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1 16:38:2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骨关节病预防知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针对这一现象,《都市健康人》杂志社特邀武汉市第二中西医结合医院(672医院)中医科主任曹庭欣医生一同走进常青花园社区,为社区内广大中老年朋友及患者讲解骨关节病如何预防、诊治和护理健康知识。
骨关节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中老年健康的疾病,同时也是导致中老年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据调查,我国骨关节病患者总数已超过1亿人,有一半的病人10年致残率超过了50%,病史在15年以上的患者致残率几乎是100%。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骨关节病高发呢?曹医生说:“排除先天畸形和外部用力过度等情况,从中医角度来说人到中老年后,生理性机能减退,肝肾精血不足,致使筋骨失养,久而久之发生骨关节病;肝腑虚弱、风寒湿邪乘虚侵入,影响气血运行,经气不通畅;慢性劳损,比如常年从事低头、弯腰、久立等工作,致使气血、筋脉运行不利,导致肌肉筋脉骨骼营养障碍等都是引发骨关节病的常见原因。”
在已确诊患有骨关节病后将如何诊治,曹医生也给出明确指导:“一般情况下,建议采取保守治疗法,也就是说采用针灸、中药熏蒸、牵引等方法。对于中期且病程较长的患者,可相应选用微创手术治疗结合中医中药治疗,以达到疗效持续且毒副作用小的效果。而对于重度患者,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进行手术。术后结合中医中药治疗,并辅以康复锻炼”。
就脊椎手术这块,曹医生做了细致的解说:“就手术来说,有些技术目前是比较成熟的,而有些却是有相当风险的,所以需要慎重。比如腰椎手术,由于腰椎部位的可操作空间相对较大,所以此项手术比较成熟,而胸椎间隙相当小,操作空间几乎为零,因而胸椎手术根本没有,颈椎部位更多建议保守治疗,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采用手术治疗。”
一位白发苍苍的婆婆说:“讲得太好,给我们增加不少知识。我想咨询一下,我现在已有80岁了,右腿患风湿几十年了,目前不能弯曲、下蹲。这个病到很多家医院看过,有的医生建议换人工膝盖,有的医生建议不换。我现在不知道怎么办好,根据您的从业经验给我一个建议好吗?”
曹医生回答道:“在患者身体无其他疾病的情况下,有些医生会建议做换膝手术,但是这个手术的出血量很大,达到500-700cc,做完手术还需要有1-2年的康复治疗。在手术24小时后一定要马上做康复,否则人工膝盖周围的肌肉愈合后,换上去的膝盖依然不能活动。您目前已80高龄,我建议您先做一个核磁共振或关节镜,根据情况先保守治疗,如果不满意再做其他打算。”解答完居民的疑问,曹医生还特别提醒中老年人:“由于中老年人新骨生成的作用明显减弱,很多中老年人日常生活中会通过补钙来预防骨质疏松,但是在补钙的同时,还应补充另外几种微量元素。”
“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可预防骨质疏松。一般不建议服用维生素D药物,可以通过食物摄取,如牛奶、谷物、果汁中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另外还可以多参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此外镁是骨细胞结构和功能所必需的元素,对促进骨骼生长和维持骨骼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当钙和镁的比例为2∶1时,最利于钙的吸收利用。杏仁、腰果、花生、黄豆、瓜子、黑麦、小米、大麦、金枪鱼、鲭鱼、小虾、龙虾里含镁较多,可适量多吃;锌与钙在吸收的过程中会竞争同一载体,从而影响吸收;如果两者需要同时补,建议间隔2个小时。”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中医 预防保健
中图分类号:R19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355-02
Community Health Center Status of Traditional Preventive Health Services in China
Zhao Zhen Bian Li Fu Wenjiao
【Abstract】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TCM basic status in 5716 Community Health Centers in China in 2010, according to the “Guide for Chinese medicine services in the community (Trial)” by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hinese Community Health Center Status of preventive health services from preventive medicine, health care, rehabilitation, etc. The Conclusion is that Chines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of preventive health services systems have taken shape, the Chinese have basically started preventive health care services under the Support of national policy and implementation. But there is still about 30% loss of services, the implementa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further.
【Keywords】Community Health Center;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Preventive health care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医疗模式的转变,社区医疗是一项以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特点的六位一体的崭新的医疗活动,其中预防保健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决定了其在社区预防保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社区中医药服务指南(试行)》中指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积极参与传染病的预防工作;能开展2种以上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中医药防治一体化的服务,运用中医理论与技术,参与健康指导和行为干预;居民健康档案中体现中医内容。制定有中医药内容的适合社区老年人、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以及亚健康人群的保健方案,并组织实施;应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养生保健工作。”本文基于2010年全国5716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中东部2677所,中部1750所,西部1289所)中医服务基本现况的调查数据,从中医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对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现状进行分析。
1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基本现状分析
1.1 中医技术和方法预防传染病
全国共有3486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用中医技术和方法预防传染病,应用率达60.99%。其中东部1649所,应用率为61.60%;中部1055所,应用率为60.29%;西部782所,应用率为60.67%,见图1,图2。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传染病预防的初级承担者也是关键的预防环节,因此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用中医技术和方法预防传染病是一项非常有效的预防措施。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已应用中医技术和方法预防传染病,东部、中部、西部的应用率基本一致。
1.2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西医结合防治一体化
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慢性支气管炎、肿瘤、老年骨关节病等慢性病都一定程度采用了中西医结合防治一体化服务。具体数据见表1。
由上表可看出开展慢性病中西医结合防治一体化服务的比例与病种有较大关系。高血压、糖尿病、高血压这三种慢性病的中西医结合一体化服务的开展比例较高,其中高血压的开展比例达到了90%左右,中医的参与度非常高。肿瘤、老年骨关节病的开展比例较低,还应适当加强。
1.3 居民健康档案体现中医内容
全国共有3178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健康档案体现中医内容,所占比例为55.60%。其中东部1483所,所占比例为55.40%;中部996所,所占比例为56.91%;西部699所,所占比例为54.23%,见图3,图4。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首先应建立健康档案,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居民健康档案是否体现中医内容是中医药走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基础。居民健康档案体现中医内容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到60%,说明该项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1.4 重点及亚健康人群保健方案体现中医内容
全国共有347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重点及亚健康人群保健方案体现中医内容,所占比例为60.72%。其中东部1637所,所占比例为61.15%;中部1066所,所占比例为60.91%;西部768所,所占比例为59.58%,见图5,图6。
老年人、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是疾病的易感人群,这个群体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同样,亚健康人群也是社区卫生的重点服务对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用中医方法对重点及亚健康人群进行保健较为普遍,东、中、西部有一定的差异。
