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0 18:21:5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浅谈公民素质教育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随着我国改革事业的进一步深化,民主政治建设继续向前推进,以及教育体制的改革和转型,提高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有识之士所关注的焦点。当代大学生公民素质的培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项基础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界、各部门的共同关注。
一、加强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高校在公民教育方面没有一个独立的课程体系,通常是渗透在德育中“两课”的教学中进行的,学生对公民素质的应有学习不系统、不完整。而且高校普遍存在重专业课轻公共理论课、重技能培养轻做人修养的倾向,对于“两课”学生更多的是为了应付考试拿学分。
1.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加强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社会基本制度及各项重大政策需要人们积极的参加。公民需要具有各类政治能力,如对权利和利益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妥协能力等。这些能力是公民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最为重要的能力素质,也是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当代大学生最为需要培养和具有的公民素质。
2. 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的要求
加强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是培育和构建法治社会的迫切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仅需要构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更需要具有高素质的现代公民。只有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提供各种机会和平台锻炼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使法律常识、法治理念、法律制度转化为其生活准则和信念,才能使大学生确立起对法治的信仰和提升参与实践法治的基本能力。
3. 大学生缺乏公民素质的现象普遍
大学生在大学前的生活和教育中,公民素质教育的水平良莠不齐,致使在进入大学校园后,大学生群体中缺乏公民素质的现象屡见不鲜。首先,缺乏法律观念,公德意识淡薄。大学生对社会缺乏理性思辨和分析选择能力,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引导,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思潮和反面行为的影响,变得缺乏主观意识和独立辨析的能力。其次,部分大学生只注重专业的学习,而忽视了书写能力、交际能力、鉴赏能力的培养,审美情趣不高,没有健康的业余爱好。学生跨学科学习、交流不够,导致知识面狭窄。自然科学专业的学生,社会科学知识欠缺;而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自然科学知识欠缺。
二、培养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途径
1.重视公民教育,提高公民素质
在我国现阶段,高校设置的“两课”课都包含有公民教育的内容,但要注重内容和方法上的创新。内容上突出国家观念教育,责权意识教育、民主和法制教育,使青年学生明确自己在国家中的地位,在国家中的权利和义务,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增强青年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方法上,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和需求状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提高青年学生的公民素质。
2.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提高大学生公民素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必修课,不仅可以保证公民素质教育的课时需要,而且也可以保证公民素质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此外,通过专业课和选修课提高公民素质,高校专业门类齐全,通过各专业的融合有助于对公民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通过政治学的研究,可以对公民、公民社会、民主与法制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在伦理学中,可以对公民的道德进行深层次的探讨,了解公民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格素质;在教育学中,可以从教育的层面就公民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法、途径展开研究。最后,是通过加强教师素质提高大学生公民素质,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的良好品质和高尚的人格,会直接作用于学生,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教师适应社会环境的优秀心理品质,爱岗敬业、抵制消极堕落思想侵蚀的坚强心理意志,可以影响和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正确的情感、意志、理想和信仰。
3.在实践中巩固公民素质教育成果
现在我国在校大学生超过2000万人,更有数以十万计的班级和学生社团,大学生公民素质的培养可以通过参与班级和社团活动,使其成员由归属感发展到认同感,由认同感发展到荣誉感,由荣誉感发展为对集体的责任感,亲身体验到集体活动的乐趣和集体的力量,从而能够增强集体荣誉感,进一步认清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树立全局的观念;通过认可班级和社团的章程,能使大学生自觉地规范自我,培养公德意识,领悟做人道理,从而促进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班级和社团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实践活动,可让学生自己去接触实际问题并通过参与集体讨论,学会表达和交流个人观点,以修正提高自己的认识,确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 提高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和政治洞察力,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使大学生自觉地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增强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正是在活动中,大学生公民才将个人责任与共同义务的观念。内化,才习得自愿的控制,这对于做一名真正负责任的公民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思想品德;素质教育;应试教育;教师素质
