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经济社会安全稳定

经济社会安全稳定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0 18:21:5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经济社会安全稳定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经济社会安全稳定

篇(1)

骆琳首先欢迎比由斯特伦大臣来访,并简要回顾了中挪两国近年来在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领域开展的卓有成效的合作。

骆琳向比由斯特伦一行简要介绍了中国目前的安全生产状况。他表示,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始终将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统筹协调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将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把安全生产纳入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

骆琳指出,中国不断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有关法律法规体系,从国家、地方、部门三个层次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订工作。加强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建设,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强职业健康工作。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技能。依法严肃追究事故责任。加强对安全生产的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 通过一系列努力,中国安全生产状况保持了总体稳定、趋向好转的发展态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做好六项工作:一是继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预防为主、安全发展,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保证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纳入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职责,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二是继续健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安全监管、监察体系。三是继续实施“科技兴安”战略,依靠科技进步,通过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安全技术装备,形成有安全保障的生产能力。四是进一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加强对高危行业的隐患治理。五是进一步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全面制订和实施应急预案,增强对事故的防范和处置能力。六是进一步加强全社会安全文化建设,搞好安全知识普及宣传,提高从业人员和全体国民的安全素质,提升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的管理水平。

比由斯特伦大臣感谢骆琳局长邀请访华,并拨冗会见。比由斯特伦大臣赞赏中国政府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在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方面采取的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挪方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和交流。

骆琳表示,安全生产没有国界,安全发展是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他希望双方在高层次、宽领域进行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篇(2)

水资源安全的定义是在水安全理论基础上提出的。联合国相关组织这样定义水安全:一个地区(或国家)可承受的涉水灾害及水资源能够有效利用,形成经济社会的可靠发展。水资源安全的实质是水资源供给能否满足合理的水资源需求,但实际上又涉及社会安全、经济安全和生态安全等多个层面。为了形成社会的和谐发展,必须确保其经济用水和生态用水都得到满足。水资源的经济安全重点是对水资源的供给上能够满足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将其细化就包含了如下两个方面要求:一是能够提供的水体质量和数量上满足要求,二是供水价格要适中。而对于水资源生态安全就是对整个生态系统而言,基本的用水量必须得到满足。

2陕西省的区域性水资源安全现状

衡量水资源安全,不能单单从数量上看是否能满足人们需求,还必须对其质量进行要求,使其能够满足人类的基本生产生活要求,不能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在研究水资源安全时,就必须重点对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这两个方面重点控制,不能单一发展或是单一控制任何一方。陕西省的区域性水资源安全形势十分严峻,陕北水资源总量为48亿立方米,占全省的11%。陕南水资源总量为315亿立方米,占全省的71%。这种水资源的地域性分布不均导致了水资源的有效供给。区域性缺水情况已经影响到了区域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正常生活,陕西省各级政府对此也给与高度重视。造成陕西省区域性水资源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还包括,省内各地还在无序的进行开采,这就造成了多个城市的无浅表地下水可用,只能开采深层的地下水。西安市城区近郊由于地下水开采量曾超出允许开采量的近20倍,多地地面沉降量超过50毫米。对于水质污染而造成的水资源安全则比过度开采还要更值得我们重视,水污染所造成的水资源安全威胁会直接造成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条件的改变。陕西多数河流处于机型污染状态,包括石油类、挥发酚、氨氮等指数严重超标。

3水资源安全背后的隐患

水资源安全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是地区安全性的构成要素,从多方面还对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构成威胁,如此以来,可以根据影响情况划分为水资源经济安全、水资源社会安全和水资源生态安全。水资源经济安全是指国家或是地区的经济发展的选择性不包含水资源因素,不因其而改变,可以按其社会发展意愿而自由发展。水资源的安全状况决定着投资意向,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前景,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水资源社会安全是指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或地区,因为水资源的不可逆转的短缺,造成社会稳定性的变化,甚至为了争夺有限的水资源而出现动乱,地区或是国家间的纠纷,严重的还会爆发战争,例如巴以和谈,迟迟没有进展,不仅仅是耶路撒冷归属,以及国家边界的问题,重点还有关于约旦河的水资源管理、水资源分配等围绕着水资源而出现的一系列棘手的问题。水资源生态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处的生态系统能够不因水资源问题而恶化,保持地区性的生态环境完整和可持续发展。为了全人类的生存空间的完整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就要对现有的水资源进行合理的保护,使其能够的保值或是增值,让水资源在可控的状态下能够达到满足配比的要求。

