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9 18:54:5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篇(1)

【关键词】就业能力;结构维度;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1-205-01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

国内学者们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定义过程中,也对就业能力构成要素进行了剖析。现将维度区分标准总结如下:

(一)二维度结构

郑晓明认为在就业能力的构建元素上,可分为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时勘、刘长江、张淑华、于文明指出外在、内在两个因素共同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困雷腾提出高师院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主要包括基本就业能力和特殊就业能力两个维度。沈建红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体现在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两方面。

(二)三维度结构

李颖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分为“内在素质、处理工作能力和社交领导能力”三个维度。汪怿把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分为基础技能、个体管理技能和团队工作技能。刘学林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可分为三大部分,应聘求职能力、工作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肖云、杜毅、刘昕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由三个要素构成,并具体指出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前提是具备基础实践能力,关键是具备知识拓展能力,核心是具备创新能力。

(三)四维度结构

邹奇清通过应聘单位调查研究指出: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专业知识结构水平程度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前四项能力。崔影慧、魏娟归纳出就业能力包含人格品质、知识、技能、应聘能力四个层次的内容。王苑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包括认知能力、个体可靠性、沟通合作和自我意识四个因素。陈社育认为大学生核心就业力的构成具有基本工作能力、专业社会实践能力、寻求职业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四个维度。

(四)五维度及其以上

张丽华、刘晨楠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由思维能力、社会适应力、自主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应聘能力五个维度构成。张永生、彭志华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容应包括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提出五维度以上能力模型的研究较少,陶晓霞在其硕士论文中提出了大学生一般就业能力的七维度模型,包括实践执行能力、分工合作能力、智慧胜任能力、个性适应品质、自主发展能力、印象管理能力和情绪调控能力。在已有研究中,没有发现六维度模型。

学者们对就业能力结构展开的上述研究,虽然在构成因子数量上没有形成达成一致的标准,但是在共同因子的探讨上还是形成了一定的共识,比如“专业能力”、“个人素质”、“适应能力”等基本为大家所公认。就业能力结构研究丰富了就业能力的内涵,也为就业能力模型构建提供了依据。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途径

(一)个人因素

大学生是提升就业能力的关键主体。就业能力是大学生职业选择和成功就业的核心条件,大学生个人是任何外部因素和政策措施作用于其上的主体与内因,必须要对自己的就业能力负责,要有自我学习、自我开发的意识与行为并进行长期的投资积累。

(二)学校因素

1.引导大学生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高校通过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促进大学生职业定向,可以引导大学生认真剖析自我,充分认识自己的优缺点与各种职业的要求,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努力方向,从而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对就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2.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大学生的自主性与创新性

课堂教学作为高校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组织形式与主战场,在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方而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要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就要使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方法改革,使教学方法尽快从注入式转变为启发式,形成师生关系民主平等的创新型教学模式。

3.开展多样化实践能力培养活动

据麦可思公司对我国2009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2009届大学毕业生认为高校教育最应该改进的方而是实习实践①。这说明大学生就业能力最欠缺的就是实践能力。如果知识不能转化为技能,技能达不到熟悉程度,知识与技能不会灵活地运用于新的情境或解决实际问题,大学生实践能力就小能形成。

(三)社会因素

1.用人单位引导大学生就业能力

对于大学生而言,能够被公司或组织雇佣,是其职业生涯的开始,也是成功就业的起点。因此,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信息,尤其是岗位技能标准和对大学生能力、业绩的评估、反馈信息,是直接引导和影响学生就业能力的因素。

2.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

政府作为就业市场的宏观调控者,具有规范劳动力市场及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重要职能。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与开发,政府层面的协调、导向、扶持和促进作用日益明显。

注释:

①麦克思研究院.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7.

参考文献:

[1]吴御生,罗三桂.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路径选择[J].中国大学教学,2001(5).

[2]王培军.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研究综述[J].教育与职业,2009(11).

