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金融危机定义

金融危机定义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0 16:01:5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金融危机定义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金融危机定义

篇(1)

关键词:金融系统性风险 金融危机 金融稳定 内在联系

一、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内涵

系统性风险的研究(Masson,1999等)起源于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又以2008年的金融危机为分水岭,前者对系统性风险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传染性和金融脆弱性(Dungey et al.,2007等)。Rampini(1999)将系统性风险定义为银行违约的相关性。系统性风险可从狭义和广义理解。狭义的核心在于传染性,广义在狭义的基础上还包括了同时逆向、广泛地影响许多金融机构或市场的系统冲击(system shocks)。广义系统性风险并不强调导致金融系统性整体功能丧失的原因,而狭义系统性风险则突出强调了整个金融系统中的个别或几个金融机构的失败所产生的负外部性对整个金融系统功能的影响(包全勇,2005)。

2008年金融危机后,FSB,IMF&BIS(2009)把系统性风险定义为金融系统的整体或部分减值而产生的、可能给实体经济造成潜在负面经济后果的金融行业崩溃的风险。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对系统性风险的界定主要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系统性风险是对整个系统功能的影响,而不是单个机构,它会影响到整个金融体系以及宏观经济的稳定。第二,系统性风险使不相关的第三方也卷入其中,并付出一定的代价。第三,系统性风险具有较为明显的传染性和放大效应,个别风险如果不加防范最终可能升级为系统性风险,破坏金融稳定,引发金融危机。

二、金融稳定的内涵

金融稳定是金融市场所呈现的一种平和的状态。大多数作者发现定义金融不稳定比定义金融稳定方便的多(刘郁葱,2011),理解了金融不稳定就可以从反面来理解金融稳定。金融不稳定假说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Veblan)提出的,而明斯基则做了系统阐述,他认为金融不稳定使得金融机构经历周期性的危机和破产倾向。吴念鲁等(2005)认为金融稳定包括币值、资金借贷信用关系和秩序、资产价格、汇率等的稳定及金融体系内部各系统协调等内容。

三、金融危机的内涵

(一)金融危机的内涵。学者们(徐璐,2007;吴念鲁,2005;石俊志,2001;霍再强,2004等)对金融危机引用较多的定义包括以下三种观点:

1.《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对金融危机的定义是:"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这一定义强调了金融危机是金融状况有突发的、迅速的恶化。

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金融危机的界定。金融危机是对金融市场的严重破坏,其损害了市场有效功能的发挥,对实体经济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3. 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1998)认为,金融危机是金融市场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使金融市场的功能不能正常发挥,不能将资金输送给拥有最佳投资机会的资金需求者的一种状态。

我们认为,即金融危机是泡沫经济超出系统承受能力,也就是金融系统性风险达到极值时,金融稳定状态被打破的一种状态。

四、金融系统性风险、金融稳定与金融危机的内在联系

金融稳定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保障,而金融风险(主要是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危机却是破坏金融稳定的潜在威胁,对他们之间的关系学术界的研究也较为丰富。

(一)金融稳定与金融危机

两者描述的都是金融系统呈现的一种状态。关于金融稳定,前文在介绍其内涵时也指出了金融不稳定的学说,金融不稳定是金融稳定的对立面,在理解金融稳定与金融危机的关系时也可从金融不稳定状态说起。金融不稳定与金融危机属于金融体系发展的不同阶段,金融不稳定属于前期阶段,如果在前期进行较好较及时的金融监管,使金融不稳定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那么金融危机在较大程度上是可以避免的(吴念鲁等,2005)。但是如果忽视对金融不稳定的监管或者防范不及时,金融不稳定积累到一定程度,金融危机就爆发了,而其中关键性的变量就是系统性风险。

(二)系统性风险与金融危机

张晓初(2010)认为,系统性风险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表现为一个连续变量,而金融危机就是系统性风险不断累积到达一定程度超过临界值的爆发状态。

那么系统性风险转为金融危机到底经过了怎样发酵、升级的过程呢?张晓朴(2010)给出了系统性风险典型的演进过程,初期经济主体对盈利预期乐观,偏好风险,加大投资,风险扩大,债务压力加大,系统性风险也不断升级。不断升级的系统性风险在扩散过程中使得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的价值大大缩水,正常的融资渠道也受阻,再加上紧盯市价的交易规则,就会形成价格下跌、市值缩水、抛售、价格再跌的恶性循环,投资者心理恐慌更加剧和扩散了这种循环,最终导致了金融危机。关于系统性风险的传导,温博慧、柳欣(2009)等发现对金融系统性风险产生原因的各种解释可被统一归结为资产价格波动。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金融风险积累是转化为金融危机的前提,而金融危机是金融风险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果。其中突发事件往往是金融危机的导火索,促使金融风险转化为金融危机。

(三)三者内在机理

金融系统在起初处在一种比较均衡的状态,主要表现是货币供求金衡、资金借贷关系均衡、资本市场关系均衡、国际收支均衡(石俊志,2001),从而使得整个金融体系处于稳定的状态。但是由于金融风险的存在,尤其是不可分散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藏在金融体系内部,不断累积,形成泡沫经济,金融体系出现不稳定。这时的主要表现是,资产价格出现波动、资金流动性吃紧、债务压力加大、投资者出现信心危机。系统性风险膨胀到极限,这时某一突发事件如金融机构倒闭、货币政策改变等都会产生连锁反应,金融危机就爆发了。

参考文献:

[1] 石俊志. 金融危机生成机理与防范 [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2] 霍再强. 现代金融风险管理 [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 米什金. 货币金融学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4] 吴念鲁,郧会梅. 对我国金融稳定性的再认识 [J]. 金融研究,2005,(2).

