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学生管理

学生管理精品(七篇)

时间:2022-11-03 12:48:5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学生管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学生管理

篇(1)

很多人认为,技校生、高职高技学生管理工作的目的是实现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面对新形势,学院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应当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是新时期学院学生管理的必然选择、必然趋势,它是深化教育改革和培养人才的需要。

一、以“爱”为前提,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心和责任感去激励、感化、引导他们,“爱”自己的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爱护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们转变为自主、自信、自强的有益于社会的人。多倾听他们的心声,要实事求是地挖掘他们学习、工作中的闪光点,加以赞扬,同时指出努力方向,帮助他们寻找进取的途径和开展自我教育的方法。只有把学生放在与教师平等的位置上,才能够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做人。

加强对学生寝室的管理及规划,有助于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形成,树立良好的学风。学生寝室不仅是休息居住的场所,而且是重要的育人阵地。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有相当部分学生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寝室里度过的,他们不仅在此学习、休息,而且在此娱乐、交流思想。作为学生工作者应及时了解关注寝室中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规律,采取相关措施,经常深入寝室,组织学生开展互动活动,和他们谈心,讲理想、谈人生,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情感等方面的疑惑问题,让学生感受到亲人般的关怀。

二、重点突出“理”,是以人为本、依法治校的重要体现

我们面对的是充满活力和幻想的学生,我们要以人为本,倾注更多的人情味,给予更多的关爱和温暖。因此在学生管理方面,就一定要重点突出“理”。管是形式,理是内容,突出“理”,就是要把学生放在首位,就是要在尊重人的前提下,开展管理工作。突出“理”,就是要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作为主要内容,使学生成为管理的主人。在工作中要注意调动好学生自身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管理工作,改变学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从属和被动的地位,以利于消除学生对于被管理的逆反心理,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学生管理中宜推行以学生处指导下的、以班主任为调节的、以学生自治为中心的相对的学生管理方式。在这种方式中,学生本身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学生在这种角色转换中大大提高了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特别是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管制能力,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锻炼了自己,既“学到了知识”,又“学会了做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也明显增强。

三、学生管理要注意教育方式

在紊乱学中,有一条叫做“蝴蝶效应”的原理。据说,南半球一只蝴蝶偶尔扇动翅膀所带起来的微弱气流,由于其他各种因素的掺和,几星期后,竟会变成席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紊乱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蝴蝶效应”,并作了理论表述:一个极微小的起因,经过一定的时间及其他因素的参与作用,可以发展成极为巨大和复杂的影响力。 “蝴蝶效应”告诉我们,教育无小事。一句话的表述,一件事的处理,正确的,恰当的,可能影响学生一辈子;错误的,专断的,也可能贻误学生一辈子。

一句真诚的赞扬,能让教师、学生、家长的心灵相互沟通;它犹如春风春雨,能使学生天赋的种子生根、开花、结果!反之,我们也常常看到,学校里的许多大事件(如学生斗殴、打群架),往往是从小事酝酿成的,所以教师要有“风起于青萍之末”的防患于未然的意识,不要等事件闹大了再来处理。

因此,我们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多表扬,少批评。当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要及时表扬,即使是很小的一件事,也要表扬;同样,当我们发现学生身上有不良的行为时,要及时批评、教育。这时我们的作用就是一面镜子,让学生知道什么事情是对的、应该做的,什么事情是错的、不应该去犯的,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引导我们的学生健康成长。

篇(2)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问题;对策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群体在思想观念和价值趋向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自我实现,变革创新的主体意识、个性意识和参与意识不断增强,价值判断日趋多元化,思想观念日益复杂,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在管理观念、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等方面面临严峻的挑战,需要认真思考并加以改进,否则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一、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与分析

(一)高校扩招后学生整体素质有所降低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一个空前发展时期。从1999年扩招以来,整个高等教育规模增长幅度是非常显著的,从原来不到700万人的规模,已经增加到了现在的2979万人。毛入学率也从原来的不到10%增加到24.2%,进入了国际上公认的大众化阶段。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录取分数控制线也随之逐步降低,新生水平参差不齐,整体质量呈下降趋势。这种现象在新建本科院校表现得比较明显,在新生中,部分学生因为基础太差,学习困难,又不努力迎头赶上,而是采取消极态度,学习目的不明确,专业思想淡薄,自我要求低,无视纪律约束。这种低水平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无法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期间投机取巧心理严重,使高校考试舞弊现象难以杜绝,继而影响到学风建设,最终导致大学毕业生水平不高,高等教育质量下降。

