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1 16:38:2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常用的经济学理论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创新教学内容,强化西方经济学理论的系统性、层次性和拓展性
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应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西方经济学》主要介绍流行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现代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是对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抽象与概括,具有逻辑严密、纷繁复杂以及动态演化的理论体系。为此,首先应该按照一定的逻辑主线建构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为学生呈现出西方经济学的全景图,从而使学生从整体上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体系,为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方法指导。从西方经济学发展演变看,西方经济学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它们之间并不是孤立的,我们可以通过“无形之手”和“有形之手”的逻辑关系实现有效衔接,并贯穿于整个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其次,根据授课学生专业层次、培养要求以及个体禀赋特征选择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从而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课程教学体系。具体来说,专科层次主要选择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基础性理论,而本科层次不仅要加深经济学经典理论的教学难度,还应扩大经济学理论的教学广度。对于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侧重于经济学理论的推演和经济学模型的建构,而对于管理学专业的学生,侧重于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博弈理论以及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等学习。最后,秉持“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理念,引导学生运用西方经济学理论解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并有效融入西方经济学的前沿理论,以此拓展学生的理论视野和运用范围。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效率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在此理念的指导下,《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应打破传统单一的“注入式”方法,重新构建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育法等多元化教学方法体系,使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递者向教学引导者转变,而学生则从传统的知识被动接受者向主动学习者和独立学者转变,从而通过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创新能力与应用能力。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案例教学法是运用经济事例将学生放置于特定的经济情景中并加以恰当诱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使抽象复杂的经济学理论回归经济现实。因此,它是经济学科教学实践中常用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的有效实施取决于案例的设计和案例的组织两个方面。对于案例的选择,应充分结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活事件,突出案例的现实性、热点性、代表性、启发性和客观性,体现应用型教学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可以按照理论知识储备、案例介绍、案例讨论、案例分析与教师点评的步骤组织实施案例教学。需要注意的是,案例教学的整个实施过程都是在教师引导与学生主动参与下完成。另外,卡尔·波普尔构建了一种关于科学发展的逻辑模式,即提出拟研究问题,进而对问题的本质展开猜想,并进一步尝试验证假说是否接受,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种认识客观事物的逻辑模式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便是启发式教学法。该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先由任课教师提出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现实经济问题或现象,然后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思路分析问题,并选择恰当的经济理论对问题进行有效解释,再对理论解释或理论假说进行系统的经验实证,最后提出契合中国经济社会体制背景的政策路径。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确保了在有限的课时内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更为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积极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数理分析方法;经济学教学
0 引言
文字描述、图表直观表达和数学模型刻画是经济学理论的三种不同表达方式,其各有各的特点,早期经济学理论基本都以文字描述为主,图表表达辅,很少涉及到复杂的数学模型。当数学作为一种工具被以马歇尔为主的经济学家引入经济学研究后,对经济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比如《国富论》的基本思想既包括了资源配置理论也包括了分工理论,但由于分工理论在形式化方面存在的巨大困难而逐渐被淡化,相反,由于马歇尔将资源配置理论以图表和数学模型刻画而几乎成为了经济学的全部,比如现行的经济学教材中对经济学的定义一般都是“由于人类的欲望是无穷的,而经济资源是有限的,经济学是研究如何最有效地利用有限的经济资源更好地满足人类无穷的欲望”。在现代主流经济学家中除了科斯等极少数经济学家外,数学模型仍然是经济学家研究经济学的最重要工具之一。主流经济学学术期刊中的数学模型早已成为一种主流研究方法。然而,独立学院的学生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正因为其数学基础不好才被录入到独立学院的,所以独立学院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普遍较差,即使费了极大的力气学会了一些数学知识,但也不懂得其真正的数学含义,更不会将其做为一种工具而应用于经济学分析。另外,独立学院的数学老师在教学中也存在严重不足。首先,独立学院的数学老师一般没有真正学习过数学史,所以对数学中的基本理论缺乏“原生态”的了解,不了解纷繁复杂的数学理论的来龙去脉,不清楚各个数学公式定理是在何种历史背景下出现的,更不懂得各个数学理论知识是用来解决什么现实问题的,因此,大多数数学老师只知道纯理论的教学,只会教学生解题,根本不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回归现实中,回归应用。基于上述原因,大多数独立学院的经济学教师都略去了经济学教材中的图表和数学模型,只讲些描述性的文字,这样的教学学生听起来当然轻松,但这样的教学方法注定了学生根本无法接触到真正的经济学知识。所以,如何将数学和经济学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经济学分析能力是摆在独立学院经济学教学面前的重大课题。
1 对除法的真正理解有助于我们领悟经济学中的诸多经济学意义
教学过程中笔者要学生计算如下数学题: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请问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此题一出,课堂上哄然大笑,学生都说我低估了他们的智商,他们不屑一顾地说出了答案2(注:学生的答案根本没有单位,而仅仅是个纯数字)。接着,我板书如下:4个苹果/2个小朋友=2个苹果/1个小朋友,然后,我解释分子除以分母的实际意义是计算者想知道一单位分母拥有多少单位分子,本题中即是每个小朋友拥有多少单位苹果。此时同学们表现出若有所思的样子,接着我正式进入上课内容。
1.1 价格弹性中的除法
价格弹性用来描述商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即当价格变化1%时,需求量变化百分之几。公式表示为: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数/价格变化的百分数,此公式的除法意义也就是想知道当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需求量变化百分之几。通过这种处理,经济学的文字描述就完全转化为数学公式的刻画了。
实际上在中国的现实经济中,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的敏感性及自身收入的敏感性已远远低于商品质量的敏感性,但为什么教材中只有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而没有质量弹性,原因很简单,即使现实经济中消费者对商品的质量敏感性很大,但是要将商品的质量量化至少在目前的条件下还不太可能,所以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经济学教材中不会出现商品质量弹性了。
1.2 消费者均衡方程中的除法
