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0 18:22:0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区域经济竞争力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8-0018-03
海南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有着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在旅游业、热带农业和油气资源开发产业方面竞争优势突出。自1989年建省办特区以来,海南积极融入世界竞争与合作,不断扩大开放程度,实现从封闭、半封闭经济到开放型经济的重大转变。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新型工业省雏形日益形成,热带高效农业基地不断壮大。生态省建设成效显著,已成为国内旅游度假胜地,并着力于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新型市场体系初步形成,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直至2010年全省GDP总量由1989年的91.32亿元跃升至1052.43亿元(数据为剔除通货膨胀率后的GDP平减指数),约是建省初期的11.5倍,经济与社会发展迅猛。
广东省是我国区域关联度最强的地区之一。毗邻香港、澳门交通便利,具有良好的地缘优势;自从经济特区设立以来,广东省在金融财政事务、对外贸易投资、商业流通、物资调配、劳动制度和价格等方面拥有更广泛的自,在产出和外汇收入上,也比其他省份占有更大份额;各项体制的率先改革使得作为经济特区的广东在金融投资、价格、劳动工资、社会保险等方面的体制得到不断完善,教、科、文、卫事业得到明显促进。高速的经济增长也让广东经济尤其是工业占全国经济的比重不断上升,2012广东省全省GDP总量达57067.92万亿元,总量继续居全国首位,具有明显优势地位。
从两省悬殊的GDP看来,较之广东,海南仍是“欠发达地区”。比较二者的经济发展模式和途径发现,两地的较大差距主要由两省资源禀赋、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运行机制、经济发展初期对发展工业的类型重视程度、经济定位以及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的较大不同所致。
1 两省资源禀赋不同
海南省土地面积35354平方千米,占全国热带土地面积的42.5%,人均土地约0.47公顷。地处热带边缘,热带季风气候使得海南冬季温暖,升温快,全年无霜冻,水稻一年三熟,是发展热带农业的理想基地。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是海南的三大河流,集水面积均超过3000平方千米,水库面积5.6万公顷。海南省不仅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其矿产资源也较为丰富,主要包括能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等。另外环岛沿海有不同类型滨海风光,有山丘有热带原始森林,有颇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文化,具有独特的旅游观光价值。除物质资源外,人力资源以及文化政策方面两省也有所不同。截至2010年,海南省人口数量为867万。拥有普通中学100多所,高校数量15所。海南省还积极推出五项政策着力培养符合国际旅游岛建设规划、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发展具有较大带动作用的文化产业园区、示范基地和文化主题公园以及在海南举办的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大型文化活动、体育赛事等文化产业,优先保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用地。而广东省全省面积17.98万平方千米,地处中国大陆最南部,东邻福建,北接内陆,南邻南海、珠江三角洲,分别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接壤,具有良好的地缘优势。海岸线长,海洋资源丰富。全省已找到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以及水汽矿产共148种。水资源较为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夏秋易洪涝,冬春常干旱。不少河流中下游河段由于城市污水排入,水质性缺水威胁加剧。广东是大陆人多地少的省份之一,动植物种类繁多,并带来可观的经济价值。此外广东还积极开展对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重视对自然环境资源的保护。除以上自然资源外,广东还拥有雄厚的人力资源。省内有高校121所,科研机构众多,是各类型人才的聚集地。因此结合两省GDP数据和以上对两省的资源对比可以看出,广东资本利用率高,市场体系相对发达,市场引导下的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体系良好,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良好的弥补作用。
2 改革开放初期,两省经济运行机制不同
广东省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党的后启动的,与计划经济时代的僵化体制造成的长期落后的经济状况形成了鲜明对比。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阶段,广东省以发展商品经济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思想,随着广东继续扩大对外开放,1989年起工业已开始成为广东的支柱产业。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协定后,更加扩大了广东在海外市场发展的机遇,新兴的经济体制不断取代着原本落后陈旧的经济体制,广东省积极抓住我国加入世贸协定的新机遇,实行“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对外经济贸易持续发展,使得出口商品结构得到优化,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提高,加工贸易健康发展,多元化出口市场的格局初步形成。境外加工贸易、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进一步拓展。与港澳台经贸合作再上新台阶,其经济制度不断完善,抗危机性也在不断加强。截至2006年,广东省人均GDP翻了一番,广东省已步入高速发展阶段,开始更加注重科技创新、社会协调发展的新阶段。同时,网络经济也得到快速发展,2006年12月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利润总额达365.2亿元。30多年经济体制改革成就显著,但同时诸如对外依赖程度加深之类的问题也日益明显,2008年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达130%,调整不合理的生产结构促使广东率先进入工业转型期。而海南自1988年建省以来,过度依赖旅游业发展经济,忽略工业发展,造成工业发展短板。加之20世纪90年代的房地产“泡沫经济”以及接踵而至的金融信用危机等使海南经济陷入困境之中,但是缺乏产业支撑和最终消费需求的房地产热使得海南经济增长率跌入全国倒数。1996年海南提出“一省两地”发展战略,即:努力把海南建设成为我国新兴工业省和热带高效农业基地、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海南经济由此开始进入恢复性增长阶段,其中第三产业贡献率最大,第一产业也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劳动力对经济的增长贡献较大,说明海南不仅产业格局还处于较低的阶段而且经济受劳动力因素影响仍然较大。相对全国而言,海南省是人才欠发达的地区,人才资源匮乏、创新能力低,也是造成海南科技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第一产业专业技术人员比重低,与发展热带高效农业的产业布局不相适应,支柱产业的高层次人才短缺,制约着海南工业结构的调整。
3 经济发展初期,对发展工业的类型重视程度不同
