得女性在工作中存在不足的地方。
2.2 社会因素
2.2.1法律法规的缺失
我国法律法规虽然在很多方面重视对女性的保护,也提倡男女平等,但是只是形式上的平等,并未达到事实的平等。立法者出于保护女性权益的初衷,给予了女性过多的保护,夸大了女性在生活上的生理特征,使得妇女处于弱者的保护地位,而忽视了女性基于社会性别的平等权利,这成为用人单位拒绝雇用女性的理由。
2.2.2经济因素的限制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用人单位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雇佣女性会使得用人单位的劳动力成本提高,女性每个月的例假以及女性在哺乳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效率,进而增加用人单位的劳动力成本。而男人不同,在心理上男人承担着“养家糊口”的传统思想,他们对待工作更有野心,使得男人在工作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还有根据我国现在的人口普查显示,女性的寿命通常比男性的寿命长并且由于法律的规定要比男性早退休5-10年,女性会领取更多的退休金,无疑增加了单位的经营成本。
2.2.3用人单位的限制
用人单位往往标出只招男性的招聘信息,虽然国家早有明文规定不可这样的招聘信息,但有些单位还是在招聘中较倾向于男性。例如煤矿探测这一工作,因为在矿下的工作强度较大,比较适合身体素质偏好的男性,这些都会影响用人单位在招聘中倾向于男性。
3.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目前我国还处于社会转型期,新旧观念的激烈碰撞,使得正处于人生重要时期的女大学生产生心理冲突,并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就业方向上,很多女大学生过分强调工作的舒通性,对家庭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不愿通过自身的努力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从而错失了在事业上发展的机会。有些女大学生缺乏就业的积极性,就业期望值过高,存在幻想。另外,高校对女大学生的教育和指导不够完善,特别是对就业技巧、心理状态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培养不深入细致,致使没能帮助女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
3.1 重视提高社会性别意识,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
3.1.1发挥学校和社会的主导作用
在全社会要努力形成一种性别公平、男女平等的氛围,在全社会范围内提升女性的"半边天"角色,摒除"女不如男"等传统观念,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要给予女生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让她们很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
3.1.2正确利用大众传媒
大众媒体无意性贬低或忽视妇女,这些都会对女性主体意识造成冲击。作为一种传播工具,媒介具有社会地位的赋予功能。因此,要改造媒介文化,增加女性特别是自强自立的新女性形象,改变媒介中的女性形象,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
3.2提高女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3.2.1提高女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提高主体意识,让人们自觉地意识到"我是主体",他或她实际上就已经明确地意识到了自己实践和认识的客体的存在和自己对客体的主导作用[4]。美女的盛行会诱导女大学生利用美貌去找王子以替代自己在就业市场上的失意,这种"替代性成就感"让女大学生迷失自我。人生价值实现的途径是社会实践,其中之一就是就业,女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后,应该把这种良好的内在价值转化为外在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2.2实现女性增权
女性增权是指女性群体通过自上而下的参与发展与决策,把自己的需求、利益表达出来,并且通过参与过程,增强自己的权利和能力,改变其处于从属地位的情况[5]。对女大学生增权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提高女大学生的权利意识,保护合法权利不受侵犯,又要提高女大学生对自我认识。
3.3 政府要完善法律法规及社会保障体系
