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9 18:54:4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初中物理透镜成像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核心,它是在学生对生活中常用的透镜及其成像情况,获得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带着问题,用探究的方法研究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活动,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使学生在全过程中自主研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培养科学研究方法,得出清晰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析归纳、动手、创造等多方面能力,以及培养了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道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倒正、大小与发光置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能在探究实践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
2.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教学重点与难点】
2.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师和学生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
【教学设计】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做这样一组小实验:
(幻灯)
你看到什么:
①用凸透镜近距离的看书上的字;
②用凸透镜远距离的看屏幕;
(用凸透镜近距离看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用凸透镜远距离的看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同样是凸透镜,所成的像却有如此大的差别。相信大家一定有许多疑问,请把你的疑问写下来,然后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①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②为什么会有时成放大的像,有时成缩小的像?③什么时候成放大的像,什么时候成缩小的像?……)
当然,同学们一定还有许多其它的问题,今天我们先来解决这个问题:
(幻灯)课题: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
提出猜想
同学们想一想:凸透镜成像的不同与什么因素有关?你这样猜想的根据是什么?
(与物距有关;与像距有关……当放大镜靠近物体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放大镜远离物体时看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为了验证同学们的猜想,我们必须干什么?(做实验)
制定实验计划
在制定实验计划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学习的照相机的使用。
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配合一下老师。
现在老师想用这架照相机拍下他的相貌,大家看看老师这样做行不行。
①(把镜头对着大家)我这样拍,能拍到他的脸吗?怎么办?
②(把镜头倒过来,对准自己)能拍到像吗?景物、镜头和胶片必须谁在中间?
③(把相机高高举过头顶)能不能拍到他的脸?应该怎么办?
④(把镜头非常的靠近该同学的脸部)能拍到像吗?
好,现在老师学会拍照了。(拍下一张照片)同时,老师也相信大家一定能设计好本次的探究活动。
小组讨论完成学案上的实验计划。
①你打算如何改变物距来研究像的性质与物距的关系?
(先把物体放在u>2f处,然后放在2f>u>f处,最后放在u<f处。这样,由远到近,研究像的性质与物距的关系。)
②你打算使用哪些器材来完成本次探究活动?
(蜡烛、凸透镜、光屏、火柴、光具座)
介绍:大部分同学也许不了解光具座,它是专门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仪器。另外,本次实验我为大家准备的凸透镜焦距都是10cm的。
③实验具体步骤:
(a、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摆放到光具座上,并使它们在同一直线、同一高度。
b、逐次固定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分别为:30cm、15cm和5cm,移动光屏,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记录像距和像的性质。
插入:在这里,老师有一个疑问,当物距为5cm时,会不会像我们刚才使用照相机一样,在光屏上看不见像?如果无法成清晰的像,我们可以透过透镜看看像的性质。
c、实验完成后熄灭蜡烛并整理仪器。)
④你认为本次实验还应注意什么?
(及时记录数据……)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设计好的实验步骤开始实验。
(学生开始实验,老师巡回指导)
好!实验结束,请同学们把蜡烛熄灭。我们请一个小组汇报一下实验结果。
物距与焦距关系
物距u
(cm)
像的性质(f=10cm)
像距v
(cm)
正倒
大小
虚实
u>2f
30
2f>u>f
15
U<f
5
(介绍像距与焦距的关系)
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与他们的是否相似?
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从这张数据表格中可以得到什么?
①像的大小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缩小的像?在什么情况下成放大的像?
②像的正倒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正立的像?在什么情况下成倒立的像?
③像的虚实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虚像?在什么情况下成实像?有没有正立的实像?有没有倒立的虚像?
思考:根据上表的数据,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成缩小的实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
小结:大家实验做得很好,得到了许多有用的数据。科学家也是这样经过实验探究、分析数据从而找出规律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当然,相信同学们还有其他许多的问题,同学们课后可以相互讨论,也欢迎同学们与老师来共同探讨。
附件:学案
一、引入新课:你透过凸透镜看物体后,有哪些疑问?请把它们写下来:
1.
