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0 16:01:5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传统文化资源开发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三峡库区;传统文化;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一、三峡库区传统文化概况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三峡库区是中原汉文化圈与西南苗、瑶文化圈的交际区域,古代系“三苗”所在[1]。生活在库区内的人类团体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形成了其独特的传统文化。
(一)巴楚文化
三峡地区是巴文化、楚文化交汇之地,巴楚文化是一种地域性的历史文化,巴楚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由巴楚文化逐渐交流、融合形成的[2]。它主要分布于川、陕、鄂、湘、黔五省交界区域,以长江三峡为其活动中心。
1. 楚文化。楚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是我国古文化重要的一支[3],楚文化的中心地区,虽说是在江汉平原的荆州(江陵)地区,但三峡地区的楚文化也很繁荣,在三峡地区考古发掘出的不少战国遗址,楚文化都是比较明显的。
2. 巴文化。巴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神密的国家,巴文化又是一种与中原、楚、蜀等文化并存于我国早期历史的一种自成体系的文化,是巴国王族和巴地各族所共同创造的全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及其社会结构的总和,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三峡库区丰富的古文、诗词文化
《唐诗三百首》中有30首写长江,有12首写三峡,历代歌咏三峡的诗作超过4000首,《三国演义》有40多个故事发生在三峡,现存早至汉唐、晚至明清的石碑、摩崖石刻300余幅、木刻217幅[4]。这些名人、名词、名诗、名赋、名文、名雕、名刻也构成了三峡库区富有诗情画意的人文景观。
(三)神奇隽永的宗教文化
三峡地区是多种宗教交汇地,既有我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又有来自南亚的佛教和西方世界的基督教,以及由阿拉伯半岛传入的伊斯兰教,还有巫教文化以及由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演变的民风民俗。
(四)三峡库区的民族艺术文化
三峡库区有传统音乐4609项,传统舞蹈243项,传统戏曲208项,曲艺62项,杂技17项,传统美术112项,传统技艺221项[5]。
1. 巴人风韵。古代的巴民族是一个开朗、豁达的民族,是一个爱好音乐歌舞的民族,中国古代典籍记载最古老的音乐创作产生于巴。流传至今最有名的当属巴东堂戏、巴人号子和巴渝舞。
2. 川剧魅力。川剧是中国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川剧的表演艺术以深厚的生活为基础,并形成了一套完美的表演程式,剧本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表演真实细腻,幽默机趣,生活气息浓郁,为群众喜爱。
3. 土家风情。在漫长的岁月里,三峡人――尤其是土家族人,在这片土地上休养生息,创造了独特的民俗文化。土家族这个善歌善舞的民族,其歌舞样式繁多,跳丧舞、摆手舞、哭嫁最具民族风韵,从古至今得以传承,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二、三峡库区传统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三峡库区拥有众多极具规模档次的奇特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和独特的少数民族民俗风情旅游资源,但由于各方面的因素,三峡库区的文化旅游发展却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传统文化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
1. 三峡库区内传统文化的沿袭存在危机。一方面由于有少数地方的人们和政府对传统文化的概念不太清楚,没有对传统文化进行着重开发利用和保护传承,让传统文化在年代的进程中逐渐被忽略甚至消亡。另一方面,由于规划者的规划不当,对某些传统文化存在过度开发和破坏性建设问题。
2. 对传统文化的开发不够精细。三峡库区对文化的开发仅限于表层,缺乏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显得不够精细。某些景区对传统节目的表演太单一和改变传统的模式,导致旅游者对其失去原有的兴趣;或者为了取悦旅游者,把传统的表演低俗化,适得其反,给旅游者留下不好的印象。
(二)库区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 参团旅游的局限性。来库区的大多数旅游者都会选择参团旅游,参团旅游一般都是乘船,分为国内船和涉外船,国内船一次可以把所有三峡的景点都游玩到;涉外船就只能游到三个景点,而且每个景点要有20个人才能游,乘船旅游吃住都在船上,离长江较远的地方就不能前往,更不能很好的近距离体验当地的特色文化[6]。
5. 旅游人力资源匮乏,旅游市场管理不善。库区内的旅行社、旅游团等旅游机构不少,从事旅游工作的人数也不少,2007年末,重庆全市直接从事旅游的从业人员25.1万人,但是真正有一定的行业素质和管理能力的人才不多[7]。根据重庆市2010年1-4月的投诉情况统计表看,被投诉的对象中,旅行社仍是投诉的重点对象。
三、三峡库区传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
(一)文化价值
三峡库区的传统文化是库区内社会群体社会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不仅是一段记忆和形式,更是库区历史和文化内涵的体现。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面临着冲击,保护传统文化成了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1. 延续和传承传统文化。不同的文化之间巨大的差异常常会造成交流的困难和障碍,三峡库区的传统文化经过科学的开发和大众的营销,可以推进库区内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结合,雅化传统文化的形式和内涵,为库区内文化的传承赋予新的灵气,进而可以引发游客对库区内传统的兴趣,进而洞悉库区文化的魅力所在,提高其审美鉴赏能力与旅游活动质量,使之升华为一种精神享受所呈现出的文化形态。
2. 保护传统文化的完整性。三峡库区的传统文化是库区内的无形宝藏,库区内的每一个人都是受益者。保护传统文化就是保护文化生态,是我们每一个库区人应尽的义务,这种义务不仅仅基于我们对多样文化共存和保护文化生态的需要,也是基于我们对文化发展繁荣的一种责任。
(二)经济价值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完善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是库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1. 促进旅游从业人员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社会文化活动,旅游活动需要文化的渗透。研究三峡库区的传统文化,有利于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与业务水平的提高,促进其健康、高尚的文化人格的塑造,从而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2. 促进经济的发展。传统文化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极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是文化旅游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旅游业是文化性很强和经济性很强的事业,旅游业的发展是经济与文化相互作用、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过程。通过开发和保护三峡库区的传统文化旅游资源,可以使传统的文化散发新的活力,拓宽库区旅游市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三峡库区传统文化旅游发展的战略措施
充分利用、挖掘和整合三峡库区的传统文化,加快三峡库区的旅游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一)科学合理的开发、保护和利用
1. 尊重传统文化的原貌。在开发文化资源的过程中要在维护文化原状,注重文物历史文化信息的保留,保持文化所固有的环境风貌和历史特征的基础上,一方面促使古老的三峡文化焕发青春活力;另一方面将景观与文学、历史结合起来,寓文化于山水之间,让文化融入旅游之中,加强文化的内涵和意境,突出文化旅游的深层次。
2. 加强传统文化旅游的营销推广。要通过谨慎的、全面的、长远的规划,提高地方文化的感染力、影响力和辐射力,使其成为旅游发展推动力,打造高品位、有个性且与现代化相适应的传统文化旅游展示区。对已开发和在开发的传统文化要加强介绍和传播,对前景较大的文化景点要加大力度宣传。
(二)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1. 明确政府自身的角色定位――旅游业的管理者和监督者。各县级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法规、政策,组织实施行业发展规划,运用行政命令、行政决定、行政措施、行政处罚等手段,及经济杠杆等间接手段,对旅游资源开发和相关行业的企业机构及其活动实施监督,规范旅游开发的市场行为,合理组合并明确旅游业的布局、结构和发展方向,体现其管理和监督的角色。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作为一项公共产品,应当由政府来提供。县级城镇属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困扰三峡库区某些旅游发展的瓶颈。政府应承担开发旅游线路的职责,加大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以消除旅游发展的最大障碍。要加快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政府解放思想,大胆开拓,优化投资环境,拓宽基础设施的投资渠道。
(三)加强旅游人力资源管理
1. 加强高校在校生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专业的旅游职业道德课程教育,这是进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在相关的课程中进行旅游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对职业道德的理论和认识更加全面、深刻,有利于学生职业道德观念的形成。其次,加强旅游职业道德的实践教育。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形成必须在实践中不断重复,才会成为一种习惯,从而内化为大学生道德信念,才会在将来的职业生活中化为职业道德行为。最后,营造良好的旅游职业道德教育环境。大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类的校园文化活动,发挥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重视对旅游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和阵地的建设与引导。
2. 企业重视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审核。(1)企业要加强与高校的交流合作,与学校共同招生,设计培训计划,共同开发课程,学生在校期间就融入企业,并接受企业的管理。如三峡环坝风景区旅游发展集团与三峡电力职业学院合作开办黄牛岩表演班,一方面是企业可以获得完全满足该企业个性化的人才,另一方面学校也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2)建立基本培训制度,实施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目前,三峡库区内的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工作较为落后,除少数规范的大型企业有较完善的培训制度并实施培训外,绝大部分旅游企业未开展培训工作。旅游企业按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的原则,分层次对旅游从业者进行培训,保证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五、结语
综上,传统文化是历史赋予三峡库区的宝贵财富,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三峡库区的传统文化,解决现有问题,既能传承和保护文化内涵,又能带动库区文化旅游的发展,从而带动库区经济的发展,实现传统文化与旅游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玲,李述容.关于三峡民俗旅游[J].当代经济,2007(2).