假设消费者只消费两种商品,则消费者均衡状态时,消费者在两种商品中消费中的每一美元的边际效用相等,即MU1/P1=MU2/P2,这里的除法也是指分母的第个单位拥有分子的多少个单位。只有当消费者在两种商品消费中最后一美元的边际效用相等时,其消费水平才能处于均衡状态。
1.3 收入-支出代数模型中的除法
收入-支出代数模型中的乘数很多,笔者仅以投资乘数为例说明除法的经济学含义,投资乘数描述当投资量变化一个单位时,总产出会变化多少个单位,代数式表示为Y/I,或者以微商的形式表示,以方便求导数。这里对Y求导数的经济学含义也就是指当投资I变化一个单位时,总产出Y会变化多少个单位。同理边际效用、边际产量、边际收益、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等等边际函数的理解都要用到这类简单的除法处理技术,即边际就是求导数,求导数也就是求微商,求微商也就是计算除法,计算除法也就是想知道每个单位的分母量拥有多少个单位的分子量。
2 宏观经济学中常用的两边取对数再对时间求导
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学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其中有个常用的数学处理技巧,即对函数两边同时取对数再对时间求导,比如,对C-B生产函数,Y(t)=A(t)Kα(t)Lβ(t),对函数两边同时取对数再对时间求导得:总产出增长率=技术进步率+α资本增长率+β劳动力增长率,其中模型理解的关键是增长率与导数的关系,所以对导数定义的理解就变得至关重要。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必须懂得导数在几何上表示为曲线的斜率,但也表示变量的变化率,在经济增长中则表示为经济变量的增长率。
对这方面的数学表达式的理解与经济学含义之间的掌握将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初级课程,而且也对其以后学习高级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对储蓄等于投资恒等式的理解
国内外所有经济学教材都会涉及到储蓄等于投资的恒等式的讲解,但是学生受到数学中恒等式的影响,总认为恒等式是放之四海皆成立的等式,根本没有搞清楚经济学中的恒等式都是基于某个假设条件而推算出来的结果,更不懂得经济均衡类似于刀刃上的均衡,在现实经济中均衡经济几乎不存在。经济学家总是假设经济处于均衡状态,其目的是便于函数的求解,以便于研究的可操作性和教学的方便性,在封闭经济情况下现实经济尚且无法满足储蓄等于投资,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储蓄等于投资的情况更不太可能。比如中国国内储蓄远远高于国内投资,当时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外国直接投资会对储蓄抽奖恒等式造成更大的冲击。
4 结论
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社会科学引入了定量的数量分析方法,而经济学研究中更是将数理分析方法发扬光大的学科,而独立学院中绝大多数学生数学基础不扎实,他们缺乏基本的数理思维训练,如果经济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迁就学生,采用文字化教学与理解,那么势必造成学生不可能接触到真正的经济学理论,更没法了解经济学的真正研究趋势和研究前沿,这不仅造成独立学院经济学教学与重点院校经济学教学的脱接,更不能与国外的经济学教学接轨,因此,经济学教师必须自己认真研究经济学中的数理模型,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慢慢地引导学生进入那真正让他们激动的经济学殿堂。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职 教学 课程改革 实践
伴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春风,中职教育的春天也随之而至。要切实让中职教育得到发展,仅仅依靠政策和改革是不行的,这还需要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挖掘。在最近的示范课观摩中,笔者发现这些课无论是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都体现了中职课程改革的精神,这给我很大的触动也让我对目前所的教的中职经济学课程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改进,并根据笔者所教的中职经济学课程做了如下革新。
一、深入为生活而教的教学理念
职业技术教育换言之是就业教育,除了少部分的学生继续上高校深造外,大多数的中职学生在毕业后都将迈进社会、面临就业。因此,在中职教育中我们所坚持的教学理念就是“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以服务生活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换言之就是根据社会和市场的需要和要求设置相应的课程,选择实用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
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经济学基础作为一门经贸、财会、商务专业的基础课。虽然有着严密的理论体系,抽象的理论框架,但在教学中自然不能将其普教化,纯理论化。一方面教学中要考虑到要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与生产技能相联系,另一方面,要考虑到中职学生的学习水平,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到有兴趣并且能学以致用。让每一位学生在努力下都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使每一位学生在聆听过后都得到不同的生活启发,最终使不同的学生在这门课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便是对中职经济基础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诠释。
二、深化教学内容讲解的生活化
中职经济学基础课不同于普通的基础课程教学,它是职业技术教育中重要的文化课,而且也是职业技术教育中一门实用的专业课。经济学基础作为学习其他专业理论和技术的基础和入门,为学生今后深入的学习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在教学中早已得到共识。但是我们知道作为一本讲述经济学理论的书其中避免不了许多专业名词、严谨晦涩的书面表达方式、繁琐的公式、复杂的图表,而也正是这些使大多数中职学生望而却步。从过往的实际教学情况来说,经济学基础课与专业实用性和学生基础水平严重脱节,导致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甚至对所学知识不知所云,由于这门课一般开设的比较早,等到后面的专业课中用到某一部分知识时,往往已成过眼云烟,消散在九天云外了。总而言之,经济学基础课根本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功能。
事实上,经济学本身就是一门由简单的常识加上复杂术语包装起来的学问,经济学理论的建立都是基于日常生活的各类现象。因此在教学中,我尽量把那些生硬的书面表达方式、复杂繁琐的计算公式以及抽象陌生的曲线表格转化成在生活中常用、常见的事物、现象。用购物、吃饭、恋爱、婚姻、法律这些生活要素将经济学基础中晦涩难懂的原理解剖分析,用故事的形式将教学内容融入其中,并将故事编织起来让每一个学生体验这其中所蕴含的原理。
举例来说,当学生在学边际效用价值论时,书上的概念阐述是这样的“商品的价值取决于效用,并以稀少性为条件;价值尺度是边际效用;不能直接满足人的欲望的生产资料的价值,由最终消费品的边际效用决定;市场价格是买卖双方物品效用主观评价彼此均衡的结果。”对于科班出身的学生来说这段话或许不难理解,但是对于中职学生,很有可能一来就被这段话弄蒙,对于接下来的学习其兴趣自然是荡然无存了。因此在课堂中,我先通过记者采访美国总统罗斯福问他对三次连任有何感想,总统让记者连吃三块三明治的故事引入。调动起学生们的兴趣。再通过生活中的进餐的例子进行比喻说明,让学生回想吃自助餐时的场景。当你进入自助餐厅尝到的第一片烤肉和离开餐厅前,勉强吃下去的最后一片肉的感觉,就会让学生对的边际效用有深刻的理解了。在理解了理论原理之后,就可以举一反三引导学生将生活中得一些现象做出解释。例如,人们离不开水,水比钻石有用的多,离开钻石人们只会觉得可惜,可离开了水人们将很快死去,而为什么钻石比水卖得贵?还有人们要靠食物来存活,但是事实上食物在发达国家的家庭中,食物所占的开支比例却不断地减少,难道食物对他们不重要?等等
在新课改政策和多年教学经验的启发下,结合中职教育教学的理念和中职学生的自身水平,将经济学基础课大量的经济学原理、概念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使整个教学内容生动有趣,简单易懂,在教学中起到了良好的成效。
三、采用多变教学手段开展生活化的实践活动
在过去的教学中老师通常是以纯理论教学为主,缺少教学辅助工具,“满堂灌”现象十分普遍,再加上中职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往往对基础课程与教学方式产生排斥心理,此外,这种教学方式下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往往脱离实际,到实际的工作岗位上根本用不到。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中职教学中采用多变的教学手段,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成了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中职教学以技能教学为重点,以服务就业为中心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变迁老师必须以当前社会、市场、岗位的需要改进方式,创新模式。因此,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做结合,手脑并用,切实提高实训、实作、实验的教学质量是学生就业的重要保障。在教学中学校、老师应在现有的条件下多为学生创造实践、实习、见习的机会,通过校企结合、工学结合,让学生半工半读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从而使学生的技能得到立竿见影的提高,为将来走向社会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关键词:住宅投资 经济增长 因果关系