4陕西省的水资源安全保障机制

水资源安全保障机制主要由水资源管理制度、水资源储备机制和水资源安全预警机制三部分构成,对于水资源安全的探讨必须要围绕这三个重点方面来论述,也是对水资源安全的事前事中事后多个阶段进行管理。水资源管理制度主要有两种:供给管理制度和需求管理制度。建立这两种制度的初衷就是将水资源供给和需求这两个容易产生矛盾的因素进行均衡,无论是供给,还是需求都是要在水资源的数量上有所管理,既要满足,还要不能无序,各自的侧重点都要给予考虑。陕西省一直采用的是水资源供给的管理制度,这种管理制度的弊端是没有明晰的产权、管理上无章可循。而需求管理制度则是将水资源等同于其他资源,使用市场手段,按照经济运行的普遍原理来提升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效率,此种管理制度的核心思想是提高用户的节水意识将用水需求理性的调整。陕西省现在已经在试点推行了水资源安全预警制度。当省内出现不同程度的由于自然和社会的因素引起的重大水资源不安全情况时,对其进行预期性评价,并且由政府应急办和水务管理部门向社会进行预警,警示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发生的水资源安全危机,并给出相应的级别划分。陕西省已经建立的安全预警体系包含了较为细致的观测工作,由监测部门对省内主要的可使用水源的数量、质量进行动态的跟踪,形成连续的记录,并通过统计学手段预测到未来一段时间可能出现的情况。这样从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管理制度和水资源储备体系等方面建立相关的预警指标体系,形成一套完整的水资源安全分析管理、预警、联动的动态系统使得安全预警系统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保机护航。

5结束语

篇(3)

1、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减少地质灾害损失

2、坚持以人为本,开展应急管理

3、加强应急管理,建设和谐社会

4、加强应急管理,预防各类重大安全事故

5、应急知识进乡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6、加强应急管理,减少灾害损失

7、加强应急管理工作,预防各类安全事故

8、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打好应急管理工作基础

9、加强应急管理工作,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

10、认真制订各类应急预案,打好应急管理工作基础

11、依靠群众,立足基层,夯实应急管理工作基础

12、健全社会预警机制,减少突发事件损失

13、加强应急管理,预防重大交通安全事故

14、应急管理,预防为主

15、加强应急管理,维护社会秩序

16、应急拨打110,减少伤害保安宁

17、全面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18、应急知识进学校,建设平安校园

19、加强应急管理,预防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

20、学习应急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21、加强应急管理,保障公共安全

22、应急管理,利国安民

23、以人为本,开展应急管理工作

24、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减少地震灾害损失

25、应急知识进社区,建设平安和谐社区

26、加强应急管理工作,预防重大交通安全事故

27、加强应急管理,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

28、居安思危,做好突发事件预防工作

29、全面贯彻落实《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30、应急知识进学校、进书本、进课堂

31、加强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2、制定应急预警机制,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33、健全部门联动机制,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34、加强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5、加强应急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6、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减少水旱灾害损失

37、加强应急管理,维护社会稳定

38、加强社会安全事件应急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9、应急管理进社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0、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减少生物灾害损失

41、应急知识进企业,实现安全和谐发展

42、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构建平安和谐社会

43、应急管理工作,责任重于泰山

44、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减少森林火灾灾害损失

45、加强应急管理,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6、加强灾难事故应急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7、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公众安全防范意识

48、加强应急管理工作,预防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

49、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50、学习应急知识,提高应急能力

篇(4)

[关键词] 城市基础设施;公共安全管理;危机管理;风险管理

一、城市基础设施公共安全管理的概念界定

1、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它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条件。

根据不同的标准和角度,基础设施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可以将基础设施划分物质性基础设施(physical infrastructure)和社会性基础设施(social infrastructure),物质性基础设施包含交通通讯及供水供暖供热等物质工程设施,社会性基础设施则包括科教文化、卫生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因此,从这一划分角度来看,基础设施涵盖了交通、通讯、水电供给、科教文卫等市政公用工程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此外,也可以将基础设施划分为农村基础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具有基础性、整体性、不可贸易性及公共物品性或准公共物品性等特点,它们是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现代社会中,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2、城市基础设施

将基础设施按所在地域可以分为农村基础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由于国情及地区的差异,各国及地区对城市基础设施的理解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城市基础设施同样也可以划分为城市社会性基础设施及城市工程性基础设施(或城市物质性基础设施)。