女大学生顺利就业,避免在就业过程遭受性别不公平,这需要国家和政府出台一些政策及法律方面的保障措施。因此,目前我们要做的首要任务就是进一步建立健全符合社会实际的就业法规,从根本上保障女大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6]。健全的法律是解决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力保障,同时也是对招聘企业和用人单位的有效监督。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使之更具操作性,修改法律中不利于女性就业的规定,明确规定就业歧视的判断标准和就业歧视行为,完善反就业歧视的法律救济程序或建立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机构,建立健全生育保障法律制度,将生育成本社会化[7]。我们要加大劳动力市场的监督力度,减少对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受到性别歧视现象的发生。地方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有关就业政策,以增加女大学生就业的机会或是与男大学生享有同等权利。另外,我们要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将女职工的保险责任由单位承担改为社会承担,以减轻企业成本,从而增强用人单位录用接收女大学生。
3.4 企业
提高用人单位的认识,重视两性之间在智力与知识水平上的平等,均衡企业负担,让社会承担女性生育成本。女性的生育是对社会的贡献,不能把它看作是企业的问题、公司的问题,妇女的生育应该得到社会的补偿[8]。生育产生的问题不能让女性自己承担,应该是由社会承担。除了一些特殊工种外,企业应该认识到大多数的岗位女性是能够胜任的,多给女大学生提供与男性平等的就业机会。
因此,在世界妇女运动的影响和促进下,许多国家将社会性别主流化和促进社会性别平等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和实施性别平等的法律和政策、必要的财政投入、相应的监督管理机构、性别平等的问责机制等都有利于从源头上促进社会性别平等,同时女大学生自身观念的转变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人权,也有利于两性平等参与社会发展。
4.结论
大学生就业遇到的性别歧视问题由来已久,要改善这些状况就要加强相应的法律法规建设,高等学校要根据女性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的调整专业结构,给予相应的就业指导,倡导男女平等的社会文化。只有从国家政策改革和社会文化风气改变的双重协调下,才能使女大学生就业情况得到真正的改善。
随着我国逐步重视男女平等,同时女大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女大学生发挥的作用也会越来越重要。21世纪是一个新的时代,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日新月异,思想文化大融合,这将会为女大学生的发展带来新的前景。进而我们要努力地纠正社会性别认识偏差,克服主客观条件对女大学生发展的制约,构建男女平等的就业环境。(作者单位:贵州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敏智,以社会性别理论分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12,(2),:118-120
[2] 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 第二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9:4
[3] 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 第二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9:18
[4] 黄颖,美女经济热与女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思考[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06)
[5] 韦克难主编,《社会工作理论方法与实务》[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254-256
[6] 王树岩,高校应对毕业生就业难的观念与举措[J],现代教育管理,2009(3):109-1l2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金融危机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也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后顾之忧。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得宏观经济低迷,企业扩大招工的意愿不足。对于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的中国人才市场来说,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就业将遭遇多方面的挑战和挤压,在整体环境堪忧的情况下,毕业生将不得不面对更加残酷的现实。
1现状分析
我国高校自1999年扩招以来,毕业生人数从2001年的114万人,一路攀升到2009年的611万人,使得我国在短时间内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1.1金融危机减少了就业机会,使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
受金融危机影响的行业大多数属于现代性质的产业,这些产业与大学生就业密切相关。产业发展的减缓使得就业机会减少,就业岗位增长缓慢,对大学生就业影响最为显著。根据“供需理论”,供给即生产在萎缩,无法给需求提供正常的能量,又何谈增长就业岗位呢?