(二)学生更加活跃,“90后”的特点更复杂

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着经济发展,在市场经济发展的驱动以及西方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影响下,我国社会意识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日益觉醒,价值取向逐渐多元化,自我本位意识得到高扬,人的个性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得到了更多的发挥。但他们对人生的追求更加务实,把优越的社会经济条件和丰厚的物质利益回报作为人生的重要目标。这些学生大多属“90”后,性格活泼,崇尚独立,思维活跃,充满自信,好奇心强,勇于竞争、挑战,但同时也存在着过分张扬自我和追求个性的缺点,部分学生缺乏信仰、理想和集体观念,功利欲望强烈,逆反心理强,缺乏挫折锻炼。网络上的不良信息更是污染着与之接触的当代大学生的心灵。网瘾、非主流、暴力叛逆等刺激反应现象的出现,已经成为了一个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每年各大学因沉溺网络导致留级、休学、退学的均不乏其人,个别学生甚至因盗、抢等行为而身陷囹圄。这些问题使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变得更加困难。

(三)就业形势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压力愈加突出

就业工作成为学生工作的重点之一。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校毕业生数量大幅增加,每年有数百万大学毕业生涌入社会,如何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就业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660万人,2010年应届毕业生规模将是本世纪初的6倍。在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膨胀的形势下,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和突出。学生管理和高校学生就业是学校教育工作的过程与结果的两个方面,将学生管理和提高高校学生就业力有机结合,是对当前学生管理工作的有力挑战。

二、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以生为本”的理念需进一步深化

学生管理工作中或多或少存在“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以生为本”的理念首先直接反映在以平等的观念对待学生,以服务的思想管理学生。在现实的学生工作中,往往更多的时候是强调了管理,管住学生成了学生工作的原则,而为学生做好服务,常常由于各种原因被流于形式或不尽如人意,教师和学生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传统关系定位,在高校学生工作思维中依然占据很大位置。

(二)学生管理的过程意识需进一步树立

高校扩招后,在校生数量成倍增加,学生管理的难度和广度不断增加,学生安全稳定的压力很大。在很多时候,学生管理部门整天疲于应付或处理突发事件,保证学生安全稳定成为学生工作的主要任务,面上不影响学生安全稳定的工作过得去就行,造成了学生管理部门和学生工作队伍对学生管理的过程意识和对个体学生的跟踪培养意识比较淡薄,对学生管理工作思考研究不够。

(三)学生管理工作系统需要进一步协调

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点多面广、事情多而杂、同一件事涉及多个部门协调处理、时间不确定、有的政策性很强。很多高校非常重视学生服务管理工作,配齐配强了学生服务管理专职人员,也建立健全了不少学生服务管理的机构。从机构和人员配备上来说非常完善,但真正工作和运行起来,效率不高,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屡有发生,导致有些关系到学生切身利益和校园安全稳定的工作处理不及时,甚至不处理。

(四)学生宿舍管理职能需要进一步加强

目前,很多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宿舍管理功能定位比较单一,宿舍管理过于分散,宿舍管理服务人员的配备过于薄弱,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多为退休人员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只能从事值班、卫生等简单后勤工作,在一些高校宿舍管理被看成是单纯的后勤服务,导致学生课堂教育以外的管理空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的学生管理。

(五)学生管理队伍的力量需要进一步整合

目前,辅导员角色存在交叉,定位不明确等问题,辅导员更多地停留在处理学生日常事务和突发事件上。在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工作的深度和个性化不够,对学生个体的思想、心理等方面关注不够,对不同特点和层次的学生思想教育的针对性不够,导致学生工作常处于被动状态。另外,学生工作人员与教学岗位人员相比,在职称评定、进修深造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工作队伍力量的发挥。

三、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对策

(一)强化服务理念,变管理为服务,确实落实“以生为本”

“以生为本”的理念不只是写在文件里,停在口头上,需要学生服务管理部门和从事学生管理服务队伍真正转变观念,摒弃机械管理学生的传统模式,更多地从学生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在具体处理学生事务上,尊重学生的生命,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权利。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要自觉克服师道尊严的思想,从神坛走到学生生命群体中,用自己的生命辉映学生的生命,用自己的人格塑造学生的高尚人格,以自己的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培育学生的良好道德行为习惯,以慈爱的心灵启迪学生美好的心灵。

(二)强化过程管理

以干事业的态度加强对学生管理工作规律的探索研究,作为学生工作部门和人员要树立学生管理的过程意识,学生管理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的过程,就是学生成长的过程,不能简单停留在学生不出事或有关学生管理简单的数据上;同时作为学校层面,要建立学生管理的过程评价机制,督促学生管理部门和人员重视学生管理的过程,做到过程到位,目标明确。