海南建省较晚,经济总量低,工业基础薄弱。建省初期,海南更加着眼于生态旅游产业的大力发展,短期消费产业的发展使得投资纷纷涌入,短期经济迅速繁荣,长期来看造成了海南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局面,外来投资力度大大降低。但随着一些工业省份的迅速崛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显现,海南在发展消耗少量资源的绿色工业方面具备一定条件。而广东积极发展“三来一补”和轻工业,同时不断加大资金和技术密集型重工业项目的投资和布局力度,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广东将刺激经济的资金重点投向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重化工业、民生工程,日益突出了工业程度适度重型。近年来,广东的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收效甚好。这也为广东日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4 两省对外向型经济定位不同
海南省在旅游方面的优势十分突出,但由于开辟为特区时间较短,发展外向型经济起点低,经济的外向型发展存在较大障碍。近几年虽有所努力,对外贸易发展缓慢的局面有所改善,但外资企业数量仍然较少,对外资的利用力度仍显不够,对外贸易发展依旧缓慢,海南经济进步陷入困境。与海南相比,广东选择了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道路,积极发挥自身各方面优势,深化粗加工贸易,并把对外开放区域由经济特区逐渐向沿海开放城市、珠江三角洲及山区推进,形成多层次开放格局。外贸主体以外资企业为主力军,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外贸出口连续十多年来一直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1/3以上。
5 两省产业结构不同
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的比重比第一和第三产业比重高是海南非常独特的产业结构。从海南的自然条件看,作为我国最大的热带宝岛,发展热带高效农业和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也不断变化,趋向于产业高级化,向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而广州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第二、第三产业在调整中快速发展。随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直接影响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就业结构不断趋于合理,促进了广东经济显著增长,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比重持续降低,在第二、第三产业持续上升。随着耕地的减少,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其从业人员比重直线下降,从农业中退出的劳动力大部分进入第二、第三产业,而且不同经济所有制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2004年年末私营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法人单位共236530个,占全部投资主体的54.4%,广东的产业环境正在不断优化,各种经济类型的企业纷纷在广东投资、发展。直至目前,制造业仍是广东经济发展的基础,而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广东经济支柱,民营经济在广东产业结构优化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但就广东省目前的情形来看,首先产业结构比重仍是“二三一”,仍处于工业化中期。为适应广东飞速发展的经济,必须升级优化产业结构,达到“三二一”比重分布;其次高新技术产业大多从事低端产品的加工装配,产品附加值低,支柱产业缺乏核心技术,处于产业链低端。
从更大的区域来看,实现琼粤融合发展,对提升整体经济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5.1 优势资源互补
分析对比之后不难看出,琼粤两区域间虽然存在诸多发展模式、产业结构等方面的不同,但经济互补性较强,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通过区域间的协作,大力实施两地人才互补战略。拓宽人才渠道,促进人才流动,鼓励企业、团体等积极对外交流、办学培养人才,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加快人才市场培育和信息流通,适时储备人才。加强两地协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加快工业化步伐,提升两地整体竞争力以实现两地共同繁荣,最终带动全国经济发展。海南省劳动力充裕,配套设施较为完善,但远离内陆省份,虽拥有一定的自然资源,但从全球范围来看其优势不够突出,旅游业尚待大力开发,促使其形成支柱型产业。广东具有临近海南,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市场广阔,政策优惠,外向型的经济道路使得其贸易环境不断优化,对外来投资的吸引力较强,加之本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需要,两区域在经济发展的各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实施区域经济合作,既有利于广东劳动密集型工业转移,加速产业结构优化转型,也有利于海南第一、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5.2 建立琼粤两地共同发展协作机制
建立健全两地协同发展机制,相互协作由点到线到面完善各方面政策法规,尽快建立琼粤两地共同协作发展机制,关乎琼粤两地经济结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规范行政体制,形成统一协调的行政意志,至关重要。广东应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推动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研究开发、风险承担、应用收益的主体,建立健全自主创新体系和机制。加强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琼粤合作奠定良好的保障。加快海南与广东人才、信息、技术、资本等方面的流动,促进两地共同发展。
5.3 核心技术
大力巩固核心技术,创新高新技术,加强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促进广东省工业转型和工业结构升级,加快劳动密集型工业向内地转移;提高工业信息化水平,促进琼粤协作。发展绿色生态的国际旅游岛与低污染低消耗的清洁工业并非对立关系,二者是可以做到相互促进和谐共存的。因此,海南应积极创新发展清洁工业,减少物料消耗,同时实现废物减料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推进两地共同发展。
5.4 加快两地融合速度,着力培养特色产业
以优势产业为核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配套服务业的协调发展,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突出特色产业,树立品牌效应,促进与其他产业,如旅游业的融合,最终实现利益联动。
