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0 18:22:2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电子商务的就业方向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全国大学生总体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2009年8月4日上午,记者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会上获悉,截止到2009年7月1日,全国已有415万高校毕业生落实去向,就业签约率68%,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下半年,七月初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为68%,还有30%的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加上去年以来没有实现就业的大学生,大概还有300万的大学生需要就业。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已经是我国高校面临的严峻的问题。
二、2009年全国电子商务专业就业形势分析
据统计,我国登记在册的电子商务企业已达到1000多万家,其中大中型企业就有10万多家,初步估计,未来我国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每年约20万人,同时我国有超过300家高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有数十万电子商务专业在校学生。本应是人才供需两旺的大好局面。可事实却刚好相反,由于人才缺乏,我国企业电子商务进程比较缓慢,严重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一方面是为数众多的学生处于失业状态,近年来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仅为20%,而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鉴约率是47%,可见,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远远低于全国大学生就业平均水平,这种状况不容乐观;另一方面是企业和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这种情况在众多的高等职业院校的表现尤为突出。
三、电子商务专业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学校培养方面
(1)师资严重缺乏。我国从2001年才开设电子商务本科专业,2005年才有第一届本专业本科毕业生,现有师资大多数从计算机、网络、管理、营销或其他专业调派,其知识储备大多来自以往出版的一些电子商务书籍,不够系统、不够深入、不够实用,由于师资大多没有电子商务实战经验,不少师资在从事电子商务教学时显得勉为其难;(2)培养方向模糊。许多培养机构不能清晰地界定其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将来的就业方向,多数培养机构提出了培养目标宽泛,以“万能”为应用目标的电子商务人才,但这并不符合中国企业目前对电子商务人才的专业、实用的需求;(3)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是经济与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一个简单堆积。多数高校电子商务专业设置了十五至二十二门之多的课程,虽然本意是为了培养“多面手”,中国企业也需要掌握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但是繁重的科目、割裂的教学导致学生复合上不系统、专业上不精通,因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既不符合专业娴熟的当前要求,也不符合综合驾控的未来要求;(4)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社会需求内容严重脱节
现有高校电子商务教育的现状是:教师以说为主,学生以听为主,而电子商务是一门综合性的商务学科,需要大量的动手训练,尽管这两年很多高校都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推出了电子商务实验室系统,供学生模拟练习。但是这些软件仍然脱离于实际的商业环境,甚至有不少软件已经落后于现有的应用,不能切实感受现实中电子商务的应用;(5)学校缺乏校企合作的有效手段。目前校企合作大都还停留在学生参观学习、顶岗实习和推荐就业上,还缺乏和企业有效的深层次合作。这样在人才技能培养和就业方面就受到很大影响。
2.学生方面
(1)学生在校学习观念和方法和内容落后。首先是学生的学习观念落后,还停留在教什么、学什么的阶段,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还停留在“等、靠、要”上,学习方法落后,停留在书本学习上,对学习没有系统性、对专业把握不够,学习存在很大盲目性。学习内容的落后,所学很多内容都已经被时代所淘汰,没有学习现在用人单位急需的知识和技能。(2)就业观念落后。思维决定行为,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着狭隘的就业观念。如:首先要考虑专升本,专升本主要是对学生的知识、理论有所提高,并不能很好的解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技能需求,本科生就业同意面临困难。其次是学生们认为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村官等岗位才算是好工作,才能有面子和地位。这个观念导致大多数毕业生就业道理越走越窄。还有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观念理解不到位。一种是好高骛远型,认为一般单位不愿去去、民营私营不愿去、偏远落后地区不愿意去,这样导致的结果是找不到合适的单位。另一种是自由放任型,简单认为先就业就是只要由单位要就去工作,缺乏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3)岗位群不明确。很多学生不知道自己今后的就业方向,更不知道毕业以后应该具备什么能力和证书,才能让自己更有就业竞争力。现在读的电子商务专业大部分学生提出,不知道自己将来可以从事哪些工作,对于自己的就业前景一片迷惘,找不到在电子商务行业自己喜欢的方向,没有明确的岗位群。(4)缺乏正确的职业指导和应聘技巧。大多数学生欠缺系统的职业指导,没有或者很少进行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应聘的技巧也十分缺乏。未能顺利就业的应届毕业生中有16%是因为供需双方对“电子商务”专业理解的偏差导致。由于毕业生不了解电子商务在各行各业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当他们没有发现“电子商务”四个字时,便放弃投递简历;即使投递,也作为专业不对口的无奈之选,并不具备将所学专业、课程与用人单位岗位实际需求紧密结合,突显自己知识与优势的简历撰写能力、面谈能力。
3.用人企业:电子商务观念理解和应用水平不足
(1)很多用人单位没有真正理解电子商务。没有利用好网络开展电子商务,不知道如何使用电子商务人员,很多企业对电子商务的应用水平较低,很多还停留在建网站、做宣传方面上,没有真正利用好电子商务进行线上交易和深层次应用。(2)用人单位还不会正确使用电子商务人才。由于对电子商务观念理解和应用水平的不足,用人单位还不会正确使用电子商务人才。其实企业十分需求电子商务人才对其业务的发展。但是很多单位不理解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到底干什么?怎么用?放在市场部还是技术部?还不明确。
四、电子商务专业就业的对策分析
1.学校方面
(1)加强电子商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尽快扭转目前由其他专业转移为主的师资局面。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学校自己培养,让现有老师进行全方位的师资培训,包括自我进行、外出培训、校企联合培养等方式,目前已经有很多高校出台相关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外出学习进修、鼓励教师下企业顶岗锻炼等等都会大大促进教师也业务水平提高。二是加大引进力度,不仅仅是引进专业对口的硕士和博士,而且要大力引进在电子商务行业工作一线的有丰富操作技能和实践经验的人才。学校应采取更加优厚的政策和待遇,实践课程应尽量主要由从业经验丰富的行业人士承担。(2)明确电子商务专业培养方向。改变目前大而空的专业特点,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和学校的优势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层专业培养。现在很多学校把电子商务专业分为两个方向,一是技术方向,主要是围绕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网页制作、网络数据库、网站维护等方面进行培养,一是商务方向,主要是围绕电子商务应用、网络营销、网络信息服务、传统营销管理等岗位进行培养。这些都可以。我认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方向不是技术方向也不是商务方向而是电子商务本身的方向,也就是纯电子商务的内容,这才是这个专业最根本最核心也是最优势的地方,因此学校应该培养学生从事电子商务、网上贸易、网络营销的实际操作技能,这样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电子商务学生的要求。(3)合理的设置课程。怎样才算专业课程设置合理?应该是在现有条件下让学生掌握用人单位所急需的知识和技能。也就是说专业课的设置应该由市场决定的。因此设置哪些课程,应该由用人单位和学校专业教师共同制定。并且要根据市场变化不断进行调整课程设置。比如3G时代到来,电子商务即将进入移动电子商务时代,因此下一步可以设置移动电子商务课程等等。(4)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社会需求内容做到无缝衔接。全面改革课程的授课内容,尽快改变目前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为辅的局面。大大削减纯理论授课,加大实践教学在时间和内容上都要保证,并且在考核和奖惩上也要跟进。在教学内容的制定上要和企业人员共同研究确定。全面引入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进行教学,把企业的工作过程作为项目实践训练的工作流程。加强校内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教学尽量不用模拟软件,尽量通过网络进行实战练习。(5)学校加强深层的校企合作。加大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不仅在教材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全面引入企业合作,而且要积极寻找校企深层合作的好办法好形式。如:订单班、课程嵌入、定向培养、合作企业项目、合作社会服务项目等等。这样使教师、学生、课程、项目上和企业进行充分的融合,提高育人质量和合作水平。
2.学生方面
(1)学生要调整学习观念和方法和内容。首先要转变学习观念,改变“等、靠、要”思想,不是要求我学多少我就学多少,而是变要我学到我要学,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不盲目学,不死学,课余时间不要总参加学校组织的文娱社团活动而更要多参加专业方面的实践活动,主动参与电子商务技能大赛,主动参与学校和老师主持的课题项目,多上网了解电子商务发展动态,多寻找最新的电子商务知识和技能。(2)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降低期望值,理性的选择职业。不要盲目的追求工作地点、工作种类以及工资水平,这些只是相对的。要清醒地认识到: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适合自己的,而适合自己的就一定是最好的。毕业生要主动调整就业心态,转变就业观念,正确评价自己,在就业过程中理性分析自己的求职,盲目给自己设置偏高的大城市、好单位、高工资要求,其实就是给自己设置了一道就业障碍。所以,要对自己进行正确的分析, “在明智的职业选择中,有三个主要因素,一是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态度、能力、兴趣、志向;二是了解各种职业所需要的知识,不同职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各种职业的有利与不利因素等;三是对以上两个因素做出明智的思考。”(3)进行正确的职业指导和应聘技巧训练。建议就业成才导航体系应覆盖大学教育全过程。就业指导工作亟待从毕业班向低年级学生辐射,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具体来说,就业成才导航体系应该涵盖专业知识技能导航,如学习方法指导、新思想新观念介绍、个人完善知识结构帮助等;健康成才导航,通过实施结对服务、心理指南、交流讨论,对大学生在就业求知和个人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困扰排忧解惑;法律导航,普及法律知识,加强法治意识、引导诚信意识。