一、引言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并且发展势头良好,在中期内GDP的指标有望保持8%的发展速度。与此相对应,中国的住宅投资的规模迅速扩大,住宅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地位日益提高。房地产行业已成为了有关地方的支柱产业,对地方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住宅投资的过快发展也不可避免地给国民经济带来了泡沫,如果泡沫破灭将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可预计的后果。对于中国住宅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学术界说法不一。本文将在第二部分对已有文献进行回顾,第三部分结合经济学理论展开分析和讨论,最后一部分得出结论。
二、文献综述
对于住宅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领先—滞后关系的争论早已有之,20世纪80年代已开始出现一些利用数据进行讨论的文献。Boléat &Coles(1987)[ ]列表比较了1960—1983年英国、美国、西德、法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等工业化国家住宅投资占GDP 的百分比与人均GDP 的年增长率,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认为住宅投资不像是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因果关系的方向是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得这些国家能够将更多的资源投到住宅上。Greenwood &Hercowitz(1991)[ ]观察美国1954—1989年的家庭耐用消费品、住宅投资与商业投资的数据,指出住宅投资引领商业投资和其他宏观经济变量。
国内的一些学者也已从实证的角度探讨了中国住宅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Liu et al.(2002)[ ]应用1981—2000年的全国性年度数据,郑思齐(2003)[ ]应用1981—2001年的全国性年度数据,探讨中国住宅投资与GDP之间的动态联系,都发现住宅投资的增长和波动对GDP有较大的影响,而GDP主要通过长期均衡关系来调整住宅投资的增长。但这两项研究使用的时间序列短,使用带有滞后项的复杂估计模型又使有效样本进一步缩水,降低了结论的可靠性。沈悦、刘洪玉(2004)[ ]使用中国1986—2002年的年度数据,运用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均方差分解考察了房地产开发投资与GDP互动关系。他们发现,GDP是房地产开发投资的Granger因,但反之不成立;房地产开发投资对GDP的脉冲响应和贡献均大于后者对前者的影响。
从以上对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出,有关住宅投资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的争论一直未有定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文试图运用经济学理论,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我国住宅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展开分析,并结合实证的检验。
三、理论分析
住宅投资作为房地产投资中的一大类,是指在新房和公寓的建造以及现有住宅的改善和维护上的支出,主要包括普通住宅、公寓、排屋、别墅等,区别于房地产投资中的商业营业用房和写字楼。住房以其使用寿命的长期性而被划分为资产,是任何财富拥有者都能够拥有的财富之一,也正因此,每年新增的住房投资仅占既有住房存量的很小比例。住房投资是固定资产投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最为能动的部分之一。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常用GDP(国内生产总值)作为通用指标对其进行衡量。目前,我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大于消费,经济增长仍是投资主导型的。图1 给出了1981—2010年GDP 的增长率和住宅投资的增长率,从图中可以看到,在我国经济的转轨过程中,住宅投资和经济增长保持较强的相关性。另一个特点是,住宅投资的波动幅度明显比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大,1993年住宅投资额的增长率为58.76%,同年经济的增速为31.24%,住宅投资增长高于经济增长27.5个百分点。住宅投资的快速增长是否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热源”,是判断我国住宅投资增长合理性的重要依据。
(一)住宅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根据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决定模型,社会投资规模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有重大影响。
假设一个社会仅由企业和居民两个部门所组成,总需求Y由消费支出C和投资支出I构成,而住宅投资HI=,则有:
说明住宅投资的变动将以它的倍数来影响产出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乘数效应。但是,投资乘数效应是在一系列假定条件下得出的理论值,现实生活中,由于受多种干扰因素的影响,投资乘数的实际作用比其理论值要低得多。
然而,住宅产业的产业关联度很高,同上下游产业联系紧密,住宅建设活动本身、对建筑材料和设备产生的需求、入住居民的消费支出都会对国民经济增长做出贡献。根据世界银行对50多个国家住房投资的研究,1美元的住房投资能够另外带动其它产业部门中2美元的产出,住房建设所提供的1个就业机会又可以在其它行业中创造2个就业机会,这种乘数效应在其它的投资活动中是较为少见的。由此可见,住房投资和住房建设对各产业部门有较强的带动作用,能够高效率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
(二)经济增长对住宅投资的影响
关键词:人性假设;理论框架;发展;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9)09―0011―07
多年来,经济学关于人性假设问题有许多争论。这些争论有三种倾向。一是坚持亚当・斯密以来“经济人”人性假设的基本内涵,并进一步加以发展或丰富,如新古典主义“完全理性”经济人假设、新制度经济学的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设,以及博弈论的合作理性经济人假设等。二是坚持“非经济人”人性假设,这种倾向并不认为人的行为是以其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而是以其他目标作为行为的出发点。如“复杂人”、“学习人”、“知识人”等人性假设。三是试图将马克思“社会人”的人性假设与西方“经济人”的人性假设结合起来,如“理性与非理性并存”的新经济人假设、“科学经济人”假设、“相对理性经济人”假设等等。
一、经济学关于人性假设争论的意义
经济学科的发展过程是人们探求现实经济现象本质关系,从而形成形形理论的过程。在形成理论的过程中,经济学家们必然要通过一定的起点,选择一定的方式和手段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得出结论以解释世界,说服他人。这个过程可分解为下列组成要素:假设条件、方法、表述、结论。由于经济学家处于不同的环境,具有不同的思维,掌握不同的语义等原因,这些要素可以有不同含义。综合经济学家们的理论,假设条件往往被理解为约束条件、前提条件、逻辑起点或逻辑条件。甚至有的经济学家还将其理解为普遍原理或基本原理。而方法往往被理解为途径和手段。表述则往往被理解为逻辑推理、说理过程、证明过程。而结论则被理解为理论结果、理论目标。就方法这个要素而言,它尽管有许多种,但它仅仅是进行表述的工具而已。工具(方法)运用是否得当,关系着表述是否合理、简洁和明了。而表述是否清晰,是否具有逻辑力,将关系结论的科学与否。一般而言,方法、表述、结论等要素往往是格式化的,一旦经济学家采用了特定的方法,则其理论表述、结论也就确定了或格式化了。因而使得人们可以凭借自己具有的知识和理论经验,对经济学家的理论体系的正确性给予判定。然而,假设条件这个要素却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为本身难以格式化,这就导致方法、表述及结论等要素的不同表现,从而影响人们对经济理论的价值判断。人性假设作为当代经济学家们常用的理论假设条件,必然会影响到经济理论的价值判断。所以假设争论的意义,在于它究竟对理论价值存在多大的影响。人性假设的争论应该着重关注下列问题:
第一,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有必要吗?自亚当・斯密将人性假设为“经济人”之后,以后的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已将人性假设作为必要的基础。人性假设经过发展,形成诸如“理性经济人”、“科学经济人”等有别于亚当・斯密经济的人性假设,但都未能脱离亚当・斯密的人性假设的框架。而“非经济人”人性假设,尽管是对“经济人”人性假设的否定,但研究范围与研究过程同出一辙。之所以如此,完全在于经济学科本身是探究社会经济内部联系或规律的学科,微观上则是探究个人与其它人群体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及规律。所以,正因为经济活动主体是人,而经济活动行为是人的行为,研究人的经济活动的原因、动机、行为、过程、结果及影响条件也就成为经济学科的内容。心理学的成就表明人的行为(特别是经济行为)是受外界原因刺激,然后形成动机、过程和结果。当然,整个过程会受到影响条件的结束。原因与动机则是人们经济活动的基点。但是人们经济活动的原因动机很多,其中之一就是谋求经济利益。如果以此作为人的特性或本能,则“经济人假设”必然产生。如以其他动机为人的特性及本能,可能会形成其他人性假设。
第二,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是唯一的吗?既然经济学人性假设是个基础,而以此为起点建立的一个经济理论体系,可将全部人的经济活动纳入经济研究框架。但人性假设是否只能唯一一种,则需要探讨。理论上看,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否定了人性假设的唯一性。除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之外,马克思的“社会关系人”更为科学。因为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前述的“复杂人”、“学习人”、“知识人”等假设,实际上已表明了人性假设的多元性或非唯一性。实践上看,人们在实践过程中认识或经验的不同,也会形成不同的人性假设,这是因为实践既有广泛性,又有深入性。“经济人”与“社会关系人”假设是同时代的产物,是实践的广泛性反应,而“复杂人”、“学习人”以及“新社会人”假设等,是不同时代的产物,是实践深入性的反应。人性假设不可能具有唯一性。