[5] 徐璐. 金融危机形成的理论模型[J] . 金融经济, 2007, ( 18): 95??96.

[6] 骆钰,黄孟强,沈谦试. 论金融风险及其防范[J].金融研究,1997,(5).

[7] 张洪涛,段小茜. 金融稳定有关问题研究综述[J].国际金融研究,2006,(5).

[8] 温博慧,柳欣. 金融系统性风险产生的原因与传导机制--基于资产价格波动的研究评述[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6).

[9] 张晓朴. 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 演进、成因与监管[J].国际金融研究,2010,(7).

[10]〔美〕威廉姆斯等. 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

[11] 包全永. 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传染模型研究 [J]. 金融研究,2005,(8).

[12] 安辉.现代金融危机国际传导机制及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4,(8).

篇(2)

关键词: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 金融资产

中图分类号:F83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6-043-02

一、引言

2007年8月,由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引起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给世界各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在这次危机中,人们纷纷反思灾难发生的根源,除了金融过度创新与监管缺乏以外,人们还把矛头指向了会计计量属性――公允价值计量,一些金融学家认为公允价值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为根据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SFAS157),要求对所有金融工具按照市值计价。由于公允价值计量是在前一公允价值的基础上计算损益的,当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时,投资者便对市场信心大增;相反,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下降,企业管理层为了不让财务报表过于难看,选择抛售金融资产,从而引起市场恐慌,使得金融资产进入下一轮减值的恶性循环。因此,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不是导致这次金融危机加剧的因素,以及是否应当对其进行变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二、公允价值定义及本质

公允价值,亦称盯市计价,它是金融机构根据当时同一金融产品或相似产品的市场价格作为金融资产的估值入账的一种会计计量方法。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按照规范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

1.从资产角度上的定义。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理事会(FASB)在SFAS133《衍生工具和套期保值会计》中仅从资产角度定义公允价值,指“自愿的双方在当前的交易(而不是被迫清算或销售)中购买或出售一项资产的金额。”

2.从资产和负债角度进行的公允价值定义。SFAC7《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中将公允价值的定义扩大到资产和负债的角度,“在自愿的当事人之间进行的现行交易中,即不是在被迫或清算的销售中,能够购买(或发生)一项资产(或负债)或售出(或清偿)一项资产(或负债)的金额。”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在IAS32《金融工具:列报和披露》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各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

根据公允价值的定义,学者们普遍认为,公允价值从本质上来说是从市场角度进行的评价,是对资产或负债的价值认定。“公允价值的本质是一种基于市场信息的评价,是市场而不是其他主体对资产或负债价值的认定。”①“公允价值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最能代表公允价值的,在市场经济中,是可以观察到的、由市场价格机制所决定的市场价格,市场价格是市场交易各方承认和接受的。”{1}“一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是指:在自愿交易的双方之间进行现行交易,在交易中所达成的资产购买、销售或负债清偿的金额。这就是说,这项交易不是被迫的或清算的销售,交易的金额是公平的,双方一致同意的。”②由此可见,公允价值的主体是公平有效的市场,而由市场评价反映的市场中各类资产或负债作为客体,其反映的市场价格就是公允价值的表现。公允价值在本质上是对资产或负债市场价值的一种体现和度量,在完全、有效的市场中,公允价值就是资产或负债的内在价值的体现,而不是指某个具体交易的价格。

三、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原因

与其他会计计量方法相比,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优越性在于它可以反映该企业(主体)的财务报表报告日的价值(市值),而这是以传统的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的财务报表所做不到的。试想一家企业拥有的一块土地20年前价格是5000万元,这就是历史成本,但现在的市场价值是2亿元,那么如果还是采用历史成本计量的话就不能完全反映企业真实的资产情况。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工具的大量应用,利率和资产价值稳定这一假定不再成立,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要求提高,而公允价值恰好可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对相关性会计信息的要求。所谓相关性,就是要求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能帮助信息使用者对过去、现在、未来经济事项的发生作出预测或是验证,并且维持或改变之前的决策。“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是衍生金融工具唯一相关的计量属性”(SFAS133,para.316)。

四、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准则

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衍生工具的大量产生以及随之而来的金融风险使得公允价值成为唯一能够被认可的计量模式。在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SEC)及投资者的推动下,“公允价值”逐渐得到接受,由下表我们可以看到,在2006年以前越是新近颁布的准则公允价值运用程度越高。与历史成本不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面向现在和未来,人们认为,公允价值会计能让金融监管机构以及其他财务报告使用者更早地获知金融机构所面临的财务困境。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1991年10月正式接手制定这方面的准则;与此同时,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于1991年亦开始公允价值对金融工具确认、计量、报告和披露的会计准则。截至2004年12月底,FASB共了153份财务会计准则,其中与公允价值有关的会计准则就有60个,2006年FASB的SFAS157号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计量推向了。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SFAS)要求对金融资产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并将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表。这就使得美国金融机构持有的证券化资产,即使没有出售,没有已实现亏损,也必须根据最新的消息及市场报价调整相关资产的公允价值,并且计入损益。

