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0 18:22:0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公共安全监管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工作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全面加强基层公共安全监督管理,有效整合安全监管资源,健全公共安全监管网络体系,建立“统一领导、条块负责、资源共享、集中管理”的工作机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监管、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社会监督”的工作格局,提升基层公共安全监管水平,促进坎门街道公共安全形势稳定好转,为加快坎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走在前列、争创一流”工作目标提供安全保障。
二、工作机构
(一)建立公共安全监督管理领导机构。坎门街道建立基层公共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建设领导小组(见附件),负责坎门辖区基层公共安全监督管理中心建设和公共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监督。
(二)设立公共安全监督管理中心。坎门街道公共安全监管中心主任由街道主任、分管安全生产领导兼任常务副主任,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所所长担任专职副主任。公共安全监管中心以“1+X”模式设立,“1”指的是:坎门街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所,确保能切实有效承担起本辖区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监管的职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所承担公共安全监管中心的日常协调、指导工作和安全生产监管的职责。“X”指的是:坎门街道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立了交通安全工作站、消防安全工作站、建筑安全工作站、质量安全工作站、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站、渔业安全工作站,各工作站专职人员不少于2名,采取集中办公。各工作站应在监管中心的统一领导下具体负责行业的安全监管,做到有分有合,资源共享。公共安全监管中心的业务指导由县安监局牵头协调,相关部门根据各自法定职责开展业务指导。
(三)村(社区)设立公共安全监管员。村(社区)设立公共安全监管员,在坎门街道公共安全监管中心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具体负责辖区内公共安全监管的宣传教育、隐患排查治理、公共安全信息上报等工作,并建立村(社区)公共安全管理台帐。
三、工作重点
基层公共安全监管中心所监管的范围主要包括生产安全、道路交通和水上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渔业安全、建筑安全、产品质量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根据坎门街道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街道公共安全监管中心,重点在以下领域开展监管工作:
(一)工矿商贸领域。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加大安全投入,强化安全管理。突出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机械制造、船舶修造、建筑等重点行业,兼顾家庭作坊,建立企业动态管理数据库,加强安全监管。督促指导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实施安全生产诚信管理机制建设、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
(二)交通领域。加强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掌握辖区道路安全通行情况。开展无牌无证、脱检脱审、报废机动车的排摸工作。开展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提高辖区内民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加强非运输船舶和“三无船舶”安全管理,建立非运输船舶档案。开展日常水上交通综合安全检查,牵头、协调打击非客渡船搭客、非运输船舶和港口的无证无照经营等违法现象,从源头上制止辖区非客渡运输船舶的非法搭客、载客等违规现象。切实承担起辖区渡口安全的领导责任,督促渡口经营者落实渡口安全生产责任。
(三)消防领域。以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地下建筑、企业、家庭小作坊、“三合一”场所、出租房、建设工程施工工地等为重点,开展日常消防安全检查。积极推进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督促辖区社会单位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加强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加强对居民住宅区的管理单位、村(居)民委员会及“保消合一”消防队伍和其他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业务指导,进一步夯实基层火灾防控“四个基础”。
(四)建筑领域。加强对建筑工程的安全监管,开展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检查,督促业主单位、施工单位等落实各自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加大安全投入、强化安全管理。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宣传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采取责令停工等措施制止建筑工程业主单位、施工单位未办理该工程施工许可证的情况下开工建设的行为,督促业主单位办理施工许可证等有关建设手续。加强对农村农民建房安全管理的指导。
(五)渔业领域。加强在册渔业船舶的安全监管,建立辖区船舶信息库。督促船主自觉配备必要的航行安全救生设备,制止超员搭载、超抗风能力航行、生产现象。按规定督促、配合做好在册渔船的检验登记和船员的培训工作,建立辖区渔船编组生产制度,督促指导辖区船舶遵守航行、生产值班等各项安全规定。同时,做好海上休闲渔业安全监管工作。
(六)特种设备和产品质量领域。督促企业落实质量主体责任,落实质量安全制度。做好辖区内特种设备、生产许可证产品和强制性认证产品等重点产品的质量安全工作。协助查处辖区内违反质量技术监督法律法规的违法行为。开展辖区内重点监管企业的日常监督检查、巡查,建立健全质量安全信息档案,加强质量技术监督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宣传、培训。开展特种设备各类专项整治。督促辖区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以“3211”为核心内容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使用制度,提高特种设备监管“四率”水平。