城市社会性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城市行政管理、科技文化、教育科研、医疗卫生、金融保险、商业服务、社会公共福利服务等设施。城市工程性基础设施的内容丰富,各国不尽相同,总的来看,笔者认为城市工程性基础设施应至少涵盖六个方面的内容(如表1)。

我们通常所讲的城市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城市工程性基础设施,本论文所要分析探讨的也主要是指城市工程性基础设施。由表1可见,城市基础设施是由六个独立运作、相互联系的子系统组成。城市基础设施由城市人民政府统一规划并监督实施,城市基础设施的生产、建设和运营是由政府相关部门在协调合作的基础上分工管理。

3、安全及公共安全

从古至今,都有关于安全的论述,如汉朝焦赣的《易林·小畜之无妄》中:“道里夷易,安全无恙”;宋朝范仲淹在《答赵元昊书》中有:“有在大王之国者,朝廷不戮其家,安全如故”等,这里的安全都是指没有危险、平安的意思。在古代,安全还有“保护、保全”的意思,如苏轼在《徐州谢上表》中写道:“察孤危之易毁,谅拙直之无他,安全陋躯……”。现代汉语对安全的解释为: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在英语中,安全对应的有safety和security,都包含有没有危险或免于危险的一种状态。另外,安全也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进行理解,沃尔弗斯(Arnold Wolfers)认为“安全,在客观的意义上,表明对所获得价值不存在威胁,在主观的意义上,表明不存在这样的价值会受到攻击的恐惧”。实际上是说,客观方面的安全是指外界的现状,主观方面的安全是指社会安全状况在人们心理上的感受,即安全感。

鉴于此,笔者也认为:安全是一种状态,即通过持续的危险识别和风险管理过程,将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风险降低至并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或其以下。因此,安全是指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安全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

根据对安全的含义的界定和理解,我们可以对公共安全进行含义界定。所谓公共安全,是指社会公众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财产以及公共生产、生活的安全,即社会公众的生命健康及公私财产等处于免于危险或不受威胁的状态,或将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可接受的水平或以下的状态。

4、城市基础设施公共安全

要理解城市基础设施公共安全,有必要先对城市公共安全进行了解。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由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与灾害等要素通过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所构成的复杂动态的空间地域系统。

城市公共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城市及其人员、财产、城市生命线等重要系统的安全,是城市依法有序开展社会经济文化活动,以及进行生产和经营等所必需的良好的内部秩序和外部环境的保证。由此可见,城市公共安全反映了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经济状况和资源供给等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对城市长治久安和持续发展的影响。城市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就是通过调整危险源、防护保卫目标、应急救援力量和设施三者的地理布局,减小危险的影响范围,提高城市灾害发生时的反应和处理能力,达到降低风险、提高安全性的目的。城市公共安全问题是城市问题和安全问题的耦合,涉及到城市经济社会一切领域,如公共卫生、城市基础设施、通讯、环境、商品供应、社会稳定、灾害防控等。

篇(5)

水利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肩负着十分重要的职责。首先,我国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综合减灾体系,提高应对水旱灾害的能力,是保障经济稳定发展、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前提。其次,目前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水利事关城市和农村,涉及工业和农业,关乎生活和生产,是统筹城乡、协调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第三,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加大,一些地方水资源过度开发、水环境过度破坏现象较为严重。如何在发展水利,满足经济社会对水资源需求的同时,转变水利发展模式,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条件相协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水利工作的重要目标。第四,水是生命之源,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水利工作的重要任务。

因此,水利部门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根据新时期水利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与水利的自身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与水利工作的具体实践内在统一起来,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模式,加快发展步伐,推动水利发展真正转入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轨道,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进一步完善水利发展思路。在各项水利规划尤其是流域综合规划中,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更加注重给洪水出路,改变长期以来人水争地,无节制围垦河道、湖泊、湿地的做法;更加注重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强化需水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加注重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有效治理水土流失;更加注重水资源开发、配置、调度中的生态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相协调。