[3]李恩平,牛冲槐,董国辉.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维度探讨与对策建议[J].生产力研究,2010(3).

[4]贾利军,管静娟.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研究[J].教育与发展研究, 2013(Z1).

篇(2)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F241.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0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就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率已经成为高校普遍关注的最现实问题。就业能力的高低是高等院校办学质量的直接体现,关系着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是社会稳定发展和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更是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过程中有效利用人才资源的战略问题,也是我国高校教育部门进行专业设置、办学水平评估、招生规模的重要衡量指标。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

20世纪50年代,英国学者首次提出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这一概念,研究者在当时主要关注下层民众(心理有残疾或生理的人群)的就业能力,还未涉及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我国学者对就业能力概念界定没有达成统一,如就业力、可雇佣能力、关键能力等概念都曾是个体的就业能力。本文将就业能力定义为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实践活动与理论学习逐步形成的,能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在应聘和求职的过程中获取自己满意的工作岗位,并能够胜任工作的能力,以满足社会和实现人生理想的需要[l]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

1.专业能力不足

专业能力是指毕业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系统掌握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且能够应用于社会实践当中。当前,部分高校按专业进行招生和人才培养,出现偏专业课程,而轻基础课程的倾向,部分专业的划分和设置过于狭窄,课程开设存在诸多的不合理,培养方案不停的作调整,教学内容脱离社会实际,使得高校部分专业设置脱离了市场的需求,导致部分大学生的理论功底不扎实和技能不精通的现象。同时,部分高校缺乏以市场为向导的理念,致使高校的部分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相脱节,最终导致学生所学的专业技能不精,许多学生只是“学”不“用”,或者重“学”轻“用”,出现理论与实际脱节相脱节的现象。

2.实践能力不强

实践能力是指毕业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就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正逐步向多元化转变,尤其在进行人才招聘的过程中要求应聘毕业生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希望招聘来的大学生能马上投入到工作中。然而,近几年我国毕业生当中独生子女所占比例越来越高,他们具有依赖性和个性较强的特征,实践能力相对较差。

3.职业规划意识弱

学生拥有一个好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关系到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更关系到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当前,我国高校的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不太关注自己的中长期职业生涯发展设计与规划,缺乏自我规划意识,对就业环境、就业政策、就业形势等缺乏足够的了解,部分学生在心理上还产生一种成功感和放松感,对自我评价过高,不能全面认识和评价自己,没能给自己设立奋斗的目标和生涯规划,导致这部分学生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明确,等到毕业时就只能匆匆忙忙选择就业。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1.优化课程结构,培养大学生的专业能力

第一,高校要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切实转变教育理念,改革教育体系,在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建立起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机制,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第二,重视学科内在的逻辑发展,倡导学科交叉,拓宽学科基础,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系统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三,对于从事技术含量高、专业型工作的学生,专业课程的设置应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强调教学内容的适用性和难度的适度性,除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注重学生语言表达、人际交往等就业软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知识的全面性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跨学科混合型应用人才。

2.创造实践机会,增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加强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首先,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大学生可以直接和社会各阶层人员打交道,有利于学生学习团队精神、如何分工协作、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等,为将来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高校要必须强化实践育人的意识,切实加强课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合理、科学的制定实践教学方案,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地开展实践教学,避免实践教学的形式化,切实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最后,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广泛开展产学合作教育,为大学生参加社会调研提供平台和机会[2],进一步完善在校生的见习和实习制度,积极组织教师带课题和学生到用人单位进行社会实践和岗位实践,鼓励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3.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强化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

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需要在大学期间进行合理规划,分步实施。合理、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引导学生做好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规划,确立自己人生的奋斗目标,提高就业成功的几率。第一,做好大学四年的规划,通过对自我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明白在自己应该学习什么、学什么,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第二,做好课程学习规划,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个性,积极探索与之相匹配的职业环境和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明确自己要干什么、能干什么,在职业定位后,根据职业要求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课程和社会实践活动,以帮助学生有意识地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合理规划大学生活,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l]刘学林.大学生就业力现状及其提高[J].职业时空,2005(14):18-20.