1.2金融危机时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结构受到挑战
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使得大学毕业生来不及反应就被卷入就业压力的洪流中。金融危机使产业结构遭到了严峻挑战,也给高等教育带来了难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经过长时间积累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培训结构和周期,短期内还未能迅速作出调整去适应产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动。
1.3金融危机提高了就业门槛,大学生就业优势不断削弱
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渐加深,导致用人单位在就业市场中占主动地位,不断提升招聘条件。大学毕业生在应聘中没有任何工作经验优势,会受到用人单位的冷落。同时,由于对就业市场的未知,大学生对自身的定位也越来越难,甚至不能建立成功就业的自信。这对于高等教育是一个质疑,对于大学生也是极大的挑战。
2原因分析
2.1社会因素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形成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包括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给大学生就业带来的压力、就业制度的不完善对大学生的就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扭曲了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以及招聘歧视的存在对毕业生就业的不良影响,而华尔街金融风暴的来袭使得原本就已很严峻的就业问题更加艰难,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也因此而更加凸显。
2.2高校因素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实行“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机制,此项就业制度的改革对大学生就业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只求招生规模的扩大,缺乏对社会需求的调查和了解,有关学校专业设置、招生、就业指导等很多问题还处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
另外,在教育结构上,高校还未迅速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目前,高等教育中知识教育占相当大的比重,大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与实战经验的构建仍然极为薄弱,直接导致大学生综合素质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与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等,导致大学生即使拥有专业能力,也缺乏“市场就业能力”。
2.3学生自身因素
现在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识。据中国教育在线网上调查,大学生中有36.5%对自己的兴趣不清楚或根本不知道,29.3%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个性不十分清楚,54.5%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特长不十分清楚。同时,大学毕业生对职业的认识也很模糊和不确定。大学毕业生一方面比较关心就业问题,对自己大学学习的专业有一个初步了解;但另一方面又对当前就业政策、职业的发展趋势、职业的类型、职业的内涵和职业素质要求缺乏主动认识的意识。
3对策分析
造成大学生就业困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之道也绝非单一措施或方法能够奏效。这一问题涉及全社会,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齐抓共管”。
3.1大学生主观层面
对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提高就业率要从提高就业能力入手,能力是大学生就业、从业的支点。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不足,亟待培养与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1全面客观地认识社会,正确地看待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大学生作为一个享受高等教育经历的群体,他们所付出的努力,所拥有的学识、能力以及回报要求,决定了他们具有较高的人生期待和完整的职业规划,使得大学生就业择业时有较高的职业期待。目前,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以及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为当代中国青年发挥个人潜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社会条件和环境。从根本上说,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认清形势、读懂社会,这一点对于青年大学生是十分重要的。
3.1.2重视人格和个性养成,强化社会实践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培养教育,不仅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学校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培养;另一方面,要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全面培养自己的能力。
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说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核心。强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是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手段。此外,高校要积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有工作意向和能锻炼其能力的单位进行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鼓励学生到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既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又磨练自己的品质,增强社会适应性和自我发展的后劲。
3.1.3调整就业期望值。时下,有些大学毕业生对自己能力和人才市场价值的评价过高,对待遇报酬要求偏高;有的对工作岗位挑来挑去。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在大学不断扩招、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今天,每个大学生必须要正确评价自己的才能,转变过分理想化的就业观念,从个人的实际出发,不失时机地抓住就业机会,当决则决,当断则断,不要犹豫彷徨。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正处于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的过程中,家庭、大学生本人对就业的期望值,本该随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多而逐步下调,但事实并非如此。高薪、大城市仍是大学生择业的首选,他们对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福利条件等要求仍然颇高。
3.2政府层面
3.2.1规范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日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很多,但由于就业市场还处在发育成长阶段,在就业市场运行中,学校、用人单位、毕业生、主管部门都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还存在局限性和缺陷,影响大学生的就业。毕业生就业市场作为特殊的人才市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必将逐步趋向成熟和完善。
3.2.2优化技术手段,确保就业信息准确快捷,加强信息服务。加强信息服务是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加强信息服务就是要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即就业信息网络。政府必须建立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为毕业生查询就业信息提供更加便捷的通道。
3.2.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统一、开放、公平的劳动力市场中,各类企业的竞争条件和机会应该是均等的,因而要求社会保障体系必须不分所有制性质、不分职业身份、不分工资分配形式,实行统一的制度,以利于劳动力的流动与资源的合理配置,落实企业自,体现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为广大毕业生提供更宽的就业渠道。
3.3高校方面
3.3.1努力提高办学水平。高校应转变观念,把握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加强世界高教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全面提高办学水平。高校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积极培养大学生知识和能力,培养具有不断追求真理、追求科学精神,能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以上的综合素质优秀的大学生。
3.3.2不断进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现有科类结构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能完全适应,必须适时调整。实施高校扩招后,必须协调高校招生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必须实行不同层次教育要求水平不一的政策,如对高职教育实行宽松政策,对于本科及以上教育采取宽进严出政策,保证教育质量。必须强调的是,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技术工人需大于供的态势,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极度缺乏,在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时,缩短高职教育年限,变现在的3年为2年,既有利于这类学生提早就业,也有利于满足用人单位对这类人才的需求。
3.3.3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高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立以服务为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并能独立开展工作,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咨询服务、指导服务、培训服务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掌握竞争技巧,积极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危机”就是“危”和“机”,在危机中寻找机会。我们要在这场金融危机的灾难中寻找发展的机会,要把危机当成继续前进的动力。随着我国产业机构调整和金融体系健全的过程逐步完成,相信我国将顺利渡过本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迎来更好的发展机会。而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如果能够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用真才实干努力捍卫属于自己的工作阵地,那么在危机过后,他们的职业生涯就可以迎来更大的曙光。
参考文献:
[1]马远,凌文辁.国外青年职业成熟度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6,(05).