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学校在慢慢转变教学观念,渐渐地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提高中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各个学校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而思想品德课成为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培养的主阵地。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课程内容有“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三大板块主题。每个板块有机整合了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国情教育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但要在思想品德课堂上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作为教师先弄明白需要注意的问题,知道问题后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使课堂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课堂。下面就对在思想品德课堂上提升学生素质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见解。
一、应试教育阻碍素质教育的发展,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教师平时以课本为主,只是教会学生怎么做题,以帮助学生取得理想成绩,不能内化为行动,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就可能因此变得无关紧要。当然,升学考试对于选拨更好的人才来说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也存在其合理性,但我们需要的是多方面全方位人才,而不是应试教育下产生的机械人才。同时,思想品德教学偏于标准化,部分知识需要学生去记,虽然也经过课堂讨论,但往往提前设定了答案,教师有意识引导学生向自己所需的答案引导。时间一长,学生明白了教师的意图,你想要什么就给你什么,因此,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其实是教师将自己的观点隐形强加于学生,学生并没有情感体验。教师只是完成了教学,学生没有产生共鸣,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就无从谈起。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不应该是只注重升学,而应把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也当做重点。思想品德课要善于围绕学生生活与成长主题组织教学,教师应该是使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不回避生活中的矛盾,积极引发讨论和思考,创设条件帮助学生积累正向的情感体验、丰富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释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每个青少年都是一个独立个体,拥有不同家庭教育背景和思想道德水平,我们的教育不应该仅仅是标准化的流水线式培养,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一花开放不是春,百花开放才是春。
二、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影响学生最大的无非是家长和老师,单就校园环境来说,应该让教师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修养,让教师队伍贴上高素质的标签,这是培养学生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不必是美德的典范,但必须用行动证明他们一直在努力提升自己的品德。教师的潜移默化作用不可替代。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而对于中学生来说心智尚未成熟,就越需要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帮助,让学生能在心中建立一杆秤。教师必须专业知识过硬,熟悉学科内容,尤其是思想品德老师,不仅要传授知识,也要担负起传授马列主义等理论知识,更要在传授这些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因此,思想品德老师要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要善于学习,不断地学习,在教学中树立榜样,要有良好的教师品德,成为一位素质型、立体型的教师。
三、重视教材知识与时政热点的结合,开阔学生的视野
课本内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而相对于时政热点、社会热点,课本内容确实有一定的滞后性。教师应注重把时事新闻材料与教材基本理论知识相结合,突出对学生理解、分析、运用等能力的综合考查与教育。据调查,大部分学生还是比较关心时政的,对国内外比较热门的问题还是很感兴趣,时政热点反映出社会百态,教师可以对此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让学生有自己的社会价值观,让学生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理。
对学生感兴趣的热点,教师应分门别类地整理出来,鼓励学生多看新闻,多看时政内容,让学生发现政治学科的价值,教师尽量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长此以往,通过这样的学习,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可以独立地对某一事件进行判断、思考,才能明辨是非,这既是社会发展趋势的需要,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
总之,要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学校就需要明确转变教育观念,必须由应试教育转轨到素质教育上来,同时还要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自身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利于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学校乃至整个社会一任重而道远的长期工程,要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持之以恒地开展素质教育,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
参考文献:
[1]袁莹.浅谈初中政治素质教育[J].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2010(3):196-198.