第三,人性假设在经济理论研究中每每必同吗?经济学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但是如果每项经济研究都要运用人性假设,完全没有必要。例如,在研究人们的赠送行为时,如不探究其动机,没必要涉及人性假设。同样,研究生产产量与质量的关系时,也没有必要涉及人性假设;……如此等等。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如果研究经济过程的某一环节,则不用涉及研究的逻辑起点,即人性假设;二是某些经济行为,是由人的多种动机所推动,不能单纯以某一人性假设来解释;三是同一经济现象的出现,可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理解解构。所以,在这些情况下,如果硬性使用人性假设,可能导致理论逻辑复杂化,不利于经济理论研究。当然,如果要构建一个完整的现代经济理论体系,完全可从人性假设开始。
第四,人性假设是任何经济理论的逻辑起点吗?一般认为,任何经济理论都存在假设,而人性假设是其中之一。但是把人性假设作为建立经济理论体系大厦的逻辑起点,则值得商榷。的确,亚当・斯密以“经济人”假设为逻辑起点,建立了古典经济学体系的大厦。现代经济学体系的逻辑起点也都以“经济人”人性假设为源头。但是,马克思经济学是另一座宏伟的经济理论大厦,而其中也不乏包括人性假设在内的许多假设。然而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逻辑起点是来自现实的商品,通过商品中体现的社会关系,来说明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而不是通过人性假设来说明社会经济关系。
显然,人性假设争论的意义,多在说明经济理论体系建立有无逻辑起点,以及逻辑起点是什么。从而确定某种经济理论框架及范式。
二、经济学中“人性假设”争论的焦点及原因
近年,关于人性假设争论越演越烈,其争论的焦点与历史上争论焦点相比已大不相同。历史上人性假设争论焦点,主要是围绕人性的内容,从而形成从“经济人”到“有限理性经济人”,“知识人”到“复杂人”等多种人性理论。现代人性假设争论焦点则是人性假设是否是经济理论的起点。有的学者甚至把它
作为一种经济理论体系是否科学的依据。还有的学者为了说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是科学的,也强调马克思经济学具有“经济人假设”。另一些学者以此为基础,希望承认并发展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理论,并提出了新的现代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利己和利他经济人假设”。甚至有一些学者还对“利己和利他经济人假设”进行了数学证明。这形成了一种理论倾向,似乎必须从人性假设出发,才能构建科学的经济学理论体系。这也带给人们一种理论错觉:古典及现代西方经济理论以人性假设为逻辑起点的,其理论体系自然就是科学的。而其他经济理论体系,特别是马克思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并不以人性假设为逻辑起点,因而是不科学的。这种理论错觉当然不会被众多学者所接受,于是一些学者们想通过折衷的办法,要么说明马克思经济理论也有人性假设,要么企图将现代西方经济理论与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逻辑起点融合起来,而“利己和利他经济人假设”即是如此。这种做法的目的除了要说明马克思经济理论与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同样具有科学性,而要便于马克思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对话和论战。这样,近些年经济学中人性假设的争论焦点实际在于是否影响到经济理论的科学性,现代西方经济理论与马克思经济理论,谁具有中国经济学的主要地位的理论之争。
如何看待上述争论的焦点,几个关键问题必须要弄清楚。
第一,什么是科学。对于科学内涵的不同理解,形成学者们在经济理论中若干范畴的歧义。这种歧义导致不同的经济结论或结果。对“科学”的内涵,一种是将其理解为人们对包括经济现象在内的现象存在的正确性的理论体系。另一种则将其理解为通过一定的数理模型,利用逻辑推理得出结论的理论范式。由于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理论体系就被区分为科学与非科学。如按第一种理解,哲学、历史学、中医学都属于科学,按第二种理解都不属于科学。因此在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学者为了使经济学成为科学,于是在经济研究中大量使用数理模型,且越演越烈。但一些包括西方经济学家在内的经济学家对此却持反对态度。“这样,专业经济学杂志上就连篇累牍地充满了数学公式,这将读者从一套似乎有理,而完全是任意的假设引到精确的但却是无关紧要的理论结论。”
第二,什么是科学的方法。当前,一些人认为一个理论体系是否是科学,其实关键在于是否运用了实证研究的方法,这种方法被通常认为是“科学的方法”。按这种方法的逻辑路线,首先在确定研究对象的基础上,设定假设条件,再利用数理统计工具,形成模型或结论。因为这种方法不涉及价值判断,因而被认为是客观的、科学的。现代西方经济学正是按照这种方法建立某种理论体系的。由于这种方法的“科学”涵义有不同的理解,自然科学的方法也有不同的理解。如把实证研究的方法作为科学的方法,则规范分析研究的方法就不是科学的方法。这当然不符合客观逻辑。正如一些学者认为的,“从假设出发通过逻辑推理来得出有关结论。这样的方法一旦出现假设的非现实适应性,逻辑推理即使正确,结论也难以符合客观实际。”艾克纳也对这种方法的科学性提出责难,“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由毫无现实基础的理论构成的……。事实上,除了……一系列演绎推理外,经济学几乎一无所有。”由此看来现代西方经济学体系的研究方法还并不是公认的科学的方法。
第三,什么是科学的结论。经济研究与其他学科的研究一样,确定研究对象或范围,再运用适当方法,并通过分析推理及演绎等过程,最后得出结论。但不同的方法,如果被人们分为“科学的”或“非科学的”,那么得出的结论,也自然会被人们区分为“科学的”结论或“非科学的”结论。一旦如此划分,一大批人类优秀的理论成果将会被划分为非科学。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何种方法得出的结论,最后都有一个被事实印证的过程来检验其正确性。偏好运用非科学的规范分析方法得出的经济学结论,最终要转化成为决策,而决策的效果又将直接或间接印证其结果或结论正确与否。而运用“科学的”实证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如果被事实证伪或无法得到验证,此结论也是错误或无用的。由此应该认为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得出的经济学结论,只要能得到事实的(主要是能增进社会的福利及进步),都应该认为是科学的结论。
据上分析,我们可以认为,人性假设只是得出某种经济学理论的逻辑起点,它可将理论分析导入一种特定的“科学方法”,从而导出科学的结论。实际上,经济理论体系的正确及科学与否,不在于其逻辑起点是否有人性假设,不在于采用何种方法。而在于其结论的正确性、可运用性、真理性。显然,人性假设争论的焦点,无法判明任何一种经济理论的科学性。
三、能判明经济学中人性假设的争论是非吗?
自亚当・斯密以来,由于“经济人”或“理性人”的人性假设,使经济科学在系统化、理论化方面成为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在以后解释经济现象的过程中,新的人性假设在争论中不断形成,从而形成在新的人性假设条件下的新的经济理论。例如,将经济人的无限理性修正为有限理性,成为新制度经济学的逻辑起点,“社会人”的人性假设形成行为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如此等等。但是,关于“人性假设”争论的孰是孰非,也应认真考察。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形成以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一书作为起点,“这时政治经济学已发展为某种整体,它所包括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以后经过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以及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历程,现代经济学体系已十分庞大,不同的人性假设及其争论的成果,构成了其中许多理论的逻辑起点。人性假设林林总总,分辨人性假设争论的是非曲直也颇难。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把人性假设作为一个基本假设。实际上设想了一个凝固不变的经济世界,将其研究对象即人的经济活动赋予了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的性质,使得这些研究对象的性质易于量化,便于运用数理模型来描述及分析各种经济现象的相互关系。因此,不论现代西方经济具有何种人性假设,其分析方法都是相同的。
现代西方经济学人性假设的争论主要围绕人性内容展开。人性是什么?人性有哪些内容?实际并无统一说法。从伦理学角度,“善”与“恶”是人性;从生理学角度,“食色性”是人性;从经济学“利益最大”的经济或理性选择是人性;从行为学角度,“趋剩避害”也是人性,如此等等。
纷繁复杂的人性内容,每种内容都将影响包括经济行为在内的人的行为。我们不能指责哪一种人性内容正确,也不能指责以何种人性为逻辑起点形成的学科体系不正确。所以在现代经济学理论形成的过程中,以不同人性假设作为逻辑起点都有其合理之处。
人性假设本身也有一个不断更新及发展的过程。亚当・斯密,西尼尔等人的完全“经济人”假设,认为人追求自身利益是其经济活动的动机。人能理性地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在良好的制度保证下,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能增进社会总福利。后来,一些经济学家发现这种人性假设无法说明人的许多经济行为,于是对这种人性假设进行了修正,把人性假设涉及的范围从纯经济活动领域扩展至非经济活动领域,将人们的经济利益扩展到精神利益。但即使这样也难以摆脱许多学者们的批评。休谟认为。“怎