(七)食品药品领域。督促食品生产企业、食品生产小作坊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落实质量安全制度,建立食品生产企业质量档案。开展食品生产企业、食品生产小作坊及辖区内食品摊贩的监督检查。加强辖区内学校、工矿企业、建筑工地食堂与辖区内农村较大规模家庭宴席等各类餐饮单位的检查和信息收集、报送工作。严格执行巡查制度,加强辖区内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的日常协管巡查,建立和完善辖区内药品监管信息档案,确保辖区无制售假劣药品、无非法渠道进货、无药品违法广告(经销)。
四、工作步骤
按照“统一部署、精心实施、规范运作、平稳推进”的原则,街道公共安全监管中心建设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准备酝酿阶段(2012年4月)。坎门街道根据基层公共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和要求,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和制定建立“中心”的具体方案,细化工作内容,明确工作责任。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对基层公共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努力营造良好氛围。
全力保障食品质量安全是质量监管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食品加工小作坊作为一种现实存在,也给于监管工作提出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任务。那么,如何管理它们,使它们在具有食品安全的保障下,合理的为市场经济做出积极贡献,成为当前基层质监部门思考的主要问题。以下就如何做好食品加工小作坊的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提出几点个人建议。
一是建立食品安全监管网络体系,拓展监管能力。
当前质量监管的主要矛盾是监管职能不断深化与监管工作人员缺乏,造成监管人员少、监管地域广,无法对食品质量进行及时、有效的全面动态监管。针对这种情况,应充分利用乡镇质监员、农村公共安全员这些对当地环境熟悉的人员,实行监管就近、及时反映的策略,建立由乡镇质监员、食品安全专管人员、农村公共安全员组成的三级食品安全监管网络体系。通过三级食品安全监管网络体系的建设,使食品安全监管的触角延伸至各个行政村,实现纵横交错、紧密结合,让质量监管频繁化、日常化,以解决监管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人少、事多、任务重的难题。
二是出台食品加工小作坊的管理法规,规范食品加工小作坊的监管职责。
尽早出台符合管理食品加工小作坊的法规与规范其生产环境,从根源对其进行改进。现在社会上存有对小作坊监管出现谁都不管的现象,曾经有媒体就一家卤味店的卫生状况分别向工商、卫生、质监三部门反映,但“谁来管”的问题未得到明确答复。由于职能部门在对小作坊监管的职责不明,给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带来盲点,“非法”食品加工小作坊数量剧增。大量原来有卫生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的合法食品加工小作坊,由于《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原有的卫生许可证废止,工商部门也因此不再对其营业执照进行年检,并对未年审的单位注销其营业执照,致使出现大量既无证又无照的“非法”食品加工小作坊,小作坊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因此被职能部门相互推来推去,无法得到有效解决,这种现象实在令人担忧。为此,建议人大加快食品加工小作坊监管立法进程,尽快解决小作坊监管中存在职责不清,职能不明的问题,厘清职责防止出现监管空档,给食品质量安全留下隐患。
三是加大食品安全知识与法律法规的普及,做好引导工作。
一是健全食品安全群众监督网络。督促各街道、乡镇及时对食品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和村、社区公共安全协管员进行了调整;健全公共安全协管员工作制度,督促各街道(乡镇)制定出台了20__年度公共安全协管员食品安全工作考核办法。着手开发街道、乡镇和村、社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网络平台,通过建立共享平台,依靠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开展农产品标识试点工作。在新的蔬菜基地进行了农产品标识试点工作,目前已给50户基地承包农户统一制作了标识带,每户的标识带为500米,对基地承包农户进行编号,将包装印刷编号与个人绑定,统一管理,按号追溯,逐步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
三是扩大地产食品抽检覆盖率。按照地产食品生产企业和市场地产食品两头抽检的原则,制订20__年度全区地产食品产品质量抽检计划,目前正分步实施。截至目前,已巡查企业15家,抽检水产品6批次、糖果3批次、糕点2批次、黄酒3批次、粮食加工品2批次、肉制品6批次、罐头1批次、原辅料5批次,对1批次纯净水实施比对测试,结果合格。
四是完善星级评定规范“放心店”管理。目前,已设立“放心店”167家,开通2辆“放心流动车”,街道、乡镇连锁超市覆盖率达100%,行政村、社区“放心店”覆盖率达100%,统一配送面达75%以上。重点开展“放心店”的评价工作,按照《北仑区星级放心店评定办法》,结合商品配送、投诉情况、业主表现等,经过综合评价,对全区准星级“放心店”进行星级评定,健全奖惩机制。
关键词:郑州市民用燃气;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建议Abstract:How to establish the mechanism of long-term management of the gas safety, solve the serious security hidden danger, I urgent need to further improve and perfect the effective mechanism to prevent gas leakage and explosion safety supervision system and work for our city, ensure civil gas to public safety use. In order to strengthen our city gas management,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gas safety accidents, safeguarding the public life, property safety and public safety, maintenance of gas supply and demand sides of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city, the perfect system and mechanism of Zhengzhou city civil gas safety regulatory proposals are analyzed.