当前世界产业发展集群化趋势日益明显,产业集群已成为产业升级的客观要求。如何发展产业集群,打造区域核心竞争力,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一个地区产业综合竞争优势,集中反映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强弱。一个地区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是产业集群,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是发展壮大一个地区产业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市纺织、建材、林竹等产业已有相当的规模,也具备产业集群的一些特征,但如何通过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加快纺织、建材、林竹等产业的发展,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产业集群的内涵及特征 产业集群的内涵,是指同一产业的企业以及该产业的相关产业和支持新产业的企业,在相对狭小的地理位置上的集中。集群的对象,包括处于产业链上下游的供应商、研究机构、金融机构、行业协会以及配套的其它中介组织。产业集群并非大量企业的简单聚集,是在一个相对狭小区域内,通过某个附加值的生产链而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企业网络。国内外产业集群现象大量存在,如在广东东莞聚集了一批计算机生产加工企业,计算机整机所需的95%以上零部件均可在方圆5公里范围内的生产企业获得。 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具体表现在:一是具有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协同环境。集群内的单个企业没有较大的市场影响力,但所有的企业都按专业化原则构建核心竞争力,将这些核心竞争力进行整合后,就形成了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特有的协同环境。二是企业间关联性高。集群区内企业,包括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它们不是简单的集中,而是以某种附加值的生产链关联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共同体。三是区域竞争力强。集群内的企业既分工又协作,既竞争又合作,分工与合作互为条件,促进了整个区域内的服务能力、基础设施、信息交换、创新精神、市场机制、交通运输、信用等级等竞争力的提高。四是生产要素流动快。产业化所需要的知识、技术、人才、资本、信息等要素因为具备“超流动性”特征。集群区内要素快速流动,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迅速聚集并组合起来,使产业化的效率随时按照市场的需要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五是中小企业密集。分散经营的组织形式是一个地区主导产业的重要发展模式。中小企业具有需求波动适应性和经营战略灵活性的特点,比大企业更依赖于这种创新和分散的环境,从而在集群区内形成了中小企业密集现象。六是供应渠道畅通。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能够使得厂商更有效率地得到供应商的服务;快速物色到符合自己意图的雇员;及时得到本行业竞争所需要的市场信息;容易获得配套的产品和服务,从而达到行业信息、买者意向和配套机构与设施的相对集中。 二、我市产业集群的现状和问题 近几年来,我市按照依托资源求发展、依托城市求发展、依托大企业求发展的“三个依托”,实现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联动、国有经济与非公经济联动、地方经济与驻永企业联动的“三个联动”,壮大纺织、林竹、旅游“三个产业”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积极培育区域特色产业,促进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从而使我市的纺织、林竹、建材三大产业得以快速发展,逐步向产业集群方向发展。据统计,2003年全市共有纺织、建材、林竹企业214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9家,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一半以上。纺织、建材、林竹三大产业实现工业产值30.2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6.2%。 ——纺织业。2003年全市纺织业实现产值12.7亿元,比增33.6%;年产纱23100吨、布3468万米,分别比增34.4%和28.5%。目前,全市各类纺织企业达70家,从业人员6767人,年纱锭生产能力达20万锭,居全省第五位,各种织布机2247台,针织机37台。主要产品有棉纱、涤棉纱、涤纶纱、无纺布、涤纶布、PU革、牛仔布、梭织布及针织布等。拥有福建化纤纺织集团、升汇公司、宝华林公司、兴发公司、方圆公司、田龙工贸公司等一批实力较强的纺织企业;京朋纺织、中珂纺织、英汉纺织、锦辉纺织、川龙纺织等一批纺织企业正在筹建之中,预计到2008年全市纺织业产值将超过3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 ——林竹业。2003年全市林竹业实现产值15.4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8.8亿元,比增16.1%;年产强化木地板150万平方米、中纤板12万立方米、木胶合板3万立方米、竹地板44万平方米、竹胶板4万立方米。目前,全市各类林竹企业106家,从业人员5000多人。拥有永林股份公司、吉通公司、亨雅公司、永欣公司等一批上规模的林竹加工企业,其中永林股份公司为全国首家以森工资源为主的上市公司。今后随着我市的“两个百万亩”(百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和百万亩毛竹林基地)和“两个中心”(全省的木材人造板生产中心和竹材高效利用生产中心)的建设,预计到2008年全市林竹总产值将超过30亿元,年产中纤板50万立方米、强化木地板500万平方米、竹地板150万平方米。 ——建材业。2003年全市建材工业实现产值8.7亿元,比增12.3%;年产水泥336万吨,商品熟料62万吨。目前,我市建材工业主要以水泥生产企业为主,共有水泥企业38家,其中建福水泥股份公司为上市公司,水泥企业从业人员6630人。去年来,我市按照上大挤小,整合提升水泥工业水平的思路,加大旋窑水泥建设力度。两个年产100万吨水泥的谋诚旋窑水泥和金银湖新旋窑水泥已相继动工兴建,年产150万吨水泥的柯埔水泥磨粉厂和年产200万吨安砂旋窑水泥正在做前期工作,预计到2008年全市旋窑水泥生产能力将超过500万吨,建材工业产值20亿元以上。 由于我市产业集群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有: (一)产业集聚程度较低。具体表现为:一是企业在空间布局较为分散。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许多乡镇在创办企业时遵循的仍然是“就地办厂”、“离土不离乡”的布局原则,使企业在地理空间上处于离散状态。如我市纺织产业只有20多家纺织企业布局在尼葛高新技术开发区及其周围,其它大量的纺织企业都分布于各乡镇。二是企业间产业关联度低。由于各企业间的专业协作差,无法做到资源共享、利益共均,造成部分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的情况。如地处我市的福建化纤纺织集团生产的纺织原料不能为我市的纺纱企业所用,主要销往江渐和我省的沿海地区,而我市的纺纱企业却从江渐一带购买原料;三是各产业的产业链太短。我市各企业的产品基本都是处于产业链的中间产品,终端产品少。四是园区规模太小。我市最大的尼葛园已开发的面积尚不足1000亩,其它园区可想而知,这样就难以做到企业的大规模聚集。 (二)产业集群发展的生态环境较差。一是政策环境不够宽松。企业在用地、融资、税收等方面仍有不少问题,以纺纱企业为例,我市企业税收约为4元/锭·月,而沿海企业仅为2元/锭·月。过高的税赋,既制约企业进一步积累做大,又阻碍民间资本再投入。二是中介机构等职能发育不全。我市纺织、建材、林竹等都有自己的行业协会,但是这些行业协会由于行政色彩过浓,所起的作用不大。三是中小服务体系尚不健全。我市在包装、仓储、物流、信息、融资担保等方面的服务企业还相当少,而且服务能力很有限,如我市仅有的一家担保公司注册资金只有362万元,仅能提供总额为1810万元的担保额度。四是市场服务体系不配套。 (三)企业整体竞争力较弱。一是能够牵动整个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少。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资本薄弱、人才缺乏、经营粗放、抗风险能力低。二是技术装备水平低。