[2]薛进文.大学生择业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164-178.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行为指导

作者简介:郭兴玲(1982—),女,汉族,重庆市北碚区人,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助教,本科学历,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界定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学习能力为基础上发展的与岗位工作能力相关和职业发展相关,并嵌入在个体心理的一种综合能力。对个人而言,就业能力包括个人获得成功就业、维持就业以及获得晋升的能力,个人拥有可以随时获得成功就业的相对机会;对组织而言,就业能力能够满足组织发展的需求。目前,高校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认识近似,实际上,“就业能力”内容中除了含有‘实践能力’外,还包括就业者的学习能力、思想能力、应聘能力、适应能力等多方面。

二、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及原因探析

1、学生“能力”锻炼途径

竞选班团委、参加社团是高校学生在校园锻炼实践能力的较普遍的形式,有意愿的学生参加竞选,而这仅占学生总数的15%左右。课后兼职、志愿者服务、寒暑假打工等是学生校外锻炼能力的几种方式,但这也只是部分学生的选择,仍缺乏专业指导及相应的考核标准,因此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效果并不明显。

2、课程设置

目前高校本科“专业课程”理论偏多,与之对应的“实践环节”过少甚至缺乏、滞后,所学理论得不到及时消化,而实践“练手”时印象模糊,理论与实践“错位”,使得学生的专业能力得不到及时的锻炼。“通识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通用性技能及内在素质,是就业需要的“软技能”,目前高校通常以公共课、选修课形式进行,而存在的一个现象是学生不够重视、上课状态不好,教师授课比较吃力,上课情况跟课程设置的初衷相距较远。“就业指导课程”是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手段,目前多数高校确实是按教育部统一部署实施,一般以公共课进行,但仍然没有引起学生重视,甚而有学生认为这个课“没有意义”。

3、辅导员工作方式与重心

目前部分高校的辅导员工作还主要是“管”住学生,仅仅抓重点、处理“突发”事件,日常重心主要在培养学生干部的能力上,对其他学生关注较少,对于怎样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督促学生锻炼个人就业能力还没有足够的重视。

4、学生自身

现在高校校园缺少了为学习忙碌的身影,部分学生时常感到大学生活过于“清闲”,没有确切的目标,时间就花在了游玩上,由于对社会了解不够,难以体会到大学毕业将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势,当然也就没有意识去加强个人就业能力的锻炼。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措施启示及借鉴

1、高校应将“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放在突出位置

有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为核心、有专门部门督促指导且有阶段性目标考核体系的切实的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案。可借鉴英国纽斯卡尔大学的做法——从大一新生开始,就将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专业教育、学生俱乐部活动、工作经历和志愿者服务等多样的校园教育与学生活动之中。学校统一设立“职业生涯开发模块”帮助学生利用工作经历、兼职工作机会全面发展,同时要求学生一学年内修完相关内容,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评定学分;学校设立“学期计划”,要求学生在3~4个月期间内根据课程表灵活安排,从事100小时的“付薪”工作;设立“暑期计划”,要求毕业生从事10周的全职付薪工作,学生完成学期计划和暑期计划都可以分别获得相应助学金或学分,这种半强制半鼓励的方式有助于推动学生就业能力的锻炼和提升。

2、“课程设置”目标指向“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1)“专业课程”接“地气儿”,教学过程紧贴实际,配备相应的“实践环节”,学生“体验式”学习专业理论,从而及时、有效地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可借鉴英国纽斯卡尔大学的做法——学校始终保持与雇主(用人单位)的“密切”联系,学院设有“雇主”组成的咨询委员会参与学院的课程设置讨论,学院邀请雇主定期到学校开展讲座和实践课讨论,雇主也提供学生工作经历的机会,使学校教育活动培养的学生能力与实际工作需求基本“吻合”。