这次金融危机暴露了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一大缺陷,就是公允价值在由市场活跃转为不活跃时,对有关资产应如何定价没有提供足够的说明指引。“尤其是在资产市场价值急剧缩水的情况下,如果仍采用以市场价值为基础的公允价值计量,反映在资产负债表里的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也会急剧缩水。”④企业为维护投资者信心,会出售这些市值不断减少的资产,但这种做法将进一步加剧资产的贬值。这是因为在前期公允价值的基础上计量下一期的损益,而不是在历史成本的基础上计量损益,所以当公允价值在高位下调时就增加了人们的恐慌心理,“从而使市场陷入交易价格下跌――资产减计――核减资本金――恐慌性抛售――价格进一步下跌的恶性循环之中”⑤,正是公允价值的运用,使得其账面数字螺旋式地减少,企业资产缩水。

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例,假设某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月份公允价为2000万元,2月份公允价值下降为1800万元,其会计处理如下(单位:万元):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00

如果3月份持续下跌至1200万元,会计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 8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600

可见,公允价值对于市场价值下降时企业的资产,尤其是金融资产或衍生产品的价值会造成多么巨大的冲击。而如果不采用公允值计量,则不论市场价格增加多少,都不影响其账面价值。

五、金融危机对我国未来使用公允价值的启示

公允价值计量方式是建立在市场活跃而有秩序的假设基础上,但本次金融危机表明这一假设并非永远成立,在非有效市场下,公允价值会计方法可能会得出与长期基本面和所考虑风险不相符的估值,对危机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澜效应。金融危机归根到底是一个经济问题,我们不能因为公允价值在这次危机中使用失效就认为它是这次金融危机的根源。透过这次金融危机,我们可以看到公允价值计量的使用确实存在不少缺陷。例如: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受汇率、利率影响较大,在经济环境不稳定的时候使用公允价值计量会加剧企业经营业绩的波动;在市场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公允价值的应用使得企业操纵利润的空间加大;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对于市场不活跃时,有关资产应如何定价没有提供足够的说明指引。

公允价值的优越性在于它可以反映资产当前的市场价格,尤其对于金融衍生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能向投资者传递高度相关的会计信息。但在这次的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却成了推波助澜的帮凶,那么是不是说我们以后就不能采用公允价值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呢?其实任何一种会计计量属性都有其局限性,人们只能在当前的环境下进行各种权衡之后作出合理的选择,公允价值也不例外,它的合理运用受到诸多外界条件的影响,例如特定的市场环境、相关风险以及公允价值的估值技术等。对于公允价值的使用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而应利用这次契机去思考如何健全公允价值会计准则框架,稳定金融市场,从而促进我国金融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注释:

①卢永华.杨晓军.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研究.会计研究,2000(4)

②葛家澎.关于会计计量的新属性――公允价值.上海会计,2001(1)

③熊梨杉.正确看待金融危机背景下公允价值计量.商场现代化,2009(12)

④彭鹏.次贷危机与公允价值计量的命运.金融法苑.2009(1)

⑤周英.金融危机引发的公允价值之争及其最新发展趋势.金融会计,2009(6)

篇(3)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12-093-01

摘要:为了改变传统的竞争方式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越来越多的企业,甚至中小企业开始重视建立战略联盟机制。在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下,许多企业纷纷经历了一场巨大的金融浩劫。为了稳固市场经济,中小企业应该改变竞争观念,要高度重视战略联盟的运用,结合自身的情况,采用相应的策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本文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分析了我国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战略联盟的意义及内在动机,这对于发展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金融危机;战略联盟;中小企业

一、全球金融危机背景及特征

1.金融危机产生的背景

美国的金融危机是一个风险积累和爆发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美国的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其资本市场更是空前繁荣。2001年,随着IT泡沫的破灭,美国的经济逐渐出现衰退。美联储为了刺激经济,采取了极具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即:低利率政策。经过13次降息,至2003年6月25日,美联储将联邦基准利率下调至1%,尽管长期的低利率暂时稳定了经济,但也带来了全球性的“流动性过剩”。美联储发现资产市场的泡沫现象后进行反向操作,通过连续17次加息,将联邦储备基准利率抬高至5.25%,这又导致了次级贷款,借款人的还款负担骤然上升,紧接着房价下跌又导致借款人很难将自己的房屋卖出去,结果贷款违约率迅速上升。受此影响,抵押资产价值严重缩水,次级按揭证券的价值也因其高杠杆比率的影响而急速下降,直接导致许多金融机构出现财务危机,甚至面临破产。2007年4月,全美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这标志了危机爆发。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不但使房地产泡沫破灭,而且美国还陷入了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

2.金融危机的特征

从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整个发展过程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突发性。这次金融危机在完全没有预兆的情况下爆发,给全球金融机构乃至企业带来了巨大损失;第二,传染性。这次金融危机从爆发开始,就以飞快的速度波及到多个国家,甚至影响全球,横向扩散,纵向渗透,带来的损失与日俱增;第三,持续性。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的金融市场持续动荡,没有停止的迹象;第四,不确定性。风险本身就带有不确定性,而风险过度集中就会使危机爆发。这场金融危机会持续多长时间以及造成的损失究竟有多大,乃至到最后会形成一个什么样的局面,这些都是不确定因素。第五,影响深远。这次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后果大大超过以往历次的危机,也超过了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

二、中小企业战略联盟的界定

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于中小企业战略联盟概念的界定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迈克尔.E.波特(1985)认为,联盟是和其他企业长期形成一种结盟关系,但不是完全的合并在一起。蒂斯(1992)把企业战略联盟定义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伙伴企业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战略目标而进行以承认和信任为特征的合作活动。