关键词:回族聚居区;师范类大学生;现代公民教育;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331-02
近年来,公民教育越来越受到我国教育决策者、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重视,并且公民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因特殊的国情而呈现中国特色。但截至目前公共教育依然停留在部分省市部分学校部分教育工作者那里,公民教育不仅没有普及,反而碎步不前,时续时断。在经济和教育都相对落后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更是空白。
本文以回族聚居区师范类高校——宁夏师范学院为样本,进行现代公民教育现状调查研究,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是中国唯一的回族自治区,也是中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回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约36%。固原又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聚居程度较高的地区,有150余万人口,回族人口67万余人,占到总人口的44%左右。宁夏师范学院生源主要来自宁夏南部山区,回族学生约有23%。与其他综合性大学不同之处,在于学校培养的都是中小学及幼儿教师,学生们走出校园后将肩负起培养祖国下一代的伟大使命,人的教育马虎不得,所以学生的现代公民教育尤为重要。
一、回族聚居区师范类大学生现代公民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1.问题提出
本文以回族聚居度最高的宁夏固原市为研究对象,以回族大学生占比最高的师范类高校——宁夏师范学院为研究视点,旨在通过在回族聚居地区师范类高校开展大学生现代公民教育,大力培养师范生的公民意识,使他们能够担当未来基础教育的教育者,通过自身现代性公民角色扮演指导义务教育中的公民教育,深化落实素质教育,为当前民族地区公民教育培养师资队伍,也为当前国内碎步不前的公民教育另辟新途径。我们自编回族聚居区师范类大学生现代公民教育现状调查问卷,以期多维度、多学科综合地对回族聚居区师范类大学生现代公民教育状况进行调查。
2.研究对象
抽取宁夏师范学院11个院系1200名学生,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问卷1109份,有效问卷1107份。其中汉族774人,回族330人,其他少数民族3人,来自城市266人,农村841人。
3.研究材料
文献:国内外民族地区现代公民教育
数据:《回族聚居区师范类大学生现代公民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4.研究结果
5.问题诞生
调查进入2013届毕业班学生所在的实习学校,以固原市四县一区、同心、盐池、大武口、红寺堡、利通区等地为主,通过随堂听课和访谈中小学生方式,调查回族聚居区中小学现代公民教育情况。统计显示宁南回族聚居区广大中小学,均没有开设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主要以品德课代替,甚者学生在课堂问老师什么是人民,什么是公民的概念时,近七成的教师都不知道如何回答。
二、分析与讨论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培养公民意识,履行公民义务,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也作为十二五期间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健全社会管理格局的主要内容。回族聚居区师范类高校开展大学生现代公民教育,大力培养师范生的公民意识,使他们能够担当未来基础教育的教育者,通过自身现代性公民角色扮演指导义务教育中的公民教育,深化落实素质教育,为当前民族地区公民教育培养师资队伍意义重大。
1.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有力武器
少数民族往往更易于强化民族认同、族群认同、地域认同、认同,彰显特殊性,回族亦然,尤其集中在受到高等教育的群体之中。很多敌对势力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渗透,侵蚀我们的公民教育阵地。在当今世界,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是由多民族组成的,如果民族认同高于国家认同,就会造成国家分裂的潜在危险。如果地域认同高于国家认同,也会影响国家内部的团结和完整,如果族群认同和地域认同超越国家认同,那么任何国家都会分裂成相互竞争的碎片。为了维护国家的团结和统一,必须加强国家认同,把公民教育“放在首位”,培育公民意识。国家认同必须高于族群认同,国家认同也必须高于地域认同,国家认同同样必须高于的认同。在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尤其要特别指导大学生深刻理解公民内涵,树立现代公民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超越狭隘的地域认同,真正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合格公民在现代化建设中应承担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自觉地以各种规范来约束自身的行为,并将其转化为自觉建设法治国家、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动力。
2.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需要
党的十报告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们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公民教育正是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培养合格的公民,因而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环节。我国社会现在提出的每一个口号都与公民教育有关,如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都是针对需要建立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社会领域和突出问题。一个现代公民社会正向我们走来!作为教育者,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在后改革时代树立起责任,消除那些慌乱的表情。我们能做的就是——推动公民教育!①公民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应当通过高校公民教育帮助处在人生发展重要阶段的大学生达到身心发育、学业发展、人格完善,教会学生做学问更要做人,使大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这是在国家、社会、公民的角色逐渐从混沌走向明晰之后的必然选择。
3.为宁夏回族地区基础教育培养具有现代公民意识和能力的师资队伍