1.5 中医康复服务
全国共有417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中医康复服务,所占比例为73.04%。其中东部1965所,所占比例为73.40%;中部1292所,所占比例为73.83%;西部918所,所占比例为71.22%,见图7,图8。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康复服务工作在全国已经得到普遍开展,基本没有地域差异。
1.6 中医健康教育
全国共有428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中医药防病保健知识和健康教育服务,所占比例为74.88%。其中东部2055所,所占比例为76.77%;中部1290所,所占比例为73.71%;西部935所,所占比例为72.54%,见图9,图10。
从开展比例来看东、中、西部都达到了70%以上,说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中医药防病保健知识和健康教育比较普遍。
1.7中医药知识开展孕产妇保健咨询及指导
全国共有2786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用中医药知识开展孕产妇保健咨询及指导服务,所占比例为48.74%。其中东部1321所,所占比例为49.35%;中部827所,所占比例为47.26%;西部638所,所占比例为49.50%,见图11,图12。
图12 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用中医药知识开展
孕产妇保健咨询及指导服务机构比例(%)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用中医药知识开展孕产妇保健咨询及指导服务还不够广泛。
2结语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到,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推行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各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基本展开。其中,开展慢性病中西医结合防治一体化服务、中医康复服务及中医药防病保健知识健康教育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比例已达到了70%,应用中西医结合一体化防治高血压已达到90%,应用中医技术和方法预防传染病、在重点及亚健康人群保健方案体现中医内容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比例已达到60%,居民健康档案体现中医内容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比例为55.60%,运用中医药知识开展孕产妇保健咨询及指导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比例为48.74%,说明各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融入社区卫生医疗服务,但尚有30%左右的缺失,推行工作还应进一步加强。在推行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融入社区卫生医疗服务过程中,应重点围绕预防保健、医疗、护理、康复、健康教育等方面,推广针灸、推拿、正骨、药膳、贴敷、导引、气功锻炼等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应用,开展社区人群中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慢性支气管炎、肿瘤、老年骨关节病等慢性病的防治工作。
参考文献
[1]王铮,龚勋,陈瑶等. 武汉市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分析[J]. 中国卫生经济, 2008年10期: 45-47.
[2]姚云,侯万里,卢祖洵等.湖北省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效率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0年09期:46-47.
[3] 党勇;?傅鸿鹏;?赵琨等.2008年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联系城市工作进展情况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09年04期:39-41.
[4] 任建萍,郭清,蒋建敏.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培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09年03期:28-30.
[5]刘玲玲,王丽,戴真.加强社区公共卫生网络建设的探索[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年04期:25-26.
[6]王宜静.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年04期:31-32.
【摘要】目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多为老年患者,对老年全髋置换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及术后并发症,不良反应等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对24例行全髋关节置换(THR)的老年髋关节骨关节病及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别对心理护理、营养支持、训练等术前准备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等进行观察、分析、总结。结果24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无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护理
髋关节病、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骨关节病不断增多,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全髋关节置换就是通过关节置换手术,重新获得一个无痛、能够活动的关节,从而使老年患者重新过上正常的生活。但由于高龄患者各系统脏器功能衰退,常伴有内科疾病,手术耐受性差,术后并发症多,护理难度大。我院在2007年1月~2009年6月共施行24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24例。年龄45岁~84岁,平均年龄73岁。其中男性8例,女性16例,女性与男性比为2:1。全组并存心脑血管疾病8例,并存糖尿病20例,并存呼吸系统疾病18例。伴内科疾病的占全组病例的80%。本组病例中其中患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4例,其余均为外伤后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2例,其余均为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恐惧感和孤独感是老年人特有的心理状态,在骨折创伤后显得更为突出。针对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特点,责任护士要热情对待患者,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细心周到地做好基础护理。做好家属思想工作,鼓励家属陪伴,使之有安全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手术的必要性,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康复训练知识,让其了解手术过程及愈后,从而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2.1.2做好术前的各项辅助检查,积极控制并存症因老年人术前并存症多,应常规做好实验室检查、血生化、心电图检查、X线片,以掌握患者的健康情况。8例患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患者请内科会诊,根据内科医生建议口服降压药,并定时监测血压情况,8例患者血压均控制在140—150/80—95mmHg之间。对2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血糖情况,12例给予口服降糖药即可控制于正常范围内,对8例顽固性糖尿病患者给予普通胰岛素每餐前30分皮下注射,加晚上10点优泌淋皮下注射,并每天监测血糖5次,8例顽固性高血糖患者餐前血糖均控制在
2.1.3加强营养支持老年患者常因牙齿松动咀嚼困难,加之胃肠道功能减退而导致营养状况较差,因此改善其营养状况,增强抵抗力,是术前的重要内容。应适当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对胃纳差进食少的患者,采取静脉补充营养的方法来改善全身状况。对水电解质或酸碱平衡紊乱者,术前给予纠正,并要求吸烟者禁烟。
2.1.4做好患者术前指导、床上排便训练及下肢等长等张收缩训练的指导[3]术前训练的目的是使患者预先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并明确注意事项。
2.2术后护理
2.2.1护理
患者术后返回病房时,护士一定要指导正确搬运,托住患侧髋部及下肢,尤其是保持髋部稳定性。平卧6h,术后患肢保持外展30度中立位[1]。两大腿之间放置梯型海绵垫,防止患肢外旋、内收,预防髋关节脱位。6h后可协助患者翻向健侧,双腿间夹梯型海绵垫,避免向患者侧翻身。为防止内旋术后可穿防旋鞋(即“T”字鞋),防止假体脱位。
2.2.2病情观察
密切监视生命体征,予心电监护。注意患者意识状态。吸氧,根据SPO2监测调节氧流量。对于合并心肺疾患者控制输液量及速度,防止肺水肿、心衰。对20例糖尿病患者继续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注射,8例高血压患者按术前继续口服降压药,并观察伤口情况,以防伤口感染。
2.2.3创口负压引流的护理
因该手术暴露广泛,术后渗血较多,术后常规行持续负压引流,保持引流通畅,吸出渗出液以利软组织对假体进行包裹,还可避免创口积血而感染及防止术后血肿形成。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色,若引流量多且鲜红,则及时报告医生。本组24例病例中,20例患者均在手术后48小时拔除负压引流管,3例患者引流量较多,延迟到72小时拔除,1例患者因堵管引流不畅,局部形成血肿,经对症处理后引流畅通,于72小时拔除引流管。并应密切观察患肢肿痛,远端血运及趾关节活动情况,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2.2.4加强营养护理
术后给予加强营养可减少术后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应注意调节患者饮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外,同时加强静脉营养支持.