尽管对于企业战略联盟有着不同的定义,但存在一些共性特征:(1)组织的松散性,即参与联盟的企业数量常常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联盟企业之间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既超越一般的交易关系,又不存在控制与被控制的隶属关系,在密切合作的同时保持着各自企业的独立性和平等性;(2)合作的互利性,即相互利用,提升竞争能力的合作伙伴关系,追求企业的利润最大化;(3)竞争的根本性:合作是为了更好的竞争,联盟的企业之间的合作不一定是全方位的,合作常常是在一个约定的领域内进行;(4)战略的长期性,指的是一种旨在为企业创造长期竞争优势的,有计划性的安排。

三、金融危机下我国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发展战略联盟的重要意义

对于绝大多数行业的中小企业而言,这次金融危机带来的主要问题是由于整个市场的需求量减少而引发的矛盾,商品价格不断下降,企业间竞争加剧,企业的资金变得相对紧张甚至资金链断裂,继而许多企业纷纷裁员,甚至倒闭。在当前我国加入WTO以及西部大开发的形势下,对我国中小企业,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水准的要求。我国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面临着国外企业,资本的冲击以及国内实力较为雄厚的大企业所带来的压力,在这样一种艰难的环境下,企业在竞争方式上要必须进行变革,最重要的是企业管理者要明白促使企业改革的推动力是在内部,而不是来源于外部。在现代这个社会中,任何一个企业想要生存和发展,都必须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抓住机遇,采取合适的发展战略。

四、我国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的内在动机 对于推动中小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的内在动机,学术界有着不同的理论观点,其中以竞争战略因素,资源因素和学习因素较有代表。(1)竞争战略这一因素意味着企业希望通过建立战略联盟来提高自身的市场占有率,增强竞争力。比如企业可以通过战略联盟进入某一个市场或者通过战略联盟可以降低企业内部运作的成本来实现成本的领先;还可以通过战略联盟获得企业所不具备的核心竞争力,这样可以更好的开拓企业在市场的份额。(2)资源因素是关于企业战略联盟内在动机研究中较早的一种观点。一个企业拥有许多资源,包括知识,资本,组织结构等等,基于资源的观点,将企业的战略能力视为一种内部资源,这在战略上对于企业创造竞争优势有重要意义。(3)一个企业想要成长和发展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以及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研究表明学习其他企业的技术和能力一直是促使企业加入战略联盟的内在动机,但是企业在学习联盟伙伴的知识的同时也存在被联盟伙伴所学习的风险,企业中的很多知识尤其是涉及到企业核心能力的相关知识,是不希望杯其他企业学习到的,所以联盟中的企业往往要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快,尽量减少自身的损失。©

参考文献:

[1]余永定.美国次贷危机:背景,原因与发展[J],当代亚太.2008

[2]陈华,赵俊燕.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J],市场聚焦.2008

[3]陈德恭.论中小企业战略联盟[J],化工技术经济管理版.2004

篇(4)

关键词:金融 创新 经济增长

世界许多国家都经历了深刻的金融创新过程,改变了这些国家金融业传统的经营局面,为金融业开辟了广阔的发展道路。在金融危机周期性爆发的背景下,使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日趋复杂,世界范围内都在探讨金融创新在金融危机里扮演怎样的角色,它孕育着新的风险,但也蕴含着推动经济增长的助剂。创新已经成为当今中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应当持续走金融创新的道路,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

1.金融创新、经济增长、金融危机三者之间的关系

1.1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现状

金融创新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60年代的美国及欧洲发达国家,70年代逐渐活跃,8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也开始进行金融创新,并形成世界性的金融创新浪潮。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紧密相联,金融发展又是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那么,是否可以认定金融创新理所应当可以推动经济的增长呢?过去20余年间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使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日趋复杂。在金融危机周期性爆发的背景下,金融危机对经济增长产生的致命威胁让全世界都在探讨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金融创新就是其中之一。金融衍生品创新的泛滥,金融监管制度创新的放松,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

研究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意义重大,但是目前国内外研究成果较少,同时,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定性分析是国内外的一些研究的侧重点,实证分析很少。但与此相关的研究成果众多,这些研究成果主要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探讨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二是探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目前国内外实证研究成果较少,尤其是针对我国有影响力的研究仍较少见。

1.2金融创新的界定

金融创新定义纷繁多样,大多源于熊彼得“经济创新”的概念,如美国金融学家莫顿·米勒认为金融创新就是在金融领域内建立“新的生产函数”,“是各种金融要素的新的组合,是为了追求利润机会而形成的市场改革。”我国学者对此的定义为:金融创新是指金融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的新事物,并认为金融创新大致可归为三类:金融制度创新、金融产品创新、金融市场创新。

2.中国金融创新概况

我国的金融创新是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逐步开始的经历30多年的发展和变革,我国金融创新在金融工具方面、金融业务方面、金融市场方面、金融技术方面、组织制度方面、管理制度方面等都取得了很多成就,推动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但是,而我国金融创新发展时间短、不成熟,金融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浅层化、不彻底。

2.1中国金融创新的成就

金融创新在中国得到了快速发展,一是由于经济发展对于金融业的需求增多;二是由于金融机构自身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断的增加的金融供给;三是由于国家的法律制度和监管当局给予了金融创新一定的空间。