自觉树立自主创业的思想观念,主动到基层就业。努力实现多渠道、多形式的科学择业,积极创业。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掌握一定的择业技巧,善于利用市场信息,善于在就业市场中“推销自己”,通过市场落实就业单位。
3.用人企业方面
(1)企业要真正理解电子商务的作用。电子商务可以为企业提供大量的市场机会,可以使中小企业更好的适应市场变化,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等。电子商务不单是一个企业的事情。中小企业供应链的管理能力欠缺,如何和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合作,借助其平台或第三方共享交易平台开展业务等对企业都能带来更大的利益。(2)合理使用电子商务人才,提高电子商务的应用水平。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社会培训机构也要主动联系企业进行应用培训,要正确使用电子商务人才,根据毕业生的专业特长来安排岗位,在网上询盘、发盘、下订单和交易等方面和在网络营销、网络客服、信息搜集和维护等方面都是重点岗位,电子商务服务企业要推出更多的优惠产品和服务来满足企业对电子商务的应用需要。企业自身要加强信息化建设。要更多的从市场入手,利用电子商务开拓市场、拓展商机。要让企业电子商务的应用逐步从单一的信息向更高层次的整合应用方向发展,主动做好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适应电子商务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潘 强 刘红光:电子商务专业的就业问卷调查分析[J].科技资讯,2008,(28)
自2002年以来,最早是在网络上逐渐出现一些文章,对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尤其对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未来的就业前景提出质疑。这些质疑者认为:高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脱离了企业电子商务的实际应用情况;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很难适应企亚用人的实际需求;中国企业电子商务进程将受到人才缺乏“瓶颈”的制约;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将会因为低就业率而失去学科发展的推动力;最严重的后果是:在当前中国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尽管国家和政府一再引导、鼓励、支持、推动大学生就业,但是数十万电子商务在读学生中的不少人将面临整体的“尚未毕业,就已失业”的状况。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挖掘出了导致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并基于此提出了构建合理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体系的具体措施。
2.电子商务毕业生就业规状
截止到2004年6月15日,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为20%,但2003年6月中旬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已达47%,可见,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远远低于全国大学生就业平均水平。与此同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郑斯林在京表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将力争2004年全国应届毕业生在9月1日前平均就业率达到70%以上,而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距此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有关分析显示,绝大部分应届毕业生谈到之所以不能顺利找到工作的原因时,普遍认为不知道应聘何种企业、何种职务是最主要的原因。
未能顺利就业的应届毕业生中有76%是因为就业方向模糊。这直接影响应届毕业生投递简历、应聘职位的针对性与应聘效果。由于不能准确定位应聘的行业与职位,因此泛泛的简历不能吸引用人企业,应届毕业生往往失去面试机会;即使获得面试机会,由于不了解电子商务在各行各业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对于企业提供的职位缺乏工作方法、经验和热情,使他们也很难应聘成功。
未能顺利就业的应届毕业生中有16%是因为供需双方对“电子商务”专业理解的偏差导致。8%的应届毕业生表示学习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很难获得面试机会,尽管他们在简历中都标明了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及学分成绩,但经过开放式调查发现:目前,人力资源市场上的招聘企业很少在招聘岗位上明确写出“电子商务专员”这样的职位。但事实上经过仔细分析,对于很多企业,包括信息调查、市场策划、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网络计算机技术、财务、行政等等在内的工作岗位都需要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只不过这些企业没有在岗位描述中列出“电子商务”四个字罢了。由于毕业生不了解电子商务在各行各业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当他们没有发现“电子商务”四个字时,便放弃投递简历;即使投递,也作为专业不对口的无奈之选。他们并不具备将所学专业、课程与以上某个岗位实际需求紧密结合,突显自己知识与优势的简历撰写能力、面谈能力。
专业不对口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多数高校电子商务专业设置了巧至22门之多的课程,虽然本意是为了培养“多面手”,中国企业也需要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但是繁重的科目、割裂的教学导致学生知识构成上不系统、专业上不精通,因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既不符合专业娴熟的当前要求,也不符合综合驾控的未来要求。正如中央财经大学电子商务教研室林政主任认为:“学生的精力有限,这么多的课程该如何设置,培养目标怎样才能更科学,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间题。”
同样令人担优的是,42.9%的电子商务专业非应届毕业生表示:虽然没有毕业,但是他们已经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电子商务毕业生很难就业。电子商务专业的就业形势不仅为非应届毕业生带来了沉重的就业压力与心理负担,而且他们已经考虑辅修其他专业或者建议考生不要报考电子商务专业。因此,如果不能扭转这种局面,未来中国电子商务人才梯队将会出现断档的局面。
3.学生就业难的深度分析
导致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电子商务后备人才信心不强及未来人才可能流失的原因,笔者认为是由于以下四个方面:
1)师资严重缺乏。现有师资大多数从计算机、网络、管理、营销或其他专业调派,其知识储备大多来自以往出版的一些电子商务书籍,不够系统、不够深人、不够实用,由于师资大多没有电子商务实战经验,不少师资在从事电子商务教学时显得勉为其难。
2)培养方向模糊。许多学校不能清晰地界定其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将来的就业方向,多数学校提出了培养目标宽泛,以“万能”为应用目标的电子商务人才,但这并不符合中国企业目前对电子商务人才的专业、实用的需求。电子商务是一个既宽又广的专业,如果没有明确的方向、清晰的定位,这个专业的建设肯定是有问题的。电子商务专业不像其他专业,比如会计、营销、金融、贸易等一些很传统、已经很成熟的专业,有很明确的方向和定位,学生在学这个专业以前,就明白为什么要学这个专业,这个专业学什么,以后会从事什么工作。电子商务专业却不一样,目前无论是从实践上还是理论研究上都处于探索的阶段。学生学这个专业是因为它很热门,听起来很时髦,觉得学这个专业很不错,但是对为什么要学,学什么,以后怎么就业的认识都是很模糊的。其实在学校的专业建设上对于这样的一些问题的思考也是不成熟的。
3)课程设置欠佳。由于缺乏对电子商务在国际上领先应用、在中国企业实际应用的理解,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很大,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现有的有关技术和商务方面的课程简单堆砌在一起,缺乏有机结合的系统特性;二是强于书本而弱于实务,缺乏必要的案例教学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
4)缺乏技能训练。现有高校电子商务教育的现状是:教师以说为主,学生以听为主,而电子商务是一门综合性的商务学科,无论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商务策划、项目实施都需要大量的动手训练,尽管这两年很多高校都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推出了电子商务实验室系统,供学生模拟练习。但是这些软件仍然脱离于实际的商业环境,甚至有不少软件已经落后于现有的应用,这表现在:电子商务实践应用发展过快,模拟软件不能及时地升级换代,或者是一些开发这类软件的公司已经转行或者因为其他的原因不能继续服务。而商务行为本身又是复杂多变的,电子商务实验室系统如果没有真正的商人参与,如果将所有的商业行为都固化,事实上与书本教育并没有本质区别。另外一个问题是:由于教师本身很少参与商业企业的实际运作管理,案例来源、案例讨论、创业指导、实习指导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4.构建合理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体系
培养与就业的严重脱离、职业发展前景渺茫将会造成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失去学科发展的推动力。如此而来,中国企业电子商务进程将受到人才缺乏“瓶颈”的制约。在欧美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并显著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国际形势下,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却显现出院校人才培养不力、专业人才信心缺失、企业缺乏优质人才的危险信号,这就要求院校在培养电子商务人才上要有一个合理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体系。笔者认为,构建合理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体系应该着眼于下面几点:首先,激发高校教师的学术研究能力,引导他们向商务与技术结合的方向开展课题研究、组织教学内容及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