2.2.5疼痛的护理
术后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此手术创伤较大患者术后疼痛较剧烈。剧烈的疼痛不仅给病人造成精神躯体的双重创伤,还可以引起循环、呼吸功能紊乱及代谢、内分泌功能失调,而且严重者可影响疾病的转归,现临床上使用镇痛效果明显。本组病例中18位患者使用镇痛泵,使用镇痛泵患者中14位患者术后1-3天内疼痛评分3-4分,18位患者均于术后48小时拔除镇痛泵,拔除后均无明显切口疼痛表现。6位患者无条件使用镇痛泵者,在术后3天内切口疼痛评分达6分以上,均给予药物止痛,术后3天后疼痛缓解。并要做好心理护理。
2.2.6预防切口感染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是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3],也是造成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老年患者全身和局部机体抗感染力差,THR创伤大,再加上假体的异物作用,创口感染的可能性比其他一类切口大,作好切口感染的预防对保证手术成功至关重要。因此本组24例病例中均于术前1-2天用抗生素,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至体温正常3天后停用,一般5-7天,术前并存感染者应适当延长。术后注意观察敷料包扎情况,要求做到敷料清洁干燥,如有浸湿,随时更换。做好大小便的护理,避免污染创口。保持创口负压引流通畅,及时吸出渗出液以避免创口感染。
2.2.7预防肺部及泌尿系感染
术后患者需卧床,活动减少,再加上并存呼吸系统疾患,易发生肺部及泌尿感染,因此要严密观察体温变化,保持病房空气新鲜。对患者要定期拍背,鼓励和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有效咳嗽、排痰,24组病例中7例患者使用全麻手术后气管黏膜损伤,咳嗽无力,痰液粘稠,给予雾化吸入每日2次,持续3日后症状缓解,有效防止了肺部感染。保持会清洁,鼓励多饮水,防止泌尿系感染。
2.2.8预防压疮
老年人血循环差,术后活动减少,机体反应低下。加上传统观念认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忌翻身,以免脱位,以及患者怕翻身导致疼痛等原因,致使局部受压过久,易发生压疮。18例糖尿病患者均卧气垫床,并鼓励患者进行抬臀运动,每1~2h抬高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翻身必须由护士操作,避免拖、拉、推等动作。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防止潮湿、摩擦和分泌物刺激。教会家属正确使用便器。及时评估患者营养状况,给予高营养、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必要时根据医嘱输血或静脉滴注营养物质。
2.2.9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除预防术后髋关节脱位外,术后由于患者活动少、卧床久,易发生深静脉栓塞(DVT)。DVT形成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其高发期为术后1~4天[4]。因此我们应注意观察,若病人患肢明显肿胀且皮肤发绀、皮温较健肢高、潮红、有条索感应高度怀疑DVT可能,应立即处理并严密观察病人有无胸闷、气紧、紫绀等肺栓塞症状。为预防DVT发生,本组24例病例均于术后第一天指导病人进行下肢被动活动,并协助病人做小腿部的肌肉挤压运动,并遵医嘱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药。但若怀疑DVT形成则禁止做小腿部挤压运动,避免栓子脱落随血流引起急性肺栓塞。
3小结
近年来,老年手术患者的比例呈增加趋势,随着手术适应证范围的扩大,使老年患者许多过去难以手术治疗的疾病通过手术得到了治愈。针对老年手术患者并存的各种内科疾病及其它的不利因素,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措施。通过精心的术前充分准备及积极针对性的治疗内科并存疾病,并加强术后病情观察,营养支持,护理,负压引流管的护理及各种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24例老年术后患者均于术后2至3周顺利出院。THR可改善老年髋关节骨关节病及股骨颈骨折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娄湘红同期完成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34例[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9):17。
[2]高德华骆贤萍刘琴高危、高龄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体会[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11):13-14。
[3]黄冰张国珍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1):41。
目的: 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OA临床观察 方法:对57例膝OA患者采取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配合中药熏洗进行治疗 结果: 57例患者中,临床治愈20例,占35.09%;显效23例,占40.35%;有效14例,占24.56%;无效0,总有效率100%。结论: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OA具有显著的疗效。
关键词:玻璃酸钠; 中药熏洗; 膝OA; 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
R28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184-01
膝骨性关节炎(简称膝OA)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目前,本病已严重影响着中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笔者自2013年2月~2014年5月,对本院就诊的57例膝OA患者,采取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配合中药熏洗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57例患者,男16例,女41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83岁,平均61岁,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10年,体形肥胖者27例,左膝发病23例,右膝发病的24例,其中10例双膝发病,7例既往有患膝及膝关节周围外伤史,,5例患者有糖尿病史,17例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全部病例均符合(1)膝OA临床诊断标准;(2)X线提示:关节间隙狭窄,髌骨上下缘及髁间嵴骨质增生,关节骨端骨质出现硬化或衰变现象。
1.2 临床诊断标准,参照美国大学风湿病诊断及治疗标准委员会的骨性关节炎分会制定的膝OA诊断标准,(1)过去的几个月中膝关节经常疼痛;(2)关节活动时出现骨擦音;(3)膝关节晨僵≤30分钟;(4)年龄≥40岁;(5)体格检查时见膝关节骨性膨大,具有上述的1、2、3和4,或者1、2和5,或者1和5者,可以诊断膝OA(其敏感性为91%,特异性为86%)。
2 治疗方法
2.1 关节腔内注射方法:
