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1 16:38:1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发展城市经济的措施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西部 城市经济 可持续发展
城市经济是指由工业、商业等各种非农业经济部门聚集而成的地区经济,是以城市为载体和发展空间,二、三产业繁荣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高度聚集,规模效应、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十分突出的地区经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现代城市迅速崛起,城市经济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20世纪初,中国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西部城市迅速发展,以重庆成都等为代表的西部大中城市迅速崛起,成为西部地区发展的成功典范。然而中国西部城市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低、辐射作用小,远远落后于东部城市且西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一些不合理政策和只求速度,不讲质量的做法反到阻碍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因此,西部城市经济的发展方式还有待于改进,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西部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经济的可持续
经济的可持续是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合理规划城市产业布局,符合城市经济发展空间,使城市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其次,加快西部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和优化:1.在稳定农业和工业经济的前提下,积极发展高新技术,提高第一生产力的能级。2.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建立以主导产业为支撑的产业高地。3.调整和完善城市所有制结构,推动以产业结构变动为核心的经济增长;再次,加快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模式,西部地区这种多元化的经济发展现状和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情况,在把握好原有地区的区位优势以及资源优势的基础之上积极引进新的产业,发展特色经济,从而形成一个资源互补、产业链衔接、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最后,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大力培育高素质的人才,为西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人才。
二、政治的可持续
政治作为国家的上层建筑,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反作用,西部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治上的正确指导和支持,实现政治的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点:1.稳定推进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走国家政策与地方具体情况相结合的道路。2.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完善政府职能,大力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完善西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机制和法制,妥善解决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为城市经济发展铺平道路。3.加强政府的公正廉政建设,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原则,杜绝损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腐败发生。
三、文化的可持续
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文化的发展也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西部城市文化多样且底蕴浓厚,有巨大的市场挖掘潜力,然而西部城市文化建设相对落后,没有形成以西南地区或西北地区为代表文化产业圈。促进西部文化的发展,并大力发展以文化产业为代表的新型产业,不仅可以居民的文化水平,弘扬西部传统文化,而且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
四、交通的可持续
城市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道路交通建设,西部大开发战略后,西部城市交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发展的同时许多问题凸显出来,如西部地区地形崎岖,道路建设较为困难且投资巨大,许多小城镇交通闭塞,城市交通拥挤、交通用地不合理、交通污染严重等,完善西部道路交通建设是西部城市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实现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有:1.加大对道路交通建设的投资,实行政府投资、企业投资与民间投资相结合的投资模式。2.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网络,将城市之间、城市内部各要素之间连接成一个交错互织的网络,提高道路利用效率及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的能力,建设形成大城市为核心辐射范围的城市功能群。3.发展以公交为主体,各种交通方式和交通技术相结合的综合型立体交通体系。
五、生态环境的可持续
城市环境与城市经济建设相辅相成。经济发展既是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又是解决环境问题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可持续发展观认为,谋求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相统一,而西部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如城市的环境效应、城市的大气水污染效应等。因此,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相同步,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要做到以下几点:1.改革环境管理制度,健全法律法规制度,从立法、执法和守法三个方面加强环境保护。2.发展循环经济,在物质不断循环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运用链的技术,建立起不同层次的循环链接,实现良性循环,达到经济、社会、环境相统一。3.推行清洁生产,倡导绿色消费,建设生态住宅,发展环保产业。
六、资源的可持续
西部地区有着丰富的矿产、森林、水能等资源,以攀枝花为代表的资源型城市迅速崛起,近年来,由于城市化建设的需要,许多资源型城市经济的发展超过了资源的再生承受能力,导致资源的破坏和枯竭,走资源节约型城市的道路是资源可持续的要求,实现资源的可持续要做到以下几点:1.要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规划,根据城市矿物资源种类、储量、开发程度等,制定一个能够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近期、中期、远期发展规划。2.扩展产业链,在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延长产业链,发展下游加工业和相关的服务业,建立起资源深度加工和利用的产业群。3.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三大机制相结合的制度,有效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华东,彭应登.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7(02)
[2]冯云廷.城市经济学[M].东北财经大学.2008
关键词:城市经济学;公共政策;应用经济学;城市化;经济发展
一、城市经济学的诞生
就历史而言,城市经济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与经济理论从微观经济学到宏观经济学再到中观经济学这一发展历程一脉相承的。1965年美国汤姆逊的《城市经济学导言》问世,标志着城市经济学在美国首先诞生。虽然城市经济学作为中观经济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只是经济学体系中的后来者,但它一经产生就体现出蓬勃发展的生机和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此后,城市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西方得到较快发展。20世纪80年代,城市经济学在我国兴起和传播,经过20多个年头的风雨历程,城市经济学在我国已经得到长足发展,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二、城市经济学的性质
城市经济学是发展中的经济学。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了一系列实际问题,但传统经济理论面对这些城市问题却束手无策。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在各国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城市不仅是国民经济的支点、区域发展的中心,更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纽带。与此同时,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经济问题也日趋复杂和深化,使得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展到城市化、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区域、城市管理、城市经营、城市文化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