全面推进水利建设。统筹城市与农村、流域与区域、外延与内涵、重点与一般、长远与当前、需要与可能的关系,防洪抗旱并举,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开发保护统一,不断增强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能力。继续加强以治淮工程为重点的大江大河防洪建设,加大对大江大河重要支流和中小河流的治理力度,重点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善防汛抗旱预案,提高防洪减灾能力。搞好水资源调蓄和配置工程建设,继续做好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前期工作,加快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前期工作,继续实施并开工建设一些区域性调水和蓄水工程,提高供水保障能力。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完善灌区灌排体系,推进灌区节水技术改造,提高农业水利化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发展农村水电,搞好水土保持,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大力建设节水型社会。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要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搞好协调,大力推进,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取得明显成效。要结合编制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按照供需协调、综合平衡、保护生态、厉行节约、合理开源的原则,合理确定各流域和流域内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用水指标,建立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新型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按照中央关于完善重要资源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要求,深化水价改革,建立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形成自律式发展的节水模式。要加强宣传,引导公众广泛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全民节水意识。通过综合应用各种节水措施,有效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促进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篇(6)

关键词:社会保障社会和谐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确立了本世纪头20年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奋斗目标,那就是“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在这几个“更加”中,实际上非常重要的就是社会更加和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社会更加和谐’是战略机遇期中国社会的主调”。“‘社会更加和谐’的关键是要在社会政策上为弱势群体提供制度性保障”。“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构建一个完整的市场体系,核心问题就是社会保障”,可以说建设更加和谐的社会第一要务就是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

一、社会保障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有力保证

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为了维护社会安全运行,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稳定,对全体社会成员因年老、疾病、伤残、失业以及自然灾害等原因而丧失劳动能力或面临生活困难时,提供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以确保基本生活的权益,进而达到调适人们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制度。社会保障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标志,作为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它关系着全体社会成员的生存状态,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谐与健康发展。

社会和谐或“和谐社会”是社会存在的状态,是社会发展与稳定的均衡协调,是社会分化与整合的动态平衡。它包括社会结构协调合理,社会规范统一,社会整合适度,社会流动科学有序,社会公平正义等丰富内涵。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社会建设目标,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同时标志着社会改革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社会改革由片面无序到全面秩序;从单纯的经济增效到全面的利益调整;从个案问题应对到妥善处理整体化社会问题等等。其使命是将社会建成充满活力又平衡有序的和谐社会。

社会和谐首先体现为在全体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人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且和谐相处。社会保障的实质在于国家和社会履行管理义务的职责,给予全体社会成员基本生活权利,其目的在于调适人们的社会关系,使人与人、人与社会处于协调发展之中,从而促进社会的有序稳定协调发展。可见,社会保障作为满足人类需求、维护社会安全运行的一种机制,在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调节社会关系、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促进社会公平以及稳定社会、生活秩序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一)社会保障有利于促进社会认同,减少社会冲突,保持社会稳定

普遍的社会认同与社会稳定正是和谐社会所追求的目标。在人的生命历程中难免有生、老、病、死、天灾人祸,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残酷的竞争使一部分人因个人或社会原因生活处于难以维继状态。这部分人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穷困状态,最基本的权益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一种被剥夺感,从而不认同这个社会,敌视社会,并力图改变这个社会,这会极大威胁社会的稳定。社会保障恰是政府与社会给予这部分人以维持基本生活的支持与帮助,使他们获得基本生活权益,从而获得平等参与竞争的机会。有了生存保障,有了平等参与竞争机会,也就有了改变自身生存状态的可能。他们因此才能够认同这个社会。因此说,闪耀人性光芒,体现人文精神的社会保障能够消除弱势群体对社会的敌视。增强社会认同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

(二)社会保障通过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方式,调节个人收入,缩小贫富差距

它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公正,为社会和谐奠定了基础。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当今社会竞争愈加剧烈。竞争是社会进步的阶梯,没有竞争社会就不能发展。在难以杜绝的竞争中总有一部分人处于劣势而被淘汰。但是,人不同于动物,在奉行适者生存的竞争原则的同时,还要坚守人道公正的原则。社会保障就在于体现社会公正原则,它修正了市场操纵的非人性,为市场机制下的弱势群体提供平等参与竞争所需要的生存发展条件。其作法是通过向高收入阶层征收社会保障基金,由此向贫困者提供资助。通过收入调节克服了社会分配不公,缩小了贫富差距,增进了社会和谐。