2.
……
二、猜想:凸透镜成像情况不同与哪些因素有关?你猜想的根据是什么?
三、制定实验计划:
①你打算如何改变物距来研究像的性质与物距的关系?
②你打算使用哪些器材来完成本次探究活动?
③实验具体步骤:
④你认为本次实验还应注意什么?
四、进行实验。
五、探究实验记录表
物距与焦距关系
物距u
(cm)
像的性质(f=10cm)
像距v
(cm)
正倒
大小
虚实
u>2f
30
2f>u>f
15
U<f
5
可不填
六、结论
①像的大小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缩小的像或放大的像?
②像的正倒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正立的像或倒立的像?
一、激发学生进行创新的兴趣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正确的引导能够从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进行创新的兴趣。在传统的教学方式当中,教师不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只是简单地把物理知识传输给学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教育必须逐渐改变这种教学方式。物理学科与人们的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在激发学生创新兴趣的时候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具体来说,激发学生创新兴趣的主要方式包括:第一,帮助初中生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夯实物理知识基础。吃透物理知识是学生进行创新的基础,只有完全理解物理知识,学生才有进行创新的能力;第二,在讲述物理知识过程中,教师应该配合习题让学生学习如何利用物理公式以及物理理论等;第三,初中学生对故事的兴趣比较浓厚,故事能够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兴趣,物理教师可以利用故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兴趣。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物质的液化、凝固、升华、凝华等物态变化之前,应该在开始新课之前帮助学生复习旧课,即物质的三态:固态、气态、液态,同时也帮助学生复习温度测量的步骤、技巧以及注意事项等。在复习完旧课之后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三种物态,进而当教师讲授新课时,学生能够很快理解,不会出现困惑,如果教师不引导学生复习旧课,在学习物态变化时,学生很可能已经忘记了固态、气态、液态具有什么特征。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做一做书上的练习题,如果发现学生学习情绪并不高涨,则可以讲述一些小故事,如讲述自己小时候舔覆盖着冰霜的篮球架,舌头被冻住的故事。这些授课流程能够帮助学生扎实地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同时学习情绪也会比较高涨,对于学生进行创新非常有帮助。
二、营造课堂进行创新的环境
想象力是学生进行创新的基础能力,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给学生提供宽松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纵观在物理学科中具有创新成果的物理学家,都进行过大胆的猜测,可见大胆的猜测对创新何等重要。在授课过程中初中物理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大胆地提出问题,客服学生的恐惧心理,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提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探索。首先初中物理教师要改变自己的心态,把初中物理课堂中师生关系改善为合作型的关系。教师不要以主宰者的心态和方式与学生相处,而应该是以引导和沟通的方式与学生合作,营造宽松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共同完成物理知识的传授和学习。例如,在学习光的性质与透镜时,教师在讲授完光的折射、反射、漫反射等基础知识之后,会带领学生学习凹透镜、凸透镜、平面镜的成像原理。教师不要直接把凹透镜、凸透镜、平面镜的成像原理告诉学生,而应该是提问一些问题,如问学生对凹透镜、凸透镜、平面镜的成像过程和成像原理是怎么认识的,一些学生可能会说是因为光的直射,一些学生会认为是光的反射,也有一些同学会分不同情况来理解凹透镜、凸透镜、平面镜成像过程。教师应该鼓励大家说出自己的看法,不论学生说得对或者错,教师都不应该嘲笑。同学们说出自己的看法之后,教师再带领学生一一探究凹透镜、凸透镜、平面镜的成像过程和成像原理。
三、利用生活实际进行创新的支撑
(一)该规律成为教学难点的原因分析
1.从规律本身找原因:概念多、易混淆,如焦距、物距和像距,实像和虚像,放大和缩小。规律多,在不同的物距条件下所成像的性质不同。
2.从学生的思维特点找原因:初二年级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学生分析数据归纳规律的能力不强。而理解并熟练掌握该规律必须具备一定的归纳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从教师的教学策略找原因:有些教师自己做演示实验,只让学生观看,学生只能死记硬背成像规律。有些教师也使用探究式教学,但由于引导学生分析的方法不当,最后只能由教师包办说出规律,失去探究实验的意义。有些教师不能深入研究新教材,对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前教材中要求学生做的一些成像实验重视不够,如小孔成像。
(二)教学策略的理论根据