药物选择:玻璃酸钠注射液(规格2ml:20mg,分子量:60万-150万;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方法:患者取仰卧位,下肢屈膝90度,髌骨下缘、髌韧带外侧1cm处(外侧膝眼)。定好位后,进行局部消毒,用10ml注射器,7号针头与胫骨平台平行,向内呈45度角,穿刺进入,确定针头进入关节腔后,先进性回抽,确定无回血。如果有积液,待积液抽吸完毕后,再缓慢注入玻璃酸钠注射液2ml:20mg。术毕用无菌敷贴覆盖穿刺部位。然后轻轻活动膝关节,使药液在关节腔内均匀扩散至关节面。每周注射一次,五次为一疗程。次日开始进行中药熏洗。
2.2 中药熏洗方法:
药物组成:山楂20g 花椒30g 三棱15g 莪术15g 川芎15g 草乌30g 川乌30g 五加皮15g 防己15g 鸡血藤30g 伸筋草30g 透骨草30g 海桐皮15g 。方法:将上药置入药皿中加适量冷水浸泡半小时,然后煮沸约40分钟,将药液倒入盆中,加陈醋250ml,将患膝置于其上,进行熏蒸,待药液冷却至50度左右,用毛巾蘸药液热敷外洗40分钟,每天2次,一副药熏洗2天,5周为一个疗程。
2.3 健康教育:
对膝OA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工作,主要目的是对其进行膝OA的病因、预防等相关知识的教育,调整和改变其生活方式,保护关节;减少加重关节负担不合理的运动;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注意保护关节,预防关节受到损伤。身体肥胖者进行减肥。
2.4 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可维持或改善关节活动范围,增强肌力,改善患者本体感觉和平衡协调功能,提高关节稳定性,改善关节功能。[1]让膝OA患者进行肌肉力量训练、提高耐力的训练等。其训练强度,以患者身体能够耐受,不引起局部关节肿胀、疼痛为限。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评定: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订。临床治愈:膝关节肿胀疼痛完全消失,关节活动恢复正常;显效:关节疼痛明显减轻,肿胀基本消失,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有效:疼痛肿胀有所减轻,膝关节功能有所改善;无效:疼痛肿胀无减轻,膝关节功能无改善。3.2评定结果
57例中,临床治愈20例,占35.09%;显效23例,占40.35%;有效14例,占24.56%;无效0,总有效率100%。
4 讨论
膝OA以膝关节疼痛、活动不利及膝关节畸形为主要临床表现,挤压髌骨时可有压痛和摩擦感。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病变及软骨周围的骨质增生。对其病因和发病机理,一般认为与骨内高压、氧自由基、关节载荷传导紊乱、自身免疫反应、细胞因子和酶等有一定关系。玻璃酸钠为关节滑液的主要成分,是软骨基质的成分之一。在关节腔内起作用,减少组织之间摩擦,同时发挥弹性作用,缓冲应力对关节软骨的作用,发挥应有的生理功能。关节腔内注入高分子量、高浓度、高粘弹性的玻璃酸钠,能明显改善滑液组织的炎症反应,提高滑液中玻璃酸钠含量,增强关节液的粘稠性和功能,保护关节软骨,促进关节软骨的愈合与再生,缓解疼痛,增加关节活动度。
膝OA属中医“痹证”、“骨痹”等范畴,是中老年人易患的一种慢性关节病。其病因多由风、寒、湿三邪雍闭经络,侵袭骨脉所致,为气血凝滞涩不行之病。以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消炎止痛为治则。本方用山楂性温兼入肝经血分,能通行气血,有活血祛瘀之功。花椒,辛、温,“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下气”。三棱、莪术配伍破血祛瘀,消肿止痛。川乌、草乌、海桐皮温阳祛寒,通络止痛。防己、五加皮利水消肿。鸡血藤、伸筋草、透骨草舒经活络、止痛。加陈醋增加渗透作用,上药配伍,共奏活血祛瘀,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之功。
使用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功的药物进行熏洗,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少炎性渗出,促进渗出的吸收,加快病理产物的排泄,与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配合使用,起到内外结合,相互促进,提高疗效的作用。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病膝的防护,减少损伤,通过适当的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可增加肌力,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髋臼;髋脱位骨关节炎;髋臼发育不良;X线;X线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中图分类号:R445.4;R6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118(2015)04-0008-04
髋臼发育不良(AD)是胚胎时期某些因素导致先天性髋臼发育障碍。因为临床症状不明显而隐匿,常因并发症而就诊;晚期常有骨关节炎(OA)发生而丢失了治疗时机。因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尤为重要[1,2]。为此,我们分析近5年的成人AD患者的影像资料134例,进行对照测量,借以了解继发性骨关节炎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髋臼发育不良患者134例,男51例,女83例。年龄20~72岁,中位数43.5岁。髋部疼痛83例,髋部酸胀不适12例,跛行11例。髋关节无异常表现28例。按照是否患有继发性骨关节炎将其分为两组。单纯髋臼发育不良组98例,男37例,女61例。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组36例,男14例,女22例。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的诊断标准参照吕厚山[3]制定:1)髋臼旁软组织钙化,髋臼白线增厚髋臼增生硬化。2)股骨头或髋臼囊状改变。3)股骨头边缘增生性变形。4)关节间隙变窄。具备关节间隙变窄加前三项的任何1项者,即诊断为:髋关节骨关节炎。
1.2髋臼发育不良的影像学参数及诊断标准
1)CE角<20°诊断为髋臼发育不良,CE角在21~25°为临界。2)Sharp角>45°诊断为髋臼发育不良。3)髋臼指数<41.6%诊断为髋臼发育不良。4)髋顶切线角≤0°诊断为髋臼发育不良。5)股骨头覆盖率<75%诊断为髋臼发育不良。
1.3髋臼发育不良的分期标准
I期:股骨上移<骨盆高度的0.1%,或者股骨头脱位<50%;Ⅱ期:股骨上移0.1%~0.15%,或者股骨头脱位50%~75%;Ⅲ期:股骨上移0.16%~0.2%,或者股骨头脱位76%~100%;Ⅳ期:股骨上移>0.2%,或者股骨头脱位>100%。
1.4方法
1)所有患者均采用柯达DR3000摄骨盆X平片。59例患者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64排螺旋CT扫描机进行扫描,层厚5mm,层距5mm,管电压120kV,管电流215mA。20例患者采用3.0T磁共振成像系统行SE序列冠状位与轴位扫描,层厚3mm,层距1mm,图像均通过传输系统至工作站,对骨盆图像进行测量。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l5.0统计学软件,所获数据两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
2结果
2.1一般结果