城市经济学是综合性边缘学科。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城市系统,重点是城市经济系统,而城市经济系统是多层次的,它包括微观城市经济系统、宏观城市经济系统和城市经济管理系统,研究对象的多层次性决定了城市经济学是一门内容丰富的学科,是一门边界宽广的学科。它是把许多的部门经济学应用到城市经济系统之内,并对其内涵和外延加以丰富和发展所形成的综合性学科。
城市经济学是公共经济学。世界范围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使城市公共经济关系显得更为复杂和重要,公共经济对企业经济的促进和制约作用已经日益明显。城市经济学以其独特的视角,“不仅从企业角度出发,而且,更多的是从城市和区域经济整体运行盛壅塑 皇出发研究经济问题。因此,公共部门的投入产出及其政策的研究构成了城市经济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城市经济学重点研究城市公共经济的地位、作用、内容体系,提出调控的方法和公共经济政策,如通过对城市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城市文化设施、公共福利设施、公共卫生设施和住宅建设等问题的研究,为政府配置公共经济资源,提高公共经济效益提供理论和决策依据。因此,城市经济学是完全不同于企业经济学的治市经济学,是市长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是新型管理经济学。城市经济管理是城市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城市经济管理既不等同于以企业为核心的微观经济管理,也不等同于以国民经济管理为内容的宏观经济管理。城市经济管理将微观经济管理和宏观经济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城市管理职能也大大地丰富了传统管理学职能的内涵,所以,城市经济学是新型管理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也是应用经济学。城市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而不是理论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是为了把握城市系统经济运行、经济关系及其规律,并以此来指导城市经济和城市管理的实践。
三、对城市经济学的认识
笔者认为,城市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日趋活跃。我国城市经济学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在中观层次和空间范畴上对城市经济问题进行了跨学科、跨部门的综合性研究。研究方式的多样化和研究手段的现代化。近年来,我国的城市经济学研究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出现了“个性化研究”的方式。与“个性化研究”方式相对应的是“群体化的跨空间协作研究”也正在兴起,出现了跨地域乃至跨国界的全球同步合作研究,这与网络化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密不可分。城市经济学研究方式的个性化、多样化,有力地促进了学科发的创新与突破。城市经济研究的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日趋活跃。
我国城市经济学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城市经济学理论体系建设存在不足,城市经济理论基本观点的表述存在不规范,城市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部分分离。城市经济学研究存在薄弱环节。对城市化问题、城市经营与管理问题的研究存在不足,对城市竞争力问题研究不足。
城市经济学基础研究。一是在重视对特定城市进行实证研究的同时,关注统领全局的城市经济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背景下,对城市化和城市经济运行的规律性研究及城市经济学理论、方法、工具、经济模型的研究。其趋势是完善城市经济学基础理论体系,明确城市经济学的性质、研究对象、范畴、结构等问题,创建相关经济模型,提高研究的规范性和增强其实践的可操作性,规范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规范相关概念的使用。
在完善城市经济学学科体系与内容上,我们应融会多个学科的理论方法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内涵和外延。如可探讨建立科学的城市政治经济学,包括城市及城市区域的生产系上层建筑、社会福利和行政区划等在内的问题,将制度性和社会性因素视为经济分析的内生变量,将所有权的分配、经济组织结构乃至社会政治制度结构都理解为城市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包括城市发展政策、城市产业政策、城市人口政策、城市户籍政策、城市土地政策以及城市社会治理的方针政策等。要加强以生产力为转移的城市化规律的研究、以经济发展水平为依据的发展阶段性的研究和国情与地区差异的研究。二是研究城市化进程中的具体措施,特别是政府定位及其作用的发挥。
我们要研究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如何抓住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契机,加快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较少关注落后地区的城市化问题,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用城市发展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从宏观的角度看,应加强对不同地区城市规模结构的发展规律、不同地区城市规模效益的发展规律、不同地区区域差别扩大与缩小的发展规律、不同地区大城市化与城镇化的研究和不同地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规律等问题的研究。五是城市化的比较研究。如发达国家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可资借鉴;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做法和经验也极具参考价值。
城市化不单单是一个经济过程,也是一个国民生活方式转变、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有必要加强城市化对国民生活观念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的研究。七是城市建设的规划研究。应加强城市建设创新性与国际性关系的研究;加强民间建筑与公共建筑协调性的研究;加强城市建设方法论的研究以及城市规划法制性与指导性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
笔者认为,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管理问题研究可罗列以下三点:
一是,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中政府的职能与定位。这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首要和基本问题,相关的研究已有很多,但还不够清晰明确,指导实践的能力也不足,研究工作仍需加强。
二是,城市经营与管理过程中“三个效益”的统一问题。下一步的相关研究将集中在确立实现“三个效益”统一的原则和相应机制的形成与完善上。
三是,城市发展中的文化传承与保护。在追求所谓“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从经济学角度确立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机制,平衡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的矛盾。
四是,城市文化与城市文明的建设。研究精神文明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探索政治文明的推进措施;建树“伦理经济”和“道德经济”的产业文化观念;剖析城市环境的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科学制定城市文化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发展城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新途径。
【关键词】城市经济;基础设施;关系;前提条件;促进措施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涵盖了多个方面,交通、通信、医疗、公共设施等都可以算作基础设施建设的范畴。在城市经济的发展中,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外来资本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但是外来资本在投资决策上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非常重视,其会根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进行投资决策。这是因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仅反映城市当前的发展现状,也表现了其未来的发展潜力。因此,必须明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内涵关联与影响,从而准确把握城市经济的发展方向。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增长的关联影响
(一)宏观层面的关联影响
在宏观层面,要对经济增长和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关联形成有效认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
第一,产出、生产率与基础设施存量之间的关系。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支出是政府公共财务支出的重要部分,根据研究发现,在通信、交通等方面的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直接的正相关,但是与私人投资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在基础设施的产出与支出之间,存在一个弹性系数,对其关系进行了衡量。
第二,在不同经济水平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程度对经济增长的刺激效果不同。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具有刺激作用,但是在不同的地区,这种刺激效果并不一样,存在很大差异。比如在偏远的大西北或是等地,即时基础设施建设非常完善,但是其受制于大环境的影响,经济增长并不会很明显。而对于北上广深这类一线城市而言,其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较为完善,即便再进一步,对经济增长也不会产生太大影响。相反在中等发展地区以及周边经济环境较好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反而更高。