[2]蔡昉,王美艳.扩大就业——中国特色的反周期战略[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03).
一 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校企合作平台不容忽略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大学生就业难的背后让人看到了另一种尴尬的状况,这就是我们国家出现的“就业难”和“用工荒”并存的问题,归根到底,真正原因就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严重不足。大学生缺乏就业能力主要体现在:一是缺乏对职业生涯的识别,不了解职业领域的目标、不了解个人特质和不主动争取实现抱负的机会。二是缺乏职业环境适应能力,个人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行为习惯难以满足职业环境的需要。三是缺乏对自我的反思和评价,由于对职业定位和职业发展缺乏反省,大学生的就业自信心不足,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业能力是大学生成功就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个性品质等因素的集合[1]。高校与企业的合作能为大学生创造真实的工作情境,大学生通过边做边学,既可以更准确地做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又可以增进职场环境的适应能力,还可以利用这样的特殊机会反思个人与社会的差距,并及时作出调整,完善自我以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
二 校企合作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校企合作是利用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与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培养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适合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模式。[2]《教育部关于加快研究型大学建设、增强高等学校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指出,“鼓励研究型大学积极与企业合作,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显而易见,校企合作是培养大学生全面素质、提升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
校企合作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职业品质,尤其是自信与适应性的品质。职业品质是大学生在行为和作风上所表现的思想、认识、品性等的本质,是大学生胜任未来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内容。[3]在自信心品质上,依托企业先进的设施、优越的生产环境和高科技的技术手段等资源优势,大学生可以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增强了专业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同时,在实践中更容易发现问题,促使大学生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克服困难,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择业的自信心。通过到企业的实践机会,大学生亲身体验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了解企业的用人标准、感受企业文化、熟悉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方法,有助于增强自身的工作适应能力。根据道格拉斯・霍尔(DouglasT.Hall)等人的研究,适应性是在当代获得职业肯定的核心因素所在。[4]
校企合作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技能,包括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基本技能是大学生获得工作、维持工作和获得职业发展必须具有基础性能力,它包括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应变能力、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等一系列综合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必须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和实践而获得,经过实践的过程,同时也是检验大学生基本技能的运用水平和掌握程度。专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一特定社会职业所必须具备的本领,是维持生存、谋求发展的基本生活手段。[5]例如医生必须具备分析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教师必须具备沟通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销售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和推销能力等。
校企合作有助于大学生提前获取职业经验,做好就业准备。首先,大学生通过校企合作提供的实践机会,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企业单位对大学生的能力要求,进而有计划、有目标地做好就业准备。其次,大学生在校企合作的准入社会的实践中,边做边学,提前体验了社会对他们的专业知识、职业道德、团队能力、敬业精神等各方面的能力要求。最后,校企合作促使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在就业前得到一次全面的提升,实现了实践与就业的“零距离”链接。