单侧髋臼发育不良49例,双侧髋臼发育不良85例。croweI期91例,Ⅱ期24例,Ⅲ期12例,Ⅳ期7例。CE角<20°者91例,sharp角>45°者43例,髋臼指数<41.6%者62例,股骨头覆盖率<70%者111例,髋顶切线角≤0°者123例。shenton线不连续107例,Calve线不连续123例。髋关节内侧间隙增宽103例,髋关节上间隙变窄36例。出现并发症者123例,其中髋关节半脱位和脱位者99例,囊状改变48例。X线片、CT、MRI对134例髋臼发育不良患者并发囊变的检出率分别为35.82%、59.70%和100%。继发髋关节骨关节炎36例;双侧8例,单侧28例。年龄偏大者易继发骨关节炎,多在40~60岁之间,两组年龄分布有显著性差异。
2.2影像学参数结果
继发骨关节炎组的髋关节内侧间隙大于单纯发育不良组;两组比较P<0.05~0.001。均具有显著性差异。见表1。
2.3影像表现
2.3.1X线表现患髋均见髋臼变浅、髋臼顶向外上方倾斜、髋包容股骨头不足。髋臼上方密度增高10例。髋臼外侧唇增厚12例,髋关节上隙均狭窄,骨囊变48例,单纯髋臼囊变28例,头、臼均囊变者10例,多呈接吻状,单纯股骨头囊变10例。2.3.2CT表现患臼顶外侧骨质见不同程度发育不良,同时前后唇也有不同程度发育不良,其中前唇发育不良36例,前、后唇均发育不良20例,表现为前后唇变短,髋臼容量小,不能容纳股骨头。唇缘硬化、变尖、赘生物形成8例;上隙变窄4例。向外脱位10例,前脱位4例。骨囊状改变34例,其中股骨头囊状低密度透光区6例。髋臼见囊状低密度透光区12例,(单发囊变2例,多发囊变10例,沿髋臼边沿串珠状)。臼、头同时囊变16例,呈一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囊性透光区。2.3.3MRI表现MRI轴位扫描前、后唇变短,股骨头不能被髋臼完全覆盖;冠状位扫描臼顶唇短,向外上倾斜。股骨头向外上移位8例,关节软骨的表面粗糙6例、局部变薄且厚薄不均,异常低信号影,臼外缘低信号的骨质增生。关节腔积液4例,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20例均有关节周围骨囊变,边缘光滑,周围有完整短T2信号环。
3讨论
有文献报道[3]髋臼发育不良率1.63%,由于早期常无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症状逐渐出现,40~60岁之间最为多见[1]。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当髋臼发育不良时,股骨头被包绕不全,股骨头上半球向外移位,球窝关系紊乱致使关节软骨和骨内的原有的应力关系发生改变,原有合理生物力学平衡关系被打乱,致软骨逐渐出现退化、软骨下囊性变、关节间隙变窄,从而继发骨关节炎[2]。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有27.3%继发骨关节炎,这部分患者均合并有髋关节周围不同程度病理改变。髋关节发育不良并发骨关节炎与年龄、性别及职业有关。女性高于男性,女性是男性的4~6倍;成人高与青少年,40~60岁多见;城市高于农村,农村体力劳动较多;近期高于从前,生活条件较差,儿童保育措施较差,儿童髋关节锻炼较多。儿童及青少年时期加强锻炼,可有效降低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发生率。髋关节发育不良以髋关节疼痛来诊者为多,与国内文献[4-6]报道一致。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影像学测量对诊断髋关节发育不良至关重要,诊断髋关节发育不良以测量髋臼指数、Sharp角、髋顶切线角较为可靠,因为它们不受股骨头变化的影响,而多数学者报道认为测量CE角作为主要诊断依据[4,7]。一旦髋臼外缘出现增生,致外缘向外延伸,CE角就会加大,而股骨头有变化时致股骨头中心外移也会造成CE角过小。髋关节发育不良并发骨关节炎股骨头覆盖率更小,髋臼发育变浅,关节应力增大,与文献[8]报道相符。继发骨关节炎组的CE角和髋顶切线角更小,反映了继发骨关节炎组髋臼更浅,而承受应力更大[9];继发骨关节炎组髋关节上隙变窄,是关节软骨损伤更重所致。本组髋关节发育不良并发骨关节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周围骨囊变,是髋关节退变所致,与文献[5]报道相符。CT轴位片可见髋臼顶唇、前后唇及髋臼的全貌和髋臼各部分的形态学状况,并清晰展现关节的骨性间隙。髋关节发育不良并发髋关节脱位,则髋关节CT轴位片可见股骨头向外或前外移位,关节后隙增宽。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由于运动形式所致外上脱位多见。X线平片不能诊断,CT轴位扫描对髋关节前脱位诊断较准确;只要有软骨下小囊变,即可诊断;可清楚展现髋臼局限性骨硬化,内有单个或多个囊性低密度区,多个低密度区呈串珠状,大型囊变边缘硬化。CT冠状位扫描股骨头囊变与髋臼囊变呈接吻状,有人称为“对吻囊变征”[4,10]。MRI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表现为髋关节周围骨囊变,边缘光滑;继之关节软骨表面高低不平、厚薄不均等,髋臼边缘骨质增生;关节腔积液。MRI诊断率明显高于X线片和CT,能充分展现囊变的部位、形态、大小。通过临床资料的梳理,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影像学诊断以MRI最好,CT次之,X线平片较差。预防要从新生儿时期做起,加强髋关节锻炼,适当增加髋关节的运动负荷,增加骑物环抱动作训练,借以刺激髋臼的生长发育,降低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发生率。对古今育儿知识和技术要进行全面系统分析,去粗取精,保持传统而科学的育儿知识,借鉴现代育儿知识的优点部分,将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在一起,使得未来的育儿知识更加科学而健康,不要一味追求时尚而丢弃优秀的文化。
参考文献:
[1]张保付,南静,陈四虎,等.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的影像学表现[J].中医正骨,2014,26(1):55-59.
[2]石学锋,布金鹏,李金松.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生物力学改变及治疗现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3,11(17):1202-1203.
[3]潘群艳,马苏亚,严佳梅,等.三维超声在筛查新生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中的探索性应用[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2,33(1):42-44.
[4]李世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并骨关节病的X线诊断[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0,8(1):32-34.
[5]张建军,张艳艳.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449-451.
[6]李开成,余强.成人重度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性骨关节炎的CT表现[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2,16(2):139-141.
[7]周清,荣阳,李丹,等.成人髋臼结构发育的X线鉴别诊断价值与进展性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0):92.
[8]王振英,孙鹏,陈伯华,等.股骨头髋臼覆盖率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3,39(4):450-451.
[9]陈晓东,杨连梓.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有限元研究及带上范围初探[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5,15(3):17-20.