(二)微观层面的关联影响
从微观层面来看,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表现在多个方面,其可以从更加细小的环节为经济增长提供助力。
首先,基A设施建设有利于降低经济活动的成本负担。比如在基础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方面,在房地产开发区域,若是政府提前规划了菜市场、超市、学校等基础设施,那么企业在兴建住宅的时候就不用考虑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自然也就节省了这方面的成本。再比如城市绿化,若是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加强了对绿化的建设,那么不少企业、小区等都可以节省绿化方面的成本。此外在交通、通信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可以相应减少经济活动在这些方面的成本支出。
其次,提高国际竞争力。经济一体化促使贸易活动成为了跨国行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致力于海外市场的开发,与国际上的其他企业展开激烈的竞争。这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就成为了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尤其是近些年我国在通信、交通、仓储技术等方面的巨大进步,使得相关的基础建设更加完善和全面,企业经济活动能够得到全方位的保障,如此就大大提升了经济活动的竞争力。
二、城市经济增长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前提条件
(一)满足投资者的需求
城市经济发展离不开外来资本的进入,想要获得外来资本的青睐,就必须着眼于投资者对城市基础设施的要求,针对性展开基础设施的建设。所以,要实现城市经济增长,一个必要前提条件就是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满足投资者的需求。这是因为一方面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可以降低本地企业在这方面的成本支出,从而减少其经济成本,提升其市场竞争力,从而吸引外来资本。另一个方面则是因为基础设施在满足投资者需求后可以提升其使用率,从而增进产业和资金的流入。
(二)协调相关的因素
城市经济增长是在多方力量作用下完成的,这其中包含了许多相关因素,而这些因素的效用存在很大差别。具体而言,首先应该对私人部门与公共部门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深远的内涵,公共部门与私有部门混杂,职能存在重叠,这就容易导致基础设施建设出现问题,进而影响到经济增长。因此只有事先协调好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之间的关系,才能避免相关问题。
其次,协调需求者负担结构。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果可能被需求者直接消费,也可能作为中间产品进入到再生产过程,进而被消费者消费。在被消费者消费的情况下,实际上是对消费者潜在福利的侵犯,降低了其消费能力,从而影响到经济增长,因此需要平衡需求者负担结构。
(三)选定资本进入区域
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到的方面很多,其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资本进入的区域上应该合理选定,确保其能够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增长。在西方学者眼中,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吸引资本集中在选定区域,并且将会引导工商企业在产业上实现重新布局,从而实现高品质基础设施的区域经济发展。在城市经济增长的研究中,就应当明确资本进入区域对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从而合理引导,强化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三、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措施建议
(一)规划科学合理的基础设施发展模式
在城市化进程中,对于基础设施的要求已经成为了必然问题,但是由于城市进程的加快使得资本往往集中在工商业的活动当中,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同时在国内外工业加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压力就更加明显。但是,基础设施建设本身不具备较高的资本系数,其附加值比较低。因此如果将大量资本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当中,那么就会阻碍工商业的发展,不利于城市经济增长。
在不同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所能够产生的经济效益是不同的,在发达地区、如北上广深等城市,其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收益率相对较高,因此可以优先考虑。但是根据近些年我国的经济增长形势来看,基本上每5年左右就会出现一次国民经济周期性波动,这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平均周期是接近的。具体可以归纳为:经济高速增长基础设施需求提高基础设施瓶颈收缩经济增长回落被动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基础设施瓶颈缓解经济增长回升。从这样一个过程可以看出,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周期性相对变化的规律,据此就可以科学合理制定基础设施发展的模式。即让基础设施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需求相契合,展开长期预测和规划,根据投资需求和投资周期的差异,确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最佳时机,削减中间环节,促使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保持高度同步。
(二)从基础设施建设的其他方面促进城市经济增长
除了要科学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案之外,还可以从其他方面推动经济增长的速度。
第一,对于经济基础较为良好的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应该秉承高水平、高质量、高技术、高便利的目标,尤其是在人口密度较大、人口流动复杂的城市,更需要加强环保类基础设施的建设。但是应该注意,基础设施的建设虽然能够扩大城市需求、优化城市环境,但是基础设施建设本身属于一种投资行为,会引发其他的济活动或是投资行为,从而可能导致城市在拥挤、污染方面的治理成果被抵消。
第二,加强对私有资本的引入,让私有资本成为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资金支持。资金短缺的问题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是比较常见的,但是私有资本的引入会造成基础设施建设复杂化,容易产生一些意外问题。对此,在私有资本的引入上,就应该对“度”合理掌握,尤其是在参与环节、参与角度以及参与程度等方面要严格把控,避免资本进入过深,导致基础设施表现出某些私有属性。具体而言,在私人资本愿意进入的领域,政府应该大加鼓励和引导。而对于私人资本不愿意进入的领域,则应该由政府为主进行投资。
第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养护等方面的新技术,提高建设水平和基础设施的附加值。目前城市基础设施中不少项目都存在附加值较低的问题,导致资本不愿意进入。因此需要加强对技术的研究与创新,提高基础设施的附加值,使外部资本原因进入到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实现经济发展。
第四,需要严格审慎对待外部资本的进入,对外资的利用应该关注对技术的共享利用,而并非单纯的建设数量。只有掌握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技术,才能在经济活动中掌握主动权。
结束语:
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在宏观与微观层面都具有紧密联系,在明确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提条件基础上,应该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结合区域实际编制合理的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同时还需要从私有资本引入、加强技术创新以及严格对外资等方面做好管控,以便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切实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体育产业作为社会经济生活的组成部分,在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和突出。体育的商品或服务的消费过程如此,全运会、世界杯、奥运会等重大国内和国际赛事表现得非常具体,同时,体育商品的生产过程和提供方式也带来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从目前来看,体育与城市发展的高度相关可以从热衷申办运动会略见一斑。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各大城市对申办高规格、大规模运动会的热情和积极性呈持续上升的状态,越来越多的城市激烈竞争举办运动会的权利。其原因是运动会对东道主城市带来巨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对于招商引资,开展多种多样的商业活动是不可多得的机遇。
二、体育与我国城市发展现状分析
研究体育与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首先必须明确“体育”的基本内涵。一般地,国际公认的“体育”概念其内涵可分为“大众体育”和“运动竞技”两大部分[3]。我国的竞技体育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城镇居民的体育发展却令人堪忧,发展极不平衡。
我国的大城市主要是直辖市、省会,是高校、企业集团集中之地,是该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基于这些方面的需要,大城市均修建了很多体育场馆,这是中小城市所无法比拟的。同样,作为社区的体育健身中心,由于经济因素,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经济不发达城市之间也存在较大差距[1]。
