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0 18:22:1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篇(1)

关键词:素质教育;途径;教育改革

一、转变教育思想

当前中学地理推行素质教育的制约因素,关键是教师的教育思想没有根本转变,还受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的束缚。“应试教育”是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教育模式,它主要面向少数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和心理素质培养;“应试教育”使学生课程负担过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这种教育倾向,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实施素质教育,正是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它不仅强调全面性,而且强调全体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因此,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作为教育者――教师,首先必须要从思想上根本转变过来,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学生观、师生观。当然,这一转变需要广大教师有胆识、有远见;要勇于实践、敢于突破传统观念、善于承受来自社会各方舆论的压力。学生地理能考出“高分”,这不是地理教育的最终目的,培养和提高全体学生全面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地理基本技能和地理基本观念和整体素质,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和谐地发展,实现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这才是新时期中学地理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任务。

二、提高教师素质

现代教育迫切需要具有全面素质的教师。一切教育思想、教育计划都要通过人来实现。所以,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首先,教师要提高文化素质。教师丰厚的文化知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这不仅要教师融会贯通中学地理教材、地理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要求,同时还要加强学习,拓宽知识领域,充实地理内容,了解地理信息,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对地理教师的要求。

其次,教师要提高业务水平。过硬的业务水平、灵活的教学机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一方面要加强教研工作,严格教学常规,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要多形式、多渠道争取继续教育,提高学历层次,完善知识结构。业务水平的提高是教学任务和教学效果优异的重要保证。

第三,教师要提高师德。高尚的师德情操和广泛的兴趣爱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块跳板。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受教育的一面镜子,师德标准要高于社会的一般道德标准,教师的形象对学生影响深远。作为地理教师,要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自己,要“讲政治、讲正气、讲学习”,要有强烈的敬业爱岗精神,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教好书的同时更要育好人。

三、调整教学要求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强调教学大纲上所规定的一般教学要求,注重知识点的“块状”教学,目的仅仅是为了学生能应付考试争取高分。素质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应试”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在地理教学中,对学生地理知识、地理能力、地理观念、地理思想等的教育都应重视,不可偏废。教师应注重开发学生的地理智能,重视发展学生的地理兴趣,善于培养学生生动活泼的地理思维能力,重视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广泛提高全体学生的地理水平。

现阶段地理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不但要传授和培养系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积极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同时,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国情教育以及协调人地关系的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等。因而,教师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从传统教育模式中走出来,及时准确地调整教学目的和要求,使中学地理教育走上更健康、更全面、更合乎时代要求的崭新轨道上来。

四、优化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地理教育的主要方式。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在地理教学中要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地理素质,靠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远远不能完全适应的,中学地理教学方法要相应进行改革。

篇(2)

一、中职英语教学现状

1.受到旧式教学的影响。现在中职学生因为受到以前小学初中学习英语的影响,造成学生难以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的局面。中职老师也仍然沿用应试教育的模式,造成学生处于学习被动的地位。久而久之,学生对英语没有太多激情,也不能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教师不太关注每个学生的基础。因为每个学生英语的基础不同,在课堂上的一些问题,基础不好的学生不容易理解,有些需要句子一字一句地翻译出来,教师认为基础稍微好一点的学生会就觉得没必要了。教学过程中不好平衡两者之间的矛盾。

3.学生的信心遭到削减。因为英语的学习不仅仅是要依靠书本上的知识,还要依靠良好的语言环境,但是目前根本没办法解决创建英语口语的氛围,并且英语的学习需要长期大量的积累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如果学生运用的较少就会失去对英语的信心。

二、实现素质教育的策略

1.加强听说读写的锻炼。大家知道英语是一门语言,然而学好语言的目的就是能够跟别人进行交流。目前社会越来越国际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掌握好英语的学习。只要能够具备一定英语的交际基础,就能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因此要加强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热身运动和听力两部分锻炼学生的听力,要求学生掌握听力材料的中心思想,教师要教授学生一些听力技巧;教师可以利用听力材料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知道听力材料的内容后用自己的语言阐释出来;加强阅读的训练,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训练;写作从最基础的看图写话开始锻炼。