[2]汪青.巴楚文化与三峡歌舞[J].《文学教育》(下),2009(3).
[3]殷义祥,丹枫.楚文化的特点及影响[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2).
[4]王川平.三峡文化特质与三峡人文精神[J].重庆社会科学,2010(8).
关键词:旅游人类学 旅游文化 文化旅游 旅游资源开发
文化旅游资源是否应该大力开发,历来是旅游人类学家争论的焦点之一。争论的观点有两种。一种观点认为,文化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一样,是不能随意改变的资源。破坏了这些资源,也就破坏了自然与社会的美好和谐。同时,文化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精髓、象征和代表。如果被破坏了,也将丧失旅游业发展的灵魂。另一种观点认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有极强的带动性,能够给该地区带来极大的经济效应,和“文化复兴”,增强该民族自尊心,提高地区的知名度和旅游吸引力。
一、旅游人类学
所谓人类学(Anthropology)是指从人类社会的不同方面和角度来研究人类的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科学。从国内外现有的各种研究成果来看,旅游人类学的研究主要是从旅游地的居民和游客之间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研究旅游地的文化现象和演变,以及这种文化现象对旅游地社会的影响。因此,旅游人类学就是从社会文化和旅游美学的角度,研究旅游地居民、社会组织、旅游供给者与旅游需求者之间关系的科学。
1963年人类学者努涅斯(Nunez)发表的论述,《一个墨西哥山村开展周末旅游带来的影响》是旅游人类学研究的开端。20世纪70~80年代,研究旅游对发展中国家的社会、文化的影响 是旅游人类学的主流。同时,学者们也越来越关注旅游对西方发达社会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后,学者们开始思考如何达到旅游发展与社会文化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学者研究旅游,主要从目的地居民、游客以及客源地社会这三个不同视角出发,关注目的地社会的人类学者认为旅游引发了当地社会文化的变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甚至是价值观念。从游客出发,学者们认为旅游活动是一种世俗仪式,是一种人生阅历。所以说,旅游是是依赖于各种社会因素的一种文化。
二、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
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是一组彼此关联的旅游概念,但它们又是一对差异颇大的概念。广义的旅游文化是指旅游与文化的所有关系,包含了文化在旅游中各方面各层次的体现,,类似于“旅游与文化的关系”。狭义的旅游文化(tourist culture)则仅指由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引起的各种文化现象,强调旅游吸引物的文化性,其重心在文化。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对文化旅游资源、旅游吸引物、旅游动机都有特定的要求,强调旅游活动是依托文化性的旅游资源而发展的独特旅游类型,其重心在旅游。
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的概念有明显区别。详见下表。
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困境
(一)文化旅游的外部性
所谓外部性,简单来说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对仿观者福利的影响。一方面,文化旅游者会更广泛、更深入地与目的地居民接触,直接深入到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文化中,这难免会给当地人的传统文化造成一定得影响,甚至是破坏。有些学者认为,这是对当地文化的“剥削”。另一方面,游客到旅游目的地旅游给当地人带来先进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对目的地居民来说是一种“文化复兴”,使当地人产生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让他们意识到本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许多学者认为这是一种文化重创过程、文化复活的过程和传统文化加强的过程。这也是经济学上所说的外部性。
(二)文化旅游者需要“真实性”
文化旅游者需要到旅游目的地的“后台”去旅游、工作。与当地人接触,参与到当地人的生活和文化中。他们对当地人文化的影响非常深刻。有些地方为了迎合文化旅游者的需求,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而不惜把传统文化当作商品来出卖,这就出现了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商品化问题。只要与文化沾边的资源都进行所谓的“包装”,当然其中也有认真严肃之作,但更多的是哗众取宠,有些根本就是背离其文化内涵的东西;此外,由于商业利益驱使,以“伪民俗”的方式开发文化旅游资源的现象随处可见,甚至创造“伪文化”和“舞台真实”来吸引游客。比如现在流行的《印象…》和“…故里”。这对地方传统文化来说是非常严重的破坏。面对旅游市场的多层次需求,在实现从文化旅游资源向文化旅游产品转化的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历史文化的严肃性和旅游者需求的通俗性、大众性以及展示手段和经营理念的现代化。正如科恩(Cohen)所说,如果一种仪式被拿来表演,其文化和宗教内涵也就丧失了。因为,这些表演并不是文化旅游者所需要的文化真实性。海南黎苗风情村经营失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三)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的矛盾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旅游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们较高层次的审美需求。另外,旅游业的发展还是一种双向性的活动,即目的地居民与游客之间的活动,这种活动必然会产生一些冲突。如文化涵化,文化涵化是指两种文化在碰撞和接触中,相互发生影响,发生变迁,其中一种文化要么适应另一种文化,要么抗拒另一种文化。文化旅游在开发过程中也必然碰到这个问题。游客带来的外来文化必然会对旅游目的地的文化产生影响,进而出现文化适应或文化冲突问题。人类学家把文化适应这种现象称为“帝国主义式的旅游”或“新殖民旅游”。因为他们认为游客每到一个地方去旅游,必然也把自己的文化带到那里,并对当地的文化产生了影响,破坏了当地原生文化。这就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的矛盾。
(四)“文化价值”与“文化素质”之间的矛盾
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其本质把处于原生态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旅游产品。因此,旅游资源开发者对文化资源的价值判断便决定和制约了开发的方向、深度和广度。如今,我国许多地区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旅游资源开发者文化素质较低,对传统文化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淡薄,使资源失去其固有的意韵和内在魅力,导致低级粗糙的商业化景区泛滥,使文化旅游资源失去了“文化价值”。这就是典型的“破坏性开发”。另一方面由于一些旅游者自觉保护文化的意识比较淡薄,保护文化的观念还未形成,高密度的旅游客流和大量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对文化旅游资源造成的破坏比较普遍。文化旅游资源的“文化价值”与旅游者和旅游开发者的“文化素质”这一矛盾是旅游目的地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所面临严峻考验。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旅游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着。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要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避免“破坏性开发”和“开放性破坏”,在创新中保护原有文化的特色,这样的旅游产品才具有生命力。文化旅游,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文化上都会给旅游目的地带来利弊。如何结合当地实际,权衡利弊就成为了文化旅游开发中的困境。
参考文献:
[1]渠 铭.旅游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
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各种因素,包括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课程资源是学前教育资源的重要内容,有效开发和利用民族课程文化资源,能帮助幼儿理解本族文化并享有应有的文化尊重。
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我国最早的羊图腾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B县是一个羌族聚居县,现有3所公办幼儿园、9所民办幼儿园及24所小学附属幼儿园,全县3―6岁幼儿共计9383人,在园幼儿7036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78.24%,学前两年毛入园率为81.36%,学前一年毛入园率为88.24%;教职工567人,其中公办园在编教职工94人。根据幼儿园的类型、级别及地域等因素,本文选取了6所幼儿园(2所公办幼儿园、2所民办幼儿园及2所附属幼儿园),对其基础设施配置、教玩具配备以及羌族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