我国体育消费作为一种“新消费”,水平还相当低,人均体育经费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仅为0.5元,而日本为20元人民币[3]。尽管1985年到1997年全国居民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占工资支出的8.1%提高到10.7%,提高了2.6%,但从静态分析,增长幅度还不快,而且地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体育消费需求缓慢[6]。以家庭体育健身器材拥有量为例,1997年每百户家庭体育健身器材拥有量,全国平均为1.62件,上海市2.15件,广州市5.72件,武汉市5.39件,合肥市1.04件,兰州市为0.85件[1]。而中等偏上收入户、高收入户、最高收入户的拥有量分别是全国水平的30%、43%、120%。可见,全国大部分中部或西部的中型城市,特别是小城镇居民每百户的拥有体育健身器材量远低于全国的平均值。
居民健身意识不强。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休闲时间的增加,人们的健身意识会不断增强,但目前居民健身意识令人堪忧。以河南居民为例:根据2006年的摸底调查,只有28.5%的成年居民每周参加1次以上的体育锻炼。河南城市社区活动点,虽然由2000年的2343个增加到2006年6月的3320个,增长了41.7%,但调查发现,对体育锻炼无兴趣的男性和女性仍占大多数。
城镇居民人均活动场地严重不足。从我国体育场馆开放和经营情况看,数量和利用率很低。有数据表明,我国体育场馆远没有达到国家相应的建设要求。在城市的体育场馆中,只有44.1%对社会全部开放,21.3%部分开放,34.6%的体育场馆尚未开放。全国公共体育场馆目前基本全部开放,但公共体育场馆仅占全国体育场馆总量的2.3%。从居民活动区域看,目前平均每个街道、乡镇只须2.77个体育活动点,体育活动人数一般为31—100人,而且主要由锻炼者自发组成[2],同时缺少体育辅导员,这些均无法满足城镇居民健身要求。
造成我国城市体育目前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1.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中认为体育仅是一种公益性事业,是国家投资的必然行为,这种惯性思维阻碍着体育在城市经济中的正常发展。2.人们参加的是简单的活动,所以居民在体育用品消费方面较少。3.体育公共设施缺乏,加之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率较低,造成我国体育场地服务供给与居民需要之间的矛盾。4.政府机关官员缺乏体育对城市经济发展作用的认识。
三、体育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许多国家发展体育的经验证明:在一个国家经济能力许可范围内,发展体育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增加国民收入方面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同那些需要大量资金和高科技的其他经济部门相比,通过发展体育来发展经济,具有较大优势。
发展体育可以加快城市化进程。在和平年代,体育赛事是城市塑造形象最有效的催化剂之一。它不仅能刺激和打造城市文化,体现城市活力,丰富城市经济结构,而且还能加快城市化步伐,对城市进行扩容。众所周知: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原是广州市的荒郊,由于成功举办了全运会,如今成了广州市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发展体育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其一,发展体育最明显的经济作用就是促进体育产品的消费,而体育消费主要集中在城市;能增加当地财政收入。其二,发展城市体育能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体育具有健身、娱乐、休闲、竞赛等特点,能推动城市旅游、商业、交通、电信、新闻出版、餐饮等相关服务行业的发展。其三,体育能体现增加体质、提高素质、形成技能——提高生产效率与效益,从而达到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体育的发展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体育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对于体育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从体育产品技术含量上讲,体育产品的生产一般为劳动密集型生产,如体育服装、鞋类、球类的制作以及体育旅游等等,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其次,体育还带动和促进相关行业人员的增加。同时,为广大妇女和刚刚步入社会的青年提供就业机会。这对缓解当今日益突出的城市就业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无疑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体育的发展能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事实已证明:当今无论是世界性的,还是洲际性的比赛,以及国家和省级的大型运动会或单项比赛,都将加快该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体育场馆、道路交通、旅游设施,宾馆、饭店、城市绿化等等,这不仅能大大提升该城市的品味,而且还能改善该城市的软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发展体育有利于扩大城市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体育运动是国内外大量人流、物流、信息流交汇的过程;是城市间合作与交流的“纽带”。城市体育的发展,既可以吸引外来技术、设备、人力、管理经验和资金;还可以使一些知名度不高,但质量过硬的产品,通过体育媒体的宣传而进入国内,甚至国际市场。
诚然,体育发展对城市经济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给城市经济及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其一,大型赛事的体育场馆大多是为竞技体育而建造的,项目设置专业性强,功能单一,除承担部分训练和比赛任务之外,多数处于闲置状态。所以,我们的设计和规划必须突出体育馆的公益性,特别注意大型体育设施的后续效应。其二,举办大型赛事,需修建大量场馆及道路、停车场、旅馆、餐馆等基础设施,势必减少耕地面积,加重城市污染,减缓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因此,在赛事中应树立环保理念所谓“绿色体育”概念。其三,商业运作要适度
四、体育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体育应与城市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协同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一个城市的资源分布、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人文环境等诸多因素,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而作为城市经济组成部分的体育,它的发展也受到以上因素的影响。
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发须符合地域文化特征;城市体育应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发达地区城市体育的发展应以信息、高技术为主发展体育产品,建立社区俱乐部;经济欠发达的城市应以竞技体育带动群众体育的发展;经济不发达的城市竞技体育方面应以民族传统体育为主,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大众化,体育用品业的生产则应以生产少数民族体育用品业为主,在社区体育方面,应采取百花齐放的方针。
体育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体育的发展对城市经济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发展过程中,一些问题应必须引起足够的注意。
其一,统一规划,分期建设,因地制宜发展体育项目。每个城市都应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做到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要预测市场对体育的需求,通过市场调研摸清开发哪些项目,参加体育活动人群的来源,体育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以及周围一定距离内有无竞争(同类体育)项目点等等。要以较小的投资和较短的周期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优先开发那些地理位置优越,人口居住密度大,流动人口多的地方,便于人们前往进行体育消费。同时,还应注意体育的超前发展战略研究和制订正确可行的长远发展计划,切不可盲目地开发体育运动项目,体育场馆的建设更不能不分先后地全面开花。
其二,注意与体育相关配套的建设。体育的发展,需要其他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为了更好地使人们从事体育锻炼、休闲与观赏,就需要取得交通运输、服务接待、社会治安、餐饮、检疫等部门的有机配合,形成一个以体育为中心的服务网络,让前来锻炼、休闲、观赏的人们心情舒畅,实现健康发展、服务大众的要求。
其三,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体育产业是一个服务性行业,其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体育事业的兴衰。体育机构的工作人员应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工作责任心,做到服务周到,态度良好,以优质服务待客。为此,要做好从业人员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培训工作,制订和完善各种责任制,推行体育服务领域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工作。此外,还应加强安全防范工作,使消费者有安全感和舒适感。
参考文献:
[1]韩丹.对我国“体育产业”与“产业化”10年的反思和评价[J].体育与科学,2003,1:3.
[2]方新普等.体育的社会问题与社会控制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1,1:39.
[3]李志伟等.试论现代奥运会的社会功能及人文价值[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3:8-9.