其次,在教学中引进企业人员,通过一线实战经验的传授,缩短高校学生毕业后适应工作岗位的时间。尤其建议在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加人企业家或个人商人口述的案例分析。
【关键词】电子商务 人才培养 就业率
一、引言
2008年的中国网络购物市场发展非常迅速,交易规模突破千亿大关,达1281.8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82.5%,人均网购金额超1600元,比上一年增加582元。网络购物已经广泛渗透至网络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电子商务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一波一波崛起。电子商务人才的社会需求表现为数量的扩大化、层次的丰富化和节奏的紧迫化。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远远满足不了这种需要,电子商务专业就业前景十分广阔,然而市场上却出现了大量电子商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据新华社报道,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率仅为20%,这不得不引人深思: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该何去何从?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们该如何去解决?
二、电子商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电子商务培养模式多样化
在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同时,一些高校开始开办电子商务专业。早期开办电子商务专业主要有三类方向:第一类是外贸方向,主要注重国际电子商务的教育和人才的培养。这一方向对学生的英语要求很高,一般主要在外贸领域就业。第二类是以计算机科学为代表的技术方向,培养的是偏技术的电子商务人才。第三类是以经济管理为基础的管理方向,培养的是偏管理的电子商务人才。目前,第一类较少,大部分是偏技术或偏管理的培养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相当多的企业不知道招电子商务的学生究竟能做什么,因为培养模式的差异导致了结果的不确定性。所以他们干脆直接招收了外贸类专业、管理类专业、技术类专业毕业生,并把他们组织起来做电子商务。
2.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贪大求全
电子商务是一个综合类专业,其竞争优势就在于学生的综合性能力。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做到培养综合类人才很困难,许多的学校给电子商务开设了大量的课程。一种比较典型的情况是:专业课程当中,一半为商务管理类课程,一般为商务技术类课程。这种课程体系的设计,表面上看起来非常的合理,而在实际中就是因为培养过程中没有重点,贪大求全,导致了电子商务的毕业生在社会上没有什么竞争力。因此电子商务本专科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不太受欢迎,就业率一直偏低。
3.高校电子商务教育严重落后于实际,教学资源跟不上实际需要
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实际发展非常迅速,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而高校的电子商务教育严重落后于实际。高校从事电子商务教学一方面缺乏大量具有电子商务实践经验的教师,另一方面缺乏相应的实验设备和实习、实训基地,导致理论知识和应用脱节,教出来的学生眼高手低,与电子商务人才需求严重脱节。
4.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要求和高校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定位错位
目前中国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主要有两类:少数比较有实力的大中型企业和绝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素质、对高校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电子商务毕业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必须是全面的、精通的,安置在哪一个节点都能发挥最大效用的,可是即使高校依据企业需求进行定位培养出合格的电子商务人才了,企业却又不敢用了,因为企业虽然很清楚岗位定的愈细、分工愈明确,带来的效益就会愈高,可是每个岗位只是发挥了这些高素质人才的很小一部分潜能,这是极大的资源浪费。
三、解决电子商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难的有效对策探讨
1.准确专业定位,明确培养目标
电子商务的成功运作需要各层次的人才,因此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是分层次的,根据市场的需求,电子商务人才层次可分为应用层、策划层和管理层。如果把电子商务三个层次的人才按金字塔结构排列,管理层是塔尖,策划层是塔身,应用层是塔基,高职院校培养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应该是塔基的应用层。这一层次的人才是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力量,对这一层次人才的培养是不容忽视,高职院校应根据市场需求,结合本校实际,在全面讲述电子商务相关知识的同时,把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细化为不同的方向,而不应该是一直以来所提倡的培养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博而全”的电子商务专业通才。
2.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体系
电子商务是一门交叉学科的综合性专业,根据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在理论课程的设置上要强调理论知识体系的宽度和广度,涉及面要覆盖所有“电子商务化岗位”,但不要求理论知识体系的深度和精度,只需能够满足实际需求,以“够用”为原则。在实践课程的设置上要以“小方向,重特色”为原则,把专业培养目标细化为网站建设、网络营销、网上贸易和物流管理等互为依托、前后衔接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生态链。电子商务实务的完成并非依赖一己之力,而是强调多方协作,因此,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当中也应始终贯彻这一思想,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当能够满足电子商务专业高职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的需求,根据电子商务专业高职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他们找准自己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生态链中的位置。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高职院校师资力量建设大体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引进高新技术人才。多渠道引进掌握电子商务新技能、拥有电子商务新思想、关注并能准确判断电子商务发展新动向的高新技术人才。
(2)聘请行家到校任教。社会上不乏电子商务行业领军人物和电子商务业界践行代表,高职院校可以聘请他们到校任教或作为实践课指导老师,在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中,他们意见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3)安排教师进修和交流。很多的组织和机构经常会举办一些电子商务专业或相关的培训和交流活动,高职院校应积极选派骨干教师参与,在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吸取先进经验、捕获有效信息,完善和修正本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短处和不足。
4.完善实训设施,抓实实训教学
(1)引进或自主开发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平台。目前市场上有部分比较成熟的、高仿真的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平台(比如德意数码、浙大科技等开发商推出的电子商务模拟实验系统),可以帮助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对电子商务的认识、提高电子商务的实训技能,高校可以通过对其考察评估后出资引进,有实力的高校也可以结合实际需求选择自主研发。
(2)带领学生参与具体项目设计,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任务分解成单个项目,由教师指导,带领学生学习团队或小组,进行“项目驱动式”或“体验式”教学。比如,在网络贸易教学中,可以把学生分解成网络营销组、贸易洽谈组、商品采购组、单证处理组、财务处理组、物流组、售后服务组,针对一笔订单,各小组各司其职,共同完成这笔业务,获得下一笔订单时各小组成员轮岗,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既熟悉了这一教学环节的电子商务业务流程,又掌握了实践技能,教学效果非常好。
(3)与企业合作,建立电子商务实训基地或实训实验室,实现“工学结合”和“商学结合”。选择优秀的电子商务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共同建立实训教学项目,高职院校师生均可获益,比如淘宝公司推出的“淘宝创业实训基地”项目,高职院校只需很小的投入就可以建立起电子商务专业实验室,而且淘宝公司免费提供规范实用的师资培训、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和网络实训平台等资源,优秀学生还可以获得淘宝网实习、就业的机会。
(4)充分利用互联网络免费资源,让学生亲身体验真实商务流程。互联网络蕴含丰富的学习资源,而且成本极低甚至接近0成本,充分合理引导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利用这些资源也可以帮助他们掌握和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技能。比如淘宝网、拍拍网等还有其他的一些论坛和虚拟社区,不仅能作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实训学习的平台,还可以作为他们自主创业的平台。
四、结束语
电子商务作为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相结合的表现形式,以技术创新推动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改造传统业务流程,促进生产经营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成为商务模式主导的趋势锐不可当,市场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高职院校作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当认真分析电子商务人才市场需求特征,结合高校自身专业特点,整合优势资源,借鉴先进经验,形成本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特色,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培养出适应电子商务行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利锋.商场现代化.电子商务就业路在何方[j].2005,(9).