一、B县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配置现状
(一)幼儿园基础设施配置情况
1.幼儿园班级基础设施配置情况
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学习生活离不开适宜的桌椅、盥洗及饮水设备和多媒体等基本设施设备。根据调查,仍有3.95%的幼儿园没有配置匹配幼儿身高比例的桌椅;6.58%的幼儿园不能满足幼儿一人一水杯、一人一毛巾的饮水、盥洗设备需求。此外,如表2所示,该地区仍在班级活动区缺失的状况,有30.26%的幼儿园班级没有设置活动区,班级内只摆放了桌椅,且摆放方式与小学班级一致。
总体而言,B县大部分幼儿园能满足幼儿基本的学习生活设施配备,但部分幼儿园仍需加强安全、卫生、消防等方面的措施,并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办园特色设置班级活动区,如图书区、科学区、美工区、表演区等。
2.教玩具配置情况
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的要求,为了实现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创造活动和表现的条件与机会,为幼儿提供身心发展所需的各类教玩具。
(1)体育类教玩具
如表3所示,该县农村幼儿园体育类教玩具配备情况与国家规定的幼儿园教玩具配备标准有一定差距,每个幼儿园满足配备标准的教玩具只有球和跳绳,配备有攀登架、爬网、秋千、投掷靶及压板等体育活动设施设备的幼儿园不足40%,该县幼儿园连“跳床”这一体育活动教玩具都未配备。
(2)构造类教玩具
如表4所示,该县农村幼儿园最常见的构造类教玩具为小型积木,其次是串珠和中型积木,而拥有大型积木、结构玩具、拼图接龙等构造类的教玩具的幼儿园较少。此外,国家对小积木、拼插玩具、穿编玩具(串珠、穿线、绣花板等)的数量还做出了明确规定,但该县部分农村幼儿园构造类教玩具种类和数量较少,不能满足幼儿活动和学习的需求。
(3)科学类教玩具
如表5所示,该县农村幼儿园科学类教玩具的配备情况较差,幼儿园除了挂图、计算器和塑料彩棍,其余科学类教玩具的配备率都在50%以下。此外,被试幼儿园都未配备陀螺、万花筒、量杯、逻辑几何块等科学类教玩具。
(4)美工类教玩具
如表6所示,该县农村幼儿园最常见的美工类教玩具有彩色水笔、幼儿油画棒及小剪刀。值得关注的是,该县虽是羌族自治县,但被试幼儿园都没有配备学习羌绣活动所需的刺绣工具,这可能与该地区羌族特色文化课程开发力度不够和幼儿使用刺绣工具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有关。根据调查,该县农村幼儿园美工类教玩具的配备情况还需进一步改善。
(5)音乐类教玩具
如表7所示,该县农村幼儿园的音乐类教玩具配备情况不太乐观,拥有量最多的音乐类教玩具是小铃鼓,只有33.33%的幼儿园配置了羌族特色乐器(如羌笛、唢呐、羊皮鼓、铜锣等)。此外,该县部分幼儿园还自制了具有羌族特色的教玩具,如小背篓、推杆、押加、竹筒、丢窝窝等。
(二)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
该县有一所公办幼儿园以传承和创新羌族传统文化为主题,开发羌族文化资源,打造具有浓厚羌族文化特色的幼儿园。现阶段,该县也正在创编首本幼儿羌语图书。
1.教学语言
虽然该县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但被试幼儿园中并没有完全使用羌语教学的幼儿教师,只有17.11%的幼儿教师采用双语教学,大多数幼儿教师仍使用汉语教学。由此可见,该地区农村幼儿园教师教学并不常用羌语,这可能与羌语只有语言,没有文字,难以传承有重要关系。
2.教师对羌族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5.79%的幼儿教师对羌族传统文化较多了解;大部分的教师表示对羌族传统文化只有大致了解;但仍有1.32%的教师根本不了解羌族文化。由此可见,B县的幼儿教师对羌族文化的了解程度普遍偏低,这可能与该地区不少羌族幼儿教师被汉化及汉族幼儿教师学习了解羌族文化主动性较差有关。
3.羌族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
上述统计表中可以看出,该县农村幼儿园关于羌族的艺术品、服饰、书籍、音像制品等的配置情况良好,只有22.37%的幼儿园其羌族艺术品、服饰、书籍、音像制品的拥有数量非常少。虽然该县的幼儿教师都意识到传承羌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但实际将羌族文化运用到教学过程的情况并非特别良好。只有约17.1%的幼儿教师会在教学过程中较多地向幼儿讲述羌族风俗习惯、英雄故事以及羌族儿童文化作品(如表10),约10.53%的幼儿教师会经常有意识地将羌族优秀文化融入教学过程(如表11)。
二、B县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条件简陋
该县部分幼儿园办学条件较为简陋,使用厂房或民房改造办园,场地窄小,达不到安全、卫生、消防等部门的相关要求,设施设备陈旧,活动空间不足,教玩具数量不够,与《四川省幼儿园基本办园标准》相差较大。
1.班级活动空间小,活动区角缺失
该幼儿园的班级活动空间小,只有9.21%的幼儿园班级活动室面积为51O以上,与相关规定的幼儿班级活动室面积不应少于60O相距甚远,且30.26%幼儿园班级教室内没有设置活动区,只有整齐摆放的桌椅。有教师表示“班级幼儿人数多达44人,班级教室面积较小,除去幼儿必需的桌椅,只能划分和设置图书区这一个活动区域。”有教师认为“班级活动区域少,不能不能满足幼儿活动和游戏需求,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一定阻碍”。
2.教玩具配备不达标
该县体育类、构造类、科学类、音乐类、美工类等教玩具的配备都与相关规定的数量和种类尚有一定差距,不少附属小学与小学共用户外运动场地,配备的活动器材的类型不完全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数量也无法完全满足幼儿的活动需求。此外,该县关于羌族特色文化相关的教玩具也十分稀少。
(二)羌族课程文化资源开发力度不够
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汶川的羌族羊皮鼓舞和羌族刺绣、松潘县的羌族多声部民族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汶理茂三县的羌年则被列入急需保护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由此可见,羌族文化弥足珍贵,需要代代羌族人民的保护和传承。但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的羌族课程文化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开发。
1.幼儿教师对羌族文化了解程度低
由于羌族没有文字,羌语很难被完整保存。随着时间的流逝,会羌语的羌族人越来越少,特别是当代很多羌族年轻人都已经被汉化,对羌族文化、羌族语言的了解甚少。调查结果显示,73.68%的教师认为羌族文化资源开发的首要难题是“不了解羌族文化”。虽然很多教师表示学习羌族文化非常有必要,但由于自身对羌族文化了解不多,又缺乏专家指导,对于如何把羌族文化融入教学活动感到迷茫。整体来说,该县农村幼儿园的羌族文化氛围不太浓厚,大多数幼儿教师对羌族文化了解程度低,且只使用汉语教学。
2.幼儿教师羌族课程资源开发意识薄弱
通过访谈,该地区大多数幼儿教师羌族课程资源开发意识薄弱,在日常生活和活动教学中缺乏有意识的将羌族文化融入其中,并没有认识到自身是开发羌族文化的主体。部分教师表示:“受自身羌族文化知识薄弱的限制,没能系统了解和掌握羌族文化,开发羌族课程文化资源,根本无从下手”,不少教师对羌族课程资源开发的关注不够,认为自身不是开发羌族课程资源的主体,“开发羌族课程资源的主体应是幼教专家和教研员”。此外,不少园长也表示“我们园现阶段还没有开发和利用羌族文化课程资源”,不少幼儿园的园本教材及教学活动与汉族无异,缺少羌族特有的文化元素。
3.幼儿园关于羌族文化的环境创设较少
该县城只有一所公办幼儿园关于羌族文化的环境创设较多,其余幼儿园关于羌族文化的环境创设则比较少。该园园长表示“我们园的特色课题是‘羌族传统民间体育游戏’,在教学活动中也会有意识的教幼儿学习羌语,教师也会用羌语与幼儿交流,鼓励幼儿之间用羌语相互问好,努力为幼儿营造羌族特色的文化氛围”。该幼儿园教师表示“我们园的环境创设的内容主要包括羌族食品、羌族民间民俗、羌族民间游戏等,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喜爱羌族”。
三、优化B县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配置的建议
(一)完善设施设备,丰富活动区域
由于该县幼儿园的基本设施设备与国家规定尚存在一定差距,故政府应加大农村幼儿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补助力度,对照国家规定的幼儿园基本设施设备标准,对幼儿园特别是民办园和附属幼儿园进行改建、添置必要的设施设备。
针对该县部分幼儿园班级活动区域缺失、区域划分和设置不合理这一现状,政府和幼儿园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区域活动是幼儿主动探索事物、寻求解决问题的一种自主活动形式,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幼儿通过对物体的操作和摆弄,满足自身的好奇和探索欲望,在与周围环境进行互动的同时,实现“做中学”“玩中学”,从而有效促进幼儿快乐、自由、健康的成长。政府和幼儿园应提高活动区的划分和指导质量,避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
(二)完善羌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支持系统
1.政府应完善课程资源开发的支持系统