许多企业主要生产设备大部分为中低档设备或已近淘汰的设备,如整个水泥行业目前只有一条日产1600吨新型干法旋窑生产线,其它皆为已近淘汰的立窑或半干法旋窑生产线。三是企业产品比较单一、档次低。虽有一定的销售市场,但多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无优势而言。四是产品结构不合理。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即中间产品多,终端产品少;粗加工产品多,精加工产品少;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大多数企业在新产品开发应用、市场开拓、市场预测等方面工作比较薄弱,只求产量而忽视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产品大路货多、仿制品多;五是品牌意识不强。全市只有“双轮”牌聚乙烯醇、“双轮”牌短纤、“双轮”版绦纶长丝、“宝华林”牌无纺布,“永林蓝豹”强化复合地板、“企鹅”牌木质胶合板、“建福”牌水泥、“一支花”尿素等9个省级名牌产品。 三、加快发展产业集群的对策和建议 1.与时俱进,整合资源,调整好各类园区的发展规划。没有与时俱进的规划,就不可能有产业的持续发展。要正确估价##在全省经济乃至全国经济价值链中的作用,要以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根据##支柱产业的发展要求,调整好各类园区的发展规划。并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有利于”:一是要围绕国内外市场需求,有利于构筑本区域的产业体系;二是要改善投资环境,通过企业聚集,带动技术、产品和服务等的配套,有利于形成具备一定发展规模的产业链;三是要有利于形成有##特色的产业,实施品牌战略;四是要有利于形成比较优势明显、具备市场竞争优势的产业,与周边地区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态势。尼葛高新技术园区等##北部的园区着重发展纺织工业,曹远、大湖乡镇工业小区等##西北部的园区着重发展建材工业,吉山和洪田乡镇工业小区等##西南部的园区着重发展林产工业,桃源洞、天宝岩、安贞堡等##东部地带着重发展旅游产业。要加快速度做大我市各类园区特别是尼葛高新工业园区的规模,引导布局分散的中小企业逐步集中到专业园区,加快生产要素的集聚。 2.政府调控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改善产业集群形成的环境。要加强宏观调控,强化政策干预力度,制止产业发展资源的进一步分散化趋势,以非均衡的市场化手段为主推动产业基地的形成与发展。通过筛选和规划,确定一批高成长性的项目,从资金、用地、政策和服务等多方面重点扶持,创造产业链上下配套的产业环境。我市纺织业目前已经具备产业链条化的条件,要积极开发纺织后续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力争突破服装加工。实施品牌战略,加快培育产业龙头企业和各类产业集群。强化市场运作力度,产业集群是环境的造化和市场的产物,并不是人为造成的,它还需要利用市场机制,优胜劣汰,培育壮大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3.围绕大企业进行配套,加快中小企业向集聚式方向发展。产业集群在发展初期往往依赖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围绕大公司配套是区域主导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要鼓励大企业将关联的中小企业纳入整体发展体系中。大企业要对为其配套的小企业给予技术、信息、资金、市场网络等支持,使小企业在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竞争中得到稳定发展。我市纺织工业要充分发挥福建纺织化纤集团、升汇公司、宝华林公司、田龙工贸公司等龙头企业的作用,建材工业要以福建水泥股份公司为龙头,林产工业要以永林股份为龙头,机械工业要围绕##机械厂、##轴承公司作好配套工作。
4.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改善产业集群环境。从企业集群到产业集群的过程,就是从资源投入的增加转向对现有的资源运用能力进行整合的过程。要想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协同效应,需要与产业集群活动相关的各种中介自律机构,特别的行业协会的服务和协调。为适应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要通过纺织、建材、林竹等行业协会,统一规范、统一价格,反对不正当竞争等,不断解决自身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改善产业集群的生态环境,提高整个区域的产业集群竞争能力。 5.加快融资步伐,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发展产业集群需要大量的资金。要千方百计,利用各种形式、各种渠道筹集资金。要面向国内外招商引资,实现融资多元化,特别要利用好永林股份上市公司资源,加快发展林竹产业集群。要放宽眼界参与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好沿海企业、转移上下游产业的机会,围绕主导产业,选好项目,“重拳”出击,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入驻本地,形成区域产业集群的新优势。 作者为##市人民政府市长
大力培育产业集群 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 浙江省 创业资本
一、引言
在知识化、信息化的时代中,创新对一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当今发达国家实践表明,创新决定了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和配置方式,对社会经济的增长有着任何其他因素难以比拟的优势。而创新的很大程度依赖于创业投资。浙江省的目前共有34家左右创投机构,注册资本总额为28亿元,管理资本超过53亿。创投在浙江省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诸如政策法规的问题。
二、浙江省在创投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创业投资起源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现已走上了平稳发展的道路。然而,在浙江省创业投资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
世界各国政府为了扶植本国科技企业发展,都积极采取了法律、政策方面的措施。如美国1958年就通过了“小企业投资公司计划”,随后又通过了“参与证券计划”。又如以色列,2001年政府规定对进入本国的风险投资公司转让获得的资本税率实行豁免。这些举措大大地促进了本土的创投发展。
目前,我国的风险投资公司大多是按照《公司法》采取公司制建成。在所得税上,税率为33%而在高科技园区一般是15%。因此税率太高,不利于创投事业发展。不仅如此,还存在着双重纳税的情况。再加上浙江省已出台文件中提到的一些优惠措施,由于没有相应的实施细则,这些都挫伤了风险投资机构的积极性,因而需要政府进一步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
2.创业资本来源渠道不够广泛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创业投资架构能否真正建立起来与渠道的来源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在欧洲创业资本来源有政府、个人、公司、外资、退休基金、保险基金及学术团体等等。目前,虽然浙江省的创业资本来源渠道高于国内平均水平,但明显低于发达地区。例如:金融机构在欧洲所占的比重高达33.7%,而浙江省只有12.92%,这当然与目前中国尚未放开保险基金和退休基金进入创业资本市场有关。所以今后如何逐步放开基金进入创投市场是政府的一个工作重点。
3.创业投资信用环境不理想
创业投资不仅需要基础设施等硬环境而且需要诸如法律、政策、信用等软环境。2002年提出打造信用浙江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是,整体状况不容乐观。2004年12月,浙江省工商局宣布262家企业“信用破产”。几天后,杭州市也公布了8000余家“信用破产”的企业名单。一个欠完善的信用环境客观上阻碍了创投事业的发展,容易引发了很多问题。如投资方承诺投资多少,但是实际最后的资金却不足,甚至抽走资金;技术方把技术许诺好几个“婆家”等等。因此,改善信用环境已成了当前刻不容缓任务。