关键词:城市规划经济效益城市经济
1、引言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规划作为一定时期内指导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调控城市空间布局尤其是土地使用分配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的一种手段,其对城市经济效益产生着十分深刻的影响。
2、城市经济效益的涵义
何谓城市经济效益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城市的本质和特性说起。首先,城市是一个有机的综合实体,它既是一个经济实体,又是一个社会实体,归根到底是物质实体,包括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各个领域,既有物质生产,又有精神生产。其次,城市是一个有限度的空间,这个空间在不扩大面积的条件下,使用一点就会减少一点,其容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再次,城市的基本建设是百年大计,一旦建成,不能任意改变或推倒重来,必须慎重决策,谋略长远。第四,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主宰者是人,是具有一定劳动技能和知识素质的劳动者,因此,城市的经济发展程度,最终还要看整个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在物质文化生活方面是否得到改善和提高,是否能够创造一个给人以生存和劳动的优良环境。由此可见,城市经济效益是指整个城市投入与产出所产生的综合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具体地说,就是要从城市的总体出发,花费最小的代价(包括活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取得最佳的综合效益,进而为经济、社会、科学、文化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居住、学习、劳动、交通、休息、社交等各种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3、现代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效益的提升作用
城市规划为城市综合实体科学合理地安排空间场所,指导城市经济的发展模式和结构调整,对城市经济效益具有强大的助推作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国民经济与城市化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规划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从而打破了城市规划仅仅是建设规划的概念,使城市规划更加深入研究城市经济效益问题,注重城市规划对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事业的影响与协调作用,从中探索提升城市经济效益的最佳途径。
3.1、正确确定城市性质是提高城市经济效益的重要关键
城市性质一般是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某一地区的主要功能与作用。纵观国内外城市规划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历史发现:哪个城市能从实际出发,正确确定城市性质,并且根据城市规划的合理定性来确定城市的经济结构,就能发挥优势,扬长避短,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提高城市经济效益,城市本身就能随之稳步发展。反之,若不考虑客观条件,以主观意志强加给城市某种性质,则城市不能发挥优势,城市经济效益就不会高,城市本身也就不能健康发展,甚至会造成全局性僵局。因为“城市的性质对城市的发展方向具有质的规定性和对城市规模具有量的规定性”,它制约着城市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决定城市经济和基本建设的投资方向,确定城市的职能。因此,它对城市的发展不是起暂时的作用,而是起长期的作用,是一个战略性因素,是决定城市发展成败的关键。
从城市发展的实践来看,城市性质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
(1)资源条件,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它是开发城市的主要依据和组织生产、保障生活的物质源泉,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2)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它对于开发城市的自然资源,加速社会再生产的过程,缩短城市之间的距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历史基础和现状条件。城市在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生产能力与所积累的经验,以及经济、文化、科技、卫生、环境、生活传统习惯等条件,目前达到的水平,对城市的发展也会产生很大的制约作用;
(4)城市在区域经济或全国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要把城市放在一定区域范围来看其起的作用和区域生产力布局对其提出的要求,这样既把城市作为全国经济体系网络中的一个联结点,又有利于充分发挥城市本身所特有的优势和作用。
根据以上四个因素的全面分析和综合权衡来确定城市性质,就会符合客观实际,并能设计出与之相适应的城市经济结构和发展目标,提高城市经济效益。
3.2、科学规划城市空间模式是提高城市经济效益的根本要求
经济发展或增长的过程,实际上是经济结构不断演化的过程,也是经济活动内容不断增添的过程;而产业结构是一个城市经济结构中最基本,最具代表性的结构关系。因此,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经济的增长不仅直接取决与城市现状的产业结构,而且还受制于产业结构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建设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由于资源在城市经济三个产业部门的分配比重不同,便会产生不同的经济效益。因而,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能够使资源得到更合理、更有效的经济效益,进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来临,我国经济发展正面临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时期,每个城市的规划必须符合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目的。城市规划依据城市当前阶段产业的部门构成状况与空间布局结构,根据未来城市产业结构整合的目标,在城市的不同地区实行支持性和限制性等措施改变城市空间区位属性,即可引导产业部门空间结构的变化,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整合。通过规划新的城市空间结构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以达到提高城市经济效益的目的。
3.3、科学规划城市基础设施是提高城市经济效益的重大举措
经济增长表现为经济增长率的提高,经济增长率直接取决于资本的增长。在市场化的经济条件下,城市的经济增长仍然也离不开高效率的资本投入。资本是决定城市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也是对经济发展最具有持久性的因素,而城市规划则是一种最好获得资本的战略手段。基础设施是城市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载体。一个城市和地区的现代化,首先是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供水、能源,电、气、电信、通讯网络、排污与污水处理;街道与绿化、公共空间与休息场所等。各种设施的布局、规格与等级的确定,相互之间的连接与协调,关系到能否形成一个高效运转的体系,直接影响到城市各项社会、经济活动。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原因:一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很强的需求导向作用,对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发展,会产生极大的需求。二是基础设施的完善,是诸多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例如,高速公路对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大型客机对跨国旅游业的发展,都是必要的条件。城市基础设施无论是作为直接投入生产的中间产品,还是作为供给居民消费的最终产品,都会成为吸引资本的重要因素。实践表明,基础设施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将会促进个体和群体部门的投资欲望,刺激城市企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高级化。因此,科学规划和积极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既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城市经济效益的重大举措。
3.4、通过规划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是提高城市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城市发展也走上了一条市场化道路,与此相联系的是城市土地有偿使用模式基本形成。市场经济是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但是调控措施的滞后性和市场行为的盲目性加之土地资源本身所具有的不可移动性、不可再生性和用途难以改变性使市场经济不能有效地对土地资源加以配置。这就从客观上需要通过政府的有形之手加以调控,以弥补市场经济的先天不足。即: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在保证耕地动态均衡的情况下,对城市土地资源进行整体规划,从而平衡耕地、建设用地及其他用地的供给总量,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把市场调节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有力补充,在对城市土地整体规划的框架内,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加快推进城市土地资源经营的市场化,通过“规划+市场”的土地经营理念,激发土地市场的竞争活力,充分发挥城市有限土地的作用。这样,既调控土地资源的开发,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又提高了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率,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
城市规划对于城市土地的规划安排与控制以及开发管理,实质上是对土地权利的安排和调控。按城市规划来安排和管理城市用地,一方面可以指导、调节城市土地的有偿使用,充分发挥土地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以及所反映出来的价格杠杆作用,克服过去无偿使用土地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城市土地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价值和作用。随着土地制度的改革,土地收益是现代城市公共财政的一大支柱,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给城市经济发展带来蓬勃生机。
城市规划就是通过以下过程来实现土地的有效收益。第一,由简单的满足城市基本功能的需求,转变为对土地配置的高效利用,使土地价值升值。第二,采用土地集约化规划,除了公共设施用地外,以土地价格分等定级的办法,按级差地租有偿让给投资者从事各项经济活动。另外,为了防止土地使用恶性膨胀,达到有效地集约化使用,城市规划提出了一整套合理控制和引导土地利用方法和技术措施,如容积率、建筑密度、土地用途分类、市政设施布置等规划指标要求,为实施城市规划提供管理依据;第三,保证城市公共利益的完整,通过政府干预,对公共设施建设进行配套协调,避免造成整体上的混乱,使城市经济得到普遍增值,从而全面提升城市经济效益