金融工具种类正在逐渐增多,金融中间业务多样化,各种业务逐渐扩大。金融市场种类和层次初具规模,金融技术如金融信息、金融电子化水平不断提高。已经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银行体制,中央银行放松了对金融机构的业务管制,对保险、证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法律监管逐渐完善。

2.2中国金融创新存在的问题

a.自主创新产品较少,吸纳性创新多。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创新的金融产品达70多种,但80%左右是从外国引进的,真正具有我国自主创新的产品较少。

b.规避风险创新少,主要表现为盈利。目前我国的金融创新中,追求盈利的创新居多,防范风险的创新少。除了外汇业务有期权、互换、远期利率协议和部分商品期货之外,一些具有重要风险管理特征的金融工具基本没有。

c.金融创新滞后于经济发展。更多的是当市场出现某些金融需求时,金融机构才开始进行市场创新,来满足市场需求,这样会导致创新不成熟,缺乏整体层次感。

3.金融危机下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新认识

3.1金融创新与金融危机

统计800年来历史数据,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金融危机与金融创新休戚相关、荣衰与共。纵观世界金融发展史,那就是一部金融创新与金融危机往复更替的历史。

然而,每一次金融危机都推动了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国家进行资本化和金融化的改良,促使金融法律与监管体系的完善,以更大力度的创新来防范金融危机的再次来袭。从这个意义上说,正是一次次的金融危机使得受损国家的金融经济发展成为可能。但是,不是每一次金融危机都促进了经济和金融发展。考察150年来,自1636年荷兰的“郁金香狂潮”(史上第一次被记载的投机性泡沫事件)以来,世界金融危机每10年就要发作一次较大规模的金融危机案例,受害国家无不痛彻心扉。

3.2经济增长与金融危机

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多次爆发对经济增长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这引起了全球对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世界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金融创新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泛滥发展所带来的风险扩散负效应突出显现,“过度市场化”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负作用引起广泛关注。

3.3金融危机下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解和启示

篇(5)

关键词:资本外溢;金融危机;原因

近年来随着金融危机爆发频繁增加,国内外学者注意到伴随着每次金融危机,都会有大量资本从发展中国家流出,这一现象被称为资本外溢(有些学者称之为资本外逃)。众所周知,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本的投入,对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资本就是稀缺资源,大量外溢资本带走了能够用于国内经济发展的资金,使得国内经济发展受到资金制约,同时也使得一个国家很难有效利用到国外资金。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拉美负债危机爆发后,有学者就注意到了有大量资金从这些发生危机的国家向其它国家流动。学者们认为,这种危机后的资本流出是由该危机爆发国家在危机过后的经济恢复缓慢和政治不稳定所引起。研究者认为,资本外溢限制了一国经济发展,尤其限制了经济危机爆发国在其经济恢复期的经济发展。但是,随着上世纪80年代后世界经济复苏和繁荣,资本外溢现象并无较大规模发生,同时,还有现象表明资本正慢慢回流,学者们也就慢慢转移了他们的注意力。上世纪90年展中国家爆发的大规模经济危机及由此引发大的资本外溢,使得对资本外溢课题的研究才又重新回到了研究者的视野当中,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得包括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在内的很多发展中国家都发生了资金外溢,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后来的经济复苏时期,对当时的经济恢复和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一、研究现状简评

关于资本外溢,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外溢现象,国内外学者多有研究。国外学者中如:Chantanawan (2000), Jomo (1998), Beja (2005), Sicular (1998)等学术中都对资本外溢有所涉及。其中Knoop (2008)指出:过去的25年中,无论是在发达或是发展中国家,资本外溢的现象都愈演愈烈。国内学者对于资本外溢现象的研究包括:Cheung & Qian (2010) 对于中国资本外溢决定性因素的研究,Cai (1999)针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资金的研究,Wu & Tang (2000)通过对中国1990年~1999年外溢资金的估测发现中国的确存在资本外溢,这一结论同时也被另一个作者Yi (2008)所证实。

鉴于学术界关于资本外溢课题的研究纷繁复杂,且较为凌乱,本文将简单整理之前学术界对资本外溢定义,对资本外溢形成的原因进行简单分析。

二、资本外溢定义

资本外溢现象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现象,许多学者都试图用一种较为精准的语言将其定义,然而,在学术上还是呈现出了多种不同的资本外溢定义。本文在此就其几种较为基本的定义进行简单介绍。

简单来说,学术中有两种方法可以定义资本外溢现象。第一种方法是将资本外溢与资本流出进行区别;而第二种方法则不对资本外溢、资本流出进行任何区分。如果资本流出是日常性质的则认为是正常资本流出,反之若是非日常性质的则定义为资本外溢,又或者资本流出不是通过正常贸易渠道,而是通过走私违法经营所得也定义为资本外溢。

第一种定义认为资本外溢是一个不可分的整体,不仅能够被整体从正常资本流出中挑选出,也能够被国内执政者所控制。在这种定义下,资本外溢是政府流失资本中所失去的收入或利润。第二种定义认为资本外溢就是资本流出的剩余部分或者是不被正常渠道所记录的外流资金。在这种定义方法下,学者假设资本外溢隐藏在资本外流中,如若将通过正常贸易渠道的资金外流都挑拣出,剩余的必然是资本外溢。因此,资本外溢是政府所丢失的可用于国内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而Kar & Cartwright-Smith (2008)指出了发展中国家大量的资本流向了发达国家。