(2)“通识课程”设置,可借鉴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的做法——学校对学生的“通识教育”高度重视,设定“通识教育项目8个领域”作为大学本科教育的核心和基础,并设立“通识教育委员会”及相关执行机构统筹各方面的工作,师资方面由该领域有名望的教师担任,教学方式上普遍采用教授授课、小组讨论、研习发表、独立研究等多种方式,形成严格的教学组织管理。

(3)“就业指导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就业观念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的主渠道。授课内容既有通用性的知识,同时也要贴近学生所学专业,跟进行业形势,让学生感受到这门课是“有用”(有意义)的。该课的授课老师,应该具备一定的社会阅历,可以让授课内容更加贴近实际,也可拓展学生的视野,课堂上传授书本以外的内容有利于活跃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授课方式可以根据专业学生的特点调整,对于类似艺术类较活跃的学生,可以采取互动性授课方式,如课堂讨论、角色模拟等方式;对于类似文学类较“安静”的学生,可以增加案例讲解穿插视频播放进行。

3、高校应完善辅导员引进机制,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的督促作用

(1)高校引进辅导员时应侧重其个人能力、社会经验及阅历,不应仅求“高学历”。辅导员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力能较好“管”住学生,有着较丰富的社会经验和阅历,则会因其个人对社会的深刻了解及体验而能预见性的“引导”学生的行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培养学生顺利就业所需的职业素养。

(2)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仅是“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是日常锻炼、逐步积累的结果,辅导员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应是从大一进校开始,结合学校对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总体规划分阶段进行。日常工作中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关注所带学生专业的社会行情,督促学生合理规划大学时间、多途径地加强锻炼个人的就业能力,积极为毕业就业做好准备。

(3)辅导员个人应与时俱进加强理论学习、关注社会热点,不断提升个人素养。辅导员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其个人的见识、内在修为影响着个人的工作作风、思路及方式方法,其个人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心理尚未成熟的学生的言行。因此需要随时跟进理论学习、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动态,不断增强个人的“内力”,以个人的亲身实践为学生做好榜样,同时,要根据所带专业学生的特点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切实引导、督促学生加强个人就业能力的锻炼,为毕业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4、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学生自身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个人就业能力锻炼

学生进入大学后自身要主动熟悉大学生活,要认识到大学毕业将面临的是“就业”,竞争激烈,要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充分利用好大学时间,既要学好文化知识,奠定理论基础,又要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动态,了解本专业社会行情,在了解自身特质的基础上,明确人生目标,有意识地锻炼个人“就业能力”,为毕业就业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王雅荣,著.基于企业、雇主视角下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问题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4.

[2]崔娜,吴暇,著.国内外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比较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科技视界,2013.

篇(4)

2.建构性别平等的劳动力市场。用人单位作为社会关键主体的组成部分,自然也会受到性别规范的影响。他们把“性别刻板印象”推广到每个女性求职者的身上,即将女性的群体特征推断为每一个女性的个性特征,这是不公平的行为。用人单位应该考虑到女大学生群体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充分认识到女大学生本身具有的知识储备和人力资源发展潜力,重新评价她们对组织所能创造的价值。高学历女性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合理配置是组织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建构一个性别平等的劳动力市场对于稳定社会和谐至关重要。    

3.营造公平的社会就业环境。传统的社会性别规范制约着女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和劳动力市场的用人需求。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主体,应该加大力度推进就业领域内的性别平等,严厉抵制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行为,要求企业在兼顾组织利益和经济效率的同时,更要关注社会性别公平。大众传媒也应加大对知识女性的宣传,通过教育弘扬先进的性别观念,利用多种渠道引领社会对性别的正确认识,使全社会都了解知识女性对社会发展的具体贡献,为女大学生的就业创造积极的社会舆论环境。    