【中图分类号】R1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2-0174-01
1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及对老年期疾病的影响
按照联合国的标准,60岁以上老人比例如果超过10%就算老龄化社会。1982年还是壮年型国家的中国,在2000年就已经宣告进入老龄化社会。西方国家从青壮年步入老龄化,大多数都经历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自然过程,其中,法国130年,瑞典85年,澳大利亚和美国79年左右。然而我国只用了不到18年,并且在今后一个很长的时期内都保持着很高的递增速度,属于老龄化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2009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1.69 亿,占总人口的13%;且正以平均每年3.3%的速度增长,2050年将达到4亿,老年人口的比例将达到25%,即每4个人中有1个老年人,这比英、法、德、意、日五个发达国家的人口总和还要多,是全球老年人口绝对数最多的国家,其影响甚为广泛而深刻,是对全社会经济、文化、家庭、健康和医疗保健等各个方面的严峻挑战。
我国老龄化的特点是“未富先老”。发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都在5000到1万美元以上,而中国目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才刚刚超过1000美元,仍属于中等偏低收入国家行列,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
老年人口的病残率和死亡率明显地高于其他年龄组,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人口死亡年龄构成近40年来有相当深刻的变化,1955年40%的死亡人口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21%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到了1995年,死亡人口发生在5岁以下降至21%,而65岁以上升至43%;预计到2025年,5岁以下将只占总死亡人口的8%,而65岁以上则将上升至63%,充分说明老年人口同时是脆弱的人群,可见老年人的医疗保健任务之艰巨。
我国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目前超过1500万,比五个新西兰的人口还要多;我国的残疾老人目前有4500万,已经相当于一个韩国;我国老年痴呆症患者目前约有600万到700万,远远超出新加坡的人口总和。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率是全体人群的3.2倍,伤残率是3.6倍。由于老年人患病率高,患病种类多,患病时间长,因而就诊率及住院率均高,住院时间长,占床位的比例增加,医疗费用高。统计显示,占社会人口13%的老年人,消耗了近80%的总医疗费用。据统计,60岁以下病人平均住院费用为7471元,老年人则为12679元,是前者的1.7倍。因此是一个重大社会公共卫生问题。
2 老年期疾病的特点
老年人群是一个特殊的人群,由于人的老化,人体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都发生一系列变化,其疾病发生发展有其特殊的规律,使老年人患病的表现和处理方法与中青年的情况不尽相同,老年病的诊断、治疗均有其特殊性。尤其是老年人常常可同时合并存在几个系统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脑血管意外、老慢支、肺气肿、骨质疏松症可同时发生在一个老人身上。另外老年人肿瘤的发生率越来越高。
老年病在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和预防上与年轻人存在较大差别,其特点主要表现为:①多病共存,一般老年人均患有2~3种慢性病,据我科统计,在住院的老年患者中85%同时患3种主要疾病,50%同时患4种以上主要疾病;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慢性病数为4.3种,75岁以上为5.9种,我科一位84岁的女性高龄患者有14个诊断。②发病缓慢,老年病多属慢性退行性疾病,有时生理变化与病理变化很难区分,一般早期变化缓慢,容易误认为老年生理变化,如有些老年人智力减退,动作不灵、肢体发僵,以为是人老的变化,后来发现是早期帕金森病;有些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初期症状也不明显,常常是经过一段时期后才发现。③临床表现不典型,如老年人体温调节功能差,发热反应较一般人低,甚至有些严重的感染,如:肺炎、肾盂肾炎,在一般人可发生高热,而老年人体温不升;老年人痛觉不敏感,一般人剧痛的疾患有些在老年人反应很小,如急性心肌梗死在老年人可能只有一些不适感。特别是有些老年人患病常先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如有的老年人患心脏病时,首发症状是昏厥,有些严重肺部感染主要表现嗜睡;④发病诱因与年轻人有时不同,如心肌梗死的诱因在老年人不一定是运动过量,在情绪激动或饮食不当时也可诱发;⑤容易发生并发症或出现脏器功能衰竭,在老年病治疗别强调早期活动,尽量减少卧床时间,康复医疗在老年病的治疗上尤为重要;⑥药物治疗易出现不良反应,老年人用药剂量要适当减少,对可用可不用的药物最好不用。有些药如巴比妥类药物在老年患者中易导致低体温,洋地黄类药物易出现中毒反应,对肝肾功能影响大的药物更要慎用。因老年人多病共存,所以同时服用药物的种类也很多。据统计,老年病人服药5种以下10%~20%会产生不良反应,服药5~9种80%会产生不良反应,服药10~15种100%会产生不良反应。
据统计,老年人主要慢性病构成中,心脏病占13%,脑血管病占7%,高血压占15%,老慢支占13%,骨关节病占14%,消化系病占11%,糖尿病占3%,眼疾患为5%,其他为19%。关于老年人的死因,据全国13省市的统计,前四位是脑血管病、心血管病、癌肿及呼吸系统疾病。
老年医学(Geriatrics)是医学的一个分支,是关系到老年人的临床、预防、治疗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学科,主要研究导致老年人病残或死亡的多发病、常见病。老年病除了与儿科及产科无关外,与其他临床各专科都有密切联系,主要包括以下三类:①老年特有的疾病:如老年期痴呆、帕金森病、前列腺肥大、老年性骨关节病等;②老年人多发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病、肺炎、肺心病、骨质疏松等;③老年人和非老年人都可见的疾病:如高血压病、糖尿病、恶性肿瘤、胆石症等。老年医学的目标是防治老年疾病,提高健康预期寿命;对生命的最后阶段提供系统的医疗和社会支持;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维持老年人身心健康。老年医学的首要任务是利用基础医学、流行病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相应知识和手段,探索病因;指导临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干预;通过对老年人进行定期体检和宣传教育,及时有效地提供医疗、护理和康复服务来降低老年人群体中常见、多发疾病的患病率。因此,开展老年医学工作,要更新理念,强调以健康为中心的积极健康促进观念,并以此代替既往的以疾病为中心的被动等待病人上门的思维定式。
3 对老年内科疾病应进行综合治疗
老年病的内科治疗应该从老年患者的特点出发,把提高老年病人的生活质量作为治疗目标,要考虑到方便老年人就诊及提供住院的便利,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延长老年人的生命。若在专业上分科过细,则对老年病的治疗不利。对待老年内科疾病,更全面地分析才能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手段,既要治疗“疾病”,更要关注“生命质量”。老年医学更注重“人”,而非只注重“病”,需要多学科合作的整体治疗模式,简单的专科整合不是老年医学科。近年来,针对个别脏器的诊疗手段越来越细化,但用在老年病治疗时采用过多过细的专科医疗未必就好,因为这种治疗手段可能对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缺乏益处。老年人往往是多种慢性疾病缠身,由于衰老而发生的多脏器的功能减退是不可逆的。因此,要辩证地看待具体情况,不可一概而论。老年病人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相同的年龄、同样的诊断可能需要完全不同的治疗方法,个体化治疗是特别要强调的。例如,一个长期高血压的老年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因高血压可导致的动脉硬化是全身性疾病,患者除了有冠样硬化,往往同时存在脑动脉硬化,如果在心肌梗死急性期的治疗时硝酸甘油用量过大或静滴速度过快,导致血压下降过快,使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在此基础上形成脑梗死,这些都不是理论上的空谈,是血的教训。