内容摘要: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是辽宁省面临的诸多问题之一,成为制约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对辽宁省经济不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现状和差异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选取了19个影响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因素,分别计算这些因素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联度,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缩小辽宁城市经济差异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 灰色关联度
辽宁虽然是我国东部沿海比较发达的省份,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以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最为突出。辽宁城市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每两个层次之间人均GDP差距均为10000元左右。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已成为制约全省经济振兴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寻求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以及如何改善这种状况,已成为当前辽宁区域经济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灰色关联度的计算
设Xi为系统因素,其在序号k上的观测数据为Xi(k),k =1,2,3,…,n,则称因素Xi为行为序列。设系统行为序列:
X0= (x0(1),x0(2),…x0(n))
X1= (x1(1),x1(2),…x1(n))
……………………………
Xi= (xi (1),x0(2),…xn(n))
……………………………
Xm= (xm (1),xm (2),…xm (n))
计算灰色关联度,第一步:求各序列的均值像。
令
第二步:求序列差。
第三步:求两极最大差与最小差,记
第四步:求关联系数
第五步:计算关联度。
辽宁省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及不平衡程度测算
(一) 辽宁省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描述
2000年到2008年辽宁经济总体呈增长趋势,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持续增长,各城市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略有缩小。2003年以前,仅有沈阳、大连、鞍山和盘锦四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而其他十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辽宁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2003年至今,全省仅五个城市(沈阳、大连、鞍山、盘锦和本溪)人均GDP高于全省人均GDP,其他九个城市GDP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可见辽宁城市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各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从表1可以看出,辽宁全省14各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是比较大的,可以分为五个等级,各城市之间呈现一种金字塔式的区域差距模式。最发达的城市大连,构成塔尖,落后地区的面很广,构成庞大的塔基,不利于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 各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描述
表2 给出了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与经济最落后的城市人均GDP的比值。比值越大说明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极端差异越大,比值越小,说明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极端差异越小。从中可以看出,2000到2008年辽宁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与经济落后的城市之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
变异系数能反映出区域差异的变化,并且消除了量纲的影响,变异系数越大,区域绝对差异越大;表2可以看出,2000到2008年,辽宁省各城市间经济发展的变异系数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说明城市之间的差距在缩小。
基尼系数可以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程度,基尼系数大于0.5表示收入差距悬殊,0.4-0.5之间表示差距较大。从表2可以看出,辽宁省各城市经济分配的基尼系数呈递减趋势,说明辽宁各城市经济发展差距逐渐缩小,但基尼系数处于0.4-0.5之间,说明虽然近年来辽宁各城市经济发展差距在逐步缩小,但城市经济发展仍不平衡,各城市发展仍不合理,需要进一步缩小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
影响辽宁城市经济发展因素的灰色关联度的计算
(一)变量的选取
在变量的选取上,描述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选取人均GDP(y),在相关因素的指标选取上,选取如下19个指标,见图1所示。计算人均GDP与各序列相关因素Xi(i=1,2....19)关联度如图2所示。影响人均GDP的相关经济因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见表3所示。
(二)相关因素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各相关经济因素对辽宁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各相关因素与人均GDP的灰色关联系数均大于0.9,对辽宁城市经济发展影响最大。这个层次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就业人口占总人的比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及科研技术投资。
第二层次,各相关因素与人均GDP的灰色关联系数处于0.8到0.9之间。是影响辽宁城市经济发展的第二重要的几个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外商投资、每十万人受高等教育人数、工业增加值和工业流动资产。
第三层次,各相关因素相对于人均GDP的灰色关联系数处于0.6到0.8之间。对于辽宁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处于一般水平。主要因素包括教育投资占总体的比重、产业结构(第二产业比重和第三产业比重)。
第四个层次的因素为次要因素,这些相关因素相对于人均GDP的灰色关联系数处于0.5-0.6之间,对辽宁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
对策建议
(一)提高第二、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
社会的进步,主要是生产力的发展,而劳动生产率就是衡量生产力高低的核心指标。真正的经济增长必须是“质的增长”与“量的增长”的结合,归根结底要靠质的增长,经济发展不是要做加法,而是要做乘法,这种质的增长就是提升劳动生产率。丹东、锦州、铁岭、朝阳、葫芦岛和阜新等城市无论是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劳动的生产率都比较低,远低于大连、沈阳、鞍山和本溪等城市,仅为这些城市的十分之一左右。
(二)促进劳动就业
近年来,辽宁省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趋于下降;劳动人口的减少,导致就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率下降,劳动要素投入减少,说明失业人口和非劳动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率就越大,越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一方面阜新、朝阳、葫芦岛就业率比较低,另一方面这些城市非劳动人口数量比较庞大,造成劳动投入要素较少,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对于这些经济欠发达城市,一方面要采取措施提高就业率或鼓励自主创业,另一方面,贯彻实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出生率,从而控制非劳动力人口的比率。
(三)提高科研投资并促进科技进步
抚顺、营口、盘锦、铁岭、阜新、朝阳和葫芦岛市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投入比较少,仅占固定资产投入的15%左右,远低于大连、沈阳等城市的科技投入量,这些城市应该加大科技投入,促进科技创新,形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经济发展观。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落后归根到底是科技落后。因此要进行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它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质量与速度。
(四)发展优势产业并改善产业结构
盘锦之所以人均GDP在全省排名第三,位于鞍山市之前,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盘锦能够很好的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石油产业,其第二产业比重达70%以上。因此,每一个城市都应该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产业,改善产业结构。大连、锦州、营口、盘锦、丹东和葫芦岛等城市,要充分利用临港、临海优势,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形成了功能布局合理、竞争合作有序、产业高度发达的港口特色经济,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门类比较齐全的临港产业体系,如临海石油化工、钢铁、造船和临海重型装备制造产业、发电等临港重工业以及海洋生物制药、海洋食品加工和海盐业、海洋化工、海水淡化等临港加工业。同时这些环渤海城市进一步利用临海优势发展临海城市旅游产业,推动辽宁环渤海城市旅游群的发展,从而带动地方经济。鞍山、阜新这样的资源型性枯竭城市,要加快其资源型性城市转型的步伐,确定新的经济转型方向,发展新能源,依托比较优势,加速产业聚集,培育壮大一批优势特色产业
(五)引进优秀人才
营口、盘锦、朝阳、铁岭和葫芦岛人才匮乏,每十万人口中受高等教育人数不足500人,远远低于大连、沈阳等城市,因此,为了保持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这些城市应该制定一系列优惠措施引进和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并不断培育高素质的人才,通过企业培训、进修等手段提高人才素质。
(六)吸引外资
2008年沈阳、大连外商投资占总国民产出收入的1.37%和1.47%,而朝阳、葫芦岛的外商投资仅占国民产出的0.11%,约为大连市的十分之一。外商投资较少也是我省城市间经济发展巨大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省内的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相对短缺,外商直接投资满足了辽宁省各城市经济建设对资金的大量需求。通过吸引外资,补充城市现代化建设资金的不足,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速度。
参考文献:
1.杨军.城市差异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的实证分析:[硕士学位论文].2005
2.李莉,刘惠.基于城市尺度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因素分解[J].地理研究,2008(9)
3.吕永霞,吕永成.长三角城市经济发展的聚类分析[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6(8)
4.李昌兴.浙江省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定量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3(4)