(三)社会保障通过调节个人收入,不但缩小了贫富差距,维护了社会公正

人们起码的生存需要得到了满足,才能以正常平和的心态进行人际互动,社会才能形成安全、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另外,社会保障能够使个人获得心理安全感。个人心理安全才能使整体社会心理稳定,整体社会心理稳定,社会系统才能稳定。当个人生存岌岌可危,安全感丧失,心态失衡,人际互动就会出现障碍。社会保障中的各种内容,如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抚恤等都起到了增进心理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与此同时,社会保障能够使人得到尊重,提高人的价值。以残障人员就业安置为例,残障人员就业安置是社会保障内容之一,安排残障人员就业,意义不仅仅在于解决多少人生存,更重要的是让社会和他们本人看到自身的价值,激发他们的社会参与热情,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他们作为社会成员,个人的内在价值有权利得到充分发挥,社会应该予以他们平等的参与社会创造的机会,去为社会为自己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是提升个人价值的最佳途径。社会保障不仅予以人基本生活权益,随着它的不断完善,将使社会生活更加和谐,更加充满人性关怀。

(四)社会保障能够推动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是包括经济发展的社会全面进步。社会和谐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均衡与协调。和谐不是停滞或僵化,和谐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和谐。因此说,社会发展是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保障不仅有利于经济发展,而且将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之间互为前提相互促进,社会保障的实现,需要通过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来源;而经济发展需要社会保障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只有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社会生产、生活才能安全有序,才能增进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从而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全社会的经济增长。当然,社会发展不仅是物质层面的,还需要精神生活的丰富。有了社会保障,人就有条件去发展经济活动之外的精神文化生活,才会更多地关注精神层面的需求,人类才会进入更高层次的发展。因此说,社会保障推动了社会发展,也促进了社会和谐。

二、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

大任务,指明了我国社会建设的方向。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前提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促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从而形成一个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保障是国家依法建立并由政府主导的各种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国民生活保障系统的统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健全、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整合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范围

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存在城乡分割、区域封闭、身份限制等诸多特征。这种“多元化”的保障制度,使社会保障的“公平性”原则受到了侵害,扩大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工人、干部、农民之间的差别,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相悖。应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衔接。这不仅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也是推动城镇化建设的客观要求。要按照互助共济,分散和转移风险的原则,加强社会保障的区域间协调,逐步建立地区的社会保障调剂基金,促进社会保险功能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要尽快建立和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和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并作好与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的衔接工作,减少国家干部、企业职工以及农民工在社会保障领域的待遇差别,以创造不同阶层和谐共处的良好的经济基础。要积极研究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相互补充、共同保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解决好包括大病保险在内的各种风险的保障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筹措社会保险基金,消化制度转轨成本

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正在由“现收现付制”向“部分基金积累制”过渡,在此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制度转轨成本。按照现行办法,政府试图把转轨成本转移给后代,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包括一代人为两代人养老的问题、个人账户的空账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引起代际利益的冲突,也不适应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险制度的要求,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偿还转轨成本应该是政府的责任,应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及早采取措施,多方面筹措资金,尽快补偿转轨成本,减轻后代人社会保障的压力。

篇(7)

关键词:民生指标 体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C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06-5954(2010)07-060-03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取得的极大进步,以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医疗、住房等领域各项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民生问题日益受到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将改善民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重点。从统计监测评价的角度看,如何构建一套能全面反映北京市现阶段民生发展状况和特点的民生统计指标体系,并逐步加以改进和完善?本文试图在这些方面做些有益的探索。

一、民生统计指标体系的研究目的

(一)是完善北京市大都市统计指标体系的要求

2005年,北京市初步建立起了反映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全貌的大都市统计指标体系,它突出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将社会统计与经济统计并重,指标体系中除大量经济指标外,还涉及与人民生计和生活密切相关的诸多民生领域的统计指标。然而,就现有大都市统计指标体系来说,关于民生的统计内容虽然比较丰富,但并不健全,而且内容分散在该指标体系的各个领域,不便于对民生问题进行全面把握和系统分析。为了更好地发挥社会监测评价中心的职能,统计部门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大都市统计指标体系,在大都市统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整合统计数据资源,建立起一套系统、完整的北京市民生统计指标体系,以便对民生发展进行客观反映与评价。

(二)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民生事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随着改革步伐的逐步推进,困扰和谐社会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如城乡二元结构仍然存在、社会保障制度缺失或失衡、就业压力增大、交通拥堵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与民生有关。从和谐社会的内涵来看,解决民生问题则构成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然而,民生问题涉及面广,内容复杂,如果没有一套完善、系统的民生统计指标体系,就无法准确地反映民生问题的现状,监测民生问题解决和改善的程度,进而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