三 实施校企合作,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要推动实施校企合作,既需要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又需要高校的高度重视,更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学校应根据不同专业的特色和学生的就业方向,实施校企合作,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鼓励大学生重视校企合作,加强个人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只有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对职业品质、就业技能和职业理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才能真正从思想上和行为上重视校企合作,积极主动地做好实践前的准备工作。广东海洋大学要成功推荐学生就业,应先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学校要积极推行校企合作计划,帮助大学生积累社会实践经验。学校与社会企业的合作计划给学生创造了在求学期间进入企业领域从事具体岗位工作的机会,增强了学生进入社会的适应性和竞争力,学生在毕业前就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用人单位需要既有知识又有一定社会和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的要求,大大提高了本校学生毕业时在劳动力市场中的求职成功率。
二是学校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提高就业能力。很多调查表明,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最需加强的是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敬业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这些能力单靠学校一方是无法培养的。[6]所以,学校通过与社会企业的互动合作,为学生创造了提前体验社会对他们的专业知识、职业道德、团队能力、敬业精神等各方面的能力要求,为大学生走出校门,融入社会和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创造有利条件。
(二)加强大学生实践环节,推行校企“实习生计划”
“实习生计划”是大学生通过利用寒暑假或其它课余时间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企业去实习,在不影响学校正常学习的情况下,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锻炼,学习所必需的各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职业人才的校企合作项目。广东海洋大学作为一所以应用学科见长的多科性海洋大学,在大力推行这一计划中应重点考虑三方面因素:一是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就业方向有针对性地推荐学生到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岗位参加企业实习。二是科学制定学生在校期间理论学习和企业实习培训两部分时间占整个教学计划的比重。三是要加强学生参与实习过程的监督、指导与考核,通过指派指导老师定期巡查学生实习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校企双方应共同制定严格的考核体系,以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校企意见为参考,对大学生参与实习全过程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对表现突出的个人进行表彰,切实保证学生参与“实习生计划”的质量和效果。
(三)加强就业基地建设,搭建校企联合的“双课堂”实践教学平台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毕业时能否顺利实现就业的各种素质的总和,这些素质包括了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业务技能、社会实践能力、身心调适能力和团队融合能力等。[7]广东海洋大学作为湛江高校龙头,培养的毕业生一直深受各行各业的欢迎,学校应抓住这个有利的势头,与珠三角或者湛江地区周边信誉好的企业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携手共建长期有效的就业基地,为本校学生创造更有利的课程实习、见习和毕业生实习条件,学生利用进企业提前实践锻炼的机会,了解企业文化,熟悉企业的规章制度,增进了对企业的认同感。企业也能对学生的工作能力加深了解,为企业进一步选人留人提供了参考。这不仅解决了学校学生的就业出路问题,还扩大了学校在企业界的知名度,从长远来看,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的企业前来合作发展。
(四)深化校企互动平台,走“多元化”合作道路
广东海洋大学应迎合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在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机制层面上应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柔性机制,通过与社会企业深层次的合作,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教育机会,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实力。
“多元化”的合作路径主要体现在:一是企业为在校生提供带薪工作。通过利用课余时间到专业对口或者相近的合作企业从事带薪工作,学生可充分利用校外课堂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得到锻炼。二是企业为在校生提供参与校外团队项目的机会。通过参与企业团队项目,学生不仅可以直接与企业各层次人员交流学习,还能在团队工作中探索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增强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企业参与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计。一方面,企业可以帮助学校将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嵌入到专业课程设置中,保持课程内容与行业的发展需求相衔接,实现了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另一方面,企业可以介入学校职业指导教育课堂,通过讲座、培训、测试、比赛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和掌握一定就业技能。
参考文献
[1]胡尊利,等.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8(3):24-25.
[2]张明亮,等.借鉴国外经验,切实搞好我国校企合作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10(9):79-80.
[3]马征杰,等.职业品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立足点[J].教育与职业,2008(6):142-143.
[4]Hall D T.The protean career:A quarter-century journey[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4,65(1): 1-13.