2.利用多媒体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幻灯片、录像、图像等方式,这样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授五官等器官教学的时候,大多用声音和图片教学,创建比较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教师可以从网络平台获取更多的信息进行教学,学生也可以在网络平台进行发音、听力、对话的练习,也可以在网络上交流学习心得促进英语的提高和进步,这样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篇(3)

关键词:问题解决教学模式;表征;策略;素质教育

“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我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追究问题罢了。”这是世界科学大师爱因斯坦对他的卓越创造才能的解释。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因此,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课堂教学体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探索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教学模式。本文试图以我在中学化学教学实践中的做法来阐述实施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体会。

一、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基本环节

1.内涵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有目的地提出系列的不同类型的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积极探索、实践体验、解决问题,以便深层理解并掌握和运用基本知识,实现从能力到人格的整体发展,成为有效的问题解决者的依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求知欲和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把一定的理论转化为实践,又把实践上升为理论的中介,具有自己独有的完整性、简约性、操作性和针对性。

2.基本环节

问题解决教学的基本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表征、策划、执行和控制。问题的表征是将提出的问题转换为内部的心理表征;对解决方案的策划包括确定必须完成的操作或运算;执行一个方案包括完成在策划之中详细说明的各种操作或运算;控制则涉及对其他过程(如觉察计划执行不力或某一步骤执行错误)进行监控和调节的元认知过程。其中,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表征和策略是核心环节,在整个问题解决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表征问题

问题的表征就是问题解决者在头脑中以某种理解来呈现问题,是问题解决者使问题的任务领域转化为问题空间的过程,也是问题解决者接受和转译问题中的所有信息,并以一种自己更容易亲近的方式把它们贮存或输出的过程。问题表征是问题解决的一个中心环节,它说明问题在头脑里是如何呈现、如何表现出来的。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问题解决者只有将问题理解了之后、明白了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之后、清楚了问题的所指之后才可能确定如何解决问题。

(2)选择、实施策略

策略是指根据活动的特点及其变化而制订的行动方针和活动方式。选择并实施策略是问题解决的另一个重要环节。策略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它要求问题者根据对问题的表征结果及对策略知识的掌握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实施策略则是一个按照既定方案进行实践的过程。在实施策略时,问题解决者还需要不断地进行分析、思考,以根据问题解决的实践情况对问题解决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

(3)控制是问题解决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一个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是以对一个问题的认识和解决为开始并以发现和提出另一个新的问题为结束。”通过总结归纳,问题解决者能够把对该问题的解决中的经验或策略上升或升华为程序性知识,并将其同化于知识结构之中,对问题解决者来说,这是一种质的变化。

二、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实施的途径

1.教师要选择适当的媒体和方法

要确保学生直接与被传递的新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来进行学习,取得经验。要尽可能地把演示实验变为学生的探索性实验,使学生从被动观察、被动记忆、被动理解中解脱出来,而以积极应用和尝试的态度来参与教学。

2.学生通过各种方法解决问题

让学生通过自读、自学、实验、讨论等方法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收集、处理有关资料、文献、数据的能力,并在探索中训练概括新知识的能力,提出解释或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也是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教师的点拨要做到恰到好处,使学生有一种“茅塞顿开”之感。

3.教师要以“问题”为中心

教师要将课本知识归纳成各类、各层次的具有系统性的“问题”,以“问题”进行导学。如,在“硝酸的性质”的教学中,在展示硝酸样品让学生观察后,可设计下列问题:纯净的硝酸应是无色的,为什么常见的浓硝酸是黄色的?如何使变黄的浓硝酸变无色?在中学范围内,溶液颜色是黄色的有哪些?显黄色的原因是否相同?以此激活学生思维,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引向深入,转化为理性认识。

4.重视思维模型的建立

思维模型是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在教学中要重视建立思维模型,使学生在碰到新的问题或复杂的问题时其思维上能够“有路”可走。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思维方法后,其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深刻性和独创性将会得到提高。

三、问题教学模式的作用

我认为问题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教学模式之一,该模式的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性个性和实践能力。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就是力求发现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的进取精神,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百折不挠、实现目标的奋斗精神,它是一种活跃进取的精神状态。问题教学模式中生动的问题情境,平等的交流氛围,能诱导学生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随着一个个问题的发现、一个个问题的解决,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创新热情得到了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也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2.有利于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