前面已叙述,老年患者多种慢性病共存,用药数量、品种比年轻人显著增多。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已经低下,多种药物在体内相互作用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副作用,不一定产生医生所希望的疗效。老年人用药副作用的发生与机体免疫力降低、服药品种多少、用药时间长短有关,肝脏的解毒功能、肾脏的排泄功能都是在用药前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老年患者因用药种类较多,要做好详细的用药记录,医生要熟知药物的药理作用和副作用,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用药,短期用药能达到治疗目的就不要长期用药。
4 老年病科可对老年疾病进行全面整体的治疗
老年人由于年龄关系,常常同时患有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内分泌、神经精神等多系统的疾病,如果分科看病,就可能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要解决这个问题,建议老年人初诊最好先到老年科。这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决定的:
4.1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随着老年人的年龄增长,机体出现一系列衰退性的变化。故老年人需要安全、饮食、运动、自我保健全方位的健康知识,而老年病专业人员是老年人得到全方位健康知识的基本保障。
4.2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老年人精神活动能力减弱,如记忆力下降、孤独、抑郁、多疑、情绪不稳定、脾气暴躁等。这时老年病专业人员的耐心、热心和良好的沟通技巧是有效加强情感沟通的桥梁。
4.3 老年人患病的特点:
4.3.1 发病缓慢、临床表现不典型:由于老年人感受性的降低,往往疾病已经较为严重,却无明显的自觉症状或临床表现。老年病专业人员善于观察老年人的病情变化,可以准确评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为及早诊断提供依据,避免延误诊治。
4.3.2 多种疾病同时存在:约有70%的老年人同时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疾病,故治疗老年病要综合考虑影响老年人健康转归的各种因素,制定全面的治疗护理计划。
4.3.3 病程长、恢复慢、并发症多:老年病人免疫力低,抗病与修复能力差,致病程长、恢复慢,而经验丰富的老年病科专业人员会特别注意观察病情,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疗护理目标,协助老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总之,老年病科是专门针对老年人的疾病特点而设置的。针对老年患者症状不典型、多致病因素、多脏器功能减退、多种疾病并存的特点,由多学科组成的治疗小组为患者提供全面检查、诊断、强化干预治疗和健康指导等“一站式”医疗服务,为老年心、脑、肺、肾等多脏器功能损害和急性重症病例的抢救提供最有效的治疗。
g.198例患者中有苔溃疡145例, 无苔溃疡53例。⑤31例无症状GU患者中有2例高位溃疡后经病理证实癌变, 占镜下无症状GU病例的6.45%。198例无症状消化性溃疡患者, 经快速尿素酶检查或14C呼气试验检查, 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152例, 阳性率为76.77%。⑥伴发糖尿病11例、高血压病33例、冠心病12例、退行性骨关节病变2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5例, 部分病例同时有2~3种伴发病。结论 胃镜对无症状消化性溃疡的诊断意义重大。老年人无症状GU镜下表现有上移倾向;无症状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较普通消化性溃疡少。
【关键词】 无症状消化性溃疡;胃镜特征;分析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6.037
众所周知, 消化性溃疡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每一位临床医生对其都不陌生。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 即胃溃疡(gastric ulcer, 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 DU), 是一多发病、常见病。据不完全资料统计, 10%的人一生中至少会得过一次溃疡 [1, 2]。统计资料显示, 在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患者中约有15%~35%的患者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 发病隐蔽, 难于发现, 其属于消化性溃疡的一种特殊类型, 《内科学》第8版[1]称之为“无症状性溃疡”。这部分患者多在因其他疾病作内镜或X线钡餐检查时被发现, 或当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时, 甚至于尸体解剖时被发现。这类消化性溃疡消化道症状不明显, 年龄相对较大, 基础疾病多, 并发出血或癌变后往往难于止血, 死亡率较高。对此病症, 在临床治疗方面经不断的研究与探讨, 患者得以更好的治疗与预防[3]。临床医生可以通过胃镜对患者的胃、十二指肠及食管病变进行直观的观察, 并可顺便活检病变组织, 获得病理学诊断。目前胃镜检查是诊断胃、十二指肠及食管疾病最可靠的方法, 也是诊断上消化道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4-6]。本文观察分析无症状消化性溃疡患者胃镜下的特征,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01年1月~2015年12月在粤北人民医院内镜中心进行胃镜检查, 诊出的无症状消化性溃疡病例198例。入选病例以出血为首发症状或因其他疾病、体检发现。行胃镜检查前均无典型消化性溃疡病史, 个别病例追溯其病史, 虽然有短暂的消化不良史, 但未曾就诊及治疗, 症状自行消失也将其列入。排除食管溃疡及吻合口溃疡。消化性⒀裎妇迪抡锒喜握铡断化内镜学》诊断标准[5], 复合性溃疡患者单独统计, 多发性溃疡患者的溃疡部位、大小、形态、深浅及有无附着物均以其中最大溃疡所在部位进行统计。幽门螺杆菌检测采用快速尿激酶试验或14C呼气试验。
1. 2 方法 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包括年龄与性别、季节与发病的关系、就诊时的症状或原因、胃镜下特点(溃疡分类、分布、分期、形态、大小、深浅、溃疡面附着物)、并发癌变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伴发病。
2 结果
2. 1 年龄与性别 198例患者中, 男174例, 女24例, 男女比例7.25∶1;年龄14~87岁, 平均年龄56.21岁。
2. 2 季节与发病关系 无症状消化性溃疡每年1~3月份、11~12月份发病率最高, 最高为12月份及1月份, 分别占无症状消化性溃疡的13.64%(27/198)、13.13%(26/198)。
2. 3 就诊时的主要症状或原因 198例无症状消化性溃疡患者以上消化道出血就诊最多见, 占69.7%(138/198)。198例患者中黑便84例, 呕血18例, 黑便伴呕血36例, 晕厥14例, 失血性休克23例, 因其他疾病检查或体检23例。以晕厥为主要原因就诊14例中有3例起初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收入神经内科。见表1。
2. 4 胃镜下特点
2. 4. 1 溃疡分类 经胃镜诊出的198例无症状消化性溃疡病例中, 无症状DU 149例, 无症状GU 31例, 无症状 CU 18例, 其中无症状DU与无症状GU之比为4.81∶1。
2. 4. 2 溃疡分布 无症状DU 149例中, 检出部位以前壁最多, 球后最少。其中前壁60例, 占40.27%, 小弯侧35例, 占23.49%, 大弯侧16例, 占10.74%, 后壁30例, 占20.13%, 球后溃疡8例, 占5.37%。无症状GU 31例中, 检出部位以胃底最多, 幽门、胃体最少。其中胃底12例, 占38.71%, 胃窦10例, 占32.26%, 胃角5例, 占16.13%, 胃体2例, 占6.45%, 幽门2例, 占6.45%。无症状CU 18例中, 胃窦6例, 占33.33%, 胃角3例, 占16.67%, 胃体2例, 占11.11%, 胃底7例, 占38.89%;球部17例, 占94.44%, 球后1例, 占5.56%。
2. 4. 3 溃疡分期 198例无症状消化性溃疡病例中, 活动期溃疡179例, 占90.40%, 愈合期溃疡13例, 占6.57%, 瘢痕期溃疡6例, 占3.03%。
2. 4. 4 溃疡形态 以圆形或椭圆形溃疡居多, 在统计中的198例中, 圆形或椭圆形溃疡139例, 占70.20%, 线形溃疡22例, 占11.11%, 不规则形溃疡37例, 占18.69%。
2. 4. 5 溃疡大小 以溃疡最大径计算, 2 cm溃疡37例, 占18.69%。
2. 4. 6 溃疡深浅 以突破黏膜下层为浅表溃疡, 突破肌层甚至到达浆膜层为深溃疡, 其中浅表溃疡141例, 占71.21%, 深溃疡57例, 占28.79%。