关键词: 教学改革 课程设置 电子商务 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生产方式、企业经营方式和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都正发生根本性变革。自1998年3月中国内地第一笔Internet电子交易成功以来,电子商务发展迅猛,现在,仅淘宝网每天就有2400万笔电子交易业务发生,电子商务已经深入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企业的一种生存方式。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1],截至2012年6月,国内电子商务服务企业达38780家,其中,B2B电子商务服务企业达10950家,国内B2C、C2C与其他电商模式企业数达24620家。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市场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增加,有专家预测,未来10年,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缺口将达200多万。
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过程中,我国高等院校承担着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1999年教育部联合联想集团共同推出了电子商务自修考试的大学专科学生培养计划,并在2000年开始全国性招生,2001年,全国有13所高等院校开办了电子商务专业,到2010年,教育部共批准339所本科学校和800多所专科学校开设电子商务本科专业[2],其中一些高校已经开始培养电子商务方向的硕士生、博士生。高等院校在推动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我国高校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的学生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在市场人才紧缺的情况下,很多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却没法找到合适的岗位,导致其就业率明显低于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3]。本文分析我国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素质、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要求,探索我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的“1-1-3-1”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并且设计出与该模式相对应的一套课程体系。这种培养模式既能保证电子商务学生掌握扎实的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又能为学生提供三种不同拓展方向,同时将实践教学作为一个重要培养环节,有利于高校培养基础扎实、实操能力强的电子商务人才。
一、我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模糊、定位不明确。
电子商务专业是顺应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给传统经济活动带来深刻影响趋势而开设的一个新专业,目前,无论是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实践上,其都处于探索阶段。电子商务包括网络交易系统的设计、开发、组织、维护、管理和应用,从设计到应用,电子商务包括多个层次。市场需要什么样的电子商务人才,对电子商务人才知识、能力要求是怎样的,电子商务专业究竟要培养哪个层次的人才?对于这些问题,国内很多高校都缺乏深入分析,开设电子商务专业时没有做好市场调研,缺少岗位群细分和具体岗位能力分析,办学目标模糊,定位不明确,学生未来就业方向不清楚。很多培养机构提出了宽泛的培养目标,信息技术、管理学、经济学、网络营销、物流管理等各种知识都学一些,培养出来的学生看似懂得很多知识,实际上很多东西都学得不扎实、不深入,蜻蜓点水,这种复合型人才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要求。有的学校虽然注重学生特长的培养,但太过片面。如一些理工科院校,强调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忽视经济、管理、营销等电子商务运营方面能力的培养;而一些经济类院校,强调经济、管理、网络营销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却忽视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方面能力的培养,因而培养的学生不符合市场需求。
(二)课程设计不合理。
课程作为教学资源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学校教学质量,制约教学资源的管理和整合,决定人才培养规格,是高校在教学、科研、就业、学生发展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指示器[4]。目前,很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设置没用充分考虑专业本身的特征和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需要,开设15至20门专业课程,将信息技术、经济、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课程简单地堆砌在一起,典型做法是一半计算机技术类课程,如计算机网络技术、程序设计等,一半商务类课程,如市场营销、国际贸易、企业管理等,课程设计的内容选择缺乏系统性,许多课程缺乏相互联系,导致学生学了几年,仍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不知道学了什么。另外,选修课比例偏少,不利于学生根据自己兴趣和爱好,就某一领域进行深入学习,无法培养自己的特长,在今后的职场上不能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三)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是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由于电子商务专业出现时间比较短,国内各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基本上不是科班出身,大部分是从计算机、经济、管理等专业转过来的。教师对电子商务知识的掌握,基本上都是通过自学或者有关电子商务的研讨会或培训获得,在短期内难以形成系统的学科教育体系,电子商务教学处于摸索阶段,教师只能边学边教,不断进步。另外,现有从事电子商务教学的教师大多没有电子商务实战经验,在电子商务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非常普遍,这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一个严重的缺陷,导致学生实操能力低,很难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四)实践环节不到位。
电子商务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国内高校普遍采用的实践教学方式有两种:一是利用学校内的实验室进行实训,由于建立电子商务实验室对软、硬件要求较高,大多数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学校没有专门建立与电子商务相关的实验平台,将一些普通的实验室用做电子商务实验,学生没法全面理解电子商务模型。二是通过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实习场所,目前国内很多企业由于场地和管理等原因,不愿意接纳学生到企业实训。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机会接触企业、研究案例,不能利用所学知识为企业解决问题,实验只停留在模拟环境中,这些模拟环境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电子商务运营的实际情境,学生不能切实地感受现实中电子商务的应用,电子商务技能达不到企业要求,更不能培养灵活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特点
电子商务是以商务活动为主体,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以电子化方式为手段,在法律许可范围内进行的商务活动交易。根据社会需求,确定电子商务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的基础,是毕业生能够顺利就业的前提。电子商务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涉及经济、管理、信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能力要求也因不同业务或岗位而异。国内学者对电子商务人才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周唐[5]根据电子商务涉及软、硬件环境的不同,将电子商务人才分为硬件层、软件平台、商务应用和电子商务经营管理四个层次,他们的工作职责和需要具备的能力如下:
1.电子商务硬件层。这一层次要求从业人员了解一般计算机、服务器、交换器、路由器及其他网络设备的功能、性能,掌握网络协议、网络设计、安装、调试、维护和管理能力。
2.电子商务软件平台。这一层次要求从业人员熟悉服务器端操作系统、数据库、安全技术、电子商务系统的选择、安装、调试和维护。
3.电子商务应用层。这一层次要求从业人员熟悉电子商务的业务逻辑,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开发、维护,包括业务流程的设计、平台前后端的设计与开发。
4.电子商务运营、管理层。这一层次涉及市场、销售、物流和客户服务等,要求从业人员熟悉网络营销、网络推广、供应链管理,具有电子商务全程运营管理经验,能够制订网站短、中、长期发展计划,并加以执行与监督。
陈清华[6]从电子商务就业角度,将电子商务人才分为技术类、商务类和综合管理类三大类,他们的工作职责和需要具备的能力如下:
1.技术类岗位:技术类岗位包括电子商务平台设计、电子商务网站设计、电子商务平台美术设计和数据分析四类。其中,电商商务平台设计岗位有网站策划、网站编辑,主要从事平台规划、网络编程、电子商务平台安全设计等;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岗位包括网站设计、开发,主要从事网页设计、数据库建设、程序设计、网站管理和维护等;电子商务平台美术设计岗位主要从事平台颜色处理、文字处理、图像处理、视频处理等;数据分析是一个比较新的岗位,主要从事Web数据和网站相关数据的分析、挖掘,从海量的网络数据中找出对网络经营有价值的信息。
2.商务类岗位:商务岗位包括网络推广、网络营销、物流服务和客户服务,以及电子商务创业等,这些岗位主要是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网站、产品的推广、交易,以及客户服务。要求从业人员熟悉电子商务运作模式,熟悉网络经营,与客户沟通能力强。
3.综合管理岗位:包括项目经理、部门经理等,主要从事电子商务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要求从业人员有丰富的电子商务行业经验,具有良好的全局把控能力。
从高校培养人才的角度来看,电子商务综合管理、运营人才不可能在学校培养出来,电子商务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知识门类较多,要求学校在短短几年里培养出全能型人才是不现实的。学校需要将电子商务的业务流程、知识体系与社会就业岗位结合起来,对电子商务人才进行合理分类,各学校根据自身学科优势、资源优势、师资条件等,确定自己的培养目标,设计相应的课程体系,并付诸教学实践。从业务流程来看,电子商务活动过程包括网站建设、网络经营和物流配送三大环节;从就业岗位来看,企业中的电子商务业务岗位基本按照电子商务技术、网络经营和物流管理来分;从知识体系和能力要求来看,技术类人才、网络营销人才和物流人才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我们认为高校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可分为电子商务技术、网络营销和物流管理三大类,他们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如下:
1.技术类电子商务人才:这类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以计算机、信息科学技术为重点,除了管理学、经济学、营销学和电子商务基本知识与能力之外,重点掌握电子商务相关知识和技能,包括网页设计、编辑、美工,网站设计、开发、维护,网站数据分析与挖掘,电子商务安全技术等。
2.网络营销类电子商务人才:这类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以网络经营为重点,除了计算机、信息科学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外,重点掌握利用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进行商务活动的知识与能力,包括市场营销、消费者心理和行为、公共关系、商业谈判、网络推广、网络营销、网站优化等。
3.物流类电子商务人才:这类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以物流管理为重点,除了计算机、信息科学技术、电子商务基本知识和能力外,重点掌握现代物流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包括电子交易信息的收集、存储、传递、商品化、仓储管理、运输管理等。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1-1-3-1”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上文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分类,我们提出一种称为“1-1-3-1”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指1个学科基础、1个专业知识、3个选修方向和1个综合实训,这种培养模式要求学生在校期间掌握较宽厚的基础知识和扎实的专业知识,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从电子商务技术、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物流三个方向中,选择一个进行全面的、深入的学习,最后参加真实环境中的综合实训。
学科基础知识是每一门学科的基石,关系每一个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前提。电子商务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经济、管理和信息科学技术等学科,这就要求学生打好这些方面知识的基础。因此,电子商务专业除了开设通识教育课程之外,还需要开设一定数量的经济、管理、计算机方面的课程,包括信息技术基础、高级程序设计语言、高等数学、统计学、线性代数、数据结构、经济学基础、管理学概论、基础会计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学等。
专业知识是专业人才必须掌握的专门知识,电子商务从业人员必须掌握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开设的课程应该包括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电子商务概论、操作系统、信息安全导论、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管理信息系统与案例分析、网络支付与结算、多媒体技术、网络营销、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网站构建与运行等。
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多门学科的知识,由于每一门学科都是博大精深的,要求学生深入掌握电子商务涉及的每一门学科的知识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认为应该将电子专业的知识体系划分为技术、营销和物流三个方向,一方面,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有侧重地培养某个方向的人才,另一方面,让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从中选择一个方向进一步系统、全面、深入地学习,这种分方向的培养模式不但可以避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中定位不明确的问题,而且将人才培养与具体的就业岗位结合起来,学生的就业方向变得非常明确。技术方向的课程包括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高级数据库系统、电子商务安全技术、软件工程、电子商务系统规划与设计、商务数据分析与利用、Web技术、移动电子商务;营销方向的课程包括网络经济学、网络广告学、网络推广、商务信息检索、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学、电子商务策划、网络经营、客户关系管理、市场调查与分析、商务沟通与谈判技巧;物流方向的课程包括供应链管理、采购管理、仓储管理、配送中心运作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企业资源计划(ERP)、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连锁经营管理、物流信息系统。
综合实践教学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良好对接的重要环节。电子商务专业的综合实践教学包括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两种形式,校内实训是指利用高校的网络资源平台,不同方向的学生组成团队,按照电子商务的整个流程分成三个小组,分别进行网站设计、开发,网站注册、备案、推广网上交易实现和线下物流配送。对不同小组采用不同考核方式,网站设计、开发小组的考核按照软件工程和客户体验等指标进行,网站经营小组按照网站经营业绩指标进行考核,物流配送小组按照物流成本、配送效率等指标进行考核;校外实训是通过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参与到校外企业的电子商务业务中,在相应的岗位上从事具体的工作,按照企业要求进行考核。
“1-1-3-1”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能力拓展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纳入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中,下图展示了与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对应的课程体系。
四、结语
本文分析了我国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社会电子商务的业务流程及社会对人才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将电子商务人才分为电子商务技术、网络营销和物流配送三大类,提出了“1-1-3-1”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相应的课程体系。这种培养模式的提出,有利于高校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学科优势,整合资源,选择适合自己的培养方向,办出自己的特色。对学生而言,既能打好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又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其中一个方向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学习,从而形成自身的就业优势。按照“1-1-3-1”模式,不仅能够培养出宽基础、厚专业的人才,而且能够培养出适销对路的电子商务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2012上).http:///.
[2]马强.高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教育模式研究[J].新西部,2009(2):162.
[3]蔡小忠.电子商务专业1.5+1.5+10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5(6):499-502.
[4]张娅莉.从大学课程设置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学园:教育科研,2010(019):38-39.
[5]周唐.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趋势分析[J].电子商务,2011(1):76-76.