该地区政府应完善羌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支持系统,开发羌族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和园本教材。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服务于羌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其中包括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寻找精通羌族文化的人才及羌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专家及研究员等。发挥教研部门和教研人员在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中的先锋引领作用。此外,政府可派出专家和教研员对幼儿教师进行羌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培训,促进培训的实效性。
2.幼儿教师应确立自身开发主体的意识,提升民族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
作为开发羌族文化课程资源的主体,教师应采取以主题为核心、经验为依托的教学原则,开发羌族文化课程园本教材。并在教学活动中应有意识将羌族的优秀文化融入其中,渗透于五大领域,让幼儿在日常活动中潜移默化的了解和热爱羌族文化。如羌族民间游戏“二牛抬杠”是多年前农耕方式的演变,教师不仅可以把它作为健康领域的活动,也可以进一步延伸,作为社会领域的活动内容,让幼儿进一步了解羌族文化。教师可以选取适合幼儿的羌族传统刺绣、绘画及手工艺创作品教给幼儿;采编适合幼儿的羌族传统儿歌、舞蹈教给幼儿;向幼儿讲述羌族的民风民俗,如羌族服饰(云云鞋、佩饰)、羌族劳动工具、羌族食品(核桃花、砸酒)、羌年等。此外,教师还应精心选择大量与儿童生活紧密相关,文化底蕴深厚,能吸引儿童,感染儿童,使他们获得有益经验的民间游戏加入到课程内容之中。让幼儿体验到羌族民间游戏的乐趣,促进幼儿身心健康、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发展,实现民间游戏与羌族课程体系的衔接与融合。而且,羌族民间游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部分羌族民间游戏的原有材料存在安全隐患,幼儿教师应根据教育活动的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在如把“打弹子”的玻璃弹珠改成小纸球、把“扭棍子”的棍子两端用布和棉花包裹好,把“背水”及“筛米”游戏中的用的小背篓和米筛,用花布包边等。这些简单的改动既保留了原有游戏的乐趣,又保障了幼儿的安全。
3.建构幼儿园羌族课程文化资源共享机制
调查结果显示,该县开展羌族文化特色教学活动的情况较差,多数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与其他地区无异,未能向幼儿展示羌族文化的特色魅力。据此,政府应充分调动幼儿园开发羌族文化课程资源的积极性,建立羌族多元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实验推广机制。即政府应以示范园为试点,打造羌族文化精品课程,并以该县幼教教研网为载体,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幼儿园网络课程资源平台,将示范园开发的羌族文化课程资源成果与其他幼儿园共享,以示范园带动薄弱园,实现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共享,实现羌族文化课程的特色化、精品化和共享化。
关键词:传统文化资源;高校美术教育;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4-0225-01
一、传统文化运用于高等院校美术教育课程的必要性
我国高等教育起步时期,过于注重对西方艺术传统的借鉴,对我国传统文化认同和重视程度低。近四十年来,我国许多高等院校加强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传统的一元化教学方式地位受到严重动摇(因其阻碍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和文化广度)。因此,加强传统文化的在高校美术教育课程中的运用显得十分重要。传统文化的运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能力,而且还能增强学生对家乡艺术的热爱之情,从而将祖国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二、高等院校美术传统教育的弊端
我国现行教育趋势已经从过去注重量的提高转变成注重质的飞跃。在这一背景下,高校美术教育课程中凸显的问题颇多。
(一)注重美术课程本身的教育,缺乏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呆板化,只讲述美术教育课程,完全忽视了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不注重将美术教育与社会及他文化的融合,这使得教学内容枯燥无味,教学知识面窄,且对学生来说不具有吸引力,难以产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二)重理论不重实践
传统的美术教学注重理论学习,而把实践放在边缘化的位置,教学重点仍放在教师的教授上。而不注重学生自主学,也没能为学生提供相互交流经验和团体合作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仅缺乏实际动手能力,也缺乏对艺术的审美观念。
(三)注重硬件设备的提高而忽视“软件”
由于各个学校经费有限,因此,大部分学校都将经费用来提高硬件设备。然而,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却相当淡薄,在加上各高校教育队伍素质不一,以至于很多院校课程资源要么停滞不前,要么就集中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上。
(四)传统文化后继无人
现在很多地方的传统文化艺术迫切需要高校毕业生来继承,但是,西方的传统文化已经充斥了高校毕业生的头脑,他们对本土文化缺乏了解,也缺乏认同感。课堂上很少有机会学习本土文化,自然,学生就失去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学习的兴趣。
(五)许多传统景点都功利化
要形成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还必须对传统文化景点有充分的了解,可是现在各大传统文化景点已经成为挣钱的工具,不能为美术教育课程资源开发提供调件,这实质上传统文化资源的浪费。
三、传统文化资源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优化运用
(一)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研究室
为解决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程度低这一问题,各大院校需联合师资力量,建立起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研究室,这一研究室的主要职责是整合具有当地民间特色的美术和艺术作品,形成作品陈列室,组织学生参观学习校外和省内外传统文化作品和文化景点,以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度。
(二)编制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美术教育教材
对传统文化的运用首先在于教材的编写,一部好的教材能够容纳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能够引导教师的教学,从而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因此,如何编制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美术教材十分关键。笔者认为,在师资优化的基础上,各地方成立一个教材编制小组,编制具有本地区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是教材,且运用于本地区学校教学中是非常有利的。当然,不需要在地区设置太过编制点,以省为单位编制即可。这样有利于传统文化艺术的学习,还有利于学生形成地区文化认同感。
(三)构建学生实践学习平台
纸上谈兵是达不到良好学习效果的,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非常重要。在教学中,学校可以经常性收集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品,并定期给学生观赏和临摹。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收集有艺术价值的艺术品,跟其他同学分析和介绍艺术品的价值。同时,学校应定期举办民间艺人讲座,让学生更加了解真实的民间艺术和记忆,使学生萌发学习热情。最后,还可组织学生进行民间实地考察,使学生亲生感受民间文化底蕴。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将传统文化资源运用到高校美术教学中,不仅能够使高校学生形成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和艺术判断力,增强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这种良好的教学模式,值得所有高校加以重视和运用。
【关键词】河南省 文化艺术产业 发展
引言
文化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主要是以沿海发达城市为发展重点,河南省作为历史悠久、拥有众多文物的大省,虽然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产业竞争力,但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如何充分利用河南省先天的优势发展文化艺术产业,成为相关负责人应当重视的方面。
1 河南省文化艺术产业竞争力现状
1.1 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偏弱