5.王娜.东北地级以上城市的发展经济分异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6
1. 关于生态城市的认识
生态城市(eco-city)是由苏联城市生态学家亚尼茨基于1981年提出的一种理想城市――自然、技术、人文充分融合,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保护,建立生态、高效、和谐的人类聚居新环境。
对于生态城市的概念,国内外学者有着不同的诠释。美国生态学家理查德・雷吉斯特认为生态城市的全部内容是追求人和自然的健康和活力。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人与生物圈(MAB)”计划中指出,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环境,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
我国的生态城市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城市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与生态城市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黄肇义等(2001)提出生态城市是全球或区域生态系统中分享其公平承载能力份额的可持续子系统,它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建立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更是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与人工协调、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理想人居环境。杨志峰等(2008)认为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发达,社会公平、繁荣,自然和谐,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性,并促使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稳定、协调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王如松(1987)将生态城市定义为在生态系统承载力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去改变城市生产和消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挖掘城市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建设的一类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富足、健康、文明的生态社区。戴天兴(2002)认为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与生产力,并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有利于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2. 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是以实现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以及自然系统和谐,即“人―社会―自然”和谐为其发展目标的。彭晓春、李明光(2001)认为,生态城市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其一自然地理层次,是城市人类活动的自发层次,是城市生态位的趋适、开拓、竞争和平衡过程,最后达到地尽其能,物尽其用;其二社会功能层,重在调整城市的组织结构及功能,改善子系统之间的冲突关系,增加城市这个有机体的共生能力;其三文化意识层,旨在增强人的生态意识,变外在控制为内在调节。冯端翊(2001)认为生态城市应包括八个方面的内涵:确立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发展目标和城市规划;严格控制城市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环保产业,倡导清洁消费;建立城市清洁交通体系;搞好市区立体绿化;发展生态农业,改善城区周边环境,缓解中心城市的生态压力;控制区域城市密度,保护绿色城市间隔;改进和完善城市发展考核办法及指标。
关于生态城市内涵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认识。从系统学的角度看,生态城市是一个由社会―自然―经济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生态城市是一个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建立生态产业为手段、发展循环经济为目的的理想经济运行系统;从地理学的角度看,生态城市是一城市化区域、城乡二重体,是全球或区域生态系统中分享其公平承载能力份额的可持续子系统;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生态城市是一个以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生态意识观为主导观念,社会公正、平等、安全、舒适的人居环境。
3. 生态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现代生态城市思想直接起源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人类对生态城市的理解随着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升华而不断加深。国内外典型的生态城市建设措施及其取得的成果见表1。
生态城市的建设发展,在国外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其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理论、经验也较成熟。而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成熟的经验不多,且在国际上的影响相对较小。
二、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理论
1. 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城市经济理论的指导
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在产生、成长、城乡融合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及其规律的经济学科。通过分析城市经济运行,解释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空间经济、外部经济、聚集和扩散经济以及分布等一系列实际问题,揭示城市经济发展规律,研究城市系统和城市经济结构,以指导城市建设的学科。
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基本任务正是通过阐明城市经济发展规律,为经济政策、对策等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系统地研究城市经济产生的基础和条件,研究城市的性质、功能和产业结构升级,预测城市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协调城市内部经济结构间的比例关系,协调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关系,对城市的经济要素、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规律进行分析,回答有关城市经济发展的规律性问题,揭示城市经济的本质和发展的动力与条件,为管理好宏观和微观的城市经济、形成有效的调节和控制系统奠定理念和方法基础。
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构成了人类社会的两大主题,生态城市的建设适应了这两大主题的要求,是城市发展的新模式,代表了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向。与传统城市相比,生态城市具有其自身的特点,见表2。
生态城市作为新兴的城市建设发展模式,具有与传统城市不同的特点,较传统城市的建设更为复杂,甚至在一些层面,生态城市的理念与原有的城市理念是冲突的,有其特有的内在规律。因而,需要根据生态城市的内涵与特点,进行城市经济理论的创新,建构与之相适应的理论体系,以指导生态城市的健康发展,否则生态城市建设就会流于形式,失去正确的发展方向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 城市经济理论创新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客观需求
我国的城市经济学兴起于改革开放以后,但是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经济学集中研究了城市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的城市化道路等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全方位展开了城市化道路和城市化理论的研究,并对城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学科体系以及具体的城市问题、城市经济政策等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
概括而言,近年来国内城市经济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下述5个方面: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的关系研究;都市圈发展与城市之间经济合作及协调分析;区位选择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进研究;产业集群与城市经济发展分析;城市政府职能与城市治理模式研究等。中国的城市经济学研究涉及了中国城市化道路、城市经济区域发展、城市现代化、城市经济的协调运行、城市经济结构、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经济管理等问题。
生态城市作为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模式,从城市发展历史的角度来看,可以借鉴的成功案例很少,又由于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情不同,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不能拿来照抄照搬。现有的城市经济理论主要是以传统城市为研究对象的,其理论成果为传统城市的开发和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而针对生态城市特点所开展的理论研究却存在着不足,无法满足生态城市建设的需求。因而,为满足生态城市建设的需求,客观上要求城市经济学必须进行理论创新,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全面研究生态城市经济发展规律,研究其产生的基础与条件、内部经济结构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目标和生态城市的建设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三、生态城市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起步较晚,且多数生态城市的建设以外在的城市形象和环境的改变为主要目标,考虑眼前目标多,长远目标少,出现了与生态城市内涵相背离的情况,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生态城市建设表面化现象严重
由于受思想观念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城市政府往往强调生态城市的表面层次,即城市外在环境的改善,在一些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盲目仿照西方发达国家生态城市的建设模式,建成一批与当地自然、人文环境不相符的人文景观,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
一些城市为达到生态城市建设的外在化指标,将生态城市建设停留在城市景观生态化的层次上,单纯依靠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等方式建设生态城市,显然无法真正实现生态城市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
2. 生态意识普及推广不足