只有个性和谐发展,才能使人的聪明才智得到最佳发展。即只有个性获得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诸方面的和谐发展,才有可能最完善地发展个人的才能。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也就没有特色。问题教学模式的实施为学生创设了施展个性的极好机会,也充分展示了理科教育的生机和活力。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是发散思维。在实施问题教学模式时,通过挖掘教材中有创造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寻求多种解答途径,通过分析比较确定最佳方案。

创造性思维敢于超越传统习惯的束缚,摆脱原有知识范围的羁绊和思维定式的禁锢,从而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产生新成果。在实施问题教学模式时,学生可以提出大胆设想,发表独特见解,可标新立异。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当然会最大限度地得到开发和培养。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问题教学模式不但重视知识的获得,而且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更加突出了学生的学,让学生能够领略到前人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解决问题时不但要以已有知识为依据,而是在问题和目标之间建立起知识的桥梁。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不但掌握这方面的知识,而且要重视解决问题方法的运用及知识间的联系,这样就会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促进知识的迁移,增大学习的容量和空间。

另外,实施问题教学模式时还更多地提供了让学生动手操作及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问题解决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孔子的启发法和苏格拉底的提问法都显示出了其雏形。问题解决又是新世纪的一个崭新的课题,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进行,眺望蓝天白云下的这片教育热土,势必会因得到更多的新的养分而更加肥沃!

参考文献:

[1]陈爱苾.课程改革与问题解决教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李广洲,任红艳.化学问题解决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3]王祖浩,张天若.化学问题设计与问题解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篇(4)

一、首先是教育观念、教学指导思想的更新,体育学科教育目标的全面性转变

要从传统的以体育知识技能灌输传授为中心转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由于体育教学诸多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当然要确保必要的“三基”教学;在学习基本的过程中和打下基础后更需要关心学生掌握锻炼方法,培养其体育学习动机兴趣,养成良好的体育态度。这也是观代学术观上将“显性学力”与“隐性学力”相结合,培养与发展相结合的需要,是体育教育功效的长远与近期结合的需要,是学生学校学习阶段教育与未来终身体育相结合的需要。

我认为在体育教学中最重要的还是要更新体育评价观念,实现素质教育。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在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建立自评与他评的评价方式,建立重在激励的科学评价。

二、创造素质教育观下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

1.注重体育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时代性、基础性,全面性与民族性

体育教材、教学内容的选择,首先要服从和服务于教学目标的需要。应杜多元化、全面性、发展性的教学目标出发,从体育教学的生物、社会,教育,心理,方法论等功能出发,关注不同年龄段学生在体育知识、技能、体育兴趣、态度和体育能力、体育价值观的培养,在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宝库中,去优选和编制最适合中小学体育的教材教学内容。在这里,可能要打破传统的体育教材大纲的内容体系,合理扬弃竞技体育的一些所谓正规现成体系(包括技术、战术、规则、场地体系),充实和创造学校体育教育的文化价值与观念体系。

2.在体育教学设计上,要从“教师中心”转向重视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在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锻炼、激发学习智慧与能力的角度,来考虑和设计教学进程,要从重视教材内容的逻辑联系为主,转向以学生认识体育教材内容的规律特点为主来安排教学环节与步骤,而不再是教师的纯粹的“传授组织”教材,“指使”学生的活动。还要从过去较死板的规范体育课结构模式中,向较为多样化、灵活、实效性、人格化。的方向转变。更需要从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内容、条件在体育课教学进程中,教师应结合实际,抓住时机、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出发,创造出不同特色的又体现素质教育功效的体育课的“结构模式”。基本上结构依然存在,但不再是千课 一律,千人一面,更需要“改头换面”,促使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易于为学生所接受。

3.在体育教学方法手段上,从过去以教师单纯“教”、“灌”为主的方法体系与方法观念转向在教师指导、启发下的导法和学生“学为主”的学法设计

在方法主体上,由过去的学生跟着练,转向学生“自主练”为主;由过去“育体”、“练身”为主的方法扩展向同时“启智、求知,调心、育人”的综合多样化方法体系。从而使学生的一般发展、共同发展与特殊发展、差别发展相结合。在关注整体教学目标的同时,充分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进而创造性地解决学生个体学习中的问题。