新学习的物理概念、规律将进入学生的物理认知结构,引起认知结构的扩展、更新或重建。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习顺序使认知结构的发生改变的方式也不同。根据奥苏伯尔的命题学习理论,新的学习内容同认知结构中的原有内容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分为下位关系、上位关系和并列关系三种类型。
(三)讲究教学策略,化解教学难点
1.重视小孔成像规律的探究,初步建立实像的概念。
在苏科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上)第四章、第三节《光的直线传播》的课后习题中安排这样一道习题:在空的易拉罐的底部中央,用钉子敲个小孔,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作一个针孔照相机。利用它观察窗外的景物,你看见了什么?记下所成像的特点,并试着加以解释。
与旧教材中有关小孔成像直接告诉学生相比,新教材这样处理小孔成像现象有它的绝妙之处。利用小组合作方式先让学生课后制作好实验装置,观察远处景物,记录看到像的特点,在课堂汇报、展示实验成果。由于观察窗外景物时,物距大于像距,学生只能看到倒立、缩小的实像。实验如果到此结束只能算完成一个阶段。应该用烛燃代替景物,让学生继续探究小孔到烛燃距离不同时像的特点,最终归纳出像的特点和物距、像距的关系。学生通过这个探究实验建立描述像特点的概念:如实像、放大和缩小、倒立等,认识到像不总是缩小。为以后探究凸透镜成像做好上位知识准备。
2.做好平面镜成像的探究,通过比较认识实像与虚像的不同。
平面镜成像一直是初中物理的重要探究实验。把该探究实验孤立看只不过是平面镜成像特点,但从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分析,该实验使学生第一次知道虚像概念,认识比较实像与虚像的方法,为以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又准备了一个上位知识点。
3.让学生用凸透镜进行课前预探究,形成初步感性认识。
学生对凸透镜成像没有感性认识,让他们直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学生往往觉得无所适从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探究,不知道究竟探究什么。
4.精心设计《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为课堂探究做准备。
物理规律的教学适宜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这是长期困扰初中物理教师的难题。为让学生能顺利探究出此规律,教师要全盘考虑前后概念的联系,还要在新授课前进行教学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几点:如何创设提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提什么样的问题?采用什么实验装置?如何用器材进行探究?探究时需要观察、记录哪些数据和现象?如何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归纳出规律?其中提问题和分析数据是最易被忽视的教学环节。如上文所述,学生在探究此规律前应该知道凸透镜能成不同的像,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同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的像有什么不同呢?这样提问题能使学生知道探究的目的,能引导学生寻找探究的方法,比其他提问方法效果好。
当学生得到许多实验数据后,老师这样问学生:“凸透镜究竟能成几种像呢?”引导学生先把像的种类分析出来,共有四种。继续追问:“在什么条件下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呢?”激发学生进一步分析数据的兴趣。其余类推。
由于此实验得到的数据量大,数据规律不是明显的正比或反比定量关系,数据中蕴藏的规律属于界定范围的定性规律,学生从来没有遇到,所以分析数据是本节课的最大难点,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出数据的规律是本节课的关键一环。教师如果直接让学生分析,学生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
5.深入分析,加深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学生初步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加深对该规律的理解。
一、搞好前阶段学习,做好知识铺垫
整个光学部分,教育者应有全局一盘棋的思想,重视教学策略的研究,从总体上把握前后概念、规律之间的联系,杜绝将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孤立化的倾向,把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涉及的基本概念分散开来。
1、重视小孔成像规律的探究,初步建立实像的概念。新教材处理小孔成像现象有它的绝妙之处。利用小组合作方式先让学生课后制作好实验装置,观察远处景物,记录看到像的特点,再课堂汇报、展示实验成果。由于观察窗外景物时,物距大于像距,学生只能看到倒立、缩小的实像。应该用烛焰代替景物,让学生继续探究小孔到烛焰距离不同时像的特点,最终归纳出像的特点和物距、像距的关系。学生通过这个探究实验能建立起描述像特点的概念,如:实像、放大或缩小、倒立等,认识到像不总是缩小的,为以后探究凸透镜成像做好知识准备。
2、做好平面镜成像的探究,通过比较认识实像与虚像的不同。平面镜成像一直是初中物理的重要探究实验。把该探究实验孤立看只不过是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但从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分析,该实验是学生第一次知道虚像的概念。本节通过着重比较实像与虚像的方法,为以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又准备了一个知识点。