2008年奥运会之前,公民教育曾一度引起社会的广泛讨论,许多专家学者也呼吁利用奥运会契机提高公民素养,但此后,这种公民教育的呼声却渐渐弱了下去,2012年5月之后,香港的公民教育又成为热门话题。我国公民教育的现状是名与实不符,宁夏回族地区学生公民教育更是一片空白。目前我国尚未具备完整的适合民族地区的现代公民教育课程体系,公民教育的部分要素也只是当作思想政治课程的附属。对许多学校的领导来说,公民教育仍然是个令人心存疑虑的话题,可以从理论上研究,但还不能真正引入课堂。如何在目前的情况下,培育公民教育的土壤?笔者认为从师范类高校入手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当下中小学都以升学率和高考作为指挥棒,提出多年的素质教育从未真正实现,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也不会马上扭转。但在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师范类高校没有升学压力,课堂教学环境适宜,高校教师本身对公民教育认可度高,能形成良好的公民教育团队,民族地区的民族性、地域性更能突显公民教育不同于通识教育课的“思想政治教育”。所以在回族聚居区师范类高校开展系统的公民教育可行性更大。这些接受公民教育的未来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必会将公民意识潜移默化到实际教学中,营造充满呵护权利、鼓励协商、充满民主氛围的校园文化环境的良性循环中,培育公民教育的土壤。最终能培养认同、理解、遵守与维护国家宪法,关心及参与公共事务,具有独立思考与敢于承担责任的公民,对民族的传统和文化有归属感的现代公民,即具有权利意识、义务意识、自主意识、程序规则意识、法治意识、纳税人意识、道德意识、生态意识、科学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②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公民教育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赵晖.社会转型与公民教育:中国公民教育目标与内容体系的建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程美宝.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4]谭莹菲,兰志伟.浅谈全民信教地区的国民教育[J].福建宗教,2007,(6).
[5]李维.国际教育百科全书[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105.
[6]朱军.多元文化教育对我国少数民族公民教育的启示[J].贵州民族研究,2009,(3).
[7]龙花.法国公民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8]李宝斌.学校公民教育的隐性缺位与补位对策探究[J].浙江教育科学,2011,(5).
[9]党的十报告[R]2012-11-03.
>> 基于理想信念教育的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忠诚培养模式探析 职业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创新与发展 论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潜流失”和职业忠诚度 创新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检视与反思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学生行为规范管理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的探索 高职院校学生财经职业行为养成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体系的完善 基于学生职业能力的高职院校教育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的“利器” 公民教育的检视:困境与突围 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与创新 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缺失与对策 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的认识与实践 基于价值哲学的高职教育质量与评价标准的检视 加强公安院校学生忠诚教育的探索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理念教育与语文能力的培养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4]乔西亚・罗伊斯,J.忠的哲学[M].纽约:麦克米兰出版公司出版,1908.
[3]杨艳红.浅谈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传承与学生事务管理文化创新[J].高校辅导员,2014(4): 12-16.
[5]段立国.蒙田道德教育思想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5):101- 105.
[6]石明忱,王淑桢.论高职院校德育教育过程中学生个性培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2):115-117.
[7]张军.谈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职业忠诚度[J].现代企业教育,2012(21):112.
[8]弗雷德里克・F・赖克尔著陈绍锋等译.忠诚法则[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年..
[9]李游.组织忠诚环境:概念、结构及其结果变量的实证研析[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8.
[10]宋春光.关于高校实习与用人单位合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2):83-84.
Inspection and Innovation of Professional Loyalty Education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Jia Hong
Abstract To carry out professional loyalty education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society, and is also one of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blems exist in professional loyalty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uch as narrow education concept, one-sided education content, occlusive education environment and single education form.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fessional loyalty education, it is essential to innovate education concept, broaden education contents, reform education form, further highlight education subject and optimize education environment.