(三)进一步统筹学生管理工作体系,提高学生工作体系的整体效率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把事物看成整体,把系统的组成部分看成是这个整体的有机组合的要素,重视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和整体效益。高校的学生工作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学生的问题往往不单涉及某一职能部门,有时经常会同时涉及到几个部门,这就需要按照工作的内容和性质,本着有利于学生的原则进行统筹、协调,科学合理的整合学生服务管理工作机构和队伍。

(四)强大宿舍管理功能,健全育人环境,提升学生管理工作水平

现代大学的管理中,逐步凸显了学生宿舍在学生教育、管理、服务方面的重要性,以学生宿舍为中心对学生的辅导、服务、培养,将是今后学生宿舍生活指导与管理的发展趋势。在新时期的宿舍管理中,高校必须重视和把握“宿舍”的育人功能,树立以“育人”为核心的思想,把宿舍管理纳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中来;在管理方法上要充分体现“人本”思想,努力构建一个和谐的学生生活环境。因此,高校要从更新宿舍管理理念、完善宿舍规章制度、改善宿舍服务内容、分清宿舍管理职责并理顺关系入手,丰富和完善宿舍管理功能,厚实宿舍管理内容,强化宿舍育人功能。

(五)从专业化方向构建高起点学生工作平台,为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辅导员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中坚力量,要加大辅导员队伍建设力度,学校要从政策上加大对辅导员工作的激励保障,如从职称评定、进修深造、年终考评等多方面提供政策激励,使学生工作岗位真正成为对教师有吸引力和价值感的“终生”工作岗位,从专业化方向构建高起点的工作平台,从根本上扭转学生工作的临时思想和应付思想。另外,进一步明确班主任、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的首要的、突出的位置,特别关注个体学生的思想和心里干预。以“三生教育”为契机,突出学生的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水平。

加强对辅导员自身的管理,规范辅导员的管理工作,是使学生管理走向正规化、科学化、效能化的重要手段。在对辅导员的管理方面,应建立双重管理机制,一个是院(系)管理,一个是学校层面的管理,两个层面的管理并非相互矛盾,而是互相补充、互相配合、有机联动的整体。在对辅导员实施管理的过程中,为辅导员搭建充分交流沟通的平台,通过辅导员之间的互相交流沟通,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水平。在建立严格的学生管理人员准入机制的同时,坚持选拔、使用、培养、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学院设立专项经费,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养,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现代管理水平,形成先进的思想观念与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业务能力水平,以保证学生管理工作的层次与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文晓.和谐社会建设中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8(5).

2、唐卫民.论大学教师的人本管理[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5).

3、王朝平.运用激励机制加强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J].社科纵横,2004(5).

4、蔡立彬.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7).

5、王秀阁.知识经济与思想政治工作[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6、李丹.充分发挥辅导员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J].理论界,2005(5).

篇(3)

1.1美术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情况

美术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现有仪器设备及藏品320余台件,价值总额超过560万元。这对美术院校来说,特别是师范类美术院校来说是跃进式的发展。在实验室硬件建设到位之后,如何科学有效的管理美术基础教学实验室,使其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良好作用成为实验室目前的重要任务。实验中心只有1名专业实验技术人员和4名兼职教师,按照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很难满足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的需要,本中心引入学生参与实验室管理,进行管理新模式的探索。

1.2学生管理实验室工作内容

我院90%的实验室,日常管理全部由学生管理员协助管理。为了提高学生独立负责的意识和交接班要求,每个实验室安排不同年级的学生,调整课余时间轮流倒班。主要工作内容是:①按规定的开放时间,按时开门、关门;②按时打扫卫生,保持实验室卫生干净;③熟悉本实验室的设备,熟练使用与实验有关的仪器设备,了解其原理、性能、内部结构、操作规程和保养方法,能对仪器设备进行一般的维修,保证设备完好率95%以上;④负责本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仪器设备技术资料档案,做到账物相符;⑤每次课程结束,及时检查设备的正常运行情况及实验室安全,保证后续实验课程的正常进行;⑥帮助同学解决部分实验技术问题。学生管理员通过参加劳动取得相应报酬,这是对广大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有效资助办法,也是对他们安心完成在校学业的有力支持。

2问题分析与管理对策

2.1学生管理员问题分析

学生管理实验室在节省教师成本、提高器材利用率、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开始试行阶段管理散乱,让学生自主分散管理,专职人员只制定了制度,缺乏有效的监督与技术培训,在一些实验室资源利用上,出现了归属混乱现象,这不仅使实验室利用率大打折扣,更使得实验室器材损坏严重。我院有超过90%的实验室场地由学生自主管理,经过长期探索,我们构建了有效应对上述问题的自主实验室管理体系,取得了一定成效,推进科学化、合理化的管理,从而保证高质量的实验教学。