二、让学生用凸透镜进行课前预习探究,形成初步感性认识
学生对凸透镜成像没有感性认识,让他们直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学生往往觉得无所适从,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探究,不知道究竟探究什么。所以应做好学生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前的预备实验。教师最好把凸透镜发给学生让学生做一做、看一看,使学生认识到放大镜属于凸透镜,凸透镜不总是成放大的正立像,还能成放大的倒立像、缩小的倒立像,使学生对凸透镜能成不同的像有了感性认识。
三、提高课堂提问的实效性
教师设计的问题目的明确,有针对性,环环相扣,就能引发学生的思考,研究过程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如何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让学生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对新问题的探究情境中。“如何观察虚像?”既复习了实像和虚像的区别,也为下面的探究活动扫清了障碍。“实验中,你要观察什么现象,记录什么数据?”帮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过程中应记录的数据。
四、巧妙利用凸透镜成像时的光路图
(1)教师可以利用一块板展示常用测量长度的工具,如刻度尺、米尺、游标卡尺和卷尺等,让学生观察每一种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测量范围等,并引导学生根据具体的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教师以动画形式展示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并引领学生用刻度尺进行实际操作,如测量书本厚度、测量铅笔长度等,让学生在练习中加深对长度的认识,掌握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2)教师在双板上将教学内容进行和针对性习题进行展示,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回顾和练习,进一步巩固教学成果.
通过电子双板的应用,教师可以提高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直观的认知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教师的讲解和电子双板的展示上,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二、电子双板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物理试验是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验现象联系起来的最直接途径,让学生通过实验演示和观察实验结果,加深学生对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传统物理演示方法主要是教师演示示范和教师指导学生实验演示,两者存在诸如师生沟通交流不足或者教师指导分身乏术等问题,而电子双板环境下的物理实验教学,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些不足,从而更好地体现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价值.以“生活中的透镜”课堂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电子双板,引导学生掌握透镜的成像特点,并学会制造简单的透镜,理解和记忆其中的物理原理.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PPT展示学生日常生活中可能见到应用透镜的一些实例,如游人利用照相机进行摄影、教师利用投影仪教学、老人利用放大镜看书看报等,并让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那些应用透镜的事例以及它们成像的原理;然后,教师再利用PPT展示不同照相机的构造,并讲解其功能和原理,让学生依据展示和讲解,自己制造简单的照相机;紧接着,教师用一块板演示学生所制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和成像效果,另一块板以Flash形式,通过变换物距和像距,让学生观察其中的变化和思考其中的规律,引导学生发现透镜成像的规律,并依此规律制造简易的投影仪和放大镜;最后,教师将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操作演示所总结归纳的透镜成像规律和实际应用进行展示,帮助学生进行梳理和记忆,将教学内容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运用电子双板,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会到实验操作和知识探究所带来的喜悦感和成就感,让教师在引导学生操作和思考的同时,增强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从多方面和多层次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
一、“三线”的涵义及特点
“三线”即三条“特殊”的入射光线,分别为平行于主光轴、射入凸透镜中心、从焦点出发(或经过焦点)的入射光线.其特点为: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经过焦点,过透镜中心的光线经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通过焦点的光线经折射后将以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射出.具体如图1.