[关键词]语文 素质教育 主体
素质教育这个概念提出很久了,实质上这一概念是把我们的教育方针中的培养目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概括为提高素质。这比以往割裂地理解更全面、更深刻。
首先,素质教育强调个性。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创造适合青少年和儿童的教育,而非选择适合教育的青少年和儿童。素质教育把人的发展视为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是若干个相互区别、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的有机集合体。人与人之间在基本素质上是相同或者相近的,这是人的共性。由于每个人在先天禀赋、环境影响、接受教育后的内化过程等方面千差万别,所以得到的教育效果在具有一定共性的同时,必然更具有无限丰富、纷繁复杂的个性。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这对矛盾的统一体,在这对矛盾中,个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因为共性存在于诸多个性之中,离开了个性,共性便无从谈起。从另一层意义上说,个性的发展不仅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这样讲,个性是一个民族的财富,有个性的人往往能独立思考,具有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有较强的意志和行动的能力。个性教育正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作为人的发展,是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协同发展的过程,是其独立人格逐步形成的过程。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不能离开知识能力的发展,但也不是简单的等同于或同步于知识、能力的发展。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些学者主张一个人知识的数量是重要的,而他获取知识的愿望与能力可能更为重要。由于知识更新速度极快,作为认知主体,学习者的信息加工能力、特别是信息筛选能力便显得格外重要。“信息富有者”与“信息贫乏者”的主要区别,不是个人已拥有的信息数量多寡,而是获取有用(要筛选)信息能力的高低及获取速度的快慢,这中间有知识能力问题,更重要的是态度、价值观、方法问题。为了实现中国人民几代人的理想,我们必须努力培养青少年形成与历史发展趋势一致、与国家民族共同目标协调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念,这不但是新时期中国人独立人格意识的本质特点,也是保证新一代的中国人成为信息世界主人的基本条件。所以我们必须追求人的德、智、体诸方面协调发展。广义的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是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具备的基本认识之一,也是新的人的发展观的核心要求。
其次,素质教育注重每一个人素质的全面提高。关于人的发展学说提倡的是每个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为每个人提供了发展的基础。它从人的差异出发,通过教育过程,使每个人在原有素质基础上得到发展与完善。素质教育不求人人升学,但要个个成为合格的公民。为使受教育者都能“各得其所”,成为合格加特长的人才,一方面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层提高。另一方面,追求每一个个体的提高,还有赖于对个性和共性这对矛盾的正确认识。对共性的研究有赖于对个性的认识,良好共性的形成有赖于每一个性的健康发展,但共性并不是完全消极的、无为的。良好的共性一旦形成,便反过来作用于个性,促进每一个性的进一步优化,因而,要达到“个个成才”的目的,集体的教育功能不可忽视。在人的发展方向、程度、速率等方面坚持实事求是,不仅承认人与人的差别,而且以科学平等的态度来看待一切有差别的人。在人的发展目标及评价标准上,不要强调过分划一、没有弹性、包罗万象的目标系统,而应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方向的条件下,通过不同榜样与典型的示范,树立多种类、多层次的目标建议,开拓多样化的发展道路,使每个人都能从中获得启发,走出符合个人特点的成功之路。“标新立异”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因素,是社会发展蓬勃兴旺、生动活泼的反映。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以宽容的态度,给每个青年以“标新立异”、表现幼稚的机会,努力促成在个人发展上百花齐放、万马奔腾的局面。
关键词:传统文化;礼仪文化;和谐社会
礼仪文化使人类的社会交往在一定规范内进行,使社会关系更趋和谐。无论是从宏观还是微观方面来看,礼仪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对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无论是从礼仪文化的本质还是从其发挥的功能来看,以“和”为中心的礼仪文化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并构成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新的形势与社会背景下,礼仪文化建设既要汲取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同时也要寻求创新性的发展。
一、 礼仪文化的本质是一种和谐文化
所谓礼仪,是指人们在进行社会交往中相互交流情感信息时所借助的某种原则和方法的综合,它与一定的社会风俗、习惯相联系,反映着社会文明风尚的程度,既具有一种稳定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的功能,又是人们表达情感的惯用形式。它源承于中国几千年的“和”文化思想。“和”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一种基本状态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我国形成了繁多的仪式和在日常生活中区别尊卑等级、协调人际关系的礼节规则,有了内容比较完备的礼仪体系。透视这浩翰的礼仪体系,无论是做人之道、从业之道、治国之道,还是日常行为的规范、人际关系的协调、社会秩序的稳定,都包含着最为关键的要素,即“和谐”。