虽然国家近年来对文化艺术产业大力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振兴河南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河南省也相应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如《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关于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若干意见》等。2012年初,河南省出台了《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实施意见》,制定了到2020年,文化产业的增值要占据全省GDP的5%以上,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1]。
这些政策的制定都为河南省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在税收、土地、财政等方面都制定了优惠措施,为河南省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但是,河南省作为一个内陆省份,文化艺术产业起步比较晚,导致到现在为止文化艺术产业整体实力偏弱。
首先,河南省的文化艺术产业结构不均衡。文化产业建设中存在着大量的重复建设和效益不高的现象,文化艺术产业的规模和数量都比较小,仅占GDP的3.2%,而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已经超过5%。
其次,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文化创意人才。河南省现有的教育资源无法满足培养文化产业人才的需求,没有足够的学院、研究机构和专业教师来对创意人才进行培养,对专业人才的引进和激励机制也十分缺乏,现有的文化创意团队缺少强大的工作力,不能保证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有效专业支持[2]。
最后,相对于其他产业,文化艺术产业竞争力很弱。如新闻出版、电影制作等传统文化艺术产业,缺少科技含量,发展缓慢;动漫、视觉艺术、广告装潢等以科技为支撑的知识密集型文化产业,在文化艺术产业总量中占据着很少的比重。河南省文化艺术产业缺乏大型的支柱型文化艺术企业,只有大量的中小型文化艺术企业,制约了河南省文化艺术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1.2 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河南省是中原文化发展的重要省份,而中原文化又是华夏文明的根源。河南省作为中原文化的发源地,文化底蕴非常丰富,包含了农耕文化、武术文化、宗教文化等多种文化。近年来,河南省又开发了一系列有中原特色的特有的文化平台,如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国际华商文化节等,为河南省对外形象传播工作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也有效地带动了河南省文化艺术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但是从河南省对现有的文化资源开发水平来看,仍然存在着文化资源开发不足和不合理的情况,很少能真正与高科技技术相结合,推动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首先,河南省缺乏自己的知名文化品牌,没有充分利用到自己的资源优势。河南省拥有很多文化资源,如开封朱仙镇的木板年画、温县的太极拳、汝州的汝瓷等文化资源都极具经济价值,但是目前对这些文化资源还缺乏深层的挖掘,没有将现有的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3]。
其次,河南省现有的许多文化资源都没有真正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科技是提高文化艺术产业竞争力的保证,只有依托现代高科技技术才能够实现广泛传播,才能够真正提高文化企业的市场活力。如何将现有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创新,将传统文化放在新的发展高度,才是现代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关键。但是,河南省现在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还没有做到将科技与文化产业相结合。
1.3 文化产业科技含量偏低
河南省近年来在各项政策的鼓励下,对现有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新兴的文化艺术产业发展也十分迅速。全省在文化传播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腾讯大豫网已经正式上线,洛阳牡丹文化节也上升为国家级的文化节会。在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和集聚区方面,空间布局形式已经非常合理。开封的“宋都古城”已经被命名为国家级的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郑州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也已经于2012年正式开园[4]。
虽然河南省现在已经逐渐夯实文化艺术产业基础,但是总体看来产业的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仍然处于比较低的状态,没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在文化艺术产业表现中,缺乏原创作品,题材新颖、内容丰富的真正优秀文化作品也比较稀缺,缺少知名文化品牌。在文化艺术产业运行机制上,还没有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文化运行机制,整个文化市场水平偏低、文化消费不足。从文化业态的角度看,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文化艺术产业的技术支撑,发展十分缓慢,网络文化产业发展也比较缓慢,数字内容产业得不到及时发展,现存的许多文化艺术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缺乏高精尖的文化产品。
2 河南省文化艺术产业竞争力发展对策
2.1 强化文化产业整体实力
河南省文化艺术产业竞争力发展需要提高河南省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构建完整的现代化文化艺术体系。
首先,要保证产业形态实现多层次、立体化分布。将现有的如出版发行、文艺演出、影视制作等传统文化艺术产业做强,带动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移动多媒体等新兴文化艺术产业快速发展;积极构建文化艺术新业态,将金融、贸易、旅游等其他产业充分融合到文化艺术产业中,将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为一体。将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化科技结合,利用高科技手段对传统的艺术文化进行重新创造。
其次,增加社会资本的引进和流通。放宽市场限制,对非文化企业的资本进入文化艺术产业进行鼓励,使投资形式更加多元化,将现有的传统文化艺术企业按照现代的需求进行重组改制,开发出适合现展的全新的产业形态。
2012年2月15日颁布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以各种形式投资文化艺术产业。河南省文化艺术产业竞争力的发展应当充分抓住这一机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培育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艺术产业相关企业和品牌,创造文化艺术产业全新的增长点。
2.2 充分开发利用文化资源
河南省文化艺术产业竞争力的发展还需要充分开发并利用现有的文化资源,培育具有中原特色的文化品牌,并推动实现品牌化的运作形式。品牌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形式,能够充分体现出产业的竞争力,因此如何利用本土资源,塑造在国内甚至国际上享有一定声誉的品牌才是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对策。河南省的文化艺术产业发展,应当充分运用本土优势,将各媒介运用到传播过程中,运用多种策略进行营销,将注意力集中到一起将品牌做大做强,建设真正有代表性的文化艺术产业品牌。
首先,河南省应当从传统文化入手,开发相应的传统文化品牌。河南省拥有十分丰富的传统文化基础,无论是河南的戏曲还是传统文化,都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河南省应当凭借中原文化的底蕴,有效进行集聚整合,将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如声光电技术和网络手段应用其中,创新传统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将传统文化艺术运用全新的手法进行表现。还可以充分利用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传统文化进行品牌化运作。如可以将黄帝故里的拜祖大典、河洛文化节等传统文化活动结合主题进行重新包装,建设以中原特色为基础的主题公园。
其次,还可以将动漫产业作为增长点,将动漫品牌进行跨界传播。品牌的塑造主要依靠有效的传播,只有对品牌进行有效传播,才能够使品牌真正得到大家的认可,从而打开品牌的知名度。河南省在动漫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已经对一些品牌资源进行积累,有一些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原创品牌,如《少林海宝》、《小樱桃》等动画片都获得过重要奖项。
另外,应当重视特色文化产品的发展。在建设传统文化品牌的同时,还要重视对相关产业的融合,大力扶持文化旅游品牌、工艺美术品牌等。将旅游产业融合其中,开发具有本土文化艺术特色的旅游品牌,发展中原历史文化旅游区、黄河文化旅游带等特色旅游景区。对特色文化产品进行扶持,提高汴绣、唐三彩等工艺美术品的产业价值。将具有中原特色的园艺、花卉、中医药等与中原文化相结合,提高河南的洛阳牡丹文化节、信阳茶文化节等节会活动的影响力。
2.3 提高文化产业科技含量