三、资本外溢的形成原因

追究资本外溢形成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1)跨国企业对资金的分流,以防所有资金置放于同一个篮子中;(2)资本的保值增值特性,使资金从经济不稳定或政局不稳定的地区流出。众所周知,资金投入的最根本目的是回报或者利息,然而在经济或政局不稳定地区,且不论资金是否能够得到预期回报,仅投入资金本身是否能够安全保值回流都将充满不确定性。因为,一国或地区的经济、政局混乱必将导致货币体系的混乱进而影响到汇率的变动,一般情况下,由经济低迷及政局动荡将导致本国货币贬值而国外货币升值,进而影响到投资资金。(3)为逃避税收,一些企业或个人将资金从国内转移到国外;(4)当一国发生恶性通货膨胀时,本国货币会贬值,为防止货币贬值抑或货币体系崩溃,货币持有者将本国货币兑换成外币逃离本国;(5)如果一个国家进行严格的资本管制,就会有一部分资金逃出,导致资本外溢;(6)其它地区更好的投资条件或更高的资金回报(Epstein, 2005)。Walter(1987, 1990) 认为,资本流动背后的原因是区别资本正常外流或资本非正常外溢的一把关键性的钥匙。

不论资本外溢是由什么因素形成的,它都被认为是不利于一国的经济发展的,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大量资本外溢搅乱了正常经济发展,可能会增加一国外债、摧毁一国税收基础及扰乱其正常资本流动(Khan & Haque, 1985)。

四、结语

综上所述,资本外溢现象并不是一个新的课题,而近几年的资本外溢课题的重新提及是由1997年东南亚国家金融危机爆发后大量资本流出所引起的。由于学术界对于资本外溢的研究较为纷繁,本文仅对资本外溢的定义、形成原因及其影响做一个较为简单的总结介绍,介于篇幅因素,并未详细论述,若有读者对资本外溢现象感兴趣可将本文中所介绍的学者论文作为阅读对象。

参考文献:

[1]Beja, E. L. Jr. (2005). Capital Flight from Southeast Asia: Case Studies on Indonesia, Malaysia, The Philippines, and Thailand. (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 Western Massachusetts,US.

[2]Cai, K.G. (1999).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 Novel Dimension of China’s Integration into the Regional and Global Economy. The China Quarterly. 160. December, 856-880.

[3]Chantanawan, K. (2000). International Flows: A Case Study of Thailand. Masters’ Thesis, Faculty of Economics, Thammasat University, Thammasat, Thailand.

[4]Cheung, Y. & Qian, X. (2010). Capital flight: China’s Experiece. CESIFO Working Paper 2931.

[5]Epstein, G. A. (Ed.). (2005). Capital Flight and Capital Control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2005). Northampton, UK: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篇(6)

【关键词】宏观定位;危机防范;特殊企业

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逐渐转化成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这次影响深远、波及广泛的危机对世界的经济产生不良的影响。这场金融危机是由于美国商业银行的次级债问题导致整个商业银行业的资金链断裂所引起的,归根结底,这场金融危机是银行业造成的金融危机,最终美国政府通过的7000亿救市资金也用于救助商业银行。但是我们不禁要问,商业银行在运作过程中产生了灾难,为什么政府要拿纳税人的钱去救?商业银行到底是什么?

1.商业银行的传统定位

1.1 对商业银行的一般定义

我国的商业银行法对此的规定是:“本法所称的商业银行是指依照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

对于我国法律的规定,专家做了以下解读:商业银行是企业,商业银行与一般工商企业一样,是以营利为目而从事营业活动的机构,具有一般公司企业法人的基本特点。但商业银行必须具有业务经营所需的自由资金,必须被依法设立、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自担风险、自负盈亏,从而区别于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

以上对商业银行的定义,说明了商业银行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逐利,这也是美国银行将借款分为优级,次优级,次级三类的原因。优级贷款市场面向信用额度等级较高、收入稳定可靠的优质客户,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面向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客户,因其信用要求程度不高,许多借款者不需要人恶化抵押和收入证明就能贷到款,故风险较高。然而,高风险也意味着可能带来的高回报,次级债的利率比一般贷款高2%至3%,高收益率促使银行铤而走险,可能置潜在的危机于不顾。

1.2 对商业一般定义的缺陷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商业银行被定位为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营利性法人。但是,这仅仅是对商业银行的微观定位,如果商业银行在宏观上出现了问题,就无法实现自担风险、自负盈亏了。其实在宏观上,如果把商业银行定位为依法设立、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营利法人是不适当的。主要原因有:

1.2.1 商业银行的存在就是一种金融风险的集合

事实上,“防范金融危机”说,如同我们平时所说的“注意安全”一样,是一个错误的搭配,但是由于人们的广泛使用而将错就错成为了一个固定的搭配。之所以说“防范金融危机”是一个逻辑上的错误搭配,是因为金融危机和金融风险的是两个相互区别的概念。金融危机是已经发生的金融风险,金融风险是尚未发生但是以后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所谓的金融危机的防范,实际上是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说白了,就是防范金融风险向金融危机转化的可能性。

商业银行在贷款和存款上的原则是不同的。在贷款时,要以贷款合同为准,对贷款方式和贷款期限做出明确的约定。在存款方面,要听凭存款人的意志,标准说法就是“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储户什么时候取款、取多少款、作何用途等,都由储户自己决定,银行不能加以干预和查问,即使是未到期的存款,储户因特殊情况,也可按规定的手续提前提取,银行不得借故刁难和限制。换句话说,商业银行的债权期限是固定的,而债务的期限是不固定的,这就存在了一种可能性,在债权尚未到期前,债务人要求清偿的债权大于其现有资金,银行就无法偿付所有的储户,信用就会丧失,银行就会倒闭。如果储户由于某些原因发生挤兑,即使挤兑的人所支取的金额大于银行的现有金额,银行也无权要求贷款人提前偿还贷款,就会发生流动性风险。