2.2挖掘学生潜力,强化专业知识与责任意识,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加强对实验室学生管理人员的定期技术培训,保证每个实验室学生管理员都能够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合格的技术水平,熟悉实验室所有的操作方法,能够独立、认真、准确完成实验室中各种工作。美术实验室的工作对于学生管理员而言,工作技术性都不是很强,大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培训足以胜任,因此,加强基本工作技能和基本素质的培养是美术实验室学生管理员培训的重点。我们一般采用“一对一”的培训方式,主要是通过兼职实验教师及已在岗的学生管理员对新学生管理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各个实验室的工作要求、仪器使用及维修、开放实验指导、环境监督及维护等,让学生管理员通过在实验室的工作,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2.3优化学生管理方法

采取人性化的管理方法,激发工作热情,发挥他们的工作潜能。为此,在学生管理员管理方面,美术实验教学中心采取了以下两项措施:①根据学生上课时间要求,合理安排工作。在开学初课表固定下来之后,让每个学生管理员将自己的空余时间上报给实验教学中心的管理人员,管理人员根据学生的空余时间进行排班。在复习考试阶段,适当减少学生管理员工作时间;②实验教学中心的教师与管理人员一视同仁对待每一位学生管理员,爱护、关心他们,并以自身的言行帮助他们端正工作态度。不定期的与学生管理员沟通交流。为学生管理员提供充分的交流机会,创建温馨的工作环境,搭建和谐的平台;③组织各种技能讲座活动。定期组织动画公司进行动漫专业知识的普及讲座,组织有关仪器设备公司或软件公司讲解维护维修技巧;④学生实管理员可获得由陕西师范大学学工部或美术学院盖章的“实践证明”一份;⑤成绩优异的学生管理员可以优先获得奖助学金和学院内部组织申报的学生实践项目。人性化的管理措施有益于培养学生实验员积极的工作态度、良好的沟通能力。

3实施效果

3.1提升了实验室的运行效率及服务能力

学生管理员认真、细致的全面管理,有效地解决了美术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使实验教师及管理人员有时间和精力进行更高层次的建设和管理,保障了美术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所有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提升了实验室及相关设备的使用效率,提高了实验室的服务能力与水平。

3.2学生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与培养

在实验室高效运行的情况下,全院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及综合素质明显提升。尤其是参与实验室管理的学生,通过参与实验室工作,其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沟通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并养成了严谨求实、踏实肯干的做事风格,锻炼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使他们在就业中处于优势。在实验室工作中对发现和培育出的专业实践能力强的学生管理员,鼓励并推荐他们参加教师专项课题、艺术大赛活动、申报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等。近三年中,学生管理员共参与教师专项课题6项,获得陕西师范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立项15项,中国画、漆画、雕塑、油画、设计等参展的艺术作品多次获省级以上大奖。

4结语

篇(4)

关键词:技工学校 学生管理 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技工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出现了许多新问题,面临着诸多新挑战,其中对技校学生进行有效管理是一个难点。

一、技校学生管理面临的新问题及原因

技校学生在行为上和道德修养方面存在许多不良现象,主要表现为打架斗殴、非法携带管制刀具、敲诈勒索、偷盗、网瘾、夜不归宿、旷课、抽烟酗酒等。技校生难教难管是技校面临的一大难题。

究其原因,首先,高校扩招带动普高升温,有意就读技校的学生不断减少,技校成为考不上高中和大学的无奈选择,而技校招生门槛也已基本降至零。技校生源成分日益复杂,主要是无法进入高中学习的中考失败者和其他各类社会青年,这些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不仅是学习上的差生,而且是行为上和品德上的差生,技校生源质量逐年下降,给技校的教学和管理带来很多困难。其次,技校生源大多来自农村家庭和城市贫困家庭等社会弱势群体。学生家长很多都在外打工,对孩子疏于管教,学生很多都是留守儿童。再次,从技校自身来看,存在着自身建设的不足,在办学理念上重招生,轻管理,短线心态较强,缺少谋求长远发展的理念,所以,在招生上投入很多,而在教学和管理上的投入不足。

二、新形势下技校学生管理的对策

1.转变教育观念,重塑学生的自信心

传统文化和社会偏见导致许多人认为到技工学校就读的都是差生,技校生也因此缺乏自信,有较强的自卑感,甚至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倘若学校没有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他们就会丧失自我提高的信念,自我放弃,从而阻碍自己今后的成长、成才和成功。