Keywords: Zhengzhou civil gas safety supervision system; suggestion;
中图分类号:F407.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随着郑州民用燃气越来越普遍的应用,尤其是在高层住宅建筑中普遍应用了民用燃气(据统计,我市燃气使用率在全国居领先水平)。但由于各类居民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参差不齐,不安全使用燃气的行为是大量存在的,尤其严重的是,面对这些情况,各级管理部门相关的安全管理措施还没有真正到位。一家一户燃气爆炸不仅只是殃及其自身、而且必将连带到周边邻舍甚至整栋楼、整个小区的千家万户,严重的会造成整个楼的报废,也必将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给社会稳定和城市管理带来重大问题和严重影响,将会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也会影响党和政府的威信。
2.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完善管理体制,依法依规强化燃气使用的安全监管
我市燃气事业发展迅速,燃气应用对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产生了日益巨大的影响。但面对新形势的要求,我市2004年的《郑州市城市煤气暂行管理办法》已经过时,目前我市缺乏一部关于民用燃气安全生产、使用、管理方面的地方性法规。相关法规的制定将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保障公共安全、规范燃气市场秩序。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我市的燃气管理工作,提高燃气安全监管水平,科学合理地调整燃气市场各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和法律责任,保障我市燃气事业的全面协调、安全有序的可持续发展。
按照国务院第583号令公布、自2011年3月1日起施行的《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我市应组织制定“郑州市燃气管理条例”和“郑州市燃气安全监管实施细则”,依法依规建立起相应的管理体制,明确主管部门的安全监管责任,同时,要建立起责任追究和考核机制,把严防燃气爆炸事故作为责任部门的重要考核项目。安监、质监、公安消防、街道社区等部门应当配合城市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燃气安全管理工作。
3.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市燃气使用的安全监管体制和机制
针对当前存在的普遍问题,亟有必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市燃气使用强有力的安全监管体制和机制,政府主管部门负责、各相关部门应齐抓共管,既要有必要的宣传教育,更要有依法监管的铁腕安全管理手段,不能仅仅满足于宣传教育和形式化的检查,应当进行依法严管,要以有效严防燃气泄漏及爆炸事故为重点,建立起能够长治久安的长效机制和法制环境,真正能够有效地、及时的发现和消除安全管理漏洞。
首先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深入调研,走出去学习考察,认真学习国内有关城市对燃气安全的管理经验和做法,汲取事故教训,结合我市实际,对燃气公司怎样承担起民用燃气使用的安全监管职责?安监部门有没有对燃气安全进行强化监管的必要?建立怎样的体制机制才能确保燃气的安全使用?这些都应当很好的研究。对于目前燃气公司所谓的收费员“一员变三员”的措施(即在当好收费员的同时,还要当好“燃气常识宣传员”和“安全检查员”),是否真能够做到三员的职责?据调研情况,实际操作流于形式,表现在覆盖面不够、人员素质低、检查质量差、实际效果不佳。尤其是收费员兼“安全检查员”,是否受过专业培训?是否具备了相应的监管资格?是否具有规定的安全员资质?怎样才能及时发现事故隐患、有效地防止发生民用燃气爆炸事故?可以带着问题去学习考察,主管部门在调研基础上,拿出可操作性强的方案,完善和优化我市现有管理体制和机制。
对于这样一个事关民生、事关群众人身安全、事关社会稳定的大事,建议由市政府牵头,政府各相关部门参与,要通过政府各相关部门的联动(包括安监、住建、民政、社区、街道办事处以至居委会等),形成一整套有效的联动管理监控机制。对社区、街道、物业管理单位也应当赋以燃气安全管理的职责和责任,由这些单位设立经过培训合格的、专职的安全监察员,与燃气公司齐抓共管、拾遗补漏。如小区物业就应当建立对居民天然气使用的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并承担相应的安全管理责任,只有各方齐抓共管、分工明确、责任清楚、综合治理,才能确保我市民用燃气的安全使用。同时,市政府和住建局对主管单位应设立更为严厉的考核机制,要以是否发生重大燃气事故作为重要的考核标准和业绩标准,促使这些部门和单位自觉地想办法、出真着、杜绝形式化,把工作做扎实。
政府和主管部门亟应尽快的建立起真正能管住民用燃气泄漏及爆炸的体制机制,这是郑州加强城市社会管理水平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解决这个难题,形成一个成功的经验,对全省、对全国都是一个贡献。
4.遵循燃气管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积极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用科学的手段防范我市民用燃气泄漏及爆炸
我市应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国内有关城市的管理经验,加强和改善我市燃气安全监管工作。据了解,国内已有很多城市都采取了强制安装燃气报警装置的措施,如大连规定强制所有用户必须安装、沈阳市规定22层以上新建高楼必须安装、北京市正在加紧制定强制安装的政策规定等。从2011年10月份开始,吉林市下发文件全面强制推广使用燃气浓度报警装置。同时吉林市政府要求具备条件的新建住宅小区都应配套安装燃气浓度报警装置。吉林市政府要求工商业用户特别是重要人员密集场所用户,必须安装燃气浓度报警切断装置。据了解,吉林市近年来发生了数十起民用天然气爆炸事故,有时竟然4天内连续发生过两起天燃气泄漏爆炸事故,对事故后果感触比较深刻。郑州在这方面也应当有所警醒,更应当有所作为。
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科学的防范燃气爆炸是一个发展方向。燃气报警装置和联网报警系统是非常重要的燃气安全设施,它是城市居民安全使用燃气的最后一道保护。比如我们在正常使用燃气时,两个火眼,一个意外灭掉,而人又不在时,很容易发生燃气大量泄漏而产生爆炸,如果有报警装置,就可以提醒人来防范和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如果应用了物联网技术,整个小区实现监控联网,物业或者控制中心就能够随时发现哪一家发生了燃气泄漏。建议主管部门要从主观上树立起积极推广和应用现代安全管理的科技成果的意识,牵头考察、选择、开发和审定燃气泄漏报警保护的正规可靠产品,强制或推荐各类用户使用,进而在全市实现小区燃气安全使用的联网监控。以高科技产品实现超前报警、联网报警、智能监控等技术来防止各种民用燃气泄漏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在费用上,建议必要时应当纳入郑州市城市管理的公共安全投入项目,由政府纳入年度预算,对用户予以一定的安全补贴或一次性免费安装,安装后由主管部门负责监管。这件事也有必要建议列入市政府为百姓办实事项目,这是真正的实事。
