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简述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

简述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0 18:21:5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简述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简述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

篇(1)

关键词:孔子;教育;艺术

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01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最具有代表教育思想家 ,作为一名教育思想家孔子对“乐”也特别的喜爱并有很深的造诣,他不仅会唱歌、器乐并且还善于谱曲,据记载孔子曾创作过的作品有《闲居乐操》《欢乐操》等。孔子还将“乐”运用至教学当中,六艺是孔子教授弟子的六门教学科目即礼、乐、射、御、书、数。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体系中音乐居于第二位,可说明孔子十分注重“乐”的教育作用。

一、关于孔子的“礼”与“乐”

孔子很重视乐教,经常礼乐并提,在《论语·泰伯》中提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兴,起开始的意思,修身当先学诗;礼所以立身;乐所以成性,其表示的是教育学生修身的过程,学诗学礼,犹未完备,尚须学乐以成之。通过“礼”与“乐”的结合教育培养有道德修养的仁义之人。礼教狭义上讲是礼节,是同于现代的德育,孔子教育弟子讲礼一方面在于修身养性,另一方面在于维护和调节人的社会秩序。乐教是狭义上讲是文艺、音乐、舞蹈的教育,是审美的教育,孔子把乐融入教学之中,用乐来丰富人们的生活。

二、艺术教育与德育相结合

礼乐为孔子一生所追求,礼乐教育其根源在于培养弟子的仁德修养。“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泰伯》)。“仁”不仅包含着德,又同拽着礼,脱离了仁,礼乐也就失去了意义。孔子将“仁”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把“仁”作为教育过程中的自我修养、自我完善的准则。艺术教育必须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才能提高育人的目的。 在当代艺术教育中,我们在培养学生艺术专业知识和艺术修养的同时还要注重将德育渗透到艺术教学过程中。在教育过程中我们面对的是广大的受教育者,他们正处于认知阶段,非常易于接受新的知识,具有很强的塑造性。例如,授课的内容是讲述我国抗战时期表现人民对侵华日军的强烈愤慨,激起全国人民奋起抗日的内容时,在教学过程里播放《保卫黄河》的歌曲,歌曲中的音符的气势所表现的黄河的汹涌气势和中华民族的精神,理解其团结人民、鼓舞人民、打击敌人的战斗作用,给受教育者心灵的震撼,唤起学生的爱国热情。通过艺术教育与德育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开阔视野并丰富情感体验,在掌握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也激发了受教育者的爱国热情,从而实现了在艺术教育过程中也能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

三、乐教“知行合一”

孔子在艺术教学中一贯倡导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现“知行合一”的理念,真正做到了名符其实的言传身教。孔子自身对音乐就有着很高的造诣,他自己的音乐作品也展现了他音乐实践行为。他强调教育的实践性,反对脱离现实的教育。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将“知行合一”运用到当代艺术教育中就是要注重实践,艺术的教育目的是通过“艺术行为”所呈现出来的,代表着一种活动的思想,一种活动的形式。在当代艺术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在教受艺术知识的同时应该注重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学习方式,积极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运用启发的教学方式传授艺术知识,鼓励受教育者积极的展示自己的艺术才能。

将艺术实践活动既与艺术课堂教学相互联系,又具有与学科教学相区别的独特的教育价值,艺术实践可以进一步促进想象、发展形象思维、启迪创造精神,激发受教育者探求艺术的热情,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也得到了加强,尤其是受教育者学习的目的有了提升,由娱乐逐步调整为接受教育,由被动的接受到主动的参与。在艺术实践的活动中受教育者通过亲自参加音乐活动和亲身体验音乐所带来的美感享受,来加深对音乐美的理解,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使自身的音乐技能得到提高,使自身学会独立思考,张扬个性,不断地挑战自我。由此,音乐的实效性就在受教育者的亲身参与中得到体现与升华。在很大程度激发了受教育者的兴趣,调动了其自身的积极性,使他们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加深对艺术的理解和喜爱,从而使艺术的实效性得到提升。

四、结语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教育思想家,重视乐教,推行乐教,对艺术教育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孔子的艺术教育思想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研究的理论。发展当代艺术教育,与孔子艺术教育思想的精髓相结合才能有助于我国艺术教育事业得到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良年.论语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蔡尚思.孔子的思想体系[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篇(2)

    论文摘要:作为西汉时期着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董仲舒是中国儒学发展史和中国思想史上继孔子之后又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上承前启后,有选择地借鉴到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仅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而且有利于搞好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急需在思想文化领域中进行创新,以满足社会发展对思想文化的需求,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促进社会加速发展,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建设稳步推进。但是,思想文化的创新并不是凭空就能实现的,必须有所继承,才能发展,而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恰是我们思想文化创新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和精神财富。 

    一、关于儒家思想文化研究 

    董仲舒是秦以后的第一位大儒,他继承先秦儒家传统的“天”的哲学、“任德不任刑”的德治思想和儒家传统的伦理思想并对其家里改造,从而形成了适应时展和需要的新儒学。关于仁,董仲舒立足于天人感应论.吸收先秦儒家“仁者爱人”的思想,并作了扬弃和发展,形成了一整套系统而完备的新仁学思想,他赋予“天”以仁的品性,并且要以爱别人为根本法则,否定了只爱自身的思想;关于义,董仲舒对“义”从新的视角作出了新的解释:从人与我的角度提出了“义以正我”的法则;关于仁义之分,董仲舒认为仁与义的根本区别在于“仁之于人,义之于我”,同时还强词指出了仁义之分的不容混淆性和意义所在。认为仁义所针对的对象是千万不能混淆、颠倒的,只有明于仁义之分,才能“反理以正身,据礼以劝福;推恩以广施,宽制以容众”,实现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关于义利观,董仲舒在明于仁义之分的基础上对义、利关系的阐述,是其仁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其德治思想主张最直接的理论依据。另外,董仲舒吸收了先秦阴阳家及秦汉方士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学说,提出了“天人感应”说,吸收了法家“三纲”思想及先秦正名学说,提出“大一统”论,吸收了先秦人性论思想,改造孟子、荀子的人性论,提出“性有善质”论及“性三品”说。 