三、提升浙江省创业投资的对策建议
由于目前浙江省创业投资发展存在政策、行业、市场、企业等诸多方面的不利条件,阻碍了创业投资事业的正常发展。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1.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
一国的创投发达与否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完善的法律政策体系。针对目前我国财税体制尚不健全,一个税收法律的出台要考虑诸多因素,难以短时间内对创业投资机构起到促进的作用。浙江省可以采用财政补贴的方式。可以为投资机构的每项投资配上一定比例的政府出资,但盈利归投资机构所有。也可以用财政补贴企业部分纳税支出。通过这一财政措施可以部分解决双重征税问题,有效地调动其积极性。此外,也可以有意识的把采购政策向创投企业投资的科技企业倾斜,侧面支持创投事业。
2.优化资金来源聚道
目前,浙江省创业资本中,国内企业及社会资金占42.59%,外资占23.86%,金融机构的资金占12.92%,政府资金占9.3%。因此,一方面可以考虑让一些社会基金如养老金、保险金等进入创投市场。另一方面应该拓宽个人出资渠道。浙江省是民间资本高度发达的省份,有很多富有的个人。这从全国富豪排行榜可以看出,前500名有105名是浙江人,占富豪榜总数的20.71%。如此多的个人资产。可以按照市场化运作原则,以适当的方式募集富余资金,设立风险投资基金。
3.营造良好信用环境
关键词:区域经济;主成分分析;竞争力
重庆市“都市经济发达圈”包括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截止2010年底,九大主城区户籍人口228.14万,占全市人口的20.54%;土地面积24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0.29%;地区生产总值2986亿元,占全省总量的45.73%。对九大主城区的竞争力研究对重庆在十二五期间进行产业调整和布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区域经济是以区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的经济单元,区域经济竞争力反映一个区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为反映重庆市九大主城区经济竞争力情况,通过对反映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指标的选择,建立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模型。
从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中选择11个指标,它们是:生产总值X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X2;工业总产值X3;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X4;外贸依存度X5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6;社会商品零售总额X7;进出口总额X8;实际利用内资X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X10;高技术制造业产值X11。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步骤包括:选择指标与数据;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判定;确定主成分的个数;确定主成分Fi的表达式;主成分与综合主成分得分并排序。
二、重庆市九大主城区经济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从2010年重庆市统计年鉴中选择上述11个指标数据,然后计算相关矩阵的特征值与其贡献率。因前3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达到85.971%,提供了原始数据中11个指标所表达的足够信息,故用其作为主因子来代替原来的11个指标。
根据因子载荷矩阵可知第一主成分主要包含原变量X1、X6、X7、X8、X9
X10 的信息,反映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因此可以称为经济发展因子 F1 ;第二主成分主要包含原变量 X3、X4的信息,反映产业结构的优化及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作用程度,因此可以称为产业结构经济因子F2 ;第三主成分主要包含原变量 X5、11的信息,反映外向经济的程度,因此可以称为外向经济因子F3 。利用主成分分析得到综合得分模型:Y=0.1084X1-0.0448X2+0.2330X3-0.0497X4+0.2510X5+0.2936X6+0.0533X7+0.2721X8+0.2688X9+0.1089X10+0.1029X11。计算各个因子得分及总得分,并进行排名,其结果为下表:
F1得分
F2得分
F3得分
总得分
排名
渝北区
3.02
2.00
-0.15
2.11
1
江北区
1.97
0.45
1.99
0.89
2
南岸区
0.20
1.07
-1.83
0.49
3
九龙坡区
1.14
0.12
-1.03
0.44
4
沙坪坝区
0.10
-0.36
0.42
-0.07
5
巴南区
-1.48
0.96
1.08
-0.34
6
渝中区
1.12
-4.57
-0.37
-0.91
7
北碚区
-2.83
0.84
-0.84
-0.98
8
大渡口区
-3.24
-0.50
0.72
-1.58
9
三、结论
在重庆市的九大主城区,把它分为四个档次。第一档次的总得分大于1分,为渝北区,它的综合得分达到了2.11,遥遥领先于第二位的江北区;第二档次的总得分大于 0 分小于等于1分,包括江北区、南岸区和九3坡区;第三档次的总得分大于-1分小于等于0分,包括沙坪坝区、巴南区、渝中区和北碚区;第四档次的总得分大于-2 分小于等于-1分,只有大渡口区。
从以数据看出,第一档次的渝北区综合竞争力明显领先于其它区域,它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都做的很好,在对外经济方面有待加强,在十二五期间要加强招商引资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第二档次的江北区在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走在了九大主城区的前列,但在产业结构优化方面还需提高。南岸区在产业结构优化方面处在前列,但经济发展和对外经济则较弱。第三档次渝中区比较特别,因为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在商品零售、金融、服务业方面较其它区有明显优势,在经济发展指标中成绩斐然,但在产业结构优化指标上表现不足,所以在综合竞争力上排名就教靠后。处于最后一名的大渡口区,其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进出口额明显等指标低于其它区域,在各方面都有待加强。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选的11项指标中没有反应各区域间的软实力指标。当然,在软实力方面由于统计和定义上的难度,所以数据也很难收集。
参考文献
[1] 吕振通,张凌云.SPSS 统计分析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6) .
[关键词]区域物流;区域经济;协同关系
[中图分类号]F2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31-0024-02
经济一体化加剧了地区之间的竞争,也凸显了现代物流的战略意义。现代物流系统的形成能促使商品以最优的速度、时间、组合完成由生产到消费的转移过程,最大限度地节省流通费用。四川省地处西南腹地,是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西部资源输出的重要枢纽,在全国经济布局和物流产业发展格局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1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协同关系分析