提高文化艺术产业的科技含量主要是指积极培育相应的文化产业专业人才。人才是提高文化艺术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只有将人才聚集起来才能够真正保证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
首先,河南省应当为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合适的社会环境。需要在全省范围内营造出文化艺术产业氛围,激发群体创造能力,引导广大群众真正关注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提高民众的文化意识和素质。
其次,建立合理的文化艺术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可以与省内相关高校进行交流,增加相关专业设置,对相关专业高层次人才进行培养。同时在高职院校也要开展相关的职业教育,培养能够快速上手的技术人才,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还可以建立相应的文化艺术产业协会,为文化艺术产业人员提供平台进行交流。对中小型企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文化艺术产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还可以创造机会与国际文化艺术产业人员进行交流,鼓励省内高校与国际高校进行合作,互相分享文化艺术工作的经验,积极参加国际化的各种相关展会,拓展工作人员的国际视野。最后,还要建立合适的人才引进激励机制。集中力量鼓励精英人才的引进,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能力强的人才。
结语
由于近年来国家的大力扶植,河南省的文化艺术产业竞争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对现有资源开发不足等原因,河南省的文化艺术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应当充分运用本土历史悠久的中原文化,将中原文化与现代文化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将现有的资源转化成产业,真正提高河南文化艺术产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苛.关于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的研究[J].青春岁月,2014,(12):487.
[2]周桂英.河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4):90-93.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象征。一个民族之所以区别于其他民族而存在,就在于这个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从文化生态学角度来看,民族生态位决定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文化多样性是民族文化生态平衡的基本条件,也是民族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文化生态”是文化生态学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最初的文化生态学是作为美国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出现的。1955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J.H.斯图尔德首次提出“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倡导建立专门学科,以探究具有地域性差异的特殊文化特征及文化模式的来源。此后,文化生态学为越来越多的人类学家和生态学家所重视,逐渐形成一门新的学科,其理论和概念主要是用来解释文化适应环境的过程,认为人类是一定环境中总生命网的一部分,在这个总生命网中引进文化的因素,即在生物层上建立起一个文化层,两个层次之间交互作用、交互影响,形成一种共生关系,这种共生关系不仅影响人类一般的生存和发展,而且也影响文化的产生和形成,并决定着不同的文化类型和文化模式。也就是文化生态学所要研究的是环境所导致的文化变迁[1]。
首先,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产生是由民族生态位决定的。生态位是生态单元在特定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生物个体或物种可以在其中不受限制地生存下去的多维生态因子。生态位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对某个生物个体或种群来说,它在种群或群落中的地位与功能,包括空间、时间、营养及与其他生物个体或种群的相互关系;其二是环境所提供的资源谱和生物对环境的生态适应度[2]。在民族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每个民族都拥有具有特定空间和资源基础的共同地域,这就是每个民族特定的生态位。不同民族的生态位是民族间均势妥协的结果,各个民族在特定生态位上,受他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了本民族特定的民族文化。而民族间均势的改变,相应的造成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生态位的侵入。由于生态位的改变,对入侵的民族或对被征服的民族而言,都改变了他们原有的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从而使他们原有的民族文化发生变化。由此可见,特定的民族在特定的地域为适应特定的环境产生了本民族的文化特质,生存环境和经济生活的多样性造就了民族文化千姿百态的个性特征。不同民族文化特征所赋予的价值观念、道德意识、行为偏好、选择方式等,成为民族特定的文化价值标准,使每一个民族文化都有各自的独特风格和内涵。
其次,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存在和发展是由文化生态决定的。文化生态是影响文化生存、发展各要素的有机统一体,它包括文化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两方面,是由特定民族的生活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文化因素构成的,是追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维护人类与自然界共存的共同利益,使人口、环境和资源良性循环的文化体系。民族文化生态是特定民族的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的有机组合,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民族传统文化是各民族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它是各民族人民群众生活生产的精神财富,也是各民族精神联系的血脉,是各民族最持久的特征。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建筑服饰、医药体育、风俗节庆、婚丧嫁娶、、生产技术、民族历史等都是各民族文化延续发展的重要形式。一个民族及其文化,其生成和发展离不开特定的环境,这一特定的环境就是民族文化赖以存在的文化生态。按照文化人类学家的观点,人类不仅是生物意义上的人,同时又是文化的产物,人类生理功能在发展进化的同时,人类自身又在文化进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文化不仅是人类文明进化的产物,也是人类与外部环境相协调和适应的手段和途径,因而文化的本质和特征与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不同种族、不同地域的文化现象、文化差异、文化模式,是人类为了适应自然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等所做出的选择。
最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消失将导致文化生态平衡的破坏。与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一样,文化生态体系也可以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在系统内部,它是由不同层次的子系统要素按一定的规律组成的有机整体,各种内部要素相互制约、保持动态平衡。例如,各民族饮食、服饰、居住、语言、信仰、观念等民俗文化共同构成了类型多样、稳定有序、互动共生的民族文化系统整体。生态观是一种整体观、协调观,也是一种运动的发展观。因此,民族文化生态系统平衡是一种相对的、整体的平衡,即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以及不同文化形态之间的相对平衡。按照生态学原理,当生态系统达到动态平衡的最稳定状态时,它能够进行自我调节和维持自身的正常功能,并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和消除外来的干扰,以保持自身的稳定。当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减少,系统整体性遭到破坏,则生态平衡无法维持,系统也将失去正常功能和生命力。民族文化形态的多样性是文化生态系统生命力和活力的表现。不同民族不同形态的文化作为文化物种链上的一环,各有自己的生态位,彼此关联,保持着文化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如果文化种类减少,甚至不断灭绝,文化环境遭到破坏,人类的文化生态平衡就会遭到威胁。正如自然界一样,单一的物种无法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单一的文化物种也不适合人类社会的发展。在日益趋同和现代化的现实世界中,就像人类需要多样性生物、洁净的水源和清新的空气等良好的生态环境一样,人类对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模式的需求也日益增强。