用人单位拒绝录用女大学生的又一原因是因为女性要比男性提前5年退休,这将严重影响用人单位录用女大学生的积极J陛。政府制定两性不同的退休年龄,是出于保护女性权利的目的。但是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作已逐渐从体力劳动转化为脑力劳动。尤其对于财经类工作,工作人员多是从事管理、服务等,而非技术型劳作。因此,政府可以延长女性退休年龄,实行男女同年龄退休,这样可以使女性享有与男性同等的就业资本,同时能够提高女性在工作中提干和培训的机会。    

在提升女性就业能力方面,家庭和生育也是不可忽视的关键点。用人单位在招聘女大学生时,难免会考虑她们因为生育、哺乳等因素退出劳动力市场或因为照顾家庭牵扯太多精力不能全心工作,导致人力资本的双重折旧。因此,政府还必须解决女大学生因为照顾家庭和抚养小孩产生的后顾之忧。首先,政府要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托儿所建设,以宏观手段增强对我国托儿所的管理与监督,使幼儿的托管工作得到有力保障,让女性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人到工作中。其次,政府要从各方面引导和扶持家政服务业的发展,给予家政行业更多的优惠政策,同时也要加强对家政行业的监督和管理,并对家政行业的发展做出引导,规范家政服务业,使家政服务业可以标准化和规模化。这样就可以为女大学生解决好对家庭的担忧问题,使其解放自己的家务劳动力,从而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参与工作,以此提高就业竟争力。    

4.不断提高女大学生就业能力。从女大学生自身角度出发,应该更加努力提高自身就业能力,培养自我优势。在校期间,女生应该在积极完成课程作业的同时,更加努力夯实专业知识基础。虽然高校的有些课程设置可能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和行业状况存在一些脱节,但专业课仍是学生基础、系统并规范地掌握基本专业知识的最有效途径。同时,女大学生应该利用在校时间考取相关行业从业证书等必要证书,为今后就业增加筹码。    

学习生活之余,女生应更加积极参加各项校园实践活动,通过参加各种校园活动可以完成自我评价的过程,从而对自身特点和能力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找到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而有目的地提高自身的基本能力。当然,校外实习也是有效促进大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它可以帮助女大学生对未来工作的基本流程和状态有初步了解,为日后工作做好准备。    

篇(5)

关键词专业能力 培养 提升 大学生 就业能力

1 就业能力

国际劳工组织将就业能力定义为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①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关于就业能力的定义是,就业能力是在劳动力市场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潜能的自信。②国内最早较为详细论述“就业能力”的郑晓明认为,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③可见,广义上的就业能力就是一种与就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是个人能够获得、保持以及晋升职务所需的能力。狭义上的就业能力就是指获得竞聘职位,实现就业的能力。

就业能力作为一种与就业相关的综合能力,其内涵丰富。美国培训与开发协会将就业能力分为5个类别:基本胜任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群体效果、影响能力等。④就业能力是多种能力综合发展的结果,其基础和关键是基本胜任力的获得。对于大学生来说,其基本胜任力的获得主要来源于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形成的专业能力,它是大学生获得竞聘职位、胜任岗位工作的基本条件。所谓专业能力是指从事职业专业工作所需要的专业技能,是胜任职业岗位要求并赖以生存的核心能力。专业能力包括专业方面的一般能力,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及创新能力。专业能力可分为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及表达能力等。⑤所以,高校要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解决就业问题,必须以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能力为基础。

2 专业能力教育存在的问题

(1)专业的社会适应力有待提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日新月异,但由于高校人才培养受时间、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其对市场需求反应存在相对滞后性和不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同时,有的学生可能因个人原因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或者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影响其专业能力的培养,就业能力养成也相对较弱。

(2)专业知识的延伸及应用能力欠缺。目前,学生往往过份重视学分而忽视对专业本身的深入学习,所学专业知识还较多停留在教科书上,知识的延伸性不够,实践能力不足,这也导致大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一旦招聘单位的专业考察脱离书本,学生往往无所适从。