三、精心育人,在体育课中渗透德育教育

体育教师在日常的体育教学工作中,必须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寓德育于体育之中,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把握当代中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思想品德状况,认清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创造性地探索在体育课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策略和技巧。在体育课教学进程中,教师应结合实际,抓住时机、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

篇(5)

论文摘要: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职业教育在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在劳动者素质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数学,它的教育功能应在职业教育中有效地发挥出来。

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职高数学新教材应运而生了。不管是从编排体系上,还是从教材结构以及具体内容上,都更加符合当前职高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更适合一线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一线教师,应该怎样才能更好地完成这一使命呢?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多元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有思想的、有感情的、不断发展完善的生命来对待,教师不仅仅是学生的导师,更应成为学生的朋友。课堂上师生间应平等对话,教学相长,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更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了解学生的心理,宽容善待学生的错误,归还学生应有的自由选择的权利。

一、明确职高数学课程的基础性

被誉为“思维的体操”的数学,凭借其在各行各业中的作用,说明了它是个人素质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数学与社会生活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因此,数学已成为了个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哪些才是最基础的,是每个学生都应掌握和能掌握的数学知识呢?如果仅从知识方面来讲,而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这个问题将永远无法解决。

二、实现数学与专业的融合

职高的学生中,有一部分会直接走上工作岗位,并面临不同行业的不同要求。有些行业,如经济类行业,与数学学习紧密联系;而有的行业,如旅游业,需要用数学的机会不是太多。不同性质的行业,对数学知识的侧重点要求也不尽相同,如计算机行业会要求比较高的算法,而商业则注重利润和最优化。另一部分学生,由于所选的专业不同,也将面临着数学方面的不同要求。学生都需要在职高这个重要阶段为他们以后的不同职业打下基础,以适应未来的需求。所以,首先,教师应对各个专业所需的数学知识和要在这个专业上进一步发展所需的数学知识做一个详细的调查,确定在职业高中阶段哪些知识是必须传授的,哪些是可有选择性地传授的。其次,现代社会不断发展,各种专业都得到了不断完善,那些新出现的涉及数学知识的内容也应及时地编入教学内容。如果每个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也能了解到本专业的具体内容,不仅能增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能让他们对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有所认识,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

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把握好几点

1.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增加教材的趣味性,是新课程提倡的“以人为本”理念的切实体现。大部分进入职业高中的学生,数学基础比较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不浓。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数学的恐惧和抗拒心理呢?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数学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改变他们“数学学习是枯燥无味的”这一观念,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的趣味和数学的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适当补充数学发展过程中一些人文的、历史的事实,增添些有趣的故事。比如讲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时,引进国王奖赏象棋大师的故事,学生听后,兴趣大增,会迫不及待地想进行计算,进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2.在师生、生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

在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参与协商、鼓励和监控学习进程,但不要包办代替;要抓住学习中出现的矛盾,引导学生进入新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给学生必要的反馈,发展学生的判断、交流、反思和评价能力。

3.为学生提供尽可能的保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注意挖掘那些有价值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感觉到问题的存在,并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进行分析、思考,深入探究,提出假设,进而检验假设,得出结论。学习者遇到新问题时,需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尝试用各种方法对该问题展开探究、表述或者倾听别人的意见,对不同的想法进行比较、判断和反思。这都要求学生有合理的时间、空间保障,而这些保障,正是需要教师为他们提供的。

4.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要使学生用自己的话去解释、表达所学的知识,并基于这一知识作出推论和预测,解释相关现象,解决有关问题;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变式问题,并综合几方面的相关知识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将所学知识迁移到实际问题中去。而要做到这些,教师在教学中就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还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形成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5.使学生的自我监控和反思能力得到培养

要想使学生的自我监控和反思能力得到培养,就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审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测量自己的进展与目标之间的差距,采取各种策略来帮助思考,反思自己的错误与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自我监控和反思的习惯和意识。

6.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积极的体验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学习需要,从而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忱,并从学习中获得兴奋和快乐。而积极的体验建立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上,建立在学生感受到的知识的力量上,建立在不断的进步与成功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错误应该得到允许和理解,学生的创造性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