二、问题的提出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有一亿多人口,分布在全国各地。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面积的64%,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是全国民族民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多样性。由于我国少数民族众多,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多样且异质性强,因此民族文化成为旅游资源开发的热点。
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出现了生态旅游热,也暴露出旅游资源开发的一些误区和问题。如,认为生态旅游仅包括自然旅游,忽视文化资源的存在;认为生态旅游本身就是可持续旅游,忽视资源的保护。由于开发方式的不科学导致环境污染,由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产权不明晰带来利益分配不均,在强势文化冲击下民族传统文化的稳定性、完整性、延续性受到威胁;文化同化、异化和消失现象不断出现,民族文化产品庸俗化、商品化、价值退化现象时有发生。
2002年,中国生态旅游论坛一致通过了《关于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倡议书》,提出“所有生态旅游资源富集和生态脆弱的地区,都必须注意保护生态完整性,同时还必须提高对人文生态的认识,将抢救和保护自然生态资源与抢救和保护文化生态资源应放到同等高度来对待”。由此可见,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仅要保护自然资源,更重要的是要保护民族文化资源。
三、旅游对民族文化生态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有着丰富而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目前这些资源在被开发利用的同时,也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从文化生态角度看,民族文化资源受到破坏主要是由于文化生态受到破坏而引起的。由于文化生态是文化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因此一旦文化生态遭到破坏,民族文化资源就会发生变异或丢失。同自然生态具有脆弱性一样,文化生态也具有相同的属性。相对于自然生态脆弱区,有的学者提出“文化生态脆弱区”的概念,指一种文化处于抗干扰和生态恢复能力较弱的地区,或者处于不同文化圈交接地带的区域[3]。文化生态脆弱区在空间上,是被主流文化包围的孤岛;在时间上,是某种文化进化的分支;在文化表征上,表现出一定的异质性和脆弱性,很容易被主流文化融合抵消。
一方面,随着旅游资源开发范围的不断扩大,民族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生态不断遭到影响和破坏,民族文化的变异、融合、消亡也就不可避免。
第一,民族文化资源过度利用。近年来,随着民族地区旅游业的较大发展,人们已经认识到,要使旅游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必须增加旅游业的文化含量。因此,各地开始大规模盲目地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一些地区甚至对民族文化资源实行掠夺式开发,结果造成许多资源遭受严重破坏,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民族文化严重滥用。民族地区为了增加旅游的吸引力,在自然景区内建设众多的民俗景观,大兴民俗表演,人为的文化旅游商品也同时被生产出来,与民族原生态文化相去甚远。各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商品开发雷同,毫无特色。
第三,民族文化资源大量流失。由于民族文化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其稀缺性导致其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吸引有经济实力的个人和集团深入民族地区收集民族文物,如民族雕刻品、民族乐器、民族服饰、盛物器皿等民间保存的物品。此外,不少民间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在强大的现代文明冲击下也逐渐消失。
第四,民族文化资源自然损坏。在民族地区,许多民族文化遗址、建筑物、墓室等珍贵物质遗产,由于保护不力,自然磨损较为严重,不少民族器物残破不全,价值受损。此外,由于施工不当致使不少民族文化遗址和民族建筑物遭受严重损害,有的造成永久性破坏。
另一方面,大规模的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干扰了民族文化生态过程,超越了民族地区环境承载力,透支了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生态价值,使民族文化因社区居民对已变化环境的社会生态适应而发生变异,使民族文化因异质文化的侵入而改变了原有的民族生态位而发生变异,从而使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4]。
第一,民族文化资源的过度开发干扰了基本生态过程。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动态特征总是通过基本的生态过程来表达和实现。对于特定区域的旅游生态系统而言,基本生态过程的驱动力在于系统生产力的提高(自然和社会)及生物量的积累(自然),表现为区域旅游生态系统的波动、演替和更新。民族文化资源的过度开发将导致正常的生态过程扰,生态平衡受到破坏,自然和文化生态结构就遭到破坏,其系统共生、循环再生和自我调节的生态功能也受到损害,这将不利于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民族文化资源的过度开发超越了环境承载力。“承载力”是指某一特定空间或区域的接纳、包容能力,在旅游学上通常指某一旅游区所能接纳的最大游客数量。旅游环境承载力侧重的是区域旅游的生态容量(当然包括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即在特定时期内,某旅游地旅游生态系统能够正常发挥整体功能所能承载的最大游客数量。环境承载力问题是旅游开发的一个核心问题,环境承载力可以不断提高,但不是无限扩充。如果旅游地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不顾资源、生态环境、服务水平、基础设施以及社会文化容量,盲目扩大规模,将导致游客旅游兴致下降、生态环境及资源遭受破坏,无法实现旅游地可持续发展。
第三,民族文化资源的过度开发透支了生态价值。生态价值是指地球生物圈作为生命维持系统的价值或人类生存的价值,它是自然界物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是不可替代的,是最高价值。生态价值涉及自然界的消遣价值、美学价值、生命价值和科学价值等,它是自然界价值的主体。在旅游地生态系统中,生态价值是当地环境和居民共同创造的。大规模的旅游资源开发破坏了生态价值的产生机制,导致超前消费生态价值,造成“生态赤字”,因而无法实现旅游地自然与文化资源的永续利用。
四、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主要是保护该文化生成的最为主要的条件,即保护民族文化生态。“生态保护”这一概念确切地说,应涵盖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地球生态保护,二是文化生态保护。既要保护人类生存的物质生态,又要保护人类生活的精神生态。丧失了自然生态等于失去了物质家园,丧失了文化生态无异于失去了精神乐园。开发旅游资源,既必须保护自然生态,又必须保护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必须是保护性的开发,这是旅游可持续开发的先决条件[5]。
发展旅游业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之间并不是对立的。文化生态保护不是拒绝外来文化进入。外来文化因素进入及外部环境的某些变化并不意味着整个文化生态发生了变化。同质文化或同类文化的交流不会导致文化生态变化,非同类文化或异质文化发生交流也不一定会产生文化生态变异。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并不一定要通过破坏传统文化和文化生态来实现。一方面,对于文化渗透和文化冲突,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文化调适来实现文化之间的整合。只要采取恰当的手段,处于弱势的民族文化完全可以得以保存。另一方面,在强势文化的冲击面前,民族传统文化并非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和弱势状态,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不少思想和观念与现代文明的理念是一致的。民族文化传统中的自然生态观和生态保护思想包含着众多科学成分,这些文化资源经过现代转换,对于人类走出目前所面临的生态困境有启示意义。
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就是要维护文化物种的多样性和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建立主客体之间平等和谐的交流机制,促进整个社会文化向最优化的方向发展。具体表现为:
第一,要突出民族文化的原生性和完整性。自然生态系统总是朝着种类多样化、结构复杂和功能完善发展。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与系统的组成成分有关,成分越多样、结构越复杂,调节能力越强,对文化生态系统也一样。文化种类多样性和文化结构复杂性同样影响到文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平衡性。所以旅游资源开发必须关注民族文化的原生性和完整性。否则,将会使一些深具文化内涵的文化资源,在市场开发中被肢解和庸俗化。久而久之,文化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就受到了损害。而民族文化的地域差异是旅游行为产生的主要动机。不同的地域有其不同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在特定的地域背景下所形成的独特的生活方式、饮食习俗、语言、服饰、等。这些对当地人来说是习以为常的事情,恰恰是吸引很多旅游者趋之若鹜的因素。由此可见,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只要体现出地方特色就有生命力。