么这个性质被演染得过大了,”“新古典经济学醉心于下述形而上学观点,即:每一位个别决策者都是理性的。”而德国历史学派代表人物李斯特也认为经济人假设“完全否认了国家和国家利益的存在,赞同经济人假设的观点,是一种似乎一切都要听任个人安排的观点,这是有失偏颇的”。这种反思,使人们认识到了人性的多样性,认识到人性不能仅用“经济人假设”来概括。因此从“完全经济人”到“不完全经济人”再到“知识人”、“阶级人”等的人性假设,推动了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形成及发展。正如诺思认为的那样,“人类行为比经济学家模型中的个人效用函数所包含的内容更为复杂。有许多情况不是一种财富最大化行为,而是利他和自我施加的约束,它们会根本改变人们实际做出选择的结果。”所以,人性假设的争论,推动了人性假设的发展。当然,每种人性假设都是人们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认识结果,都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理论成就,都有其历史合理性。
人性是可以划分为层次的。首先是哲学层面的层次。因为任何学科,都自觉或不自觉的建立在一定的哲学基础之上,哲学是任何学科的世界观与方法论。马克思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之上的人性或人性的本质即“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是哲学层次的人性。其次,具体学科层面的层次。这种层次体现了人性在各局部世界或局部社会中的本质。例如“善恶”是人在伦理世界或伦理社会中的本质;“经济人理性”是人在经济世界或经济社会里的本质;“征服及反抗欲”是人在政治世界或政治社会中的本质。再次,是特殊层面的层次。这种层次只体现某一学科的不同特殊领域。例如,“完全理性经济人”体现在经济学科中人的自然的极端领域;而“不完全理性经济人”体现在经济学科中受不完全信息约束下的领域;“相对理性经济人”则体现于与外部世界广泛作用,随时随地变化其行为的领域。实际上,不同的人性假设,都不过是经济学家们站在不同层次上的认识前提罢了。
所以,一旦经济学家们提出经济人人性假设并以此为逻辑起点,必然有着共同的分析方法。各种人性假设,均可作为包括经济学在内的各学科的逻辑起点,都有其合理性。人性假设及其争论的发展,都能反映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一定真理性。而人性假设的层次性,能使经济学家们在不同层面上发展经济理论。这些特点,表明人性假设争论的是非曲直的判定是毫无意义的。
四、经济学中“人性假设”的争论向何处去
从经济史的情况来看,人性假设的争论几百年来一直没有停止过。不可否认,每一次的争论,都使经济理论向前发展。人的发展问题早已被纳入到现代西方经济学体系之中,宏观经济学也充实了更多人性的内容,动态分析方法及理性预期方法的引入,包括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引入,使其核心理论亦有了相当大的改观。而“知识人”等的人性假设,使得西方微观经济学出现了知识或信息的内容。可以说,人性假设争论的发展导致现代经济理论新论辈出。那么,是否人们通过对人性多方面、各层次的深入了解,形成新的假设,就会对经济理论形成强大的推动力呢?一些学者并不赞成。“任何人自称完全理解经济发展,或者自命发现了揭开‘那个’经济增长秘密的‘那个’线索,很可能是个傻子或江湖骗子,或二者兼而有之”。如果争论不能起到积极作用,这种争论向何处去。
从人性假设的争论过程分析,我们认为这种争论仍会持续下去。因为任何人性假设,只是对人性某一内容、某一层面的认识,并将这种假设仅仅作为某一经济理论的逻辑起点,通过一系列过程构筑某一理论大厦。但是,这样构筑的某一理论体系,仅是对经济世界的局部认识。一旦这种理论体系无法全面很好地解释经济社会之时,新的人性假设在争论中又会应运而生,产生新的理论。这也被过去的状况所证实。
在理论的新进展中,还有一种状况,就是通过人性假设的争论,对原有个别基本假设的背离或修改,形成新的理论。但是,在原有人性假设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理论体系原本在逻辑上是完备的,如果改变原有的假设,可以造成新的理论内容与原有理论内容的不甚相容,甚至会造成新的体系的逻辑矛盾。由于理论进步是必然的,这种逻辑矛盾归纳到起点的人性假设争论也会持续下去。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经济学理论的体系的建立,无论是何种人性假设,都是来自于经验或思想实验,并不一定有充分的理论依据,也不一定具有合理性。如果在争论之中形成的新的人性假设,也缺乏理论依据的支撑(而事情往往是这样),那么在庞大的理论体系中,带来的只能是矛盾的增多,逻辑混乱的增多,加速了人性假设争论的加剧与持续。
我们说人性假设的争论将会持续下去,那么争论的焦点会发生什么变化?因为在此之前,争论的焦点已从人性内容是什么从而引出不同的人性假设,但这毕竟只是在现代形成或以往形成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争论内容,并不构成理论体系在逻辑起点、方法、表述及结论等范围方面的根本对立。近年人性假设的争论,其焦点在于人性假设而形成的理论的科学与否问题。通过人性假设形成的理论与非人性假设作为逻辑起点的理论已在范围上形成了严重的对立,导致人们对某一经济理论体系的科学性认识及判断。这种人性假设争论焦点的转移源于社会实践中非人性假设起点的理论体系与人性假设起点的理论对立。过去计划经济国家与市场经济国家在理论与实践上的隔阂,使得这两种理论体系各自独立,也没有碰撞的机会。特别令人奇怪的是,这两类理论体系一方以经济学为代表,另一方以西方经济学为代表,被人们公认为是水火不相容,分别属于计划经济国家及非计划经济国家的理论。而在一些国家特别是中国转型时期实践的探索,必然导致理论的反思、比较及碰撞。因而人性假设这种理论的源头及逻辑起点的争论不仅会持续下去,当然也会成为理论科学与否的一种价值判断。一些学者认为,一种理论的科学与否,不仅在于其主观逻辑正确与否,更重要的在于客观逻辑的正确与否。事实上,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理论在主观逻辑上都是正确的,在客观逻辑上特别是符合客观及实际社会发展的趋势上的正确性、相符性,才是决定一种理论的科学性的重要标准。所以,人性假设争论的焦点,会以转型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取得告一段落。
值得注意的是,理论的发展是通过客观逻辑来验证和推动的。在人性假设的争论过程中,实践的变化会使理论趋于完善,这也可以导致争论的焦点发生转移。但焦点将不再以人性的内容和人性假设导致理论内容是否科学作为判断,因为这已是历史。争论的焦点会在人性假设的合理性、导致其理论的方法、表述及结论的合理性方面展开和形成。
参考文献:
[1]程恩富,新“经济人”论:海派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J],教学研究,2003,(11)。
[2]李炳炎,江皓,“科学经济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假设[J],学术研究,2005,(12)。
[3]马艳,基于马克思经济学逻辑的相对理性经济人假设[J],当代经济研究,2007,(10)。
[4]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四大理论假设[J],中国社会科学,2007,(7)。
[5]蒋南平,怎样看待约翰-罗默的非劳动价值论的剥削理论[J],当代经济研究,2007,(10)。
[6]徐贵宏,贾志和,王晓燕,“经济人”利他行为的经济分析[J],经济学家,2008,(1)。
[7]史克纳,经济学为什么还不是科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2。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181。
[9]休谟,人性论(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27。
【关键词】高考政治;试题错误;图像题;均衡理论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01-0064-05
近年来,根据西方经济学的均衡理论命制的图像题是我国高考试卷中的一种新题型,尽管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并没有介绍均衡理论及其图像,但大多数独立命题的省份试卷中都曾出现过此类试题,甚至2013年的两套全国新课标卷中也都曾设置了这类试题。作为地处长三角、得风气之先的江苏省更是走在全国的前列,自2012年以来的历年高考试卷中每年都均衡理论的图像题,而且还在2014年开了均衡图像主观试题的先河,遗憾的是,近三年来江苏高考政治试卷中的图像试题带给我们的却是两大疑惑:命题者的数学基础是不是太差了?均衡图像试题究竟该不该进入高考?
一、2013命题者混淆了“关系与现象”
2013年江苏高考政治试卷第5题是一道用西方经济学的图像考查价格与供求关系的是题,该题如下:
一般来说,一国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将会导致粮食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动。在图1中,可以较为准确反映这种变动的是( )
公布的答案是A
【试题分析】
题干内容很简单:“粮食产量大量增加,将会导致粮食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动”,要求在4幅图中找出“准确反映这种变动”的图像。命题者的答案是A,A准确反映这种变动吗?
设问要求的是自变量为“供给量”(产量),而A图中自变量与因变量都不是供给量。A是负相关函数图像,只能反映粮食价格影响粮食需求,即粮食的需求量随着粮食价格反向变动。也就是说,图像A根本没有反应“一国粮食产量大量增加导致的粮食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动。
符合该题设问要求的图像是什么样子的呢?在西方经济学上,供给增加影响价格的图像如下图1:
在上图中,供给增加(S1S2),均衡价格下降(P1P2),这才是符合试题设问要求“粮食产量大增导致粮食价格变动”的图像。
在西方经济学中,不存在供给影响需求的图像,图中的Q1Q2,西方经济学称之为“均衡量”的变化(一般不称之为需求量增加)。如果命题者的本意是供给影响价格、价格再影响需求,那只能用价格下降对粮食需求量的影响的图像来显示,图像就是大家熟悉的“需求曲线”,如下图2:
也就是说,经济学上有供给增加导致价格下降的图像,也有价格下降导致需求增加的图像,但是没有该题设问要求的同时反映供给增加对价格与需求的影响的图像,即并不是该题中的图A。
其实,具备初中数学基础的人都知道,一条函数曲线只能表示一种“关系”,比如,正相关函数图像用来表示一个量随另一个量同向变动、负相关函数图像则表示一个量随另一个量反向变动。如果图像中出现了箭头,则是反映一直“现象”,比如图2,反映的是价格下降引起需求增加。
在2013年江苏试卷第5题的四幅图像中,没有一幅带有箭头,它们所能表示的只是一种“关系”:AB 表示价格与需求量负相关,CD表示价格与需求量正相关。而设问要求的是能反映“现象”的图像,即表示供给量增加引起的粮食价格与需求量变动的“现象”的图像,也不会有任何熟悉函数图像的人能够从图A中读出“价格下降需求增加”这种经济现象。因此可以说,命题者混淆了“关系”与“现象”两种图像,才导致了低级的数学错误。