[5]阎大伟. 试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和要素[J].青海社会科学,2007(6):28-31.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市场
就业是民生之本,劳动者的就业状况不仅关系到一国的经济发展,而且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大学生就业问题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各国都非常重视,中国更因为其特殊的国情,而备受各界学者关注。论文写作,市场。。在国内众多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文章中,关于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研究趋于完善和一致,总体上认为主要包括政府、高校、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自身五个因素,进而考虑到经济、社会等宏观因素,但对各影响因素作用力的大小却存在很大分歧。
1.就业市场和就业制度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曾湘泉(1993)等在对应届大学毕业生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改革以来大学生在市场上的供给意愿和供给行为,得出产品市场的供求状况开始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影响(曾湘泉,1993)。2004年,他又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大学生供求总量的变动,得出大学生就业确实存在“难”的问题, 这与高校和求职者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和能力有关,但是困难的程度略被夸大,户口、就业协议等就业分配的制度因素,对当前大学生就业构成不利的影响。
赖德胜(2001)提出转轨时期的中国存在明显的制度性劳动力市场分割,大学生就业难是劳动力市场分割这一特定制度背景下,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相互收寻的结果。
岳昌君、丁小浩(2003,2004)计算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增长的一般就业弹性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弹性,得出经济增长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不大,产业结构调整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作用相对更明显。
2.高校扩招及高校体制问题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自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起,至2009年毕业生数增加了515万人,而与此同时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并没有如此大的增加,使得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论文写作,市场。。胡咏梅和薛海平(2004)利用回归分析建立了不同收入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高等教育规模的回归模型,认为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下,不宜再继续扩大高等教育规模。
莫荣等(2003)认为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和教育质量等教育产出与社会需求不一致,大学生专业结构和教育体制需要调整和改革。论文写作,市场。。
吕东伟(2003)认为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高校的反应相对滞后,专业设置失衡,从而培养的许多大学生素质和能力不适应市场的需求。论文写作,市场。。
汤敏(1999)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不是供给过多人才过剩,而是就业结构矛盾突出,造成这一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等教育自身问题。
3.结构性矛盾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主要是补充自然减员,国企冗员多接受能力有限,外企私企是吸纳主力,而这些企业相对理论性人才而言更需要实用性人才。鄢雪皎( 2009)认为我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承担的主要是产品的生产制造,而相关产品的设计研发、品牌创立、物流管理、订单处理等的产业链高端却仍然主要掌握在发达国家,因此我国提供给大学生等高端人才的就业机会非常稀缺,所以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就显得比西方发达国家更为突出。
瞿振元(2001,2002)通过调查得出本专科就业率差异明显;传统体制内就业仍是吸纳毕业生最多的领域,国企仍居就业第一位。论文写作,市场。。
岳昌君(2004)分析得出不同行业之间的“行业收益”差异显著,追逐高行业收益也成为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矛盾的原因之一。
李彦军(2006)以广东地区统计分析为基础,从宏观角度研究产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的相互关系,得出各产业的产出、固定资产投入与大学生的就业数量和质量总体呈显著正相关。
4.大学生自身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宋福进(2002)分析了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指出这一指标在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是由于不同学历层次的替代程度与价格弹性不同。
王小波(2002)专门就“女学生就业难”问题展开调查,认为女学生在就业中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但凭借自身较高的素质,在付出更大的搜寻成本后,许多女大学生仍然会找到比较满意的工作。
岳昌君等(2004)分析得出内因是决定高校毕业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个人付出的求职成本对求职结果没有显著影响,但是有利于提高起薪水平,学校提供的求职信息对求职结果和起薪水平都有显著的影响。论文写作,市场。。
闵维方等(2005)通过对比分析表明内因是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学校提供的求职信息对求职结果和起薪水平都有显著影响,家庭经济条件和社会关系对就业的影响开始凸现。
5.企业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唐 钅广(2004)分析得出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需求行为发生了较大变化,大多认为大学毕业生最欠缺的是“敬业精神”;“高校专场招聘会”“在线招聘”“简历”在用人单位招录大学毕业生中的作用十分强大,“户口”“关系”“党员”等因素的重要性急剧下降。
韩飞雪(2007)分析得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最满意的两项为学习能力和专业知识,最不满意的两项是相关工作经验和创新能力,单位选拔人才最看重的因素是“思想品德”。
6.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1)加强具体定量分析。之前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虽多,但大部分是从定性角度分析,缺乏具体的定量分析做支撑。