另外,如果贷款人出现了资金问题,导致资金链断裂,无法清偿到期的贷款,从而破产或者被撤销。如果这样的情况发生的过多,超过了银行所能承受的范围,那银行也会产生危机,这是信用风险。

无论是流动性风险还是信用风险,归根结底是由于商业银行的逐利性造成的。其实高风险高收益本来就是逐利过程中一定会遇到的选择,在微观上,任何一个商业银行都可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但是从宏观上讲,作为金融风险集合体的商业银行整体是不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

1.2.2 宏观上的商业银行出现危机无法自负盈亏

银行出现问题有两种,一种是单个银行除了问题,这样该接管就接管,该破产就破产,比如巴林银行。另一种是多个银行,就是说银行业出了问题。因为银行为了逐利会想出各种新的措施或者金融衍生物,只要在一定时间内可以营利,其他银行就会模仿,等这种衍生物的弊端暴露出来的时候,就是整个银行业的灾难。

从美国的次贷危机就可以看出,一旦银行业出了问题,将导致整个金融市场的动荡,处理不好的话会影响政局的稳定,商业银行承担不起这样的责任,而且国家也不会把这么重的责任让商业银行承担,国家会出面买单。无论这样的情况发生在世界上哪个国家,政府都会这么做。也就是说,在由于宏观银行自身的原因导致金融危机出现的时候,银行就不是自担风险自负盈亏了。

而且由于商业银行的逐利性,某一个可能营利但是也可能造成风险的金融措施会在短时间内被其他银行效仿,比如自中国的招商银行创建了中国第一张面对大学生的信用卡后,在两年之内,几乎所有的中国商业银行都开创了同类业务,这种没有审查信用卡持有者信贷能力的做法正是由于利益的驱使而蔓延开来。一旦出现问题,就是整个银行业的问题,那国家就不能袖手旁观。

2.对于商业银行传统定位的理论分析

商业银行可以分为微观上的商业银行和宏观上的商业银行。微观的商业银行是具体的商业银行。对于单个具体的商业银行,将其定位为依法设立、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营利法人是可以的。因为对于具体的商业银行而言,它是私法上的主体,从事私法上的行为,一切行为都是基于其法人的意思表示下的,结果也是可以承担的。即使在运作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也可以进行破产,如巴林银行。

宏观商业银行出现危机的时候,商业银行就会由于国家的介入而免除自己的全部或者部分责任。但是这样一来,就违反了经济法的一个重要原则:责权利效相统一原则。所谓责权利效相统一原则,就是经济法主体所承担的权力(利)、利益、义务、职责必须相统一,不应当有脱节、错位、不平衡的现象出现。①就是说,经济法主体享受了一定的权力(利),就应该承担相应的义务。

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国家金融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旦银行业出了问题就会危机到国家的稳定,这样的后果是银行业承担不起的,国家会出面干预。既然国家在商业银行业宏观上出现危机的时候要免除他们的部分责任,就应该在事先对他们决策的权利做出限制。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只要不违反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商业银行的股东会可以做出经营的决策,这些决策可能会带来商业银行不能负担的责任,应当对其进行限制。虽然微观上的商业银行经营应当遵循意思自治原则,但是,宏观上的商业银行并不是微观商业银行的简单相加,应当对其重新定位,将商业银行在微观上和宏观上做出不同的定位。

3.商业银行的宏观定位

根据笔者的司考,商业银行在宏观上应当定义为特殊企业。

所谓特殊企业,是相对于公司、合伙、一般国有企业、合作制或集体所有制企业等普通形态或形式而言的,是指依特别法、专门法规或者行政命令设立和运作的企业,他们依法从事政策性经营或者承担一定的管理职能,或者从事军工、航天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活动。②

事实上商业银行不只是营利机构,它在运作过程中也是有自己的政策性职能的。主要体现在:调节社会经济。宏观调节: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贷款在各部门各行业间的跟配,确保短线产品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和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在微观方面,商业银行通过贷款在不同企业间的分配,实行区别对待,择优扶持,促进生产发展,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力,指导企业按照市场需求的变化组织生产经营活动。③

可见,商业银行在宏观上符合特殊企业存在(下转第238页)(上接第235页)的领域,即政策性经营或在经营中承担一定政府或公共管理职能的领域。这也是商业银行可以被定位为特殊企业的基础和前提。

另外,由于我国商业银行法的存在,使得宏观上将商业银行定义为特殊企业满足特殊企业“依特别法、专门法规或者行政命令设立和运作”的前提条件。

特殊企业的决策制度、财会制度、监察制度不同于普通企业,因为特殊企业存在的特殊领域、所担负的特殊责任,使得政府对其经营决策施加不同程度的控制。例如日本法律对特殊企业实行价格控制,以达到“不致引起与同业其他公司之间发生不合理的竞争”④特殊企业有自己独特的经营管理规制模式,相对与一般的经营主体,规制更加严格,可以在经营决策时便由国家把关,把银行业金融危机发生的概率控制在最低的幅度内。退一步来讲,即使由国家审批的银行业经营决策无法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而发生了经济危机,由于国家参与了银行业的经营决策,所以国家出面救助的行为也可以看做国家对于自己的决策所承担责任,符合经济法的责权利效相统一原则。