二、2014高考说明江苏的一线老师不熟悉“西经”
2014年江苏高考政治试卷出现了一个开先河的题型:根据均衡理论设计的主观题。从西方经济学的角度,该题是无懈可击的,可是,该题却受到了江苏一线教师的质疑,两位江苏的教师分别撰写的质疑文章,同时出现在中学思想政治学科的专业刊物上。
我们先熟悉一下2014高考江苏政治试卷第35题(1)的原题、答案及解析:
高考原题及答案:
材料一 20世纪 90 年代以来,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粮食生产和粮食价格主要受到以下因素影响:①发达国家因为参加世贸组织谈判削减了农业补贴;②日本、巴西、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农业生产率提高;③以生物质能源替代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④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速,农业劳动力加速流失。在这种情况下,粮食供给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刺激国际粮价上涨且影响机制相同的因素有哪些?(请选出序号)试在图5中平行移动供给曲线 S或需求曲线 D 以表示这种变化。(作图时请用 2B 铅笔,并画清楚)
答案:①和 ④; 作图见右图(见图3)。
【解析】设问要求找出刺激粮价上涨影响机制相同的因素,减少农业补贴粮食与农业劳动力流失都能使粮食供给减少,进而导致粮食供不应求价格上涨,①④符合题意;农业生产率提高供给增加,不会刺激粮价上涨,排除②;生物能源广泛采用使粮食需求增加,也能导致价格上涨,但是找不到与该机制相同的选项,排除③。只要能确定①④,作图就不难了。
(一)《2014年高考政治江苏卷第35题值得商榷》的作者不熟悉西方经济学
《2014年高考政治江苏卷第35题值得商榷》的作者是江苏省南京市江宁高中的沈从举老师,该文认为试题图像错误。下面是该文中的主要观点:
“……在一般情况下,商品的供应量与价格成反比。而该题的S供给曲线显示出来的是正比关系。另外,这条供给曲线最好不要作成直线,作成弧线更为合理,因为这种反比关系也只是从变化的总趋势看的。因此,该题所给出的答案也是不合理的。”
“……因此,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对商品的需求量与该商品的价格成正比。而该题的D曲线显示出来的是反比关系。另外,这条供给曲线最好不要作成直线,作成弧线更为合理,因为这种反比关系也只是从变化的总趋势看的。”
首先,分析该文作者提出的问题:
1. 试题图像中的S是不是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指的是价格影响供给的曲线,价格上涨供给增加、价格下跌需求减少。可以用下图演示一下价格上涨导致的供给增加:
很明显,价格与供给成正相关关系,价格从P1上涨到P2,粮食供给量从Q1增加到Q2,S是供给曲线是无疑的。
该文作者认为“供给曲线与价格成反比”,认为供给增加价格就会降低,应该是把横轴的供给当成了自变量,把价格当成了因变量,应该是不熟悉西方经济学的缘故,在西方经济学中,供求与价格关系的图像都是把纵轴的价格当成自变量的,不同于我们的数学习惯(用横轴表示自变量)。
供求影响价格的图像属于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分析这类图像中的价格与供求的关系,我们只能按照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习惯来理解和运用,否则我们就有可能认为全部西方经济学的相关图像都是错误的。
2. 供给曲线用直线还是用曲线“更合理”
该文认为“供给曲线最好不要用直线,作成弧线更为合理”,这个观点在西方经济学中是不存在的,因为在西方经济学的著述中,直线与曲线(该文所说的“弧线”)的图像是没有区别的,无论是萨缪尔森还是昆曼,还是我国出版的西方经济学教材,都是直线与曲线共用。
下面是昆曼《经济学原理》的原版插图:供给曲线移动(78页),用的是直线。
下面是该书供给弹性的插图(107页),用的是曲线。
3. 试题图像中的D是不是需求曲线
该文作者认为该题图像中的D不是需求曲线,也是由于把图像中的横轴看成自变量,把价格看成因变量而得出的结论,这里就没有必要重复了。
4. 正相关关系与正比关系是有区别的
日常生活中,“正比(反比)”与“正相关(负相关)”混用是很常见的,但对经济学上的数学图像的表述则必须要符合数学的要求。供给与价格是正相关关系而不是正比关系,即供给随着价格同向变动,但不是同比例(幅度)变动,这属于正相关关系而不是正比关系。只有成比例变动的数学关系才是正比(同向成比例变动)或者反比(反向成比例变动)关系。该文作者把供给需求与价格的关系说成“正比、反比”,属于数学错误,与西方经济学无关。
其次,介绍西方经济学均衡理论图像的常识
西方经济学上的“需求曲线”是指价格影响需求的曲线,即需求量随着价格的变化而反向变动,二者是负相关关系,如该题中的D。
“供给曲线”是指价格影响供给的曲线,即供给随着价格变化而同向变动,因为二者是正相关关系,如该题中的S。
在均衡理论的图像中,西方经济学没有供给或者需求单独影响价格的图像,只有供给关系变化影响价格的图像,如该题的答案所做的图就是供给增加导致的均衡价格的上涨。
均衡理论图像与数学习惯的差异:数学习惯横轴为自变量,均衡图像纵轴是自变量。
(二)《设问鲜明 答案遗憾》的观点与审题失误有关
《设问鲜明 答案遗憾》一文的作者是江苏省盐城市大冈中学的葛中儒老师,该文认为2014年高考江苏政治试卷第35题(1)的答案不能成立,下面是该文的观点:
“……答案①可以理解……粮食产量下降,会引发国际粮价上涨。但选择④让人费解。事实上,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速,农业劳动力随加速流失,但农村土地更便于集中,家庭农场等规模化效益凸显,加上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事实是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这也是当前我国大力推进城镇化道路的应有之意。而选项③是我们可考虑的,因为以生物能源替代石油等传统能源,会损耗大量粮食资源,从而加剧粮食供应量减少,粮价上涨。故个人认为,答案应该选择①和③。”
从上面的内容可以看出,该文的作者审题时出现了偏差,该题设问“材料一中,刺激国际粮价上涨且影响机制相同的因素有哪些?”要求的是“刺激粮价上涨影响机制相同的因素”,①是供给减少引起的价格上涨,该文作者也是认可的(该作者称之为“粮食产量下降,会引起国际粮价上涨”),只要认可这个题枝,那所选的另一个题枝就必须也是“供给减少引起粮价上涨”。
首先,选①和③不符合设问要求
该文作者认为选③的理由是“生物能源替代石油等传统能源,会损耗大量粮食,从而加剧粮食供应量减少,粮价上涨”,实际上该文作者这里所说的是需求增而不是“供给减少”,因为生物能源增加的只能是对粮食的需求,而不可能影响粮食供给。用图像表示如下:
生物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带来的只能是粮食需求增加,与题枝①的“供给减少引起粮价上涨”不属于设问要求的“影响机制相同”,因此选①③是不符合设问要求的。
其次,该文对题枝④的分析犯了逻辑错误
该文认为选④“令人费解”,其理由是农村劳动力流失不但不能带来粮食供给减少反而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笔者以为这样的解释是由于逻辑错误引起的。
分析某因素对某一经济指标的影响,都是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进行的,而该文在分析农村劳动力加速流失的影响时,随意增加了试题中所没有的因素,最明显的是附加“科技进步”这个条件,“科技进步”并不是“劳动力流失”的必然结果,二者不存在因果关系。
试想,如果劳动力不流失,在科技进步的前提下,粮食的产量是不是会更大呢?把科技落后前提下的劳动力不流失的粮食供给量,与科技进步前提下的劳动力流失后的粮食供给量进行对比,任何人也得不出劳动力流失对粮食供给量的影响(增加和减少),因此,该文作者的对比本身就存在逻辑错误,是不成立的。下面才是正确的对比方法:
第一种对比:在科技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流失后的粮食供给量与劳动力不流失的粮食供给量哪个大。
第二种对比:在科技进步的情况下,劳动力流失后的粮食供给量与劳动力不流失的粮食供给量哪个大。
结论是相同的,即劳动力流失会是粮食供给量减少。该文把科技水平不变前提下劳动力流失,与科技进步前提下劳动力不流失进行对比,是不可能得出有用的结论的。
总之,该文作者认为选择题枝③是忽略了设问“影响机制相同”的要求,认为题枝④不当选是给原题增加了“科技进步”等了条件,两个理由不是不成立的,江苏高考试卷并不存在该文所质疑的问题。
(三)小结
2014年高考江苏政治试卷第35题(1)是完全符合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正确试题,两篇质疑该题的文章的观点分别与不熟悉西方经济学理论和审题失误有关。
笔者不支持供求曲线进入高考,曾撰文《关于劳动生产率相冲突的两种经济学理论》、《均衡曲线图像试题进入高考的不可行性分析》,论证2014年高考江苏试卷第35题的正确性,并不说明笔者改变了态度,一道正确的试题被一线老师理解为错误的试题,并撰文发表在专业教学期刊上,应该也能够说明此类试题不符合我国目前的教学现状,命题者不了解高中教材的内容、不熟悉高中政治教学的实际。
三、2015江苏高考――命题者百分比计算出错
2015年高考江苏政治试卷第35题是一道根据计算出的商品需求弹性选择图像的试题,由于命题者不具备百分比计算的能力,导致该题的答案错误。
2015年高考江苏政治试卷第35题如下:
材料一 假设2013 年、2014年我国商品1和商品2出口价格与国外需求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阅读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假设劳动密集型商品国外需求量对出口价格变化的敏感程 度较弱,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的敏感程度较强,其他条件不变。 根据材料一,请分别计算从2013年到2014年,当商品1、商品2出口价格变动1% 所引起的各自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2015年6月10日,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在其官方网站公布的答案及其计算过程如下:
【答案】商品 1、商品 2 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分别是40% 、200% 。
【计算过程】
商品 1:[(42-35)÷35]÷[(50-100)÷100] = -40%
商品 2:[(30-20)÷20]÷[(120-160)÷160] = -200%
为什么说考试院的答案是错误的?