(2)增加长期跟踪分析。对有代表性的毕业生长期跟踪调查,得出大学生找工作及其工作变换过程中的特点和规律,更准确的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
(3)加强产业吸纳大学生能力的研究。加强对各行业吸纳的大学生能力的研究,从而为高校结构和产业结构提供改革方向。
参考文献:
【1】曾湘泉.改革中的知识劳动力就业意向及其市场行为分析.管理教育学刊(武汉)【J】.1993年第一期
【2】闵维方、丁小浩、文东茅、岳昌君.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高等教育研究【J】.2006年第27期
【3】孙祖芳.西方就业与失业问题的理论政策及其借鉴.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4年第一期
【4】鄢雪皎.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及对策研究【J】.企业活力-人力资源开发.2009年第四期
【5】瞿振元.2001-2003中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与预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M】,2002。
【6】赖德胜.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生失业.《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2001年第4期
【7】李文利、闵维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现状和潜力分析.《高等教育研究》【J】.2001年第2期
【8】王小波大学生劳动力市场入口处的性别差异与性别歧视―――关于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实证分析.青年研究【J】,2002年第19期。
【9】吕东伟.从深层次新视角思考大学生就业问题.《高等教育研究》【J】.2003年3期
【10】莫荣、刘军.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发展》【J】.2003年第8期
【11】文东茅.质疑大学生就业之性别歧视.《中国大学生就业》【J】.2003年第6期
【12】谢维和、王洪才.从分配到择业:大学生毕业就业状况的实证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M】,2001年
【13】袁志刚.中国就业报告.经济社会出边社.2002年
【14】岳昌君、丁小浩、文东茅.求职与起薪: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J】.2004年第11期
【15】胡咏梅、薛海平(2004).经济发展水平与高等教育规模的相关性研究.江苏高教【J】.2004年第2期
【16】韩飞雪.北京市用人单位大学毕业生需求行为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D】.2007.4
【17】李彦军.《产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性研究及其模型构建》.暨南大学硕士论文【D】.2006.6
【18】唐钅广.关于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需求行为的研究报告.经济问题探索【J】.2004年第11期
关键词:中国;大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2-0060-02
据统计, 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11万,当年就业率约为68%。2009年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是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一年,劳动力需求大量缩减,由于高校不断扩招,新增劳动力在急剧上升,岗位数量与大学毕业生人数之间的供需比降低,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总量减少,加上本来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就不及新增劳动力增长速度,导致整个就业形势凸显劳动力供给大量增加和需求量严重减少的矛盾。上千万的大学生特别是农村来的大学生耗费一家几十年的收入,毕业之后却面临失业的威胁,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重大而现实的社会问题[1]。
一、从主客观方面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既体现了其他国家在就业问题中的普遍性,又体现了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从主客观因素入手,能使我们更深刻、更科学地分析就业难问题的原因。
(一)外部客观环境对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1.全球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经济状况向来决定和反映就业的状况,金融危机在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人们的就业尤其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招聘人数下降带来的就业率下降[2]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压力增大,造成薪资下降,这和大学生的心理期待有所差距,使得一些大学生宁愿选择不就业,也不愿意接受低薪工作。
2.我国国情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目前的劳动力相对过剩。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每年需就业的人数达2 000万(2010年大学毕业生63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00万,城镇人口和新增劳动力1 000万)[3]。以我国每年经济增长10%算,经济每增长1%带来80万―100万个就业岗位,每年还有近1 000万人失业。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带来就业的压力相对增大,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3高校体制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当前,我国部分高校仍然沿袭着精英阶段的培养路线,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教学内容、教学管理跟不上经济发展和社会转轨的步伐,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整体下降。
第一,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的培养机制脱离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前些年,很多高校都有“大而全”、“小而全”的思想,当时很多所谓的“热门专业” 大家都开设,导致现在毕业生的专业相对集中和拥挤,影响毕业生的就业。
第二,教学管理体制不合理。我国现行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是一套刚性的制度体系,对学生兴趣和爱好尊重不够[4]。大学生进入大学后首先面临的就是课程的选择,但是,学生按兴趣自主选择的范围很小,因为必修课在总课程中所占的比重相当大。同时,学生的学习成绩考评体制和测评方法过于机械化,缺乏灵活性,有的高校甚至局限于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