(3)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不足。大学生大多习惯了“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和态度。对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缺乏学习的欲望与动力;对待工作的态度乐于实施,疏于创新。学习形式过于单一,多局限于课堂和书本,缺乏在实践中学习的经验,不能举一反三,只能执行不能创新。

(4)无明确的职业目标。有些大学生由于分数或者调配的问题就读了所学专业,导致了对就读的专业不感兴趣,对日后职业的选择意向在现实和自己的兴趣面前犹豫不决。若再遇学校不重视对学生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职业生涯指导,就会导致部分大学生职业方向与目标不明确,最终影响其就业。

3 强化专业能力培养,提升就业能力

专业能力的形成不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习得,它还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同时,专业能力的形成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整合运用相关知识才能形成特定的专业能力。

(1)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随着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发展,大学应该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专业设置,拓宽专业口径,按照“重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原则设置专业,培养能力型人才。同时应结合自身条件,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在保留原有特色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新专业和新知识,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2)重视专业知识与实践教学,提升学生专业能力。首先,设置的课程在保证学科功能的前提下,重视其社会功能。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实践教学,融入相关能力的培养,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避免证书很多却无真正一技之长的尴尬。再次,教师要不断学习,及时吸纳新的科研成果,让学生及时了解社会现状与学科前沿发展,与社会发展同步。

(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掘学生的创新能力。知识的习得并不意味着自学能力的自动养成,靠死记硬背获取的知识往往缺乏生命力,在学习和工作中也会缺乏适应性和灵活性。因而,在教学中不仅要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还要考虑自学能力的养成。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方式的引入,促使学生在探索中独立思考,获取知识,在解决各种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知识与技能提升自身的能力素质,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4)搭建大学生与企业互相了解的平台。让学生进入企业,全程参与企业各项业务运作,实践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帮助其转化为自身能力。同时,让大学生亲身体验企业文化,了解企业运作和对员工的具体要求,让其对照自身实际情况调整、学习和提高。也可将用人单位请进大学校园,对在校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分行业的人才培训,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总之,对于大学生来说,就业能力是随着个体的专业知识与经验的积累不断养成的。高校要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关键在于在其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过程中融入就业能力的培养,根据专业和自身特色,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专业知识与实践教学,并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中都能培养相应的能力,在其提高专业水平和能力的同时提升就业能力,使其最终获得应聘岗位,实现就业。

注释

①郭志文,宋俊虹.就业能力研究:回顾与展望[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②④王颖.基于高等教育影响的个人就业能力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篇(6)

关键词:大学生 企业要求 就业能力

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发展的中间力量,所以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毕业生今后的自我发展,更关系到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但是从历年数据统计和现实状况来看,随着每年几百万大学毕业生涌入社会,就业人数的增加,就业越来越难。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的背后,却是很多企业打着高薪的灯笼却找不到满意的毕业生,或是很多中小企业招不到人。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学生所具有的能力素质和企业所要求的能力存在的差距。也就是大学培养出来的某一阶段的产品和企业无法对接。因此,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和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企业需求

在当今毕业生中,去企业工作的毕业生大约能占到60%左右,所以针对企业需求进行研究是一项必要的工作。企业在越来越广的空间内正面临着革命式的挑战,而人才是决定这一成败的关键所在。企业主认识到,能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的人,就是企业急需的人才。那么,企业究竟具体看中的是什么呢?