现阶段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存在上热下冷的现象,对于生态城市相关规划的落实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往往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口号响亮,但却没有具体实施的时间框架和建设指南,生态意识在全社会普及推广的力度不够,缺少必要的实施规划及细则,来指导城市建设和配合生态化发展。
城市居民生态城市理念欠缺,环境保护意识淡漠,在建设过程中群众参与力度不足,生态城市建设延续性不够,没有建立良好、完善的生态城市建设公众参与机制。由于生态城市建设水平难以定量化表征,使得人们对生态城市经济高效、环境宜人、社会和谐的特点没有清晰的认识。
3. 城市政府对生态城市建设管理力度缺乏
由于管理机制不健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关系难以协调,城市政府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政策引导和组织协调力度薄弱,各相关部门协作能力不足,信息共享力度不够,信息资源分散在各个部门,使得城市政府无法完成对生态城市的整体协调调度,工作效率较低。
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虽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生态城市的建设向良性发展,但整体来看,我国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管理保障体系仍不完善,对于与生态城市建设有关的法律问题研究较少,相关法律、政策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对生态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不足。
4. 生态城市内部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
我国的产业结构布局相对落后,整体来看还属于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能耗大、污染重的产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基础设施薄弱,第三产业滞后等问题突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问题日趋严峻,城市发展和城市资源承载力之间的矛盾突出。
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经济发展不协调,大量企业存在工艺落后、设备陈旧、浪费严重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城市及其周边的环境、资源质量。在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对绿色GDP评价指标的认识存在偏差,重视程度不够,一味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城市的经济高效性优势不明显。
5. 生态城市规划不合理
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可实施和可操作性不足,往往仅是打着生态城市的旗号,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的现象严重,使城市的生态建设与城市自身基础设施建设脱节。
生态城市的空间规划不合理,对城市的扩张和城市自身结构优化方面存在局限性,不注意开放空间的利用和保护,使城市开放空间日益减少,生态质量随之下降;交通组织形式混乱,公共交通系统不发达;土地集约利用能力不足,盲目扩张城市用地范围,土地浪费现象严重,直接影响到生态城市的建设进程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6. 缺乏科学的生态城市评价标准
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生态城市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使得生态城市的建设缺乏必要的指导原则以及建设过程中对原有生态结构的维护规则。单纯重视城市绿地面积指标的完成和生态景观的建设,城市绿化没有为城市生态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没有将生态城市的内涵融入到城市的复合生态系统之中,淡化了生态资源培植,考虑经济建设过多,考虑生态资源再造少,其综合效益较低。
总之,现阶段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着诸多背离其独特内涵的问题,涉及城市建设的诸多方面。这些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缘于缺乏生态城市经济理论的指导,因而创新城市经济理论的研究,形成适宜生态城市建设需求的城市经济理论成果,纠正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各种偏差,为构建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的城市生态体系,促进城市的良性健康发展做出贡献,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四、以生态城市为目标的城市经济理论创新的思考
生态城市建设对城市经济理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但基于城市经济理论研究的实际和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笔者认为目前以生态城市为目标的城市经济理论创新应重点围绕如下方面进行:
1. 生态城市的本质与内涵
对生态城市本质和内涵的正确认识是城市经济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关于生态城市内涵的解释,学术界尚没有完全统一的认识。城市经济学应该在已有的关于传统城市本质与内涵研究的基础上,完善城市经济学基础理论体系,通过与传统城市的比较研究,深入研究生态城市的本质特征和具体内涵,明确生态城市运行的目标和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域。
2. 实现“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目标的基础和条件
“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是生态城市区别于传统城市的主要特征,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谐的社会运行为经济的长效发展创造了条件,高效的经济运行为居民财富的积累奠定了基础,而生态的良性循环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前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三者又常常表现出矛盾性,城市作为一个社会经济系统,“社会、经济、生态”是共生的客观存在,但“和谐、高效、良性循环”的目标没有相应的基础和条件却难以共存。城市经济学应在区分城市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在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城市社会内部关系协调和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与条件。
3. 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
城市的空间结构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关系到城市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有的城市经济学理论认为,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大致可分为同心圆型及其轴向结构、放射扇形和多中心型等变形形式,其中同心圆模式是城市形成的基本结构。然而生态城市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城市地理空间概念上,它区别于传统城市独立于周边乡村的特点,是一种城乡融合的城市化区域,因而在空间特征上,生态城市必然会与传统的城市有所不同。城市经济学应该在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上,研究适应于生态城市特点的空间结构演化及城市土地利用规律,找到最适合生态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模式。
4. 要素禀赋与生态城市建设的途径选择
要素禀赋是城市在特定的区位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城市是区域空间上多种要素大规模聚集的结果。在长期的建设发展中,城市已经形成了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目标的相对完备的要素构成及资源配置方式。然而,生态城市作为新兴的城市形态,需要充分考虑环境、社会、经济等众多方面的生态化要求,根据自然条件、区位条件、资源条件、人文条件等要素禀赋的不同,选择适宜的建设途径与方式。城市经济学研究应能揭示要素禀赋与生态城市建设途径选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路径选择判定标准。
5. 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规律
城市经济是在密集的地理空间范围内的开放性经济,它不是封闭的,因而城市经济的运行需要依靠外部环境。生态城市打破了传统城市的地域界限,将城市与乡村融合到了城镇化区域之中,具有更广阔的经济运行环境。因而,城市经济学应该研究生态城市的经济构成,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所遵循的特有规律,已有的传统城市经济运行规律有哪些可以运用到生态城市的发展之中,现有的经济运行规律怎样指导生态化的经济运行,如何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等问题,尤其应该特别关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运行规律。
6. 生态城市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模式
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决定了其产业结构不同于以非农经济为特征的传统城市,将是一、二、三次产业相互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新模式。又由生态城市复合式生态系统的特点所决定,其集约内涵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将与传统城市的粗放外延式模式不同。因而,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必须将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区别对待,研究符合生态城市内涵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包含第一产业在内的新型城市产业结构的发展问题、满足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城市产业结构的构建问题、城市三次产业布局的合理分配问题、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效益二者之间关系的问题、如何促进传统工业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及第三产业转型的问题等。应特别关注对生态城市区域产业传导机制的研究,探索如何形成具有生态、经济、高效的产业链,在城乡一体化条件下发挥生态城市产业的带动机制,加快生态产业的发展。
7. 生态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与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是否有效的依据,对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的优化具有引导作用。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有其特有的规律,应该构建不同于传统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应从生态城市自身经济运行特点着手,重点研究生态城市经济运行的特殊性、生态城市经济运行过程中各部门的协调方式和责任分工、进行生态城市发展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等问题。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目标,充分考虑节能、降耗、环保等内容构建适宜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