图1
二、帮助解释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材中通过探究方式研究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并得出结论,如u>2f,倒立缩小实像,,为了便于学生记忆,教师也会编制一些顺口溜,如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跟着物体跑,较为形象诙谐,对于学生理解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确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有些学生有时也会出现混淆不清情况,作为教师,在学习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后,教会学生运用几何作图方法,结合“三线”特点予以分析规律,可以加深学生对规律的理解,以及提高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u>2f时的成像性质,v情况通过作图一目了然.
同样,对于凸透镜成像的其他规律,也可通过作图来加深理解,在学生获取实验的感性经验基础上,借助于实验的直观性和形
图2
象性,通过“三线”特点进行理性分析,进而为学生运用“三线”特点来解决疑难问题打下扎实基础.在凸透镜实验后,教师可作为课外作业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每一种情况,运用数学方法,结合三线特点,用图2的形式表示出来,并在课堂内组织学生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方法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可让优秀学生结合“三线”特点,来逐个分析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情况,并向其他同学介绍讲解,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加深对三种仪器原理的理解.
三、帮助解决凸透镜疑难习题
在各类物理习题及“中考热点”中,有关凸透镜知识往往作为区分度较大的题型出现,许多学生经常为在此类习题中失分而苦恼,现举例1是上海市2010年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题.
例1教室里用投影仪放映课件时,银幕上出现了正常画面,若有只小虫正好落在投影仪的镜头上,此时对画面的影响是( )
(A) 画面变得模糊
(B) 画面稍微变暗了一些
(C) 画面上出现该小虫清晰的像
(D) 画面上出现该小虫的像,但不清晰
解析:投影仪原理为2f>u>f时,成倒立放大实像,其成像原理是物体发出的无数条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图3
形成的实像.为分析简便化,该题可选择典型的三条光线,如图3,
假如不透明的小虫子落在镜头A点上,则挡住了入射光线SA,而另两条光线仍通过小虫子以外的部分凸透镜而成像,只是透过凸透镜光线减少了,因此所成的像变暗,故选(B).
对于此类型习题,教师也可适当作拓展深化,多问几个为什么?如问若落在O点或B点又会怎样?由此可引导学生归纳出一般规律: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若只挡住一部分,则仍能成像,但由于光线减少,像的亮度会变暗.通过该题,对学生也很好的进行了归纳思维方法的训练.
图4
例2(2012年营口)如图4所示,MN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B为蜡烛,A′B′为蜡烛所成的像,请用作图法确定凸透镜及一个焦点F的位置,并将它们画出.
解析:从像与物体比较而言,得出此时成像性质为正立放大虚像,联系凸透镜成像规律,此时u
图5
通过此图分析,如图5可知物点A、像点A′、凸透镜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凸透镜中心在主光轴上,也即凸透镜中心为A′A连线的延长线与主光轴的交点,作出中心为O点,再根据凸透镜中心,即可确定凸透镜的位置.
要确定焦点F的位置,过A点作一条与主光轴平行的入射光线AC,分析发现焦点F就是A′C连线与主光轴的交点,综上所述,就可用作图法确定凸透镜及一个焦点F的位置.该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读图作图能力.