关键词:中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
1993年,电子商务首次进入我国,经过长达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网民规模已经超过6亿。随着网络市场规模的日渐壮大,社会各领域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也日渐增长,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需求更为旺盛,为此,电子商务专业正是为培养合格的电子商务人才而设置的。目前,越来越多的中职院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对学生进行电子商务知识和技能的培养。然而,从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要么就业难,要么就是已经就业的从事的却是其他专业。这说明在电子商务专业方面,中职院校培养的学生能力与市场需求有巨大的差距;同时也说明,目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所培养的学生,达不到网络企业的要求,要帮助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扭转目前窘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调整。
1中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1.1专业方向不够明确
电子商务专业在我国兴起的时间还不长,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所以并不像其他成熟专业那样有着明确的专业方向和定位。很多学生在接触电子商务专业之前,并不知道这个专业的具体内容。不管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中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都处于探索期。
从目前来看,中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方向通常有网络营销和信息化管理这两个,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地学习。现在问题是:专业方向的设置是否能够满足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需求。从现有学生实际情况看,专业方向划分较为清晰,一部分学生选择信息化管理,故对网站开发与设计等较为感兴趣,而市场分析能力较为薄弱;另一部分学生选择网络营销方向,对网络市场策划感兴趣,但遇到电子商务技术问题却束手无策,要解决上述问题,只有清楚在人才素质方面,电子商务企业的具体需求,才能有目的地去培养具有该素质的人才。
1.2专业课程设计缺少系统性
现阶段,中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主干课程主要有管理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导论、电子商务概论、局域网技术、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电子商务安全与管理、金融与保险、ERP原理及应用、网页制作与设计、Java程序设计等。这些课程设置看似全面,但是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中职院校往往是将有关技术和商务方面的课程简单堆砌在一起,缺乏应有的系统性与联系性,而且课程内容存在严重的重复性;二是理论教学重于实践教学,对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缺少应有的重视。虽然中职院校为电子商务专业设置了实验室实验环节和课程设计,但实验室环境毕竟不同于现实网络环境,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很大提升,另外课程设计时间较短,学生在做课程设计时,还没掌握其精髓就要投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所以导致实践技能不够扎实。
1.3专业实践教学明显不足
众所周知,电子商务专业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实践环节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目前,中职院校为学生安排的专业实践教学形式包括:在学校内部的实验室里上机操作相关模拟软件,校外实习,以及课程设计环节。采用实验室上机操作,模拟软件和实际应用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学生很难真正进行电子商务实际操作;校外实习多是在较短时间内对实习单位走马观花,很难深入,导致校外实习流于形式;课程设计是对为达成课程目标所需的因素、技术和程序,进行构想、计划、选择的慎思过程,是根据所开的某一门课程安排的课程结束后两周时间的专业学习,学生要在短短的两周内完成指导老师的相关要求,课程设计结束后开始新的课程学习,比如《市场调查》课程设计安排在本学期的第9/10周,现在问题是:一是时间太短,一些可行性的应用方案得不到进一步研究;二是研究经费不够;三是对学会创新性研究缺乏激励措施。要想提高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需要进一步完善专业实践教学。
2加强中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
如今,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影响力比较广泛,应用电子商务的主要目的是挣钱。而占我国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企业老板都看好电子商务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他们所需要的电子商务人才基本标准是:一来就能干,一干就能赚,能独当一面。为此,中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就是要培养就业型电子商务人才。具体而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2.1明确专业方向,完善课程设置
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电子商务专业涉及的课程内容比较多,中职院校在构建课程体系时,不能将计算机类课程、商务类课程简单地叠加在一起,而是要满足于现实需要,使课程设置具备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还要体现出系统性和联系性。设置电子商务专业方向时,最好对电子商务企业对人才需求进行深入调查,再来实施具体设置,继而安排与专业方向一致的专业课程和相应的实践环节。
毋庸置疑,电子商务人才是为电子商务企业服务的,因此,在确定专业方向、设置专业课程时,企业电子商务的实际应用情况是必须要考虑的,同时还要兼顾学校自身学科情况、师资力量等多方因素,并在对电子商务人才未来就业情况进行预测的基础上不断更新专业教学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最终目的是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符合企业需求的电子商务就业人才。在安排课程体系的过程中,一是要对基础课和专业课进行合理安排,避免知识的重复性,强调课程知识的实用性,以此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二是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整合,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另外,考虑到电子商务的发展史瞬息万变,故专业方向的地位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要定期或不定期了解企业需求,当企业需求发生变化时,我们的专业方向要随之改变,也就是说,我们要设置的专业方向是动态的专业方向。
2.2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当今社会形势瞬息万变,电子商务的理论与应用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必须与时俱进、解放思想,主动去学习关于电子商务的新理论和新模式,初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确定合适的人生发展目标,并朝着目标不断努力。教师要多学生按照电子商务实践活动,竭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由于电子商务在我国是新生事物。所以关于电子商务方面的培训、比赛、考试等活动层出不穷,例如我国互联网协会组织的全国职业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比赛、教育部主办的全国职业电子商务创新挑战赛、淘宝网与教育部联合推出的“网店运营专才”培训项目等,都值得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进步。一方面学生要主动关注这方面的信息,积极参与;另一方面学校也要鼓励学生多多参加此类活动,并安排指导老师帮助学生参加活动。另外,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电子商务向不同行业渗透也不断加强,这给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自主创业带来无限的机遇,例如某中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正是利用专业优势,再加上其敏锐的市场反应能力,成功创办了“校园风”网站,凝结了网上超市、假日旅游、家教兼职等多项业务,这不仅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自主创业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同时也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勤工俭学的机会。
2.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自古以来,教师都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历史使命,是落实人才培养方案的中坚力量。师资队伍的素质直接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今,中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师资力量还不够强大,甚少有教师是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的,要么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毕业的,要么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这样就容易造成懂商务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懂商务的问题。他们在课堂教学中,要么片面地介绍技术,要么片面地介绍商务,至于二者的融合很少涉及,这与电子商务就业型人才所需具备的技能相违背。故要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师自身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必须要完善。一是成立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实践制度。定期组织电子商务专业教师走进企业参与电子商务应用与项目开发工作,把握物流、营销和策划等环节的具体应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其将更多的现实问题带到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一起探讨问题,提升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另外还能加强校企合作,为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奠定基础。二是鼓励教师按照专业方向构成团队,团队之间信息共享,不同团队要解决企业某一方面实际问题,并据此确定团队研究主线,在授课过程中,团队中每一个教师都要按照该主线展开授课工作。
总之,电子商务专业在我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中职院校要优化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的日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蒋S.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5,(01):128+135.
[2]单小珂.浅析中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网上创业人才的培养[J].中国培训,2015,(07):12-13.
[3]黄源通.中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方案探究[J].职业,2015,(30):39-40.