而作为教育者的技工学校及其教师,要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不能以中学普通教育的标准来要求学生,不应随波逐流于社会的偏见,不能把这些学生当做差生看,而应该用积极的眼光重新看待这些学生,要付出爱心,不断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不能只用学习成绩来衡量学生,要为学生提供各种平台,让他们尽可能发挥自己的长处,找到成功的感觉,重拾自信。学校上下都应该转变思路,更新观念,创建服务型的管理模式,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关爱每一位学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

2.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

首先,要建立一个校领导、中层干部、班主任等组成的梯形管理体系,同时还要建立一支由团委、学生会、班委会组成的学生自我管理网络。二者互为补充,学生管理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其次,要形成以班主任为主,教师、职工积极参与的全方位管理的态势,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工的作用,齐抓共管,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抓出成效。再次,要建立科学的学生评价标准,要全方位、多层次地评价学生,不仅要从学习成绩来评价,还要从思想品德、行为规范、语言表达、组织能力、实践能力、合作意识等方面来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不断完善自我。最后要形成一套完整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量化管理。

3.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技校生源大部分是中学里成绩处于后半段的学生,素质普遍偏低,心理健康状况堪忧,加强技校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管理的一条科学途径。技校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同时又处于就业的前期,会产生很多心理问题,并会表现为行为的失范,通过对个体的心理疏导,可以缓解学生的内心冲突,将其向健康的方向引导,培养良好心态。

具体做法可以引进和培养心理健康专业教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讲座,建立心理咨询室,进行个别心理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与校园文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对班主任等相关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心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工作中去,引导学生克服由学习、就业和经济等方面带来的心理障碍,增强学生战胜挫折的信心,加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是学生在校期间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达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目的。可以通过举办文艺汇演、运动会、演讲比赛、书法竞赛、技能竞赛、社团活动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也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自己,完善自己。

篇(5)

关键词:初中课堂 学生管理 策略

初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期和不成熟期,特别是自我约束等能力都相对较差,因此,必须要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促进初中教学的顺利实施,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

一、采用有意忽视或暗示提醒方式管理学生

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某些小问题包括:暂时的不专心、心不在焉、写作业的暂时停顿、教学过程中的聊天行为等。这种“小问题”持续的时间不长,一般不会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针对学生的这些小问题,教师可以采用与学生约定俗成的某些手势和眼神,以此对学生进行无声的提醒,让学生自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自行改正。例如:教师可以有意走近学生,注视学生,让学生起来回答问题,或使用保持安静的手势,用自制的哭脸或笑脸卡片来让学生注意课堂纪律。当然,这样的手势和提醒信号应在开学初期就让学生知道,从而达成一种默契。

二、针对课堂中出现的小问题进行轻度干预

如果学生频繁在课堂上出现小问题、小状况,就应引起教师的高度关注,因为课堂时间是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关键阶段,如果学生频频出现问题行为,容易导致问题行为的扩大化。这些小问题包括:未经允许就擅自离位、吃零食、传纸条、害怕提问、频繁讲话等,这些行为所影响的范围虽然比较小,但是长期不加制止,容易导致大范围传播。为了解决这些小问题,教师首先要准备优质的教学资源,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所谓优质资源,指的是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经实践调查显示,有将近40%出现问题行为的学生是因为课堂学习内容枯燥乏味导致的。由此可见,新颖有趣、知识性强的教学内容是降低问题频发的直接原因;其次,如果学生出现某些问题行为,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提醒:一是提问学生,先告诉这位出现问题行为的学生,下一个回答问题的将是他,并且答案不能与前一位学生的一样,这样就会迫使学生专心听讲;二是将学生是否参与课堂互动与他们的学习成绩相挂钩,让他们明白认真听讲是对自己负责任;三是组织小组合作或集体讨论,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减少学生的分心时间。教育心理研究表明:学生之所以会出现问题行为,是因为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所致,当他们感觉无事可做时最容易出现分心的情况。因此,教师要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内容,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确保学生在整堂课上都有事可做,并知道应该如何去做,充分利用课堂每一分钟,从而减少学生问题行为的发生。有时候,教师刻意纠正学生的问题行为没有多大作用,而是应该用开始下一个教学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采用立刻制止及课后再教育的管理方式

如果通过教师的提醒和暗示,学生仍然无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教师应对其进行立刻制止,实现课堂教学管理的短期效应,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但是如果想要获得长期的课堂管理效应,有效预防此类问题行为的发生,教师要在课后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对学生进行再教育。要想实现有效沟通,教师需要掌握以下三个技巧:一是要保持坚定的立场:清晰表达教师的感受与考虑,坚持纠正学生的问题行为,不被学生的态度所胁迫;二是要及时听取学生的感受和看法,与学生保持良好的互动交流,明确沟通目标;三是要真正达到目标,与学生一起讨论,找到能够让师生都满意的解决方法,制定改变学生问题行为的有效计划。