2. 4. 7 溃疡面附着物 按照溃疡表面有无苔进行统计, 其中有苔溃疡145例, 占73.23%, 无苔溃疡53例, 占26.77%。所附苔多为白苔或黄白苔, 部分苔面可见血管头或陈旧血痂。
无症状GU与无症状DU检出部位分析及198例患者溃疡分期、形态、大小、深浅、附着物分析见表2, 表3。
2. 5 并发癌变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 31例无症状GU患者中有2例高位溃疡后经病理证实癌变, 占镜下无症状GU病例的6.45%。198例无症状消化性溃疡患者, 经快速尿素酶检查或14C呼气试验检查, 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152例, 阳性率为76.77%。
2. 6 伴发病 糖尿病11例、高血压病33例、冠心病12例、退行性骨关节病变2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5例, 部分病例同时有2~3种伴发病。
3 讨论
无症状消化性溃疡发生是人胃黏膜侵袭因素与防御因素失去平衡的结果, 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在溃疡的形成中最为关键。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已知的主要发病因素[1, 7]。同时, 社会、心理因素对其发病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轻松有节律的生活、乐观的情绪可以减少或减轻本病的发生、发展, 促进溃疡的愈合及临床症状的缓解。
本统计显示:无症状消化性溃疡发病率男性多于女性, 仍以DU多见。年轻人以无症状性DU多见, 老年人以无症状GU及无症状性CU多见。成年男性无症状性溃疡发生相关因素较女性多, 工作生活压力大、劳动强度高、饮酒等, 导致男性发病多于女性。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高速发展, 物质生活水平提高, 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发病率较前明显增高, 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之类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导致无症状性溃疡发病较前增多[8, 9]。尤其是很多中老年人, 合并风湿关节痛及负重关节发生骨性关节炎, 长期或间断服用非甾体类止痛药物, 亦导致溃疡发病率明显增高, 起病隐蔽, 无消化道症状或症状不明显, 难于被发现。这些患者基础疾病多, 年龄相对较大, 并发出血后往往难以止血, 很多无法耐受外科手术, 死亡率非常高。资料中, 无症状消化性溃疡愈合期、瘢痕期检出较前增多。可能与当前国家进入21世纪经济快速发展后, 生活质量逐步提高, 广大人民群众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 预防在先, 尤其是当前很多医院都在开展无痛胃镜, 胃镜检查痛苦大大减少, 人们比较容易接受胃镜检查, 体检的人群较前增多有关。卫生条件改善, 感染幽门螺杆菌几率较前大大降低, 新药及抗生素不断问世, 人们对幽门螺杆菌治疗认识不断深入, 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尤其是洛赛克的问世, 对消化性溃疡治疗效果显著[3, 7], 很多溃疡在行胃镜检查时病理过程已预, 导致无症状消化性溃疡愈合期、瘢痕期检出较前增多。无症状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较普通消化性溃疡少。
无症状消化性溃疡镜下形态多呈圆形、椭圆形, 少部分呈现线形或不规则形, 与普通溃疡无明显差别。幽门管溃疡多呈线形, 非常隐蔽, 极易漏诊。与普通溃疡相比, 溃疡面积相对较小, 直径多
对于无症状消化性溃疡的诊断, 可依靠当前先进的内镜技术对患者作出明确诊断[13-16]。在治疗上, 由于其无疼痛感及其他病Y感, 所以不能依靠患者的自我症状监控及指导疗效判断。理论上, 对无症状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的维持治疗至少为1年[13]。无症状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病症的预防极为重要。患者无症状消化性溃疡冬春换季发病率相对较高, 同普通消化性溃疡无明显差别。所以对于易患者, 尤其是贫血患者, 应建议及时予以药物预防。应时刻注意饮食营养的合理搭配, 饮食以清淡为主,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加强锻炼, 增强体质。对于长期处于紧张工作状态的人群应适当的休息, 调节和控制好个人情绪。通过了解无症状性溃疡并出血病症的特殊性, 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 加深对高危人群的认识, 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对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具有重要作用[17, 18]。
总之, 胃镜对无症状消化性溃疡的诊断意义重大。老年人无症状性GU镜下表现有上移倾向;无症状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较普通消化性溃疡少。近些年来无痛胃镜的开展使胃镜检查痛苦大大减少, 很多人比较容易接受胃镜检查,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 在一些经济、医疗条件比较好的地方, 胃镜甚至可以列为体检项目, 防治结合。
参考文献
[1] 葛均波, 徐永健. 内科学. 第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369-374.
[2] 黄美云, 袁世珍. 无症状消化性溃疡病132例临床分析. 广东医学, 1990(2):24-26.
[3] 高翔, 高娜. 无症状性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治疗及预防.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 24(5):990-991.
[4] 陈立. 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检查的比较. 中国内镜杂志, 2012, 18(2):220-222.
[5] , 冀明, 张澍田. 无痛消化内镜操作共识.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0(7):605-607.
[6] 王天才, 王波. 内镜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01, 10(1):11-14.
[7]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幽门螺杆菌科研协作组. 第三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若干问题共识报告. 胃肠病学, 2008(1):42-46.
[8] 边中启, 华占楼, 郑冬青. 消化性溃疡胃镜分析和流行病学分析. 中华消化杂志, 2002, 22(5):310-311.
[9] 陈锐, 朱尤庆. 老年消化性溃疡230例临床与内镜特点探讨.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1(3):51-52.
[10] 李增山, 李青. 2010年版消化系统肿瘤WHO分类解读.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11, 40(5):351-354.
[11] 程树红, 张志坚, 詹磊磊, 等. 早期胃癌与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内镜漏诊原因分析. 中国内镜杂志, 2015, 21(9):919-922.
[12] 苏亚碧, 缪元慧, 周东, 等. 消化性溃疡2331例胃镜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0, 31(3):105-108.
[13] 董莹, 殷健. 健康信念模式对消化性溃疡干预效果分析. 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7):104-105.
[14] 陈国胜, 薛绮萍, 吴爱娟, 等. 老年消化性溃疡346例胃镜及临床特征. 江苏医药, 2014, 40(18):2147-2149.
[15] 缪元慧, 周东, 梁正毅. 老年性消化性溃疡768例胃镜分析.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21(16):1774-1775.
[16] 王自启. 老年消化性溃疡89例胃镜及临床特点分析. 中医药指南, 2014(27):176-177.
[17] 詹立国. 老年性消化性溃疡62例临床及胃镜分析.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6):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