关键词:电子商务高职人才培养
电子商务应用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据专家测算,未来10年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缺口达到200万。另一方面,我国电子商务专业教育开展已有将近6年的时间,如今在全国开设该专业的大中专院校共有275所,加上以专业方向和高职高专等形式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高校,累计超过400所。然而通过这几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学生就业质量并不是很理想,据统计,2004年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为20%,而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已达47%。可见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远远低于全国大学生就业的平均水平。
是什么原因导致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与用人单位的需要存在偏差呢?这是我们需要好好思考的一个问题。作为高职院校,担当着为企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如何培养实用的电子商务人才,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是个迫切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一、当前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
1.专业培养定位模糊
高职院校的办学时间普遍短,加之电子商务专业开办时间短,由于办学经验不足,一些高职院校难以清晰地界定应用型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往往套用普通本科的教学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而且培养的过程中经常随着企业和市场需要的变动而变动,造成了很多院校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模糊,培养目标过于宽泛,所有电子商务应用所涉及的技术和应用都开了相应的课程,结果是什么都学,什么都不精,没有特色。
2.专业特征不明显,课程设置不能相融互动
电子商务专业是涉及计算机、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物流、法律等多方面知识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既能全面了解与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又能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和核心竞争力,就是一个并不简单的问题。加上很多院校本来对电子商务的概念尚没有明确地把握,就更使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往往成为一个大拼盘。教材都是其它专业现有的,比如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等,而不是专门针对性设计的。授课老师也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各教各的,而不是围绕一条主线索来组织教学,从而出现教学内容重复交叉,或者课程之间不能相融互动,学生的学习也失去了积极性。
3.实践环节薄弱,技能不突出
目前的电子商务专业强于书本而弱于实务,缺乏必要的案例教学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实验、实训、实习环节的安排。尽管这两年很多高校都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推出了电子商务实验室系统,供学生模拟练习,但是这些软件仍然脱离于实际的商业环境,甚至有不少软件已经落后于现有的应用。而商务行为本身又是复杂多变的,电子商务实验室系统如果没有真正的商人参与,如果将所有的商业行为都固化,事实上与书本教育并没有本质区别。即便是在学校实验室可以进行基础训练的网页设计、网站建设等内容,但由于课时、实验条件等原因,学生掌握的程度也不是很扎实。
4.师资严重缺乏
现有师资大多数从计算机、网络、管理、营销或其他专业调派,其知识储备大多来自以往出版的一些电子商务书籍,不够系统、不够深入、不够实用,由于师资大多没有电子商务实战经验,不少师资在从事电子商务教学时显得勉为其难。
二、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从应用角度来看,电子商务目前急需以下三种类型的人才:一是商务管理型电子商务人才。他们掌握企业经营管理和商贸知识,懂得如何将信息和电子商务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从而开发出企业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能够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实现企业的产品推介和销售服务。二是技术支持型电子商务人才。他们精通电子商务技术,掌握电子商务技术的最新应用,了解企业经营和管理流程,具有一定的商贸知识,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解决企业的商务问题。三是战略管理型电子商务人才。他们通晓电子商务全局,熟知本行业和相关行业的电子商务理论与应用,能从战略上分析和把握其发展趋势。
作为高职院校,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应用能力为主,则主要着眼于前面两种类型人才的培养,定位于培养熟悉企业商务运作流程,掌握现代商务管理理论、营销技能,能应用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开展商务、管理活动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因此看来,我们所培养的人才,既要懂的商务管理,又要懂技术应用,这也是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一个难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得学生掌握跨管理、信息技术、商务运营、计算机网络等门类的知识和技能,笔者认为,过分追求“全”将会使学生的个性被抹杀,学生的精力也有限,学校可以在考虑本地区经济发展、学校资源以及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对专业再进行细分,以“宽口径、厚基础”为思路,有针对性地、多方向地培养人才。
三、构建合理的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
1.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工作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设计培养方案
高职院校在制定培养方案时要深入企业进行人才需求状况的调研,掌握专业发展动态,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在明确就业岗位的基础上根据从事该岗位必备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设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岗位主要集中在相关企业中的商务运营、网站管理、客户支持三个大的方面,具体而言包括客户服务、销售、库存、采购、网络促销、市场调查、网站编辑、网页设计、后台开发、网络管理、配送管理、数据库维护、结算等。
因此根据岗位分析,我们可以将电子商务专业按能力模块,进行分方向教学,可以考虑将该专业分为商务管理和技术应用方向,从第四个学期开始,每个学生在继续学习本专业共同的必修课的同时,根据个人的爱好和特长,选择自己的专业方向,选修该方向的强化课程,以利于形成专业特长和培养个人核心竞争能力,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商务管理方向主要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商务运作、信息化管理的能力,面向的岗位主要有营销管理、市场调查分析人员、行政文员助理、仓管员、采购员、客户服务人员、网络营销人员,开设的专业课程有:商务谈判、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网络营销、国际贸易等。技术应用方向主要培养学生电子商务系统的应用、维护管理的能力,熟练掌握各种技术在企业商务运作的应用,面向的岗位主要有:网页设计、网站维护人员、数据库维护人员、电子商务系统操作人员、计算机软硬件维护人员等,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数据库应用、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等。
2.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
(1)站在信息技术的前沿,根据各门课程的不同特点,分别采用启发式、案例式等教学方式,探索灵活、互动、高效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促进个性发展,提高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2)加强电子商务专业课任课教师的交流,使每一个专业课老师能充分理解体会、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方向,也很清楚自己所任教的课程在知识能力等方面对学生的要求,还可以使各相关课程的老师在授课的时候有的放矢,讲授课程时能注意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从而使得各门课程能够融会贯通。
(3)精心设计实践实训项目,构建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课程实验、大型作业、综合设计、项目方案书、顶岗实习等多样种形式的实践锻炼,培养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实践教学方法,着重加强学生应用电子手段解决商务管理中出现问题的锻炼。如可以给定一个实际案例或调研的课题,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调查,撰写方案书。
建立一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进行锻炼;鼓励学生寒暑假参加校外实践活动,通过举办各类竞赛和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使得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素质得到提高。