区域物流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区域内物流供给主体通过有效、合理地组织和运用其物流系统内部的各种资源,向区域内物流需求主体提供所需物流服务的综合体现。综合来看,区域物流能力包括区域物流服务的供给能力和需求能力。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区域物流竞争力的提升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增长
区域经济是一种聚集经济,是人流、商流、资金流等各种生产要素聚集在一起的规模化生产。物流成为各类产业和消费者之间相互连接的纽带,缺乏物流作为保障必然会造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停滞。提升区域物流竞争力,能提高区域经济活动的效率和水平。物流能加强交易各方的沟通与协作,简化交易流程,降低交易风险,减少交易费用,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区域物流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达到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向是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渐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高与产业结构演进程度关系密切,区域物流的发展能极大推动这些产业结构的演进进程。物流业实现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促进了商流、资本流、信息流、技术流向高层次产业集聚,容易形成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而这些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同时,物流供应链使得供应链上所有节点企业形成合理的分工与合作,互利共赢,在此基础上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有效降低了社会交易成本,推动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
1.2区域经济推动区域物流的发展
区域物流的存在和发展是以区域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的,并直接影响着区域物流需求总量、区域物流体系和水平。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国际化大城市必然更加注重国际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国际物流业务的发展。
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区域物流的发展规模。一般而言,经济越发达对物流业的发展要求就越高,越有可能为物流业发展提供比较雄厚的经济基础和优越的物质技术条件。
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也促进区域物流的发展。区域中心城市是商品集散和加工中心,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中心城市相对于周边地区会形成一种优势辐射,不断扩大商品流通,从而促进该区域物流的发展。
2影响四川省区域物流能力的主要因素分析
四川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与中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较,区域物流能力还相对较弱。影响四川物流能力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物流经济发展类
综合反映了区域物流的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区域经济状况对该地区的货运量有较强的相关性,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可以用该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来表示,国民生产总值越大,该地区的物流需求就越大。主要包括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第三产业总产值等指标。根据《2013年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四川省2013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626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0%。第三产业增加值9256.1亿元,增长9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2454元。
2.2生产消费流通类
分别从生产、消费等角度反映了区域物流服务的需求状况和需求规模,包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工业总产值、进出口总额、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批发零售业年末商品库存总额等相关指标。2013年四川省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554亿元,全年进出口总额645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出口额4195亿美元,增长9.1%;进口额2264亿美元,增长95%。
2.3物流基础设施类
公路密度、交通运输、仓储等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区域内物流发展的基础设施水平,对该区域物流发展起到基础性作用,也体现了该地区的物流运营能力。2013年四川省全年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路等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24375亿吨千米,比上年增长8.1%;铁路营运里程3518千米;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046千米;内河港口年集装箱吞吐能力262万标准箱。
2.4信息服务能力
区域物流能力的提升需要各物流要素的密切配合,以及物流设施设备等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为了实现有效衔接,必须有强有力的信息服务平台作为支撑。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四川省的通信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2013年四川省全年邮电业务总量7702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83.3亿元,增长15.1%;电信业务总量6869亿元,增长108%。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823万户。
3四川省区域物流发展建议
3.1构建综合交通运输平台
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关系到现代物流的发展,健全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平台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满足各种物流服务系统的需求是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完善的基本目标之一。必须加强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组合和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初步构建区域交通运输平台并逐渐完善,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先进设备,建立现代化物流网络,在加快综合交通运输平台建设的同时促进现代物流的发展。