总之,建议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切实完善立法和健全体制机制,积极采用高科技手段有效的严防郑州发生民用燃气泄漏及爆炸事故,解除郑州百姓的后顾之忧,为郑州在各方面走在全省前面提供一个可靠的安全保障和稳定环境。
参考文献:
(二)工作目标:紧紧围绕“消隐患、压事故、减伤亡、促发展、保稳定”这一总体目标,坚决杜绝较大以上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发生,努力减少一般事故,确保各类事故指标不突破市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力求安全生产事故起数、事故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数“三项指标”稳中有降,确保“三个零增长”。
(三)主要工作措施
1、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把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履行安全监管职能结合起来,围绕社会管理能力建设,依法发挥安全监管职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社会整体响应的工作格局。
完善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一岗双职”安全生产领导体系、安全生产综合目标管理和控制考核指标体系,坚持安全生产定期通报、警示问责、戒免谈话、季度例会、主要领导带队检查、安全生产责任“一票否决”等制度。
完善安全生产指标和考核体系,将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细化分解,实施年度目标考核。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属地管理”原则,加强沟通、互相配合、齐抓共管,消除责任盲区,确保安全监管工作的有效实施。
强化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健全科学的监督考核机制。
2、突出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深化年”活动。
一是要建立经常性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认真贯彻《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第16号令),落实生产经营单位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建立规范化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把隐患排查治理纳入企业日常安全管理;制订年度排查治理工作方案,进一步宣传发动,提高企业自查自纠自觉性,重点加强对广大中小企业隐患排查治理的指导监督;继续开展群众患排查治理活动,推动车间、班组职工的安全生产自治。
二是加大对重大隐患治理整改力度。定期开展全县范围内重大隐患排查工作,完善隐患分级管理、分级督办制度,落实隐患整治责任,确保隐患按期整改到位。协调有关部门,加大公共安全重大隐患整治力度,拓宽投入渠道,加快主要航道桥梁的新、改、扩建进度。进一步落实企业、中介机构、政府和群众相结合的全社会排查治理重大隐患的长效机制,扩大群众举报渠道,做到有报必查,排除安全隐患。
三是继续开展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工作。
在矿山、危化、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和事故多发行业领域,要把安全专项整治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继续加强露天矿山的边坡治理和管理,加强分台阶开采、中深孔爆破、机械冲击破碎作业等的科学规范管理。狠抓危险化学品行业防爆炸、防泄漏和防中毒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认真抓好生产、运输、储存、销售、使用和废弃处置等环节的各项安全工作。严格检查烟花爆竹经营、运输、储存活动,严厉查处私自藏匿雷管、炸药等爆炸物品的非法行为。全面加强造纸行业、机械制造行业、特种车辆使用的安全生产保障措施,降低这些行业、领域的事故发生率。
道路交通要以巩固“平安畅通县”创建成果为目标,继续深入落实“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强化“三关一监督”,持续开展各类专项集中整治,重点加强对客运车辆、危险物品运输车辆、学生接送车辆和货车的监管。加大对县、乡公路危桥和民间危桥、事故多发路段、临水临涯高落差危险路段、农村道路交通等隐患整治的投入。
消防领域要加强人员密集场所、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高层建筑、易燃易爆单位等为重点的消防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三合一”场所、电气消防、出租房安全专项整治,着力防范电气问题引发的火灾事故。
建筑施工领域要严格对建设、施工、监理等环节安全责任落实情况的督查,全面落实现场安全措施,针对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扎实开展各类专项安全整治,及时消除重大事故隐患;规范拆房市场管理,重点打击工程违法分包、层层转包和资质挂靠等行为。
水上交通领域要继续加强对超载和非法载客的执法力度,抓好水上交通防碰撞、防泄漏整治。渔业生产要深化“平安渔业”建设,加大查处“三无”渔船力度,严禁渔船非法载客搭客。农机监管部门要严肃查处无牌行驶、无证驾驶、超速超载、违章载人等违章行为,严格外籍农用车辆安全监管。
特种设备要深化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点、不留盲区,加强从业人员教育、取证工作和特种设备登记建档工作。
重大公共活动方面要严格活动方案报批制度,审批部门要加强对活动的安全监管;公安、消防、文化等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搞好监控和监管,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其他各行各业各领域也要结合实际,有重点地组织安全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工作,及时消除各类事故隐患。
3、落实“基层基础强化年”工作,狠抓本质安全。