二、建设礼仪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礼仪是世界性的文化现象,是一个国家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礼仪文化标志着社会的文明进程。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看,礼仪文化的内涵是不断丰富与发展的,这一方面取决于物质文明的进步程度,同时礼仪文化又不断地被总结、提升、传承和发展,反过来成为经济社会前进的动力,促进人类社会的持续进步与发展。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以及全球化的影响,科技、文化、教育都日益趋向现代化和国际化,礼仪文化作为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也需要作出相应的变革。古代传统礼仪以“致中和”为主体,推崇仁敬、正义、诚信、辞让、慈孝,在此基础上,新型的礼仪文化更为注重民主与文明。一般而言,礼仪文化的内容有三个来源:一是我国古代文化典籍中所包含的传统礼仪文化资源;二是当代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三是立足于全球化背景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现代礼仪文化既要继承中华礼仪传统,同时也要在与其他文明的学习交融中不断推进。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转型时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利益矛盾、价值观冲突、道德失范等问题,这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发展,现代礼仪文化及观念的树立,将有助于提高公民素质,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多渠道推进礼仪文化建设
中国是“礼仪之邦”,重视礼仪教育是我国的优良传统。礼仪是有关社会交往的行为规范与准则,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通过礼仪教育,引导公民自觉遵守当代道德规范和礼仪形式,不断提升公民素质,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总体而言,公民礼仪素质教育需要从不同层面、不同渠道来进行,通过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共同推进。
1.家庭教育是礼仪文化的启蒙阶段
我国历代思想家、教育家都极为重视,将礼仪教育视为少年儿童的必修功课。孔子就曾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不学礼,无以立”。朱熹曾在《童蒙须知》中从礼服冠履、言行步趋、洒扫涓洁、写字读书等方面对儿童礼仪作出过严格规定,明代王阳明也将学习礼仪列为儿童每日的必修课程。虽然当代对于青少年儿童的礼仪教化已不及古代社会繁琐和严格,但礼仪教育仍然是家庭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并渗透入生活能力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之中。家庭教育是人生礼仪文化教育的重要阶段之一,推进公民道德教育,要求从儿童启蒙阶段抓起,将礼仪内化为个人素质的一部分。
2.学校教育是礼仪文化教育的规范化阶段
学校教育培养符合社会规范的个体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不仅要在学前阶段和中小学阶段注重礼仪教育,同时也应将其列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礼仪文化教育不仅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一部分,而且从其适用性来看,各种各样专业化的礼仪文化,如商务礼仪、公关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等应用性课程的开设,也为其今后步入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助于全面提升大学生修养和素质。
3.社会教育是礼仪文化教育的深化与践行阶段
可以通过政府、大众传媒、单位以及社区予以引导推进。政府在礼仪文化的传播普及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将为礼仪文化提供正确的导向,地方政府应加强引导,将礼仪教育列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
此外,大众传媒作为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社会化单位,在宣传礼仪文明、建立良好风气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刊发或播出有关礼仪教育的公益广告及节目,使礼仪文化渗透到日常生活的细节之中;单位和社区是进行礼仪教育的基本单位,可以组织职工或居民进行礼仪文化的学习,以及开展丰富多样的宣传和评比活动,将礼仪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董建华.儒家文化与秘书[J].当代秘书,2003(4).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课堂教学 环节设计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一节好课就是一件优秀的艺术品。如何上好一堂小学英语课,是每一位小学英语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感受:
一、确立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首先,教师要确立每堂课的教学目标。这种目标,一般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德育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通览教材的的基础上,对每一节课的教育点、知识点、能力点进行认真地挖掘, 把实现这三方面的目标作为课堂教学的任务,精心安排到教学的内容中去。例如,在教“Excuse me.”,“Sorry.”,“Thank you.”,“You’re welcome.”这些句子时,应该确立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的德育目标;在教“Don’t spit on the floor.”“Don’t draw on the wall.”是确立的德育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规范和健康的道德风貌。这是作为一个公民应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在教“Can I help you?”时,应及时地渗透助人为乐的品行教育,提倡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和关爱。所有这些,都是一个社会公民基本素质的最具体的体现。我在每一课的教学中,都安排对学生进行一个方面的公民基本素质教育,而且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确立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然后再围绕教育点,从不同的侧面展开提问、操练、会话表演等,使知识教育、能力训练和思想教育融为一体。
二、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教学环节
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尽量地利用各种教学方法衔接整个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而课堂导入是新课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是新授课的序曲和前奏,它不仅要给学生带来亲切、新鲜的感受,还要能诱发学生主动学习与探求知识的欲望,进入“我要学”的最佳学习状态。因此,课堂导入的设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如:直观导入法、音乐导入法、表演导入法、游戏导入法等。但不论是何种导入法,一定要是学生感到新颖、生动、有趣。例如,以安徽外研版小学英语教材第七册第三单元为例,我利用启发式的“Guessing game”游戏导入法,先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呈现上节课所学的a shark, a dolphin, a crab, a turtle等海洋动物身体的一小部分,让学生猜一猜它们分别是什么海洋动物,然后再让学生根据画面猜一猜这是什么地方,从而引出新授词aquarium, 再导入到新授句型Where’s Jia Ming? What’s he doing? 从而水到渠成地将整个会话文本呈现给学生。这种将复习旧知与导入新课紧密地衔接在一起的导入方法,使学生在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回忆后,又对本节课的新知产生好奇心,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随着教师的设疑、提问,展开联想,进行思考。这种“温故而知新”的游戏导入法不仅可以将教学过程中的“复习”与“新授”两个环节紧密地衔接起来,还可以使学生所学的知识系统而完整。
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能否达成取决于教师整堂课每一环节的设计是否科学,每一环节的连接是否紧密。一位好的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应该把它当做一个剧本来编写;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活动时,应该把自己当做一位导演来指导;在给学生做示范练习时,应该把自己当做一位演员来为学生做示范表演。因此,一位优秀的小学英语教师,应该是集编剧、导演、演员于一身的一专多能型的教育工作者。
三、在课堂上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习惯是通过条件反射而形成的动力定型。正如申斯基所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值,而存放着一生都享受着它的利息。”
习惯有着主宰人生巨大的力量。学生最初接触到英语时,往往只是凭借一时的兴趣。但学习如果单凭这一时的兴趣则很难维持长久,所以只有把一时的兴趣变成习惯之后才能长期稳定而激发学习的动机。英语教学之初,教师就应根据教学条件和情况,有计划、持续性地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良好的上课习惯、记忆习惯、自习习惯和思维习惯。这些习惯都能帮助学生把英语知识进行内化。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使之贯穿于学生的终生。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实施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开发学生的智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不仅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为培养高素质的英语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新学,唐雪梅.学前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乌申斯基著,郑文樾,张佩珍,冯天向译.乌申斯基教育文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黄贺明.浅谈如何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J].中国校外教育.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