第三,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滞后。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上,部分高校至今还沿用着以前那种程序式、被动式、经验式的指导,忽视就业指导的全程性、科学性、创造性和前瞻性,就业指导被当做一项临时性、阶段性、局部性的工作。就业指导体系缺乏系统的理论和科学的方法来支撑,很多高校甚至缺乏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忽视与毕业生的沟通。
4.家庭陈旧观念对就业的影响
高校毕业生中来自农村、边远地区的占很大一部分,学生不愿离开本省、本地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遵从其父母的意愿,父母依靠的是子女,总想将子女留在身边或相对近一些的地方,导致毕业生不愿去外地就业。还有部分家长,总希望自己的子女大学毕业能到大城市、好单位,从事好职业,导致大学生选择就业单位的机会相对减少。而城市的许多家长认为孩子读完大学理所当然应该留在大城市,并认为到偏远地区去工作没有前途或难以升迁,这就导致了城市或发达地区人才过剩、就业压力大,而那些偏远或国家需要的地方却紧缺人才。
(二)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首先, 学生不能对自己有一个科学客观的认识。当前有许多大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不清,就业期望值过高,自己对就业的定位欠准确且不合理,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缺乏了解,以至于在求职时茫然而不知所措。
其次,学生的相关专业素质与自身素质同就业单位提出的工作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而实际知识应用率不高,而且多数学生表现出所学过的知识转化不出来,不能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
最后,大学生自身定位偏颇。毕业生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但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东西部地区之间、沿海地区和内地之间的差距较大,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时,过度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等热点地区,造成这些地区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同时,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心理定位严重影响就业,部分大学生观念落后,相互攀比,等待观望,结果错过了就业机会。
二、 应对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对策
种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许多高校毕业生不得不面对“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然而,切实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及大学生的共同努力。
(一)社会及政府的对策
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首先,政府必须进行相应总体性调整。大学生就业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及人们对高等教育价值的判断。政府要通过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来增加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使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这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其次,扩大毕业生入伍人数,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让部分优秀毕业生加入人民,既有利于提高军队素质,同时解决部分大学生就业。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延缓大学生就业时间,也为社会创造了财富。
(二)高校应对大学生就业对策
首先,高校应该转变观念,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积极培养大学生知识和能力,培养具有不断追求真理、追求科学精神的综合素质优秀的大学生。其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最后,应尽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咨询服务、指导服务、培训服务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掌握竞争技巧,积极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三)大学生应对就业难题的对策
第一,大学生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良好的心理素质,过硬的身体素质。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第二,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第三,正确就业定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第四,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大学生可利用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的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第五,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转变观念,择业时不可一味追求一步到位,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四)用人单位的对策
首先,社会上的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实际的人才观,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摒弃用人歧视,鼓励人人都作贡献。其次,选人标准要合理。用人单位要根据自身规模、性质、发展状况、岗位实际,制定相关岗位说明书,细化岗位职责,按照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选人标准,确定招聘人员质与量。最后,确定科学招聘程序。要确定招聘考核的程序,制定考核内容,在按程序进行考核后,择优录用[5]。用人单位的聘用制度合理将能够更好地增加用人单位与求职大学生之间的了解,有利于单位招到理想的人才,求职者能够找到理想的工作。
面对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我们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其原因,并结合这些原因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使我们能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这对大学生就业具有实际性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文明.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根源剖析与对策思考[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6).
[2] 林益彬.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16).
[3] 戴前虎,刘南槐.大学生就业难原因探寻[J].人民论坛,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