3.加快师资培养步伐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的保障。根据优化结构、专兼职结合的原则,建立起一支专业配套、结构合理,具有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一方面从企业、生产第一线聘用具有双师素质的工程技术人员到校任课,另一方面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前往产学研合作单位进修学习,这样,既可以学到企业运用电子商务进行管理的经验,又可以掌握企业实际运用电子商务的状况,还可以了解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类型,对教研活动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另外在考核、培养、评职奖励等方面制定倾斜政策,鼓励他们努力钻研,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梁平:电子商务专业就业困境引发的职业人才培养思考.商场现代化,2006(4)
关键词:电子商务就业调查岗位匹配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2(c)-0000-00
1 背景分析
据调查,珠海市预计对紧缺的技能人才的需求由2010年的4.03万人,到2012年的12.29万人,呈现飞速增长之势。横琴新区作为珠海市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在2010年市发改局公布的《横琴总体发展规划》中的描述是:“推进粤港澳区域电子商务合作。大力支持电子商务企业进入横琴,建立多币种商务交易应用服务平台,提供面向珠澳各类企业的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以及面向珠江口西岸地区专业市场、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的电子商务平台服务,建设以横琴为中心的珠江口西岸地区物流信息交换中枢和国际电子商务中心。”说明电子商务技能性人才在本市的需求将越来越旺盛。
由于珠海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是人才流入高地之一。目前,几所公立中、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生源十分充足,而且均开展了校企合作,就业率三年来均在95%以上,一切似乎均可高枕无忧。但仔细翻阅具体的就业信息,许多学生的就业仍然与本专业毫无关系,某校2009年度80名毕业生从事本专业工作的仅为11人,也就是说本专业的就业贡献很大程度并不是来自校企合作。现在本市市区外各行政区的小学招生人数已经开始逐年减少,而珠海却拥有10所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数量位居全省第二。十年内高校阶段的生源不足问题就会慢慢体现出来,争夺生源在所难免。而珠海的院校既有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等重点本科,也有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这样的高职211院校。作为一间生源、名气与师资均不占优势的本地普通高职院校,如果不在培养技能性人才上创出特色,面对就业质量不高,生源面临不足的境地,将有办学危机出现。
2 调查分析
为了深化校企合作,在培养技能性人才创出特色,有必要对区域内的企业招聘电子商务人才的情况作一个全面的调查。本次调查的时间跨度为一个就业的周期,这里我们选取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为例;调查的范围为珠海市对电子商务专业有需求的企业;调查的方式为线下面对面访谈与网上调查两种方式。线下面对面访谈方式是与市网商创业园各公司、各校企合作单位进行,调查资料来源于平时的访谈与专业建设委员会的常务会议。网上调查方式在“前程无忧”、“智障招聘”、“中华英才网”、“818招聘”和“珠海招聘”这五家既有面向全国范围招聘也有面向地区性招聘的招聘网站进行,岗位搜索关键字是:“电子商务”。两种调查共收集到121家企业提供的166个岗位信息。这些岗位剔除同一公司同一时期重复的招聘信息,保留不同时期相同岗位的招聘信息。由于许多岗位并没有列出具体的要求人数,因此这项调查并没有进行。
2.1招聘的企业特点
由于行业的飞速发展,本专业的就业岗位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同样的调查事实也发现在全国各地[1] [2]。总结得出近几年本区域有两类大量招工而又符合高职层次学生就业类型的企业与部门。
第一种是传统外贸公司、生产型企业的电子商务部。本区域是经济特区,主要发展外向型、贸易型经济。由于近年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司需要不断升级转型。它们的电子商务部是产业升级的产物,其所需的员工既懂本行业的知识又懂网络营销,而且某些企业还需要外语对话能力以应付国际客户。其对应就业方向可称为行业性电子商务就业方向。另一种是纯电子商务公司,如各大团购网、及B2B、B2C、C2C公司。它们为了拓展各地的区域市场,发展社区电子商务业务而大量招聘当地的网络营销及市场营销人才,其对应就业方向可称为网络营销专员就业方向。
这两类就业岗位的共性是公司均是中小型企业,甚至有约四成就业于50人以下的企业或者办事处,而两者工作的主要差异在于前者在上下游群体明确的情况下,主要使用网络营销、电话营销等现代化推销手段向这些企业推销或者购买产品与服务。而后者侧重于挖掘对电子商务行业不熟悉甚至陌生的潜在客户,在帮助客户提升知名度与销售额的同时,成功推销本公司的电子商务业务。
在本次调查,只有9家公司的规模在500人及以上,招聘只有21个岗位。也就是说,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应着眼于中小型企业。
2.2企业所需电子商务人才的岗位细分
将本次调查的人才分为三大类岗位,,所有调查数据均来自这次的调查样本,如下所列:
(1) 电子商务网站设计与维护。代表性岗位:Web程序员、网络管理员等。其工作特点是网站或者网页游戏程序的开发、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网络管理与维护等一些传统意义上的程序员工作。共有19个岗位,占岗位总数的11.45%。
(2) 电子商务平台文字编辑、策划。这是新兴的岗位,既需要IT技术、文字功底,又需要商务知识。代表性岗位:网络推广员、策划专员、行政文员等。主要工作是网站策划与编辑、网络推手()。其主要工作是对市场进行负责网站的内容编辑、板块相关栏目资料的更新、信息的搜集、编辑、更新及审校等;负责网站的运营,进行提高用户体验、提升用户忠诚度;相关活动组织策划和相关网站资讯撰写;进行网站的推广,提升知名度;能快速分析用户的心理诉求,并撰写文章文章吸引用户。共有24个岗位,占岗位总数的14.46%。
(3) 电子商务平台美术设计。代表性岗位:网站美工、平面美工、Flas设计师等。主要从事网站颜色处理、图像处理、视频处理等工作。主要工作是:使用Photoshop、Dreamweaver、Flash等设计制作软件,配合在线编辑器美化网站的排版。也有要求懂得在专门的交易网站(例如淘宝、天猫等)装修网店。员工除了懂得前述的技能外,还要求熟悉交易网站后台操作,装修模板代码调整,熟练操作淘宝助理及交易网站的各种促销手段。后者的工作还会兼任下述客服与网络营销员的工作。共有19个岗位,占岗位总数的11.45%。
(4) 客服及网络营销。代表性岗位: 网络营销员,电话营销员。主要是利用淘宝等交易网站或者电话等渠道为企业开拓网上业务、开展客户服务等工作。所需技能除了与前述岗位占据了本次调查的半数以上岗位,达到99个岗位,占岗位总数的59.64%。
(5) 综合类管理人员。一种为:电子商务平台项目开发管理人员。代表性岗位:电子商务项目经理。这类人才要求全面掌握Web编程技术,并且具备项目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主要侧重于技术岗管理,共有2个岗位。从前的调查有许多这类岗位,但这次调查并没有出现该岗位。另一种为:企业电子商务运营管理人员。代表性岗位:电子商务部门经理,淘宝店长等职。共有3个岗位。主要从事企业电子商务战略规划、运营和管理等工作,主要侧重于日常商务管理。管理人员合计有5个岗位,占岗位总数的3%。均不面向应届毕业生。
(6)电子商务创业者。也有学生毕业后直接自主创业,但所占的比例相当少。在本调查中也没有体现出来。
2.3 新进员工的工作特点
(1)学历要求不高。搜索到的人才招聘对学历的要求不高。除了综合类管理、特殊的技术岗位中的七个岗位必须要求是本科及以上学历外,大部分的岗位仅需要大专学历即可,少数岗位,如电话营销仅需要高中或者中职以上学历,或者不限学历。即使综合管理类的学历要求也是不高,有2个仅要求大专及以上学历,2个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1个干脆就不限学历。
(2)实际工作时需身兼数职。因为毕业生就业的岗位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逼迫于成本、规模等原因,他们对员工的岗位均是“一专多能”,即有专业知识但能胜任专业里的各项技能岗位,甚至对一些相关的辅技能也有所要求,如英语书面及口语对话能力、懂电子商务法律法规、掌握网络金融知识,会开车等。而且这些单位里的应用型人才流动性大(包括单位内流动和单位之间流动),因此也强调员工适应性较强,学习速度较快,性格开朗容易沟通。
(3)岗位需求的转变。六年前电子商务人才市场对Web程序员需求巨大;而现在电子商务平台美术设计、客服及网络营销两个岗位的招聘需求超过总体需求的70%。这一数据肯定了现阶段“电子商务专业对应的岗位是网络商人”[3]这一说法。所谓网络商人(简称“网商”)是指运用电子商务工具,在互联网上进行商业活动的交易者。
(4)职业素质的培养更重要。在对26家企业的负责人访谈中,我们调查时一直强调技能的调研时,他们很多都表示:对比技能,更强调素质。这里所说的素质包括两个方面:职业素质与英语及应用办公软件Office的能力。首先,因为本行业技能变化快、易上手,在顶岗实习的半年内完全可以使学生熟练业务流程,但职业素质培养却需要很多年时间。另一方面,初招的毕业生不熟悉公司业务,需求过渡期,这时他们一般从事非核心的工作,所以有12个岗位明确对英语有要求,19个岗位明确对Office办公软件有要求。
(5)存在性别歧视现象。有12个岗位要求必须是女性或者女性优先,主要存在客服及网络营销岗位的招聘中。
3 调查总结
高等职业教育能否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职业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体现。本调查有利于明确电子商务学生就业的方向,对电子商务教育工作者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现阶段,电子商务专业走出“四不像”的培养怪圈,集中精力将学生培养成为“网商”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 孙学文,徐伟.面向苏州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人才核心岗位技能培养体系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20)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