二、民生统计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

民生问题历来都受到重视,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民生建设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各界对民生问题的密切关注,多个省市相继开展了民生监测评价工作的探索研究。例如,上海市闵行区侧重于当地百姓最为关心的人民生活水平、就业保障情况、社会事业发展、社会公共安全和人口资源环境等五个民生领域开展了民生问题的监测和评价;江苏省淮安市则围绕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加快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部分的阐述,结合目前现有统计指标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包括教育、就业和收入、医疗、社会保障、居住和稳定和谐等六大领域的民生统计指标体系。广东省深圳市借鉴福利经济学的有关成果,从民生净福利的内涵出发,力求从群众所能分享到的直接福利和间接福利的角度反映百姓公平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主要涉及社会净财富、收入分配与公平、环境生态及安全水平、社会保障水平,人的全面发展与民主诉求的满足方面、公共服务水平方面等六个领域,等等。

分析以上各地区民生统计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可以发现两点:一是全国范围内关于民生问题还没有一个一致公认的衡量标准。二是尽管各民生统计指标体系的框架和反映的侧重点不尽相同,但均包含了社会公众最为关注的就业、收入、教育、社会保障、资源环境和社会安全等基本层面的内容。

三、民生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框架和内容

从民生的内涵来看,民生问题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通过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民生统计指标体系来全面反映民生发展状况则是一种必然选择。

(一)民生统计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1 全面系统,紧扣内涵。民生统计指标体系是民生内涵和特征的统计学表述,因此,民生统计指标体系的选择,也应从全面、系统的角度,准确把握民生的内涵和不同民生领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使之形成一个严谨、有机的整体,全方位反映民生问题的主要方面。

2 重点实用,相对独立。统计指标体系的同一领域的各个指标之间要求相互独立,说明同一领域的不同方面,彼此之间不存在交叉和重叠。因此,民生统计指标体系各领域包括的内容应尽量简洁明了,着重选择突出重点、敏感性强、有代表性的指标,准确反映民生内涵。而对与反映领域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指标不应予以考虑,避免指标体系内容的赘余和不实用。

3 立足现实,便于操作。建立民生统计指标体系是为了便于及时、准确掌握民生发展的动态,因此,在充分考虑民生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更多地选择客观性强、便于操作、易于获取的指标,减少主观性强、难以量化、缺乏现实可行性的指标。

4 与时俱进,适度超前。民生问题是一个动态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设计指标体系时,既要充分体现现有民生发展的特点而具有相对稳定性,又要对未来的发展有所预见而力求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因此,在指标的选取上,尽量选择具有一定前瞻性,反映现有重点民生政策近期实施效果的指标内容。

(二)民生统计指标体系框架和内容

民生建设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动态性,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民生问题都无法彻底解决,还会有新的问题出现。所以,用于反映民生状况的指标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所反映时期的民生问题要素而定。本民生统计指标体系是根据十七大报告中对“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阐述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要求,遵循统计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立足于北京市的民生发展现状,重点反映当前与普通民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民生问题关注点和主要方面,梳理出北京市民生统计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

民生统计指标体系包括就业收入、福利保障、文化教育、健康医疗、居住交通、社会安全和资源环境7大领域,共126个统计指标,基本反映了北京市民生发展的主要方面。其中现有统计制度中已有指标84个,占66.67%;现有统计制度中没有需新建的拓展指标42个,占33.33%。

四、完善民生统计指标体系的建议

由于民生建设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动态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生问题要素会不断发生变化,而且随着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对民生问题的日益关注,关于民生问题的统计需求也越来越复杂、多角度。此外。鉴于针对现阶段民生问题要素构建的民生统计指标体系中,约有三分之一的指标为尚未纳入统计制度的拓展指标,这些都对不断加强民生统计、充实民生统计内容、完善民生统计指标体系提出了需求。为了加强和改善民生统计,满足客观、全面反映民生问题的需要,在兼顾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加强民生统计指标体系建设的措施。

(一)改善现行统计制度,补充民生统计内容

针对现阶段民生问题的内涵和特点。统计制度中应随时关注民生热点和难点的转移方向,适时补充反映新情况、新问题的统计内容。此外,在现有的统计制度中,由于关于民生的统计更多侧重于反映全社会民生建设效果的总体或平均水平,缺乏对不同地域、不同收入层人群之间民生水平差异性的客观监测,因此,十分有必要增加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反映民生问题的指标,针对重点领域、重要方面,开展不同群体分享经济社会建设成果的差异性和民生政策实施效果不均衡性的统计监测,以便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地域等的特点制定出更有效、有针对性的解决民生问题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