图6
例3如图6所示,F1和F2是凸透镜的焦点,S是放在凸透镜前的点光源,S′是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当光源S沿平行主轴的方向向透镜移动时(始终保持u>f),像S′远离透镜移动的情况是( )
(A) 沿平行主轴方向远离透镜移动
(B) 沿O与S′连线方向远离透镜移动
(C) 沿F2与S′连线方向远离透镜移动
(D) 沿F1与S′连线方向远离透镜移动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学生已经初步知道物和像同侧运动,但物移动时,像具体运动轨迹究竟如何,学生不是十分清楚,为此,运用“三线”特点,即能解决此疑难.
可根据两条入射光线(一条平行、一条射入凸透镜中心),分别作出点光源S的像为S′,当点光源移动到A处
图7
时,作出它的像点为S″,由此比较,即可得出当光源S沿平行主轴的方向向透镜移动到A点时,像的移动情况是沿F2与S′连线方向远离凸透镜移动到S″,如图7所示,因此答案为(C).
例12010南京市第20题
如图所示,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⑴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烛焰在图示位置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
(2) 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选填“向上”“向下”或“不”)移动.
解析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主要表现在 (1)学生识图能力――读刻度尺,了解物距u介f、2f之间,相距v大于2f. (2)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根据物距判断此时成的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此题也可以直接观察像距比物距的长,判断出呈倒立、放大、实像. (3)考查了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实际的实验操作能力.当蜡烛变短时,相当于物体下移,光屏上呈现的倒立的实像上移.
例22010年武汉第10题
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 如图所示,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同学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 的光斑,就可以测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 请在图中画出凸透镜的主光轴.
(3) 小明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高调到同一高度后,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 .
(4) 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向 移动.
分析考查的知识点有(1)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凸透镜的焦点,所以屏上出现的最小,最亮的光斑,就是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就是焦距.这一实验考查的目的是如何利用太阳光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其实在实验室中我们还经常用物象等大法测焦距.(2)利用焦点,光心在主光轴上这一知识,再利用数学上的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即可完成画图.(3)考查了实验时光屏上不能成像的原因是物体通过透镜成虚像(物体放在焦点上或一倍焦距以内).(4)光屏上成的像都是实像且都是倒立的,由于蜡烛变短,相当于物体下移,像上移,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向上移动即可.
例32010年南昌市第25题
探究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小明通过前面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图甲),看到手指 的像;然后再用它观察远处的房屋(图乙),看到房屋 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他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进行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 有关.
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明在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结论与应用
(1) 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 ,同时发现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越 .
(2) 小明班照毕业照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摄影师应使照相机 同学(选填“靠近”或“远离”),同时还应 照相机的暗箱长度(选填“增长”“缩短”或“不改变”).
分析本题意在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主要表现在(1)凸透镜呈虚像特点的考查.(2)经历实验探究过程,考查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3)根据结论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的考查.
答案:放大;缩小;物距或相距等;大;远;远离;缩短.
从2010年部分城市的物理中考题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凸透镜成像规律”复习时需掌握的知识点有:
(1) 测焦距的方法
(2) 实像和虚像的区别(实像是光线通过透镜后折射光线实际会聚的点,能呈现在光屏上;虚像反之)
(3) 凸透镜成像规律(附:凸透镜成像情况表)
(4) 部分知识总结:
A. 两个分界点2f是大、小像的分界点,f是虚、实像和正、倒像的分界点.
B. 成实像时,当物体由远处靠近凸透镜时,像则远离透镜,像逐渐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时,当物体由远处靠近凸透镜时,像则靠近透镜,像逐渐变小.(物近像近像变小).
C. 由物距u和像距v大小的比较判断呈放大像和缩小像.U=v,等大像;u<v,放大像;u>v,缩小像.
(5) 注重实验课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验素养.只有亲自动手实验,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得出实验结论后要及时总结实验规律,加强记忆,方能轻松解题.此外在实验过程中需注意实验细节的处理.如:成像不在光屏中央的处理办法.
(6) 加强在真实情景中应用实验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投影仪成像太小如何解决,近(远)视眼的纠正等.