四、针对失控事件的处理应对事不对人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转折期,也是教育过程中的困难期,同时也是激发学生自身积极因素的最佳时期。随着身心发育的迅速变化,学生感受到了很多不平衡与不适应,因而产生了很多矛盾,出现了很多困扰。尤其是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发育,促使学生产生了接近异性的想法,但是碍于舆论和环境的压制,这种朦胧的想法让学生感觉到莫名的烦躁和不安。如果此时出现一些不顺的事情,容易导致学生情绪失控,从而出现顶撞家长和老师的行为,甚至会与其他学生打架。如果在课堂上出现了此类现象,教师首先要稳定学生的情绪,避免学生问题行为的继续恶化;然后寻找适当的时机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失控行为是不正确的,同时对其他学生也产生一种警戒作用。

当然,以上仅是本文对初中课堂教学中学生管理的几点浅显的认识和建议,有待于在今后的课堂学生管理中,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对学生的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邱乾 西方有效课堂管理的基本策略[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01)。

[2]李旭辉 浅析有效的课堂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08,(04)。

[3]温立国 有效教学下的课堂管理[J].教育教学论坛,2012,(01)。

篇(6)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新媒体时代在网络聊天、知识搜索、信息保密、人际沟通方面的管理问题,提出有效利用新媒体开展学生管工作的应变办法。

美国CBS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Goldmark于1967年首次提出了“新媒体”的概念,它是一个相对且不断更新的概念。在传统三大媒体的基础上提出的“第四媒体”概念,很大程度上表明了因特网的“新媒体”性质。于是,因特网就成了一个媒体的媒体,它使传媒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像博客、搜索引擎、电子邮箱、移动多媒体等,都是“新媒体”的“家庭成员”。

在新媒体时代,传播的主体、客体、技术、内容、形式,以及传播信息的数量、速度、传播观念等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平等、自由、互动、开放的传播特点使几乎所有的社会组织和个人都可以通过新兴媒体获取信息和表达自我。面对这一变化,学生管理遭遇了双重“洗礼”:一方面,新媒体提升了信息传输的效率;新媒体支持点对点和互动性的传播,改善了师生沟通并创造了资源共享。另一方面,新媒体使学生工作者的权威受到了摇撼。因为“管理者一旦丧失了舆论影响力的主导权,会处于一种劣势,一种失语的危险状态,他的权威性和信任度就会受到挑战”。所以,新媒体对学生工作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新媒体时代将是学生管理工作不可回避的现在和未来。

一、新媒体时代的学生工作困境

1.搜索引擎——知识易得.权威不在

随着网络信息搜索方式的发展,学生的知识获得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更多的信息意味着更丰富的知识。学生可以轻松地获得比课堂教学更全面、更丰富、更有趣的知识,无论什么作业,问题都可以方便地在网络上找到答案,学生对教师的知识依赖感大大下降了。数字化的媒体内容及其带来的便捷复制和即时传播等特点,使得信息数量远远超出学生的分析处理能力,信息内容大大超出了学生的分辨理解能力。当知识搜索的窗户打开时,知识运用的大门却关上了。学生变得不再认同教师的权威,转而依赖于网络搜索。

2.信息传播——全球同步.随时失控

新媒体使得传播模式由传统的“一对多”变为“多对多”,新媒体的“草根性”还使得人人都可以便捷地运用媒体。学生可以通过发短信、写博客、发起群聊等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对任何人”进行信息传播,这突破了传统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壁垒。同时,新媒体还使得信息内容与信息主体分离,令信息主体更大胆和随意。在新媒体时代,秘密边界越来越模糊,保密时间越来越短暂。虽然,有的学校想出很多办法来加强信息管控,如禁止配备手机、设置与互联网络分开的内部网络,这些方法或许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作用,但学校管理者们也无奈地发现,大量的“好消息”和“坏消息”在莫名外泄,新媒体时代,坏事快速传千里,好事也会出远门,无事还会乱生非。一个真实的例子是,北京某艺术学校的学生上课殴打教师,很快就在网上广泛传播,使得校方和学生成为舆论指责的对象。

3.师生沟通——渠道很多.效果很差

过去,学生和教师以及学校管理者进行沟通,只有通过书信、电话和面谈等有限的方式。在新媒体时代,信息沟通是那么的唾手可得,电子邮件、短信、MSN和QQ等聊天工具使得师生之间的沟通变得随时、随地和随意。这些沟通方式在新媒体时代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但性质却越来越边缘化。这表现为:一方面,新媒体的普及使这些正式沟通方式越来越个人化,传播内容越来越私密化,正式沟通方式成为私人沟通和休闲娱乐冠冕堂皇的掩护:另~方面,新媒体时代媒体之间关联的强化和单个媒体边界的弱化使得学生用于正式沟通的方式多元化,传统的正式沟通在师生沟通中所占的比例将越来越小。