    二、德育思想史研究类 

    董仲舒的德育学说是以“独尊儒术”为指导思想,以“三纲五常”为其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并且提出必须要建立“教化堤防”,并且提供了“显德以示民”的方法和“明于天性”的价值激励法。丁钦波阐述了董仲舒道德教化的核心内容,并且为我们简述了董仲舒关于德育原则和方法的思想。指出董仲舒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性三品说,德育的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并且简要的介绍了德育的方法,如“以仁安人,以义正我”、“明道重志、行道养志”、“必仁且智”等。孙文胜主要从董仲舒“三纲五常”理论中的“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这五个方面论述对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的启示作用,并且提供了相关的道德教育方法。游庆国、崔华前指出董仲舒的德育方法刻意分为四个方面,即德育基本方法、德育施教方法、德育受教方法、环境育人法,这样就从不同的角度更为详尽的分析了董仲舒的德育方法。 

    三、教育思想史研究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为代表的汉代教育的基本特点,把教育与德政、人性论、天人感应、实践等结合起来,也论述了董仲舒的教育思想对于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对于封建王朝的发展和巩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董仲舒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统治地位,鉴于秦王朝对人民实行“严刑峻法”而迅速灭亡的教训,主张实行“德教”,董仲舒所提倡的教学内容也完全的儒学化了,他主张以“六艺”(《诗》、《书》、《礼记》、《乐》、《易》、《春秋》) 培养人才,这虽然有利于人们思想的统一和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但同时也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和其他学术的传播和发展。以为人性是“天”所赋予人的一种先验素质,这种素质具有向善或恶的两种可能,教育则就是要通过人为的手段使人向善。董仲舒甚至认为,一个国家的兴废治乱都应取决于礼乐教化,对于教育的社会作用。 

    四、政治思想史研究 

    董仲舒的政治思想是建立在“天人合一”的理论基础之上的,他的政治理想是“大一统”,大一统包括政治上的大一统和思想上的大一统两个方面。政治上的大一统,指的是“以人随君,以君随天”,把君权至上作为统一的关键。思想上的大一统即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推明孔氏,抑黜百家”是的儒学从显学而成为官学。书中也简要阐述了董仲舒的治国方略,但是只是做了一般性的论述,并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董仲舒看来,“王者”只有实行“仁政”,“爱利天下”,才是通天道、法天意的表现,也才能得到上天的庇佑,实现统治的长治久安。赖红卫指出董仲舒为了强化统治者的廉政意识,他对上至最高统治者皇帝下至一般士大夫的重利行为都进行了批评,他说:“使诸有大俸禄,亦皆不得兼小利,与民争业,乃天理也。”提出“不与民争利”的廉政思想。董仲舒提倡德治,很重视内在仁义德性的觉醒和培养。任“德教”是对秦王朝“严刑峻法”的批判,认为“德治”是天下唯一的“大治之道”。理想政治的实现是通过思想的一统,从而形成—个以皇帝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同时还提出了他的民本思想和德政思想。 

    五、伦理思想史研究 

    董仲舒认为天赋予了阴阳五行道德属性,因此,他把德、刑、爱、乐、严、哀等等这些本来是社会现象的政治、法律、道德的属性硬加到阴阳、五行、四时等自然现象上去,从而把一个至高无上的天描绘成非常神秘的有意志的东西了。同时董仲舒用儒家伦理思想神化君主,将君权神授理论化,从而为汉朝统治的合理性提供论证;以天人关系为根据把三纲五常进一步系统化,把儒家伦理由家族伦常贯穿到政治领域;董仲舒还着力借用阴阳的一切知识来构筑君臣、父子、夫妻的具体行为准则,董仲舒把伦理关系中的贵贱尊卑原则提到了专制的极端,春秋战国时期伦理观念中所具有的民主性和平等内容在这里消失了。董仲舒政治伦理思想核心:“大一统”。董仲舒的“大一统”理论以政治一统为核心,以君权至上为关键,以文化一统为保证。所谓“君权至上”,董仲舒是在君权天授说的基础上展开的,其重点:一是神化君权,维护君主在国家中至高无上的地位;二是约束和规范君权,使君主的行为符合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同时董仲舒发展了儒家的伦理思想,提出了“三纲五常”说,使儒家伦理真正发展为政治伦理,并被封建社会统治者所采纳。 

    六、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 

    人性中有善的质而实际未善,教育的作用就是发展人性,使之成为善人。他的这种教育其实就是相当于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但在书中并没有涉及到董仲舒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原则等等与之相关的内容。唐国军指出董仲舒以“大一统”理论为武器,倡导思想政治、伦理道德的统一,以“三纲五常”的理论体系为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汉武帝采纳了“独尊儒术”的提议,“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成为儒家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开端。 

    参考文献:

    [1] 李存山. 董仲舒: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与影响[J]. 河北学刊2010(4). 

    [2] 黄钊. 儒家德育学说论纲[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3] 张彬, 周谷平.中国教育史导论[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 2007. 

    [4] 孔颖. 董仲舒及其教育思想[J]. 民办教育研究, 2008(5). 

    [5] 丁小萍. 中国古代政治智慧[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