4.结语

银行业作为关系国家金融安全的的行业,应该在微观上和宏观上加以区分。微观上的定位是传统的定位,宏观上以特殊企业予以定位。对于商业银行的宏观定位不会影响到商业银行营利的性质,特殊企业并不是意味着不能以营利为目的,特殊企业与营利并不冲突,比如香港地铁公司和英国电信等,就是营利性的特殊企业。将商业银行在宏观上定义为特殊企业,是为了方便管理,事前监督,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注释:

①《经济法》(第二版),潘静成,刘文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83页

②《经济法》(第二版),潘静成,刘文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69页

③《银行法律基础知识》,孙国华,冯玉军,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109页

篇(7)

【关键词】马克思货币理论 金融危机 信用货币

一、货币的起源、本质、定义及职能

马克思提出货币的内容就是金银:“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而且他还指出:“由于这种社会过程,充当一般等价物就成为被分离出来的商品的特殊社会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马克思研究货币是从分析商品开始的,他说,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所以,货币的本质是商品。货币不仅是商品,也就是具有一般商品的共性,有价值和使用价值,而且是一种特殊商品,即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所以“只要理解了货币的根源在于商品本身,货币分析上的主要困难就克服了。”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交换的发展,经常地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商品比较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时,它就成了货币,当所有商品的价值都用货币来表现时,它就成了货币形式。

“物的使用价值对于人来说没有交换就能实现,就是说,在物和人直接关系中就能实现;相反,物的价值则只能在交换中实现,就是说,只能在一种社会过程中实现。”由此说明,商品不是物,而是物掩盖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虽然货币体现的是价值,但实质上是体现了人们在参加社会劳动的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商品交换与商品流通为依托在《资本论》中阐述了货币的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他认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基本职能,而后三者是派生出来的。它们间是有机的整体,彼此间存在着递进和互补的关系,二者从不同角度揭示了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产生于商品流通,离开了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职能就失去了它的现实意义。

二、货币流通论及信用货币论

货币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是一种作为商品交换媒介的特殊的商品。在进行商品交换的过程中,货币的流通也就形成了自己的规律。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基础与前提,而货币流通是商品流通的必然结果与根本动力。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用公式来表示即为:M=PX/V。M表示商品流通中的货币数量,P表示商品价格,X指代销售商品的数量,V是货币流通速度。此关系揭示了商品与货币的联系,从而更直接的体现出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内在相关性。

信用货币并不是直接产生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过程的,而是在执行其支付手段职能的过程中产生的。信用货币不同于纸币,信用货币的范围更加广泛,主要指各种证券,如股票、债券、基金等等,它本身没有价值,以信用为基础替代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并可兑换为现实的货币。信用货币既扩展了货币的职能范围,又人为地扩张了社会虚拟资本,加深了社会经济与货币危机。

三、目前金融危机的特点与根源

(一)目前金融危机的特点。

1.最近几次金融危机没有任何征兆,波及到许多的金融机构,具有明显的突发性和全球性特征,将世界整个金融市场推入了灾难中。

2.金融危机通常首先从金融领域为起点的虚拟经济领域爆发的,然后伤及实体经济,致使出口锐减,大量企业倒闭,失业人数增加,消费者收入减少,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产生通货紧缩,导致经济衰退。

3.金融危机表现为消费的过度和进行负债消费。银行为了追逐利润,给一些原本没有消费能力的人提供贷款,让他们也进入消费领域,当这部分消费者没有能力偿还贷款时,就引发了信用链和资本链的断裂。

(二)目前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

马克思认为危机的可能性是隐藏于支付手段的链条中的。但是只有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危机才会暴露出来。所以当前金融危机的根源仍然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其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当今世界,金融行业广为发展,金融投机活动猖獗,信贷营业活动过度扩展,都是造成金融危机的一些重要因素。

金融危机的理论是建立在货币危机理论基础之上的,而货币危机是由商业危机引起的,它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其核心是支付链条的断裂,信用的破坏和商品的贬值。这主要是由于银行提供了过多的信用货币给无力消费的消费者,消费者没有能力偿还贷款时,被拉长的资金链条必然断裂。

四、我国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第一,虚拟经济不能脱离实体经济,必须加强对虚拟经济的有效管理。如果虚拟经济脱离了实体经济,就可能变成投机经济,为经济运行带来不断增长的泡沫。由于我国的金融业有外汇管制及市场分割机制,所以在金融方面冲击不大。但中国是一个出口导向型贸易模式的国家,国外金融危机导致我国出口锐减,制造业困难,失业人口剧增,消费需求下降。此外,创新的金融衍生品能够散风险,但也会使分散风险的链条变成传递风险的渠道。所以我国必须加强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防止过度开发。

第二,中国应减少实体经济过高的外贸依存度。当今的中国经济结构外贸依存度远远高于其他国家,一旦世界消费市场恶化,对我国的经济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所以政府需大力地扶持中小企业,调整经济结构。在全球化经济的背景下,我们一方面要防止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国际货币体系向我国转嫁危机,又要从过分迷信西方发展模式的思路中解放出来,不能照搬照抄西方的发展模式,要结合我国的经济体制和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解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吸取西方的经验教训,完善金融体系的管制,抑制虚拟经济过度膨胀,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兴华,孙咏梅.当前金融危机的特点与根源及应对思考,经济学动态,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