相应的问题是沟通的渠道虽然越来越多,沟通越来越方便,但是效果却越来越差。学生向老师发了一个祝贺教师节快乐的短信,除了表明学生还记得你外,从这个沟通中很难判断出什么其他的信息。就好像有个学生如果提出转学,从那些冠冕堂皇的转学邮件里面似乎并看不出他的动机,最后班主任还是需要亲自沟通。

4.虚拟群体——参加越多,氛围越差

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班级开会、学生组织活动、表扬和奖励、学生之间的一些感受交流或者讨论都是通过传统的方式来进行的,比如在黑板上写通知或者告示,下发通知、班级组织活动等。但是现在这些变得越来越快捷和简单,群发邮件、群发短信使用等使内部沟通变得更加实时、透明,信息大大丰富,而且传递的时间也大大缩短,可能10分钟前的事情,你马上就知道了。

不仅如此,班机还有QQ群、同学录、班级博客等,这些新媒体工具改变了班级的氛围,也同样带来问题。比如,学生刚开始使用互联网的时候,大家都是为了沟通信息,促进学习,久而久之,开始有学生发~些和学习不相关的内容,然后就会引起大家的讨论。学生在QQ群里讨论班主任的长相以及家庭生活,有些学生则通过群发邮件散布小道消息,甚至有一些学生为了取悦大家赢得在同学中的好感,就会花心思在网上闲逛,专门寻找一些休闲娱乐的东西发给大家,还有的班级建有学生的个人主页,可以有BBS论坛、聊天室、建议区、公告栏等。班级的同学分成一派一派的,分别有聊天派、游戏派、论坛派等。各自形成了自己的小群体,甚至有各自的网络流行语。总之,弱化了班级正常的团队氛围。

二、新媒体时代学生管理如何应变

无论愿意与否,教师和学生已别无选择地处于新媒体的“围城”之中。站在瞬息万变的新媒体时代的风口浪尖上,我们要么调帆、0顷势而行,要么墨守成规、随波沉沦。哈罗德·英尼斯在《传播的偏向》一书中指出,一种新媒体的诸多优势最终会导致一种新文化的产生。新媒体时代中的学生工作必然面临管理思路的调整变化,以适应新媒体导致的新文化,以应对新媒体带来的新问题。

1.少“管”多“理”

学生管理永远需要与时俱进。在新媒体时代,以管冶人将越来越乏力,而以理服人则既是需要也是出路。以“理”服人最重要的是“理解”,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了解、理解他们的行为,才能够找出合理的管理办法。强制性的管理措施在更加民主和自由的新媒体时代不仅会效果下降,还可能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和过激行为。因此,教师和学生工作者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验其行为,才能找到适宜的管理办法。以网络聊天为例,教师亲身体验就会明了:首先,每个人都有沟通交流的需求,网络聊天就是满足需求的一种方式;其次,每个正常人的网络聊天行为是理智的,他们将其视为手段而非目的;第三,这种工具可以为学习所用,为学习和生活交流提供便利。

2.重“用”轻“有”

从长远的立场看,拥有信息和知识只是一种资源,这种资源是可以复制和再生的:而运用知识和信息是一种能力,这是不可模仿和替代的。在信息获取越来越方便的新媒体时代,帮助学生从信息的海洋中分辨有用的信息并利用它们,才是当务之急。网络上获得的仅仅是知识,但是每个人的实践经历是不一样的,通过大家的讨论,就能把这些间接的冰冷的知识转变为鲜活的题材,成为大家的能力。因此,教师和学生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传统的讨论式学习、兴趣小组、读书会等形式,将网络上的知识和学生的个人经验结合起来,为知识转变为能力搭建通道。

3.以“导”代“禁”

媒体本身只有功能之别而无好坏之分,能为学生所爱同样能为学习所用。因此,教师与学生工作者与其花心思设置屏障,禁止学生使用手机,禁止学生上网,禁止学生玩游戏,不如多考虑如何利用新媒体为学习、为提升能力服务。一些学校利用局域网搭建内部交流的良好平台;许多班级在QQ和MSN上建立各种“群”,为处在相同时间、不同空间的学生开辟虚拟会议室;通过聊天工具群发信息,已成为许多教师和学生工作者传递资讯的常用方式。也可以充分利用电脑程序,把枯燥的学习素材整合成音形色兼备的多媒体,变“娱乐软件”为“学习软件”。