(一)如何计算当商品价格变动1% 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笔者之所以认为江苏省考试院公布的答案不成立,是因为笔者自己计算的结果与公布的答案不一致,下面是笔者的计算过程。
1. 计算商品1价格变动1%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商品1的价格从100美元下降至50美元,下降的百分比是:(100-50)÷100×100%=50%。需求从35万件增加至42万件,增加的百分比为:(42-35)÷35×100%=20%。
通过上面的计算可知:商品1价格每变动50%则需求量随之增加20%;50%是1%的50倍,则价格每变动1%需求量增加的百分比为:20%÷50=0.4%,即商品1的价格每下降1%,则需求量增加0.4%。
2. 计算商品2价格变动1%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商品2的价格从160美元下降至120美元,下降的百分比是:(160-120)÷160×100%=25%。需求从20万件增加至30万件,增加的百分比为:(30-20)÷20×100%=50%。
上面的计算结果说明:商品2价格每变动25%则需求量随之增加50%,25%是1%的25倍,则价格每变动1%需求量增加的百分比为:50%÷25=2%,即商品2的价格每变动1%需求量增加2%。
(二)西方经济学上“需求价格弹性”的表示方法
需求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是源自西方经济学的一个概念,也称为需求弹性或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是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映程度的指标,用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按照上面的公式,可以计算两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1. 商品1的需求价格弹性
[(42-35)÷35×100%]÷[(50-100)÷100×100%]=20%÷50%=0.4
2. 商品2的需求价格弹性
[(30-20)÷20×100%]÷[(120-160)÷160×100%] =50%÷25%=2
西方经济学上,按照“用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计算出“需求价格弹性”,也称之为“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点”,如萨缪尔森在其著作《经济学》(第18版,萧琛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版,第58页)中的分析:
如果价格变动1个百分点引起需求量的变动超过1个百分点,则该商品就富有价格弹性(Price-elastic demand)。例如,如果价格上升1个百分点,导致需求量下降5个百分点,则该商品就富有需求价格弹性。
很明显,江苏试题中的0.4与2分别是商品1与商品2的“需求价格弹性”,也就是商品1与商品2价格变动1%时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点。
江苏试题中所要求的“价格变动1% 所引起的各自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不同于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中使用的“价格变动价格变动1% 所引起的各自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点”。以商品1为例,“价格变动1% 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是0.4%,而“价格变动1% 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点”则是0.4.
在数学上,0.4%的另一种表述是“0.4个百分点”。
小结: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可以用两种方式表示,一种是“价格变动1% 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点” 数据的形式是小数或者整数;一种是“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数据的形式是百分数。
(三)为什么命题者的答案与我们计算的结果不一致
命题者答案给出的计算过程如下:
商品 1:[(42-35)÷35]÷[(50-100)÷100] = -40%
商品 2:[(30-20)÷20]÷[(120-160)÷160] = -200%
(±只代表需求变动的方向是增加还是减少,不影响计算结果――笔者注)
按照江苏考试院公布的计算过程,[(42-35)÷35]÷[(50-100)÷100]计算的结果是-0.4而不是-40%;[(30-20)÷20]÷[(120-160)÷160]计算的结果是-2%而不是 -200%。而考试院的计算结果是在正确结果的基础上又乘以100%。
价格弹性是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得出的商,这个商就是价格每变动1%其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点,这个商乘以100%得出是个什么数值呢?是价格个每变动100%其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价格变动100%,即数学上常用的变动1个单位,因为1=100%)
0.4=40%,0.4%可以表述为0.4个百分点,但是0.4个百分点却不等于40%,因此, 0.4%是商品1每变动1%时其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0.4就是商品1每变动1%时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点,而40%则是商品1价格变动100%(1个单位)其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江苏考试院公布的答案的错误是把“0.4个百分点”当成了40%、把“2个百分点”当成了200%。
正确的答案应该是:价格每变动1%,商品 1与商品 2 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分别是0.4%、2%。
欲使该题的原答案成立,有两种修改方式:第一,保留原答案修改设问,可以将设问修改为“根据材料一,请分别计算从2013年到2014年,当商品1、商品2出口价格变动1个单位所引起的各自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第二,保留设问修改答案,可以将答案修改为:“0.4%与2%”。
四、简单的结论
把用来表示两个变量“关系”的函数图像,当成表示一种经济“现象”函数图像,显示出命题者初中函数知识的生疏;把物价变动1%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计算成价格变动1个单位(100%)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显示出命题者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欠缺;而把教材中没有涉及、一线教师并不熟悉的均衡理论及其图像引入高考,则显示了命题者并不熟悉高中教材的内容以及高中教学的实际。有学者提出:分省命题无法确保命题质量 ,“命题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在下降”,“高考命题主要是高校教师,像我省(指湖北――笔者注)这样的高教大省,命题质量相对较好,但一些高校资源较弱的省市,命题人员选拔困难等。” 命题者的失误,连续三年出现在江苏省的高考试卷的同一类试题之中,已经使高考的严肃性受到极大的挑战,是不是到了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的时候。
参考文献:
[1] 沈从举.2014年高考政治江苏卷第35题值得商榷[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4(8).
[2] 葛中儒.设问鲜明 答案遗憾[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4(8).
关键词:古典理论;空间理论;增长模型;比较分析
一、 引言
在经济增长的理论中,几个典型的增长模型是我们在理论研究过程中经常用到的;尤其是对于经济增长问题,这些模型奠定了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那么这些经济增长理论和增长模型有何区别呢?对此,本文将逐一进行介绍,并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
在此,对于古典理论,本文依据模型的使用情况以及模型的代表性,选取了新古典增长模型、AK模型、产品多样化模型、熊彼特模型为例进行分析。
二、 新古典增长模型
1. 模型数学表达形式。新古典模型是增长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分析框架,很多的经济学理论都是基于此进行推导的,包括获得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安格斯・迪顿(Angus Stewart Deaton其理论最初也是基于此进行推导的。
这一模型倍受亲睐的主要原因在于它的简洁性:增长的过程仅仅通过两个方程来描述。具体函数如下:
可见,新古典增长模型是基于索罗-斯旺基本模型的变形,其中第一个生产函数就是我们常说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形式。
2. 模型经济含义分析。追根索源,新古典经济学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的“边际革命”。它在继承古典经济学自由主义思想的同时,以新古典的边际效用价值论代替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以新古典需求为核心的分析代替了古典经济学以供给为核心的分析。新古典经济学形成之后便替代了古典经济学的主流地位。新古典学派主要包括奥地利学派、洛桑学派、剑桥学派。新古典经济学派认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理解经济现象的一个根本理论基础。
使得这一框架成为增长分析的标志性模型的另一个原因是,这一模型意味着,长期中的经济增长不依赖于经济条件。具体来说,经济政策不能够影响国家的长期增长率。特别地,人均GDP Y/L在长期中不能增长,除非我们假定生产率A也随着时间增长。
3. 模型的适用性探讨。正如诸多学者所分析的,新古典模型的问题在于,技术进步是无法解释的,因为它把技术进步看成是外生的,在模型的自变量中并不包含,不是一个解释变量;尽管稳态增长路径受到储蓄、折旧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但是唯一能影响增长率的只是外生的技术进步。为了分析增长的政策,需要的理论框架是,生产率的增长是内生的,即依赖于经济环境的各种特征。这一框架必须能够解释在长期中技术进步和生产率的增长,而不会让资本和劳动的递减报酬最终影响增长。
特别是各种经济政策不能影响国家经济长期增长率,这一分析的结果与现实经济增长特点是不相符。尤其是新古典增长模型蕴含着条件收敛的特点和趋势,这一特点与经济发展的现实差距也是较大的。
三、 AK模型