一要深化ABC分类管理。扩大分类管理覆盖面,完善考评体系。二要继续推进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三是发挥综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的作用,加大平安企业、平安乡镇、平安村(社区)和“优秀安全班组”、“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等创建力度。
加强基层监管网络建设。进一步加强镇区、村安全监管力量配备,保障安全生产监管经费、装备设备投入。加大对企业依法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员的专项执法。积极探索适合行业、区域实际的安全管理模式,大力发展安全生产合作组、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化安全监管组织,巩固和扩大现有合作组活动覆盖范围。
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提高科技兴安水平。严格安全许可和新、改、扩项目安全生产“三同时”制度的落实。督促和引导企业落实安全投入保障制度,足额提取安全费用,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采用先进、安全、可靠、节能的技术与装备。在高危行业领域,重点推广智能控制系统、集散控制系统(DCS)、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等先进安全管理设施、设备。
4、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完善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和经费保障体系。
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为安全生产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应急救援、宣教培训以及隐患整治和重大危险源监控等提供资金保障。积极建立资金多渠道筹措机制,加速推进危桥、事故多发路段、临水临涯高落差危险路段、农村道路交通等隐患整治的投入,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特别要多方筹集资金,优先安排解决*、*危桥的改建问题;加强城乡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继续抓好安全监管人员编制落实工作,加大安全生产监管经费、执法办案经费、装备设施购置经费的支持力度。加大政府对安全生产合作组、建筑安全协管员队伍等社会化安全管理队伍工作经费的支持。加强乡镇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人员和消防装备配备工作。
5、深化安全培训教育工作,重视提高特殊人群安全素质。
继续开展安全教育“五进”等活动,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利用“安全生产月”、“安康杯”竞赛和群众文化活动等多种载体,通过各类媒体,营造社会各界关心、参与生产安全的良好氛围。督促企业建立三级安全教育网络,落实上岗前安全培训教育,深化全员安全教育培训活动。
继续加大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员、特种作业人员、高危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努力实现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率100%、实现法人企业主要负责人持证上岗率100%。重点加大对外地来盐从业人员安全教育,从平等、尊重、善待的角度,构建全社会关心外来从业人员安全教育的良好氛围,今年要专题召开会议、出台文件,具体研究部署落实,并进行专项的执法检查。
6、加强安全生产监察执法工作,改善安全生产法治秩序。
一要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及时纠正和依法查处违法行为。二要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推进安全生产委托执法工作,加强部门间的支持配合,规范安全监察执法行为。三要提高日常检查的强度和密度,在事故多发领域,严重危害公共安全领域,以及不认真排查事故隐患,对隐患拖延不改、拒绝整改的单位,加大重点监察执法力度。四要进一步规范和严肃生产安全事故查处工作,继续实施安全生产警示制度。
7、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完善应急救援机制。
继续指导、推动各镇、部门和企业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管理、教育和训练,推进资源整合,实现各方救援力量协调联动,强化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建设,建立统一指挥、反映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年内重点建立起一支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普及安全应急管理知识、防灾救灾知识,提高公众应对各种安全突发事件的意识和能力。
食品药品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根据我镇实际,为进一步深化农村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落实监督部门职责,为全镇人民群众营造健康安全的食品药品环境。经研究决定,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上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确保食品药品安全这一根本目标,以规范管理为重点,以开拓创新为突破,强化监管,采取专项整治与长期监管措施,整顿食品药品市场秩序,切实保障人民饮食用药安全。
二、目标任务
通过长期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和专项整治活动,使全镇人民食品药品安全感明显增强,消费信心明显上升,食品药品产业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确保不发生食品药品安全事故。
三、组织领导
成立漓渚镇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王叶刚任组长,副镇长宋彦扬任副组长,成员由社事办、经发办以及派出所、工商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电站、教育总支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各村(居)、企事业单位相应成立食品药品安全领导机构,确保食品药品工作能责任到人。
四、职责分工
(一)职能部门职责