4.以“诚”取“信”

既然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开放性使得信息管控能力越来越弱,教师和学生工作者何不坦诚相见。主动传达正确的信息,以获得学生的信任和支持,获得外部的理解和关注,才是新媒体时代有效的信息管理方式。新媒体不仅能带来沟通便利,更将是传统媒体的有益补充,它不仅能强化“正式沟通”的某些长处,也能弥补其现代化沟通中的功能缺失。博客就是一个不错的例子。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写博客,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阅读博客。教师不妨开设自己的博客,向学生展现自己的思想魅力,交流自己对于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的看法,以扩展师生沟通的渠道,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李开复的个人博客就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大学生,假如,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工作者都主动开通自己的博客,坦诚地表达自己的经验和价值取向,无疑,我们的课堂将会又一次得到延伸。

篇(7)

面对新形势的中职教育,中职教师应树立符合时展步伐的教育价值观、学生观、质量观,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逐步提高认识和完善自身素质,实现教育观念的创新并进行实践探索。只有这样,才能把中职的学生管理工作做好。

一、明确班级奋斗目标,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班级目标是班级发展的方向和动力,没有明确的目标管理,就不可能出现思想统一、行动一致的班集体;集体荣誉感是增强班级凝聚力和激发学生战斗力的催化剂,学生没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班级目标的实现也将是一句空话。我从组织学生学习《班级规章制度》入手,利用学校的“常规检查评比”为契机,要求每一个学生以“做一个优秀的中职生”为切入点,达到“正德、正言、正行”之目的。通过营造正确的班级舆论,使学生的价值取向逐渐统一,奋斗目标逐渐一致,为争创“班级之星”创造了条件。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过程中,我们不断提出能振奋学生精神、鼓舞学生士气、显示集体力量的班级奋斗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的言行时刻影响到集体的荣誉,每一个学生都应该为实现班级目标、争取班级荣誉而贡献自己的力量。如,我们在争创学校“常规管理优秀班级”时,采取的具体措施是把班级同学分为5个小组,然后各组采取量化评比的方法,班主任按学校常规检查项目制定一个量化评比表。这样,同学们为了维护自己组的荣誉,团结合作、互相监督、相互帮助,班主任再适当点拨、引路,就使班级在短期内形成了比、学、赶、帮的奋斗热潮,成为有秩序、有凝聚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班集体。

二、加强学生的自主管理

重视学生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完整人格培养、个性充分发展,是21世纪教育的重要内容。现代教育观念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参与意识,素质教育的学生观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应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推动学生不断地发展。 作为班级管理者──班主任,我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这就要求管理者要从管理“专制”走向民主平等,从封闭管理走向个性开放,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真正做到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种种尊严感和幸福感。实施班级自主管理,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但绝不是一味地放手,班级要有严格而完善的管理、评价制度。比如对班干部我采取了激励机制,如情感激励、榜样激励、奖励激励等,每两个月进行一次表彰,对优秀班干部进行奖励。通过表彰我发现优秀班干部越来越不好评,因为负责的、工作有方法的班干部越来越多。这种透明化的管理有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提高。为了避免教师束缚学生,我在学生自主管理中实行了这样的监督体制:教师监督班长工作,班长监督各委员工作,各委员监督各位同学工作。

三、让“惩戒”教育美丽动人

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也要充分挖掘“惩戒”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让学生的人性在亦刚亦柔、且管且放、既抑又扬的相互交迭的教育氛围中,不断趋向梯级完善。因此,我们在对“后进生”的管理过程中,采用了“说理”和“惩戒”两种教育手段。说理,能使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愿意改正。要学生纠正错误,还必须有足够大的外力,而适当、合理的“惩戒”教育就是这样一个外力。我们可通过辨别学生所犯错误的性质,根据不同的性格特点、身心健康的承受能力,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学生犯错误。如果属于成长过程中的失误,提醒注意就行了;如果属于主观过错,故意为之,首次我们应以说理为主,与学生共同分析犯错的原因、危害以及如何避免再次出现类似错误,在必要时还和学生约定,若再犯就要在不伤害其自尊的前提下接受某种惩罚,如,根据错误的性质、严重程度、初次还是再次,要做一件好事。对严重违纪的学生,我们是先让他熟悉班级获得过的所有荣誉,并让他写出感受,然后让他在为班级争取一项荣誉的过程中,引导他认识到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为自己的过失负责,一个具有较强的自觉性、自律性的人,一个能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的人,才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现代人。这样,我们就使“惩戒”变得美丽动人,成为一种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