新课程的实施给我们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同时也是很好的机遇。职业高中的改革如果以充足的决心和勇气,借着改革的春风,是一定大有可为的。对职业高中数学课程的改革,需要我们教师不懈努力,为我国职教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 学生

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21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而语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审美,所以搞好语文课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我个人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都能获得事业上的成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语文教师,在授课时应面对全体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调动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应试教育只是面对少数学生,是一种扭曲的教育,施教者缺乏“全体”意识,只是围绕尖子生施教,针对好学生发问,冷落了其他学生,大大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语文课堂教学要实施素质教育,就要一改应试教育的弊端,在课堂上尽可能创设和谐的氛围,利用灵活多变的形式,使学生在愉悦中完成知识的学习。

二、明确教学任务,树立语文教学的素质观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与任务是: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与语文能力。语文是人们进行交际和思维的最重要的工具,又是民族化的载体和组成部分,它凝聚着民族的思想感情和人文价值。因此,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中学语文教学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必须注重学生的智力开发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和发挥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层次、多类型的趋势,语文教学可利用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创设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帮助学生挖掘潜力,提高其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其通过学习、活动和交流,促进个性语言品质和个性思维品质的养成,达到“全面发展有特长,知能并举有个性”的目标。

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力推进教学方法改革

优化教学方法是推进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也是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强调写作能力,更注重听、说、读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素质和能力,加强阅读教学,使学生通过阅读积累知识,发展思维能力。

篇(7)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必要性 措施

一、技工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是时展的需要,也是技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首先,技校实施素质教育是时展的需要。随着时展、科技进步,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劳动者,客观上要求职业教育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技工学校在培育国家目前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同时肩负着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特殊的使命。

其次,实施素质教育是技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技校的毕业生上岗靠技能,创业靠能力,发展靠素质,毕业生质量是关系技工学校生存发展的关键,技校教育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以质取胜。而目前技工学校的学生,受”普高热”和”免试入学”等因素的影响,综合素质偏低,思想空白,道德缺失,价值取向错误的现象较普遍;眼高手低,缺乏创新实践能力,个体差异明显。从我们的调研情况及多年来用工单位反馈的信息来看,一些不受企业欢迎的毕业生大多不是因为技能低下不适应生产需要,而是因为不会做人,不愿吃苦,好高骛远才不受企业欢迎,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是推荐就业成败极为重要的因素。教育部领导曾多次强调:职业教育要注重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一切表明了实施素质教育是发展技校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技校教育的当务之急。因此,技工学校必须树立质量观念,把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办学的重点。

二、技工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容

传统上,人们普遍认为”职业教育等同于技能教育”,这种单一技能的培养目标定位巳很难适应现实的要求,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继续深造的基础,而且工作适应性差,对未来工作的变化缺乏必要的准备。从社会现实及未来社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来看,学生赢得就业竞争力更为突出地体现在综合职业素质的提高,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上。技工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应具备一定的岗位技能,更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同时应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获得终身可持续发展。因此,技校教育应着重加强学生以下几种素质的培养:

1.道德素质,2.基础文化素质,3.职业能力素质,4.心理素质。

另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及社会综合素质等,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要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

三、技工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

素质教育不是一门课,也不是一项运动,它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素质教育的贯彻执行最终要落实到每堂课、每次教育活动、每项管理及服务中,从领导、教师到学生,从课内到课外,从理论到实习的所有教育因素中,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技工学校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育观念的更新及教学改革,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3.建立和完善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教学体系。

素质教育应落实到教学的各个因素和环节中,从课程设置到课堂教学,从教材到教法都应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作为目标。

(1)有针对性地进行教材修改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所在。技工学校在教学中应本着以技能为主、以人为本、服务就业的原则对部分教材进行修改,删除过时、不实用、不适合技工教育的内容,增加实用、先进知识和新工艺、新技术、新标准充实到课程结构中,加大课程体系和内容的改革力度,做到贴近社会、贴近市场,使学生学以致用。只有适合技校学生学习的好教材,才能保证培养出高素质的毕业生。

(2)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处理好基础课,专业课及实习课的关系,一方面课时分配要合理,另一方面先后顺序应注意衔接,既要保证学生学好基础课,具备一定的基础文化知识,又要保证学生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学习,还要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应避免轻理论重实习,轻基础重专业的倾向。

四、从实际出发,把德育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