社事办:主要负责食品药品安全综合协调工作,协调各成员单位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制定全镇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总体规划、计划和专项整治方案,并组织实施,进行督查;负责拟定食品药品安全管理相关制度,对食品药品安全信息以及各相关部门信息进行收集、汇总、分析;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及时完成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经发办:农业线负责对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进行监管,查处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的安全违法行为;组织对农产品农药残留、畜禽水产品药物残留量监测;负责动物防疫检疫,对生猪定点屠宰进行管理,查处私屠滥宰等违法行为;负责对农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进行监督。工业线负责对食品药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管理监督,协助开展食品药品专项整治活动;加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食品小作坊示范点建设,加强食品安全生产企业和小作坊的监管,规范食品市场加工企业和小作坊专项整治,杜绝无证生产加工现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对食品药品从业人员做好健康体检及监督管理;协助镇做好食品药品工作;积极查处非法游医。
工商所:负责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监管;落实食品流通领域的市场准入制度,并加强管理和监督;负责食品流通领域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监督检查,组织并督促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负责查处食品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参与流通领域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派出所:负责依法查处涉嫌犯罪的制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案件,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分子;维护执法秩序,查处抗拒执法的事件。
食品药品监察稽查中队:负责生产加工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落实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并将食品生产许可证吊销、注销情况及时通报工商部门;对家宴服务中心、企业、学校食堂卫生安全进行监督管理;查处生产领域中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参与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广电站:负责做好食品药品安全日常宣传工作,组织广播媒体做好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报道和舆论监督。
(二)企事业单位职责
企业:各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职责范围内食品安全工作负领导责任,企业应负责组织人员在本企业内开展经常性的餐饮、食品安全培训和检查,确保本企业员工的食品安全。积极配合管委会、镇政府做好创建工作,协助开展餐饮服务、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和重大事故的查处工作,不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
教育总支:负责做好镇范围内各学校及幼儿园的食品安全工作;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健康教育,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和食品安全健康宣传工作,建立和完善学校突发性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机制;协助居委会、镇政府及相关部门开展食品药品专项整治和检查活动。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汇报发言:
一、主要工作情况
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为主线,扎实开展建筑安全生产领域各项专项整治和集中打击行动,进一步落实责任,强化监管,全面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新成绩。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市县(区)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成立主要领导负总责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充实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加强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做到安全生产工作早部署、早行动、早落实。建立、健全各项监管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生产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各县(区)住建局、各施工企业、各施工现场、各个工作岗位。进一步明确和强化安全生产责任。