3.2通过政策引导,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快物流的现代化进程
《四川省道路运输业现代物流“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四川省道路运输业现代物流“服务一个支撑,加强三个建设、形成三大体系”即支撑四川省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打造以及西部综合交通枢纽、西部物流中心的建设;加强道路运输业物流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建设,物流园区、中心及货运场站建设以及交通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开发建设;形成以成都为中心,以道路运输网络主骨架,链接四川省各市、州以及周边重庆、西安、贵阳的多式联运服务网络体系和快速、高效的出川通道体系。
3.3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经济竞争力
四川发展物流,除了打造自己西部物流枢纽地位的同时,还必须生产具有自身竞争力、自身特色的产品。四川企业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区域经济的支持,物流发展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步伐协同一致。四川急需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升整体经济竞争力,加快中心城市建设,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恒福建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性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8)
[2]雷勋平,谭艳华,叶松,等安徽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2(2)
[3]郭佟佟,王辰依关于河北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相互作用的实证研究[J].中国市场,2012(49)
[4]王晓辉区域经济与现代物流发展关系研究[J].物流技术,2013(4)
通常来说,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之间的作用产生的生产综合体,作为一种经济发展的地理概念,有其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由于地理原因,它自己受制于该地区的自然资源,更重要的是该地区的投入资金、劳动密集度、技术程度等相关因素。如今绿色生活、绿色GDP的观念深入人心,看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效果,不能单纯的考察经济指标的高低,要考虑社会整体效益以及地区性的生态效益。如此组成的区域经济才是一个较完整的主体。
物流也称为物流服务业,按产业划分,属于第三产业;同时也是一种物流资源产业化形成的综合性产业,其中有包装业、仓储业、配送服务、运输业等各个行业的资源整合手段。这些在各个产品市场的领域都有运用,包括制造业、农业中的大部分流通业务。特别是在生产类企业还是流通类,都有许多的物流活动或业务。但是真正的物流产业并非如此,而是要将这些物流活动和业务独立化成为一种经营业务,才能是物流产业。
当前企业规模小,综合服务能力较差。物流产业需要各个产业之间集聚,从而降低成本,所以它是一个典型的集聚型的产业。不过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各个区域的经济状况发展中的物流产业水平都不是很高,通常只是简单的建立运输对接、共同包装、协助配送等基础上,无法形成有机、有效的统一。所以就出现了一系列的物流活动都是要由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实施执行,没有具体的分工细化,更谈不上高度的专业化操作。这其中也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中小物流企业是当前物流业的主体,如此必定加剧内部实施的运转成本。
二、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1.物流产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根据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和少数产业带动。物流产业具有深入所有行业的便利性,高度集中的物流产业能够有效快速培育区域内部重点行业的经济增长极,通过这种区域内的扩散效应,影响和带动周边地区和其它产业发展,最终很好的刺激经济的增长。据统计数据,2009年美国物流产业规模为9000亿美元,占美国GDP的10%以上,而十年之前其物流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就已经高达9.9%。不仅如此,物流产业的发展可以最大化提高物流活动效率,进而减少生产、流通过程中的运营成本,提高经济单位的运营效率,通过改善物流环境较好的提高区域内企业的竞争力,而且高度专业化、规模化的物流产业涉及到许多行业,具有极强的产业关联和带动效应。物流产业对与区域经济的影响,除了表现在对产业关联的推动作用,还有助于调整区域经济结构,良好的物流产业带动其他产业间的资源流动,降低生产流通中的交易成本,形成稳定的适合本区域物流产业发展水平的经济结构状况。
2.改善竞争环境,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
物流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高。著名的三力体系已经说明,区域经济竞争力是由区域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构成,所以如果具有高度专业化和规模化的现代物流产业,就可能会差生巨大的资源聚集效益,从而使得区域经济得到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一个专业化的物流产业,还可以带动企业的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区域内各个企业的竞争力。但是这也要求区域内各级政府的投入和支持,改善物流业的环境,提升客观条件。
3.区域经济结构完善,促进物流产业发展
区域经济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也是不断发展的过程,愈加完善的区域经济也就会有竞争力不断提升的效果,让区域内资源配置的主导力量是市场机制。一个地区的区域经济结构决定了物流产业的目标和发展水平。通常情况下,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依靠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以第一产业为主,那么该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主要也依靠农业和原材料为主。目标产品也是农产品、工业原料。就像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就是如此。那么如果该区域的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和高新产业是主要产业。该区域物流产业的产品和结构更加多元化和多样化,特点就是更多的为小批量、多批次,对物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要求也比较高。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就是这样的情况。在竞争激烈并且要求高的环境下,促进物流产业的发展是必然,物流的服务水平也随之提高,这最明显的例子便是我国东西部物流水平的差距。
4.规模扩大,促进物流产业发展