(一)有较高的专业能力和学习潜力

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各行各业所需专业知识逾来愈专、愈精。因此,专业知识及工作能力已成为企业招聘人才时重点考虑的问题。但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教育训练、自行培养人才的趋势下,新进人员是否具备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已不是企业选择人才所必需具备的条件,取而代之的是该人接受训诫的可能性,即学习濳力如何。

(二) 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工作态度

近来,对企业用人需求的调查结果表明,工作态度及敬业精神,是企业遴选人才时应优先考虑的条件。对企业忠诚和工作积极主动是企业最欢迎的人,而那些一山望比一山高,内心中总想着跳槽,不安心工作的人,则是企业雇主最不欢迎的人。如很多的外企公司,他们的老总在面试的时候经常会问起应聘者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另一家外企的薪水比我们的企业高,你去不去”。回答去的和反应之后再回答的人,会立刻被拒绝。所以任何一个企业都需要脚踏实地,忠诚的员工。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稳定才能发展的道理。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针对企业对大学生就业的需求标准和当今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提出以下培养方式;以长期和短期方式进行培养:其中长期培养方式包括: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经验和特长的培养;学会掌握更多的资源培养。而短期的培养方式是:学会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和掌握市场及企业的动向,做好定位,以实战和模拟积极准备面试。

(一)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大学阶段应不断地培养爱心,信心和责任心。善待周围的人,讲求文明礼貌,注重仪表,气质和细节。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具有责任心。并能够向周围的人表达出来。具备了这样的素质在求职面试的时候,就会与众不同。要积极参与学校社团活动。在参与社团活动以及整个社团工作的组织过程中,都会涉及到与社团内其他人员的沟通问题。积极担任学生干部,很多企业在面试和需求的时候都会问及是否为学生干部。更主要的原因是大多数能担任学生干部的同学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时具有踏实肯干,爱岗敬业的作风。并且在参与大型活动时,培养了组织,协调,合作的能力。

(二)大学生经验和特长的培养

现今企业更多的是需要有工作经验的人才加盟。而大学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所以在校期间不但要积极从事实验和实训工作。或是在业余时间进入企事业单位,了解单位工作状况,掌握实际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还能够加强他们的表达,沟通,团队合作等能力。而且学生还能够在返回课堂时,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

而特长的培养更是在就业时的一个筹码,比如人们时常说的符合型人才。据了解,美国大学的教育模式是强调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在第一、二年度接受通识教育,主修和辅修专业教育之外服务与学生的智能、情感和社会化等方面发展的教育,逐渐具备学科内交叉、跨学科交叉的基础知识结构;从第三年开始,强调文理学科交叉渗透,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志向和社会需求更科学、更合理地选择方向进行深入的学习并取得相应的学位。在国内很多高校也鼓励学生深造第二学位。成为两面手。企业更希望花同样的钱,雇佣到能够创造两个人的价值的员工。还有就是不断地给自己充电,获得更多的资格证书。

(三)学会掌握更多的资源

现在流行这样一句话,学校强不强,要看校友强不强。所以很多高等学府就业很好,就是因为毕业生在社会上做的出色。给学校创造了品牌。所以学生在校期间不但要完成文化知识的学习,还需要做的另一件事,就是认识更多的朋友,掌握更多的资源。据很多刚刚毕业的学生介绍,在他们找工作过程中,是因为很多校友的推荐和帮助,让他们很轻松的寻觅到了合适的职位。所以要通过不同渠道认识和了解更多的校友同学等。除了学校资源,可能还有家庭资源以及社会资源。所以对大学生来讲,要积极的掌握更多的资源,已被为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而对于短期的培养就是,积极了解近一年或是几年来企业需求以及企业用人的标准。有方向的培养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以适应企业需求。积极准备面试,了解企业面试的技巧。掌握不同行业的面试规则。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总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需求为根本,通过长期和短期的培养模式,一定会不断地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作者单位:沈阳药科大学)

篇(7)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能力培养;就业服务市场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

(一)大学生就业服务市场混乱

市场运行缺乏保障。大学生就业服务属于我国劳动力市场工作的一部分,对于其地位和作用,没有明确的法规进行阐述,也没有统一的管理。除此之外,市场运行过程中就业主体及招聘方不可避免会出现违反规定的行为、发生纠纷之后的仲裁行为以及双方的权益保障问题,这些都缺乏明确的法规政策来鉴定参考。