第二,要寻求民族文化的传承载体。在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中,将民族文化纳入旅游业中,既可以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民族文化也因此实现了其经济价值,获得生存土壤。民族文化有其特定的传承方式,以旅游为载体,通过民族艺术节来传播民族歌舞文化,通过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来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利用旅游观光景区和各地重大节庆,展示各民族特色鲜明的民族传统服饰和歌舞艺术,通过影视剧、戏曲等方式,将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美好的道德情操、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加以传扬。
第三,要拓展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通过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为传统文化寻求新的社会市场和生存空间。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与社会需求密切相关,如果失去社会需求,民族文化就会消失。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既可以创造经济价值,又可以使这些文化事象获得新生。
第四,要将民族文化置于自然生态系统中。民族文化的生成环境由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组成。任何文化生态都是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许多民族文化事项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与相应的自然生态结合才显出其价值。不少人文景观的价值与自然景观和环境形成一个整体,离开这些相应的自然环境,人文事项的价值就会降低。
第五,要不断强化文化主体的生态意识。民族文化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生活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本民族独特的传统特性。因此,人在民族文化健康发展的进程中始终处于核心位置。文化主体主要指文化传承人、旅游者和旅游开发者。对于文化传承人来说,自然、人文生态环境是民族文化旅游的依托。保护民族旅游地的自然、人文生态环境,要通过宣传教育将保护生态和文化的意识上升为当地居民的全民意识,通过教育的形式使当地居民对本民族文化进行再认识,重新审视本民族的民俗文化,以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在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社区居民参与的方式既能实现文化的多样性保护,又能实现主体的自身发展和当地的经济发展。
总之,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必须遵循文化生态系统内在规律。民族传统文化在历史中的很多功能在现代社会里已经丧失,这样的文化若以活态文化形式继续存在,则会出现功能与系统之间的不和谐。从文化生态系统内部发生发展的规律看,文化生态系统内部具有自我调适的功能,这一功能源于民族文化多样性。因此,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就是保护民族文化生态平衡,就是保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能够世代传承和永续利用。
1、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的,在1990年加拿大召开的全球环境与产业大会上第一次明确将旅游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旅游资源的管理应当既满足经济、社会和美学的需求,又维持文化完整性、基本的生态过程、生物多样性和生命支持系统”。此后,很多学者对该定义给出了进一步的诠释和见解。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对民族文化旅游的理解,本文认为,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应该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西方发展理论里广义的发展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并向信息社会变迁的过程。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是对传统文化的扬弃而不是抑制发展。这一发展观首先强调经济发展是一切社会实践的物质基础。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不能因保护文化传统而取消经济增长,主张经济发展不仅包含经济数量的增长,而且包含经济质量的提高。肯定了少数民族地区把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资本优势和发展优势,实现脱贫致富的策略。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过程也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过程。第二,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持久性发展。也就是说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过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民族文化旅游是以特定地域定民族的文化、习俗、社会生活景观为吸引物的一种旅游形式。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来源于其特有的“人地系统”。只有在这个特定的自然环境中,这个民族的文化、生活方式才可能成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前提谋求发展,要充分考虑环境、社会、文化、资源的可获得性以及承受力,又要保持民族地区环境系统和文化的完整性。第三,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主张公平发展。这里的公平发展有两个维度,即时间和空间。时间上主要指发展机遇上的代际公平,也就是在不损害文化、自然生态持续的前提下,既满足当代人的旅游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自身旅游需要能力。空间上主要体现在不同地区民族文化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形成的,各种文化地位是平等的,都有社会经济、文化保护发展的机会。
2、文化自觉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2.1文化自觉:民族文化保护理论的提出
文化自觉是先生1997年在北京大学提出的。他认为文化自觉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势,以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2]。文化自觉既包括对自身文化有“自知之明”,清楚自身文化的诞生、形成过程,了解自身文化的缺陷和不足、了解自身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又包括各文化主体对世界文化及其多样性的认识和了解,能主动地与他文化融合,根据时展的需要,重新建构本民族的文化价值观,从而实现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传承。对于民族文化保护来说,首先,只有文化主体在了解自己文化起源及历程的基础上,认识当下生活其间的文化特质与美感,才能对自己所处文化产生认同、欣赏自己所处文化。其次,为了更好地认知自己的文化,必须理解所接触到的其他文化或文化类型,辨清自身文化在他文化中的优势和不足,与不同价值观的文化群体在接触、交往时,能够容忍、理解他文化;其三,无论是辨清自身文化还是他文化,其目的都不是为了“复旧”或者“他化”,而是要满足现实的文化建设需要,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现代诠释,使其不断更新与发展。
2.2民族文化旅游:文化自觉的动力
旅游是一种文化传播的载体,通过发展旅游业,可以凸显、增强旅游接待地居民原有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尊感[3]。旅游的介入使旅游目的地道路与基础建设得到发展,提高了当地人的生活水平,同时民族旅游开发带动了当地少数民族地区与外界的交流,当地居民意识到其文化的独特性和经济价值,可以利用丰厚民族文化实现其良好社会经济效应。这个过程加强了对本民族文化的重视及认同感,产生文化自觉。并将当地文化与外来文化相结合,使得游客更容易理解旅游区的文化。随着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不断深入,当地少数民族居民对自身文化认同感的增加,对自身文化的来历、形成过程的深化,以及对自身文化发展特色和趋向的预测,当地居民能够根据外界信息与自身资源作出自己的判断,从而增强其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积极投身于文化重构和文化价值再造的活动中。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