1. 模型数学表达形式。AK模型是所谓的内生增长理论的第一种形式。在AK模型并没有明确的区分技术进步与资本积累。事实上,AK模型中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混在了一起,其资本积累用新古典理论来研究,而知识资本的积累则用技术进步来研究,即知识在发生时才能进行积累。积累与报酬递减规律是矛盾的,因为,当各种不同种类的资本被积累,没有理由认为报酬递减律会使得边际产品下降到零,因为这种积累中的一部分正是技术进步为了克服报酬递减所需的。依据AK模型,维持较高增长率的方法就是把GDP中的较大比例用于储蓄,这一储蓄当中的某一部分会自动地转向维持较高的技术进步率,从而引致较快的增长。
总体而言,AK模型就是没有新古典模型中的报酬递减。AK模型理论的基础是下面关于资本存量线性齐次的总量生产函数:
可以看出,这一增长率关于储蓄率s是递增的。
2. 模型经济含义分析。对于增长过程的理解,AK模型提供的是“一刀切”(one-size-fits-all)的模式。这一模型既可以应用于已经积累了大量资本的发达国家,同样,也可以应用于非常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与新古典模型一样,AK模型也假定某一经济的增长过程是独立于世界其他地区发展之外的,除非国际贸易可以改变资本积累的条件,可以改变AK模型所涉及这种独立性。虽然如此,只要对于创新和积累的区分是次要的,AK模型在许多情况下都是一种有用的经济学理论分析工具。
通过对AK模型的分析,将看到AK模型如何被用于分析开放经济中贸易条件的影响。而且利用AK模型可以分析从马尔萨斯经济向长期增长的经济的转型以及金融约束、财富不平等和增长之间的关系,并用这一模型也可以用来讨论波动性、风险和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增长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3. 模型的适用性探讨。显然,AK模型直接放弃了资本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这显得很突然,在传统经济学看来是不符合常理的;而且AK模型不能预测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条件收敛被看作是经济学中的一条经验法则,如果把模型中的K视为物质资本,那么AK函数显然不符合经验规律。这使得AK模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说服力受到制约;但由于外部性或溢出效应的存在,AK模型有助于理解总体上的收益不变以及收益递增问题。
四、 产品多样化模型
1. 模型的数学表达形式。产品多样化模型在本质上讲是内生增长理论,但一般认为它是“基于创新的”(Innovation-based)经济增长模型,并且这些模型又属于平行的两个类别,或者两种研究思路。第一个类别是以罗默 (Romer,1990)为代表的产品多样化模型,第二类是以熊彼特为代表的基于创新的理论。
在此首先阐述罗默的产品多样化模型。罗默认为引起生产率的创新的形式是不断制造出新的而不一定是改进的产品种类。产品多样化模型源自新国际贸易理论,强调的是技术外溢效应。
产品多样化模型的源起基础是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Dixit & Stiglitz,1977)的生产函数,其基本形式如下:
其中,Nt表示中间产品的不同种类,每一种中间产品的生产需要Kit单位的资本。根据对称性的特点可以得出,总资本存量将在已经存在的Nt种中间产品中平均地分配,因此可将生产函数重新写成:
按照这一变形的生产函数,产品种类数Nt就是经济的总生产率参数,从而它的增长率也就是经济中人均产出的长期增长率。
2. 模型的经济含义。依据罗默的产品多样化模型,更多的产品种类将增加经济的生产可能性,因为这将允许某个给定的资本存量水平能够被用于更多的中间产品的生产,而每一中间产品的生产都是经历报酬递减的。所以,在产品多样化模型中,产品种类的增加维持了经济的增长。新的产品种类,或者说新的创新,是研究人员或企业家这一群体的研发投入的结果,而他们从事研发活动的激励则在于,如果能够持续创新,那么就将获得永久性的垄断租金。从经济学的意义上讲,这解释了经济增长的源泉是创新,或者说是新创造出来的差异化的产品。
在此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产品多样化模型中,仅有一种创新,那就是在同类中创造出新产品。
此外,这一模型也预言,退出或者更替并不发挥重要的作用。确实,更多的退出除了减少种类Nt(这一变量唯一的决定了总生产率)从而降低经济的GDP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意义。因此,“破坏性创新”在这里不发挥任何作用,而这一创新却是下文将要阐释的熊彼特模型中的增长驱动力。
3. 模型的适用性探讨。罗默认为,抛弃新古典增长理论关于技术外生以及规模收益不变的假定并且以假定技术内生和规模收益递增来代替之,是解决传统理论与经济事实矛盾的最佳途径。在罗默的模型中认为,生产新知识的私人收益率小于社会收益率。因此,收益可以假定是递增的,而且知识的溢出效应带来了外部性。所以,罗默用收益递增、知识的外部性来解释经济增长。显然这是和传统的古典假设不相符,在传统学者看来是异样的。并且模型中新知识的社会收益率递增也是和边际收益率递减不相符的;而且在现实经济发展中知识不仅仅向罗默假设的那样具有正的外部性还具有较强的负外部性;完全竞争的假设和现实的竞争社会也是有差距的。
尽管如此,如果竞争和更替问题不是特别重要的话,产品多样化模型就有着大量的应用。例如可以使用此类模型来分析持久的跨国生产率差异的原因,也可以使用此模型来分析风险、分散化和增长之间的关系。
五、 熊彼特模型
1. 模型的数学表达形式。熊彼特模型是基于创新的增长理论的第二种研究思路。这一模型源自现代产业组织理论,通常被称为熊彼特增长理论。这是因为,这一理论关注的是质量改进型创新,这种创新会使得旧的产品过时,从而与被熊彼特称为“破坏性创新”的力量密切相关。
熊彼特理论的基础是如下设定在产业水平上的生产函数:
其中Ait表示与产业i在时期t所使用的最新技术相关的生产率参数。在上述方程中,Kit表示此部门所使用的唯一的中间产品的数量,每一单位的这种中间产品由最终产品一比一地生产出来。总产出是各部门产出Yit之和。
每一中间产品由最近的创新者排他地生产和销售。在部门i中,一个成功地改进了生产率参数的创新者可以替换这一部门中的旧产品,直至他本身被下一个创新者所替代。因此,熊彼特分析框架的第一个含义是,较快的增长通常意味着较高的企业替代比例,因为这种破坏性创新的过程导致了新创新者的进入我旧创新者的退出。
尽管这一理论关注的是单个产业,并且明确分析了产业竞争的微观经济学机制,但是,所有产业事前相同之处的假定提供了一种简单的加总结构。特别地,容易证明,总产出依赖于总资本存量,并有也下人均生产函数的科布-道格拉斯加总的形式:
其中,劳动生产率参数At是部门特定的参数Ait的未加权的和。
2. 模型的经济含义。与新古典理论一样,经济的长期增长率由At的增长率给出。而这一增长速度率现在内生地依赖于经济范围内的创新率。
创新的投入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潜在创新者的私人花费,二是过去的创新者已经完成任务的创新的存量。后一项投入由公共知识存量组成,而当前创新者所做的正是希望增加这一存量。这一理论在模型化过去的创新的贡献方面是灵活的,既可能包括这样一种情形,即创新的形式是直接越过创新之前的最佳技术水平值,达到创新部门i中的一个新的技术参数值Ait,而这一参数值是之前相应值的?酌倍;也可以包括另一种情形,即创新的形式是赶上全球技术前沿,这里At通常表示所有国家所有部门的创新者可以获得的全球技术知识的存量。在前一种情形中,国家进行的是最先进的创新,这种创新是在最先进的产业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而在后一种情形中,创新只是实施(或者模仿)其他地方已经发展了的技术。
3. 模型的适用性探讨。按照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一方面,只要存在这创新的条件,那么创新就会不断持续下去,显然这是和经济发展的事实不相符的;另一方面,如果按照经济周期理论,那么就没有持久存在的行业或者产业,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相关的行业或产业就会没落,就会由朝阳产业变成夕阳产业,但是经济发展中往往不是这样的,有些基础性产业或者行业一直都是存在的。尽管如此,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强调企业家精神,指出了经济增长的一个源泉,对于经济持续增长意义重大。
六、 比较的结论
1. 理论的政策实际应用价值有待探讨。传统理论认为,政策力度小,那么绩效也小。但经济事实告诉我们,传统理论的这种观点不一定成立,当某种经济变量的变化已接阀值时,政策的细微变化有时会引起急剧的非线性变化。这表明,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对这种非线性变化应予以充分的重视,那种根据传统的线性模式预测政策变动的效应,有时导致严重的失误。新古典认为贸易自由化对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是线性的,但一些理论认为这种影响是非线性的,并强调政策的经验分析要充分考虑这种非线性特征。
2. 理论没有明显体现路径依赖问题。政策的增量变动不会影响产业分布格局,产业聚集在一定程度上是稳定均衡的,政策的反向变化不会引起产业分布结构的反向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说经济受到粘性的约束,或者具有了路径的依赖;也就是当政策反向变化时,其效应没有显现为与政策变动方向一致。那么,对区域经济政策而言,这种依赖意味着“坏”的政策,尽管实行期间很短,但具有长期的后遗症,例如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但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等,这些在古典经济理论中几乎没有提及。
3. 理论中缺乏非连续性的分析。许多地区都利用纳税者的钱来补贴企业,以便吸引更多的企业。这种补贴政策也受到不连续性的约束。这在传统的新古典理论中体现不明显,非连续性是包含聚集力的模型之特有性质,可以看出,此时产业布局的变动是非连续或突发性的。在非连续性或非线性情况下,分析政策的难度较大,因为实施相同的政策干预,可能第一次和第二次时的效应是大相径庭的,这种在古典理论分析中体现并不明显。
4. 理论中关于经济环境的政策影响强调不够充分。 政策效应分析,在传统的古典经济学中是注重单个经济政策本身的分析,如税收政策、贸易政策对财政收入、国民收入的影响等。而政策之间是互相联系的,只考虑某一种政策本身的研究是狭隘的,因为经济开放程度不同,经济环境不同,相同的经济政策的效应也是不同的。因此,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同一种政策的效应是大不相同的,这在传统的经济学研究中常常被忽略。
参考文献:
[1] (美)菲利普.阿吉翁,彼得.霍伊特,著.陶然,等译.内生经济增长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 库兹涅茨.各国经济的增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3] 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4] (美)威廉・阿瑟・刘易斯著,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5] R・索洛.经济增长论文集[M].北京:北京经济出版社,1989.
[6] 罗伯特・M・索罗.经济增长因素分析[M].北京:商务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