市场行为不规范。由于就业市场制约机制不完善,主体双方在市场行为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企业用人单位主要表现在招聘行为不规范这一方面。例如,很多求职同学关注的企业单位的详细信息及待遇,就往往会遇到片面夸大单位规模效益的企业。在待遇上,信息时有很多优厚的条件,吸引大批求职者,但是到真正签约或者工作之后并没有兑现承诺。这些问题,不但削弱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发挥作用,而且会扰乱就业市场的正常运行秩序,不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健康的发展。

(二)人才培养机制模式不合理

培养机制过于刚性。大学课程因校因专业有异而大不相同,但是在课程总量上,都有个共同点―课程内容多、课时量大。多数同学的时间耗费在听课及准备考试上。大学生已经具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老师的讲授内容过多,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很少。一些兴趣爱好广泛的同学,在选择其他院系专业的课程进行学习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或者基本不能学习其他学科的课程。

培养模式滞后。学校的培养,更多的是进行传统的理论知识传授。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仅仅是纸上谈兵时的意气风发,在面对复杂的现实问题时,并不能很好的将具体的知识转化成处理问题的能力。或者知识面单一,当涉及到多方面的复杂情况时,无法联系其他的条件进行解决问题。

(三)校企共建实践基地积极性不高

学校作为学生培养的主要环境,在学生的理论知识、人格素养及其他方面的培养中占据主要地位,起着主体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大学生就业制度的变革,社会及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在实践课堂及场所提供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且远不能与社会的实际工作环境及条件相比较。我国企业无论在提供实习基地方面还是在与高校合作培养学生方面,积极性都不太高。一方面是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的内驱力缺乏。另一方面是实践教学基地管理难题呈现。

二、提高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措施

(一)理顺就业服务市场问题

一方面需要扫除大学生就业市场制度障碍。劳动力市场问题的改革,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得到认可及展现的保障。只有建立合理的劳动力市场,大学生培养的就业能力才能打破政策以及制度,得到充分发挥发展的机会。采取了一定的措施补偿企业的利益,招用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可按规定享受相关就业扶持政策。

另一个方面是建立健全提升社会支持体系。首先,进一步完善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的政策措施,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从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符合公益性岗位就业条件并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其次,职前培训服务体系要建立起来并进一步完善。对毕业生实施职前培训,采取税收优惠政策激励用人单位的积极性,以此确保大学生职前培训规范、有序和可持续地开展。最后,加大对毕业生创业的扶持力度。通过设立更多的创新实践项目,搭建更多的创新平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保证。

(二)全面改革学校的培养目标

培养工作的改革要围绕教育质量的提高进行。培养工作改革首要的任务就是重新定位培养目标,以培养就业市场需要的大学生为目标。大学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注意在就业环境中其他一些软性技能的培养。例如工作环境所需要的基本就业能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影响能力等,这些都需要列入培养目标中。因此,培养目标要以完善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各项技能为目标,在此基准范围之内培养适合当今市场需求企业需要的人才。

改革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大学生的实践训练、能力培养和人格养成。让学生们置身于好似真实的案例中,在具体问题的解决上,锻炼自己创造性思考的能力,加强自己人际沟通的能力,最后得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就业能力养成。在实践训练上,搭建各种实习平台,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

(三)企业加强与学校联合培养

一方面需要加强与学校合作的责任意识,提高参与性。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主动走出校园,寻找实习机会。大学生具有更多的实习经历,就意味着其具有更大的求职祛码。因此,企业要加强与学校合作的责任意识,在与学校合作建立实践基地中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除此之外,企业还要加大对学生提供实习岗位的力度,使学生有真正实践的条件,企业本身不仅可以在此过程中考察具有潜力的学生,以作为后备人才,还可以扩大企业的知名度,为企业自身的发展提供有利的舆论。

另一方面是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运行管理,改进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平台。对于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在实践教学基地中展开。实践教学基地为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等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获得的能力,提供了培养平台。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运行管理,对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鲁长明,郄艳丽.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经验和做法探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