(二)健全制度,加强监管。一是严格执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二是坚持工程项目安全报监备案制度;三是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四是建立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编制和专家组审查制度;五是针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健全完善相应的责任制度、管理制度、监管制度、考核制度、台账制度、意外伤害保险制度、救援制度等,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三)广泛宣传,强化培训。采取专题会议和集中培训等方式,及时组织宣传贯彻建筑安全生产方面的相关文件、标准规范和法律法规,以“安全生产月”为契机印发宣传材料、制作布标条幅,张贴安全警示标语等方式,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活动,切实增强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四)全面检查,严肃查处。按照辖区管理和分级管理原则,市、县(区)住建局分别对辖区内施工现场和城市液化气站分别进行了6次大的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全年共查处未办理施工许可证和安全报监备案擅自施工事件12起,查处拒不整改安全隐患企业8家,检查施工现场216个(次),液化气站点56个(次),提出安全隐患整改意见1280多条,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216份,停工整改通知书32份,行政处罚通知书32分,取缔无建筑企业资质承揽工程劳务企业1个。通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执法检查工作,及时排除了安全生产隐患,确保了全市建筑行业无重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发生。
去年,我市建设领域安全工作虽然有成绩,但建筑安全生产形势仍很严峻,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安全生产监管力量仍然薄弱;二是部分企业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三是部分监理公司对施工现场安全监理不到位,监管措施不力。
二、2011年工作安排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任务更重、压力更大的一年。我们将紧紧围绕我市全面实施新家园行动计划、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和“三个一百”目标任务,全力抓好建设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全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一)强化领导责任,全面落实目标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文件的通知》,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建立健全领导班子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其他副职领导既要履行分管业务工作职责,又要履行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严格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严格安全准入、严格安全监管、严厉责任追究、加强应急管理,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做好主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形成逐级负责、层层落实、齐抓共管的目标责任体系。
(二)强化教育培训,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继续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使所有从业人员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知晓安全法律法规、掌握安全防范技术知识。要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大力弘扬安全文化,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继续抓好住建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监管人员、工程监理企业监理人员、建筑施工企业法人代表、项目经理、安全管理人员的再教育培训,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意识。
(三)强化责任主体,打牢安全生产基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文件的通知》和《云南省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突出抓好“四个提高”:一是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的提高;二是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的提高;三是企业安全生产技术保障能力的提高;四是企业安全生产全员素质的提高。切实打牢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促进企业安全管理规范化、安全行为标准化,有效防范各类事故。
(四)强化专项整治,切实消除安全隐患。按照“排查要认真,整治要坚决,成果要巩固,杜绝新隐患”的要求,扎扎实实做好专项整治、隐患治理工作。一是落实建筑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监理企业安全监理主体责任、住建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监管责任。二是控制和预防建筑施工中的各类高处坠落、坍塌和触电事故。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重点是:临边、洞口坠落;施工吊篮、升降机坠落等;预防坍塌事故的重点是:基坑、边坡上方坍塌,脚手架、高大模板、垂直运输机械、桩工机械坍塌等;预防触电事故的重点是:违反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导致的事故隐患。
(五)强化行政执法,全力预防安全事故。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云南省落实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规定》,依法履行监管职责,严格安全生产执法。一是要加大对市、县(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安监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着力提高安全监管能力、行政执法能力和事故调查处理能力。二是要突出抓好事前预防、过程监督、应急救援、“四不放过”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三是创新安全监管的手段和形式,力求查有实效、查有促进、查有推动。四是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技术政策,对目前逐步增加的塔吊等大型设备,要严加监管;对已明令淘汰危及安全生产的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要坚决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