与金融、旅游等第三产业有着相同特点的物流产业,它是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它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当地的经济水平。地区的市场繁荣也与区域经济发展速度有直接关系,市场的活跃程度依靠于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发展速度快可以让市场交易更加活跃,将商品流通规模扩大;相辅相成,活跃市场后也会增加对物流服务的需求,扩大市场规模;为物流产业提供良好的条件,形成良性循环的经济效应。
三、两者协调发展的建议
物流产业作为一种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流通加工等在内的新兴复合型产业,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和提升区域竞争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1.充分考虑各区域的基础、资源和特色
各区域在发展物流产业时必须充分考虑区域的基础条件,以及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结合当地的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以及本区域的发展规划来确定物流产业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同时,各区域在制定物流产业发展规划时一定要与国家的政策及当地的总体发展规划相协调,有计划、有步骤的加以实施,以非均衡发展为途径实现均衡发展。除此之外,还要明确区域资源和特色,如东部长三角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应着重发展制造业物流,同时协同发展港航物流和商贸物流等;珠三角的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具有有港口、航空、高速公路、铁路、城际轨道等构成的发达、密集的交通运输网络,同时具有家电、纺织、服装、汽车、高新技术等雄厚的产业基础,可大力发展汽车物流、家电物流以及港口物流等;中部地区地处我国的经济腹心,是连接我国东部和西部的重要桥梁以及南北方的过渡地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煤炭和水电资源也较为丰富,要充分发挥其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粮食物流及煤炭物流加快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产业的联动发展,不断提升物流产业发展水平,形成与东部物流区域的有机衔接。
2.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制度建设
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复合性产业,涉及政府多个部门,因此,要加强政府在管理体制改革和经济环境维护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必须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深化各区域物流管理体制改革,打破行业垄断,消除地区封锁,克服物流产业条块分割、职责不明确的问题;同时在原有各省区物流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的基础上,酝酿成立省级权威性的物流产业管理机构,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各省区物流产业发展中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通过政策引导、改进管理、强化服务功能,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其次,建立一个统一的物流管理部门或机构,设立一个山交通、铁道、民航、邮政、工商、税务等政府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以及相关行业协会参加的综合协调机构,弱化部门利益,改变行业管理政策理念,从全局出发,统一领导和协调物流发展工作。
3.完善物流产业标准体系
物流产业的标准化建设,可以提高物流交易活动的可控性、便利性,降低物流交易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物流产业标准体系建设主要包括物流内部设施、机械装备和专用工具等技术标准的建设,装卸、仓储、流通加工、配送等物流作业标准的建设,以及物流信息标准的建设等完善中部地区物流标准体系,要鼓励工商企业、物流企业、行业协会和相关政府部门采用标准化的物流计量、货物分类和成本分析方法,采用标准化的物流设备设施、工具器具、信息系统和作业流程等,同时,物流服务的便利性也越来越成为一项对物流评价的重要标准,提升便利性和可控性是必不可少的。理论研究方面要加强标准化的研究,比如:标准术语、集装箱标准化、服务流程和统计标准。对于物流本身也要有标准话要求,像物流企业分类、物理管理绩效、技术标准体系。部地区应以物流标准化建设为信托,在中西部地区则是要完善中部地区物流产业发展环境,促进物流产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生龙,胡鞍钢. 交通基础设施与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J]. 经济研究. 2011(03)
[2]蓝必华. 物流产业对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J]. 南方论刊. 2009(09)
[3]张红波,彭焱. 现代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 2009(01)
品牌是区域经济的主要竞争力因素
有人曾说过,如果一夜之间麦当劳全部被烧毁,仍会有人花900亿美元买下它的商标。这绝非耸人之言。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品牌特别是知名品牌正日益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因素。调查表明,目前国内20%的强势品牌占有的市场份额达到80%,而80%的弱势品牌却仅分到20%的市场份额。因而,对于企业来讲,是否拥有知名品牌已成为其能否决胜国际市场的重要因素。同样,对于一个地区而言,其品牌知名度的大少、知名品牌的多少,都直接显示着该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强弱。可以说,从某种意义上讲,品牌业已成为区域经济强弱的代言人。
我们xxx镇是绍兴县经济强镇,2002年综合经济实力在浙江省百强镇乡镇中位居第五,全镇共有企业350余家,其中国家大型企业1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县50强企业7家,行业主要涉及印染、金银饰品、人造制革、纺织、家私、热电和羽绒七大门类,经过几年努力,日月集团的“明牌”首饰、无名集团的“金皇后”、花为媒集团的“花为媒”、县第二羽绒厂的“斗寒”四只商标被认定为省著名商标,富强集团的富强牌服饰面料,富得利木业的富得利牌实木榫接地板被评为浙江名牌产品。
为支持企业积极创立自己的品牌,镇党委政府从各个方面对企业给予了力所能及的支持。一是及时引导。对镇内企业的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评估,筛选出基本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动员、指导。二是政策激励。若镇内企业“当年被认定为全国驰名商标的奖1万元,省著名商标的奖5000元,市著名商标的奖2000元。”“当年被认定为国家级名牌产品的奖1万元,省级名牌产品的奖5000元,市级名牌产品的奖2000元”;“凡使用境外自有商标的商品,并出口到注册国的,一次性奖励人民币3000元”。三是提供服务。安排专门人员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代办手续,跟踪服务。
面对激烈的区域经济竞争,xxx镇要想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必须要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和广阔的视野,脚踏实地、持之不懈地做好品牌这篇文章。只有创立了品牌,企业才能不断做强做大,xxx的区域经济才能不断地向更高层次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